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中等職業學校數控專業體育教學中 職業實用性體育練習方案研究

    發布時間:2022-08-16 11:34
    中等職業教育是一種以滿足社會就業崗位需求而設置的教育類別,秉持著以能力為本、滿足職業剛需的教育理念為國家培養技術型人才。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需要程度越來越高,中等職業學校作為專門向社會提供專業人才的機構,近年來備受關注,從 1980 年起,國家加大了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資金投入,以推動其更快發展;國家也出臺一系列關于“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政策,致力于培養高級技術人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開始逐步在市場具備良好的競爭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等職業體育教育也開始備受人們關注。近年來,中等職業體育教育在國家大政策的指引下完成了一系列的轉型建設,除了滿足學生最基本的學習需求外,也開始注重對于課程設計的改革。中職體育教育從最初照搬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到后來嘗試結合中職特色進行創新,致力于不斷完善課程設計。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課程改革尚處于研究發展的初期,尚未有政策及指導性文件出臺。
    大部分的研究來自于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總結和積累,教學實驗分散,不同專業和不同項目實用性體育改革形式單一,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從目前中職學校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學生畢業后都進入了工廠工作。在我國的工業飛速發展之下,繁重的工作對工人的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學生在校階段身體素質沒有得到足夠的鍛煉,以后將難以適應在工廠的大強度勞動。當今社會就業形式嚴峻,崗位競爭激烈,現代化生產對勞動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許多的行業、崗位都要求員工必須具有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專業技能,目前學校的體育課只是以傳統的教學大綱為主,并不關注學生的專業,造成學生在未來的崗位中難以承受強大的工作量。而實用性體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還能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專業所需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具備勝任未來工作崗位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本次對于中等職業學校數控專業體育課程職業實用性練習內容方案的研究也正是為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育提供創新思路的一次嘗試。希望通過本次研究,能夠使體育教育發揮不同于普通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學生在增強體魄、促進健康的同時掌握好基礎的體育知識、培養良好的體育素養,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未來在工作崗位中的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服務學生終身健康。
     
    2
    1 研究綜述
    1.1 選題依據
    1.1.1 響應國家優先發展職業教育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必須重視基礎教育。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圍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確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宏觀決策勢必會影響到未來學校體育的改革和發展,影響社會各界對教育的再認識。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到教學改革的進程中,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中職學校相關職業體能需求和職業實用性課程才可以得以發展。為培養越來越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中職學校作為學生進入社會的最后教育階段,承擔著無可替代的責任,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最大的差別是,前者以培養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實用技能型人才為主,學習與未來職業相接軌,后者以培養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為主,學習與學科內部知識結構體系關系密切。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學科在中職學校所占位置相對邊緣化。從就業角度分析,中職學校在培養過程中著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但前提必須是學生有強健的體魄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體能,數控專業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核心專業,在此背景下,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設計與應用迫在眉睫。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需要程度越來越高,中等職業學校作為專門向社會提供專業人才的教育機構,近些年備受關注。從 1980 年起,國家開始在這一領域投入大量資源,試圖推動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國家出臺一系列關于“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政策,致力于培養職業水平卓越的中職人才,優化中職人才在社會中的發展方向。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開始逐步在市場具備良好競爭力,中等職業學校也因此實現了快速發展。體育課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運動技能、養成運動習慣的一個重要途徑。中等職業學校要結合學生專業的特點,并根據其職業特點設計相應的體育教學內容,從實際出發,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具備勝任未來工作崗位能力,積極響應國家教學改革的需要。
    3
    1.1.2 響應國家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改革的需要
    從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學生畢業后都進入了工廠工作。我國的工業飛速發展,繁重的工作對工人的身體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學生在校階段身體素質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以后將難以適應在工廠的大強度勞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素質是一切工作能力的基礎,中職體育教育是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也是形成終身體育思想的最佳時期,而社會的發展對技術工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校要從學生未來所從事勞動的特點出發,讓體育課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改革,要緊扣培養方案,依照教學大綱逐步實施符合崗位需求的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專業特點著重提高各專業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并結合職業所需,提高職業勞損預防與緩解的意識,加強心理素質的教育,整體提高中職學校學生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體育課程的改革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但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改進,才能更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1.1.3 提高體育在中等職業學校作用的需要
    1952 年 6 月,毛澤東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2 個大字,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我國體育教學歷經整頓、提高和改革,到如今全面發展已近 70 余年。從改革開放相關政策條例的逐步頒布實施到素質教育的提出深化,為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國越來越重視學校體育的發展。21 世紀以來,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提出“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時代強音。在此背景下,各地逐漸推行落實“課后活動一小時”改革政策,將體質健康、運動技能納入中考體育,納入評估指標體系。2021 年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保證智育的基礎上,可以有更多時間參與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當中去。總體來說,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校體育的地位已然受到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各環節的重視,學校體育的未來定會越來越好。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高,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中職教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更多要求的是應用和實踐。當今社會就業形式嚴峻,崗位競爭激烈,現代化生產對勞動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許多的行業、崗位都要求員工必須具有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專業技能,目前學校的體育課只是以傳統的教學大綱為主,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專業,造成學生在未來的崗位中難以承受強大的工作量。而實用性體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還能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專業所需要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具備勝任未來工作崗位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就是在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背景下,考慮中職學校滿足未來職業需求這一根本問題,提出中職學校不僅要培養出能夠立刻上崗的技術人才。與此同時,該類型人才要有良好的體能和強健的體魄為基礎,逐漸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掌握必要的職業性相關疾病的理論常識,通過體育教學有意識的引導預防相關慢性病形成,通過體育鍛煉改善糾正身體勞損程度,使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良好銜接。

