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教學案例開發研究

    發布時間:2022-08-16 15:18
    教育是國之大計,教師是教育之根本,優良師資是促進教學優化的根本和保障,培養教師的業務水平,必須健全培養培訓體制,搞好培養培訓計劃,優化教師結構,以提升教師教學專業技能[1]。教師教學技能的專業素質直接決定教育行業質量的高低,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是各國教育改革中的共同戰略措施。教育專家何克抗教授認為教師教學技能決定教師專業化水平,而教學設計在教學技能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教師與教學之間的橋梁”[2]。課堂教學設計技能是為了獲得優質的體育教學效果,是體育教師在實施教學前,以體育理論知識、教育理論知識為基礎,對體育教學各個要素進行分析研究并完成教學實施方案的教學行為方式,是體育教師必備教學技能之一。《體育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課程就是專注于培養體育碩士的教學技能,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是上好體育課的基礎技能,貫穿全部教學技能,課程以學-練-反思的形式進行教學,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偏向理論,強調如何進行優化設計。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作為教學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學實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會直接影響教師的上課質量,體育碩士作為體育師范生,如何完成一份優秀的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是未來從事體育工作必須具備的技能。如何提高體育碩士的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也是研究生教育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研究生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研究問題、分析問題、獨立學習,從事教學工作的能力,該如何有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全面發展是我國教育領域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經過教育專家的不斷探索,發現案例教學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所以逐漸開始在教育領域著手研究和運用案例教學,并將案例教學作為優良師資的重要培養方式[3]。為了滿足社會對體育碩士人才的需要,也為了未來體育教育事業穩定發展,加強案例教學是強化體育碩士對教學技能的認識和提升體育碩士的教學設計技能的重要手段。若運用案例教學法,就要有可供選擇和使用的教學案例,教學案例對案例教學來說就像水對魚一樣重要,能否有合適的教學案例對實施案例教學的效果好壞關系很大,因此,進行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教學案例開發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本研究是以《體育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課程為例進行研究,全程參與體育碩士對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收集并分析體育碩士的體育課堂教學設計,從中提取河北師范大學體育碩士在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學習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與典型事件,為教學案例開發提供素材,開發教學案例,落實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創新教學方式,以期為培養體育師范生和新手體育教師的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提供具有教育價值的教學案例。

     
    1 文獻綜述
    1.1 概念研究
    1.1.1 課堂教學設計技能
    設計:國內外學者對設計有不同的理解,國外學者普遍認為,設計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創造具有實用價值的新事物的過程。國內則認為,設計是指在開始工作之前,根據最終目的和工作的相關要求,制定一份實施計劃[4]。本研究更傾向于我國對設計概念的界定。技能:關于技能的概念,《海》中將技能定義為用所學知識和以往經驗完成某些活動的能力;《教育詞典》中技能是為通過重復學習和反思獲得的能力;在《教育詞典》中,技能被定義為將已掌握的知識和自身經驗付諸于實踐,完成某一任務或目標的活動方式[5]。對技能的定義都各不相同,但在不同中也有相同的見解,從各個定義中,可以了解到技能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實踐、反思等方式獲得的。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是由教師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主要包括課堂教學活動以及教學中使用的所有教具等[6]。國內外學者對課堂教學設計概念的理解并不相同,國外學者認為教學設計是一門科學或者工作技術,而國內學者普遍認為,課堂教學設計是整個教學體系的布局,是教學準備工作的一部分[7]。部分學者認為,課堂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分析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設計教學目標等,完成一份適用于教學的實踐方案[8]。在課堂教學設計的概念界定上,各學者專家意見不一,但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課堂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是對課堂教學活動規劃和設計的方案[9]。國內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相關課程有《體育教材教法》、《中學生體育教材教法》以及《體育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等,其中關于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都將體育課堂教學設計視為教學方案,是傳統教案的升級版。綜上所述,結合各學者對技能和課堂教學設計定義的不同觀點,以及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相關課程中的定義,將課堂教學設計技能定義為教師在教學實施之前,對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等分析和設計,并制定教學實施方案,以提升教學效果的一系列智力活動方式與動作活動方式。
     
