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分布狀況及配置公平性研究

    發布時間:2022-12-14 10:46
    摘 要 I
    Abstract IV
    第一章 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義 3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 4
    2.1資料來源 4
    2.1.1統計資料數據 4
    2.1.2調查研究數據 4
    2.2研究方法 4
    2.2.1文獻研究法 4
    2.2.2描述性統計分析法 5
    2.2.3公平性研究方法 5
    2.3技術路線 8
    第三章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分布狀況 9
    3.1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情況 9
    3.1.1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情況 9
    3.1.2甘肅省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布情況 9
    3.2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擁有情況 10
    3.2.1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員數量情況 10
    3.2.2甘肅省各地區基層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11
    3.2.3甘肅省各地區每千人口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擁有情況 11
    3.2.4甘肅省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護比情況 12
    3.3甘肅省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13
    3.3.1甘肅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13
    3.3.2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14
    3.3.3甘肅省村衛生室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16
    3.4甘肅省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構成情況調查 17
    3.4.1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基本情況 17
    3.4.2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構成情況 19
    3.4.3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結構情況 24
    3.4.4甘肅省各地區村衛生室鄉村醫生結構情況 29
    第四章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31
    4.1基于 Lorenz 曲線的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31
    4.1.1按人口分布的 Lorenz 曲線 31
    4.1.2按地理面積分布的 Lorenz 曲線 31
    4.2基于Gini系數的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32
    4.2.1按人口分布的Gini系數 32
    4.2.2按地理面積分布的Gini系數 33
    4.3基于集聚度的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33
    4.3.1按人口分布的衛生資源集聚度 33
    4.3.2按地理面積分布的衛生資源集聚度 34
    4.4基于GIS空間分析的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35
    4.4.1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空間分布 35
    4.4.2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全局Moran's I分析 37
    4.4.3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LISA分析 37
    第五章 討論 39
    5.1公平性研究方法 39
    5.2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情況 40
    5.3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備情況 41
    5.4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員結構情況 44
    5.5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 4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49
    6.1結論 49
    6.2建議 49
    參考文獻 51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 55
    致 謝 56
    第一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健康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可 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更是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1]。《“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 全面小康[2]。可見,人民健康已經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隨著我國經濟社 會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生態環境 和疾病譜的變化,國家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我國現行的醫 療衛生服務供給體系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3]。而衛生人力 資源作為醫療衛生服務的直接提供者,是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和提高人民 健康水平的關鍵力量和重要保障。2009 年以來,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序推 進,衛生人才隊伍規模不斷擴大[4]。新醫改啟動之年就對我國衛生人才發展做出 明確規劃:到 2020 年,衛生人才總量在滿足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基礎上, 顯著提高衛生人才素質,不斷優化衛生人才結構[5]。事實上,當前我國醫療衛生 人才隊伍建設仍然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尤其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存 在衛生人員數量不足、專業素質不高、結構與分布不合理、人才隊伍不穩定、管 理意識淡薄等問題,成為當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6-8]。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為最靠近百姓、最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是我國基 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載體,也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 底”[9],擔負著人民群眾健康“守門人”的職責。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以城市社 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農村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學校和企業的醫務室,并以 診所、衛生所、護理站等作為補充的多方位、多層次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10]。 自 2009 年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實施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 設一直是醫改的重要任務之一。國務院先后印發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 實施方案(2009-2011 年)》(國發〔2009〕12號)和《“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 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國發〔2012〕11 號),明確要求要以基層為重點, 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基層衛生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基本公共 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完善基層編制管理、人事分配等方面的綜合改革[11,12]。2015 年9 月,分級診療制度應運而生,明確把基層醫療機構作為重點來建設,進一步 強調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基本醫療服務中的主體作用[13]。在“保基本、強基層、 建機制”的原則指導下,分級診療制度和醫聯體建設有序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 務體系建設也日益健全和完善。“強基層”的關鍵在于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隊伍建 設,這是夯實整體醫療服務體系的根基,要以需求為導向更加注重基層人才隊伍。 《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 年)》(衛人發〔2011〕15 號)中指 出:“到2020 年,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人員要達到 462萬人”[14]。截止2019年底, 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為 4160571 人,距離 2020 年規劃目標尚有一定差距。由 此可見,我國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后,尚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 衛生服務需求,阻礙了“強基層”政策和分級診療制度的有效推進,制約了基層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良性發展[15]。
    甘肅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地形狹長,以高原山地為主,屬于經濟欠發達地 區。全省總土地面積為 42.58 萬平方公里,下轄 14 個市(州),86 個縣(市、 區)。截止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2647.43萬人,城鎮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 48.49%[16]。2019 年,甘肅省地區生產總值8718.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2995元, 不足全國平均水平(70892元)的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農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29元,均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城鎮42359元,農 村16021元)[17]。甘肅省貧困程度較深,經濟發展速度相比東中部發達省份較為 緩慢,醫療衛生資源匱乏,嚴重制約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近年來,為推動醫 改政策落地見效,甘肅省圍繞“健康甘肅”建設,堅持把各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提升作為脫貧攻堅重點工作,以“做優省市、做強縣區、做活鄉社、做穩村組” 為手段,基層服務能力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整體面貌發生了翻 天覆地的變化,躍居全國中游。目前,甘肅省已全面實現鄉村一體化管理,將所 有村衛生室全部轉為鄉鎮衛生院的派出機構,村醫身份由個體轉變為鄉鎮衛生院 的臨聘職工。通過醫療對口幫扶,甘肅省75個貧困縣按照現行標準,實現縣、 鄉、村各級醫療機構均達到分類建設標準并配備合格醫生;全省村醫隊伍中執業 (助理)醫師比例提高了 20%,大專以上學歷提高了 13%,高中及以下學歷下降 了 16%,60歲以上年齡比例下降了 20%[18]。
    隨著醫改向深水區邁進,我國政府在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做出了了積極探 索。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衛生人力資源匱乏問題得到有效改善,衛生人員數量顯 著增加,但區域配置不公平問題日益復雜和突出[19]。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的公平性 是健康公平的重要前提,而基層衛生人力資源作為實現分級診療的基礎環節,是 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服務”和“全民健康”的核心,其配置是否合理對于解 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提升基層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實現“健康 中國 2030”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20]。近年來,我國政府已經將公平性作為評 價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如何合理平等的配置衛生人力資源也 是國內許多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密切關注和研究的話題[21]。李麗清等人[7]研究 發現我國衛生人力資源總量不斷增加,但機構間、地區間及城鄉間仍存在結構不 平衡、分布不合理問題。另外,國內諸多學者還對我國不同地區的基層衛生人力 資源的配置公平性進行了研究,但由于研究地區不同,其研究結果也不盡相同。 徐康[10]在對江蘇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時發現,各類 衛生人員按人口分布較為公平,而按服務面積分布的公平性較差;孫偉鑫[22]研究 發現吉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配置不足,公平性較好,但不同地區之間 存在差異;駱達等[23]對天津市基層衛生人員公平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天津市基 層衛生人才隊伍存在衛生人員數量短缺、素質不高、城鄉分布不均衡等問題。
    甘肅省作為我國西北經濟欠發達地區,同樣面臨衛生人力資源總量不足、結 構不合理、地域間和城鄉間分布不均衡等問題,尤其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表現較 為突出[24,25],因而有必要對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配置現狀及公平性進行研 究。本文中的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是指分布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包括社區衛 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廣大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 生服務的衛生人員,包括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本文基于衛生統計數據和現場調查 數據,客觀分析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分布狀況和人員結構,運用洛倫茲曲 線、基尼系數和衛生資源集聚度從人口和地理面積2個維度對甘肅省基層衛生人 力資源配置公平性進行評價,借助GIS技術探索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空間分布, 探討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政府制定區域衛生規劃決策提供可行性建議, 進而優化全省衛生資源配置,為實現“健康甘肅”奠定堅實的基礎。
    1.2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文使用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提供的 2015-2019 年衛生統計數據,了解甘 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情況,分析不同類型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數 量和分布狀況。使用“2019 年甘肅省醫療衛生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及需求調 查”數據,對甘肅省 14 個市州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構成情況進行對比 分析,探究地區間差異。選取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鄉 村醫生和衛生員為指標,對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進行評價,探討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合理的對策建議,為提高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 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優化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科學制定區域衛生人才規劃、 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促進衛生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參考依據。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
    2.1資料來源
    2.1.1統計資料數據
    本文所需衛生人力資源相關統計數據來源于《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0》、 2015-2019年《甘肅省衛生健康統計資料》、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公布的 2015-2019年《甘肅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及2020年《甘肅省衛生健康 統計年鑒》,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相關數據資料來自《甘肅省發展年鑒2020》。
    2.1.2調查研究數據
    現場調查數據來源于“2019年甘肅省醫療衛生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及需 求調查”項目,該項目于2019年9月啟動,調查覆蓋甘肅省14個市州86個縣 (市、區)的所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含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 民族醫院、專科醫院、婦幼保健院〈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和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甘肅省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數、床 位數、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數量及人員結構情況。本文選取該調查項目資料中所有 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相關的數據,旨在分析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 構衛生技術人員和鄉村醫生的人員結構現狀。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研究法
    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資源配置”、“衛生人力資源”及“公平性” 等為關鍵詞,檢索中國知網、維普、百度學術、PubMed等多個中英文數據庫, 并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篩選整理、歸納分析。了解國內外關于衛生人力資源配置 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發展方向,為本文確定研究思路及選取研究方法提供理論參考, 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的理論和方法。同時,通過查閱我國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各類官 方門戶網站,系統收集衛生人力資源相關統計報告、政策文件、規劃意見等,結 合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和各地區差異,探討存在的問 題并明確未來工作方向和重點。
    2.2.2描述性統計分析法
    利用Excel 2019軟件對搜集的年鑒數據進行整理歸類、統計分析及描述性統 計制圖,運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計算頻數、構成比、增幅等指標,對2015-2019 年甘肅省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和地區分布狀況進行描 述分析。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才檢驗,對比分析甘肅省各市州不同基層醫療 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的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專業及編制構成情況。檢驗 水準a=0.05,PV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3公平性研究方法
    (1 )洛倫茲曲線
    洛倫茲曲線(Lorenz curve),最早是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用于衡量社會收入 分配公平程度的首選統計指標[26]。近年來,Lorenz曲線被引入衛生領域,常被國 內外學者用來評價衛生資源配置的公平性[27]。Lorenz曲線的橫坐標表示各地區 的按人口或地理面積分布的衛生資源量由低到高排序的人口(或地理面積)累積 百分比,縱坐標表示各類衛生資源累計百分比,連接橫縱坐標對應的點繪制成的 曲線就是Lorenz曲線[28]。Lorenz曲線的彎曲程度可直觀反映衛生資源配置的公 平程度,其絕對公平線為 45°斜線,曲線彎曲程度越小距離絕對公平線越近,說 明公平性越好,若曲線和絕對公平線重合,則代表絕對公平;曲線彎曲程度越大 距離 45°斜線越遠,意味著公平性越差[29]。
    ( 2)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是由意大利經濟學家Corrado Gini在Lorenz曲 線的基礎上建立的用于定量反映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的通用統計指標,因其能夠 運用多種資源數據進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比較,因此被各國學者廣泛使用[30]。 Gini系數的取值介于0?1之間,數值越接近“0”,表明衛生資源配置越公平[31]。 基尼系數具體計算公式為[32]:
    G =—廉(X i+1-益)厲+1 + E ) (1)
    公式(1)中,G為基尼系數,X:表示人口累計百分比,乙表示衛生人力資源 累積百分比。其中x0=0,Y0=0,n為地區總數,匚1、2、???n為人均衛生人力資 源擁有量從小到大排序序號。
    目前衛生領域評價標準均參考經濟學推薦標準,通常把0.4作為分配差距的 “臨界線”,具體評價標準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基尼系數評價標準
    基尼系數取值范圍
    基尼系數 < 0.2 0.2 ~ 0.3 0.3 ~ 0.4 0.4 0.4 ~ 0.5 > 0.5
    評價標準 絕對公平 比較合理 相對合理 警戒線 相對不公平 差距懸殊
    3)衛生資源集聚度
    衛生資源集聚度(Health Resource Agglomeration Degree,HRAD)是袁素維 等人[33]將經濟學中的產業集聚度與人口集聚度的概念引入衛生領域,是評價衛 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的新指標。HRAD表示某地區占全國(或全省)1%的土地面 積上集聚的衛生資源總量的比重,其計算公式為:
     
