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高校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 ——以“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為例

    發布時間:2022-12-08 10:16
    目 錄
    1 緒論..........................................................................................................................1
    1.1 問題的提出.................................................................................................... 1
    1.2 研究意義........................................................................................................ 1
    1.2.1 理論意義............................................................................................. 1
    1.2.2 實踐意義............................................................................................. 2
    1.3 研究目的........................................................................................................ 2
    1.4 研究內容........................................................................................................ 2
    1.4.1 基本思路............................................................................................. 2
    1.4.2 研究對象............................................................................................. 3
    1.5 研究方法........................................................................................................ 3
    1.5.1 文獻研究法......................................................................................... 3
    1.5.2 調查法................................................................................................. 4
    1.6 概念界定........................................................................................................ 4
    1.6.1 網絡精品課程..................................................................................... 4
    1.6.2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5
    1.7 選題的依據.................................................................................................... 6
    1.7.1 國外開放教育資源運動與我國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 6
    1.7.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 6
    1.7.3 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建設的要求......................................................... 7
    1.7.4 師范院校“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發展的要求................. 7
    1.8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8
    1.8.1 國外研究現狀述評............................................................................. 8
    1.8.2 國內研究現狀述評............................................................................. 9
    1.8.3 綜合分析........................................................................................... 12
    2 已建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梳理與分析...15
    2.1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15
    2.2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的“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 15
    2.2.1 精品課程網絡平臺構成概況........................................................... 15
    2.2.2“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6
    3“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21
    3.1 調查問卷設計.............................................................................................. 21
    IV
    3.2 調查樣本描述.............................................................................................. 21
    3.3 調查問卷結果與分析.................................................................................. 22
    3.3.1 上網和網上學習總體情況............................................................... 22
    3.3.2 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程度和使用情況........................................... 26
    3.3.3 對于課程的認識............................................................................... 27
    3.3.4 關于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需求和意見........................................... 30
    3.3.5 補充與討論....................................................................................... 32
    3.3.6 調查結論........................................................................................... 36
    4“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39
    4.1 激發學生網上學習的興趣,實現網絡精品課程良性發展...................... 39
    4.1.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點關注課程內容....................................... 39
    4.1.2 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嘗試“翻轉課堂”....................................... 42
    4.2 努力打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上學習環境...................................... 44
    4.2.1 根據學習者的需求規劃精品課程網站建設................................... 44
    4.2.2 從“E-learning”到“B-learning”........................................... 47
    4.2.3 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共建網絡精品課程....................................... 47
    4.3 大力加強精品課程網站的推廣,提高網絡精品課程資源的使用率...... 48
    4.3.1 多渠道進行宣傳,提高精品課程網站知曉度............................... 48
    4.3.2 充分開發網絡精品課程資源的使用方式....................................... 48
    4.3.3 保證網絡課程資源的共享與使用................................................... 49
    4.3.4 開展學習同伴互助計劃................................................................... 49
    結語...........................................................................................................................50
    附錄...........................................................................................................................51
    附錄 1................................................................................................... 51
    附錄 2................................................................................................... 53
    參考文獻..................................................................................................................54
    在讀期間發表的論文.......................................................................................... 58
    后記...........................................................................................................................59
    V
    緒論
    1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20 世紀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圍內逐漸興起,電子信息技術迅速
    發展,知識量激增,依托電子信息技術,知識傳播的途徑和方式發生重大變化,
    遠距離開放教育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課堂面授教學不再是教學的唯一形式。
    跟隨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在美國的高校中首先創建開放教育資源項目,隨著
    美國“MIT Open Course ”、英國“Open Learn”等項目的建成,推動了全球范
    圍內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這些項目通過網站為學習者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
    這種“基于資源的學習”給更多人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和平臺,真正實現了以學
    習者為中心的教育,對于“終身教育”目標的達成提供了有利保障。①在開放教
    育資源運動的推動下,2003 年 4 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
    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正式啟動。隨
    后,全國高校陸續開展了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主要分為“國家級”、“省級”、“校
    級”三個層次。精品課程建設的目的在于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為教師和學生
    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精品課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實現良性循環,要作
    為今后高等教育建設工作的重點。然而,筆者在與本科生和周圍同學的交流中
    發現,他們對于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和使用情況不容樂觀,多數人表示沒有聽
    說過精品課程建設,對于學校已有的精品課程資源,許多學生表示從未登錄精
    品課程網站進行學習,相對于國外的“麻省理工學院公開課”、“哈佛大學公開
    課”、“耶魯大學公開課”等,許多學生卻表示有所了解,部分學生還會主動上
    網進行學習。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究竟我們的網絡精品課程資源存在怎
    樣的問題?如何才能讓網絡精品課程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如何進行網絡精品課
    程建設?在研究生學習期間,筆者親自參與了 X 校校級精品課程“小學語文課
    程與教學論”的建設,搜集整理了關于網絡精品課程的大量資料,并對網絡精
    品課程建設進行深入的認識與思考,因此確定本課題研究。
    1.2 研究意義
    1.2.1理論意義
    課程建設是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本研究在搜集“小學語文課程與教
    學論”課程建設相關文獻的過程中,發現與本課程建設相關的文獻十分有限。
    ① 丁興富.信息技術革命、教育全球化和遠距離開放學習——亞洲開放大學協會第 11 屆年會學術報告評述
    (Ⅲ)[J].中國電大教育,1998,(7):26-29.
    第 1 頁, 共 59 頁
    緒論
    因此,本研究一方面對目前已搜集到的“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理
    論進行總結,根據已有研究結論,做進一步分析,理清本課程建設的理論基礎
    與依據。另一方面,對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已建成的“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
    論”網絡精品課程進行梳理分析,發現當前存在的問題,通過查找網絡精品課
    程建設的相關文獻,總結以往研究的經驗與成果,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網絡精品課程建設進行探索,為今后其他學科的網絡精品課程建設提供有效借
    鑒。
    1.2.2實踐意義
    本研究以如何建設“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作為研究重點,
    提出進行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有效建議和對策。力圖為師范院校師生的專業發
    展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師范生的職前培養和職后學習提供優質的課程資源,便
    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網絡課程學習。
    1.3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一方面對已建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資源進行
    梳理分析;另一方面以 X 校“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為例,
    對在校大學生和一線教師進行實地調研分析。基于目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學
    習者的現實需求與意見,為“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提供
    實際的建設方案,為今后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的對策與建議。
    1.4 研究內容
    1.4.1基本思路
    本研究以文獻研究為基礎,搜集整理“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
    精品課程建設、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相關文獻,理清研究思路。通過梳理國家
    精品課程資源網中關于本課程的已有資源,結合教育部網絡精品課程評價標準,
    對其網站建設現狀進行梳理分析,發現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小學教育專業
    的本科生和一線教師進行初步訪談,結合文獻研究和前期調研編制問卷與訪談
    提綱,保證問卷的針對性與有效性,通過展開問卷調查和深入訪談,得出調查
    結論,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
    設可實施的對策與建議。
    第 2 頁, 共 59 頁
    緒論
    查找高校網絡精品課程建設、國外開放教育資源、“小
    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等相關文獻研究。
    從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查找已建成“小學語
    進行前期調研,與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和一
    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發現其存在的主
    線教師進行初步訪談,了解與本研究相關的
    要問題。
    問題。
    設計“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
    建設問卷、編制訪談提綱。
    分析數據,得出學習者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
    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認識、需求與意見。
    提出“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
    的對策與建議。
    1.4.2研究對象
    (1)對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的“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
    進行梳理與分析,主要包括網站已有的資源、模塊、網站運行情況等方面,發
    現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2)以 X 校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大三、大四年級的在校大學生(本
    課程所有授課對象)和一線教師(小學教育專業已走上教師崗位的畢業生)為
    研究對象,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對一線教師主要進行深入訪談。
    1.5 研究方法
    1.5.1文獻研究法
    針對本研究的主要內容與研究思路,利用圖書館書籍、電子閱覽室、知網、
    維普、萬方等專業數據庫,搜集關于國外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國家精品課程建
    設、“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等方面的專著和論文,對所搜集的文獻
    資料進行閱讀、整理、分析、歸納,在此基礎上形成對本研究的整體認識,并
    構建論文框架,確定研究設計。
    第 3 頁, 共 59 頁
    緒論
    1.5.2調查法
    (1)問卷調查法
    1)調查內容
    問卷是對所有調查對象以書面語言的形式開展,對被調查者提出若干問題,
    進行資料搜集的調查形式。①本研究主要以書面語言的形式,通過編制調查問卷,
    對小學教育專業在校大學生,即本課程目前所有的授課對象進行調查,調查內
    容主要包括:學生上網和網上學習總體情況、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程度和使
    用情況、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的認識、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
    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需求和意見等。
    2)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 X 校小學教育專業文科和理科兩個方向,大三、大四兩個年級
    的在校大學生。由于小學教育專業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因此對于文科和理科方
    向的學生都開設了本門課程,理科方向學生在大二下學期開課,文科方向學生
    在大三上學期開課。此次調查對象包括本課程的所有授課對象,共發放問卷 180
    份,回收 176 份,其中有效問卷 165 份,回收率為 97.8%,有效率為 93.8%。調
    查結果主要采用 SPSS20.0 和 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 進行統計分析。
    (2)訪談法
    通過口頭形式,在交談中,根據訪談對象的回答,搜集事實資料,是一種
    客觀的、不帶偏見的調查方式。②本研究訪談對象為小學教育專業在校大學生和
    一線教師(已經走上教師崗位小學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其中在校大學生10名,
    一線教師5名,通過訪談獲得被訪談者對于本門課程的深入思考、對自身的評價
    與考量、對課程的認識,對課程資源的需求和意見,通過訪談獲得問卷難以搜
    集到的信息,從而彌補問卷調查的不足,對難以量化和描述的問題做進一步補
    充。
    1.6 概念界定
    1.6.1網絡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方法、教材、教學管理等特
    點的示范性課程。③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認為,精品課程建設由六個方面構
    成: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材、實驗和機制的建設。④清華
    ① 梅雷迪斯.D.高爾,沃爾特.R.博格,喬伊斯.P.高爾.Educational Research:An Introduction[M].南京:江蘇教
    育出版社,2002.243.
    ②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80.
    ③ 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Z].2003-4-8.
    ④ 吳啟迪.國家精品課程[J].科教文匯,2005,(2):22.
    第 4 頁, 共 59 頁
    緒論
    大學袁駟教授認為:精品課程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境界。①東南大學鄭家茂教授認
    為,“精品課程”是“精品”加“課程”的產物。“課、實踐教學、自主研學、
    網絡平臺”成為大學課程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以上專家對精品課程的理解,精品課程作為一種高質量、高水平的課
    程,通過精品課程網站發布教育資源,從而構成網絡精品課程,網絡精品課程
    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1.6.2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是小學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質量的好壞,
    課程實施順利與否,對小學教育的發展,對師范生的就業和自身的專業化成長
    具有直接影響。③“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門課程的名稱是逐步演化而來的,主
    要經歷了“教學法—教材教法—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④通過發現關于這一
    課程名稱的改變,反映出人們對本課程認識的不斷探索與深入,但同時也說明這
    門課程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穩定到穩定的變化過程。小學語文學科教育學共
    有三個階段:經歷了中師、大專、大學本科三個層次,隨著層次的提升,分別
    對應“小學語文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論”、“小學語文教育學”。⑤“小
    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與“小學語文教育學”處于同一層次。但相對于后者而言,
    又表現出明顯的優勢:首先,有課程理論和教學理論作為其理論來源的兩大支
    柱,而后者只包含教學理論。其次,不斷的生成與更新保證了課程內容的及時
    性。⑥綜合以上觀點,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做以下定義:它是小學教育
    專業本科階段的必修課程,以課程論和教學論兩大理論為支柱,強調理論與實
    踐的結合,有較強的應用性、綜合性的課程。
    由于人們對精品課程建設的認識仍處在探索階段,對于“‘小學語文課程與
    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含義,至今尚未形成統一認識。因此,根據已有研
    究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和網絡精品課程兩方面的闡述,結合筆者的觀
    點,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含義進行界定:“小學語文課
    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是以“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為基礎,
    以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為根據,根據學習者對課程資源的需求進行建設的開放
    教育資源。
    ① 袁駟.精品課程是一種境界[J].中國大學教學,2004,(7):9.
    ② 鄭家茂,張胤.“課程”與“精品的課程”:“精品課程”解讀[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5):83-84.
    ③ 孫建龍,王云峰.“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5,25(2):65.
    ④ 彭小虎.小學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材的邏輯結構探討[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8,(5):93.
    ⑤ 江平.試析小學語文學科教育學的三個層次[J]. 課程·教材·教法,2012,(12):56-57.
    ⑥ 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第 5 頁, 共 59 頁
    緒論
    1.7 選題的依據
    1.7.1國外開放教育資源運動與我國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
    “Open Learning”(開放學習):指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課程進行自
    主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受課程講授內容的制約,
    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課程進行學習。①二戰之后,遠程教育依托
    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遠程教育通過網絡平臺向學習者提供豐富的
    教育資源,實現網上課程學習,并在“終身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不斷發展。②21
    世紀初,全球范圍內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給學習者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教育資
    源,影響力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開放學習”的行列。
    2001年,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項目(MIT OCW)正式啟動。開放教育資
    源運動(簡稱:OER)從此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熱潮,此舉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
    響,受到法國、英國、日本、荷蘭等各國高校的響應,并受到國際教育組織的
    支持,對教育資源開放與共享的方法和途徑進行不斷地探索。教育資源的開放
    與共享,意味著有更多的人可以共享教育資源,從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的公平。
    因此,在國際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推動下,2003年,《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
    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在我國正式發布。通知的
    下發,精品課程建設正式啟動,各省市教育廳也相繼下發相關通知,紛紛采取
    措施和策略,力圖實現以精品課程建設帶動高校課程建設,以提高整體教學質
    量。
    1.7.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
    2001 年秋季新學期,教育部正式啟動基礎教育改革,同年頒布了《義務教
    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作為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性文件,新課程以三
    維目標指導語文教學,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多
    年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深受蘇聯教育的影響,“大教學小課程”的教學思想長期
    指導我國的教學,新課程受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實用主義等西方教學思潮的
    影響,學生知識的獲得倡導根據自身的經驗進行主體建構,教學的過程是師生
    共同完成的,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過去的教學中,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授課對象,課堂主要由教師
    操控,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倡導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對學生的
    學習進行全方位的指導,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
    ① Roger Lewis.Open Learning:its relevance to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 1990, 19 (2):259-269.
