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1研究緒論 1
1.1選題依據 1
1.2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1
1.3文獻綜述 2
1.3. 1國內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教學效果研究現狀 2
1.3.2國內運動感知覺規律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現狀 2
1.3.3國內運動技能遷移規律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現狀 3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5
2.1研究對象 ' 5
2.2研究方法 5
2. 2. 1文獻資料法 5
2.2. 2訪談法 5
2.2.3數理統計法 5
3結果與分析 7
3.1課程編排對大球類項目教學效果的影響 7
3. 1.1先開設課程對籃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7
3.1.2先開設課程對排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9
3.1.3先開設課程對足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10
3.2課程編排對小球類項目教學效果的影響 12
3. 2. 1先開設課程對羽毛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12
3. 2. 2先開設課程對網球教學效果影響 14
3. 2. 3先開設課程對乒乓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16
3. 3課程編排對操化類項目教學效果的影響 18
3. 3.1先開設課程對武術教學效果的影響 18
3. 3. 2先開設課程對健美操教學效果的影響 20
3. 3. 3先開設課程對體操教學效果的影響 22
3. 4課程編排對教學效果影響的原因分析 24
3.4.1各項目運動技能學習對學生的感、知覺能力要求不同 24
3.4.2各項目運動技能間的技術動作遷移效果不同 26
3.4.3各項目運動技能間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及遷移效果不同 27
4結論與建議 28
4.1結論 28
4.2建議 28
附錄 29
參考文獻 30
在讀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 34
致謝 35
1研究緒論
1.1選題依據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學校體育課程(包括理論課程和術科課程)改革 的不斷深化,學校對體育師資的要求也不斷增高。學校體育教育專業作為培養學校體 育師資的“工作母機”,讓學生掌握熟練的術科技能是學校主要培養目標之一,而運 動技能的獲得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其中,術科課程的編排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合理的術科課程編排能對術科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運動技能學中的 相關理論是否得到合理的運用是評價術科課程編排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標之一。特別是 運動技能學中的技能遷移規律,充分利用運動技能間的正遷移作用、排除干擾、合理 安排各術科項目的教學順序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無論是對培養學生現在 的術科技能還是培養其從事體育教育工作的能力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可見,運動技能 學原理應該是學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編排遵守的主要原理之一,對提高體育教育 專業教學效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據調查目前學校能把運動技能學的相關理論 作為術科課程編排依據的實屬少數。大部分學校只是考慮到學校場地設施現狀以及上 課班級人數和男女比例。顯然學校現有的這種編排方式對于技能專業性要求較高的體 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技能教學存在不利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 程教學效果的提高。另外,術科課程編排作為課改內容的一部分,目前還具有學校間 的差異性和地區間不均衡性。因此,探討術科課程編排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然而,縱觀本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發現本領域的研究目前還較欠缺,相關性的研究 也大部分停留在術科課程門類的課時比例、術科項目教學內容等方面,很少涉及到課 程編排,依據運動技能學的相關原理來編排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的研究目前還是空 白。基于目前的這一研究現狀,本研究試圖通過所選學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技能成績 間的關系的分析來總結術科項目間的最優組合規律,并以此為依據尋求最優術科課程 編排策略,以提高學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的效果,為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編排、 學校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
1.2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通過研究所選學校體育教育專業不同術科課程編排與學生技能成績間的關系來 總結術科項目間的最優組合規律,并以此為依據尋求最優術科課程編排策略,以提高 學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的效果,為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編排、學校體育專業人 才的培養、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
1.3文獻綜述
1.3.1國內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教學效果研究現狀
譚貢霞在《“元認知訓練”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教學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 '一文中通過實驗的方法就“元認知訓練”對健美操教學效果的影響進行了相關研究, 最終作者得出:“元認知訓練”方法有利于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健美操教學能力的 提高并指出通過元認知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教學、創新能力;最后建議,在體育教育 專業健美操術科學習中滲透“元認知訓練”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法與 學生的學法的變革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王秀香在《影響體育專業田徑普修課教學效 果的因素》2—文中針對目前高師體育專業田徑普修課教學效果出現滑坡的現象,分析 與探討影響田徑課運動技能教學效果的因素,作者得出學生自我練習能力差、身體素 質差和課余自主練習時間不夠、練習條件不保證、學時少等是影響著田徑課教學效果 的主要因素;藺曾蓮在《有效教學理論在高師體育專業排球技術課中的應用研究》,中 在對有效教學理論的內涵進行概述后,通過實驗喝問卷調查的方法得出有效教學比傳 統教學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能更好的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更有利于 提高學生對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增強學生的課堂時效性;楊萍在《元認知監控在體育教 育專業排球普修課中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中通過實驗的方法就“元認知監控教學” 對體育教育專業排球教學效果的影響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最后作者得出在體育教育專 業排球教學中運用“元認知監控教學”理論是可行的、有效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 極主動性以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作者在最后提出通過研究發現目前體育教育 專業的大學生還是不能很好的監控自己的教學;鄧衛權、黃佑琴等人在《學導式與自 練式結合提高術科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滬中通過實驗得出學導式與自練式緊密結合的 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術科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均比較明顯,建議在教學中應注重 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
