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在職培訓需求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3-04-16 15:20
    1 前言
    1.1研究背景
    1.1.1國家對幼兒教師培訓的重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粗 大的樹木都是由小樹苗長成的,人才的培養亦是如此。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的起 點,是針對 3-6歲幼兒的教育過程,對人的終身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中幼兒體育越發受到重視。
    學校體育的根本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具有健全的體格,不僅生長發 育良好,而且要形成健美的體形和正確的姿態,全面發展學生的體能,包括身體 素質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提高學生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82.]。幼兒期是整個生 命過程的起始階段,雖然身體和心理等各方面機能還不成熟,但是在這個時期是 生長發育的高峰,可塑性強。這一生長發育時期是增強幼兒體質,培養正確身體 姿態,全面發展幼兒各項體能素質的關鍵時間節點。體育活動的高效開展和實施, 可以有效地增強幼兒體質,積極影響其全生命過程,另一方面的意義在于創設集 體活動的環境,讓幼兒在集體的體育活動中體會團隊合作、體育競賽、社會交往 等社會活動。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出臺了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 號文件,對我國 學前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意見,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1 更加重 視發展學前教育2加大學前教育資源投入3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4規范幼兒園 管理 5 實施三年行動計劃。為了落實意見,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中強調: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那么 體、智、德、美各育在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過程中,要兼顧多方面培養 的同時,應將幼兒體育教育作為工作的重點擺在首位。
    近幾年我國教師隊伍建設以遵從 “終身學習”的教育方針,在各個層級上在 職培訓的力度都有所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項目,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發展 項目等一些國際性援助項目也在多個地區和自治區陸續開展了教師培訓,對教師 的實際工作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培訓低效一直是阻礙我國教師在專業 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在實際培訓工作中,一方面有來自社會政府等各方的人力、 物力、財力投入到了教師專業發展當中來;另一方面校領導和教師卻在反饋培訓 并沒有給教師工作帶來實質性的幫助,有的培訓任務甚至成為了學校和教師的負 擔。
    導致這種現象是多方面原因所導致的,但當筆者經過實際的數據收集和整理, 發現最為根本性的一個原因是缺乏培訓的需求分析和科學化的幼兒教師培訓體 系。
    1.1.2幼兒體育教育的實際狀況需要
    隨著國家政策和社會對幼兒教育質量關注的增多,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機會 明顯增多,關于幼兒體育培訓內容的比例逐漸加大。教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 領導者、教育者,處于教學過程的領導地位,幼兒體育還需幼兒教師科學實施、 安全組織和適宜引導。
    幼兒所處身心發展的特殊階段,因此幼兒教師必須接受特殊的、全面的培養, 要想有效地指導幼兒體育活動、體育學習需要幼兒教師具備專門的體育教育能力。 教學能力是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形成、發展和表現出來的[顧明遠.世紀的回顧與展望中國教育的發展前景和任務J].中國教育學刊.2011(1):2.]。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可 以發現,學歷、年齡、教齡相仿的教師,教學效果卻不盡然相同,有研究者對此 進行了探討,得出的結論是:在達到必要的智力和知識水平之后,教師的教育教 學能力與其工作效果有較高的正相關[申繼亮,王凱榮.論教師的教學能力J1.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0,1:66-71.]。
    我國幼兒教師隊伍當中,專職體育的教師為數不多,系統學習研究過幼兒階 段體育教育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不能滿足幼兒發展對于體育的需求,很難勝任 幼兒體育教學的工作。
    綜上所述,由于幼兒階段對體育的需求以及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的缺失, 造成了目前我國幼兒體育教育的困境。因此,對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的培訓這 一課題進行研究顯得尤為迫切和和重要。
    1.2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本研究以北京市公辦和民辦共 15 所幼兒園的管理者及 400 名幼兒教師為調 查對象,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現狀、幼兒教師基本情況及培訓現狀、園 長對培訓的態度,發現目前幼兒教師在職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通過 調查問卷、訪談和觀察法挖掘教師自身培訓需求、幼兒園的發展需求及二者之間 的差異性。根據當前教師培訓現狀、幼兒園的培訓需求、工作培訓需求及教師培 訓需求這三個層次的需求對今后的培訓提出意見。
    研究的意義在于通過調查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幼兒教師實際工 作的情況及在職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教師培訓需求、幼兒園發展和資源對教 師培訓的期望與支持,以及幼兒教師在完成幼兒健康教育任務所需要的職業知識、 職業技能、專業精神和人格特質。
    1.3研究任務
    第一、幼兒教師培訓現狀調查; 第二、培訓需求調查分析; 第三、幼兒教師的實際培訓狀況與需求的差異性分析
    1.4文獻綜述
    1.4.1概念界定
    1.4.1.1能力
    對能力這一詞的解釋心理學研究認為能力是指在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包括 完成一定活動的具體方式以及順利完成一定活動所必須的心理特征。《教育學大 辭典》對能力的定義為: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技能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所表現出來的主觀條件。《韋氏國際英語詞典》(《Webster's dietionaries》) 中對“能力"(ability) —詞的解釋為:l.a:能夠達到的質量或狀態,尤其是指 身體上的、心智上的、法律權利上的能夠做到某事。b.勝任某事的能力(技能) 2.天賦或通過后天獲得的在知識上和技能上的進步。綜合各種能力的定義,筆者 認為,首先能力是完成一定活動所具有的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表現為與身體上 和心智上的機能有關。其次,實踐活動是能力的載體,沒有實踐活動就沒有能力 一說,通過實踐活動突顯出能力的外顯性,但是并不是所有在活動能展現出來的 心理特征都是能力,只有那些使活動的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 最后,每個人天生都具備一定能力,能力經后天可以獲得一定的發展,環境、教 育和實踐活動是能力發展的外部條件。