    ② 丁興富.遠程教育的宏觀理論[J].中國遠程教育,2001,(1):20-24.
    ③ 黃德群.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特點、問題與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0,(5):64.
    第 6 頁, 共 59 頁
    緒論
    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水平,能夠有效的利用教育資源,是構建現代課堂教學的前
    提條件。①由于現代教學中,信息量大量涌入,教師需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處
    理信息的能力,從而真正發揮學習促進者的作用。②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
    能夠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已經成為小學教師必備的專業能力。③網絡
    精品課程的建成,將會對教師的職后學習提供幫助,教師只要具備使用網絡精
    品課程的計算機水平,便可以利用精品課程網站的各種功能,拓寬自身的知識
    領域,借鑒網絡精品課程中的基礎教育課程資源,實現自我提升,從而成為學
    生學習的促進者。
    1.7.3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建設的要求
    1998 年,在南京、杭州等城市最先設置本科學歷的小學教育專業。隨后一
    年,在北京、長春等地的 10 所師范院校陸續開設了此專業。④隨著社會的發展,
    小學教育專業培養層次經歷了“中專—專科—本科—研究生”,培養層次不斷上
    升。專升本后的小學教育專業,關于其專業建設,許多專家做出了不斷探索,
    對于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講,必須夯實學科知識,學科知識的缺少將會在職
    后難以彌補,小學教育專業難以獲得健康發展。⑤關于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
    培養,“綜合培養,學有專長”的模式在各師范院校已經達成共識。在廣度上的
    要求,要達到“2111”的標準,“2”指語文和數學兩門主課的教學,其他三個
    “1”分別為:兼任其它課程、活動課程和課程教學。⑥語文課程作為學習其他
    課程的基礎,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小學教育專業本科
    生的培養模式中,語文教學也作為必須掌握的教學之一。“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
    論”是兼備師范性與學術性的基礎課程,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科知識和
    理論基礎;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教學實踐的平臺,進行師范生技能的培養。精
    品課程建設旨在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在課程建設基礎上的深入發展,因此,
    開展“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建設,將會成為實現師范生綜合培養
    和小學教育專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契機。
    1.7.4師范院校“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發展的要求
    X 校初等教育學院成立于 2002 年,學院成立之初,課程建設很不完善,存
    在教師隊伍人員缺少、教學內容匱乏等諸多問題。2006 年,學院成立了專門的
    ① 劉濟遠.論新課程實施背景下的高師課堂教學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03,(4):16.
    ② 顧明遠.師范教育的傳統與變遷[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5):4.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S].2012.
    ④ 盧正芝.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研究[J].集美大學教育學報,2000,(3):8.
    ⑤ 趙建梅.師范類小學教育專業升本后的挑戰與出路[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2(6):
    94.
    ⑥ 王智秋.國外師范教育的發展與我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13(1):37-40.
    第 7 頁, 共 59 頁
    緒論
    語文教研室,本著以培養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為目的,廣泛吸納有經驗的教師,
    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2007 年,學院開始招收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小學語文
    課程與教學論”成為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對本科生的綜合培養發
    揮了重要作用。2012 年,“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開啟
    本課程建設新的篇章,作為小學教育專業的基礎性課程之一,“小學語文課程與
    教學論”精品課程建設要在原有課程建設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發展。因此,基于
    精品課程建設的現實需求和課程的長遠發展,最終確定開展關于“小學語文課
    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建設的專項研究,并將網絡精品課程建設作為研究重點。
    1.8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1.8.1國外研究現狀述評
    (1)國外開放教育資源的建設
    1965 年,保羅·朗格朗在成人教育促進國際會議期間正式提出“終身教育”。
    1972 年,在埃德加·富爾提交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報告中,
    “學習化社會”被正式提出,并再次確定“終身教育”。受“學習化社會”與“終
    身教育”思想的影響,全球各個國家開始為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實現終身學
    習,構建學習化社會而努力。2001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項目最先開
    始建設,至今 MIT COW 已有免費開放課程 1800 多門。隨后,美國卡耐基梅隆
    大學、我國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法國巴黎高科大學等,在短短的五年內
    陸續加入到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行列之中。2003 年,我國正式加入開放教育資
    源運動。
    如今,開放教育資源運動已經度過十幾個年頭,規模逐步擴大。開放教育
    資源給更多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機會,為人人享有終身教育的權利提供了有利
    保障,可以讓各個國家的人通過開放教育資源學到世界頂尖學校的課程,成為
    教育全球化的重要契機。2006 年,英國開放大學開始建設“開放學習”項目(簡
    稱“Open Learn”),不僅將資料免費提供給學習者,而且還彌補了 MIT 開放課
    件項目的不足,網站在向學習者提供資料的同時,還設有供學習者和教育者發
    布信息的平臺,提供 MSG、Learning Journal 等學習工具,供學習者進行在線
    視頻交流與創建學習記錄,網站內的互動交流有利于形成學習共同體,從而體
    現了開放大學的治學精神。①與此同時,荷蘭開放大學 Open ER 項目正式啟動,
    首期給學習者免費提供荷蘭語課程。研制課程發布系統,為學習者提供學習資
    源,并提供給學習者在線學習與交流的工具。歐洲遠程教學大學協會啟動了
    ①羅琳霞,丁新.英國開放大學“開放學習”項目評述[J].開放教育研究,2007,13(4):109-112.
    第 8 頁, 共 59 頁
    緒論
    MORIL 項目,實現了運用多種語言提供免費學習資源的突破,如圖 1-1 所示,
    為不同的人群提供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①2005 年,在亞洲地區,日本的東京大
    學、京都大學等 6 所學校,加入開放教育資源運動之中,并已經形成開放式課
    程同盟,到 2007 年已發展到 19 所。②從目前來看,從 MIT 開始的開放教育資源
    運動,波及的范圍已經輻射到世界多個國家,教育資源不斷豐富,內容不斷完
    善,功能日趨完備,受益的人群逐漸擴大。
    圖1-1 歐洲開放教育網站首頁
    (2)開放教育資源運動中出現的問題
    在OER開展的如火如荼之時,個別開放課程項目在運行中出現了問題,2009
    年9月,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終止了開放課件項目,這一現象的出現,引起了大家
    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對于項目關閉的原因,一方面受資金短缺的影響,而更多
    是在項目自身的運行中出現了問題,由于開發者沒有對開放課件項目給予足夠
    重視,不注重建設,對于資源的更新沒有保證,內容不完善而導致項目的關閉。
    ④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終止開放課件項目的現象,是國外開放教育資源在運行中出
    現問題的典型案例,起到了警示作用。OER前期發展主要由休利特基金會進行
    捐助,如果后續資金沒有保障,將會對OER的未來發展造成不利影響。⑤因此,
    穩定的資金來源是開放教育資源運行的保障,另外,對于項目的管理與發展需
    要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發揮作用,形成同盟。
    1.8.2國內研究現狀述評
    (1)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概況
    經過2003—2006的建設,工學和理學類仍占據國家精品課程總數量的一半
    以上,雖然各個學科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精品課程建設的力度,教育學類的精品
    ①柴少明,丁美榮.國際開放教育領域開放教育資源項目評述[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2,(4):77-79.
    ②賈義敏.國際高等教育開飯課程的現狀、問題與趨勢[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8,(1):32.
    ③ Open Education Europa.http://www.openeducationeuropa.eu/en/?#[EB/OL].2014-2-15.
    ④ 王龍.開放教育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再思考—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開放課件項目關閉的警示[J].現代
    遠程教育研究,2010(1):29-31.
    ⑤ 楊滿福.開放教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現狀、問題及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3,(6):75.
    第 9 頁, 共 59 頁
    緒論
    課程仍不足10%。①由此可見,從數量上看,教育學類的精品課程建設情況并不
    樂觀,由于本研究是圍繞“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展開的
    研究,因此在對我國精品課程建設現狀進行整理的過程中,重點查找了有關教
    育學類精品課程建設的相關文獻。
    (2)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
    清華大學的李艷梅、馮婉玲從七個方面對本科精品課程建設進行論述,包
    括:指導思想的確立、建設目標的厘定、定位的準確、研究型教學理念的落實、
    整體構架的搭建、如何協調精品課程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的關系和管理機制問
    題的解決。②從宏觀的角度把握精品課程建設的各個方面,在課程的建設上以素
    質教育為主,強調“四基”,并力圖在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建設高質量的本科精
    品課程。肖陽、馮玲認為,課程的建設是前提,精品課程創新要在課程規范化
    的基礎山進行創新。并針對精品課程進行創新教育關注了三個方面,首先,怎
    樣處理學生全面培養與課堂模式的轉變;其次,學生應用性、實踐性目標的實
    現問題;最后,關于教學改革中主客觀經驗如何統一的問題。③因此,明確課程
    建設與精品課程建設的關系,關注建設中的課程發展問題、學生發展和教學改
    革的問題,為今后的建設提供有效指導。本科精品課程建設于2003年正式啟動,
    如今有的學校已經初見規模。廣西民族的大學的陸海棠以本校精品課程建設為
    例,認為當前精品課程建設要實現“量”到“質”的轉變,教學內容和方法的
    改革仍是核心問題,突出強調學生的地位,在學生的培養中強調綜合素質的重
    要性,要以其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各方面發展,并提出了根據地方特色進行課
    程建設。④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實現“質”
    的飛躍已經被人們所關注,學生在課程建設中處于主導地位,精品課程的建設
    要以學生的培養作為根本出發點。
    (3)當前國家精品課程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2010年,在亞洲地區開展了一項關于開放教育資源發展情況的調查,問卷
    由亞洲地區OER研究項目提供,將有OER經驗的人和部分機構(大學)的權威
    人士作為調查對象,從而獲得個人對開放教育資源的全面評價。調查結果顯示,
    免費的OER對大學和個人具有吸引力,中國大學和個人由于缺少對其本身的了
    解,在使用中出現障礙。⑤因此,對于OER的不了解成為人們使用開放教育資源
    時的一道障礙,開放教育資源的推廣是促進其發展的前提。同年,上海交通大
    ① 龔志武.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綜述及其可持續發展探析[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38.
    ② 李艷梅,馮婉玲,研究型教學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課程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3,(8):11-12.
    ③ 肖陽,馮玲.高校本科專業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創新的思考[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24(2):326-327.
    ④ 陸海棠.構建質量保障體系,提高精品課程建設質量—以廣西民族大學精品課程建設為例[J].教育研
    究,2011,34(2):41-43.
    ⑤ 李亞婉,李瑩.開放教育資源(OER)使用現狀調查[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2):74-79.
    第 10 頁, 共 59 頁
    緒論
    學醫學院針對網站使用情況、使用中遇到的困難、資源的質量等方面,對其精
    品課程網站建設情況展開調研,對在校學生和老師發放問卷,調查結果表明:
    網站使用中出現障礙、訪問量低、內容欠缺等成為精品課程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①在關于中國高等教育精品課程的調查中,王龍設計了AAIU調研模型,即:
    Access、Application、Impact、Updating,分別對應獲取、應用、影響和更新4
    個一級指標。在此基礎上對又細化成19個二級指標,例如:在“獲取”一級指
    標下的二級指標,包括知曉率、獲取內容和格式等5個二級指標對一級指標進行
    細化,通過調查發現,在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及資源的推廣、應用的推廣、資源
    的質量保證等七個方面仍需深入發展。②這一調研模型的確立,是對精品課程調
    查的準確細化,關于精品課程維度的劃分,以及各個指標的細化為今后開展精
    品課程建設的調研提供了寶貴的借鑒。關于教育類國家精品課程的研究,周晶
    晶主要從課程資源、課程管理、界面設計等方面進行分析,發現當前教育類國
    家精品課程的主要問題包括:課程分布不均衡網絡資源開發不夠;教學內容不
    完善”;實踐活動開展不夠等。③本項調查研究中,突出反映了教育類精品課程
    在建設四年以來出現的種種問題,問題的出現說明教育類精品課程建設還不完
    善,需要在未來的建設中解決這些問題,力圖實現良好的發展。關于師范院校
    的精品課程建設,劉芝主要從各地方師范院校的精品課程網站搜集資料,通過
    對30門省級精品課程建設進行調查,發現當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關于如何進
    行實踐教學和教學內容的建設成為師范類精品課程中最為突出的問題。
    (4)“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現狀
    2005年,針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孫建龍、王云峰對其
    進行了詳細論述。他們認為在學科建設中,學科內容應當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
    體系,包括:主干課、選修課、實踐活動等,要密切聯系小學語文教學,“小
    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應當成為小學語文教師職前培養的基礎課程。⑤同年,尚
    繼武、張廣杰指出:“基礎教育改革逐步推進,小學語文改革的步伐加快,其
    速度已經遠遠超過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師培養改革的進程,小學語文方向的課
    程改革迫在眉睫。他們認為,小學語文學科教育類課程的改革主要應從教學結
    構、教材、實踐教育三方面著手。”⑥2007年,徐雁指出:“在新課程改革的背
    景下,‘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改革要實現突破,如今的小學教學中,知
    識的整合要求學科知識的綜合化,不僅是自身的綜合化,還要與教育知識、其
    ① 李春紅,唐紅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現狀調研與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
    版),2010,30(8):1003-1007.
    ② 王龍.中國高等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共建共享的現狀、問題、對策與相關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6.
    ③ 周晶晶.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教育類國家精品課程為例[D].浙江師范大學,2006.
    ④ 劉芝.地方師范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以《CAI 課件設計與制作》精品課程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08.
    ⑤ 孫建龍,王云峰.“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5,25(2):65-72.
    ⑥ 尚繼武, 張廣杰.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方向學科教育類課程的改革構想[J].遼寧教育研究,2005,(7):70-71.
