緒論 1
—、論文選題緣起及研究意義 1
(-)選題緣起 1
(―)選題意義 2
二、 相關問題研究綜述 3
(-)越南人學習中國語的研究 3
(-)東南亞華人學習華文的研究 4
(三)越南華人學習華文的相關研究 5
三、 從文獻綜述提出問題 7
四、 研究理論與研究辦法 8
(-)第二語言習得的主要理論和假說 8
(二)研究方法 9
第一章越南南部華文教育政策的歷史演變 10
第一節1956年以前的華文教育 10
—、演變過程 10
二、 教材 10
三、 教師 11
第二節 1956 年 - 1975 年 11
第三節1975年-現在 11
—、1975 - 1986 12
二、1986 -現在 12
第二章當代越南南部華文教育現狀 13
第一節當代越南南部華文教育的機構 13
一、 華文教育董事會 13
二、 華文培訓中心 13
三、 華文學校(雙語教學機構) 14
第二節越南南部華文教育存在的問題 15
一、 漢語教學沒有統一的課程安排 15
二、 對華文教師的學歷沒有明確的要求 15
三、 沒有統一的漢語測試標準 15
第三章越南蓄臻省培青華文學校的田野調查 16
第一節培青華文學校的歷史回顧及現狀 16
—、學校歷史回顧 16
二、學校的規模與現狀 17
第二節學校教學的狀況 18
一、 教學時間安排 18
二、 學年制度 18
三、 學校課程與華文課程情況介紹 18
四、 學校管理 20
五、 師資結構 22
六、 學生的年齡與人數情況 24
第三節培青學校華裔學生華語習得的語言環境 26
—、學校 26
二、 家庭 26
三、 華人社團 27
第四節 華文課堂情況(教學步驟,漢語拼音,教學法,教材,教
師,學生) 27
—、華文教學步驟、漢語拼音與教學法 27
二、 教材 31
三、 教師 32
四、 學生華文與越文的考試成績 33
五、 華族學生學習華語的特點與難點 34
第五節瀋臻省珠洋縣培青華文學校的特點與存在的幾個問題 36
—、瀋臻省珠洋縣培青華文學校的特點 36
二、潘臻省珠洋縣培青華文學校漢語教學方面存在的幾個問題 37
第四章越南薄遼省新華民立學校的田野調查 39
第一節 歷史回顧(學校規模、創辦時間、學生及教師人數)……39
一、 新華民立學校歷史回顧 39
二、 新華民立學校校友會 40
三、 薄遼省新華民立學校的現狀 41
第二節薄遼省新華民立學校華文教學生存與發展面臨的困難 41
—、華族社團與新華學校校友的觀念 41
二、 華族家長的觀念 41
三、 新華民立學校的困擾 42 第三節通過培青華文學校提出新華民立學校存在上的問題以及改革
華文教學 44
—、學校的教學管理 45
二、學習華文的問題 45
第五章對越南南部華文教育的思考與對策建議 48
第一節改善學校管理體制,提高華文教學質量 48
一、 教學目標 48
二、 教學階段及其教學要求 49
三、 教學安排和實施辦法 50
第二節努力解決華文教師的問題 51
一、 穩定華文教師隊伍與提高華文教學質量 51
二、 做一個合格的華文教師 51
第三節提高課堂活動的實效性 52
―、注重漢語拼音的教學 52
二、 漢字教學的技巧 53
三、 聽說的技能訓練計劃 54
四、 練習HSK漢語水平考試實驗 55
第四節對華文教材建設的建議 56
結論 56
參考文獻 58
致謝 61
緒論
一、論文選題緣起及研究意義
(-)選題緣起
華族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數族群,1也是越南人口數第二的族群。目前華族人 口總數為:823, 071人(2009年)。2華族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越南南部 的胡志明市最多,其次是后江、堅江、同奈、薄遼、蓄臻、平陽等南部平原省份。 據統計,胡志明市目前有414, 045華人,占越南華人人口總數的50. 3%,濤臻省 有64,910華人,薄遼省有20, 082華人,同奈省有95, 162華人,平陽省有1& 783 華人。3這些華族大多因生計困難從中國移民到越南謀生。移居越南的大部分華 人,祖籍源自廣東、福建、廣西等中國的南方省份。這些移民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及 風俗習慣帶到越南,代代相傳一直保留至今。
華人在越南艱苦創業,很希望自己的子孫能繼承中華文化。因此,華人社團捐 錢共同創立華文學校,教授華人子女華文和中華文化。越南南部各省都分布有華文 學校。目前,越南的華文教育機構有兩種,一種是華文中心,一種是華文學校。
華人中心一般在華人子弟就學人數較多的普通學校開設,附屬于越南的義務教 育的普通學校,屬于夜校補習性質,除了本校華人學生外,也有一些成年人(主要 是華人,也有越南非華族)來學習,校長由普通學校的校長兼任,只是在教學華文 時相對獨立。據2008年胡志明市教育培訓廳的統計,胡志明市總共有35所華文中 心。這些學校共冇10299名學工,407位華文教師。其中,小學有259個班,8528 名學生,297位老師;初屮冇別個班,1771名學牛.,110位老師。冃前為止主要
'注:移屈越南的中國移民在越南統…(1975年)前一般被稱為華人,越南統一后被確認為華 族,但華人和華族稱呼并用。
ht 11): //v i. w ik iped iti. org/wik i/Nguoi lloa (Vi el Nam),據越南人口統訃年簽 2009 年,訪 間時間:2012 01 18
ht 11): /7v i. vv ik iped i<i. org/w ik i/^'guo i lloa (Viet Nam) f 據越南人門統計年簽 2009 年,訪 問時間:2012 01 18
還是小學生居多。"
華文學校(雙語教育體制)只有幾所,是一個獨立的辦學實體,學生大多數是 華族子女,華文學校(雙語教育體制)是越南政府批準的用越南語和華語兩種語言 授課的義務教育機構。目前越南華文學校不只在小學階段開設華文課程,初中和髙 中階段也開設,相當于一種雙語學校。華文學校跟其它普通學校不同,越南義務教 育的普通學校開設英語課,而華文學校不設英語課,開設華文課;華文課用華語授 課,越南語文課仍用越南語授課,數學、社會、歷史等課程均也用越南語授課。越 南各省的華文學校一般規模較小,由廣東、潮州、福建、海南等各幫華人團體出資 創辦。學校經費來源是學生學費,各會館的公款,以及越南華人的海外捐款。這些 華文學校在傳承中華語言文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目前,越南的華人家長對孩子學習華文的態度有所變化。很多華人家長不愿 意把孩子送到華文學校。而且華族子女對華文缺乏興趣,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很 多。首先,華文學校的老師都是華族,他們大多是50、60年代開始從事教學工作 的,雖然中文水平比較高,但教學主要靠熱情和經驗,未受過系統的師范教育的正 規訓練,面對現代化的要求,其知識逐漸老化。其次,越南政府給華族學生編寫的 華文教材內容少、知識淺,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老師除了課本以外只補充一 些簡單的知識。第三,學生學習越南語的負擔很重。第四,缺少對華文教育、對華 族學生漢語學習的學習方:法進行研究。盡管現在所有華文學校的學費都相對便宜, 但還是招生招生困難。華文學校怎樣才能突破瓶頸,特續地維護和促進民族語言和 文化的世代傳承呢?我們亟需對越南華族華文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研 究,找出華文學校教育的發展對策。
(-)選題意義
筆者木人是•個越南華族學工,深愛I'lC的祖籍語吉和文化。盡管本人“:語是 越南語,但是在父親的影響卜,從12歲丿|:始,、卜大在越南艸通學校學習,T-A2;- 華文7校即木文的研究対象一新華7校ill 壓力較大,筆者后來從華文
學校輟學j‘,i'i到進入人學選擇J'屮文:業,丿I:始系統地漢涪文。丨丨前筆看的 老鄉新華lvhv.7-校的創辦規模及教學比較薄弱。內此,幫助華族小學個解決華訃灘
'黎k容•越南華人華文教育現狀占察一以胡志卯Ij為例•屮國知識資源總丿乍[碩I. 學位論文].201() 題,有效地提高華文教學的質量,是華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任務,但是目前關于華 族學生華文學習現狀與教學情況,還沒有專門文章介紹,也沒有人專門研究過。筆 者一直有一個愿望,用自己的所學,為華人傳承傳統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以筆者 個人的能力是微不足道,但是筆者愿意成為一位華文老師。為華族子女們提高自己 的漢語能力,為薄遼新華民立學校的華文教學作出一份貢獻,為越南的華文教學發 揚起來。
中國的發展很快,中文好可能為孩子將來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越南教 育部門、華文教育工作者與華族學生家長都意識到華文教育的重要性。認為華族學 生需要讀華文,更渴望學習華文知識。對越南華文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系統 和研究,找出華文學校教育的發展對策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對雙語教育理論也有 一定的價值。
二、相關問題研究綜述
(-)越南人學習中國語的研究
1、 越南學者的研究
越南來中國留學的學生對越南語和中國語進行了比較研究,以及越南人學習中 國語的中介語研究,主要有:李衣霖的《越南學生學習漢語語法常見的四種偏誤分 析》碩士學位論文,廣西師范大學,2005;阮氏青潤的《漢語和越南語的主語比較 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8;阮春面《現代漢語和和越南語數量短 語比較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6;何氏紅鳳《漢語和越南語“定 語”的對比分析》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6;黎晉方的《漢語、越南語 重疊式形容詞比較研究》碩士7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8。
2、 中國7者的研究
中國學者對越南人學習中國語的一些有規律的學習現彖進行r研究,上要有: 高春燕,何會仙的《越南留學住漢語中介語蘆母發音偏渓探析》紅河學院學報,云 南,2010, 7;寇美睿的《越南學/漢誥頻率副詞〉J得研究》碩士7位論文,廣西 民族人學,2009,吳應粋的《越南漢語教學發展間題探討》漢語學習,2009, 5; 杜劍亶的《漢語在今H越南》當代亞太,1998, 1;潘具南的《越南漢語教學概 況》世界漢語教學,1998, 3;陳秋軒,乍彥春的《越南高等院校漢語教材綜合課 短文階段課文提問語設計的研究》語占文了應川,2007, 1。
(二)東南亞華人學習華文的研究
中國學者對東南亞華人學習華語情況發表過一些論著。其中,對本研究有參考 價值的文獻如下:
唐酬■的《CAFTX啟動后東南亞華文教育狀況》6 一文闡述了隨著中國與東盟自 由貿易區的建立,中國與東盟全方位合作的發展,華文在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價值進 一步突出,當地政府與人民也更加重視華文的作用,華文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 階段。
李政的《本世紀初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發展》7 一文提出隨著中國加大改革開放的步 伐,中國日益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中,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升,本世紀初華文 教育在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這些國家發展迅速,華文教 育在這些國家獲得長足發展的很多原因。
蔣尊國的《東南亞國家華文教育之比較研究》8 一文闡述東南亞的印度尼西 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的政府普遍對國內華文教育采取的政策,各 國的華文學校如何興起狀況及新時期造就華文教育的新形勢。
嚴奉強,陳鴻瑤的《東南亞華文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9中提出東鹵亞國 家的華文師資、華文教材及教學方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
畢建模,蘇愛華的《東南亞華文教育的歷史與現狀分析》10探討了長期以來東南亞 國家的華文教育歷經的坎坷;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華 語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強勢語言”,在此情勢下,東南亞的華文教育漸呈復蘇景 象;最后作者提出東南亞的華文教育若要趨向繁榮,就需要解決的問題。
劉峰的《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文章談到東南亞國家的華文教育的 現狀及發展趨勢。
!,注:CAb'TA:('li i n;i ASEAN free t rude a tea, 'I1 國與東'Hi f 1111 貿易區。
'唐獅.CAFTA川動厲東南亞華文教仃狀況.比較教療研究,2003 (9).
''乍政.木M:紀初東南亞華文教仃的發展.八林:僑刊,2()(M年第5期.
"蔣尊國.東南亞國家華文教仃Z比鮫研究.余南亞縱橫,2()05年第8期.
"嚴奉強,陳鴻瑤.東南亞華文教仃:現狀、問題與対策.深圳人學學報,2()05什:第4期. "'畢建模,蘇愛華.東南亞華文放仃的現狀分析.泰安帥27:報,2002軒第彳期.
"劉峰.東南亞華文教仃的現狀及發屣趨獰.八樸儕山,2003年第5期.
高偉濃,萬曉宏在《東南亞華文教育發展——東南亞華人情況2002年回顧與 2003年前瞻之二》12中談到東南亞國家的政府對華文教育的政策及各國華文教育 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資金、師資、教材短缺等問題。
彭小川,賈冬梅在《淺談東南亞華文教育的未來趨勢》13談到東南亞華文教育 的發展趨勢的三個方面的特點:勢頭更猛,呈現出更加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日益 本土化,與國際化教育的結合日趨緊密;日益數字化、信息化。最后,作者提出未 來的發展過程中仍將繼續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張一帆的《中國——東盟教育合作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14 一文闡述中國——東盟 教育合作的現狀與特點,中國與東盟國家教育合作的有利因素及促進中國一一東盟 教育合作的對策和建議。
王本尊《東南亞國家華文教育改革的思考》16提到一、要爭取對華文教育有個 明確的定位,并保障其母語教育的合法地位。二、正規學校華文教育與業余性華文 教育相結合,以彌補現時華文教育時數少、效果欠佳的不足。三、更新華文教育的 內容,把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精神教育,融貫在語言文字教學之中。四、關鍵在于 培養一支具有較高的中華民族文化知識水平的師資等一些思考。
(三)越南華人學習華文的相關研究
1、越南學者的研究
當前,各國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越南當前的華文教育、越南華人華文教學當 前存在的幾個問題等領域。關于以某個華文培訓中心或華文學校為個案進行華文教 育的研究,筆者通過在中國圖書館和越南國家圖書以及胡志明市圖書館查找,尚未 發現這一方面的研究文獻。
武勇(越南)的《民族心理學》(越南語,越南百科詞典出版社2009),提 到越南南部使用語言的少數民族,其中提到華族家庭常用語。該書統計了華族及其 他少數民族的使用民族語言和越南語的情況以及風俗習慣。
'島偉濃,萬曉處 東南亞華文教育發展 東南亞華人怙:況2()02年冋顧與2()03年前瞻Z
東南亞縱橫,2003年第6期.
「彭小川,賈冬梅.淺談東南亞華文教育的未來趨勢.島教探索,20()5年第2期.
"張一帆.屮國 東盟教育合作現狀分析與劉策研究.東南亞縱橫,2007年第11期.
"F木尊.東南亞國家華文教育改革的思考.東南亞研究,1996年第期.
黎玉容(越南)的《越南華人華文教育現狀考察》(中文)”,一文提出越南 胡志明市華人社會狀況、胡志明市華人的教育態勢、華族學生與非華族學生學習漢 語比較等問題。
珠海(越南)的《越南的華人社團》(甄中興節譯)17 一文闡述了華人移居越 南的各個時期及其特點,越南華人結社類型及其特點以及華人在越南社會經濟中的 地位。
2、中國學者的研究
中國學者發表過關于越南華人社會的一些研究,對本研究有一定的間接參考價 值。于向東《越南華人政治、文化和宗教活動現狀評價》,八桂僑史,2004, 4、 《目前越南華人的政治狀況》,當代亞太,2003, 6;趙和曼《改革開放中的越南 華人》,東南亞華人,1995。
對本研究直接參考價值的相關研究成果有:
周偈瓊、唐永寶、林源的《越南三所大學漢語專業本科課程設置評介》18 一文 對越南幾十所大學的漢語專業本科課程設置情況進行調查,將調查情況進行統計整 理,選取了課程設置比較典型的三所大學為重點分析研究對象,從中可以看出越南 大學漢語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英偉的《越南當前的華文教育》19介紹越南華文教育的歷史演變及現狀后提 出一些對越南華文教育亟待改進的問題,如:一、管理不夠完善。二、華文教師嚴 重匱乏。三、華文中心的考試標準亟待建立。
韋錦海的《越南華人華文教育當前存在著幾個問題》20 一文闡述越南華人華文 教學的現狀以及華人華文教學存在的幾個問題后作者提出幾點思考。
李白茵的《越南華僑教育事業的興衰》文談到越南華僑教育事業概略的歷 史回顧。
"'黎玉容.越南華人華文教療現狀考察 以胡志明方乃例.中國知識資源總庫I碩I:學位論 丈丨.2010.
,;(越)珠海.越南的華人社團.(Si'l1興肖譯就對來校),越南:越南補會科7-1%!II版 社,1992年.
“周偈瓊,唐水卞,林源.越南:.所人學漢語Q業木科課用設'用評介.延安枳業技術7院學 報,2009年第彳期.
