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方案構建與實證研究: 中醫情志和西方心理彈性理論的深度融合

    發布時間:2023-08-24 14:34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造成全球范圍內首位死亡原因, 其高發病率、高致殘率的特點給社會帶來了疾病負擔和高經濟負擔⑴。據統計,全球 CVD的總病例數1990年到2019年期間由2.71億人增加至5.23億人,全球范圍內健 康壽命損失年(W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從1990年到2019年也翻了一番⑵。 據2020年統計,心血管病成為中國城鄉居民總死亡首位原因(農村為46.66%,城市 為43.81%)[叫 是威脅我國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但研究表明, 改變生活方式、社會心理因素、危險因素和社會決定因素四個核心組成部分可以改善 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康復
    2010年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為研究心血管病患病 率的下降趨勢,提出了 4個健康行為(吸煙、飲食、體重指數(BMI)、運動鍛煉)和 3個健康因素(血糖、血壓、血脂)的心血管病健康(Cardiovascular Health, CVH) [5]o研究顯示,AHA定義的理想CVH與美國白人、非洲裔及墨西哥裔美國人的心肌 梗死、腦卒中、心血管死亡呈負相關⑹,有良好CVH相比沒有良好CVH的居民其CVD 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風險較低⑺叫我國也有研究者發現,理想CVH指標與CVD風險和 全因死亡率有關,隨著理想CVH個數的增加,心血管病因死亡呈下降趨勢叨,但現階 段理想CVH指標在中國人群中的流行率較低[】叭
    有關改變心血管健康行為的干預方式,包括健康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吸煙飲酒 是預防和改善心血管病的基石[⑴,自我照顧監測和管理是改變其健康行為的重要方式 [12],然而,向患者提供關于生活習慣重要性的相關信息似乎不足以促使患者改變并在 一段時間內保持健康生活習慣【⑸。近年來,研究發現,社會心理特征可能是心血管健 康行為的決定因素,Boehm[14]等人研究了一項為20年的縱向研究,分別在1990年和 2010年分別評估積極情緒和心血管健康行為,研究得出積極情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在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之間的情緒調節,有研究者DM〕認為情緒調節可以改善心血管 健康,指出健康行為的變化依賴于情緒調節,具有良好的情緒調節方式和精神健康患 者報告的健康行為隨著應對方式而變化。健康行為在心理方面的研究中,除了情緒調 節,還與積極心理學領域中心理彈性相關,Sparkle等【⑺在調查了來自不同背景的美國 老年女性的心理彈性和CVD相關風險因素之間的關系,分析心理彈性與CVD健康行 
    為之間的關系,得出高心理彈性水平的CVD患者與良好的健康飲食、體育運動、睡 眠和飲酒相關,也指出提高心理彈性的干預措施可以提高健康行為。與此相關的生物 學和流行病學證據表明〔罔,過度的心理壓力超過自己的心理資源和適應能力,對心血 管健康有破壞性影響,包括飲食、體育活動、睡眠行為以及老年堅持健康行為動機的 可能性,而心理彈性形成理論中又與情緒、認知、行為等有關。
    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探析心血管患者的健康行為,不僅只是當代的情緒學說和西方 的心理彈性學說,早在我國早已有心理健康管理的記載,并且形成了中醫心理學說, 中醫心理健康管理的思想來源于《黃帝內經》記載,如“故智者養生也,必順四時而 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闡述了精神心理狀態和四時有關,并且與疾病發展密切相 關。而中醫情志是中醫心理學的重要一部分,它包括了當代人類情緒活動的基本狀態, 當代學者認為《黃帝內經》中的情志在內涵上類似于現代心理學的情緒,即人們在評 價外界事物發生時,根據事件與自身心理復合的內心體驗,伴隨生理、心理、外部表 情和行為變化【⑼。有關情志調節的方法從古代至今在中國醫學中廣泛應用,明清時期 的張介賓、萬全、吳璃、俞震、葉桂等醫家善于情志治療,例如俞震的《古今醫案》 編制了諸多情志病的診治案例㈤〕。當代情志調攝用于多種疾病的研究,在心系疾病中, 情志療法可以改善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依從性等積極的治療作用Eh以及改善焦慮 抑郁的負性情緒,并有研究表明,焦慮、抑郁是影響健康行為的重要預測因子〔22丄叭
    隨著移動醫療的發展,移動醫療的健康管理可以提供自助式、主動性、個性化和 多樣性的健康服務0],同時可以提高與服務對象進行交互效率和保護服務對象隱私, 因此本研究將基于移動醫療探索改善心血管病心理健康和健康行為的心理健康方案。
    綜上所述,CVD健康行為的改變與心理狀態、心理資源、以及情緒調節有關,本 研究主要依托移動醫療,探索中醫特色的心理干預方案,結合現代心理彈性理論機制、 情緒調節理論、中醫情志理論構建心血管患者的中醫情志干預方案,改善心血管病患 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和心理彈性資源,從而促進CVD健康行為。
    第一部分緒論
    —、研究概述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基于移動醫療構建心血管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改善心血管病患者 的焦慮抑郁情緒和心理彈性資源,從而促進心血管病健康行為。但目前國內尚未形成 較為系統的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融合中醫情志和西方心 理彈性學說和結合相關理論,構建一套科學、完整的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為 心血管病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指導。
    (二) 研究意義
    1 •實踐意義
    (1) 心血管病是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威脅我國人民生 命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結合我國中醫藥特色優勢,探索出 適合我國本土的中醫心理健康管理方案來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從而促進患者的健康行 為。
    (2) 本研究依托移動醫療構建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為患者提供自助式的 中醫情志干預指導,在中醫藥心理健康管理領域突破創新,也為其他疾病提升心理健 康和健康行為提供參考。
    2.理論意義
    本研究通過西方心理彈性理論和中醫情志理論的深度融合構建干預方案,通過改 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從而促進健康行為,為“心理■行為”路徑提供理論參考。
    (三) 研究問題
    探究基于移動醫療構建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方案對所納入的心血管病患者的 焦慮抑郁情緒、心理彈性及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動機水平的效果。
    (四) 研究假設
    依托于移動醫療平臺構建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能夠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 焦慮抑郁情緒、心理彈性及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動機水平的效果。
    二、研究框架和技術路線
    (―)研究框架
    本研究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緒論。介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義,以及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理論基礎。介紹相關概念界定、國內外研究現狀和 研究理論基礎©
    第三部分,基于移動醫療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的構建。通過文獻研究和分 析構建初步干預方案;目的抽樣12名心血管病患者進行質性訪談,為方案的構建提供 現實依據;邀請本研究相關領域專家開展專家小組會議討論和修訂方案;最后依托于 移動醫療開展預試驗完善和確定最終干預方案。
    第四部分,基于移動醫療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的應用和效果評價。選 擇某社區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目標心血管病患者72人,將其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 進行正式干預試驗,干預組使用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對照組 為常規健康宣教,探索該方案對目標心血管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心理彈性以及健 康行為動機的影響。
    第五部分,結論與展望。總結討論本研究的相關內容,分析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 處和局限性,并進行展望。
    (二)技術路線
     
    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
    (研究步驟
    研究準備階段七
    ;國內外研 究現狀
    11
    文獻回顧階段d
    理論基礎
    研咒設計階段
    jf干預方案1
    3干預方案的修訂和完善
    研究工具T
    實證研究階段州
    實證研究-
     
    總結與展望
    H心血管疾病流行狀態
    T現狀總結
    情緒調節理論
    4理論框架
    J 心理彈性理論
    弓干預方案構建分析和初建
    研究結論
    研究不足
    專效果評價
    T研究展望
    對照組 (常規管理)
    一般資料調查表 焦慮自評量表 抑郁自評量表 心理彈性量表 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問卷
    中醫情志、心理彈性與心 L血管健康行為間存在關系
    干預組
    廠(中醫情志干預方案)
    •» 預試驗
    L 中醫情志理論
    一中醫情志相關研究 q心理彈性相關研究
    丿研窕目的卡 T及意義
     
     
     
     
     
     
     
     
     
     
     
     
     
     
     
     
     
     
     
     
     
     
     
     
     
     
     
     
     
     
     
     
     
     
    第二部分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理論基礎
    —V主要概念界定
    (一) 心血管病相關概念界定
    1.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心血管疾病一般指循環系統疾病,包括心臟、血管相關疾病,納入的疾病范疇包 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等[旳,本研究心血管病的界定來源于臨床診斷。
    2•心血管健康行為(CardiovascularHealth, CVH)
    美國心臟協會于2010年首次定義了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與因素⑸,包括4個健康 行為(吸煙、體重指數(BMI)、體育鍛煉、飲食)和3個健康因素(血糖、血脂、血 壓),這是首次對心血管健康行為的定義,即除了代謝風險因素,如診斷為糖尿病、高 血壓或高膽固醇外,不良的健康行為包括不健康的飲食、吸煙、缺乏體育活動,而良 好的健康行為則對應了不吸煙、合理飲食、規律運動。
    3.健康行為動機(Motivation for Healthy Behavior)
    健康行為動機是個體自身采取健康行為能力的決定因素之一,最早的定義是 Cox】"】認為個體經歷選擇的過程和勝任能力需求,強調自我健康的決心和意愿。后來 XU〔27】在動機模型把健康行為動機定義為健康行為意愿,比如運動、飲食的健康行為意 愿。本研究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行為動機是為了提升自身健康所進行合理飲食、規律 運動和不吸煙行為意愿。
    (二) 中醫情志相關概念界定及內涵
    1.中醫情志(TCM Emotion)
    中醫情志在《黃帝內經》中并未記錄,首次提出由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在《類經》 中闡述到:“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所發”,提出“情 志九氣”和“情志病”,其思想啟發于《內經》五臟五志和七情學說,就如張景岳曰: “世有所謂七情者,即本經之五志也”。所以中醫學的情志概念,是從《內經》的七情 與五志發展而來[絢。東漢醫家張仲景繼《內經》后,又在《金匱要略》中進一步充實 了情志理論,將其歸結為情志失常和過度,導致氣機錯亂[羽©依據以上的分析,中醫 學所言的情志一般為七情和五志,情志與七情的關系是種屬關系,情志包含了七情在 內的所有情志特征與屬性的抽象和概括,七情則是情志內涵下具體的七種情志表現 
    卩叭 七情指的是怒、喜、思、悲、恐、驚、憂七種正常的情志活動,是人體臟腑生理 和精神活動對內外環境變化產生的情志反應,一般不會導致或誘發疾病。
    2沖醫情志療法(TCM Emotion Therapy)
    中醫情志療法又稱情志調攝、情志護理等,以中醫理論基礎為指導,通過言語、 行為或特意安排的場景來影響患者的精神情志和心理活動,將不良情緒調整為良性的 或正性的情志,促進和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活動,以期達到預防或治療身心疾病的一 類心理療法卩1,珂。情志療法的理論源于《內經》,記載了五行相勝、移精變氣等理論, 后世醫家不斷發展形成體系,而中國最早的情志療法案例記載于《呂氏春秋》,戰國名 醫文摯運用“怒勝思”情志療法治療齊王病癥。情志療法從《內經》理論到現代臨床, 基本的情志療法包括情志相勝法、言語開導法、順從情欲法、靜志安神法、移情易性 法等[畑%
    (三)心理彈性(Resilience)
    心理彈性又稱心理韌性、復原力,始于20世紀70年代,由一群關注兒童心理健 康的美國心理學家創立卩戮心理彈性最初被定義為改變或改善一個人對可能導致不良 適應結果的某些環境危害的保護性反應卩曾Bonanno卩刀認為心理彈性是人在逆境中的 一種素質和技能,Luthar等[珂強調復原力是一個動態過程,包括在重大逆境中的積極 適應,表示這一概念的指標必須適合于根據評估領域和所用標準的嚴格性來審查逆境, 一些研究表明,復原力是指個人在重大逆境下的穩定或迅速恢復,甚至上升。
    (四)移動醫療(Mobile Health, mHealth)
    世界衛生組織詳細解釋了移動醫療技術,包括Android. IOS等系統的手機應用程 序、網絡平臺、手機短信服務、郵媒體信息服務以及網頁瀏覽等。其中移動醫療應用 程序廣泛使用于健康管理、健康行為改變、健康數據收集、慢病管理、自我診斷和康 復等領域執行任務卩9】。移動醫療能夠滿足病人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醫療需要,還能最大 限度地利用醫療資源,提升醫療工作的效率,快速地與服務對象互動[約,應用程序的 “爆炸式增長”推動了移動醫療的發展。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醫情志研究現狀
    有關中醫情志相關研究主要聚焦在國內,國外鮮有該方面研究。
    1 •中醫情志療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
    情志療法或情志護理一般運用于改善CVD患者的心理健康,例如唐艷紅〔他研究 情志療法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絞痛的臨床表現和精神狀態的影響,以心理焦慮抑 郁和臨床癥狀作為測量結局對90例患者進行對較分析,得出情志療法的實驗組優于對 照組的實驗結果,即可以優化患者的臨床心理狀態。情志療法還可以改善患者的依從 性和應對方式,袁亞寧等[創釆用情志療法對血壓控制的效果研究,納入150例高血壓 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施三個月,結果得岀可提升患者的健康信念、對疾病的應 對方式和依從性。王麗®]研究情志干預可以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遵醫行為及希望水 平。情志療法用于CVD的研究諸多,多以CVD患者的心理狀態、依從性、生活質量 和CVD癥狀等為研究目的,但臨床研究上,機制未明確,實施過程不夠具體,未形 成權威規范性的情志療法操作〔21]。
    2•中醫情志療法對健康行為的影響
    通過搜索文獻,目前情志療法對健康行為的直接研究較少,一項研究情志療法對 老年人群惡性腫瘤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健康行為、睡眠質量的影響,采取類實驗的方 法分為觀察組(情志療法)和對照組(常規組),最后得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其焦 慮、抑郁、健康行為得分明顯降低(PV0.05)【4現付輝等[翎也是研究對腫瘤患者情 緒和健康行為的關系,其研究組(情志療法)的戒煙、控制情緒、運動的占比人數比 對照組多,且焦慮抑郁評分也明顯低于對照組。目前情志療法對健康行為的直接研究 較少,且無詳細的理論基礎。
    3.中醫情志療法對心理彈性的影響
    楊敏等〔何通過情志相勝法對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改善心理彈性和生活質量,選 取108例患者釆用隨機對照試驗,實驗發現,實驗組心理彈性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o陳釗[姻研究情志療法對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影響,運用情志療法中的情 志相勝法、五行音樂法、移情易性法,研究顯示焦慮、抑郁量表評分下降,心理彈性 評分提升,并提出情志療法促進患者正向積極的思維,從而產生積極向上樂觀的價值 觀,最終提高心理彈性和適應能力。探討中醫情志療法對心理彈性的影響研究較少, 其理論基礎和影響機制也鮮有報道。
    4中醫情志療法與現代情緒調節的關系
    Ekman^認為基本情緒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具有普遍信號(表情)、一致的生理 和行為反應等特征,并提出了 “喜”、“驚“悲”、篥怒”、“厭”、“恐”六種情緒,與 中國情緒相似,Wang[佝等人的研究也同意此觀點◎《心理學大詞典》典型地將情緒描 述為一種態度體驗,其中有機體反映了客觀事物與主觀需求之間的關系。Gross^定義 情緒調節是減少憤怒、悲傷、焦慮等負面情緒,增加愛、快樂、興趣等正面情緒,有 效的情緒調節是維持社會功能的基本前提,它不僅關系到許多積極的結果,能夠積極 地預測行為表現,而且能夠反映個體影響情緒發生、體驗和表達的過程,從而達到目 標。情緒調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涉及情緒的潛伏期、發生時間、持續時間、行為表 現、心理體驗和生理反應。Adolphs^解釋情緒是由事件或刺激所引發的一種功能狀態, 它會導致一系列其他反應,如行為、主觀報告、心理生理活動、認知變化和軀體反應。
    從情志的描述分析,情志是人的精神情感變化,帶有一定志向和心理活動,中醫 學中情志的內容包含有五志、七情以及五神,即包含了現代心理學中的情緒,也包含 認知、意志以及個體心理特征,金光亮問、喬明琦[5】】等認為是人體對已發生某種關系 的客觀事物的內心體驗和心理路程,產生相應的生理和行為變化,因此情志療法與情 緒調節存在一定的關聯,其基本范疇包括現代心理學說的情緒、情感過程,以及情緒 類型、對外界刺激的響應過程。
    (-)移動醫療相關研究
    1 •國外心血管病患者健康行為相關領域的移動醫療運用
    mHealth在收集一種新的被動和主動信息,同時提供具有成本效益和量身定制的 干預措施成果在國外應用廣泛,該領域的研究主要最常用的理論是理性行動理論、計 劃行為理論和技術接受模型〔5兔 基于理論模型mHealth技術應用于多種場景,有研究 表明行為改變干預措施可應用于CVD健康管理,例如高血壓的檢測設備改善高血壓 自我評估和生活方式管理,特別是心血管危險因素〔列,例如主要以戒煙、運動、睡眠、 飲食等進行干預。戒煙干預研究中,干預信息根據自己選擇的戒煙日期、目標、信息 岀現時間和頻率量身定制,參與者收到來自他們選擇的視頻信息,觀看他們關于吸煙 的故事和應對吸煙的策略IM。智能手機軟件可以利用運動傳感器和GPS來創建運動路 線地圖,并為用戶提供有關運動速度、步數、能量消耗和運動目標完成情況實時反饋, 美國成人肥胖管理方式包括了自我管理、全科醫生的監督,基于移動的技術干預在導 致體重、BML腰圍和生活方式行為變化方面是有效的[旳。mHealth技術能力足夠全 面支持用戶在行為改變過程中經歷的不同階段,跨理論模型或變化階段框架表明,健 康行為改變的早期階段對習慣的形成至關重要,用戶應該一開始有機會從一系列能夠 引導他們實現目標的行動中做出選擇,這些理論模型使研究人員能夠定制他們在行為 改變的每個階段,設計元素可以戰略性地用于支持行為改變〔嗎。
    2國內心血管病患者健康行為相關領域的移動醫療運用
    國內mHealth的使用目的與國外相似,以治療疾病、健康管理為主,克服時間、 空間、人力的限制,在技術上以智能移動終端及可穿戴式儀器兩大類設備為基礎,對 患者進行遠程診斷、監測、管理,為人們提供方便、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醫療服務[殉。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中國目前有1100多家互聯網醫院和7700多家二級 醫院提供在線服務,這些為基礎的mHealth用戶和醫院互聯網應用的劇增,讓醫院、 醫生和患者之間形成的mHealth主體,主要運用手機短信/電話聯系、醫療網站、移動 應用程序、可穿戴設備的mHealth呈現方式⑶]。
    mHealth為CVD患者提供健康評估、健康教育和自我健康管理提醒,CVD患者 提高健康行為通過mHealth向醫務人員實時反饋藥物使用、運動和飲食習慣等因素, 有助于患者改變不良生活行為習慣[何,通過視頻、圖片、卡通、文字等方式向患者發 布規律飲食、鍛煉指導、戒煙、限酒、情緒控制a】,例如孫桂蘭等a〕的研究通過微信 平臺為患者提供規范和連續性的健康宣教,可提高高血壓患者的健康行為自我管理能 力和治療依從性。一項mHealth在冠心病二級預防領域應用的研究分析顯示⑹】,干預 內容覆蓋冠心病二級預防的藥物依從性、冠心病危險因素控制、規律運動和心理健康 指導等。說明mHealth在國內已經應用于CVD健康行為的改善,并且以多種形式呈 現。
    3.移動醫療在中醫情志療法中的應用
    移動健康技術會產生與個人生物學、心理學(態度、認知和情緒)、行為和日常環 境相關的連續數據流,它的應用特點主要以簡便性和可用性是影響用戶繼續使用其應 用程序意愿的重要因素3】。國內有關中醫情志療法借助移動平臺的較少,潘瑞華[62】 探討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療法對不育患者輔助生殖技術的影響,評價干預前后焦慮和 幸福感,借助的平臺主要以QQ和微信公眾號。帥惠瓊[冏學者研究以移動平臺為媒介, 中醫特色護理運用于原發性失眠患者中,搭建了中醫特色護理移動平臺,包含了運動 療法和五行音樂療法等,平臺是在WordPress基礎上開發的系統和微信公眾號組建。 情志干預措施目前在線上還未成熟,給需要長期心理護理的患者帶來不便,制定出 mHealth的情志療法符合當代醫療資源緊缺、心理健康管理的特點。
    (三)心理彈性研究現狀
    1?國外心理彈性干預措施的主要應用
    通過查閱文獻發現,心理彈性的研究具有復雜性和多維性的特點,在當前研究背 景下,心理彈性的操作定義將代表個人以適應性方式調整和應對挑戰變化的功能過程, 包括影響彈性的因素(例如風險因素,創傷或需要心理彈性的條件)、塑造和培養心理 彈性的因素的過程和識別(例如外部環境資源、教育等),以及用于衡量變化的操作結 果(例如行為的變化,態度、功能)作為過程的結果,所以心理彈性干預類型以及干 預措施的有效性在文獻中存在很大差異。一項關于心理彈性干預措施的Meta分析, 由Jenny^等分析334項研究進行審查,分析報道干預措施主要有正念、運動、認知 行為療法、社會支持、心理教育、替代療法等,干預時長以周為單位,證實心理彈性 干預研究的有效性,這些研究旨在促進、促進或訓練不同人群的心理彈性。
    2.國內心理彈性干預措施的主要應用
    關于改變心理彈性水平的干預措施主要有團體心理輔導、積極心理干預、同伴支 持、認知行為治療等,例如黎黎等厲〕運用積極心理學對護士實施干預,干預后可提高 心理彈性和幸福感,武雅學等[冏采用正念認知治療(MBCT)改善抑郁障礙患者的心 理彈性。有關改善心理健康的干預措施對心理彈性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如方晶⑹〕對 冠心病圍術期心理彈性支持護理干預,從健康宣教、心理疏導、加強患者自我認知顯 著提升了心理彈性水平。多項研究從心理彈性的影響因素干預患者,例如自我效能干 預、認知行為干預、社會支持干預,祝麗麗等[何的研究結果表明應用自我效能感護理 比傳統護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彈性和自我護理能力。宋惠琴〔69]研究認知行為干 預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心理彈性水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 •心理彈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多項研究表明,情緒調節與提高心理彈性水平相關,情緒調節策略可以改善焦慮 抑郁情緒和患者的心理彈性【7°】,調節情緒的能力提升也與高水平的心理彈性有關El。 心理彈性是心理健康的保護因素[7比同時含有多個因素會影響心理彈性的水平,包括 內在個體因素的身體健康狀況、性別、體質等生物因素和各種心理因素卩嘰外在因素 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以下方面:
    (1)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包含了家庭、朋友、醫務人員、同事支持等,研究發現社會支持是心理 彈性外部保護因素E],表明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呈正相關⑺】,如李志敏等El對401例 高血壓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得出社會支持與心理彈性呈正相關,患者獲取各種幫助和 支持可以提高信念,提高心理彈性水平。
    (2)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個體完成行為目標或應對困難時的信念,是對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 心,由美國心理學家Bandura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⑴〕。自我效能是心理彈性重 要的保護因素,通過自我效能干預可以提高心理彈性水平,如鄭蕓輝等卩可對138例化 療間歇期門診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攜帶者進行12周的隨機對照干預,明顯提 高患者心理彈性水平。劉莉莉等179]對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展開心理彈性影響因素的路徑 分析,回歸分析表明,自我效能可以預測心理彈性,并且總效能高達0.73o
    (3)積極應對方式
    CampbeU㈣指出,積極的應對方式是改變心理彈性可控因素的重要變量。李曼⑻] 對冠心病患者應對方式的研究結果表明,冠心病病人缺乏應對措施,應對方式與心理 彈性有一定的相關性,提出應適當采取適宜的醫學應對方式,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理 彈性。Laura等阿提出“彈性模型•應對方式儲蓄罐”的模型,關注個體積極的應對方 式和儲備應對方式來提高心理彈性o
    (4)認知評價
    認知評價是支持行為和控制行為的一種心理評價,個人對經歷事件的性質、事件 與自身的利害關系、影響程度以及是否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出評估,加強認知評價 能力訓練,可以改善心理彈性[呵。與認知評價相關的認知行為療法、正念認知療法干 預措施都可以提高心理彈[現旳性。
    4.心理彈性干預對心血管病健康行為的影響研究現狀
    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心理彈性是可以提高CVD健康行為,Salmoirago^通過隨 機對照實驗對患有CVD的研究對象進行太極拳運動干預,得出心理彈性可能作為中 介因素來提高CVD的健康和生存質量。Wangle基于控制驅動力的干預措施對冠狀動 脈支架植入術患者探索健康相關知識和心理彈性的影響,控制驅動力是指患者控制其 健康的能力以及管理自身疾病和生活的能力,采用隨機對照實驗結果為干預組的健康 知識和心理彈性提高,說明對心血管患者進行干預,可以提高心理彈性水平,從而提 高心血管健康和生存質量。心理彈性被定義為自我報告的從壓力中反彈的能力,由于 它的可修改和評估性質可能促進保護性健康行為[切。國外研究者認為彈性與CVD保 護性健康行為呈正相關,包括更好的飲食習慣、非吸煙狀態、增加體育活動、充足的 睡眠時間和適度的飲酒U7恥]。國內學者亦有文獻報導,心理彈性可正向預測高血壓病 人的健康行為[呵。邵柳俊等人[陶在前期工作中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人的疼痛心 理彈性與康復訓練認知行為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向關系。
    (四)文獻述評
    綜上所述,中醫情志療法當前已經運用于CVD,并且達到一定效果,偏向于心理 健康、生活質量等研究范疇,對其如何影響健康行為的研究仍需進一步驗證。中醫情 志療法可以改善健康行為和心理彈性,但研究較少,中醫情志療法的標準方案還需進 行大量的文獻分析和論證。情緒和情志在內涵以及調節方面具有相關性,主要表現在 內涵、形成過程和一系列的反應過程,情緒調節已有研究報道可以改變CVD的健康 行為。而心理彈性是揭示個體的心理過程,反應自我的調節能力,可以促進心理健康 和健康行為,情緒或情志的調節也是心理過程并可以促進心理健康,總結心理彈性的 干預措施和影響因素分析,為CVD健康行為改變奠定基礎,以及mHealth改變健康 行為的應用現狀,說明基于移動醫療的中醫情志干預CVD患者來促進心理彈性和健 康行為具有可行性,需要建方案和驗證其效果。
    三、理論基礎
    (-)情志對人體活動的影響
    1•形神一體化思想
    指的是形體和精神的結合統一,形神共養則身心健康,《內經》認為精神活動是機 體派生的,即形生神,如《靈樞•邪客》所說:“心,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 也”,但同時又認為神對形有主宰作用,主宰著人體的生命活動,五臟神與情志又具有 對立關系,如喜傷心,則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靈樞•本神》說:喜樂者,神憚散 而不藏。
    2•影響人體的氣機
    情志不節則會影響人體氣機,《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 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怒則氣上,是指盛怒則肝氣上逆,血隨氣逆, 并走于上。其癥狀為氣急,面色通紅,吐血,甚至昏迷。喜則氣緩,主要是緩解緊張 的情緒,緩解心神的松懈,在正常情況下,適度的喜能緩和精神緊張,使營衛通利, 心情舒暢。悲則氣消,是指過度悲傷,可使肺氣閉郁,氣虛無力。恐則氣下,是指恐 懼過度,氣和血趨于下行,可見面色蒼白、頭昏,甚則昏厥。驚則氣亂,是指突然受 驚,使心氣紊亂,以致驚慌失措、心悸等。思則氣結,是指思慮勞神過度,導致氣機 郁結,傷神損脾,臨床上見納呆、便澹、腕腹脹滿、失眠、健忘等。
    (二)情緒調節過程模型
    Gross阿等人首先提出了情緒調節的過程模型(the Process Model of Emotion Regulation),該模型根據情境、注意、評價和反應的順序發展情緒,在不同的時間點 出現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認為情緒調節的過程可以分為五個部分:情景選擇 (Situation Selection)、情景修正(Situation Modification)、注意部署(Attention Deployment)s 認知改變(Cognitive Change)和反應修正(Response Modulation)(見 圖2)。情境選擇是個體對特定環境的選擇,它使人感到滿足,增加與他人的互動可以 增加積極的情緒狀態,而減少與有害情況的接觸可以減少消極的情緒狀態。情境修正 包括采取直接行動轉移注意力,比如在壓力大的情況下考慮快樂的事情。認知變化是 一個人感知事物的方式的根本性變化,從而改變情緒。反應修飾是指情緒反應完全產 生后,直接影響情緒反應的體驗、行為或生理活動。
    從以上的情緒調節策略的內涵分析,有些過程與情志療法相對應,如言語開導法、 順從情欲法與情景選擇相對應,皆采取方法疏導情緒,使自己從不滿意的情景狀態下 暴露于有益于自己的場景,減少消極情緒,增加積極情緒。移情易性法與情景修正相 對應,直接釆取行動轉移注意力。順情從欲法與認知改變相對應,對某件事物的看待 在思想認知上順從自己的角度和意愿去思考。情志相勝法與注意部署、反應修正相對 應,原有的不良情緒狀態被情緒反應后采取某些行動而產生的情緒所修正。
    情景選擇 situation selection 情景修正 situation modification 注意部署 attenti on depl oym ait 認知改變 cognitive change 反應修正 response modulation
    情景 注意 評價 反應
    situation attention appraisal response
     