    第 11 頁, 共 59 頁
    緒論
    它百科知識進行綜合。實用化強調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應當注重實踐與技能的
    培養。另外,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有牢固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還應強
    專業情意。”①2007年,王文彥、蔡明對“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歷史和現狀進
    行論述,從學科發展史的角度總結出“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發展的七個階段。
    課程發展始于1902年,處于孕育于教學的時期,最終形成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時
    期是在20世紀末。在學科建設方面指出,從教育學到課程與教學論再到語文課
    程與教學論,是“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名稱的產生過程,相對于語文教育
    學而言,“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更為強調實踐的過程。②2008年,董非等人對“小
    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根據加涅關于學與教關系的看法,
    規定了教學模式的五個環節。課程教學首先要進行自學的指導,調動學生學習
    的積極性;其次,根據學生的回答,針對問題進行交流;從教學實踐中選取案
    例進行分析;進行試講訓練;最后,對試講進行總結,挖掘創新點。這種教學
    模式從學生學習規律出發安排教學,同時實現了本課程教學對學生學習的促進
    作用。③辛濤、朱彬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
    究指出,在基礎教育改革的進程中,“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存在諸多
    問題,主要包括:課程教學忽視教育理論知識;不能處理好專業知識與廣博知
    識的關系;不能處理好知識、經驗和能力之間的關系;不能有效開展教學實踐
    等。
    1.8.3綜合分析
    (1)關于教育學類精品課程建設的發展
    根據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已有的本科國家精品課
    程(國家級、省級、校級),共14234門,教育學類只有600門,理學和工學分
    別為3023門和3910門,⑤如圖1-2所示,教育學類本科課程在國家精品課程中僅
    占4.22%,與理工類課程建設數量相比,相差甚遠,相對于其它課程門類而言,
    發展十分緩慢,情況不容樂觀。
    ① 徐雁.綜合化 實用化 專業化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改革設想[J].理論界,2007,(1):116-117.
    ② 王文彥,蔡明.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歷史與現狀[J].語文建設,2007,(1):9-10.
    ③ 董非,齊建輝,王大江.《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模式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8,(6):75-78.
    ④ 辛濤,朱彬.“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存在問題原因探析[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1):
    76-78.
    ⑤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http://course.jingpinke.com/benke[EB/OL].2013—4—18.
    第 12 頁, 共 59 頁
    緒論
    圖1-2國家精品課程分布圖
    表1-1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相關課程
    課程名稱 所在院校 課程級別 上傳年份
    語文教學論 綿陽師范學院 2004 年
    語文教學論 安徽師范大學 2005 年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成都學院 2007 年
    語文教學論 揚州大學 2007 年
    語文教學論 贛南師范學院 2008 年
    校級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西北師范大學 2008 年
    小學語文教學法 賀州學院 2008 年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臨滄師范高等
    專科學校 2009 年
    語文教學論 連云港師范高
    等專科學校 2010 年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河南師范大學 2003 年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泰山學院 2006 年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瓊臺師范高等
    專科學校 省級 2008 年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學設計 廣西師范學院 2008 年
    小學語文教學法 大興安嶺職業
    學院 2008 年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中國廣播電視
    大學 2007 年
    國家級
    語文課程與教學 四川師范大學 2009 年
    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語文) 福建師范大學 2010 年
    (2)關于“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因此本研究首先梳理“小學語文課
    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的已有文獻,對各位教育專家、學科教學專家、一線教
    師提出的關于本課程建設的觀點進行總結。綜合各種觀點,得出的主要結論有:
    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大前提下,小學教育專業的發展必須與基礎教育的改革同步,
    突出職前教育的重要性;要建立完備的課程體系,在課程改革的過程,學生突
    出主體地位,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革;要保證教學實踐有效進行,強
    調實踐的過程;此外,對于如何協調各種知識、如何實現學生教學技能提高的
    第 13 頁, 共 59 頁
    緒論
    問題,受到大家的關注。
    然而,由于本課程自身的復雜性,關于“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課程
    建設至今尚未形成固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模式,在查找文獻的過程中,關于“小
    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和改革的碩博論文數量也只有一兩篇,關于“小
    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情況則更為嚴峻,因此,今后在
    這一領域的研究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支持與重視。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站中
    查找“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文教學論”等
    相關程度較高的精品課程資源,僅有17門(包括本科、高職高專),如表1-1所
    示,但大部分針對的是中學語文,因此,“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
    建設任務非常艱巨。從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啟動,至今已經走過十幾個年頭,在
    建設中許多問題逐漸暴露,通過對當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將會成為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建設的寶貴經驗,也為今后建設中需要關
    注的問題提供了參考范圍,便于今后展開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
    (3)國外開放教育資源運動對我國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啟示
    從國外開放教育資源項目的發展情況來看,從MIT OCW項目開始,各國開
    放教育資源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功能逐步強大,資源不斷豐富,受益人群不斷
    擴大。資源的發布與共享,從而進一步實現在線學習交流;從單一語言資源發
    展到多語言資源;從單方面發布課程資源到形成課程同盟。同時,由于管理者
    不注重資源的更新與完善,一些項目也在面臨著關閉的危險。
    綜合以上說明,在開放教育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教育資源的質量是開放課
    程項目正常運行的前提;開放課程項目的功能有很大的開發空間,網絡精品課
    程建設也必須加強其功能的研發;項目的后期管理需要更多的人參與,資源的
    使用者也可以成為管理者,進行任務分配,有助于緩解項目管理的壓力;項目
    與項目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形成同盟能夠更好地實現開放教育資源的發展。
    通過總結國外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發展,與我國精品課程建設進行對比,在項
    目的推廣、建設的規模、功能的開發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應當鼓勵更多的院
    校參與到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中,對于一些目前發展較為緩慢的學科,更應當
    加大投入,改變當前的不利局面,可以借鑒相關的國外開放教育資源項目建設
    的經驗,對自身進行不斷的完善,不斷創新,獲得更好的發展。
    第 14 頁, 共 59 頁
    已建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梳理與分析
    2 已建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梳理與分析
    2.1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自 2003 年我國開展精品課程建設以來,“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精品課程
    逐步展開重點建設,目前各級精品課程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并且已經收錄到頗
    具影響力的“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依據教育部教高
    廳函[2007]32 號文件而設立,旨在向高校提供高質量的教學資源,面向廣大教
    師和學生提供服務,運用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收納國家、省級、校級三級精
    品課程,成為教育資源使用與共享的平臺。到目前為止,共有 14234 個本科課
    程,包括“文學”、“歷史學”等 13 個門類,5843 個高職高專課程,包括“農林牧
    漁”、“醫藥衛生”等 20 個門類。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筆者以“小學語文課程
    與教學論”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共有兩門課程,分別創建于 2007 年和 2008 年,
    網站運行時間已經超過五年,屬于已建成的網絡精品課程,因此下文主要對這
    A、B 兩所學校的網絡精品課程進行分析。
    2.2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的“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
    2.2.1精品課程網絡平臺構成概況
    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收錄的“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精品課程中,包括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站和本校精品課程申報網站兩個平臺,如圖 2-1 所示。在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站平臺的課程首頁是統一的,如圖 2-2 所示,主要包括:
    課程概況、課程內容、互動交流三大內容,課程概況包括:課程簡介、教師團
    隊、教學條件、教學方法等;課程內容包括:教學大綱、電子教案、教學設計
    等;互動交流包括:互動交流、我要發言。學校的申報網站,是各個學校自己
    搭建的精品課程網站,可以根據課程需要進行課程模塊的規劃,突出課程的特
    點,豐富課程資源,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發揮空間。
    第 15 頁, 共 59 頁
    已建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梳理與分析
    圖 2-1 網站鏈接設置 ① 圖 2-2 精品課程網站首頁各模塊②
    2.2.2“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A 校的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站平臺中,“課程概況”呈現的多為課程的背景
    資料;“課程內容”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包括 6 個“電子教案”、1 個“教學設計”和 3
    個“案例習題”,對于各個內容的瀏覽只能看到前 2-3 頁,后面的內容在注冊登錄
    之后才可以查看;“互動交流”里沒有任何人的提問,這一模塊基本沒有發揮作
    用。A 校的申報網站課程首頁,如圖 2-3 所示,主要包括:“教師隊伍情況”、“課
    程描述”、“教學大綱”、“講課錄像”、“作業習題”等,涉及模塊共有 17 項,各個
    模塊文字性描述居多,關于本課程介紹的內容較為詳細,例如:“課程負責人情
    況”、“教學隊伍情況”、“課程描述”、“課程榮譽”等,但對于課程本身的內容,
    共享資源甚少。在“講課錄像”這一模塊,只有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視頻“語文新
    課程的基本理念”、“板書設計與教學藝術”,且上傳視頻的日期為同一天,日后
    沒有更新;在“作業習題”模塊,只列出了四次作業,卻沒有提供與作業相關的
    背景材料,對于初次訪問網站進行學習的學生,根本無法對作業進行思考與聯
    系;在“參考資料”模塊,只簡單的列出了三本參考書的書名,并沒有提供相應
    的下載資源或部分文字資料;在教學互動模塊,只顯示“該欄目暫時沒有內容”,
    如圖 2-4 所示,沒有發揮模塊應有的作用,與此模塊情況一樣,打開“在線幫助”
    ①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ef6cdec6-12bb-1000-9b41-bf6ff9a9b559&objectId=oid:c42e15a6-8430
    -4508-b666-35bd3f41a4fd&courseID=ef6cdec6-12bb-1000-9b41-bf6ff9a9b559[EB/OL].2014-2-10.
    ②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introduction?column=brief&uuid=ef6cdec6-12bb-1000-9b41-bf6ff9a9b559&c
    ourseID=ef6cdec6-12bb-1000-9b41-bf6ff9a9b559EB/OL].2014-2-10.
    第 16 頁, 共 59 頁
    已建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梳理與分析
    模塊后,如圖 2-5 所示,顯示的是“無法找到該網頁”。
    圖 2-3 A 校申報網站首頁①
    圖 2-4 A 校申報網站點擊“教學互動”后 圖 2-5 A 校申報網站點擊“在線幫助”后
    通過對 B 校的精品課程網站進行梳理,發現了許多問題。首先,B 校的學
    校申報網站鏈接無法打開,精品課程的呈現只依托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另外,
    在“課程內容”中,并未上傳任何文檔、視頻、PPT 等資源,如圖 2-6 所示,對于
    本門課程提供的參考書目,在網站中只能瀏覽“內容簡介”和“目錄”;如圖 2-7 所
    示,對參考書各個章節具體的內容的瀏覽需在注冊登錄之后用積分查看;此外,
    ① A 校申報網站首頁.
    http://kcxt.cdu.edu.cn/eol/jpk/course/layout/default/index.jsp?courseId=1284[EB/OL].2014-2-11.
