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緒論 1
1.1選題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義 2
1.2.1研究目的 2
1.2.2研究意義 3
1.3 研究綜述 3
1.3.1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 3
1.3.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 5
1.4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9
1.4.1研究內容 9
1.4.2研究方法 9
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統計分析 10
2.1語音教學選題 10
2.1.1聲、韻母教學 11
2.1.2聲調教學 11
2.1.3輕聲、兒化教學 11
2.1.4語音教學其他類 11
2.2漢字教學選題 12
2.2.1漢字結構教學 13
2.2.4漢字文化教學 15
2.2.5漢字教學其他類 15
2.3詞匯教學選題 16
2.3.1詞義辨析教學 16
2.3.2詞匯文化教學 18
2.3.3特定詞匯教學 19
2.3.4詞匯教學其他類 20
VI
2.4.語法教學選題 21
2.4.1詞類教學 21
2.4.2復句教學 24
2.4.3句類教學 25
2.4.4句型教學 25
2.4.5句法成分教學 26
2.5語言要素教學其他類 27
2.6小結 28
3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研究結論與特點分析 29
3.1論文選題緊密貼合教學實際,具有現實性 29
3.2選題由淺入深,逐漸細化 30
3.3研究分布不均勻,部分論文選題界限模糊 31
4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的前景分析 33
5結語 36
參考文獻 37
附錄 41
附錄一 語音教學類選題 41
附錄二 漢字教學類選題 52
附錄三 詞匯教學類選題 67
附錄四 語法教學類選題 116
致謝 167
VII
1緒論
1.1選題背景
當今,因為我國的經濟實力和文化實力不斷發展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都呈 上升趨勢,學習中國話的群體持續不斷擴大。為了推動漢語教學在全球的推廣和持續發展, 滿足各國群眾對漢語學習的需求,2007 年國務院學位辦宣布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正式成立。 旨在為我國國際漢語教學的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既能適應國際漢語教育,又能應付各種復 雜、多變的教學工作的人才[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Z].2OO7]。2007年和 2009年依次發布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指導培 訓項目[[2]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Z].2007]”和“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指導培訓計劃[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Z].2OO9
1]”。關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 培養形式、課程設置和論文考察辦法均在該計劃中具體詳細的呈現。于是各大高校按照要 求依據該校的實際境況,實施針對本校制定的培養辦法和管理方案并進行招生工作,對國 際漢語教學人才進行專門培養。
2007 年以來,國家教育部對漢碩的培養標準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學位論文是碩士研究 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個衡量一個人的學術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標,所以 在論文的寫作和內容方面要求更高。隨著漢碩專業的不斷發展,各培養單位和招生量在不 斷增加,但一些高校對漢碩的培養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漢碩研究生在學位論文撰寫時會出 現選題難、寫作水平低、論文質量差的現象。學位論文作為研究生學習生涯重要的一部分, 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學術水平的考察,而論文選題決定了論文的方向,是論文撰寫工作的 重要部分。因此無論是培養單位還是教師、學生,都應該足夠重視學位論文的寫作工作, 確保選題恰當,如期完成論文的研究和撰寫工作。
通過收集有關文獻資料,共 51份關于漢碩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選題。其中大部分研 究主要是針對某地區的高校或研究者學校的某幾屆論文選題進行分析,局限性比較強。其 次是根據論文的研究內容對論文選題進行分類研究,但這類研究篇目不多,如教學設計類 論文選題研究、文化類論文選題研究、偏誤分析類論文選題研究等。由此可以看出,目前 對于漢碩學位論文選題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體系,對于論文選題分類進行的研究還不夠 全面。對此,筆者認為對CNKI上漢碩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筆者以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為切入點,對這類選題進行現狀及特點分析,對 通過對歷屆漢碩學位論文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進行統計,分析當前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的 現狀以及存在的特點,旨在對未來漢碩學位論文要素教學類選題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和設 想,在一定程度上為漢碩學生在論文選題和撰寫方面提供研究思路,以此促進學科的全面 發展。
1.2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研究目的
漢碩的發展離不開畢業論文的編寫,要保證論文順利的完成,寫作方向是至關重要的, 那么論文選題就成為了論文撰寫工作的關鍵點。這些年來,學界的專家和學者在碩士論文 寫作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很多觀點,在碩士論文選題方面的探討也是不斷深入。通 過 CNKI 對 2009-2021 年漢碩學位論文進行可視化分析,筆者發現以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主 要主題的論文在論文總數中占比較大。“對外漢語教學研究,除了服務于第二語言教學的 漢語本身研究之外,主要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過程和習得過程[4]”。趙金銘提出, 為了更好的指導教學實踐,提高對外漢語教學的效率,需要深入挖掘漢語的語言規律,因 此對外漢語教學需要以語言要素(語音、漢字、詞匯和語法)研究的成果來擔當學科語言 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 1-1 2009-2021 年漢碩學位論文主要主題分布圖
筆者通過查閱歷年來學者對漢碩對外漢語教學類論文選題研究的文獻,發現在其中語 言要素論文占有一定的比重,由此可見語言要素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中也是舉足輕重 的研究內容。但是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進行的研究。語言要素是學習 [[4]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P15.] [] 語言的基礎[李紹林.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言要素和言語技能的關系J].漢語學習,2011(01):73-80.
3],就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而言,通過從不同角度對漢語語音、漢字、詞匯、 語法進行的研究,對提高語言要素教學效率都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因此筆者以語言要素 教學類選題為切入點,對CNKI上2009-2021年該類論文進行統計,通過對論文選題進行 統計分析,了解目前CNKI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選題情況,總結目前要素教學類論文選 題的現狀,發現選題方面存在的特點,了解當前漢碩語言要素教學論文選題的分布情況, 對未來漢碩語言要素研究的發展趨勢做出設想。
1.2.2研究意義
1.2.2.1理論意義
本文嘗試通過CNKI對2009-2021年漢碩語言要素教學類學位論文選題進行整理,對 選題內容進行分類分析,了解目前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選題現狀,對論文選題的分布和 選題特點進行研究,更好的了解漢碩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撰寫情況。同時,增加漢碩專 業碩士研究生選題的相關研究資料,為之后的研究提供經驗借鑒,也為需要進行論文撰寫 工作的導師、學生在選題方面提供更多的參考。同時也期望通過本論文的研究,為培養單 位在碩士論文選題方面提出新的思路。
1.2.2.2實踐意義
首先,通過對漢碩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進行細致地歸納整理和分類研究,對漢語 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來說,可以更直觀的看到近幾年漢碩語言要素教學類學位論文的 選題情況,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符合研究趨勢也適合自己的畢業論文選題,以便于更 好的開展研究工作。其次,對漢碩導師來說,通過了解近幾年語言要素叫學類論文的選題 特點和發展趨勢,一方面能夠為導師的科研工作提供思路,提供數據支撐;另一方面能夠 結合當前的學科形勢更好的指導學生,以此提高漢碩畢業論文質量。從學科發展的角度來 說,可以在了解漢碩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現狀的基礎上,預測語言要素教學研究發展的趨 勢,助力學者們發現語言要素教學研究的新思路,從而推動要素教學研究的發展。
1.3 研究綜述
1.3.1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
學界關于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方面的研究比較多,專家學者們從碩士研究生學位 論文選題的原則、方法、技巧和評價等方面進行探討,研究成果豐富。
蔡翔(2004)在《碩士論文選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蔡翔.碩士論文選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03):57-59.]中區別了論文“選題”與“標 題”的區別,從選擇研究的內容,選題前對文獻的研究,開題報告的規范書寫幾個方面提 出了研究生在選題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楊啟亮(2005)在《偏失與合適: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論文選題》[ 楊啟亮.偏失與合適: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論文選題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 (08).]對教育碩士學位 論文的題目選擇問題中偏失問題的四種情況,提出合適的選題應當有合適的定位、合適的 對象范圍,選題不但要慎重,要兼顧其內容的理論性,要與實踐相結合。
徐金平,韓延倫(2006)《當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徐金平,韓延倫.當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學位與研究生教 育,2006(01):42-45.]一文從 文科碩士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和影響選題的因素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認為研究生在論文選 題時不能盲求“大”而忽略研究的針對性,不能誤解選題的學術前沿性而盲求“新”和“異”。
王玉德(2006)《也談研究生論文的選題原則——兼論研究生論文與本科生論文的區 別》[ 王玉德.也談研究生論文的選題原則一一兼論研究生論文與本科生論文的區別[J].學位與研究生教 育,2006(10):36-38.]通過對本科生和碩士學位論文的對比,根據一般論文的選題要求,從研究生的視角 出發,給出了六條具體的題目選擇原則。
劉潤進,陳玉珍,宋希云(2007)在《關于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幾點思考》[ 劉潤進,陳玉珍,宋希云.關于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幾點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
育, 2007(04):28-31.]文章 就研究生畢業論文的選題,從觀察、實踐、文獻研究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指出了研究生 選題要注意目的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創新性原則。
孫國強(2007)《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來源、方法與技巧》[ 孫國強.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來源、方法與技巧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03)]同時,本文還著重論 述了學位論文的選題來源,即在確定學位論文的選題時,應從多個方面尋找:一是要注意 導師的研究方向,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要大量閱讀文獻,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以興趣為 基礎來確定選題方向,三是以“具有創新性”為基礎的進行學位論文選題。
楊心德(2007)《試論文科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 楊心德.試論文科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06):76-80
4]闡述了文科碩士論文選題的三大 來源和選題的基本途徑,強調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要從學術性、前瞻性、價值性和可行性 幾個角度出發。
陳麗君(2009)《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思維特征分析》[ 陳麗君.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思維特征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1(04):99-103.]本研究以縱向研究的方法, 對 15 位研究生在選擇課題時的思維特點進行研究,歸納出一些常見的思考方式,并從思 維的視角對如何改進論文的寫作質量提出了一些建議。
周毅(2009)《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原則及方法》[ 周毅.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原則及方法[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D0I:10.16750/j.adge.2
009.10.010]本文歸納了十一種選題方法,論 述了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原則,提出了在學術上既要注重科學性和創新性,又要注重實用 性。
袁莉,姚運生(2014)在《關于研究生論文選題的探討》[ 袁麗,姚運生.關于研究生論文選題的探討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16(04):124-125+128.]本文從研究生選題原則、 最佳文題的獲得、選題過程等幾個方面論述了導師對研究生選題的影響。
韓恒(2014)《“形同質異”的問題意識——兼論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論文的選題》[ 韓恒.“形同質異”的問題意識一一兼論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論文的選題[J].學位與研究生教
育, 2014(06):40-42.] 文章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專業型碩士和學術型碩士兩種認識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 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與建議。
1.3.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
漢語國際化教學仍處在一個發展和發展的過程之中,國內外相關專家和學者的討論多 側重于學科的構建和人才的培育,只有很少的幾篇文章是關于漢碩論文研究的。
汪國勝(2011)在《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相關問題的反思》[ 汪國勝.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相關問題的反思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 2011,38(04):26-30.] 中所提及的“三 個組合”,是指將閱讀與研討相結合,以提高學生問題意識、提高科研與寫作能力;
朱志平(2014)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能力的培養——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的可持 續發展》[ 朱志平.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能力的培養一一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的可持續發展[J].國際漢語教 育,2013(02):3-12+176.
