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漢語國 際教育專業 留 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 調查研究 以吉林省四所高校為例

    發布時間:2022-10-10 15:09
    目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緒 論 1
    (一)選題背景 1
    (二)研究意義 2
    1.理論意義 2
    2.實踐意義 2
    (三)研究對象 3
    (四)研究方法及設計 3
    1.研究方法 3
    2.研究設計 4
    (五)文獻綜述 4
    1.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模式的研究 4
    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 5
    3.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學位論文的研究 6
    一、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現狀 7
    (一)學位論文總體情況概述 7
    (二)留學生及學位論文的國別化分析 8
    1.留學生的國別化分析 8
    2.學位論文選題的國別化分析 10
    (三)學位論文選題的類別分析 11
    1.學位論文選題類別概念及特點 11
    2.學位論文選題類別總體情況 12
    (四)學位論文選題的內容分析 15
    1.學位論文選題內容分類及說明 15
    2.學位論文選題內容總體情況 17
    IV
    二、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影響因素 21
    (一) 影響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個人因素 21
    1.留學生個人準備 21
    2.留學生論文選題來源 24
    3.留學生本科專業背景 25
    4.留學生實習經歷 25
    (二) 影響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其他因素 27
    1.指導教師 27
    2.培養單位 28
    三、 針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建議 32
    (一) 留學生方面 32
    1.培養學術研究興趣 明確選題方向 32
    2.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增強選題創新性 32
    3.多與導師交流 32
    4.提高漢語水平與書面撰寫能力 33
    (二) 導師方面 33
    1.充分發揮導師的指導作用 33
    2.提升自身跨文化管理能力 34
    (三) 培養單位方面 34
    1.豐富課程實踐 優化培養模式 34
    2.完善課程設置 36
    38
    參考文獻 40
    錄 A 43
    錄 B 51
    55
    緒論
    (一)選題背景
    近幾年,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話語權不斷增強,隨著中國與世界其 它國家的交流越來越緊密,各國各地區想要學習漢語的人數不斷增加,來華留學生 的人數一直穩步增長,漢語在全球的傳播越來越廣泛。21 世紀初,國家逐漸注意到 文化軟實力對于中國在國際間的影響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如何通過更專業更有效 的方式去傳遞“中國態度”,如何通過增強文化認同感進而使中國的優良文化得以 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因而 2007 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在專業碩士下屬學 位方向增設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希望通過建立專業學科培養出高水平、專業化、復 合型的教學人才,進而滿足各地區的漢語需求和我國漢語國際推廣的需要,為漢語 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可持續性的教師后備資源。同時,培養對外漢語碩士其實就是 在培養未來的國際中文相關事業從業者,除了漢語母語者想在該領域工作外,有很 多外籍人士也想通過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從事漢語教學和推廣相關的工作。隨著 來華留學生的比例不斷增加,漢碩教指委在 2018 年 9 月制訂了單獨針對留學生的 培養方案。
    目前,申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人數不斷增加,招生情況較為樂觀,預計 未來會有很多加入到漢語國際教育領域學習和實踐的留學生。我們注意到留學生群 體存在著漢語水平、文化背景等差異,在培養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在培養的三 個環節中,當前對于該專業學位論文領域的探討還不夠充分,論述留學生學位論文 情況的論文更是數量很少。
    學位論文是學生攻讀碩士學位時重要的培養環節,是貫穿學業始終的,是能否 順利取得學士學位的重要參考項,同時學位論文也是檢驗和提高學校教學工作質量 的途徑之一。研究生不同于本科層面,培養單位和老師對于學生整體的素質要求和 學術水平的培養都有更高的標準。因此如何更好更高效地寫好學位論文成為了每一 個研究生反復思考的問題。在此之中,學位論文的選題是進行學位論文寫作的開端, 是確定研究方向的重要環節,也是奠定整個論文寫作過程是否順利的基礎。2015年
    1
    全國漢碩教指委在學位論文寫作指南的建議中提到:畢業論文要緊密聯系漢語教學 實際開展選題工作且具備相當的使用價值,反映出研究者將科學理論與手段結合起 來,以創造性思維解決實際問題。漢語教學實踐研究,既涉及二語/外語教學,也涉 及漢語文化傳承、不同文化間交流等。《漢碩留培方案》中對留學生的論文選題做 了相應的要求:學位論文應當用中文寫作。學位論文主要應以有關本國的課程實驗 報告、教學典型個案剖析、課程設計為主。所以一個好的合適的選題,是論文質量 的保證,可以讓留學生在整個學術研究過程中深入發現專業的魅力,豐富自己的專 業素質,并充滿信心和興趣的去調查和研究。
    筆者經過查詢相關資料發現,當前學術界對于該專業碩士留學生的探討集中在 “培養方式”“教學現狀”等幾個方面,對于“學位論文撰寫”尤其是“學位論文 選題”這個方面關注度還不是太高,所以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將著力調查留學生學 位論文選題情況,為優化碩士留學生學位論文質量提供有效建議。
    (二)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本文選取吉林省開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有留學生就讀,且網上可以檢索到論 文的學校,將2011-2020 屆通過答辯的漢語國際教育研究生中留學生的論文題目進 行收集整理,統計分析出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的特點和傾向性,并發放調查問卷, 掌握影響留學生論文選題的真正原因,以期為培養單位和導師提供更多的參考數 據,為將來從事相關方面研究的學者提供可借鑒的結論,也為需要完成本專業學位 論文的學生提供更多論文選題上的幫助。
    2.實踐意義
    通過對留學生論文選題的整理分析,從縱向時間角度整體掌握留學生在學位論 文選題方面的問題。分析并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在讀學生了解近十年該專業論 文選題的發展趨勢,針對可能影響論文選題的因素提前做準備,更好地找到適合自 己的論文選題和寫作方向;為導師提供留學生在論文選題類別和內容上的特點,以 便更好的了解學生動向,更精準地為學生提供有效幫助和建議;為培養單位提供針 對性的留學生培養的策略,促使論文的總體寫作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同時,根 據學位論文選題每年的變化趨勢和側重點,對培養本學科碩士研究生過程中存在的 問題進行了解。此外,也是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進行檢驗,有助于培養單位更
    2
    合理、更全面地完善既定的教學方案和專業課程設置。
    (三)研究對象
    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的論文選題。為了研究這些 學位論文的選題,筆者選取了吉林省的情況進行研究。吉林省學校教育資源豐富, 筆者自身就讀學校位于吉林省,資料查閱和調查過程相對便捷準確,且本文所選學 校具有一定代表性,留學生數量已有一定基礎,各高校之間教育資源互相交流。根 據調查可知,截至2021 年12 月,吉林省內培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高校有6 所,分別為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吉林外國語大學、長春大學、 延邊大學。這些學校中,已經有留學生完成學業且網上可查詢到相關論文的共有四 所,分別為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外國語大學、延邊大學。其次,通過有 關文獻了解到,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始于 2007 年,2009 年接收留學生就讀此專業, 一般學校的學制都為二年,所以第一屆漢碩留學生畢業論文出現在 2011年,由此 確定本文研究樣本為2011-2020 屆這十年間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的論文題 目。筆者借助知網數字平臺,采用“學位授予單位檢索”和“學科專業名稱檢索” 等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四所院校的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開展樣本采集工作,樣本總 共數量為165 篇。
    (四)研究方法及設計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運用文獻分析、統計分析、問卷調查三種方式。
    (1)文獻分析法
    查閱漢語國際教育相關方向的期刊、專著及學位論文,全面的梳理比對國家教 育部、國務院學位處等機構自開設本學科以來實施的與漢語國際教育相關的規定、 指導意見等。
    (2)統計分析法
    將收集到的學位論文選題進行歸類分析,并結合研究實際制成相應的圖表,從 而分析出留學生選題的趨向和特點。
    (3)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設計的依據為留學生的各項相關具體情況,了解學生確定選題的過
    3
    程,總結并歸納影響留學生論文選題的主要因素,根據需求和實際情況提出解決方 法和建議。
    2.研究設計
    (1) 調查對象和目的 本調查問卷的對象是四所高校已經完成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留
    學生。問卷采取了電子版形式,借助“問卷星”這一問卷調查程序,利用微信平臺、 電子郵件的形式向外發布,自動生成統計圖表,高效便捷,科學精準。共回收 62 份問卷,有效問卷 60 份。
    問卷調查的目的是,了解影響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的相關因素,對問卷反映出 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分析新的選題趨勢。
    (2) 問卷構成
    本次調查共23 個問題, 第一部分是問卷發放對象的基本信息,共5 道題目。 第二部分是留學生論文選題的影響因素,包括:個人和其他,共 18題。個人因素 方面從10 道題考查留學生自身對論文選題的掌握。首先探究個人準備的充分程度, 第6-7 題是參與學術活動的次數與其相關性;第 8-9 題考查留學生漢語能力等級和 其對論文選題的影響;第 10-11題考查更換選題次數與原因;其次調查論文選題的 來源,即第 12題;再次第 13-15 題探究留學生的本科專業、實習經歷、具體的實習 內容的作用。其它因素方面有 8 道題。第 16-18題調查導師聯系的程度及部分學生 缺少交流的原因;第 19題詢問留學生希望得到導師幫助的具體方向;第20-22題調 查培養單位對論文選題的影響,包括培養方式、課程內容和建議,此部分多運用五 度量表來測量影響程度。
    (五)文獻綜述
    本人通過瀏覽閱讀相關文獻,按照論文選題和論文研究重點,將其劃分為三大 類別:
    1.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模式的研究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培養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學位論文產 生影響。研究大體上分為兩類:
    4
    第一類,從不同角度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進行討論。如汪國勝 (2011)從培養的要求、思路等方面提出了重基礎、重能力、三個結合等建議。朱 志平(2011)從當今理論學習和海外實習“1+1”的培養模式中發現,學生理論學 生時間不足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從而對其畢業論文的質量產生影響。 李東偉、吳應輝(2017)根據當前漢語專業培養的特點和存在的差異,對現階段培 養方式的利弊進行詳盡的論述,并就培養目標、課堂設置、培養方式、師資建設進 行討論。此外,周國鵑(2014)、郭小瑜(2014)等都是或者從宏觀的角度探討人 才的培養,或者從微觀上深入探討培養模式的某一環節。
    第二類,根據留學生的差異性對本專業的培養模式進行適當調整。如孟瑞森 (2011)對外籍學生在本領域學習過程中的利弊進行了分析。董秋瑾(2012)調研 了留學生的教育現狀,考察了留學生的國別、教育背景、漢語水平等方面,提出應 充分考慮中外學生的差異性。張新平(2012)將我國目前 MTCSOL 留學生的培養 模式和英語國家的培養方式進行對比,提出應提高實用性課程比例、注重學生多層 次培養的對策。陳歡歡(2018)總結天津師范大學漢碩留學生培養模式的優缺點, 并提出針對性對策。
    研究主要從課程設置、培養模式等方面進行探討,未來可以從學位論文角度多 加探討。
    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
    專門以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為選題的研究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關于本專業學位論文的寫作模式、評價原則體系的研究。如馬燕華 (2011)借助北京師范大學的相關資料,提出了本專業學位論文的九個評價標準。 丁安琪(2011)豐富了國家對學位論文的評價標準,認為論文評估參考中應有題目 選擇、研究背景和方法、論文寫作及水平五部分,其中論文選題占百分之二十的比 重。兩個評價標準結合起來,為后續學位論文的評價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參考依據。 葉軍、朱康(2011)對論文的選題、類別、以及論文的要求與評價提出了自己的思 考。朱志平、馬思宇(2011)從題目、參考文獻等方面探討寫作模式和主體框架。
    第二類,關于本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方面的研究。筆者利用中國知網的主題檢索 功能,鍵入“漢語國際教育論文選題”進行檢索,截止目前共發現 51 份文獻,其 中有2 篇國際會議、 10篇期刊、 2篇輯刊、 37 篇碩博士學位論文。如馮麗萍(2009) 認為漢碩的論文應該更注重理論基礎和選題的恰當性、實踐性,文章突出特點是類 5
    比了相關學科專業碩士的論文要求。肖奚強、顏明(2011)以南京師范大學的學位 論文為研究對象,發現很多學生在運用理論知識作為支撐時,只是為了文章的理論 性而在論文中加入一定的理論知識,因此作者認為學生在引用理論基礎時應該把理 論放到實踐中去,用實踐的經驗來闡釋理論。此外,房雙玲(2016)石蕾(2017) 郝佳惠(2018)潘陽(2021)楊碩(2021)都是以某個學校的漢碩畢業論文作為研 究對象,研究思路大體相似,都是先全面統計論文選題的數據,描述論文選題的突 出特點以及集中的問題,再借助問卷分析出選題相關的關鍵性因素,最后提出相應 的建議或策略。因此,我國學術界對于本專業的論文選題研究還有討論空間。
    3.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學位論文的研究
    第一類,國內學生與留學生的學位論文區別研究。樊淑娟(2016)從中外學生 的論文的內容與類型、學生學科傾向等方面分析并提出對策。王蒙(2017)以論文 中留學生的語言特征作為研究對象,從 70 多個不同的角度上對比中泰兩國學生的 學位論文,并提出“國別化”“數據庫與詞性配備比”兩個方向;姜涵予(2018) 從專業、導師、實習三個角度,比較遼寧省六所高校的學位論文,以期為遼寧省漢 碩培養提供參考。
    第二類,側重留學生的學位論文研究。如張珊(2015)以留學生論文的摘要為 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字詞、語法等 6個方面出現的問題,總結出提高摘要質量的建 議。楊凝卓(2016)考察留學生論文題目選擇的特征和作用因素,總結原始文本中 的問題,從培養方案、培養院校教學和留學生自身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
    此類型著重關注論文選題研究。周美瑤(2014)借助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留學生 論文,對 2012級 40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探討影響學生論文選題的多種原因以及 提高論文選題質量的具體措施。韓玉(2020)通過收集 2015 年以來黑吉遼三省六 校漢碩留學生的 149 篇學位論文,從學生和學校兩方面提出建議,為留學生學位論 文研究提供了參考數據。范路歡(2021)以蘭州大學近十年的漢碩留學生為研究對 象,得出了論文選題總體上的研究趨向,指出其選題類型內容有一定的集中性。
    綜上所述,當前漢語國際教育領域的學術論文及相關課題選擇的探討方向大多 集中在中國學生身上,對于留學生論文選題的研究則相對缺乏。但已有不少專家學 者就課程設置和培養方式等問題,給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為今后的學科發展 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6
    一、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現狀
    本章首先對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外國語大學、延邊大學2011-2020 屆碩士留學生論文選題進行現狀調查,分為四個部分:論文總體數量情況、作者及 選題國籍、論文選題類別和選題的內容。總體情況方面分析了吉林省各高校的論文 總量和逐年招生情況,國別化方面分析了留學生國籍與論文選題國別的對應程度。 選題類別方面先介紹了分類的特征,再通過分析總結學生選題類別上的傾向;選題 內容方面先將具體內容進行歸類,然后從整體上考察選題內容的情況。
    (一)學位論文總體情況概述
    筆者在中國知網上通過對四所高校 2011—2020 屆的漢碩(留學生)畢業論文 進行搜集,共收集整理到符合研究要求的共165篇。其中吉林大學107篇,東北師 范大學49篇,吉林外國語大學7篇,延邊大學2篇。根據表格1-1可以看出,吉林 大學論文數量最多,總體占比達到了64.85%,東北師范大學排名第二,占比29.70%, 吉林外國語大學和延邊大學論文數都少于 10 篇。(以下表格數據均為保留至小數 點后兩位)
    表 1-1 各高校論文數量及占比情況統計表
    學校名稱 論文數量 總體占比
    吉林大學 107 64.85%
    東北師范大學 49 29.70%
    吉林外國語大學 7 4.24%
    延邊大學 2 1.21%
     