    因此,筆者認為能力是個體以先天的生理和心理條件為基礎,經由后天的發 展,在實踐過程中的外顯行為特征并影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的總和。
    1.4.1.2體育教育能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其教育教學能力是影響教學效果的最直接的 因素。
    郭慶平(2000)“體育教育能力是指用獲得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去指
    導他人進行體育鍛煉或體育活動的能力”[淺談高師學生體育教育能力的培養J1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0,53.]。
    羅樹華,李洪珍(2001)認為教育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并 表現出來的,這種能力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和質量,間接的影響 了學生的學習,并且決定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與完成的多種能力的總和[羅樹華,李洪珍主編教師能力概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21-23.]。
    張麗輝(2009)指出教師教育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形成并且表現出 來的,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活動成效與質量,并且是教育活動實施和完成的多種能 力的綜合表現。
    燕飛(2016)“教師體育教育能力是教學過程中運用己獲取的體育知識和技 能對幼兒身體方面的體育鍛煉或活動,進行有組織、有計劃和有目標的系統引導 的一種能力”[燕飛.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培養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6.]。
    筆者認為體育教育能力即專門從事體育教育事業的從業人員在進行體育教 育活動的過程中運用已具備的知識、技能實施和完成體育教學活動的多種能力總 和。
    1.4.1.3教師在職培訓
    《中國學前教育百科全書》認為,幼兒教師培訓指的是“對在職幼兒教師在 思想上、業務上進行培養訓練”[顧明遠.教育大詞典(增訂合編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岀版社,1990:1173.]。在終身學習的思想指導下,各級各類學校教 師均有在職培訓[盧樂山,林崇德,王德勝.中國學期教育百科全書(教育理論卷,增訂合編本下)[M].沈陽:沈陽岀版社,
    1995:159.]。由此可見,在職即從業人員,培訓即對受訓者進行思想上和 業務進行培養訓練,以提高其在工作中的表現,包括長期短期及各種形式的培訓。
    本文定義教師在職培訓為:促進從業教師專業發展、思想進步, 所開展的一 切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活動。
    1.4.2國內研究現狀
    以 “幼兒教師在職培訓”、“幼兒教師職后培訓”、“幼兒教師體育教育培訓” 三個主題對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平臺、首都體育學院圖書館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檢 索。
    從時間上來看自 2010 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的頒布以來,對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新的工作計劃和要求。關注幼 兒教育的研究者和幼教工作者對幼兒教師培訓的關注和研究呈逐年上漲的趨勢。 加之,隨著學前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 2015 年二胎政策的放開,學齡前兒童 數量逐年增長,要在不斷補充幼兒教師隊伍的人員基數的基礎上,加強在職幼兒 教師隊伍的培訓。
    從研究對象的選取上來看,研究者因研究內容、目的及現實條件各有不同, 研究對象的選取也不盡相同。目前的關于幼兒教師培訓的研究中,研究對象的選 取以城區民辦幼兒園教師為主,同時中西部地區的鄉村幼兒教師也是研究者們所 關注的。
    當學前教育問題成為社會熱點,有關幼兒教師培訓的研究從無到有,成上升 趨勢。不過總體來看,這部分研究還比較籠統和宏觀,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通 過對“幼兒教師體育教學培訓”這一關鍵詞的檢索發現相關方面的研究基本空白, 只有三篇文獻對這一具體方面進行了研究。
    蔣翠娥(2013)在湘西州幼兒教師體育教學技能現狀及對策研究中,通過研 究調查發現制約湘西州幼兒教師體育教學技能發展的因素有:1.教育理念落后 2. 教學資源匱乏3.教師對幼兒體育的理性認識不夠4.幼兒園、幼兒教師過度考慮 安全問題5.缺乏對幼兒教師體育教育技能的評價標準6.學前教育專業缺乏體育 教學技能的培養7.幼兒教師在職培訓中缺乏體育教學技能的培訓8.幼兒園缺乏 專職體育教師,并將幼兒教師體育活動教學技能進行了分類,幼兒教師在講解技 能、體育教學組織控制技能、直觀演示技能和反饋技能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教 師教育觀念偏差,對體育價值認識不夠,幼兒教師職后再教育中缺乏體育教學技 能的培訓,致使幼兒體育活動開展情況不太理想。
    崔國延(2015)在對幼兒教師體育素養的研究中認為,我國幼兒教師過去至 今仍面臨著相關體育知識缺乏,體育運動技能不足,體育認識不夠等問題,這些 問題導致了幼兒體育教學質量低下,很難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加 強幼兒教師職后體育教學能力培訓是改進這一現狀的策略之一。
    燕飛(2016)在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培養研究中,對幼兒教師職后的體育 教育能力培訓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授課教師、培訓內容、培訓形式 等都反映培訓質量的實際情況欠佳,教師培訓質量有待提高;幼兒教師接受培訓 的需求非常強烈;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在職培訓的培訓內容亟待豐富。
    通過對幼兒園體育教育活動的實際考察和幼兒園體育活動現狀的文獻梳理 總結,筆者發現了其中共同指出的問題有如下幾點:一、體育教育活動內容的選 擇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淺顯性。二、教學組織形式比較單一,運動量普遍偏小, 不能充分滿足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針對這兩點問題,應首先加強對幼兒教師體 育方面的教育和培訓。
    綜上所述,根據目前我國幼兒體育教育的現實情況以及我國幼兒教師在職培 訓實施缺乏整體性,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低效培訓較多,培訓方式單一枯燥等 問題的出現,急需構建一套科學的、可行的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在職培訓體系。
    1.4.3國外研究現狀
    從世界范圍來看,各國把幼兒教師在職培訓工作作為本國教育改革的目標之 一,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可持續發展[凌靜思邵小佩.美、英、日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比較和啟示J1,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 (05)]。國外教育事業中,幼兒教師在職培訓 工作的起步比我國要早,發展也較成熟,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1.4.3.1 關于幼兒教師的在職培訓
