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部編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研究

    發布時間:2022-08-14 10:48
    一、研究緣起
    作為教材和教師之間的一道橋梁,教師用書不僅幫助教師理解和領悟教材編寫理念和課文內容,而且還可以幫助教師確定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并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教學建議,提高了一線教師備課的效率。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地推動,廣大的一線教師通過研讀教師用書,理解與把握課程標準的要求,將課標中對教師與學生的要求進行落實。由此可見,教師用書目前雖處于語文教材的附屬地位,但在語文的課堂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教學作用。目前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已經在全國使用,與之前人教版教材相比,部編版教材無論是從編寫理念、體例結構,到課文的選取與編排,都有了較大的變化,這對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不小地挑戰。在此背景下,部編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如何引導教師理解和使用教材,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作用顯得尤為突出。教師用書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科書,幫助教師理解教材中所滲透的教育思想與教育理念,加強教師與教材之的對話。實際教學過程中,部編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是否實現了編者的意圖,是否滿足了一線教師的需求,能否幫助教師理解全新的語文教材等這些問題都值得思考。為了全國高中語文教師更好的理解與使用教師用書,也為了使教師用書編寫的更加完善,對它的研究勢在必行。

    二、概念界定
    教師用書是教師教學時所需參考使用的工具性用書。“教師用書”這一名稱并非早已出現,最早出現在 1997 年,但與其意義與作用相同的一類名稱早已出現并廣為人知,如“教學參考書”“教學指導書”“教學指引”等等。在諸多名詞中“教學參考書”使用范圍最廣,廣大一線教師接受度最高且延續至今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教學參考書”“教學指導書”等名詞的含義等同于“教師用書”。在本文中所提及的“教學參考書”“教師教學用書”等名詞含義均等同于“教師用書”。對于教師用書的含義一直為教育從業者約定俗成的認知并未有官方的說法來明確,故引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編寫的《中外中小學教學參考書比較研究》中的定義進行分析,明晰教師用書的定義。《中外中小學教學參考書比較研究》中對其定義為:“教師參考書,又稱教師用書(簡稱 ‘教參’)專指那些與教科書配套的。給老師上課提供的參考書。書中包括的內容(例如,背景數據、相關的詞匯;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其目的、類型和模型;問題的答案、額外的練習、課堂活動,以及其他“特征”,包括家庭作業、補充和擴展的內容、前后對照的內容等等)都是老師在上課中可能需要的信息,它們能幫助教師準確效地向學生傳達教材的內容,給教師提出一些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建議。出版者在開發了教參時,為了使教參有權威性和指導性,經常是組織各學科的一些專家,對教參的講解點和例子進行嚴格審察,力求使它們符合地方或國家的教育專業團體制定的標準或規格。”上述定義為描述性定義,《中外中小學教學參考書比較研究》中的定義未關注到教師用書含義廣義與狹義之分,但關注到了教師用書的審查。結合對教師用書定義的梳理,現將本文研究的部編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定義如下:國家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適用于
    普通高中學段,與普通高中語文教材配套的教師使用的工具性用書。