"關英偉•越附“'|詢的華文教仃.八桂僑史,1997作第期.
"I;錦海.越鹵畢人乍文教兒個問題.東南亞縱械,20()4年第8期.
J李門芮.越南•華僑教fj-'Jhlk的興衰.八桂僑刊,1989年第()1期.
馬菁、楊軍的《越南華人的民族權利與華人教育問題》22 一文試從越南華人民 族權利的角度出發,分析探討越南華人教育多樣性發展的可能前景,引發更多關于 越南華文教育問題持續發展的思考和討論。
柴賀景的《從胡志明市看越南“革新”以來華人的社會文化生活》23 一文通過 對“革新”后,華人社會的三大支柱 華文教育、華文報紙、華人社團的剖
析,解讀胡志明市華人社會文化生活的發展與變化,并以此推及整個越南華人社會 的變遷。
韋錦海的《越南華人華文教育當前存在著幾個問題》24 一文闡述越南華人華文 教學的現狀以及華人華文教學存在的幾個問題后作者提出幾點思考。
周華峨的《越南華文教育》25著作提到越南華文教育,如近代華校的創辦、華文教 育的發展及衰落等。筆者從中得到很大啟發。
郭熙的《華文教學概論》26 一書介紹華文教學的基本概念,描述海外華文教學 的歷史和現狀,總結華文教學的特點,分析它與對外漢語教學、華文教育之間的關 系,探討華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和華文教學中一些問題的對策,等等。
三、從文獻綜述提出問題
上述研究對越南華人的華文教育總體概況及存在的一般問題進行了探討,使我 們對越南華人華語教育從宏觀上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但存在的問題是,這些研 究者不是越南當地華人,缺乏深入細致的現場觀察、訪談等微觀研究,缺少對華人 家長、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內心感受的調查,更缺少以某個華文學校作為個案進行微 觀研究。所以,本文以越南華人的一個受教育者身份深入華文學校第一線,進行調 查研究,發現問題,找出華文教育的對策。
本文將通過文獻分析,研究越南華文教育政策的演變;通過課堂觀察及問卷調 查,対越南較典型、規模較大的一個培青華文學校和新華民立學校的教師、教材、
"馬普:,楊軍.越南華人的民族權利與華人教疔問題.承徳民族師少學報,2008年第2期. "柴賀景.從胡志明市看越南“革新”以來華人的社會文化t沾.八桂僑刊,2004年第6 期.
:,韋錦海.越南華人華文教育當前存在著兒個問題.東南亞縱橫,2004年第8期.
"周華峨.東南亞華文教育•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郭熙.華文教學概論.商務印書館,2007年.
教學法、華族學生、家長進行調查研究,了解他們對華文教育的認識和建議。最 后,在研究的基礎上,筆者提出對越南華文教育發展的一些政策性的建議。
四、研究理論與研究辦法
“少數民族學生的低學業成就是由于家庭生活語言與學校教學語言不同,以及 師生之間語言溝通的差異所引起的” (Erickson, 1987) □學生家庭用語與學校教學 語言及師生溝通方式的差異源于兩方面,一是族群語言與文化差異;二是社會階層 語言差異(Erickson and Mobatt, 1982; Health, 1983; Hymes, 1974 a、b)。因此, 該理論認為,少數民族學生的低學業成就實際上是教學活動導致的結果,是由評價 者(教師、測驗員、輔導人員)與被評價者(學生)之間的學校日常互動所共同制 造出來的(Cicourel ct al, 1974) □ 27
(-)第二語言習得的主要理論和假說藥
1、 對比分析假說
這一假說認為第二語言習得的主要障礙來自第一語言(母語)的干擾,需要通 過對比兩種語言結構的異同來預測第二語言習得的難點和易產生的錯誤,以便在教 學中采用強化手段突出這些難點和重點,克服母語的干擾并建立新的習慣。
2、 普遍語法假說
普遍語法理論不僅是語法理論,也是語言習得的理論,用來解釋第…語言是如 何習得的、語言習得機制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喬氏認為嬰兒的“最初語言狀態”包 扌舌人類語吉兵仃的語言原則和尚未疋值的語言參數。嬰兒接觸到貝休的語苕(如母 語)通過假設•齡證給這些語言參數定值,逐漸形成他母語的規則系統。仃實驗表 明,在第二語言習得屮眸遍語法仍起作川,人們對所接觸到的第:語冷的語普參數 値町以學習的初期往往采用第 譏書的參數值,所以初期休現第規 則及偏決。接觸到更多的第笳苕之后,逐漸把第的參數們進行調整或真 建。如越南?〉J者力貞W誥時已將參數值疋為’'+怎語化屮心譏之后”,/I??
哈力雄,滕川.2族救(7學通論.枚仃科學出版什,20() I. 劉時刈外漢譏救仃WI論•北京譏二人學出版什.20()().
習漢語的初期經常發生定語在后的偏誤。但后來參數值調整為“+定語在中心語之 前”,習得了漢語的這一結構。
3、文化適應假說
所謂文化適應是指學習者與目的語社團的社會和心理的結合,因此,學習者與 目的語文化的社會距離與心理距離,就成了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主要因素。由縮短 的社會距離或友好的社會因素所形成的有利的語言環境,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與目 的語社團的成員具有平等的社會地位;第二語言學習者本人和目的語社團都希望第 二語言學習者被目的語社會同化;第二語言學習者和目的語社團都希望第二語言學 習者能分享目的語國家的社會福利設施;雙方在文化上和諧,對對方的態度均為積 極的、肯定的;第二語言學習者期望在目的語地區逗留較長時間等。在這樣良好的 環境中,學習者能接觸到較多的目的語輸入,促成第二語言的習得;否則則起相反 的作用:
(-)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對越南華族的華文教學進行總結,怎樣才能不斷推進越南華 族華文教育的質量。在研究過程中筆者將利用主客位研究法“它是研究者在進行田 野工作時,既要浸入到研究對象之中作為研究對象的一員去觀察、體驗、認識研究 對象的文化含義,又要作為專門的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文化現象進行理性的思考與 分析,并對兩種研究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以得出比較客觀的結論” ”進行研究。筆 者以越南華人的一個受教育者身份以某個華文學校作為個案進行微觀研究;深入華 文學校第一線,深入觀察進彳亍研究,發現問題,找出華文教育的對策。課堂觀察法 是通過課堂觀察,了解教師的教學模式、方法及華族學生學習的情況。筆者對華人 家長、教師、華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越南華族學習華文的狀況及華文學校教 學等方面的看法。訪談法是筆者親自到越南兩所學校向校長和華人社團負責人進行 訪談。就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了解他們的看法,進行質性研究。通過滝 臻華文學校及新華學校的研究,対培青華文學校進行調查分析后,提出該學校的優 點及不足后對薄遼省新華學校提供參考,以便薄遼省新華學校在將來改革華文教學 時可取長補短。文獻研究法是通過閱讀關于越南華文教育政策及概況方面的書籍、 論著和論文等了解它們的歷史及其現狀,從而了解事物的全貌。總結運用教育學的 理論進行分析,以期得出對提高華文教學質量的教學対策。
F.鑒.課堂研究概論.人民教育出版補,2007.
第一章越南南部華文教育政策的歷史演變
越南華人人口最集中的是南部。在越南南部華文教育最發達的歷史演變。越南 南部的華文教育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56年之前,第二階段1956年-1975 年,第三階段1975年-現在。
第一節1956年以前的華文教育
一、 演變過程
1907年之前,越南華社還沒成立新學堂,華人逐漸開始重視華文教育,所以 開辦不少華文私塾。課本主要是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等。1907年,堤岸 (CH0L0N胡志明市最古老的地區)閩籍華僑謝媽延、陳和成、林聯發、曹允澤等 人創辦越南第一間華文學校,即閩漳學校(1923年改稱福建學校)。1911年,越 南第一間女校坤德學校和粵籍華人創辦的穗城學校先后開學。幾年之內,潮州籍華 人開辦的義安學校,客籍華人開辦的崇正學校,海南籍華人開辦的樂善學校也先后 建立。學生人數以穗城學校為最多,其他各校均為百余人。此外在南部下六省,如 在薄遼省有新華學校、在邊和省有邊和華僑學校、在芹苴省有芹苴華僑學校、在蓄 臻省有蓄臻中華學校,在永隆省有永隆中華學校等地方也逐漸開辦學校。1948年 在堤岸有97間華文學校,25. 226名學牛,1954年學校增加至130間,學生超過 41.00()名。從2()世紀初到1956年華文教育分為二個類型:第一,華人會館的學 校,有廣東會館學校,福建會館學校等;第二,私塾學校,由華人商家出資修建和 管理,學校的規模比第一類的小;第一類屬于華人宗教學校,規模不人,I人勺為信仰 也督教和犬主教的華人教徒不多。
華文學校的教學制度卞要是模仿臺灣的學年制度,小學初4 <1--,小7山2年, 初屮3年,高中3年。兇為使用不同的方盲所以在7校的教7語冷人*數足艸通 總/口丿『貞仃7校選擇緲語作為教7語;i\ W為這電廣東耕的華人加多。
二、 教材
不同年代,在越南南部華文7校的教材來源不同。/)年代初期,華文教材• 種是從I:海商局印巧館、東方出版局迦丨,另•種是從香港、新加波5()<|< 代時,華文教材來1'1臺灣政府的寄贈,這•時期的教材內容漸趨現代化。山卜枚材
數量少,從海外訂單的運費貴,再加上很多其他方面的困難,一些越南南部出版社 便把這些華文教材復制、印刷后提供給華文學校。在這期間,關于華文學校的課 程、教材、教學沒有統一的規定。
三、教師
1945年,大部分教師是從中國大陸到越南做老師。但是交通費高以及簽證入 境手續遇麻煩,有一些老師不符合學校教學的要求等的原因。所以越南華人社為教 師建立濟南師范培訓教學專業。但經過一年的培訓,老師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 學校只好關閉。另一項措施是給初中畢業文憑的華人開了短期培訓班。但是教師仍 然缺乏。1948年,在堤岸有900位教師和25. 226名學生。1953年,越南南部成立 了一個華人教育協會稱名“越南華僑教育會”。華人教育協會成立以后,制定越南 南部華文教育改革計劃,并迅速付諸實施。這次教育改革解決了課程設置、老師聘 用、教材選擇等諸多問題,既提高了華人子弟民族文化素養,又促進了華文教學專 業的成長,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第二節 佃56年-4975年
在越南南部,華人教育事業在歷屆政權的管制下,艱難地維特自身的生存與發 展。據1956年的統計,越南南部有華校228所,學生達5萬人。"1956年8月30 日,越南南部當局通令全部華文中學停辦;如要續辦,須依照越南中學體制另行申 請立案,并用越文教材,以華越兩種語言教學。同年10月,政府又頒布一項法 令,對華文學校實行徹底的越南化。法令的主要內容有:華文學校必須改制成為越 南中小學,不準辦高中;1959年2月起,越南境內華校一律將校名改成越文名 字。校長、教師由通曉越文的越籍華裔擔任;教學的基本語必須是越南語,而中文 只能作為選修的外語課。許多華裔學生不會越語,跟本地人一起上統一的課程遇到 很多困難導致許多學t離校。1961-1962年度起,華校必須參加越南中小學會考; 所仃華裔學住必須改川越文名字,并穿與越南學生相同的服裝。
第三節4975年-現在
PHAN AN . NGUOI HOA 0 NAM BO. nha xuat ban khoa hoc xa hoi, 2005.
—、1975-1986
1975年越南統一根據越共中央22/CT-TW指示精神,每所華校都實現公立化并 劃分相應等級。1982年越共中央書記處第10號指示規定,華人子女與越南學生一 起上課,每周只能上有限的華文課時。同時,華校有的解散、有的歸國有,有的與 越南學校合并,華文教育受到了限制。政府不允許再辦華校和私人教授華語。根據 越南胡志明市華文學校上世紀70年代在校統計數字,陳佩姬學校1977-1978學年 在校學生2998人,1978-1979學年減少至1891人。麥劍雄學校1977-1978年在校 學生2159人,1978-1979學減少至1772人。學生人數減少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 的原因是越南統一后華人政策的變化,使華人家庭生活困難,許多家長無力供自己 子女繼續讀書。"
二、1986-現在
1986年,越南開始實行革新開放政策。越南部長會議1986年下發的256號指 示規定:在華人集中的地區,華人子弟可以學習華文,可以成立各種華語表演的文 化文藝組織。1988年12月26日,教育部部長下發的43/TT指標規定:國家為少 數民族學習本民族的語言文化創造條件,華語是華人子弟的本民族語言。
越南南部華人子弟學習華語的教學機構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華文中心。華文 中心一般在華人子弟就讀人數較多的普通學校中開設,附屬于越南的普通中小學。 中心的校長由普通學校的校長兼任,只是在教學上相對獨立。第二種是華文學校 (或稱越華民立學校)。這類學校屬民辦性質,III華人社團創辦,董事會管理。學 校多有獨立的校舍,教學設備也都自己購置。如同奈省定館越華民立學校、薄遼新 華學校、浦臻培青學校等就屬這種類型。
"I1?;-.東業華文教療.桂林:廣東師范A: (I1.版補.201().