    在日本,幼兒師資隊伍的建設具體有以下特點:制定專門法規,建立在職教員 進修制度;建立專門的進修機構;進修形式甚多,并日趨多樣化;激勵政策完善。在 “終身學習”的思想指導下,日本一直很重視幼兒教師的職后培訓[汪丞.日本幼兒教師職后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1 .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報,2006,55-58] 。日本對幼 兒教師在職培訓制定了詳盡的法律法規,給予了最大的政府支持和指導,無論是 對從業人員頒布的例法還是公布的幼兒園大綱中,都要對在職后教師培訓的時限、 次數、形式等做岀了明確的要求。日本的教育工作者接受培訓是其義務所在。這 對我國幼兒教師的在職培訓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美國幼兒教師在職培訓始與20世紀50年代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形成了完 備的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理論和體系。《教育我們的幼兒》一書的 Teacher Education 這一節對幼兒教師的在職培訓進行了探討,談到了不同的在職培訓項 目的質量、內容、方法和影響,總結了成功的在職培訓必須體現以下幾個特征: 應用知識的機會;一個持續學習的方案,而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坊;個性化教學; 現場提供專家指導;及時反饋[ Barbara T.Bowman,M.Suzunne Vonovan, and M.suan Burns,Eager to learn:Educating Our Preschools[M1.Washington,D.C:Nation Academy Press, 2001:261-275] o Robert C.Pianta在《幼兒教育手冊》一書中 指岀給幼兒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就必須重視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增強不同階段 的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針對性,在正確的指導和支持下應該給幼兒教師提供機會在 實踐中反思和測試他們的想法[ Robert C.Pianta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M1.New York,London:The Guilfood Ress:2010:92-110]。
    美國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基本方法:1. 重視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資源保障 2. 構建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質量保障體系 3. 采取多元化的幼兒教師在職培訓模 式。此外通過制定法律法規政策,保障幼兒教師培訓權利;提供相關福利補貼, 免除教師后顧之憂;立足不同教師需求,采取多種培訓手段;嚴格把控培訓質量, 設立科學評估體系。美國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經過了半個世紀的發展,不斷推陳岀 新,授權多種教育計劃,加大幼兒教育事業的財政支岀,排除了妨礙學習的種種 障礙。
    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一直以來都是英國政府密切關注的一個主題。英國政 府通過頒布一系列的政策,制定學前教育的專業標準,不斷尋找新的方法和路徑 來提高教師的質量。幼兒教師在職培訓是實現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和
    推手。
    英國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形式從以大學教育學院為主向所在幼兒園為主轉 變,“園本教育模式”成為了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主要形式,因此英國許多幼兒 園都為教師開展了豐富的“園本培訓”,如固定培訓日、教師會和園與園的交流 等等。
    由上可見英國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發展特點隨著時間年限和集中政策制定 年份清晰可見,其特點是注重幼兒教師持續專業發展,在職培訓是教師職位晉升 的標準,政策制定采取了有效的在職進修鼓勵措施,以“園本培訓模式“為主要 進修形式。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在職培訓需求的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我國多個開設學前教育專業高校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讀,循 證幼兒教師學歷教育階段在幼兒健康領域培養的課程設置并對國內外幼兒教師 在職培訓、幼兒教師體育教育相關的各類期刊、學術著作、學位論文、專題報告 等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歸納和分析,初步了解我國幼兒園的發展現狀、幼兒教師 培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分析問題提供研究參考。
    2.2.2訪談法
    了解北京市幼兒園發展現狀及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現狀,制定了訪談提綱,采 取非概率抽樣的方式,選擇北京市公辦和民辦共6 所幼兒園的園長及幼兒園教師 進行訪談。訪談內容主要圍繞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現狀、職業發展需求及對培訓建 議等。
    2.2.3問卷調查法
    在北京市選取公辦和民辦幼兒園中一共 400名幼兒教師進行調查取樣。為了 獲得更加全面、更加詳細的一手資料,也彌補訪談過程中可能丟失的信息資料, 配合本次調查設計了《幼兒教師體育教育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幼兒教師體育教 育能力核心素養培訓需求》的調查問卷,從幼兒教師的角度調查了解培訓需求。
    2.2.3.1問卷的效度檢驗
    為保證調查問卷的設計能真實、客觀的反映出幼兒教師的基本情況、培訓需 求等相關數據,筆者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共 6人(其中教授2 人、副教授4 人) 進行了有效的評價:(1)幼兒教師體育教學調查問卷:通過專家評定,認為問卷 結構嚴謹,非常合適和合適為 100%,內容效度較高,能滿足本文研究需要見表 2-1。
    表2-1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培訓需求調查問卷效度檢驗情況(n=6)
    非常合適 合適 較合適 不太合理 不合理
    調查問卷 1 5 0 0 0
    % 16.7% 83.3% 0 0 0
    2.2.3.2 問卷的信度檢驗
    由于本研究不是心理學的測試量表,故本研究對問卷的信度檢驗主要采用重 測法。筆者選取幼兒園教師 30 名,于 2017 年 9 月 1 日發放問卷并當場收回。兩 個星期之后,也就是 2017 年 9 月 15 日,研究者再次將問卷發給這 30 名幼兒教 師進行第二次填寫,之后當場收回。筆者對所有收回的問卷進行了數據整理,并 對兩次調查結果的積差相關系數穩定性系數進行了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問卷的 再測信度 r 為 0.825,表明問卷穩定性很好。
    2.2.3.3 問卷的發放和回收
    筆者利用在幼兒園實習的機會,征求幼兒園的同意,選取了 5 所民幼兒園(樂 融國際幼兒園、精誠實驗幼兒園、紅黃藍幼兒園、伊頓幼兒園、劉詩昆音樂藝 術幼兒園)、10 所公辦幼兒園(朝陽區:望京新城幼兒園、首都機場第一幼兒 園、泛海幼兒園、麗景幼兒園、群星幼兒園共 5 所,大興區:二十一世紀幼兒 園、金色搖籃幼兒園共 2 所,豐臺區:豐臺第一幼兒園共 1 所,海淀區:南天 幼兒園共 1 所,西城區:三教寺幼兒園共 1 所,其中市級示范園 1 所,區級示 范園 1 所,一級一類園 3 所,一級二類園 5 所)再從被抽取幼兒園抽取 400 名 幼兒教師作為調查對象發放“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回收 后有效問卷份 386 份,其中男教師 31 人,女教師 355 人,有效回收率為 96.5%。