     
     
    圖2情緒調節過程圖
     
    (三)心理彈性理論模型
    Kumfer于1999年基于社會生態論提出了個體•過程■情境模型,根據這個框架揭
     
    示了心理彈性重組的過程(見圖3)o該理論認為一是外部環境(危險和保護因素), 二是個體的精神、認知、行為、情感等方面心理彈性特征,三是個體的心理彈性發展 結果以及調節個體與環境、個體與結果之間的動力機制。當有壓力源時,破壞機體與 外界的平衡,個體雖然不能選擇發生事件,但可以從改變心理彈性框架中的因素,從 而成功面對消極事件,甚至改變應對方式(健康行為改變)。通常情況下個體(內部因 素)和環境的交互作用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和利用對自己有利的資源,Kumper認為 這個交互的過程能夠為處于逆境的人提供保護性的環境,最終在交互過程后心理彈性 會產生三種結果,一是彈性重組:在經歷了應激、挫折和創傷等情境之后,個人會變 得更加積極、樂觀和堅強;二是動態平衡重組:在外部風險因素與個體內在因素交互 作用后,個人的心理彈性沒有改變,恢復到了應激之前的水平;二是不良適應重組, 出現動態重組后,個體并沒有適應反應,心理彈性降低。
     
    該理論提示改變個體的內部心理彈性特征和外部環境時,可以使心理彈性重組從 而改變心理彈性的水平,最終成功應對消極事件,甚至改變應對方式,一般情況下, 心理彈性被視為中介因素WO】。本研究中通過情志療法干預個體的認知、精神、情緒等 改變CVD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且研究者表示情緒調節可以改變心理彈性水平0,91】 和高心理彈性水平可以促進健康行為〔門附。
    (四)理論框架
    探力源
    心血淸
    病壓力
    環境緩沖
    A
    Gross情緒調
    H過程理論
    個體-環境作用過程
     
    部壞境
    1*志弼(W»^)
    言語開尋
    顧從情欲
    , 移情易性
    情忐相勝
    靜志安神
    改善焦慮抑郝怙緒
    心理彈性影響因素:
    社會支持
    自我效能
    枳極應對方式
    認知評價
    圖4研究理論框架
     
     
     
     
     
     
     
     
     
     
     
     
     
     
    第三部分干預方案初步構建
    —、文獻研究
    (-)研究目的
    搜索國內外關于中醫情志療法的干預措施,分析和總結出初建適合于本方案的中 醫情志干預方案。確定納入排除標準之前,研究者搜索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情志干預措 施,搜索文獻較少和文章質量不高,因此擴大搜索中醫情志干預的疾病范圍,不僅限 于心血管病。
    (-)資料與方法
    1.納入標準
    (1)發表于建庫?2021年10月情志療法干預的中文或英文文獻;
    (2)有完整的研究方法和干預措施;
    (3)對干預效果進行質性分析或量性評價。
    2.排除標準
    (1)綜述、評論性、經驗介紹類文章及指導手冊;
    (2)情志干預未有詳細闡述其過程和評價結果;
    (3)動物實驗性研究。
    3•檢索方式
    以中文“情志干預”、“情志療法”、“情志疏導”、“情志護理”、“中醫心理護理”、
    “中醫情志調攝”為檢索詞檢索數據庫中國知網(CNKI)、萬方,以英文檢索詞“emotion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traditional Chinese emotional nursing”、
    u traditional Chinese emotional nursing “TCM emotional nursing “TCM emotional therapyw 在數據庫 Web of Science^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檢索,以 主題詞和自由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檢索。
    4.文獻篩選及分析方法
    文獻篩選由研究小組的2名研究者獨立完成,首先閱讀文題和摘要,篩選出符合 研究選題的文獻后閱讀全文,嚴格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進行文獻篩選,有異議者,則 交叉討論、咨詢第3位研究者或聯系專家解決。研究者對入選文獻進行分析和總結, 利用Note Express建立數據庫進行總結分析。
    (三)檢索結果
    經過嚴格的納入排除標準篩選,納入過程詳見圖5。最終17篇參考文獻符合納入 標準(見表1),基于文獻檢索結果,遵循循證系統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等原則進行 各條目的提取和篩選,確定中醫情志干預的基本方法包括言語開導法、順從情欲法、 情志相勝法、移情易性法、靜志安神法。
     
    圖5文獻篩選流程
     
    表1 17篇納入文獻研究情況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樣本量
    EG CG 干預時間 實驗組結局指標 期刊級別
    崔霞【92] 胸腰椎壓縮性骨 折便秘 抽簽法 38 38 住院期間 焦慮自評量(SAS)J、抑 郁自評量(SDS)J、生活 質量T 北大核心
     
     
     
     
    (四)文獻質量等級分析
    由2人同時質量評價所納入文獻,意見分歧時共同討論。依據隨機對照試驗方法 學,使用Cochrane協作網推薦的偏倚風險評估工具,評價指標包括隨機序列的產生、 隨機方案的分配隱藏、干預實施者和受試者隨盲、結果評估者隨盲、結果數據完整度、 選擇性結局報告、其他方面的偏倚(見表2),最后利用Cochrane手冊標準對文獻進 行質量等級評價,結果顯示質量等級均為
     
    表2文獻質量評價結果
    研究者 隨機序列產 生 隨機方案的 分配隱藏 干預實施者 和受試者隨 盲 結果評估者 隨盲 結果數據完 整度 選擇性結局 報告 其他方 面的偏 倚 質 量 等 級
    崔霞 偏倚風險低 不清楚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陸志紅 不清楚 不清楚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葉淑華 偏倚風險咼 不清楚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單晶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林騰鳳 不清楚 不清楚 不清楚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張華 偏倚風險低 不清楚 不清楚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陳元 不清楚 不清楚 不清楚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吳艷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高 不清楚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楊術蘭 偏倚風險低 不清楚 偏倚風險高 不清楚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張澤菊 不清楚 不清楚 不清楚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熊玲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高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王國飛 偏倚風險低 不清楚 不清楚 不清楚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二嵐 偏倚風險低 不清楚 不清楚 不清楚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黃綺華 偏倚風險低 不清楚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蕭蕙 偏倚風險低 不清楚 不清楚 不清楚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險低 偏倚風 險低 B
     
    (五)文獻分析
    1•干預的對象和目標分析
    中醫情志干預場所一般為住院部和門診部,干預對象一般以臨床患者為主,例如 腫瘤患者田艸I。叭慢性病患者等^,101,104,iOS],干預人群包括了老年人、一般成年人,(吳
    海艷【旳、張澤菊I】。習、蘭嵐MB、黃綺華27]、蕭蕙[說]),并伴有抑郁狀態、負性情緒等。 干預目標主要改善某一臨床癥狀【1°°血]、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92如101,103J0艮
    2.相關研究設計
    采用平行對照組進行實驗,研究設計為隨機分組(口=14)和文章中未說明分組的 方法(n=3)。研究設計納入例數為31?100例之間,一些研究釆用情志療法聯合其他 治療方法進行干預,如基于延續護理[河、呼吸訓練[96]、中藥藥膳[須、中醫穴位按摩聯 合干預[99,10%相關研究顯示,干預目的不同其研究設計不同,如對高血壓患者的實驗 設計,對照組給予調血脂、降壓藥物治療、健康教育,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情志干 預[105]。
    3•干預的形式和內容分析
    因實施干預是住院期間,干預實施者由護士長、管床護士、主治醫生、康復師等 組成【92〕,實施者定期培訓情志調護內容,干預內容與患者交流期間采用通俗易懂、共 情、換位思考等方式與患者建立有效溝通。大多數干預形式是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交 流方式[92?1叫消除其恐懼情緒。家屬培訓以ppT、圖片、文字、雜志等形式培訓【叭 總結文獻中實施者分為三方面,一是醫生、護士方面的溝通指導;二是家屬溝通指導; 三是患者的配合和自主性的自我情志調節。情志療法的具體內容如下:
    (1) 移情易性法:釆用某種形式轉移患者注意力。釆用播放音樂、播放電視、運 動等形式轉移患者注意力[92W101,104]r例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運動方式,文獻記載中 運動頻率有1次/d, lh/次〔99]、每天至少3次,每次約30min^或1次/d, 30min/次 [99,103,108]、3?5 次/d, 60min/次[⑹】,50?60min/天卩四。
    (2) 情志相勝法:患者一般處以悲、恐、怒的狀態居多,按照中醫“五行相勝” 理論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主管護士每天20?30min與病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鼓勵 患者將自己的疑慮說出來,對于一些焦慮、抑郁的病人,可以采取“喜勝憂”的方式, 讓患者聽笑話,看娛樂節目,使患者的心情愉悅,同時鼓勵患者家屬參與溝通。有研 究者播放引發患者快樂的視頻或短片約20?30血山叭 對于恐懼、害怕情緒較嚴重的 患者遵循“思勝恐”原則,通過健康宣教引導患者理性對待疾病從而提升治療信心, 或通過尋求醫生幫助解決自身恐懼〔95,963叭
    (3) 靜志安神法:有研究〔96]要求患者每日堅持靜立、靜坐或靜臥,練習六字訣, 具體做法通過調整呼吸,嘴唇輕閉,鼻緩慢吸氣,呼氣時念字,吐出肺腑濁氣,根據 肝、心、脾、肺、腎.三焦以五臟相生順序,吐氣時念“噓、呵、呼、咽、吹、嘻S 吳艷等研究[呵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訓練每天卜2次,每次10^20min,以達到靜志安 神、緩解焦慮和抑郁的效果。通過靜立、靜坐或靜臥等安神方法進行自我情緒調控, 靜坐方式通常自然端坐,兩手掌放在兩膝上,閉目斂神張廣清等學者no可把靜坐、 靜臥或靜立設定為30mino
    (4) 言語開導法:開導安慰、答疑解惑和鼓勵患者樹立信心,對患者健康宣教, 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性及病情程度等,使患者客觀了解自身疾病,告知患者日常護理 細節和具體治療程序[97,98,100,101,106] o
    (5) 順從情欲法:鼓勵患者為主,讓患者表達內心的想法,順從患者意志意愿等 心身需要,可通過傾訴宣泄方式進行疏泄^7,100,104406] 0
    4•干預結果分析
    情志干預的結果多以改善焦慮抑郁情緒為主5=11),評價患者負性情緒、生活 質量、臨床癥狀、焦慮抑郁評分,同時評價生活質量評分居(11=5)和依從性(11=2), 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這些評價指標均有提升。
    5 •當前情志干預應用的不足之處
    (1) 情志療法的實施操作不規范
    數據庫中所查到的文獻中干預措施的具體內容實施細則未闡述清楚,例如情志護 理對老年呼吸衰竭[⑹】運用中,利用移情易性法轉移患者負性情緒未闡明操作者身份, 指導患者傾聽的頻率和采用轉移情緒的方法也未闡述清楚,再例如乳腺癌化療患者的 中醫護理干預以性勝情法[血]。醫護人員的具體實施細則不全面,僅描述患者溝通的必 要性,操作是否按照規范操作要點實施有待進行標準化。多項研究中沒有質量控制, 如陳元[99】、張華[涸、王國飛【I四等研究者的研究,實施操作的不規范將會給情志療法 規范性的普及應用帶來阻礙。
    (2) 實施干預措施場景的局限性
    實施干預地點多為醫院門診部和住院部[92-102404-108],但慢性病患者的心理調適具 有長期性特點,心理調適需求性面向多類人群。患者的心理健康需長期管理滿足慢性 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需求,應不局限于在醫院的實施,而需離院后社區和家庭中持 續管理心理健康,同時中醫情志干預應走向發展為方便、適宜的中醫適宜技術。
    (3)干預實施者的局限性
    從文獻分析中可得知,情志療法的實施人員分為醫務人員和家屬,患者需要與他 人溝通交流,大多醫務人員承擔了該角色。承擔干預實施者的角色不應只是醫護人員 工作者,心理調控更需要患者通過某種方式去自我調節,獲取長期自我情緒調節的能 力以達到心身健康。
    6 •情志干預文獻的二次分析
    基于上述的文獻分析,情志療法的主題獲取已經獲取,但具體操作時間、步驟流 程、頻率還需進一步論證。因患者一般以悲傷、恐慌和憤怒的情志為主,所以采用情 志相勝法中的“喜勝悲”、“思勝恐S "悲勝怒”方法調節這三種情緒,“悲勝怒”用悲 傷情緒來克制憤怒,但不能加重病人的悲觀情緒,一般還是釆取“思”來緩解“怒” 的情緒,用調節情緒技術制怒,即思考發怒的原因,一思發怒有無道理,二思發怒后 有何后果,三思有無其它方式替代[】呵。多項研究者播放音樂的選擇采取“五行音樂法” [103^108],《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記載“肝,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在音為徵, 在志為喜;脾,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在音為羽,在 志為恐”,說明了五臟和五音及五志間的關系。選擇相應臟腑的音樂對患者情緒的良性 調節來調理患者的五臟。情志相勝法一般播放徵調和宮調,徵調對應于五季中的夏, 五行屬火,具有炎上、升騰、溫熱的特性,與機體的心臟相通,主長、主喜;宮調對 應于五季中的長夏,五行屬土,具有流暢、柔和、敦厚莊重和沉靜的特性,與機體脾 胃相通,主化、主思,徵調和宮調對應著“喜勝悲”和“思勝恐”。分析的文獻中選取 的五行音樂標準不統一,但都遵循選取徵調和宮調原則,根據查找多部資料[lot], 徵調可采用《山居吟》、《文王操》、《樵歌》、《漁歌》等,宮調采用《梅花三弄》、《高 山流水》、《陽春》等音樂等。
    實施方案中的運動方式可采用傳統運動方式,太極拳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結合有 氧運動和冥想來預防并治療消極情緒,許多研究表明太極拳鍛煉可以增加積極情緒, 減輕抑郁焦慮和心理壓力⑴習,通過自我效能感改善情緒調節和增加社會支持從而促進 心理健康屮問,練習太極拳來調節個體的情緒和心理,干預時間的跨度為4W (2次 /W)?48W (2次/W),每次30^60min,許多研究者的時間設計一般為8次以上的太 極運動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緒I】】叭多項研究并未表明干預時間,有研究干預臨床ICU 患者7天[⑹】,住院患者2個月阿或6個月阿阿,張澤菊等何]針對情志干預1次/2w, 林騰鳳叨]研究者采用2d溝通一次的方法實施情志相勝法,并讓醫務人員做記錄。總 結以上研究者的干預時間大多數為入院到住院時間,出院患者的干預時間一般為連續 干預2個月,共干預8周[9磯
    情志療法中的各種療法的名詞解釋不同,如有研究者[1°6]稱言語開導法為傾聽化療 法,指醫務人員作為一個合格的傾聽者,抒發患者心中所想。移情易法名為借情,移 情和“借情”相似,以傾聽音樂、觀看節目為主M7],移情易性法里中的這些方式,在 有些研究者中也稱作情志相勝法阿99阿]°
    二、干預方案構建分析及初步方案的形成
    在回顧大量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分析多種干預策略的基礎上,以Kumfer心理 彈性理論為本研究的主要基礎理論,結合中醫情志理論、情緒調節過程理論等,初步 構建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理論框架,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需把握6個主 要環節,包括:①重點分析中醫情志對心理彈性有效干預的干預因素;②分析心血管 病患者心理彈性的主要影響因素;③明晰心血管病患者的角色特點;④依據心理彈性 主要影響因素制定不同心理彈性水平的干預方案;⑤結合干預理論框架;⑥擬定干預 方案的主要內容。
    (-)形成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的基本框架
    CVD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構建,其目的是改變CVD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和健 康行為,涉及中醫情志調節方式、CVD患者心理彈性的主要影響因素.個體的干預過 程和實施步驟,故構建方案需要注重以下環節。
    L重點分析中醫情志干預措施對心理彈性有效干預的干預因素
    通過對中醫情志干預措施的文獻研究,中醫情志療法主要包含情志相勝法、移情 易性法、靜志安神法、言語開導法、順從情欲法,當前中醫情志具體干預措施的優缺 點分析已在前文列出。依據中醫情志調節與現代情緒調節的關系、情緒調節可以改善 心理彈性水平的結論,構建中醫情志干預措施為主的干預方案。
    (1) 言語開導
    引導和鼓勵患者,通過尋找他人來增強積極影響、采取觀點來減少擔憂、尋求他 人的安慰,以深入了解其他人如何應對壓力。該舉措也是人際情緒調節模型 “interpersonal ER model”中的內容【"l,說明言語開導也是現代情緒調節的一種。
    (2) 順從情欲
    順從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能夠通過適當的途徑排遣和發泄不良 情緒適當宣泄。消極情緒易影響心身健康。大哭一場或心煩時找知心朋友傾訴,提出 不滿意見,憤怒時適當地發泄。順從情欲也是一般情緒調節的方式。
    (3) 移情易性
    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調節情志°練習中醫傳統運動移情易性可以凝練神氣和調 節氣息,移情易性是情緒調節中的注意力部署。中醫傳統運動中太極拳、八段錦、易 筋經等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和陰陽平衡,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內部充 滿著陰陽對立統一的關系,太極拳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所謂的“至柔至剛,剛柔兼 到,陰陽所存,無跡可尋”,例如太極拳運動的基本指導思想是陰陽平衡和虛實變化, 其拳法涵蓋了中醫學中的陰陽學。八段錦也涵蓋其陰陽學說,每式動作皆有陰陽之道, 內蘊陰陽對立、互根、消長、轉化之數。練習傳統運動即是利用變化之道去部署注意 力,易性即養性。運動是心理彈性干預措施之一,并且是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有研究 表明健康促進行為和恢復力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⑴嘰許多研究證據表明運動可以增 強彈性的內部因素,運動活動對自尊的認知、社交和身體方面產生積極影響,可以增 強彈性的內部因素⑴%
    (4) 情志相勝
    情志相勝法是通過一種情志活動取代病態情志,一般以“喜勝悲”和“思勝恐” 為主,做喜悅和思考事情是消滅悲傷和恐懼的主要方式,例如觀看娛樂視頻、收聽五 行音樂和放松心情等。認知情緒調節中,確定重新聚焦(思考快樂和愉快的問題)、重 新聚焦規劃(考慮采取什么步驟以及如何處理消極事件)、透視(淡化事件的嚴重性)、 接受(接受你所經歷的事情,接受己經發生的事情)都是解決消極情緒的方式,研究 表明這些適應性的情緒調節與心理彈性成正相關Q0]©
    (5) 靜志安神
    養心調神是靜志安神的主要方式,具體做法在中醫情志調節里包含靜坐、靜臥方 式、練習六字訣等。調養心神亦是養生之本,清靜養神保持淡泊寧靜狀態。與現在較 為流行的正念療法和冥想有相似之處,接受當下和全然感受生命,對每一種體驗充滿 好奇心和勇氣。正念療法也是當下改善心理彈性的研究熱點之一[⑵】。
    2.針對心血管病患者心理彈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構建方案
    中醫情志調節包含心理彈性的主要影響因素主要從以下方面體現:①社會支持: 尋求朋友和家人的安慰,從他們那得到鼓勵支持,提高信念和樹立信心:②自我效能: 中醫情志干預對患者進行宣教、鼓勵溝通交流是自我效能提升的主要方式,幫助患者 建立信念和提高自我效能感;③積極應對:直面困難,戰勝恐懼,給出應對措施’④ 認知評價:體現在個體對逆境及自身的認知態度和逆境或困難面前的自律或控制能力, 堅持情緒調節,認知自己的情緒狀態,認識自我。中醫情志調節需包含社會支持、自 我效能、積極應對、認知評價干預措施,符合心理彈性框架理論中情緒、行為、精神、 身體、認知上五個方面的改變,從而改變心理彈性◎
    3 •明晰心血管病患者的角色特點
    CVD患者的發病因素與抑郁、焦慮、社會孤立、壓力等因素有關[】2鐵 除了與心 理因素有關外,心血管的危險因素是其最主要原因,了解CVD的危險因素和心血管 健康行為,使CVD患者更深入認知自身疾病的特點,促進健康行為,因此有必要進 行CVD的健康宣教。
    4•依據心理彈性主要影響因素制定不同心理彈性水平的干預方案
    根據心理彈性量表原作者W昭nil"卻報告,心理彈性量表水平劃分為總分在125 分以下為低水平的心理彈性,125~145分之間為中等水平的心理彈性,在145分以上 則為高水平的心理彈性,提出用心理彈性量表來預測干預措施,心理彈性得分較高的 人比得分較低的人更容易自我慢病管理。
    有研究者對我國心理彈性水平現狀進行橫斷面調查,黃維肖[⑵】調査杭州市空巢老 人心理彈性水平處于中等水平,并且回歸分析表明在可控因素中積極應對、家庭內支 持、子女的聯系情況是影響空巢老人心理彈性的主要因素。所以改善中等水平的心理 彈性的人們還需通過幫助其積極應對生活壓力事件、改善心理狀態、取得社會支持。 李志敏[⑵】對410例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心理彈性水平的調查也為中等水平,得出社會 支持和自我效能是主要的心理彈性顯著預測因素。Francesca等〔呵分析55項使用 Wagnild心理彈性量表的評估與心理健康之關聯性的研究,包含18個國家15003例患 者,表明軀體疾病的患者與彈性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性,心理彈性水平低 下的個體需要社會心理支持,而高心理彈性水平的患者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
    通過分析不同心理彈性水平的影響因素,干預方案制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低 中高心理彈性水平與抑郁焦慮情緒、社會孤立、缺乏積極應對的影響因素有關,干預 方案需要包含情緒調節、社會支持、積極應對的干預措施;②高心理彈性水平的患者 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但針對CVD患者的角色特點,需要對其健康宣教,來促進健
    5.結合干預理論框架
    結合研究理論框架(見圖4)構建方案。
    6•擬定干預方案的主要內容
    通過文獻研究、方案構建分析和研究理論框架,初步擬定中低心理彈性患者的干
    預方案(見表3),高心理彈性水平患者的干預方案僅為CVD健康宣教q
    表3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初稿
    中醫情志調
    節方法
    實施條目
    方案實施具體內容
    心理彈性
    影響因素
     