第二章當代越南南部華文教育現狀
第一節當代越南南部華文教育的機構
一、 華文教育董事會
目前在越南南部各市、省、縣成立了很多輔助華文教育工作的董事會。華文教 育董事會集中有經濟能力并對華文教育有熱心的華人為華文教育事業提供經濟支 持。在調動華人資金,為華文教育提供物質助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華文教學 董事會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大力支持并開展當地的華文教育,傳播民 族文化。從輔助華文教材的編寫和印刷、輔助教師俱樂部的活動到獎勵華文學習的 優秀學生等方面。董事會為華文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證。目前華文教學董事會 的主要任務是:第一制定計劃、準備基金、以輔助、解決與開展華文教育工作有關 的活動經費問題;第二接受社會熱心人事對華人子弟教育事業提供錢財和物資資 助;第三是保管、維修與購買置辦有關華人子弟教育的校舍、課室、教學設備;第 四是對與華人子弟華文教育工作有關的問題提供意見或建議。每學期學校運營資金 不足時會有董事會提供資助。董事會的任期為兩年一任,連選連任。董事會下面的 正副董事長、秘書、會計、總務等職務由董事會推舉產生。每屆董事會成立后,董 事長首先帶頭捐款,因此董事長往往是在地方上事業有成并熱心教育的商界巨賈。
二、 華文培訓中心
在越南南部的華文教學有兩種形式,一是華人學習自己的本民族語言——漢 語,一是越南具他民族將華文成為外語來學習。教學機構也相應分為華文中心和外 語屮心兩類型。華文屮心的學〉J者人多數是華裔,外語屮心的學>J者是越南成年 人。兩種中文學屮心的教學內容、教學力法有各門的特點。
(•) '丹通中小學的華文屮心
華文屮心相半于華校的華文教育機構,但與華校不同,它通常不是•個獨立的 辦學實體,而是在華人子弟較多的越南噌:通屮小學開設,附屬于越南普通屮小學學 校。住教學上仃相対獨立權,政府不發給經費,教師也不屈于國家編制。為『達到 普及華文的宗乩 華文屮心的收費很低,通常無法維持收支平衡。
在普通中小學里的華文中心接受華語教育的大部分是華裔學生。這種華文中心 實行雙語教育,越南語與漢語并行。在教學方面,華文中心通常采取半日制華語教 學方式,周課時通常為10-15課時,一年有兩個學期。教學語言為漢語普通話或者 是漢語粵方言。華文中心的主任通常由華族教師兼任。負責華文教學人事安排,協 助相關部門組織華族學生教學活動。越文書籍是由越南國家政府編制的。據了解, 高中生畢業時會同時得到學校頒發的越文文憑和華文畢業證書。絕大多數華族學生 在學習華文的過程中,都能養成用普通話交流的習慣。他們用普通話交流完全沒有 障礙。到目前為止,胡志明市比較有名的華文中心有麥劍雄華文中心、陳佩姬華文 中心、文郎華文中心、啟秀華文中心、歐姬華文中心等等。
(二)華文培訓中心(夜校中心)
各地華文輔助會和華人社團組織了各種形式的華文短期培訓班,把漢語作為外 語教學,其中很普遍的是各地的華文夜校。比如:芹苴市華文夜校,該校1982年 開課以來從未間斷。目前有學生500余人,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共16個班。"來夜 校中心學習漢語的學生有華族小學生、華族大學生(學習華文不完整的人)、越族 大學生、越族成年人,以及其他需要學習漢語的人。學習漢語為了增加培訓漢語、 想找一份工作、翻譯、幫助家庭做生意等等。總之教學的目的是為社會各界人士提 供業余補習華文的機會。在胡志明市這類華文培訓中心最發展,比如:阮志青、開 明、歐姬、安樂二、后江、范文二、周文兼等等。
三、華文學校(雙語教學機構)
目前,越南南方的越華學校不多,全國約有四到五所。這類學校屬民辦性 質。1986年越南改革開放后,越南政府提出了 “華人在學好越文的基礎上學好華 文”的主張。在有華人要求學習華語的地方,何關部門應該創造條件讓華人f弟學 習民族語言。,:這類學校同時存在著越文班和華文班,華文班以華文為匸婆教學語 言,但同時也講授惋的越南語。薄寮省新華民、'/號:校、養臻省培青學校、堅江省 周城縣叨港華人區華文學校和金甌市華文學校等,部是山、打地華人創辦并取得了良 好辦7成績。華文7校仃獨立的校舍,山校世小:會管理,教學設備也都是購 置。器臻省朱洋山的居民90%是潮州人,素仃“小潮州” Z稱,該由潮人社I加朱光 會J'- 1991年創辦培嚴7:校。山尸”|地潮籍鄉親的熱怙:支持,這所華文學校越辦越
蝕口施.東睨華文.nr?, ii-林:廣冋帥范人學出版補,2()1()年,:加幾 時側j.越附華人華文教學、"|前存在的兒個問也.東南亞縱械,200-1 (X). 好,全校學生達1000多名。雖然都是雙語教學,但華文學校不同于附屬于普通學 校的華文中心。華文學校的華文教師不屬于國家教師編制,一般是華族,大部分是 初中或高中學歷。
第二節越南南部華文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 漢語教學沒有統一的課程安排
越南教育部也沒有明確規定不同學習階段的漢語教學內容。華文教學內容重 復,各教學階段沒有良好的連接。有些華文學校沒有開設初中,高中。導致有時考 上初中和高中的學生也不多。
二、 對華文教師的學歷沒有明確的要求
這些華文學校、華文中心大多數是以前學校的初、高中畢業生,沒有大學學 歷。學校創辦之初,因師資缺乏等多方面的原因,各校課程沒有統一的規劃。目前 擔任華文教學的教師中,那些中文水平較好,會說方言、普通話,越南話。這些教 師一般有四五十歲以上。而且華文教學的青年教師也是學校的初、高中畢業生,中 文水平和教學經驗還是一邊教一邊學。華文教師大部分未受過師范教育,對華文教 學沒有專業的研究。各校在教學的方法上存在諸多問題,導致教學的效率低下。大 部分華文小學畢業生漢語水平較低,甚至不會漢語拼音,發音也不準。
三、 沒有統一的漢語測試標準
華文學校與華文中心并沒有按照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初、中、高級的標 準劃分,而是根據各學校的情況自行劃分。中、小學畢業住是由華文中心發給證明
15。目前尚無國家認可的華文水平證巧o
第三章越南蓄臻省培青華文學校的田野調查
第一節培青華文學校的歷史回顧及現狀
一、學校歷史回顧34
蓄臻省,又譯朔莊省(Soc TrSng),位于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省會朔莊 市。蓄臻省的潮州人有64, 910人(2009越南人口統計數字),主要從事經商、 農業種植、水產養殖、運輸等行業。培青華文學校立于該省珠洋縣。培青學校是越 南各省最經典的實行“越-華”雙語教育的華文學校。在學校,老師和學生幾乎 都是用潮州話來交流和溝通的。因此,一進培青學校就像到了中國廣東潮州一樣。
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華人到越南蓄臻省珠洋縣難苦創業。他們一直對故鄉 懷有濃厚的思想感情,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會說中國話,會寫中文字,了解與傳承 民族的傳統文化。開始的時候,他們一般在家自己教授孩子中文。由于工作繁忙, 也有人請老師到家教書。后來有華人開辦私學,教授華人子弟漢語與中國傳統文 化。第二次大戰后,鄉中父老集資買地建校,校址在清明古廟旁邊的空地。由宿長 向南京國民政府大使館立案,名為“國立國華小學”。每年大使館均送獎品來。小 學畢業證書也呈使館查閱蓋章。1956年后,校名改為“國華學校”,獎品和蓋章 改為自理。當時學校課程以中文為主,越文為次。“國華學校”最盛時期•度尚有 七間分校。1959年,由于越南南方吳廷艷政策的威壓,中文校名中凡有“中”, “華”字樣的都要改,故“國華”改為“培青”,一戌沿用至今。1961年更甚, 學校被迫停課,校舍被沒收o 1964年,當地華人F萬帀計設法復課。校址改為 “犬后廟”兩廂及貝:空地,學子漸增。1972年,董事們四處募捐籌款買地建新 校。1973年,斷校建成。1975年,材方解放),1, 7-校越文課程為匕每周只上華 文四盯課。教帥們匸活困難,為"I:.計,紛紛另覓他業,華文教育逐漸萎縮,•致 歇息。
1986年,政府改川丿|:放,人力推進扌價'NI資。外商緊總需要•批華語翻譯, 華語教育幣:新繁榮起來。1988年,借-校址,丿I:辦仗校,經費山部分商 人和外僑支助。7員仃小販、仃工人、仃老人。每次越校舉行考試,或到J'年關, 學員就會減'卜,小7丫乂不能就瀆。內此,教師及世F:們商討丿I:辦I 17。
3-1 71■::木部分內容山蓿條省'出W半文學校趙校介紹.謹枚謝忱.
1990年冬,由董事長陳信成老先生率團前往胡志明市,鼓勵熱心教育的賢達 人士出錢出力,捐書建校。1991年,學校正式開課。全日制,雙語授課,以越文 為主,上越文課之余,加插華語課每周約15節左右。建校之初,學生僅百名,后 來人數逐年增加。1994年,學校每年虧空高達8千萬越盾。師資和其他經費的籌 措使使董事會手忙腳亂。一直到旅美華人王裕炎先生回來,給其母祝壽,答應幫助 而后在紐西蘭經商的陳堆賢先生亦答應。這才董事會的經費困境。王先生還特地寄 錢給成績優異的學生作獎勵,于是學校設立了 “王裕炎獎學金”。
二、學校的規模與現狀
培青華文學校沒有固定的校舍。1993年學生激增,課室不夠,董事會又在籃 球場東邊增建四間茅屋應急。1994年,石神后(寺廟)也當課室,連安置靈車的 茅屋也被征用。2001年集成寶號老東主捐建贈五間課室。2002年,縣政府又將已 面臨荒廢的“珠光戲院”改建為兩間幼兒園課室。2004年,縣政府又交還原培青 學校1660. 7平方米的地皮。由旅美華人王裕炎先生捐建五間平房為課室。2006 年,課室又不夠,校方向清明天后理事會借已停用的兩個拜亭,建成兩間臨時課 室。2007年,董事會一面向清明天后理事會借用天后廟西廂修做兩間課室;一面 向省政府申請與原培青中學相連的一片1250. 8平方米的土地。這樣連同“珠光戲 院”的地皮,總面積為3796平方米的土地作為建設新校之用。2008年初,省政府 開始辦理移交地皮。從測量地皮到領發紅卡;從新學校藍圖的設計到縣政府對建設 物資的定價,共花了三年半的時間。再從建設工程的標投,到經費的籌措;從土地 的打樁,到學校的建成,或許還要數年。1991年,一位來自胡志明市的華人朱鷹 唱先生已經將一副對聯刻在木板上捐贈給培青華文學校,上面寫著:不求金玉重重 貴,但愿兒孫個個賢。
學校的學制安排是這樣的:幼稚園班2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2年。 高中班,共有學生66名;初中5個班,學生212名;小學11個班,學生423名, 幼稚園9個班,學生229名。全校共27個班,970名學%。學住中的華族占90%, 京族占8%,高棉族山2%。現在金校教職負丄函位。其屮,華文老師22位;越文 老師22位(大多是從公立越校聘詰的);保姆,耐師,校丁共10位。教來比鮫 小,教學工具簡單,只有一張講桌,•而黑板,兩扌北桌椅。老帥上課時•般川粉筆 篤字。另外學校加了一間電腦室,內仃電腦2()臺。該校在教7碾件設施方血還有 所欠缺,沒冇配備多媒體教室、活動空、讀書宅等等。
第二節學校教學的狀況
一、 教學時間安排
越南政府對華族學生學習華語的政策是“在學好越文的基礎上學好華語”。35 培青華文學校是以“越華”雙語教學為主的一所華校,因此,為了鼓勵華裔學生 學習華語,華語課跟越語課并行。一個學年分為兩個學期:上學期(8月中旬至1 月上旬)和下學期(2月上旬至5月31日)。周一到周五都上課,星期六上半 天,星期天放假。上課時間是上午課從07:10到10:40, F午課從13:30到 16:05,上午上4節課,下午上3節課。課間休息10分鐘。在小學階段,學校一 周上華文課22節;到初中時,減少了 6到7節的華文課數,越文課又增加。由于 學校未開辦高中雙語班,所以只能利用當地正規學校的課余時間來開辦華文高中 班。早上,高中學生在普通學校上越文課,中午在培青華文學校上華文課。高中 班有高一和高二。
二、 學年制度
在越南,普通小學實行五年制小學義務教育。但培青學校按中國的學年制度安 排教學。具體如下:幼稚班兩年(有的學校單獨設一年或兩年制的幼兒園);小學 六年;初中三年;高中兩年。在越南華文教育一般只辦到初中,但是培青學校的華 文教育卻辦到高二。不設高三的原因是髙丁學牛:需要準備考越南大學,不能再加重 學生的學習負擔。小學、初中的越文畢業文憑跟止規學校一樣有效,是由越南教育 部批準頒發。小學、初中華文畢業證書是由學校來頒發。
三、 學校課程與華文課程情況介紹
培青華文學校根據越南教育部的越文教育任務制定。小學華文課程個仃2() 節,越文課程相対較少,共15節,包扌舌越文(TV)與數學(TOAN) „ “華語”就 是漢語綜合課(小•至小/'、都仃這門課),“拼滬.小金小:-仃這門課), “會話”就是I I語課(小〔至小M這門課),“作文”就世J作(小四至小/'、 仃這門課),“尺牘”就是潮州話課(小•至小/'、仃這門課),如衣3-1所不。從
'黎k容•越曲華人華文教仃現狀與察 以胡志明山為例.中知識資'源總咋[碩I:學位論 文].201(),第 12 師.
課表上可以看出小一華文跟越文分開學習,上午上華文課,下午上越文課。據了 解,這安排課程是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用華語習慣。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生在雙語學習 過程中容易得到效果。
表3-1小學一年級課程表
節
次 時間/星期 — 二 三 四 五 六
1 07:10-07:55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TV
2 0&05-08:50 音樂 尺牘 尺牘 尺牘 尺牘 TV
3 09:00-09:45 尺牘 美術 拼音 拼音 拼音 TNXH
4 09:55-10:40 拼音 拼音 造句 造句 造句 華語
下午
5 01:30-02:15 TV TV TV TV TV 休息
6 02:25-03:10 TV TV TV TV TV
7 03:20-04:05 體育 TOAN TOAN TOAN TOAN
華文學校安排小學生一周15節華文課。初一華文課安排是國文6節,作文2 節,選詩4節,電腦3節(見表3-2) o初二華文課安排是國文6節,作文2節, 選侍2節,電腦3節。初三華文課安排是國文5節,作文2節,選侍2節,電腦3 節。從表上看出華文課程已經減少5節,加上越文必修課。
表3-2初中一年級課程表
-4+-
次 時間/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07:10-07:55 周會 NGU VAN DIA LY NGU VAN 詩選 國文
2 08:05-08:50 作文 NGU VAN ANU VAN NGU VAN LICI1 SU CONG
DAN
3 09:00-09:45 作文 SINH 美術 國文 國文 電腦
4 09:55-10:40 ANI1 國文 國文 詩選 VAT LY 電腦
下午
5 01:30-02:15 TOAN TOAN TOAN TOAN TOAN
6 02:25-03:10 國文 SU C0NG
NGHE ANH 詩選
7 03:20-04:05 體育 詩選 SINH DIA LY 電腦
目前華文學校未開高中越文,華文教學只開到高二。高一安排華文課程一周 14節。包括國文5節,作文2節,選詩2節,翻譯2節,電腦3節(見表3-3)。 高二華文課程一周12節。包括國文5節,作文1節,選詩2節,翻譯2節,電腦 2節。
表3-3高中一年級課程表
-Hp 次 時間/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_JL^
1 07:10-07:55 周會 國文 國文 國文
2 08:05-08:50 翻譯 選詩 作文 選詩
3 09:00-09:45 國文 電腦 作文 電腦
4 09:55-10:40 國文 翻譯 電腦
華文課程應配合越南雙語政策。培青華文學校主要以華文教學為主。華文課程 占總課時的50~60%。越文課程是按照越南教育部計劃的規定以設計的,學校有設 計華文課程時必須符合雙語教學的性質和特點。另外,華文課程只能教語文,不許 教數學、歷史、地理等副科。小學生除了要認識漢字外,還要學習造句,再作,對 話等。同時學校為了保護與發展民族方言與地方方言,小年級還要補習尺牘課(潮 州話)。因為華族祖先都是來自中國廣東潮州,所以學生很自然能講好潮州話。 小學一般用潮州話作為教學語言,初中、高中用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即教繁體 字,也教簡體字,不過以簡體字為■類術或音樂課用華語來指導。中學沒仃華語 課,有國文和詩選課。這樣設課的I丨的是培養學生欣賞詩歌和散文作品興趣,I•:富 自己的情感川:界,提離文學修養;注總指導學住學習詩訶的同時練〉JIT血此外, 國文、詩選的教材祁是川繁體字巧“。培養學上認識繁體了的能丿幾 同•、冊:加 I: 一門翻譯課。現和仃好多中國公罰到越南投資,所以很需耍翻譯。培養學I的翻 譯能力對學個的未來仃人的幫助。此外,華文課程只看匝培養?/認字、’弓字和閱 讀的能力,而不看衛培養聽說能力。
四、學校管理
培青華文學校由華校董事會管理,在董事會的領導下選出文教組直接執行學校 的教育與管理工作。學校里有重要的事情都要經過董事會的認可才能施行。校長是 由董事會聘請。掌管華文教學以及華文教育部門的管理工作。學校一般設有教務主 任、訓育主任、事務主任、行政管理等職位。除校長以外還有一位立案校長。立案 校長是越族老師,負責越文教育工作,及貫徹越南教育部所頒行的法律、法規。教 務主任負責起草課程計劃以及安排老師和學生的教學活動和考試工作。
訓育主任負責管理老師、學生的生活情況,督促學生遵守校規。校規如下: (一)要尊師、愛校友、愛團結(二)要準時上學、準時回家(三)校服要整潔, 不帶貴重首飾(四)要遵守會場秩序(五)要虛心學習,不抄襲不作弊(六)要聽 從服務隨的勸告(七)集會時要快要靜(八)不說粗話,不罵人,不吵架(九)不 染上煙酒、賭博等惡習(十)要積極做好值日工作。下面是學校安排的校務日志
(見表3-4):
表3-4學校安排的校務日志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次 序 老師 到校 上午 下午 班 別 人數 上午 下午
姓名 簽
到 時 間 簽到 時間 男 女 總 數 缺席 出席 缺
席 出席
從華文學校的校規、教務日志可以看出學校對教師的要求比較嚴格。老師必須 按時上下班,不能遲到早退,因病因事外出必須履行請假手續。上課前教師必須認 真備課。講課時,語言清晰,板書工整。學校安排每個班由一位華族教師負責日常 華文教學管理。要求老師用方言或者用普通話跟學生交流。同事之間要坦誠相處。 按課程農上課,不得擅自調課。學校對學生的要求相對較松。只是規定學生按時上 課,遵守課堂秩序,尊重老師。如果學匸不能來I:課,他們只要向老師請假即可。 另外學校對考試耍求很嚴格,緊抓考試作弊,-般視學生情況和作脾嚴重情況給出 處罰。在學校里不允許學生說粗話、吵架、染上煙酒賭博等惡習,要求學:生積極做 好值□。爭務主任負責學校的收支零丿I」,決定貧困學生的學費減免,爭取縣省對華 校的理解與支付。另外事務主任還要負貞師資,教材等方而的統籌安排。
五、師資結構
華文教師不屬于國家教師編制,由各教學單位聘任,一般為華人,聘期為半年 到一年不等。筆者對培青華文學校的師資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見表 3-5,表 3-6,表 3-7,表 3-8。):
表3-5培青學校華文教師年齡情況
年齡(歲) 人數
20-30 11
31-40 3
41-50 1
51-60 3
60歲以上 4
資料來源:根據筆者2011年培青學校教師調查表
表3-6培青華文教師教齡情況
教齡 人數
1-5年 6
6-10 年 9
11-15 年 2
16-20 年 3
20年以上 2
資料來源:根據筆者2011年培青學校教師調查表
表3-7培青華文學校教師的學歷情況
學歷 人數
小學 1
初中 7
高中 14
本科 0
碩士 ()
資料來源:根據筆者2011年培青學校教師調查表
表3-8培青華文學校教師的教學緣由調查表
教學緣由 比例
對教書充滿熱愛 7
朋友、老師建議 5
工作穩定 4
幫助父母 6
資料來源:根據筆者2011年培青學校教師調查表
學校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師容易改行。從表一來看是20-30歲的年輕教師。大 部分華族教師是學校的老學生;有的得到高二畢業證書以及高三越文畢業證書后就 回校當老師;有的是從其他地方來的;有的是畢業后到別的地方工作幾年,后來回 校教書的。31-50歲的教師都是學校的老學生。51-70歲的教師不多,只有7位。 年齡偏大的老教師由于深愛教學工作所以愿意長期在本校教書服務。從表二、表三 可以看出,培青學校的華文教師大多數是高中二或初中學歷,沒有本科學歷。