    1.1.4 實用性體育課程適應未來職業崗位的需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應用型技術人才越發炙手可熱,單純理論型人才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中等職業學校在培育理論與技術并重人才的道路上至關重要。近幾年實用性體育課程不斷向崗位需求靠近做出實踐探索,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考試評價方法等環節入手,為更好與未來職業崗位接軌。中等職業學校不斷進行教學方法創新、推行優良教學內容、改進實踐操作模塊,實用性體育課程不斷拉近理論知識與現實的距離,適應未來職業崗位的需求。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職業技能,在經濟日益飛速發展的今天,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專業技能才是勝任各崗位的關鍵。數控專業主要培養的是中外企業生產一線工人,從事數控車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工作,具有專業性強、對操作技能和體能要求較高等特點,中等職業學校數控專業體育教學中職業實用性練習內容的開展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專業技能,減少勞動損傷,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增強學生的專業
    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實用性體育課的學習和鍛煉,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專業需要的各項身體素質,提高學生對職業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高素質的數控技術工人和數控專業人才,滿足未來工作崗位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論文以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為例,以數控專業工作特點和工作性質為依據,進行中等職業學校數控專業體育課程職業實用性練習內容設計,根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以職業素質培養為視角,結合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特點,改革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探討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課程建設,挖掘中等職業學校數控專業體育教學中職業實用性體育練習的練習內容、練習負荷。并進行相應的實驗研究,驗證職業實用性體育練習內容是否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完善中等職業學校職業實用性課程體系的建設,以達到實用性體育更能適應數控專業職業特點為目的,
     
    為實用性體育訓練內容能更好地植入到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奠定基礎。
    1.2.2 研究意義
    1.2.2.1 理論意義
    數控專業體育課程職業實用性練習內容可以提高學生職業所需身體素質,更好適應職業需求,與此同時,職業實用性練習內容完善了數控體育課程內容體系,為中等職業學校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建設提供理論參考,并為其發展和傳承奠定基礎。
    1.2.2.2 實踐意義
    本研究對數控專業體育課程職業實用性練習內容方案進行設計,科學合理的拓展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并通過實驗驗證學生運動技能、專項身體素質等指標的改變效果,將數控職業所需身體素質與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相結合,形成具有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教學體系,促進了數控專業體育課程職業實用性練習內容健康快速的發展。
    1.3 文獻綜述
    1.3.1 國外研究現狀
    1.3.1.1 關于職業教育“雙元制”的研究
    職業教育受社會和經濟等因素的發展制約,不同國家有其不同的特點。縱觀國外職業教育發展進度參差不齊,其中以德國和俄羅斯為代表,德國職業教育主張“雙元制”教育,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文化知識,同時以社會人的身份參與到企業當中去實踐鍛煉,將學校教育與職業教育緊密聯系起來,取得了較好發展[2]。瑞士借鑒德國發展經驗,在職業教育初期選擇雙元制模式,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會有企業師傅帶領,且其教育期間超過 2/3 的時間與師傅在一起,可以真正參與到生產實踐中[3],在這種模式下,多方均可獲得好處:于企業而言,人才流動,良性競爭可以逐步建立起來;于學校而言,課程安排與專業接軌,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于師傅而言,企業師傅可以在帶徒弟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分配任務減輕工作強度,于學生而言,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獲得報酬,如果符合企業要求亦在完成學業的基礎上留在企業繼續工作。
    1.3.1.2 國外關于職業體能訓練方法的研究
    1959 年,前蘇聯教育管理部門將職業實用性身體訓練納入職業教育院校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在完成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身體素質適應專業需求,1977 年,職業實用身體訓練不論在職業性家庭作業、還是職業性體育比賽中被要求嚴格執行。到
     