    第 17 頁, 共 59 頁
    已建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梳理與分析
    在“互動交流”中,在 2010 年 7 月有訪問者瀏覽此課程,只提出一個問題:“期
    望了解,但為何內容全為空?”,如圖 2-8 所示,但沒有人對問題進行回復,網
    站到目前為止沒有資源上傳。
    圖 2-6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瀏覽參考書目內容
    圖 2-7 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瀏覽課程資源 圖 2-8 B 校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的“互
    動交流”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目前已有兩個學校的“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精品課程,開辟的了這一課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先河,同時也為以后其他學
    第 18 頁, 共 59 頁
    已建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梳理與分析
    校關于這門課程的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提供了借鑒,發現當前存在的問題,對于
    今后的建設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因此筆者對這兩個網絡精品課程現有的問題
    進行總結,目前兩個學校的網絡精品課程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1)關于課程本身的資源較少,不能給學習者提供優質的課程資源
    在瀏覽網站的過程中,關于“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自身的資源十
    分有限,課堂教學視頻缺少,也未按照網站所上傳的教學大綱進行教學視頻的
    制作與上傳,學習者不能通過網站進行本課程的學習。作業習題由于沒有提供
    學習參考資料,造成無法對題目進行思考與回答。列出的參考書目數量少,且
    不能下載。課程資源的缺乏使網站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不能真正促進學習者
    的學習。網站的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精力,資源的上傳需要專
    門人員進行操作,按照教學大綱、學習進度進行合理的規劃,形成系統的資源
    內容,而不是簡單的資源累積,能夠實現學習者根據資源進行有效學習的目的,
    保證學習資源的及時更新,才能真正發揮精品課程建設應有的作用。
    (2)網站設置不便于學習者對資源進行查看下載
    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瀏覽學習資源的過程中,對于部分學習資源的瀏覽,
    網站訪問者需要登錄注冊,并且部分資源需要積分才可以看到全部內容,訪問
    者對課程學習的參考書目和相關資料不能進行全面瀏覽,在網上課程學習的過
    程中,與課程相關的輔助性資料是必備的,也是應當向課程學習者開放的,網
    站設置對于訪問者進行課程學習造成很大困難,增加了學習者的負擔。
    (3)網站建設還不夠完善,部分模塊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網站的整個設計較為簡單,模塊的簡單羅列,并沒有對一些模塊進行整合,
    例如:A 校的學校申報網站中“課程負責人情況”、“教師隊伍情況”可以進行
    合并,對課程的主要成員進行介紹即可,應著重對課程本身進行重點建設。B
    校的學校申報網站鏈接打不開,只有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站一個平臺,且未上
    傳任何資源,訪問者根本無法從本門精品課程中獲得任何幫助。“互動交流”、“教
    學互動”是實現師生互動的平臺,然而這一模塊卻沒有發揮實際作用,學習者
    無法對課程學習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交流,教師也就無法真正起到促進者的作用。
    “在線幫助”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實現與學習者近距離接觸的平臺,學習
    者在瀏覽網站時產生疑問,不能及時得到答復,造成問題的堆積,限制了網站
    作用的發揮。
    通過對已建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進行調查可以發現,
    目前關于本課程的網絡精品課程建設尚處在初始階段,主要體現在已建成網絡
    精品課程的數量上,到目前為止只有兩所學校,通過對其進行梳理發現當前網
    絡精品課程中存在諸多問題,網站建設過于簡單,部分重要的模塊沒有發揮作
    用,關于本課程的學習資源極為有限,網絡精品課程資源沒有實質內容。基于
    第 19 頁, 共 59 頁
    已建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梳理與分析
    目前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現狀,“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仍存
    在很大缺口,必須在今后加強其網絡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在網絡精品課程內
    容的設置上,要突出“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的特點,努力構建以“學
    習者”為中心的網絡課程學習環境,對網絡精品課程的主要使用者進行調查,
    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進行建設,發揮網絡精品課程的真正作用。
    第 20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3“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3.1 調查問卷設計
    本研究編制的問卷題目分為封閉式題目(共 19 個,其中單選題 16 個,多
    選題 3 個)和開放式題目(1 個)兩種類型,選項設計參考文獻研究、與本研究
    相關程度較高的問卷,并通過與調查對象進行初步訪談、了解關于調查問題的
    基本情況之后,進行題目選項的設計,問卷設計請教了相關領域的老師,并進
    行了多次修改并最終確定,從而確保問卷具有良好的結構與效度。“開放學習”
    和“E-learning”主要是以“學習者”為中心進行的自主學習,“基于資源的學
    習”是指學習者根據自身學習的需要自主選擇資源進行學習。在以上學習方式
    的共同影響下,本研究在設計問卷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網絡精品課程的主要使
    用者,由于目前廣大高校學生是網絡精品課程的主要受益人群,因此本問卷的
    問題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設計,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四個維度,即:學生上
    網和網上學習情況、學生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程度和使用情況、對課程的認
    識、對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需求和意見。
    3.2 調查樣本描述
    性別分布:本次調查樣本共 165 人,其中男 13 人,占樣本總體的 7.9%;
    女 152 人,占樣本總體的 92.1%。由于 X 校屬于師范類院校,且小學教育專業
    女生較多,因此,男女生比例差別較大。
    民族分布:調查樣本中,漢族學生共 117 人,占樣本總體的 70.9%;少數
    民族學生共 48 人,占樣本總體的 29.1%。
    專業方向分布:調查樣本中,小學教育專業文科方向共 70 人,占樣本總體
    的 42.4%;小學教育專業理科方向共 95 人,占樣本總體的 57.6%。
    年級分布:本課程目前已授課年級為大三年級和大四年級,其中大三學生
    共 73 人,占樣本總體的 44.2%;大四學生共 92 人,占樣本總體的 55.8%。
    第 21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表 3-1 調查樣本總體情況
    分布情況 人數 百分比(%) 合計(%)
    性別 男 13 7.9
    女 152 92.1 100
    民族 漢族 117 70.9
    少數民族 48 29.1 100
    專業方向 文科方向 70 42.4
    理科方向 95 57.6 100
    年級 大三年級 73 44.2
    大四年級 92 55.8 100
    3.3 調查問卷結果與分析
    對于調查數據的處理,主要采用描述統計和 X2 檢驗,在運用 SPSS20.0 進
    行統計學分析時,P<0.05 時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1上網和網上學習總體情況
    調查學生上網和在網上進行學習的情況主要是為了解學生上網和網上學習
    的時間、上網采取的方式、使用網上學習資源遇到的主要困難以及遇到困難后
    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從而掌握學生上網以及網上學習的大體情況。
    (1)學生上網和網上學習時間
    通過調查發現,如圖 3-1 所示:在上網的過程中學生將 13.2%時間分配在“聽
    歌”、“27.3%”的時間分配在“看電影”、“3.5%”的時間分配在“玩游戲”,12.6%
    的時間分配在“網購”、15.4%的時間分配在“網上學習”、10.6%的時間分配在
    “看新聞”、8.8%的時間分配在“網聊”、8.6%用于“其他”。學生在“看電影”
    分配的時間最多,“聽歌”、“網購”、“網聊”等用于休閑的時間大于總體的 60%;
    學生在“網上學習”的時間只占到 15.4%,而用于“看電影”、“聽歌”、“網購”、
    “網聊”等時間之和遠遠超過學生在網上進行學習的時間,這說明學生具備上
    網的時間和條件,但網上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學生網上學習的時間有待開發,
    如何使學生產生網上學習的興趣需要給予足夠的關注。
    第 22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圖 3-1 學生上網時間分配圖
    圖 3-2 學生網上學習時間分配圖
    關于學生網上學習時間的分配,如圖 3-2 所示,學生沒有利用上網時間進
    行學習的占 1.8%,1 小時以內占 32.1%,1-2 小時占 54.0%,2-3 小時占 9.7%,
    3-4 小時占 2.4%,由此可以看出,網上學習時間主要集中在 1 小時以內和 1-2
    小時,這說明學生在上網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還是關注到了利用學習資源進
    行學習,只有極少部分人沒有關注到這一點。
    通過對學生上網和網上學習的時間進行調查,我們可以得知,在上網的過
    程中,學生對上網具有濃厚的興趣,但網上學習時間的分配比例相對較低,大
    部分同學在上網時能夠保證 1 小時左右的網上學習時間,這說明學生對網上學
    習給予了一定的關注,大部分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網上學習的習慣,因此,如
    何增強網上教育資源的吸引力,如何調動學生進行網上學習的積極性,是推動
    網絡精品課程建設向前發展的關鍵問題。
    第 23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2)學生采用的上網方式
    表3-2 學生平時上網采用何種方式(n,%)
    組別 手機上網 電腦上網
    全部學生(N=165) 122(73.9) 43(26.1)
    按年級分組
    大三年級(N=73) 56(76.7) 17(23.3)
    大四年級(N=92) 66(71.7) 26(28.3)
    按專業方向分組
    文科方向(N=70) 55(78.6) 15(21.4)
    理科方向(N=95) 67(70.5) 28(29.5)
    按族別分組
    漢族(N=117) 87(74.4) 30(25.6)
    少數民族(N=48) 35(72.9) 13(27.1)
    數據顯示,在關于學生采用何種方式上網的調查中,有 73.9%的學生采用
    手機上網的方式,有 26.1%的學生采用電腦上網。在年級維度上,大三、大四
    的學生都普遍采用手機上網的方式,所占比例分別為 76.7%和 71.7%,兩個年級
    的學生都習慣于采用手機上網,手機使用率高,電腦的使用率低;在專業方向
    的維度上,文科方向和理科方向的學生采用手機上網的比例分別為 78.6%和
    70.5%,文科方向的學生略高于理科學生,但總體趨勢仍是手機上網遠遠高于電
    腦上網;在族別的維度上,與前兩個維度的情況一致。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
    大家普遍表示,手機體積小,便于攜帶,手機上網十分便利,只需開通手機流
    量,只要能夠接收到網絡信號,就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用手機上網,通
    過本項調查可以說明,手機上網已經成為學生上網方式的主流趨勢。
    第 24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3)學生使用網上學習資源遇到的主要困難
    表3-3 學生使用網上學習資源遇到的主要困難(n,%)
    組別 缺乏資源 資源搜索困難 資源查看不便 資源下載不便 資源沒有共享
    全部學生(N=165) 9(5.5) 27(16.4) 24(14.5) 92(55.8) 13(7.9)
    按年級分組
    大三年級(N=73) 4(5.5) 16(21.9) 8(11.0) 40(54.8) 5(6.8)
    大四年級(N=92) 5(5.4) 11(12.0) 16(17.4) 51(55.4) 9(9.8)
    按專業方向分組
    文科方向(N=70) 3(4.3) 10(14.3) 9(12.9) 41(58.6) 7(10.0)
    理科方向(N=95) 6(6.3) 17(17.9) 15(15.8) 50(52.6) 7(7.4)
    按族別分組
    漢族(N=117) 5(4.3) 18(15.4) 20(17.1) 64(54.7) 10(8.5)
    少數民族(N=48) 4(8.3) 9(18.8) 4(8.3) 27(56.3) 4(8.3)
    關于學生使用網上學習資源遇到的主要困難的調查顯示,在年級、專業方
    向、族別三個維度上,學生對本項調查的選擇趨于一致,從總體數據來看,認
    為缺乏資源的只有 5.5%;認為資源沒有共享的有 7.9%;資源查看不便的有
    14.5%;資源搜索困難的有 16.4%;資源下載不便的有 55.8%。學生每次上網使
    用學習資源遇到的主要困難是資源下載不便,缺乏資源、資源沒有共享、資源
    查看不便、資源搜索困難不是困擾學生使用網上學習資源的主要困難。通過與
    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到,他們在使用網上學習資源時,對于一些水平較高、質量
    較好的學習資源,許多時候會出現資源不提供下載支持的情況,網絡精品課程
    建設中要對這一問題給予關注,必須保證課程資源方便學習者進行下載。
    (4)學生使用網上學習資源遇到困難時的做法
    表3-4 學生使用網上學習資源遇到困難時的做法(n,%)
    分組 忽略 向教師請教 向學習同伴求助 自己解決 查找相關書籍
    全部學生(N=165) 10(6.1) 7(4.2) 97(58.8) 30(18.2) 21(12.7)
    按年級分組
    大三年級(N=73) 6(8.2) 4(5.5) 41(56.2) 17(23.3) 5(6.8)
    大四年級(N=92) 4(4.3) 3(3.3) 56(60.9) 13(14.1) 16(17.4)
    按專業方向分組
    文科方向(N=70) 3(4.3) 5(7.1) 43(61.4) 10(14.3) 9(12.9)
    理科方向(N=95) 7(7.4) 2(2.1) 54(56.8) 20(21.1) 12(12.6)
    按族別分組
    漢族(N=117) 7(6.0) 5(4.3) 71(60.7) 22(18.8) 12(10.2)
    少數民族(N=48) 3(6.2) 2(4.1) 26(54.2) 8(16.7) 9(18.8)
    第 25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本項調查中顯示,學生在上網時使用學習資源遇到困難時所采取的做法按
    照比例高低依次為:向同伴求助(58.8%);自己解決(18.2%);查找相關書籍
    (12.7%);忽略(6.1%);向教師請教(4.2%)。從各個選項的頻率分布來看,
    學習同伴關系在網上學習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其次希望通過自身解決問題,
    隨后查閱書籍、之后有可能忽略而不選擇向教師請教。這一方面說明,學生在
    遇到困難時具有極強的學習同伴求助意識;另一方面也說明學生向教師求助的
    意識較弱,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十分欠缺,在網上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沒有發揮引
    導者的作用。基于本項調查結果,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在網上學習的
    過程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必須建立交流平臺,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3.3.2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程度和使用情況
    (1)學生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和訪問情況
    通過調查顯示,如圖 3-3、3-4、3-5 所示,所有學生中知道國家精品課程建
    設項目的人占總體的 23.6%,不知道的占 76.4%;所有學生中知道有各學科精品
    課程網站的人占總體的 29.7%,不知道的占 70.3%;學生訪問精品課程網站的次
    數,表示從來沒有訪問過的占總體的 59.4%,1-2 次(28.5%),3-4 次(11.5%),
    5-6 次(0.6%)。
    圖 3-3 學生對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情況
    A=知道 B=不知道
    圖 3-4 學生對學科精品課程課程網站的知曉情況
    A=知道 B=不知道
    第 26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圖 3-5 學生對精品課程網站的訪問次數
    A=從來沒有 B=1-2 次 C=3-4 次 D=5-6 次
    (2)學生對“小學與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的知曉情況
    圖 3-6 學生對“小學語文課程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的知曉情況
    A=知道 B=不知道
    調查結果顯示,如圖 3-6 所示,有 21.2%的學生知道有“小學語文課程與教
    學論”精品課程網站,有 78.8%的學生不知道。
    從大范圍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到學科精品課程網站,再到“小學語文課
    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學生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程度和使用情況都不
    容樂觀,學生在不知曉精品課程建設的情況下,不可能登錄網站進行學習,精
    品課程建設項目根本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提高精品課程網站的知曉度
    是推動網絡精品課程長遠發展的當務之急。
    3.3.3對于課程的認識
    (1)學生對課程目標的認識
    通過調查發現,如表 3-5、3-6 所示,有 70.9%的學生認為“小學語文課程
    與教學論”課程的主要任務是理論知識與教學技能的培養,有 79.4%的學生希
    望通過學習這門課程盡快進入教師角色。“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是以課程論
    和教學論為兩大理論支柱的課程,學生一方面肯定課程理論的學習,另一方面
    也非常渴求教學技能的學習,期望早日進入教師角色。
    第 27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表 3-5“‘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與教學技能”頻數分布
    非常同意 同意 不確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總計
    頻數 14 103 39 6 3 165
    頻率% 8.5 62.4 23.7 3.6 1.8 100
    表 3-6“您希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盡快進入教師角色”頻數分布
    非常同意 同意 不確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總計
    頻數 31 100 27 6 1 165
    頻率% 18.8 60.6 16.4 3.6 0.6 100
    (2)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認識
    根據調查數據統計,如表 3-7 所示,有 74.6%的學生認為《義務教育語文課
    程標準(2011 年版)》(簡稱:新課標)對于本課程的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課標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綱領性文件,與基礎教育密切相關,學生對于新課
    標的學習極為重視。
    表 3-7“《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對本課程的學習非常重要”頻數分布
    非常同意 同意 不確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總計
    頻數 35 88 40 1 1 165
    頻率% 21.2 53.4 24.2 0.6 0.6 100
    表3-8 學生對課程內容重要性的認識(n,%)
    分組 識字與寫字 閱讀 習作 口語交際 綜合性學習
    全部學生(N=165) 33(20.0) 23(13.9) 9(5.5) 45(27.3) 55(33.3)
    按年級分組
    大三年級(N=73) 15(20.5) 8(11.0) 2(2.7) 25(34.3) 23(31.5)
    大四年級(N=92) 18(19.6) 15(16.3) 7(7.6) 20(21.7) 32(34.8)
    按專業方向分組
    文科方向(N=70) 18(25.7) 12(17.1) 6(8.6) 16(22.9) 18(25.7)
    理科方向(N=95) 15(15.8) 11(11.6) 3(3.2) 29(30.5) 37(38.9)
    按族別分組
    漢族(N=117) 21(17.9) 18(15.4) 7(6.0) 28(23.9) 43(36.8)
    少數民族(N=48) 12(25.0) 5(10.4) 2(4.2) 17(35.4) 12(25.0)
    關于學生對小學語文課程五部分內容重要性的認識,在不同的維度上略有
    不同。在年級維度上,大三年級的學生認為口語交際部分最重要,其次為綜合
    第 28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性學習,大四年級的學生認為綜合性學習最重要,其次為口語交際。在專業方
    向維度上,文科方向和理科方向的學生都認為綜合性學習最重要,但文科方向
    與理科方向的學生略有不同,文科方向的學生認為綜合性學習和識字與寫字同
    等重要,突出了識字寫字的基礎地位。在族別維度上,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
    生略有不同,少數民族學生選擇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的比重分別為 35.4%和
    25.0%,漢族學生在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選項上的比重分別為 23.9%和 36.8%,
    少數民族同學認為口語交際比綜合性學習更為重要,另外,較之漢族學生,少
    數民族學生對識字與寫字更為關注。因此,關于口語交際和識字寫字課程的教
    學,要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關于小學語文課程五部
    分內容重要性的認識,在全部學生中有 33.3%認為綜合性學習最為重要,口語
    交際為 27.3%,綜合性學習的地位更為突出,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學生認
    為在語文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實現語文課程與其
    他課程的結合,并且對于如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表現出極大興趣。
    (3)學生對全國特級小學語文名師的了解情況
    表3-9 學生對全國特級小學語文名師的了解情況(n,%)
    分組 不清楚 1-2個 3-4個 5-6個 6個以上
    全部學生(N=165) 49(29.7) 60(36.4) 33(20.0) 14(8.5) 9(5.4)
    按年級分組
    大三年級(N=73) 23(31.5) 34(46.6) 13(17.8) 2(2.7) 1(1.4)
    大四年級(N=92) 26(28.3) 26(28.3) 20(21.7) 12(13.0) 8(8.7)
    按專業方向分組
    文科方向(N=70) 10(14.3) 25(35.7) 17(24.3) 11(15.7) 7(10.0)
    理科方向(N=95) 39(41.1) 35(36.8) 16(16.8) 3(3.2) 2(2.1)
    按族別分組
    漢族(N=117) 35(29.9) 43(36.8) 23(19.7) 10(8.5) 6(5.1)
    少數民族(N=48) 14(29.2) 17(35.4) 10(20.8) 4(8.3) 3(6.3)
    ①X2=13.311 P=0.01
    ②X2=22.948 P=0.00
    卡方檢驗結果表明,兩個年級的學生對全國特級小學語文名師的了解情況
    存在顯著差異。大四年級學生知道全國特級小學語文名師的個數在 6 個以上的
    有 8.7%,5-6 個(13.0%),3-4 個(21.7%),1-2 個(28.3%),不清楚(28.3%);
    大三年級學生知道 6 個以上的只有 1.4%,5-6 個只有 2.7%。大四年級學生對全
    國特級小學語文名師的了解情況要遠遠好于大三年級學生,同時也說明,隨著
    年級的增長,學生對于小學語文名師的關注越多。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對全國
    特級小學語文名師的知曉情況存在顯著差異。文科方向的學生在本項調查中,
    第 29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知道 6 個以上的有 10.0%,5-6 個(15.7%),3-4 個(24.3%),1-2 個(35.7%),
    不清楚(14.3%);而理科方向的學生表示不清楚的有 41.1%,知道 1-2 個的有
    36.8%,兩項約占 80%,只有少部分人能夠知道的個數在 3 個以上,這充分說明
    專業方向是影響學生對全國特級小學語文名師了解的重要因素。在族別的維度
    上,不同民族的學生對特級小學語文名師的了解情況不存在顯著差異。不同民
    族的學生在這一問題的回答上較為相似,趨于一致,族別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綜合以上分析,學生對于小學語文名師的知曉情況在年級和專業方向上存
    在顯著差異,在族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說明年級和專業方向是影響學生對
    這一問題回答的主要因素。關于對全國特級小學語文名師了解的情況,是從側
    面體現學生對于進入教師角色的關注程度,但從整體來看,情況并不理想,在
    全體學生中大多數人表示不清楚(29.7%)或只知道 1-2 個(36.4%)。
    3.3.4關于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需求和意見
    (1)學生希望在精品課程網站上獲得的教育資源
    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通過調查哪些教育資源是學生最希望從精品課程
    網站獲得的,從而更好地規劃網站建設,如圖 3-7 所示,學生對于一線教師現
    場課、名師授課的視頻,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以及教學技能指導的頻數分布
    較高,這說明學生非常重視教學技能和課堂教學方法。
    圖 3-7 學生最希望獲得的教育資源頻數分布圖
    A=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B=一線教師現場課視頻 C=教學技能指導
    D=教學理論分析 E=名師授課視頻 F=本課程各單元練習題
    針對這一現象,我對五名經歷過教育實習的大四學生進行了訪談,內容如
    下:
    訪談者:您最希望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獲得的教育
    資源是什么呢?