    ■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外國語大學■延邊大學
     
     
     
     
    圖 1-1 留學生學位論文年份分布統計圖
    從圖1-1 可以看出,近十年吉林大學開設專業時間較早,畢業留學生的數量相 對穩定,除去 2012年的最高值和2020 年的最低值,每年留學生的平均人數都能保 持在 10 人左右。相比之下,東北師范大學本專業的開設時間也比較早,2011-2015 年的年平均人數為 9 人,但從 2016 年以后,該校攻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留學生 數量銳減,有幾年甚至出現了“0”人的情況。吉林外國語大學2017 年剛剛獲批碩 士學位授予點,目前平均每年有2 篇漢碩專業留學生學位論文。最后是延邊大學, 知網平臺上僅在2019年和 2020年出現2篇論文。據資料顯示每年來華留學生數量 在 50 萬左右,吉林省的人數比例在 3% 左右,但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留學生中的 學歷生在來華學習漢語之余,通常都會選擇一個其它的專業進行學習,漢語國際教 育專業碩士畢業的留學生數量少和打算深入學習漢語,回到自己國家進行漢語教學 的學生人數少存在一定的關系。
    (二)留學生及學位論文的國別化分析
    1.留學生的國別化分析
    通過對收集到的學位論文進行作者國籍調查,我們發現,吉林省漢語國際教育 專業的留學生遍布全球,除了南極洲、北美洲以外,大洋洲、南美洲等其余五個洲 均有涉及。其中亞洲留學生數量最多,有 124 人,占到了 75.61%;歐洲位列第二,
    8
     
    有29人,占比17.68%;非洲和南美洲位列第三和第四名,均占比3.05%,各有5 人;最少的是大洋洲,僅有一人,占比不足1%。從具體年份趨勢上看,近年來本 專業亞洲留學生是主要組成部分,但從總體來說,比例已經出現了一定的下降。歐 洲國家來華學生數量增加,但總體比例沒有變化。南美洲和非洲的學生來華的數量 和比重都出現了增長,其中非洲學生比例上升較為明顯。
     
     
    在這五個地區中,根據國別的不同(詳見表1-2),一共有21個不同的國家和 地區。其中人數最多的是韓國學生,達到了54人,占留學生整體人數的32.92%, 第二位的是越南留學生,有32人,占19.51%,第三是俄羅斯,有10.97%。之后是 泰國和蒙古。其余國家人數均不足10人,其中印尼、土耳其、馬來西亞、日本、 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老撾、新加坡、德國、西班牙、尼日利亞、阿爾及利 亞、馬里、澳大利亞的留學生人數小于等于3人。
    表 1-2 留學生國籍分布情況表
    地區 數量 國家 數量 總體占比
    亞洲 124 韓國 54 32.92%
    越南 32 19.51%
    泰國 12 7.32%
    蒙古 11 6.71%
    印尼 3 1.83%
    9
    吉林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表1-2留學生國籍分布情況表(續表)
    土耳其 3 1.83%
    馬來西亞 2 1.22%
    日本 2 1.22%
    塔吉克斯坦 2 1.22%
    吉爾吉斯斯坦 1 0.61%
    老撾 1 0.61%
    新加坡 1 0.61%
    歐洲 29 俄羅斯 18 10.97%
    烏克蘭 8 4.88%
    德國 1 0.61%
    西班牙 2 1.22%
    非洲 5 尼日利亞 3 1.83%
    阿爾及利亞 1 0.61%
    馬里 1 0.61%
    南美洲 5 阿根廷 5 3.05%
    大洋洲 1 澳大利亞 1 0.61%
    合計 164 100.00%
    備注:選題或作者簡介中明確標注國別的論文選題有 164 篇,其中有一篇無法確定選題及作 者國別。
     
    2.學位論文選題的國別化分析
    筆者將收集到的 165 篇論文根據其國籍進行分類,共有 160篇論文與作者本人 國籍有較大的關聯,其中有149條論文選題已明確標注國別,有 10篇通過論文詳 情判斷出國別,有1 篇無法確定作者及論文選題國別。
    留學生所著的學位論文國別化特征非常突出,能夠觀察出明顯的跨文化意識。 其中,有著較強學術性特點的專題研究類論文和有著較強應用性特點的教學設計類 和調研報告類論文,都有突出的國別化特點。這些論文涵蓋了亞、歐、非、南美、 大洋五個大洲,涉及韓國、越南、俄羅斯、尼日利亞、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多個國 家和地區,為中文教育發展和對外漢語行業內的人群提供了更確切更詳實的資料來 源。留學生從家鄉來到中國,會將自己國家的語言及文化與中國的進行持續碰撞, 所以在留學生的論文中和漢外對比、教學調查相關的數量有很多。而且,論文的國 別數量分布不均與留學生生源地有一定的相關性,這與留學生在中國接受教育的學
    10
    校會和哪個國家聯合教育資源有很大關系。同時在對國籍和論文國別情況進行分類 時,發現兩者的國別通常是相同的。學生選擇自己國家的學校、教材或漢語學習者 作為研究對象,一是因為全國漢碩教指委在《留學生培養方案》中提到,留學生學 位論文的內容應該以針對本國學生的情況撰寫為主。這項要求基本奠定了漢語國際 教育專業留學生畢業論文的基礎。二是因為留學生在專業要求背景下進行學位論文 撰寫的過程中,通常會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這樣可以更好地找到研究對象的相關 資料,有助于更順利地寫好論文。
    (三)學位論文選題的類別分析
    本節主要研究學位論文選題類別,先對選題類別的概念進行歸類、闡述,然后 分析具體的數量占比情況,總結留學生在選題類別上的特點。
    1.學位論文選題類別概念及特點
    根據官方對論文撰寫的要求,本專業學位論文的類別主要分為以下五種:調研 報告、專題研究、教學設計、案例分析和教學實驗報告。①下面對論文形式的主要 類別進行闡述。
    (1) 調研報告
    學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任教地點的相關情況產生思考,包括赴任學校和機 構現狀、國際漢語教師、課程設置、學習者學習狀況、文化教學傳播,跨文化交 際等,并進行針對性的調查分析,撰寫調查報告,從而達到促進漢語國際推廣的 目的。調查報告最大的特點是真實性、信息可參考性強,因此通常會借助問卷調 查、訪談等方式。調研報告一般由緒論、正文即調查分析與結論、建議、附錄構 成。對調查對象進行簡要介紹是首要步驟,其次通過比較和分析相關數據資料來 調查相關因素,最終要根據調查所總結出的結論給出相應的建議。
    (2) 專題研究 專題研究相比較其它的類別,傾向于對某一方面的問題或問題的某一方面進
    行研究,比如語言要素教學,語言技能教學、教材應用、教師角色、課堂管理等, 是涉及范圍最廣的論文類別。文章重點在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專題研究分為前 言、正文、總結。首先介紹研究的意義和內容,之后從各個方面對所要研究的問
    ① 國家文件國務院學位辦 .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撰寫 指導性意見(試行)[S], 2012.
    11
    題進行系統論證,最后寫出結論或設想展望。
    (3)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以教學與傳播理論為依據,找出教學中的問題與設想的更優解。 設計的類型包括課程設計、教學方案設計、教學活動設計、開發教材及其他教學 資源、推廣語言文化項目、多媒體與環境設計、網絡化課程方案等。”①教學設計 的構成分布為:前言、教學總體設計、自我評定與自我反思,最后對文章內容的 解釋說明可以在附錄中進行。前言的主要任務是對本課程所需的基本理論進行闡 述,然后是展示背景設定、優化后的教學過程,最后寫出本方案中設計者的不足 和反思。
    (4)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針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特征性事件整理形成書面案 例并進行具體分析,以此印證漢語國際教育理論和教學法。包括教學紀實、教師 情況實錄、文化傳播與推廣案例等。②
    (5) 教學實驗報告 教學實驗報告是借助科學實驗,通過變換的實驗條件,記錄數據現象的變化,
    達到尋找或證明某一結論的目的,此類論文正是對實驗整個流程的記錄。首先說明 實驗的時間地點等基本要素,其次說明實驗方法與過程,之后整理實驗數據得出問 題本質,最后結合理論進行總結或提出新的理解。比如課堂教學法、文化傳播與推 廣實驗等。
    2.學位論文選題類別總體情況
    通過上文對選題類別概念及特點的梳理,筆者對本文研究對象進行分類。論文 題目分為直接標注和需要加以界定兩類。對于從題目中不能直接看出類別的論文, 通過對論文的摘要、整體結構和具體文字內容進行二次分析,提高論文選題分類的 準確性。具體情況見下表:
    表 1-3 學位論文類別數量及占比情況統計表
    類型 數量 占比
    調研報告 36 21.82%
    ①王添淼,鄭又嘉.兩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對外漢語教學與研
    究版),2017(15)
    ②潘陽.近五年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論文選題調查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21 (31)
    12
    表1-3學位論文類別數量及占比情況統計表(續表)
    專題研究 122 73.94%
    教學設計 6 3.64%
    案例分析 0 0.00%
    教學實驗報告 1 0.60%
    合計 165 100.00%
     