    1.1.2 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
    體育課堂教學設計:體育課堂教學是體育教師傳授、講解和指導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運用技能,主要包括教師的講解與示范、課堂師生交流和紀律管理等行為[10]。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以體育課堂教學為基本單位,對每一節課的各個環節進行規劃和安排[11]。根據部分學者研究指出,我國部分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是沒有必要的[12]。王海永在研究中指出,體育課堂教學設計對體育教師職業化和專業化發展有著重要作用[13]。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是指體育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分析和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等,完成一份適用于教學的實踐方案[14]。將體育課堂教學設計與技能的定義相結合,得到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定義: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效果,體育教師正式上課前,以體育理論知識、教育理論知識為基礎,對體育教學各個要素進行分析和設計,并完成教學實施方案的教學行為方式。


    1.1.3 教學案例開發
    從案例在商業和法學專業的發展來看,案例教學最先作為教學模式出現的,最開始是運用現成的材料作為教學案例,在案例教學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和成績后,才產生案例開發與研究的意識。由此可見教學案例、案例教學、案例開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論。案例教學是教學方法,而教學案例是案例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資源[15]。教學案例開發目標是開發可以進行教學、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并為教學提供具有借鑒意義的素材資源,而進行案例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研究教學案例中存在的客觀規律、發現教學案例中存在的問題或者不足并加以解決。案例在不同領域指向也不同,在法學中通常指判例、醫學領域多指病例、在管理學中是指具有決策性質的案例,而在教學領域是指具有實踐性、教育性、情境性的故事。舒爾曼認為教學案例是敘述教學故事,而且這個教學故事是具有一定問題的,高熏芳認為教學案例是對特定情況的描述。綜合考量,眾多學者對教學案例的定義大都傾向于描述性故事,教學案例是對教學中實際情境的故事性描述,描述故事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以動態性的描述記錄下真實的教學過程,主要用于輔助案例教學,由教師或者教育研究者根據某一真實場景或經歷編寫的[16]。而教學案例開發是一個過程,是指案例開發主體根據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多方面的要求,從各個方面入手,搜集相關素材,從中整理出具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情節,最后按照故事發展編寫出可以用于教學,提升學生知識、技能的教學案例[17]。
     
