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外國留學 生畢業論文選題研究

    發布時間:2022-10-10 15:07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
    從目前學界來看,有關漢語國際教育的研究范圍廣,研究角度新穎,內容全 面,學者們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存在的各類現象和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但針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近年來才應運而生,為一個新生的研 究角度。根據國內各大培養單位的培養現狀,我們可以得知不論是漢語國際教育 碩士留學生還是中國學生均需通過所在培養單位的全部培養課程,并順利完成碩 士學位論文,進行答辯,才能授予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由此可以看出完成 學位論文至關重要。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選題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而漢 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研究與日俱增能夠從側面反映出學界對 選題的重視。目前來看,選題研究以某地區、某學校某一特定年份間的選題為主, 其他研究為輔。
    通過在知網上搜查,我們可以觀察到近年來并沒有針對北方 H 高校漢語國際 教育碩士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此為例,收集該校留學生選題, 分析選題基本情況,調查影響選題因素,為提高該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 士學位論文選題質量提出拙見。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北方 H 高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進行統 計分析,掌握留學生選題概況,調查影響留學生選題的因素,并考察留學生畢業 論文選題特點,以預見未來選題的發展趨勢。同時將中外學生選題進行對比,取 長補短,相互借鑒。最終根據目前選題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圍繞選題方向、選題 內容以及留學生本人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加強留學生的選題質量。
    本研究通過對北方H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2015年一一2021年碩士學 位論文選題進行研究,能夠掌握留學生選題現狀,了解留學生選題影響因素,知 曉中外學生選題差異,借此提高留學生的選題質量。我們根據現存的問題提出相 關建議,為培養單位進行培養策略的調整提供參考,進而使得培養單位培養出的 人才更能夠滿足國際中文教師要求,進而提高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的素質,
    1
    推動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的高質量產出。
    三、 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研究對象為北方H高校國際教育學院2015年一一2021年漢語國際教育 碩士外國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由于該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成立較晚,選題 資料多來自學院整理和知網搜查。經收集后,我們可以得知2015 年至 2021 年漢 碩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共84 篇,其中20 1 5 年 4 篇、2016年 10 篇、2017 年 14 篇、 2018年 11 篇、2019年 10 篇、2020 年 15 篇、2021 年 20 篇。
    此外,由于本研究會在第四章進行中外學生選題對比分析,我們將不再對同 專業中國學生畢業論文選題進行收集和分析,因楊碩(2021)的研究對象范圍與 本研究大體一致,均為哈爾濱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且年份相近,因 此,我們將選取楊碩(2021)的研究結果作為中外學生選題對比分析中中國學生 選題對比依據。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會使用統計分析法、對比分析法、歸納總結法、訪談法。
    1.統計分析法:將20 1 5 年至 2021 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畢業論文 按照年份、類別進行統計,對選題進行國別化分析,考察選題的基本情況,為總 結近六年選題特點做鋪墊。
    2.對比分析法:在統計分析后,先采取橫向對比,將各類型選題占比進行對 比。其次進行縱向對比,在不同年份下,各類型的變化趨勢。最后將國別與選題 類型聯系起來進行對比,不同國別的影響下,選題類型是否存在不同。
    3.歸納總結法:在統計分析、對比分析后,歸納選題類型變化趨勢及不同國 別影響下的選題類型結果,進一步概括出該校近七年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 士學位論文選題的特點,并根據訪談結果,總結出影響留學生選題的個人因素記 憶外在因素。
    4.訪談法:為得知留學生選題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將采用訪談法,設計相關 問題,找出影響留學生選題的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
    四、 已有研究述評
    (一)關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培養的研究
    2
    從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培養的角度來看,早在本世紀初,就有學者指出 新世紀下,留學生培養今時不同往日,如凌德祥(2000)曾指出在新世紀下,我 國的留學生教育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與機遇。其后,由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同 時招收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因此便有學者對著二者的培養模式進行對探討,試 圖通過將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培養融合,促進雙方的共同成長,如胡國暉、于穎 (2007)指出留學生教育和國內學生教育的分離導致這兩者之間沒有互動性,喪 失了互相學習的機會。也有學者分析外國學生攻讀漢碩專業的優勢和劣勢,還指 出要合理利用外國學生這一資源,如孟瑞森(2011)以留學生攻讀此專業的優劣 勢為根據,提出相應的培養建議,進而達到提高漢碩留學生培養質量的目的。還 有學者對中外學生培養狀況進行調查,如何洋(2020)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 中外學生培養狀況進行抽樣調查,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方面情況、教學方面 情況和其他方面其概況進行考察。
    大部分留學生培養研究多是針對目前留學生培養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問題, 提出建議,以達到完善留學生培養模式的目的,如蘇國營(2010)指出在高等教 育國際化的新浪潮下,應重視留學生的素質教育;董秋瑾(2012)對新疆師范大 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外國留學生培養現狀進行調查,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 解決措施;史玉才(2017)、范桂娟(2019)指出目前高校留學生的培養現狀, 并對目前留學生培養現狀下所隱藏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措施以提 高來華留學生的培養質量。
    還有學者認為再留學生培養過程中,導師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如潘東芳 (2013)強調在留學生培養的過程中,導師發揮著不可取締的作用。更有學者主 張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培養可以借鑒一些國外相關專業的相關經驗,如 張新平(2012)對國內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的培養情況進行調查,并借 鑒國外相關經驗,提出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培養的基本對策;薛新龍、 李立國(2018)在梳理歐美國家留學生教育發展管理模式后提出留學生教育發展 的管理經驗。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留學生培養同選題研究一樣,備受關注,這是因為 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可以決定選題質量的高低,在合適的培養模式下培養出的留 學生素質更高,學術能力也更強,選題質量也更好,因此留學生培養模式研究與 選題研究密不可分。
    (二)關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研究
    1.關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
    3
    通過對知網相關文獻的搜查和閱讀,我們可以從中得知,學界對漢碩學生學 位論文選題的關注度較高,有學者對于研究生如何才能選好題做出相應的研究, 如蔡翔(2004)指出研究生選題應注意的問題。也有學者將關注點放在選題本人 身上,對學生在選題的思維變化過程進行研究,如陳麗君(2009)對研究生選題 思維特點進行考察。
    但是目前來看,選題研究更多的是以某一學校、某一地區或幾年內的選題為 研究內容,展開調查分析,如肖奚強、顏明(2012)以南京師范大學 2011 屆漢語 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分析。亓海峰(2015)以國 內24所高校推薦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畢業論文為研究內容進行調查分析。劉楚群、 冷凌飛(2019)對 2009年——2017年間的8852 條漢碩論文選題進行統計分析, 將教學類選題的劃分更為細致。馬燕華(2020)對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 2009 屆至20 18屆已通過答辯的620 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進行研究, 考察選題的特點、流變、取向和不足。
    也不乏有些學者對漢碩學位論文選題分類進行研究,如李曉琪等(2002)將 選題分為語言本體、文化、習得、教學等六類。劉弘、楊喆(2013)在李曉琪的 選題分類基礎上將選題分為十個大類,并且將語言本體、文化和習得這三類論文 選題分出若干次類,更具體細致。孫偉、董淑慧(2017)根據周紅劃分選題類別 的方法對南開大學 293 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畢業論文選題進行統計分析。周 紅(2019)則是以《國際漢語教師標準》中的五個標準為五大領域為基礎,對選 題進行更加細致的分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一直以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 研究備受關注,不論是選題研究的角度,還是選題分類,都有學者對此進行分析。 學者們通過選題研究,為今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學術培養提出更多值得借鑒的 建議,為今后提高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學術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選題研究 不僅是有意義的,也是有價值的。
    2.關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
    通過在中國知網上進行相關文獻的搜查,我們可以得知近年來針對漢語國際 教育碩士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的研究與日俱增,和以往相比,學界對留學生學位 論文選題的關注有所增加,各專家學者以不同的視角進行研究,為今后的研究打 下堅實的基礎。
    王曉澎、方玲(1994)首次分析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對 1990 年至 1993年 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的特點進行總結。該篇文獻雖發表年份較早,卻是留學生選
    4
    題研究的先河。其后,便有許多學者認識到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的重要性,并對 此加以研究。如亓華(2006)通過分析外國留學生畢業論文,指出留學生畢業論 文寫作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呂軍(2006)在研 究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時,指出留學生選題存在失衡問題,并且選題還存在單一 研究某一問題且深入的選題數量較少,而與文化相關的選題數量較多的問題以及 采用對比法進行研究的選題數量也較多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呂軍提出了三點 措施,希望能改善更好地指導學生,讓學生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寫作;蔡明宏 (2016)基于國別角度,分析在華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探討不同國別歷年選題 數量的變化、國別與畢業論文分數和選題范圍的相關性,針對選題的豐富性與平 衡性不成正比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根據上述研究,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雖然各 學者研究年份不同,但都反映了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共存的特點和問題,學者們 普遍認為留學生選題存在失衡現象,某一類論文選題數量過多,而某一類論文選 題數量過少。
    從研究角度來看,留學生選題研究角度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選取不同的研究對象。我們可以觀察到留學生選題研究大多圍繞某 一學校或某一地區的高校展開,以觀測某一學校或某一地區高校漢碩研究生留學 生選題的情況,例如楊凝卓(2019)以山東大學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為研究對象 進行調查研究;韓玉(2020)以東北三省六所高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的畢 業論文選題為研究對象展開調查;張少云(2021)以上海 6所高校的漢碩研究生 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的方式對留學生選題進行調查。
    第二種,中外漢碩學生選題對比。有部分學者將中外漢碩學生論文選題對比 作為選題研究中的某一角度,如張幼冬(2017)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中外學 生的畢業論文選題進行對比,從中觀察選題規律和特點。王藝璇(2021)將上海 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從視角、形式和內 容三個方面進行對比,考察二者之間的差異。基于對比分析的角度下,選題研究 能夠更加清晰地觀察到,與中國學生選題相比,留學生選題具備的特點以及存在 的問題。
    第三種,從論文寫作研究論文選題。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學者在研究留學生論 文寫作時發現選題問題的重要性。如金寧(1998)指出在指導留學生進行畢業論 文寫作時常出現選題不當的問題;呂軍(2007)也曾指出針對留學生在選題階段 出現的種種問題。張全真(2020)在研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畢業論文 寫作問題時,曾通過訪談法,對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進行調查分析。他將論文選
    5 題困難列在第一位,由此可見大部分留學生認為選題并非易事,而且根據訪談內 容可以判斷出大部分留學生已經意識到選題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從選題研究角度的豐富性看出學界對選題的日益重視, 越來越多的學者意識到留學生在進行選題時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 出相關建議,為各培養單位進一步提高留學生學術能力提供更多借鑒。
    第二章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情
    況分析及選題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等網站的選題搜查以及學院歷年選題整理,我們找到 2015 年至 2021 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共 84 篇,其中 2015 年 4 篇、2016年 10篇、2017 年14 篇、2018年 11篇、2019 年10 篇、2020年 15篇、 2021年 20篇。下面將從以下兩個角度考察選題基本情況,分別是選題類型分析和 選題內容類型分析。其次,留學生在選擇論文題目的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 響。為了解留學生選題影響因素,我們將采取訪談法展開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 行分析,歸納總結留學生選題影響因素。
    一、學位論文選題情況分析
    (一)學位論文選題類型分析
    《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 位論文撰寫指導性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性意見》)中明確指出本漢 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形式主要分為以下五種類型:調研報告、教學實驗 報告、案例分析、教學設計和專題研究。我們以《指導性意見》為基礎,將該校 近7年的選題進行分類。
    1.學位論文選題類型分類
    本研究以《指導性意見》中的五種學位類型為基礎,根據選題實際情況,對 選題進行分類。我們將統計出的選題主要分為五大類,分別是調研報告類、教學 實驗報告類、案例分析類、教學設計類與專題研究類。其中調研報告類主要是針 對與漢語國際教育相關現狀進行調查,最終將調查結果整理成文字資料,并根據 現狀提出相關建議;教學實驗報告類是針對某一課型,選擇教學對象,設計實驗 ,在固定時間段內,多次反復地進行教學實驗,并將實驗設計、實驗過程以及實 驗結果記錄成冊,為今后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案例分析類是指將與漢語國際教 育相關的真實存在的兩難情況或可以反應有關漢語國際教育基本原理的典型性事 件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問題,分析問題產生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教學 設計類是指基于某一原理下,為達到在該原理指導下所形成的教學目標,針對某 一課型,某一教學對象,對某篇課文或教材如何展開教學才能達到設定的教學目
    7
     