總結目前我國對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教學效果的研究現狀重要集中在以下幾 點:研究不同的訓練方法、教學理論、教學方法等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影響某項術 科技能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從學校整體術科課程編排的角度來分析其對教學 效果的研究目前還很少有人涉及,運用運動技能學中的相關理論合理編排術科課程提 高術科教學效果的研究目前還是空白。
1.3.2國內運動感知覺規律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現狀
|譚貢霞.“元認知訓練”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教學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06
2王秀香.影響體育專業田徑普修課教學效果的因素[J].體育學刊,2003,⑵:87-89
彳藺曾蓮.有效教學理論在高師體育專業排球技術課中的應用研究[D].東南師范大學,2006
°楊萍.元認知監控在體育教育專業排球普修課中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鄧衛權,黃佑琴.學導式與自練式結合提高術科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2005,(1):87-88
徐燕萍,宋平在《感知能力與運動技能的關系》沖通過比較,分析了運動訓練后 體育專業學生與非體育專業學生感知能力的差異和特點,并進一步探討了感知能力與 運動技能的相互關系,最后作者得出經過訓練的體育專業學生的運動感知覺能力要強 于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同時作者得出不同的運動項目對感知覺的要求不同,并且良好 的感知覺能力,有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等結論;高鳳華的《感知覺與體育教學訓 練》7中詳細介紹了各種感、知覺及其在不同項目中的運用,并就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合 理的運用感、知覺規律進行教學提出了寶貴的建議;靳如玉的《體育教學中的感知覺 規律》中詳細介紹了感知覺規律與體育教學的關系并建議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遵循感 知的規律,運用各種手段加強直觀教學,以加強對學生感知覺能力的培養;王衛榮, 李偉勇,魯兵在《論高校足球運動員運控球感知能力的培養》一文中借助高校足球運 動教學,對高校足球運動員運控球感知能力種類、作用、感知過程及其培養方法進行 了探討,并進一步提出了在高校足球運動員的教學與訓練中應重視和加強運控球感知 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的建議。
1.3.3國內運動技能遷移規律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現狀
國內有大量的文章是關于運動技能遷移規律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方面的研究,其 中大部分都是就某一具體項目教學中運動技能的遷移進行相關分析,在此筆者就有代 表性的幾篇在此做相關陳述:
胡艷秋在《運用遷移規律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一文中就體育課上促進技能 遷移的方法走了詳細的闡述,首先要以適合學生的生理特點為基點,注重教學方法的 多樣性;其次要加大對學生的啟發誘導力度,在教學內容要合理安排技術教學的順序; 最會作者建議在教學中注意采用誘導性和輔助性練習。陳群的《試論運動技能遷移理 論在田徑技術教學中的運用》\馮煒中的《排球擊打類技術運用技能遷移理論教學 模式研究》“、鄭錦惠,吳志海的《體操教學中技能遷移理論運用策略的研究》”以及 劉奇的《對跳遠、跳高項目之間運動技能遷移規律的研究》"等文章中都是針對某個 具體的運動項目教學中技能各部分間的遷移規律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合理的教學方案, 各位作者最后得出的建議趨于一致,即在教學中要注意各項目理論課的合理安排,注 意合理安排各項目教學內容及順序以及在教學中注意專門練習和輔助練習的選擇。張 向群在《體育院系學生運動技能遷移規律的研究與應用》“一文中通過實驗的方法,
°徐燕萍,宋平.感知能力與運動技能的關系[J].體育學刊,2002,⑴:122-124
7高鳳華.感知覺與體育教學訓練[J].特邀專稿,2006,(4):43-46
8靳如玉.體育教學中的感知覺規律[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0,(2):119-120
9王衛榮,李偉勇,魯兵.論高校足球運動員運控球感知能力的培養[J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1):43-44
10胡艷秋.運用遷移規律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J].教育縱橫,2007,(11):33-36
"陳群.試論運動技能遷移理論在田徑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惠州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⑹:38-41
u馮煒.排球擊打類技術運用技能遷移理論教學模式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4,(5):45-49
Q鄭錦惠,吳志海.體操教學中技能遷移理論運用策略的研究[J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6):37-39
"劉奇.對跳遠、跳高項目之間運動技能遷移規律的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4):1 &22
”張向群.體育院系學生運動技能遷移規律的研究與應用[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8,(3):3842 以鉛球、標槍、鐵餅為實現對象,得出了各項目之間存在密切聯系,作者最后得出清 晰的動作表象是產生遷移的心理基礎這一重要結論。張玲在《試論自由體操與競技健 美操之間的運動技能遷移》"一文中通過運用運動技能遷移產生的機制對兩項目間可 能存在運動技能遷移的原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對兩者相互間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做 出了分析,最終得出自由體操與競技健美操之間存在著技能遷移的可能性。陳亮在《運 動技能的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中在闡明技能遷移的種類和機制的基礎 上,詳細的論述了在健美操教學和訓練中技能遷移現象的普遍存在性,得出在健美操 教學中合理運用遷移規律,可以促進學生技術動作的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并建議在 體育教學中應合理運用一系列教學手段以促進技能間的積極性遷移,防止或減少消極 性遷移,提高健美操教學效果。
總結目前對運動技能遷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了研究各項群間運動技能遷移的規 律;依據運動技能遷移規律選擇合適的術科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各項目內部技術教 學順序等方面,運用技能遷移的原理來編排術科課程的研究目前還沒有發現,深刻顯 現出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16張玲.試論自由體操與競技健美操之間的運動技能遷移[J].遼寧體育科技,2006,⑵:71-72
17陳亮.運動技能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3):57-59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
2. 2研究方法
2. 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以 及外文數拯庫中以“課程設置”為第一關鍵詞,以“體育”為第二關鍵詞進行檢索, 收集了有關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設置的文獻資料;以“課程”為第一關鍵詞,以“體 育”為第二關鍵詞搜索到與術科課程編排相關的資料;以“運動技能”為關鍵詞搜集 了有關運動技能學的文獻資料并著重以“教學遷移”為關鍵詞檢索到有關技能遷移的 相關文章。在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查閱了相關書籍,并通過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及其 友情鏈接學校圖書館等渠道查閱了相關的電子圖書。另外還通過“Baidu”和“Google” 搜索了相關的資料,為本研究奠定了理論依據。
2. 2. 2訪談法
2. 2. 2. 1專家訪談
為了解所要研究學校的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現有的編排及其主要的教學內容 等相關情況,筆者走訪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南京體育學院、徐州師范大學體 育科學學院、揚州大學體育學院四所高校,就文章中涉及到的問題對相關領導進行了 訪談。
2. 2. 2. 2學生訪談
為了降低學生課外活動對后期項目教學效果的影響,更好的驗證前期不同術科項 目的教學對后期項目教學效果影響的大小。筆者以“課外活動是否以當學期的術科 教學項目為主”為問題對各校的部分同學(不低于20名)進行了現場提問,并將答 案進行了統計梳理。
2. 2. 3數理統計法
走訪四所高校,調取了四所高校06、07級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共912人,其中 男生684人;女生228人)的各門術科的技能評定成績,以此作為研究的主要依據, 對所獲取數據進行了以下分析:
2. 2.3.1單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簡稱AN0VA)是通過對試驗或觀測數據的分 析,弄清與研究對象有關的各個因素,以及各個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對該對象的影響, 鑒別因素影響的顯著性和各水平效應,從而選取最優方案的一種數理統計方法。本文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較各項目對后開設項目教學效果的影響,以前期項目 是自變量,分類變量;后期項目成績是因變量,數值型變量,研究前期不同術科項目 的教學對后期術科項目技能教學成績的影響的差異性。
2. 2.3.2雙因素方差分析
針對在一學期內同時開設兩個術科項目的學校的數據。本文采用雙因素方差分 析,對比前期同時開設的兩個項目中哪個項目的教學對后開設的項目的教學效果影響 更大。將同時開設的兩項術科項目中的第一項目技能成績(因素A),第二項技能成績 (因素B)分別分成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四個水平,并進一步 分析兩單項和兩單項的交叉作用對后期項目技能教學成績的貢獻率分別是多少。
2. 2.3.3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此方法是用以研究多個自變量(數值型)和一個因變量(數值型)之間關系形式 的一種統計方法。本文運用此方法研究已經同時掌握了多個技能項目的前提下,哪些 項目能夠引入回歸方程中,以此研究哪些項目對后期項目技能教學的影響相對較大。 同時,也能顯示出前面相關分析以及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否能夠得到進一步 的認證。
2. 2. 4比較分析法
依據成績數據從不同的角度比較前期不同術科及術科組合的教學對后期術科項 目教學效果的影響的差異。并進一步從運動技能學的角度對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進行 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 1課程編排對大球類項目教學效果的影響
3.1.1先開設課程對籃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1)單項課程的影響
表3.1先開設各項目對應的籃球平均成績及其相關性一覽表
先開設項目 排球 乒乓球 網球 體操 武術 足球 羽毛球 健美操
籃球平均成績 87.9 77.9 83.8 81.7 73.2 85.7 84.3 76.8
相關系數 0.82 0.45 0.54 0.48 0.32 0.77 0.65 0.37
P值 0.01 0.26 0.16 0.22 0.42 0.02 0.11 0.39
表3. 2 LSD多重比較一覽表
項目 排球 足球 羽毛球 網球 體操 乒乓球 健美操 武術
武術 ** ** ** ** ** ?„
健美操 ** ** ** * ---
乒乓球 ** ** * * ■一
體操 * *
網球 * —
羽毛球
足球
排球 —
(注:* -P<0.05 , ** -P<0.01)
由表3.1中數據得知,先開設的八個項目中只有排球、足球兩個項目與籃球的學 習成績存在相關性,結合多重比較分析(表3. 2)得知,在對籃球技能教學效果的影 響方面,排球和足球的作用比武術、健美操和乒乓球大(P<0.01),說明先開設排球、 足球比先開設武術、健美操、乒乓球更有利于籃球教學;排球與足球、羽毛球沒有差 異(p〉0.05),說明先開設排球與先開設足球和羽毛球對籃球教學的影響相似。同理, 足球與體操、網球等項目之間均沒有差異(p>0. 05),說明先開設足球與先開設體操、 網球對籃球的學習影響效果相近。
2)多項課程的復合影響
計
(注:表中數據自上而下以此為A因子、B因子以及A*B因子交互效應對后期技能成績的貢獻率 及其伴隨概率 * -P<0.05 , ** -P<0.01)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排-足、排-羽、排-網、足-羽、足-網、羽-網、羽- 體、網-體幾個組合中A因子、B因子以及A和B交互效應都對籃球技能的教學有 (p<0. 01)的影響,且A因子的對籃球技能教學成績的貢獻率均高于B因子,此外, A、B因子的共同效應引起的貢獻率均高于80%。這說明先開設排球-足球或者排球-羽 毛球等項目的教學對籃球技能的學習有正面的影響,但同時學習時,排球對籃球的影 響高于足球對籃球的影響。這也進一步驗證了排球對籃球技能學習的正面影響大于足 球(以排球-足球組合為例)。同時,表中數據顯示:乒-健組合中A因子、B因子以及 A*B交互效應貢獻率值較低,這說明乒乓球、健美操對籃球技能的教學均沒有影響 (P>0. 05),但是從貢獻率角度來看A*B交互效應的貢獻率高于A、B單因子的貢獻率。
3)先開設課程影響度的比較
為了研究前期已存在多個項目技能基礎對籃球教學效果的影響,文中采用回歸 分析的原理,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得出標準化后的回歸方程為:
Y=0. 553X.+0, 320X2 +0. 227 X3 (3. 1)
式中:Y-籃球成績;Xl排球成績;X?—足球成績
表3. 4方差分析
方差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回歸 782.620 3 260.873 218.853 0.000
殘差 13.113 11 1.192
總和 795.733 14
由先開設的各項課程技能成績與籃球技能成績建立的回歸方程得知:有排球成 績、足球成績和羽毛球成績三項指標引入了回歸方程。由逐步回歸分析的原理可知, 與其他項目相比,這三項指標對籃球技能的教學有相對明顯的作用。同時,該公式表 明先開設排球項目技能的教學對籃球技能成績的影響最大(標準系數最大),其次是足 球技能的教學。
3.1.2先開設課程對排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1)單項課程的影響
3. 5先開設各項目對應的排球平均成績及其相關性一覽表
先開設項目 足球 羽毛球 網球 健美操 籃球 乒乓球 體操 武術
排球平均成績 85.7 84.3 81.8 76.8 8&6 77.9 81.7 73.2
相關系數 0.74 0.60 0.41 0.33 0.87 0.36 0.48 0.29
P值 0.02 0.09 0.29 0.41 0.01 0.36 0.22 0.46
3. 6 LSD多重比較一覽表
項目 籃球 足球 羽毛球 網球 體操 乒乓球 健美操 武術
武術 ** ** ** * *
健美操 ** ** **
乒乓球 ** ** *
體操 * *
網球 * *
羽毛球 * * —
足球
籃球 —
(注:* -P<0.05 , **-P<0.01)
由表中數據得知,先開設的八個項目中只有籃球、足球兩個項目與排球學習成績 存在相關性,結合多重比較分析(表3. 6)得知:在對排球技能教學的影響效果方面 籃球和足球的作用比武術、健美操和乒乓球大(p〈0.01),說明先開設籃球、足球比 先開設武術、健美操、乒乓球、體操、網球更有利于排球教學。
2)多項課程的復合影響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籃-足、籃-羽、足-羽、足-網、羽-網、羽-體幾個組 合中A因子、B因子以及A和B交互效應都對排球技能的教學有影響,且A因子的對 排球技能教學的貢獻率均高于B因子,此外,A、B因子的共同效應引起的貢獻率均高 于80%o其中籃球的貢獻率最高,達到61.9%,籃球與足球共同作用的貢獻率達到 94.8%,這說明前期同時學習籃球和足球對排球技能的掌握有較大的正面影響,單因 子中以籃球的影響最為顯著。網-體和體-乒兩個組合中A因子對排球技能教學正面影 響較為顯著,B因子以及A*B交互效應對排球技能的教學沒有影響(p〉0.05)。
表3. 7雙因素方差分析一覽表
影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第五類 第六類 第七類 第八類 第九類
響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因 籃足 籃羽 足羽 足網 羽網 羽體 網體 體乒 體健
素 球球 球毛 球毛 球球 毛球 毛操 球操 操乓 操美
球 球 球 球 球 操
A 61.9%** 50. 5%** 50. 9%** 50. 5%** 45. 7%** 50. 6%** 51.4%** 50.6%* 28. 2%
B 10.8%** 11. 6%* 9. 8%* 11. 1%* 16.4%** 12. 4%* 5.8% 6. 8% 16. 4%
A*B 25.6%** 20. 3%** 27. 4%* 22.8%* 21.7% 17. 2% 17. 3% 12. 9% 22. 1%
合
計 94. 8% 89. 2% 88. 4% 87. 4% 84. 7% 83. 2% 81.5% 80. 3% 56. 7%
(注: 表中數據自上而下以此為A因子、B因子以及A*B因子交互效應對后期技能成績的貢獻率
及其伴隨概率* -P<0.05
3)先開設課程影響度的比較
為了研究前期已存在多個項目技能基礎對排球教學效果的影響,文中采用回歸分 析的原理,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得出標準化后的回歸方程為:
Y=0. 521Xi+0. 338心 (3. 2)
式中:Y-排球成績;Xi—籃球成績;X?—足球成績
表3. 8方差分析
方差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回歸 211.620 2 105.810 106.987 0.000
殘差 5.936 6 0.989
總和 217.556 8
由先開設的各項課程技能成績與排球技能成績建立的回歸方程得知:籃球成績、 足球成績兩項指標引入了回歸方程。由逐步回歸分析的原理可知,與其他項目相比較, 先進行的籃球和足球的教學對排球技能教學成績有相對顯著的影響。同時,該公式表 明先進行籃球技能的教學對排球技能成績的影響最大(標準系數最大),其次是足球技 能的教學,兩個項目成績對排球技能成績均成正比關系。
3.1.3先開設課程對足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1)單項課程的影響
表3. 9先開設各項目對應的足球平均成績及其相關性一覽表
先開設項目 羽毛球 乒乓球 籃球 健美操 網球 排球 體操 武術
足球平均成績 86.7 79.4 90.4 71.8 81.6 85.5 75.9 62.3