    1.2 國外研究現狀
    1.2.1 關于案例教學的研究
    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蘇格拉底在教學中,善于向學生提問,通過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養成問題意識和批判思維,開辟了西方案例教學的先河。1870 年,蘭德爾是案例教學的先驅,他是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最先將案例教學應用于大學教育中[18]。1919 年,唐哈姆(哈佛商學院院長)意識到商業管理領域與法律是互通的,也可以嘗試案例教學,便請著名營銷專家可波蘭德教授參與商業管領域的案例開發,1920 年出版了第一本商業領域的案例集,1921 年,商學院正式開始推行案例教學,并在學生培養中取得顯著效果,培養了一大批商業人才。
    目前,哈佛大學的案例教學法已成為教學模式典范。1980 年,美國學者舒爾曼提出案例中包含的知識是傳達實踐智慧的知識主體[19]。1984 年,“世界案例教學法研究與應用學會”的成立,促進案例教學法的廣泛應用[20]。在 1986 年,卡耐基教學專業工作組在報告中提示具有教學問題的案例應當作為重要內容進行開發[21]。綜上所述,國外主要在法學、商業管理等教育領域展開案例教學相關研究和實踐,且效果顯著。哈佛商學院運用案例教學法,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有相關數據統計,在美國 500 家最大財團決策經理中,有三分之二都畢業于佛商學院[22]。
    1.2.2 關于教學案例開發的研究
    教學案例也起源于蘇格拉底采用問答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批判意識,他的學生柏拉圖用故事的形式將問答過程整理成冊,而這些故事就是教學案例的最早版本[23]。在教學案例的發展過程中,哈佛商學院最先意識到案例教學不能僅僅依靠現有的材料作為案例,也要積極主動去開發完整的、具有時效性的、適應社會發展的案例[24]。20世紀 70 年代,教育研究者發現只學習理論知識,無法解決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所以 ,教 育 研究 者開 始 研 究 案 例 教學,由此,教育領域的案例教學逐漸興起。TatyanaG.Beckisheva 等人認為教學案例就是一個復雜的、富有情境性的故事,故事中描述具有沖突或問題的事件,需要學生自主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實踐能力[25]。PalyanitsinaAN 認為教學案例可以幫助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團隊協作的能力[26]。Trinh Thuy Giang等人在研究中表明,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教育專業能力,運用教學案例,讓學生預
    5
    先了解未來學習和教育實踐中可能存在或出現的問題,從而找到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方法或途徑,更好地適應今后的學習和教學實踐[27]。教學案例是包含一個或多個沖突與問題的真實事件,讓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案例,結合自身知識提出解決方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28]。隨著案例教學的不斷發展,對教學案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知識是具有時代特征的,所以不能僅僅依賴現有的資料作為教學案例,也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未雨綢繆,積極主動去開發完整的、具有時效性的、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教育理念的教學案例。1870-1890 年,哈佛大學法學院在教學中推行案例教學并取得成效,哈佛醫學院和商學院也紛紛開始效仿和嘗試,取得良好的效果,引起其他大學的關注[29]。1940-1949,哈佛商學院將案例教學向外推廣,為案例開發專門設計了“商業研究處”,展開課程案例研究,成立了案例交流中心,討論案例教學的理論基礎,開始進行專業的案例編寫工作[30]。從 1986 年開始,案例庫在哈佛商學院的經驗成果中也不斷更新[31]。綜上所述,國外主要在商學、法學以及醫學等領域進行案例教學,并取得非常不錯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在教學領域中不斷成熟的同時,國外各專家意識到教學案例開發的重要性,并將研究重心放在對商學、法學以及醫學等領域進行教學案例開發。
    1.3 國內研究現狀
    1.3.1 關于案例教學和教學案例的研究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百花齊放,各家為了更廣泛地傳播自己的思想,經常利用小故事的形式來傳達某種道理或者思想。如“庖丁解牛”“守株待兔”“亡羊補牢”等等,以故事的形式闡述道理,便于理解。孔子最善于用故事引導,讓人在簡單的小故事中有所領悟,孔子“舉一反三”的教育思想為案例教學奠定了基礎[32]。然而,現代的案例教學在國內開始推行的時間較晚,中國知網第一篇關于“案例教學”的文章是“案例教學是干部培訓的一種好辦法”,1970 年中國工商行政觀禮代表團訪問美國,了解到哈佛大學盛行的案例教學,將案例教學應用于國內企業管理干部的培訓中。在我國案例教學最開始被當成一種短期、速成的教學方法,從用于短期培訓到運用于全日制教學的各個階段,從速成教學逐步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在教學領域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成為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學方法[33]。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教師教育領域引入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學生對真實事件分析與討論,在思辨中提升自身能力[34]。發展至今,我國對現代案例教學的研究主要是理論研究和在各個學科的應用研究[35]。6我國學者普遍認為教學案例是一個過程。鄭金洲教授在《案例教學指南》中寫到“教學案例源于教學需要,根據教學目標搜集原始素材、編寫案例報告,教學中所使用的案例一般就是這種類型”[36]。余凱成教授在研究中指出案例是為了輔助教學,實現教學目的,根據選擇的教學內容,搜集真實、典型的問題性素材,描述教學事件發生的過程以及情境[37]。廖哲勛認為課堂中的教學案例應該是師生對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進行討論,通過教學或者師生問答、生生討等形式,解決問題或完成教學任務,最后獲得提升或經驗,可以激發學生思考的教學實例[38]。各個學者對教學案例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可以從中看出各學者之間的共同性,教學案例是對發生過的事件進行記錄,而不是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論;教學案例具有指導意義,學生通過對教學案例的學研,理解和分析能力會越來越高,教學案例是用于教學的,目的非常清晰。從以上研究中,可以清楚了解到我國案例教學開始推行的時間較晚,處于起步階段,案例教學是教學方法,而教學案例是保證案例教學順利開展的資料庫,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進行教學案例開發是非常有必要的。