據筆者了解40-60年代以前的教師跟80年代以后的教師華文水平不一樣。40- 60年代以前雖然只是華文初中畢業生,但是華文相當于語文。他們根據實際情況 和以前學習的語文進行教學,把精力都放到了教學上。所以他們積累了不少教學經 驗。在教學中詞語越來越豐富,認識的漢字越來越多,而且不但認識繁體字,還認 識簡體字。對于中國的國文、詩詞、古文、歷史等方面都有很深入的了解與把握。 但是這些教師在教學方面不容易接受新的教學法,新的教學思想。
8()年代以后,學校高一、二的畢業充當青年教師。這些教師在教學中充滿活 力,也容易接受以及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華語的興趣。但是 在華文教學能力與華文知識量方而還是比不上老教師。這里的老師沒有經過嚴格的 教育和教學訓練,上要是一邊教一邊學,在不斷的學習之中,慢慢探索一些教學方 式。學校要求教師掌握雙語,教學語言•般是現代漢語,教師能領會詞句的含義和 作用,了解基本的寫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教授能力。青年教師為了提高業務水平, 盡力補充教學經驗的不足,經常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把老教師的經驗融入自己 的教學思路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適合于當地學生的教學方式。這就造成了華文教師 資結構嚴亜的兩極化現象,也加匝了華文匸作的負擔。從表四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 原岡是熱愛教巧。筆者在與教帥們的交談屮了解到,他們本身是華族,因為喜歡漢
語,所以想把漢語教得好。有一位四年級的教師說:只要學生喜歡學漢語,學生學 得好老師就教得好。
目前,學校已根據現有條件解決了教師的工資問題,讓教師們能夠安心于學校 的工作。教師工資是平均每課時45000越幣(15元RMB)。教師們在學校上班也更 方便照顧與幫父母做生意。這些教師結了婚,生了孩子,就把孩子送到華文學校。 師資穩定第一穩定了學校的教師骨干隊伍,第二解決了教師的家庭的問題,第三是 保存并發揚了民族文化傳統。總之在越南華族既致力于保持本民族的語言文化又大 力促進了本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六、學生的年齡與人數情況
為了 了解培青學校華語教學對象個人的基本情況,筆者在2011年9月至2012 年5月對培青華文學校的970名華裔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學生構成情況如下
(見表3-9):
表3-9培青學校學生構成情況
籍貫 比例
越族 78 (8%)
華族 873 (90%)
高棉族 19 (2%)
資料來源:根據筆者2011年培青學校教師調查表
從農上可以看出,培青學校的學住屮華族學空最多,山總人數的90%。據了 解,養臻省華人比較集中,人數較多,他們人都希翅了女的川文水平和對傳統文化 J'解程度較高,所以當地華族家長部愿總把孩了送到培肓學校。除華族學 外,培青學校還仃越族以及高棉族了個“」咅庁7校的學乞仃時可以減交學費或免交 學費。再說為『孩m川j以多學種洛冷,所以越族和禹棉族的家長也愿紛I:孩r- 左學〉J。但般越族與禹棉族學T的家長條件不太好,所以越族和高棉族74「般 小學畢業就退7 C內此,筆齊覺得越族q禹棉族7工7列漢譏俏得進•步探究。
表3-10培青學校學生的入學年齡
年級 年齡 班級
幼兒園 3歲到6歲 三年
小學 6歲到12歲 小一到小六
初中 12歲到15歲 初中一到初中三
高中 15歲到18歲 高一到高二
資料來源:根據筆者2011年培青學校教師調查表
培青學校按照越南普通義務的習慣規定入學年齡在6至8歲之間。從表3-10 可以看出,培青學校小學實行六年制,一般6至12歲的孩子為小學適齡兒童,越 南普通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為6歲,學制為5年。培青學校華文初中實行三年 制,高中兩年制。小學生剛開始接受雙語教育時,需要慢慢適應。這個年齡段的學 生是在越南當地出生的,雖然學生已經掌握了越語和漢語方言聽說的基本技能,但 是沒有聽說讀寫普通話的能力。甚至從未接觸過,因此華文教學一般都是從零起點 開始。不同年齡的學生在華文學習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點。筆者注意到年齡小的學生 發音、抄寫、聽寫的能力比年齡大的學生較快。年齡大的學生則寫作、閱讀方面比 年齡小的學生好。
從圖3-1 nJ'以看出學生人數和年級猶如金字塔,學生數越到高年級越少。據筆 者了解學生人數和班級數量都是如此,年級越高學習越少,班級也越少。從小學到 初中學工的數加:減少J'一半,從初屮到簡屮也減少了一半。大多數學生到了五年級 都轉到當地正規學校繼續上越文初中、高中。另外一些學生發現自己的漢語水平還 有機會提高,上完小學后便繼續在培青學校上初中、高中。培青學校初高中的學生 盡管華文水平比不上中國人。在表達上偶爾也會發現少量文字錯誤。還有一些輟學 的原因是認字量有限,讀不了書,學過的字不常用大多數都忘了或者自己覺得學習 華文沒有必要等等。據筆者了解大多數上到高中階段的學生是華族,因為他們有比 越族和高棉族比較好的華語學習條件和練習機會。
第三節培青學校華裔學生華語習得的語言環境
兒童第一語言是從天然的語言環境中獲得的,不僅家庭、父母而且整個社會都 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以交際為目的的語言輸入。36越南蓄臻省大部分華族以方言 (潮州話)為母語進行溝通交流。一般來說這里的小學生都會講越南語和潮州話。
他們語言的教授者是父母或周圍華族社團給他們創造了很好的語言環境。他們開始 接觸華文的學習環境就是方言(潮州話)同樣與家人、朋友進行溝通。雖然潮州話 與普通話口語習慣不同,可是在書面語卻是相同的。除了潮州話以外,他們從小在 學校、家庭和華人社團的影響下,接受了許多民族文化的知識。
一、 學校
目前,培青學校有較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所以對學生來說,學校是華文學 習瑕好的語言環境。每天上華文課時都會接受很多新詞匯,回家都要復習預習華 文,努力地練習漢字。在課堂上有更多與老師和朋友用方言或者普通話交流的機 會。另外學校與有關部門組織的活動也給學主提供了語言交流的機會,如朗瀆比 賽、拼音比賽、唱歌比賽、卩法比賽、籃球比賽等。
二、 家庭
家庭是最甲的語書7校。家庭対語冷學習的影響是不肓而喻的。'華族學久從 小就開始接觸漢字。在家里父“常常在孩門『滬:漢?•、說屮國話、聽川國歌、n 中文書、朵忠等。到了 I:學年齡,華族家LC •般都會送孩了到培廿7校。希叨他們 能'雀握好本民族語文。華族小學仆胚不能像家長那樣対華語仃明確的認識,f〔是他
劉刑.対外漢ih敎仃學,川侖•北京:北京出;i人學沖版什,201 I年7丿J, 181幾 郭熙.華文概論數學.北京:商務卬卩館出版.1986年.
們很容易接觸漢字,認識漢字。從小筆者的父親常常說一句話“華人的女兒應該會 說華語”。這句話給了筆者更強大的學習動力。對蓄臻省家長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99%的華族父母認為華族學生應該學習華語。約70%的父母都能賠小學生復習華文 功課。在家里,家庭成員一般用潮州話交流,很少或較少使用越南語和普通話。筆 者在培青學校做了一個關于華族學生對語言學習和語言使用態度及傾向的調查。高 一的華族學生一共有15位作為調查對象。問題是:“你最喜歡哪種語言? ”回答 這個問題時,學生20%選擇越南語、66. 7%選擇華語、13.3%選擇其他語言。從調查 中可以看出,華族學生對華語很感興趣,而且他們希望學好華語,對他們來說在一 定的程度上能掌握了漢字,能用普通話跟大家溝通是重要的。有的家長反映自己的 孩子從小就被送到華文學校,很喜歡說普通話,唱中國歌。可以說父母對孩子及對 華文的重視對學生學習華文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學生要學好華家長的鼓勵與支持是 必須的。
三、華人社團
在越南蓄臻省絕不缺少華人社團,學生們受到社區語言現象影響是必然的。華 人移民到越南滝臻省后,盡量地創造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不僅達到物質生活的滿 足,也盡量豐富精神生活。培青學校的旁邊是天后廟這是華族學生上下課的必經之 地。華人很重視傳統節日,祭拜祖先仍然是潮州人至必不可少的環節。他們一起建 立廟宇、禮堂以便舉行慶祝或祭祀儀式。每年華族子女都跟著父母到寺廟參加儀 式。比如慶祝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等。”
第四節華文課堂情況(教學步驟,漢語拼音,教學法,教材,教 師,學生)
一、華文教學步驟、漢語拼音與教學法
(…)教學步驟
筆者通過課堂觀察法,客觀地觀察、描述課堂教學并對其作出川納。總結與評 價。「小學課堂I:,教師用潮州話把課文里的個訶解釋、分析給學丫聽,也有的班
{鑒.課堂研究概論.北京:人民教創I械補,2008年7丿| 2次印刷,113頁。
級老師用華文進行解釋課文里的生詞。比如:從此:從這個時候起,抽出:拿出來 一部分,結了果:生出果子來。老師有時也請有一定生詞基礎的學生來猜詞的意 思。在五年級的課堂上,老師講解的課文叫《謎語》:“姐妹兩個一般長,食堂 進出總成雙,甜酸苦辣千般味,都讓他們先來嘗”。老師通過解釋詞語讓學生明 白:甜酸辣苦是四種味道;食堂是吃飯的地方,還有使用量詞“雙”的方法。接著 老師把課文一句一句地分析給學生聽,然后讓學生說出謎底。學生很容易地猜出謎 底是“筷子”。猜謎語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揮學生的 想象力。但缺點是老師解釋詞語的時候沒有給學生深入地講解生詞的用法,比如老 師可以讓學生用生詞造句,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擴大詞匯量,還能讓學生真正掌握這 些生詞。
六年級講解的課文叫《決賽的時候》,課文提出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幫助。老 師示范讀一遍,學生跟著老師一起讀一遍。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所以沒有 很好地把握課文。筆者發現學生對漢語拼音的了解很差,學生只是在課文里邊把不 認識的字標上越南語,對漢語拼音的掌握產生語音語調上的偏誤,這樣對學主漢語 的發音產生負面影響。
在小四班的音樂課上,老師教學生唱《往事只能回味》這首歌。雖然教學方法 很簡單,老師先唱一句,然后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唱一兩遍,課堂秩序不是很好,有 很多雜音,但學生都很興奮,熱鬧的唱歌。可以看出他們很喜歡學唱中文歌。這也 是除了繁重的學習之外的另一種華文學習方式。
初三講解的課文是《荷塘月色》,文章用繁體字書寫。老師先指出了學習亜 點:認識疊聲詞(比如公告)和疊音詞(比如欄桿)在美化句子上的作用;接著介 紹作者朱自清,然后是解題。進入課文講解階段,老師先示范朗讀課文,學4:注意 聽,把不認識的字標上拼音。然后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
初一學的是《鶴文章跟說話》。老師忤先講解訶語“英名其妙”和“效果”的 意思,分析“d6 d6i de”不同和常組合訶,等等。然后教師捉出“鶴文*:跟說話 有什么分別? ”“說話與9文章時可以亂說亂馬嗎? ” “什么事足瞬說? ”等問題 讓:學匸根據課文內容來冋答問題。筆者認為,老帥應該在課前仔細研究文門:內容和 特點,教學的時候卩Ml導學住*步步地理解。
在小學一年級的會話課I:.,他們學的足《我要打國I亦電話》這個話題,汀先是 老師小-范讀•遍,7丫跟飲•遍。然后老帥川潮州詁解釋対話的內容。第:課時纟 師il:7-zl■:把課文詢向地抄S卜「來。這堂會話課(耍是培訓74衛戰9抄碼能 丿J,沒仃進伯丨語教7。筆冷齊聽的時候仃•位小十看行筆冷筆呂問她
“想跟我說話嗎? ”他奇怪地轉頭用潮州話問老師“老師,她說什么話? ”,老師 說“她說的話不就是你們正在學習的嗎? ”由此可見,三年級的學生對于漢語口語 的掌握還很差,對于漢語完全聽不懂,這也會影響他們學習華文的興趣。
華語課的教學步驟一般是這樣的:生詞一節,閱讀一節,解釋2節,抄筆記一 節,測驗一節,這樣來反復鞏固新的課文。現在華文教學的目的只是讓學生能掌握 生詞,并在訓練中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聽力與口語并不受重視。大多數教 師在講課之前不寫教案,都是運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即興教學。有些老教師課前會有 一定的備課。一般的教師在教學中很少注意到本節課的重難點及對不同的學生該采 用哪一種教學法等等。學生只是死記硬背,一個一個地去掌握漢字,遇到難題就輕 易放棄。從學校的教學步驟來看,老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交流與溝通是導致學生總是 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
(二)教學法
從越南目前的華文教學情況來看,華文教學未有具體的教學法。學校的主要教 學形式還是課堂教學。所有華文課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法,該教學法 完全是屬于傳統的3P (Presentation引入,Practice操練,Production運用)教 學法。
圖3-2華文課堂的一般教學步驟
實際上從圖3-2的教學步驟我們對以看出越南華文課堂的教學法屈傳統教學 法。這種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的。課堂I:教師講,學生聽;教師間,學生答。教師 把新的詞匯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對訶語仃所了解,対課文產個興趣。華語課程是… 門綜合課,使用《華語》綜合教材,把語背、語法、訶匯等進行綜介教學。教學過 程川老師會給學生很多的練習機會,鼓勵7性把新詞匯進行運川。學:牛:把自己所學 的知識靈活地運川并進行溝通丄j交流。
據筆者了解,華文教學低年級教師釆用的是帶讀、跟讀、抄寫、聽寫、操練的 教學辦法。“帶讀”、“跟讀”就是教師對每個生詞作示范朗讀,學生跟著老師朗 讀。這樣學生可以較快地掌握生詞。練習“寫作”這一部分是寫漢字。這部分釆取 了按筆順練習寫漢字的方式。就是教師通過課文后面的練習部分讓小學生熟悉地練 習寫字與造句,比如:回答問題、選詞填答、改寫句子、完成句子、聽寫等等。選 詞填答就是教師把課文中出現的詞語空出來,讓學生填空后給他們解答。學完課文 就是華語評測。教師發給每個學生一張華語評測表讓他們把課文答案背誦后回答問 題。學生做好之后交給教師批改。這種方法可以鼓勵小學生提出好多生詞,還可以 了解他們漢字掌握情況。可是沒有發展學生動腦筋的能力,沒有啟發學生的思維能 力。在越南,一般帶讀、跟讀、抄寫、操練是只對小學運用的教學方式。
初髙中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詞語。閱讀是在教學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學 方式。盡管學校沒有安排專門的閱讀課,但是上國文、詩選課時教師都是運用閱讀 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課堂上教師先示范朗讀,然后讓學生單個讀以便教 師糾正學生讀錯的字。教師把重難點的詞語都仔細地解釋給學生并提出問題讓學生 自己把握課文的思路給出答案。同時在閱讀教學中有寫作訓練,教師要求學牛根據 課文內容寫出自己的觀點,以提高學生在寫作中運用漢字表達的習慣。華文作文課 程是教師給學生一篇寫作提綱,然后提醒有關文章的注意事項,使學生有時間和精 力寫文章。總之,華文教學方法對聽說讀寫四種技能進行綜合訓練,讓華族學生在 長期的學習過程中熟練地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特別是培養他們的華語自主學〉J能 力,以及思考能力。
(三)小年級漢語拼音教學
目前,學校安排小一至小三上漢語拼音課。運用傳統的漢語拼音教學,遵循聲 調——聲母——韻母——音節——語流的順序進行教學。教師按照漢語拼普順庁;, 先讓學生匸確地掌握漢語的四個聲調,接著到臥韻"“、o、e、 i、u、U,聲 母 b、 p, m、 f\ d 、 t、 n、 I、 g 、 k 、 h 、 j 、 q 、 x 、 zh> ch、 sh、 r、 z、c、s、y、w,復韻母 ni、 ci、 ui、 no、 cu、 iu、 ie、 ile、cr、 an、 on、in、 un 、nng、 eng、ing、 eng, 格體認u |J zh i chi shi、 ri、zi、 ci、hi、 yi、 wu、yu、ye、 yuc、 yuan^ yin、 yun、ying。漢語拼音是幫助華族7個認字的輔助UL不管是分散教丫法述足集 中教學法,血I的都是為門1:學卞盡快卒:握漢譏拼幵規律「課堂I:教師培斥學丫
孫浩丄海外甲文教仃.I:洵:I:洵人民出版2007年,105 01. 練習拼音的做法是在黑板上寫漢字,讓學生加注拼音;或者給拼音讓學生寫漢字。 漢語拼音可以幫助小學生看字讀字。這樣教師可以注意學生的發音;如果學生讀 錯,教師可以及時糾正。
二、教材
培青學校使用越南編輯、教育部出版的教材《華語》。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用 《華語》教材。該套教材是依據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與教育部所制訂的“華語學科 課程提綱要旨”編輯的。全套教材共十冊,供小學五個學年教學之用,亦可作為課 余補習之教材此外,該套教材在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是整套教材都用繁體 字,到2007年5月第8次印刷時把繁體字改寫成簡體字。該教材為了讓初學漢語 的學生熟悉漢字的筆畫和寫字的筆順,第一冊從第1頁至第37頁的課文均以單音 詞為主,第38頁以后才開始進入以句子為主的課文。"根據學校的規定小學一年 級上第一、二冊,小二上第三、四冊,小三上五、六冊,小四上七、八冊,小五上 九、十冊。
《華語》整套教材中涉及到168篇課文。其中,課文《國旗》、《胡伯伯園里 的奶果樹》、《戴紅領巾的少年》、《椰子樹》、《胡伯伯的膠鞋》、《胡伯伯童 年的故事》等6篇課文是有關越南當地的代表人物和國情之外,其余的都是常識 類、文化類、教育類、生活類和兒歌類的內容。該套教材的內容力求生動有趣,題 材豐富,適應于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使兒童樂于接受。"作為一套越南本 土化漢語教材,教材的內容除了讓學生樂于學習之外,還涉及到很多和當地有關的 內容。如:介紹越南本地人的文化和風俗習慣、越南本國的重要節日、還有越南當 地的旅游景點等等與越南相關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充分體現越南本土化的特色, 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的內容不僅讓學生學到目的語國家的國情和文 化,同時也通過冃的語來更加了解自己本國的國情。所以說,《華語》教材是綜合 教材,教材在小學階段不講語法,而更多地的是以圖片、謎語、圖表的形式來教授 漢語的,是在大量言語現象感性認知的基礎上,対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教授。 除了《華語》以外,學校使用另一本教材一《漢語會話3()()句》,山北京語言大學 出版社出版。為了避免語言障礙,將《漢語會話301句》教材翻譯成《301 CAU
"《華語》前苕
"TRAN T1EII. TII'NG H0A.越南:越南教育部出版社,2010, 13.