5]中認為,在國外實習中,應將培養項目分為三個層次和分為三個階段,再從整 體上考慮,通過國外的教學與教學實踐,培養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寫作能力和相應的專業技 能。
學界開始對漢碩士學位論文進行研究和探討已經是 2010年后了。目前,許多學者都 對完善相關部門的學位論文評分標準、評價準則等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探討。
馬艷華(2010)《論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評價標準》[ 馬艷華.論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評價標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07).]中以漢碩為例,結 合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標準》,提出了 9條標準,并認為其評 價標準應當以教育理念、課程設計、教學目標、教學規范為依據;
丁安琪(2010)的《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的思考》[ 丁安琪•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的思考J].國際漢語教育.2011,(03).]本文從自 身的觀點出發,提出了建立漢語學科教學評估體系的若干基本原則,并給出了評價指標, 以期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肖奚強等人(2012)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質量分析》[ 肖奚強,顏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質量分析[C]//.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理論研 究.,2011:225-239.]文中, 對南京師范大學漢碩學位論文進行了分析研究,從此開始了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 論文選題的研究。
隨著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的不斷發展,學者們對漢碩學位論文的研究也逐漸深入, 有關論文選題的展開了對應的研究。
劉弘、楊喆(2013)在《漢語國際教育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型碩士學位論文選題之比較 研究》[ 劉弘,楊詰.漢語國際教育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型碩士學位論文選題之比較研究J].海外華文教 育,2013(03):310-317.] [ 周國鵑.從學位論文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一一以J省S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 與評估),2014(04):87-89.]一篇文章以“學術型”與“專業型”為例進行研究,分析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論 文選題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對比了這兩種類型的研究生在選題上的差異及其問題。
周國鵑在(2014《從學位論文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一一以J省S大學為例》 [23]中,對漢碩學位論文通過對漢碩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實習等幾個環節的具體問題 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
周美瑤(2014)《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析》[ 周美瑤.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析[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
6]本文從生源、專業背
景、實習形式等方面,對北京外語學院 2009—2011 屆漢語專業碩士論文的選題特征和趨勢 進行了分析,并對論文開題和答辯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張喻(2015)[ 張喻.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調查研究一一以河北大學為例[D].河北大學.2015.]、余沙(2016)[[26] 余沙.中央民族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考察分析一一以2014屆和2015屆畢業論文為例[D]. 中央民族大學.2016.]、韓路平(2016)[ 韓路平.新疆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情況分析[D].新疆師范大學,2016.]分別對河大、中大及新師大的 歷屆已經通過答辯的國內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學位論文從不同的角度采用多 種方式進行調查和研究。
劉娟娟(2016)[ 劉娟娟.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畢業論文調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6.]和金中原(2016)[ 金中原.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分析[D].鄭州大學,2016.]也分別對曲師大 2011-2013 年和鄭大 2010-2013 級的對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進行了分析,認為選題中出現了諸如選題集中、比例失衡、力 求穩妥等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優化對策。
楊凝卓(2016)[ 楊凝卓.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學位論文現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一文章,對 2010-2015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進行了分析,其中研究 對象包括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和魯東大學。
房雙玲(2016)[ 房雙玲.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析一一以黑龍江大學2013-2014級學生為例[D].黑 龍江大學.2016.]是對黑龍江大學2013—2014年度漢語國際教學碩士學位論文的選 題來源、選題動機、選題價值、類型、創新和范圍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提出了在 選擇題上的幾點意見。
宮瑞(2016)[ 宮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一一以西北大學2013-2016屆學生為例[D].西北大 學.2016]則重點從課題的內容、形式、實踐等方面,對2013—2016年度漢語 國際教學專業139份論文的主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李寶貴,曹儒,李澍慧(2016)[ 李寶貴,曹儒,李澍慧.遼寧省五所高校MTCSOL論文選題分析與建議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17,39(01):108-115.
7]以遼寧五所大學漢碩專業為例,結合文獻資料,比 較二者的差異,討論了國內外學術論文的選擇規律及特征,并就影響其撰寫的有關要素進 行了分析。
亓海峰(2016)[ 亓海峰.[J].海外華文教育,2016(04):539-545.]把他的研究視野放在漢語國際教育系碩士論文的寫作中,通過對該 論文的特點、寫作現狀和問題的探討,提出了論文寫作質量的改進、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教 學實踐的研究。
曹亞琴(2017)在[ 曹亞琴.MTCS0L文化教學類學位論文的調查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中嘗試對漢碩文化教學類學位論文進行初步研究,并對其組成因 素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探討。
黃丹萍(2017)《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對比分析類選題研究》[ 黃丹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對比分析類選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8.]、田潤潤(2017) 《漢碩學位論文“偏誤研究”類選題分析》[ 田潤潤.漢碩學位論文“偏誤研究”類選題分析[D].黑龍江大學,2017.]他們把自己的研究視野分為漢語國際教學碩 士與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比較分析型和偏誤型的選擇上,從而進一步深化了對漢語國際化 教學專業的研究。
石蕾(2017)[ 石蕾.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一一以安徽大學為例[D].安徽大學.
2017.]則是通過對安徽大學漢碩2013-2015年學位論文選題進行分析,認為 其論文的選題具有國別特色,但大多數都是以常規為主,缺乏創造性和突破性的,因此, 本文的作者們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索。
胡靖(2018)在[ 胡靖.不同學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對比分析[D].安徽大學,2018.
8]中則是2014-2016 年的不同學制漢碩學位論文選題通過比較研究, 得出了在不同的學制,學生在選題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相同的問題。
以上文獻從不同角度入手,對漢碩專業畢業論文的主題類型進行了分類,歸納出了目 前高校碩士論文的選題特征,但也可以看出目前對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在我國,對碩士學 位論文的研究尚不完善。
隨著漢語專業的不斷擴招,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的人數也隨之增多,因此,各大 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學位論文及其選題問題也逐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這些文章將漢語 國際教育專業碩士論文選題的研究具體到各個學校,研究比較片面,且目前還沒有形成統 一的研究體系,要深入研究,就必須把研究工作分解到各個選題類別上來。通過大量的文 獻研究可知,國內專家學者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學位論文十分重視,問題如下:
1.對文章寫作規范、寫作模式、評價原則、評價準則等方面的問題最多,而漢語教育 碩士論文題目選擇和與學科有關的問題則比較少。
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題目選擇問題,缺乏整體和全面的探討。有關漢 語國際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的學術研究,大多局限在某一領域,或者局限在某一區域,或 是限定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沒有對全國各地的全部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
3.缺少對具體類別論文選題的研究,目前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進行 分類研究的只有 8篇,且主要是針對從教材研究的角度對選題進行分析,研究不夠全面。 1.4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1.4.1研究內容
截至 2021 年,筆者搜索 2009-2021 CNKI 碩博論文數據庫中以學科專業名稱為漢語國 際教育(或含“對外漢語”)的碩士學位論文,共計 21478條。作者以文獻標題中的關鍵 字作為條件,對21478條文獻進行了人工檢索,得到語言要素類相關選題3767條,并將 這 3767 篇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按照主題為語音、漢字、詞匯、語法和其他類進行分類和 分析。本文雖然針對的僅僅是論文選題的分析研究,但是在進行更細致的劃分與分類時, 需要通過參考論文的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來保證分類盡可能的準確、合理,避免不必要 的數據誤差。通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宏觀考察,初步了解了語言要素教學類碩士學位論文 的選題資料。以此為基礎,對其進行分析研究,總結要素教學類選題的特點,分的析形成 特點的原因。
1.4.2研究方法
1.4.2.1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是通過對所收集到的文獻進行整理、歸納、比較和分析,以此得到一個結果。 本文通過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選題及其內容進行整理歸 納,了解本專業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的研究現狀和基本情況。
1.4.2.2統計分析法
本文通過統計 CNKI2009-2021 年度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中的語言要素教學論 文,通過表格和統計圖的方式反映數據變化,了解當前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的現狀,發現 其中的特點。
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統計分析
筆者搜索 2009-2021 中國知網碩博論文數據庫中學位學科名稱為漢語國際教育或對外 漢語的碩士學位論文,共 21478條選題記錄。筆者以題名中的關鍵詞為條件,對21478 條 選題記錄進行人工檢索,得到語言要素類相關選題3767 條,占論文總數的 17.5%。趙金銘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中把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言要素教學分為語音教學、漢字教學、詞 匯教學和語法教學四類[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P349
10],因此筆者按照該分類方法將3767 篇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按照 主題為語音、漢字、詞匯、語法和其他類進行分類和分析。各類選題數量和占比情況如下:
表 2-1 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語音教學選題 315 8.4% 《帕拉茨基大學初級漢語語音教學的案例研究》
漢字教學選題 431 11.4%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書法教學研究》
詞匯教學選題 1459 38.7% 《對外漢語高級階段文化詞匯教學研究》
語法教學選題 1552 41.2% 《對外漢語初級語法教學的課堂教學游戲研究》
其他 10 0.2% 《試論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對外漢語語言要素教學》
總數 3767 100%
2.1語音教學選題
語音教學選題共315條,筆者按照具體研究的語音項目對這 315條論文進行分類,將 其分為“聲母”“韻母”“聲調”“輕聲”“兒化”“語音教學其他類”這幾類,得出下表: 表 2-2 語音教學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聲母 8 2.5% 《面向俄羅斯學生的漢語聲母教學難點與策略》
韻母 24 7.6% 《波蘭學生學習漢語鼻音韻母的偏誤分析及其教學策
略》
聲調 188 57.8% 《泰國學生漢語聲調的習得過程和教學策略》
輕聲 14 4.4% 《泰語和英語留學生雙音節輕聲詞教學的實驗研究》
兒化 12 3.8% 《初級對外漢語兒化教學問題》
語音教學其他類 69 23.9% 《基于音節本位教學法的對外漢語拼音教學設計》
總數 315 100%
2.1.1聲、韻母教學
對聲母、韻母教學的研究選題相對較少,選題涉及泰國、韓國、緬甸、老撾、越南、 俄羅斯、菲律賓、瑞典、波蘭共 9個國家。部分論文通過對比漢語和學習者母語在聲、韻 母方面的異同點,具體的聲母、韻母的專業研究,并給出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如《漢韓聲 韻對比及對韓聲韻教學研究》通過對比漢語和韓語聲母發音方式,列出了韓國學生學習較 困難的幾個聲母,進行針對性研究,對韓國學生發音不到位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制定出教學 策略。
2.1.2聲調教學
在具體語音項目教學研究中,其中,聲調調的比重最大。漢語音節中的聲調,它能區 分字詞的語義,是漢語音節的構成要素之一,對學習者來說難度較大,因此國內對于這方 面的研究較多。在關于聲調教學研究的 188篇選題中,絕大部分論文是以對某國學生聲調 習得偏誤進行分析并提出教學策略和建議的形式呈現的,如《韓國中學生漢語音調習得偏 誤研究及教學策略探討》。
2.1.3輕聲、兒化教學
輕聲、兒化屬于音變現象,這兩類研究數量持比相當,研究主體是教材中的素材,通 常以詞組的方式來表達。討論兒化詞匯在教科書中的應用與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如《對外 漢語教學中必讀兒化詞的教學問題》。部分漢碩生對這種音變的反應不夠靈敏,無法在課 堂上及時發現問題,從而造成了這方面的研究不足。
2.1.4語音教學其他類
語音教學其他類研究選題 69 條,研究對象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音項目,內容涉 及漢語拼音方案與聲韻調教學的綜合研究。如《泰國本土漢語教師語音教學現狀調查及對 策》,本文以泰國漢語教師為研究對象,對當前漢語語音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成因進行了 問卷調查。再如《漢韓語音比較分析與對韓漢語語音教學研究》通過對比漢語和韓語,總 結出兩種語言在元音、輔音、聲調等語音因素方面的異同點并進行探索。又還有研究對音 韻調練習規律的培養也進行了探討,如《節律練習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的應用》。還有
11
研究是指出《方案》在漢語教學實際運用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策略,如《關于漢語學 習者<漢語拼音方案>拼讀拼寫問題的研究》。
以上幾個語音項目的數據的整體研究偏少,聲韻、輕聲、兒化等微觀層面的研究并不 突出。筆者分析,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聲母、韻母、聲調的教學過程重合度較高,獨立 教學所占時長較短,不易與發現或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個體類研究較少。從客觀上 講,個體調查研究是很有目的性的,在同一篇幅內,其問題的分析比綜合研究要深入得多。 如《漢、俄語音對比及對俄漢語語音教學對策》是綜合性的語音研究,在討論漢俄語的聲 母時,只機械地羅列了各種不同的語音特點和語音方法,但并未給出適當的技術指導,也 未見實際運用,可以說,由于整個文章都是由語音學的原理堆積而成,所以其研究的范圍 十分膚淺。而《泰國大學生聲母教學研究》是一篇關于聲母研究的論文,其研究角度顯然 要比前面的文章更加全面。文章從理論上進行了漢語和泰語語音的比較,結合實際,針對 這些問題,文章給出了多種語音的教學方法,一一闡述,這是一個全方位、多視角的聲母 教學的選題。
四大要素教學研究中,語音教學論文的選題是最少的,筆者通過整理這些選題可以看 出,語音研究較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語音研究具有復雜性,需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 才能夠勝任這項研究。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對不同國別漢語學習者的教學過程中,在語音教 學方面存在的問題相似,而教學內容又是固定的,因此難以尋找完全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方 法。
2.2漢字教學選題
漢字是漢語的載體,作為漢語的主要媒介,也是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 是其最具有漢語特點的一環[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11.
12],學者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筆者通過對研究主題和題名 中的關鍵詞進行檢索,整理出 431 條記錄,筆者按照選題內容將這431 條選題分為漢字結 構教學、整字教學、漢字書寫教學、漢字與文化教學和漢字教學其他類研究。
2-3 漢字教學類論文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漢字結構 90 20.8% 《針對韓國漢語初學者的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筆畫偏
誤及教學研究》
整字 150 34.8% 《格式塔心理學理論指導下的整字教學》
漢字書寫 122 28.3% 《基于靜態和動態的韓國初級漢語學習者漢字書寫 的偏誤分析》
漢字與文 59 13.7% 《以孝文化為主題的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與設計》
化
漢字教學 10 0.4% 《多媒體教學資源在對外漢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其他類
總數 431 100%
2.2.1漢字結構教學
筆者將漢字結構類選題分為筆畫研究和部件研究,涉及選題 90條:
表 2-4 漢字結構類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筆畫 33 34.2% 《現代漢字筆畫的特點和對外漢字教學研究》
部件 57 20% 《HSK(1-3 級)漢字部件的統計分析及其教學
研究》
漢字構成的最小單位是筆畫,如《基于構形理論的華裔兒童線上“一對一”漢字教學 案例分析》運用漢字構形原理,在美國華人“一對一”線上漢字的課堂上,利用筆畫、構 件和形聲三種特征,并以構件為基礎,以構件為基礎,構建了形、音、義相關聯的漢字體 系,使學生形成了漢字構形的認識,并通過實踐,驗證了在線上“一對一”的華裔孩子中 運用構形原理的“一對一”漢字的可能性,并為華裔兒童提供了線上“一對一”的在線輔 導提出建議。
漢字的構字單位是部件,部件是由筆畫組織的。漢字多以部件為基礎進行教學,如《< 漢語國際教育用音節漢字詞匯等級劃分>“手”類部件漢字的教學構想》一文從識記、書 寫、運用三方面入手,從“手”部件漢字的分類、運用等方面入手,對處于中級水平的外 國留學生進行漢字教學,并給出了詞源法、部件教學法、系結法等三種教學方式,并舉例 闡述了漢字教學的特點。如《“心”部件字的對外漢字教學研究》一文以《博雅漢語》為 例探索“心”組成的漢字在教科書中的分布狀況,作者認為,對“心”部件字進行多角度 的歸納和梳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心”部件字的特征,以利于“心”部件字的教學。
2.2.2整字教學
“整字”是從漢字結構來講的術語,根據題目中的關鍵詞,筆者獲得 150條記錄,統 計情況如下:
13
表 2-5 整字教學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象形字 6 4% 《初級漢字中象形字的教學設計》
會意字 10 6.7% 《基于留學生字感調查的會意字教學研究》
形聲字 33 22% 《泰國漢字教學中的象形字教學研究》
同音字 19 12.7%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中形近同音字教學
研究》
多音字 21 14% 《面向韓國初中生的漢語多音字教學研究》
形近字 20 13.3% 《基于漢字構形學的對外漢語形近字教學》
等級字 9 6% 《基于字音角度的<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
丙級字分析與教學設計》
獨體字 10 6.7% 《漢語國際教育中的獨體字教學》
合體字 7 4.6%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合體字教學研究》
綜合類 15 10% 《漢字“六書”在國際漢語漢字教學中的文化闡釋》
總計 150 100%
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岀,在整字教學選題中,形聲字教學選題最多,由于漢語中本身 就存在大量的形聲字,因此學生能夠研究的范圍就比較廣,因此這類選題數量就多。如《新 HSK 大綱中的形聲字及其教學研究》從聲旁、形旁、聲旁示音、形旁表意四個方面進行了 全面的綜合分析,并進一步闡明了各種形聲字在新 HSK 漢字課中的運用,以及新 HSK 形聲字教學的一些問題。
其次是形近字教學的探討,形近字是字形相近的字[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11.
14],《基于漢字構形學的對外漢語 形近字教學》以漢字構形學為理論依據,借鑒國內外有關學者的研究成果,從漢字、教育 學、心理學、認知理論等角度,對國外學生的形近字進行了研究。
等級字的教學研究是為對漢字等級大綱中漢字的討論,如《〈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 級大綱〉甲級字教學方法分類研究》一文首先從部件數量、造字方法、構形理據三個角度 對甲級字進行了歸類。再按類別劃分。其次,按照不同的類別,建議不同類型的漢字采用 不同方法進行適當的教學。
獨體字和合體字是根據字形結構進行分類劃分的兩類字,在文獻中,以獨體字和合體 字為研究對象,共 17個選題。
整字教學綜合類是綜合性較強的一類選題,這類選題有 15條,如《“六書”在對外漢 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以林西莉<漢字王國>為中心》從在教學過程中,著重于對漢字 中所包含的中國文化和中國古代社會的特征進行詳細的講解,運用分類教學結合漢字故 事,結合“族群”漢字和“六書”法,將同一主題中的大量漢字從同一主題中分離出來, 并運用歷史文物來說明漢字的起源,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如《“ 六書”理論在對外漢 字教學中的應用》是關于象形、會意、形聲、指事字等方面的教學論述,屬于六書的研究 范疇。本課題從多個視角來審視整體字教學,使漢字教學的研究更加豐富。但是,它的研 究顯然偏向于形聲字和形近字,而對其它各種類型的研究卻很少。而且,還有許多學者沒 有注意到這方面的研究較少。
2.2.3漢字書寫教學
漢字書寫是學習者學習漢語必須掌握的技能,這也是漢語學習的難點之一,學生在書 寫方面出現的問題也較多,該類選題 122條,如如《北美地區華裔兒童線上漢字書寫教學 研究》本研究采用問卷法,對 17位北美華裔學生進行在線漢字學習的問題進行了問卷調 查,并運用教學錄像回放歸納了動態書寫的偏誤類型,比較了動態書寫與靜態書寫的典型 偏誤,從教師、學生、學習環境三個角度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線漢字教學的對策。
2.2.4漢字文化教學
漢字中包含著大量的文化,正確掌握漢字的語言和文字,是了解其意義的關鍵。目前, 漢字教學和文化教學都是漢語課堂上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根據題名中的關鍵詞搜索,得 到涉及漢字文化的選題共 59條記錄,對漢字教學和文化教學有機結合的研究數量并不多, 《文化視野下的對外漢字教學研究》是對漢字文化的教學探討,《漢字教學融入中國文化 課堂的路徑研究》是對現有的漢字教學和文化課堂進行分析,結合漢字教學和文化傳播的 困境,探討文化課堂字漢字教學的意義已經二者教學相結合的路徑。
2.2.5漢字教學其他類
其他類選題是指從宏觀角度進行的漢字研究,共 10條選題。如《先語后文-國際中文 漢字教學路徑探析》,文章從“語文并進”這一傳統的中文教學模式與“先語后文”模式 的比較出發,著重指出“先語后文”是一種與二語習得規律相適應的漢語學習方式。然后, 根據目前世界中文教育的現狀,采用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對漢字教學中的學習者、教 師、教材、課程設置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并對當前漢字教學模式的缺陷進行了分析。
15
2.3詞匯教學選題
楊惠元先生曾提岀“強化詞語教學,淡化句法教育[43]”指岀了詞匯教學在國際漢語教 學中占有重要位置,詞匯作為語言的建筑材料,詞匯教學貫穿著國際漢語教學的各個階段, 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因此針對詞匯教學的研究也比較深入。筆者以“詞 匯教學”“反義詞”“逆序詞”等項目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得到相關選題記錄1460條, 根據研究內容可將選題分為以下四類,數量和占比情況如下:
2-6 詞匯教學類論文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詞義辨析教學 305 20.9% 《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同義詞辨析研究》
詞匯文化教學 451 30.9% 《“氣”類詞的文化分類和對外漢語教學策略》
特定詞匯教學 331 22.7% 《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動賓式離合詞的教學》
詞匯教學其他類 373 25.5% 《語義場理論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
總數 1460 100%
2.3.1詞義辨析教學
筆者通過梳理詞匯教學類選題的內容,把對研究內容為詞義辨析教學的選題歸為一 類,該類論文內容多以對兩項或多項詞匯之間的意義和用法教學為主,此類選題記錄共 305 條,可將這305 選題記錄再細化分為“易混淆詞[ 張博.同義詞、近義詞、易混淆詞:從漢語到中介語的視角轉移J].世界漢語教學,2007(03):98-107+3.] [ 易混淆詞類選題里包括“同義詞”“近義詞”“易混淆詞”三個小類別。張博.同義詞、近義詞、易 混淆詞:從漢語到中介語的視角轉移J].世界漢語教學,2007(03):98-107+3.