    自我效能 應對
    社會、家庭支持、 積極
    積極應對、認知評價
     
     
     
     
     
     
     
     
     
     
     
     
     
     
     
     
     
     
     
     
     
     
     
     
     
     
     
     
     
     
     
     
     
    靜志安神法 養心調神 靜立、靜坐或靜臥,調整呼吸,閉目養神
    練習六字訣:通過咽、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 同發音口型,以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每次 練習 20-30min
    三、質性研究
    (-)研究目的
    通過對中醫情志調攝有經驗的CVD患者的訪談,深入分析CVD患者對中醫情志 療法的了解、需求、偏好等,從直接受益人群的角度出發,為方案的構建提供現實依 據和完善方案。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設計
    本研究采用質性描述研究設計,質性描述研究設計操作定義是研究者用日常語言 準確、全面地描述一個現象,以達到對某個問題或一系列問題的直接回答。該研究設 計從受訪者的角度理解中醫養生歷程對情緒調節的看法和行為意義,收集和總結中醫 養生和情志調節的經驗,完善中醫情志干預方案。考慮到“情志” 一詞的專業性,以 不改變情志調攝的內涵原則采用轉換詞語方式來設計訪談提綱。
    2•研究對象和抽樣方法
    (1)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符合心血管疾病臨床診斷標準,M18周歲;②意識清醒,溝通能力 正常,語言交流能力強,學歷為初中及以上的訪談對象;③對中醫養生較為了解和有 經驗的CVD患者;④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語言交流能力弱; ②不同意此項研究;③精神類疾病患者;④合并其他嚴重性疾病患。
    (2)抽樣方法
    采用目的抽樣方法選取杭州市社區CVD患者,遵循動態抽樣和信息飽和原則, 收集到的資料能夠有把握回答研究問題,訪談人數達到信息飽和、實現研究目的時即 終止訪談。
    3•資料收集和分析
    (1)訪談實施步驟
    為完善CVD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內容,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和基于研究目的,制
    定訪談提綱(附錄一)。訪談前準備訪談對象基本資料、知情同意書(附錄二)和訪談 設備等材料,獲取訪談對象的同意,并告知訪談的目的和方法。訪談對象自愿選擇安 靜的場地進行交流,采用錄音并進行書面筆記。每次訪談時間約為45-60mino為進一 步獲取訪談信息,必要時進行二次訪談。訪談結束后,研究者在24小時內將訪談錄音 進行轉錄。
    (2)資料收集與轉錄
    每次訪談結束后,由訪談者在24小時內負責后期的回放、整理錄音資料,將受訪 者陳述的所有內容錄音通過“語音轉文字工具VI.1”輸入計算機,留存word文檔多 次閱讀與修改,并進行主題詞分析,具體分析步驟根據質性研究內容分析法〔⑵〕,隨后 開始開放性編碼,將編碼進行歸類,逐步形成主題和亞主題。
    開放性編碼過程中,對文本進行逐行逐句分析,例如相關陳述“患者I表示:我 喜歡靜坐反思自己一下啊,有時候反思的時候也會覺得我今天好像也沒做錯啊,為什 么會出現這個情況S則編碼為“自我反思S在編碼的基礎上,歸類和概化形成主題 詞和亞主題,該過程循環往復,隨著后續資料的分析,可能會打破前期歸納的主題, 重新拆解或加入新的要素。例如相似編碼“多種類型的養生方式”、“有針對性的指導 養生”、'“一對一指導”、“專業化中醫醫生指導”,形成亞主題“多樣性的中醫養生”、 “個性化的中醫養生”、“專業化的中醫養生”,最終形成主題“對中醫養生充滿期許”。
    (三)研究結果
    本課題的訪談自2022年3月17日進行至2022年4月7日,通過走訪杭州市社區 和醫院,最終接受訪談且以樣本異質性及資料飽和為準最終選取12例CVD患者,男 性4例(33.3%),女性8例(66.7%);年齡40?74歲,平均年齡61歲,一般資料見 表4。為保護患者隱私以A?L代替署名。根據有中醫養生經驗的CVD患者的訪談信 息,整個分析過程歷時2個月,最終提取3個主題和13個亞主題。
    表4訪談對象基本信息表
    患者 性別 年齡
    (歲) 婚姻狀況 文化程度 職業 臨床診斷
    A 69 已婚 初中 職員退休 高血壓、腦梗10年
    B 50 已婚 大專 個體戶 冠心病5年
    C 53 己婚 大專 會計退休 高血壓7年
    D 65 己婚 大專 企業退休 高血壓10年、動脈粥 樣硬化
     
    E 69 已婚 初中 職員退休 高血壓3年
    F 40 已婚 本科 個體戶 高血壓2年
    G 70 已婚 大專 鐵路工人退 休 冠心病15年、高血脂
    H 58 已婚 大專 網絡科技退 休 高血壓4年
    I 68 喪偶 大專 職員退休 高血壓12牟
    J 56 已婚 大專 職員在職 高血壓10年
    K 65 已婚 大專 教師退休 高血壓7年
    L 74 己婚 初中 職員退休 高血壓10年、糖尿病、 高血脂
     
    1.CVD患者中醫情志調攝過程中具有多種中醫養生經驗
    接受訪談的CV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接觸過中醫養生,該成果顯示,患者中 醫情志調攝過程中中醫養生的經驗包括以下7個方面,主要以日常生活養生習慣和中 醫傳統運動來改善行為和情緒。
    (1)飲食調養
    日常生活中通過食療的方式養生,做到飲食規律、食不可過飽和過少、食不偏嗜、 飲食清淡、適當中藥食療。比如患者C說:“養生對于我來說,就是生活習慣而已, 吃飯清淡點,盡量少吃多餐,按時吃藥,睡覺要規律……比如食療,就是燉湯我們會 放一些草藥進去”。部分患者依據中醫師提供的建議進行中藥食療,如患者J說:“我 是每天早上,紅棗啊、小米、黑木耳枸杞,這個是早餐加個鴨蛋什么的,這個是我的 早餐。晚上少吃一點,吃麥片啊,其實我吃黃英,可以幫助我開胃,養精神的,加一 點那個山楂,也是開胃的。我平時啊,睡眠有點不好,我就是加了酸棗仁,還有五味 子,也可以加一點枸杞,枸杞是常用藥S日常生活中少鹽,清蒸為主,不嗜大魚大肉。 如患者G說:“吃的要衛生、健康、安全一點,這是我們家里面啊,每天都要做菜啊, 就是爆炒的少一點,煮的蒸的多一點,像那些調料啊、醬油之類的,這些我們都不吃…… 還有就是吃鹽方面,用鹽的量是不多的。我們兩個身體都不是很好的,他主要是血壓 不太好,而我呢,是高血脂,所以每天的使用量啊,那個鹽肯定是要控制的。我們平 時做的菜啊,一般都是很清淡的,清淡為主”。患者D也說到:“飲食也比較清淡,不 吃大魚犬肉之類的,也吃一點,但是不多”。
    (2)起居調攝
    起居有常,日常作息時間規律,并且合乎自然陰陽消長規律。如患者G說到:“然 后睡覺方面嗎,還是挺規律的,就是晚上十點到門點之間就會睡覺,然后早上五六點 會起來”。可以保持安臥有方,采取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保證睡眠質量,如日常每 晚睡覺前進行一次中藥泡腳,放松心情。患者F說:“我會泡一個中草藥包泡腳,泡 完腳之后就會出汗然后就會去洗個澡,然后我就睡覺了。第二天真的很舒服,真的很 舒服,很舒服,對于我又泡完之后很舒服,然后睡覺也睡得很安心”。患者J也說:“我 還有泡腳,每天泡腳二十分鐘,中藥是艾葉和菖蒲,泡完之后整個人都挺好的,艾葉 是祛濕的,菖蒲是通氣的,最好放點老姜也是最好保持安臥有方,亦可中藥泡腳加 上按摩,如患者H說:“中藥泡腳,加艾草,還有那個藏紅花啊,一些草藥,草藥就 是在藥店買的,再泡腳,一包一包的那個,泡腳十分鐘之后,然后就開始按摩二 順應 四時起居,遵守四時,應四季調適,而四季的法則分別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按照四季進行養生◎正如患者E說:“比如說這個春天,它是生長的一個季節,就要 去升發,冬天就是收藏的一個季節,所以就要去收藏啊,還有就是比如說我們的心和 腎,心腎不交就會導致失眠……掌握這個原則就可以了,總的綱領就是這樣的,比如 說春天夏天起的早點,冬天起的遲點,就是起居有常,也是按照四季來調整的”。春季 養生,夜臥早起,心情愉快,朝氣蓬勃。如患者F說:“春天的時候不會起的太遲, 會起的會早一些啊,像冬天的時候,是一個秘藏的一個狀態嘛,冬天的時候我會起的 確實稍微晚一點,然后春天就早早的就起來了,因為想想春天也是一年升發的一個過 程……還有就是,怒傷肝嘛,所以在這個春天的季節上,就是一定要保持心情的愉快 啊,這是特別重要的啊”。
    (3)運動保健
    ①太極拳
    太極拳種類較多,發展至今有陳氏、楊氏、武氏、吳氏和孫氏五大流派,新中國 成立后,還創編了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五式、四十二式太極拳和四十二式太極 劍等。依據每個人的自身情況不同,選擇種類不同,但離不開太極拳內外兼修、靜修 養性宗旨,做到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云流水的要領。具有 太極拳教練經驗的患者I說「'現在國家頒布了 一個八式太極拳呀,八式太極拳就在家 不需要很多面積就可以了,就是為了下雨天在家里啊,我家這個是國家特別頒布的, 八式太極拳就是最基礎的,八式過了,就有二十四式的,還有很多,就是千變不離宗 旨的啦,就是還是要以盡綿綿不斷,行云流水,我們太極拳是講究這種的,還有一個 就是必須要靜下來,那么中醫不是很講究這個靜的,中醫就是講究靜的”0具有三十多 年練習太極拳的患者E強調說:“所以練這個太極拳啊,你不只是去練他的這個,整 套的一個流程,而是要注重它的要領,注重他的動作規范……它這個是要很多要領的, 比如說它這個,要含胸拔背,要沉下心來”。患者也強調了選擇適合自己的太極拳養生, 他說到自己練習太極拳的經驗;“這個練習陳氏太極拳的,它是比較柔和的,它講究的 是中家,不像楊式太極拳,它講究的是大家。他是適合高大的人練習,而我這個人沒 有這么高大,說要練那個吳氏的太極拳,它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偏向練右邊,而不是 練左邊的這個特點”。患者H根據她近年來的太極拳學習,說到:“楊氏的比較養生, 然后程氏的就是要發力,發力的就適合年輕一點,像中老年人的話呢就是楊氏的比較 好,就是二十四式啊、八十五式啊適合那個老年人,70歲,80歲以上的,就適合楊氏 的。然后呢,50歲以上的適合陳氏的。年輕人的話就適合發力啊、跳啊、躍啊,適合 陳氏的,跳躍、武術一類的。然后老年人嘛,就是說你要練膝蓋,練身體啊,那就是 柔柔的,然后穩穩的慢慢的那一種,就是八十五氏、楊氏這一類”。
    ②八段錦
    八段錦與太極拳相比較為簡單易學,定名為健身氣功,患者D在平時運動中,常 在太極拳練習完之后,練習此氣功。有多年中醫傳統運動經驗的患者E認為八段錦掌 握其要領,掌握運氣要領是關鍵,無論市面上出現的版本較多,其最重要的是領悟其 要領,他說到:“但是練習這種東西也是靠自己領悟的,現在市面上的八段錦的跟國家 的八段錦呢,也有不一樣了。反正但是道理是一樣的,它有連接某個經絡,比如說嗯, 心經,肺經,胃經,都是這樣”。
    (4)六字訣
    每晚睡前練習六字訣調整自己的呼吸,使自己安定,如患者D說:“像那個六字 訣啊,就是用呼吸調整呼吸,調整內臟,有時候練的時候就會什么對應著脾啊,胃啊, 肺啊,是每個晚上睡覺前會練習這個六字訣,練完感覺自己挺輕松的二通過呼岀六個 字對應人體的五臟,通過其所屬經絡的聯絡作用,如患者E說:“這個孫思邈,他很 有名的就是那個六字訣,就是它的那個呼吸發出的聲音,要根據他的五臟對應,這他 是對應的六個字”。
    (5)站樁
    站樁需保持姿勢、神意內守的狀態,身氣血通暢調達,練習時間從幾分鐘到一小 時不等,正如患者E說:“站樁就是養,我說這個站樁就是要精神內養,按照黃帝內 經的養生方式來站樁,你就是說靜靜的閉目養神也好的,你站個五分鐘,站個十分鐘, 你的這個腳馬上會發熱,每次練習太極拳之前都是可以做的”。調養心情,靜志安神, 如患者H收說:“站樁就是先站好,然后呢心情,就是心先靜下來,呼氣吸氣然后先 靜下來,慢慢的讓自己心靜的時候呢,就像閉目養神嘛”。
    (6)靜坐
    靜坐標準的方式注重意念和呼吸,使心情平靜、心平氣和、澄清思慮,單盤和雙 盤是靜坐的主要方式,如患者I說:“靜坐方式也有很多很多的,比如單盤或者雙盤, 現在,我以前是雙盤,現在主要是單盤,這個也是要因人而異的,十分鐘或者20分鐘 以后,靜坐的時候嘴巴里會分泌些津液,這個通過靜坐,它就會發現它就會想得通”。 時間上一般10分鐘以上,患者J也說:“我會做打坐,一般坐40分鐘,每天晚上睡覺 前打坐,小孩子做做也挺好的。就是安心坐,找一個安靜的房間”。最簡單的閉目養神 可以使自己放空,患者E表示閉目養神十分鐘都可以的。你做這個的時候,你可 以什么都不想”。
    (7)音樂療法
    中醫養生中的音樂療法最常見的是五行音樂,訪談有聽過五行音樂的患者認為它 能夠使人沉靜,調節情緒狀態,給人沉浸下來。如患者F說:“我特意去在百度上搜, 說是對應人體的五臟。偶爾會聽,是會給人一種很放松的一個狀態,就是很放松S又 如患者E說到:"它每一個聲樂的音調不一樣,它對應的,人的心情也是不一樣的, 就是它每一樂調都是有不一樣的含義……有時候我就會會聽這個音樂,手機上搜這些 音樂的種類很多的啊”。在聽音樂時間方面,一般偶爾聽五行音樂,避免重復聽而厭煩。
    2沖醫養生可以改善健康行為和心理健康
    以上所述,中醫養生讓他們飲食科學、起居有常、傳統運動,以及還需要改變不 良嗜好,如患者E表示:“其實有些該注意的要注意,不良嗜好也不要有,比如抽煙、 喝酒”。在心理健康方面,中醫養生使患者心情愉悅,思想清明,抱著平靜的態度,如 患者D說:“做完了之后心情愉快,然后身體感覺上還挺好的,因為身體就是要活動 開,而且要知道掌握技巧,然后,掌握之后,整個身體就比較輕松了”。身體靈活,心 態平和,如患者E說:“我感覺身體是還可以的。我的手腳還是比較靈活的。平衡方 面也是很好。因為做太極拳也是對平衡方面也是很好的,好像是世界公認的反正這個 是會比不練的好,至于其他的嗎,就是感覺自己的心態吧,會比較平和覺戒驕戒躁, 冷靜思考,如患者F說:“這么一說我確實我之前確實是一個比較容易生氣的人,比 較容易暴躁的人,最近確實是不會像以前那樣生氣了,我也不知道是這應該就是我堅 持養生的一個結果吧”。再如患者I說:“不容易急躁和沖動,對待事情冷靜思考分析, 注重換位思考S從消極情緒轉變為積極情緒,如患者K說:“這個人是這樣的,去年 心情是不好的,我自認為打太極拳是很好的,我覺得睡眠最好的是心情安穩,人心靜 下來了,睡眠也睡的好了”。
    3 •對中醫養生充滿期許
    (1) 多樣性的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方式多種,例如運動養生,傳統運動方式多種,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健 身氣功就有12種,每個人可以選擇多種的運動方式,形式多樣。就如患者E說:“不 只是這個太極拳,還有八段錦,易筋經,我練了這個八段錦、易筋經都有練過的,因 為中醫養生他是豐富多彩的。就是不要單一,就是我們東練練西練練,不只是練一個 東西,因為可能練一個東西,它會傷害到我們某一個方面”。正如該患者所說,豐富多 彩的運動方式可以避免因同個動作多次重復傷害筋骨。
    (2) 個性化的中醫養生
    因每個人的身體情況、興趣愛好不同,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養生方式來滿 足自己的需求。如患者E說:“做的總的原則都是根據黃帝內經,但做的時候是因人 而異的,太極拳也是這樣的,但是也是要掌握它的原理二 掌握養生原則式關鍵,但不 可一味跟從大眾,在養生有效范圍內可以選擇不同方式是實現個性化的途徑。
    (3) 專業化的中醫養生
    患者需要標準的養生方案和中醫師指導,患者B說:“我希望有專業的中醫專家 可以指導我,比如每天應該做什么,其實我對中醫還是很感興趣的,希望他們能夠對 我的生活習慣做個指導,特別是飲食方面的監督”。希望加大專業的中醫藥服務宣傳, 讓更多人了解認識它,如患者G說:“我覺得現在的中醫養生宣傳的不是很到位,特 別是宣傳上面是不和到位的,像現在普遍的老百姓不知道中國真正的養生是怎樣的 再如患者L說:“希望我可以得到更多的幫助,無論是我的毛病啊,還是心情,有時 候會聽到醫師的安慰,我真的會安心很多,我希望中醫可以被更多人知道和接觸”。
    4.情緒調節方式多樣
    (1)直面困難
    患者I表示:“我喜歡靜坐反思自己一下啊,有時候反思的時候也會覺得我今天好 像也沒做錯啊,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 ?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發泄,例如大哭,但 發泄完之后要直面困難,主動解決問題,該患者還表示說:“我們還是要堅強的去面對 自己的困難,有時候用哭來發泄是可以的,但是要想出辦法來解決。你說這個情緒調 節,它是有技巧的,當你學會怎么面對苦難的時候,你就知道怎么如何去調節自己情 緒化患者B也表示:“調節自己心情那就要去解決,解決完了就好了 調節消極的 情緒,需要找到根源所在©
    (2)釆取行動調節心情
    采取一些行動,讓自己不再過度的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最大程度的得到愉悅感, 滿足感。①散步:散步使自身安靜下來,同時可以感受大自然,有效去除心中的霧霾, 讓自己感到愉悅,也是是一種很有效的緩和心情的運動。如患者A說:“我會散步, 去外面逛一圈,一個小時回來,這個消消火啊”。患者E也說那我會自己出去走走 吧”。②看視頻:選擇喜歡看的視頻,患者B表示:“對于自我調節的話,我會看視頻, 看手機上的視頻,也喜歡看新聞,很多時候,看手機看了之后,我就不知道為什么心 情不好,很快就忘記了”。患者C也說:“比如我看個電視,看個電影就忘記掉了”。 選擇一些娛樂視頻,如患者F說:“我就去找一些很開心的一些視頻,就是能夠讓我 笑的一些視頻,我覺得那樣就會慢慢的,就不那么難過了”。③聽音樂:放松身心,緩 解苦悶的心情9患者D說:“聽聽音樂可以的,緩解自己心情"。患者G表示:“是外 面去散散步啊,聽聽音樂啊,把它沖掉,把它緩解掉,就好了”。④聊天交流:主動和 別人聊天,患者H也表示和朋友聊天:“抑郁低落的時候我會找朋友聊聊天,出去玩 玩”。聊天除了可以使自身忘卻難過的事情,還可以通過大笑的方式消除消極情緒,患 者I表示:“喝個茶,聊聊天,大家其實這種的就是交流交流感情啊,大家交流感情開 心的嘛,可以大笑”。⑤運動:運動可以使緩解負面情緒,身體上的疲勞會分解消極的 思想,如患者K選擇打太極拳,他認為打太極拳使人心靜,也是最好的安眠藥。
    (3)向親朋好友尋求安慰
    向朋友尋求安慰,患者B表示:“和好姐妹聊聊天,說下自己是什么事情心情不 好,給我開導開導”。患者D也表示如此:“那就是跟朋友嘮嗑”。向親人溝通聊天, 患者C說:“子女是最大的安慰啊,尤其是自己感覺很郁悶的時候”。患者F經常找自 己的妹妹安慰:“我妹,我希望他能夠安慰我
    (4)培養興趣
    做自己喜歡做的娛樂方式,如患者A喜歡打麻將,如患者D喜歡唱歌跳舞:“有 時候會去跳廣場舞,也愿意聽歌唱歌,以前會跟他們去爬爬山之類的”。患者E喜歡 看書、打拳:“看看書,如果你自控能力好的話,那你自己可以去什么打拳啊,也是可 以的,有些什么拳擊啊,他就是發泄一下”。患者F喜歡打羽毛球:“我很喜歡打羽毛 球,打球的時候可以讓我心情愉快”。
    (5)助人為樂
    助人為樂,自得其樂,給予別人支持是一個愉快的經歷,可以增加幸福感,降低 壓力。患者I說:“做志愿者真的很快樂,我覺得這也是我積極情緒的來源在做志 愿者的同時,獲得幸福感:“就是我們志愿者,我就是說通過這種正能量去影響他們, 同時也給自己幸福感”。患者A也說到:“之前我上班,我朋友有困難我都會幫助他們
    (6)好好睡一覺
    負面情緒的產生讓自己思緒混亂,倒不如放空思想,好好的睡一覺,醒來時放下 糾結。如患者H表示:*'如果說煩躁的時候有時候我會去睡覺,可能是會好一點”。患 者C也是如此:“睡一覺也能調節的,睡覺就忘記了”。
    5対移動醫療方式的可接受性
    接受mHealth的方式,并希望以文字和視頻相結合的形式。如患者B說:“那比 如視頻、文章是不是都可以,現在網上的東西很多的,我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假的,如 果有權威的,專業的,我是很希望這些東西能夠幫助到我”。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 內容,并且希望獲取途徑不那么繁瑣,如患者表示:“比方說你搜一個關鍵詞,然后它 有一段話會教你怎么解決這個事情”。對于中醫養生方面的mHealth形式,也有表示希 望偏向中醫知識萱傳,如患者I說:“像你們這種中醫管理啊,發放一些像中醫宣傳冊 可以怎么調節的,有需求的人會點進去看的”。以中醫養生為主的調節情緒,即中醫情 志調節,如果依托inHealth讓患者獲取資源,訪談對象中大部分患者是同意且支持的。
    (四)討論
    1対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的可行性支撐
    中醫情志干預方案中設計的干預策略,如傳統運動鍛煉、直面困難、向親朋好友 尋求安慰、多種情緒調節方式等,在質性訪談結果中獲得了支持和期許。質性訪談的 結果說明了中醫情志干預方案的可行性;CVD患者需積極面對CVD治療,CVD患者 的性格、應對方式、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體現在CVD慢性疾病后的心理應對過程中, 這些因素也體現在所制定的中醫情志干預方案中。
    2.對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的補充
    質性訪談對CVD中醫情志干預方案中補充三級指標內容,增加了以下內容:① 中醫養生宣教內容: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和情志調攝;②補充運動移情的 傳統運動方式和明確頻率;③培養興趣愛好,提供多種娛樂方式;④喜勝悲的方式, 助人術方法;⑤增加養心調神方式和確定頻率。具體補充內容見表5,擬定CVD患者 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包含一級指標5項,二級指標10項,三級指標28項°
    表5CVD患者中醫情志干預初步方案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1.言語開導法 1.1心血管病健康宣教 1丄1心血管病認識:認識心血管病
    1.1.2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可控危險因素認識
    1.13心血管病健康生活方式:了解健康生活方 式的重要性
    1.2中醫養生宣教 1.2.1飲食調養:飲食規律、食不可過飽和過少、 食不偏嗜、飲食清淡、適當中藥食療(新增) L2.2起居調攝:作息規律、順應四時起居、安 臥有方、勞逸適度、起居環境舒適(新增) 123運動保健:遵循運動養生要領和原則、了 解常見傳統運動方式(新增)
    1.2.4情志調攝:了解情志調攝基本知識(新增)
    1.3引導和鼓勵患者 131答疑解惑:建立微信群,邀請心血管病專 家及時解答心血管病患者的疑惑
    1.3.2開導安慰:當患者心情低落時,及時與自 己的家人朋友聊天,獲得安頓和撫慰
    1.3.3慰勉:鼓勵患者樹立信心,保持積極心態
    2•順從情欲法 2.1疏泄情緒 2丄1傾訴:找親朋好友傾訴
    2.1.2宣泄:大哭一場,宣泄情緒,順從自己的 內心
     