    20 世紀 90 年代,教育部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對職業身體訓練作了十分明確的規定,將職業需求和身體訓練做了進一步細分,提出了 8 種訓練方法。其中,指出數控操作員要求發展動作速度、反應速度、協調性、軀干肌肉的靜力性耐力;培養在緊張的情況下完成動作的能力。訓練手段有徒手、器械體操練習;體操凳、肋木練習;接力、耐力性、準確性、靈敏性游戲;籃球、手球、排球、乒乓球[4]。美國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發展較晚,由于其沒有單獨的職業教育體系,更多將職業教育融入普通教育當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學生學習課程主要根據其興趣選擇,甚至傳統項目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興行體育項目如攀巖等。通過整理國外文獻發現不同國家對職業教育體系中體育教學發展態度不一,但不約而同均認為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要與未來就業所需能力緊密聯系起來,大多主張職業教育課程要將學校教學和社會實踐相聯系,其中體育課程設計更注重將游戲與學習結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了解不同國家職業教育發展進程的優點與缺點為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提供思路,可以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向實用性體育課程不斷邁進。


    1.3.2 國內研究現狀
    1.3.2.1 關于中等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現狀的研究
    在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宗旨是以職業為導向、以服務為核心,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培養大量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服務,逐步實現中等職業教育的目標。近幾年,國家不斷出臺中職教育改革發展政策,無疑為中職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此背景下,體育課程的研究逐步從理論層面向實驗實踐發展。體育鍛煉可以強身健體,保持愉快心情,是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學校體育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增強體能的能力,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掌握消除運動疲勞的理論和方法,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是忙碌工作和生活的有效調劑品。國內一些學者針對師生對待體育課程態度不端正、教學內容存在不合理、考核評價不夠全面多元等方面入手進行研究總結,例如,學者劉建忠(2021)提出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困境:教學內容缺乏專項系統訓練,師生對體育課的不重視導致課上隨意活動較多,如跑步動作講解后,學生只是進行簡單隨意練習,缺乏系統專項訓練,內容掌握和動作體會較膚淺,考試評價主要以期末考核成績為主,過程性評價占比較少[5]。鑒于上述,提出相應優化措施,通過游戲法提高課堂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比賽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完善課程評價方式,建立師生溝通互動。學者邢益華(2018)[6]在研究中發現,中職學生體育課上主要存在注意力不集中、交頭接耳、矛盾沖突、膽
     
    怯偷懶不愿練習等行為。通過問卷發現上述行為受教師因素、學生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四方面影響,因此圍繞解決中職學校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行為進行的教學改革研究及實踐變得尤為重要,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雙向互動過程。就教師因素而言,如何講述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解決課堂問題行為,設計教學過程是每位教師備課核心所在,結合課堂問題行為設計實用性課程勢在必行。學者楊東巖在《長春市直屬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體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7]中從師資隊伍、教學場地器材設備使用、教師和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認知、體育教學實施現狀等方面入手,發現長春市直屬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可以順利開展,但學校領導對教學環境重視程度一般,體育教師對其職業理想追求不高,學生對參與體育課積極性較弱。故想要進行教改則應從管理者的重視、教師職業素養、場地等方面著手,使中職學校體育課程逐漸與專業接軌。一些學者從體育教師科研層次方面入手進行研究,如學者石佳琳(2020)發現湘西州中職學校一二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每學期每周開設 2-3 學時,其中 90%學校以 2 學時居多,體育與健康課程可以順利開展,未出現被占課霸課的現象,教學內容包括理論教學與技能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包括運動項目相關理論知識、衛生與保健(營養、損傷處理)常識內容,技能教學主要集中為足籃排和田徑項目的教學。教師以本科學歷居多,師資隊伍年輕化,可以完成教學內容,但科研成果較少[8]。一些學者從基礎性體育、實踐性體育的教學雙重特點入手進行研究,例如學者李京賓(2007)在總結出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具有基礎性體育教學和實用性體育教學相結合的雙重性特點。一方面,體育教學要保證學生身體素質,達到基本體能要求,因為身體健康是一切學習工作的前提,另一方面,中職教育專業性更多,其課程設置與日后職業結合緊密。這就需要體育教學要靠近職業方向,研究職業需要,整理職業疾病,落實實用性體育課程[9]。綜上所述,不同學者對不同地區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現狀進行了研究,研究主要從教學實施情況(課時、教材、內容、器材、教學方法、評價方法等)、教師現狀(年齡、性別、職稱、學歷、對課程的認知)、學生現狀(年齡、性別、對課程的喜愛滿意度)等方面入手,而后根據所發現問題提出相應建議,促進中職體育教學聚焦職業所需,設計實用性課程培養學生能力,滿足崗位要求。關于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現狀的研究數量較多,但內容重復性較高,研究方法淺顯,缺少深層次的見解。