    公式(2)中,HRAD:表示某地區i的衛生人力資源聚集度,H&表示某地區i 擁有的衛生人力資源數量,HR”是全國(或全省)衛生人力資源總量,川是某地 區i的土地面積,An是全國(或全省)土地總面積[34]。
    人口集聚度(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Degree,PAD)表示某地區占全國(或 全省) 1%的土地面積上所集聚的人口比重[35],用公式表示為:
    卩仞=(Pi/PJx100% = Pi/旳
    i (Ai/An)Xl00% Pn/An
    公式(3)中,PADi表示某地區i的人口集聚度,Pi是某地區i的人口數量,Ai 是某地區i的土地面積,Pn是全國(或全省)的總人口數,An是全國(或全省)土 地總面積。
    HRAD公平性的評價標準為:(1) HRAD: = 1時,表示衛生資源按地理面積 配置處于絕對公平;> 1時,表示衛生資源按地理規模配置相對豐富,可 能存在過剩;HRAD: < 1時,表示衛生資源按地理面積配置不足。(2) HRADJ PADt = 1時,說明衛生資源按人口配置處于絕對公平;HRADJPADi> 1時,表 示衛生資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較好;HRADJPADU 1時,表示衛生資源按人口 規模配置相對不足,需要改善[36]。
    (4) GIS 空間分析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種管理和分析空 間數據以及繪制可視化空間地圖的工具,在研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與地理環境 之間的關系以及傳染病監測措施的科學制訂等方面有著顯著成效,尤其在疾病預 防控制與公共衛生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37]。隨著 GIS 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應用, GIS 空間分析技術已不再局限于公共衛生領域的空間流行病學研究,國內外諸多 學者早已將GIS技術應用到醫療資源配置及衛生政策制定等領域的研究中哭羽。 GIS 技術可以通過可視化地圖呈現,直觀地揭示衛生資源的空間分布狀況及相關 特征,探索衛生資源的空間分布趨勢,為區域衛生資源規劃提供依據[40]。
    ①全局空間自相關分析是衡量某一指標在整個區域空間上的分布特征,通常 采用全局莫蘭指數(Moran's I)從整體上反映某個區域的所有空間單元之間的空間 聚集特征及其顯著性[41] 。其計算公式為:
    r n-XiLi Xj=i Wij(xi-x')(xj-x^
    1 = (4)
    (黑1號=1“沙肚1(竝-尢)2
    公式(4)中,n代表研究地區內空間單元的個數,竝代表空間單元i的變量, Wtj表示其i和丿•的空間權重系數,若空間單元i和丿相鄰,則Wtj = 1,否則Wtj = 0。 通常MoranSI的取值范圍為(-1,1 ),計算出MoranSI后,還需要對其結果進行 統計檢驗,一般采用Z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計算公式為:
    z = (1 - E(I)/^Var(r) ) (5)
    其表達的空間自相關模式如表2-2所示[42]:
    表2-2 Moran SI空間自相關模式
    Moran S I 相關性 空間自相關模式
    / > £(/) 空間正相關 研究空間區域的取值高高相鄰或低低相鄰,即相鄰區域具有相似現象
    / = E(I) 無相關 研究空間區域的取值無明顯規律,呈隨機分布
    /<£(/) 空間負相關 研究空間區域的取值高低相鄰,相鄰區域具有不相似的現象
    注:E(I)為1的數學期望,E(/)=-l/(n-l)
    ②局部空間自相關分析(Local Indication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LISA)是 從微觀層面出發,對每個區域的取值進行分析,得出每個區域在整個研究空間上 的分布狀態,即根據每個區域取值可判斷研究區域內部具體的空間積聚、擴散狀 態HU。本文采用LISA聚集圖反映局部空間聚集程度,局部空間聚集關系包括高- 高(H-H)、高-低(H-L)、低-低(L-L)、低-高(L-H) 4種聚集類型[43]。
    本文使用ArcGIS10.6軟件實現衛生人力資源空間分析和可視化地圖繪制。以 甘肅省地市級行政區劃數字地圖為基礎地圖(比例尺為1:100萬),以各地區名稱 為關鍵字段,將2019年甘肅省衛生人力資源各項指標數據導入矢量地圖并與關鍵 字段進行匹配,建立空間地理信息數據庫。采用自然間斷點分級法將各地區的衛 生人力資源指標數據劃分為5級,數據由低到高對應顏色從淺到深,繪制甘肅省 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空間分布地圖并進行空間自相關分析。
     
     
    2.3 技術路線
    圖 2-1 技術路線圖
     
     
     
     
     
     
     
     
     
     
     
     
     
     
     
     
     
     
     
     
     
     
     
     
     
     
     
     
     
     
     
     
    第三章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分布狀況
    3.1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情況
    3.1.1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情況
    2015年,甘肅省擁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總量為612個,2016年減少 至582個,之后呈逐年遞增趨勢,從2017年602個增加至2019年675個。全省 鄉鎮衛生院數量總體呈穩步增長趨勢,由2015年1351個增加至2018年1379 個,于2019年保持穩定。全省村衛生室數量波動較大,從2015年16573個逐年 增長至2017年的17030個,達到高峰后逐年下降至2019年的16458個,5年間 村衛生室共減少了 115個。總體來看,2015-2019年,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規模略有下降,降幅為1.86%,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衛生院數量有所 上升,增幅分別為10.29%和2.07%,村衛生室數量有所下降,降幅為0.69%。 2015-2019年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情況見表3-1。
    表3-1 2015-2019年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情況(個)
    機構類型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增幅(%)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612 582 602 628 675 10.29
    衛生院 1351 1376 1378 1379 1379 2.07
    村衛生室 16573 16719 17030 16487 16458 -0.69
    其他 6692 7074 7587 7289 6246 -6.66
    總計 25228 25751 26597 25783 24758 -1.86
    注:此表中衛生院包括街道衛生院和鄉鎮衛生院;其他包括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
     
    3.1.2甘肅省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布情況
    截止2019年底,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總量24758個,包括社區衛生服 務中心(站)675個,衛生院1379個,村衛生室16458個,門診部等其他機構 6246個。從全省整體情況來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占比最小,僅為2.73%, 其次是衛生院,占比為5.57%,村衛生室占比最大,為66.48%,隴南市的基層醫 療衛生機構數量最多,達4158個,嘉峪關市最少,僅有100個。從各地區情況 來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占比最大的地區是嘉峪關市(16.00%),衛生院 和村衛生室占比最大的地區分別為甘南藏族自治州(12.35%)和定西市(80.23%)。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布情況見表3-2。
     
    表3-2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布情況(個)
    地區 社區衛生服務 中心(站) 衛生院 村衛生室 其他 合計
    蘭州市 251 67 764 948 2030
    嘉峪關市 16 3 15 66 100
    金昌市 32 12 137 306 487
    白銀市 50 74 732 495 1351
    天水市 85 136 2601 442 3264
    武威市 19 106 1239 448 1812
    張掖市 37 90 756 423 1306
    平涼市 60 106 1581 710 2457
    酒泉市 21 78 452 372 923
    慶陽市 27 125 1273 427 1852
    定西市 33 132 2013 331 2509
    隴南市 14 216 3158 770 4158
    臨夏州 19 133 1104 435 1691
    甘南州 11 101 633 73 818
    總計 675 1379 16458 6246 24758
     
    3.2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擁有情況
    3.2.1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員數量情況
    2015-2019年,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總量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 增幅為3.62%。近5年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衛生院的衛生人員數量增 長明顯,增幅分別為 23.56%和 11.44%,但村衛生室衛生人員減少 2275 人,降幅 為 9.74%。甘肅省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人員總量從高到低依次為:衛生 院、村衛生室、門診部等其他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2015-2019年甘肅 省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數量情況見圖 3-1。
     
    圖 3-1 2015-2019 年甘肅省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數量情況
    3.2.2甘肅省各地區基層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截止 2019年底,甘肅省擁有基層衛生人員總量為 73744人,其中衛生技術 人員共51502人,占比69.84%,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占比24.70%,其他人員共占 比 5.45%。蘭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擁有衛生人員數最多,為 9365 人,占全省 基層衛生人員比重為 12.70%,嘉峪關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數最少,為 869人,僅占全省基層衛生人員的 1.18%。蘭州市衛生技術人員數亦最多,達8028 人,隴南市擁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最多,為3473 人,嘉峪關市的衛生技術人員、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最少,分別為 773 人和 18 人。從各地區情況來看,衛生技術 人員占全市基層衛生人員比重最高的地區為嘉峪關市,占比為 88.95%,其次為 蘭州市(85.72%),最低為隴南市,僅占 53.45%;隴南市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在全 市基層衛生人員中占比最高,為41.58%,最低為嘉峪關市,僅占 2.07%。 2019年 甘肅省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分布情況見表3-3。
    表3-3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基層衛生人員分布情況(人)
    地區 衛生技術 鄉村醫生 其他技 管理 工勤技 合計
    人員 和衛生員 術人員 人員 能人員
    蘭州市 8028 851 146 158 182 9365
    嘉峪關市 773 18 25 22 31 869
    金昌市 857 142 32 24 13 1068
    白銀市 3530 1079 50 33 68 4760
    天水市 4747 3346 242 156 276 8767
    武威市 4063 1342 82 25 149 5661
    張掖市 3001 748 51 75 65 3940
    平涼市 5145 1463 72 59 203 6941
    酒泉市 3049 399 53 20 54 3575
    慶陽市 4663 1502 104 118 196 6583
    定西市 4681 2082 84 31 168 7046
    隴南市 4467 3473 169 51 195 8364
    臨夏州 3240 1109 167 105 86 4707
    甘南州 1257 664 55 37 85 2098
    總計 51502 18218 1332 914 1771 73744
     