    3.移情易性法
    3.1運動移情
    3.2興趣移情
    3.1.1散步;每日飯后散步30min以上(修訂) 3丄2練習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或太極拳: 觀看移動平臺上的視頻,跟著視頻鍛煉,患者選 擇自己喜歡的傳統運動方式鍛煉8w,每周3?5 次,每次20-30min (修訂)
    321培養興趣: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新増)
    4.情志相勝法
    4.1喜勝悲
    4.2思勝恐
    5.靜志安神法
    4.3思勝怒
    5.1養心調神(養神練 習三選一,每周3~5次 /8周)
    4.1.1觀看娛樂視頻:當患者心情低落時,播放 娛樂視頻,選擇自己喜歡的娛樂視頻進行觀看, 移動平臺上的娛樂網站包含小品、相聲等娛樂視 頻,可選擇自己的喜好選擇觀看視頻(修訂)
    4.1.2收聽五行音樂徵調:當患者心情低落時, 可收聽代表作《山居吟》、《文王操》、《樵歌》、
    《漁歌》
    4.13聊天交流:患者多與家人或朋友談論輕松 有趣的話題,幫助患者放松情緒
    4.1.4助人術:做好事善事,利他助人,既可以 給他人帶來快樂,也可使自己心安理得,心境坦 然,有安全感,有價值感(新増)
    4.2.1收聽五行音樂宮調:當患者恐懼時,可收 聽代表作《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陽春》 422尋求醫生:當患者恐懼自己當前的疾病狀 態時,及時尋找醫生幫助,解決自己的恐懼 423觀看心血管健康宣教知識*當患者恐懼自 己當前的疾病狀態時,可觀看移動平臺上的心血 管宜教網站,包含心血管病科普知識、防治知識
    (修訂)
    424直面困難:思考解決問題,消除恐懼
    4.3.1思考發怒的原因:…思發怒有無道理,二 思發怒后有何后果,三思有無其它方式替代
    5.1.1臥床養神:當產生負面情緒時,睡一覺放 空思想(修訂)
    5,1,2練習站樁:一般以站為主,鍛煉要精神集 中,思想安靜,凝神定意。每次10?60mim (新 增)
    5.1.3練習打坐:調身、調息、調心,每次
    10?40mim (新增)
    5.1.4練習六字訣:通過咽、呵、呼、噓、吹、 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以牽動不同的臟腑經 絡氣血的運行。每日晚上睡前練習20?30min
     
     
     
     
     
     
     
     
     
     
     
     
     
     
     
     
     
     
     
     
     
     
     
     
     
     
     
     
     
     
     
     
     
     
    四、基于移動醫療的干預方案構建
    (-)構建目的
    為改善CVD患者情志療法實施干預措施場景的局限性、干預實施者的局限性, 采取基于移動醫療的呈現方式,以期使CVD患者自助式獲取資源來自我調節情緒和 改善心理健康。
    目前我國“微信”的普及型和易用性極高,“微信小程序”是“微信”綁定的Web 應用程序,不僅能夠實現傳統手機APP的核心功能,還因其無需安裝、無需進行賬號 注冊、開發周期較短、推廣成本低等眾多優點,被廣泛應用于醫療護理各個行業領域。 經過課題組成員討論,本研究決定依托于“微信小程序”進行干預方案的實現稔
    (二) 構建方法
    由課題組成員共同完成以下內容的平臺開發,包括前期方案內容構建和代碼書寫。
    1•用戶端的功能
    前端模塊分配、界面樣式設計,后端連接以及后續所有的代碼調整和完善,包括 登錄、CVD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的呈現(以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方式呈現)、 打卡、在線溝通或反饋、量表測試、基本信息填寫等功能。
    2 •管理端的功能
    新增、刪除或修改用戶信息或測評結果管理、干預方案管理(新增、刪除或修改 干預方案內容)、數據導出、數據分析等功能。
    (三) 結果
    L用戶端功能實現
    系統內容包含計劃實施主題、健康計劃執行、問卷和不適四大板塊。①計劃實施 主題主要介紹中醫情志療法含義和改善心理健康效益;②點擊健康計劃執行,將出現 心理彈性測試,測試結束后將依據分數高低推薦調節方案,健康計劃執行主要干預內 容包括言語開導、順從情欲、移情易性、情志相勝和靜志安神五大主題,具體內容以 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方式呈現,每完成之后點擊“完成”,以用于打卡記錄;③問 卷包括一般資料調查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問卷、心 理彈性量表,測試者在線填寫;④健康計劃執行過程中,如有不適感受,可點擊不適 板塊并記錄。部分內容如下圖所示。
    首頁
    <問卷
    • ••
    歡迎您阿白!
    計劃實施主題
    目每日打卡
    健康計劃執行
    問卷
    問卷調查
    JVII WS9/Z>/®/!a/w RW/WJ
    親愛的參與者您好!
    在開始練習之前,您需要先完成調查問 卷,這些問卷主要是為了了解您最近的身心 健康情況,您的填寫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提高 心理護理質員,更好地幫助您的身心健康。 本問卷所填寫答案無謂對錯,也不涉及任何 個人隱私,因此不會對您造成任何影響,請 不必有任何顧慮。
    您的意見非常寶貴,譴您先詳細閱讀上
    不適
    <心理健康 —@
    根據測試結果,為您推薦以下方案
    中醫心理健康調節
    <言語幵導 … ◎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
    順從情欲
    高血壓、吸煙、血脂異常、糖尿病、超重與肥胖' 身體活動不足、不合理膳食、酗酒、精神壓力大等 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可控危險因素:管理可控制的危 險因素可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和死亡。
    完成
    完成次數:28
    圖6用戶端功能頁面
     
     
     
     
     
     
     
     
     
     
     
     
     
     
     
     
     
     
     
     
     
     
     
     
     
     
     
     
     
     
     
     
     
     
    2.管理端功能實現
    部分內容如下圖所示:
    Chinese Medidne ▼
     
    目內有■合 *
    < ^^223 m3 ^BS3 c i @
    r醉HV■漓"SOS' 呢劈 if音宦*稔41 (HL豆廉 期人術• HRT
     
     
     
     
    圖7管理端功能頁面
    五、專家小組會議
    專家小組會議法是指對預測對象由在一定領域內較為知識經驗豐富、權威的人員 組成專家小組進行會議討論,并發揮集體的智能結構效應,對預測對象發展趨勢做出 判斷和形成預測結果的方法。
    (-)專家遴選
    1.納入標準
    (1) 從事心血管病防治、心理學、中醫學研究的醫療專家、護理專家及院校教師 等,專業知識豐富,學術態度嚴謹;
    (2) 本科及以上學歷,中級職稱及以上,工作10年以上;
    (3) 自愿參加且對本研究積極性較高者。
    (二)會議過程
    會議主題包括課題背景和方案構建流程介紹、干預方案的集體分析和討論,會議 共進行60分鐘。過程中能夠及時反饋并指出方案的不足,研究組全程做好會議記錄和 錄用。會議的提綱包括:①前期擬定的方案初稿是否全面?②方案的具體措施和構建 過程中是否考慮到相關影響因素和注意事項?③干預方案實施的設計是否科學、可行、 有效?④研究者如何進行質量控制效果較好?
    (三)專家資料收集方法
    為了全面收集專家意見,發放專家邀請函,會議后一周內收集專家評價表,包括 CVD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專家評價表和干預方案實施設計專家評價表,并填寫專家 資料,包括專家熟悉程度量化表及判斷依據程度量化表(附錄三)。專家評價表設置指 標重要性評分和修改意見欄,重要性評分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各項條目按照重要 性程度分為非常重要=5分、比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重要=2分、非常不重 要=1分。專家判斷依據(Ca)和專家熟悉程度(Cs)具體賦值如下〔1勿:
    表6專家判斷依據(Ca)自我評價賦值表
    判斷依據 對您判斷程度的影響
    理論分析 0.3 0.2 0.1
    實踐經驗 0.4 0.3 0.2
    對國內外現況的了解 0.2 0.1 0.1
    直覺 0.1 0.1 0.1
    表7專家對填表內容熟悉程度(Cs) 自我評價賦值表
    內容分類 熟悉程度
    熟悉 較熟悉 一般 不太熟悉 不了解
    心血管病相關知識 1.0 0.8 0.6 0.4 0.2
    中醫情志相關知識與理論 1.0 0.8 0.6 0.4 0.2
    心理學相關知識與理論 1.0 0.8 0.6 0.4 0.2
     
    (四)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2013表格進行數據雙人錄入核對,應用SPSS 25.0對專家的權威系數 (判斷依據與熟悉程度)、協調系數(變異系數CV和Kendall W協調系數)進行統計 分析,并使用頻數、百分率對專家一般情況進行描述性分析。
    (五) 結果
    1?專家基本信息
    本次專家小組會議共邀請8名專家參加,均為高級職稱,其中男性3名(37.5%), 女性5名(62.5%);年齡39?56歲,平均年齡(47.25±6.54)歲;工作年限1卜38年,
    平均(23.75±9?18)年;專家基本信息見下表:
    表8專家基本信息表
    編號 性別 年齡
    (歲) 工作年限
    (年) 學歷 職稱 專業領域
    A 46 23 博士 主任醫師 心理學、精神衛生學
    B 54 32 博士 主任醫師 心血管病內科學
    C 56 38 本科 主任護師 護理學
    D 51 25 博士 副主任中醫師 中醫學
    E 43 20 碩士 主任醫師 全科學
    F 50 28 博士 主任中醫師 針灸學
    G 39 10 博士 副研究員 心理學
    H 39 14 碩士 副主任中醫師 中醫學
     
    2.討論結果
    (1) 干預方案內容探討
    專家B和專家C提出在言語開導法相對其他方法而言,方案內容不夠具體。專家 C還指出順從情欲法中如何傾訴需要描述具體的做法、移情易性法中培養興趣需描述 具體可行的內容、情志相勝法中直面困難沒有具體內容。專家D和專家F提出情志相 勝法應明確“悲”、“恐”、“怒”的含義,讓患者有目的地選擇相對應的情緒處理方式, 專家F還建議把情志相勝法中“助人術”應具體加上幫助他人的途徑方式指導患者。
    針對言語開導法的內容,專家G提出系統中文本和圖片內容的修改,建議“飲食 調養”中飲食規律具體展開、“什么是心血管疾病”的介紹建議再加一句結束語、“心 血管病健康生活方式”中加上睡眠熬夜的危害和限制飲酒針對CVD的危害描述、“心 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與圖片描述一致。專家H同樣主要對系統內容設計提出以下建 議:“過食傷身”中最后一句改為“痰為百病之源,容易變生全身多種疾病”更為合適、 “飲食調養”中加上“冬季人體陽氣內收于里,體表寒冷而少汗”的冬季特點、“四季 生活作息規律”中建議春夏秋冬季分段描述、“引導和鼓勵”加漫畫表達情景、情志相 勝法“聊天交流和助人術”中加圖片表達情景。
    (2) 干預方案實施設計探討
    ①干預對象的選擇及納入和排除標準:專家A和專家B提出CVD患者納入標準 中的CVD診斷標準較為寬泛,需要進一步修改,根據研究設計排除標準中應加入“患 者伴發抑郁或焦慮障礙,癥狀符合臨床治療標準者化
    ②干預形式(系統設計):專家們共同指出系統設計的呈現形式需要一一對應干預 方案內容,平臺設計需要與背后推送相關內容的邏輯關系和個體化需求。專家C和專 家E表示依據此研究的干預形式,保證患者的依從性建議納入文化程度較高的研究對 象進行干預。
    (3)干預時間和頻率:專家們對干預時間和頻率的證據來源表示認可,在預試驗 后需進一步確定研究對象樣本量。
    (4)干預測量指標和測量時間點:測量指標和時間點均表示同意。
    3 •專家權威程度
    專家權威程度Cr由專家對咨詢內容的判斷依據(Ca)和熟悉程度(Cs)決定, Cr= (Ca+Cs) /2, 一般認為專家權威程度Cr ffi>0.7較為理想〔比叫本研究結果顯示 Ca值為0.950, Cs值為0.767,專家Cr值為0.784?0.934,平均0.859,說明專家權威 性高。
    4專家意見集中和協調程度
    條目重要性評分均值(Mean)和變異系數(CV)作為本次專家評價表條目篩選 的指標,條目Mean <>3.5分且CV值切?血刃的條目予以暫時保留,同時結合專家小 組會議專家意見對條目內容進行修改、刪除、增加或合并。一般認為肯德爾和諧系數 W取值為0?1, W值越大,表明專家意見協調程度越好wo】。變異系數CV值越小, 表示專家對該條目的意見越小,一般CV值<025說明專家對條目的評估結果具有高 度統一性打結果見下表:
    表9干預方案專家意見協調程度
    Mean 值 SD值 CV值 W值 卡方 P值
    一級條目 4.6 卜 5.00 0.0(H).547 0.00-0.12 0.333 6.667 0.155
    二級條目 4.38-5.00 0.0(M).52 0.0(H). 11 0.265 19.075 0.025
    三級條目 4.38 ?5.00 0.00-0.76 0.00-0.17 0.208 44.940 0.016
     
    干預設計 科學性 可行性 有效性
    CV值
    1.干預對象 0.17 0」1 0.11
    2.干預實施者 0.07 0.10 0.11
    3 •干預形式及內容(系統設計干預形式) 0.11 0.22 0.13
    4.干預結局指標及測量時間點 0.10 0.10 0.07
     
    5•干預方案修改結果
    根據專家修改意見和評價結果,修改6個條目,未刪減和增加條目,并對系統內
    容進行了 9處修改,最終確定CVD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內容見下表:
    表11CVD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1•言語開導法 1.1心血管病健康宣教 1.1.1認識心血管病
    1.1.2認識心血管病可控危險因素
    1.13 了解心血管病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1.2中醫養生宣教 1.2.1飲食調養:飲食規律、食不可過飽和過少、食不偏嗜、 飲食清淡、適當中藥食療
    1.2.2起居調攝:作息規律、順應四時起居、安臥有方、勞逸 適度、起居環境舒適
    1.2.3運動保健:遵循運動養生要領和原則、了解常見傳統運 動方式
    1.2.4情志調攝:了解情志調攝基本知識
    1.3引導和鼓勵患者 1.3.1答疑解惑:建立微信群,邀請心血管病專家及時解答心 血管病患者的疑惑
    132開導安慰:當患者心情低落時,及時與自己的家人朋友 聊天,獲得安頓和撫慰
    1.3.3慰勉:鼓勵患者樹立信心,保持積極心態
    2.順從情欲法 2.1疏泄情緒 2.1.1傾訴:當你情緒低落或內心緊張不安時,找關心體貼或 誠實可靠的親朋好友來傾訴,找準傾訴時機,把心里的煩惱 訴說出來
    2丄2宣泄:大哭一場,宣泄情緒,順從自己的內心
    3.移情多性法 3.1運動移情 3丄1散步:每日飯后散步30min以上
    3.1.2練習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或太極拳,選擇自己喜歡 的傳統運動方式鍛煉8w,每周3~5次,每次20~30min
     
     
    321培養興趣: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從事自己喜歡的活 動,如書法、繪畫、弈棋等,可免思慮萬端,排解愁緒,寄 托情懷,舒暢氣機,頤養心神,有益于身心健康。當代較為 流行且被大家喜愛的有廣場舞、爬山、唱歌等
    4.1.1觀看娛樂視頻:當患者心情低落時,播放娛樂視頻,打 開娛樂網站,選擇自己喜歡的娛樂視頻進行觀看
    4丄2收聽五行音樂徵調:當患者心情低落時,可收聽代表作
    《山居吟》、《文王操》、《樵歌》、《漁歌》
    4丄3聊天交流:患者多與家人或朋友談論輕松有趣的話題, 幫助患者放松情緒
    4.1.4助人術:做好事善事,利他助人,既可以給他人帶來快 樂,也可使自己心安理得,心境坦然,有安全感,有價值感 421收聽五行音樂宮調:當患者恐懼時,可收聽代表作《梅 花三弄》、《高山流水》、《陽春》
    422尋求醫生:當患者恐懼自己當前的疾病狀態時,及時尋 找醫生幫助,解決自己的恐懼
    4.2.3觀看心血管健康宣教知識:當患者恐懼自己當前的疾病 狀態時,可觀看心血管宣教網站,包含心血管病科普知識、 防治知識
    424直面困難:當你遇到困難時,思考解決問題,消除恐懼。 第一步:認識到這件事情是需要處理;第二步:冷靜分析問 題的主要矛盾;第三步:找出問題的解決方式并解決它 431思考發怒的原因:一思發怒有無道理,二思發怒后有何 后果,三思有無其它方式替代
    5丄1臥床養神:當產生負面情緒時,睡一覺放空思想
    5丄2練習站樁:一般以站為主,鍛煉要精神集中,思想安靜, 凝神定意,每次lOWOmim
    5.1.3練習打坐:調身、調息、調心。每次lOMOmim
    5丄4練習六字訣:通過咽、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 同發音口型,以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每日晚上 睡前練習20?30min
    六、預試驗
    (-)研究對象與方法
    在杭州市某社區選取8例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CVD患者,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 組和試驗組各4例。
    1•納入標準
    (1)符合WHO關于心血管的診斷標準和醫院主要診斷屬于心血管疾病,納入的
    疾病范疇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先天性心臟病、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218周歲;
    (2) 意識清醒,溝通能力正常,能夠使用智能手機;
    (3) 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
    2排除標準
    (1) 生活不能自理者;
    (2) 處于疾病急性發作期或終末期患者;
    (3) 精神類疾病患者;
    (4) 合并其他嚴重性疾病患;
    (5) 近期存在突發事件使心理受到刺激;
    (6) 正在參與其他研究。
    3.剔除標準
    研究期間出現嚴重并發癥或突發身體疾患的人群。
    4•脫落標準
    (1) 研究中主動退出者;
    (2) 干預期間無法取得聯系者。
    選取的CVD患者一對一指導完成問卷填寫,以保證問卷的完整度和準確性,實 施研究小組對試驗組的患者進行系統操作“小程序”介紹和及時解決干預過程中的疑 惑和困難。干預實施過程中,研究者及時記錄患者使用小程序的體驗感、不足之處和 建議以及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全程跟蹤患者的使用方案動態。對照組為常規健康 宣教,預試驗干預共進行8周。
    (二)結果
    1•一般資料
    表1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例次/ (%) / (x±5)
    項目 類別 對照組 試驗組
    性別 2(50) 4(100)
    2(50) 0(0)
    年齡 / 65.25±3.86 64.00 土 3.46
    BMI / 22.18±2J9 21.66±1.16
    婚姻狀況 已婚 2(50) 4(100)
     
    喪偶 2(50) 0(0)
    文化程度 初中 3(75) 1(25)
    高中或中專 1(25) 3(75)
    目前的工作情況 退休 4(100) 4(100)
    月收入(元/月) 200卜2999 1(25) 1(25)
    300(M999 3(75) 2(50)
    5000-8000 0(0) 1(25)
    吸煙 不吸煙 2(50) 2(50)
    以前吸,戒煙(已有30天完全不吸煙) 2(50) 2(50)
    飲酒 從不喝酒 3(75) 3(75)
    以前喝,戒酒 1(25) 1(25)
    睡眠 好07?8小時) 1(25) 0(0)
    中等(>5?6小時) 3(75) 4(100)
    運動 間斷運動(體育運動:<3次/周、<20min
    /次,連續時間<3個月) 1(25) 1(25)
    從不運動 3(75) 3(75)
    堅持服藥 4(100) 4(100)
    血壓 一級 3(75) 3(75)
    二級 1(25) 1(25)
    血糖 正常 3(75) 4(100)
    高血糖 1(25) 0(0)
    血脂 正常 2(50) 3(75)
    高血脂 2(50) 1(25)
    目前的診斷(心血 管疾病類型) 高血壓 2(50) 2(50)
    冠心病 2(50) 2(50)
    疾病持續時間 45年 1(25) 3(75)
    6?10年 3(75) 1(25)
     
    2•患者實施情況
    表13小程序打卡記錄
    中醫情志調 攝方法 打卡指標 患者1打 卡記錄/次 患者2打 卡記錄/次 患者3打 卡記錄/次 患者4打卡 記錄欣
    言語開導法 心血管病認識 2 1 1 1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2 1 1 1
    心血管病健康生活 方式 2 3 1 2
    飲食調養 3 3 4 5
    起居調攝 3 3 5 2
    運動保健 4 3 2 5
    情志調攝 3 4 3 3
    答疑解惑 5 4 0 0
    開導安慰 4 3 2 1
    慰勉 3 3 0 1
    順從情欲法 傾訴 2 1 2 2
    宣泄 2 1 2 4
    移情易性法 散步 46 30 23 35
    傳統運動鍛煉 23 24 16 20
    培養興趣 2 2 1 4
    情志相勝法 觀看娛樂視頻 5 3 4 10
    收聽五行音樂徵調 7 2 3 5
    聊天交流 12 10 4 14
    助人術 4 2 4 7
    收聽五行音樂宮調 3 5 2 3
    尋求醫生 3 3 3 4
    觀看心血管健康宣 教知識 2 0 1 2
    直面困難 0 3 2 5
    思考發怒的原因 0 1 1 1
    靜志安神法 臥床養神 5 6 4 5
    傳統養心調節方式 25 25 18 24
     