    A:一線教師的優秀教案、課堂實錄、教師對教學的反思,以及每篇課文的
    相關背景資料。
    B:相關的教材,有關說課評課,以及與教師相關的資料,最重要的是教學
    第 30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的視頻,希望可以共享教學的資源,能夠讓全國各地的教師交流起來。進行教
    學技能的指導,使師范生真正具備當好教師的能力,可以勝任教師這個職業。
    C:我希望在網站上獲得不同地區的上課視頻,可以更多的了解某個地區的
    教育特點,然后結合自身的優缺點來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D:一線老師的教學視頻,優秀教案,教學 PPT,和小學語文教學有關的資
    料。
    E:我希望獲得關于一線教師的視頻資源、教案、教學案例......
    在訪談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教學視頻的需求反映最為突出,尤其是一線教
    師的課堂實錄、現場課,因為他們認為一線教師的課堂和他們離得更近,更容
    易理解,名師的視頻是在將來有一定教學經驗之后才會真正體會到其中的精髓,
    可以作為經典的課例進行呈現,在理解一線教師教學視頻的基礎上,對名師視
    頻進行細致剖析。交談中,大多數學生渴求成為教師,但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
    他們表示對小學語文教材還不是很熟悉,針對某一課的教學內容分析不知如何
    下手,因此,關于小學語文教學案例的分析是他們急需的教育資源,另外,學
    生期望在本課程的學習中獲得教學技能的指導,為今后勝任教師工作提供有效
    幫助。
    (2)學生利用精品課程網上資源的方式
    對于精品課程網站上的教育資源,學生將其視為怎樣的一個角色,是對這
    些教育資源的一個側面評價,如圖 3-8 所示,學生的回答主要集中在將這些教
    育資源作為學習的參考資源,頻數達 140,這就意味著有 85%的人贊同這種方
    式,其次,學生認為使用這些教育資源是為了解和課程相關的資源,或者是作
    為學習內容,由此可以說明,精品課程網站中的教育資源對學生學習將主要起
    輔助性作用。
    圖 3-8 學生利用網上資源的方式頻數分布圖
    A=作為學習參考資源 B=作為學習內容 C=參與實驗和練習
    D=參加網上測試 E=參加網上課程論壇的討論 F=了解和課程相關的資源
    (3)學生對教育資源格式的需求
    當今計算機技術日益更新,許多教育資源的格式紛紛涌入各種教育網站,
    根據本項調查顯示,如圖 3-9 所示,視頻是學生最希望得到的教育資源格式,
    第 31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其次是 PPT 和 WORD 或 PDF,音頻和網頁顯然不受學生的歡迎。網絡精品課
    程在制作教育資源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對于教學資源格式的喜好,盡量
    滿足學生的需求。
    圖 3-9 學生最希望獲得的教育資源格式
    A=視頻 B=音頻 C=WORD 或 PDF D=PPT E=網頁
    (4)學生認為精品課程網站應有的模塊
    精品課程網站的首頁是由各個模塊構成,各個模塊都具備相應的功能,從
    而保證精品課程網站的運行,如圖 3-10 所示,在以下關于精品課程網站模塊的
    各個選項中,認為精品課程網站中最應有的模塊,頻數最高的是活學活用模塊,
    頻數達 88,這說明有一半以上的人對這一模塊表示認同;按照頻數的高低,其
    次選擇人數較多的模塊是學習答疑區和學習記錄。通過這一問題的調查說明:
    學生在訪問網站的過程中,關注課程內容的學習和運用,并且希望網站可以進
    行問題答疑,要有自己的學習記錄,見證自己的成長。
    圖 3-10 學生認為精品課程網站應有的模塊頻數分布圖
    A=學習記錄 B=學習筆記 C=我的作品 D=活學活用 E=我的學伴 F=我的空間
    G=習題 H=收藏 I=我來出題 J=日程管理 K=學習答疑區 L=反思評價
    3.3.5補充與討論
    關于“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研,調查對象主要
    有兩部分成員構成,一部分是在校大學生,一部分是一線教師。調查問卷的發
    放對象為學習過本課程的全部在校生,并對部分學生進行細致的訪談;關于一
    線教師調查則采取訪談的形式,所選取的一線教師都為小學教育專業的畢業生,
    面對面的談話更易于交流,發掘人物內心的想法,并且是問卷調查的有利補充,
    第 32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彌補問卷的不足。
    (1)關于在校生的訪談
    1)對課程教學目標的認識
    訪談者:請您談一談您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目標的認識。
    A:我認為本課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培養教學能力、備課
    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B:我認為應該是幫助我們這些師范生以后能夠教好學生,作為即將成為小
    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希望通過學習這門課可以教給我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
    有的基本素質,如:怎樣上課、怎樣上好一堂課,以及最基本的上課流程,如
    何設計教案、備課、輔導學生,如何與學生交流等,這些都應是師范生應該具
    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C:我認為這門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培養我們解決小
    學語文教學中諸多問題的能力。
    D:我認為主要是教會我們上課的技巧,并把技巧用到具體課堂教學中去。
    E:我覺得教學目標應該是教會我們一些上課的技巧,以便于以后能更好的
    運用到我們自己的課堂教學中。
    對于教學目標的理解,學生們在交流的過程中主要想表達本課程的實用性,
    強調了課程對于就業的指導作用,學生們認為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教師的
    基本素養、增強教學技能、熟悉上課流程、實現教師夢想。多數學生表示,大
    學畢業后希望成為一名小學教師,這成為小學教育專業人才輸出的主要形式之
    一,符合小學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發現,為將來就
    業做準備已經成為學生學習本課程的主要原因,就業目標與教學目標緊密聯系。
    2)教育實習與本課程的學習
    訪談者:您認為在教育實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您希望通過學
    習本課程給您解決哪些問題?
    A:在實習中,我認為我和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有欠缺,不能很好的調動學
    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教材的挖掘和分析能力也有欠缺,課堂中對教學方法的使
    用也不夠靈活。
    B:我在上課的過程中不知道怎樣教學,不知從何教起,抓不住教學的重難
    點,對課堂的掌控不到位,講課不夠新穎,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希望可以
    通過學習這門課讓我學會怎樣上課,以及清楚的知道怎樣才算一堂好課,作為
    一名師范生必須知道這些,并且在今后力圖把課上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C:我認為課堂組織能力是自己最欠缺的,我希望能通過學習這門課能提高
    自身的課堂操控能力。
    D:對課堂的管理,對課堂的掌控能力我還很欠缺,不熟悉教材,不知道怎
    第 33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樣設計教學內容是我在實習中最為欠缺的,所以我希望通過學習這門課使我對
    課標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E:我感覺自己在上課的時候無法掌握課堂,一些教學方法很難真正運用到
    課堂中去,如果能多提供一些好的教學實例和教學方法會更好。
    由于實習剛剛結束,對于這半年的支教活動,許多學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在支教的過程中,學生真正走上講臺擔任一學期的小學教師,是一次很好
    的教學實踐機會,每個學生都受到很好的鍛煉,在訪談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支
    教的感觸很深,都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因此,訪談的過程中主要以教育實習中
    的實際困難為切入點,了解學生在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困難和不足,獲得學生希
    望學習本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交流中,許多學生認為教育實習后最欠缺的能
    力是分析教材的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通過學生的回答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在
    教學的過程中出現知識空缺,主要集中在與基礎教育密切相關的內容,例如對
    課標的認識、對小學教材和教學案例的分析等。因此,在網絡精品課程內容的
    設置上對小學語文教學要給予重點關注。
    3)教育資源與精品課程建設
    訪談者:談談您對精品課程建設的了解,您平時如何搜索網上的教育資源?
    A:我對精品課程了解不夠多,我一般在百度、老百曉、人民教育出版社這
    些網站搜索教育資源。
    B:沒有聽說過,搜索資料一般在百度百科、土豆網、中國知網等相關教育
    網站。
    C:不了解,我平時是在百度或是知網上瀏覽一些視頻資料及教案和課件等。
    D:我聽老師課上說過,但沒有瀏覽過網站,我平時主要登陸的學習網站有:
    網易公開課、語文教育資源網、中國教育網、還有一些其他的網站。
    E:我不了解精品課程建設,我一般只用百度網搜索教育視頻。
    交談過程中發現,精品課程建設對學生來說較為陌生,既沒有聽說過,也
    沒有訪問過其網站。那么,學生平時都從哪里獲得教育資源呢?這就成為一個
    問題,通過了解學生獲得教育資源的渠道,可以發現一些學生獲得教育資源的
    渠道是十分有限的,同時也是非常不專業的,因為對于一些網頁上的教育內容,
    由于沒有標明正規的來源出處,有些只是一些熱心網友編輯而成,內容的真實
    性、說服力、可靠性根本無法證明。
    (2)關于一線教師的訪談
    1)本課程的學習與工作
    訪談者:您認為通過學習“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門課給您從事教學
    工作帶來了哪些方面的影響?
    A:回想起來我還是挺感激大學所學的知識,通過大學學習使我建立了自信。
    第 34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比如:大學的支教讓自己熟悉了講臺,戰勝了膽怯;學校開設的“教師口語”、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等課程,通過組織我們觀看一線教師的視頻,讓我
    深刻的了解了小學課堂教學,到教學一線的見習體驗,還有聽課,給了我很多
    思考,也給了我很多的經驗。首先,讓我明白了什么是語文教學,清楚了教學
    環節都有哪些;其次,我在這門課上也學到了很多的教學方法,比如:導入的
    設置上都有哪些類型,應如何根據課文內容選擇合適的導入;在閱讀教學中如
    何帶著孩子品讀;再次,促使我去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讓自己有了一定的思
    考;最后,學習這門課時會看一些名師視頻,也讓自己耳濡目染到教師語言的
    表達和教態。
    B:大學期間,通過對“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等課程的學
    習,使我的知識面更為寬泛,建立起對小語文課程的整體認識。學習這門課時,
    老師沒有局限于書本內容,而是給我們看了大量的語文名師、優秀一線教師授
    課的視頻,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步掌握了“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理論基
    礎,從而我們就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關注一堂課的好壞,小學低段應重點關注
    學生的識字、寫字,要看老師在課堂上是如何分配時間,要看老師有沒有照顧
    到大多數學生,這些在我們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有很大幫助,自己應聘工作時也
    很有信心。
    C:我覺得這門課對工作真的很重要,在上課的時候涉及了許多小學語文教
    學的內容,但是由于我在上課的時候沒有認真聽,好多有用的內容都沒有學到,
    在課后我也沒有辦法再補回來,長此以往,我就被落下了,其實要是如果當時
    能夠把上課的內容錄下來,我在課下學習一下,也許我找工作的時候就不會那
    么艱難,剛來到這所學校的時候,由于我底子比較弱,學校安排我先在電教館
    工作,除了電教館的工作,其余的時間我就到有經驗的老教師的班上聽課,經
    過一年的聽課,我逐漸掌握了上課的技巧,對教材也越來越了解。
    通過分析被訪問者的回答得出:首先,關于本門課程的學習對從事教師工
    作具有重要作用,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緊密貼合小學語文教學。本課程的教學
    中,對于小學語文教材的分析、讓學生熟悉小學課堂教學應作為職前培養的重
    要內容;其次,在不同人的回答中可以發現,由于面授教學受時間和空間的局
    限,對于一些沒能掌握課堂教學內容的人而言,就錯過了面授上課的機會,因
    此沒有機會對課程的學習進行彌補,從而造成在日后的學習中形成很大差距,
    基于以上問題,網絡精品課程的建設要保證課堂教學資源的及時共享,從而避
    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另外,名師、一線教師的教學視頻成為受到大家認可的教
    學資源,在今后的網絡精品課程建設中應當加大對這一部分的投入。
    2)關于網絡精品課程資源的需求
    訪談者:您平時都是通過什么渠道搜索網上的教育資源?您希望在“小學
    第 35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上獲得哪些教育資源?