    標進行研究;專題研究類是指對與漢語國際教育相關問題或相關問題的某一問題 進行剖析,最終形成文字資料。
    2.學位論文選題類型占比 我們將收集到的84篇選題按照年分級類別進行劃分,如表2-1、圖2-1所示。
    表 2-1 漢碩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類型數量及占比情況表
    、類型 年份c 調研報告 教學實驗報告 案例分析 教學設計 專題研究
    2015 2 0 0 0 2
    50% 0% 0% 0% 50%
    2016 7 0 0 0 3
    70% 0% 0% 0% 30%
    2017 9 0 0 1 4
    64.28% 0% 0% 0.07% 28.57%
    2018 5 0 0 1 5
    45.45% 0% 0% 0.09% 45.45%
    2019 7 0 0 0 3
    70% 0% 0% 0% 30%
    2020 10 0 0 0 5
    66.67% 0% 0% 0% 33.33%
    2021 12 0 0 2 6
    60% 0% 0% 10% 30%
    合計 52 0 0 4 28
    61.90% 0% 0% 0.04% 33.33%
     
     
    ■調研報告■教學實驗設計■案例分析■教學設計■專題研究
     
    圖2-1漢碩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類型占比分析
    根據表2-1及圖2-1可知,漢碩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類型存在極不平衡的現象, 從整體上來看,在五種論文類型中,調研報告類整體數量最多(52篇),占比最 大為61.90%,并且在每一個年份中,均有較大占比;其次是專題研究類,位居第 二,數量較多(28篇),占比為33.33%,在每一年中均有所出現。教學設計類選 題數量較少位列第三,數量非常少,近七年僅僅4篇,占比為0.04%;教學實驗報 告類和案例分析類選題數量至今為0。
    從個別來看,根據表2-1可知,2015年至2021年,調研報告類在各年占比中, 2020年占比最大(66.67%),2018年占比最小(45.45%),2021年數量最多(12 篇),2015年數量最少(2篇),這是因為2013年是該校國際教育學院第一年招收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招生不多,因此申請2015年畢業的留學生數量較少, 畢業論文選題數量較少,占比較小;專題研究類在各年占比中,2015年占比最大 (50%),數量最小(2篇),這是因為2015年選題總數不多,僅4篇,專題研究類 選題則占據有2篇,所以出現這一現象。此外,2017年占比最小(28.57%),2021 年數量最多(6篇)。教學設計類選題僅在3個年份中有所出現,分別是2017年、 2018年和2021年,其中2021年占比最大(10%),數量也最多(2篇)。而教學實 驗報告類以及案例分析類選題至今為止未曾出現過,這是因為教學實驗類選題實 驗周期長,并且,對于部分留學生來講,實驗設計以及實驗結果記錄,相比較而 言,難度較大,因此選擇的人數少,選題出現的次數也少。而案例分析類選題既 要求案例的針對性、典型性、具體性,還要求案例分析具有一定邏輯性,且要根 據某一理論進行分析,對與留學生而言,撰寫此類選題并非易事。從上述的分析 中,我們發現,調研報告類和專題研究類均出現2021年數量最多,但并非占比最 大的一年這一現象,這是因為盡管調研報告類和專題研究類選題數量在這一年達 到峰值,但2021年選題總體數量最多,其他類型選題數量也較多,所以導致了這 兩種類型的選題在2021年占比并非最大的選題類型。
    我們發現《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外國留學生培養方案》(以下 簡稱《留學生培養方案》)中明確指出,漢碩留學生的學位論文應以針對本國學 生的教學實驗報告、教學典型案例分析、教學設計為主。但該校留學生選題以調 研報告類、專題研究類以及教學設計類選題為主,這與《留學生培養方案》存在 一定偏差,但經過對選題的統計與篩查,我們發現84篇選題中有80篇選題以某一 國家為研究范圍,這一現象的出現表明該校留學生選題能夠在《留學生培養方案 》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優勢進行相應的調整。同時新冠疫情的不穩定性導致部分 留學生滯留海外,卻為留學生開展當地調查提供了條件。
    3.學位論文選題類型數量變化趨勢
    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類型數量變化趨勢如圖2-2所示。
     
    根據圖2-2可知,調研報告類整體呈曲折上升趨勢,且增幅較大,2015年至2017 年穩定上升,2018年出現下降趨勢,這是由2018年畢業的留學生數量降低,畢業 論文篇數下降,導致該類型選題數量減少。在保證學生數量逐年增長的前提下, 調研報告類選題數量有很大可能在今后也保持著增長的態勢,2019年開始大幅增 加,在2021年出現峰值(12篇),數量為5篇;專題研究類整體緩慢上升,和調研 報告類漲幅相比幅度較小,2015年至2018年,數量逐年增加,2019年出現最低點 (3篇),2020年至2012年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在2021年出現最高點(6篇) ;教學設計類平穩發展,數量增加變動不大,2015年至2016年五增加,2017年至
    10 2018年開始相符增加,2019年至2020年開始回落,2021年數量最多(2篇);教學 實驗設計類以及案例分析類近七年無變動。
    (二)學位論文各類型選題內容分類分析 從以上內容中,我們對漢碩留學生選題類型、各類型選題占比情況以及各類 型選題的歷年變化趨勢有了大致的了解,以下將對選題內容做進一步分析。
    1.學位論文選題內容分類 2015年至2021年共84篇選題,數量較少,但種類繁多。通過對選題內容的分 類整理,現分成十一個大類,如表2-2所示。
    表 2-2:漢碩學位論文選題內容類型分類
    1.漢語教學現狀類 2.中外對比類
    3.教材分析類 4.HSK 相關研究類
    5.教學設計類 6.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
    7.中華文化傳播類; 8.教學資源拓展類
    9.跨文化交際類 10.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
    11.習得偏誤類
    其中,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我們將漢語教學現狀類、中外對比類、教材分 析類、HSK相關研究類、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以及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 類這六類進一步分類。具體分類情況如下。
    漢語教學現狀類選題分類情況如圖2-5所示,主要分成有關某地區類、有關孔 子學院或孔子課堂類、有關某一大學類、有關某一中學小學幼兒類(以下簡稱某 中小幼類)、有關某類型社會人員類。
     
     
    11
     
     
    圖2-4 中外對比類選題分類情況
    中外對比類選題分類情況如圖2-5所示,主要分成中外語言機構文化傳播對比 類、中外語言中部分組成對比類、中外中文教育對比類以及中外中文考試對比類
     
    圖2-5 中外對比類選題分類情況
    HSK相關研究類選題分類情況如圖2-6所示,主要分成HSK考試類、HSK教材教學 策略類。
     
    圖2-6 HSK相關研究類選題分類情況
    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選題分類情況如圖2-7所示,主要分成孔子學院發展情況 類、孔子學院水平考試類。
     
    圖2-7 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選題分類情況
     
    12
     
    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選題分類情況如圖2-8所示,主要分成留學 生學習情況類、留學生習得情況類。
     
    圖2-8 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選題分類情況
    由于部分選題存在兩種類型交叉的情況,因此根據選題中具體的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以及學位論文中的側重點進行分類,將某一部分選題歸為大類中,方便 統計與整理。
    在對選題內容分類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們將對選題內容分類做進一步的闡 述與說明。漢語教學現狀類通常是對某一地區或某一機構的漢語教學情況進行調 研,對調研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并結合當地情況,給出恰當的建議,促進更高效 的漢語學習。雖然部分選題研究對象的范圍為孔子學院等,但選題研究重心為漢 語教學現狀或漢語學習情況,因此,我們將部分涉及孔子學院的選題歸為漢語教 學類,而不是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中外對比類是指在中外兩國之間找到相同卻 又不同的地方進行對比,為今后的中外對比研究開拓視角;教材分析類是指對教 材的詞匯、語法、文化內容、功能部分進行分析,指出該教材目前存在的問題, 并根據現存問題提出修改建議,為今后研究和編寫更多更優秀的中文學習書籍打 下基礎,同時也為使用書籍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幫助;HSK相關研究類主要是對HSK下 不同級別的考試與教材進行調研與分析,追尋效率更高的考試技巧以及更好的教 學方法與策略,為提高留學生漢語水平出謀劃策;教學設計類是基于某一理論, 選定教材和研究對象,對教學環節進行設計,以期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孔子學 院相關研究類是指針對孔子學院的某一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為作更深層次的研 究做準備;中華文化傳播類是指對某一地區中華文化傳播情況進行調研,為今后 能夠更廣泛地傳播中國文化提供指向;教學資源拓展類是指為使漢語教學更加貼 近學生生活,方便學生理解知識點,教師在進行漢語教學時引入相關的多媒體教 學資源;跨文化交際類是指針對某一對象的某些行為和想法,研究其跨文化適應 和跨文化沖突;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是指對與留學生有關的方面進 行,例如:留學生學習情況等;習得偏誤類是針對漢語學習者或留學生在習得漢 語的過程中,在作業或交談中所出現的偏誤進行統計并分析其產生原因。
    2.學位論文選題內容類型分析
    13
     
    (1)漢碩留學生11類選題內容類型分析 我們將漢碩留學生11類選題內容類型數量及占比進行統計分析,并制成圖表 以便觀察。具體如圖2-9所示。
     
    圖2-9 漢碩留學生選題內容類型數量匯總
     
     
     