    1.3.2.2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數控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
    隨著“中國制造 2025”戰略計劃的提出,制造業的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趨勢,這期間,隨著制造業的不斷升級更新,新技術、新規范、新職業不斷涌現,這就對中職學校數控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在此背景下,中職學校數控專業進行了大量教學改革。國內一些學者從理論與實踐結合方面入手,研究了專業知識技能的融合發展現狀,例如,學者程玉玲在《數控技能大賽對農村中職學校數控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影響》[10]中提出數控技能大賽為數控方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競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則是教學中需要反思和總結的地方,技能大賽可以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激勵教師了解更多企業生產現狀,促進專業的發展。學者侯炳輝在《淺談中職專業教學的融合》提出可以將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與數控技術應用兩個專業融合,比如將機械制圖、機械基礎、機加工實訓、數控編程和操作、數控機床維護、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系統機床這些課程中涉及螺紋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整合,將理論模塊與實踐模塊進行融合,解決了理論課的枯燥感,也符合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還有學者從多元角度改良數控專業教學質量方面進行研究,例如學者黃直欽(2021)在中提出中職學校要立足數控專業,定制校企合作方案,加快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邀請企業專業師傅加入教學,把工匠精神融入數控專業實訓教學中[12]。通過整理文獻發現不同學者對數控專業各課程的改革進行了不同的研究與實踐,得出了很多建議,如增加校企合作機會、開發實訓課程、建立實訓基地等方法,數控專業作為中職學校不可或缺的專業之一,其課程改革越來越靠近實踐應用,但在改革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課程改革大部分集中在專業核心課程,研究實用性體育練習設計的較少。除此之外,關于“實用性體育”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論層面,僅僅圍繞其現狀進行調查分析。