    2.2.4觀察法
    筆者以旁觀者的身份直接對部分幼兒園的體育教育活動進行了課堂觀察,通 過筆記記錄、視頻、錄音等方式直接從現實情境中收集資料,此外筆者還對錄制 好的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展示公開課、幼兒相關的科學大會展示課進行了反復觀看, 力求總結岀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的具體外顯特征。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在職培訓現狀
    為了得出幼兒教師職后培訓的基本情況,研究者對北京市共十五所公辦、民 辦幼兒園的幼兒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及訪談,調查的方式以實地發放問卷當場回 收。通過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分析,得出的數據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幼兒教師職 后培訓的基本情況。
    3.1.1幼兒教師基本情況
    本研究主要從調查的幼兒教師的從業年限、學歷、所學專業、學歷教育中 體育課程學習幾個方面來闡述問卷發放的幼兒教師基本情況。
    3.1.1.1 幼兒教師教齡情況
    表 3-1 幼兒教師教齡情況
    教齡 人數 所占百分比
    3年以下 183 47.3%
    3-4年 63 16.4%
    5-9 年 83 21.4%
    10 年以上 57 14.9%
    從所調查的幼兒教師的工作年限來看,幼兒園教師教齡處于三年以下的人
    最多,比例到達了 47.3%。 在與幼兒教師訪談中的過程中得知, 幼兒園日常工作
    內容繁雜、薪資水平不高、 評職稱年限等原因,造成了幼兒教師相較于中小學教
    師流動性較高。
    3.1.1.2 幼兒教師學歷結構
    表 3-2 幼兒教師學歷結構情況
    學歷 人數 所占百分比
    本科以下 216 55.9%
    本科 158 41%
    本科以上 12 3.1%
    幼兒教師的學歷層次能夠客觀地反映出幼兒教師的基礎知識水平、基本業務 素質以及專業發展潛力。總體來說雖然近年來北京市幼兒教師學歷層次有逐年提 高的趨勢,由表 3-2 可知,幼兒教師中本科以下學歷(大專、中專)的占一半以 上,然而調查的幼兒園都缺乏高學歷的人才,平均每所學校不到一名研究生學歷 的教師。
     
    3.1.1.3 幼兒教師專業結構
    表 3-3 幼兒教師專業結構情況
    人數 所占百分比
    學前教育專業 350 90.6%
    其他師范類 15 3.9%
    非師范類 21 5.5%
    從統計結果顯示,所調查的北京市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對口的人數占了90.6%, 其他師范類(教育學等)人數占了3.9%,非師范類人數占了5.5%。幼兒園為了 滿足全科教學的需求,在招聘時放寬了專業限制,沒有嚴格要求專業對口,招聘 了一部分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師范學生(如音樂、美術教育師范生),這種做 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專業性,但同時也對相應的學科提 供了一定的專業性。
    3.1.1.4 學歷中體育課程學習情況
    表 3-4 學歷中體育課程學習情況
    項目 人數 所占百分比 課時
    田徑 99 25.8% 4-6節課
    乒乓球 18 4.7% 4-6 節課
    羽毛球 45 11.7% 4-6 節課
    網球 24 6.3% 4-6 節課
    足球 14 3.9% 4-6 節課
    籃球 80 20.3% 4-6 節課
    排球 63 16.4% 4-6 節課
    健美操 118 30.5% 4-6 節課
    舞蹈 244 63.3% 4-6 節課
    武術 73 18.8% 4-6 節課
    瑜伽 27 7% 4-6 節課
    跆拳道 15 3.9% 4-6 節課
    54 14.1% 4-6 節課
    從上表統計結果顯示,所調查的北京市幼兒園教師學習過的體育項目種類十 分豐富。幼兒教師多為女性,所以體育學習經歷中舞蹈健美操參與的人數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有接近 14%的教師完全沒有學習過任何體育項目和技能。幼 兒教師的體育學習經歷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其體育教學的效果,而單一的體育經 歷甚至沒有體育經歷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教學效果。4-6節課的學習只能對項目 有大致了解,對于技能的學習和掌握來說時間太短。
     
    3.1.2幼兒教師體育教育在職培訓現狀
    3.1.2.1 培訓內容涉及的主題
    表 3-5 培訓內容涉及的主題(多選)
    幼兒教師在職培訓內容 人數 所占百分比
    幼兒教育理論 294 76.1%
    幼兒園音樂課程 244 63.3%
    幼兒園美術課程 191 49.5%
    幼兒園語言課程 202 52.3%
    幼兒園科學課程 157 40.6%
    幼兒體育 220 56.9%
    教師職業規劃 198 51.4%
    現代教育技術 170 44%
    師德教育 282 73.4%
    幼兒園保育指導 191 49.5%
    其他 7 1.8%
    由上表可知幼兒教師在職培訓內容較多的是幼兒教育理論,其次是師德教育 和幼兒園各類課程培訓。其中可以看到,參加過幼兒體育培訓的教師占到了半數 以上。但經過和教師的訪談得知培訓內容和形式還存在一定問題,如培訓的內容 和教師實際工作需求不匹配。每次培訓后,教師都感到有所收獲,但卻不能解決 實際問題,無法提高工作績效。
    3.1.2.2培訓的主要形式
    表 3-6 培訓的主要形式情況(多選)
    培訓形式 人數 所占百分比
    專題講座 244 63.3%
    觀摩課 226 58.6%
    課例分析鑒賞 121 31.3%
    教師互動研討交流 238 61.7%
    師徒式教授 103 26.6%
    其他 0 0%
    由上表可知幼兒教師培訓的形式多集中在專題講座、觀摩課、教師互動研討 這三種培訓形式。這樣的培訓形式易組織,但會造成教師在講座結束后遺忘培訓 內容,收效不理想。這幾種培訓方式的實施以培訓者為主導,培訓現場往往由培 訓者講受訓者聽,參與性不足,互動較少,對參加培訓的教師來說針對性不高, 有效性較差。體育知識作為操作性的知識,需要教師不僅學習知識同時還需要教 師親身體驗操作才能習得。
    3.1.2.3 參加培訓的頻率
    表 3-7 參加培訓的頻率情況
    參訓頻率 人數 所占百分比
    經常(一學期10次及以上) 172 44.5%
    一般(一學期 5-9 次) 148 38.3%
    偶爾(一學期 3-4次) 42 10.9%
    很少(一學期2次及以下) 24 6.3%
    通過表3-7可以看出,在接受調查的幼兒教師中,所有的教師都參加過在職
    培訓,而且參訓的頻率很高。經常(5次以上)參加培訓機會的老師占82.8%,
    參加培訓的頻率較高。
    表 3-8 參加幼兒體育培訓的頻率情況
    所占比例 人數 所占百分比
    經常(一學期5次及以上) 73 18.8%
    一般(一學期 3-4次) 112 28.9%
    偶爾(一學期1-2次) 141 36.7%
    沒有參加過 60 15.6%
    通過表3-8可以看出參加幼兒體育培訓的現實情況,偶爾參加培訓(每學期
    1-2次)的教師占36.7%。并且有15.6%的教師在一學期的工作中沒有參加過幼 兒體育相關方面的培訓。經過和幼兒教師的訪談得知,由于體育類培訓開展較少, 名額受限,通常指派男教師或工作表現突出的教師參加,忽視了教師自身的意愿。
    3.1.2.4 培訓結果的滿意度
    表 3-9 培訓結果的滿意度
    滿意度 人數 所占百分比
    非常滿意 125 32.4%
    比較滿意 189 49%
    一般 46 12%
    不太滿意 4 1%
    不滿意 22 5.6%
    從圖表3-9中可以看出,對以往體育培訓的整體表示非常滿意的參訓教師占
    32.4%,有49%的教師對培訓結果表示比較滿意。值得注意的是分別有1%和5.6% 的教師對以往的培訓評價不太滿意和不滿意。通過訪談發現,目前關于體育培訓 的內容體系不健全,培訓內容比較零散。
    3.2幼兒園發展對培訓的需求分析