     
    根據圖2-9和圖2-10可知,從整體來看,漢語教學現狀類數量最多共34篇,占 比40%,排名第一;習得偏誤類排名第二,數量為13篇,占比為15%;跨文化交際
    14 類排名第三,數量為8篇,占比為10%;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情況相關研究類排 名第四,數量為6篇,占比為7%;中外對比類排名第五,數量為5篇,占比為6%; 教材分析類、HSK相關研究類、教學設計類、并列排名第六,數量均為4篇,占比 均為5%;中華文化傳播類排名第九,數量為3篇,占比為4%;孔子學院相關研究 類排名第十,數量為2篇,占比為2%;教學資源拓展類排名第十一,數量為1篇, 占比為1%。通過以上數據可以得知,漢語教學現狀類選題數量穩居高位,這是由 于留學生對自己國家的孔子學院比較熟悉,并且在進行實地考察時,留學生與孔 子學院學生進行交談時,不存在溝通障礙,而且年紀相仿,交流較為輕松,收集 材料相對比較容易。同時,這一類選題內容的增多也為國際中文教學界探究各國 孔子學院教學現狀提供很好的參考和借鑒。
    ①漢語教學現狀類選題分析
    9
     
    ■漢語教學現狀類
     
    圖 2-11 漢語教學現狀類選題各年份數量圖
    從個別上來看,根據圖2-11可知,漢語教學類是十一類選題內容類型中,唯一 一個在2015年至2021年中每一年均有出現的內容類型。其中,在2021年數量最多, 共8篇,在2015年數量最少,共2篇。2016年至2020年間,漢語教學現狀類選題最 多為7篇,最少為3篇。由此可見,漢語教學現狀類選題在每一年選題時都會受到 學生的青睞。并且,由于該類型選題在每一年都會出現,因而導師指導該類型選 題的經驗比較豐富,使得留學生所做的漢語教學現狀相關研究更加完善。除此之 外,該校每年留學生生源不定,使得更多國家的留學生能夠針對自己所屬國漢語 教學現狀進行調查,也為該校掌握更多世界漢語教學情況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②習得偏誤類選題分析
    15
    習得偏誤偏誤類選題各年份具體數量如表2-3所示。
    表2-3 習得偏誤類選圖各年份數量表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數量 0 0 0 3 2 4 4
     
    從中可以看出,習得偏誤類選題在2015年至2017年數量均為0篇, 2018年至 2021年有所體現,其中2020年和2021年數量最多,均為4篇;2019年數量最少,為 2篇。我們知道習得偏誤類選題的研究需要研究人員具有深厚的對外漢語教學基礎 ,能夠正確把握漢語產生偏誤的原因。而漢碩留學生本身不具備漢語語感,且在 校學習時間稍短,習得偏誤分析能力稍弱,因而導致較多留學生不會選擇這一類 型的選題。除此之外,習得偏誤類相關研究已趨于飽和狀態,留學生要進行習得 偏誤研究需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因而開展習得偏誤研究難度較大,這也導致了 該校2015年至2017年出現習得偏誤類研究缺失。但從2018年起,每年均會有少數 有關習得偏誤類選題的出現,這表明留學生素質已有一定提高,部分留學生已具 備相應的漢語基礎和習得偏誤分析能力,但創新能力還有待加強。因此,我們希 望漢碩留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注重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
    ③中外對比類選題分析
    中外對比類選題各年份數量如表2-4所示。
    表2-4 中外對比類選題各年數量表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數量 1 2 0 0 0 1 1
    我們可以從圖表中看到,中外對比類選題在2015年、 2017年、 2020年、 2021 年四各年份中有所出現。其中, 2016年數量最多,共2篇, 2015年、 2020年和2021 年均僅出現1篇。中外對比類選題數量不多,近七年只有5篇。雖然中外對比是一 個較大的研究范疇,但由于留學生本身以及母語和中國學生以及漢語存在較大差 異,留學生在中國求學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較多與自己國家相同卻又不完全相 同的地方,這些不同的地方便是很好的研究對象,因此,我們希望留學生在日常 學習生活中善于觀察,融入漢語學習生活,發現中外不同之處。
    ④跨文化交際類選題分析
    跨文化類選題各年數量如表2-5所示。
    16
    表2-5 跨文化交際類選題各年數量表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數量 0 0 1 1 2 3 1
    根據表2-5可知,跨文化類選題在2017年至2021年均有所體現,其中2020年數 量最多,共3篇。這表明,漢碩留學生每年在選題時都會考慮跨文化類選題。留學 生的文化背景與中國文化背景存在較大不同,因此留學生在中國生活期間會面臨 許多跨文化相關問題,而這些問題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因此,我們希望留學生能 夠將親身經歷轉為研究案例,進而開展案例分析研究,以彌補該校漢碩留學生案 例分析類選題類型的研究空白。
    ⑤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選題分析
    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選題共6篇,其出現年份為2017年、 2018年 、 2019年、 2021年。其中,2018年和2021年數量最多,均為2篇。雖然這一類選題 內容數量較少,但足以證明漢碩留學生能夠發現自身上可供研究的方向,具備一 定的洞察力。例如,2017年的《布隆迪來華留學生文化適應與漢語習得效果之間 的相關性研究》便是將留學生的文化適應與漢語習得聯系起來進行研究,考察影 響留學生學習漢語的影響因素。
    ⑥教學設計類選題分析
    教學設計類選題共4篇,在2017年、 2018年、 2021年中有所體現,其中2021年 數量最多,共2篇; 2017年和2018年均有1篇。根據《留學生培養方案》中學位論 文的要求可以得知,漢碩留學生的學位論文應以教學設計類等三類選題類型為主 ,但該校漢碩留學生教學設計類選題數量非常少,7年間只有4篇。這是由于雖然 該校為漢碩留學生提供了實習時實踐的機會,但相比較中國漢碩學生而言,漢碩 留學生的漢語教學實踐機會較少,并且留學生的漢語教學能力會受到漢語水平的 影響,導致漢碩留學生無法做到以一名合格的漢語教師走進真實的漢語課堂,無 法從漢語教學中得到啟發進行漢語教學的相關研究與思考。
    ⑦教材分析類選題分析
    教材分析類選題共4篇,在2016年、 2017年、 2018年這三年中有所出現。其中 ,2016年數量最多,共2篇; 2017年和2018年均為1篇。這一類選題內容的出現表 明留學生對漢語教學是有一定挖掘意識的。漢語教學是以教材為依托,以教師為 傳播知識的媒介,留學生對漢語教材進行分析,不僅可以了解教材的編寫目的, 還可以為教師以及學生提供使用建議,進而針對教材的使用問題提供編寫建議, 有助于將漢語教材的價值最大化,發揮教材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17
    ⑧其他選題類型分析
    HSK相關研究類、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中華文化傳播類、教學資源拓展類 這四類均在不同年份中出現1篇,其中HSK相關研究類出現年份為2016年、2019年 、 2020年、 2021年;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出現年份為2017年、 2019年;中華文化 傳播類出現年份為2017年、 2020年、 2021年;教學資源拓展類出現年份為2015年 。以上數據表明這廝來選題內容類型雖然數量不多,卻有部分留學生可以關注到 這四類選題。這四類選題緊緊圍繞著留學生以及國際中文教育,值得鉆研探索, 為此,我們希望漢碩留學生能夠關注這幾類選題,充實該校漢碩留學生的研究內 容,為今后漢碩留學生展開相關研究打下基礎。
    從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 2017年為出現類型最多的一年,共8種,但2017 年的漢碩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數量才14篇,并不是近七年中總數最多。由此可見 2017年的漢碩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種類繁多,內容豐富。2015年為出現類型最少 的一年,僅2種。這一年受招生影響,導致畢業人數較少,學位論文選題數量少, 學位論文選題內容不夠豐富。
    (2)漢碩留學生選題內容類型次類分析
    下面我們將對漢語教學現狀類、中外對比類、教材分析類、HSK相關研究類 、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以及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中的各小類做進一 步的闡述。通過統計分析結果可知,只有漢語教學現狀類和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 況相關研究類中的次類在不同年份中存在數量變化,但漢語教學現狀類出現年份 較多,數值存在變化,因此只將漢語教學現狀類中各小類制成圖表,以便觀察。 中外對比類、教材分析類、HSK相關研究類、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以及留學生學習 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僅做文字說明。
    表2-6 漢語教學現狀類中各次類數量統計
    \類型
    有關某
    地區 有關某孔 子學院/ 課堂 有關某
    大學 有關某
    中小幼 有關某
    類型社
    會人員
    2015 2 0 0 0 0
    2016 0 2 3 2 0
    2017 0 2 2 1 1
    2018 0 2 1 0 0
    2019 0 2 1 0 0
    2020 0 1 3 1 0
     