"《華譏》前言
DAM THOAI TIENG HOA》后由越南科學社會出版社出版的。該教材每篇課文后面的 生詞、語法、作業都用越語來講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母語(越南語)完全了解詞 語的意思和用法。該教材共40課,另有復習課8課。40課內容包括含“問候”、 “相識”等交際功能項目近30個,生詞800個左右以及漢語基本語法。每課分句 子、會話、替換生詞、語法、練習等部分。這套教材注重培養初學者運用現代常用 語的能力。使學生能較快地掌握基本會話和生活中常見的詞語,并在此基礎上通過 替換與擴展練習,為進一步學習良好的基礎。"該教材加上有漢語拼音字母表: 聲母、韻母、拼音、聲調、拼寫都有說明。學校規定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到小學五年 級學會話。目前初中、高中的教材沒有國家統一編輯的教材,所以主要靠是教師自 己在網絡上下載一些中國詩歌和記敘文來授課。這些文章都是用繁體字寫的。詩歌 與文中有其通用性,都有欣賞的價值。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李清照的《一 剪梅》;李華的《吊古戰場文》;魯迅的《一件小事》等等。
三、教師
筆者在培青學校跟華文老師進行了個別訪談,以了解他們對華文教育的感想。 在訪談中主要希望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了解教師的教學經驗教訓,收集対學 生學習華文有益的教學方法。二是在一節課上中教師怎樣利用好課堂教學時間組織 教學,讓學生認真學到語言。主要情況如下:
1、 課堂教學往往是最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講普通話使 學生更注意普通話的表達形式,有利于掌握普通話的形式,培養自己的語冷能力。
2、 筆者跟校長談話時,他說:沒有什么教學法,也沒有參考資料,只能依托 教林多研究積累知識,達到靈活自如地處理教材,把該講的講得明白,講淸楚。 一位中學三年級的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時說:“第…,課堂安靜才能教得好; 第二,一定要復習舊課,溫故而自信;笫二,要預備新課。不僅學乞要預習,老帥 也需要課前準備。”學工要預習丫訶,仍然會遇到不懂的仆:訶,島要教帥進行解 釋。但是因為課堂時間仃限,教師不能把課文全部都講好。教師要解答7/的問 題,有時也會交給班I:真他同7來冋答。施于這樣的現狀,筆齊認為,在講授課文 的過程中,耍進行川發式教7,il:學個*想,多問個為什么,從而理解課文】州. 另外,課說必須0匸動、活潑,這樣7/才會対的興趣。
越南.301 ('AU DAM TIIOAI TII:N(; I IDA. MIA XUAT HAN KIIOA ll(X' XA 1101, 201().
3、“現在的小學生很難教啊。” 一位小學四年級的教師如是說。雖說小學生 活潑、調皮,反應非常靈活,回答老師的問題也很積極,但有時候太鬧了,課堂就 快變成菜市場了。那位老師說每天上課都是死讀、死背、死抄,沒法調動學生的積 極性。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他教學時一邊講故事一邊教授跟故事有關的課文中的 詞匯。學生們學習起來就有熱情了,老師一問就馬上回答。他覺得不能小看現在的 孩子,他們的思想很復雜,要把握好如何跟好地跟他們交流。因此在低年級的教學 中,教師需要多提問題,給學生運用語言表達的機會。這些方法可以激發和培養小 學生學習華文的興趣,養成學生的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如一位三年級的教師在教 “魚”字的時候,先教字的寫法和意義,然后問“魚在哪里生活?有多少種魚?魚 吃什么? ”等問題,讓學生來回答,以增加學生語言表達的機會,鍛煉漢語口語。 總之,華文教學活動就是要學生覺得學習華語并不難,重要的是鍛煉他們的觀察、 記憶、想象的能力。
教齡不同的教師對自己學生的態度也不一樣。在教學上,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的 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嚴格要求,還要認真研究每一個學生 的學習動態。教師與學生既是師生,又是朋友,教師要發自內心的愛學生,尊重學 生。讓學生喜歡學習,使學生的成績不斷提高,讓學生明白付出一定會得到回報。
四、學生華文與越文的考試成績
筆者在培青華文學校拿到了 2011年10月期中考試華族學生的考試成績表。筆 者以學生這次考試的越語與華語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學習越文與學習華文的基礎試驗 成績。華文及格要達到60分以上,越文及格要達到5分以上(越文最高分是10 分)。
表3-11學生華文與越文f 勺考試成績
年級 越語班 華語班
人數 及格率 不及格率 人數 及格率 不及格率
小一 98 91.8% 8. 2% 102 84. 4% 15. 6%
小二 45 8& 9% 11. 1% 49 81.6% 18. 4%
小二 81 96. 3% 3. 7% 82 8(). 5% 19. 5%
小四 69 94.2% 5. 8% 69 76. 8% 23. 2%
小五 72 90. 3% 9. 7% 73 89% 11%
小六 79 63. 3% 36. 7% 79 50.6% 49. 4%
初一 53 35.8% 64. 2% 53 62.3% 37. 7%
初二 41 75. 7% 24. 3% 41 78% 22%
初三 39 100% 0% 39 79.5% 20. 5%
從表3-11可以看到,小學生和初中生華語考試成績與越語考試成績的及格率 差距較大。小學生的越語及格率平均在90%以上,不及格的及格率平均在64. 2%以 下。另外,小學生漢語及格率平均最高在84. 4%至50. 6%o小學生越語及格比華語 及格的率平均比較高。大多數小學生的越文考試都很容易拿到高分。從越文班五年 級學生因為要參加升級,所以越文考試年級越高學生越減少,其中有好多學生都轉 到越文學校去上學了。實際上越文課程從小六開始到初中也越來越難了。由于學習 內容的難度增加,初中生這個階段的越文不及格率偏高,同時這個階段學生的華文 不及格率卻偏高,占37.7%。因此學校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讓學生對兩種語言好好 把握與了解,通過這一時期的學習,學生能夠很好的掌握漢語和越語,順利畢業。 可見華文學校在雙語教學上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華族學生學習華語的特點與難點
(一)華族學生學習華語的特點
華裔學生的華文學習相當于母語學習。不論是小學或中學的語文教學,都是在 學生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母語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有了用母語熟練地進行交際的能 力的基礎上進行的。"4越南華族學牛在學習語言過程中都能同時掌握好越語、普通 話和方言。小學生上小學時,教師常常教學住閱讀課文。學生必須朗讀幾遍,幾天 后自然就會背熟,從而擴大詞匯量和語言知識。抄'弓是學牛:最好的學習方法,他們 上課抄寫一遍,回家再練幾遍,就門然地學握漢字。這樣一來,學生就已經積累了 相當豐富的詞匯最。•般小學生一::-年級模仿能力站 人昴運用讀、抄、背涌的 學習方式;而四X六年級把匝心放在識字認戰能力的賭養I-.O
初高中生沒右固定的學習方法。筆者通過9初禹屮華族學工進行深入訪談以了 解他們學習漢語的帖況。隨祎年齡的增長華族7-zl-:7-好木上族語吉的愿叫越來越強 烈,尤其是那哇在華文學校接受過較長時間華攵教育的人。根據而談所捉到問題, 筆者與髙•華族7工進彳j:訪談做為個案研究,以進彳j:對比。在力談過和:中,仃的學 住反映很快,很杲活,也很樂丁I訓答問題,仃的學個仃點丿①仁山J:每個人的背
劉刑.對外漢譏教儼刖I論.北京:北京出普人學出版什.2()11<|: 7 第2()幾 景和條件不同,所以選擇的學習辦法也不同。對于“你學習漢語的方法是什么?怎 樣才能記住生詞? ”這個問題,58%的被試選上課聽教師講課,按照教師的要求學 習和做作業,同時還會在課堂上邊聽邊記下來教師對難題的講解。而高中階段的華 族華生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漢語的聽說讀寫的技能。有的高一學生說“很少用抄寫 方式,只讀一次,看一次就記住了”。他們可以在短的時間內能把老師所傳授知識 掌握,記住所學的漢字。高一的學生一般國文書里面的繁體字都能認出來。在家時 學生用業余時間來補習越文,很少復習,預習華文。從課程表來看,大部分時間都 在上課,這使學生很少有時間查看華文資料。12%的學生朗讀生詞到記住才行,16% 的學生默讀生詞并寫在紙上。8%的學生除了上課使用的教材外還看些書刊雜志。4% 的學生盡量把學過的知識跟老師們朋友們交流。2%的學生經常看中文電視,電影或 者聽音樂。不管是課堂練習還是寫作業都需要時間。雖然高中學生很少利用課下時 間補習華文,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聽說讀寫基本能力都掌握得不錯。課堂上能聽懂 簡單的日常生活語,而且能連續地聽一段會話,理解話語中含有的意思。在日常生 活中和學習過程中用華語跟別人交流較清楚、準確,可以表達自己的意思。會運用 字典查字、閱讀一般的中文古文、詩歌、報刊等;逐步提高閱讀速度,不需要通過 越文翻譯能夠直接用作文的邏輯思考。在寫作上學生至少掌握了 5000個以上的詞 匯。
大多數華族小學主學習華語的原因是父母要求。剛開始是是直接的接觸華文, 學習以后帶來了學習的壓力,學習久了就變成習慣。所以一般學生上到高中時就決 定畢業后找一份好工作。大部分人的首選是當翻譯。第二種的選擇是當華文教師。 有些學生想當老師,想把自己學習所得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據筆者看教學需要有目 的有興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有目的地向前中,使他們全心全意地學習華文。
(二)華裔學生學習華語的難點
在華文學習過程中,大部分華族學生發音不準,導致說話困難。越語發音與漢 語發音冇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外。比如越語中的兀音[a]、[i]、[u]、[。]、[e]與漢 語拼咅中的“、i、u、。、e的發音很相似。還冇一些越語中的輔音[b]、[p]、 [m]、[t]、[n]、[1]、[g]、[k]、[h]和復韻母 ai ui ao iu an on in un ang ing ong 'y漢語拼音中的聲母也很接近,聲韻拼合后音節發訐相似。比如: hDn be (朋友),cong an (公安),tin tDc (新聞),quDng cao (廣告)。大 多數學空是通過模仿教師的發音來學習的。所以,學生跟讀的時候發音一般很準 確,但是自己單獨發音時往往出現模糊不清的現象。當然,也有很多漢語的發音是 越語屮沒冇的,也有許多越語的發忡是漢語中所沒有的。對華族小學生來說很容易 產生錯覺。漢語語音中有陰、陽、上、去四個聲調,越語有上、去、問、跌、重五 個聲調。大多數學生分不清四聲。有時候會把調型搞混,比如該念一聲的念成四 聲,該念四聲的念成一聲。在漢語拼音學習過程中,舌尖中音Zh/ch/sh和舌尖前 音z /c /s也是難點。學生搞不清發音部位的不同。另外由于一部分教師本身的漢 語普通話發音發音的就不準,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模仿了錯誤的發音。我們不能 清楚的預測每個學生在實際發音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所以筆者認為,在教學的順序 上,可以考慮從聲調開始教,看重克服學生容易出現的語音偏誤。
上課時,教師往往以自己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種填 鴨式教學剝奪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機會,學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語言知識的學習上, 或者是完全脫離實際的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訓練上。這樣教出來的學生, 有的可以看懂華文報刊上的那些內容,有的能背誦許多文章,也能理解很多生詞, 甚至能分析一些句子的語法結構,但卻不能清楚地用漢語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不能 用華文作書面表達。"出現這種結果,既與教師的教學思路有關系,’也有學生方面 的因素。學生上課比較習慣抄筆記、背課文。在回答“在寫作、閱讀、聽力、口語 哪一種難掌握? ”這個問題時,學生們的答案都是口語。學生們紛紛反映這里沒有 良好的語言環境練習口語,除了上課用普通話,在家里主要用越文和方言說話。另 外,這里的學生大多性格比較內向、害羞,在課堂上不太主動,這在一定程度匕影 響了他們的華文學習效果。
第五節漕臻省珠洋縣培青華文學校的特點與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漓臻省珠洋縣培青華文學校的特點
1、 培青華文學校“越-華”雙語教fi從小學:至阪:仃較完整的體系。培疔學校 對華族r女傳授華文文化的教學可以說已進入穩足期。
2、 師資力朮雄阪加上教帥們対華文充滿熱愛,華文教學原則很符合學工的 思占‘持點。所以不論是小學還是初的華文了習部收到很好的效果。
3、 課說教學注幣:語書形式的學握,便學個更汴盤語譏農達的形式。川然華族 學個從小就被送到華語7校華誥,般的漢語交流是沒仃問題的,們通常那會 許語訐丿川II存在問題。
"'郭熙.華文枚學概論.」匕京:商務印卩館.2007, 2佔幾
二、潘臻省珠洋縣培青華文學校漢語教學方面存在的幾個問題
由于越南華文教學還沒得到政府的重視,導致華文教學管理不統一,不規范, 教學法也存在的問題。
(一) 學校
大部分開設華文的學校師資都較緊張,都缺乏漢語師范專業畢業的教師。雖然 學校會有學生上漢語師范大學,但是大學畢業后就不回校當教師了。據了解,之所 以大學畢業后不回學校教學是因為學校的工資待遇不高。另外,學校不能提供華文 教材與教具,教學管理制度也不明確,甚至連教學大綱都沒有,缺少有關的華文學 習活動如學生參與表演、實習等,無法滿足學生實際的語言運用的要求。
(二) 教師
培青學校大多數華文教師都是高中畢業,沒有掌握專業的漢語知識。由于漢語 漢語教材的內容不多,學校對教師的教學結果也沒有太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們上課 前一半不寫教案,也不知道教學重難點,更不能選擇的教學法。對華文教育來說, 傳統教學法已然過時,教師對學生缺乏了解,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 性。課堂教學一般是學生跟著老師念課文,聽老師講解課文。老師講好之后讓學生 一起朗誦,背誦,抄寫,練習。另外學校缺乏教學管理。沒給教師規定明確的教學 進度和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內容不是過難就是過易。還有的教師存在講 課過快或過慢、表達能力比較差、發音不準確等問題。教師只是抓緊時間在一個學 期內把教材的內容完全上完,沒有給學生留下思考課文的知識的時間。在越南,很 難找到合適的教具,致教師沒有完善的使用教具教學。華文教師大多對多媒體不太 熟悉。所以,在課堂上沒有安排教學輔助多媒體。這使學生沒有了解新知識的機 會,更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青學校的高中畢業生大學畢業后不愿意回校當教 師,大部分是在大城市找一份工資高、待遇好的工作。學校問題出在教師的培訓方 面的不足。此外當地的教師從未參加過國內、國外的漢語培訓班。
(三) 教材
目前,華文學校專用的教材《華語》,是-喰越南本土化漢語教材。除了這本 課本之外,沒冇其他的教師用書和練習冊等教學呢套川巧。僅何的紙制教材遠遠不 能滿足學上的學〉J需求。華文教材存在這樣兒個問題:
1、占板,不能調動學生的學〉J興趣。針對這川,筆者純議教材曾加一些游 戲性、時代性、幽默性強的內容,訃學4你于學〉J。
2、 課文內容涉及的題材面窄,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針對這一點,筆者建 議課文內容的題材和體裁要更加廣泛、新穎、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還應多涉 及和越南當地生活有關的內容,以便讓學生學以致用。
3、 教材雖然圖文并茂,但只是黑白雙色印刷。還有些課文的插圖缺乏真實 性。因此,筆者建議進一步改進教材的插圖。以小學生為教學對象的漢語教材,不 僅要有豐富的內容,更需要圖文并茂,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學生
在培青學校,大部分學生從小就開始學華文,對他們來說,聽說華語已經習慣 成自然了。但是他們的越語、潮州話聽說能力往往比華文聽說能力強,而且大部分 學生的漢字發音很不標準。在課堂上完全用潮州話或者越南語跟老師、朋友交流。 學生們學習華語缺乏良好的語言運用環境。這導致學生不敢用華語跟別人溝通。另 外,課堂上學生之間的華文水平也有差別。有些學生只教一次就明白了,有些學生 完全聽不懂,但他們也不愿請教師再給他們解釋。
總之越南滝臻省培青華文學校有一個完整的教育管理體系。多年來,該校先后 制定了學生守則,學生獎罰條例,教師工作條例。另外,學校已經形成了一個適合 華文教學特點的管理團隊,以及老師之間團結合作,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工作熱 情,以保證學校的正常運作。
第四章越南薄遼省新華民立學校的田野調查
薄遼省(Bac Lieu)人口總數約為257, 851人,其中華裔約有21,513人。“ 薄遼省位于越南的東南部沿海省份,屬重要漁業經濟區。從中國千里迢迢移居到薄 遼。這里來謀生的潮裔人數占全省華人總數的90%以上,所以薄遼一向被人稱為
“小潮州”。當地華人與京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團結一致。華族生活 樸實,刻苦耐勞,且仍然保存著民族的傳統美德,尊師重道,肝膽相照。
第一節歷史回顧"(學校規模、創辦時間、學生及教師人數)
一、新華民立學校歷史回顧
表4-1越南薄遼新華民立學校創辦時間、校名與校址、教師人數表
起年吃期 中學老師 小學老師 校名 校址
小學(分校) 中學(正校)
1931 無名 福德古廟(潮
州會館
1934-1937 3
1938 3
1941-1945 11 23 福德古廟 潮州義祠
1946-1951 20 19 新華 福德古廟 租用中山戲院
1952-1959 8 11 新華 福德占廟 市南區(新
校)
1959-1975 23 22 致知-致用 潮州會館 市南區
1975-1980 越南南部解放麻時期
1987-2003 16 新華民立 潮州會餉
2001-20LI 5 新華民立
"許徳海.M華母校影集一薄遼省'史略.2()1(),第11頁.