    3.2.3甘肅省各地區每千人口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擁有情況
    截止 2018 年末,甘肅省常住人口 2637.26 萬人,其中蘭州市常住人口數最 多,達到 375.36萬人,嘉峪關市常住人口數最少,為25.20萬人。甘肅省每千人 口基層衛生技術人員數為 1.95 人,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為 0.86人,每 千人口注冊護士數為 0.67人,每千農業人口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為 1.34人。從 各地區人均擁有量來看,嘉峪關市的每千人口基層衛生技術人員數最高,達3.07 人,酒泉市次之,為 2.71 人,最低為天水市,僅為 1.41 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的地區是金昌市、天水市、定西市、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 每千人口基層執業(助理)醫師數最高的地區是張掖市,為1.14人,其次為酒泉 市和平涼市,分別為1.13人和1.10人,最低是臨夏回族自治州,僅有0.53人,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區有金昌市、天水市、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 族自治州。每千人口基層注冊護士數最高為嘉峪關市,達 1.52 人,其次是蘭州 市,為1.06人,隴南市最低,為0.33人,天水市、定西市、隴南市、臨夏回族 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每千人口基層注冊護士數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千農 村人口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最高的地區是隴南市,達 2.02 人,天水市次之,為 1 .72人,臨夏回族自治州最低,僅0.85人。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每千人口基層 衛生人力資源擁有情況見表3-4。
    表3-4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每千人口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擁有情況(人)
    地區 常住人口 每千人口衛 每千人口執 每千人口 每千農業人口鄉
    (萬人) 生技術人員 業(助理)醫師 注冊護士 村醫生和衛生員
    蘭州市 375.36 2.14 0.93 0.96 1.18
    嘉峪關市 25.20 3.07 1.02 1.52 1.13
    金昌市 46.86 1.83 0.74 0.70 1.07
    白銀市 173.42 2.04 0.94 0.68 1.28
    天水市 335.49 1.41 0.63 0.41 1.72
    武威市 182.78 2.22 0.98 0.89 1.30
    張掖市 123.38 2.43 1.14 0.90 1.17
    平涼市 211.91 2.43 1.10 0.77 1.19
    酒泉市 112.70 2.71 1.13 1.06 0.94
    慶陽市 226.66 2.06 0.87 0.79 1.10
    定西市 282.17 1.66 0.87 0.48 1.16
    隴南市 263.43 1.70 0.72 0.33 2.02
    臨夏州 205.88 1.57 0.53 0.45 0.85
    甘南州 72.02 1.75 0.84 0.39 1.46
    總計 2637.26 1.95 0.86 0.67 1.34
     
    3.2.4甘肅省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護比情況
    截止2019年底,甘肅省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共計51502人,其中執業(助理) 醫師22618人,注冊護士17674人,醫護比為1:0.78。從各地區情況來看,嘉峪 關市的醫護比最高,達1:1.50,其次是蘭州市,為1:1.04,隴南市的醫護比最低, 僅為 1:0.46,醫護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區為白銀市、天水市、平涼市、定西 市、隴南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 2019 年甘肅省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護比 情況見表 3-5。
     
    表3-5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護比情況(人)
    地區 衛生技術人員 執業(助理) 醫師 注冊護士 醫護比
    蘭州市 8028 3473 3622 1:1.04
    嘉峪關市 773 256 384 1:1.50
    金昌市 857 346 326 1:0.94
    白銀市 3529 1625 1173 1:0.72
    天水市 4747 2100 1385 1:0.66
    武威市 4063 1784 1631 1:0.91
    張掖市 3001 1412 1110 1:0.79
    平涼市 5145 2341 1625 1:0.69
    酒泉市 3049 1279 1199 1:0.94
    慶陽市 4663 1978 1782 1:0.90
    定西市 4681 2446 1357 1:0.55
    隴南市 4464 1889 871 1:0.46
    臨夏州 3240 1085 928 1:0.86
    甘南州 1257 604 281 1:0.47
    總計 51502 22618 17674 1:0.78
     
    3.3甘肅省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3.3.1甘肅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1) 2015-2019年甘肅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由表 3-6 可知, 2015-2019 年,甘肅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人員總
    量增長顯著,累計增加 1845 人,增幅為 23.56%,其中衛生技術人員增加 1671
    人,增幅為23.71%,執業(助理)醫師和注冊護士增幅分別為6.41%和48.24%,
    注冊護士數呈逐年遞增趨勢, 5 年共增加 1382 人。近5 年甘肅省社區衛生服務
    中心(站)衛生技術人員醫護比從 1:0.98 增長至 1:1.37。
    表3-6 2015-2019年甘肅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人員分布情況(人)
    衛生技術人員
    年份 小計 執業(助 理)醫師 注冊 護士 藥師
    (士) 技師 (士) 其他 其他技 術人員 管理 人員 工勤技 能人員 合計
    2015 年 7048 2917 2865 393 277 596 209 211 363 7831
    2016年 7018 2877 2933 371 268 569 201 229 356 7804
    2017年 7428 2929 3279 372 266 582 251 255 325 8259
    2018 年 8115 3071 3847 368 310 519 301 320 320 9056
    2019年 8719 3104 4247 373 348 647 333 312 312 9676
    增幅(%) 23.71 6.41 48.24 -5.09 25.63 8.56 59.33 47.87 -14.05 23.56
    (2)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截止2019年底,甘肅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共有衛生人員9676人,不 同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人員數相差較大,其中蘭州市社區衛生服務 中心(站)衛生人員數最多,為3894人,占全省基層衛生人員的40.24%,甘南 藏族自治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擁有衛生人員數最少,為192人,僅占全省 的1.98%。蘭州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最多,為3587人, 占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技術人員比重為 41.14%,甘南藏族自治州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技術人員數最少,僅為169人。從各地區社區衛生 服務中心(站)衛生人員分布來看,衛生技術人員在全市基層衛生人員中占比最 高的地區是張掖市,占 96.69%,最低為隴南市(80.82%),其中執業(助理)醫 師和注冊護士占比最高的地區分別為定西市(42.37%)和金昌市(50.71%),占 比最低的地區為金昌市(19.09%)和隴南市(25.47%)。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 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人員分布情況見表 3-7。
    表3-7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人員分布情況(人)
    地區 衛生技術人員 其他技
    術人員 管理 人員 工勤技
    能人員 合計
    小計 執業(助 理)醫師 注冊
    護士 藥師
    (士) 技師
    (士) 其他
    蘭州市 3587 1304 1838 142 118 185 102 115 90 3894
    嘉峪關市 503 128 268 25 30 52 25 20 30 578
    金昌市 302 67 178 12 9 36 28 15 6 351
    白銀市 517 175 269 20 18 35 25 16 10 568
    天水市 777 314 336 41 36 50 48 49 40 914
    武威市 406 122 213 21 22 28 13 9 23 451
    張掖市 263 88 133 5 10 27 6 1 2 272
    平涼市 552 196 261 23 24 48 13 11 22 598
    酒泉市 334 98 172 11 23 30 5 7 6 352
    慶陽市 407 133 199 20 13 42 10 21 22 460
    定西市 438 211 161 21 21 24 16 16 28 498
    隴南市 257 117 81 7 8 44 27 8 26 318
    臨夏州 207 70 89 11 8 29 10 11 2 230
    甘南州 169 81 49 14 8 17 5 13 5 192
    總計 8719 3104 4247 373 348 647 333 312 312 9676
     
    3.3.2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1) 2015-2019年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2015-2019年,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總量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累計
    增加3171人,增幅為1 1.35%,其中衛生技術人員呈逐年遞增趨勢,增幅為12.26%,
    衛生技術人員占全省鄉鎮衛生人員比重從 2015 年的 90.63%增長到 2019 年的 91.37%,執業(助理)醫師和注冊護士亦呈逐年遞增趨勢,增幅分別為 32.37% 和21.64%。此外,2015-2019年,全省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醫護比由1:0.97下降 至1:0.89。2015-2019年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分布情況見表3-8。
    表3-8 2015-2019年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分布情況(人)
    年份 小計 執業(助 理)醫師 衛生技術人員 其他 其他技 術人員 管理 人員 工勤技 能人員 合計
    注冊
    護士 藥師
    (士) 技師
    (士)
    2015 年 25311 8345 8078 1384 998 6506 651 491 1474 27927
    2016年 25470 9057 8358 1386 1030 5639 603 469 1439 27981
    2017年 25472 9726 8489 1427 1055 4775 585 417 1411 27885
    2018 年 25759 10214 8664 1468 1111 4302 660 413 1371 28203
    2019年 28415 11046 9826 1537 1346 4660 858 513 1312 31098
    增幅(%) 12.26 32.37 21.64 11.05 34.87 -28.37 31.80 4.48 -10.99 11.35
    (2)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截止2019年底,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共計31098人,其中天水市鄉 鎮衛生院擁有衛生人員數最多,達 3668 人,占全省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總數的 11.79%,嘉峪關市鄉鎮衛生院擁有衛生人員數最少,僅有 91 人。定西市鄉鎮衛 生院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最多,為3430 人,占全省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比 重為12.07%,衛生技術人員最少的地區是嘉峪關市,僅有88 人。從各地區衛生 人員分布來看,衛生技術人員占全市衛生人員比例最高的地區是嘉峪關市,占比 96.70%,其次為白銀市(96.12%),最低為天水市,占比為86.97%,其中執業(助 理)醫師和注冊護士占比最高的地區分別是定西市(42.39%)和嘉峪關市 (50.55%),最低分別為嘉峪關市(26.37%)和甘南藏族自治州(18.62%)。 2019 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分布情況見表3-9。
    表3-9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分布情況(人)
    地區 小計 執業(助 理)醫師 衛生技術人員 技師
    (士) 其他 其他技 術人員 管理 人員 工勤技 能人員 合計
    注冊
    護士 藥師
    (士)
    蘭州市 1545 604 630 110 71 130 29 8 32 1614
    嘉峪關市 88 24 46 6 4 8 0 2 1 91
    金昌市 239 72 114 15 18 20 2 9 3 253
    白銀市 2083 788 733 125 106 331 21 17 46 2167
    天水市 3190 1310 963 183 163 571 162 99 217 3668
    武威市 2372 842 1000 120 148 262 66 15 125 2578
    張掖市 1574 606 593 87 58 230 33 59 57 1723
    平涼市 3228 1195 1227 155 171 480 53 45 178 3504
     
     
    續表3-9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分布情況(人)
    地區 衛生技術人員 其他技
    術人員 管理 人員 工勤技
    能人員 總計
    小計 執業(助 理)醫師 注冊
    護士 藥師
    (士) 技師
    (士) 其他
    酒泉市 1330 517 482 64 69 198 26 6 38 1400
    慶陽市 3017 1039 1284 119 160 415 85 79 143 3324
    定西市 3430 1548 1100 242 137 403 68 14 140 3652
    隴南市 3030 1319 745 165 111 690 126 43 169 3368
    臨夏州 2355 761 707 82 87 718 140 93 83 2671
    甘南州 934 421 202 64 43 204 47 24 80 1085
    總計 28415 11046 9826 1537 1346 4660 858 513 1312 31098
     
    3.3.3甘肅省村衛生室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1) 2015-2019年甘肅省村衛生室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2015-2019 年,甘肅省村衛生室衛生人員總量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累計增 加 2713 人,增幅為 8.46%,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總體呈波動下降趨勢,累計減少 3150人,降幅為14.74%,執業(助理)醫師和注冊護士人數呈逐年遞增趨勢, 其中執業(助理)醫師增加 3479 人,注冊護士累計增加 2384 人,增幅分別為 55.20%和 54.02%。其次,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占村衛生室衛生人員總量的比重從 2015年 66.60%下降至 2019年的 52.36%,相反,執業(助理)醫師和注冊護士 占比從2015年33.40%增長到2019年的47.64%。2015-2019年甘肅省村衛生室 衛生人員分布情況見圖 3-2。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年份
     