    18
    \類型
    有關某
    地區 有關某孔 子學院/ 課堂 有關某
    大學 有關某
    中小幼 有關某
    類型社
    會人員
    2021 1 4 2 1 0
    總數 3 13 12 5 1
    根據表2-6可知,漢語教學現狀類中有關孔子學院/課堂類數量最多,共13篇, 其中2021年數量最多(4篇);有關某大學類排名第二,數量為12篇,2016年和2020 年數量最多,均為3篇;有關某中小幼類排名第三,數量為5篇,2016年數量最多 (2篇);有關某地區類排名第四,數量共3篇,2015年數量最多(2篇);有關某 類型社會人員類排名第五,數量為1篇。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中留學 生學習情況類在兩個年份中有所體現,分別是2017年(1篇)和2021年(2篇); 留學生習得情況類則是2018年(2篇)和2019年(1篇)。從這一結果,我們可以 從中看出各國孔子學院/課堂較受留學生的喜愛,而有關孔子學院/課堂的選題越多 ,越能夠幫助國家了解各國孔子學院的基本情況,并能夠根據以旁觀者視角提出 的建議和想法進行更好的完善,錦上添花。其他角度的漢語教學現狀調查雖數量 較少,但留學生能注意到某一群體的漢語學習,視野開闊,不拘泥于眼前已有的 研究角度,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
    中外對比類、教材分析類、HSK相關研究類,孔子學院有關研究類以及留學 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者五類選題均在2017年至2021年中有所體現。中外 對比類中的中外語言機構文化傳播對比類出現年份為2017年,中外語言中部分組 成對比類在2015年和2017年有所體現,中外中文教育對比類出現年份為2020年, 中外中文考試對比類出現年份為2021年;教材分析類中單一教材研究類出現年份 為2016年,兩種教材對比類在2016年至2018年均有所體現;HSK相關研究類中HSK 考試類在2016年和2020年中有所體現,HSK教材教學策略類在兩個年份中有所體 現,分別是2019年和2021年;孔子學院類中孔子學院發展情況類出現年份是2017 年,孔子學院水平考試類出現年份是2019年。在以上所有出現年份中,各選題內 容類型均只有1篇。雖然以上選題內容類型在每一年份中數量較少,但是每年都存 在小部分留學生關注以上幾個領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我們希望今 后漢碩留學生能夠加強對以上選題內容的關注,不斷探索,將以有的研究角度做 深做精。
    (三)學位論文選題優缺點分析
    19
    我們將以上述分析結果為根據,概括出該校近七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 學生選題的特點,為相關建議的提出打下基礎。在調查分析的過程中,我們還發 現84個選題均以選題作者的國籍為研究范圍,普遍具有國別化特點,因此不在文 中進行具體闡述。
    1.論文選題優點
    (1)內容豐富,角度新穎 通過對選題內容的分析,我們清楚地看到該校漢碩留學生選題內容十分豐富, 大到中外對比,小到留學生某一語法點習得偏誤,僅僅是選題內容就有11 個大類, 其中更有6 個類別下設不同小類。雖該校漢碩留學生 2013年至 2021 年總體選題 數量不多,但涵蓋內容相當之廣。例如,在漢語教學現狀類中,根據研究對象的 年齡,所處地區不同,還分為某地區類、某孔子學院/孔子課堂類、某一大學類、 某一中學小學幼兒園類以及某些社會人員類。這也可以看出,留學生在調查漢語 教學或學習情況時,不僅注意到了接受正規漢語教學的全日制在校學生,還注意 到了社會在職人員,而針對社會在職人員的漢語學習研究成果少之又少,由此一 來,該選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也因此可以看出留學生選題角度新穎,能夠抓 住目前漢語學習現狀調查中較受忽視的研究對象,為今后的漢語教學/學習調查開 展了新的研究視角。
    (2) 關注漢語教學現狀 在選題內容類型分析中,我們注意到漢語教學現狀類選題數量最多,占比最
    高,由此可以證明,該校留學生較為關注漢語教學現狀,并以自身國家為研究對 象范圍,完全符合《留學生培養方案》中對學位論文的要求。國際中文教育事業 隨著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研究的不斷更新而不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各地的 漢語教學現狀很有可能出現新的變化,而留學生們關注漢語教學現狀不僅為該校 進行漢語教學現狀整理提供參考,更為調研對象完善漢語教學提供了可行的建議。 部分留學生在進行漢語教學現狀調查時結合漢語教學研究,根據研究對象目前存 在的漢語教學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使漢語教學“因地制宜”。我們希望 留學生在今后漢語教學研究中能夠保持對漢語教學的敏感度,及時把握時代變化, 并在教學中做相應的調整。
    (3) 注重調研研究
    在漢碩留學生選題概況分析中,我們發現在 5種選題類型中,調研報告數量 最多(52 篇),占比最大(61.9%),而且調研報告類選題在每一年中都占有較大 比重,這表明該校學生偏好這一類型的選題,并且十分重視實地調研,而調研對
    20
    象與選題作者國別保持一致,也為留學生進行調查訪問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前提。 調研報告類選題的主要內容是對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漢語教學情況調查,例如, 2019 級李君昊的《尼日利亞納姆迪阿齊克韋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學現狀研究》調 研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客觀真相,留學生對已有的現狀進行調查記錄,了 解相關背景,隨后根據研究目的進行問卷調查或訪談,反映研究對象現存的問題, 從而提出改善漢語教學的相關建議,從受教育者的視角出發,結合當地教育背景, 使漢語教學走得更遠更久。
    (4)多領域交叉研究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不管是留學生還是中國學生其培養目標都是培養一批 具有專業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理論素養,同時擁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 能力的優秀國際中文教師。培養單位在培養的過程中格外重視教學實踐,試圖使 學生在一次次實踐觀察中加強對漢語教學的理解,積累經驗,使其成為一名合格 的國際中文教師。在選題類型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調研報告類選題數量遙遙領 先,大部分留學生注重實地調查,這點毋庸置疑。同時,各地孔子學院的漢語教 學存在的問題也受到廣大留學生的關注,因此便有部分留學生將調研與漢語教學 研究有效地結合起來,針對各地現存的漢語教學情況進行調查,從而改善漢語教 學方法,使之成為更高效的漢語課堂。例如, 2013 級貢德格瑪的《蒙古國烏蘭巴 托地區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研究》,該選題以調查研究的形式探究漢 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既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客觀事實,也探究漢語教學方法以及 模式的優缺點,多領域交叉研究,在日后根據選題作者提出的建議改善漢語教學 模式,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2.論文選題缺點
    (1)關注度分布不均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84 篇選題中,根據選題數量,將五類選題的關注度 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關注度較高的選題類型,分別是調研報告類(52 篇) 和專題研究類(28 篇);第二層級,關注度一般,選題類型為教學設計類(4 篇); 第三層級,從未關注過的選題,分別是教學實驗類以及案例分析類選題。因此, 我們可以得知漢碩留學生選題對選題類型的關注度極度不均。首先,我們需要明 確關注度分布不均導致的最大問題就是一些選題類型因缺少關注度導致整個領域 研究涉及不全面,從而領域發展不均衡。在相關問題產生時,研究人員無法查證, 使研究陷入兩難境地;其次,一些選題類型缺少研究會使培養單位無法發現學生 在撰寫這一類選題時存在的問題。例如,留學生從未選擇過教學實驗類選題,培
    21
    養單位就無法發現留學生在進行教學實驗時存在的問題,以及在留學生撰寫實驗 報告時,其邏輯思維,實驗設計是否合理,這些都無從發現。無法發現問題就沒 有根據提出解決方案,培養單位也無法根據留學生目前的欠缺設置相關課程彌補 不足;最后,領域各方面發展不均衡,研究人員無法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會導 致整個領域發展速度遲緩。前期沒有扎實的研究基礎,中期缺少改善調整,后期 就會導致該校有關漢語國際教育的研究發展速度遲緩,進而無法跟上國際中文教 育事業前進的腳步,使自己的研究更具時效性與科學性。
    (2)缺乏探索鉆研精神 通過對選題內容的分析,我們可以觀察到部分漢碩留學生選題雖然角度新穎, 視野開闊,但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度研究,缺乏一定的鉆研精神,部分教材研究類 選題僅停留在分析課本這一階段,例如,在單一教材研究類選題中,留學生從詞 匯、語法及功能三個方面對教材進行解析。但在教材分析后,留學生可以考慮是 否能夠根據分析結果提出該教材的使用建議,從講授者出發,針對不同的教學對 象,教師要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使這本教材的價值最大化;從受教者出發, 受教者最好使用哪種學習方法如何才能理解該教材的編寫用意并掌握該書的知 識。而在兩種教材對比類選題中,研究人員將兩種國別的漢語教材從詞匯、語法、 練習題這三個方面進行對比。在對比分析后,研究人員提出一些教材編寫與改進 建議,如趙詩雅的《中韓初級漢語綜合課教材對比研究—以《發展漢語》和《新 實用漢語》為例》。這一選題研究結構完整,思路清晰,具有邏輯性和鉆研性, 為今后韓國漢語教材的編寫提供參考。留學生攻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時, 在日常學習中應培養自己鉆研精神,面對困難與問題,要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勇于探索問題背后所蘊含的奧秘。
    二、學位論文選題影響因素調查及分析
    選題影響因素調查主要采取訪談法。本次訪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留 學生訪談以及導師訪談,其中留學生訪談主要從自身因素、外界因素以及留學生 對培養的建議三個方面進行設計,導師訪談主要圍繞導師指導留學生選題展開。 由于新冠疫情影響,在校留學生以及在校教師數量較少,因此本次調查結果可能 存在一定誤差。
    (一)選題影響因素訪談調查概況
    1.訪談對象及訪談目的 本次訪談的對象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該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
    22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在校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數量并不多,因 此,為保證訪談質量,我們選擇了 5 名已完成開題的漢碩留學生進行訪談。該訪 談旨在通過與留學生的交談,了解該專業留學生選題的影響因素,并根據留學生 對培養單位提出相關建議進行分析。
    第二類是留學生導師。根據留學生訪談內容,我們可以得知導師指導在留學 生選題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了解導師在指導留學生選題中會考慮哪些 因素,我們對訪談的留學生的導師進行采訪。
    2.訪談內容設計
    (1) 留學生訪談內容設計 為了解該校漢碩留學生選題影響因素,本次訪談內容主要圍繞自身因素和外
    界因素進行討論。共分為三個部分,共 9個問題。第一個部分為自身因素探討, 共6 個問題,從漢語水平、題目更改次數、更改選題原因等角度入手,深入剖析 留學生選題的自身因素。第二個部分為外界因素討論,共2 個問題。由于留學生 選題時外界因素主要與導師指導和專業知識有關,因而從這兩個角度出發,分析 留學生外界影響因素。第三個部分為對培養單位的建議,共 1 個問題。本題為開 放性題目,留學生可對培養單位提出相應的建議,探討留學生目前的學習需求。
    目前在校留漢碩留學生較少,因此本次訪談以微信為媒介,進行線上的采訪 和溝通,隨后將訪談結果整理成文稿,以便分析調查。
    (2) 導師訪談內容設計 我們針對導師對留學生選題的指導,設計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主要是為
    了了解導師指導選題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第二個問題主要是了解導師建議學生更 改題目的原因,更改題目的原因也從側面反映出影響選題的因素。
    導師訪談也以微信為媒介,進行線上的采訪與溝通。采訪結束后,我們將語 音記錄整理成文稿,以便分析。
    (二)選題影響因素訪談結果分析
    1.留學生訪談結果與分析 下面將從影響選題的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以及留學生對培養單位的建議對留 學生訪談內容進行分析。
    (1)影響選題自身因素分析 為了解留學生在選題時會受到哪些自身因素的影響,我們主要從漢語水平、 論文更改次數、更改原因、最終選擇改題目的原因等方面入手,與受訪者展開討 論。
    23
    在漢語水平是否會影響論文題目選擇這一問題的探討中,五位受訪者中,有 四位認為漢語水平會影響選題,并且表明自身漢語水平的高低會導致自己的概念 是對的,但由于漢語水平不夠高,導致在觀點的表達上存在錯誤,進而影響論文 的撰寫,詞不達意。如,受訪者A表示"Yes I'm very sure that my Chinese level may affect my topic selection but in negative way? I may be right in notion but wrong in grammar. So the level of my Chinese will result to the negative impact of my thesis.”
    在討論論文更改次數以及更改原因時,五位受訪者都表明自己修改過論文題 目,且更改次數范圍為 1-4 次。為了解受訪者更改選題原因,我們就選擇最初題目 的原因和放棄最初題目的原因進行討論。五位受訪者中有四名受訪者表示最初的 論文題目是自己感興趣的,有一位受訪者表明最初的論文題目可以利用自己的母 語知識。針對為何沒有選擇最初論文題目這一問題,有受訪者表明最初的論文題 目與日常中的學習無關,也有受訪者表示是由于最初的論文更適合博士論文,還 有兩位受訪者表明如果想將最初的論文題目寫好,則需要非常扎實的寫作基礎, 同時擔心自己的漢語基礎和漢語分析能力,無法將論文寫好,因而放棄了最初的 選題。我們可以根據上述的回答將更該選題的原因分為幾下兩類,一是選題不適 合受訪者現有水平,二是選題與專業無關。換句話說,也就是選題會受到自身水 平與專業的影響,自身水平對選題的影響主要是自身水平與選題難度不匹配,留 學生不具備相應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致論文寫作無法順利完成;專業對選 題的影響主要是由于該校該專業培養方案對畢業論文提出明確的要求必須與專業 相關,因而留學生最終不會選擇與該專業無關的而選題。
    同時,五位受訪者均表示自己為現在這個選題做了很多準備,例如,受訪者 C 表示"看文獻,看國外有關教育的知識、網頁”,受訪者 D 表示"多看文獻,找 與論文題目有關系的材料”。以上皆可看出,文獻資料、網頁等具有參考意義的 材料為留學生選擇題目、確定題目以及為開題做準備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和借鑒。
    綜上,我們可以從與受訪者的談話中看出,影響留學生選題的自身因素有很 多,主要是自身漢語水平和學術水平(包括分析、寫作能力)。之前提到過的與 專業相關這一要求,我們因為這屬于外界因素,因而不劃分到自身因素這一類。
    (2)影響選題外界因素分析
    在探討影響選題的外界因素時,由于留學生在校期間,主要是接受導師指導 和學習專業知識,因而我們從這兩個角度展開,與受訪者進行探討。
    在我們問到"你在選擇論文題目時,是否會主動與導師聯系,聯系多嗎?”
    24
    受訪者均表示自己會主動與導師聯系,在發現問題時,會詢問老師,如受訪者C 表示“聯系,出現問題時都會詢問老師”。并且,受訪者也表示自己現在的選題 皆是根據導師的建議改動的,如,受訪者 C 表示“我的論文題目時導師幫我選的”, 受訪者 E 表示“經過指導老師分析與講解,我才選擇這個題目”。但針對與導師 聯系次數,有四位受訪者表示聯系次數不多,如受訪者 B 表示“不是很多”;受 訪C表示“聯系次數一般般,中等”;受訪者D表示“三周一次”。只有一位受 訪者表示自己與導師聯系頻繁,如受訪者A表示“Almost once every week. ”通 過以上的記錄,我們不難看出,導師指導在留學生選題時發揮重大作用,留學生 在選擇論文題目時都會請導師幫助定奪。在漢碩留學生培養期間,導師了解留學 生現有學術水平,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指點和教導,能夠幫助留學生選擇更適合自 己的選題。但從聯系次數來看,受訪者與導師聯系的次數并不多,只有少部分人 與導師聯系頻繁。
    在談論選題是否與專業知識相關時,五位受訪者均表明自己的選題與專業知 識密切相關。上文也談及到留學生選題皆與專業相關是由于專業培養的相關規定。 課程內容的學習不僅可以為留學生提供選題方向、選題研究內容,更可以為留學 生打下漢語寫作基礎,留學生也能夠將所學運用到寫作研究中。
    綜上,我們看出,導師指導和專業知識在一定程度會影響留學生論文題目的 選擇。我們認為這兩者不是相互排斥的,專業知識圈定選題范圍,導師指導規劃 正確路線,相輔相成,為留學生選好論文題目提供幫助。
    (3)關于培養單位意見的分析 為了解留學生對培養單位目前課程安排的看法,我們設置了“你希望學院在 培養你們選題或論文寫作方面做出哪些改變?”這一問題。本題為開放性問題, 受訪者可根據個人需求進行回答。訪談結果如下:
    受訪者 A:“I have no idea about this. ”
    受訪者 B:“ 沒有想法。”
    受訪者C: “我希望學院可以增加一門學術課,我相信外國留學生都很需要.
    學術課具體可以講一些:如何在論文里使用學術語及使用的技巧。除了學術課, 我也希望可以開如何寫論文的課,因為我在讀本科的時候,沒有寫過論文,我們 都是以實習為主,所以寫論文的時候,我非常的茫然及不知所措。”
    受訪者D: “沒有什么要改變,比較滿意學院目前的安排。”
    受訪者E: “應該有更多相關的寫論文的課程。”
    在這一部分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少數受訪者希望學院可以開展有關論文寫作
    25
    的課程,來幫助他們完成論文寫作。在討論的過程中,他們表示比起選擇論文題 目,寫論文更難。由于文化背景差異、語言不同等原因,使留學生在撰寫論文時 會面臨許多難題。
    2.導師訪談結果與分析 下面將從導師指導選題過程中的考慮因素以及學生更改選題的原因兩個方面 分析導師訪談內容。
    (1) 導師指導過程中的考慮因素 為了解導師在指導留學生選題時是根據哪些因素進行指導的,我們設置了"
    您在指導學生選題的過程中,會考慮學生的哪些因素?”這一問題。受訪者表示
    " 留學生的選題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學生的國別背景,一是學生的 專業背景。從國別背景來講,如果他做跟本國國際中文教育或者語言對比研究相 關的,可以針對自身國別進行研究;從專業背景來看,如果學生在讀本科時,不 是語言學專業出身的,在他做論文時,盡量不選擇和語言研究相關的,而是選擇 一些跟國際傳播或其他方面的研究內容。具體還要因人而異,根據學生的背景和 研究專長進行選題。”根據上述訪談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導師在指導留學生選擇 論文題目時,主要是考慮留學生自身國別以及專業背景這兩個因素,如果留學生 本身具有相應的語言研究基礎以及相關的研究背景,導師將推薦留學生以自己的 國家為研究范圍進行語言研究。反之,導師將不建議留學生做語言研究。但這兩 個因素不是固定不變的,導師具體的指導方向還要因人而異,在國別和專業背景 的基礎上,根據留學生的研究興趣進行適當的調整。
    (2) 導師建議學生更換選題的原因 根據師生的訪談結果,我們可以知道更改選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導師角
    度來看,導師建議學生的更換選題的原因主要是選擇目前研究相對不成熟的領域 ,避開重復選題,或選題難度與學生目前的學術水平不符。如受訪老師表示"避 開重復選題,或盡量選擇目前研究相對較少的的選題。”;受訪學生表示" 老師 認為之前的選題更適合博士論文。”但從學生角度來看,更改選題主要是因為自 身的寫作水平不夠,如受訪者C表示''因為那個題目需要有鞏固的寫作能力。”; 受訪者D表示“自己的漢語解釋或者分析能力不夠。”。或者是與所學專業無關, 如受訪者A表示"It wasn' t re l a ted of what I st udied. ”導師視角與學生存在一定 的不同,但整體來看,導師建議學生更換選題的主要原因是選題新穎程度以及學 生的學術水平。
    26
    綜上,我們可以得知導師在指導留學生選題的過程主要是考慮留學生的國別 以及專業背景,但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導師還考慮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學術水 平。在此基礎上,導師建議學生選擇目前研究相對較少的論文題目,確保選題具 有創新性。
    27
    第三章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中外學生學位論文選題
    情況異同
    該校同時擁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中國學生和留學生,雖所在學校相同, 專業培養目標一致,但由于中國學生和留學生本質上不同導致其論文選題存在較 大差異。我們將以楊碩《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研究》為中國學生 選題對比依據,圍繞選題內容類型、選題趨勢、選題影響因素以及選題特點四個 方面展開,找出漢碩中國學生選題和漢碩留學生選題之間的異同。
    一、中外學生學位論文選題內容對比
    (一)中國漢碩學生學位論文選題內容概況
    根據楊碩(2021)調查研究的結果,我們可以得知, 2014級至 2018級漢碩中 國學生選題共202 篇,選題類型主要分為調研報告、案例分析、教學實驗、教學 設計和專題研究五種類型,與漢碩留學生選題類型一致。漢碩中國學生的選題內 容類型為課堂研究、多媒體信息技術、漢語推廣與教學現狀研究、語言文化對比 研究、文化與交際研究、測試和比賽研究、習得與偏誤分析、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教材分析、教師研究、教學法與教學模式 11個大類。選題內容類型數量排名前五 的分別是教學法與教學模式,共 42篇文章;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共有 39篇文章; 漢語推廣與教學現狀研究,共有32篇文章;習得與偏誤分析,共有 28篇;教材 分析,共23 篇。
    (二)中外學生學位論文選題內容異同分析
    中外學生選題內容類型對比圖如表 3-1所示。
    表 3-1 中外學生選題內容類型對比
    學生類型 序號\ 中國學生 留學生
    1 課堂研究 漢語教學現狀類
    2 多媒體信息技術 中外對比類
    3 漢語推廣與教學現狀 研究 教材分析類
     