    3.方案操作可行性分析和方案修訂
    預試驗過程中,有2人在干預過程中向研究人員請教的問題較多,并且多以通過 49
    微信溝通的方式,但最終試驗組4人完成了 8周的干預計劃,表明本方案具有可行性。 干預過程中對方案的文本內容未進行修改,但是對小程序的實施頁面做出了修改,具 體問題和修改如下:
    (1)干預過程中1位患者傳統運動實施的次數要求并未按照實施計劃進行,該患 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做了,但經常忘記打卡,經了解其他患者表示也有該經歷。 根據該問題將對系統設置打卡提醒頁面或者在微信群里每日發送打卡提醒。
    (2)打卡記錄顯示,患者的依從性還有待提高,之后在干預過程中研究者將鼓勵 患者在微信群里分享打卡記錄,例如分享運動視頻記錄等,促進患者間的相互學習, 增加患者對本研究的理解以及提升干預依從性。
    (3)2位患者反饋小程序部分頁面字數較多,經研究者討論,建議保留,不予以 刪除,并在文字內容較多的頁面增加圖片以提高興趣。
    (4)患者表示傳統運動練習希望定期組織活動一起運動,研究者考慮到本課題需 保留自助式和可持續性的特點,將聯系社區為患者提供活動場所。
    第四部分基于移動醫療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的實證研究
    ―、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
    1 •研究對象概況
    選取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杭州市某社區醫院就診且同時符合納入標準的 CVD患者的72例門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2•樣本量估算
    nl和n2分別為干預組和對照組的樣本量,其中b為兩總體樣本標準差的估計值, 計算中用樣本標準差s代替;6為兩樣本均數的差值;檢驗水準設為a二0.05, P-0.1, 查表得紜二1.96,知二1.28,根據預試驗得0/8=1.19,計算岀nl二n2二30例,考慮到20% 的樣本流失率,最終確定研究對象72例,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6例。
    _ 2(za +z^)2 *ff2
    n= 52
    3•納入標準
    同預試驗。
    4排除標準
    同預試驗。
    5 .剔除標準
    同預試驗。
    6.脫落標準
    同預試驗。
    (二)研究方法
    1評價指標
    (1) 一般人口資料
    經社區醫院批準,患者信息來自門診就診的電子病歷系統及自編基本信息問卷, 一般人口學特征及疾病相關資料包括:姓名、年齡、性別、體重、身高、文化程度、 工作情況、婚姻狀況、家庭月收入、睡眠、運動飲食狀況、吸煙史、飲酒史、血壓、 血糖、血脂、病程等。
    (2)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
    通過前期文獻研究,中醫情志療法測量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水平以該量表測量為 主,Zung自評焦慮抑郁量表包括抑郁自評量表(Sel&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和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量表均含有20項條目,這些條目 能夠說明患者焦慮、抑郁的典型表現,每個條目分為4個等級,總分80分。結果按照 標準分評定,標準分=(總分/80) X 100分,其范圍值25?100分,標準分越高,說明 抑郁傾向或焦慮傾向越嚴重[1唄 當SDS標準分253分時患者存在抑郁狀態,SAS標 準分M50分時表示患者處于焦慮狀態22]。
    (3)心理彈性量表(RS-25)
    依據 WagnUd 和 Young (1993) RS-25 心理彈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25)漢化適 用于CVD患者的心理彈性量表,由我國學者楊芳、黃維肖等人研制,該量表有25個 條目組成,包括了鎮靜、不斷自我提高、自信、有意義的生命體驗4個維度。量表總 Cronbach'soc系數為0.947,各分量表Cronbach, sa系數0.789?0.913,此量表內部一致 性較好【】2罠
    (4)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問卷(TSRQ)
    我國學者劉璐冋]引進國外學者Williams編制的健康行為自我調控量表,結合我 國文化背景進行本土化修訂,在冠心病患者群體中編制中文版的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問 卷(Treatment Self.RegulationQuestionnaiw, TSRQ),該量表包括不吸煙(PA)、健康 飲食(HE)、規律運動(SS)三個維度,每個維度14條目,共42個條目,每個條目 采用1?7分的等級進行評分,1分代表“一點也不對”,7分代表非常對”,程度依 次遞增,每個維度得分范圍為1498分,總得分范圍為42?294分,量表的總 Cronbach* sa系數為 0.949。
    2•實施過程
    依托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取得項目倫理委員會同意,并爭取得到社區 醫生的配合和獲得納入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由研究者篩選符合納入與排除標準的研 究對象從1?72編號,并輸入到excel表中,利用excel軟件隨機數表分組,由excel 表生成1?72個隨機不重復的數字對研究對象進行重新編號。對參與的患者進行培訓, 內容涉及實施目的、實施主要內容、小程序操作、各種量表的講解。設立對照組,對 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照料。評估兩組患者的量表調查步驟見表14o通過建立微信群、增 加小程序中的客服通道、向完成干預的患者發放小禮物、微信小程序記錄頁面添加完 成次數,每天通過后臺査看干預組患者的打卡情況,對未完成的患者進行及時提醒, 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能夠按時完成干預。
    表14調查步驟
    前測(第1周) 實施方案 后測(第8周)
    一般資料調查表、SAS、 SAS、SDS、TSRQ、
    干預組 中醫情志干預方案
    SDS、TSRQ、RS-25 RS-25
    一般資料調查表、SAS、 SAS、SDS、TSRQ、
    對照組 常規健康宣教
    SDS、TSRQ、RS-25 RS?25
     
    3•質量控制
    (1) 調查工具
    一般資料由研究者查閱文獻后自行設計,導師指導,課題研究小組討論后最終制 定,其他量表由查閱文獻和課題設計選取。
    (2) 人員培訓
    在線問卷調查開始前成立研究小組,由研究者本人對本次研究的目的、內容、方 法、指導語及注意事項進行統一培訓。
    (3) 問卷填寫
    在調查對象了解和理解本研究的目的、意義、以及同意的前提下進行問卷填寫, 研究者在小程序中問卷模塊的設計加入了提醒功能,當患者漏填問卷時將不能點擊提 交按鈕,會顯示“您還有問題沒有答完,請仔細檢查",確保以及收集完成問卷沒有漏 填的條目,以減少偏倚。后臺實時記錄調查表信息,由研究者即刻進行檢查和核對, 發現問題及時修正,做到無漏項和錯項。
    (4) 實施監督
    后臺監督干預組患者實施記錄,必要時提醒患者。
    (5) 統計工作
    調查數據經兩名經過培訓的人員核對無誤后分別錄入數據庫。
    4.統計學處理
    選用SPSS 25.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本文中的數據包括計量和計數資料,計量資
    料符合正態分布的采用均數±標準差(匚土S)描述,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 M (P25, P75)表示,組內數據比較采用配對樣本/檢驗,組間和差值比較釆用獨立 兩樣本r檢驗、/檢驗、秩和檢驗進行比較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倫理原則
    (1)尊重原則:在本研究中尊重調查對象的自主決定權、隱私權、匿名權和保密 權。
    (2)有益原則:研究者在開展本研究前仔細評估研究的益處和風險,本著對調查 對象有利益、有好處的原則進行。
    (3)不傷害原則:參與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不會因本研究受到身心傷害。如果實施 過程中患者出現病情變化作答則停止干預。
    (4)公正原則:研究者在本研究中秉持公平態度選擇研究對象,并且公正對待研 究對象,不因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經濟水平的差異而區別對待。
    二結果
    (-)受試者失訪情況
    干預8周后,因住院和身體不適原因,對照組有2例患者失訪,干預組有2例患 者失訪,最終共有其中68例患者完成8周的干預和跟蹤調查,正式研究中樣本的有效 率為944%。
    (二)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
    所納入分析的68名CVD患者中,年齡38?70歲,平均58.56±8.37歲;BMI值 18.94~33.20kg/m2,平均 23.88±2.79kg/m2;男女比例約 1.06: 1;高血壓患者 38 例,占 412%,冠心病患者10例,占14.7%,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23例33.8%,其他心律 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7例,占10.3%;絕大多數患者婚姻狀況為已婚,占 85.3%;文化程度高中或中專和文化程度大專或大學的患者為主,各占35.3%和45.6%, 月收入在5000?8000元的患者居多,占50%;目前工作狀況退休患者居多,占77.9%; 不吸煙者居多,占58.8%;從不飲酒者居多,占61.8%;睡眠情況差的患者居多,占 47.1%;間斷運動患者居多,占77.9%;堅持服藥者居多,占92.6%;高血壓患者中一 級血壓占25.0%,二級血壓占42.6%,三級血壓占13.2%;高血糖患者占19.1%,高血 脂患者占30.9%。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比較后發現,各指標均無統計學差異(C0.05), 基線數據具有可比性(表15)。
    表1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比較例次/ (%) / (匚土S)
    項目 類別 干預組
    (n=34) 對照組
    5=34) 統計值 P值
    性別 18 (52.90) 17 (50.00) 0.059a 0.808
    16 (47」0) 17(50.00)
    年齡 / 59?00£.86 64.00±3.46 0.432b 0.667
    BMI / 23.50±3.01 24.26±2.54 ■1.118b 0.268
    婚姻狀況 未婚 0(0) 0(0) 0.819a 0.852#
    已婚 28 (82.40) 30 (88.20)
    離婚 1 (2.90) 1 (2.90)
    喪偶 5(14.70) 3(8.80)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3(14.70) 6(17.60) 0.431a 1.000#
    高中或中專 12(35.30) 12(3530)
    大專或大學 16(47.10) 15(44.10)
    大學以上 1(2.90) 1(2,90)
    目前的工 在職 7(20.60) 6(17.60) 0.372 a 1.000#
    作情況 退休 26(76.50) 27(79.40)
    其他 1(2.90) 1(2.90)
    月收入(元 <2000 2(5.90) 2(5.90) 1.851a 0.811#
    /月) 20032999 2(5.90) 4(11.80)
    30007999 7(20.60) 8(23.50)
    5000-8000 17(50.00) 17(50.00)
    >8000 6(17.60) 3(8.80)
    吸煙史 不吸煙 21(61.80) 19(55.90) 0.250 a 0.883
    已戒煙 8(23.50) 9(26.50)
    吸煙 5(14.70) 6(17.60)
    飲酒史 從不飲酒 19(55.90) 23(67.60) 1.064a 0.685#
    己戒酒 10(29.4) 7(20.60)
    飲酒 5(14.7) 4(11.80)
     
     
    續表15
    睡眠 好(>7?8小時)
    中等(>5-6小時)
    差(<4小時) 5(14.70)
    14(41.20)
    15(44.10) 4(11.80)
    13(3&20)
    17(50.00) 0.339a 0.893#
    運動 規律運動 1(2.90) 0(0) 4347a 0.077#
    間斷運動 23(67.60) 30(88.20)
    從不運動 10(29.40) 4(11.80)
    堅持服藥 32(94.10) 31(91.20) 0.000a 1.000
    2(5.90) 3(8.80)
    血壓 正常 7(20*60) 6(17.60) 0393a 1.000#
    一級 9(26.50) 8(23.50)
    二級 14(41.20) 15(44.10)
    三級 4(11.80) 5(14.70)
    血糖 低血糖 1(2.90) 0(0) 1.119』 0.765#
    正常 26(76.50) 28(82.40)
    高血糖 7(20.60) 6(17.60)
    血脂 正常 24(70.60) 23(67.60) 0.000a 1.000
    高血脂 10(29.40) 11(32.40)
    目前的診 高血壓 14(41.20) 14(41.20) 0.320a 1.000#
    斷(心血管 冠心病 5(14.70) 5(14.70)
    疾病類型)
    高血壓;冠心病 12(35.30) 11(32.40)
    其他:心律失常、心 3(8.80) 4(11.80)
    絞痛、心肌梗死等
    疾病持續 0~5年 16(47.10) 17(50.00) 0.212a 1.000#
    時間 6?10年 13(38.20) 13(38.20)
    >10年 5(14.70) 4(11.80)
    注:僅/檢驗 叫檢驗#表示Fish切確切概率法
     
    (三)研究對象干預前后心理彈性評分比較
    研究顯示,干預前干預組心理彈性評分為105.79±18.16分,對照組為106.15±17.36 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戶?0?082, P=0.935)o干預8周后干預組的心理彈性 評分上升到118.79±18.95分,與干預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1/74, *0.000), 對照組心理彈性得分為106?06±16.62分,與8周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265, r=0?793),干預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戶2.947,片0.004)。干預組干預前后 差值為13.00±6.46分,對照組干預前后差值為-0.09±1.94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 意義(F11.317, D.000)。
    表16兩組患者干預前后RS-25評分比較
    參數 干預組(n=34) 對照組(n=34) 統計值 P值
    干預前后差值 13.00±6.46 -0.09±1.94 11.317〃 <0.001*
    干預前 105.79±18.16 106.15±17.36 •0.082〃 0.935
    干預后 11&79±1&95 106.06±16.62 2.947方 0.004*
    統計值 -11.74。 0.265°
    P值 <0.001* 0.793
    注:a配對樣本f檢驗 b獨立兩樣本(檢驗 °秩和檢驗*P<0.05
     
    (四)研究對象干預前后焦慮(SAS)抑郁(SDS)評分比較
    研究顯示,干預前干預組SAS評分為43?76±7.65分,對照組為44?03±6.97分,組 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片-0.149,片0.882)。干預8周后干預組SAS評分下降到 35.85±6.83分,與干預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戶8.168, *0.000),對照組SAS評 分為44.29±7.18分,與8周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r=-1.78, 7^0.083),干預8周 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A4966, P=0.000)o干預組干預前后差值為600 (-11.00, -4.75)分,對照組干預前后差值為0.00 (0.00, 1.00)分,組間比較差異有 統計學意義(Z=?7.113, 2^0.000)□
    干預前干預組SDS得分為46.85±10.00分,對照組為46.00±9.90分,組間比較差 異無統計學意義(戶0.353, *0.725九干預8周后干預組SDS評分下降到39.56±9.11 分,與干預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戶10?15,宀0?000),對照組SAS評分為45.76±9.64 分,與8周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85, 7^0.07),干預8周后組間比較差異有 統計學意義(戶2729, P=0.008)o干預組干預前后差值為-7.00 (-8.00, -5.00)分, 對照組干預前后差值為0.00(-1.00, 0.00)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7.177, 7^0.000 )o
    表17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參數 干預組(n=34) 對照組(尸34) 統計值 P值
    干預前后SAS差值 -6.00(-11.00,-4.75) 0.00(0.00,1.00) -7.113c <0.001*
    干預前 43.76±7.65 44.03±6.97 ■0.14 剪 0.882
    干預后 35.85±6.83 44.29±7.18 4966" <0.001*
    統計值 8.16 站 -1.787°
    P值 <0.001* 0.083
    干預前后SDS差值 -7.00(-8.00, -5.00) 0.00(-1.00, 0.00) •7.177° <0.001*
    干預前 46.85 士 10.00 46.00i9.90 0.353 占 0.725
    干預后 39.56±9.11 45.76±9.64 -2.729 5 0.008*
    統計值 10.15“ L85a
    P值 <0.001* 0.07
    注:a配對樣本t檢驗b獨立兩樣本t檢驗c秩和檢驗< 0.05
     
    (五)研究對象干預前后健康行為自我調控(TSRQ)評分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干預組TSRQ-PA評分為57.09il2.72分,對照組為 57.38±12.28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片??097, 7^0.923);干預組TSRQ-HE 評分為56?94±10.44分,對照組為57.2H10.30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105, 7^0.916);干預組 TSRQ-SS 評分為 60?68±12.52 分,對照組為 60.26±12.93 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QM33, P=0.894)o
    干預8周后干預組的TSRQ-PA評分上升到66.06±11.15分,與干預前相比差異有 統計學意義(戶-20.886, P=0.000), TSRQ-HE評分上升到64.82±10.48分,與干預前 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16.203, *0.000), TSRQ-SS評分上升到70.18±10.75分, 與干預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戶-15.744, P=0.000); 8周后對照組TSRQ-PA評分 為57.35±12.34分,與8周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197, P=0.845), TSRQ-HE 評分為56.82±10.44分,與8周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E.711, *0.096), TSRQ-SS 評分為6035±12.92分,與干預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488, F=0.629)。
    干預8周后干預組TSRQ-PA.干預組TSRQ-HE、TSRQ-S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 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戶<0?005)。
     