相關系數 0.81 0.44 0.82 0.26 0.58 0.72 0.37 0.19
P值 0.12 0.18 0.00 0.41 0.13 0.01 0.38 0.65
表3. 10 LSD多重比較一覽表
項目 籃球 排球 羽毛球 網球 乒乓球 體操 健美操 武術
武術 ** ** ** *
健美操 ** ** * —
體操 * * * —
乒乓球 * *
網球 —
羽毛球 ???
排球
籃球
(注:* -P<0.05 , ** -P<0.01)
由表中數據得知,先開設八個項目中只有籃球、排球兩個項目與足球的學習成績 存在相關性。結合多重比較分析(表3. 10)得知:在對足球技能教學成績的影響效 果方面,籃球和排球的作用比武術和健美操大(p〈0.01),這說明先開設籃球、排球 比先開設武術、健美操更有利于足球的教學。
2)多項課程的復合影響
表3. 11雙因素方差分析一覽表
影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第五類 第六類 第七類 第八類 第九類
響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因 籃排 籃羽 排 羽 排網 羽網 羽乒 網乒 網 體 乒體
素 球球 球毛 球 毛 球球 毛球 毛乓 球乓 球 操 乓操
球 球 球 球球 球 球
A 63. 2%** 57. 5%** 53.: 2%** 52. 2%* 45. 5%* 53. 2%** 50. 2% 31.- 4% 41.4%
B 9. 8%** 10. 3%* 8. & 7.8% 14. 1% 9.4% 9. 1% 11.- 4% 7. 8%
A*B 21.4%** 23. 4%** 23. 6%林 22. 4% 19. 2% 15. 3% 16. 9% 28. 1% 19. 3%
合 94. 4% 91.2% 85. 6% 82.4% 78. 8% 77. 9% 76. 2% 70.! 3% 6& 5%
計
(注:表中數據自上而下以此為A因子、B因子以及A*B因子交互效應對后期技能成績的貢獻率
及其伴隨概率 * -P<0.05 , ** -P<0.01)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籃-排、籃-羽、排-羽三個組合中A因子、B因子以及 A因子和B因子交互效應都對足球技能的教學有正面影響,且A因子對足球技能教學 的貢獻率均高于B因子,此外,A、B因子的共同效應引起的貢獻率均高于85%,其中 籃-排和籃-羽兩個組合對排球技能的貢獻率達到90%以上,籃球的貢獻率分別為63. 2% 和57.5%o所以,比較分析得出對足球技能影響最大的是籃-排和籃-羽兩個組合,單 因子中以籃球的影響最大。
3)先開設課程影響度的比較
為了研究前期已存在多個項目技能基礎對足球教學效果的影響,文中采用回歸分 析的原理,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得出標準化后的回歸方程為:
Y=O. 624Xi+0. 223X2 (3. 3)
式中:Y-足球成績;X】一籃球成績;X?—排球成績
表3. 12方差分析
方差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回歸 181.472 2 90.736 262.243 0.000
殘差 1.386 4 0.346
總和 182.857 6
由先開設的各項課程技能成績與足球技能成績建立的回歸方程得知:籃球成績和 排球成績兩個指標引入了回歸方程。由逐步回歸分析的原理可知,相比之下這兩項指 標對足球技能的教學有相對明顯正面影響作用。另外,該公式表明先開設藍球項目技 能的教學對足球技能成績的影響最大(標準系數最大),其次是排球技能的教學,兩個 項目成績對足球技能成績均成正比關系,先開設的籃球和排球技能成績的提高,有利 于足球技能的教學效果的提升。
3. 2課程編排對小球類項目教學效果的影響
3. 2.1先開設課程對羽毛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1)單項課程的影響
表3. 13先開設各項目對應的羽毛球平均成績及其相關性一覽表
先開設項目 排球 乒乓球 籃球 健美操 足球 網球 體操 武術
羽毛球平均成績 81.6 83.6 80.8 63.4 74.7 90.3 70.2 6&1
相關系數 0.63 0.72 0.61 0.21 0.53 0.77 0.44 0.32
P值 0.08 0.04 0.07 0.46 0.16 0.02 0.26 0.41
表3. 14 LSD多重比較一覽表
項目 網球 乒乓球 排球 籃球 足球 體操 武術 健美操
健美操 ** ** * -—
武術 ** ** * —
體操 ** *
足球 * *
籃球 * * —
排球 乒乓球 網球
(注:* -P<0.05 , ** -P<0.01)
由表3. 13數據得知,先開設的八個項目中只有網球、乒乓球兩個項目與羽毛球 的學習成績存在相關性。結合多重比較分析(表3. 14)得知:在對羽毛球技能教學成 績的影響效果方面,網球和乒乓球的作用比健美操、武術和體操大(p〈0.01),比足 球作用也大(p<0.05);這說明先開設網球、乒乓球比先開設健美操、武術、體操更 有利于羽毛球的教學。
2)多項課程的復合影響
表3. 15雙因素方差分析一覽表
影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第五類 第六類 第七類 第八類 第九類
響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因 網 乒 網 排 乒排 丘 籃
/ XTTL 排籃 排足 籃足 籃體 足體
素 球 乓 球 球 乓球 乓球 球球 球球 球球 球操 球操
球 球 球
A 58.' 9%** 56 J 5%** 55.2%** 51.3%* 48. 8%* 50. 2%* 45.2% 47. 4% 41.6%
B 11.' 7%** 9. 3^ 滬 7. 8%* 8. 4% 11.8% 8. 2% 12. 1% 16. 4% 7. 8%
A*B 22.1 23.' 7%** 23. 6%** 25. 3% 23. 1% 21.6% 18. 2% 11. 1% 16. 3%
合 93. J 5% 89. 5% 86. 6% 85. 0% 83. 7% 80. 0% 75. 5% 74. 9% 65.7%
計
(注:表中數據自上而下以此為A因子、B因子以及A*B因子交互效應對后期技能成績的貢獻率 及其伴隨概率 * -P<0.05 , ** -P<0.01)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網-乒、網-排、乒-排、乒-籃等四個組合中A因子、 B因子以及A因子和B因子交互效應都對羽毛球技能的教學有正面影響效果,共同貢 獻率均達到85%以上,這說明先開設多個項目組合的學習均有利于后期羽毛球技能的 提升,但以網乒組合影響最為顯著,貢獻率達到93.5%,在單因子中,以網球項目對 羽毛球的影響最為顯著,在三個組合中貢獻率均達到55%以上;乒-排、乒-籃和排- 籃三個組合中只有A因子對羽毛球技能的教學效果有影響(p<0. 05), B因子以及兩因 子的交互效應對均對羽毛球技能的教學沒有影響(p>0. 05)o
3)先開設課程影響度的比較
為了研究前期已存在多個項目技能基礎對羽毛球教學效果的影響,文中采用回歸 分析的原理,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得出標準化后的回歸方程為:
Y=0. 564X1+0. 536滄 (3. 4)
式中:Y-羽毛球成績;X,—網球成績;X?—乒乓球成績
表3. 16方差分析
方差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回歸 1409.577 3 469.859 152.009 0.000
殘差 40.188 13 3.091
總和 1449.765 16
曲先開設的八項課程技能成績與排球技能成績建立的回歸方程得知:有網球成 績、乒乓球成績兩項指標引入了回歸方程。由逐步回歸分析的原理可知,相比之下這 三項指標對羽毛球技能教學有相對明顯的正面影響。該公式表明先進行網球項目的教 學對羽毛球技能成績的影響最大(標準系數最大),其次是乒乓球技能的教學,兩個項 目成績對羽毛球技能成績均成正比關系,先開設的網球、乒乓球技能成績越高,越有 利于羽毛球教學效果的提高。
3. 2. 2先開設課程對網球教學效果影響
1)單項課程的影響
表3. 17先開設各項目對應的網球平均成績及其相關性一覽表
先開設項目 排球 乒乓球 籃球 健美操 足球 羽毛球 體操 武術
網球平均成績 75.7 83.4 72.8 63.3 70.2 92.1 66.5 62.6
相關系數 0.29 0.44 0.24 0.13 0.18 0.63 0.15 0.11
P值 0.46 0.20 0.48 0.55 0.52 0.11 0.54 0.60
由表3.17數據得知,先開設的八個項目中只有羽毛球、乒乓球兩個項目與網球 的學習成績存在相關性,結合多重比較分析(表3. 18)得知:在對網球技能教學效果 方面,羽毛球和乒乓球的作用比武術、健美操、體操和足球大(p<0.01),與籃球的 作用也大(p〈0.05),這說明先開設羽毛球、乒乓球比先開設武術、健美操、體操等 項目更有利于網球的教學;同時表中數據顯示,羽毛球和乒乓球的作用跟排球相差不 大(p>0. 05),說明先開設羽毛球、乒乓球與先開設排球對網球學習影響效果相似。
表3. 18 LSD多重比較一覽表
項目 羽毛球 乒乓球 排球 籃球 足球 體操 健美操 武術
武術 ** **
健美操 ** ** 一-
體操 ** —
足球 ** 一一
籃球 * —
排球
乒乓球
羽毛球 —
(注:* -P<0.05 , ** -P<0.01)
2)多項課程的復合影響
表3. 19雙因素方差分析一覽表
影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第五類 第六類 第七類 第八類 第九類
響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因 羽乒 羽排 乒排 乒籃 排籃 排足 籃足 籃體 足 體
素 毛乓 毛球 乓球 乓球 球球 球球 球球 球操 球 操
球球 球 球 球
A 54. 3%** 57. 9%** 46. 2%* 48. 3%* 38. 8% 33. 2% 30. 2% 27. 4% 21. 6%
B 13. 7%** 6. 3% 6. 8% 6. 4% 6. 8% 5. 4% 6. 1% 6. 4% 7.S 1%
A*E 22. 5%** 20. 7%* 19. 6% 17. 3% 12. 7% 11.6% 12. 2% 11. 1% 10. 3%
合 90. 5% 84. 9% 72. 6% 72. 0% 58. 3% 50. 2% 48. 5% 44. 9% 39. 7%