    28
    中國學生 留學生
    4 語言文化對比研究 HSK 相關研究類
    5 文化與交際研究 教學設計類
    6 測試和比賽研究 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
    7 習得與偏誤分析 中華文化傳播類
    8 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跨文化交際類
    9 教材分析 教學資源拓展類
    10 教學法與教學模式 習得偏誤類
    11 教師研究 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 相關研究
    1.中外漢碩學生學位論文選題內容相同點
    表 3-1 所示,中外漢碩學生學位論文選題內容類型均為 11個大類,我們通過 對各自選題分類所下的定義,從漢碩留學生視角出發,統計出共有 8 類選題內容 是大致相同的,其中有 7 類分別是:漢語教學現狀類、中外對比研究類、教材分 析類、HSK相關研究類、教學設計類、教學資源拓展類以及習得偏誤類。這7類 選題雖和漢碩中國學生選題內容類型名稱不同,但所研究內容、方向、角度大致 一致。此外,還有兩類是漢碩留學生選題中的中華文化傳播類以及跨文化類,但 在漢碩中國學生選題內容類型中歸為一類,為“文化與交際研究”,在一類別的 定義中既包含了中華文化推廣研究,也涵蓋了跨文化交際研究,因此將漢碩留學 生中的“中華文化傳播類”和“跨文化類”歸為一個相同類型。
    通過上述對比可知,中國學生和留學生的選題內容十分豐富,視野開闊,能 夠及時發現領域內缺少關注,研究較少的方面,促進國際中文教育研究領域全面 發展。與此同時,二者的選題內容類型趨于重合。這是由于該專業培養方案的安 排以及培養目標的設定,培養方案中明確指出該專業畢業生學位論文應與漢語國 際教育有關,因此雙方論文的研究角度皆在國際中文教育事業領域內,符合培養 要求。在選題內容中也可以看出中國學生和留學生在學校培養的過程中,能夠運 用自己所學,結合實際,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該校的培 養目標。
    2.中外漢碩學生學位論文選題內容不同點
    (1)選題內容范圍有別 對比可知,中國學生選體內容范圍相比較留學生選題而言較大。中國學生選 題內容中有幾類選題為中國學生特有內容,分別是課堂研究、教學法與教學模式、
    29
    教師研究這三類。這三類選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我國每年有大批量漢語志愿者赴 任各個國家的漢語志愿者教師,與在國內教留學生漢語不同。他們身處異國他鄉, 教學對象從未受過中國教育的影響。在日常教學生活中,他們能夠根據學生的課 堂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探索適應教學對象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為漢推事 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樣,漢語教師既是問題的發現者,也是研究的靈感。漢語 教師在國外漢語教學中,處理問題的方式、情緒變化等都會成為漢語教師相關研 究中的來源。而留學生不遠千里來到中國,一是為了學習漢語,二是為了獲取知 識,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但留學生漢語教學實踐機會并不多。并且,漢碩留 學生通常是在獲得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后,回到家鄉,從事國際中文教育 事業。雖然漢碩留學生是漢語推廣事業中非常有價值的人際資源,但留學生畢業 回國從事漢語教師這一職業的少之又少。因而留學生選題中涉及課堂、教師以及 教學法與教學模式的相關研究比較少。
    而漢碩留學生的選題中,也有兩類中國學生選題內容中未涉及的內容,分別 是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究類和孔子學院相關研究類。這兩類內容的出現 首先由于留學生所調查的孔子學院為自己所屬國,天時地利人和,既無地理遙遠 的困擾,也無溝通障礙的阻攔。此外,留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對留學生的 漢語習得狀況以及跨文化交際情況更為了解,因而留學生學習與習得情況相關研 究更適合留學生本人開展。
    綜上所述,漢碩留學生的選題內容類型雖與漢碩中國學生選題內容類型數量 一致,但選題內容范圍存在一定的差別,這是由于中國學生和留學生本身存在的 差異而產生的。存在差異就意味著存在思維的碰撞,我們期望今后中外學生在選 題內容上能夠相互借鑒,創造更多有關中文教育的奇思妙想。
    (2)選題內容傾向有別 數據顯示,中國學生選題內容類型更傾向于教學類研究,選題內容類型數量 排名前兩位皆與漢語教學有關分別是“教學法與教學設計(42 篇)”和“對外漢 語教學研究(39 篇)”。而漢碩留學生選題內容中教學類研究僅有 4 篇。這是由 于中國學生教學實踐機會相比較留學生而言較多,能夠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解 決問題,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留學生選題內容類型更傾向于漢語教學現狀調查 研究, “漢語教學現狀類”選題共有34 篇。中國學生有關漢語教學現狀類選題有 32 篇,雖從數量上看,相差分毫,但從各自整體來看,留學生“漢語教學現狀類” 選題占比為 40%,而中國學生“漢語推廣與教學現狀研究”選題占比為 15.8%,因 此,我們推測留學生比中國學生更傾向進行漢語教學調查研究。產生這一現象的
    30 原因是中國學生進行海外孔子課堂以及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調查主要依托漢語志 愿者教師的赴任機會,雖海外任教屬實難得,但部分中國學生會因路途、跨文化 等問題,放棄出國機會。但留學生不存在這一困擾,除了語言、地理等良好前提, 留學生對自己國家的某些方面更為熟悉了解,進行調查研究時,比較容易,心理 上也更為自信,進而能夠順利完成論文。
    綜上,中國學生更傾向研究與教學有關的選題,而留學生更傾向進行調查研 究。二者各具優勢,與教學有關的研究能夠精進教學技巧,調查研究類能夠掌握 最新情況。我們希望今后中國學生和留學生能夠借鑒對方的選題內容,以完善自 身選題全面發展。
    二、中外學生學位論文選題類型變化趨勢對比
    (一)中國學生學位論文選題類型趨勢概況
    選題類型變化趨勢與選題內容對比不同。趨勢是動態的,每一年選題數量的 多少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本小節對中外學生選題趨勢進行對比旨在推斷學位 論文選題日后的發展狀況和今后的走勢。
     