16]”、“反義詞”、“漢字詞”、“同音詞”、“逆 序詞、“異形詞”6 個詞類項目,統計情況如下:
表 2-7 詞義辨析教學類選題統計
項目 數
量 占比 示例
易混淆詞[45] 147 48.1% 《基于語料庫數據驅動的漢語同義詞教學實證研究》
漢字詞 102 33.4% 《基于語料庫數據驅動的漢語同義詞教學實證研究》
反義詞 18 5.9% 《漢語反義語素合成詞與對外漢語教學》
[43]楊惠元.強化詞語教學,淡化句法教學一也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 究,2003(01):37-43.
同音詞 8 2.6% 《蒙漢語同音詞對比研究》
逆序詞 26 8.5% 《〈發展漢語〉逆序詞考察及教學相關建議》
異形詞 4 1.5% 《針對留學生的異形詞教學研究》
總計 315 100%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有關易混淆詞教學的選題占比較大。因為易混淆詞作為詞匯 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涉及到詞義的范圍、輕重、搭配、語音色彩等方面,學習者在學習過 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比較多,因此學者對于易混淆詞的研究也相對廣泛一些。如在《基于語 料庫的“造成、形成、促成”的搭配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一文中,筆者從高頻搭配詞、 語義類、語義特征及語義韻幾個方面進行了詞義辨析和教學研究。再如《含相同語素的雙 音節易混淆詞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本文從語料庫中發現具有相同語素的雙音節易混淆詞, 歸納出它們在混淆方式、混淆方向、混淆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并從多個方面揭示了造成這 種現象的原因,并給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又如《詞塊理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近義詞教學 研究》從對詞塊的內涵、詞塊的界定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了詞塊理論在漢語詞 匯教學和近義詞教學中的作用。
漢字詞類的選題一部分是對日韓語中的漢字詞進行研究,如《韓國語漢字詞與對韓詞 匯教學研究》通過對韓國教材中漢字詞的來源、構成和演變進行闡述,歸結了漢語教學中 的偏誤類型和產生原因,最后提出教學策略。另一部分選題是以對韓或對日的漢語教學進 行研究。
反義詞類選題多是對反義詞詞義的對稱性進行研究,如《上”和“下”的不對稱性和 對外漢語教學》對漢語中“上”與“下”二者在詞義、句法和語義三個方面對稱與不對稱 現象進行研究,最后對學習者在 字詞用詞時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
同音詞分為同音同形詞和同音異形詞,二者讀音相同但詞義并無聯系,大部分選題是 對這兩類詞語進行同步考察,對兩者中的其中一類進行研究的選題較少。如《對外漢語同 音詞的語義語用考察及教學策略研究》是對教材中收錄的同音詞進行語義語用的分析,再 結合教材對同音詞教學進行探討。
逆序詞是漢語構詞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在漢語教學中,它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它的研究大多基于漢語教科書和詞匯大綱。如《<發展漢語>逆序詞考察及教學相關建議》, 作者通過考察教材中逆序詞的收錄情況,結合《漢語水平詞匯和漢字等級大綱》進行對照, 對教材中逆序詞的編寫和漢語教學提出相關建議。
針對的異形詞研究數量非常少,如《針對留學生的異形詞教學研究》教學通過對教材 中異形詞的收錄情況進行分析,對留學生異形詞的掌握和規范使用情況進行考察,最后提
17
岀教學方法。
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岀,在詞義辨析教學類論文中,易混淆詞是詞類選題的研究重點, 選題傾斜情況較明顯。在實際漢語教學中,易混淆詞教學的講解和練習作為教學重難點, 在課堂中占用的時間也較多,因此學者也更容易關注這方面的研究,而其他類型的選題就 容易被忽略,研究數量極少。
2.3.2詞匯文化教學
筆者將熟語、國俗詞及詞匯中的文化因素研究劃分為詞匯文化[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11.
18]教學研究類。共 451 條選題記錄,分布如下:
表 2-8 詞匯文化教學類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成語類 169 37.5% 《對外漢語中的成語教學研究》
諺語類 9 2% 《對西班牙語學生的漢語諺語教學 ——以〈今日漢語〉
為例》
歇后語類 2 0.4% 《對外漢語教學中歇后語教學研究》
慣用語類 113 25.1% 《“一”字慣用語及其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國俗詞類 37 8.2% 《對外漢語教學中征喻類國俗詞語教學設計》
其他類 121 26.8% 《對泰漢語詞匯語義文化教學研究》
總數 451 100%
成語作為詞匯教學的難點,構成復雜,數量繁多,因此關于成語教學的研究也比較多。 關于對成語教學的研究主要從意義和結構兩個方面開展。如《對外漢語綜合課中寓言類成 語教學研究》從寓言類成語的本體和教學兩方面入手,總結了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從 課堂練習和教學方式兩個角度提岀建議。
諺語教學主要以對比研究的形式為主,選題數量較少共 9條,其中有6 條選題是以中 外諺語教學對比分析為主題進行的研究,如《蒙漢諺語對比與對蒙漢語諺語教學》。
歇后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由“謎面”和“后襯”兩部分構成,極具趣味性, 但是對其研究的數量較少。如《從隱喻角度探討比喻型歇后語的對外漢語教學》從歇后語 本體研究岀發提岀了漢語教學中的不足和建議。
慣用語具有口語化、大眾化的特點,但是,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采用了回避策略, 從而造成了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的偏誤。如《對外漢語教學中“飲食類”熟語的教學研究》
通過對教材中的慣用語進行考察,針對慣用語教學現狀提出一些對策。
國俗語義學里有一種詞叫國俗詞,它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均有一定 的體現,是漢語文化的結晶。如《針對外國留學生的國俗詞語教學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 方式了解國俗詞教學現狀,總結了其中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綜合類選題中沒有明確標注具體研究的文化詞類或是對多個詞類項目進行研究如《漢 英含顏色詞熟語的對比分析及教學策略》同時對成語、歇后語、慣用語、諺語進行分析研 究。或《漢語文化詞語及其教學研究》從習得、教學、教材和培養四個方面探討了文化詞 語的教學現狀和問題。
通過對詞匯文化教學研究整體來看。漢碩學位論文的研究內容上更傾向與成語、慣用 語的研究。筆者推測,這種情況與目前的教學大綱和漢語教科書的編排有一定關系。
其他類別占比 26.8%,可以體現出在詞匯教學類論文中,有一部分論文的題目是比較 宏觀的,如《對泰漢語詞匯語義文化教學研究》是將詞匯教學直接和文化關聯起來進行研 究,并沒有具體到詞匯或文化的某一方面。
2.3.3特定詞匯教學
通過對詞匯教學選題的梳理,筆者通過對選題關鍵詞進行檢索,將針對“離合詞”“外 來詞”“關聯詞”“縮略詞”“合成詞”“多義詞”“音節詞”和“新詞匯”進行研究的論文 選題歸類到特定詞匯教學研究中,共 331條選題,統計情況:
表 2-9 特定詞匯教學類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離合詞 102 30.8% 《漢語國際教育背景下的離合詞教學探究》
外來詞 23 6.9% 《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日源外來詞研究》
關聯詞 26 7.9% 《關聯詞“所以說”及其對外漢語教學》
縮略語 5 1.5% 《對外漢語教學中數字縮略語教學研究》
合成詞 23 6.9% 《英漢合成詞比較與對外漢語合成詞教學》
多義詞 23 6.9% 《認知圖式下的多義詞語塊化教學》
音節詞 14 4.2% 《同素同義單雙音節形容詞搭配與教學研究》
新詞匯 115 34.9% 《對外漢語教學中漢語新詞語集合式詞匯教學研究與
實踐 》
總計 331 100%
離合詞是漢語詞匯中的特殊類型,具有多樣的離析形式且難尋規律,是臨界于詞與短
19
語之間的一類詞匯,無論是教學或者學習都難度較大。《對外漢語教學中動賓式離合詞的 偏誤分析與教學策略》一文通過對語料庫中動賓離合詞偏誤進行分析,再結合現有的教學 策略總結優缺點,最后提岀教學策略。
外來詞指從外族語言中借來的詞[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11.],該類選題主要是針對某國的外來詞或教材中的外 來詞收錄進行研究,如《對外漢語報刊閱讀課中的漢語外來詞教學探究》就總結了教材中 外來詞的特點及選詞、詞形和注釋等問題。
對關聯詞的研究一種是通過研究復句對某一類型的關聯詞進行研究,如《韓國留學生 習得轉折類關聯詞的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主要研究表轉折關系的關聯詞,再比如《哈薩 克斯坦學生漢語常用關聯詞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一文是對不同類型的關聯詞進行研究。
縮略語選題共 5條記錄,大多是以對教材中縮略語為研究對象,如《面向對外漢語教 學的漢語縮略語研究》。
合成詞類選題的選題共 23條,大多是從構詞的角度岀發,對不同類型的合成詞或詞 綴進行研究,如《漢語反義語素合成詞與對外漢語教學》。
多義詞指包含兩個或更多個義項或義位的詞[ 吳啟主.現代漢語教程[M].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岀版社,2003.