    根據表 1-3,留學生在進行論文寫作時,在論文的類別選擇上較為不平衡。專 題研究和調研報告兩個的比例占到了95%以上。排第一位的是專題研究,有123篇, 占比73.94%;留學生選擇了調研報告的有21.82%,共36篇,僅次于專題研究;教 學設計的占比僅有3.64%,最后教學實驗報告有一人,案例分析沒有人進行選擇。
    選擇專題研究的人占多數是因為該論文類型較為傳統,發展的時間較長,基礎 較牢固,可以參考學習的資料也十分充足,有可控性且受外界干擾較小,利于論文 研究順利開展。而且專題研究不要求留學生有較高的教學實踐能力,對選定主題的 相關信息進行搜索即可。相比之下,其他類別需要的研究方法更多,研究的內容和 程序也較為繁復。
    調研報告類占比約五分之一,這一類選題是對于某個專項問題的調查,對教師 的教和學生的學、跨文化交際的表現等整理分析總結出報告資料。對于留學生來說, 調研報告是較為簡單的類型,根據不同國別不同經歷,就自己調查的情況進行分析, 所以選擇此類的有一定數量。
    教學設計類10年間共有6篇。本專業主要以專業型、結合實踐能力的論文選 題為主。除了要求作者需要一定的教學實踐經歷外,還需要作者尋找相關理論作為 論文的理論支撐。設計出整套的教學方案后,評估和反思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 撰寫此類論文需要對各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慮。近年來中國學生比較偏好此 種論文類型,但對于留學生來說,寫好一篇教學設計類的論文對整體把握有一定要 求,存在一定難度,所以人數較少。
    選擇案例分析和教學實驗報告人數小于等于1。案例分析要求案例資料的絕對 真實性和科研學術能力,很多學生由于對基礎知識有所欠缺所以沒有選擇。教學實 驗報告對于留學生而言,比其他類型論文難度要大得多,因此在搜集到的樣本中沒 有人選擇。
    由于每年選題類型數量不一樣,下面將結合年份對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類型的
    13
    變化趨勢進行分析:
    表 1-4 學位論文類別年份分布情況表
    年份/ 類別 調研報告 專題研究 教學設計 案例分析 教學實驗報 告 合計
    2011 3 8.33% 21 17.21% 1 16.67% 0 0.00% 0 0.00% 25
    2012 7 19.45% 26 21.31% 3 50.00% 0 0.00% 1 0.00% 37
    2013 1 2.78% 20 16.39% 0 0.00% 0 0.00% 0 0.00% 21
    2014 2 5.56% 11 9.02% 0 0.00% 0 0.00% 0 0.00% 13
    2015 3 8.33% 8 6.56% 2 33.33% 0 0.00% 0 0.00% 13
    2016 4 11.11% 6 4.92% 0 0.00% 0 0.00% 0 0.00% 10
    2017 1 2.78% 5 4.10% 0 0.00% 0 0.00% 0 0.00% 6
    2018 4 11.11% 12 9.83% 0 0.00% 0 0.00% 0 0.00% 16
    2019 8 22.22% 10 8.20% 0 0.00% 0 0.00% 0 0.00% 18
    2020 3 8.33% 3 2.46% 0 0.00% 0 0.00% 0 0.00% 6
    合計 36 100% 122 100% 6 100% 0 0.00% 1 100% 165
     
    選題類型變化最大的是專題研究。 2011-2013年每年都在 20篇以上, 2014-2017 年持續呈下降趨勢,比例從2011年的17.21%遞增到 2012年的 21.31%,后從2013 年的16.39%遞減到4.1%直至2018 年稍有上升。其中2012 年占比最多為21.31%, 共26 篇, 2020 年占比最少為2.46%,共3 篇。這與 2020年末世界范圍內遭遇新冠 疫情,留學生人數銳減,學位論文數量隨之減少有關系。留學生前幾年對專題研究 這一類選題比較感興趣,最近幾年留學生減少了對此類選題的關注,我們認為未來 此類型會趨于穩定。
    調研報告類整體表現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動形勢。從 2011 年的 3 篇增 長到2012 年的7 篇,再下到2013 年的1 篇, 2013-2018 年略有浮動,但都不超過4 篇,最后 2019年漲至 8篇。整體比例首先由8.33%增加到19.45%,之后依次減少 最低值為 2013年和2017年的2.78%,再遞增到2019年的22.22%。可以看出調研 報告類最近已回彈到穩定位置,整體將會出現增加的趨勢,受到關注。調研報告通 過收集可以得到較為客觀的數據,這是選擇調研報告的主要原因。同時,調研報告 選擇調研對象的靈活性較高,容易使論文具有創新性。 2020 年以前,外派的人數一 直在緩慢增加,但受大環境影響明年乃至近幾年,這類選題數量會繼續下降一段時 間,但長期來看數量依然會增加。
    14
    教學設計類表現平穩,10年中僅有2011、2012、2015三年有所涉及,且一共 只有 6 人選擇,在未來有被留學生關注的趨勢。教學實驗報告以及案例分析這兩種 形式,在近十年的參考對象中幾乎并未涉及。案例分析為0,教學實驗報告僅在2012 年有一人寫過。
    表 1-5 各學校論文選題類別統計表
    類別/學校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
    吉林外國語
    大學 延邊大學 合計 總體占比
    調研報告 19 10 6 1 36 21.82%
    17.76% 20.41% 85.71% 50.00%
    專題研究 87 33 1 1 122 73.94%
    81.31% 67.35% 14.29% 50.00%
    教學設計 1 5 0 0 6 3.64%
    0.93% 10.20% 0.00% 0.00%
    教學實驗報 0 1 0 0 1 0.60%
    0.00% 2.04% 0.00% 0.00%
    合計 107 49 7 2 165 100%
    所占比例 100% 100% 100% 100%
     
    由于表1-5中已經顯示出教學實驗報告沒有留學生選擇,所以此表格中沒有展 示此類別。根據表1-7,吉林大學的留學生傾向于寫專題研究,有80%以上的學生 都選擇了此類選題, 17.76%的學生選擇了調研報告類,教學設計類10年間只有一 個人選擇。東北師范大學中,專題研究也是選擇最多的,但比例相對于吉林大學有 所降低,調研報告、教學設計和教學實驗報告三者的比例占到了32.65%。吉林外國 語大學有約85%的留學生選擇了調研報告,說明此學校中學生更傾向于進行調研類 論文,教學設計類目前沒人選擇。延邊大學基礎樣本較少,不能總結出趨勢特點。
    總的來說,在選題類型上留學生傾向于選擇專題研究,調研報告位列第二,對 于較難的類型通常避開不選。專題研究類占據主體地位,但已有穩定趨勢;調研報 告類由于疫情影響近幾年會呈下降的趨勢,但長期來看數量會有所增加。
    (四)學位論文選題的內容分析
    這一部分從學位論文選題的具體內容出發,先引述前人在漢語國際教育學位論 文內容領域的基本分類,再結合本文165條選題的具體情況進行增減和修改,分析 留學生整體的選題情況,總結出選題內容的傾向。
    1.學位論文選題內容分類及說明
    15
    (1)學位論文選題研究內容分類 論文寫作時的關鍵點就是選題的內容,這與作者的興趣、領域的前沿性等密切 相關。亓海峰(2015)將本專業的研究分為二語教學、二語習得、漢語語言本體、 文化交際、教師素質五類①。郝佳慧(2018)將選題研究的內容分成“漢語教學、 教師&教材研究、學習者情況、漢語課堂情況、專業碩士培養”等12類②。金中原 (2016)分為偏誤分析、現狀、多媒體技術、文化傳播與推廣、方言與地域、漢語 考試等③15類。
    (2)學位論文選題研究內容分類的闡述說明 首先將論文題目劃分成最小單位的“詞”,再將具有共性特點的詞歸類整理。
    如“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名字可以歸類成國別類;《發展漢語》《博雅漢語》等 具體教材名稱可以歸為教材類;“漢語、分析、建議”等是慣用詞,不具有區別分 類的作用予以刪減,最后剩下的作為有效詞語,利用EXCEL軟件中統計出現的頻 率。綜合參考相關學者的分類標準以及165篇論文的題目進行有效詞統計的結果, 本文按論文選題研究內容共分為 7 類,分別是漢語教學研究、偏誤習得研究、語言 本體對比研究、教材研究、漢語教師研究、文化研究、漢語考試比賽研究。其中“漢 語教學研究”可分為教學現狀、教學法與教學模式、語言要素教學、語言技能教學、 教學技術研究共五個小類;“偏誤習得研究”可分為偏誤研究、語言要素習得、學 習者個體因素、學習者學習情況四個小類;“文化研究”分為文化教學、文化交流 傳播、文化差異。
    第一,漢語教學研究類選題涉及的問題非常廣泛,在漢碩論文選題中占據很大 分量,同時“教學實踐”也符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性質。下面對五個具 體類別進行說明。①教學現狀類選題,調查某地區及下屬教學機構的漢語教學現狀、 推廣進程,或是調查某一語言要素學習情況,通過設計調查問卷等形式,分析具體 情況并提出建議④。②教學法與教學模式類選題,主要是教學流派、語言理論等如 何作用于實際教學。③語言要素教學類選題,有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教學。④ 語言要素技能類選題,此類選題討論如何通過提升留學生聽說讀寫技能的使用,進 而提升交際的能力⑤。⑤教學技術研究類選題,此類選題主要探討國際中文教師在
    ①亓海峰.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方法調查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
    版),2015,1(13)
    ②郝佳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2018.
    ③金中原.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2016
    ④楊碩.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10).
    ⑤劉楚群,冷凌飛.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調查研究[J].漢語應用語言學研究,2019
    16
    使用影視作品、快捷交流軟件、因特網等現代傳媒進行輔助時的作用和出現的應用 問題。
    第二,偏誤習得研究類選題中,偏誤類選題是分析學習者在學習非母語的過程 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并找出相應策略。語言要素習得類選題是對留學生對某一語言 要素的習得情況進行研究。學習者個體因素類選題是指調查在學習者自身因素中什 么起到重要性作用。學習情況類選題是研究哪種因素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如 個人偏好、學習動機等。
    第三,語言本體對比研究類選題主要指對比分析,比較漢語和其它語言,并將 研究的結論運用到漢語教學中,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或建議,即論文的內容最終會 落在策略建議上。
    第四,教材分析類選題以教材作為研究中心,可以是分析整本教材或教材的某
    —方面,比較不同系列教材,還可以從教材編寫中的不同角度展開說明。
    第五,教師研究類選題是對漢語教師的教師行為、文化適應等方面進行調查評 估。
    第六,文化類選題主要包括:文化教學類,進行文化相關的漢語教學;文化交 流傳播類,各國的漢語傳播情況與中華文化傳播情況,如文化講座等;文化差異類, 在教學過程或日常交往中,產生的詞匯使用、詞義語用的差異和學習漢語時的文化 沖突問題。
    第七,漢語考試比賽研究類選題指漢語水平考試(HSK)、中文高考題等測試 題類的研究和漢語比賽(如漢語橋、漢語大賽)流程環節設置等方面的啟示。
    2.學位論文選題內容總體情況
    根據以上的分類標準,統計表格如下:
    表 1-6 論文選題內容統計表
    內容分類 數量 所占比例
    1 漢語教學研究 教學現狀 26 48 15.76% 29.09%
    教學法與教學模式 7 4.24%
    語言要素教學 8 4.85%
    語言技能教學 4 2.42%
    教學技術研究 3 1.82%
    2 偏誤習得研究 偏誤研究 34 56 20.61% 33.94%
     