    圖3-2 2015-2019年甘肅省村衛生室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2)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村衛生室衛生人員分布情況 截止2019年底,甘肅省村衛生室擁有衛生人員總量為34797人,各地區村 衛生室衛生人員總量差距明顯,其中隴南市村衛生室衛生人員數最多,達 5055 人,占全省村衛生室衛生人員的 14.53%,嘉峪關市村衛生室擁有衛生人員數最 少,為307 人。甘肅省村衛生室擁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 18218 人,其中隴南市村 衛生室的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最多,達3473 人,嘉峪關市最少,僅有18人。從 各地區村衛生室的衛生人員分布來看,執業(助理)醫師和注冊護士占全市村衛 生室衛生人員比例最高的地區分別為酒泉市(34.82%)和嘉峪關市(59.61%), 占比最低的地區分別為天水市(21.24%)和隴南市(9.95%);隴南市的鄉村醫生 和衛生員占全市村衛生室衛生人員比例最高,達 68.70%,嘉峪關市最低,僅占 5.86%。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村衛生室衛生人員分布情況見表3-10。
    表3-10甘肅省2019年各地區村衛生室衛生人員分布情況(人)
    地區 執業(助 理)醫師 注冊
    護士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 合計
    小計 鄉村醫生 衛生員
    蘭州市 1036 1129 851 804 47 3016
    嘉峪關市 106 183 18 17 1 307
    金昌市 119 120 142 134 8 381
    白銀市 589 351 1079 946 133 2019
    天水市 1046 533 3346 2598 748 4925
    武威市 881 813 1342 1268 74 3036
    張掖市 558 378 748 699 49 1684
    平涼市 1108 791 1463 1299 164 3362
    酒泉市 352 260 399 361 38 1011
    慶陽市 897 612 1502 1382 120 3011
    定西市 1307 642 2082 1843 239 4031
    隴南市 1079 503 3473 2962 511 5055
    臨夏州 412 356 1109 1003 106 1877
    甘南州 292 126 664 568 96 1082
    總計 9782 6797 18218 15884 2334 34797
     
    3.4甘肅省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構成情況調查
    3.4.1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基本情況
    由表 3-11 可知,被調查的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總量為
    37051 人,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4722 人,鄉鎮衛生院 32329 人。在性別構成
    上,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以女性為主,占比為 69.49%,男性占 30.51%,性別比為
    1:2.28;在年齡分布上,衛生技術人員主要集中在 40 歲以下,占比為 78.62%,
    其中 30~39歲的人數占比最多,為46.29%,其次是30歲以下,占比為32.33%,
    50歲以上占比6.46%;從學歷構成來看,被調查的衛生技術人員以本科及以上學
    歷為主,占比為53.80%,大專和中專及以下占比分別為 32.37%和13.83%;在職
    稱構成方面,衛生技術人員以初級職稱為主,占比為 61.73%,中級職稱占比
    11.81%,高級職稱者占 3.23%,另有 23.22%的衛生技術人員未取得專業技術職
    稱;從專業分布來看,被調查的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以臨床(含
    全科)、護理和公共衛生專業為主,占比分別為 33.37%、31.19%和9.57%;在編
    制構成方面,無編制的衛生技術人員居多,占比為59.05%,有編制者占 40.95%。
    不同類型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01)。
    表3-11 2019年甘肅省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基本構成情況
    變量 分組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鄉鎮衛生院 合計 ■X值 P值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性別 818 17.32 10487 32.44 11305 30.51 443.98 <0.001
    3904 82.68 21842 67.56 25746 69.49
    年齡 <30 1698 35.96 10279 31.79 11977 32.33
    (歲) 30~ 1600 33.88 15550 48.10 17150 46.29
    40~ 1007 21.33 4521 13.98 5528 14.92 463.33 <0.001
    50~ 335 7.09 1819 5.63 2154 5.81
    >60 82 1.74 160 0.49 242 0.65
    學歷 本科及以上 1775 37.59 18159 56.17 19934 53.80
    大專 2156 45.66 9837 30.43 11993 32.37 593.04 <0.001
    中專及以下 791 16.75 4333 13.40 5124 13.83
    職稱 高級 190 4.03 1009 3.12 1199 3.23
    中級 876 18.55 3500 10.83 4376 11.81 284.88 <0.001
    初級 2799 59.28 20072 62.09 22871 61.73
    未取得 857 18.15 7748 23.97 8605 23.22
    專業 臨床 594 12.58 9355 28.94 9949 26.85
    全科 506 10.72 1908 5.90 2414 6.52
    護理 1728 36.59 9827 30.40 11555 31.19
    影像 162 3.43 1198 3.71 1360 3.67
    檢驗 215 4.55 1127 3.49 1342 3.62 851.66 <0.001
    公共衛生 743 15.73 2803 8.67 3546 9.57
    中醫 259 5.48 2001 6.19 2260 6.10
    中西醫結合 169 3.58 1416 4.38 1585 4.28
    藥學 263 5.57 2097 6.49 2360 6.37
    其它 83 1.76 597 1.85 680 1.84
    編制 1681 35.60 13493 41.74 15174 40.95 64.18 <0.001
    3041 64.40 18836 58.26 21877 59.05
    注:此表中學歷為最高學歷;高級職稱包含正高級職稱和副高級職稱
    3.4.2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構成情況
    (1)衛生技術人員性別結構
    被調查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以女性為主,占比為82.68%,男 性僅占17.32%,性別比約為1477。嘉峪關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女性衛生技術 人員占比最高,達89.94%,性別比約為1:8.94。隴南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 技術人員性別比相對均衡,性別比約為1217。不同地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 生技術人員性別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才=85.96, P<0.001)。2019年甘肅省 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性別構成情況見表3-12。
    表3-12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性別構成情況
     
    (2)衛生技術人員年齡結構
    被調查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的年齡主要集中在40歲以下,其
    中30歲以下年的人數最多,占比為35.96%,其次為30~39歲,占33.88%,40~49
    歲占比為21.33%,50歲以上占&83%。30歲以下衛生技術人員占比最高的地區 是平涼市,為52.79%,占比最小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9.39%); 30~39歲占比最 高的地區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達63.38%,最少的是武威市(21.02%); 40~49歲人 數最多的是武威市,占比為47.16%,最少的是嘉峪關市(13.79%); 50歲以上占 比最高的地區是武威市,為14.20%,甘南藏族自治州最低(4.23%)。不同地區 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年齡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507.52,
     
    P<0.001)。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年齡構成情況見 表 3-13。
    表3-13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年齡構成情況[人數(%)]
    地區 <30 30~ 40~ 50~ >60 ■X值 P值
    蘭州市 416(42.23) 309(31.37) 144(14.62) 75(7.61) 41(4.16)
    嘉峪關市 146(41.95) 135(38.79) 48(13.79) 13(3.74) 6(1.72)
    金昌市 73(34.93) 80(38.28) 34(16.27) 18(8.61) 4(1.91)
    白銀市 46(18.93) 78(32.10) 87(35.80) 31(12.76) 1(0.41)
    天水市 50(40.65) 36(29.27) 28(22.76) 7(5.69) 2(1.63)
    武威市 31(17.61) 37(21.02) 83(47.16) 22(12.50) 3(1.70)
    張掖市 96(38.25) 96(38.25) 48(19.12) 10(3.98) 1(0.40) 507.52 <0.001
    平涼市 208(52.79) 108(27.41) 58(14.72) 11(2.79) 9(2.28)
    酒泉市 117(34.51) 103(30.38) 87(25.66) 29(8.55) 3(0.88)
    慶陽市 189(37.80) 143(28.60) 124(24.80) 37(7.40) 7(1.40)
    定西市 129(33.33) 110(28.42) 100(25.84) 47(12.14) 1(0.26)
    隴南市 59(20.00) 140(47.46) 77(26.10) 18(6.10) 1(0.34)
    臨夏州 118(45.56) 90(34.75) 40(15.44) 8(3.09) 3(1.16)
    甘南州 20(9.39) 135(63.38) 49(23.00) 9(4.23) 0(0.00)
    總計 1698(35.96) 1600(33.88) 1007(21.33) 335(7.09) 82(1.74)
    3)衛生技術人員學歷結構
    從學歷構成來看,被調查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以大專和本科及 以上學歷為主,分別占45.66%和37.59%,中專及以下學歷者占16.75%。不同地 區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構成存在一定差異,天水市和臨夏回族自治州的社區衛生服 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學歷主要集中在大專和中專及以下,其他地區衛生技術人員 以大專和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本科及以上學歷衛生技術人員占比最高的地區是 甘南藏族自治州,為60.56%,其次為隴南市(54.92%),最少的是天水市,占比為 17.07%;大專學歷衛生技術人員最多的是嘉峪關市,占61.21%,酒泉市(54.28%) 次之,最少的地區是隴南市(31.86%);中專及以下學歷人數最多的地區是天水市, 占比為43.09%,其次是臨夏回族自治州,占35.14%,最少的是張掖市(5.58%)。 不同地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X2=343.54, P<0.001)。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學 歷構成情況見表3-14。
     