    A:我平時瀏覽的網站有:人民教育出版社、56 教學視頻等。我希望在“小
    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上能夠給小學語文的每個教學單元提供教
    學參考,針對小學語文課程的政策改革等能時時更新,讓我們了解最新的教育
    動態,也希望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教學設計能得到名師的建議和指導,希望能為
    一線教師和名師構建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對一些教學上的疑惑能夠在此獲得
    解答。
    B:我登錄的網站主要有:小學教師網、小學語文網、教研網等,我希望可以
    獲得名師上課的真實視頻、經典視頻以及說課評課視頻。
    C:我平時主要在 google 里進行搜索,還有百度文庫,但是在搜索過程中,
    我發現專門的小學語文教學資源很少,我和周圍人下載的資源基本上都是一樣
    的,而且質量也不高,所以我特別想有一個網站可以給們多提供一些小學語文
    教學的資源,另外,我覺得自己還需要進行課程的學習,所以我希望可以在精
    品課程的網站上可以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學習,除此之外,我們有一些教學上的
    問題時,可以在這里相互之間交流一下。
    通過了解一線教師獲取資源的途徑得知,教師通過這些網站搜索到的資源
    存在很大隱患:一方面,資源數量有限,不能保證資源的上傳與更新;另一方
    面,在有限的資源中,很多資源的質量不高。一線教師對基礎教育改革的前沿
    信息、名師課堂教學給予較多關注,并且希望通過網絡精品課程中的交流平臺
    與業內人士進行交流,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其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
    3.3.6調查結論
    (1)關于上網和網上學習
    1)學生缺乏網上學習的興趣
    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在上網時間的分配上主要用于看電影、聽歌等
    娛樂和休閑項目,且對于上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從側面說明,學生具備上
    網的條件和時間。在網上學習時間的分配上,大部分學生已經初步形成網上學
    習的習慣,但網上學習的時間仍十分有限。在前期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學生
    對國外的開放課程給予了關注,并已經有部分學生對這些課程表現出濃厚的興
    趣。由此表明,學生網上學習具有很大潛力,如何提高學生對網絡精品課程的
    興趣是今后工作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2)網上教育資源的“量”與“質”有待提升
    手機上網已經成為學生上網的主要方式,越來越多的學生習慣用手機上網,
    如何通過手機上網使用網絡精品課程資源是今后建設中需要關注的問題。在以
    往上網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好的學習資源,學生往往會希望從網站可以直接下
    第 36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載資源,便于今后的學習和查看,但對于一些質量較好、點擊次數較高的資源,
    卻經常遇到無法下載的情況,這給學生進行網上學習造成很大的困擾,保證學
    習資源的下載,才能使學習者真正受益。通過對在校大學生和一線教師的訪談
    中了解到,由于自身了解的教育資源網站有限,并且在網上搜索教育資源的過
    程中,存在著資源數量有限、重復率高、沒有來源標明等諸多問題,質量根本
    沒有保證。
    3)網上學習需要加強師生互動
    學生使用網上學習資源遇到困難時,大部分學生選擇向學習同伴求助,這
    說明學習同伴成為推動網上學習良性發展的又一影響因素。只有少部分學生選
    擇向教師求助,又說明教師在網上學習的過程沒有發揮促進者的作用,因此,
    網絡精品課程必須搭建師生之間的交流平臺。
    (2)關于“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的認識
    1)語文綜合性學習成為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點
    關于學生對本課程的認識,主要從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兩個方面進行調查。
    對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的學習,學生們普遍認為應當作為
    課程內容的重點來進行講授。在語文課程的五部分內容中,學生認為綜合性學
    習在語文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生十分關注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整合,
    對于如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表現出濃厚興趣。除了綜合性學習之外,少數民
    族學生較之漢族學生對口語交際和識字與寫字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通過與他們
    交流得知,當年他們上小學,最初學習漢語的時候,對于漢字的讀寫做了很多
    的練習,而且在生活中,運用漢語與他人交流對于他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未
    來他們有可能成為小學教師,因此如何開展口語交際和識字與寫字教學是他們
    最為關心的問題。
    2)學生缺少小學語文教學資源
    在訪談過程中了解到,學生希望在本門課程的學習中能夠走近小學語文教
    學,在教育實習后,大四的學生表示在教育實習中最欠缺分析教材的能力,上
    課前,常常因為對教材的內容不熟悉,對于教材內容分析不透徹,導致在教學
    設計的過程中很吃力,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如何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如
    何提高學生注意力、如何調控課堂等,都成為困擾學生的問題,然而事實上他
    們當中有許多人沒有成套的小學語文課本或是小學語文電子書,也很少有人注
    意搜集一些經典的小學語文教學視頻和案例,造成在教育實習中不能利用相關
    的資源輔助教學。
    3)學生對小學語文名師教育教學動態不夠關注
    在關于對全國特級小學語文名師了解情況的回答上,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
    方向的學生存在顯著差異,大四年級的學生對于特級小學語文名師的關注遠遠
    第 37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好于大三年級的學生,文科方向好于理科方向,但總體水平偏低,近一半的學
    生在“不清楚”或“知道 1-2 個”的水平。針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從側面反映出,
    學生在學習本課程的過程中,沒有適當關注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動態,這
    與大多數人想要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就業選擇相悖。
    (3)關于“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
    1)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和使用情況不容樂觀
    通過調查顯示,對于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只有 23.6%的人有所了解,接近 80%
    的表示從來沒有訪問過精品課程網站,對于各個學科精品課程網站也只有近
    30%的人表示有所了解,關于精品課程網站的訪問次數,還有近 60%的人從來
    沒有訪問過,這說明目前精品課程建設的推廣工作還很不到位,需要在未來的
    建設中給予足夠的重視。
    2)視頻是學生最希望獲得的資源格式
    關于精品課程網站中課程資源呈現的格式,視頻格式獲得了大多數學生的
    歡迎。通過進一步訪談可以得知,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講,一線教師的視頻資源
    更加符合他們的需求;而對于一線教師來講,名師的視頻是他們學習的范例。
    大多數學生表示畢業后要做一名小學教師,學生看重本課程對于將來就業的指
    導作用。
    3)模塊設置要與課程學習息息相關
    關于精品課程網站中應有的模塊,學生認為在精品課程網站中,首先要建
    立完備的課程資源模塊,必須能夠利用課程資源進行學習;其次,在學習的過
    程中產生的問題,必須建立相應的學習答疑區;另外,學生在網上學習的過程
    中,要形成自己的學習記錄,并且可以在此基礎上實現學習者之間相互交流評
    價。關于學生利用精品課程網上資源的方式,大部分學生將這些學習資源作為
    學習的參考資源,或是與課程相關的資源,主要將這些網上資源視作課程學習
    的輔助性資源,并且在訪談的過程中,多數學生認為精品課程網站如果發揮好
    這種輔助性作用,對于他們的學習和工作將會大有裨益。
    第 38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4“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之初,通過查找大量
    文獻,形成對開放教育資源運動興起的背景、發展、建設模式、推廣與使用的
    逐步了解;對本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梳理,形成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
    對已建成的精品課程網站進行梳理與分析,發現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
    上,以學習者為主體,對在校大學生展開關于網上學習、精品課程的知曉和使
    用情況、本課程學習和精品課程的需求和意見等方面的問卷調查和訪談,對一
    線教師進行訪談,分析數據和訪談內容,得出調查結論。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
    對“小學與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進行初步探索。
    4.1 激發學生網上學習的興趣,實現網絡精品課程良性發展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上網的時間和條件是有保證的,而且已經初步具備了
    網上學習的習慣,在交流中,學生對于“Harvard Open Course”、“Open Yale
    Course”等開放課程項目,以及近兩年深受大眾追捧的“Khan Academy”,表現
    出濃厚的興趣,而近 80%的學生不知道我國的精品課程建設,也只有很少一部
    分人訪問過精品課程網站,相比之下,我們的網絡精品課程還有很大差距,因
    此,提高網絡精品資源的質量,才有可能真正發揮網絡精品課程的作用,激發
    學生網上學習的興趣,從而真正成為受廣大學生喜愛的開放教育資源。
    4.1.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點關注課程內容
    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通過查看國外開放課程發現,在制作網絡課程的過
    程中,他們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主題的確立、以及教學方法的使用,都進行
    了精心的編排,課程具有情境性和趣味性。例如在“Khan Academy”的課程中,
    課程的講授往往針對某一問題或是某一情境展開,聚焦小問題,展開細致的講
    解,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下,學生更容易與自身的主觀經驗進行聯系,這種教學
    方法深受建構主義的影響,使情境教學在課程制作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教師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語言幽默,運用精彩的案例闡述問題,案例的解釋
    多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便于理解。
    網絡精品課程資源在內容的選擇上,必須充分考慮學習者的興趣,在關于
    學生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認識的調查中,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語
    文綜合性學習最感興趣。2011 版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應
    第 39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開放、多元,提倡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開展跨領域學習”。①因此,筆者嘗試借
    鑒國外開放課程項目設計教學內容的經驗,突出教學內容的問題性和情境性,
    針對學生最感興趣的語文綜合性學習進行教學內容設計,下文是以成語“半斤
    八兩”展開的綜合性學習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半斤=八兩?”
    “半斤八兩”是我們常見的成語,斤、兩是我國特有的重量單位,根據當
    今重量單位的換算標準,一斤等于十兩,半斤等于五兩,為什么“半斤”和“八
    兩”要同時出現?為什么半斤離不開八兩呢?基于這一核心問題,針對成語“半
    斤八兩”所引發的問題進行考究。
    問題一:斤和兩是什么?
    斤和兩是我國特有的重量單位。《孟子·梁惠王上》中記載:“斧斤以時
    入山林。”斧斤都是西周時人們常用的砍伐工具,外形也較為相似,青銅斧(斤)
    身形較小,且青銅在當時屬于貴重物品,因此成為衡量其它物品的工具,并逐
    漸成為衡量其它物體重量的標準,“斤”這一重量單位從此固定下來,得到人
    們的廣泛使用。兩漢時期,五權制(銖、兩、斤、鈞、石)得以確立,“兩”
    成為我國古代重要的重量單位之一。
    問題二:為什么要說“半斤八兩”?
    “半斤八兩”是我們常見的成語之一,其中文解釋為:“比喻彼此不相上
    下,實力相當。”英文翻譯為“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其中文
    解釋和英文翻譯都是表示二者對等的意思,根據當前我國的重量單位換算標準,
    半斤等于五兩,那么“半斤八兩”這個成語還成立嗎?問題由這里引出,以下
    是對此問題的解答。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先秦時期制定了統一的度量衡制度,直至新中國成立
    之初,我國一直沿用“一斤等于十六兩”的計量方法,1959 年國務院發布《關
    于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確定國際公制為中國基本計量制度,一律改為十兩
    為一斤。③ 因此,“半斤八兩”這個成語是成立的。
    問題三:為什么古代要用十六進制?
    1、“天下公平”之說
    有關秦朝制定斤兩十六進位制的問題,至今還沒有一種公認的說法。“天
    下公平”之說的主要內容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丞相李斯向秦始皇請示確
    定重量單位的意見。秦始皇只寫下:“天下公平”四個字,但沒有給出確切的
    數目。李斯將這四個字筆畫數一加,正好是“衡”字,“衡”成為了重量單位,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11.
    ② 趙曉軍.中國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發布關于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Z].1959-06-25.
    第 40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通過查找文獻得出關于十六進制的兩種說法,并對這兩種說法的真實性、合理
    性進行質疑,在質疑的過程中運用到語文學科知識,從文字發展歷史的角度進
    行分析,運用歷史學科知識,對“口糧之說”進行分析;整個綜合性學習的教
    學案例運用了語文、歷史、數學、英語等學科的知識,實現了語文課程與其他
    課程的整合。
    成語“半斤=八兩?”作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案例,在案例設計的過程
    中主要運用了聯系的觀點作為設計問題的依據,設立核心問題,在核心問題下
    提出子問題,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提出新的問題,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問題意
    識。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容易使學生對課程中的問題產生好奇心,并試圖去
    解決問題,真正進入學習的情境。今后網絡精品課程內容的設計上一定要注意
    問題情境的創設,問題情境下學生更容易對網絡課程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因
    此,對課程內容進行研究設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也是網絡精品課程
    能夠實現良性發展的根本前提。
    4.1.2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嘗試“翻轉課堂”
    在提高網絡精品課程資源質量的基礎上,要使網絡精品課程真正受益于學
    生,必須轉變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目前,高校教學普遍采用班級授課制,主
    要是面授教學,一般由教師決定上課的內容和進度,然而這與倡導以“學習者”
    為中心的網絡學習正好相反,在網上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由學習者根據自己
    的學習進度和需要進行自主學習,可以通過使用網上廣泛的課程資源輔助學習。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推動下,“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加入現代教學模式的行列之中,最初興起在美國,并逐漸在全世界獲得強烈反
    響。
    “翻轉課堂”顛覆了以往課堂教學,在課堂上主要由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
    學生聽課,教師決定授課內容和進度的教學模式,而是通過將授課內容錄制成
    視頻,學生在家中學習課程內容,學生自學中產生的問題和思考,在課堂教學
    時學生向教師進行提問,從而實現教師對學生有針對性的輔導。在國外,已經
    有許多國家的中小學進行翻轉課堂,在國內,例如:重慶的聚奎中學和深圳南
    山區實驗學校,都已經率先開展了翻轉課堂教學,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①目
    前,在高校的教學中,進行翻轉課堂的案例十分有限。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
    學專業的英語課程率先開展翻轉課堂實驗,通過進行一學期的實驗,根據學生
    學習成績前后測的結果顯示,學生的英語能力獲得了提升,在聽、寫、譯等方
    ①王紅,趙蔚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基于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8):5-9.