    培訓的作用與結果并非完全服務于參訓人員。參訓人員通過培訓提升自身價 值、開拓視野、解決困惑,同時彌補專業不足。而參訓人員在培訓中的收獲又直 接用于工作及教學中去,培訓的目的最終影響到除教師以外的其它對象,其也歸 于培訓的獲益方。因此,培訓的需求不僅僅是個人發展的需求,同時幼兒園、工 作,這些外部需求也成為了培訓需求分析的一部分。對于幼兒園的需求,主要通 13
    過兩個途徑獲取到信息。其一是在參訓幼兒教師調查問卷中設置提問;其二,設 置訪談提綱,以幼兒園園長及管理人員作為訪談對象,對被訪者的訪談結果進行 分析。
    3.2.1幼兒園幼兒體育活動環境現狀
    北京市 QX 幼兒園園長:我們幼兒園場地比較小,大中小共 6 個班的孩子同 時出來活動就會玩不開……一個是硬件設施,場地受限,明年我就想申請個項目, 把很多設施器材做成立體的,類似于翻斗樂形式的,那么我們一層地面就可以變 成三層活動場地……
    北京市 LSK 幼兒園教學主任:我們幼兒園由于孩子比較多,還達不到讓每一 個孩子至少有 1 平米以上的活動空間,所以我們經常采用立體交叉式的這樣分時 段分區域的帶孩子出來活動方式,最終保證每個孩子每天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 間。場地受限屬于我們的先天不足吧,所以我們只能后天去彌補,各個時段出去 的孩子我們保證活動空間……
    北京市 LJ 幼兒園園長:首先我們幼兒園人均面積是達標了的,園里包括兩 個主建筑樓頂的平臺, 300 米跑道以及 1000 平米的操場,設施道具是按照標準購 買并且額外給孩子們配備了蹦床等設施。但是我認為我們的設施還達不到體育特 色幼兒園的標準……
    通過對幾名園長的訪談了解到,幼兒園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組織形式和時段 安排使孩子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同時也最大限度的給孩子提供了豐富的器材,這 表明園長非常重視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
    3.2.2幼兒園人員培訓計劃
    北京市 QX 幼兒園園長:人員方面,我們需要外部的專業人員進來指導,如 果沒有這樣的條件我們就需要加強內部教師的培訓,我們可以從外面請專業人員 培訓。尤其是 3-6 歲兒童動作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這個需要給教師加強……這 可能是因為幼師的學歷教育的限制,體育方面幼師都學的非常非常淺顯,他們在 學歷教育中也沒有相關課程……
    北京市 LSK 幼兒園教學主任:我是 96 年畢業的,我們以前三學六法必須要 學的東西,體育教學教法是我們專業課里的必修課,修不過是畢不了業的。現在 都學心理學,兒童學,教育學,這都沒問題,可是光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 培訓來彌補缺失……
    北京市 LJ 幼兒園園長:我們園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剛工作 1-2 年的年輕教師,
    工作經驗積累還不夠,對我而言我們現在的培訓更像是“大海撈針”,然后慢慢 的讓教師有領域專長,雖然都是全科教師,但是在這個領域要做到一個專長,這 是針對我們新建園年輕教師我培養他們的想法……
    北京市 LJ 幼兒園體育小組組長:幼兒園沒有專門的體育教材或體育教學指
    導文件,我們園也沒有專業的體育教師……平時的戶外體育活動,每個班級會根 據不同的情況開展體育課,要求老師們自己上一堂體育課……
    接受訪談的幾名幼兒園園長認為,在現有的硬件設施下,規定的戶外活動時 間有一部分時間是無效的活動時間,很多幼兒沒有受到引導或指導。那么幼兒園 在時間、場地都給予保證的情況下,就需要教師能夠以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 的形式對幼兒進行科學的運動指導,去保證幼兒體育活動的質量。但是由于幼兒 教師的年輕化,學歷層次的結構以及在學歷教育中缺乏了幼兒體育相關的課程學 習所導致了全科缺“體”的教學能力特征,所以幼兒教師的職后培訓是幼兒園的 重要工作之一。
    3.2.3影響幼兒教師參加培訓的原因
    前期的問卷分析中顯現出幼兒園對體育教育能力培訓的態度是支持的,但是 教師參訓頻率不高,甚至有部分教師從未參加過相關培訓。對此,其中有園長給 出的回答中解釋了原因。
    北京市 LJ 幼兒園園長: 體育培訓需要一直做下去,當然也要看我有多少預
    算,有多少預算也決定了我能做多少事情,但是一定要繼續推進下去,再往下進
    行的時候我可能會固定一些教師來學習,我現在無法確定誰在這方面有更好的悟
    性,我必須在全園鋪開,在全園開展培訓的過程中,去找到在這方面能力比較強
    的教師,為這些教師成立體育組再進行培訓。
    北京市 LSK 幼兒園教學主任: 幼兒教師是全科教學,還要處理班中瑣事,工
    作相對繁瑣一些,在培訓過程中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同時教師覺得培訓占用了
    時間,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休息時間都不太愿意去參加。
    分析訪談結果,影響幼兒教師參加培訓的因素主要有:一、幼兒教師工作繁 雜占去了教師大部分精力,沒有參訓動力。二、經費決定了園內培訓的開展及規 模,這與問卷調查中顯示的,影響園內體育培訓開展的原因基本吻合。
    3.3幼兒教師體育教育工作需求分析
    幼兒教師完成體育教育任務的培訓需求分析指的是系統的收集工作中相關 的資料,以決定教師需要什么培訓來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通過工作任務分析更 重要的是從任務出發,分析幼兒教師的工作需要。
    本研究制訂了一份《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訪談提綱》(詳見附錄)然后通 過訪談的形式收集相關資料。訪談對象共20名,包括1 1名幼兒教師、3名幼兒 園園長、2 名幼兒園教學主任、4 名幼兒體育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在訪談的過 程中,研究者將訪談者對目前幼兒教師的體育教育能力的共同期待和看重的方面 做了記錄和整理。
    本研究取得北京市4所幼兒園的同意觀看了幼兒戶外活動、常態體育教學課, 其中小班戶外活動2次、體育課2節,中班戶外活動2次、體育課5節,大班體 戶外活動3次、體育課4節,戶外活動和體育教學課都由園內骨干教師帶領。筆 者還觀看了第 12 屆亞洲幼兒體育大會、首屆全國幼兒體育論壇的展示課及專家 點評。其中,在觀看的過程中,研究者對幼兒教師指導幼兒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所 表現出來的突出的或共性能力做了記錄。
    3.3.1幼兒教師月工作計劃
    通過訪談、問卷及實地觀察了解到,幼兒教師每月工作計劃中分為五大板塊:
    1.健康領域(安全常識、生活習慣、體育運動、游戲)2.語言領域(古詩、兒歌)
    3.社會領域(規則意識、社交) 4. 科學領域(時間和數字的理解等) 5. 藝術領域 (繪畫、美術)。健康是幼兒教育中的首要任務,體育作為促進健康的重要手段 之一排在了首要的位置,可以說健康領域統領了剩下的4個領域,同時這5大領 域的教育功能是相互影響和促進的,比如社會領域中的規則意識、社會交往都可 以在體育運動中完美的體現,如果教師的專業性過硬可以設計包含古詩和兒歌為 背景的體育游戲和活動主題。
    3.3.2幼兒教師周工作計劃
    表 3-10 幼兒教師周工作計劃
    星期 上午 下午
    教育活動安排 美術一一班級裝飾 安全 新年的安全
    新年活動 體育一--老鼠籠
    語言一一這樣吃健康嗎 社會 恭喜恭喜
    體育 運糧食 語言 消防拍手歌
    科學 小小音樂家 音樂----新年快樂
    戶外活動器材與指導 每日 1•積極參與戶外游戲活動,遵守游戲規則
    2•嘗試多種游戲器材的玩法,體驗與同伴的游戲快樂
    筆者摘錄了調查園2017 年12 月中一班的教師部分周工作計劃見表3-10,
    幼兒教師每周需要指導幼兒兩次體育教學,每天帶領幼兒 1 小時的戶外活動。教 師如果沒有過硬的體育教育能力,很難勝任本職工作。經過對幼兒教師工作情況 的調查發現,幼兒教師的體育教育能力并不能滿足他們實際工作中的需求,因此 形成了幼兒教師培訓需求的“壓力點”。
    3.3.3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調查
    【訪談內容】(詳見附錄四)
    北京市 LJ 幼兒園園長:我們的教師不是專業出身,本身在學前教育方面體
    育是一個空缺,他們只知道體育游戲,但并不懂體育,教師沒有前期的知識架構。