    1.3.2 關于教學案例開發的研究
    我國高等院校的管理類專業最先引入案例教學,但所用的案例大都來自國外。雖然國外的案例教學已發展成熟,但國外的案例并不能代表我國當時的經濟特點,案例中呈現的美國企業經濟對學生來說是相對陌生的存在,學生根本提不起學習興趣,而且對學生了解我國經濟特點毫無幫助。因此,90 年代初期,我國管理科學界和科學研究院開始著手開發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案例。1999 年建立了國內第一個案例庫網站,是現今國內最大的管理教學案例庫[39]。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案例庫研究中心和網站也先后建立,收集教學案例的同時也進行教學案例開發,并將教學案例分類,便于后續管理和使用[40]。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也都陸續成立了相應的案例開發與研究中心。但國內對教學案例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在李征博的研究中指出,100 多所年培養單位中,只有 20%左右的高校將教學案例視為科研成果[41]。

    1.3.3 關于體育教學案例開發的研究
    國內在體育領域對教學案例的研究非常少,限制了案例教學的推廣。施小菊和張華光認為,體育教學案例是在體育教師與學生在探究問題中獲得提升的一種具有教育意義的教學實例[42]。李娟在研究中明確了案例結構,她認為中小學體育教學案例應該是由明確的主體、案例的背景、問題情境、細節的動態描述、案例成果和使用說明共同組成[43]。孫紅從中等職業學校入手,介紹了消除“綜合失調癥”和“消除學生心理障礙”的體育教學案例[44]。在體育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們對教學案例的研究并不多,主要是對案例教研究。以“案例教學”為關鍵詞在知網上搜索到大約 4 萬篇文獻,其中關于體育案例教學的文獻僅有不到 200 篇;以“教學案例”為關鍵詞搜索文獻有將近 3 萬篇,其中關于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僅有 3 篇;以“案例開發”為關鍵詞搜索到 600 篇文獻,其中關于體育的只有 2 篇期刊論文,而關于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案例開發的文獻為 0。由此可見,雖然體育領域內案例教學已逐步發展起來,但是關于案例教學和教學案例的相關研究很少,教學案例開發研究也沒有深入到教師教學技能領域。

    1.4 文獻綜述小結
    從當前研究來看,國內現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案例教學的論述,對教學案例開發的研究較少,教學案例開發的理論體系和結構也不完整。關于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教學案例開發研究還存在以下不足:教學案例開發理論體系不完整;教學案例開發研究仍未深入;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教學案例和案例素材缺乏,可資借鑒的教學案例資源較少。教學案例開發需要有系統的開發體系指導,如果沒有規范的開發體系,會導致教學案例開發過程中浪費人力、物力,開發的教學案例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因此,本文在借鑒國內外教學案例開發經驗的基礎上,試圖開發出滿足教學需要的教學案例,對教學方式變革、提升教學效果和提升體育碩士教學技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2.1 研究對象本文以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教學案例開發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將與教學案例的相關文獻(中國知網等幾大著名網站的期刊、博碩論文、學術著作等)進行查閱整理,參考《教育學基礎》、《體育教學論》及《體育與健康課教學設計經典案例研究》等書籍研究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教學案例開發的背景、現狀、創新點和可行性,確立研究選題和研究思路,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為撰寫論文提供思路及策略。
    2.2.2 個案研究法
    本文將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必修課程作為個案,主要是深入參與研究對象的學習與實踐中,以隨堂學習、觀察的形式進一步了解該課程教師的教學形式,并對多名體育碩士在體育課堂教學設計階段的學習和實踐進行觀察,記錄課程中具有教學意義的師生討論、生生互動或者實踐中存在的典型事件,為教學案例開發提供客觀真實的案例素材。課程介紹:《體育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課程是 2009 年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為體育碩士開設的必修實踐類課程[45]。該課程采取“講-練-評”的方式,講授環節是教師講解理論知識;實踐環節是說課或試講形式;評析環節是采用組內互評與學生自評的形式,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評析主要是對編寫的體育教學設計與說課視頻進行評析。課程目標:《體育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課程是注重培養體育碩士的教學技能,為學校體育培養優良師資。體育碩士在研究生一年級進行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通過學習與實踐,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既可以有效地保證研究生二年級教育實習的順利進行,也可以從容面對今后體育教育相關考核和工作。