"注:木部分選“新華(致知、致川)屮學幣:建八周年紀念特侏介紹(1994 2002).
從表4-1可以看到,薄遼新華民立學校是越南薄遼潮州華僑干1931年合力創 辦的私立華文小學。1934-1938年創立華文小學。當時校址是福德古廟。1941年擴 辦初中,校址是潮州義祠。1946-1951年租用中山戲院開辦中學。當時教師們對華 文教育事業充滿熱愛,對學生充滿愛心。另外學校對中小學生實行嚴格管理,白天 在學校有嚴加督導,晚上在家溫習功課,課余時學生參加康樂活動或課外閱讀等。 每班分為若干學習小組,每周將閱讀習得在小組會上報告,并粘貼在板報上公開展 覽。為了培養學主的自治能力,學校成立了自治會,由各班選出優秀生為骨干,再 選出正副會長作為領導,下分設為作風和紀律、清潔、體育、歌詠、繪畫和戲劇等 組,同時聘請師長作為顧問,負責指導。除了文化教育外,在課堂上教師往往都會 將傳統美德轉授給學生。雖然學校的教學管理較嚴格,但培訓了不少人才,得到父 老和家長的好評。新華學校學生不斷增加,除了在本地的學生外,還有的來自珠 洋,金甌等各地讀華文的華族學生。當時新華學校用華文授課,初中6個班,小學 14個班,學生多余千人。
1959年新華學校依照越南當局關于越化華校的規定,改名為“薄遼致知學 校”,校址在市南區。1975-1980年,越南南方解放后,華文學校一度停學。原來 的校舍被越南政府回收改為省立高中。當時,本省熱心人士發起復辦,卷幕經費, 得海外及越南胡志明市校友支持。1987年搬到潮州會館旁邊改名為“新華學 校”。學習華文風潮再度熱烈起來。1990年,新華學校經地方政府同意開辦「華 文役校。1992年改為“新華民立學校”。1995-2003薄遼中學校友會向海內外校友 發動募捐修裝了新華雙語民立學校為越華雙語小學至今。為了適應新形式的發展, 華文教育也得到了越南薄遼教育部門越來越多的關心。
二、新華民立學校校友會
新華民立學校白成立至今已仃•仃多年,許多知貝份f及企業家都是從新華母 校畢業的。他們現在在金國各地及川:界和叩I加和匸作。他們無論住在哪兒、做什 么「作,都會惦記著故鄉,為了培養華族廣女華文所作出J'貢獻。他們冋到M: 校•起成立J' “薄遼省新華學校校友會” o新華學校校友會經地方政府的允許”泌 «r新華氏立7校。仃這所華文學校才能送r•弟學習譏肯,從而維持華族的傳統 文化。校友會要増加拒錢以解決教7任務包抓教員「.的薪水輔助、7朵費、貧I木I? 個的助?金、優秀71的獎學金、丫校的妲設經費以及果此補會慈牌啪:業等。止如 越南旅堤薄遼新華校友加嵩顧問(類|h円!荷卩,J)眞明秋先4:.所說,為I、••代r弟 與未來社會締造棟梁,我們應該全力推動民族傳統教育,祈早日能達到社會和諧幸 福的目標。
三、薄遼省新華民立學校的現狀
目前新華民立學校面臨的困難有:學生數少,教師的待遇差,招不到優秀教 師,學生漢語水平差。據2009年統計,該校有一至五年級,有五個班,共有88名 學生,另外開了幼稚園,分為幼低、幼中和幼高3個班共90名。華文小學教員 (含幼兒園)只有10多人,每周上課五天,主要使用越南編輯、教育部出版的教 材《華語》和《301 CAU DAM TH0AI TIENG H0A》(越南科學社會出版社出版)。 該校除了注重學生的語言文化學習外,還鼓勵學生參加戶外活動。據筆者了解,目 前在新華民立學校,華文只是學一門外語,這樣的華文教學往往受到官方限制。掌 握華語的人不像以前那樣容易接觸,這就使生源難以為繼。此外,學校辦不好,校 舍及教學設備短缺,教師待遇低,教學方面也缺乏專業性,這也造成招生面臨困 難。
第二節薄遼省新華民立學校華文教學生存與發展面臨的困難
一、 華族社團與新華學校校友的觀念
越南薄遼省一百多年來,經力了漫長的歷史變遷,華族、越族與高棉族同心協 力創造出了薄遼省如今富足的面貌。為了適應當地的變化,便于生存和發展,華族 轉變了思想與觀念。華族融入當地的社會,有的華人與當地其他民族通婚(越族居 多),就需要學會講越南話。現在,華族交際和生活中越來越少使用漢語方言或者 普通話交流,大多都使用越南語。中老年華族雖然很懷念故鄉,但考慮到子女求職 的未來,不得□將他們送到當地越文V校讀乩華族F女在當地出生長大,從小接 受當地文化的影響,對祖國的文化感情淡薄,學華語的興趣也不高。新華學校校友 在國外t活與工作,希峯能夠為華族廣女學習華文做出貢獻,但是歲丿J不饒人,心 仃余而力不足。H前薄遼省缺乏對華文熱愛IL"志將華文教育傳承下公的華族r 用。
二、 華族家長的觀念
越南薄遼省的華族子女需不需要學習華文?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覺得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據了解,新華民立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的原因是家長不愿送孩子到華文 學校。家長基本上有幾種態度:第一,現在越南薄遼省的華族家長本身已是第二、 三代華族移民,自己也不會說華語,所以在家里跟兒女講華語已經不可能了。有的 父母擔心孩子越語學習趕不上進度,就把他們送到正規越文學校。第三第四代的華 人從小就接受越南語了。導致家庭中越來越少的使用華語。第二,華人父母的漢語 水平不高,不能陪孩子學習漢語。第三,有的華人父母認為學華文沒有必要,只要 能在家里繼續幫助父母料理家族生意就可以了。第四,父母認為學好英語對孩子的 未來更有好處。第五,父親或者母親來自其他民族,不讓孩子學習漢語。第六,上 完五年華文小學,什么都不留下。由此可見,新華民立學校最好能把華文教育辦到 中學。
三、新華民立學校的困擾
(一)師生與教學管理
大部分學校都由華人組成的董事會。董事會聘請校長,校長管理學校的全部工 作。有關學校的決策措施,如經費的使用問題等,校長要向董事會匯報并進行討 論。其次,目前華文教師很難找。新華民立學校由魏宗峰擔任校長,一般華文由校 長兼任,越文主任從越文部教師中選拔聘任。魏校長負責安排課程以及師資。華族 教師有:魏宗峰、彭鎭吳、繹惜慧、楊素香、陳新芬和劉素琴。華文教師的中文水 平較好,都懂雙語,會說方言(潮州話)、普通話。這些教師都是二十世紀80年代 以前新華學校畢業的初中生。所以,教師的年齡很大,都是50到70歲以上,沒有 年輕教師。到二十世紀90年代以后新華民立學校成立,才開始召集華文教帥。教 師不需要經過師范專業培訓。該校的老師大多數是解放前•,并受過中文教療, 能看華文。但11前新華民立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較弱。教帥們沒法像年輕教師那樣 把課上教得匸動、活潑有趣。這些老師教學I:缺少發揮更好教學方式。他們対J:現 代漢語的語訐、語法的運用規則缺乏城木認識。他們雖會說普通話,但還足比較善 于方言(潮州話),對繁體、簡體字也很熟悉。教師教齡長,沒接收過漢語拼乩 教注咅•時處會給7住無法接受。黒外,教帥們往往対的實際悄況缺乏J'解, 對學4:.缺少關愛,這導致學空I:課時注總力不集小,興趣也不禹。再次,新華民、7: 學校從20()3年起丿I:辦小學:雙語教疔。越南怦通義務教療的入7年齡為6歲至1() 歲,小7實彳r/L年制。新華號:校華族學個數偏少。H前,幼兒園仃卅幺7
•年級仃18名,:年級仃13名,;":級仃16名,四年級仃18名,/L年級仃 10名。全校共有學生163名。其中越族學生有113名,華族學生有46名,高棉族 學生有4名。據了解,越南政府規定,華越混血的孩子按照父親的民族確定民族歸 屬。所以,學生的民族屬性也不好說。因此,該校把華文課程都逐漸變成了外語課 程。第四,由于教師未受過師范教育,所以對第二語言來說是不能按照母語學習的 方法來教,教師在華文教學上完全用越南語授課。第五,小學的畢業文憑是由越南 教育部批準頒發的,跟正規學校一樣有效。新華民立學校只頒發華文畢業證書。據 了解,目前新華學校因為辦不好,所以學生的漢語水平就差,學生的漢語水平差, 這也是家長不想繼續送子女到新華學校讀書的原因。
(二)課程的安排
表4-2新華學校小一課表
-44j-
次 時間/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1 07:20-08:00 周會 Hoc van Hoc van Hoc van Hoc van
2 08:05-08:50 Hoc van Hoc van Hoc van Hoc van Hoc van
3 09:00-09:40 Am nhac 華語 華語 華語 Tap viet
4 09:45-10:25 會話 音樂 會話 音樂 Am nhac
下午
5 01:40-02:20 Hoc van 注音 Hoc van Toan Toan
6 02:30-03:10 Toan Toa n Toan My Thuat 會話
7 03:20-04:00 Dao due l'NXH The Due 會話 筆順
從表4-2來看,小學階段的華語跟越語并彳亍。課吋安排一般是這樣的;一個學 年分為兩個學期。上學期從8丿]中旬到I ”上旬,下學期從2 )]上旬到5月31 II。「個星期上5天課,星期/'、、星期犬放假。上課時間是早上從()7:10到 10:4(),卜•午從()1:30到4:05,早上上4療課,卜-午匕3節課。每一節課間會休息 1()分鐘。越文課時:量比華文課時量多。據了解學校小學•年級每周【:10節華文 課,24肖越文課程。另外,小學「年級1一: 13節華文課,22節越文課。小學三年級 k 12盯華文課,23肖越文課。小7四、/l年級上11節華文課,24節越文課。華 文課程上要冇是華語、會話和筆順。隨若年級的增長,越語的分量越來越重,包括 越文(Hoc v;tn),數學(Tonn),道徳(l)no due),'仃作(Tap viol),背樂
(Am nhac),美術(My Thuat),社會自然(TNXH)。筆者覺得學校的教學實踐 安排不合理。另外,學校也沒有認真地安排教學時間,每節只有40分鐘。據筆者 所知,一節課應該滿45分鐘。教學時間太短,不夠轉達所有的知識。一個學期只 能教三四篇課文,有的班教學進度過慢,不能完整教學任務。另外,由于各地學 制、雙語教學目標和接受語言的語種不同,雙語的課時安排也不同。
(三)課堂教學
新華學校目前釆用的課本也是《華語》教材,該教材共分10冊,按照學校現 行的教學進度,每個學期教一冊,小學一年級教第一、二冊至小學五年級教第九、 十冊。學校安排的華文教程主要有華語、會話、注音(漢語拼音)和筆順。教學步驟 跟培青學校的差不多。課堂上還是教師教為主。教師在教授漢語時用越南語解釋。 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華語課主要是教師先示范讀課文,學生跟讀。 讀完老師講解生詞并導致學生做課后練習。教師都使用越南語講解分析課文里面的 詞語。課文都是短文,學完課文教師會讓學生在課后背誦這些內容。由于在課堂上 學生年齡偏小,不容易理解第二語言,只能模仿老師,而且大多數學生華文學習是 靠自己的感興趣。在筆順課上有的學生寫華文很整齊、漂亮,有的不照筆順寫字, 而且寫了像蛇一樣彎彎曲曲的,有的連自己的名字記不得到底是怎樣寫。
此外,學校安排相當于漢語拼音教學的注音教學。關于漢語拼音,教師們只能 靠自己的理解經驗進行教學。以前他們學的是中國臺灣拼音,比如:b p m f也是 這樣學習發音的勺玻夕坡門摸匸佛。當時老師的發音含著一些中國臺語地區|丨 音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口音已經有所變化,可能也沒意識到自己的發音不夠準 確。漢語拼音原本跟越南語韻母發音就比較相同,這就造成小學生將越文和漢語拼 音混淆在一起。學生基本上不會漢語拼音也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閱讀課文的時候 學生主要靠自己的記憶,只是把課文的內容都背誦出來卻認不出字。課堂屮対于那 些在入學前不懂漢語的學:個,如果教帥采川傳統教7方式是不適介的。対于這電的 學牛來說,仃的nJ'ii-lH J'這個?卻仍然不知道這個?足什么總思,完全不知道I'心 所說的含義,其實就變成•門外誥。此外,課堂I:如果學住不認識?,碼不出來, '仃錯的?也會彩響希7仆佇〉川譏的興趣。因此怎樣能比學丫貞|1浮•種語「詡旳: 語完全不相同。怎樣教好漢涪拼F讓71發背得準確,瀆法和同,學握筆順等 等。值得筆者研究和思欽
第三節通過培青華文學校提出新華民立學校存在上的問題以及改革華
文教學
目前新華民立學校學生數量及生源減少,都會影響到學校正常的發展,這就引 起了華族家長對華文教學不斷的關注。通過一段時間調查與了解筆者提出了自己的 觀點。
一、 學校的教學管理
目前新華學校小學實行雙語教育體制。上初中的時候學生就轉到越南正規學校 集中地學越文,華文課就停止了。對小學生來說五年學華文的時間過后什么也不留 下。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華文基礎能力,最好的辦法是將華文課辦到初中。新華民 立學校需要設置完善的中小學漢語文教學大綱,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各階段 教學要求、教材與教學提示等等關鍵。同時教學時間需要加長,教學任務也需要革 新。為了穩定教師隊伍、保證教學質量,拓展華文教學范圍等,就需要擴大教師隊 伍的數量,因此新華民立學校都會負責召集對華文有熱心教學事業的年輕教師集體 培訓,指導教學進度。筆者建議,新華學校跟培青學校加強于同年級教師之間的互 助和經驗交流是很必要的。同時學校可以采用教學旁聽和經驗介紹等來進行本校教 師的培訓。每次教學之后,教師相互交換意見與經驗,以共同提高教學質量。學校 應該統一布置安排課程表,不能由各班老師隨便變動。除此之外,課堂教學的最大 難點是教學時間太少。所以,每周應調整為10節課,每節課最好是45分鐘時間。 每周六再加上4節華文課。這樣對學生來說,能讓他們在課堂上真正的練習華文, 是很有好處的。學校應為教師查閱資料,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等提供必要的教學資源 和機會,保證教材、教具和文具等教學用品的提供,為教師的華文教學培訓與進修 創造機會。另外也要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
二、 學習華文的問題
對越南薄遼省的華族家長來說需要幫助孩子創造學〉J華語的家庭環境。在本地 華族學宅能不能學好華文知識,主要是由家長來決定。家長有沒有把時間和精力放 在關心孩f學習華文上?如果父母能夠關心孩子學習華文的話在家里補習仍然是一 種十分有效的補充。比如:雖然父母已經不會說華語,但是在家里還有爺爺、奶奶 會懂中文,寫漢字,會講簡單的華語的話,他們就可以成為孩子的介格老帥。我們 都知道,學習木民族語言垠有效的方式就是H常交流,因此隨時陪著孩子做好作 業,唱歌、講故事等這都是進行華語交流的好機會,幫助孩子鍛煉中文表達能力, 仃什么不懂的事怙:也對以給他們解釋的。爸條件的家長還可以為孩子準備日常生活 中的中文常用字、詞、句子寫成卡片、兒童中文歌、中文動畫片等等,讓孩子每天 可以看到提高對華文學習的興趣。這種辦法可以刺激和發揮他們的注意力、記憶力 以引導他們理解和學習華文。還有一個辦法是家長跟孩子一起學華語,在學習中可 以跟他們接觸、交往、鼓勵他們用中文交流等等,對孩子也是有好處的。總之家庭 是學生學習華文的一個重要的場所。
在課堂上,為了達到學生掌握和使用中文的目的,首先讓學生轉變態度,自發 的愿意學華文,喜歡學華文,只有這樣才能學得好學得快。在越南本地大多數學生 都是把華文變成為一門外語,這樣的做法是不合適的。其次,老師也不能用以前學 習語文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他們現在的教學對象已經不只是華族學生,還有越族 學生,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在這里學習華文的情況。筆者覺得華文教學中應 該選擇一種適合學生學習華文的教學方法。目前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字的輔助工 具。讓學生好好地掌握漢語拼音規則,也是盡快掌握漢字、糾正他們的發音更加準 確的有效途徑。雖然學生對越南語和漢語拼音有所忽略,但是可以利用學生的越語 背景,幫助他們學好漢語拼音。因為越南語跟漢語拼音都使用拉丁字,所以在基本 上學生寫拉丁字是沒問題的。重要的是讓學生容易理解什么是聲母、韻母、前鼻 音、后鼻音、卷舌頭等等。筆者建議教師可以參考中國網站漢語拼音教學視頻,以 便改變了漢語拼音集中教學的辦法,比如漢語拼音唱歌、漢語拼音卡、漢語拼音游 戲等等。對學生來說小學時就要教好漢字筆順。老師可以把一個字分析成幾個部分 讓學生記住這個字是有幾筆、是哪幾筆,教到他們自己可認出來漢字是這樣碼的。 在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上,學生一般能掌握就是讀與寫。在課堂上教師用華語跟他 們講話與交流,對小學生來說是很容易接觸的。加上每天給他們聽一段會話,然后 讓他們兩個•組進行聯系對話。這樣都可以鍛煉他們的聽力。再次,現在學校使用 的華文教材是越南國家為華文教育編寫的,但沒有其他的教師用書和練習本、CD 光盤等教學配套。學校應該選好•套仃教學輔助材料以及適介學住的屮文巧對飲, 擴大訶匯量,比如壯界少兒漢語、標準屮國、漢語水平考試少兒類IISK等等。為了 掌握漢語的聽說伙S能力教師講課Zl'j『耍想辦法把所教的內容川最生動、引入的方 式轉授給7住,il:7L聽彳M青他刀能記得住。如果學習仃興趣,教7會仃很 人的效果。