    語言要素習得 19 11.52%
    學習者個體因素 1 0.60%
    學習者學習情況 2 1.21%
    3 語言本體對比研究 33 20%
    4 教材研究 16 9.70%
    5 漢語教師研究 1 0.60%
    6 文化研究 文化教學 2 6 1.21% 3.64%
    文化交流傳播 2 1.21%
    文化差異 2 1.21%
    7 漢語考試比賽研究 5 3.03%
    合計 165 100%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 留學生的專業碩士論文選題內容占比多的是“偏誤習得 研究”“漢語教學研究”和“語言本體對比研究”,其它選題內容占比不多。
    從大模塊來看,“偏誤習得研究”數量最多,共 56 篇,占比 33.94%。這部分 論文選題主要集中在偏誤研究和語言要素習得兩個部分,偏誤研究占偏誤習得研究 類的六成,具體體現在:①語用類,如慣用語、表達程度。②句子類,如存在句、 被動句。③詞匯語法類,如成語、語氣助詞、數量詞、漢外詞綴等,而語言要素習 得占此類的三成,大多數學生選擇針對某一個要素的習得進行研究。學習者個體情 況和學習情況在此類的占比僅一成。
    排名第二的是“漢語教學研究”,共48篇,占比29.09%。其中教學現狀類選 題的數量超過半數,為 26篇。這類研究的數據為中文教育發展提供了真實的數據, 以便更好地發展當地漢語事業,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描述某地區的論文中提到的共性 問題,提前整理經驗和做好準備,降低文化沖突。另外,語言要素教學方面和教學 法的選題與實習有著密切關系,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比較有操作性,得到的數據也比 較客觀,因此也有一定數量。語言技能教學和教學技術研究選題較少,分別有4篇 和 3 篇,占總體比例的 2.42%、 1.82%,還沒有形成可視化的發展趨勢。
    排名第三的是“語言本體對比研究”,共33篇,占比20%。其中詞匯語法類 選題較多,語言應用和字音類較少。對于漢語學習者來說,對比漢語和母語的異同 可以針對性的掌握容易出現的偏誤或教學中的重點,學生常會選取自己發現的與外 語不同的詞類,或在習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此類選題有利于學生以 二語視角提出相關教學策略和啟示。
    18
    最后占比情況從高到低是“教材研究”排名第四,共16篇,占比9.70%。包括 不同漢語教材比較,我國漢語教材在其他國家使用情況調查、外國設計的漢語教材 在當地的應用等。如研究韓國高中的中文教科書,比較《區蒙漢語》和《彩虹漢語》 的異同等。“文化研究”排名第五,共6篇,占比3.64%。所屬的文化教學、文化 交流傳播和文化差異數量相同,發展較為均衡。論文類別涉及專題研究、調研報告 和教學設計,如2014年吉林大學學生研究漢語的數詞文化和2015年吉林大學學生 以《后宮甄嬛傳》的花卉文化為出發點設計講座。
    “漢語考試比賽研究”排名第六,共5篇,占比3.03%。1篇分析HSK考試5 級閱讀題, 1 篇為研究漢語大賽的啟示,還有2篇是與韓國的考試題目相關,分別 是2012年吉林大學學生針對07-11 年的韓國漢語高考題進行分析, 2012年東北師 范大學學生研究韓國大學入學考試的漢語科目。最后有一篇對比中國和馬來西亞的 語文考試題,來自2011 年的東北師范大學。“漢語教師研究”僅有1 篇,占比0.60%。
    我們將各個學校不同選題內容的比重進行分析,吉林大學偏誤習得研究的論文 選題最多,超過了1/3,漢語教學研究與語言本體對比研究的比例相近,都在20% 左右。教材研究的數量有10.28%,文化研究和漢語考試比賽研究較少。東北師范大 學漢語教學研究和偏誤習得研究分別占比約30%,其余四種論文選題內容的比例共 32.64%。吉林外國語大學中漢語教學研究的比例為85.71%,占整體比例的八成以 上,建議未來留學生的論文選題內容可以更多樣化。
    表 1-7 各學校學位論文選題內容情況統計表
    類別/學校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外國語大
    延邊大學 合計
    漢語教學研究 23 18 6 1 48
    21.50% 36.73% 85.71% 50.00%
    偏誤習得研究 41 15 0 0 56
    38.32% 30.61% 0.00% 0.00%
    語言本體對比 27 4 1 1 33
    研究 25.23% 8.16% 14.29% 50%
    教材研究 11 5 0 0 16
    10.28% 10.20% 0.00% 0.00%
    漢語教師研究 0 1 0 0 1
    0.00% 2.04% 0.00% 0.00%
    19
    表1-7各學校學位論文選題內容情況統計表(續表)
    文化研究 4 2 0 0 6
    3.74% 4.08% 0.00% 0.00%
    漢語考試比賽 1 4 0 0 5
    研究 0.98% 8.16% 0.00% 0.00%
    合計 107 49 7 2 165
    100% 100% 100% 100%
     
    總的來說,內容上留學生選題更加傾向于偏誤習得研究和漢語教學研究。其中, 具體分類上數量前四位依次是偏誤研究、語言本體對比研究、教學現狀、語言要素 習得,而其它內容占比差異不大。
    綜上,通過對留學生論文選題的國別、選題類型、研究內容進行分析,總結出 漢碩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有以下特點:
    (1) 留學生所著的學位論文國別化特征非常突出,能夠觀察出明顯的跨文化 意識。
    (2) 論文類型上以專題研究為主,有明顯的集中傾向,對于有難度的類型留 學生多避開不選。在五種類型中,專題研究類選題的總體數量始終是占據主體地位 的,每一年的占比也是最多的,但近幾年數量已逐漸呈現平穩發展趨勢。與此同時, 隨著專業的發展完善,實習實踐的留學生人數積累,總體數量增加,會有更多學生 選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歷撰寫論文,由此從長期發展來看調研報告類論文因其 與實踐的貼合性數量會逐漸增加。教學設計也會隨著實習實踐的人數增加,有被關 注的趨勢。案例分析類論文和教學實驗報告類數量幾乎沒有,由于對留學生來說偏 難且研究興趣不足,留學生反映出情感上的回避。
    (3) 內容上以偏誤習得研究和漢語教學研究為主,選題角度多樣化,研究深 度還不足。從漢碩留學生學位論文題目的整體可以看出,每個角度都有留學生涉及 過且內容多樣,如語言比較與教學、語言的偏誤習得、教學構成要素(教師、學習 者、教材等)、文化交流與教學,其中偏誤研究、語言本體對比研究、教學現狀三 小類均在 15%以上。同時,題目部分存在指向不明,選題相似導致內容創新性不多, 研究范圍過大的情況。
    20
    二、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影響因素
    留學生的論文選題會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響,結合上一章已經分析出近十年 漢碩專業留學生在論文選題上的特點和情況,本章從影響論文選題的個人因素和其 他因素兩方面調查,進一步了解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共回收有效問卷60份。
    (一)影響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個人因素
    1.留學生個人準備 確定最終題目之前,留學生會借助個人的知識儲備和能力的提升進行論文題目 的選擇和修改。對本部分主要從參與科研活動、漢語水平、選題更換次數與原因三 方面對留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
    表 2-1 留學生論文選題前參與學術活動次數調查表
    選項 1-10 次 10-20 次 20-40 次 40 次以上
    人數 36 18 6 0
    占比 60.00% 30.00% 10.00% 0.00%
     
    留學生參與學術活動的次數集中在20次以內,數量并不是很多。其中 1-10次 的有36人,占比60%,而10-20次的人數正好是前一個的一半,有30%的比例。 參與學術活動的形式分為兩種,學校內部和網絡上的。學校通常會組織校內講座, 聘請業內的專家學者分析最新動態,由于時間的充足性和地點的確定性,學生的參 與率通常較高。對于網絡上的活動學生的參與率明顯下降,一方面是時間規劃和學 習動機的影響,由于課程和實踐安排,留學生沒有更多合適的時間去參與,同時網 絡活動的參與需要留學生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對于學生的自主性有較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網絡平臺和資源繁多,留學生對中國的平臺功能了解不足,不能很好的 進行信息的篩選和查找,通常會從導師分享的資源中選取。
    21
     
    表2-2留學生論文選題與科研學術活動的關聯度調查表
    選項 人數 占比
    密切相關 9 15.00%
    比較相關 18 30.00%
    基本相關 18 30.00%
    不太相關 12 20.00%
    完全不相關 3 5.00%
     
    通過上表可知,學術活動的參與和留學生的論文選題具有一定的關聯度。 75% 的留學生認為科研學術活動會對論文選題產生影響, 45%的學生認為學術活動產生 的影響較大, 30%的留學生認為它們二者基本相關,另外僅有3人認為它們二者之 間完全不會影響。留學生參與活動的次數有限,但已經對大部分留學生的選題產生 影響。科研活動通常會介紹學界比較認同的觀點和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建立理論基 礎有一定的幫助。通過活動的學習,留學生對如何研究問題和撰寫論文的整體思路 都會有進一步的認識。
    表 2-3 留學生確定選題時漢語水平調查表
    選項 HSK4 級以下 HSK4 級 HSK5 級 HSK6 級
    人數 0 3 32 25
    占比 0.00% 5.00% 53.33% 41.67%
    表 2-4 漢語水平影響程度調查表
    選項 影響非常大 影響較大 影響一般 影響較小 沒影響
    人數 19 15 12 9 5
    占比 31.67% 25.00% 20.00% 15.00% 8.33%
     
    根據表2-3,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在確定選題時幾乎都能達到HSK5級及以上,
    這說明培養單位的學生水平和培養模式有一定基礎,留學生在整個論文選題的過程 中,常規的查閱和表達水平是能夠達到的。但在調查留學生是否認為漢語水平會對 論文選題產生影響時,大多數留學生還是持肯定態度,有 56.67%的學生認為漢語水 平對于論文選題來說是比較關鍵的因素, 20%的學生認為有影響,調查人群整體受
    22
    影響的比例超過半數。對于留學生來說,雖然漢語水平達標,但在論文選題過程中, 需要收集閱讀文獻資料、書寫開題報告并保證語句的通順和語法正確性等工作,讀 寫用的能力相比于等級考試難度有所提高,所以還是有困難。
    表 2-5 留學生更換論文選題次數調查表
    選項 0次 1-2次 3-5次 5 次以上
    人數 7 39 11 3
    占比 11.67% 65.00% 18.33% 5.00%
    表 2-6 留學生更換論文選題原因調查表
    選項 人數 占比
    題目表述不當 12 20.00%
    可操作性不強 4 6.67%
    資料收集困難 9 15.00%
    缺乏研究價值 3 5.00%
    題目難度較大 8 13.33%
    寫作能力有限 17 28.33%
    不存在此問題 7 11.67%
     
    從表 2-5 中可以看出,除去7 位沒有更換過題目,剩下的 53 人中換1-2次的有 39人,說明有六成的留學生換過1-2次題目,數量最多。約18%的留學生的題目換 過 3-5 次,有 3 人換過 5 次以上題目。根據表 2-6,因“寫作能力”更換題目的人 數最多,這與上文受漢語水平影響的結果相似,說明漢語中的書面語撰寫對于留學 生的影響較大,寫論文時會受到自身寫作水平不足的阻礙。因“題目表達不當”而 影響選題的也有很多,最初的選題雖然在方向角度上沒有太多問題,但在形式上可 能出現字數過多或過少、詞匯的選取不當等情況。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是“資料 收集”和“題目難度”,留學生在確定選題之后受限于不能很好地查找到相關資料 或論文開題時發現題目難度太大不能完全掌控而選擇放棄。最后,“可操作性不強” 和“缺乏研究價值”的學生只有小部分,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對于論文的選題和撰 寫是有自己的訴求的。
    23
    2.留學生論文選題來源
    表 2-7 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來源調查表(多選)
    選項 人數 占比
    本科專業方向 9 15.00%
    實習經歷 27 45.00%
    研究生課程內容 27 45.00%
    導師建議 33 55.00%
    科研學術活動 3 5.00%
    自己的興趣 45 75.00%
    社會熱點 6 10.00%
    共計 150 250.00%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學生的論文選題主要來源于學生自己的興趣 和導師的建議。有 75%的留學生認為他們的論文選題主要是自己的興趣使然。個人 興趣可以不斷促進學生在論文寫作時保持熱情,主觀能動性的提高可以使論文選題 和內容的質量得到整體提升。因此,導師應該發掘學生的興趣使選題的效率和效果 事半功倍。
    與此同時,導師的建議是論文選題的次要來源,占 55%。不可否認的是,導師 在學生的整個論文撰寫過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一方面說明導師根據學生意向的選 題,給予相應的建議或提出修改意見,在反復的商榷下最終定題,學生認為導師的 幫助很大在選題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歸結為此來源。另一方面說明留學生前 期個人準備不足,難以通過自身能力選出合適的題目,從而需要聽從導師建議進行 論文選題,這就導致論文選題難度增加或題目與自身興趣偏離的現象出現。
    選題來源的第三位是實習經歷。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屬于專業性碩士,強調培養 的實踐性,學生在進行專業實習的過程中,會發現問題并引發思考,從而找到有價 值的論文選題。因此在選題過程中,導師可以鼓勵留學生多從實踐出發,從而增加 實踐性論文的比例。還有 18 人選擇了研究生課程內容,與第三位比例相同。課程 的完善有助于留學生論文理論內容的完善,培養單位可以據此完善課程設置。
    此外,本科專業和社會熱點與留學生選題來源的關聯性較低。原因可能是學校
    24
    對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方案是不同的,留學生難以在其中找到過多的相關性, 或留學生想要踐行新的研究方向。而社會熱點則是學生對于前沿動態獲取能力不 足,沒有把握選擇類似的題目,所以影響程度較小。
    最后,科研學術活動較少作為學位論文選題的來源。科研學術活動會更大程度 的拓寬留學生的認知領域,了解到最新的專業發展動向,建議可以增加留學生參加 科研學術活動的機會。
    3.留學生本科專業背景
    表 2-8 留學生本科專業對論文選題影響調查表
    選項 影響非常大 影響較大 有影響 影響較小 沒影響
    人數 3 12 18 23 4
    占比 5.00% 20.00% 30.00% 38.33% 6.67%
     
    本科專業背景與論文選題存在一定相關度。 55%的留學生贊同本科專業會影響 論文題目的選擇, 45%的學生認為沒什么影響,但持有影響非常大和完全沒影響意 見的留學生都在少數。認為影響的留學生中一方面是本科專業與現在相同相似的學 生與漢教專業相處時間更長,對于專業的把控力更高,在論文選題時能夠有更多的 選題角度和經驗,但也會存在思維固化、缺乏更新的選題方向等問題。另一方面是 有些留學生認為專業不同會導致自己在漢語教學的理解上不夠深入,不能很好的進 行論文選題。同時,也有很多留學生認為沒有影響。根據第一章已有論文題目分析, 與本科專業結合的比較少,且表2-7中顯示僅有9人次的學生結合本科專業背景進 行選題。大多數學生他們的選題通常是漢語教學方面,和本科專業背景關系不大。
    4.留學生實習經歷
    教學實習是漢碩培養過程中的必要環節,對于留學生來說,論文的選題必須和 漢語的教學和推廣相關,由此本部分從實習的經歷以及具體的內容地點展開調查。
    表 2-9 留學生實習經歷與論文選題相關性調查表
    選項 人數 占比
    密切相關 8 13.33%
    25
    比較相關 19 31.67%
    基本相關 20 33.33%
    不太相關 10 16.67%
    完全不相關 3 5.00%
     