計
(注:表中數據自上而下以此為A因子、B因子以及A*B因子交互效應對后期技能成績的貢獻率 及其伴隨概率 *--P<0.05 , **--P<0.01)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羽-乒組合中A因子、B因子以及A因子和B因子交互 效應都對網球技能的教學有影響、且兩因子的交互效應比B因子單獨作用的貢獻率要 高;說明先進行該組合的教學對網球技能的提升有較大影響,尤其是羽毛球和乒乓球 單因子對網球技能的提升有較大幫助,貢獻率分別高達到54. 3%和13.7%;羽-排組合 中A因子和A*B交互作用對網球技能的教學均有作用,B因子的單獨作用的效應相對 弱一些;乒-排組合中只有A因子對網球技能的教學效果起到作用,B因子以及兩因子 的交互效應對均對羽毛球技能的教學沒有影響(p>0.05);另外,排-足、籃-足、籃- 體、足-體、體-健、健-武等組合中A因子、B因子以及A因子和B因子交互效應都對 網球技能的教學均沒有作用(p>0.05),例如武術、健美操等項目。
3)先開設課程影響度的比較
為了研究前期已存在多個項目技能基礎對網球教學效果的影響,文中采用回歸
分析的原理,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得出標準化后的回歸方程為:
Y=0. 675X1+0. 423心 (3. 5)
式中:Y-網球成績;Xl羽毛球成績;X?—乒乓球成績
表3. 20方差分析
方差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回歸 1394.962 2 1394.962 297.624 0.000
殘差 70.302 14 4.687
總和 1465.265 16
由先開設各項課程技能成績與網球技能成績建立的回歸方程得知:有羽毛球成績 和乒乓球成績兩項指標引入了回歸方程。由逐步回歸分析的原理可知,相比之下這兩 項指標對網球技能教學有相對明顯正面影響。另外,該公式表明先進行羽毛球項目技 能的教學對網球技能成績的影響最大(標準系數最大),其次是排球技能的教學,兩個 項目成績對網球技能成績均成正比關系,即隨著先進行的羽毛球、排球技能成績的提 高,有利于網球技能的教學。
3. 2. 3先開設課程對乒乓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1)單項課程的影響
3. 21先開設各項目對應的乒乓球平均成績及其相關性一覽表
先開設項目 排球 網球 籃球 健美操 足球 羽毛球 體操 武術
乒乓球平均成績 80.7 85.4 77.8 69.3 72.2 86.1 66.5 64.6
相關系數 0.46 0.69 0.41 0.26 0.29 0.61 0.23 0.15
P值 0.23 0.02 0.30 0.45 0.41 0.05 0.51 0.57
表3. 22 LSD多重比較一覽表
項目 網球 羽毛球 排球 籃球 足球 健美操 體操 武術
武術 ** * …
體操 ** * 一-
健美操 * *
足球 * *
籃球 *
排球 --
羽毛球 —
網球 —
(注:* -P<0.05 , ** -P<0.01)
由表3. 22中數據得知,先開設的八個項目中只有網球、羽毛球兩個項目與乒乓 球的學習成績存在相關性,結合多重比較分析(表3. 22)得知:在對乒乓球技能教學 成績的影響效果方面,網球的作用比武術和體操大(p〈0.01),比健美操的作用也大 (p〈0.05),這說明先開設網球技能的教學比先開設武術、體操、健美操等項目對乒 乓球教學更有利。。
2)多項課程的復合影響
計
(注:表中數據自上而下以此為A因子、B因子以及A*B因子交互效應對后期技能成績的貢獻率 及其伴隨概率 * --PV0.05 , ** —P<0.01)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網-羽組合中A因子、B因子以及A因子和B因子交互 效應都對網球技能的教學有影響、且兩因子的交互效應比B因子單獨作用的貢獻率要 高;網-排組合中只有A因子對乒乓球技能的教學效果有影響,這說明先開設網-羽、 網-排的組合學習對乒乓球技能的提升有較大影響,尤其是網球單因子對乒乓球的貢 獻率最大分別達到51. 1%和53.9%,即對乒乓球的正面影響最大;另外,羽-籃、排- 籃、排-足、籃-足、足-健、足-體等組合中A因子、B因子以及A因子和B因子交互 效應都對乒乓球球技能的教學均沒有作用,兩因子的共同作用對乒乓球技能教學的也 沒有作用。
3)先開設課程影響度的比較
為了研究前期已存在多個項目技能基礎對乒乓球教學效果的影響,文中采用回歸 分析的原理,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得出標準化后的回歸方程為:
Y=0. 68OX1+O. 328X2 (3. 6)
式中:丫-乒乓球成績;Xi—網球成績;X?—羽毛球成績;
表3. 24方差分析
方聾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回歸 478.093 1 478.093 23.300 0.000
殘差 307.798 15 20.519
總和 785.882 16
由先開設的課程項目技能成績與乒乓球技能成績建立的回歸方程得知:只有網球 成績指標引入了回歸方程。由逐步回歸分析的原理可知,網球成績指標對乒乓球技能 教學有相對明顯的正面作用。該公式表明先開設網球項目技能的教學對乒乓球球技能 成績的影響最大(標準系數最大),即隨著先開設的網球技能成績的提高,有利于乒乓 球球技能成績的提高。
3. 3課程編排對操化類項目教學效果的影響
3. 3.1先開設課程對武術教學效果的影響
1)單項課程的影響
表3. 25先開設各項目對應的武術平均成績及其相關性一覽表
先開設項目 排球 乒乓球 籃球 健美操 足球 羽毛球 體操 網球
武術平均成績 75.3 7&5 71.2 84.9 66.4 80.6 82.2 73.5
相關系數 0.24 0.31 0.15 0.79 0.08 0.35 0.72 0.22
P值 0.41 0.35 0.49 0.02 0.61 0.31 0.04 0.42
表3. 26 LSD多重比較一覽表
項目 健美操 體操 羽毛球乒乓球 排球 網球 籃球 足球
足球 ** * -1-
籃球 ** *
網球 * *
排球 * * —
乒乓球 *
羽毛球 *
體操 ——
健美操 —
(注:* -P<0.05 , ** -P<0.01)
由表3.26中數據得知,先開設的八個項目中只有健美操和體操兩個項目與武術
的學習成績存在相關性。結合多重比較分析(表3. 26)得知:在對武術技能教學成績
的影響效果方面,健美操的作用比足球和籃球大(p〈0.01),這說明先開設健美操比 先開設足球和籃球更有利于武術的教學,健美操的作用與體操沒有差異(P〉O.O5), 說明先開設健美操和先開設體操對武術教學的影響效果沒有差異。
2)多項課程的復合影響
表3. 27雙因素方差分析一覽表
影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第五類 第六類 第七類 第八類 第九類
響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因 健體 健羽 體羽 體乒 羽乒 羽排 乒排 乒網 排網
素 美操 美毛 操毛 操乓 毛乓 毛球 乓球 乓球 球球
操 操球 球 球 球球 球 球 球
A 57.3%** 52.1%** 43.2%* 42,3%* 37.8% 35.2% 33.1% 27.4% 21.6%
B 11.7%** 8.3% 6.8% 8.4% 9.8% 10.4% 11.1% 8.4% 7.8%
A*B 20.5%* 21.7% 17.6% 15.3% 14.7% 14.6% 13.2% 11.1% 10.3%
合
計 89.5% 82.1% 67.6% 66.0% 62.3% 57.4% 45.9% 40.7% 39.7%
(注:表中數據自上而下以此為A因子、B因子以及A*B因子交互效應對后期技能成績的貢獻率
及其伴隨概率 * -P<0.05 , **--P<0.01)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健-體、健-羽組合中A因子、B因子對武術技能的教 學有影響、A因子和B因子交互效應對武術技能的教學也有影響且兩因子的交互效應 比B因子單獨作用的貢獻率要高;其余組合的貢獻率均在70%以下,所以,先開設的 健-體、健-羽組合的教學對武術技能的提升有較大的正面影響,其中健美操的單獨貢 獻率最高達到57. 3%和52.1%,局所有項目之首,即對武術學習有較大正面影響。先 開設健-羽、體-羽、體-乒三個組合中只有A因子對網球技能的教學效果起到作用,B 因子以及兩因子的交互效應對均對羽毛球技能的教學沒有影響且A*B交互作用對武術 技能的教學的貢獻率大于B因子;其他雙向目的組合中無論是單因子還是雙因子的交 互效應都對武術技能的教學成績沒有影響。即對武術技能教學沒有作用,且兩因子的 共同作用對武術技能教學成績的貢獻率也較低。
3)先開設課程影響度的比較
為了研究前期已存在多個項目技能基礎對武術教學效果的影響,文中采用回歸分 析的原理,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得出標準化后的回歸方程為:
Y=0. 546Xi+0. 381X2 (3. 7)
式中:丫-武術成績;Xi—健美操成績;X2—體操成績
表3. 28方差分析
方差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回歸 664.629 2 332.315 23.445 0.000
殘差 198.430 14 14.174
總和 863.059 16
由先開設的各課程技能成績與武術技能成績建立的回歸方程得知:有健美操成績 和體操成績兩項指標引入了回歸方程。由逐步回歸分析的原理可知,該指標對武術技 能教學有相對明顯的作用。該公式表明先開設健美操項目技能的教學對武術技能成績 的影響最大(標準系數最大),其次是體操技能的教學,兩個項目成績對武術技能成績 均成正比關系,即隨著先開設的健美操、體操技能成績的提高,武術技能成績也提高。
3. 3. 2先開設課程對健美操教學效果的影響
1)單項課程的影響
表3. 29先開設各項目對應的健美操平均成績及其相關性一覽表
前期項目 排球 乒乓球 籃球 網球 足球 羽毛球 體操 武術
健美操平均成績 76.7 70.4 66.8 73.3 6&2 80.5 84.3 87.7
相關系數 0.28 0.11 0.21 0.13 0.31 0.69 0.77
P值 0.36 0.45 0.49 0.51 0.54 0.29 0.04 0.02
表 3.30 LSD多重比較一覽表
項目 武術 體操 羽毛球 排球 網球 乒乓球 足球 籃球
籃球 ** ** * 一
足球 ** —
乒乓球 ** *
網球 * *
排球 * *
羽毛球 * ???