    干預組TSRQ-PA評分干預前后差值為&97±2.50分,對照組干預前后差值為 -0.03±0.87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9.795, 7^0.000);干預組TSRQ-HE 評分干預前后差值為&00 (6.00, 9.00)分,對照組干預前后差值為0.00 (-1.00, 0.00) 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7.187, P=0.000);干預組TSRQ-SS評分干預前 后差值為9.00 (7.75, 12.00)分,對照組干預前后差值為0.00 (-1.00, 1.00)分,組 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6.950, eo.ooo)。
    表18兩組患者干預前后TSRQ評分比較
    參數 干預組(n=34) 對照組(n=34) 統計值 P值
    干預前后TSRQ-PA差值 8.97±2.50 -0.03±0.87 19.7956 <0.001*
    干預前 57.09±12.72 57.38±12.28 -.097 6 0.923
    干預后 66.06±11.15 57.35±12.34 3.053 h 0.003*
    統計值 -20.886° 0.197°
    P值 <0.001* 0.845
    干預前后TSRQ-HE差值 &00(6.00, 9.00) 0.00(-1.00, 0.00) ? 7.187° <0.001*
    干預前 56.94±10.44 57.2H10.30 -0.105h 0.916
    干預后 64.82±10.48 56.82±10.44 3A53b 0.002*
    統計值 -16.203已 1.7113
    P值 <0.001* 0.096
    干預前后TSRQ-SS差值 9.00(7.75, 12.d0) 0.00(-1.00, 1.00) -6.950c <0.001*
    干預前 60.68±12.52 60.26±12.93 0.133〃 0.894
    干預后 70.18±10.75 60.35±12.92 3.407 b o.oo r
    統計值 -15.7443 -0.488a
    尸值 <0.001* 0.629
    注:*配對樣本r檢驗b獨立兩樣本孑檢驗。秩和檢驗*p<0.05
    三、分析與討論
    (-)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方案的可行性
    1•移動醫療背景下中醫情志方案對心血管病患者人群的影響
    目前,對于最主要的可改變的CVD危險因素,包括收縮壓升高、低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升高、吸煙、體重指數升高,以及血糖升高【】珂,而飲食和運動與血壓、低密度 脂蛋白膽固醇、體重指數、血糖有著密切的關聯,CVD患者中醫情志方案最終目的改 善心血管健康行為對控制CVD危險因素具有可行性,一是CVD藥物治療常見不良反 應和難以檢測罕見或潛伏的藥物不良反應,藥物選擇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I®〕,心理角 度去改善健康行為對于CVD的一級預防和疾病預后具有可行性,避免多種藥物使用; 二是精神類藥物治療心理疾病具有心臟毒性[1殉,盡量進行藥物治療外的其他針對性的 心理干預。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到2022年8月我國手機網民人數已 超10億[呵,在此背景下的mHealth技術會產生與個人生物學、心理學(態度、認知 和情緒)、行為和日常環境相關的連續數據流,它的應用特點主要以簡便性和可用性是 影響用戶繼續使用其應用程序意愿的重要因素2駕突破時間、空間限制,迅速與患者 進行交互等優勢,是滿足CVD患者日常心理治療需求的可行補償路徑之一,所以本 研究基于移動醫療構建的中醫情志方案具有可行性。
    2 •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對患者調節結果預期的影響
    患者是否使用或堅持使用中醫情志方案已經成為本研究有效改善CVD患者心理 健康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缺乏情志干預依從性的患者常導致心理健康調節的失敗。 患者在意識到心理健康重要性,接受情志干預后,開始注重心理治療的效果,但心理 調節是一個需要不斷磨合的過程。在初次起始中醫情志干預時,許多患者并不注重調 節方式,難以堅持。而對疾病效果不滿意的患者將難以維持治療,因此需要讓患者充 分意識到情志調節帶來的近期和遠期改變。在中醫情志干預中,通過鼓勵患者完成打 卡和分享,早期發現問題的同時,督促患者自我激勵,發現心態的改變,增加患者的 積極性°同時,情志的干預除了改善心理健康之外,也有生活方式的改變,通過改變 患者的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動機,消除可能合并的相關危險因素,也可以幫助患者樹立 起改善遠期預后的信心。
    3•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實施過程和管理對后續可持續性應用的影響
    本方案整體采用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自助式干預形式,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心 血管病患者的自主需求,此外基于訪談結果調整了干預的難度并增加了一些人際間互 動干預,進一步滿足心血管病患者的勝任需求和歸屬需求,因此干預方案管理過程中 主要由患者自助進行,后續該方案的應用可依據患者的需求而選擇應用。
    (二)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方案的有效性
    1•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分析
    本研究最終68例患者完成訪視和干預,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表明 基線數據具有可比性。表15數據顯示,兩組患者的年齡主要為老年為主,本研究與既 往報道一致,隨著年齡增大,CVD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兩組患者文化程度主要以高中 水平以上為主,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工作情況以退休為主,大多數老年患者退休后 收入穩定,納入研究的老年人文化水平較高。兩組患者健康行為顯示,大部分患者不 吸煙、不飲酒,少數患者已戒煙或戒酒,睡眠狀況中等以下水平占86.8%,運動情況 從不運動或間斷運動,間斷運動患者占77.9%, BMI值平均水平過重23.88±2.79kg/m2, 說明有必要改善患者的健康行為和動機。兩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糖、血壓、血脂 異常,與血糖、血壓、血脂異常是CVD主要危險因素的結論相一致。在一般資料現 狀分析上,健康行為的提升空間和危險因素的存在,說明給中醫情志方案干預有效性 帶來契機。
    2 •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對心理彈性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干預8周后,干預組的心理彈性評分高于干預前,同時干預組的 心理彈性評分118.79±18.95高于對照組106.06±16.6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證實了情志調節可以改善心理彈性水平。心理彈性強調CVD患者積極適應患 病狀態的動態過程,是適應不良結果的環境危害反應的保護因素Bl,既往的研究表明, 心理彈性與健康行為成正相關Ma,1創,心理彈性水平的提高是由于中醫情志干預能調 動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加強自我意識作用,提高心理應對能力,從而改善健康行為。
    中醫情志方案能提高CVD患者的心理彈性的主要原因:一是基于情緒調節理論, 中醫情志和心理彈性理論具有相關性,情志揭示情感變化和復雜的心理體驗,心理彈 性是相對于逆境而言的積極適應能力和心理動態過程,兩者皆體現了個體心理路程和 反應自我調節能力【⑷],中醫情志干預過程可以改變自我調節能力,提高彈性水平。二 是中醫情志干預措施包含心理彈性的主要影響因素,中醫情志方案構建中包含了社會 支持、自我效能、積極應對、認知評價的干預措施,符合心理彈性框架理論中情緒、 行為、精神、身體、認知上五個方面的改變,從而改變心理彈性。基于以上原因和本 研究結果,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方案干預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彈性水 平。
    3•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方案干預對焦慮(SAS)抑郁(SDS) 的影響
    干預前,兩組SAS評分分別為43?76±7?65、44.03±6?97, SDS評分分別為 46.85±10.00. 46.00±9.90,與董政娥【⑷]的研究結果42.39±3.25分相似,處于焦慮抑郁 發生率的臨界水平,本研究中,CVD患者表現出的焦慮發生率22,1%,抑郁發生率 26.5%,總體水平低于CVD住院患者[⑷可能與研究對象出院后心理狀況改變和文 化程度水平較高有關。干預8周后,干預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同時干 預組的SAS評分35.85±6.83和SDS評分39.56±9.11低于對照組SAS評分44.29±7.18 和SDS評分45.76±9.64,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F<0.05),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一致, 即中醫情志可以改善焦慮抑郁水平[2 口 °%
    中醫情志包含七情的具體表現,情志調節是將不良情緒調整為良性的或正性的情 緒,從情緒調節過程模型分析可得,情緒是隨著時間按照情景、注意、評價、反應的 順序展開,情志方案的具體內容是情志相勝法、言語開導法、順從情欲法、靜志安神 法、移情易性法,有些調節方式與情志調節過程相對應,其目的是有利于消極情緒轉 換為積極情緒。所以,本研究基于實證研究和理論分析,中醫情志方案可以降低焦慮 抑郁水平。
    4.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對健康行為自我調控(TSRQ) 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CVD患者的基線健康行為自我調控評分分別為: TSRQ-PA 57.09±12.72 分、TSRQ-HE 56.94±10.44 分、TSRQ-SS 60.68±12.52 分,對照 組CVD患者的基線健康行為自我調控評分分別為:TSRQ-PA 57.38±12.28分、 TSRQ-HE 57.2H10.30 分、TSRQ-SS 60.26±12.93 分,其中 CVD 患者的 TSRQ-PA 評 分和TSRQ-HE較低,可能的原因是:相較于運動和飲食而言,大部分CVD患者對于 吸煙的危害具有較高水平的認識,缺乏專業人員指導規范運動,同時也難以堅持運動 規律和健康飲食,導致了患者規律運動和飲食自我調控得分偏低。
    干預8周后,干預組的TSRQ-PA評分上升到66.06±11.15分,TSRQ-HE評分上 升到64.82±10.48分,TSRQ-SS評分上升到70.18±10.75分,和干預前TSRQ各維度評 分相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o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 預方案能夠改變TSRQ水平,主要原因有以下分析:
    (1)心理彈性對健康行為自我調控能力的影響
    劉璐〔也]等研究者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理彈性和健康行為動機呈正相關,有意義 的生活體驗幫助患者獲得積極態度去選擇健康的飲食、規律運動和不吸煙。Kumper 理論模型認為這個交互的過程能夠為處于逆境的人提供保護性的環境,最終在交互過 程后心理彈性會產生彈性重組,個體在壓力、挫折、創傷的情況下變得更積極、樂觀 和堅強,心理彈性將對健康行為動機具有積極意義,有效調動CVD患者進行健康行 為的驅動性,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和Springfield"]、Lines[旳研究者提出的高心理彈性水 平可以促進健康行為結論一致。
    (2)干預方案內容對健康行為自我調控能力的影響
    中醫情志干預方案中言語開導法,包括CVD健康宣教,讓患者認識CVD可控的 危險因素和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認識健康行為的重要性對健康行為動機具有 正向性,如唐秀連〔1的研究認為健康宣教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不吸煙、不飲酒、健康飲 食以及堅持鍛煉等健康行為,糾正患者認知偏差,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和疾病預后的 重要手段,所以健康宣教可能可以提高健康行為動機。
    (3)移動醫療的設計對健康行為動機的影響
    本研究設計的“微信小程序”設置“完成”點擊鍵以用于打卡,并顯示打卡次數, 該方式的設定激勵患者堅持完成干預方案,平臺還設計了與研究者溝通聯系的渠道, 方便患者在使用過程中隨時溝通和答疑解惑,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很大程度上滿足患 者的自主需求,因此干預有效地提升了 CVD患者不吸煙、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這三 種健康行為動機。
    第五部分結論
    一、研究結論
    第一,將中醫情志與西方心理彈性理論相結合可以構建兩者理論相融合的 心理調節方案,通過文獻研究、患者訪談、專家小組會議、預試驗,最終構建 了包含一級指標5項,二級指標10項,三級指標28項的中醫情志方案,經正 式實驗測試,干預方案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二,本研究選擇“微信小程序”作為移動醫療的具體形式對心血管病患 者實施中醫情志干預,同傳統的中醫情志干預效果類似,能夠有效地改善心血 管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同時研究發現,能夠提升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彈性 水平。
    第三,通過實證研究和效果評價,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中醫情志方案 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不吸煙、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這三種健康行為自 我調控動機水平。
    二、不足之處與展望
    1.由于本研究工作量大和研究時間短,缺乏隨訪時間,下一步需對研究對 象進行長期隨訪評估,為取得更為客觀的數據和完善方案,基于移動醫療的心 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對心血管病患者的長期效果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2.本研究中的“微信小程序”由課題組研究人員進行全程開發與調試,雖 然能夠基本實現本研究的干預需求,但是由于專業限制原因,在小程序性能設 計方面略顯不足,未來需要繼續優化。
    3.本研究最終的結局指標為不吸煙、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三種健康行為自 我調控能力,與健康行為之間還存在一定距離,若想要明確心血管病患者的心 理與健康行為之間的更多聯系,還需要未來更多的高質量研究。
    創新點
    第一,本研究提出了中醫情志理論與西方心理彈性理論具有相關性,基于 情緒調節理論明晰了中醫情志療法和心理彈性皆體現了心理體驗過程和在情 緒、行為、精神、身體、認知等方面的改變,并通過兩者理論的深度融合構建 了中醫情志療法方案。
    第二,本研究將中醫情志干預融入移動醫療,創新中醫心理健康管理模式, 構建了針對于心血管病患者的中醫干預方案,突破當前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 方案的實施不規范、操作局限性的缺點,節約醫療人力成本和資源,是對傳統 心血管病患者心理干預的補償,并驗證中醫情志療法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彈性水 平和健康行為自我調控能力。
    參考文獻
    [1]Zhou M, Wang H, Zeng X,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Lancet, 2019, 394(10204): 1145-115&
    [2]Roth G A, Mensah G A, Johnson C O,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Risk Factors, 1990-2019: Update From the GBD 2019 Study[J].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6(25): 2982-3021.
    [3]《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 告2021》要點解讀[J].中國心血管雜志,2022,27(04): 305-31&
    [4]Visseren F, Mach F, Smulders Y M, et al. 2021 ESC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Developed by the Task Forc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with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12 medical societies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EAPC)[J]. Rev Esp Cardiol (Engl Ed), 2022, 75(5): 311-429.
    [5]Lloyd-Jones D M, Hong % Labarthe D, et al. Defining and setting national goals for cardiovascular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reduction: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s strategic Impact Goal through 2020 and beyond[J]. Circulation, 2010, 121(4): 586-613.
    [6]Ford E S, Greenlund K J, Hong Y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and disease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mo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Circulation, 2012, 125(8): 987-95.
    [7]Lloyd-Jones D M, Leip E P, Larson M G, et al. Prediction of lifetime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y risk factor burden at 50 years of age[J]. Circulation, 2006, 113(6):791-800.
    [8]Allen N B, Zhao L, Liu L, et al. Favorable Cardiovascular Health,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 and Healthcare Costs: Forty-Year Follow-Up of the CHA Study (Chicago Heart Association Detection Project in Industry)[J], Circulation, 2017, 135(18): 1693-1701.
    [9]戚常春,劉妍,陳朔華,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與因素對全因和心血管病 因死亡的影響[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3,21(11): 1033-1039.
    [10]Dong Y, Hao G, Wang 乙 et al.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atu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r All-Cause Mortality in Chinese Middle-Aged Population[J]. Angiology, 2019# 70(6): 523-529.
    [11]Piepoli M F, Hoes A W, Agewall S, et al. 2016 European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Sixth Joint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Other Societi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J]. Eur J Prev Cardiol, 2016, 37(29): 2315-2381.
    [12]Broers E R, Gavidia G, Wetzels M, et al. Usefulness of a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Am J Cardiol, 2020, 125(3): 370-375.
    [13]Moltu C, Stefensen J, Svisdahl M, et al. Negotiating the coresearcher mandate - service users* experiences of doing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n mental health[J]. Disabil Rehabil, 2012, 34(19): 1608-1616.
    [14]Boehm J K, Chen 乂 Qureshi F, et al. Positive emotions and favorable cardiovascular health: A 20-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 Prev Med, 2020, 136(7): 1-19.
    [15]Luque B, Castillo-Mayen R, Cuadrado E, et al. The Role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Affective Balance on Health Perceptio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According to Sex Differences [J]. J Clin Med, 2020, 9(10): 3165-3173.
    [16]Chaves C, Park C L. Differential pathway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health behavior change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atients[J]. J Health Psychol, 2016, 21(8): 1728-1738.
    [17]Springfield S, Qin F, Hedlin H, et al. Resilience and CVD-protective Health Behaviors in Older Women: Examining Racial and Ethnic Differences in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J]. Nutrients, 2020, 12(7): 2107-2119.
    [18]Geiker NR W, Astrup A, Hjorth M F, et al. Does stress influence sleep patterns, food intake, weight gain, abdominal obesity and weight loss interventions and vice versa?[J]. Obes Rev, 2018,19(1): 81-97.
    [19]金光亮.情志源流與概念探討[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5(08): 514-516.
    [20]宋梧桐,李德杏,胡曉軒,等.基于《古今醫案按》探析中醫心身醫學與“治 未病” [J].湖南中醫雜志,2020, 36(11): 142444.
    [21]葛君麗,曹斌,叢叢,等.中醫情志療法在心系疾病中的應用概述[J].山東 中醫雜志,2021,40(08): 890-894.
    [22]Hua Y, Wang B, Wallen G R, et al.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depression in urban elderly Chinese[J]. PLoS One, 2015, 10(3): 1-11.
    [23]Chang C F, Lin M H, Wang J,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riatric depression and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seniors!J]. J Nurs Res, 2013,21(2): 75-82.
    [24]Smith R, Menon J, Rajeev J G, et al. Potential for the use of mHealth in the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Kerala: a qualitative study [J]. BMJ Open, 2015, 5(11): 9-367.
    [25]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55-347.
    [26]Cox C L. An interaction model of client health behavior: theoretical prescription for nursing[J]. ANS Adv Nurs Sci, 1982, 5(1): 41-56.
    [27]Xu X. Health motivation in health behavior: Its theory and application[D].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2009.
    [28]蔡光先情志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3.
    [29]王立人.從方劑配伍論仲景治療情志病的特色[J].中醫函授通訊,2000, 19(03): 2-3.
    [30]孫廣仁.中醫基礎理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30-32.
    [31]陳佩儀.中醫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7-39.
    [32]張亞男.淺論《內經》中的情志療法[J].社會心理科學,2012, 27(5): 122J24.
    [33]張琦,胡真.中醫情志療法在創傷后應激障礙中的應用[幾湖北中醫藥大
    *
    學學報,2019,21(03): 50-53.
    [34]付小宇,張新雪,趙宗江.基于中醫情志療法探討新冠肺炎疫期的心理調 適方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0, 26(13): 3944.
    [35]Werner E E, Smith R S. Vulnerable But Invincibl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silient Children and Youth[M]. New York: Me GrawHill, 1982.12-25.
    [36]Rutter M.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J]. Am J Orthopsychiatry, 1987, 57(3): 316-331.
    [37]Bonanno G A. Loss,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 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J]. Am Psychol, 2004, 59(1): 20-28.
    [38]Leipold B, Greve W. Resilience: A conceptual bridge between coping and development]J]. European Psychologist, 2009, 14(1): 40-50.
    [39]Kao C K, Liebovitz D M. Consumer Mobile Health Apps: Current State, Barrier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Pm r, 2017, 9(5): 106-115.
    [40]唐艷紅,李雪霞,許嬌.情志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癥狀及心 理狀態的影響[幾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9): 150-151.
    [41]袁亞寧,張姣.中醫情志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健康信念的 影響[J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11): 157-159.
    [42]王麗.信息■動機■行為技巧模式結合情志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遵醫行為 及希望水平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22): 62?64?
    [43]楊娟娟,劉園,冷愛華,等.中醫情志辨證護理對中老年惡性腫瘤患者情 緒、睡眠及健康行為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5 2020, 7(12): 2076-2078.
    [44]付輝,王平,馬麗君.中醫情志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情緒及健康行為的影 響[幾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22): 134-136.
    [45]楊敏,張艷.情志相勝護理法結合穴位敷貼對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心理 彈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中醫藥雜志,2021,37(03): 488-490.
    [46]陳釗•情志護理聯合書面情感表露對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幾河北醫 藥,2022,44(24): 3827*3829+3833.
    [47]Ekman P. Basic Emotions, Handbook of Cognition and Emotion. [MJ. Sussex, U.K:John Wiley & Sons, 1999.26-46.
    [48]鳳兆海,汪凱,王長青,等.情緒認知的神經基礎[J].中華神經科雜志, 2005, 38(08): 525-527.
    [49]Gross J. Antecedent- and 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J]. J Pers Soc Psychol, 1998, 74(1): 224-237?
    [50]Ralph A, David J A. The Neuroscience of Emotion[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 &4-57.
    [51]喬明琦.中醫情志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10-56.
    [52]Yogesh K, Dwivedi C,Antonis C, et al. A generalised adoption model for services: 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f mobile health (m-health)[J], 2016, 33(1): 174-187.
    [53]Smith B, Magnani J W. New technologies, new disparities: The intersection of electronic health and digital health literacy卩].Int J Cardiol, 2019, 292 (03): 280-282.
    [54]Whittaker R, Dorey E, Bramley D, et al. A Theory-Based Video Messaging Mobile Phone Intervention for Smoking Cessa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J Med Internet Res, 2011? 13(1): 10-14.
    [55]Bhardwaj N N, Wodajo B, Gochipathala K, et al. Can mHealth Revolutionize the Way We Manage Adult Obesity?[J], Perspect Health Inf Manag, 2017, 14(4): 1-15.
    [56]田夢鴿,殷曉旭,盧祖洵,等.基于移動醫療技術疾病管理研究進展[幾中 國公共衛生,2022, 38(02): 250-252.
    [57]Lv Q, Jiang Y, Qi J, et al. Using Mobile Apps for Health Management: A New Health Care Mode in China[J]. JMIRMhealth Uhealth, 2019, 7(6): 102-109.
    [58]安聰,王麗萍.移動醫療在高血壓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現 代護理雜志,2021(04): 539-542?
    [59]曾莉萍,陳秀,楊昌美,等.微信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腦出血病人延續護理 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20,18(07): 888-891.
    [60]孫桂蘭,賀孟萍,徐元文,等.醫聯體模式下基于微信平臺的健康教育在 門診高血壓病患者管理中的應用[J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17): 2355-2360.
    [61]王秀玲,霍西茜,鄭昕.移動醫療在冠心病二級預防中的應用[J].中華心 血管病雜志,2017(10): 827-831.
    [62]潘瑞華,袁細妹,古雯潔,等.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對輔助生殖 技術治療不孕癥患者的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8): 2789-2792.
    [63]帥惠瓊.以移動平臺為媒介的中醫特色護理在原發性失眠患者中的應用研 究[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9.
    [64]Liu J, Ein N, Gervasio J, et al.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of resilience interventions[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20, 82(12): 101-119.
    [65]黎黎,彭麗麗,汪豐,等.積極心理干預對90后護士心理彈性及總體幸福 感的影響[幾 護理學雜志,2021, 36(14): 82-85.
    [66]武雅學,劉磊,曹學玲,等.抑郁障礙正念認知治療中心理彈性的作用[幾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21, 35(07): 529-534.
    [67]方晶.冠心病圍術期心理彈性支持及認知護理干預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 志,2022(14): 2542-2546.
    [68]祝麗麗,聶偉,李馮偉.自我效能護理干預對腦垂體瘤術后患者心理彈性 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0): 184-188.
    [69]宋惠琴,朱娟,黃孔珍.雙心護理結合認知行為干預對糖尿病患者心理彈 性和健康行為的影響[JJ.中西醫結合護理仲英文),2021,7(06): 157-159.
    [70]Min J A, Yu J J, Lee C U, et al.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or anxiety disorders [J]. Compr Psychiatry, 2013, 54(8): 1190-1197.
    [71]Mestre J M, Nunez-Lozano J M, Gomez-Molinero R, et al.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and Resilience in a Sample of Adolescents from a Suburban Area[J], Front Psychol, 2017, 8(13): 1980.
    [72]Souri H, Hasanirad T.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lience, Optimism 如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Students of Medicine卩].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 30(04): 1541-1544.
    [73]張愛華.意外創傷者的心理彈性及其發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軍醫大學, 2012.
    [74]李小霞,李英,李燕江.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彈性現狀、影響因素及其 對創傷后成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 27(⑸:44-47.
    [75]Atzl V M, Grande L A, Davis E P, et al. Perinatal promotive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women with histories of childhood abuse and neglect [J]? Child Abuse & Neglect, 2019, 91(05): 63-77.
    [76]李志敏,張會敏,高杰,等.社區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與心理彈性的關系: 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應分析[幾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07): 1507-1511.
    [77]Yuan L, Zhao Z? Resilience, self-efficacy,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kin defect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fter flap transplantation]J]. Ann PalliatMed, 2021, 10(1): 443-453.
    [78]鄭蕓輝,呂愛莉,馬改榮,等.自我效能干預對化療間歇期門診PICC攜帶 者心理彈性及社會支持的影響[JJ.全科護理,2020, 18(02): 143-147.
    [79]劉莉莉,林平,趙振娟.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及應對方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心理彈性影響的路徑分析[幾 中華護理雜志,2016,51(01): 21-25.
    [80]Campbell-Sills L, Cohan S L, Stein M B. Relationship of resilience to personality, coping,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young adults[J]? Behav Res Ther, 2006,44(4): 585-599.
    [81]李曼.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彈性與一般自我效能、醫學應對方式的相關性 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
    [82]Dunn Laura B A, Moutier Christine. A conceptual model of medical student well-being: promoting resilience and preventing bumout[J]. Academic psychiatry :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Directors of Psychiatric Residency Training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Academic Psychiatry, 2008, 32(1): 44-53.
    [83]盧靜.大學生抑郁與心理彈性的關系:認知評價的中介作用[幾內蒙古師范 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 32(02): 47-52.
    [84]Salmoirago-Blotcher E, Wayne P? Bock B C, et al. Design and methods of the Gentl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Study—A behavioral study of tai chi exercise for patients not attending cardiac rehabilitation]J]. Contemp Clin Trials, 2015, 43(7): 243-251.
    [85]Wang M, Hua Z Liu X, et al. Effects of an empowerment-based intervention on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nd resilie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J], Patient Educ Couns, 2021,104(2): 375-380.
    [86]Lines J, Ducker J, Ntoumanis N, et al. Stress,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 and resilience-The effects of naturalistic periods of elevated stress: A measurement-burst study[J]? Psychophysiology, 2021,58(8): 1?1&
    [87]陳娟,李麗君.農村地區高血壓患者心理彈性對其健康行為能力的影響研 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8, 15(09):41-44.
    [88]邵柳俊,王詠梅,鄒海英.冠心病患者疼痛心理彈性與康復運動知信行的 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院統計,2020,27(05): 460-463+467.
    [89]Gross J J. Emotion Regulatio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J]?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15,26(1): 1-26.
    [90]Farber F, Rosendahl J.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Somatically Ill [J]. Dtsch Arztebl Int, 201& 115(38): 621-627.
    [91]Jung A M, Jeong J Y, Chang L.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or anxiety disorders [J], 2013,54⑻:1?18.
    [92]崔霞,田斌武,張慧森,等.五行情志調護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便秘患者在 增液承氣湯聯合眨石臍灸治療中的應用[幾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21, 38(1): 108-109.
    [93]陸志紅,蔡衛梅.消化道腫瘤患者實施系統營養護理支持及中醫特色護理 效果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2): 253-255.
    [94]葉淑華,劉敏,謝玉英.中醫綜合延續護理對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2020, 35(15): 46-48.
    [95]單晶,沈姣姣,李甫,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系統性中醫護理管理[幾護理 學雜志,2020, 35(19): 14-17.
    [96]吳海艷,潘莉,張玲,等.中醫情志護理聯合呼吸訓練對新型冠狀病毒肺 炎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20, 35(13): 74-75.
    [97]林騰鳳.中醫情志護理干預對心肌梗死穩定期病人的影響[幾護理研究, 2012, 26(22): 2084+2093.
    [98]張華,孫自學,陳建設,等.益腎通絡方聯合情志護理對慢性前列腺炎腎 虛血瘀證患者臨床癥狀及復發率的影響[幾 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 40(01): 112415.
    [99]陳元.中醫穴位按摩與情志護理對中晩期癌癥患者進食及睡眠障礙的干預 效果[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 26(01): 289-290.
    [100]張艷秋.中醫特色護理干預對ICU膿毒癥病人炎癥因子的影響[J].護理 研究,2019, 33(01): 149-15L
    [101]吳艷,劉文慧,任學娟,等.情志護理對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狀態 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牙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 38(14): 3382-3384.
    [102]楊術蘭,何燕,王丹.乳腺癌化療患者的中醫護理干預[幾 時珍國醫國藥, 201&29(05): 1145-1146.
    [103]張澤菊,張先庚,程艷,等.中醫情志護理對孤寡老人抑郁心理的干預作 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 37(24): 6169-6170.
    [104]熊玲,王芬.中醫情志護理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癥狀 積分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07): 1337-1339.
    [105]王國飛,徐瑩鈞.探討中醫情志護理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05): 1102-1104.
    [106]蘭嵐,中醫情志護理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 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05): 1104-1106.
    [107]黃綺華,王小云,龔小珍.中醫情志療法對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前不良情緒 及術后恢復影響的臨床研究[幾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 30(05): 644-646+653.
    [108]蕭蕙,張廣清,王琳,等•情志護理配合穴位按摩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康 復的影響[幾 中華護理雜志,2008,43(01): 77-79.
    [109]徐亞平.調節情緒的九種方法[J]?人人健康,1998,3(06): 12.
    [110]方邦江,屠亦文.中醫養生重點專科名醫科普問答叢書龍華中醫談心病
    [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90-99.
    [111]馬烈光,蔣力生.中醫養生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89-101.
    [112]吳文智,何富樂,謝英彪.音樂養生[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9. 179-180.
    [113]Ying Y, Likun G, Qian 乂 et al. The Effect of Tai Chi Chuan on Emotional Health: Potential Mechanisms and Prefrontal Cortex Hypothesis[J].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21,4(30): 49-55.
    [114]Nedeljkovic M, Wepfer V, Ausfeld-Hafter B, et al. Influence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as a mediator in Taiji-induced stress reduction -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3, 5(3):12.
    [115]Yael K, Suzanne L, Tongjian Y Tai Chi Interventions Promoting Social Support and Interaction Among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J]. Research in gerontological nursing, 2021,14(3): 33-35?
    [116]Fang W, Othelia L E-K, Taixiang W? et al. The effects of tai chi 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卩].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14,21(4):22.
    [117]Hofmann G, Carpenter J. Interpersonal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IERQ): Sca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16,40(3): 341-356?
    [118]Li-Ching M, Hong-Jer C, Yueh-Min L,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 and Resilie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卩]*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3, 7(7): 1-7.
    [119]Nijs L, Nicolaou G. Flourishing in Resonance: Joint Resilience Building Through Music and Motion[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1,22(4): 1-&
    [120]Polizzi P, Lynn J. Regulating Emotionality to Manage Adver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21,45(4): 577-597.
    [121]Jabbarifard F, Solati K, Sharifi, et at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Therapy Based on Mindfulness on Perceived Stress, Resili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alassemic Major Patients[J]? Majallah-i BalTnT-i ParastarT va MamayL 2019, 7(4):10-20.
    [122]Whooley M A, Vittinghoff E, Otte C. Depressive symptoms, health behavior,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Heart and Soul Study)[J]. JAMA, 2008, 300(20): 2379-88.
    [123]Wagnild Gm Y H. A Review of the Resilience Scale[J].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2009,17( 2): 105-113.
    [124]Yang F,Bao J-M,Huang X-H, et al. Measurement of resilience in Chinese older people.[J]. 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2015,62( 1): 130-139.
    [125]李志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心理彈性的相關性研究 [D].新鄉醫學院,2019.
    [126]劉崢.護理學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86-287.
    [127]李晴晴,倪建芬,方群英,等.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患者癥狀評估量表的編 制和信效度檢驗[幾 中華護理雜志,2021, 56(06): 880-886.
    [128]高云,李亞潔,廖曉艷,等.Delphi法在篩選一級護理質量評價指標中的 應用[JJ.護士進修雜志,2009? 24(04): 305-307.
    [129]Schofield R, Chircop A, Baker C, et al. Entry-to-practice public health nursing competencies: A Delphi method and knowledge translation strategy [J]. Nurse Education Today, 2018, 65(6): 102-107.
    [130]韓霞萍,寧麗,蔡麗麗,等.基于德爾菲專家咨詢法構建慢性心力衰竭患 者延續性護理健康賦權方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3): 3160-3165.
    [131]張嬌,閆城,黃^.Zung氏焦慮抑郁量表測評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的適用 性分析[幾 實用預防醫學,2017,24(08): 909-912.
    [132]杜佳雪.基于Zung焦慮抑郁自評量表研究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與情志因 素的相關性[D].北京中醫藥大學,2021.
    [133]劉璐.冠心病患者戒煙、體力活動、健康飲食動機水平的橫斷面研究及其 影響因素分析[D].杭州師范大學,2016.
    [134]吳超群,李希,路甲鵬,等.中國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分布報告[幾中 國循環雜志,2021, 36(01): 4-13.
    [135]Patel N M, Stottlemyer B A, Gray M P, et al. A Pharmacovigilance Study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ed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dications Approved Between 2012 and 2017 in the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 Database[J].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22, 36(2): 309-322.
    [136]Abosi O, Lopes S, Schmitz S, et al. Cardiometabolic effects of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J]. Horm Mol Biol Clin Investig, 2018, 36(1): 1-11.
    [137]國家圖書館研究院.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 發展狀況統計報告》[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2,31(05): 12.
    [138]Cho J. The impact of post-adoption beliefs on the continued use of health apps[J]. Int J Med Inform, 2016, 87(05): 75-83.
    [139]王丹倩.新輔助治療直腸癌患者心理彈性與健康行為、生活質量的相關性 研究[D].青島大學,2016.
    [140]Chiang Y C, Lee H C, Chu T L,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ual health,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 depression and resilienc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new nurses[J]. Nurse Educ Pract, 2021, 56(10): 103-219?
    [141]謝麗香,楊芳.基于情緒調節論中醫情志與西方心理彈性的相關性探析 [J].時珍國醫國藥,2022,33(08): 1953-1955.
    [142]董政娥.中醫情志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慮和抑郁的效果觀察[幾 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9): 195.
    [143]陳祎.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發生抑郁、焦慮的現狀分析及護理對策[C]? 2020年浙江省醫學會精神病學學術大會浙江省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第十 三屆年會,2020: 182.
    [144]唐秀連.列表式健康宣教流程對冠心病病人健康行為的影響[J]?醫學理 論與實踐:2019,32(19): 3193-3194.
    附錄
    附錄一心血管病患者訪談提綱
    中醫情志方案構建的心血管病患者訪談提綱
    訪談內容
    L能否談談您和中醫養生的故事?(要點:內容、形式、時間、地點、頻率)
    2.能否和我們談談您在中醫養生過程中(包括應用過程前.中•后)的感受和期許嗎?(要點:有哪 些行為和情緒上的變化)
    3”您能否和我們談談您在中醫傳統運動或聽五行音樂的體驗過程嗎?或您對傳統運動有什么期許 嗎?(包括哪種傳統運動方式和音樂,有哪些行為和情緒上的變化,要點:內容、形式、場所、時 間、頻率)
    4.當您心情不好時,您一般會采取什么方式進行調節?(要點:時間、地點、頻率)
    5.當您心情不好時,您希望誰來安慰您,并希望他用什么方式來和您溝通?(要點:安慰對象、安 慰方式)
    6.您會用哪種娛樂活動讓您的心情更好?(比如看電視、跑步等,要點:內容、時間、地點、頻率)
    7.您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沉靜您的內心,類似冥想這種狀態?(比如靜坐閉目養神,要點:時間、 地點、頻率)
    &您希望通過網上資源來幫助您調節情緒嗎?如果希望,您希望通過網上的什么渠道來獲取資源?
    (追問:偏向哪種資源形式,視頻、文字或其他形式)
    附錄二訪談知情同意書
    訪談知情同意書
    親愛的朋友:
    您好,我們正在開展一項關于中醫情志干預的相關研究,需要對中醫藥服 務較為了解的心血管病患者參與本研究,目的是了解當今中醫情志在生活中的 應用方式及有效成果,以便我們從專業的角度深度研究中醫情志改善我們廣大 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方式的途徑方式。
    現誠邀您加入此研究,研究形式以訪談為為主,您只需要根據我提出的問 題依據實際情況回答即可,訪談過程中您有任何問題,可以及時向訪談人員提 出,我們會竭盡所能為您回答。我們向您承諾,您在參加此項目中的所有資料 均屬保密,除非獲取您的許可,您的任何信息將不會透漏給本研究以外的個人 或組織。
    您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參加本項研究,并有權拒絕參加。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受訪者簽名:
    訪談人員簽名:
    日期:
    附錄三專家會議邀請函
    專家會議邀請函
    尊敬的專家:
    您好!
    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協助我們進行研究,我是杯襯*大學祁枠*學院杠和* 教授團隊的課題組成員*****,目前正在進行“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患者中 醫健康管理模式構建與實證研究:中醫情志和西方心理彈性理論的深度融合S 現階段已經完成前期文獻”回顧、質性訪談和課題組小組會議,形成了 “心血管 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初稿S根據研究計劃,擬召開專家會議對干預方案初 稿各級指標進行評價(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專家評價表),對方案具 體內容進行科學性、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干預方案設計表),進一步完善干預 方案。我們很榮幸地邀請您作為本課題的會議專家,您的意見將作為干預方案 修訂的重要依據,真誠地希望您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課題簡介
    目前心血管疾病(CVD)是威脅中國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每年造成400萬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40%以上,也是致殘和生命損失的重 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改變心血管健康行為是預防心血管病的基石,并且與CVD 風險和全因死亡率有關,但我國心血管健康行為并不理想。近年來,研究發現 情緒調節和提高心理彈性水平可以改變心血管病健康行為,有關改變心血管健 康行為的干預方式,包括健康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吸煙。而我國中醫心理健 康管理的思想來源于《黃帝內經》,尤其是中醫情志貫穿整個中醫心理學。研究 證實,情志療法在心系疾病中可以改善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依從性等積極的 治療作用,本課題主要構建心血管患者中醫情志調攝的干預方案,改善心血管 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和心理彈性資源,從而促進CVD健康行為。但目前國 內尚未形成較為系統的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因此本研究旨在構建一套 科學、完整的心血管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為心血管病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方 法指導。
    會議主題:
    課題背景和方案構建流程介紹
    1.課題背景介紹
    2•方案構建流程簡介
    干預方案內容的專家評價
    1•對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內容進行專家評價
    (1) 您對于方案指標評分重要性看法?
    (2) 您還有其他修改意見嗎?
    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實施方法的專家評價
    1•您認為干預方案實施的設計是否科學、可行、有效?(包括干預對象選擇、 干預形式、干預時間等方面)
    2•您認為研究者如何進行質量控制效果較好?
    3•您還有什么補充意見嗎?
    如果您有任何不清楚之處,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電子郵件:*********** 再次由衷感謝您的支持與幫助,祝您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卄***大學*****學院研究牛:*****
    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專家評價
    填表說明:表2為低中心理彈性水平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專家 評價表,表3為高心理彈性水平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專家評價表° 每個指標后面設置“重要性評分”和“修改意見”,其中“重要性評分”采用 Likert5級評分,分數由1?5分別代表“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 “很重要”,請您在您認為合適的“重要性評分”相應分值位置下打“
    果不同意,請您在“修改意見”欄內填寫您的修改意見。若您認為有需要增加 或者刪除的項目以及其他建議,請您在各一級指標下的“需增加或刪除的項目” 和“其他建議”欄內注明。
    低中心理彈性水平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專家評價表
    條目 專家意見 條目 專家意見 條目 專家意見
    一級 指標 重要性評分 修 改 意 見 二級指 標 重要性評分 修 改 意 見 三級指標 重要性評分 修 改 意 見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1.
    言語 開導 法 1.1
    心血管 病健康 宣教 1.1.1心血管病認識: 認識心血管病
    1.1.2心血管病危險 因素:可控危險因素 認識
    1.1.3心血管病健康 生活方式:了解健康 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1.2 中醫養 生宣教 1.2.1飲食調養:飲食 規律、食不可過飽和 過少、食不偏嗜、飲 食清淡、適當中藥食 療
    122起居調攝:作息 規律、順應四時起 居、安臥有方、勞逸 適度、起居環境舒適
    123運動保健:遵循 運動養生要領和原 則、了解常見傳統運 動方式
    1.2.4情志調攝:了解
     