20],如《對外漢語中常用多義詞義項的教 學研究》通過對常見多義詞語的義項教學,提岀可以有效地降低漢語詞匯的誤用、增強漢 語交流能力、降低漢語學習中的畏難心理,從而實現正確地用漢語進行交際;另一方面, 可以使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多種方式教學,避免因老師解釋不當而導致的多義詞使用不當現 狀發生。
音節詞指根據音節歸類的詞匯研究,如《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三音節詞研究》通過分析 《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和《博雅漢語》(第二版)中的多音節詞,從詞類、結構類型、 輕聲情況、語義類型四個角度進行全面的比較和分析,并提岀教學建議。
新詞匯的來源廣泛,對于新詞匯的界定有沒有明確統一,如何把新詞引入對外漢語課 堂是這類研究主要針對的問題。 《對外漢語中高級階段新詞語教學研究》指岀現有的對 外漢語教材對新詞的收錄極少,課堂教學和教師對新詞的教學態度都存在問題,最后針對 新詞教學方式提岀建議。
2.3.4詞匯教學其他類
綜合類研究共計 373條選題,這類選題研究內容較寬泛,不涉及具體詞類研究,如《初 級漢語學習者詞匯學習策略與課堂詞匯教學》一文是針對初級漢語課堂的詞匯教學提出建 議。再如《概念地圖在新HSK5級詞匯教學中的應用》一文指出通過構建名詞和動詞的“概 念地圖”進行詞匯教學,能夠讓學生系統性地記憶生詞,擴大詞匯量。
詞匯教學類選題在四大要素中占比 38.7%。詞匯教學類選題研究內容豐富多樣,研究 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對于詞匯教學的研究和調查也較容易開展,學生在詞匯教學研究方 面能夠選擇的題目也較多。但是從上述統計中也可以看出,個體研究的選題數量并不多, 綜合類研究占比較大,說明學生在選題時立意過大導致研究內容“浮”“淺”,內容不夠深 入。
2.4.語法教學選題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外國學生組詞造句、連句成篇”[[柯 劉珣.對外漢語教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岀版社,2007.]的能力。語 法分為詞法和句法兩部分,詞法研究詞類,構詞法和構形法,句法研究句法結構和句子的 分類[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11.
21]。按照題名中出現的信息搜索,共獲取1552 條語法教學選題記錄,筆者結合詞法 和句法的研究內容,根據文章內容將這 1552條選題分為詞類教學、復句教學、句類教學、 句型教學、句法成分教學五個項目,統計如下:
2-10 語法教學類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詞類教學 786 50.6% 《針對特定教學對象的漢語承接類虛詞教學設計
與效果分析》
復句教學 77 5% 《英語母語留學生取舍類選擇復句偏誤分析與教
學研究》
句類教學 78 5% 《現代漢語疑問句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研究》
句型教學 359 23.1% 《對外漢語連謂句教學研究》
句法成分教學 252 16.3% 《非受事賓語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總數 1552 100%
2.4.1詞類教學
詞類分為實詞和虛詞,筆者將 786條選題劃分如下:
2-11 詞類教學論文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實詞 名詞 143 18.2% 《名詞的總稱特稱同體與對外漢語教學》
動詞 126 16% 《初級漢語常用動詞的高頻搭配研究及教學啟示》
形容詞 42 5.3% 《中泰空間量度形容詞對比分析與教學設計》
數量詞 31 4% 《對泰漢語形狀類個體量詞教學研究》
代詞 20 2.5% 《印尼學生漢語代詞偏誤分析及其教學對策》
擬聲詞 4 0.5% 《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漢俄擬聲詞對比研究》
嘆詞 8 1% 《基于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的韓國留學生漢語嘆詞
教學研究》
虛詞 介詞 85 10.8% 《留學生介詞“從”的習得研究和教學策略》
連詞 43 5.5% 《留學生遞進連詞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
助詞 57 7.3% 《針對中亞學生動態助詞“著”的對外漢語教學設
計研究》
副詞 174 22.1% 《現代漢語副詞“干”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
用》
語氣詞 35 4.5% 《漢俄語氣詞對比與對俄漢語語氣詞教學》
兼類詞 18 2.3% 《中高級留學生習得兼類詞“好像”的偏誤分析及
教學建議》
總數 786 100%
根據語義范疇,名詞主要是對某類詞進行的研究,如《泰國小學漢語顏色詞教學實踐 ——以公立育僑學校為例》本文從漢語基礎色彩詞匯的教學岀發,就泰國學生開展漢語色 彩詞匯的教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從實際操作中找到一種更適合、更有效的漢語色 彩教學法來指導學生;再如《中日動物文化詞對比分析與對日漢語教學》通過案例分析, 探究了中日動物詞之間存在的異同。有些題目也以抽象名詞和專有名詞為研究對象,在某 種意義上也是對研究的一種充實。
動詞類研究多主要集中于能愿動詞,對能愿動詞的研究大多側重于能愿動詞的偏誤和 語法教學,而更多的是對能愿動詞的學習。如《泰國初級階段學生能愿動詞“能”“會” 偏誤分析與教學研究》探討了“能”與“會”的關系。另外,本文還對動詞的重疊形態進 行了大量的探討。
形容詞類選題部分是針對形容詞重疊的研究,如《A為“黑” “白”的ABB式顏色形
22
容詞及其習得偏誤研究》。
數量詞選題包括數詞和量詞的研究,數詞的教學方式有:概算和特定的數學。比如《泰 國大學漢語教學中數字詞匯的教學》是一個具體的數字教育。量詞一直是學習者學習過程 中的難點,因為量詞種類繁多,因此對這方面研究也較多樣化,如《量詞“片、塊、張、 頁”及其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如《立陶宛中學生漢語名量詞教學研究》是針對某類量詞 進行研究。
代詞的研究主要有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等。如《泰國留學生疑問代詞否定 用法習得及教學研究》這類對疑問代詞的研究數量稍多一些。在漢語教學中,在漢語中, 關于擬音和嘆詞的相關問題很少見,相關的相關文獻也不多見,關于這兩類詞的研究也很 少。
虛詞是一種沒有完全語義但又有一定語法意義和作用的詞語,它的數量不多但使用是 困難的。副詞教學研究是虛詞研究中最主要的成分,它涵蓋的領域很廣泛,研究的方式也 很多。如《短時時間副詞“頓時”的研究及教學應用》從語義、句法、語用三個方面對“頓 時”的特征進行了分析,并從“馬上”、“立刻”、“一下子”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頓時” 在漢語中的用法,并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一些選題是對某些類型的副詞進行綜合語義分 析,如《對外漢語教學中頻率副詞的語義描寫、誤用類偏誤分析及教學設計 ——以含“常”、 “時”類語素為例》一文以“常”“時”為代表的十個頻率副詞為例,描述了其語義的共 同特征和特點,從詞義的角度結合習題進行詞匯教學的設計,并指出了在教學中應注意的 幾個問題。
介詞教學類論文選擇的研究主體是對象類、方向類、地點類介詞。如《介詞“按”的 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從句法、語義、語用三個層面對“按”這個詞進行了細致的描述和分 析,從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兩個角度對其進行了研究。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也可 以靈活運用某些教學手段。學生可以運用記憶、比較、歸納法等有效的學習方式,從而更 好地掌握“按”介詞,并將其正確運用于交流。
連詞的研究可以分為轉折、因果、并列、遞進等幾個小項。如《連因果連詞“所以” “因此”“結果”的多角度對比及對外漢語教學》通過對大量語料的分析,從句法、語義 和語用層面分別對“所以”、“因此”、“結果”進行了比較和分析。同時,本文還根據實際 語料,對留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偏誤現象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教學 指導意見,以利于學生掌握三種語言的學習和使用。
四類虛詞教學研究中,助詞的研究最為突出,主要是對時態助詞和結構助詞進行的探 討。如《結構助詞“地”的用法與對外漢語教學》從中英文對比的角度,著重討論了在實
23
際的對外漢語教學中“地”的學習和教學策略。
語氣詞教學研究如《對外漢語常用語氣詞教學策略研究》,這類研究主要集中在“吧、 嗎、呢”的研究。
兼類詞的研究多重點研究教科書與提綱中的兼類詞語,如《基于詞表統計的對外漢語 兼類詞教學研究》一文從多角度、綜合性的角度分析和考察了兩個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權 威的詞表中的兼類詞分布、具體等級劃分及兼類情況
詞類研究的細致明晰,是因為語言學本體研究的充分。可見,漢碩生在學習與掌握本
體論的基礎上,能夠在本體論基礎上進行教學研究。
2.4.2復句教學
關于復句教學類選題 77 條,筆者根據選題中對復句意義和結構的研究,對其進行分
類統計:
表 2-12 復句教學類論文選題統計
項目 數
量 占比 示例
并列復句 17 22.1% 《韓國留學生并列復句使用偏誤分析》
假設復句 6 7.9% 《中高級留學生假設復句中的關聯詞語教學研究》
條件復句 17 22.1% 《漢俄條件復句對比及教學策略——以俄羅斯烏拉爾聯
邦大學孔子學院為例》
選擇復句 12 15.6% 《基于 HSK 動態作文語料庫中的選擇復句偏誤分析與教
學對策》
轉折復句 7 9% 《印尼學生習得漢語轉折復句的偏誤分析以及教學啟
示》
遞進復句 8 10.4% 《留學生漢語遞進復句習得偏誤分析及教學建議》
因果復句 7 9% 《〈成功之路〉有標說明性因果復句的調查研究及教學設
計》
緊縮復句 3 3.9% 《中高級漢語緊縮復句考察分析及對韓漢語教學建議》
總數 77 100%
從總體上看,復句研究的選題數量較少,可以從意義和結構兩個層面來劃分。從意義 層面來說,如《條件復句“只要p,就q”的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中將“只要p,就q” 這一偏誤的產生歸因于三個因素:條件復句內部復雜性、目的語內的負向遷移以及教材編
24 寫的不全面。從教師講解、教材編寫等方面,結合有條件復句“只要p,就q”的偏誤,提 出了合理的教學對策。從結構方面來說,緊縮復句研究數量僅有三篇。《對外漢語緊縮句 教學研究》一文從理論研究、教材編排、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加強留學生漢語緊縮 句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策略,以適應漢語教學的需要。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復句的種類和任何一種形式都是值得研究的,因此,其內容 也是十分豐富的。但是,在這一領域中,有關其教學的研究卻很少,因此,這一領域的研 究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2.4.3句類教學
關于句類研究選題共 78條,可以將其分為“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和“感嘆 句”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11.