    圖 3-1 中國學生學位論文個選題類型趨勢圖
    根據已有資料,我們將中國學生各類型選題變化趨勢制成圖表,總體如圖 3-1 所示。相比較而言,教學設計類選題變化波動較大,呈倒 U 型,先增長后減少, 以 2017 級學生為截點,關注度逐漸降低;專題研究類選題波動頻繁,但幅度較小, 整體呈波浪形,趨于穩定;調研報告類選題波折上升,整體良好;案例分類選題, 數量較少,整體呈下降趨勢,較少學生關注;教學實驗類選題數量為 0,因此無變
    31 化趨勢,目前沒有學生關注這一類選題。總的來說,專題研究類占比最大,穩步 增長;教學設計類居高不下,態勢穩定;調研報告類及案例分析,數量較少,但 關注度逐漸增加;教學實驗類,鮮有關注。
    (二)中外學生學位論文選題趨勢異同分析
    在中國學生和留學生選題類型中,教學實驗類選題篇數均為 0,不構成對比關 系。案例分析類選題中國學生僅有一篇,留學生為 0 篇,無法觀測趨勢走向,因 此我們不做教學實驗類、案例分析類選題趨勢的對比,只對教學設計類、專題研 究類、調研報告類這三個類型進行對比。
    在調研報告類選題中,中國學生選題變化趨勢與留學生選題變化趨勢大相徑 庭。中國學生調研報告類選題趨勢波動次數為兩次,幅度較小,整體趨于平穩狀 態。留學生調研報告類選題趨勢波動次數也為兩次,但幅度較大,整體趨于波折 前進的狀態。該專業學生調研報告類選題大部分進行漢語教學現狀調查研究,而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與世界形勢、國際安全緊密相連。在當今新冠疫情反復且無法 預測的環境下,中國學生出國赴任漢語志愿者教師的可能性較低,留學生也無法 順利抵達中國。但存在不同的是,中國學生會因無法出國而無法進行漢語教學現 狀調查,但留學生卻能因暫時留在自己的國家而順利開展調查。因此,我們預估, 該校中國學生調研報告類選題數量會有小幅度下降,而留學生調研報告類選題數 量會有所上升。
    在教學設計類選題中,中國學生選題變化趨勢與留學生選題變化趨勢大同小 異。從整體趨勢來看,二者皆呈現出上升態勢,但不同的是中國學生教學設計類 選題上升幅度較大,而留學生教學設計類選題上升幅度較小,并在部分年份出現 小幅度下降的趨勢。雖然學院都為中國學生和留學生提供了實習機會,但整體來 看,中國學生的漢語教學實踐機會較多,且教學設計類選題的寫作逐漸成熟,而 留學生漢語教學時間機會相對較少,在教學設計類選題的寫作上還有待加強。因 此,我們推測,中國學生教學設計類選題會呈現上升趨勢,每年會有部分學生關 注這一類型的選題;留學生教學設計類選題平穩發展,但有可能在個別年份出現 “0 篇數”。
    在專題研究類選題中,中國學生選題變化趨勢與留學生選題變化趨勢皆為上 升趨勢,但不同的是,中國學生專題研究類選題是波折上升,幅度較大,而留學 生專題研究類趨勢是平穩上升,幅度較小。在每一年的論文選題中,多數中國學 生和留學生會關注這一類型的選題。這一選題涉及范圍廣,內容多,可供學生選 擇的角度也隨之增加。因此,我們預估,無論是中國學生還是留學生整體均呈上
    32
    升趨勢,但會在某些年份,受學生個人興趣等原因的影響出現小幅降低的現象。
    以上為我們根據目前現有的資料進行對比推測得出,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 我們需要明確在每一個年份中,每個選題類型數量的多寡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因 此,預測結果可能會存在一定誤差。此外,通過上述的對比,我們可以清晰地看 到教學實驗類選題和案例分析類選題,無論是在中國學生中還是留學生中,都是 關注度較低的一類選題,趨勢只能預估未來,但不能決定未來,真正決定選題發 展趨勢的是學生本人,我們也希望今后中外學生可以嘗試選擇這一類型的論文題 目,勇于鉆研探索,使得該校漢語國際教育相關研究全面發展,百花齊放。
    三、中外學生學位論文選題影響因素對比
    (一)中國學生學位論文選題影響因素
    根據楊碩(2021)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得知該校漢碩專業的中國學生選題 時的影響因素主要分為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楊碩(2021)在調查影響漢碩專業 中國學生選題的個人因素時,主要從選題動機、選題來源、題目更換次數、實習、 研究困難以及學生個人能力方面展開;外界因素主要是從導師指導、學校培養、 課程設置以及課程內容這幾個方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影響中國學生選題的 自身因素主要是實習實踐經歷、個人研究興趣、滿足個人專業發展需求以及選題 難度;外界因素主要是導師指導、院系培養、課程設置以及課程內容。 (二)中外學生學位論文選題影響因素異同分析
    中外學生選題影響因素對比如表 3-2。
    表 3-2 中外學生選題影響因素對比
    中國學生選題影響因素 留學生選題影響因素
    自身因素 實習實踐經歷 漢語水平
    個人研究興趣 學術水平
    個人專業發展需求 個人研究興趣
    選題難度
    外界因素 導師指導 導師指導
    院系培養 院系培養
    課程設置 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
    對比可知,在自身影響因素方面,相同的是,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在選擇論 文題目時都會受到個人研究興趣的影響,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中國學生
    33 在選題時受到的選題難度的影響,其實質是選題難度與自身當前所具備的研究水 平不匹配的問題,這與留學生所受到學術水平的影響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不同的 是,中國學生在選擇論文題目時還會受到實習實踐經歷和個人專業發展需求的影 響,這是由于該校留學生較多,課程安排相對緊密,為中國學生提供較多漢語教 學機會,中國學生能夠在實習實踐中受到啟發。而個人專業發展的需求這一因素 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每年會有少部分中國學生會選擇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而 碩士期間的研究內容會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礎,所以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在一定 程度上會為以后做準備。反觀留學生不會受到這二者的影響,而是受到漢語水平 的影響。漢語水平的高低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留學生學位論文題目的選擇。因為 留學生在完成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時,必須使用漢語進行書寫,而留 學生順利完成論文寫作的前提是,將選題內容理解透徹并清楚了解自己的研究內 容。為保證完成學位論文的撰寫,漢語水平較低的留學生會因存在漢語理解困難 而選擇相對容易理解的研究內容,選題也就隨之簡單下來;漢語水平較高的留學 生,可能會因相關文獻資料中部分學術語言晦澀難懂,難以進行資料搜查,更換 選題。
    在外界影響因素方面,中國學生與留學生大致相同。在論文題目選擇期間, 中外學生均會接受導師的指導與建議,這一點非常值得贊揚。導師具備更開闊的 視野、更豐富的科研經驗以及更高的學術水平,同時也更加清楚學生當下的學術 水平適合做什么樣的研究,因而中外學生聽取導師的建議更能夠保證自己順利開 題。此外,中外學生在選題時均會受到院系培養以及專業課程的影響。這是由于 中外學生均是接受培養單位的培養,并在培養單位的安排下學習專業知識的,而 培養單位也是根據培養方案設置具體的課程內容的。因此,培養方案設置在一定 程度上影響著中外學生的選題,但會存在由于個人選題傾向不同,外界影響大小 不同的情況。中外學生在進行選題時均會導師指導的基礎上,從所學知識中選擇 感興趣的研究內容,圍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符合培養方案中的畢業論文要求。
    綜上,中外學生的選題影響因素,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相同的是二者 的自身因素都包括個人興趣,外界因素都包括導師指導以及學校專業課的影響; 不同的是,留學生在選擇論文題目時會受到自身漢語水平的影響,但中國學生不 會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中國學生在選擇論文題目時會受到自身實習實踐經歷的 影響。正是因為留學生與中國學生在選題時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所以二者在 論文題目的選擇上存在不同,也導致留學生與中國學生選題內容上有一定差別。
    四、中外學生選題特點對比
    34
     