    北京市 QX 幼兒園園長:通過我了解到的是,現在我們很多學前專業不教體 育教學教法了。所以我覺得都談不上體育素養,因為體育在幼兒園整個教育框架 中都不是主要的,雖然在健康領域談到了體育,但是并沒把體育作為一個科學課 去做,我們原來學的是體育游戲教學法,我們可以設計很多游戲,知道怎么帶孩 子玩的更開心發展各項素質,但是其背后一定與生理衛生學等基礎學科有關的, 但是現在的培訓和學歷教育都達不到理論和實踐結合。
    北京市 LSK 幼兒園教學主任:我認為亟待解決的是教師的教法于理論結合 是問題,他只要會了教法和生理衛生學,就是支撐這個教法的理論依據,為什么 你要有這樣的教法,是因為生理衛生學研究幼兒發展就是這樣的,他的肌肉和骨 骼的構成就是這樣的。
    北京市 LJ 幼兒園體育小組組長:最重要的還是老師要了解孩子各項體能動 作發展規律的,了解了這些規律老師才好去組織孩子活動,所以第一是了解孩子 本身的動作發展規律特點,第二個就是學一些組織體育活動技能技巧或者教學策 略。
    北京市 LSK 幼兒園教師:教師要能夠不斷形成自己的教育思維并不斷反思改 進。
    幼兒體育科學大會優秀課點評:教師的感染力,充滿著活力所以你看小朋友 很聽老師的指揮……在準備活動階段帶著做的熱身,有標準示范和語言引導,有 給小朋友鼓勵的話語在里面……這個活動的主題選擇相當好,和我們節慶相關的 活動代入進來。
    北大首屆全國幼兒體育論壇優秀課點評:我們在運動過程中有很多的認知性 的挑戰……讓孩子通過觀察去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之后我用肢體去表現,互動
     
    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大因素。
    經過對訪談法和觀察法收集的數據整理歸納后,總結出以下方幾個面:
    知識與技能 動作與技能
    理論知識
    多學科通識性知識
    多種政策文件性知識
    關注與發展幼兒 為幼兒發展提供合適環境
    有針對性促進幼兒發展
    特殊兒童的關注
    課堂管理與交流 課堂管理基本知識與方法
    與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
    為幼兒提供多種信息
    利用語言促進幼兒成長
    教學與評價 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計劃
    教學內容
    教學設計
    教學環境
    課堂講解和示范
    課堂教學技能
    關注與啟發幼兒
    教學資源
    評價技術
    評價反饋
    專業反思與專業發展 教學反思
    專業精神
    專業發展
    這些方面被認為是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的重要組成,是完成幼兒體育教育 工作所需要具備的,同時也是當前幼兒教師亟待加強的,需要通過工作經驗的積 累和在職培訓來不斷學習和提高。
     
    3.4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培訓需求調查結果與分析
    3.4.1幼兒教師培訓動機分析
    3.4.1.1 教師參加培訓的態度
    表 3-11 幼兒教師體育教學培訓需求情況
    態度 人數 所占百分比
    很有必要 329 85.2%
    比較有必要 54 14.1%
    比較沒必要 3 0.7%
    沒必要 0 0%
    幼兒教師自身對培訓的態度和需求,是培訓能否順利開展的前提。在被調查 的幼兒教師中 99.3%的教師認同在職培訓的重要性,認為參加在職培訓活動是有 必要,這說明幼兒教師對于幼兒體育教學培訓還是有一定的認識以及強烈需求的。 3.4.1.2 教師參加培訓的目的
    表 3-12 幼兒教師參訓目的(多選)
    目的 人數 所占百分比
    為提升工作能力 290 75.3%
    學習新知識、技能 334 86.6%
    評職稱需要 95 24.7%
    園里安排 40 10.3%
    從表 3-12 中可以看出,在接受調查的參訓幼兒教師中,有 290 位教師明確 以往參加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工作能力,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占總人數 75.3%。選擇學習新知識、新技能這一選項的有 334 人,占總體的 86.6%。培訓 目的是為了得到證書用來評職稱的人數有 95 人,占總體的 24.7%。而服從幼兒 園安排的有 40 人,占總體的 10.3%。由培訓動機的調查結果看出,教師的培訓 目的多數都是希望可以通過培訓學習到一些東西,提升自身的價值,有少數老師 覺得可以通過參加培訓評選職稱,但是還是有個別教師是服從于園長的安排,并 非自愿參加,沒有對培訓擺正心態。
    3.4.1.3教師對自身幼兒體育理論知識及指導能力認同情況
    表 3-13 幼兒教師體育學科知識
    掌握情況 人數 所占百分比
    完全具備 110 28.5%
    基本具備 203 52.7%
    很少具備 70 18.1%
    不具備 3 0.7%
     
     
    表 3-14 幼兒教師體育指導/教學能力
    掌握情況 人數 所占百分比
    能力足夠 137 35.5%
    有一定能力,需要加強 193 50.1%
    能力不足 56 14.4%
    從問卷調查可知,有 28.5%的幼兒教師認為自身完全具備體育學科知識,
    35.5%的幼兒教師認為自身有能力指導幼兒體育活動,這其中可能受到了自我服 務效應和社會稱許效應的影響,現實情況中幼兒教師的體育學科知識和體育教學 能力可能遠沒有這么樂觀。64.5%的教師認為還需要加強自身的體育指導和教學 能力,促成了培訓的需求和動機。
    3.4.2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培訓內容需求分析
    3.4.2.1 知識與技能
    表 3-15 知識與技能(多選)
    幼兒教師對培訓的需求 人數 所占百分比
    運動動作與技能 346 89.7%
    幼兒體育理論知識 302 78.4%
    多學科通識知識 86 22.3%
    多種政策文件性知識 210 54.6%
    通過表3-15可以看出,運動動作與技能選擇的人數最多,占總數的89.7%。 其次是幼兒體育理論知識,占總數的78.4%。選擇多學科通識知識的占22.3%。 54.6%的教師選擇多種政策文件性知識。運動經歷和技能的缺乏是教師對該方面 培訓內容需求強烈的原因。多學科通識知識應當是幼兒教師已經掌握的知識,但 是仍有少部分的教師認為需要接受這方面的培訓。
    3.4.2.2 關注與發展幼兒
    表 3-16 關注與發展幼兒(多選)
    幼兒教師對培訓的需求 人數 所占百分比
    為幼兒發展提供合適環境 306 27.8%
    有針對性促進幼兒發展 327 84.8%
    特殊兒童的關注 107 79.4%
    多數教師希望在關注與發展幼兒方面可以學習到如何有針對性促進幼兒發 展,選這一項的人數占84.8%。其次有多數教師選擇了特殊兒童的關注,占79.4%。 少數教師選擇為幼兒發展提供合適環境。可見,教師不了解適宜幼兒的運動方式 和強度,產生了對有針對性促進幼兒發展的培訓需求。此外,特殊兒童的體育教 育一直讓幼兒教師束手無策,常常選擇了主動放棄這類幼兒的體育學習機會, 因 此產生了培訓的需求。
     
    3.4.2.3 課堂管理與交流
    表 3-17 課堂管理與交流(多選)
    幼兒教師對培訓的需求 人數 所占百分比
    課堂管理基本知識與方法 239 62%
    與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 81 21%
    為幼兒提供多種信息 258 67%
    利用語言促進幼兒成長 299 77.6%
    利用語言促進幼兒成長這項選的人數最多,是被認為最有必要培訓的。其次 也有許多教師選擇了為幼兒提供多種信息。課堂管理基本知識與方法排在第三位。 利用語言的描繪適宜的情景、引導幼兒創新思維、培養幼兒心智健康發展是幼兒 教師需求最強烈的。教師還渴望學習如何利用周邊環境為幼兒提供多種認知性挑 戰,以此來促進幼兒認知發展。高效的體育課堂管理是課的質量以及安全的保障, 這也是大部分教師想要通過培訓學習的。
    3.4.2.4 教學與評價
    表 3-18 教學與評價(多選)
    幼兒教師對培訓的需求 人數 所占百分比
    教學目標 203 52.6%
    教學方法和手段 306 79.4%
    教學計劃 106 27.5%
    教學內容 323 83.9%
    教學設計 269 69.9%
    教學環境 184 47.8%%
    課堂講解和示范 297 77%
    課堂教學技能 127 33%