    表3-14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構成情況
    地區 本科及以上 大專 中專及以下 -X2值 P值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蘭州市 404 41.02 440 44.67 141 14.31
    嘉峪關市 91 26.15 213 61.21 44 12.64
    金昌市 66 31.58 106 50.72 37 17.70
    白銀市 103 42.39 100 41.15 40 16.46
    天水市 21 17.07 49 39.84 53 43.09
    武威市 60 34.09 79 44.89 37 21.02
    張掖市 134 53.39 103 41.04 14 5.58 343.54 <0.001
    平涼市 141 35.79 196 49.75 57 14.47
    酒泉市 99 29.20 184 54.28 56 16.52
    慶陽市 143 28.60 252 50.40 105 21.00
    定西市 162 41.86 163 42.12 62 16.02
    隴南市 162 54.92 94 31.86 39 13.22
    臨夏州 60 23.17 108 41.70 91 35.14
    甘南州 129 60.56 69 32.39 15 7.04
    總計 1775 37.59 2156 45.66 791 16.75
    注:此表中學歷為最高學歷
    (4)衛生技術人員職稱結構
    職稱分布顯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衛生技術人員以初級職稱為主,占比為 59.28%,中級職稱次之,占18.55%,高級職稱者占4.02%,另有18.15%的衛生 技術人員未取得專業技術職稱。高級職稱者占比最高的地區是武威市,為& 52%, 其次為定西市,占比8.27%,最少的是金昌市,僅占1.44%;中級職稱占比最高 的是酒泉市,達26.84%,其次是武威市(25.00%),占比最少的地區是天水市,為 6.50% ;天水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衛生技術人員中初級職稱者占比最高,達到 78.05%,其次為嘉峪關市,占比為76.44%;臨夏回族自治州未取得專業技術職 稱的衛生技術人員超過半數,占比為50.58%,其次是平涼市,占比為48.73%。 不同地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職稱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X2=688.93, P<0.001)。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職 稱構成情況見表3-15。
    表3-15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職稱構成情況[人(%)]
    地區 高級 中級 初級 未取得 ■X值 P值
    蘭州市 35(3.55) 205(20.81) 660(67.01) 85(8.63)
    嘉峪關市 8(2.30) 42(12.07) 266(76.44) 32(9.20)
    金昌市 3(1.44) 36(17.22) 143(68.42) 27(12.92)
    白銀市 15(6.17) 60(24.69) 128(52.67) 40(16.46)
    天水市 2(1.63) 8(6.50) 96(78.05) 17(13.82)
    武威市 15(8.52) 44(25.00) 103(58.52) 14(7.95)
    張掖市 17(6.77) 43(17.13) 138(54.98) 53(21.12) 688.93 <0.001
    平涼市 7(1.78) 39(9.90) 156(39.59) 192(48.73)
    酒泉市 12(3.54) 91(26.84) 196(57.82) 40(11.80)
    慶陽市 12(2.40) 85(17.00) 308(61.60) 95(19.00)
    定西市 32(8.27) 71(18.35) 246(63.57) 38(9.82)
    隴南市 14(4.75) 63(21.36) 177(60.00) 41(13.90)
    臨夏州 11(4.25) 37(14.29) 80(30.89) 131(50.58)
    甘南州 7(3.29) 52(24.41) 102(47.89) 52(24.41)
    總計 190(4.02) 876(1 &55) 2799(59.28) 857(1 &15)
    注:此表中高級職稱包含正高級職稱和副高級職稱
    (5)衛生技術人員專業結構
    從專業分布來看,甘肅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衛生技術人員專業居前三位的 是護理、臨床(含全科)、公共衛生,占比分別為36.59%、23.30%和15.73%。其 中臨床專業占比最高的地區是臨夏回族自治州,為29.73%,其次為隴南市,占 23.05%,最少的是金昌市(2.39%);全科醫學專業占比最多的地區是慶陽市,為 13.80%,甘南藏族自治州(13.15%)次之,最少為隴南市,占4.07%;護理專業占 比最高的是嘉峪關市,達到52.87%,其次為張掖市(50.60%),占比最少的地區是 定西市,為26.61%;影像專業占比最多的是定西市,為5.94%,天水市次之,占 比4.88%,最少的是臨夏回族自治州(0.77%);檢驗專業占比最高的是酒泉市,為 7.67%,其次為蘭州市(6.09%),最少為臨夏回族自治州(2.32%);公共衛生專業以 白銀市和平涼市居多,占比分別為31.69%和30.71%,最少為張掖市,僅占0.40%; 中醫專業衛生技術人員數量最多的地區是隴南市,占比為13.56%,最少為臨夏 回族自治州(2.32%);中西醫結合專業占比最高的是隴南市,為7.46%,平涼市為 該專業占比最少的地區(1.27%);藥學專業衛生技術人員以蘭州市居多,占比為 8.02%,占比最少的地區是張掖市(2.79%)。不同地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 術人員專業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800.16, P<0.001)。2019年甘肅省各地 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專業構成情況見表3-16。
     
    表3-16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專業構成情況(%)
    地區 臨床 全科 護理 影像 檢驗 公共
    衛生 中醫 中西醫
    結合 藥學 其它 X2值 P值
    蘭州市 9.64 11.57 39.90 2.84 6.09 11.37 4.87 2.74 8.02 2.94
    嘉峪關市 5.75 10.92 52.87 3.45 3.74 4.89 6.61 2.01 6.90 2.87
    金昌市 2.39 16.75 34.93 1.91 3.35 29.67 3.83 1.44 5.74 0.00
    白銀市 11.11 6.58 28.81 3.29 3.29 31.69 6.58 2.47 5.35 0.82
    天水市 19.51 9.76 45.53 4.88 3.25 5.69 2.44 4.07 3.25 1.63
    武威市 10.80 10.23 29.55 2.27 3.98 27.84 6.25 2.27 5.68 1.14
    張掖市 17.93 4.78 50.60 3.98 4.38 0.40 6.77 5.18 2.79 3.19 800.16 <0.001
    平涼市 7.36 11.17 33.76 2.79 5.58 30.71 3.30 1.27 3.81 0.25
    酒泉市 10.91 12.39 43.95 3.24 7.67 10.62 2.65 2.65 4.42 1.47
    慶陽市 8.40 13.80 27.40 4.60 4.60 25.60 5.40 4.80 4.20 1.20
    定西市 20.41 8.27 26.61 5.94 3.62 17.83 5.68 5.68 5.17 0.78
    隴南市 23.05 4.07 27.12 4.41 2.71 8.14 13.56 7.46 7.46 2.03
    臨夏州 29.73 13.13 42.08 0.77 2.32 2.70 2.32 2.70 3.47 0.77
    甘南州 12.68 13.15 29.11 3.29 2.82 15.49 7.51 7.04 5.63 3.29
    總計 12.58 10.72 36.59 3.43 4.55 15.73 5.48 3.58 5.57 1.76
    6)衛生技術人員編制結構
    被調查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中,有編制者占35.60%,無編制
    者占64.40%。從各地區衛生技術人員編制情況來看,武威市有編制者占58.52%,
    而嘉峪關市僅有14.66%的衛生技術人員有編制。不同地區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
    術人員編制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371.41, P<0.001)。2019年甘肅省各地
    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編制構成情況見表3-17。
    表3-17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編制構成情況
    地區 X2值 P值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蘭州市 264 26.80 721 73.20
    嘉峪關市 51 14.66 297 85.34
    金昌市 39 18.66 170 81.34
    白銀市 137 56.38 106 43.62
    天水市 35 28.46 88 71.54
    武威市 103 58.52 73 41.48 371.41 <0.001
    張掖市 140 55.78 111 44.22
    平涼市 107 27.16 287 72.84
    酒泉市 171 50.44 168 49.56
    慶陽市 171 34.20 329 65.80
    定西市 124 32.04 263 67.96
    隴南市 156 52.88 139 47.12
     
     
    續表3-17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編制構成情況
    地區 -X值 P值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臨夏州 75 28.96 184 71.04 371.41 <0.001
    甘南州 108 50.70 105 49.30
    總計 1681 35.60 3041 64.40
     
    3.4.3 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結構情況
    (1)衛生技術人員性別結構
    被調查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以女性為主,占比為67.56%,男性占 32.44%,性別比約為1:2.08。嘉峪關市鄉鎮衛生院中女性衛生技術人員占比最高, 達到83.87%,性別比約為1:5.20。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水市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 術人員性別比相對均衡,性別比分別約為1:1.31和1:1.44。不同地區的鄉鎮衛生 院衛生技術人員性別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03.84, P<0.001)。2019年甘 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性別構成情況見表3-18。
    表3-18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性別構成情況
    地區 性別比 ■X值 P值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蘭州市 438 23.51 1425 76.49 1:3.25
    嘉峪關市 15 16.13 78 83.87 1:5.20
    金昌市 107 34.41 204 65.59 1:1.91
    白銀市 586 26.52 1624 73.48 1:2.77
    天水市 1595 41.00 2295 59.00 1:1.44
    武威市 779 31.50 1694 68.50 1:2.17
    張掖市 593 31.18 1309 68.82 1:2.21 403.84 <0.001
    平涼市 964 27.89 2493 72.11 1:2.59
    酒泉市 435 30.83 976 69.17 1:2.24
    慶陽市 882 28.39 2225 71.61 1:2.52
    定西市 1227 31.87 2623 68.13 1:2.14
    隴南市 1358 36.70 2342 63.30 1:1.72
    臨夏州 1019 34.77 1912 65.23 1:1.88
    甘南州 489 43.24 642 56.76 1:1.31
    總計 10487 32.44 21842 67.56 1:2.08
    2)衛生技術人員年齡結構
    調查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的年齡主要集中在40歲以下,其中30~39 歲的人數近半,占比為48.10%,其次為30歲以下,占31.79%, 40~49歲占比為 13.98%, 50歲以上占6.12%。其中30歲以下衛生技術人員占比最高的地區是臨 夏回族自治州,為46.74%,占比最小的是武威市(21.19%); 30~39歲占比最高的 地區是嘉峪關市,達58.06%,最少的是臨夏回族自治州(34.73%); 40~49歲人數 最多的是金昌市,占比為21.54%,最少的是平涼市(9.14%); 50歲以上占比最高 的地區是酒泉市,為10.91%,其次為金昌市(9.97%),最低為嘉峪關市,占比 為3.23%。不同地區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年齡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X2=1134.81, P<0.001)。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年齡構成 情況見表3-19。
    表3-19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年齡構成情況[人數(%)]
    地區 <30 30- 40~ 50- >60 ■X值 P值
    蘭州市 437(23.46) 969(52.01) 321(17.23) 124(6.66) 12(0.64)
    嘉峪關市 25(26.88) 54(58.06) 11(11.83) 1(1.08) 2(2.15)
    金昌市 76(24.44) 137(44.05) 67(21.54) 28(9.00) 3(0.96)
    白銀市 657(29.73) 1102(49.86) 364(16.47) 77(3.48) 10(0.45)
    天水市 1034(26.58) 1836(47.20) 657(16.89) 325(8.35) 38(0.98)
    武威市 524(21.19) 1287(52.04) 479(19.37) 179(7.24) 4(0.16)
    張掖市 610(32.07) 916(48.16) 240(12.62) 128(6.73) 8(0.42) 1134.81 <0.001
    平涼市 1331(38.50) 1633(47.24) 316(9.14) 154(4.45) 23(0.67)
    酒泉市 421(29.84) 645(45.71) 191(13.54) 147(10.42) 7(0.50)
    慶陽市 1184(38.11) 1459(46.96) 309(9.95) 141(4.54) 14(0.45)
    定西市 1221(31.71) 2021(52.49) 426(11.06) 165(4.29) 17(0.44)
    隴南市 1039(28.08) 1892(51.14) 544(14.70) 211(5.70) 14(0.38)
    臨夏州 1370(46.74) 1018(34.73) 434(14.81) 101(3.45) 8(0.27)
    甘南州 350(30.95) 581(51.37) 162(14.32) 38(3.36) 0(0.00)
    總計 10279(31.79) 15550(4& 10) 4521(13.98) 1819(5.63) 160(0.49)
    3)衛生技術人員學歷結構
    從學歷構成來看,被調查的鄉鎮衛生院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衛生技術人員居 多,占比為56.17%,大專學歷者占30.43%,中專及以下衛生技術人員占13.40%。 其中臨夏回族自治州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學歷主要集中在大專和中專及 以下,其他地區均以本科及以上和大專學歷為主。本科及以上學歷衛生技術人員 占比最高的地區是武威市,為68.42%,其次為定西市(67.19%),最少的是臨夏回 族自治州,占比為27.98%;大專學歷衛生技術人員最多的是嘉峪關市,占48.39%, 臨夏回族自治州(40.12%)次之,最少的地區是武威市(23.70%);中專及以下學歷 人數最多的地區是臨夏回族自治州,占比為31.90%,其次是金昌市,占19.29%, 最少的是嘉峪關市(3.23%)。不同地區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構成差異 具有統計學意義(x2=2070.41, P<0.001)。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 術人員學歷構成情況見表3-20。
     