    1.3.2.3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研究
    國內一些學者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實用課程從分別不同專業、不同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方面進行研究,例如,學者蔡莉(2020)對常德市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中提出職業實用導向的體育教學,就是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符合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將來工作的身體素質要求,需要政府、企業、學校、教師、學生等多方共同努力,從而更好強身健體、磨煉意志、服務社會[13]。學者吳乃彬在《解析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育的課程內容設計情況》[14]中提出體育教學應在注重學生專業的基礎上,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性,有計劃地進行教學內容的制定,身體鍛煉受身體素質、體能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在此背景下如何設計體育課程,使更多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是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的。徐志剛認為[15],隨著社會進步發展,高校開設專業越來越多,體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亦要緊跟時代腳步,課堂教學內容要符合專業特點和未來職業體能需要,教學內容選擇的依據和原則提出航天航海類、醫學類、野外勘探類、師范類、財經類等專業實用性體育內容,包括各專業對身體素質的需要、體育練習項目及其相應功能,并寄希望于實用性體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實用性、強調終身性。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出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并加以實踐探索,從最初只強調結合職業特點發展到具體專業探究。學者董智云(2017)在研究中中通過學科分類將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劃分為站立型、綜合型、交際型、文案型四大類,并根據分類設計不同實用性體育教學內容。以站立型 40 名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學生為實驗組,同專業同年級 40 名學生為對照組,進行為期 16 周的體育教學實驗,實驗選用身體素質測試(立定跳遠、肺活量、鉛球)和職業專項測試(低碳鋼板平對接焊條電弧焊、低碳鋼管水平固定對接手弧焊)為測量指標,通過測試發現實驗組體育課程內容更能有效提高學生有氧能力,增加下肢力量,職業專項測試成績大幅提高[16]。學者陳風明在《中等職業學校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研究》[17]一文中提出設計框架,在“健康第一,為職業服務”的方針下,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應從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運動技能、社會適應、終身發展五方面進行考慮,針對制冷與空調專業特點將體育課分為職業體能模塊、運動技能模塊、健康教育模塊三部分展,經過 18 周教學實踐,選擇 1000 米、引體向上、負重深蹲、2600W 分體式空調室內機安裝為測試指標進行比較,發現實驗后實驗組各項指標均有明顯提高,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勢在必行。學者周會廉(2017)以數控專業為例依據其專業特點設計課程內容,將數控專業分編程人員和操作人員兩進行教學設計,經歷為期 10 周教學實驗研究發現,實驗組軀干肌肉耐力明顯提高[18]。根據《全國普通中等專業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實施細則》精神:在選項教學內容中應結合各專業特點,選擇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內容比例要遞增,突出中等職業學校特色和功能。中職體育課程是發展德智體美勞的有力保障,在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高,體能增長方面效果較好,與此同時,除發揮強身健體功能以外,中職體育被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賦予專業性質特點,務必做好學生象牙塔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而言,現階段關于中職學校職業實用性體育課改革相關研究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集中在職業實用性相關理論研究,包括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設計依據、重要意義等,另一部分就某中職學校或某具體專業進行教學實驗研究,探索具體課程內容的科學性及教學效果。整體而言,中職學校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研究尚處在發展初期,尚未有政策及指導性文件出臺,大部分研究來自于一線教師教學實踐的總結和積累,教學實驗分散,不同專業不同項目實用性體育教學改革形式單一,沒有形成體系。

    1.3.2.4 關于數控專業工作人員所需綜合素質的研究
    國內一些學者對于數控專業工作人員所需的綜合素質分別從學生生理、心理方面進行研究,例如學者李曉峰在《無錫地區數控技術專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目標設置研究》[19]中描述中職學校年齡段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因素,其中生理因素包括心腦血管系統功能逐漸穩定,呼吸系統機能增強,運動系統中骨骼未完全骨化,不宜多做跳躍;心理因素包括自我意識不足、價值觀不確定、適應能力差等內容。就身體素質而言,經過測試發現無錫職業中學學生耐力水平好于全國城市學校,但隨年級的增加,耐力呈下降趨勢。學者謝智學在《數控技術專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目標研究》[20]中提到體育課程目標的確定應該以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為基礎,數控技術工作大多為站立位,工作強度大,時間久,加班頻繁,因此體育課程可以著重發展學生上下肢力量和耐力。


    1.4 相關概念界定
    1.4.1 中等職業學校
    中等職業學校是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學歷性的學校,是在高中教育階段進行的職業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職業培訓,目前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主體。中等職業學校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要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亦要參加實踐鍛煉,提升技能水平。隨著時代的變遷發展,應用型人才越來越受到重視,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其專業建設更加完備,教學內容逐漸豐富,對于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1]。本文中所有中職學校是中等職業學校的簡稱。
    1.4.2 數控專業
    在中等職業學校階段數控專業主要是為我國機械制造行業培養數控車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質量檢測、數控機床維護和維修方面的企業生產一線技術人員[22]。
    1.4.3 職業實用性體育
    職業實用性體育,是在原普通體育課教學的內容、形式、功能和一般身體素質練習的基礎上,專門結合職業工作特點而開設的,與職業崗位知識、素質及技能相關的,突出職業實用性需要的特色體育教學或專門的職業運動訓練[23]。
    高校學術論文網提供專業的碩士畢業論文寫作、畢業論文輔導寫作、博士論文寫作發表、碩士論文寫作發表、SCI論文寫作發表、職稱論文寫作發表、英文論文潤色的服務網站,多年來,憑借優秀的服務和聲譽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為畢業生解決寫論文的煩惱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jiaoyulei/xiaoxueshuxue/3046.html

    上一篇:唐山市小學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融合發展的 調查研究

    下一篇:體育課堂糾錯技能的教學案例開發 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