    關注與啟發幼兒 159 41.4%
    教學資源 285 73.9%
    評價技術 108 28%
    評價反饋 167 43.4%
    通過表 3-18 可以看出, 對教學內容的培訓需求排在首位, 是多數教師所需
    要的,占 83.9%。第二是教學方法和手段,占 79.4%。有 77%的教師希望在培訓 中學習到課堂講解和示范。有 73.9%和 69.9%的教師希望在培訓中學習教學資源 的利用和教學的設計。通過訪談得知,學歷教育中幼兒體育游戲學習并不能滿足 他們實際工作中的需求,游戲教學雖然針對了幼兒學習的特點,但是過度的強調 游戲會產生“體育活動中快樂與目標不統一”的現象,因此形成了幼兒教師對教 學培訓的需求。
     
    3.4.2.5 專業反思與專業發展
    表 3-19 專業反思與專業發展(多選)
    幼兒教師對培訓的需求 人數 所占百分比
    教學反思 177 46%
    專業精神 91 23.8%
    專業發展 110 28.7%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 46%的教師希望通過培訓學習到如何進行教學反思促進 自己工作上的不斷進步。
     
    3.4.3培訓形式需求分析
    表 3-20 培訓形式需求(多選)
    幼兒教師對培訓形式的需求 人數 所占百分比
    專題講座 182 47.2%%
    觀摩課 330 85.5%
    課例分析鑒賞 242 62.7%
    教師互動研討交流 201 52.1%
    師徒式教授 297 77%
    其他 0 0%
    教師最喜歡的培訓形式是觀摩課、師徒式教授及課例分析鑒賞,分別占總體 的 85.5%、77%、62.7%。
     
    3.4.4幼兒教師培訓時間需求分析
    表 3-21 教師對培訓的時間安排意愿
    時間 人數 百分比
    周一至周五 318 82.3%
    周末 26 6.9%
    寒暑假 42 10.8%
    82.3%的幼兒教師希望在工作日完成培訓,不愿占用休息日時間。根據上表 的結果,培訓的時間安排應該充分考慮教師的意愿,盡量設計以學期為單位,分 模塊的長期培訓形式。
     
    3.4.5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培訓考核形式需求分析
    表 3-22 培訓考核形式需求
    需求 人數 百分比
    撰寫培訓心得體會 123 32%
    開卷考試 4 1%
    閉卷考試 4 1%
    實操考核 255 66%
    從表3-22中可以看出,實操考核是教師們最認可的考核形式,占總體的66%。
    有 32%的教師希望通過撰寫培訓心得作為培訓考核的形式。開卷考試與閉卷考試 的考核形式僅被個別教師認可,分別占總體的 1%和 1%。
    3.5實際培訓與培訓需求的差異性分析
    3.5.1培訓內容的差異性分析
    在培訓“知識與技能”需求方面,教師更注重運動動作與技能的培訓,其次 是幼兒體育理論知識。通過問卷的調查得知,實際幼兒教師以往參與的培訓內容 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如:針對《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等,教師參與 實操練習較少,幼兒教師需求的幾個方面內容在以往培訓中也有所體現但針對性 不強,出現了實際培訓和需求的差異。
    在培訓“關注與發展幼兒”需求方面,教師更注重有針對性促進幼兒發展的 培訓,其次是特殊兒童的關注,這兩方面是幼兒教師在工作中遇到的較為普遍的 問題,特殊兒童的關注,在以往的培訓課程中少有涉及。
    在培訓“課堂管理與交流”需求方面,利用語言促進引導幼兒成長、為幼兒 提供多種富有挑戰性的認知信息以及課堂管理的知識與方法是參訓教師最想學 習的。幼兒教師與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是保障幼兒體育教育質量的關鍵之一,課 堂管理的知識與方法是保證課堂質量和安全的關鍵所在。正因如此,也是幼兒教 師的需求所在。
    在培訓“教學與評價”需求方面,教師希望學習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 手段、課堂講解和示范、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及教學的設計。通過訪談了解到, 在以往的培訓的中主要涉及到了: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幼兒教師如何對 幼兒進行激勵評價、幼兒園體育游戲的現場觀摩研討。這些課程基本上與教師培 訓的需求互相對應,但是動作的講解和示范、體育的教學方法還未滿足教師的培 訓需求。
    在培訓“專業反思與專業發展”需求方面,有接近半數的教師有如何進行教 學反思的培訓需求,以往接受的培訓中該方面培訓有所涉及,但沒有作為培訓的 重要環節,基本可以滿足教師的需求。
    3.5.2培訓形式的差異性分析
    幼兒教師最認同的培訓形式是觀摩課、師徒式教授及課例分析鑒賞。專家講 座并不是教師最喜歡的培訓形式,多數教師反映該類培訓講座結束后遺忘培訓內 容,收效不理想。實際培訓形式多集中在專題講座、觀摩課、教師互動研討等其 他類型的種培訓形式,培訓的形式比較豐富。培訓形式的差異主要是實際培訓與 教師需求在專題講座這個形式認識不同,所以再以后的培訓工作中應對這個形式 改進。
    3.5.3培訓時間的差異性分析
    幼兒教師最認同的培訓時間是工作日完成培訓,不愿占用休息日時間。目前 的培訓多安排在工作時段內完成,符合了教師的意愿。但通過訪談了解到,一方 面教師有培訓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培訓無形中造成了教師工作上的壓力,這還需 要探索培訓的時間和形式結合的更加好的培訓模式。
    3.5.4培訓考核的差異性分析
    培訓考核是衡量參訓者學習成果的方法,考核可以強化參訓者對培訓內容的 吸收以及對培訓收效成果的檢驗,端正參訓者的培訓學習態度。考核的方式有許 多種類,每個參訓教師都有自己所認可的考核方式。通過之前對培訓考核的需求 情況分析來看,絕大多數的參訓教師希望考核的方式是實操考核,其次是撰寫培 訓心得。這兩種考核形式受到參訓者的認可。在以往的培訓項目中,多以培訓心 得或報告構成考核的標準。開卷、閉卷考試在需求調查中,反映出不為多數參訓 教師所接受。
    實際培訓情況與培訓需求的差異性體現在,參訓教師最為希望在培訓中應用 到的實踐操作的考核形式,在實際培訓中沒有運用的。
    4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在職培訓的形式和內容還不能滿足教師的需求,培 訓頻率相對較低。
    4.1.2幼兒園園長支持幼兒教師參加培訓,提高幼兒體質水平及年輕教師培養是 幼兒園管理者基于幼兒園發展的迫切需求所在提出的。其次,幼兒園管理者希望 培訓的形式靈活多變,不拘泥于以往的被動傳授。幼兒園教師工作繁雜及經費預 算是影響教師參加培訓的主要原因。
    4.1.3以培訓動機來看,教師的培訓目的多數都是希望可以通過培訓學習到一些 東西,提升自身的價值,有少數老師覺得可以通過參加培訓獲取一些自身利益, 同時還有個別教師是迫于園長的安排,并非完全自愿參加,沒有對培訓擺正心態。
    4.1.4以培訓內容來看,運動動作與技能選擇的人數最高;教師在有針對性促進 幼兒發展和特殊兒童關注上存在欠缺,并且渴望通過培訓提高教學和評價方面的 能力;在“專業反思與專業發展”中,部分教師選擇了需要專業反思方面的培訓。
    4.1.5以培訓形式來看,教師最喜歡的培訓形式是觀摩課、師徒式教授及課例分 析鑒賞。
    4.1.6以培訓時間來看,教師都希望參加在工作時間完成培訓,不占用休息時間。
    4.1.7以培訓考核形式來看,實際操作是教師們最認可的考核形式。
    4.2 建議
    4.2.1幼兒教師的體育教育培訓需要園長的參與,以此加深園長對幼兒體育的認 識并且提高了教師的培訓積極性,充分利用良好的培訓氣氛和資源保障,延續這 種培訓的優勢環境。
    4.2.2幼兒園應當提升對參訓者的推選工作重視程度,不能隨意對待,推選真正 有能力有意愿的幼兒教師參訓是關鍵任務。最后是幼兒教師自身角度。幼兒教師 是參訓的直接受益者,一些希望接受培訓的教師,應當積極主動的去爭取盡可能 多的培訓機會。
    4.2.3體育教育能力培訓是直接作用于受訓者,間接作用于幼兒園發展、幼兒促 進、工作績效提高的,所以培訓內容、形式和時間的安排應充分考慮參訓教師的 培訓需求。
    4.2.4不斷優化完善培訓考核制度,引入實操考核的方式,培訓對幼兒教師是否 起到幫助以及最終的培訓成效,都是依據對參訓教師的培訓過程中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候素雯•我國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82.