25]四類,統計結果如下:
表 2-13 句類教學論文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陳述句 4 5.1% 《中高級階段反問句轉換為陳述句的教學方法研究》
疑問句 57 73.1% 《現代漢語疑問句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祈使句 14 17.9% 《否定祈使句使用偏誤與教學策略研究》
感嘆句 3 3.9% 《夠、真、多(多么)、可字感嘆句考察及課堂教學設計》
總數 78 100%
從表中可以發現,在句類的研究中,疑問句的數量最多,而另外三種則相對較少。如
《正反問句的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這類針對反問句的研究數量較多,文章通過結合外 國學生的語料,一方面詳細地分析了學生口語中的反問句,另一方面,對有關的口語教材 中關于正反問句的編排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基于這一結論,試圖就教材的編排與教學策略 等問題提出一些建議。綜合來看,其他三個句式的教學研究都是滯后的,一是因為它們的 困難程度不高,受到的重視程度也不高;另一方面,漢碩生對問題的認識不足,喜歡追隨 主流,導致了研究的不平衡。因此,在句類研究中,應該合理地調研究的分布,以實現各 個句類研究之間的平衡。
2.4.4句型教學
句型研究選題共 359條,根據句子結構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個項目:
表 2-14 句型教學類論文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形容詞謂語句 9 2.5% 《初級階段外國學生形容詞謂語句教學設計 —— 以<漢語教程>為例》
主謂謂語句 6 1.7% 《國內預科留學生主謂謂語句習得考察》
連謂句 6 1.7% 《“構式-語塊”理論下“來/去”式連謂句的對外 漢語教學研究》
兼語句 23 6.4% 《使令類兼語句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雙賓句 4 1.1% 《基于三價動詞研究的對外漢語雙賓語句教學》
存現句 51 14.2% 《基于“構式—語塊”教學法的漢語存現句教學設計》
被動句 71 19.8% 《基于漢英對比的對外漢語被動句教學研究》
比較句 53 14.8% 《漢韓比較句的對比分析及教學建議》
“把”字句 59 16.4% 《對外漢語常式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句式變換教
學研究》
“是”字句 33 9.2% 《是字句的對外漢語教學》
“有”字句 24 6.7% 《泰國中級水平學生“有”字句偏誤分析及其教學對策》
“由”字句 4 1.4% 《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由”字句的研究》
“連”字句 14 3.9% 《淺析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連”字句》
“是…的”句 2 0.2% 《對外漢語教材中“是……的”句的研究》
總數 359 16.3%
通過上述統計可以看出針對被動句、比較句、“把”字句、“是”字句的研究數量較多, 比值相對較大。其它句型的研究,其內涵和形式各不相同。如《“正在+X+著”的構式研究 及其對外漢語教學》《“V到NP頭上”構式研究及教學設計》《“即使X也Y”構式研究及 對外漢語教學》等這些都是關于特定句型的討論,對于豐富句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
句型研究類型豐富,形式多樣,是漢碩學生較為傾向的選題類型,該研究可以從不同 漢語程度的學習者出發,發揮創新,開拓研究領域,該類選題可深入研究的空間還很大。
2.4.5句法成分教學
句法成分研究選題共 252條,筆者將該類選題細分為“主語”、“賓語”、“補語”、“定 語”、“狀語”、“插入語”六個項目,統計結果如下:
26
表 2-15 復句類選題統計
項目 數量 占比 示例
主語 16 6.3% 《英語背景漢語學習者主語省略的習得與教學研究》
賓語 54 21.4% 《非受事賓語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補語 126 50% 《漢語結果補語在蒙古語中的對應表達及教學對策》
定語 23 9.1% 《漢語定中結構的對俄教學研究》
狀語 24 9.5% 《漢、德語狀語語序對比及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插入語 9 3.7% 《蒙古大學生漢語插入語習得考察及教學建議》
總數 252 100%
主語研究類選題 16條、賓語研究類選題 52條。主語研究的內容是“主語省略”與漢 外主語的比較為主要研究內容;賓語研究主要是對賓語位置的探討為研究內容。如《現代 漢語多項定語的對外漢語教學》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從英語和漢語兩個方面對多項定語 的分類進行了分析,并通過漢英對照,找岀兩者的共同點和差異,并運用它們來分析漢語 學習者的偏誤問題,從而尋求一種更好的教學策略,使漢語學習者在多項定語中盡量減少 偏誤的發生。
補語的研究以趨向補語、結果補語和可能補語為主要內容。如《秘魯中級漢語學習者 趨向補語教學研究》研究以秘魯孔子學院為例,考察了西班牙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的趨 向補語。在此基礎上,從教材、課堂教學、學習者和孔子學院四個層面,對趨向補語的習 得和教學進行了探討。插入詞是指在句子中,但是沒有與其它部分構成結構關系的成分。 如《有關對外漢語插入語教學的考察》一文從插入語的句法、語義和語用三個角度探討了 插入語的使用。
主謂賓是最基礎的句子成分,教學起來比較簡單,但在學習過程中,修飾語的位置和 語序有較高的錯誤率,因此,學生在選擇題目時,往往會更容易找到問題所在。
綜上,為語法教學選題的全部信息。從語法教學的角度來看,語法教學涉及到句型、 句法成分、句類等多個領域,顯示岀了研究的精準性。這也與語法本身有關,語法的理論 性很強的,在進行分析的時候,必須要對研究的內容進行更詳細的分析,因此,在選題的 時候,往往要從微觀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具體到某個具體的點來進行研究。
2.5語言要素教學其他類
從題目選擇上來看,語言要素教學其他類選題共 10條,是以宏觀視角對語言要素進 行研究。如《趙元任漢語作為外語的語法教學思想與實踐》一文本文主要從趙元任編寫的
27
漢語教材、語法著作入手,結合趙元任時代語言學理論與語言習得理論發展的歷史背景, 對趙元任漢語語法教學的思路及實踐進行了歸納。如《泰國廊開船建筑技術學院漢語課堂 語言要素教學案例分析》從語音、詞匯和語法三個角度,對漢語課堂教學中的典型案例進 行了詳細的記錄和分析。
綜合性研究具有理論性和綜合性,但在教學中缺少深入的討論,重點往往是淺顯的, 實際應用還存在爭議。
2.6小結
綜上為要素類選題的總體情況。語言要素類選題占據漢碩學位論文總數的 17.5%,數 量最多。其中語音、漢字、詞匯、語法和語言要素其他類占比分別為:8.4%、11.4%、38.7%、 41.2%、0.2%。結果表明,在漢語學習中,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的論文尤其多,而在語音、 漢語方面的研究則比較薄弱,尤其是在語音方面。這些資料表明,在未來的漢語教學研究 中,要重視語音、漢字的學習,要善于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語法和詞匯研究必須不斷深 化,通過不斷的研究和考察,總結和總結實踐,使教學更加有效。通過上述多個統計情況 可以看出,在語言要素教學方面,個體研究明顯優于其他研究。語言要素其他類研究是一 種系統性、全局性的教學研究,它涉及的范圍很廣,其結論也很普遍,但是它的內容和結 論是比較淺顯的。個體研究的目標和對象是單一的,但這在一定的范圍內保證了學習的精 確性和深度。未來,語言要素教學類的研究要抓住其深度,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上的堆疊、 現象的歸納,更要重視其實際意義和實質內涵;同時,要堅持個體研究的深入,不斷完善 研究,深化研究,才能促進教學科研的長期發展。
28
3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研究結論與特點分析
前文筆者從語音、漢字、詞匯和語法 4個方面對語言要素類選題進行了歸納。通過統 計分析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選題狀況,可以發現,每種類型的選題都包含了更細化的研 究內容,語音、漢字、詞匯和語法每一類下都有多個小項目類的教學研究選題,使其研究 內容更加細致。小項目類選題地岀現在一定程度上完善這對外漢語學科體系,推動了學科 的發展,以下是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統計分析得岀的結論:
第一,截止到 2021年,在所有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學位論文中,語言要素教學 類論文占比 17.5%,數量約為 3767篇,從年度發表的語言要素教學類學術論文在年度漢碩 學位論文中所占比例來看,這種類型的學位論文在我國的數量和所占比重都在逐年增加, 今后將會繼續涌現。
第二,在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的四個分類中,對語法教學進行研究的論文選題占 比最多,占比 41.2%,其次是詞匯教學類論文選題,占比 38.7%,與語法教學類選題基本 持平。但漢字教學類選題和語音教學類選題數量并不可觀,占比均在 10%左右,由此可以 看岀在語音教學和漢字教學方面的研究還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結合以上結論筆者總結岀 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具有特點如下。
3.1論文選題緊密貼合教學實際,具有現實性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撰寫指導性意見》中指岀本專業的學位論文主題應 與漢語教學實際緊密結合,并有較強的應用意義[ 國家漢辦.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撰寫指導意見[R]2011,(23,77).]。《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指導性培養方案》中指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應該是能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漢語作 為第二語言教學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Z].2009
29]。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作為專業型碩 士,在論文寫作方面更偏向于教學實踐,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來進行研究。
從研究角度來看,通過 2009-2021年漢碩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情況可以看岀,該 類選題下的研究能夠從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教材編寫等多個角度 岀發,結合對外漢語教學實際對語言要素教學進行理論和實踐的闡述。部分選題是以特定 的教學方式或教學理念為基礎的語言要素教學的探討,例如:《基于“構式一語塊”理論 的對外漢語連謂句教學研究》, 還有一些專門的教學內容,專門的語言要素的教學,典型 的選題有:《面向拉美孔院西語學生漢語常用使令動詞教學研究》, 還有針對特點的語言 要素或者語言點所行的教學設計,例如:《基于留學生偏誤調查分析的“比”字句教學設 計》。研究的內容涉及到語言要素教學的方方面面,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更側重于要素教學 本身。
從研究內容來看,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能夠從教學實際出發,研究素材是豐富且具體 的。《培養方案》提出“論文應包含豐富的材料。論文提供的素材應具體、詳實,數據應 真實、可靠、有效;論文應對研究材料進行充分、清晰地描述和分析,要言之有據,結論 和成果分析應符合科學要求”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Z].2OO7.