體操
武術 —
(注:* -P<0.05 , ** -P<0.01)
由表3.30中數據得知,先開設的八個項目中只有武術和體操兩個項目與健美操 的學習成績存在相關性,結合多重比較分析(3.30)得知:在對健美操技能教學成績 的影響效果方面,武術和體操項目的作用比籃球、足球、乒乓球、網球大(p〈0.01), 這說明先開設武術、體操等項目比先開設籃球、足球等項目更有利于健美操的教學。
2)多項課程的復合影響
表3. 31雙因素方差分析一覽表
影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第五類 第六類 第七類 第八類 第九類
響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因 武體 武羽 體羽 體排 羽排 羽網 排網 排乒 網乒
素 術操 術毛 操毛 操球 毛球 毛球 球球 球乓 球乓
球 球 球 球 球 球
A 57.3%** 54.9%** 48.2%** 46.3%** 42.8% 33.2% 30.6% 29.4% 25.6%
B 11.7%** 8.2% 9.3% 7.4% 6.2% 7.4% 10.1% 9.4% 8.8%
A*B 20.5%** 22.7% 21.6% 18.3% 14.7% 12.6% 12.2% 11.1% 12.3%
合
計 89.5% 85.8% 79.1% 72.0% 63.7% 53.2% 52.9% 48.9% 46.7%
(注:表中數據自上而下以此為A因子、B因子以及A*B因子交互效應對后期技能成績的貢獻率
及其伴隨概率 *--P<0.05 , **-P<0.01)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先開設的武-體組合中A因子、B因子以及A因子和B 因子交互效應都對健美操技能的教學有正面影響、且兩因子的交互效應比B因子單獨 作用的貢獻率要高;武-羽組合中A因子對健美操技能的教學有作用,B因子和A*B 交互作用相對弱一些,對健美操技能的教學沒有影響;體-羽、體-排兩個組合中只有 A因子對健美操技能的教學效果有作用,B因子以及兩因子的交互效應均對健美操技 能的教學沒有影響;所以,先開設武-體、武-羽組合對健美操的正面影響最大,貢獻 率均達到80%以上,即最有利于健美操技能的提升;另外,表中數據顯示羽-排、羽- 網、排-網、排-乒、網-乒等組合中A因子、B因子以及A因子和B因子交互效應都對 健美操技能的教學均沒有影響,這說明該項目先開設的組合學習對健美操技能的提升 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3)先開設課程影響度的比較
為了研究前期已存在多個項目技能基礎對健美操項目的影響,文中采用回歸分析 的原理,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得出標準化后的回歸方程為:
Y=0. 583X^0. 472心 (3. 8)
式中:丫-健美操成績;X,—武術成績;X2—體操成績
表3. 32方差分析
方差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回歸 559.642 2 421.573 36.777 0.000
殘差 60.302 14 11.463
總和 619.944 16
由先開設的各課程技能成績與健美操技能成績建立的回歸方程得知:有武術成績 和體操成績兩項指標引入了回歸方程。由逐步回歸分析的原理可知,與其他項目相比 較,武術與體操兩項指標對健美操技能教學有相對明顯的影響。同時,該公式表明前 期武術項目技能的教學對健美操技能成績的影響最大(標準系數最大),其次是體操技 能的教學,兩個項目成績對健美操技能成績均成正比關系,即隨著先開設的武術、體 操技能成績的提高,健美操教學效果也有提升。
3. 3. 3先開設課程對體操教學效果的影響
1)單項課程的影響
表3. 33先開設各項目對應的體操平均成績一覽表
先開設項目 排球 乒乓球 籃球 健美操 足球 羽毛球 武術 網球
體操平均成績 7&3 72.6 6&5 8&9 65.4 80.2 85.2 74.1
相關系數 0.33 0.24 0.21 0.75 0.11 037 0.63 0.28
P值 0.31 0.36 0.39 0.02 0.62 0.29 0.05 0.34
表3. 34 LSD多重比較一覽表
項目 健美操 武術 羽毛球排球 網球 乒乓球 籃球 足球
足球 ** ** * 一
籃球 ** *
乒乓球 ** *
網球 *
排球 * “- 1
羽毛球
武術
健美操 —
(注:* -P<0.05 , ** -P<0.01)
由表3. 34中數據得知,先開設的八個項目中只有健美操和武術兩個項目與體操 的學習成績存在相關性,結合多重比較分析(表3.34)得知:在對體操技能教學成績 的影響效果方面,健美操的作用比足球、籃球和乒乓球大(p〈0.05),與武術、羽毛 球沒有差異,說明先開設健美操比先開設籃球、足球更有利于體操的教學,但與先開 設武術、羽毛球效果相差不大。
2)多項課程的復合影響
計
(注:表中數據自上而下以此為A因子、B因子以及A*B因子交互效應對后期技能成績的貢獻率 及其伴隨概率 *--P<0.05 , **--P<0.01)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健-武組合中A因子、B因子對體操技能的教學有顯著 的正面影響、但A因子和B因子交互效應對體操技能的教學卻有影響,可見對于體操 技能的教學來說兩因子的交互作用比單因子的作用要大;健-羽、武-羽、武-排三個 組合中只有A因子對體操技能的教學效果有影響,B因子以及兩因子的交互效應對均 對體操技能的教學沒有影響且A*B交互作用對武術技能的教學的貢獻率小于單因子的 貢獻率;其他雙項目的組合中無論是單因子還是雙因子的交互效應都對體操技能的教 學成績沒有影響。即對體操技能教學沒有正面作用。可見,健-武,健-羽雙項組合學 習對體操的教學有影響,貢獻率達到80%以上,尤其是健美操對體操的正面影響最大, 貢獻率分別達到55. 3%和52. 5%o
3)先開設課程影響度的比較
為了研究前期已存在多個項目技能基礎對體操目的影響,文中采用回歸分析的原 理,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得出標準化后的回歸方程為:
Y=0. 532X1+0. 428X2 (3. 9)
式中:Y-體操成績;Xi—健美操成績;X2—武術成績
表3. 36方差分析
方差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回歸 553.432 2 321.339 26.240 0.000
殘差 152.210 14 12.246
總和 705.642 16
由先開設的各課程技能成績與體操技能成績建立的回歸方程得知:健美操成績和
武術成績兩個指標被引入了方程。由逐步回歸分析的原理可知,相比之下這兩項指標 對體操技能教學有相對明顯的影響。該公式表明先進行健美操項目技能的教學對體操 技能成績的影響最大(標準系數最大),其次是武術技能的教學,兩個項目成績與體操 技能成績均成正比關系,即先開設的健美操、武術技能成績的提高,將有利于體操技 能的學習。
3.4課程編排對教學效果影響的原因分析
3.4.1各項目運動技能學習對學生的感、知覺能力要求不同
在運動項目的技能學習中,學生對某一項目的心理感知覺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 心理感知覺是運動技能學習的必要條件之一。感覺是人腦對當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 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感覺可以分為兩大類:外部感覺(視覺、聽覺、味覺、 嗅覺、觸覺)和內部感覺(運動感覺、平衡感覺、機體感覺)訊。
3.4.1.1各類項目運動技能學習對學生的感覺能力要求不同
1) 各類項目運動技能學習對學生視覺要求不同
體育運動中,開闊的視野對于大場地的集體球類項目是十分重要的。在球場上對 方隊員、同伴隊員始終都在不停地運動,要準確地觀察這些空間、方位和距離上迅速 變化的各種關系,才有可能建立正確的跑位路線和傳球方向。排球、籃球、足球等大 球類項目都屬于集體項目,訓練和比賽中不乏對對方隊員、同伴隊員傳球和跑位路線 的視覺判斷,學生在長期的訓練和比賽中會逐漸形成開闊的視野,能對場地空間和距 離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通過前期此類術科項目的教學能夠鍛煉學生視野的開闊度, 對學生后期同類項目的教學效果會起到正面作用。而這也是為什么前期籃球等項目對 后期足球、排球等項目有著明顯的正面影響作用。盡管羽毛球、乒乓球和網球等小球 類項目也都能鍛煉學生的視野廣度,但是由于場地、參賽人數等原因,小球類項目對 視覺要求要低于比大球類項目,所以小球類項目對大球類項目的正面作用較大球類項 目間的作用要略顯遜色。
2) 各類項目運動技能學習對學生觸覺要求不同
有些球類項目要求運動員熟悉“球性”,一般而言,“球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 運動員的觸覺敏感性。觸覺敏感性對于籃球、排球運動員而言,體現在手掌和手指上, 對于足球運動員則體現在腳背和腳內側上鷺敏銳的觸覺有利于學生提升對球的控制 能力。例如,排球運動員根據球觸及手臂,判斷球的力量、球的旋轉、球所在的部位, 迅速地用適合的力量、角度將球傳到一定的位置。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通過阻力或 助力的形式,幫助學生體會動作的到位情況,刺激學生的觸覺。經過長期的專項訓練, 學生的觸覺敏感性會大幅度的提升,從而有助于學生對某一運動項目的感覺。在排球、 籃球、足球等大球類項目中均是人體與球直接接觸,經過前期項目的訓練,能夠鍛煉 學生對球的觸覺敏感性,即“球性”。所以,對大球的這種球性,有利于后期同類項 目的教學,所以,此類項目間的相互影響效果最好。小球類項目與大球類項目的區別 在于此類項目均不是人體直接與球接觸,而是以球拍為中介將力量作用在球上,這類 項目對學生球性的要求稍低但是對球拍的觸覺要求較高,學生只有在對球拍觸覺感應 靈敏的前提下,做到人拍合一■才能提升運動技能水平。所以,通過前期的訓練,有助 于提升學生對球拍或球桿的觸覺,進而有助于后期同類別運動項目技能的學習。因此, 小球類項目之間有較好的影響效果,但對大球類項目卻沒有明顯的作用。