    根據調查表中數據顯示,留學生認為論文選題與實習經歷存在較大的相關性。 78.33%的人認為實踐經歷與論文選題存在相關性,其中 45%的人認為二者強相關, 33.33%人持基本相關態度,而有 21.67%的人認為兩者相關性較低。漢碩的選題大 多是以教學實踐為基礎,部分學生認為與實習相關性較差,可能是有些學生選擇了 語言本體對比研究或偏誤習得等內容,雖然與實踐有關聯之處,但并不是應用實習 經歷作為選題方向。
    很多調查中已經顯示留學生的實習經歷會對論文選題產生影響,所以這里問卷 追加了經歷中的主要的三個方面。在實習過程中,很多留學生選擇留在中國進行教 育實習,或者實習的內容與本專業相關性不是很強、公司的管理和教學方式不同等, 這些因素到底哪一個更影響論文的選題呢?將認為實習經歷與選題沒有相關性的3 人歸類于最后一個選項,對其余選擇有相關性的學生進一步調查。
    表 2-10 留學生實習內容對論文選題影響調查表
    選項 人數 占比
    實習當地的語言或文化 20 33.33%
    實習遇到的教學或管理問題 24 40.00%
    實習老師的教導 13 21.67%
    不存在此問題 3 5.00%
     
    由此可見,實習中起到主要影響作用的是實習過程中遇到的教學或管理模式。 實習的教育教學問題會更直觀的引起留學生的思考,在不斷的資料查找和方法反思 中,領會專業知識的基礎理論進而得出策略。同時,遇到的一些管理問題,會讓學 生對課堂管理、教學設計、教師能力等多方面有所體會,這些都會啟發論文的選題。 其次,占比 33.33%的是當地的語言或文化。無論是去非漢語作為母語的國家還是中 國的不同地區,當地的語言和文化都會對學生的論文選題產生影響,這也代表著實 習地點會對部分留學生產生影響。留學生可以選擇描述某地教學現狀、對比中外兩
    26
    國漢語教材、比較語言異同等多個方面進行論文題目選擇。綜上,論文選題與實習 經歷有較強相關性,其中實習內容中遇到的教學管理問題影響較大,實習地點的語 言文化影響一般。
    (二)影響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其他因素
    1.指導教師
    表 2-11 留學生與導師聯系程度調查表
    選項 密切聯系 較多聯系 很少聯系 幾乎不聯系
    人數 6 21 30 3
    占比 10.00% 35.00% 50.00% 5.00%
     
    根據以上表格我們可以了解到,留學生與導師的聯系程度中等。其中有 45%與 導師有一定聯系,而與導師聯系較少的同學占 55%。學生與導師聯系不夠緊密有雙 方的原因,可能是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不足的問題、自身能力能夠進行選題不需要 頻繁溝通或導師工作多導致和學生聯系不及時等諸多原因。下面從兩個主體:導師 對留學生指導較少的原因,及部分留學生與導師聯系較少的原因分別進行了調查。
    表 2-12 導師對留學生指導較少的原因調查表
    選項 人數 占比
    教學工作忙 21 35.00%
    指導學生多 5 8.33%
    行政管理任務重 12 20.00%
    工作變動 3 5.00%
    學生自己的問題 6 10.00%
    不存在此問題 13 21.67%
    表 2-13 留學生與導師聯系較少的原因調查表
    選項 人數 占比
    不擅長主動與導師聯系 15 25.00%
     
    表2-13留學生與導師聯系較少的原因調查表(續表)
    對選題沒什么想法,不知道怎 16 26.67%
    么和老師溝通
    自己確定選題,不需要聯系 21 35.00%
    無法與導師取得聯系 2 3.33%
    不存在此問題 6 10.00%
     
    導師方面,由于自身的教研和行政工作多而影響與學生溝通的有 55%,超過半 數。由于學生自身問題、小組學生多和工作調整導致的比例依次遞減,分別 10%、 8.33%、5%,也有 21.67%人認為不存在此問題。
    學生方面,除 2人無法與導師取得聯系外,留學生聯系少最主要的問題是覺得 自己可以解決,不需要經常與導師聯系,同時溝通能力不足和對選題比較茫然無法 溝通的學生占比較接近,分別是 26.67%和 25%。
    表 2-14 留學生選題過程中希望得到幫助的內容(多選)
    選項 人數 占比
    提供寫作思路 36 60.00%
    指導研究方法 33 55.00%
    提供文獻資料 27 45.00%
    把握研究方向 21 35.00%
    給予針對性建議 45 75.00%
    共計 162 270.00%
     
    根據調查,導師給予針對性建議和提供寫作思路對留學生更有益處,這兩者的 比例達到了 135%,后面數量以 4 人次依次遞減,分別是研究方法、文獻資料和撰 寫方向。對于留學生而言,結合當前狀況提出的建議無疑是最有用也是最有針對性 的,留學生可以更快的吸取老師的建議并進行題目修改。同時,導師提出的寫作思 路相比自身更具有可行性和明確性,會幫助留學生調整自己的想法找到最佳的論文 框架,從而增加選擇題目的確定性。
    2.培養單位
    28
     
    表2-15學校的培養方式對留學生論文選題的影響調查表
    選項 影響非常大 影響較大 影響一般 影響較小 沒影響
    人數 9 24 13 12 2
    占比 15.00% 40.00% 21.67% 20.00% 3.33%
     
    培養方式的不同,對于留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素質能力都會有不同的影響。調查 發現培養方式是論文選題的關鍵性因素:有 76.67%的留學生認為培養方式與自身的 論文選題有較強相關性,其中認為影響非常大和較大的有 33 人,而認為沒有影響 的僅有 3.33%。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單位不斷完善更適合的培養方式對于留學生提 高論文選題的質量會產生一定的幫助。
    表 2-16 論文選題與學校課程內容的相關度調查表
    選項 人數 占比
    密切相關 15 25.00%
    比較相關 12 20.00%
    基本相關 21 35.00%
    不太相關 12 20.00%
    完全不相關 0 0.00%
    表 2-17 對留學生論文選題幫助最大影響的課程調查表(多選)
    選項 核心課程 教育與教學類 文化課 公共課
    人數 18 36 21 12
    占比 30.00% 60.00% 35.00% 20.00%
     
    根據 2-16調查發現,課程內容會對論文選題產生較大影響。有80%的留學生 認為選題與課程內容存在相關性,認為幾乎沒有相關性占 20%。課程知識會給學生 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也會起到啟發思路、形成初步設想的作用。
    研究生的課程內容會成為一些留學生的論文選題來源。而根據表 2-17 的統計結 果,四類課程依次是教育教學課、文化課、核心課程、公共課。其中教育與教學類 課程的影響占比為 60%。培養單位可以更細化此類課程的效用,更多的幫助留學生 進行論文的選題及撰寫。同時文化課也是留學生選擇比較多的選項,留學生在學習
    29 過程中會對中華文化產生興趣進而激發選題動機,培養單位可以在此類課程上增加 與論文寫作的關聯,拓寬命題視野,引導學生將課程實踐更好的與論文結合。最后, 核心課和公共課當前對留學生幫助較小,培養單位也可以嘗試增加此類課程的興趣 點,因而在多種課程上給予學生更多幫助。
    最后第 23題主要是詢問留學生對于學校的論文選題指導方面有哪些更好的建 議,綜合所有的問卷調查總結出以下幾點:
    (1) 希望留學生與留學生、留學生與中國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在學習生活上 互相幫助,中國學生可以在語法、篇章內容等方面給予幫助。
    (2) 建議導師可以在論文撰寫過程中給予方法技巧性建議,有針對性的幫助 我們。
    (3) 論文選題時提供多方面的視角并指導。
    (4) 建議培養單位多開設講座等,增加學術研討的機會。
    (5) 開設學位論文寫作課,提高文獻搜集查閱的途徑與方法,增加專業術語 的表達介紹。
    綜上,本節通過對影響留學生論文選題的個人因素和其他因素進行調查,得出 如下結果:
    (1) 實習經歷是論文選題影響最大的因素,實習過程中遇到的教學管理問題 對留學生來說比較重要,常常會引發深入思考。
    (2) 留學生的個人準備對論文選題影響較大。其中漢語水平對選題的影響較 大,讀寫的水平最能夠輔助論文選題,聽說能力多應用在和導師的交流。學術活動 參與對選題有一定的影響,但調查結果不排除與當前留學生活動參與數量不足有一 定因果關系。同時,題目中語言的表述不當、詞匯選擇不當和寫作能力不足是導致 留學生更換題目的主要原因。
    (3) 本科專業與論文選題存在一定相關度,影響適中。本碩專業不同的學生 主要受限于專業了解不多,而學生不常根據專業背景選題是他們認為此因素沒有影 響的主要原因。
    (4) 留學生對于與導師溝通程度持中立態度,存在因導師教學和行政工作多 而影響溝通的情況,留學生也常因自身溝通能力不佳和不知道選什么題而使溝通受 限。在選題過程中,留學生希望導師針對學生情況進行個性化建議,并多在思路方 向上給予指導是最有效的。
    (5) 對選題來說,影響最廣泛的應是學科專業的發展情況及留學生的培養過
    30
    程。培養方案的實施、課程內容的設定及不同課型的配比都會對留學生的論文選題
    及寫作產生影響。
    31
     
     
     
     
     
     
     
     
     
     
     
     
     
     
     
     
     
     
     
     
     
     
     
     
     
     
     
     
     
     
     
     
     
     
     
     
     
     
     
     
     