30]。部分論文是將對外漢語教材與對外漢語課程相融合,結 合教學案例研究,對具體某一語言要素的教學進行研究分析,選題的研究內容與漢語的課 堂學習密切相關。例如:《對日漢語能愿動詞偏誤分析及教學設計——以“會”“能”“可 以”為例》是對具體詞語的講解方法研究的選題。另外漢碩研究生在研究素材豐富的基礎 上能夠從多個角度對研究素材進行分析研究,如《對外漢語教學中必讀兒化詞的教學問題》 就從分級分類、比較分析、教學實際和形式種類等多個方面對《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 大綱》《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中收錄的兒化詞進行了研究分析。
從研究對象來看,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研究對象多樣,受眾群體廣泛。語言要素教 學類的論文選題,無論是對具體的語言要素教學進行研究,還是對具體到某個課程中的語 言要素教學,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語言要素教學研究覆蓋了漢語的各個層次,包括初級、 中級和高級。所涵蓋的教育對象包括小學生、初高中學生、大學生、培訓班成人、社會團 體等。例如《泰國初中生習得相同語素近義詞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研究 ——以公立東英 學校為例》等。
3.2選題由淺入深,逐漸細化
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是以語言要素教學研究為主要內容,但實際上論文的內容涉 及到了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多個領域,如《基于漢語配價理論的新HSK詞匯動詞研究》《新 冠疫情下的漢字在線教學設計與實踐——以二語習得理論為基礎》等,有許多領域是近幾 年剛剛興起的。
從 2009 年開始出現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從其出現開始到目前為止,該類型的論文 數量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論文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以語音教學類選題為例, 2009-2011 年語音教學類選題的論文均以偏誤分析與教學研究的形式出現,但截至 2021年,語音教 學選題已經可以細化為聲母、韻母、聲調等多個小類的針對性研究,研究從宏觀上的語音 教學,細化到語音教學的某個知識點。說明漢碩學位論文,在研究內容方面不斷深入,逐 漸細化。以語法教學類論文為例,最早的語法教學類論文題目多是以“基于某教學法的語 法教學研究”形式出現,如《結合任務的3P模式在對外漢語初級語法教學中的應用》《任 務型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基于 TPRS 面向兒童的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等論文, 研究內容都是從宏觀意義上的語法與教學法相結合進行的研究,并未對語法教學類論文下 屬的任何小類進行針對性的研究。但隨著對語法教學研究的深入,漢碩學生能夠積極尋找 研究的切入點,語法教學研究能夠具體到某類詞、某個句類或某種句型,如《副詞“可” 的習得順序及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疑問標記、焦點與對外漢語疑問句教學》《對外漢語常 式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句式變換教學研究》等。通過對語音教學、漢字教學、詞匯 教學和語法教學的分類研究中可以體現出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具有選題不斷深入,切入點 由大到小的特點。
從第一批 2009屆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學位論文開始,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一 直在漢碩學位論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由于語言要素教學一直是對外漢語教學內容的重 點,該類型的論文選題的發展趨勢會越來越好。
3.3研究分布不均勻,部分論文選題界限模糊
通過前文對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數量統計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語言要素教學類 論文的研究分布是不均勻的。漢碩研究生更注重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研究,導致語音教學 和漢字教學研究較薄弱。
在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的四個分類中,對語法教學進行研究的論文選題占比最 多,占比 41.2%,其次是詞匯教學類論文選題,占比38.7%,與語法教學類選題基本持平, 這兩類研究占據了要素教學類論文的半壁江山;語音教學類論文和漢字教學類論文分別占 比 8.4%和 11.4%,占比較小,足以看出語音教學和漢字教學在語言要素教學研究內是比較 冷門的研究內容,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對比較薄弱。在詞匯教學類論文中針對詞匯與 文化的研究較為突出,數量較多;在語法教學類論文中,詞類教學研究成果豐富,占比較 大。筆者分析是由于這兩類論文下細化的小項目種類多,能夠研究的角度和內容較多樣化, 作為研究熱點,這兩類論文下的選題也比較集中。而語音和漢字教學研究較少的原因可能 是因為語音教學和漢字教學的教學內容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學 習中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就大同小異,導致漢碩研究生很難在這方面研究進行創新,因此 在語音和漢字教學方面的研究數量較少。
另外,作者在搜集文獻、整理文獻資料時,發現部分論文的研究界限比較模糊,在研
究內容方面同時涉及了多個層面,在分類時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結合論文實際內容,
31
了解研究內容更側重于哪一方面,再對其進行分類。如《通用漢語教材與本土教材語言要 素編寫對比研究 ——以《新實用漢語課本》(德語版)和《龍》(德國本土教材)為例》 以教材《新實用漢語課本》(德語版)和《龍》(德國本土教材)為切入點,本文從自身國 外的教學經驗出發,探討了二者在語言要素編寫方面的特色及利弊。通過對此論文的研究 內容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類研究既包括語言要素教學又包括教材研究,在研究內容 方面是與其他類型的論文由交叉的。在對論文進行分類時也有特意關注此類論文,但由于 本文僅對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進行分類研究,在遇到類似選題時筆者還是按照語言要素對 其進行分類。
32
4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的前景分析
自 2007 年國家首次在全國24 所高校設立實驗培養點以來,到2021 年已經有十四年 了,在這十四年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培養高校和研究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多,所以每年 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數量和主題也在不斷地增加和變化。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涉及到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教學方面的問題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去發現,需要時間的積 累,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發現,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仍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地方, 作為漢碩學位論文的熱門研究方向,論文數量會越來越多。為了更直觀的看到語言要素類 教學論文近幾年的變化趨勢,對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前進進行分析和探討,筆者從時間角 度對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統計如下圖:
250 -
♦語音教學一很字教學-匕詞匯教學 語法教學
圖4-1 2009-2021年各類選題數量變化情況
由上圖可以看出,語音教學類論文和漢字教學類論文在折線圖中走勢較平緩,每年論 文數量變化較穩定;詞匯教學類論文和語法教學類論文在折線圖圖像起伏波動較大,主要 為增加后減少這種有規律的波動。詞匯教學類論文和語法教學類論文的圖像均處在折線圖 的上部分區域,可以看出每年漢碩學生針對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方面的研究是比較豐富 的,處于圖表下方的語音教學和漢字教學類論文的圖像則體現出漢碩學生對這兩類語言要 素的研究較為薄弱。
2009-2021 年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總數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09-2013 年詞匯教學 和語法教學論文數量增長迅速,詞匯教學類論文在 2013 年增長數達到近幾年的最高值。 2013-2014年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類論文出現小幅度的下滑,在2014-2015年繼續增長,
33 2015-2018 年論文數量持續下滑,但論文的年發布數量維持在每年150 篇左右, 2019-2020 年恢復增長后一直到 2021年持續下滑,在 2021年兩類論文年發表數量均跌破 100篇。 2009-2014 年語音教學和漢字教學類論文數量呈穩定增長趨勢, 2014-2016 年該兩類論文數 量出現小幅下降,從2016年開始到2021年漢字教學類論文數量逐年呈現先增后減的變化 形式;語音教學類論文在2016-2020年圖像走勢平緩,每年論文數量維持在20篇左右, 2020 年-2021 年論文數量相對減少但圖像變化不大。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十二年間語言要 素教學類論文的數量在不斷增加,論文的選題逐漸多樣化,逐漸從宏觀到細化,每年論文 數量的變化趨勢也有一定規律可循。
結合以上分析我們看出,目前由于對詞匯教學研究和語法教學研究數量占比較大,與 語音教學和漢字教學的占比差距明顯,表示漢碩學生對語音教學和漢字教學的研究目前還 不夠充分,因此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可能會逐漸朝著語音教學研究和漢字教學研究方面擴 大,但由于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能夠研究的角度多,范圍廣,因此依舊會是漢碩學位論文 選題的熱門話題。
從語音教學研究方面來看,針對聲母,韻母的教學研究,由于教學內容是固定的,因 此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大同小異,加上語音研究具有復雜性,需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 識才能夠勝任這項研究,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語音教 學方面的研究熱點會繼續集中在聲調教學研究方面,目前對于聲調教學的研究主要以對聲 調習得,偏誤進行研究提出的教學對策的形式構成,但在該領域的研究還不夠充分,且可 研究的學習者群體龐大,因此對于語音教學方面的選題研究很可能繼續集中在聲調教學研 究方面。
因此漢碩本科生要做好理論學習方面的工作。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有別于學術碩士,它 更側重于實踐性和實用性,但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語音教學論 文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語音研究是十分復雜且具有一定難度的,如果沒有堅實的理論 知識是完全無法在該領域進行研究的,因為語音教學本身在課程中占用的時間就不長,加 上沒有足夠的敏銳性就不能及時發現語音教學中的問題,因此想要開展研究也是很困難 的。相比之下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的研究是難度相對較小的,這也就間接的造成了語言要 素教學類論文選題集中的特點。因此,漢碩的學生在重視實習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所學 的專門知識的掌握,從而為撰寫學術報告奠定扎實的理論依據。
從漢字教學研究方面來看,目前對于漢字教學的研究集中在整字教學研究和漢字書寫 教學方面,對于漢字與文化方面的研究還不太多,筆者預測未來漢字教學方面的選題會集 中在漢字與文化方面。因為漢字作為漢語獨有的語言載體,本身就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
34
范疇,而中華文化是豐富多樣且有深度有內涵的,在歷年漢碩學位論文中文化研究也一直 是占比較大的部分,那么漢字和文化放在一起勢必是要擦除火花的。李如龍和陳燕藝在《漢 語國際教育應關注與文字、文學、文化的關系》中提出漢語國際教育要善用漢字才能走出 困境[李如龍,陳艷藝.漢語國際教育應關注與文字、文學、文化的關系[J].語言教學與研究,2021(03):22-30.