    表3-20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構成情況
    地區 本科及以上 大專 中專及以下 -*值 P值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蘭州市 1148 61.62 532 28.56 183 9.82
    嘉峪關市 45 48.39 45 48.39 3 3.23
    金昌市 160 51.45 91 29.26 60 19.29
    白銀市 1325 59.95 712 32.22 173 7.83
    天水市 1900 48.84 1241 31.90 749 19.25
    武威市 1692 68.42 586 23.70 195 7.89
    張掖市 1191 62.62 526 27.66 185 9.73 2070.41 <0.001
    平涼市 2201 63.67 877 25.37 379 10.96
    酒泉市 732 51.88 515 36.50 164 11.62
    慶陽市 1673 53.85 1087 34.99 347 11.17
    定西市 2587 67.19 932 24.21 331 8.60
    隴南市 2117 57.22 1098 29.68 485 13.11
    臨夏州 820 27.98 1176 40.12 935 31.90
    甘南州 568 50.22 419 37.05 144 12.73
    總計 18159 56.17 9837 30.43 4333 13.40
    注:此表中學歷為最高學歷
    (4)衛生技術人員職稱結構
    職稱分布顯示,被調查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以初級職稱為主,占比為 62.09%,其次為中級職稱,占10.83%,高級職稱者占3.12%,未取得專業技術職 稱的衛生技術人員占23.97%。其中高級職稱者占比最高的地區是武威市,為 5.90%,酒泉市次之,占比4.46%,最少的是平涼市,僅占1.76%;中級職稱占比 最高的是蘭州市,達14.55%,甘南藏族自治州(14.32%)次之,占比最少的地區是 平涼市,為6.74%;定西市鄉鎮衛生院的衛生技術人員中初級職稱者占比最高, 達到72.47%;臨夏回族自治州未取得專業技術職稱的衛生技術人員數最多,占 比為48.79%,其次是嘉峪關市,占比為41.94%。不同地區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 術人員職稱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1954.08, P<0.001)。2019年甘肅省各地 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職稱構成情況見表3-21。
    表3-21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職稱構成情況[人數(%)]
    地區 高級 中級 初級 未取得 士值 P值
    蘭州市 79(4.24) 271(14.55) 1200(64.41) 313(16.80)
    嘉峪關市 2(2.15) 11(11.83) 41(44.09) 39(41.94)
    金昌市 12(3.86) 31(9.97) 190(61.09) 78(25.08)
    白銀市 62(2.81) 284(12.85) 1420(64.25) 444(20.09)
    天水市 144(3.70) 505(12.98) 2254(57.94) 987(25.37)
    武威市 146(5.90) 346(13.99) 1608(65.02) 373(15.08)
    張掖市 43(2.26) 194(10.20) 1211(63.67) 454(23.87) 1954.08 <0.001
    平涼市 61(1.76) 233(6.74) 2270(65.66) 893(25.83)
    酒泉市 63(4.46) 179(12.69) 870(61.66) 299(21.19)
    慶陽市 72(2.32) 282(9.08) 2103(67.69) 650(20.92)
    定西市 130(3.38) 397(10.31) 2790(72.47) 533(13.84)
    隴南市 66(1.78) 371(10.03) 2457(66.41) 806(21.78)
    臨夏州 103(3.51) 234(7.98) 1164(39.71) 1430(48.79)
    甘南州 26(2.30) 162(14.32) 494(43.68) 449(39.70)
    總計 1009(3.12) 3500(10.83) 20072(62.09) 7748(23.97)
    注:此表中高級職稱包含正高級職稱和副高級職稱
    (5)衛生技術人員專業結構
    就專業構成來看,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專業占比居前三位的是臨床(含 全科)、護理和公共衛生,占比分別為34.84%、30.40%和&67%。其中臨床專業 占比最高的地區是隴南市,為33.27%,其次為天水市,占32.88%,最少的是嘉 峪關市(6.45%);全科醫學專業占比最多的地區是金昌市,為16.08%,嘉峪關市 (12.90%)次之,最少為蘭州市,占2.47%;護理專業占比最高的是武威市,達到 41.61%,其次為嘉峪關市(38.71%),占比最少的地區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市,為 23.52%;影像專業占比最多的是慶陽市,為4.76%,白銀市次之,占比4.57%, 最少的是嘉峪關市,目前沒有從事影像專業的衛生技術人員;檢驗專業占比最高 的是金昌市,為6.43%,其次為甘南藏族自治州市(4.69%),最少為張掖市,占比 為2.31%;公共衛生專業占比最高的地區是嘉峪關市,為15.05%,最少為武威 市,占4.00%;中醫專業衛生技術人員比例最高的地區是隴南市,占比為13.53%, 最少為平涼市,占4.40%;中西醫結合專業占比最高的是金昌市,為9.65%,占 比最少的地區是嘉峪關市(2.15%);藥學專業衛生技術人員占比最高的是嘉峪關 市,占比為11.83%,占比最少的地區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為3.63%。不同地區的 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專業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1480.12, P<0.001)。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專業構成情況見表3-22。
     
    表3-22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專業構成情況(%)
    地區 臨床 全科 護理 影像 檢驗 公共
    衛生 中醫 中西醫
    結合 藥學 其它 X值 P值
    蘭州市 24.64 2.47 35.53 3.86 3.38 9.13 6.71 3.76 9.13 1.40
    嘉峪關市 6.45 12.90 38.71 0.00 3.23 15.05 8.60 2.15 11.83 1.08
    金昌市 16.40 16.08 29.26 3.54 6.43 7.72 5.14 9.65 4.18 1.61
    白銀市 26.24 5.11 28.64 4.57 3.39 11.95 6.83 4.07 7.38 1.81
    天水市 32.88 5.84 23.91 4.45 4.16 8.77 6.02 4.24 6.92 2.83
    武威市 22.97 6.63 41.61 3.92 2.95 4.00 6.55 4.04 6.15 1.17
    張掖市 28.29 8.20 36.54 3.15 2.31 4.21 6.62 3.21 4.63 2.84 1480.12 <0.001
    平涼市 28.03 5.79 29.25 3.67 3.15 14.72 4.40 4.28 5.15 1.56
    酒泉市 23.67 10.56 32.81 4.11 3.76 5.39 5.81 4.75 7.58 1.56
    慶陽市 27.97 4.54 30.61 4.76 4.51 11.20 4.99 4.12 5.37 1.93
    定西市 32.47 3.66 29.06 3.48 3.40 8.75 6.08 4.34 7.14 1.61
    隴南市 33.27 4.19 28.22 2.73 3.00 6.59 6.49 6.19 7.76 1.57
    臨夏州 30.50 7.40 30.60 3.34 3.07 7.81 5.56 3.92 6.00 1.77
    甘南州 2&91 12.11 23.52 1.59 4.69 6.01 13.53 3.89 3.63 2.12
    總計 28.94 5.90 30.40 3.71 3.49 8.67 6.19 4.38 6.49 1.85
    6)衛生技術人員編制結構
    由表3-23可知,被調查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中,有編制者占41.74%, 無編制者占58.26%。其中張掖市有編制者占比最高,為62.51%,而嘉峪關市僅 有19.35%的衛生技術人員有編制。不同地區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編制構 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1671.72, P<0.001)。
    表3-23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編制構成情況(%)
    地區 X值 P值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蘭州市 922 49.49 941 50.51
    嘉峪關市 18 19.35 75 80.65
    金昌市 68 21.86 243 78.14
    白銀市 610 27.60 1600 72.40
    天水市 1978 50.85 1912 49.15
    武威市 1212 49.01 1261 50.99
    張掖市 1189 62.51 713 37.49 1671.72 <0.001
    平涼市 972 28.12 2485 71.88
    酒泉市 697 49.40 714 50.60
    慶陽市 1020 32.83 2087 67.17
    定西市 1511 39.25 2339 60.75
    隴南市 1860 50.27 1840 49.73
    臨夏州 808 27.57 2123 72.43
    甘南州 628 55.53 503 44.47
    總計 13493 41.74 18836 58.26
    3.4.4甘肅省各地區村衛生室鄉村醫生結構情況
    “2019 年甘肅省醫療衛生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及需求調查”項目參與調 查的鄉村醫生有19401人,其中具備執業醫師資格證的有3036人,占15.65%; 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的有2788人,占14.37%;有鄉村執業醫生資格證的有 13577人,占69.98%。從性別構成來看,被調查的鄉村醫生以男性為主,占比為 74.35%,女性占 25.65%。
    (1)鄉村醫生年齡結構
    年齡構成結果顯示,全省鄉村醫生占比最高的是40~49歲,為39.86%,其 次為30~39歲,占25.69%, 50歲以上鄉村醫生占比為28.26%, 30歲以下占6.20%。 臨夏回族自治州的鄉村醫生年齡在30歲以下的占比最高,為12.67%,占比最低 的是武威市,僅為3.09%; 30~39歲占比最高的地區是嘉峪關市,為33.33%,最 低為金昌市(18.84%); 40~49歲占比最高的地區為金昌市,達47.34%,最低為酒 泉市(31.87%); 50歲以上鄉村醫生占比最高的地區是武威市,占35.51%,酒泉 市次之,占比為34.33%,最低為嘉峪關市(14.81%)。不同地區的鄉村醫生年齡構 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95.71, P<0.001)。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村衛生室鄉 村醫生年齡構成情況見表3-24。
    表3-24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村衛生室鄉村醫生年齡構成情況[人數(%)]
    地區 <30 30- 40~ 50- >60 P值
    蘭州市 61(5.48) 263(23.63) 444(39.89) 282(25.34) 63(5.66)
    嘉峪關市 5(9.26) 18(33.33) 23(42.59) 7(12.96) 1(1.85)
    金昌市 7(3.38) 39(18.84) 98(47.34) 46(22.22) 17(8.21)
    白銀市 70(5.25) 391(29.31) 569(42.65) 282(21.14) 22(1.65)
    天水市 151(4.56) 822(24.83) 1334(40.30) 876(26.47) 127(3.84)
    武威市 45(3.09) 302(20.74) 592(40.66) 463(31.80) 54(3.71)
    張掖市 41(4.72) 184(21.20) 371(42.74) 236(27.19) 36(4.15) 495.71 <0.001
    平涼市 90(5.87) 374(24.38) 606(39.50) 411(26.79) 60(3.91)
    酒泉市 35(6.16) 150(26.41) 181(31.87) 144(25.35) 51(8.98)
    慶陽市 84(5.35) 350(22.31) 681(43.40) 398(25.37) 56(3.57)
    定西市 181(7.38) 709(28.93) 902(36.80) 577(23.54) 82(3.35)
    隴南市 221(6.90) 833(26.01) 1296(40.47) 798(24.92) 54(1.69)
    臨夏州 153(12.67) 382(31.62) 446(36.92) 204(16.89) 23(1.90)
    甘南州 58(11.01) 167(31.69) 191(36.24) 102(19.35) 9(1.71)
    總計 1202(6.20) 4984(25.69) 7734(39.86) 4826(24.88) 655(3.38)
    2)鄉村醫生學歷結構
    從學歷構成來看,全省鄉村醫生主要以中專及以下學歷為主,占比高達 66.27%,其次為大專學歷,占18.58%,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僅占15.15%。其中本 科及以上學歷者占比最高的地區是嘉峪關市,為27.78%,最低為隴南市,僅占
    5.65%;大專學歷者占比最高的地區仍然是嘉峪關市,為57.41%,最低為天水市 (14.62%);中專及以下學歷者占比較高的地區是隴南市、天水市、武威市、慶陽 市,占比分別為76.39%、74.80%、70.19%和70.04%。不同地區的鄉村醫生學歷 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976.91, P<0.001)。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村衛生室 鄉村醫生學歷構成情況見表3-25。
    表3-25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村衛生室鄉村醫生學歷構成情況
    地區 本科及以上 大專 中專及以下 -£值 p值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人數 構成比(%)
    蘭州市 242 21.74 252 22.64 619 55.62
    嘉峪關市 15 27.78 31 57.41 8 14.81
    金昌市 39 18.84 44 21.26 124 59.90
    白銀市 352 26.39 331 24.81 651 48.80
    天水市 350 10.57 484 14.62 2476 74.80
    武威市 180 12.36 254 17.45 1022 70.19
    張掖市 166 19.12 168 19.35 534 61.52 976.91 <0.001
    平涼市 296 19.30 245 15.97 993 64.73
    酒泉市 128 22.54 156 27.46 284 50.00
    慶陽市 199 12.68 271 17.27 1099 70.04
    定西市 567 23.13 416 16.97 1468 59.89
    隴南市 181 5.65 575 17.96 2446 76.39
    臨夏州 124 10.26 286 23.68 798 66.06
    甘南州 100 18.98 91 17.27 336 63.76
    總計 2939 15.15 3604 18.58 12858 66.27
    注:此表中學歷為最高學歷
    第四章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4.1基于 Lorenz 曲線的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4.1.1按人口分布的 Lorenz 曲線
    按人口分布的 Lorenz 曲線圖顯示,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理)醫師、注冊 護士及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曲線都位于絕對公平線以下,其中執業(助理)醫師、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及衛生技術人員曲線距離絕對公平線較近,而注冊護士曲線距 離絕對公平線最遠,表明按人口分布的注冊護士配置公平性相對較差。 2019 年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按人口分布的Lorenz曲線見圖4-1。
     