    三、 針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建議
    前文對吉林省四所高校 2011-2020 級留學生論文選題的國別、選題類型、研究 內容進行分析,歸納出留學生論文選題的特點。通過對問卷調查的整理分析,探究 影響論文選題的因素及影響程度,發現了選題存在個人準備不足、課程設置不夠豐 富等問題。本章從留學生、指導教師以及培養單位三個角度提出關于留學生碩士論 文選題的相關建議。
    (一)留學生方面
    1.培養學術研究興趣 明確選題方向
    興趣是一個人做事的源動力。在研究外國學生選擇論文題目時,個人的興趣是 一個很重要的組成來源。留學生應對論文的類型和具體內容有更多的了解,并在學 習和實踐中主動發現興趣,課程中的小問題都可能變成一個論題。從興趣出發進行 深入探究,不僅可以逐步培養自身學術熱情,還可以在尋找具體方向時會更容易更 貼近。
    2.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增強選題創新性
    尋找一個適合自身情況并具有創新性的論文選題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除了有 興趣支撐外,一定量的文獻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從本文第三章中研究論文選題的 結果可以看到,很多留學生在論文選題時選擇參考前人的學術觀點,在已知成果上 做適當改變,這導致目前漢碩留學生在研究領域所涉及的課題種類與研究的范圍較 窄,缺乏對學科領域前沿觀點的研究。對此,建議留學生應該多閱讀文獻和代表性 書籍,尤其在后疫情時代,可以通過網絡參加最新的學術論壇和講座,在動態的學 術氛圍中持續性地知識學習有利于學生思路創新性的形成。此外,經常性關注本學 科的最新發展動態,會讓留學生更多的了解當下的前沿問題是什么,專業未來的發 展走向是什么,不斷提高自身研究能力。
    3.多與導師交流
    32
    學生除了在私下大量閱讀積累之外,和導師多交流也是很重要的。調查發現, 漢碩留學生認為與導師的溝通較少會導致論文選題質量的下降。選題的過程是不斷 深入的,建議師生可以制定一個溝通的內容和方式,教師布置任務或學生發表心得, 選取確切的時間周期、地點或媒介,雙方進行交流。進行學位論文匯報。通過學生 的匯報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偏好及時給出指導意見,讓留學生對選題的方向 逐漸立體、清晰,明白自己有沒有能力把握這個選題,哪些方面還需要努力提升等, 幫助學生更快的理解和更好的選擇自己的題目,也會更快的推進學位論文選題和論 文撰寫的進程。
    4.提高漢語水平與書面撰寫能力
    在調查過程中,雖然絕大多數學生都在HSK5級及以上,但漢語水平依舊是影 響留學生論文選題的重要因素。在論文撰寫過程中,會應用到很多專有名詞和專業 術語,這對于留學生來說是不同于口語表達的,是比較難掌握的部分。針對此類情 況,留學生首先應該注重自身書寫能力的培養,多閱讀專業相關書籍、期刊,學習 他人的行文邏輯和用語的規范性,進而提升自己的遣詞造句能力,提升自己的論文 質量,避免語言書寫的難題。其次嘗試在閱讀文獻時寫總結,或針對不同的類型進 行論文撰寫練習,通過練習,學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論文的本質,為日后論文選題 時提供更多選擇的方向。
    (二)導師方面
    1.充分發揮導師的指導作用
    就學位論文撰寫而言,導師的指導可以為學生提供很重要的參考。首先,導師 幫助學生盡量避免類似的選題。一方面,在論文的內容形式選擇上,學生通常傾向 于選擇傳統的研究領域,在豐富的理論背景中如何增加創新性成為值得思考的問 題。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導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已選題目方向進行深入分析,比如 探討語言的深層結構或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深入探討,進而形成一定的體系。另一方 面,導師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來增加選題多樣性。在第一學年校內培養時,導 師可以向學生們介紹一些有價值的論文或書籍,或者讓他們自己去看,然后在閱讀 后做一個匯總,并在一定的時間進行交流。推薦學術期刊和著作或讓學生自己閱讀 感興趣的文獻,讓學生在閱讀后進行總結并在定期的時間進行交流。不僅能提高漢 碩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寫作能力、學術能力,還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調查顯示,
    33 留學生對于導師的建議抱有較強烈的期待,希望在寫作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得到幫 助。所以導師可以根據留學生的期望和不同學生的優點差異,幫助其找到最適合的 論文選題。
    其次,在科研和學習方面,導師要加強督導。在第二學年的校外培養過程中, 學生同時進行教學實踐和論文撰寫,導師應定期掌握學生的論文進展情況,針對學 生的實際情況實施有效督促。與此同時,要加強對留學生的實習單位的了解程度, 定期讓學生報告工作情況,以防學生實習遇到問題影響論文進度。
    2.提升自身跨文化管理能力
    對留學生的指導不同于中國學生,建議導師掌握一定的跨文化管理知識。雙方 在實際溝通中,導師不僅要注意建議內容上的針對性,還要注意管理方式的適度性, 不宜太寬松也不宜太緊張。有些留學生不擅長與導師溝通或不習慣和老師聯系時, 導師可以考慮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際和管理能力,針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實行差 異化指導,降低留學生的不適應情緒。
    (三)培養單位方面
    對比教指委的指導性方案與各高校的培養章程,在總的指導思想上基本一致, 都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核心課程做了相關的要求,對比之下不同的是,各高校 在具體的培養方案中會根據自身實際,所制定的培養目標和方案內容符合學習者需 求。高校應明白留學生對于漢語的應用熟練度是進行培養和課程學習的保障,其他 任何方面的學習都是基于留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漢語。留學生招生渠道不同,同一 屆學生的漢語水平可能存在差距。因此,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本文根據留學生培 養方案和實際調查中學生提出的需求及反應出的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1.豐富課程實踐 優化培養模式
    (1)強化實踐的重要性
    對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來說,培養模式不同于學術碩士的學術研究性,其 構成方式是課程學習、教學實踐、論文寫作三部分。其中教學實踐是承上啟下、至 關重要的一環。學生將課程中學習到的能力和技巧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再將教學實 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引發的思考形成論文。因此強化教學實踐的重要性在整個培養過 程顯得十分必要。
    34
    根據調查結果中學生基本信息的分析,留學生的本科專業呈多樣化,有些留學 生的本科專業與漢教專業相差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強化本專業的意義價值及教學 實踐的重要性將會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本專業起到幫助。二語教學,不僅僅是學生 對于漢語本身的學習,更是要讓學生學習如何教授漢語。學生對于教學實習的重視 程度提高,漢語教學實踐的參與率提高,在實踐中真正發現問題的幾率隨之提高, 這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對于論文選題的創新性和質量也會提高。
    (2) 增加課程實踐機會,改進教學方法
    在前文論述教學實踐重要性基礎上,具體的落實中我們還要注重方式方法。對 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來的培養目標來說,最佳實習地點應該是所在母語國的學校。 當前開設本專業的學校有海外合作學校的不是全部,且海外學校能提供的教學崗位 數量不足,同時國內的中小學基地能讓學生參加課堂教學也十分有限。故目前仍有 很多留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實習。同時,隨著專業發展的不斷深入,漢語教師需求逐 漸增多,留學生在最后一個學年開始實習的傳統應該被優化,也就是應采取多樣的 實習方式。
    根據調查,大于半數的學生認為一線觀摩、真實的實踐教學的方式更有利于學 習。筆者建議在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可以早一點開始教學實踐。在第一學年將教學 實踐穿插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留學生可以去觀摩學院的漢語課堂或專業出品的經典 漢語教學視頻、參與相關教學活動;其次擔任助教,進行一些簡單的輔助教學工作; 最后可以形成學習小組輪流進行授課。實習后撰寫實習報告,實習具體的情況納入 考核評分。較早的進行教學實踐,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更立體直觀的理解;在 校內進行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進入教師角色;同時在老師和同學一起進行實 踐的過程中,師生、生生互相交流,這有利于在實踐中總結、歸納、發現問題,對 于后續第二年的校外教學實踐積累了經驗,打下基礎。學生不再是茫然的走進課堂, 而是在不斷的教學中改正缺點、完善提升自己。實踐的全員化、深入化,隨之而來 的就是科研能力的提高和論文選題質量的提高。
    (3) 拓寬實習渠道,增強實習監管力度
    對于對外漢語教學,真實的教學經驗非常重要。雖然學校對于專業實踐的方式 和管理都做出了相應的規定,部分高校會安排實習。但實際情況是,學校通常是讓 學生自己完成教學實習,這對于實習機會短缺的大環境和自身自主意識不足的留學 生來說,是很困難的,因此就必然會造成實習期不實習的情況。通過實際調查我們 發現,很多留學生在第二年論文寫作過程中,確實并沒有實地去國內外的學校及教
    35
    育機構進行教學實踐。這種情況對于學生的論文選題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會傾 向于選擇不用教學實踐的論文選題,這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了本專業強調實踐的初 衷。
    對此筆者認為應該建立留學生在實習期間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首先,學校應 該多和國內外教學基地建立有效合作,給予留學生更廣泛的實習機會和選擇,增加 留學生實習實踐的比例,同時在確定的實習單位實習勢必會提升學校的監管效率。 其次針對留學生制定詳細的實習要求和管理辦法,增強學生自主性,加強規范有效 的監督,提升留學生實習的質量。最后,學院加強對指導教師的監督,建立較為統 一的指導標準,以此來提升學院、指導教師和留學生三者的良性循環。
    2.完善課程設置
    科學的課程減少有利于碩士研究生的學科素養與科學研究水平的提高,科研水 平的提升將對畢業論文選題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根據留學生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 和實際調查中學生提出的需求/反應出的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1) 文化類課程
    總的來說,中華文化是漢語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且留學生對于中國的文化 興趣是很高的。對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來說,除了了解文化,如何將中華文化進行 再傳播、實現文化教學是我們更為關注和看中的事。本人根據問卷的填寫情況,留 學生對于文化研究類課題的選取較多。雖然各個學校在培養方案中對于國家主體培 養方案中提出的文化與交際類課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但針對性不足。
    第一,根據不同省市各學校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設置地區文化差異的課程。 如針對本文的研究對象,四所高校位于吉林省,則可以增設東北亞國別史,東北地 域文化與東北方言等,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文化差異和適應中國所在地區的生活,提 升跨文化交際能力,也為留學生的選題提供了更開闊的方向。
    第二,增設中華文化技能類課程。不僅有文化了解類課程,如茶文化、書法基 本入門等,還有文化技能類課程,建議選擇學生可以短時間上手,且在今后的漢語 課堂上易教學、易傳播的,如簡易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葫蘆絲等。留學生們 在體驗中國文化,感悟文化內涵的同時,能更大程度地將學到的文化作為一項技能 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這對于留學生拓展思維的廣度,著眼于更有意義的論文題目提 供了思路和幫助。
    (2) 論文寫作指導類課程
    36
    相比較而言,各高校課程體系中漢語教學課程和文化課程都占據一定的比例, 而留學生的實習指導和論文指導方面的課程比較缺乏。論文的選題和撰寫是碩士研 究生階段最后一步,也是最終體現個人科研能力的一步。而專業實踐也是學生通過 為學位論文選題和寫作創作素材的重要途徑。培養單位通過開設論文寫作相關課 程,介紹科研工作中可能會涉及到的方法,提高留學生整體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寫作 水平,通過訪談調研,筆者認為可在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和第二學年的第一學期進 行。課程分為三部分:
    首先,講解學位論文的類型和對應的格式,及前期準備工作。如如何查找和選 擇文獻、如何撰寫開題報告、如何有效選擇論文選題等內容,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 時間。
    其次,關于論文的正文部分,介紹論文遣詞邏輯、不同論文類型對應的章節內 容、如何進行教學調查設計與分析實踐和教學測試與教育評估等論文常用到的統計 研究手段,并給留學生們布置一定的任務,讓學生們寫小論文,增強學生對論文撰 寫的理解。
    最后,在學生將要進行社會實習的學期,增加實習指導板塊,包括清楚講解實 習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建議學生在實習單位允許情況下保留教學資料和記錄等內 容。教學實踐的價值就在于豐富學生自身的經驗體會,并讓學生將教學經驗融合在 論文中,增加論文選題的創新性。
    (3)軟件及應用信息類課程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如何搜集和整理文獻資料對于留學生來說是一項困難的工 作。因此,通過設置相關課程對留學生進行系統的培訓可以有效減少相應的困難。
    首先,包括基礎的WORD和EXCEL的運用、北語HSK動態語料庫、知網萬 方等論文資源網站的搜索,為留學生提供格式修改、語料研究分析、數據收集、資 料統計調查等方面的幫助。其次,多媒體課件制作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這里可以 和文化類課程關聯,留學生學習并合理轉化成教學手段,使現代技術精準應用于中 華文化。
    通過這樣較為科學的課程培訓,留學生因論文寫作能力有限和實踐經驗有限而 產生的論文選題困難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從而促使整體的論文選題水平得到優化。
    37
    結論
    本研究主要分析吉林省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情況。通過 對吉林省四所大學 2011-2020 屆漢碩留學生的論文選題進行國籍來源、論文選題的 國別化、論文選題的類型、選題的內容等方面的調查分析。從整體來看,留學生的 來源呈多樣化,論文選題國別化特征明顯,能夠觀察出明顯的跨文化意識。論文選 題的類別較為集中,主要是專題研究,對于有難度的類型留學生多避開不選。而論 文選題的內容上主要是偏誤習得研究和漢語教學研究,選題角度較為多樣,研究深 度還不足。
    通過對 60 名留學生問卷調查,探尋影響漢碩留學生論文題目選擇的具體因素。
    在個人因素中,實習經歷是影響論文選題的關鍵、留學生的個人準備對論文選題影 響較大、本科專業背景對論文選題有一定影響。在其他因素中,留學生希望導師在 針對性建議和寫作思路上多給予幫助,且導師的建議是部分留學生論文選題的主要 來源,所以導師應注意教學工作與行政管理任務的平衡。同時培養單位對于留學生 的培養有很大關聯,包括科研學術活動組織、課程設置的完善,尤其是教育教學類 課程的情況和教學實踐的組織落實和管理情況。
    通過分析比對已有畢業論文選題和問卷調查的結果,筆者從留學生自身、指導 教師、培養單位三方面提出了共計八條建議。從留學生自身來看,要培養學術興趣、 積極關注前沿內容、積極與導師保持溝通、提升自己的漢語水平及書面語撰寫能力 四個方面;在指導教師層面,希望導師可以建立切實有效的溝通機制,提升與留學 生之間的溝通效率,同時提升自己的跨文化管理和交際的能力,幫助留學生減少文 化差異、個性差異等方面帶來的不適應、不融合;從培養單位角度,分為實踐和課 程設置兩個部分。實踐從強化重要性、增加多樣實踐機會、擴大監管力度三個維度 努力提升留學生的教學實踐質量。
    當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兩方面:有些學校的留學生的 論文或學校的部分留學生論文并沒有收錄到知網等公開資料平臺,搜集時常常遇到 阻礙,本文最終在吉林省的高校中收集到四所學校的 165 篇留學生論文。其次,調 查對象數量不充足,在發放問卷過程中,大多數畢業年份久遠的留學生都已經回到
    38
    自己的國家,加之疫情原因,回收的問卷數量較少,調查研究的結論存在不足。
    總之,本研究僅選取吉林省內高校的留學生論文選題作為研究對象,在理論和 實踐上都有一定的意義,但因問卷調查基數略有不足以致分析沒有面面俱到。希望 今后在漢碩留學生論文選題的研究領域中,會有更多的數據填補進來,形成更全面 的區域化內容,更全面的了解留學生論文選題的地域化特點。甚至可以擴大本文的 研究范圍,推測出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論文選題的動向,豐富學界關于此類研究 的分析,使整個專業欣欣向榮、繁榮發展。
    39
    參考文獻
    1.文件報告[R]
    [1]國務院學位辦.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R],2007.
    [2]國務院學位辦.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R],2009.
    [3]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外國留 學生指導性培養方案[S],2009.
    [4]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撰寫指導 性意見(試行)[S],2012.
    2.著作[M]
    [5]曹賢文.應用語言實證研究方法與量化數據分析一一對外漢語教學研究視角[M].北京:世界圖 書出版公司,2013.
    [6]馮凌宇,王萍麗.國際漢語教學論文寫作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7]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4.
    [8]魯健驥.對外漢語教學思考集[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3.
    [9]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
    [10]王繼紅,高育花.漢語國際教育專題研究類學位論文撰寫現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2012.
    [11]文秋芳,俞洪亮,周維杰.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 社,2004.
    [12]肖奚強,顏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質量分析[A].中國國家開放大學;漢語 國際教育人才培養理論研究[C].中國國家開放大學,2011,15.
    [13]亓海峰,曹儒.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寫作分析與指導[M].北京:華語教育出版社,2015.
    [14]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4.
    [15]張高翔.漢語國際教育調查與研究[M].云南:云南大學出版社,2013.
    3.期刊[J]:
    [16]丁安琪.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的思考J].國際漢語教育,2011,02.
    [17]馮麗萍.論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培養中的若干問題[J].長江學術,2009,01:114-118.
    [18]姜涵予.漢語國際教學中語言文化因素的融入[J].科技資訊,2018,16(02):182-184
    40
    [19]李東偉,吳應輝.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模式現狀與優化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17(10): 62-66.
    [20]劉楚群,冷凌飛.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調查研究J].漢語應用語言學研究,201 9(00):115-124
    [21]孟瑞森.談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外國留學生培養[J].語文學刊,2011(13):117-119.
    [22]馬燕華.論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評價標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07:64-68.
    [23]亓海峰.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方法調查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5,13(1)
    [24]汪國勝.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相關問題的反思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 1,04:26-30.
    [25]王蒙.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泰國來華留學生碩士論文語言特征分析及教學啟示J].海外華文教 育,2017(10):1384-1394.
    [26]王添淼,鄭又嘉.兩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對 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7(15)
    [27]汪雯婷.蘇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教學技能的培養[J].文學教育,2016,01:76.
    [28]周國鵑.從學位論文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一以J省S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 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04:87-89.
    [29]周小兵.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畢業論文的研究設計與寫作(上下)[J].學科建設研究,2017,02: 25-40.
    [30]朱志平.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能力的培養一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的可持續發展J].國際漢 語教育,2013(02):3-12+176.
    4.學位論文:
    [31]陳歡歡.天津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培養現狀調查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8.
    [32]董秋瑾.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外國留學生培養現狀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
    [33]范路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論文選題研究[D].蘭州大學,2021.
    [34]樊淑娟.關于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1-2015)的實證研究[D].廣西大 學.2016
    [35]房雙玲.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析——以黑龍江大學2013-2014級學生為例 [D].黑龍江大學,2016.
    [36]郭小瑜.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培養的研究與實踐——以蘇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 培養實踐為案例[D].蘇州大學,2014.
    41
    [37]韓玉.東北三省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D].吉林大學,2020.
    [38]郝佳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分析[D].鄭州大學,2018.
    [39]金中原.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分析[D].鄭州大學,2016.
    [40]潘陽.近五年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論文選題調查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21.
    [41]石蕾.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以安徽大學為例[D].安徽大學,2017.
    [42]楊凝卓.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學位論文現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43]楊碩.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44]張琳琳.高校來華留學生管理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45]周美瑤.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析[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
    [46]張珊.中央民族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外國留學生論文摘要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
    5.
    [47]張喻.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調查研究[D].河北大學,2015.
    5.外文資料:
    [48]Hawkins, John.Definiteness and Indefinteness: A Study in reference and grammaticality pr ediction[M].London:CroomHelm,1978.
    [49]L£elinke匚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 ng,1972.
    [50]Ping Jiang. Research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9.
    [51]Xiaoqiu Pe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 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J].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201 9.
    [52]Yunzhong Cui. Analysis on Effectiveness of Aesthetic Gene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J].Organic Chemistry: An Indian Jour
    nal,2017.
    [53]Yunzhong Cui. Reflection on Practice of Aesthetic Infiltration in Aerobics Teaching[J].Org anic Chemistry: An Indian Journal,2017.
    [54]Yong Wu.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J].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 es,2020.
    42
     