    (一)中國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特點概況 中外學生在學位論文選題上呈現出不同的類型和內容,并受到不同影響因素 的影響,進而導致中學生選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根據楊碩(2021)的分析結果, 中國學生選題特點如表3-3 所示。
    表 3-3 中國學生選題特點匯總
    中國學生選題特點
    優點 選材廣泛
    緊密結合漢語國際教育實踐
    材料豐富,分析充足
    具有創新性
    注重以教學法和教學模式為依托
    缺點 論文選題形式單一
    選題內容局限
    論文選題針對性不強
     
    (二)中外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特點異同分析 我們將中外學生選題特點整理并制成圖表以便觀察對比。中外學生選題特點 對比如表 3-4 所示。
    表 3-4 中外學生選題特點對比圖
    中國學生 留學生
    優點 選材廣泛 內容豐富,角度新穎
    緊密結合漢語國汗教育實踐 關注漢語教學現狀
    材料豐富,分析充足 多領域交叉研究
    具有創新性 注重調研研究
    注重以教學法和教學模式為依托
    缺點 論文選題形式單一 關注度分布不均
    選題內容局限 缺乏探索鉆研精神
    論文選題針對性不強,深度不夠
     
    1.中外學生選題特點相同點
    根據表 3-4,我們可以看到,中外學生選題均具有內容豐富,廣泛結合漢語國 際教育相關資料的特點,角度新穎,不拘泥于現有的研究視角,緊密結合漢語國 際教育。但二者都存在過于專注某一選題類型的問題,導致中外學生在撰寫論文
    35 時,研究內容有限,且在較為成熟的領域內進行研究會導致自身選題在研究時不 夠深入,進而導致研究缺乏創新性。因此,我們認為中外學生不應局限于自身擅 長或較為容易的選題,應勇于嘗試稍有難度的選題,關注目前研究不成熟的領域。
    2.中外學生選題特點不同點
    對比可知,中外學生選題特點最大的不同點便是中國學生選題注重引用教學 法以及教學模式,并以此為依托進行教學設計研究;而留學生關注漢語教學現狀, 注重調研研究。
    中國學生注重教學設計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中外漢碩學生在進行漢語國 際教育碩士培養期間皆重視教學實踐,但由于中國學生母語是漢語,而且不少中 國學生是從本科起開始學習漢語國際教育,基礎扎實,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便 于進行漢語教學研究;第二,中國學生在具備較為深厚的漢語教學基礎后撰寫有 關漢語教學設計類選題較為容易,并且我們在中國學生選題影響因素的調查中也 看到,40人中有 17人的選題動機是順利畢業。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相對容易的選 題相比較稍有難度的選題而言,面臨的困難少,研究進程順利,進而畢業順利; 第三,該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導師具備豐富的海外教學經驗以及處理各種課堂突 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學生在請教老師漢語教學設計類選題時,導師指導有的放矢, 不會產生導師研究領域與學生選題相差甚遠的情況。
    留學生重視漢語教學現狀調研研究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留學生進行海外 漢語教學現狀調查時具備語言優勢以及對自己國家孔子學院情況比較熟悉,調研 進程順利。除此之外,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部分留學生滯留自己國家,但這更 有助于留學生進行漢語教學實地調查,走入真實的海外漢語課堂,發現存在的漢 語教學問題;第二,漢語教學現狀調研研究較為成熟,研究方向大致確定。留學 生在查找相關文獻時,能夠掌握大致的研究框架。此外,相比較其他選題類型, 這種選題類型的研究難度也更適合留學生現在的學術水平;第三,該校導師具備 豐富的海外教學經驗,對海外漢語教學現狀有一定了解,并知曉漢語教學現狀研 究應對哪個幾方面著重調查,因而能夠更好地指導留學生進行漢語教學現狀調查。
    綜上,我們可以得知中外學生選題均與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有關,并且中外學 生能夠在選題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選取適合自己的選題。但二者最大 差別在于中國學生注重以教學和教學模式為依托,留學生重視漢語教學現狀,最 終導致雙方傾向的選題類型不同,中國學生傾向選擇教學設計類選題,留學生傾 向選擇調研研究類選題。
    36
    第四章 關于提高北方 H 高校漢碩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
    質量的建議
    通過以上三章的分析,我們已經對該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外國留學生學 位論文選題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現為完善該校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我們將從 培養單位、導師指導以及留學生個人三個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以期提高留學生今 后的選題質量。
    一、培養單位方面
    (一)提供更多教學實踐機會
    在與漢碩留學生交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該校漢碩留學生雖有教學實 習機會,但大多停留在教案的書寫、視頻的錄制等,真正走入漢語課堂的機會相 對較少,這就使留學生無法體驗真實的漢語課堂。雖然留學生會進行模擬教學, 但模擬教學中缺乏學生真實的反饋,這就導致留學生對漢語教學感觸不深。而漢 碩留學生缺少漢語教學機會也會從側面影響有關教學類選題的關注度。為此,我 們建議培養單位可以酌情給予漢碩留學生體驗真實漢語課堂的機會,引發留學生 對漢語教學設計、漢語教學突發情況以及漢語教學實驗的思考,提高對有關教學 類選題的興趣,進而改善該校漢碩留學生選題類型關注度分布不均的情況。 (二)及時跟進選題進度
    選擇合適的論文題目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留學生查閱大量的文獻、期刊等。 雖導師能夠及時督促留學生選擇論文題目,但作為培養單位也要實時跟進,因而 為保證留學生在選題期間能夠有效利用時間,培養單位應在留學生選題前、選題 中以及選題后這三個階段展開監督:第一,選題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外國留學生的學位論文在《留學生培養方案》中有非常明確具體的要求。培養單 位在漢碩留學生選擇論文題目前,應告知學生有關學位論文以及選題的相關要求。 如選題的范圍、選題能否更改等。第二,選題中。在留學生選題的過程中,培養 單位應積極開展選題進展調查,了解留學生的研究方向或研究內容。如若大部分 留學生出現選題相似的情況應根據留學生的水平進行適當干預,或出現某一類型 選題無人選擇的情況時,培養單位可以進行適當的宣講活動,提高留學生對這一 類型選題的興趣;第三,選題后,在留學生確定選題后,培養單位應及時了解留
    37
    學生的研究進度,觀測選題的可行性。如某些選題操作起來難度大,任務重,培 養單位應及時督促學生,進行調整,為學生日后的論文修改爭取時間。
    (三)設置學位論文相關課程
    1.設置學術語言的相關課程
    有留學生在訪談過程中表示自己的學術語言欠缺較多,不知道如何使用學術 語言,希望學院可以設置有關學術語言的課程。眾所周知,撰寫論文時所使用的 學術語言與平時所使用的書面語言存在不同。而漢碩留學生在撰寫論文時,本身 就會受到漢語水平的影響,并且由于留學生前期缺乏學術語言的積累,后期便會 產生不會使用學術語言的情況。為此,我們建議培養單位可以根據留學生這一想 法設置如何提高自身學術語言能力以及如何使用學術語言的相關課程。學術語言 相關課程的設置可以給留學生提供積累學術語言的機會,并且可以使留學生認識 到什么樣的語言稱為學術語言,并能夠使留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習慣進行學術語 言的積累,認識到學術語言在畢業論文中的重要性,使留學生所撰寫的學位論文 更具有學術性。
    2.設置論文寫作的相關課程
    在留學生訪談中,還有受訪者提到希望學院能夠開設論文寫作的情況,自己 在撰寫論文時常常出現表述不清,詞不達意的情況。雖然留學生在校培養期間會 撰寫相關課程論文作業,但課程論文與學位論文存在根本不同。課程論文是由課 程老師進行批改,對于留學生出現的表述不清的錯誤,課程老師會給予一定的包 容,并且課程論文并非交給導師,而是交給班長統一上交,缺少導師反復審閱的 過程,留學生也就意識不到自身的錯誤。而學位論文則需要交給導師,留學生根 據導師的指導不斷修改,并在反復修改論文的過程中意識到論文寫作并非易事。 而論文寫作相關課程的開設恰好可以彌補留學生在論文寫作上的不足。論文寫作 課程的設置可以使留學生對論文寫作有大致了解,清楚學位論文的寫作標準,文 章表述更加清晰,有邏輯,使留學生的學位論文更具專業性。
    二、導師指導方面
    (一)了解學生興趣
    導師指導在留學生的選題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導師在指導的過 程中,應該先了解學生個人的研究興趣,尊重學生的選擇。導師了解學生的研究 興趣后,指導會更加的有針對性,不會產生導師所指導的方向與留學生個人研究 興趣相差過多,導致留學生缺乏開展研究動力的現象;其次,雖然留學生在選擇
    38 論文題目時都會查閱大量的文獻,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僅有兩年,時間稍短, 導致留學生對部分選題沒有判斷力。而導師了解學生的興趣可以幫助留學生判斷 選題是否具有可行性,衡量該類選題目前的研究程度,選擇目前研究相對不成熟 領域。
    (二)掌握學生水平
    該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平均會帶3-5 位留學生,每位留學生的漢 語水平、學術水平以及研究興趣均存在不同。因此,導師在指導留學生選擇的論 文題目的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水平的留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指導方 式,切勿選擇“一刀切”式指導。如對于漢語水平好,善于鉆研的留學生,導師 在指導的過程中可以給予學生較大的自由度,使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對漢語水平較低,學術水平較低的留學生,導師可以推薦幾類適合該類學生的研 究方向,供學生選擇。
    (三)引導學生思考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在選擇論文題目之前,經過培養單位的培養已經具 備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以及科研水平。因此,導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應采取引導大于 講解的方式,鼓勵學生在選題的過程中發現研究較少的領域,探索不同的研究視 角。當學生面臨難題時,導師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發學 生思考,展開討論。而留學生也能夠在一次次的思考與討論中,不斷成長,最終 選擇適合自己且具有新意的論文題目,而這樣的論文題目也使留學生有充足的動 力開展研究。
    三、留學生方面
    (一)加強與導師的聯系 我們在訪談的過程中了解到雖然留學生在選擇論文題目時,遇到困難會主動 與導師聯系,但與導師聯系的頻率并不高。導師作為留學生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 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期間的第一責任人,對學生十分了解。而我們在訪談中也了解 到留學生的選題大多是經過導師指導后選擇的。這就意味著,導師在留學生選擇 論文題目期間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導師在指導留學生選題的過程中是根據留 學生所具備的漢語水平以及學術水平來進行指導的,因而導師指導下的選題更加 適合留學生現有的水平。為使導師能夠更加了解留學生的水平以及個人研究興趣, 我們認為,留學生可以使用微信、郵件等方式來加強與導師的溝通,以達到師生 間的有效溝通,導師指導有的放矢,留學生清楚導師用意的目的。
    39
    (二)培養鉆研探索精神 留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僅要積極與導師溝通,主動聯系,更要有鉆 研探索的精神。在梳理該校近 7 年的漢碩留學生選題時,我們發現,部分選題的 具體研究內容缺少應有的深度,這側面反映出留學生在開展研究時,為順利完成 學位論文,會選擇相對容易的研究任務。留學生在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碩 士期間,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刻苦鉆研精神,遇到較難的研究問題及 時與導師、同學溝通解決,不應在面臨問題時,抱有得過且過的心態。這種心態 既不利用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也不利于留學生在學習期間的自我提升。此外,留 學生還應具備一定的學術研究的警覺性,及時發現問題,探索學界的未知領域, 為選題提供思路。我們通過訪談也了解到,留學生在確定選題后,會查閱大量的 文獻資料為開展研究做準備,這體現了留學生懂得參考,學會借鑒。但留學生在 查閱的程中能否在前輩得研究結果上,能夠更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過程,使 得自己的研究有深度有內涵,這些都是值得留學生自我反思的。因而,我們建議 留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會發現問題,學會問問題,進而,在撰寫學位論文 時,逐步完善自己的研究過程,豐富研究內容,擁有鉆研探索的科研精神。
    (三)提高自身現有水平
    我們在訪談中了解到,留學生認為自身的漢語水平和學術水平是會影響論文 題目的選擇的。《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外國留學生指導性培養方案》 中也明確要求外國留學生學位論文必須用中文撰寫,這表明留學生在確定題目以 及撰寫論文前必須具備一定的漢語水平和學術水平才能確保論文工作的順利開 展。從這二者中,我們可以看出留學生的漢語水平以及學術水平在論文工作展開 的過程中極為重要。留學生提高自身的漢語水平和學術水平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方 法:第一,保持閱讀的習慣。閱讀文書類文章可以使留學生盡快習慣漢語的書面 表達,耳濡目染,進而學會使用書面語言;第二,多加練習。留學生還可以通過 鞏固課堂知識、多做課后練習等來提高自身的漢語水平。當留學生的漢語練習積 累到一定程度時,定會引起質的改變;第三,勤于思考。留學生在閱讀文章時, 對于一知半解的內容應善于尋求幫助,能夠在提問與解答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研 究方向,提供選題思路。留學生只有不斷地完善自身才能在選題的過程中不受自 身不足的限制,根據個人研究興趣選擇論文題目。
    (四)勤與中國學生交流 在進行外國留學生訪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留學生請求使用英文進行交流, 但作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應具備相應的漢語交際能力。而且,在訪談過程中,有
    40
    留學生透露自己在寫論文過程中常常出現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與論文中所呈現出 來的意思不同,導致導師無法明白自己的意思,這就說明留學生在撰寫中文畢業 論文時,除了受到漢語水平的限制,還受到思維方式不同的影響。為避免這一影 響,我們建議留學生應勤于中國學生溝通,加強漢語交際能力,并且留學生在與 中國學生交談的過程中,能夠感知中國人的思維模式,長此以往,留學生能夠運 用中國思維去撰寫論文,將自己所想表達清楚。
    (五)積極參加教學實踐