    三、研究意義
    目前,我國對部編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的學術研究尚有不足,與之相關的學術專著成果也比較少。本文對語文教學用書相關的研究進行分析,探究其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對教學用書研究的不足,豐富了語文教材研究理論成果。其意義主要體現在:
    (一)有助于編者修訂、優化教師用書內容
    本文對已有文獻和現實考察進行考察分析,同時對部編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的編寫內容進行梳理,審視目前版本在編寫上的不足。當前部編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推廣到全國范圍內使用,對于其中的編寫內容還在進一步的調整與適應之中。本研究對該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進行歸納與分析,同時也通過調查在實際使用中的狀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為編寫修訂和優化教師用書內容進一份微薄之力。
    (二)幫助一線教師正確認識、使用教師用書
    本研究對高中教師用書的使用現狀進行調查,明晰目前該版本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有助于一線教師對教學用書的功能進行重新定位,有助于促進一線教師對教學用書辯證的思考,打破部分教師對教學用書的盲從。相對于之前的人教版,部編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研究部編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有助于幫助教師了解該版本編寫的缺陷與不足,以便他們在日常教學對教師用書存在一個理性的認識,更為恰當地使用教學用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① 《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從書》編委會.中外中小學教學參考書比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四、文獻綜述
    對于語文教師用書的研究,目前研究成果較少。以“語文教參”“語文教師用書”等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檢索,共篩選出約為 160 篇。其中學術期刊篇目數為 119 篇,學位論文共 41 篇。最早的學位論文是 2003 年湖南師范大學劉曙峰的《中學語文教參編寫研究》①。他認為教師用書的重點應為“怎么教”而非“教什么”。學術專著成果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出版由《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叢書》編委會編著的《中小學教學參考書調查問卷分析》②和《中外中小學教學參考書比較研究》③,以及上海師范大學陸平博士以其博士論文為基礎修訂出版的《語文教參論》④。以下從語文教師用書存廢的探討、語文教師用書在編寫上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語文教師用書比較研究、語文教師用書內容質疑與指誤等四個方面,對語文教師用書的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其中的問題,并在之后的研究針對性地進行改正。
    (一)語文教師用書存廢的探討
    對語文教師用書的存廢的探討,一直延續到現在。一些學者主張廢除教師用書,如仝建設在其《取消語文教參如何?》⑤一文中認為語文教師用書難以讓教師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助長教師依賴心理。當教師用書的弊大于利時,取消是理所應當的。邵黨生在《現行教參的弊端》⑥一文中也認為教師用書存在諸多弊端,對語文教學毫無裨益。另外一些學者認為語文教師用書有存在的必要,無需廢除。陸愛民在其文章⑦中認為諸多教師對教師用書的不滿,主要原因是教師對教師用書使用不當。他建議教師在教學中不必拘泥于教學用書,學生也可參考教師的教學用書。不必走極端將教師用書廢除。陸平在《葉老說“這個教參是鴉片煙”辯證》⑧中指出應正視當前教學用書的使用現狀,不可過分夸大教學用書的弊端。實事求是的考慮教學用書所起的積極與消極作用,不能,不考慮當前的實際情況。孟醒在《語文教參使用與更新問題淺析》⑨中認為這部分文獻大致經歷了對教師用書存廢的探討發展到肯定教師用書的積極作用。
    (二)語文教師用書在編寫上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① 劉曙峰.中學語文教參編寫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② 《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叢書》編委會編著.中小學教學參考書調查問卷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③ 《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叢書》編委會編著.中外中小學教學參考書比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④ 陸平.語文教參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⑤ 仝建設.取消語文教參如何?[J].語文教學通訊,2000(01):25. ⑥ 邵黨生.現行教參的弊端[J].中學語文教學,2000(10):57-59.⑦ 陸愛民.不必走極端─—對《取消語文教參如何》一文的商榷[J].語文教學通訊,2000(09):32.⑧ 陸平."葉老說:這個教參是個鴉片煙"辨正[J]習,2012,000(006):9-12.⑨ 孟醒.語文教參使用與更新問題淺析[J].亞太教育,2015(7):38-38,37.
     