     
    人口累計百分比(%)
    圖 4-1 2019 年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按人口分布的 Lorenz 曲線圖
    4.1.2按地理面積分布的Lorenz曲線
    按面積分布的Lorenz曲線圖顯示,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理)醫師、注冊 護士及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按人口分布的 Lorenz 曲線都位于絕對公平線以下,且 明顯偏離絕對公平線。其中,執業(助理)醫師、衛生技術人員及注冊護士曲線
    距離絕對公平線相對較近,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曲線距離絕對公平線最遠,表明按 面積分布的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的公平性相對較差。通過對比不同維度 Lorenz 曲 線圖,相較于按人口分布,按面積分布的曲線明顯偏離絕對公平線,表明按人口 分布的各類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優于按面積分布。 2019 年甘肅省基層衛生 人力資源按地理面積分布的 Lorenz 曲線見圖4-2。
     
    圖4-2 2019年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按地理面積分布的Lorenz曲線圖
     
    4.2基于 Gini 系數的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4.2.1按人口分布的Gini系數
    根據各類衛生人力資源Lorenz曲線計算出相應的Gini系數,結果與Lorenz 曲線一致。按人口分布的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及鄉村醫 生和衛生員的Gini系數均小于0.3,表明按人口分布的各類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 置較為公平性。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理)醫師及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的Gini系 數均小于 0.2,處于絕對公平狀態,注冊護士的基尼系數最大,即按人口分布的 注冊護士配置公平性相對較差。按人口分布的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的 Gini 系數結果見表 4-1。
    4.2.2按地理面積分布的 Gini 系數
    由表 4-1 可見,按地理面積分布計算的各類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 Gini 系 數都大于0.3,且均大于按人口分布的Gini系數,其中注冊護士及鄉村醫生和衛 生員的Gini系數大于0.4,處于相對不公平狀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的Gini系數 最大,達到 0.458,說明按面積分布的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和執業(助理)醫師配 置較為公平,而注冊護士、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相對不公平,尤其是鄉村醫生和衛 生員的配置公平性較差,同時各類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按人口分布優于按面積 分布,與 Lorenz 曲線結果相吻合。
    表4-1 2019年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Gini系數
    指標 按常住人口 按地理面積
    衛生技術人員 0.122 0.393
    執業(助理)醫師 0.114 0.389
    注冊護士 0.231 0.418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 0.117 0.458
     
    4.3基于集聚度的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4.3.1 按人口分布的衛生資源集聚度
    從各地區衛生人力資源集聚度與人口集聚度的比值水平來看,在衛生技術人 員方面,比值大于1 且排在前三位的地區分別是嘉峪關市(1.57)、酒泉市(1.39) 和張掖市(1.25),表明這些地區按人口規模配置的衛生技術人員相對過剩,比值 小于 1 的地區有天水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市、隴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和 金昌市,表明以上地區按人口配置的衛生技術人員相對不足,其中比值最小的地 區是天水市(0.72),需加以改善;在執業(助理)醫師方面,比值最大的地區是 張掖市(1.33),其次為酒泉市(1.32)和平涼市(1.29),表明以上地區按人口規 模配置的執業(助理)醫師存在過剩現象,而臨夏回族自治州、天水市、隴南市、 金昌市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比值均小于1,即這些地區的執業(助理)醫師按人 口配置不足;在注冊護士方面,比值大于1且排在前三位的地區是嘉峪關市(2.27)、 酒泉市(1.59)和蘭州市(1.44),說明這些地區的注冊護士按人口配置相對充足, 比值小于 1 的地區有隴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天水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和定西 市,表明這些地區按人口分配的注冊護士相對不均衡;在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方面, 除隴南市、天水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定西市和武威市的比值大于1 外,平涼市 的比值等于1 ,提示該地區按農業人口配置的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公平性最佳,其 余地區的比值均小于1,表明這些地區按農業人口分配的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相對 不足。就整體情況來看,除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外,其他各類衛生人力資源集聚度 與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小于1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地區,如 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 2019 年甘肅省各地區基層醫療衛 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集聚度結果見表4-2。
    表4-2 2019年甘肅省各地區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集聚度
    地區 人口
    集聚度 衛生技術人員 執業(助理)醫師 注冊護士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
    集聚度 比值 集聚度 比值 集聚度 比值 集聚度 比值
    蘭州市 4.13 4.52 1.10 4.46 1.08 5.95 1.44 1.36 0.33
    嘉峪關市 1.40 2.20 1.57 1.66 1.18 3.19 2.27 0.15 0.10
    金昌市 0.85 0.80 0.94 0.73 0.86 0.88 1.04 0.37 0.44
    白銀市 1.32 1.38 1.04 1.44 1.09 1.33 1.01 1.19 0.90
    天水市 3.79 2.75 0.72 2.77 0.73 2.33 0.62 5.47 1.44
    武威市 0.91 1.04 1.14 1.04 1.14 1.22 1.33 0.97 1.06
    張掖市 0.52 0.64 1.25 0.69 1.33 0.69 1.34 0.45 0.88
    平涼市 3.11 3.87 1.24 4.01 1.29 3.56 1.14 3.11 1.00
    酒泉市 0.11 0.15 1.39 0.14 1.32 0.17 1.59 0.06 0.51
    慶陽市 1.35 1.42 1.05 1.37 1.02 1.58 1.17 1.29 0.96
    定西市 2.32 1.97 0.85 2.35 1.01 1.67 0.72 2.48 1.07
    隴南市 1.52 1.32 0.87 1.27 0.84 0.75 0.49 2.90 1.91
    臨夏州 4.07 3.28 0.81 2.50 0.61 2.74 0.67 3.17 0.78
    甘南州 0.26 0.23 0.89 0.25 0.98 0.15 0.58 0.34 1.33
     
    4.3.2按地理面積分布的衛生資源集聚度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空間差異性,本文運用GIS繪 制出 2019年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集聚水平分布圖(見圖4-3)。 由集聚水平分布圖可以看出, 2019年甘肅省14個市州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 人力資源按地理面積配置存在差異。從表 4-2 的人口集聚度分析結果可以看出, 蘭州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天水市和平涼市的人口集聚度較高,分別為4.13、4.07、 3.79和3.11,說明這些地區人口相對密集。人口集聚度較高的地區各類衛生人力 資源集聚度均達到1 以上,表明高人口密度地區按地理面積配置的衛生人力資源 較為豐富,可及性較好。而酒泉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張掖市和金昌市的人口集 聚度相對較低,分別為0.11、 0.26、 0.52和0.85,這些地區各類衛生人力資源集 聚度均小于1,表明低人口密度地區按地理面積配置的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公平性 較差,地理可及性有待提高,尚不能滿足集聚人口的就醫需求。
     
     
    N N
    A A
    圖 4-3 2019 年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集聚水平分布圖
     
     
     
     
     
     
     
     
     
     
     
     
     
     
     
     
     
     
     
     
     
     
     
     
    4.4基于GIS空間分析的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本文使用ArcGIS10.6軟件,以甘肅省矢量地圖作為基礎地圖。選取2019年 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各項指標,建立數據庫。采用自然間斷點 分級法將甘肅省 14個市州的各項衛生人力資源指標數據劃分為 5個等級,指標 由低到高對應顏色從淺到深,繪制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空間分級地圖并進行空間自 相關分析。
    4.4.1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空間分布
    2019 年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千人口衛生人力資源等級分布圖(圖 4- 4)顯示,甘肅省每千人口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水平總體呈現“河西高河東低”的 態勢,具體表現為由北向南逐漸減少,由西向東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分別比較 各類衛生人力資源,可以看出,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在河西地區和部分河東地 區較高,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超過2人的地區分別是嘉峪關市(3.07)、酒泉
    市(2.71)、張掖市(2.43)、平涼市(2.43)、武威市(2.22)、蘭州市(2.14)、慶
    陽市(2.06)和白銀市(2.03),最低的地區是天水市(1.41);執業(助理)醫師
    與衛生技術人員的整體配置情況相似,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超過1人的 地區有張掖市(1.14)、酒泉市(1.13)、平涼市(1.10)及嘉峪關市(1.02),最低
    的地區是臨夏回族自治州(0.53);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整體呈現河西地區高河東地 區低的趨勢,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最高的嘉峪關市(1.52)是隴南市(0.33)的
    4.61 倍;與前三類指標相比,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地區分布差異較小,總體呈現“河 東高河西低”的態勢,每千農業人口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最高的地區為隴南市 (2.02),最低為臨夏回族自治州(0.85)。
     
    圖4-4 2019年甘肅省基層每千人口衛生人力資源等級分布圖
    4.4.2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全局Moran's I分析
    全局Moran's I分析結果顯示,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和注 冊護士數在整體空間分布上呈明顯的空間正相關性,Moran'sI指數分別為0.654 和0.611, Z值均大于1.96, P值均小于0.05,表明衛生技術人員和注冊護士在地 區間具有相同的分布趨勢,即配置高(或低)的地區被同樣高(或低)配置地區 所包圍;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和每千農業人口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無空 間自相關性,呈隨機分布,Z值均小于1.96, P值均小于0.05。甘肅省基層醫療 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全局Moran's I分析結果見表4-4。
    表4-4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全局Moran'sI及其檢驗
    每千人口衛 每千人口執業 每千人口注 每千農業人口鄉
    變量 生技術人員 (助理)醫師 冊護士 村醫生和衛生員
    Moran's I 0.654 0.140 0.611 0.262
    Z值 2.788 0.813 2.743 1.409
    P值 0.005 0.416 0.006 0.159
     