    附 錄 A
    四所高校 2011-2020 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學位論文題目統計表
    吉林大學留學生學位論文題目
    時間 論文題目 選題類別 選題
    內容 國別(論文/
    作者)
    2020 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大學漢語教 學情況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烏克蘭
    2020 俄羅斯學生漢語泛義動詞“弄”的 學習情況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俄羅斯
    2019 阿根廷本土漢語初級學生介詞習
    得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阿根廷
    2019 尼日利亞學生漢語定語習得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尼日利亞
    2019 韓國學生漢語名詞借用動量詞習
    得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韓國
    2019 烏克蘭基輔格里琴科大學漢語教
    學情況調查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烏克蘭
    2019 母語為烏克蘭語學習者漢語可能 補語習得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烏克蘭
    2019 尼日利亞本土學生漢語成語習得
    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尼日利亞
    2019 韓國江原道原州市蘋果漢語培訓
    機構教學情況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9 漢語與西班牙表人詞綴比較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西班牙
    2019 J 大學國際學生對中國文化課偏好 度調查分析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無/韓國
    2019 尼日利亞學生漢語“被”字句習得
    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尼日利亞
    2019 漢語和土耳其動物及顏色類成語
    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土耳其
    2018 影視教學法在韓國國立木浦大學 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8 印尼學生習得漢語可能補語偏誤
    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印尼
    2018 韓國京畿道地區觀光漢語專業漢 語教育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43
     
     
    2018 漢俄存在句句法結構及語義對比
    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俄羅斯
    2018 韓國水原專科大學漢語教育現狀 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8 泰國學生新HSK四級書寫部分偏誤 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泰國
    2018 漢烏常用諺語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烏克蘭
    2018 漢語存在句在烏克蘭語中的對應
    表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烏克蘭
    2018 俄羅斯學生使用漢語網絡學習平 臺情況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偏誤習得研究 俄羅斯
    2018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孔子學院
    漢語顏色詞教學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阿根廷
    2018 俄語母語者習得漢語“被”字句偏
    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俄羅斯
    2018 泰國學生漢語程度補語習得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泰國
    2018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孔子
    學院漢語教學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阿根廷
    2018 烏克蘭小學漢語教材本土化編用 研究——以《中文課本》和《漢語 新起點》為例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烏克蘭
    2018 韓國本土初中漢語教科書《生活漢 語》研究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韓國
    2018 韓國日據時期漢語會話書《漢語大
    成》與《支那語大海》比較研究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韓國
    2017 漢語“依據類介詞”在俄語中的對
    應表達及教學策略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俄羅斯
    2017 印尼學生漢語語氣詞“吧”、“嗎”、
    “呢”偏誤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印尼
    2017 阿根廷學生漢字習得的難點及教 學策略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阿根廷
    2017 俄語母語者中俄數學符號使用習
    慣與文化差異研究 專題研究 文化研究 俄羅斯
    2016 蒙古國中小學生習得漢語疑問語 氣詞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蒙古
    2016 漢越網絡聊天語言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越南
    2016 對越漢語進行體教學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越南
    2016 韓國零基礎成人漢語教學調查與
    研究——以 CHINARO 為例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6 韓國高中漢語教學的調查研究一
    以全羅南道光州光域市為例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6 漢日近義動詞對比分析及偏誤研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日本
    44
     
     
    2016 泰國本土學生漢語區別詞習得研 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泰國
    2016 印尼學生漢語前綴后綴習得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印尼
    2016 在華馬德里留學生漢語學習的現 狀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偏誤習得研究 馬里(非洲)
    2016 漢語初級綜合教材《漢語教程》在
    泰國大學使用情況的調查與研究 調研報告 教材研究 泰國
    2015 蒙古國希望漢語中學教學調查報 告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蒙古
    2015 漢語和泰語新詞對比研究
    (2010-2011)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泰國
    2015 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漢越否定副 詞“不/Kh(?)ng”、“沒/chua” 的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越南
    2015 韓漢常用表人后綴對比與對外漢 語教學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韓國
    2015 韓語背景的漢語學習者母語語氣
    副詞負遷移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韓國
    2015 越南學生漢語近義語氣副詞習得 情況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5 韓國初中漢語教育情況及完善方 案——以“京畿道地區”為例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5 泰國中高級學生漢語文化講座設
    計——以《后宮甄嬛傳》花卉文化 為例 教學設計 文化研究 泰國
    2015 新加坡與北師大小學語文教材漢 字教學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新加坡
    2014 韓國學生習得漢語聲調偏誤分析 及教學建議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韓國
    2014 現代漢語數詞文化內涵研究 專題研究 文化研究 無/越南
    2014 越南語背景的漢語學習者母語副 詞的誤推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4 越南學生習得漢語泛義動詞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4 對俄漢語量詞教學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俄羅斯
    2014 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動詞偏誤分 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韓國
    2014 韓國高中教科書《中國語I》練習 題及其與正文之間的關聯性研究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韓國
    2014 對韓漢語自學教材編寫研究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韓國
    2014 上古漢語及現代漢語篇章主述位 推進模式對比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無/俄羅斯
    2013 漢語介詞“從,在,對,給”與相 應的韓語表現對比分析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韓國
    2013 漢語和韓語否定詞對比分析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韓國
    45
     
     
    2013 漢韓外來語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韓國
    2013 漢越視覺動詞語義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越南
    2013 漢越聲母系統考察與漢語聲母習
    得的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3 漢韓近義漢字詞對比與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韓國
    2013 漢越俚語對比研究及學習漢語中 應用探析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越南
    2013 越南學生漢越詞的負遷移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3 烏克蘭小學本土漢語教材編寫研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烏克蘭
    2013 兒歌在韓國兒童漢語教學中的作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3 越南學生漢語介詞偏誤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3 越南學生學習“對”、“對于”和 “關于”等介詞的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3 漢韓語“做/(?) (hada) ”對 比與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韓國
    2013 現代漢語泛義動詞“打”的詞義與
    越南語動詞“(?)anh ”對比研 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越南
    2012
    -21 韓國訪問式漢語初級教材分析— —以《區蒙漢語》《彩虹漢語》教 材為例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韓國
    2012 西西伯利亞地區高等院校漢語教 學“三教”問題調查報告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俄羅斯
    2012 中俄互譯過程中對等程度的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俄羅斯
    2012 漢俄慣用語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俄羅斯
    2012 韓國留學生習得重復義“還”、
    “再”、“又”的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韓國
    2012 越南學生習得漢語“嗎”、“吧”、
    “呢”疑問句的考察及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2 韓國漢語高考試題分析及語法指
    導方案(以07 年度-11年度語法題 中心) 專題研究 漢語考試比賽研
    韓國
    2012 漢—越雙語版《漢語教程》研究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越南
    2012 韓國高中初級漢語教材研究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韓國
    2012 現代越南語中的古代漢語借詞研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越南
    2012 《三藏法數》中佛教術語漢譯越研 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越南
    2012 漢泰祝愿語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泰國
    46
     
     
    2012 越南學生漢語概數習得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2 韓國高中漢語教材漢文化內容現 狀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文化研究 韓國
    2012 越南高校高級漢語閱讀教材對比 分析——以《高級漢語閱讀》、《現 代漢語閱讀教程》、《發展漢語: 高級漢語閱讀》為例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越南
    2012 越南學生學習漢語心理動詞偏誤 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2 越南學生介詞“給”的習得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2 中烏植物類成語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烏克蘭
    2012 漢法常用時態對比及其法語背景
    留學生習得的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法語/阿爾 及利亞(非 洲)
    2012 越南學生學習漢語范圍副詞的偏 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2 越南學生習得漢語方位詞空間隱 喻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1 漢越無標記比喻性成語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越南
    2011 漢越有關人手動作動詞的詞義對
    比分析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越南
    2011 俄羅斯學生趨向補語學習及其偏
    誤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俄羅斯
    2011 泰國烏汶小學學生漢字筆順學習 情況調查 調研報告 偏誤習得研究 泰國
    2011 泰國大學生學習漢語中的英語外 來詞策略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泰國
    2011 泰國烏汶大學漢語教學現狀與思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泰國
    2011 漢越中醫詞匯比較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越南
    2011 漢越副詞“又、再”與“lai”的
    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越南
    2011 布宜諾斯艾利斯漢語學習環境的 描述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中文學
    習現狀的分析與思考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阿根廷
    2011 越南留學生“比”字句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越南
    2011 對越初級漢語聽力課教學策略研 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越南
     