    這類文獻的研究聚焦于教學用書的編寫上存在的問題。彭倩在《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參研究》①中指出教學用書編寫體例單調呆板,一直沿襲六十年代的“教學要求、課文說明、關于練習”等幾大板塊,后雖有改革,但是在此基礎之上略有增改,教學用書的體例沒有發生什么大的變化。選文的解析也是沿著寫作背景、作者介紹、主題中心等模塊編寫,缺乏對課文的針對性。這容易導致教師教學內容千篇一律,難以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陳祖云在其碩士畢業論文《教學參考書的教育性研究》②中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用書為例,對它的各個板塊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一是對使用說明的文本分析即教學用書在其扉頁的“致老師們”的板塊。二是對教參主體內容的文本分析,針對“課文研討、練習說明、教學建議、有關資料”等板塊進行詳細論述,指出各個板塊的弊端。同時,他從總體上指出教學用書對學科教學知識提供了較強的支持,但缺少對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方面和關于學生學習方法等相關知識。謝姣在《現行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師用書研究》③中認為初中語文教師用書編寫方式有失偏頗,“教學建議”板塊在教學用書中比重較小,“課文研討、有關資料和練習說明”板塊所占比重較大。由此可見,教學用書以解讀教科書內容為重點。對具體的教法指導的知識涉及的較少。對于部編版教師用書的研究,曾薇在其碩士論文《部編版初中語文教師用書研究》④一文中對教學用書編寫的一些缺失進行了總結歸納,并針對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如教學用書中可增添貫徹整個教學過程的教學評價、基于分層教學的教學參考等。張梅雨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師用書使用情況調查與建議》⑤一文中通過對教學用書使用情況的調查發現對教學用書的使用率和滿意率相對較高,但從具體板塊來講仍存在一些問題。由此,該論文進一步分析了產生的原因并從教師使用和教學用書編寫兩方面分別提出相應的建議。同樣,嚴香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師用書研究》⑥中在實際調查的基礎上得出部編版教師用書使用情況的現狀,分析了造成現狀的成因。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端正使用態度,樹立用“教材教”的正確取向,使用科學的方法教學生。陶圓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師用書研究》⑦一文將研究的視角放到了小學的部編版教師用書。利用問卷調查法對教學用書進行調查。分析調查結果得出教師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使用策略。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結合自身素質、① 彭倩.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② 陳祖云.教學參考書的教育性研究——教育性課程材料的研究視角[D].江西師范大學.2012.③ 謝姣.現行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師用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④ 曾薇.部編版初中語文教師用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⑤ 張梅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師用書使用情況調查與建議[D].華中師范大學,2020.⑥ 嚴香.部編版初中語文教師用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20. ⑦ 陶圓.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師用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20.
     