    《留學生培養方案》中指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留學生的畢業論文應 以教學實驗報告、教學典型案例分析、教學設計這三種選題類型為主,而這三類 選題類型又都以教學實踐為基礎。在留學生選題類型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三 類選題類型數量較少。因此,我們建議留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積極參與教學 實踐,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與導師、中國學生展開有關教學的討論,開拓教 學思維,為撰寫教學實驗報告類、教學典型案例分析類以及教學設計類這三類選 題積累研究素材。為此,我們針對如何使留學生的教學實踐更加有意義提出了三 點建議:第一,觀摩教學活動。留學生在觀摩的過程中,能夠向富有教學經驗的 教師學習,不斷提升教學能力,進行教學經驗的原始積累;第二,參加教學實踐。 培養單位為漢碩留學生提供了漢語教學實踐機會,留學生應珍惜實習機會,認真 準備教學內容,將自己所學應用于課堂,在課堂中檢查教學方法、教學安排等是 否合理;第三,復盤教學實踐。留學生在教學完畢后,應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思 考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現象,發現新的研究內容,為今后開展教學類研究做準備。
    41
    結語
    本文以北方H高校國際教育學院2015年至2021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 位外國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為研究對象展開調查研究。首先,為了解留學生選題 概況,本文從選題類型、選題內容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其中選題類型是以調研報 告類和專題研究類為主,以教學設計類為輔;選題內容主要以漢語教學現狀類和 習得偏誤類為主,其他類型為輔。我們根據分析出的選題概況,歸納總結留學生 選題特點,其中分為優點和不足,優點是內容豐富,角度新穎;關注漢語教學現 狀;注重調研研究;多領域交叉研究;不足是選題關注度分布不均以及留學生缺 乏探索鉆研精神。
    其次,留學生在選題的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為了解留學生選題影 響因素,本文根據留學生選題過程從留學生選題和導師指導兩個方面,設計訪談 內容,了解影響留學生選題的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以及導師在指導留學生選題 時所考慮的因素。
    第三,由于該校國際教育學院招收漢碩中國學生,本文從選題內容、選題類 型變化趨勢、選題影響因素以及選題特點四個角度進行對比分析,找出漢碩中國 學生選題和漢碩留學生選題之間的異同。
    最后,本文將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從培養單位、導師指導以及留學生自身三 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以期達到留學生選題質量不斷提高的目的。
    通過對本文的梳理,我們發現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專業知識不 夠扎實,可能會存在選題內容劃分不夠清晰的問題;其次,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 留學生訪談與導師訪談均是在線上進行,受到網絡與時差的影響,為不打擾受訪 者的學習和工作,盡可能的縮短訪談時間,可能會存在訪談內容不夠深入的問題。 但還是希望今后能夠為留學生選題提供參考,也為其他學者進行該校選題調查提 供幫助。
    42
    參考文獻
    學術期刊類:
    [1]蔡明宏.基于國別差異之在華留學生學位論文選題剖析——以福建師范大學東南 亞留學生為個案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01):19-24.
    [2]蔡翔.碩士論文選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03):57-59.
    [3]陳麗君.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思維特征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 版),2009,31(04):99-103.
    [4]范桂娟.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外國留學生的培養問題探討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19(06):62-68.
    [5]胡國暉,于穎.外國留學生的培養與高校教學環境的優化J].黑龍江高教研 究,2007(10):79-80.
    [6]金寧.論漢語言專業留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與指導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1998(04):96-98.
    [7]凌德祥.新世紀外國留學生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高教研 究,2000(09):42-43.
    [8]劉楚群,冷凌飛.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調查研究J].漢語應用語言 學研究,2019(00):115-124.
    [9]劉弘,楊喆.漢語國際教育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型碩士學位論文選題之比較研究J]. 海外華文教育,2013(03):310-317.
    [10]呂軍.留學生畢業論文寫作指導課分步驟教學的原則——以語言專業方向的寫 作訓練為例J].人文叢刊,2009(00):156-166.
    [11]呂軍.留學生語言類學士論文選題問題研究J].人文叢刊,2007(00):53-61.
    [12]馬燕華.論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特點與可拓展之空間——基于 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十年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析[J].海外華文教 育,2020(04):86-101.
    [13]孟 瑞 森 . 談 漢 語 國 際 教 育 碩 士 專 業 外 國 留 學 生 培 養 [J]. 語 文 學 刊,2011(13):117-119.
    [14]潘東芳.試論導師在留學生培養中的重要作用J].高等農業教育,2013(11):57-59.
    [15]亓海峰.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方法調查分析J].云南師范 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5,13(01):87-92.
    43
    [16]亓華.留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特點與規范化指導[J].云南師范大學學 報,2006(01):6-11.
    [17]史玉才 . 高 校 留 學 生 培養現 狀、存 在問題 及建議 [J]. 中 國 成人 教 育 ,2017(14):73-76.
    [18]蘇國營.高等教育國際化與留學生素質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10(17):40-41.
    [19]孫偉,董淑慧.從論文選題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的人才培養——兼與漢語國 際教育本科論文選題比較[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 版),2017,15(04):39-46.
    [20]王曉澎,方玲.留學生畢業論文選題的統計與分析[J].世界漢語教 學,1994(04):67-72.
    [21]薛新龍,李立國.留學生教育事業的發展模式及管理經驗[J].現代教育管 理,2018(01):122-128.
    [22]張全真.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畢業論文寫作問題研究[J].國際漢語教育(中 英文),2020,5(03):98-108.
    [23]張少云.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云南師范 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21,19(01):81-92.
    [24]張幼冬.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中外學生學位論文現狀調查與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 教育,2017(08):21-25.
    [25]周紅.從學位論文選題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人才培養[J].國際漢語教育(中 英文),2019,4(02):41-52.
    [26]朱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中的若干問題[J].海外華文教育,2011(03):63-68. 學位論文類:
    [1]董秋瑾.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外國留學生培養現狀研究[D].新疆師范大 學,2012.
    [2]韓玉.東北三省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D].吉林大 學,2020.
    [3]何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中外學生培養現狀比較研究[D].安徽大學,2020.
    [4]王藝璇.上海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 學,2021.
    [5]楊凝卓.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學位論文現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6]楊碩.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7]張新平.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留學生培養問題與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12.
    44
    論文集類:
    [1]肖奚強,顏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與質量分析[A].中國國家開 放大學;中國國家開放大學•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理論研究[C] •中國國家開放大學; 中國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2011.
    出版圖書類:
    [1]李曉琪•英語日語漢語第二語言教學學科研究[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2.
    標準:
    [1]國務院學位辦.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 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撰寫指導性意見(試行)[S],2012.
    [2]國務院學位辦.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外國留學生指導性培養方案 ,2009.
    [3]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 文撰寫指導意見,2009.
    外文資料類:
    [1]Chunhua He,Chunhong Qi.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Setting for
    MTCSOL[A].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2019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Management,and Computer(ICEMC 2019)[C].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計算機科學與電子技術國際學會(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ociety),2019.
    [2]Minli Zhou. Research on MTCSOL Cultivation Mode at Normal Universities in U-nderdeveloped Inland Regions A Case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A].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Culture Center for Academic Contacts、Henan University Minshe-ng College、Russian State Specialized Academy ofArts、Shandong Women's Univer-sity、Zhengzhou Yingchun Conference planning Co., Ltd..Proceedings of the 2015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Language,Art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CELAIC 2015)[C].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Culture Center for Academ-ic Contacts、Henan University Minsheng College、Russian State Specialized Acad-emy of Arts 、 Shandong Women's University 、 Zhengzhou Yingchun Conferenceplanni-ng Co., Ltd.: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Culture for Academic Contacts,2015.
    [3]Ping Jiang. Research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45
    Education[A].Institue of Management Scin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E-Learning and Economic R-esearch(IC3ER 2019)[C].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計算機科學與電子技術國 際學會 (ComputerScience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ociety),2019.
    [4]Yong Wu.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A Case Study on Zhejian-g Province[J].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20.
    [5]ZHANG Jie, ZHANG Hou-xing, ZHANG Yue, LIAO Jin-yu, REN Xiao-fei. Research R-eport on MTCSOL Dissertation Topics in the Last Decade[J].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2019.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shuoshilunwenzhuanti/jioayushuoshilunwen/4517.html

    上一篇:黑龍江高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寫作 能力研究

    下一篇:漢語國 際教育專業 留 學生碩士學位論文選題 調查研究 以吉林省四所高校為例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