總Z越附薄遼省新華民立學校対華文教7’石要選擇和便川符介木地畢文7-->J '-J 華文教學的狀況的教7形式和內容,同時滿足小學/燈心發展和學握譏書的圧木規 律。想要放勵華文,就要爭取到本地政府文持。政府要盡跟仃關部門取 得聯系,增加人7住的就業機會。據J’解,11前木地的華族仆鮎水準l2得到改弁IL 不斷提升。據2009年薄遼省民族委員會統計資料全省華人富裕、小康家庭為2534 戶,占66.25%。陰大部分當地華人有著穩定的工作。出于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 承,華族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學習華文,并且對新華民立學校予以物資上的 支持,這也正是該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學生質量、保證生源所需要的支持和 保障。
越南.西貢解放「I報.2011年6丿| 6 11,星期,第:.版.
第五章對越南南部華文教育的思考與對策建議
從越南蓄臻省培青華文學校與薄遼新華民立學校的比較可以看出華文教學是兩 種形式,目前將華語定義為“第二語言”或者“外語”,這就導致了筆者對相關研 究的關注。對于怎么保證師資以提高華文教育質量與教學效果,怎么讓學生能有效 地學會華語,需要什么樣的教材等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
目前中國通過國際教育合作項目送到越南本土的華人師資學歷遠程教育也開 展。中國的一些高等教育機構也在醞釀與越南高等教育的機構合作,立足于本土化 培養華文師資。«目前越南華文教師對華文培訓班是一•種陌生感。越南南部華文學 校如果有計劃送華文教師到中國進行規范培養的話不是很普遍的。對于華文師資培 訓工作的教師也不太深入的了解。其實是越南當地的華文學校需要自己的華文教育 規劃與教學大綱以及開展教育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等。德國教育學家拉特 克說:“教師不僅要精通語言與科學,還要懂得怎么教,才能使學生最容易、最牢 固的掌握。” “這樣來說老師需要懂得教學技術。現在華文教師需要參加華文培訓 班相當于華文進修方式。2006年7月,為兩期周的2006年越南華文學校校長培訓 班在廣西華僑學校(南寧中國語言文化學校)結束,來自越南胡志明市的15名華 文學校的負責人和老師順利結業。51對華文教育的未來充分發揮華文教學技能符合 國際規范的師資培訓標準以及符合越南當前華文教育的實際需要。
第一節改善學校管理體制,提高華文教學質量
一、教學目標
在越南華族無論地位高低,貧富岸別,水遠保持育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 慣。為『更好地保持和繼承民族文化,家長十分匝視女了的華文教育。越南華文教 存臬木I:耍求學個培養対華文的興趣、學握聽、說、戎、碼的能力,能夠在II'滬上
"9丹,楊軍.越南華人的民族權力卩年人教仃問題.小徳尺族帥0號:報,2008年5". "施心力,祚:允•教學原理一課堂教學的腺理一策略9仙:究.此漢:華爾帥范人學出版什, 2()():廠年12丿第33幾
越南.西譏解放II報.2()11年6丿| 6||.卅期、 第版.
活中用華文交流,且通過華文的學習和使用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基于這樣目標的華 文教育基本上要得到越南國家政府的關心、支持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教學階段及其教學要求
華族學生需要一個完整系統的華文學習計劃。為了華族學生能持續的學習華 語,華文新學校應該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整個過程中都開設漢語課程。
(一) 幼兒園中文教學階段
從越南華文學校開辦的幼兒園可以看到,兒童從小就被父母送到當地的華文幼 兒園上學。在幼兒園兒童接受越南語或者方言教育,兒童習得第一語言是一種自然 的需要。"如果老師不用中文進行教學,他們就不會接受原有的中文聽、說能力而 且很快就會丟失掌握華文的天然優勢。因此,搞好幼兒園華文教學階段,對于整個 華文教學階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這個階段的華文學習,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小孩子很快適應集體生活,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們的習慣用語以及平時與 其他民族的小朋友一起上課共同交流時使用的語言。特別是聽幼兒園老師講華語, 可以幫助他們發揮第一語言習得的天然動力,如果小孩子聽懂老師說的話會喜歡上 課。
2、 老師盡量培養孩子學習華文的興趣。在課堂活動與游戲是最好的方式,老 師教學中可以通過做游戲、唱兒歌、講故事、做手工、學畫畫等各種各樣兒童喜歡 的方式,把華文聽說的能力慢慢地轉授給學生,他們在這種環境中學習漢語,也就 不知不覺地接受華文了。
3、 家庭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重要場所。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的是其 他民族家庭背景。因此充分發展學生學習中文的潛力并指導家長配合注意孩子個性 的愛好進行重點輔導,讓他們能聽懂老師的講課內容,并能開口說話。
(二) 學齡期華文教學階段
從越南實現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來看,普通中文教學階段指的是一年級至九年 級的中文教學。從一年級至五年級為小學的階段,五年級至九年級為初中的階段。
1、小學階段
小學階段通常是6至12歲這個年齡階段,華文對他們來說畢竟屈于第二語 言,需要冇•個適應的學習過程,這-過程難免受到他們的心理和體制的彭響,所 以教帥要多花•些時間和精力幫助學丫適應學習華文的階段。
“劉對外漢i吾教有學引論.北京:北京語書大學出版祉,2011年7月,第181頁.
(1) 學習華語拼音是很重要的,它能幫助學生正確的發音,識字。在漢語拼 音教學中,同樣要防止只會背拼音字母表,不會準確的拼讀的問題。老師要讓學生 好好地掌握漢語拼音規則,能讀準字音,認出字形,了解字義。
(2) 把握好聽說讀寫教學之間的關系。為了創造聽說中文的環境,老師在課 堂教學中要堅持以講中文普通話為主,用越語和方言作為輔助語言來幫助學生理 解。同時也要求學生在課堂聽講時主要使用漢語,主要是能讀準字音,流利地朗讀 課文,背誦簡單的課文,學會筆畫名稱、筆順規則,寫得整潔。
(3) 正確處理課堂練習和作業的關系。課堂練習是對老師及時了解和掌握學 生的學習狀況有重要幫助的。由于課堂練習時間有限,因此回家做作業也是重要 的。正確處理二者的關系,關鍵在于要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同時幫助家長 學會輔導和提供教學資料,以及指導孩子學習中文的方法。
2、初中階段
這一時期的大部分學生都有中文的基本能力。學校的任務便是在鞏固學生已冇 的中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中文的表達能力。
(1) 教師要進行學生漢語拼音的鞏固。讓學生讀準字音,掌握拼音字母。
(2) 閱讀是教學重要的階段。所以初中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增加學生的詞匯 量,讓學生能懂得課文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意思;學會 默讀課文。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仔細深入課文內容,生 動活潑地講解,把學生的注意力放在語言知識的學習上等。
(3) 寫作能力的提高在于多寫多練。在寫作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教學生川丈寫 作,讓學生掌握記事寫人、寫簡單短文等基本寫作的知識和能力;同時掌握-般應 用文的寫作規則,字寫得正確、整齊;短文要有意思、語句通訊;句號的用法等, 這些都是初中階段漢語學習的重點。
(4) 要有足夠的語言交流訓練的時間和機會。聽說能力需要課堂上加介運 用,但是學生課堂上壽歡記筆記、背誦,很少主動幵門說話。這就要求課吃I:教帥 要為學生制造各種機會,用華語農達fl C的思想,流利的說出想說的話,能川簡臥 的I 1語農達總思,同時比較匸確地運川卩而語書來衣達。
三、教學安排和實施辦法
()7校妥求華文老帥4授課前S出教案。教案的完成是妥求老帥應熟練學 握漢語拼冷方案,熟悉漢語的聲母、韻":、川調系統,「解國你卅標等知識、訶匯 丿川II,要『解漢沿訶匯的‘持點,學握漢訛訶匯的構成、漢-的系統等知貝;卅
法方面,要掌握現代漢語詞類及其功能,漢語語法的單位、句子成分、漢語句子基 本結構及其類型等知識;漢字方面,要了解漢字的基本特點,漢字形、音、義的基 本特點等知識。"
(二) 華文訓練中要重視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華文學校要提供 必要的便利條件,保證教材、教具、文具等教學用品的供應及老師查閱資料。
(三) 學校要提供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機會。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師隊 伍的素質,學校要增加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鼓勵、支持老師參加培訓班、進修等機 會。
(四) 華文學校實行聽、替課制度。為老師到相鄰班級或年級聽課創造條件, 同時也請本班家長和同年級老師聽課,互相交流與提供教學經驗。
(五) 學校與家長通不斷地聯系溝通。
第二節努力解決華文教師的問題
一、 穩定華文教師隊伍與提高華文教學質量
目前越南華文教師數量非常缺乏,所以要保證教學質量就需要一支穩定的教師 隊伍。大多數華文學校華文中心都有教學經驗豐富及熱愛教耆工作的老教師,但缺 少思維靈活、熱情活潑的青年教師。隨著工作及生活條件的改變,就業和創業機會 的增多,許多年輕人都不愿意從事教師這一職業,這樣以老教師為主、缺乏青年教 師的教師隊伍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勢必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因此,我們要做到以 下幾點:
(一) 在挑選教師時,把熱愛教育,能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為首先條件之一。
(二) 在工資待遇方面要獎勵為提高教學質量作出貢獻的老師。在學校工作時 間長、丄作出色的老師應得到更高的報酬。
(三) 根據學校的現有條件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困難,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福利待 遇,止教帥安心于新學校的工作。
二、 做一個合格的華文教師
郭熙.華文教了概論•北京:商務印帖館出版,2007作,228
在越南能找到一位合格的華文教師非常不容易。其實越南華文只要求教師了解 中文,能聽說普通話、方言、越南話就可以當老師了。怎么才能成為一位合格的華 文教師?筆者覺得在學生華文學習的過程當中只要教師讓學生學得有興趣,就是成 功的。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思考以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研究和反思, 將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需求,同時要求教師要對課程內容的整合 與開發教學方式進行必要的創新。教師把課文講的有趣,使教學形式多樣化,加強 藝術性,只有這樣才有助于提髙學生運用華文互相溝通的能力,增加學生的興趣與 信心。只有在教學上勤奮鉆研,有豐富的學識,完美的精神品質才能讓學生從心底 里對老師的佩服;也就讓學生喜歡學習,也樂意聽教師講課。師生關系不再是我 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而是師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的關系。這樣 的華文教學中學生的華文學習才會收到效果。不僅如此,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事 情,自己的愛好,也有獨立的意見。教師們更需要進行課堂觀察,找出學生真正的 缺乏與需求,從而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愿望的華文課程。另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 還需要對學生充滿耐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可避免出現學習層次上的差異。因 此教師需要不斷地了解學生學習語言的環境,盡力去尋找他們學習語言的困難;不 斷鼓勵與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學習。
第三節提高課堂活動的實效性
目前小學生漢字學習遇到困難,在漢字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由于這門課程 上要在一二年級班中開設,學生年齡偏小,不容易理解,只能跟著老師念,這只是 單純的記憶,念好了之后什么都留不下。為了實現華文教學的目標,FI前的華文教 學要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注重漢語拼音的教學
拼音的運用是讓:學個看到 個不認識的字能門乙拼瀆出來,這足學會漢語發矗 的丿念礎和前提,同時也是7習漢'「:必不町少的條件。拼背教7的課住環!J ®|ll展 小語卜指導發F發普訓練〔個部分組成,展小訃打、f上耍是教師通過小范使7仆:対 要學習的語«仃•個初步感知。“ 7〉川汀是幣養7好漢語過程的關鍵,課吃1:7 丫很容易模范教師的發背,如果74:.模范教師的錯誤發山,対的發背沒仃好
陳楓.対外漢譏敦學沙、.北必:屮華I兒i 2008行:4丿],第56幾 處。漢語的音同或者音近字很多,學生的發音不準就帶來很多麻煩。所以教師在漢 語拼音教學要注意學生發音準不準確,及時幫助學生糾正發音。
二、漢字教學的技巧
小學華文課堂的課前活動中,老師可以通過兒歌、故事等豐富有趣的華文活動 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盡快地進入愉快的課堂氛圍。初中的課堂同樣需要讓 學生進入角色,不能每次以讀課文或默寫單詞開始,否則會讓學生產生對華文學習 的厭煩。老師要有一定的學期計劃作為學生的成果展示。
(一) 通過漢語拼音輸入漢字進行教學