     
    情志調攝基本知識
    13
    引導和 鼓勵患 者 1.3.1答疑解惑:建立 微信群,邀請心血管 病專家及時解答心 血管病患者的疑惑
    1.3.2開導安慰:當患 者心情低落時,及時 與自己的家人朋友 聊天,獲得安頓和撫 慰
    1.3.3慰勉:鼓勵患者 樹立信心,保持積極 心態
    需增; 加或刪除的項目
    其他建議
    2. 順從 情欲
    2.1 疏泄情 緒 2丄1傾訴:找親朋好 友傾訴
    2.1.2宣泄:大哭一 場,宣泄情緒,順從 自己的內心
    需增; 加或刪除的項目
    其4 也建議
    3. 移情 易性
    3.1 運動移 情 3丄1散步:每日飯 后散步30min以上
    3.1.2練習八段錦、易 筋經、五禽戲或太極 拳:觀看移動平臺上 的視頻,跟著視頻鍛 煉,患者選擇自己喜 歡的傳統運動方式 鍛煉8w,每周3?5 次,每次20?30min
    3.2 興趣移 情 321培養興趣:培養 自己的興趣愛好
    需增: 加或刪除的項目
    其丿 他建議
    4.
    情志 相勝 法
    (依 據個 人情 4.1 喜勝悲 4.1.1觀看娛樂視頻: 當患者心情低落時, 播放娛樂視頻,打開 娛樂網站,選擇自己 喜歡的娛樂視頻進 行觀看,移動平臺上 的娛樂網站包含小
     
     
    緒狀 態選 擇,
    三選
    一) 品、相聲等娛樂視 頻,可選擇自己的喜 好選擇觀看視頻
    4.1.2收聽五行音樂 徵調:當患者心情低 落時,可收聽代表作
    《山居吟》、《文王 操》、《樵歌》、《漁 歌》
    4.1.3聊天交流:患 者多與家人或朋友 談論輕松有趣的話 題,幫助患者放松情 緒
    4.1.4助人術:做好 事善事,利他助人, 既可以給他人帶來 快樂,也可使自己心 安理得,心境坦然, 有安全感,有價值感
    4.2思 勝恐 4.2.1收聽五行音樂 宮調:當患者恐懼 時,可收聽代表作
    《梅花三弄》、《高 山流水》、《陽春》
    422尋求醫生:當患 者恐懼自己當前的 疾病狀態時,及時尋 找醫生幫助,解決自 己的恐懼
    4.2.3觀看心血管健 康宣教知識:當患者 恐懼自己當前的疾 病狀態時,可觀看移 動平臺上的心血管 宣教網站,包含心血 管病科普知識、防治 知識
    424直面困難:思 考解決問題,消除恐 懼
    4.3思 勝怒 431思考發怒的原 因:一思發怒有無道 理,二思發怒后有何
     
     
    后果,三思有無其它 方式替代
    需增' 加或刪除的項E
    其4 也建議
    5. 靜志 安神
    5.1
    養心調 神(養 神練習 三選 一,每 周3?5 次/8 周) 5.1.1臥床養神:當產 生負面情緒時,睡二 覺放空思想
    5.1.2練習站樁:一般 以站為主,鍛煉要精 神集中,思想安靜, 凝神定意。每次 10~60mim
    5.1.3練習打坐:調 身、調息、調心Q每 次 10 ?40mim
    5.L4練習六字訣:通 過卩四、呵、呼、噓、 吹、嘻六個字的不同 發音口型,以牽動不 同的臟腑經絡氣血 的運行。每日晚上睡 前練習20?30min
    需增; 加或刪除的項目
    其他建議
     
    高心理彈性水平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專家評價表
    條目 專家意見 條目 專家意見 條目 專家意見
    一級 指標 重要性評分 修 改 意 見 二級指 標 重要性評分 修 改 意 見 三級指標(尊嚴照護內 容) 重要性評分 修 改 意 見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1.
    言語 開導 法 1.1
    心血管 病健康 宣教 1.1.1心血管病認識: 認識心血管病
    1.1.2心血管病危險因 素:可控危險因素認識
    1.1.3心血管病健康生 活方式:了解健康生活 方式的重要性
    1.2 中醫養 生宣教 1.2.1飲食調養:飲食 規律、食不可過飽和過 少、食不偏嗜、飲食清 淡、適當中藥食療
     
     
    1.2.2起居調攝:作息 規律、順應四時起居、 安臥有方、勞逸適度、 起居環境舒適
    123運動保健:遵循 運動養住要領和原則、 了解常見傳統運動方 式
    1.2.4情志調攝:了解 情志調攝基本知識
     
    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實施方法的專家評價
    干預設 計 具體方式 說明 打分 (卜5分) 改 進 意 見
    科 學 性 可 行 性 有 效 性
    1.干預 對象 本研究方案干預對象為心血管病患者人群。 納入標準:
    (1) 符合WHO關于心血管的診斷標準,二18周歲;
    (2) 意識清醒,溝通能力正常,能夠使用智能手機;
    (3) 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
    (1)生活不能自理者;
    C2)處于疾病急性發作期或終末期患者;
    (3)精神類疾病患者;
    C4)合并其他嚴重性疾病患;
    (5) 近期存在突發事件使心理受到刺激;
    (6) 正在參與其他研究。
    剔除標準:
    C1)研究期間出現嚴重并發癥或突發身體疾患的人群。 脫落標準:
    (1) 研究中主動退出者;
    (2) 干預期間無法取得聯系者。 /
    2•干預 實施者 本研究的實施者包括研究者本人及課題組團隊成員實施和 跟蹤、所選社區醫務人員進行聯系組織招募患者。 本研究擬采用 “系統設計(小 程序)”進行實 施干預方案。由 研究者本人及 課題組成員進 行管理、社區醫 務人員開展人 員招募。并在干
     
     
    預前對課題組 成員、研究對象 進行小程序的 使用進行操作 培訓。
    3.干預 形式及 內容
    (系統 設計干 預形 式) (1) 系統的設計與功能
    ①本系統設計主要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開發,分為用戶端和 后臺管理端。
    ②用戶端的功能包括,登錄、中醫情志調攝方式的指導(具 體內容即心血管病患者中醫情志干預方案,包含健康宣教、 情志調節方式、傳統運動方式等)、量表測試、基本信息填 寫等。
    ③管理端包括用戶管理(新增、刪除或修改用戶信息或測 評結果)、干預方案管理(新增、刪除或修改干預方案內容)、 數據導出、數據分析等。
    (2) 部分系統的內容展示
    系統內容包含計劃實施主題、健康計劃執行、問卷和 不適四大板塊,其中健康計劃執行為主要干預內容,包括: 言語開導、順從情欲、移情易性、情志相勝和靜志安神五 大主題°
    > 健康宣教(呈現形式:文字、圖片)
    ①心血管病健康宣教:認識心血管病;可控危險因素認識; 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②中醫養生宣教:飲食調養(飲食規律、食不可過飽和過 少、食不偏嗜、飲食清淡、適當中藥食療);起居調攝(作 息規律、順應四時起居、安臥有方、勞逸適度、起居環境 舒適);運動保健(遵循運動養生要領和原則、了解常見傳 統運動方式);情志調攝(了解情志調攝基本知識和方式); >情志調攝方式(呈現形式:文字、圖片、視頻)
    ①運動移情:推薦和介紹中醫傳統運動方式,如太極拳、 八段錦、五禽戲等,按照要求進行打卡完成;
    ②情志相勝:設置情緒狀態情景展現,選擇不同的情緒狀 態從而推薦情緒調節方式。 內容設計將按 照前期的干預 方案設計,具體 內容填充將參 照前期文獻研 究、質性訪談和 后期搜索相關 指南和權威性 書籍、文獻。(例 如心血管健康 宣教來源于國 家心血管病中 心發布指南)
    4.干預 結局指 標及測 量時間 點 (1)干預實施前(T1):
    > 有效性指標:
    ①一般資料調查表;
    ②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
    ③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問卷;
    ④心理彈性量表。
    >系統運轉指標:系統瀏覽量、各內容模塊的點擊量、 打卡完成次數、在線跟蹤隨訪研究對象操作次數,主 動退岀人數。
    (3)干預8周時(T2): /
     
     
    >有效性指標:
    ①一般資料調查表;
    ②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
    ③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問卷;
    ④心理彈性量表。
    > 系統運轉指標:
    系統瀏覽量、各內容模塊的點擊量、打卡完成次數。
     
    附錄四一般人口資料
    一般資料調査表
    指導語:下面是關于您一般情況的了解,請您根據實際情況,真實地回答下列 問題,不要遺漏。請選擇符合自己的選項,感謝您的支持與合作!
    姓名: 性別: 年齡: 聯系方式:
    身高: 體重:
    婚姻狀況:①未婚;②已婚;③離婚;④喪偶
    文化程度:①文盲;②小學;③初中;④高中或中專;⑤大專或大學;⑥大學 以上
    目前的工作情況,①在職;②病休;③退休;④其他
    月收入(元/月):©<2000;②2000?2999;③3000?4999;④5000?8000; @>8000 吸煙情況:①不吸煙;②以前吸,戒煙(已有30天完全不吸煙);③吸煙(每 天吸煙一支以上)
    飲酒情況:①從不飲酒;②以前飲,戒酒;③飲酒=—兩/日
    睡眠:①好(>7?8小時);②中等(>5?6小時);③差(<4小時)
    堅持服藥:①是;②否
    運動二①規律運動者(體育運動:>3次/周、>20min/次,連續時間>3個月);
    ②間斷運動(體育運動:<3次/周、<20min/次,連續時間<3個月); ③從
    不運動
    血壓情況:①正常;②一級;③二級;④三級
    血糖情況:①低血糖;②正常;③高血糖
    血脂情況:①正常;②高血脂
    目前的診斷(心血管疾病類型人①高血壓;②冠心病;③高血壓;冠心病;
    ④其他: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疾病持續時間:①0?5年;②6?10年;③>10年
     
    附錄五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
    焦慮自評量表(SAS)
    指導語:請閱讀下面的每一條,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當的等級!
    說明:偶/無:過去一周內,出現這類情況的日子不超過一天;有時:過去一周 內,有1?2天有過這類情況;經常:過去一周內,37天有過這類情況;持續: 過去一周內,有5?7天有過這類情況。
    偶/無 有時 經常 持續
    1•我覺得悶悶不樂,情緒低沉 1 2 3 4
    2”我覺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4 3 2 1
    3.我一陣陣地哭出來或是想哭 1 2 3 4
    4我晚上睡眠不好 1 2 3 4
    5.我吃的和平時一樣多 4 3 2 1
    6.我與異性接觸時和以往一樣感到愉快 4 3 2 1
    7.我發覺我的體重在下降 1 2 3 4
    &我有便秘的苦惱 1 2 3 4
    9.我心跳比平時快 1 2 3 4
    10.我無緣無故感到疲乏 1 2 3 4
    11.我的頭腦和平時一樣清楚 4 3 2 1
    12•我覺得經常做的事情并沒有困難 4 3 2 1
    13.我覺得不安而平靜不下來 1 2 3 4
    14.我對將來抱有希望 4 3 2 1
    15.我比平常容易激動 1 2 3 4
    16•我覺得做出決定是容易的 4 3 2 1
    17.我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 4 3 2 1
    1&我的生活過得很有意思 4 3 2 1
    19.我認為如果我死了別人會生活的更好些 1 2 3 4
    20•平常感興趣的事我仍然照樣感興趣 4 3 2 1
     
    焦慮自評量表(SAS)
    指導語:請閱讀下面的每一條,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當的等級!
    說明:偶/無:過去一周內,出現這類情況的日子不超過一天;有時:過去一周 內,有1?2天有過這類情況;經常:過去一周內,3?4天有過這類情況;持續: 過去一周內,有5?7天有過這類情況。
     
    偶/無 有時 經常 持續
    1.我總是覺得容易緊張和著急 1 2 3 4
    2.我無故覺得害怕 1 2 3 4
    3•我老是心里煩亂或覺得驚恐 1 2 3 4
    4我覺得我可能將要發瘋 1 2 3 4
    5.我認為一切都很好,不會發生什么不幸 4 3 2 1
    6.我手腳經常發抖打顫 1 2 3 4
    7.我因為頭痛,頭頸痛和背痛而苦惱 1 2 3 4
    &我容易衰弱和疲乏 1 2 3 4
    9.我覺得平心氣和,并且極易安靜坐著 4 3 2 1
    10.我覺得心跳得快 1 2 3 4
    11.我因為頭暈而苦惱 1 2 3 4
    12 •我有暈倒發作或覺得要暈倒似的 1 2 3 4
    13我吸氣呼氣都感到很容易 4 3 2 1
    14.我的手腳麻木和刺痛 1 2 3 4
    15我因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惱 1 2 3 4
    16 .我常常要小便 1 2 3 4
    17.我的手腳常常是干燥溫暖的 4 3 2 1
    我臉紅發熱 1 2 3 4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4 3 2 1
    20 •我做惡夢 1 2 3 4
     
    附錄六心理彈性量表(RS-25)
    心理彈表(RS-25)
    為了讓您更有針對性的進行中醫心理健康調節,先來做個小測試!我們將根據 您測試的結果推出適合您的實施方案。請您閱讀以下的敘述,并結合自己的真 實感受從7點量表中選岀最符合您的選項,r叫弋表完全不同意,“7”代表完全 同意,從左到右表示同意的程度遞增。例如,您完全不同意某項說法則選擇“1= 如果持中立的態度則選擇“4J如果完全同意則選擇“嚴。
    1=完全不同意 2 3 4 5 —6 7=完全同意
    1 當我制訂了計劃,我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 1 2 3 4 5 6 7
    2 我經常能找到某種方法解決問題 1 2 3 4 5 6 7
    3 我可以靠自己而不是依賴別人 1 2 3 4 5 6 7
    4 對我而言,對事物保持興趣是很重要的 1 2 3 4 5 6 7
    5 如果有必要,我可以靠自己 1 2 3 4 5 6 7
    6 在我的生命中,我為自己所完成的事情感到驕傲 1 2 3 4 5 6 7
    7 我通常泰然自若地處理事情 1 2 3 4 5 6 7
    8 我是自己的朋友(獨處時也可以過得快樂) 1 2 3 4 5 6 7
    9 我覺得我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情 1 2 3 4 5 6 7
    10 我是個意志堅定的人 1 2 3 4 5 6 7
    11 我很少疑惑自己在做什么(我的生活有目標) 1 2 3 4 5 6 7
    12 面對問題時,我一步一步地解決而不是想一次全部解決 1 2 3 4 5 6 7
    13 我可以渡過難關,因為我已經歷過這樣的困難 1 2 3 4 5 6 7
    14 我有自制力 1 2 3 4 5 6 7
    15 我對事物保持興趣 1 2 3 4 5 6 7
    16 我經常可以發現好笑的事 1 2 3 4 5 6 7
    17 我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使我渡過難關 1 2 3 4 5 6 7
    18 在危急時刻,我通常是別人可以依賴的對象 1 2 3 4 5 6 7
    19 我經常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1 2 3 4 5 6 7
    20 有時我會要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不管我想或不想做 1 2 3 4 5 6 7
    21 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 1 2 3 4 5 6 7
    22 我不會花太多心思在我無能為力的事情上 1 2 3 4 5 6 7
    23 當我身處困境時,我一般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1 2 3 4 5 6 7
    24 我有足夠的精力去做我所要做的 1 2 3 4 5 6 7
    25 如果有人不喜歡我,這沒什么大不了的 1 2 3 4 5 6 7
     
     
    附錄七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問卷
    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問卷(不吸煙)
    第一部分 下面的問題是關于您戒煙或不抽煙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動機, 我們想知道下面的每一個理由對您的正確程度。請用下面的7分數字標尺標出 每一個理由對您的正確程度:1表示一點也不對,7表示非常對,以此類推。
    1 因為我覺得我想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1 2 3 4 5 6 7
    2 因為如果我抽煙的話,我會感到對不起自己 1 2 3 4 5 6 7
    3 因為我個人認為這對于我的健康來說是最好的事情 1 2 3 4 5 6 7
    4 因為如果我抽煙的話,其他人會對我感到失望 1 2 3 4 5 6 7
    5 我真的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1 2 3 4 5 6 7
    6 因為我已經仔細地考慮過這個問題,并且相信這對于我生活的 很多方面都非常重要 1 2 3 4 5 6 7
    7 因為如果我抽煙的話,我會覺得自己很糟糕 1 2 3 4 5 6 7
    8 因為這真的是我想做的一個重要的選擇 1 2 3 4 5 6 7
    9 因為我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讓我這么做 1 2 3 4 5 6 7
    10 因為這與我的生活目標是一致的 1 2 3 4 5 6 7
    11 因為我想要得到別人的肯定 1 2 3 4 5 6 7
    12 因為盡可能地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1 2 3 4 5 6 7
    13 因為我想向別人證明我能做到 1 2 3 4 5 6 7
    14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么 1 2 3 4 5 6 7
     
    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問卷(鍛煉)
    第二部分下面的問題是關于您開始或堅持進行規律鍛煉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動機,我們想知道下面的每一個理由對您的正確程度。請用下面的7分 數字標尺標出每一個理由對您的正確程度:1表示一點也不對,7表示非常對, 以此類推。
    1 因為我覺得我想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1 2 3 4 5 6 7
    2 因為如果我不進行規律鍛煉的話,我會感到對不起自己 1 2 3 4 5 6 7
    3 因為我個人認為這對于我的健康來說是最好的事情 1 2 3 4 5 6 7
    4 因為如果我不這么做的話,其他人會對我感到失望 1 2 3 4 5 6 7
    5 我真的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1 2 3 4 5 6 7
    6 因為我已經仔細地考慮過這個問題,并且相信這對于我生活的很 多方面都非常重要 1 2 3 4 5 6 7
     