35],將漢字教學與文化教學相結,才能使漢語國際教育更快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需求。 這一觀點的提出意味著學者們已經發現了漢字和文化教學相結合的意義所在,因此在這一 觀點導向下,關于漢字與文化教學方面研究可能會迅速發展壯大起來,成為新的研究熱點。
從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來看,在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中,詞匯和語法教學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義,貫穿著對外漢語教學的各個階段,是學生直接進行交際的重要保證。從詞匯教 學和語法教學共占比近 80%就可以看出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二者的核心地位。了解詞匯和語 法教學的現狀及問題,不僅有利于推進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研究本身,還能對二者教學研 究其他分支領域提出探究課題。總的來看,漢碩學生近十多年來,在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 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由于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下的分支研究選題眾多,關系交錯復 雜,如詞匯教學涉及語義、語法、語用、民族、文化和表達習慣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因此 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研究范圍廣泛,熱點分散,成果豐富而龐雜。漢碩學生對詞匯教學和語 法教學的研究雖然已經逐步細化,但等待漢碩學生去深入完善研究的部分還很大。
從語言要素教學整體來看,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漢語學習的人數將會 不斷增加,對于語言要素教學的研究領域也會逐漸拓寬,因此在漢語教學中將會產生更多 的問題,需要漢碩研究生一一進行研究,發起討論,解決問題。因此語言要素教學研究的 對象和素材會越來越多,語言要素教學研究的發展空間也會越來越開闊,但是通過數據我 們可以了解到語言要素教學方面其實還有很多方面的研究并不全面,這種現象是不利于學 科健康發展的。在推動學科進步的同時,我們應該更注重學科的全面發展,結合前文對語 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統計分析,我們可以明確的看到語音、漢字、詞匯和語法教學研究的 總數以及各類研究下每一小類別的具體研究數量,漢碩研究生在進行論文選題時應從研究 較少的類別入手,以此有效避免選題雷同,緩解選題集中,研究扎堆的現象。通過前文的 數據我們了解到部分類別的研究篇目還是個位數,說明該領域還有很多未知的問題在待人 探索,研究的可發展空間是很廣闊的,因此漢碩研究生在選題時應該將眼光放寬,不要局 限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優先考慮這些較冷門的選題進行研究。
5結語
本文是基于 3767條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選題開展的研究,筆者按照研究內容從語音 教學、漢字教學、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四個方面對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進行統計研究,在 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的選題分布情況。對自2009 年到2021 年的語言要 素教學類論文逐年的論文數量進行統計,直觀的展現了自學科建立以來語言要素教學類論 文的發展情況。
通過時間和內容兩方面的統計分析,筆者總結了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在選題方面存在 以下三個特點:1.論文選題緊密貼合教學實際,具有現實性;2.研究內容由淺入深,逐漸 細化;3.研究分布不均勻,部分論文選題界限模糊。
結合選題數據的統計分析和選題特點,筆者對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的發展前景做出設 想,認為未來語言要素教學類論文仍舊是上升趨勢,但是選題熱點導向有所變化。由于詞 匯教學研究和語法教學研究已經逐漸趨于飽和,未來關于語言要素教學方面的研究可能會 朝向語音教學研究和漢字教學研究傾斜,再結合前文對這兩類論文選題的數據統計,筆者 猜測語音教學研究方面聲調教學依然會作為該領域研究熱點,漢字教學方面則會以漢字與 文化教學研究方向發展。最后筆者結合選題前景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提出了選題方便的建 議,希望能夠以此避免學科選題集中,內容雷同的情況,緩解漢碩學生在選題方面的壓力。
該本文在研究中也存在不足之處,筆者只選擇了語言要素教學類的選題作為研究對 象,其研究只反映了這類文章的發展和現狀,存在著一些局限。由于時間和個人能力的局 限,作者并未全面閱讀 3767篇文章,因而不能詳細地分析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因而只能 看出文章的特征和傾向,而不能深入探究造成這些特征的深層原因。此外,本文僅從學生 角度進行的統計分析,因此對某些原因的分析可能不夠全面,具有主觀性。希望能夠得到 老師們的批評指正。
36
參考文獻
專著:
[1]程棠.對外漢語教學目的原則方法[M].北京:華語教學岀版社,2000.
[2]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岀版社,2011.
[3]馮凌宇、王萍麗.國際漢語教學論文寫作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岀版社,2004.
[4]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11.
[5]吉納•威斯科.研究生論文寫作技巧[M].遼寧:東北財大岀版社,2012.
[6]魯健驥.對外漢語教學思考集[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岀版社,1993.
[7]劉珣.對外漢語教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岀版社,2007.
[8]馬燕華.關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定位的思考[M].北京:北京大學岀版社,2008田正平.中外 教育交流史[M].廣東:廣東教育岀版社,2004.
[9]文秋芳、俞洪亮、周維杰.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岀版社,2004.
[10]吳啟主.現代漢語教程[M].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岀版社,2003.
[11]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學術期刊:
[1]崔希亮.漢語國際教育“三教”問題的核心與基礎J].世界漢語教學,2010, 24(01).
[2]蔡翔.碩士論文選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03):57-59.
[3]呂必松.關于語言教學的若干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5(04):8-19.
[4]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法回視與再認識[J].世界漢語教學,2010, 24 (02).
[5]肖奚強,顏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質量分析[C]//.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理論 研究.,2011:225-239.
[6]丁安琪.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的思考J].國際漢語教育.2011, (03).
[7]汪國勝.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相關問題的反思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11,38(04).
[8]朱志平.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能力的培養一一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的可持續發展J].國際漢語教 育,2013(02):3-12+176.
[9]何善亮.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調查研究一一以丁省N大學2007年入學部分教育碩士研究生為例 [J].教育科學.2006, (04).
[10]蔣德明.碩士論文的選題與撰寫[J].高教戰線.1983, (02).
[11]劉弘、楊詰.漢語國際教育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型碩士學位論文選題之比較研究J].海外華文教 育.2013,(03).
37
[12]李志義、刁玉瑋.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淺議[J].高等教育研究.1995, (04).
[13]楊惠元.強化詞語教學,淡化句法教學一一也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3(01):37-43.
[14]馬艷華.論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評價標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07)
[15]陳麗君.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思維特征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 31(04) :99-103.
[16]亓海峰.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方法調查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 語教學與研究).2015,(01)
[17]孫國強.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來源、方法與技巧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0 3)
[18]吳應輝.國際漢語教學學科建設及漢語國際傳播研究探討J].語言文字應用.2012,(08)
[19]劉潤進,陳玉珍,宋希云.關于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幾點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04) :28 -31.
[20]王慶海、王英.從審閱碩士學位論文看研究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1998,(05)
[21]楊心德.試論文科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06):76-80.
[22]徐金平,韓延倫.當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01):
42-45.
[23].楊啟亮.偏失與合適: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論文選題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 (08).
[24]袁麗,姚運生.關于研究生論文選題的探討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 16(04):124-125+12&
[25]韓恒.“形同質異”的問題意識一一兼論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論文的選題J].學位與研究生教 育,2014(06):40-42.
[26]張博.同義詞、近義詞、易混淆詞:從漢語到中介語的視角轉移J].世界漢語教學.2007,(03).
[27]張幼冬.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中外學生學位論文現狀調查與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08).
[28]周小兵.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畢業論文的研究設計與寫作J].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2017, (0 1、02).
[29]周玉忠.英漢對譯得不可譯現象J].外語研究,1991, (03).
[30]周紅.從學位論文選題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人才培養J].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2019,4(02):
41-52.
[31]李寶貴,李慧.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的熱點、前沿與特征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20,44(04):81-89.
[32]李紹林.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言要素和言語技能的關系J].漢語學習,2011(01):73-80.
38
[33]李如龍,陳艷藝.漢語國際教育應關注與文字、文學、文化的關系J].語言教學與研 究,2021(03):22-30.
[34]王玉德.也談研究生論文的選題原則一一兼論研究生論文與本科生論文的區別J].學位與研究生教 育,2006(10):36-38.
[35]李寶貴,曹儒,李澍慧.遼寧省五所高校MTCSOL論文選題分析與建議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2017,39(01):108-115.
學位論文:
[1]曹亞琴.MTCSOL文化教學類學位論文的調查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2]房雙玲.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析一一以黑龍江大學2013-2014級學生為例[D].黑 龍江大學.2016.
[3]樊淑娟.關于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1-2015)的實證研究[D].廣西大學.2016.
[4]田潤潤.漢碩學位論文“偏誤研究”類選題分析[D].黑龍江大學,2017.
[5]黃丹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對比分析類選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8.
[6]宮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一一以西北大學2013-2016屆學生為例[D].西北大 學.2016.
[7]石蕾.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一一以安徽大學為例[D].安徽大學.2017.
[8]胡靖.不同學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對比分析[D].安徽大學,2018.
[9]殷飛.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學位論文內容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1.
[10]余沙.中央民族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考察分析一一以2014屆和2015屆畢業論文為例[D]. 中央民族大學.2016.
[11]周美瑤.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析一一以北京外國語大學2009級一2011級為例[D]. 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
[12]張喻.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調查研究一一以河北大學為例[D].河北大學.2015.
[13]韓路平.新疆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情況分析[D].新疆師范大學,2016.
[14]劉娟娟.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畢業論文調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6.
[15]金中原.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分析[D].鄭州大學,2016.
[16]楊凝卓.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學位論文現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17]李澍慧.遼寧省5所高校MTCSOL學位論文選題分析與建議[D].遼寧師范大學,2016.
[18]胡靖.不同學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對比分析[D].安徽大學,2018.
[19]宋婷.基于漢字構形學的對外漢語形近字教學[D].山西大學,2016.
[20]劉民.《漢字等級大綱》甲級字教學方法分類研究[D].北京外國語學,2020.
39
[21]張鳳鳳.北美地區華裔兒童線上漢字書寫教學研究[D].蘭州大學,2021.
[22]胡夢.先語后文-國際中文漢字教學路徑探析[D].四川師范大學,2021.
[23]孫啟會.對外漢語中常用多義詞義項的教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7.
[24]張曉妤.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三音節詞研究[D].沈陽大學,2020.
[25]張彬彬.泰國小學漢語顏色詞教學實踐[D].天津師范大學,2019.
[26]姚曄.立陶宛中學生漢語名量詞教學研究[D].遼寧大學,2021.
[27]周琳.泰國留學生疑問代詞否定用法習得及教學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28]程亞靜.對外漢語教學中頻率副詞的語義描寫、誤用類偏誤分析及教學設計[D].山西大學,2021.
[29]葉楠.介詞“按”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20.
[30]王紫紅.因果連詞“所以” “因此” “結果”的多角度對比及對外漢語教學[D].南昌大學,2020.
[31]江程.結構助詞“地”的用法與對外漢語教學[D].南昌大學,2019.
[32]湯茗儀.對外漢語常用語氣詞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8.
[33]楊乙涵.基于詞表統計的對外漢語兼類詞教學研究[D].吉林師范大學,2014.
[34]岳金園.條件復句“只要p,就q”的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上海師范大學,2021.
[35]李賀.對外漢語緊縮句教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
[36]薛亞敏.正反問句的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37]劉美杰.“正在+X+著”的構式研究及其對外漢語教學[D].南昌大學,2021.
[38]韓洋洋.“即使X也Y”構式研究及對外漢語教學[D].南昌大學,2020.
[39]張清.現代漢語多項定語的對外漢語教學[D].南昌大學,2017.
[40]費艷.秘魯中級漢語學習者趨向補語教學研究[D].青島大學,2019.
戴永杰.趙元任漢語作為外語的語法教學思想與實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20.
其他:
[1]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撰寫指導性意見(試行)
[Z].2012
[2]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Z]. 2007.
[3]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Z].2007.
[4]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Z].2009
[5]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教育碩士學位論文標準[Z].2011.
國家漢辦.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撰寫指導意見[R]2011, (23,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