3)各類項目運動技能學習對學生平衡感覺要求不同
這種感覺的訓練主要出現在操化類運動項目中,如體操中項目中平衡杠上的技巧 性動作的完成、地面動作中翻滾、倒立以及競技健美操中的旋轉動作等,無一不對運 動員的平衡能力是一種挑戰,都需要運動員精確地感覺身體所處的位置。前庭分析器 與小腦有聯系密切聯系,刺激前庭分析器所產生的感覺,在重新分配身體肌肉緊張度, 保持平衡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先前長期進行相關性項目的練習將會有助于加 強學生前庭分析器與小腦的密切聯系,提升學生的平衡感覺,進而會提升學生后期某 一運動技能的學習,例如前期武術技能的學習將會提升學生的平衡感覺進而有助于學 生后期操化類項目技能的掌握。而這種平衡感覺在球類項目中表現并不明顯,所以, 這也是前期球類項目的教學對后期操化類項目教學的正面作用效果不大的主要原因, 同時也詮釋了為什么操化類項目間能較好的發生遷移的緣故。
3. 4.1.2各類項目運動技能學習對學生的知覺能力要求不同
知覺體現的是人對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一種綜合反映。知覺的產生要以感覺 為基礎,但并非只是感覺簡單相加的總和,而是多個分析器協同活動的結果,感覺和 知覺是不可分離的。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一般需要多種分析器同時參與活動,因而 復雜的知覺更為多見,按其所反映的對象的性質文中將復雜知覺分為時間知覺、空間 知覺和運動知覺役
1)各類項目運動技能學習對學生時間知覺要求不同
時間知覺顧名思義與時間、節奏先后有關,是反映客觀事物運動和變化的順序性 和延續性的復雜知覺",其中體育運動中的運動時機就是時間知覺的直接反應,例如 排球中的扣攔網、籃球中的搶籃板球和蓋帽等都需要運動員依靠準確的時間知覺掌握 最佳的起跳時機,排球中的時間差進攻,也是利用對方主攔網隊員時間知覺的誤差來 達到技戰術目的。所以,大球類項目間前期項目中對學生時間知覺的要求與訓練,會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時間知覺能力,進而會有助于后期的同類項目運動技能的學習。這
也是大球類項目間彼此正面影響大的原因之一。節奏知覺也是一種時間知覺,有助于 運動者掌握和控制動作的節奏,這類知覺的要求更主要的是運用在武術、健美操等操 化類項目中,前期項目的教學會提高學生的節奏知覺即“節奏感”,這種節奏知覺會 被很好的運用到后期的同類項目中,為后期項目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各類項目運動技能學習對學生空間知覺要求不同
空間知覺是反映物體總體空間特性的知覺,主要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距離 知覺、立體知覺、方位知覺等S大球類項目對運動員的距離知覺即“知覺深度”和 方位知覺要求較高,如足球的吊射門、籃球投籃、排球扣球等。在完成這些運動動作 之前,運動員必須首先做出空間知覺的判斷,例如與球的距離、與對方隊員、同伴隊 員的距離等,進而快速做出下一步的運動動作。大球類項目間相互影晌較大主要原因 之一就是此類項目都能較好訓練運動員的距離知覺和方位知覺。小球類項目的訓練對 運動員的空間知覺能力要求也很高,但是與大球類不同的是小球類項目的空間知覺除 了對球、對手、人之外多了對球拍空間知覺,這一點也能夠解釋為什么小球項目對大 球項目的正面作用比小球同類項目間的正面作用好。健美操、武術、體操等項目對運 動員的空間知覺要求主要是準確的感知隊員自己身體的各部分的空間特征及方位。例 如在體操項目中,有一些動作要求運動員暫離開器械,再迅速回抓器械(如高低杠), 沒有準確的空間知覺就無法完成這種高難度的動作,所以前期技能的學習對后期同類 項目有較好的影響作用。
3) 各類項目運動技能學習對學生專門化知覺要求不同
運動知覺中有一種特殊的專門化運動知覺,它是運動員在運動實踐中經長期專項 訓練后而形成的-•種精細的主體運動知覺,它能對運動環境(比如器械、運動媒介物 質等)做出敏銳正確的感知”。例如大球類項目中的“球感”是要求運動員皮膚的觸 覺靈敏度要很高,才能對球的形狀、彈性以及運動速度和方向的變化達到精細的分化, 使運動員能準確有效的進行傳、接、運球,表現出較高的運動技能;另外武術、體操 等操化類項目中“器械感”,小球項目中對球拍、球桿的感覺等都是運動專門化知覺 的體現。通過前期術科的學習和訓練,使學生的各種運動知覺提升,進而有助于后期 同類屬項目技能的掌握。例如,前期武術技能的學習有助于后期體操類項目的技能掌 握等;同樣由于運動感知覺不同,所以,武術等操化類項目技能的學習對籃球等大球 類項目的影響效果較差。
3.4.2各項目運動技能間的技術動作遷移效果不同
運動技能遷移是指一種運動技術教學,向另一個運動技術教學的遷移,主要體現 在教學內容安排的順序。運動技能與運動技能之間的遷移是比較復雜的,既有直接遷 移,也有間接遷移,既有正遷移,也有負遷移。總之共同因素越多,越容易產生正遷 移;基礎技術動作越相同,遷移也越大,面也較寬。例如排球和羽毛球之間的相互影 響較大,排球中扣球的鞭打動作和羽毛球中的扣殺動作要領極其相似,都是要求手腕 用力,另外隊員起跳以及空中展體動作的要求是一致的,無論哪個項目先學那個項目, 學生對手腕及展體動作的掌握都會遷移到后期項目的學習中,較快的掌握后期項目的 運動技術,對后期教學效果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這就是運動技能間的相互遷移作用 的威力。
3. 4. 3各項目運動技能間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及遷移效果不同
身體素質是完成動作技術的基礎,是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的物質保證。良好的身體 素質,不但可以提升動作質量,還可以防止和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在體育運動技能 的學習中,由于不同項目的技術動作不同,會對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有不同的要求, 同時前期不同項目的學習也會發展學生不同的種類的身體素質,例如前期排球中扣球 動作的學習和訓練會較快的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具備了良好的上肢力量有利于后期 羽毛球、網球等項目中殺球運動技能的掌握。
此外,身體素質之間也是互相遷移,相互影響的。例如力量素質對彈跳素質有良 好的促進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某一技術、技能教學的過程,本身就能發展了學生某 種身體素質,而身體素質提高了,也能促進動作技術、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這是一種 相輔相成的關系。例如前期足球項目的學習有助于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而下肢力量 的增強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彈跳素質,而良好的彈跳素質又是學習籃球和排球的必備 的素質基礎,所以前期足球項目的學習有利于后期籃球、排球技能的學習。
4結論與建議
4. 1結論
4. 1.1經數理統計、比較分析,籃球、足球、排球三大球相互之間的正面影響較大; 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項目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明顯;武術、健美操、體操等 操化類項目間正面影響效果明顯。
4.1.2經原因分析,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學生的運動感知覺要求不同,通過先開設術科 的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某種運動感知覺,這對后開設同類屬的術科項目的學習和運 動技能的掌握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4.1.3經原因分析,各項目運動技能間的技術動作遷移效果不同,前后學習的兩項目 技能技術動作間共同因素越多,越容易產生正遷移;基礎技術動作越相同,遷移也越 大,面也較寬。
4.1.4經原因分析,各運動項目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不同,先開設不同術科的學習 可以發展學生的不同身體素質,對后開設同類屬的項目技能學習有著極大的促進作 用。
4.2建議
4.2.1籃、排、足等大球類相互間正面影響效果較明顯;羽毛球、乒乓球和網球等小 球類間的影響較大,武術、體操、健美操等操化類項目遷移效果較好。建議學校在編 排術科課程開設順序時把同類屬項目編排緊湊,力求借助項目技能間的遷移等作用, 一氣呵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 2.2身體素質是完成各項技術動作的基礎,同時身體素質之間也是相互遷移和影響 的,所以,在教授課程時要注重學生運動素質的練習以及各運動素質之間的遷移,力 量素質是基礎,力量素質均能對速度、靈敏等其他素質有遷移作用。建議學校在安排 課程是最好把重力量素質訓練的項目安排在前。
4. 2. 3運動感知覺是學生運動技能獲取的第一步,對運動技能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 作用,所以在技能學習中注重對學生運動感知覺的培養,從而提高運動技能的學習效 果。
附錄
尊敬的專家:
您好!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中閱讀我的問卷,在此表示萬分的謝意!