    結合具體課程安排使用教師用書。
    以上成果的研究重點多集中于對教師用書編寫上的問題,以期完善教師用書。學者們逐漸意識到消除教師用書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不良影響,要從實踐中發現教師用書編寫上存在的問題。因此,這類成果大多都采用調查研究或者兼顧多種研究方法,通過一線教師對教師用書的使用情況來發現教師用書編寫上存在的問題,客觀的分析其優點與不足并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修改策略。
    (三)語文教師用書比較研究
    除了探究教師用書在編寫上的問題,許多學者站在對比的角度,通過不同教師用書之間的對比,發現其中的優點,為現行的教師用書的編寫優化提供借鑒。大陸各版本教師用書的比較研究。黃夢婷在《人教版和統編版初中語文教師用書比較研究》①中得出部編版教師用書的編寫理念是對人教版的繼承與創新;從結構框架相比較得出整體框架沒有較大的改變,部編版更加重視專題細化,注重教學的靈活性。從兩版本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得出部編版目標明確、指導或建議更注重方法。大陸與臺灣語文教師用書的比較。黃觀益在《大陸與臺灣高中語文教學參考書比較研究》②中指出在課程理念上兩版本雖都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但側重點不同,人教版注重于人文性,翰林版側重于工具性。在此基礎上對兩版本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細分析,概括出兩版本在文本解讀、教學建議、練習設計、資料補充等板塊之間的不同。發掘兩版本之間的優缺點,互相取長補短,為教師用書的優化提供新的思路。中外語文教師用書的比較。李廣、洪星、李青③在其文章中將部編版與日本光村版相從編寫理念、內容編排和版面設計等方面相比較,歸納兩版本之間共同點,如兩版本都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對比兩版本的不同,互相取長補短,如部編版注重教學方法的指導,光村版則注重對教師思維的發散。部編版在優化時可借鑒光村版的編寫內容。陸海珍在《中美小學語文教學參考書的比較研究》④中認為兩版本之間無論是在框架結構、呈現內容、版式設計等方面都各有特色。通過歸納兩版本之間的優缺點為我國教師用書的編寫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參考意見。以上這類成果都注重對語文教師用書不同版本之間的比較研究,無論是國內外還是大陸與臺灣各版本之間的比較,都是借鑒不同教師用書的優點,為完善和優化我國現行① 黃夢婷.人教版和統編版初中語文教師用書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20. ② 黃觀益.大陸與臺灣高中語文教學參考書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③ 李廣,洪星,李青.小學語文教師用書比較研究——以中國部編版與日本光村版第一階段為例[J].東北師大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2020(02):155-162.④ 陸海珍.中美小學語文教學參考書的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的教師用書,具有重要的意義。(四)語文教師用書內容質疑與指誤這類成果多集中于對語文教師用書的某個具體知識點提出質疑,多是一線教師在教學實際過程中發現教師用書中存在問題,或者教師用書中某些觀點與自己的意見相反,提出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對教師用書中具體知識點的質疑。鄧政陽、袁寧①在其文章中對教學用書的語法修辭提出質疑,通過他們詳細的分析得出在《孤獨的收割人》 第二節運用的修辭手法是對比而不是反襯,指出教學用書存在的錯誤。對教學用書文言文注釋問題的關注,康耀京在《高中語文教參的兩處質疑》②指出教學用書的部分注釋內容未必得當。以“均無貧、和無寡”的含義以及“樂”字應讀 le為例進行了充分論證,得出教學用書部分注釋的偏頗之處。梁平③在其碩士畢業論文中論述了語文教材和教學用書中對于文言文的譯文的疏漏與錯誤在于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教材及教學用書的漏印;第二是語言不簡潔,重復啰嗦;第三是語法、語氣、詞語錯誤。他認為出現以上疏漏與錯誤的原因是并未注意忠實于原文,并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進行大量的相關文言文內容的積累。同樣,劉宏峰在其《高中語文教師用書文文釋義辨析》④一文中指出文言文出現了重復釋義、語法錯誤、詞語錯誤等問題。與梁平不同的是,他認為出現該問題的原因在于:一是文言文釋義部分編寫缺乏系統的管理;二是對于文言文釋義校對不嚴謹;三是未能及時更新,并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建議。通過對以上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國內學者對教學用書研究涉及了多個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且逐漸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其發展表現出如下趨勢:一、研究主題逐漸多樣化。早期對教師用書的研究多為對其內容的指暇,之后研究主題逐漸增多,關注到了其功能、編制情況、各版本之間的比較研究等。總之,對于教師用書的研究逐漸多樣化。二、研究主體趨于多元化。早期對于教師用書的研究多為一線教師,如今,一些究生也逐漸關注到教師用書的研究,教研室的研究員也對語文教師用書進行研究。教師用書研究主體逐漸多元。三、研究方法逐漸趨于學術化。對于教師用書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各個版本的比較研究,研究方法趨于多元。① 鄧政陽,袁寧.正襯反襯對比--兼與吳文輝先生,人教社《高中語文教師用書》第三冊商榷[J].內江師范學院學 報,2003,018(0z1):28-29.② 康耀景.高中《語文》教參的兩處置疑[J].平頂山師專學報,1995(02):81-82+87.③ 梁平.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教師用書文言文譯文指瑕[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劉宏峰.高中語文《教師用書》文言文釋義辨析[D].內蒙古師范大學.
     
    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遺憾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研究內容學術含量較低,碩博士論文較少。大部分為期刊論文,被選入核心期刊的文章較少,含金量不高。另外,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研究也都關注初中和小學,對高中均未涉及。

    二、研究人員多為一線教師,其關注內容多為對當前教學用書的指誤與質疑等,研究視野較窄。
    五、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主要通過中國知網和現有的館藏圖書資源查找與“語文教學用書”“語文教參”“語文教學指導書”相關的內容,了解國內外對于本論題的相關研究現狀,分析前人研究的文獻,為本論文的編寫奠定了基礎。
    (二)問卷調查法
    在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研讀部編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的基礎上,結合筆者的使用體驗,設計了問卷調查。通過此次問卷的調查和調查結果的整理、統計、分析,了解教師對該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的的看法和使用狀況,從中發現該版高中語文教師用書的編寫上的不足和教師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學術論文網提供專業的碩士畢業論文寫作、畢業論文輔導寫作、博士論文寫作發表、碩士論文寫作發表、SCI論文寫作發表、職稱論文寫作發表、英文論文潤色的服務網站,多年來,憑借優秀的服務和聲譽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為畢業生解決寫論文的煩惱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jiaoyulei/deyu/2970.html

    上一篇:部編初中語文教材古詩文磨難教育研究

    下一篇:初中語文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設計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