學生先學漢語拼音,再學漢字。老師在電腦上打或者寫給學生漢語拼音,要每個學 生以拼音的方式進行所念的生字。另外給學生一篇以漢語拼音書寫的短文,要學生 以寫出中文字或給學生一篇中文書寫的短文要求他們寫成漢語拼音。通過這樣的練 習,老師就可以考察學生是否認得那些漢字拼音。這個方法對于學生訓練漢語拼音 以及了解漢字與拼音文字的區別是有幫助的。
(二) 設計課堂游戲
在課堂上的短時間內要記住大量的詞語,學生一定會感到很困難。如果教學只 是講解、做練習很快讓他們產生無聊、沒感興趣的感覺。因此教師可以設計教堂游 戲幫助學生記住漢字,同時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1、 字卡教學
教師可以專心設計,通過字卡幫助學生復習漢字。有了字卡,學生可以利用業 余時間,拿出字卡再復習漢字,學生也可以利用它與同學進行識字游戲,造句游戲 等,以增加學習識字的樂趣。再如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把學過的字設計到屬于自己 的字卡中。可以讓每個學生在字條上寫出自己的名字或者水果名字、動物名字等 等,由老師打亂后發給學生,每個學生對自己拿到的名字向朋友們自問的外貌描寫 最后訃全班同學來猜“他是誰”教師要給予獎勵。每個星期做i次這樣的練習漢 語口語,更容易使學生在課堂中更上動的學習漢字。
2、 兒歌教學
老師教學很認7時,也討以選擇適合的兒歌進行輔助教學。這些仃趣的兒歌,配合 著生動的動訓和音樂,學生看了,也會不自覺的跟著唱。金于在兒歌屮出現的乞 字,通過動間,加上教師簡單的講解,學工也克容易明〔I。在學完兒歌之后,老師 還可以叫學住上前表演。通過表演,教師町以考察學朱是否了解歌兒的含義。這樣 認字教學不但生動有趣,還可以評估教學及考察學生學習所得。又能提高學生對學 習漢字的興趣。
(三)講練結合,以練為主
學習詞匯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實際交際中運用。要使學生真正掌握詞 語就必須自己來練習和使用,否則只講不練,學生是無法真正學到的。'5課堂上教 師可以設計簡單的練習,考察學生所學的成果。比如:
1、 辨字測驗
(1)我爸爸天天都出去(做座作)工。
(2)哥哥和朋友們(在 再 災)一起踢足球
2、 填空練習
(1)妹妹會 (hui)花
(2)他會自己 (xi)鞋子
三、聽說的技能訓練計劃
聽說領先,讀寫為輔,口語是第一位,書面語是第二位的。"聽說讀寫四種技 能都很重要。大部分越南華文學校采用是以一門綜合課的形式,對聽說讀寫四種技 能進行綜合訓練。讀寫能力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訓練;而聽說能力在生活中加強 訓練與培養的。關于聽與說的技能訓練根據筆者在研究中發現出幾個方法。
(一)“看漫畫談論”
漫畫是最吸引小學生的。利用學生喜歡看漫畫的特點,老師可以給他們看-段 漫畫后,讓他們把漫畫的故事講出來,或者要求學生用漢語講明故事的含義,或者 在漫畫看完之后讓全班的學住自己討論,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學故事議論”
學乞對童話故爭中的可愛的公匸、勇敢的匸『、可惡的從謖很感興趣。老師吋 以把童話故事的情節先簡述給學/聽然后按他們的想法進行議論。內為小學個的記 憶力很強,已經能夠簡單的表達心中所患所感,所以教師這樣的做法不僅鍛煉他們 的想象)],更是促進他們的列力發育的仃效途徑。
(V) “學成誥講故事”
陳楓.對外漢譏我學法.北京:屮%巧罔2008年4丿J, 101 0(.
劉X-J外漢譏枚學引論.北京:此京譏雷人學出版什,2011年7 ”,第2彳9師.
在生活中說話時會遇到很多成語,每個成語會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語。通過給學生提 出成語的故事,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如果學生懂得用成語在牛活中的意義 會感到學習成語多有意思,進而提高他們學習華文的興趣。
(四) “聽音樂,學漢語”
“聽音樂,學漢語”是學生最容易掌握的漢語詞語方式。除了享受音樂以外,學生 可以增加自己的詞匯量。
(五) “看新聞、中國電視臺節目談論”
初中的課堂同樣需要讓學生進入角色,不能每次以讀課文或默寫開始,否則會讓學 生對華文學習產生厭煩。最行之有效的是結合初中華文教學要求,在網絡上下載類 似新聞播報、演講、中國電視臺節目、欣賞經典歌曲等活動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和 豐富。另外可以鼓勵學生經常瀏覽中文網站以提高漢語水平。再如新聞播報,要求 每節華文課都有學生按學號進行準備,播報的內容必須是最新的新聞,這樣學生就 必須整合新聞材料并對之進行討論,對掌握華文很有幫助。
(六) 漢語俱樂部
華文學校里的學生越來越多,為了幫助學生說漢語,學校應該成立了一家漢語俱樂 部。漢語俱樂部的主要活動有漢語角,中國電影欣賞、與外地華族學生聯誼以及去 校外語言實習等。邀請的中國老師、中國留學生一起來參加,討論大家共同關心的 話題。華文學校應把漢語俱樂部的活動當成一種節目,要求學生參加表演中國才 藝。比如:相聲、小品、繞口令、歌舞和中國功夫等節目。在這種娛樂活動中提高 學生學習、使用漢語的水平。
四、練習HSK漢語水平考試實驗
漢語水平考試是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 中國漢語水平考試(I1SK)是山北京語言學院漢語水平考試中心設計研制的,它分為 初、中等漢語水平和高等漢語水平考試,每年定期在中國國內和海外舉辦,凡考試 成績達到規定標準者,可獲得相應等級的《漢語水平證巧》“,? IISK R映出漢語教 學小8•項練時況。如果教師可以川IISK進行培養學乞的聽力、語法、閱讀、綜介四
"戴慶廈,滕址,關辛秋,嵌艷.屮川少數民族雙語教疔概論.沈陽:遼F民族出版社, 1997 年.
項能力的手段,學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總體水平,且通過漢語水平考試了解自己各 項能力間的差別。
第四節對華文教材建設的建議
目前所有的華文學校都使用越南本土化《華語》教材。基本上這本教材在容量 上相當夠用,但是所缺乏的是對學習者學習華文的興趣的刺激。
一、 越南教育部要編寫一套適合華文教學的《華語》教材和并在教學實踐過程 中尋找符合華文學校特點的教學方法。在編寫過程中要充分帀視學生母語與第二語 言的差異,并進行對照和注釋;教材內容要是學牛:熟悉的越南歷史、地理背景、社 會文化內容;可以利用越南語作為講解內容的輔助語言;關于漢語拼音的部分應該 以中國的漢語拼音教學要求作為參考。
二、 在中國本地有很多適合第二語言學習的中文教材。有些教材大部分是來自 中國北京翻譯成“漢-越”對照版本的。比如王海峰、劉照應、陳莉、趙婷峰編者
《HSK速成強化教程一一初、中等》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這套教材不論是學習還 是參加考試都能很多好的幫助學生講解題型之特點、主要的考點與難點,輔助練習 等的方而。再如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陳灼的《橋梁》等等,都是值得華文教 師和華文學生用于參考與研究的。
結論
越南華文教學在越南華族文化山仃匝耍的地位。同時華文教學越來越受到廣人: 華族學者、教師以及家長的匝視,必然成為華族學&華文7-習的匝要部分。然idj, 華文教學還存在人駅的缺點。文訛通過兩所華文學校的調仟和比較,總結出了華文 教現的貝仃代農性的兒個問題,這吐問題•要包括華文7校的華文教7管 理,華族洋卜華文華族教師的華文教?法,華文教材等方血。
通過整理資料•和対教師,74期行訪談9問卷調倉,筆占刈華文?校的教7管 理狀況進行丫簡要的說明:從兩所華文7校的不同形式九度來fl-, II前越南每個地 方的華文教7環境l2處轉變「不再像以詢那樣的“華文熱”,這樣導致華族華文 用語習慣也不同。華族社會的變化引起了學生學習華文的態度的改變,同時華文教 師對華文教學也沒有那樣熱愛,教材使用也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語言的要求。 在此基礎,筆者提出一些華文教學建議以便更好的提高學生華文學習質量。通過提 出一些教學法以幫助教師思考應該如何幫助華族學生主動掌握詞匯技巧、發揮其提 高說、讀、寫能力的作用,從而去擴大華文教學質量。筆者建議:
為了華族學生能繼續學兩種語言(越語、華語),華文教學應該促進各地所華 文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每個學習階段都開設漢語課程,這樣有助于學生能連續地學 習華文。學生學習華文需要教師采用各種的教學方法,華文學校應該獲得越南政府 在提供工資、物質、教師、教材等方面的支持,改善教師待遇,同時提高華文教師 的漢語水平,比如組織漢語教師培訓,來華參加漢語培訓班等等。
學生應多參加華族社會活動。越南華族社團應該舉行“越南各地漢語交流 會”。要運用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華文的興趣,讓漢語成為溝 通和交流的有效手段。
為了提高漢語教學質量、獲得家長的支持,校長和教師應該跟家長交流。另外 為了改進今后的漢語教學,應當要了解家長對漢語課程的愿望和需要。
展望未來,筆者認為應該加強一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一、 研究越南華族教師教學的效果
二、 研究比較華族學生學習漢語的效果
三、 研究越南本地華文教材和教具的質量,哪種適合越南華族漢文教學
四、 研究越南華族家長對華文的想法與愿望
參考文獻
專(譯)著:
L1]周華峨.東南亞華文教育.山東: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
Li Luan Giao Due. [M]. NXB Dai Hoc Su Pham, 2006.
[8][越]Tran Hong Lien. Van Hoa Nguoi Hoa 0 Thanh Pho Ho Chi Minh. [M].
NXB Khoa Hoc Xa Hoi, 2009.
[9][越]Phan An. Nguoi Hoa 0 Nam Bo. [M]. NXB Khoa Hoc Xa Hoi, 2005.
[10] TRAN TIEU. TIENG HOA.越南:越南教育部出版社,2010, 13
[11] (越)珠海.越南的華人社團(甄中興節譯,戴可來校).越南:越南社會 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12] 郭熙.華文教學概論.北京:藺務印書館,2007.
[13] 哈經雄,滕星•民族教育學通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14] 劉跑.対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吉人學出版社,200().
[15] 上鑒.課堂研究概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補,2007.
[16] 蔡口卓.東盟華文教育.桂林:廣西帥范人7出版補,2010.
[17] 劉MJ.対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匕京:北京語荷人7出版社,2011.
[18] 孫沖痕.洵:外華文教育.I:海:I:海人民出版補,2007.
[⑼許徳海•新華母校彩集一薄遼省史略.越鹵:越南出版補,2010.
[20]施夷丿j,於充.教7原理-課堂教7的原理一策略仃仙:究.I:海:華東帥范人 7出版社,2003.
[21]陳楓•對外漢語教7法.北京:屮華切,j 200H.
連續出版物:
[22] 楊源.東南亞華文教育發展現狀、趨勢及原因.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 報,2010 (3).
[23] 唐燕兒.東南亞華文教育發展的背景條件.比軟教育研究,2000.
[24] 畢建模,蘇愛華.東南亞華文教育的歷史與現狀分析.泰安師專報,2002,
⑷.
[25] 耿紅衛.海外華文教育的現狀、特點及發展趨勢.東南亞縱橫,2008.
[26] 郭熙.海外華語教學研究的現狀與展望.世界漢語教學,2006.
[27] 李鳳亮.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歷史與現狀 王德威教授訪談錄.南方
文壇,2008, (5).
[28] 宋方.論海外華文微型小說的現狀.濟南大學學報,2003, (2).
[29] 大海.印支三國華文教育初探.八桂僑史,1997, (1).
[30] 柴賀景.從胡志明市看越南“革新”以來華人的社會文化生活.八桂僑
刊.2004, (6).
[31] 王本尊.東南亞國家華文教育改革的思考.東南亞研究,1996, (4).
[32] 柴賀景.從胡志明市看越南“革新”以來華人的社會文化生活.八桂僑刊, 2004 (6).
:33]陳秋軒,李彥春.越南高等院校漢語教材綜合課短文階段課文提問語設計的 研究•語言文字應用,2007.
[34] 杜劍宣.漢語在今日越南-當代亞太.1998 (1).
[35] 關英偉.越南當前的華文教育.八桂僑史,1997 (4).
[36] 李白茵.越南華僑教育事業的興衰.八桂僑刊,1989 (1).
[37] 馬菁,楊軍.越南華人的民族權利與華人教育問題.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
(2).
[38] 潘其南.越南漢語教學概況.世界漢語教學,1998 (3).
[39] 韋錦海.越南高校漢語教學的現狀.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4 (5).
[40] 節錦海.越南華人華文教育當前存在著兒個問題.東南亞縱檢,2004 (8).
[41] 吳應輝.越南漢語教學發展問題探討.漢語學習,2009 (5).
[42] [越]薄寮新華今夕•新華屮學屮建八周年紀念特輯,2002.
M3]唐獅.CAFTA啟動后東南亞華文教育狀況•比較教育研究,2003 (9).
⑷]李政.本壯紀初東南業華文教育的發展.八桂僑刊,2004年(5).
[45]蔣尊國.東南亞國家華文教育之比較研究.東南亞縱橫,2005 (8).
[46]嚴奉強\陳鴻瑤.東南亞華文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深圳大學學報, 2005 (4).
[47]劉峰.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八桂僑刊,2003年(5) •
[48]高偉濃,萬曉宏.東南亞華文教育發展——東南亞華人情況2002年回顧與 2003年前瞻之二.東南亞縱橫,2003 (6).
[49]彭小川,賈冬梅.淺談東南亞華文教育的未來趨勢.高教探索,2005 (2).
[50]張一帆.中國——東盟教育合作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東南亞縱橫,2007 (11).
[51]王本尊.東南亞國家華文教育改革的思考.東南亞研究,1996 (4).
[52]周偈瓊,唐永寶,林源.越南三所大學漢語專業本科課程設置評介.延安職 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 (4).
[53]馬菁、楊軍.越南華人的民族權力與華人教育問題.承德民族師專學報,
2008 (5).
學位論文:
[54]黎玉容•越南華人華文教育現狀考察一以胡志明市為例.中國知識資源總庫 [碩士學位論文].2010
網頁報紙:
[55]http://vi. wikipedia. org/wiki/Nguoi IIoa_(V iet Nam),據越南人口統計年 簽2009年,訪問時間:2012-01-18
[56]http://vi. wikipeclia. org/wiki/Nguoi Hoa (V iel Nam),據越南人I-1統計年 簽2009年,訪問時河:2012-01-1
[57]越|対《I用貢解放I I報》2011年6刀6 I I星期…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