     
    7 因為如果我不進行規律鍛煉的話,我會覺得自己很糟糕 1 2 3 4 5 6 7
    8 因為這真的是我想做的一個重要的選擇 1 2 3 4 5 6 7
    9 因為我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讓我這么做 1 2 3 4 5 6 7
    10 因為這與我的生活目標是一致的 1 2 3 4 5 6 7
    11 因為我想要得到別人的肯定 1 2 3 4 5 6 7
    12 因為盡可能地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1 2 3 4 5 6 7
    13 因為我想向別人證明我能做到 1 2 3 4 5 6 7
    14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么 1 2 3 4 5 6 7
     
    健康行為自我調控問卷(飲食)
    第二部分 下面的問題是關于您堅持健康飲食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動機, 我們想知道下面的每一個理由對您的正確程度。請用下面的7分數字標尺標出 每一個理由對您的正確程度:1表示一點也不對,7表示非常對,以此類推。
    1 因為我覺得我想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1 2 3 4 5 6 7
    2 因為如果我不堅持健康飲食的話,我會感到對不起自己 1 2 3 4 5 6 7
    3 因為我個人認為這對于我的健康來說是最好的事情 1 2 3 4 5 6 7
    4 因為如果我不這么做的話,其他人會對我感到失望 1 2 3 4 5 6 7
    5 我真的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1 2 3 4 5 6 7
    6 因為我已經仔細地考慮過這個問題,并且相信這對于我生活的很 多方面都非常重要 1 2 3 4 5 6 7
    7 因為如果我不堅持健康飲食的話,我會覺得自己很糟糕 1 2 3 4 5 6 7
    8 因為這真的是我想做的一個重要的選擇 1 2 3 4 5 6 7
    9 因為我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讓我這么做 1 2 3 4 5 6 7
    10 因為這與我的生活目標是一致的 1 2 3 4 5 6 7
    11 因為我想要得到別人的肯定 1 2 3 4 5 6 7
    12 因為盡可能地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1 2 3 4 5 6 7
    13 因為我想向別人證明我能做到 1 2 3 4 5 6 7
    14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么 1 2 3 4 5 6 7
     
    附錄九正式試驗知情同意書
    知情同意書
    尊敬的患者:
    您好!
    此知情同意書的目的是邀請您參加“基于移動醫療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醫健康管理 模式構建與實證研究:中醫情志和西方心理彈性理論的深度融合研究”,主要是心血 管病患者中醫心理健康干預研究,在您決定是否參加這項研究之前,請盡可能仔細閱 讀以下內容,它可以幫助您了解參加研究您將需要做什么、參加本研究的益處和可能 的風險及處置等。如有任何問題可咨詢向您介紹的研究者。
    如果參加研究將需要做什么
    您需要填寫一般資料調查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健康 行為自我調控問卷和心理彈性量表,以及需要登入微信小程序,進行線上中醫情志干 預。
    參加本研究的益處和可能的風險及處置
    本研究可以為心血管患者提供中醫情志調攝的方式方法,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焦 慮抑郁情緒和心理彈性資源,構建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促進心血管病健康行為。本 研究不存在風險以及額外的費用支出O
    您的權利和義務
    本研究已通過本研究機構倫理委員會審查。您參加本研究是完全自愿的,您可以 在研究過程中隨時和您的醫生交流,您有權在研究前或開始后任何時間以任何理由退 出這些研究,而且您的退出不會受到任何懲罰或利益的損失,也不會影響醫護人員對 您的治療。您的隱私受到保護,您的個人資料是保密的,只有本研究的研究者、倫理 委員會必要時可以查閱。
    同意聲明
    我已經閱讀了以上關于本研究的介紹,而且研究者已向我詳細說明了本研究的目 的和內容等,并對我的疑問給予了詳細解答。我知道參加本研究可能產生的受益和風 險。我自愿參加這項研究。
    患者簽名: 日期:
    聯系電話: 研究者簽字:
    文獻綜述
    中醫情志療法應用于心血管病患者中的研究進展
    摘要=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患者常常伴有心理障礙或伴有不 良情緒,適當的情緒調節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從而促進疾病的治療和預后。中 醫情志療法是情緒調節重要的手段之一,闡述中醫情志療法應用于心血管病患者中的 研究進展,為進一步推動心血管病患者心理健康治療提供思路。
    主題詞 心血管病,中醫情志療法,心理健康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mo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bstract: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often suffer from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or adverse emotions, and appropriate emotion regulation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pati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thereby promoting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The application of TCM emotion therapy to patients with CV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emotion regula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CM emo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VD is described to provide ideas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VD.
    Subject 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CM affective therapy, mental health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全球首位死亡原因以及成為最重 的疾病負擔,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帶來了沉重的 社會及經濟負擔⑴。相關研究表明,CVD等許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率的增長,除 了和不健康生活行為方式有關⑵,還與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⑶。從心理學的角度對 疾病進行探析除了當代情緒調節和心理調節等學說外,我國《黃帝內經》中早已有關 心理健康管理的記載,如“故智者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 陰陽而調柔剛,如是辟邪不至,長生久視”,闡述了遵循自然規律,以預防為主,強調 身體、精神心理、自然為一體的整體觀念,其中中醫情志是中醫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 組成部分【%有關情志調節的方法從古至今在中國醫學中廣泛應用,明清時期的張介 賓、萬全、吳塘、俞震、葉桂等醫家善于情志治療,例如俞震的《古今醫案》編制了 許多情志病的診治案例⑸。當代情志干預用于多種疾病的研究,在心系疾病中,情志 療法可以發揮改善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增加健康行為依從性等積極的治療作用血7】。
    1.中醫情志概述
    1.1中醫情志的定義與內涵
    中醫情志在《黃帝內經》中并未記錄,首次提出由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在《類經》 中闡述到:“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所發”,提出“情 志九氣”和“情志病”,其思想啟發于《內經》五臟五志和七情學說,就如張景岳曰: “世有所謂七情者,即本經之五志也”。所以中醫學的情志概念,是從《內經》的七情 與五志發展而來[%東漢醫家張仲景繼《內經》后,又在《金匱要略》中進一步充實 了情志理論,將其歸結為情志失常和過度,導致氣機錯亂〔9〕。宋代陳無擇,首倡七情 內傷病因論,提出“內則七情,外則六淫,不內不外,乃背經常”之“三因學說”。依 據以上的分析,中醫學所言的情志一般為七情和五志,情志與七情的關系是種屬關系, 情志包含了七情在內的所有情志特征與屬性的抽象和概括,七情則是情志內涵下具體 的七種情志表現【10〕。是人體臟腑生理和精神活動對內外環境變化產生的情志反應,一 般不會導致或誘發疾病。七情指的是怒、喜、思、悲、恐、驚、憂七種正常的情志活 動(見表1),是人體臟腑生理和精神活動對內外環境變化產生的情志反應,一般不會 導致或誘發疾病。
    表1七情概念
    七情 概念 特征 《黃帝內經》闡述
    伴隨愿望實現、緊張情緒解除時
    的情緒體驗 愿望實現是喜得來源,關
    鍵特征是緊張解除時的輕
    松、愉快的體驗 “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
    利”
    由于愿望受阻、行為受挫而導致 外界因素阻礙個體愿望實 “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苑于
    的緊張情緒的體驗 現,時導致怒的基本條件 上,使人薄厥”
    對所面臨問題得解決看不到頭 情緒范圍廣,從一時性的 “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
    緒,心情低沉并伴有自卑的復合 憂郁體驗到較嚴重的難以 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
    情緒狀態 自行恢復的由于狀態 以伸出之”
    對所思問題不解,事情未決,思
    慮擔憂的復合情緒狀態 伴有輕微焦慮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 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 矣抄
     
     
    1.2中醫情志理論
    中醫情志理論來源于中醫整體思想,主要為形神一體化思想和影響人體氣機理論, 形神一體化思想指的是精神和形體的統一,形神共養則身心健康,《內經》認為精神活 動是機體派生的,即形生神,如《靈樞•邪客》所說心,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 之所舍也”,但同時又認為神對形有主宰作用,主宰著人體的生命活動,五臟神與情志 又具有對立關系,如喜傷心,則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靈樞•本神》說:喜樂者, 神憚散而不藏。影響人體的氣機理論側重于情志不節則會影響人體氣機,《素問•舉痛 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如怒 則氣上,是指盛怒則肝氣上逆,血隨氣逆,并走于上。臨床見氣逆、面紅目赤,或嘔 血,甚則昏厥卒倒。情志理論體現了人體心理和情緒變化對生理的影響,情志不節易 引發疾病和阻礙疾病轉歸。
    1 - 3中醫情志療法
    情志療法又稱情志調攝、情志護理等,以中醫理論基礎為指導,通過言語、行為 或特意安排的場景來影響患者的精神情志和心理活動,將不良情緒調整為良性的或正 性的情志,促進和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活動,以期達到預防或治療身心疾病的一類心 理療法情志療法的思想及起源追朔到《內經》起,記載了五行相勝、移精變氣 等理論,后世醫家不斷發展形成體系,而中國最早的情志療法案例記載于《呂氏春秋》, 戰國名醫文摯運用“怒勝思”情志療法治療齊王病癥。情志療法從《內經》理論到現 代臨床,基本的情志療法包括情志相勝法、言語開導法、順從情欲法、靜志安神法、 移情易性法等Z叫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早已記載情志療法的思想來源,如下闡
    述:
    (1)情志相勝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S: “怒傷肝,悲勝怒3 “喜傷心,恐勝喜3 “思傷脾, 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S “恐傷腎,思勝恐S其運用中國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 因而衍生喜勝悲、悲勝怒、怒勝思、思勝恐、恐勝喜五個情緒相克的治療關系(見圖 l)o通過情志活動消除患者的病態情志以恢復正常情志,從而達到疾病治愈的目的。
     
     
    圖1情志相勝原理
    (2)言語開導法
    《靈樞•師傳》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 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用言語交談的溝通方式對患者情志疏導,針對患者的不同 病癥和病情,挖掘患者的情感,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
    (3)順從情欲法
    《素問•移精變氣論》圖解:“數問其情,已從其意該療法是以患者為中心, 從患者的立場進行分析問題和思想溝通,順從患者的意愿表達其想法,從而醫者提出 適宜的治療方法。
    (4)靜志安神法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S該療 法要求人們通過靜坐、靜臥或靜立以及自我調節等,達到"'內無思想之患,外無勞形 于事”,掃除外界的恩怨慕戀,不為痛苦所憂,使精神清凈寧謐。
    (5)移情易性法
    《靈樞•雜病》中記載:“啰,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印之,立已; 大驚之,亦可已”。其原文意思是使人大驚,也可止住打嗝,醫者借助各種方法,轉移 患者的注意力,調理和糾正氣機紊亂的狀態,也是擺脫不良情緒狀態方式,如《備急 千金藥方》曰:“彈琴瑟,調心神,和性情,節嗜欲”,通過琴棋書畫等陶冶性情,保 持良好心境,消除不良情緒。
    2.中醫情志療法的現代研究
    因中醫情志療法源于中國,無查閱到國外相關研究,主要見于國內。大量研究表 明,人體免疫力與不良情緒具有相關性,免疫力低下將會引起疾病的產生,而中醫情 志與現代情緒具有相關性[⑴,臨床上,中醫情志療法應用于多種疾病來改善患者的心 理健康,例如慢性病、精神衛生疾病、康復、惡性腫瘤等,從而改變疾病預后。現代 研究中E6-18],言語開導法指引導和鼓勵患者,通過尋找他人來增強積極影響、采取觀 點來減少擔憂、尋求他人的安慰,以深入了解其他人如何應對壓力;順從情欲法通過 適當的途徑排遣和發泄不良情緒適當宣泄,消極情緒易影響心身健康,憤怒時適當地 發泄;移情易性法利用某種形式的分流,如利用廣播音樂、廣播電視、運動等形式轉 移患者的注意力;情志相勝法一般以“喜勝悲”和“思勝恐”為主,做喜悅的事情和 思考事情是消滅悲傷和恐懼的主要方式,例如觀看娛樂視頻、收聽五行音樂和放松心 情等:養心調神是靜志安神法的主要方式,具體做法在中醫情志調節里包含靜坐、靜 臥方式、練習六字訣等。此外,中醫情志法還包括了五行音樂法、暗示法、說理開導 法等,其內容上和以上主要方法具有相似性。
    2. 1中醫情志療法在心血管病中的研究現狀
    2.1.1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問題
    心理壓力是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壓力源可以急性或慢性表現,并采取多種形式, 包括生活變化和不利的社會經濟條件,并可能與抑郁焦慮有關。此外,每個人對給定 壓力暴露的生理反應決定了壓力源的健康后果【⑼,壓力與多種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包括CVD【2。]。抑郁癥也是CVD發病的一個非常普遍的危險因素,與CVD的發病率 和死亡率有關,除了對原發性疾病進行主動有效控制外,還應努力改善患者的心理和 社會功能〔2】】。CVD等慢性疾病會影響老年人的自我評估健康和認知功能,導致身體功 能障礙,引發和加劇老年抑郁癥的發生和發展,持續的并發癥、身體機能的下降、沉 重的經濟負擔和對他人的依賴增加了老年人抑郁癥的癥狀[22]oCVD患者需要長期或終 生服用心血管藥物,研究發現使用心血管藥物與抑郁焦慮之間存在關聯[如,精神類藥 物治療心理疾病具有心臟毒性【2戮此外,焦慮抑郁可能是CVD潛在的獨立危險因素
    [25],普遍且持續存在,一項薈萃分析研究【加,發現焦慮者患中風的風險增加了 24%。 有研究表明,焦慮抑郁與心血管健康行為有關,較高的抑郁評分與糖尿病和缺乏身體 活動有關,較高的焦慮評分與男性吸煙有關,高膽固醇血癥與較高的焦慮和抑郁評分 有關[27】。由此可見,多種精神疾病加快了患CVD的風險,CVD患者同時也存在著多 種心理問題,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焦慮抑郁作為CVD的潛在的危險因素與心血管健 康行為存在著關聯。
    2.1.2中醫情志法在高血壓患者中的研究現狀
    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因素是導致高血壓發生的重要誘因,同時也是導致高血壓 發生的一個獨立因素[7],尤其老年高血壓病具有血壓水平難控制、病程綿長等特點, 老年患者年齡較大和基礎疾病較多,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中醫學認為高血 壓屬于眩暈范疇之中,主要是由于患者思慮過度,氣郁化火,引發陰陽失衡、氣血經 脈運動失常。張曉英研究者【須在中醫分型的基礎上進行情志干預,使用傾聽音樂、疏 導法、安神靜志、移情易性,改善了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負性情緒、血壓水平、生活質 量。袁亞寧等[29】采用情志療法對血壓控制的效果研究,納入150例高血壓患者分為實 驗組與對照組實施三個月,結果得出可改善患者的用藥和看病依從性、健康信念和對 疾病的應對方式。張春菊"I研究者同樣也在高血壓病護理工作中實施中醫情志療法干 預,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壓癥狀©由于高血壓人群受情緒變化的影響較大,負性情緒極 易提升血管緊張性㈤],所以在現代研究中,高血壓應用中醫情志療法最多的CVD,在 知網數據庫中輸入“情志”和“高血壓”詞條,得到588篇相關文獻,發表年度趨勢 如下圖:
    80 -I
    ■友表年度超勢
    20 一
    圖2中醫情志運用于高血壓中發表文獻年度趨勢
    2.1,3中醫情志法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研究現狀
    冠心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CVD,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主要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 療法,臨床上患者常常出現負性情緒,需要改善心理健康,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進而提高治療效果和減少并發癥。莊方等⑶]研究者采用中醫情志護理聯合耳穴壓豆治 療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干預組和對照組2組干預后心理韌性量表(CD-RISC)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P<0.05),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均 降低(P<0.05),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劉俊靈等a】結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冠心病伴焦 慮患者介入術后采用中醫情志干預,具體實施方案包括了情志相勝法、移情法、發泄 解郁法和解疑釋惑法,最終對患者的疾病狀況具有緩解作用,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 同時也提升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冠心病常發生在中老年群體中,孫淑萍等㈤]研究中 醫情志護理干預對改善中老年群體冠心病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效果,實驗表明焦慮、 抑郁心理狀態明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常見類型,有研究顯示[列,中醫情志 干預改善急診心肌梗死搶救患者的心理狀態,能夠顯著緩解其不良情緒和提高生活質 量,患者恢復意識后,干預方案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分別對悲憂者、思慮者、易怒 者、焦躁者釆取不同的方法疏導情緒,患者病情較穩定后,室外鼓勵其積極參與娛樂 活動,包括中醫傳統運動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
    2.1.4中醫情志法在其他心血管病類型患者中的研究現狀
    臨床上常以“雙心護理”模式緩解CVD患者的不良情緒,即對伴有精神心理問 題的CVD進行臨床護理,“雙心護理”模式是關注CVD患者的心理障礙問題,并通 過溝通交流、行為等指導患者,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目前,中醫情志療法還運用 于心力衰竭,姜梅賢等妙]研究者用中醫情志療法配合灸法及耳穴埋豆療法能夠改善慢 性心力衰竭伴有抑郁癥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中醫情志也運用于心律失常患者, 王在遠等人[均主要研究中醫情志對老年急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理應激反應、中醫證候積 分、生活質量的影響,中醫證候積分是心律失常帶給患者常見的癥狀表現,心理應激 主要包括焦慮抑郁評分,研究結果均有改善。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 丁嵐等卩7]釆用調暢情志法、五行音樂療法、情志相勝法、移情易性法,具體內容包括 了組織患者參加健康教育座談會、安慰鼓勵患者、播放音樂等,運用隨機對照試驗干 預心房顫動患者3個月,最終能夠提高治療依從性和緩解不良情緒◎中醫情志療法在 其他CVD類型中的應用與冠心病疾病中的應用相似,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住院期 間患者的心理健康調節由醫生、護士和家屬組成主要人員,出院后由家屬及患者在前 期的調節基礎上進行自我調節。
    3.小結
    中醫情志療法在CVD中的使用對象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體和住院患者,其 主要在高血壓、冠心病患者中應用,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焦慮抑郁情緒、生活質量、 治療依從性。不同研究者使用的中醫情志有所差別,分析其具體內容具有相似性,但 目前沒有完整統一的中醫情志方案,還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規范性和科學性有待 進一步的進行循證研究,需要探索岀一套適合提高心理健康的情志療法方案來推廣臨 床。依據當前情志療法的應用不足之處,除了干預方案內容需完善,建議中醫情志體 系應包含三大特征,如下:(1)自助式:自助式的情志調節有助于患者避免空間上的 阻礙,可以隨時隨地運用自助式的情志方案自我調節。(2)主動式:設定患者自我評 價體系和預警,提示帶有不良情緒的患者進行早期自我調節,一定程度上主動就診。
    (3)個性化:依據患者自身特點,給出不同情志調節方案,結合中醫辨證思維,制定 個性化方案,精準醫療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Zhou M, Wang H, Zeng X,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Lancet, 2019, 394(10204): 1145-1158.
    [2]Allen N B, Zhao L, Liu L, et al. Favorable Cardiovascular Health,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 and Healthcare Costs: Forty-Year Follow-Up of the CHA Study (Chicago Heart Association Detection Project in Industry)[J]. Circulation, 2017, 135(18): 1693-1701.
    [3]Elizabeth M, William W. Don't worry, be happy: positive affect and reduced 10-year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Canadian Nova Scotia Health Survey卩]*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0,31(刃:10?34 ?
    [4]金光亮•情志源流與概念探討[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 5(08): 514-516.
    [5]蘇禮.《名醫類案》導讀[JJ.中醫文獻雜志,2005, 5(02): 10-11.
    [6]Hua X Wang B, Wallen G R, et aL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depression in urban elderly Chinese[J]. PloS one, 2015, 10(3): 33.
    [刀葛君麗,曹斌,叢叢,等.中醫情志療法在心系疾病中的應用概述[J]?山東中醫雜志, 2021,40(08): 890-894.
    [8]蔡光先•情志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3.
    [9]王立人 從方劑配伍論仲景治療情志病的特色[JJ.中醫函授通訊,2000,19(03):23
    [10]孫廣仁.中醫基礎理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30?32.
    [11]陳佩儀 中醫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7-39.
    [12]張亞男.淺論《內經》中的情志療法[J].社會心理科2012,27(5): 122-124.
    [13]張琦,胡真.中醫情志療法在創傷后應激障礙中的應用[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9,21(03):50-53.
    [14]付小宇,張新雪,趙宗江.基于中醫情志療法探討新冠肺炎疫期的心理調適方法 [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0,26(13): 39-44.
    [15]謝麗香,楊芳.基于情緒調節論中醫情志與西方心理彈性的相關性探析[幾時珍 國醫國藥,2022, 33(08): 1953-1955.
    [16]張春菊.中醫情志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的護理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 電子雜志,2019, 7(14): 125.
    [17]張艷秋.中醫特色護理干預對ICU膿毒癥病人炎癥因子的影響[幾 護理研究, 2019, 33(01): 149-15L
    [18]張澤菊,張先庚,程艷,等.中醫情志護理對孤寡老人抑郁心理的干預作用[幾 中 國老年學雜志,2017, 37(24): 6169-6170.
    [19]Dar T, Radfar A, Abohashem S, et al. Psychosocial Stres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fJ]. 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 2019,21(5): 23-27.
    [20]Osborne M T, Shin L M, Mehta N N, et al. Disentangling the Links Between Psychosocial Stres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irc Cardiovasc Imaging, 2020, 13(8): 109-131.
    [21]Zhang Chen Y, Ma L. Depres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elderly: Current understanding[J]. J Clin Neurosci, 201& 47(06): 1-5.
    [22]Ma L, Tang Z, Sun F, et at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among elderly subjects with hypertension living at home in China[J]. Int J Clin Exp Med, 2015, 8(2): 2923-2928.
    [23]Zhang L, Bao Y, Tao S,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dqjression/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meta-analysis[J]. Pharmacol Res, 2022, 175(06): 10-60.
    [24]Abosi O, Lopes S, Schmitz S, et al. Cardiometabolic effects of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J]. Horm Mol Biol Clin Investig, 2018,36(1): 1-11.
    [25]Wu M, Zhu Y, Lv J, et al. Association of anxiety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hinese cohort of 0.5 million adults[J]. J Affect Disord, 2022, 315(10): 291-296*
    [26]Perez-Pifiar M,細erbe L, Gonzalez E, et al. Anxiety disorders and risk of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European Psychiatry, 2016,41(1): 102-108.
    [27]Serpytis P, Navickas P, Lukaviciute L, et al. Gender-Based Differences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rq Bras Cardiol, 201 & 111(5): 676-683.
    [28]張曉英.中醫情志護理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的應用[J]?光明中醫,2021, 36(19): 3358-3360,
    [29]袁亞寧,張姣.中醫情志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健康信念的影響[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11): 157459.
    [30]Lim L F, Solmi M, Cortese S. Association between anxiety and hypertension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21, 131(12): 96-119.
    [31]莊方,張桂華,劉霞輝.中醫情志護理聯合耳穴壓豆干預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 35 例[J].湖南中醫雜志,2022, 38(10): 92-95.
    [32]劉俊靈,丘愛華,覃福寬.中醫情志干預結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冠心病伴焦慮患 者介入術后的影響[J].中國校醫,2022, 36(09): 697-700.
    [33]孫淑萍,喬銀珠.中醫情志護理干預對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體會[J]. 心理月刊,2020,15(24): 130-131.
    [34]徐靜.中醫情志干預對急診心肌梗死搶救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卩]?實用中醫內科 雜志,2021,35(09): 48-50.
    [35]姜梅賢,楊粵峰,荊陽.中醫情志護理配合灸法及耳穴埋豆療法對慢性心力衰竭 合并抑郁癥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四川中醫,2022,40(08): 197499.
    [36]王在遠,劉梅.情志干預對老年急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心理應激反應 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卩]?西部中醫藥,2017, 30(12): 133-136.
    [37]丁嵐,江云飛,劉佳文,等.中醫情志護理與“雙心護理”模式對緩解心房顫動患 者負性情緒的效果對比[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3,20(02): 303-306.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yixuelei/zhongyixue/9089.html

    上一篇:杭州市城區基層全科醫生中醫素養的調查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