    第 42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面的成績均有提高。
    目前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案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開展
    “翻轉課堂”的過程中,絕對不能一味的沿用他人的翻轉教學形式,應當根據
    授課對象的特點做出調整。本研究通過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授課對
    象進行實地調研,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對本課程的需求和意見進行調查,
    為本課程開展“翻轉課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
    學論”網絡精品課程的建設中,應當大膽嘗試“翻轉課堂”。根據調研情況,本
    課程在開展“翻轉課堂”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視頻的質量必須有保障
    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視頻錄制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教學內
    容的設計,授課教師必須要對教學內容仔細斟酌,要突出問題性和情境性,能
    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調查中,學生普遍反映對于知識點的講授,教師若將
    知識點與實際教學案例相聯系,更容易理解。其次,在錄制視頻的過程中,要
    注意語言的運用,要盡量做到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理解。另外,對于各個知識
    點的講授,每個知識點的講授時間不宜過長,現在翻轉課堂使用的教學視頻一
    般不超過 10 分鐘,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某個知識點進行集中理解。例如:在“識
    字寫字”的教學中,可以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案例做具體分析,以《“紅領巾”
    真好》一課為例,本課教學可分為兩個課時,學寫課題中的“領”字是第一課
    時識字寫字教學的重點,掌握“領”字的教學將為第二課時“捉”、“躍”等字
    的教學打好基礎,因此,在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時,可以將“領”字的識寫制作
    成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課下學習,在課堂教學時,學生可以針對“領”字的教
    學向教師提問、展開討論,在理解的基礎上,并嘗試對第二課時“捉”、“躍”
    等字的教學進行設計,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識字寫字教學的方法。
    (2)要關注學生的特點
    在關于學生對語文課程內容認識的調查中,少數民族學生較之漢族學生對
    口語交際和識字與寫字教學給予了更多的關注。由于 X 校地處少數民族聚居的
    地方,少數民族學生對于日常口語交際和漢字的識寫十分重視。通過與少數民
    族學生進行交流,大多數人表示畢業后希望成為小學教師,對于如何在少數民
    族小學生中開展口語交際和識字寫字教學成為他們關心的問題。因此,教師在
    設計“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內容的過程中,應當考慮少數民族學生的
    特點,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
    (3)要根據學生評價調整教學
    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意圖并不是突出教學視頻的作用,而是通過這種教學
    ①汪曉東,張晨婧仔.“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專業英語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
    技術,2013,23(8):12-14.
    第 43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模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更為密切,
    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解決學生在自己學習課程中遇到的問題,在
    課堂上要實現高效的溝通,調動學生思維高速運轉。然而,在學生自學的過程
    中,有可能受自我認知結構和個人學習經驗的制約,從而產生不同的自學效果,
    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評價,對翻轉課堂教學的時間、內容、開
    展的形式等做出調整。
    在網絡精品課程建設中進行翻轉課堂的嘗試,從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自
    主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了在“基于網絡課程資源”學習的環境下,進行以
    “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通過進行翻轉課堂,學生能夠
    及時發現網絡課程資源的問題并做出及時的反饋,從而有利于改進網絡精品課
    程資源的質量。本次調研中,學生對于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和使用情況不容樂
    觀,通過開展翻轉課堂,從而實現學生對網絡精品課程認識的逐步深入,因此,
    在當前形勢下,嘗試開展翻轉課堂是實現“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
    課程的良性發展的有效措施。
    4.2 努力打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上學習環境
    網絡精品課程建設之初,前期的調查是十分必要的。關于某課程的網絡精
    品課程建設,必須對課程的授課對象開展調查,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
    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之前,本研究對本課程所有授課對象進行了實地
    調研,調查范圍包括了學生對課程的認識、學生利用網絡精品課程的方式、學
    生對網絡課程資源的格式要求、課程模塊建設等方面。通過與一線教師進行交
    談,了解到本課程的學習與從事教師工作的聯系,以及教師職后學習的需求。
    關于學習者的前期調研,是創設以“學習者”為中心網上學習環境的前提。
    4.2.1根據學習者的需求規劃精品課程網站建設
    (1)學習者對教育資源格式的需求
    在關于網上教育資源格式的調查中,學生最希望在精品課程網站中獲得視
    頻資源,PPT 或文檔形式也是較受學生歡迎的教育資源,由于視頻資源兼具聲
    音和色彩,可以取代音頻,便于學生根據教學畫面進行學習,PPT 和文檔資料
    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相對于網頁上的內容更容易保存和反復查看。因此,在網
    絡精品課程資源的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學生對于網絡精品課程資源格式的需求,
    適當增加教學視頻的數量,盡量減少音頻資源,減少僅限于網頁查看的內容,
    增加 PPT 和文檔的數量,便于資源下載使用。
    (2)對網絡課程資源進行有效分類,便于學習者檢索
    第 44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資源進行分類,可以減少學習
    者檢索資源耗費的時間,便于學習者在精品課程網站上進行自主學習,為了優
    化學習者網上學習的環境,結合前期調研結果,本研究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
    網絡精品課程資源進行分類。
    1)根據適用人群進行分類
    資源的合理分類為學習者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了方便,通過對在校大學生的
    調查與訪問了解到,他們最希望看到真實的課堂,并且是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
    視頻,在掌握了一定的教學方法之后再針對名師的教學視頻進行學習;而對于
    一線教師來講,他們已經走上教師崗位,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所以更想看到
    名師課堂的教學視頻。在以往的教育網站中,所有上傳的視頻,許多情況下只
    是資源簡單的堆積,而沒有進行分類,這就造成學習者不能快速找到適合自己
    的資源,而站在學習者的角度進行分類,可以大大減少在查找資源時浪費的時
    間,因此,“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資源進行分類時,可以嘗試
    根據資源的適用人群進行分類,將視頻資源按照一線教師視頻和名師視頻分開,
    便于學習者在檢索時按照這種分類方法查找資料。
    2)根據課程內容進行分類
    以“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為例,關于課程內容的認識,近 80%的學生
    肯定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在課程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并且
    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他們認為將本課程按照新課標中規定的語文課程的五部分
    進行劃分,對各個部分按專題分別展開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因此,根據上述情
    況,在網絡精品課程的建設中,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資
    源進行分類時,嘗試按照新課標中規定的語文課程的各個部分進行分類,為學
    習者提供另一種網絡精品課程檢索的方式。
    3)根據小學語文教材進行分類
    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到,他們希望在網絡精品課程中可以提供大量的
    小學語文教學資源,在教育實習中,他們十分欠缺分析教材的能力,對小學教
    材不熟悉,缺少小學語文教學的資源成為他們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因此,在
    網絡精品課程的建設中,對網絡精品課程資源進行分類時,嘗試采用“同課異
    構”的方式,根據小學語文教材進行分類,主要將教學資源按照每一課進行劃
    分,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課的《燕子專列》一課,不同老師對這一課
    的教學視頻,可以放在一個目錄下,學習者在檢索《燕子專列》時,就可以搜
    索到有關這一課的所有教學視頻。
    (3)基于需求確定課程模塊
    1)建立交流平臺
    英國的“Open Learn”項目中,將交流平臺的建設作為重點,提供“Flash
    第 45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Meeting”、“MSG”等交流工具,實現了視頻交流和通信交流。①學習者在這個
    平臺中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進程做記錄、進行視頻會議、在線討論等,通過交流
    產生對課程建設的新想法,形成新的課程資源。精品課程網站建設中交流平臺
    的建設可以借鑒“Open Learn”項目的成功經驗,為長遠發展做準備。
    精品課程網站是由各個模塊構建而成,關于精品課程網站應有模塊的調查
    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在精品課程網站上進行課程學習,不只是獲取課程資
    源,而更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問題答疑,在交流中進行評價反思。與在校
    生的交談中,他們提出必須建立一個交流的平臺,便于和一線教師、名師進行
    對話,從而解決他們在學習的中的問題。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中交流平臺的建立必須要實現良
    性互動,對于學習者提出的問題要有專家進行及時答復,另外,對于在校大學
    生和一線教師來說,關于學習和工作中的問題和思考,要在交流平臺及時發布,
    便于大家針對某一主題展開有針對性的討論,并借助通信技術實現語音和視頻
    交流,形成“在校生—一線教師—專家”之間的互動交流。
    2)教學技能指導
    在調查的過程中,多數學生表示畢業后要成為一名小學教師,訪談中,學
    生認為在本課程的教學中應當加強小學語文教學技能的指導。與一線教師的交
    流中也可以發現,經過教學實踐的畢業生在應聘教師工作時,給自身帶來很大
    優勢,他們肯定教學技能在實際教學中的作用。到目前為止,對于教學技能這
    一概念并未有準確定義,因審視角度的不同,主要有四種說法,第一種是活動
    方式說,強調教學活動中的特殊功能,把教學技能定義為活動和動作方式,容
    易導致機械化;第二種是行為說,將教學技能看做一系列的教學行為方式;第
    三種是結構說,認為教學技能是行為與特殊功能的整合;第四種是知識說,認
    為教學技能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的步驟和程序,是一種“程序性知識”。
    教學技能的復雜性造成人們難以掌握,本課程在實際教學中主要采用“微
    格教學”對學生的教學技能進行專項輔導,然而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得知,雖然
    這種形式可以為學生進行教學技能訓練提供幫助,但由于開展“微格教學”的
    次數有限,而事實上許多學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進行這種訓練。因此,精
    品課程網站應當開設教學技能指導的模塊,學生可以上傳自己的教學視頻,由
    專家對學生教學技能的運用進行點評,從而實現個性化的教學技能輔導。
    3)提供小學語文相關信息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表示畢業后會從事小學教師的工作,但是在學
    習本課程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特級小學語文名師的知曉情況,雖然高年級學生
    ① 王承冰,何濟玲,陳仕品.英國開放大學開放學習項目質量保證體系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5):39.
    ② 李亮.有效的教學技能—小學語文[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3.
    第 46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要好于低年級的學生,文科方向的學生好于理科方向的學生,但是大部分人對
    于這方面內容表示“不清楚”或“知道 1-2 個”。對于特級小學語文名師的了解,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學生的專業成長提供有效借鑒,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也了
    解到,他們希望可以獲得關于名師專業成長的案例,但是由于在學習課程的過
    程中沒有專門的章節對這方面內容進行詳細介紹,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也對這方
    面的信息沒有給予關注,從而造成對于這方面內容的缺失。因此,在網絡精品
    課程的建設中要增加名師專業成長的案例。“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是一門注
    重實踐的課程,與基礎教育緊密貼合,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他們希望精品
    課程網站能夠提供關于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信息,并通過這一途徑爭取更多的
    實踐機會。另外,大多數學生十分關注基礎教育改革的相關政策,對于相關政
    策的了解有利于本課程學習與基礎教育改革同步。
    4.2.2從“E-learning”到“B-learning”
    E-learning 是一場革命,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不受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學習,
    它不會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而是為人們進行終身學習提供保障。①網絡學習給
    更多的人帶來了受教育的機會,強調學習者的中心地位,學習者可以根據個人
    意愿進行學習,具有很強的自由度,不受傳統教學中教師操控學習進度、制定
    教學計劃的限制,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B-learning 從學習者和教師兩方面在
    教學中的作用認為,在 E-learning 中學習者根據自身需要進行學習,但同時也要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②具有高度的自由和自主是 E-learning 的最大特點,這就
    要求學習者有較好的認知結構,因為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所有學習任務是靠
    學習者自己完成的,學習任務較重。針對這一情況,B-Learning 則可以發揮積
    極作用,可以幫助學習者減輕負擔。
    網絡精品課程建設中必須要實現二者的轉變,主要是由于目前網絡精品課
    程主要面向廣大高校學生,E-learning 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帶來較大便利的同時,
    對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 E-learning 的學習環境
    下,如何保證網上學習的質量成為新的問題。因此,網絡精品課程資源在制作
    的過程中,應當注重課程資源的導學作用,彌補 E-learning 的不足。
    4.2.3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共建網絡精品課程
    在精品課程網站資源使用方式的問題上,學生們多數表示,將網絡精品課
    程資源作為學習參考資源或課程相關的資源。從回答中可以看出,學生在訪問
    ① Dongsong Zhang,Jay F. Nunamaker .Powering E-Learning In the New Millennium: An Overview of
    E-Learning and Enabling Technology[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 2003, 5 (2):207-218.
    ②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與高校教學深化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07,(10):66.
    第 47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精品課程網站的過程中,大多數人將網絡精品資源作為輔助性的參考資料,學
    習者主要是出于使用資源的心態訪問精品課程網站,在開放教育資源建設的過
    程中,曾出現過開放教育項目關閉的案例,主要是由于管理者單方面提供資源,
    資源不能及時更新,質量沒有保證,最終在多方因素的影響下無法運行。因此,
    在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鼓勵學習者在
    利用課程資源的同時樹立建設者的意識,將自己的所學、所感或是與課程相關
    的資源及時上傳到網站,讓更多的人共享資源,實現學習者共同建設網絡平臺,
    推動網絡精品課程可持續發展。
    4.3 大力加強精品課程網站的推廣,提高網絡精品課程資源的使用率
    精品課程建設旨在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高等教育要獲得發展,其核心任
    務是提高教育的質量,同時也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①然而通過調查
    發現,大多數人對國家精品課程建設一無所知,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的精品課程網站的知曉情況和使用率非常不樂觀,基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
    采取相應的措施。
    4.3.1多渠道進行宣傳,提高精品課程網站知曉度
    目前廣大高校學生是網絡精品課程的主要使用對象,在將來有可能作為開
    放的教育資源面向大眾,在目前看來,學生對其知曉的人數屈指可數,更無從
    談及社會上的人員。因此,首先要在學校中大力展開網絡精品課程的宣傳,例
    如:開展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相關講座、關于網絡精品課程的競賽活動等,在
    時間和硬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可以專門開設專門課程,指導學生如何使
    用網絡精品課程,瀏覽精品課程網站、下載學習資源,實現互動交流,提高精
    品課程網站資源的使用率,增加學生網上學習的體驗,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順
    利完成課程的學習,逐步增強網上學習的意識,提高精品課程建設在學生中的
    知曉度,讓更多學生進行網絡精品課程學習。其次,通過大眾媒體的宣傳,例
    如:報紙、電視、廣播等方式,提高精品課程建設的大眾知曉度,打造專有的
    教育品牌,讓更多的人了解其主要內容與功能,為需要到大學“充電”的人提供
    幫助,努力成為大眾喜愛的開放教育資源。
    4.3.2充分開發網絡精品課程資源的使用方式
    根據調查顯示,73.9%的學生平時主要使用手機上網,多數同學表示手機上
    網方便、快捷、利于攜帶。手機的更新換代頻繁,功能逐漸強大,人們普遍使
    ① 顧明遠,石中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社,2010.154.