我是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2008級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正 在進行題為《運動技能學視角下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編排與教學效果的相關研究》 的畢業論文。需要深入貴校目前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編排方面的情況。您是本研究 領域的專家,希望您就以下幾個問題,提出您的權威意見。論文的完成離不開您的大 力支持和幫助,您的意見是我論文研究的主要依據,望您在百忙中予以幫助!對您生 活和工作帶來的不便學生深表歉意。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碩士生:
導師: 教授 2010年12月12日
1.面前貴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編排順序是怎樣的?
2.面前貴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編排的主要依拯是什么?
3.面前貴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選擇術科專項及選項課程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4.面前貴校體育教育專業各術科項目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哪些?
5.面前貴校體育教育專業對學生各術科項目的成績是如何評定的?
參考文獻
[1]譚貢霞•“元認知訓練”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教學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D].
揚州大學,2006
[2]王秀香•影響體育專業田徑普修課教學效果的因素[J].體育學刊,2003, 10(2):89-90
[3]藺曾蓮.有效教學理論在高師體育專業排球技術課中的應用研究[D].華南師范大 學,2006
[4]楊萍.元認知監控在體育教育專業排球普修課中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D].山東師 范大學,2008
[5]鄧衛權,黃佑琴•學導式與自練式結合提高術科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J].天津體育 學院,2005,20(1) :87-88
[6]徐燕萍,宋平•感知能力與運動技能的關系[J].體育學刊,2002,9(1) : 122-124
[7]高鳳華.感知覺與體育教學訓練[J].特邀專稿,2006(4) :43-46
[8]靳如玉.體育教學中的感知覺規律[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0(2) : 119-120
[9]王衛榮,李偉勇等•論高校足球運動員運控球感知能力的培養[J].吉林體育學院學 報,2008, 24(1) :43-44
[10]郭金實•淺談遷移規律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 •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8,
10 (3): 51-54
[11]胡艷秋.運用遷移規律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 (11):
33-36
[12]陳群.試論運動技能遷移理論在田徑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惠州學院學報(自然 科學版),2009, 29(3) :110-111
[13]馮煒.排球擊打類技術運用技能遷移理論教學模式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4, 25
(5): 102-103
[14]鄭錦惠,吳志海•體操教學中技能遷移理論運用策略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 報,2006, 20(2) : 90-91
[15]劉奇.對跳遠、跳高項目之間運動技能遷移規律的研究[J].高師理科專刊,
2005, 25(4) : 63-64
[16]張向群•體育院系學生運動技能遷移規律的研究與應用[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199& 18 (3): 58-59
[17]張玲.試論自由體操與競技健美操之間的運動技能遷移[J].遼寧體育科技,2006,
28 (2): 71-72
[18]陳亮•運動技能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 28(3):
57-59
[19] 焦艷.體育運動心理學一理論與應用[M].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0] 張向群.體育院系學生運動技能遷移規律的研究與應用[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1998, 18 (3): 58-59
[21] 袁芳.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 報,2004,27 (12): 1684-1685
[22] 任海•國內外高等體育院校課程結構的比較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8, 14(2): 7-9
[23] 王亞瓊.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的研究[J].贛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09(3) : 47-48
[24] 王春燕.近十年中文類體育期刊上關于國內外體育專業課程設置比較的文獻綜 述[J],貴州體育科技2006 (3): 15-16
[25] 王彤.山西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09,
13 (4): 98-99
[26]張桂蘭.體育教育專業理論學科與技術學科課程設置改革的現狀研究[J].浙江 體育科學 2009, 31 (5): 33-35
[27] 李曙光•高校體育教師教育術科課程設置改革探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
2009, 23 (4): 31-34
[28] 李巖.地方體育院校術科課程設置與改革[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 23 (5):
714-715
[29] 劉濤.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改革初探[J].體育世界,2006 (10):
14-15
[30] 唐月香•談運動技能遷移教學法[J].龍巖師專學報,2002, 20 (3) : 61-62
[31] 吳學鋒.對體育教學中技能遷移的初探[J].網絡財富,2009(1) : 181-182
[32] 郭金實.淺談遷移規律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8,
10 (3): 51-54
[33] 胡艷秋.運用遷移規律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J].邊疆經濟與文化,1998, 10(3) : 33-36
[34] 陳群.試論運動技能遷移理論在田徑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惠州學院學報(自然 科學版),2009, 29(3) :110-111
[35] 黃漢升.我國普通高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體育 學刊,2003, 10(2) : 1-3
[36] 郭蘭•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表編排的原則與方法探討[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09, 19 (5): 90-91
[37] 陳武山•我國體育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課程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3,26 (1): 97-98
[38]曾廣新•論21世紀初我國體育教育專業的改革與發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3,26 (1): 107-108
[39]龔德貴•社會轉型期我國“高師”體育專業課程設置改革與探索[J].體育與科學,
2003, 24(3):63-64
[40]高彩云.21世紀初、中期我國高師體育專業發展戰略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3, 26 (2): 223-224
[41]于軍•試論體育課程觀念的更新與體育學習方式的變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2, 25 (4): 519-520
[42]徐燕萍,宋平.感知能力與運動技能的關系[J].體育學刊,2002, 9(1) : 122-124
[43]董俊•體育課程理念變革的述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 28(5) : 55-57
[44]王健.我國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發展及改革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0
[45]蘇益華,王金穩•對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方案中學科與術科比例問題的探討[J]•武 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 40 (2): 85-86
[46]王章明,潘慧炬.如何構建有特色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J].北京體育大學學 報[JJ.2005 (11): 39-42
[47](美)羅伯特• M •戴爾蒙德.課程與課程體系的設計和評價使用指南[M].浙江大學 出版社,2006
[48]方千華,黃漢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沿革 [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 23 (1) : 102-103
[49]董國永,李慧•試論我國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J].四川體育科 學,2006(2) : 99-100
[50]任海.國內外高等體育院校課程結構的比較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 14
(2): 7-9
[51]張伯玻,思維•技能與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52]毛振明,揚帆.論運動技能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學校體育,2011 (1): 24-25
[53]任海•國內外高等體育院校課程結構的比較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8 (2): 22-23
[54]曲宗湖,劉紹曾,賴天德.跨世紀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J].北京 體育大學學報,1999, 22(1) : 1- 8
[55]隗金水,吳銳劍.對本院體育教育專業(本科)課程設置若干問題的探討[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7,17(4): 73-75
[56]沈芝萍•關于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普修課程新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 報,2003,26 (4): 514-515
[57]周紅萍.8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綜述[J].體育與科學,2001,
22(1) :71 - 73
[58]王健.運動技能與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張紹里,赫秋菊.運動技能學習探索[M].東北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