    東北師范大學留學生學位論文題目
    47
     
    時間 論文題目 選題類別 選題 內容 國別(論文/
    作者)
    2020 基于漢俄對比的俄羅斯學生漢語 結果補語偏誤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俄羅斯
    2020 對蒙古國學生習得漢語專用動量
    詞偏誤情況及教學策略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蒙古
    2019 泰國學生漢語情態補語偏誤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泰國
    2018
    2017 韓國學生結果補語習得情況考察 調研報告 偏誤習得研究 韓國
    2016
    2015 對韓漢語初級口語課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5 蒙古學生漢語簡單趨向補語習得 情況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蒙古
    2015 漢越介詞對比研究及越南學生使
    用漢語介詞的調查分析 調研報告 語言本體對比研
    越南
    2015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初中漢語課 堂趣味性教學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澳大利亞
    2014 初級階段土耳其學生漢語聽力障 礙及其對策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土耳其
    2014 蒙古國旅蒙華僑友誼學校高年級 漢語課教學現狀調查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蒙古
    2014 漢蒙方位詞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研究 蒙古
    2014 韓國京畿道地區高中漢語教育存 在的問題及對策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3 韓國漢語教育現狀綜述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3 跨文化視角下的俄羅斯學生漢語 十二生肖動物熟語的教學研究 專題研究 文化研究 俄羅斯
    2013 新 HSK(5 級)閱讀有效策略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考試比賽研
    無/韓國
    2013 蒙古學生學習漢語介詞“從”和
    “離”的偏誤分析與教學對策研 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蒙古
    2013 漢語大賽在國際漢語教學模式上 給予我們的啟示 專題研究 漢語考試比賽分
    無/韓國
    2013 蒙古國學生學習漢語介詞“對” 和“對于”的偏誤分析及教學策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法 蒙古
    2013 面向口語測試的韓國學生漢語口 語教學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2 中日初級漢語口語教材的調查分 析 調研報告 教學分析 日本
    2012 關于韓國大學入學考試漢語科目
    的研究 調研報告 漢語考試比賽研
    韓國
    48
     
     
    2012 漢越詞對漢語教學的影響與教學 策略——以《漢語教程》(第一 冊上、下)為例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越南
    2012 對西班牙人漢字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漢語教學研究 西班牙
    2012 韓漢同形漢字詞對漢語初學者的
    影響及教學策略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究 韓國
    2012 留學生成語學習策略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無/韓國
    2012 在華德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 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文化研究 德國
    2012 針對韓國人的漢語“過去時”的 教學對策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2 高中漢語的游戲活動方案 教學設計 漢語教學研究 無/韓國
    2012 發展漢語《初級漢語聽力》(上 冊)和《目目吞呂5曰仝N (winwin 漢語聽力)》比較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無/韓國
    2012 俄羅斯哈巴省漢語教學歷史及現 狀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俄羅斯
    2012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不列顛卡
    (Britanika)私立語言學校俄羅 斯學生漢語詞匯學習情況的調查 與分析 調研報告 漢語習得研究 俄羅斯
    2012 關于漢語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研究 教學實驗報 告 偏誤習得研究
    2012 土耳其學生運用漢語單音節趨向
    補語偏誤分析及其教學對策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土耳其
    2012 基于智能手機的漢語教育應用軟 件設計——依據《博雅漢語 初級 起步篇 I》 教學設計 漢語教學研究 無/韓國
    2012 多媒體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
    運用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無/韓國
    2011 漢韓語序對比與漢語閱讀教學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分 析 韓國
    2011 韓國第七套中國語教科書的詞匯
    分析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韓國
    2011 游戲教學法在韓國兒童漢語教學
    中的應用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1 蒙古學生漢語聽力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蒙古
    2011 中國高考語文卷與馬來西亞獨中
    統考華文卷對比分析 專題研究 漢語考試比賽研 究 馬來西亞
    2011 馬來西亞董教總版初中《華文》 與人教版初中《語文》范文系統 的比較研究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馬來西亞
    2011 漢語視聽教學方案設計一一以 動畫片《視長江七號愛地球》教 學為例 教學設計 漢語教學研究 無/韓國
    49
     
     
    2011 對蒙古國大學生的漢語偏誤分析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蒙古
    2011 《漢語會話301句》與《JRC快樂 漢語》的比較研究 專題研究 教材研究 無/韓國
    2011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時間副詞教
    學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無/韓國
    2011 對韓漢語語音教學方法研究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1 留學生的漢語慣用語分級研究 專題研究 偏誤習得研究 無/韓國
    2011 對外漢語影視教學研究——以
    《家有兒女》為例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無/韓國
    2011 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糾錯問題研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無/韓國
     
    吉林外國語大學留學生學位論文題目
    時間 論文題目 選題類別 選題 內容 國別(論文/ 作者)
    2020 韓國培材大學中國文化課程教學 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韓國
    2019 塔吉克斯坦漢語教學現狀調查研 究——以塔吉克斯坦國立民族大 學孔子學院為例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塔吉克斯坦
    2019 蒙古育才學校漢語教學現狀調查
    報告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蒙古
    2019 俄羅斯漢語教學現狀調查——以 莫斯科國立大學為例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俄羅斯
    2019 塔吉克斯坦國立民族大學與國立 語言院漢語教學現狀調查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塔吉克斯坦
    2019 漢語和吉爾吉斯語顏色詞文化內 涵差異及教學策略研究 調研報告 語言本體對比研
    無/吉爾吉斯 斯坦
    2018
    2017 基于中俄不同語言文化觀念的漢 語詞匯教學 專題研究 漢語教學研究 俄羅斯
    2011
    2016
     
    延邊大學留學生學位論文題目
    時間 論文題目 選題類別 選題 內容 國別(論文/ 作者)
    2020 老撾萬象市國立大學中文系漢語 教學情況調查研究 調研報告 漢語教學研究 老撾
    2019 漢泰頻率副詞“還”“再”“又” 對比研究 專題研究 語言本體對比研
    泰國
    2011
    2018
    50
    附 錄 B
    親愛的同學:
    您好!我們誠邀您參加本次調查。我正在為碩士學位論文收集數據,本問卷目的是了解影 響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因素,為進一步提升學位論文的質量提供參考。本調查不是考試, 沒有對錯,您也不需要署名,對于您填寫的信息我們將嚴格保密。請您根據自己的真實想法填 寫。非常感謝您的幫助!
    第一部分 基本情況調查
    1.您的碩士學位論文題目是:(若不確定可不填)
    Title of your master's Dissertation
    2.您的國籍是:Nationality
    3.您的畢業學校是: Master's school
    4.您的畢業時間是:(如2020屆) Graduation time
    5.您的學位論文屬于以下哪類?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does your dissertation fall into?
    A.漢語教學研究(如教學現狀、教學法、某個語言要素)
    B.偏誤習得研究(如偏誤研究、語言要素習得)
    C.語言本體對比研究(如中英對比)
    D.教材研究
    E.漢語教師研究
    F.文化研究
    G.漢語考試比賽研究(如HSK、漢語橋)
    H.其他 (不知道哪一個可填在此處)
    A.Research on Chinese teaching (such as teaching status, teaching methods, a language element)
    B.Error acquisition research (such as error research, language element acquisition)
    C.Comparative study of language ontology (such as Chinese English comparison)
    D.Textbook research
    51
    E.Research on Chinese teachers
    F.Cultural Studies
    G.Research on Chinese test competition (such as HSK, Chinese Bridge)
    H.Other (I don't know which one can be filled in here)
    第二部分 影響選題因素情況調查
    6.您確定論文選題前參與學術活動的次數是:
    How many times did you participate in academic activities before choosing the topic?
    A.1-10 次 B. 10-20 次 C. 20-40 次 D. 40 次以上
    7.您的學位論文選題與研究生期間的學術活動是否有關?
    Is the topic of your dissertation related to the academic activities during your postgraduate period?
    A.密切相關 B. 比較相關 C. 基本相關 D. 不太相關 E. 完全不相關
    8.在確定學位論文選題時,您的漢語水平是:
    When determining the topic of your dissertation, what is your Chinese level?
    A. HSK4 級以下 B. HSK4 級 C. HSK5 級 D. HSK6 級
    9.您的漢語水平是否影響您的學位論文選題?
    Does your Chinese proficiency affect the topic selection of your dissertation?
    A. 影響非常大 B. 影響較大 C. 影響一般 D. 影響較小 E. 沒影響
    10.您在確認學位論文選題之前是否更換過題目?
    Have you changed the topic before confirming the topic of your dissertation?
    A. 0 次 B. 1-2 次 C. 3-5 次 D. 5 次以上
    11.您更換題目的原因是:(可多選)
    Why did you change the topic?
    A. 題目表述不當 B. 可操作性不強 C. 資料收集困難 D. 缺乏研究價值 E. 選題難 度較大 F. 寫作能力有限 G. 不存在此問題 H. 其他 (請填寫具體內容)
    A. Improper description of the topic B. Poor operational C. difficulty in data collection D.
    Lack of research value E. Difficult topic selection F. Limited writing ability G. there is no such problem H. Other (please fill in the details)
    12.您的學位論文選題來源?(可多選)
    The source of your thesis topic?
    A. 本科專業方向 B. 實習經歷 C. 研究生課程內容 D. 導師建議 E. 科研學術活動
    52
    F. 自己的興趣 G. 社會熱點 H. 其他 (請填寫具體內容)
    A.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B. Internship experience C. Postgraduate course content D. Tutor advice 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cademic activities F. Own interests G. Social hot spots H. Other (please fill in the details)
    13.您的本科專業對學位論文選題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your undergraduate major on the topic selection of your dissertation.
    A. 影響非常大 B. 影響較大 C. 有影響 D. 影響較小 E. 沒影響
    14.您的學位論文選題與實習經歷是否有關?
    Is the topic of your dissertation related to your internship experience?
    A. 密切相關 B. 比較相關 C. 基本相關 D. 不太相關 E. 完全不相關
    15.您實習內容中對學位論文選題影響最大的是:
    In your internship, what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topic selection?
    A. 實習當地的語言或文化 B. 實習遇到的教學或管理問題 C. 實習老師對你的指導
    A. Internship local language or culture B. teaching or management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internship C. The teacher's guidance to you during the internship
    16.您在學位論文選題前和導師的聯系程度
    How much contact did you have with your tutor before choosing the topic of your dissertation?
    A. 密切聯系 B. 較多聯系 C. 很少聯系 D. 幾乎不聯系
    17.導師對您指導較少的原因是:(可多選)
    The reason why your tutor gives you less guidance?
    A. 導師教學工作忙 B. 導師指導學生多 C. 導師行政管理任務重 D. 工作變動 E. 學 生自己的問題 F. 不存在此問題
    A. Tutors are busy in teaching B. tutors guide many students C. tutors have heavy administrative tasks D. job changes E. students' own problems F. there is no such problem
    18.您與導師聯系較少的原因是:
    The reasons why you have less contact with your mentor?
    A. 不擅長主動與導師聯系 B. 對選題沒什么想法,不知道怎么和老師溝通 C. 自己能確 定選題,不需要聯系 D. 無法與導師取得聯系 E. 不存在此問題
    A. I'm not good at contacting the tutor actively B. I have no idea about the topic and don't know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teacher C. I can determine the topic and don't need to contact D. I can't get in touch with the tutor E. there is no such problem
    53
    19.您在學位論文選題過程中,希望得到導師哪些方面的幫助?(可多選)
    What kind of help do you want from your tutor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topics for your dissertation?
    A. 提供寫作思路 B. 指導研究方法 C. 提供文獻資料 D. 把握研究方向 E. 給予針 對性建議 F. 其他 (請填寫具體內容)
    A. Provide writing ideas B. guide research methods C. provide literature D. grasp the research direction E. give targeted suggestions F. others (please fill in the details)
    20.學校的培養方式對您學位論文選題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the school's training mode on the topic selection of your dissertation
    A.影響非常大 B.影響較大C.影響一般 D.影響較小E.沒影響
    21.您的學位論文選題與研究生課程內容是否有關?
    Is the topic of your dissertation 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graduate courses?
    A. 密切相關 B. 比較相關 C. 基本相關 D. 不太相關 E. 完全不相關
    22.所學課程中哪些對你的學位論文選題幫助最大?(可多選)
    Which courses are most helpful to your thesis topic selection?
    A.核心課程(聽說課、閱讀課、寫作課、綜合課)
    B.教育與教學類課程(漢語課堂教學法、偏誤分析、案例分析、第二語言習得)
    C.文化課
    D.公共課
    A.Core courses (such 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comprehensive courses)
    B.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urses (such as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error analysis, case analys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Culture Course
    D.Public Course
    23.您希望學校在論文選題指導方面做哪些工作?
    (如開設學位論文寫作課程、多提供參加學術研討會的機會、舉辦往屆畢業生學位論文交 流會、建立電子數據庫等)
    What do you want the school to do in guiding the topic selection of papers?
    ( Such as setting up dissertation writing courses, providing more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academic seminars, holding previous graduates' dissertation exchange meetings, and establishing electronic databases)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shuoshilunwenzhuanti/jioayushuoshilunwen/4518.html

    上一篇: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外國留學 生畢業論文選題研究

    下一篇:漢語母語者與學習者學術寫作元話語句干對比研究 以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為例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