    第 48 頁, 共 59 頁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用手機瀏覽網頁,下載各種軟件、應用,目前,一些開放課程資源針對手機上
    網的趨勢,研發了相應的使用方式,例如:網易公開課、TED 等都已經開發手
    機應用平臺,并且保證課程內容的時時更新,資源下載十分方便。網絡精品課
    程的推廣可以借鑒這一方式,開發手機應用平臺,方便學習者查看下載資源,
    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率,擴大網絡精品課程的受益人群。
    4.3.3保證網絡課程資源的共享與使用
    通過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已有的網絡精品課程進行調查,在訪問
    網站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資源無法使用的現象,一方面是資源鏈接已經失效,
    無法打開網頁;另一方面是由于資源使用的限制較多,例如需要注冊、使用積
    分等,然而正是因為這些情況的存在,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源的使用率。因
    此,基于以上情況,今后的網絡精品課程建設,首先要保證資源的更新,并將
    資源共享,便于下載使用,同時提供網站訪問者上傳資源的部分權限,便于將
    個人資源與大家共享;其次,降低資源使用權限,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注冊環節,
    保證大部分資源免費使用。另外,在保證資源共享與使用的基礎上,要注意信
    息安全,完善資源版權的保護和共享機制,實現精品課程網站的良好運行。
    4.3.4開展學習同伴互助計劃
    在調查的過程中,多數學生表示在網上使用學習資源遇到困難時,主要采
    取向學習同伴求助的做法,同伴關系在網上學習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這樣的
    情況,我們可以在學生中間開展學習同伴互助計劃,針對網上學習,學生可以
    相互結伴,在上網的過程互相督促對方,提高網上學習的時間和質量。大學期
    間,學生遠離父母,老師與學生交流的時間也十分有限,而同學之間接觸最為
    頻繁,在學生中間開展學習同伴互助計劃,是幫助學生合理利用上網時間、高
    效利用網上學習資源的一種有效方法。
    第 49 頁, 共 59 頁
    結語
    結語
    本研究在調研前期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進行文獻資料的搜集與整理,了
    解與本研究相關的前沿觀點,并在此基礎上整理思路,形成研究設計,在文獻
    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研究計劃,編制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調研中主要運用問卷
    調查法和訪談法開展實地調研,獲得調查數據、訪談結果以及和本研究相關的
    資料,通過對調查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得出調查結論。最后在實地調研的基礎
    上,提出“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由于筆
    者的研究能力有限,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通過梳理國內外文獻,詳細論
    述了開放教育資源運動、“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網絡精品課程建
    設的內涵、特點和發展。(2)發現目前已建成的“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
    絡精品課程存在的問題。(3)對在校大學生和一線教師展開調查,獲得學生網
    上學習的總體情況,對于精品課程建設的知曉情況,對于本課程的認識,并獲
    得學習者對于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需求與意見。(4)提出建設網絡精品課程的
    對策和建議。
    在研究的過程中,通過查找國內外文獻,對文獻進行整理與分析,從而理
    清國外開放課程項目的背景、發展和建設模式,通過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
    論”課程建設相關研究進行分析,形成本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通過總結以往
    精品課程建設的經驗,對已建成的網絡精品課程進行梳理與分析,發現其存在
    的問題;以學習者為主體,對在校大學生和一線教師展開關于網上學習、本課
    程學習和網絡精品課程的需求和意見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得出調查結論,并
    在此基礎上提出“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由于在前期搜集資料的過程中,關于“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建設
    的相關文獻相對較少,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關于本課程的精品課程可借鑒
    的成功案例十分有限;另外,目前對于“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理
    論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對進行本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多種原因
    造成在進行本研究的過程中,研究的視角有限,研究所涉及的領域不夠全面。
    此外,受時間和個人學術水平的限制,對開展網絡精品課程建設提出的對策與
    建議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因此,完善研究方法,擴大調查的范圍與領域,提出
    更多關于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和建議,成為今后研究的重點。
    第 50 頁, 共 59 頁
    附錄
    附錄
    附錄 1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調查問卷
    尊敬的同學:您好!
    本調查旨在了解您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看法,
    以便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希望您如實作答,對于您的回答,我承諾將嚴格
    保密!請您認真思考之后,獨立作答,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請在相應選項中選出您認為最符合的答案,請打“√”;如無說明,以下答
    案均為單選。
    一、您的基本情況
    性別______ 專業__________ 年級__________ 民族__________
    二、基本問題部分
    1.您上網的時間分配:
    A.聽歌______% B.看電影______% C.玩游戲______% D.網購______%
    E.網上學習______% F.看新聞______% G.網聊______% H.其他______%
    2.平時您主要采取何種方式上網?
    A.手機上網 B.電腦上網
    3.您在每次上網時使用網上資源進行學習的時間?
    A.無 B.1 小時以內 C.1-2 小時 D.2-3 小時 E.3-4 小時
    4.您通過上網操作使用學習資源遇到的主要困難是:
    A.缺乏資源 B.資源搜索困難 C.資源查看不便 D.資源下載不便 E.資源
    沒有共享
    5.使用學習資源遇到困難時您的做法:
    A.忽略 B.向教師請教 C.向學習同伴求助 D.自己解決 E.查找相關書籍
    6.您是否知道國家精品課程建設?
    A.是 B.否
    7.您知道有各學科精品課程網站嗎?
    A.知道 B.不知道
    8.您訪問精品課程網站的次數?
    A.從來沒有 B.1-2 次 C.3-4 次 D.5-6 次
    第 51 頁, 共 59 頁
    附錄
    9.您知道有“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嗎?
    A.知道 B.不知道
    10.“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與教學技
    能。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確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1.您希望通過“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課程學習盡快進入教師角色。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確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習
    非常重要。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確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3.您認為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五部分內容,哪個方面最重要?
    A.識字與寫字 B.閱讀 C.習作 D.口語交際 E.綜合性學習
    14.您知道的全國知名的特級小學語文名師有多少?
    A.不清楚 B.1-2 個 C.3-4 個 D.5-6 個 E.6 個以上
    15.通過教育實習您認為最欠缺的能力是:
    A.分析教材能力 B.教學設計能力 C.課堂調控能力 D.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
    16.您訪問精品課程資源網站最想獲得資源內容的格式?
    A.視頻 B.音頻 C.WORD 或 PDF D.PPT E.網頁
    17.您利用精品課程資源的方式有哪 3 種?
    A.作為學習參考資源 B.作為學習內容 C.參與實驗和練習 D.參
    加網上測試 E.參加網上課程論壇的討論 F.了解和課程相關的資源
    18.您認為精品課程網站應該有的 3 個模塊是:
    A.學習記錄 B.學習筆記 C.我的作品 D.活學活用 E.我的學伴 F.
    我的空間 G.習題 H.收藏 I.我來出題 J.日程管理 K.學習答疑區 L.
    反思評價
    19.您希望從“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上獲得哪 3 個方面的教育資
    源?
    A.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B.一線教師現場課視頻 C.教學技能指導 D.
    教學理論分析 E.名師授課視頻 F.本課程各單元練習題
    20.請您談談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建議?
    再次感謝您的配合!
    第 52 頁, 共 59 頁
    附錄
    附錄 2
    訪談提綱
    在校大學生訪談提綱
    1、請您談一談您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目標的認識。
    2、您認為在教育實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您希望通過學習本課程給
    您解決哪些問題?
    3、談談您對精品課程建設的了解,您平時主要通過什么渠道搜索網上的教育資
    源?(主要登陸哪些網站或是教育平臺)
    4、您希望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上獲得哪些教育資源?
    一線教師訪談提綱
    1、請您談一談找工作時的應聘情況。(主要說明應聘時的優勢與劣勢)
    2、您認為通過學習“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門課,給您從事教學工作帶來
    了哪些方面的影響?
    3、您知道精品課程建設嗎?您平時都是通過什么渠道搜索網上的教育資源?
    (主要登陸哪些網站或是教育平臺)?
    4、您希望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站上獲得哪些教育資源?
    第 53 頁, 共 59 頁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著作類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80.
    [2]梅雷迪斯.D.高爾,沃爾特.R.博格,喬伊斯.P.高爾.Educational Research:An
    Introduction[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243.
    [3]王英杰,劉寶存.中國教育改革 30 年—高等教育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
    版社,2009.2.
    [4]李亮.有效的教學技能—小學語文[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3.
    [5]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6]顧明遠,石中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解讀[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54.
    期刊論文類
    [7]吳啟迪.國家精品課程[J].科教文匯,2005,(2):22.
    [8]袁駟.精品課程是一種境界[J].中國大學教學,2004,(7):9.
    [9]丁興富.信息技術革命、教育全球化和遠距離開放學習——亞洲開放大學協
    會第 11 屆年會學術報告評述(Ⅲ)[J].中國電大教育,1998,(7):26-29.
    [10]鄭家茂,張胤.“課程”與“精品的課程”:“精品課程”解讀[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
    學報,2005,(5):83-84.
    [11]孫建龍,王云峰.“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J].課程·教
    材·教法,2005,25(2):65-72.
    [12]彭小虎.小學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材的邏輯結構探討[J].南京曉莊學院學
    報,2008,(5):93.
    [13]江平.試析小學語文學科教育學的三個層次[J]. 課程·教材·教法,
    2012,(12):56-57.
    [14]王龍.開放教育資源的社會化分析 [J].中國遠程教育,2011,(7):10.
    [15]丁興富.遠程教育的宏觀理論[J].中國遠程教育,2001,(1):20-24.
    [16]賈義敏.國際高等教育開放課程的現狀、問題與趨勢[J].現代遠距離教
    育,2008(1):31-32.
    [17]黃德群.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特點、問題與趨勢[J].中國電化教
    育,2010,(5):64.
     [18]劉濟遠.論新課程實施背景下的高師課堂教學改革[J].中國大學教
    學,2003,(4):16.
    [19]顧明遠.師范教育的傳統與變遷[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5):4.
    第 54 頁, 共 59 頁
    參考文獻
    [20]盧正芝.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研究[J].集美大學教育學報,
    2000,(3):8.
    [21]趙建梅.師范類小學教育專業升本后的挑戰與出路[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2011,32(6):94.
    [22]王智秋.國外師范教育的發展與我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J].高等師范教育研
    究,2001,13(1):37-40.
    [23]白海珍.國外開放教育資源與國內精品課程比較分析[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
    報(綜合版),2010,8(5):26.
    [24]羅琳霞,丁新.英國開放大學“開放學習”項目評述[J].開放教育研
    究,2007,13(4):109-112.
    [25]柴少明,丁美榮.國際開放教育領域開放教育資源項目評述[J].現代遠距離教
    育,2012,(4):77-79.
    [26]王龍.開放教育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再思考—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開
    放課件項目關閉的警示[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0,(1):29-31.
    [27]楊滿福.開放教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現狀、問題及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
    2013,(6):75.
    [28]龔志武.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綜述及其可持續發展探析[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
    學報,2012,(1):38.
    [29]李艷梅,馮婉玲,研究型教學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課程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
    2003,(8):11-12.
     [30]肖陽,馮玲.高校本科專業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創新的思考[J].中山大學學報
    論叢,2004,24(2):326-327.
     [31]陸海棠.構建質量保障體系,提高精品課程建設質量—以廣西民族大學精品
    課程建設為例[J].教育研究,2011,34(2):41-43.
    [32]李亞婉,李瑩.開放教育資源(OER)使用現狀調查[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2,(2):74-79.
     [33]李春紅,唐紅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現狀調研與分析
    [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0(8):1003-1007.
     [34]尚繼武,張廣杰.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方向學科教育類課程的改革構想[J].遼寧
    教育研究,2005(7):70-71.
     [35]徐雁.綜合化 實用化 專業化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改革設想[J].理論
    界,2007,(1):116-117.
     [36]王文彥,蔡明.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歷史與現狀[J].語文建
    設,2007,(1):9-10.
    第 55 頁, 共 59 頁
     
    參考文獻
    外文文獻
    [56] Roger Lewis.Open Learning:its relevance to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1990,19(2):259-269.
    [57] Dongsong Zhang,Jay F. Nunamaker .Powering E-Learning In the New
    Millennium: An Overview of E-Learning and Enabling Technology[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 2003, 5 (2):207-218.
    標準及工具書類
    [5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發布關于統一計量制度的命[Z].1959-06-25.
    [59]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
    知[Z].2003-4-8.
    [6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師
    范大學,2011.
    電子文獻類
    [61]半斤八兩[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70870.htm.2013-2-13.
    [62]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http://course.jingpinke.com/benke[EB/OL].2013—4—18.
    [63]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ef6cdec6-12bb-1000-9b41-bf6ff9a9b559&
    objectId=oid:c42e15a6-8430-4508-b666-35bd3f41a4fd&courseID=ef6cdec6-12bb-1
    000-9b41-bf6ff9a9b559[EB/OL].2014-2-10.
    [64]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introduction?column=brief&uuid=ef6cdec6-12bb
    -1000-9b41-bf6ff9a9b559&courseID=ef6cdec6-12bb-1000-9b41-bf6ff9a9b559[EB/
    OL].2014-2-10.
    [65]A 校申報網站首頁.
    http://kcxt.cdu.edu.cn/eol/jpk/course/layout/default/index.jsp?courseId=1284[EB/OL]
    .2014-2-11.
    [66]Open Education Europa.
    http://www.openeducationeuropa.eu/en/?#[EB/OL].2014-2-15.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shuoshilunwenzhuanti/kechengyujiaoxuelun/5407.html

    上一篇:西安體育學院舞蹈表演專業街舞專項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 方法優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自建語料庫的中外課程與教學論博士論文摘要的 對比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