    [3]顧明遠.世紀的回顧與展望中國教育的發展前景和任務[J].中國教育學 刊.2011(1):2.
    [4]申繼亮,王凱榮.論教師的教學能力[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0,1:66-71.
    [5]王大順•淺析教育能力及其結構[J].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1998 (4): 3.
    [6]鄭其恭,李冠乾主編•教師的能力結構[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21.
    [7]淺談高師學生體育教育能力的培養[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0,53.
    [8]羅樹華,李洪珍主編教師能力概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21-23.
    [9]燕飛•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培養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6.
    [10]顧明遠•教育大詞典(增訂合編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173.
    [11]顧明遠•教育大詞典(增訂合編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173.
    [12]盧樂山, 林崇德, 王德勝. 中國學期教育百科全書(教育理論卷,增訂合編本 下)[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5:159.
    [13]齊靜,夏秀禎,王麗娟•質的研究方法概述及其在學校體育研究中的應用[J]. 體育科學, 2011,31(6):74-80.
    [14]Glaser,B&Strauss,A.Awareness of dying[M].Chicago:Aldine,1965.
    [15]陳向明,扎根理論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9,(4):58-63.
    [16]費小冬,扎根理論研究方法論:要素、研究程序和評斷標準[J].公共行政評 論,2008, (3): 23.
    [17]孫科•幼兒體育:認知•成長•生命-中外學者訪談[J].體育與科學,2017, 38(1): 27-36.
    [18]張利芳•教師素質視角下的學前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學校體育學, 2016,6(33) :135-136.
    [19]何守春•關于幼兒教師的核心素質分析[J].基礎教育,2016.
    [20]崔國延•幼兒教師體育素養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21]劉計輕•城市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現狀研究-基于河北省X市的調查分析[D]. 重慶市:西南大學, 2012.
    [22]朱莉,馬麗枝,任廣紅•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節后的理論探討[J].內蒙古師范 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3,26(2): 56-59.
    [23]王瑾. 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及培訓成效研究-基于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北 京[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24]馬瀾.構建西部農村幼兒教師職后培訓體系探析[J].許昌學院學報,2015,34 (3): 153-156.
    [25]張妍•基于勝任力的幼兒教師在職培訓體系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6.
    [26]高曲.華德福幼兒教師在職培訓體系研究-以華德福幼兒教師培訓學校A為 例[D].重慶市:西南大學,2015.
    [27]李江.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變遷研究[D].重慶市:重慶 師范大學, 2015.
    [28]蔣翠娥•湘西州幼兒教師體育教學技能現狀及對策研究[D].吉首市:吉首大 學, 2013.
    [29 ]張英娥•幼兒教師勝任力模型及勝任力現狀研究[D] •福州:福建師范大學, 2008.
    [30]尹志華•中國體育教師專業標準體系的探索性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2014.
    [31]張燕•幼兒教師專業發展[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2]李毅•開展多元化園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J].學前教育研 究,2002(04).
    [33]黃慧蘭. 要加強對幼兒教師教育技能的培訓 [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 報,1999(01).
    [34]徐慧陽•對我國幼兒園教師培訓現狀的思考與展望[J] •幼兒教育(教育科 學),20017(12).
    [35]張國勝•國外教師在職培訓發展的趨勢對我國教師繼續教育的啟示[J] •繼續 教育研究,2005(02).
    [36]曾能建•教師培訓的時效性研究教育評論[J]•教育評論,2010(01)?
    [37]趙德成,梁永正•教師培訓需求分析[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8]侯建平•人本主義理論視角下幼兒園教師在職培訓轉型之研究[D]?上海:華 東師范大學,2008
    [39]劉曲•幼兒教師參式培訓的研究-以L教帥培訓學校為例[D] •上海:華東師范 大學, 2011.
    [40]農麗華•廣西南寧市幼兒園教師職后培訓現狀調查與分析[D]?重慶市:西南 大學, 2013.
    [41]朱益民•教師培訓的教育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
    [42]朱艷玲•培訓需求分析的技術路徑及其在農村教師培訓中的應用[D]•蘭州: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44]黃小蓮. 教師專業素質建構: 職前培養與在職培訓之譜系 [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12):57-58.
    [45]劉厚琴,張莎•幼兒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內容的研究[J]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2009 (1).
    [46]劉羽•關于新時期幼兒教師在職培訓方式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2009(4).
    [47]莫曉東,顧通達•教師培訓的實效性問題域需求分析方略[J] •浙江教育學院 學報, 2003(2) .
    [48]孫歡歡•民辦幼兒園教師在職培訓現狀研究[J] •高等繼續教育學報, 2013(4):44-47.
    [49]孫慧霞•淺談幼兒教師的教育技能[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4(5):39-41.
    [50]王巖•中原城市群城區幼兒園幼兒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 •開封:河南 大學, 2011.
    [51]張元,試析幼兒教師專業化的特征及其實現途徑[J].學前教育研 究,2003(1):50-52
    [52]韋凌云.目前幼兒體育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2 (2):14-15.
    [53]伍春艷•淺談如何開展幼兒體育活動[J].基礎教育研究,2000:45-46?
    [54]王燕,黃文英•幼兒園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江西社會科學, 2001 : 125-126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jiaoyulei/xiaoxueshuxue/7964.html

    上一篇: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培養 方案與社會需求研究

    下一篇: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籃球專修課 技能考試內容優化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