    2.2.3 調查法
    2.2.3.1 特爾斐法
    為了科學合理地確立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相關內容指標體系,運用特爾斐法,9在體育教學領域選取 20 名教授或者副教授,發放三輪專家調查問卷,根據重要程度將等級分為非常符合、符合、一般、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并依次賦值為 5、4、3、2、1。
    回收第一輪問卷,整理專家的修改意見和計算指標均值,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將均值低于 3.5 分(五分制中的 3.5 分對應百分制中的 70 分,為良好等級)的指標刪掉,再制成第二輪問卷發放給各位專家,回收第二輪問卷。對第二輪問卷整理后,再用肯德爾和諧系數判斷專家的意見是否一致,最后確立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內容體系。(專家名單詳見附錄一)

    2.2.3.2 問卷調查法
    (1)問卷的目的
    對河北師范大學 2019-2021 級,共 121 名體育碩士發放調查問卷,調查體育碩士的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現狀,分析其中較為薄弱的技能,為教學案例的開發提供研究主線。(2)問卷的設計調查問卷的設計是圍繞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內容設計的,設計問卷時,按照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設計關于體育碩士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調查問卷。(問卷設計見附錄二)(3)問卷的效度檢驗本研究采用專家評分法,請 10 名體育領域的專家對問卷的結構和內容效度評分,將 10 名專家評分的均值來衡量問卷結構和內容效度。效度總分為 10 分,共分為 5 個等級,分別為不合理、不太合理、一般、合理、非常合理,并依次賦值為 0-2 分、2.1-4分、4.1-6 分、6.1-8 分,8.1-10 分。(專家名單見附錄三)專家檢驗結果如下:表 1 問卷效度的評分情況(n=10)專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均值結構效度 9.1 8.6 9.3 8.6 9.0 8.7 8.7 9.3 8.7 8.9 8.89內容效度 8.8 8.7 9.1 8.7 8.8 8.9 8.9 9.2 8.9 9.1 8.91由表 1 可清晰看到,問卷的結構效度為 8.89,內容效度為 8.91。該問卷符合效度標準,可用于后續調查。(4)問卷的信度檢驗10利用 SPSS25.0 對 121 份問卷數據的每一個維度和整體進行可靠性統計分析,得到的結果如下:表 2 問卷信度分析匯總情況一級指標 信度系數ɑ 題數教學背景分析技能 0.927 10教學模式設計技能 0.952 15教學評價設計技能 0.963 6整體 0.962 31克隆巴赫系數是社會研究最常使用的信度指標,信度系數α表示問卷信度,α越高,信度就越高,通過上表可知,每一個維度和問卷整體信度都大于 0.9,說明問卷的信度較高。
    (5)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本次問卷調查主要采用親自或委托他人發放的形式,對 2019-2020 級參與《體育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課程學習的 121 名體育碩士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發放與回收的情況如表 3 所示:3 體育碩士問卷的發送與回收情況年級 發放數 回收數 回收率(%) 有效數 有效率(%)研究生一年級 39 38 97 36 95研究生二年級 41 41 100 39 95研究生三年級 41 41 100 41 100


    2.2.3.3 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本論文共進行兩次訪談,一是對《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課程的授課教師進行訪談,了解教學案例的運用現狀;二是圍繞體育碩士在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中存在的普遍或典型問題,對 2019 級和 2020 級體育碩士進行訪談,將訪談材料收集整理,作為案例開發的相關素材。
    2.2.4 文本分析法
    本研究從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必修課程中,選取體育碩士的體育課程教學設計作為文本,結合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的各個維度對文本進行分析,整合其中出現的典型問題,將問題作為教學案例開發的內容主線。
    2.2.5 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將專家問卷和學生問卷的數據回收整理,再通過 spss25.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用 Excel 軟件作圖。
    高校學術論文網提供專業的碩士畢業論文寫作、畢業論文輔導寫作、博士論文寫作發表、碩士論文寫作發表、SCI論文寫作發表、職稱論文寫作發表、英文論文潤色的服務網站,多年來,憑借優秀的服務和聲譽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為畢業生解決寫論文的煩惱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jiaoyulei/xiaoxueshuxue/3057.html

    上一篇: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必修課程目標達成 路徑研究

    下一篇:運動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體育舞蹈專業課 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