    4.4.3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LISA分析
    LISA 分析結果顯示,鄰近地區的各類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存在局部空間自相 關性,但局部地區之間的資源配置不均衡。從衛生技術人員來看,嘉峪關市呈現 正相關高值區域,定西市、隴南市和臨夏回族自治州為相關低值區域,其他地區 無空間自相關性;在執業(助理)醫師方面,嘉峪關市呈現正相關高值區域,定 西市和臨夏回族自治州為正相關低值區域;嘉峪關市在注冊護士方面仍然表現為 相關高值區域,定西市和隴南市表現為相關低值區域,其他地區無空間自相關性; 在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方面,隴南市表現為正相關高值區域,臨夏回族自治州呈負 相關性,其他地區無明顯空間自相關性。2019年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LISA 分析見圖 4-5。
     
     
    aa«
    *011#
    KBrtr
    慶田市
    T»i«
    RMiV
    M««
    S«KK«
    «M<ti
    nw«
    KRI«
    UtHKH
    T*»
    KA«*
    Aft** ftft* « ftA««
    4tH«
    刻fiW
    金HfK
    *0«
    K«>U
    K%tt«AM
    mi
    r)M>fl 蘭州*
    £*X
    ■ «>««« ■I Att**
    Utt*« UA««
    t»Z
    Aft«*
    tLA*«
    UftAtlKfltfr 州
    1 *
    圖4-5 2019年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LISA分析圖
     
     
     
     
     
     
     
     
     
     
     
     
     
     
     
     
     
     
     
     
     
     
    第五章 討論
    本文主要從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兩個方面展開討論,首先對公平性評價方法 的選取進行科學性和適用性分析,其次對主要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包括基層醫療 衛生機構設置情況、衛生人力資源配備情況、衛生人員結構及衛生人力資源配置 公平性等,探討存在的問題,為甘肅省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和區域衛生人力規劃提 供對策建議。
    5.1公平性研究方法
    通過對國內外相關研究對比發現,較為公認的用于研究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 的方法主要包括Lorenz曲線、Gini系數、泰爾指數和集中指數等,其中Lorenz 曲線、Gini系數和泰爾指數已被廣泛應用于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44]。 Lorenz 曲線和 Gini 系數能綜合反映公平的程度,具有直觀、準確、易于比較的 特點[32]。賀買宏等人[32]基于Lorenz曲線和Gini系數對我國衛生資源進行公平性 分析;王芳等人[45]亦采用Lorenz曲線和Gini系數分析了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 配置現狀及公平性;高麗娜等人[46]利用Lorenz曲線和Gini系數研究了我國專業 公共衛生機構及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和公平性,眾多研究都證實了 Lorenz 曲線和 Gini 系數在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領域的廣泛應用。但是基于 Lorenz 曲線計 算的 Gini 系數只能反映某一區域資源配置的總體不公平程度,不能對總體的不 公平程度進行區域間的分解。而泰爾指數雖然可以彌補以上兩種方法的不足之處, 但其缺陷是未考慮地理因素對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的影響[47]。近年來,國內越來 越多的研究采取衛生資源集聚度指標評價衛生資源配置的公平性,用于反映同一 地區內不同區域資源配置的均衡程度。由于其便于計算和實用等特點受到國內學 者的青睞,相較于傳統評價公平性的 Lorenz 曲線、 Gini 系數和泰爾指數等方法, 衛生資源集聚度的優點是:不僅可以將區域的不公平性進行分解并數字化表達, 還可以綜合人口規模和地理面積對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的影響[48]。袁素維等人[49] 首次嘗試將集聚度的概念引入到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的評價中,并對衛生資源配 置公平性的方法進行對比分析;何思長等人[33]借助集聚度對四川省衛生人力資源 配置公平性進行評價;王高玲等人[50]基于集聚度和 GIS 技術研究了江蘇省醫療 衛生資源的公平性,以上研究均證實了集聚度在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領域的 可行性和應用前景,但還需要在實際應用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綜上所述,不同的評價方法具有各自的適用條件和優缺點,在實踐過程中應 結合具體的評價要求選擇適當的評價方法。由于本文主要從人口和地理面積兩個 維度評價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旨在識別地區間差 異,探討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空間分布狀況,同時為避免單一方法的局限性,故 本文采用洛倫茲曲線、基尼系數和衛生資源集聚度三種方法相結合,并借助 GIS 技術對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進行評價,以提高研究 的科學性。
    5.2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情況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模有所下降,不同地區布局差異明顯。2015-2019年, 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模略有下降,降幅為 1.86%,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和衛生院數量有所上升,增幅分別為10.29%和2.07%,村衛生室數量下降0.69%。 據國家統計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農村共有衛生室 616531家,比 2019 年減少了4187家,2016-2020年間,我國村衛生室正以平均每年6000家的速度 銳減。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以村衛生室占比最大,超過一半以上,其次是 門診部等其他機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占比最小,這種情況很符合我 國大多數省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情況。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農村人口眾多, 經濟發展落后,直到 60 年代中期,以縣級人民醫院為引領、鄉鎮衛生院為樞紐 以及村衛生室為網底的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基本建成[51]。村衛生室作為基 層群眾的第一選擇,承擔著三級醫療網底的重任。在新醫改“保基本、強基層、 建機制”的原則指導下,通過采取多種形式支持在每個行政村建設一個村衛生室, 村衛生室數量開始逐漸增加。近年來,村衛生室數量嚴重萎縮的原因可能有:一 是由于我國人口流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村人口外遷,城市人口規模明顯 擴大,導致部分村衛生室合并或向社區衛生服務站轉型;二是鄉村醫生因收入待 遇等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崗村醫選擇轉行或繼續深造走出基層,村衛生室正面臨 著“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一困境,甘肅省于 2014 年出臺 了《甘肅省村衛生室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甘衛基層發〔2014〕555 號),明確 要推動鄉村一體化管理落到實處,要求原則上1 個行政村設置1 所村衛生室,并 配備1 名合格的鄉村醫生,進一步明確村醫收入保障,強化養老保障待遇[52]。社 區衛生服務中心數量較少的原因可能是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展較晚,2009年 才首次提出要加快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但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有序推進,社 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定會是基層衛生發展和資源配置的重點之一[53]。
    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差異明顯,截止 2019 年,嘉峪關市、隴南市 擁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分別為 100 個和 4158 個,尤其是村衛生室的數量差異 更為顯著。嘉峪關市擁有村衛生室15個,僅占全市基層衛生機構的15.00%,隴 南市擁有村衛生室3158個,占全市比重為 75.95%。同時,全省 14 個市州每萬 人口擁有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差距也同樣懸殊,嘉峪關市和隴南市分比為3.97 個和15.7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與該地區的常住人口和經濟發展水平有密 切聯系。據《甘肅發展年鑒 2019》統計,截止2018年末,嘉峪關市常住人口 25.20 萬人,僅占全省總人口的 0.96%,其中農村人口僅占全市總人口的 6.35%,嘉峪 關市人均GDP為119418元,排名全省第一。嘉峪關市的常住人口以居住在市區 的城鎮人口為主,因此,該市基層衛生機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占比最大 (16.00%),而村衛生室數量為全省最少。 2018年隴南市常住人口 263.43 萬人, 其中農村人口 173.86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6.00%,人均GDP僅為14426元 隴南市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農村人口多是其村衛生室數量明顯高于其他地區的主 要原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上的顯著差異,直接導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 人員數量的差異,從而影響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54]。
    5.3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備情況
    5.3.1基層衛生人員穩步增長,但總量相對不足
    2015-2019年,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數量呈穩步增長態勢,從 2015年的71171人增加到2019年的73744人,增幅為3.62%,但現有衛生人員 總量仍然不能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各類衛生人員配比 不合理,與許飛華[55]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本文得出,2019年全省每千人口基 層衛生技術人員數為1.95人,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和注冊護士數分別為 0.86人和0.67人,每千農業人口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34人。以上指標除注冊護 士與全國同期平均水平持平外,其余指標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遠低于《甘肅 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甘政辦發〔2016〕203號)中制定的 到2020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2.35人和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2.80人的 目標,與我國“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國發〔2016〕77號)中提出的到2020 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2.5人和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3.14人的目標更是 相去甚遠[56]。除此之外,截止2019年底,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 醫護比為1:0.78,雖然高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1:0.67,但遠低于醫護比達到1:1.25 的規劃目標。與2015年許飛華[55]對甘肅省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現狀 的研究結果(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1.20,每千人口醫生數0.64,每千人口護 士數0.35,醫護比1:0.55)相比,說明近五年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 資源狀況得到較大改善,尤其是注冊護士數明顯增長,每千人口基層注冊護士數 已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但醫護比水平仍有待提高。
    近年來,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數量呈穩步增長趨勢,這與甘肅 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密不可分。 為不斷推進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甘肅省于2009 年啟動“衛生人才建設年”活動,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衛生人才工作的 意見》(甘衛人發〔2007〕99號),甘肅省衛生廳研究制定了《甘肅省衛生人才工 程實施意見》、《關于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的實施意見》及《關于加強鄉鎮衛生 院院長隊伍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16年制定《甘肅省“十三五”衛 生和人口發展規劃》(甘政辦發〔2016〕102號)和《甘肅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 劃(2016-2020年)》(甘政辦發〔2016〕203號),規劃中明確5年內累計為農村 培養1萬名本土型、扎根型基層醫學人才,到2020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 師數達到2.25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2.5人以上,每萬人全科醫生數達到 2人。《規劃》還提到要加快基層衛生事業發展,實現鄉鎮衛生院按標準配備全科 和專科醫生,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全覆蓋;完善基層機構運行機制,穩定村醫隊 伍,提高村醫待遇,確保50%的村衛生室有一名助理或執業醫師。另外,甘肅省 還于2019年初啟動實施“引進一批、樹立一批、培養一批”醫療衛生人才計劃, 借助特崗全科醫生招聘、農村訂單定向和村醫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等多種方式, 為基層建設一支質量有保障、結構合理的儲備人才隊伍。通過推行一系列舉措, 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短缺狀況得到有效改善,但基層衛生人員總量 仍相對不足。剖析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 行受到制度約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招聘衛生人才時受到人事編制和財政支出等 壓力,鄉鎮衛生院入不敷出,直接影響其衛生人員的數量,進而無法滿足人民群 眾的基本衛生服務需求[15];二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待遇相對較低、工作地點 偏遠、工作環境較差,導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人才流失現 象嚴重;三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負荷與激勵制度不匹配。隨著分級診療制度 的加速推進,基層衛生人員工作任務重、工作負荷大,然而工作負荷與待遇不成 正比,導致基層衛生人員心理落差大、缺乏工作積極性,業務收入下滑[57];四是 基層衛生人員個人發展受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的職稱晉升、個人職業 發展受到政策的限制,基層衛生人員難以實現個人價值,其社會地位難以提升[54]; 五是醫學院校的畢業生更愿意去城市的綜合大型醫院發展,學歷越高越年輕的衛 生人員,離職現象就越明顯,也是造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短缺及難以吸 引和留住人才的原因[58]。
    5.3.2基層衛生人員分布不均衡
    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分布不均衡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 不同機構間各類衛生人員分布不均衡。2015-2019年,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增加了 1845 人,衛生院增加了 3195 人,增幅分別為23.56%和 11.44%,而村衛 生室的衛生人員不增反降, 5 年共減少了 2275 人,降幅為9.74%。截止2019年 底,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擁有衛生技術人員 8719 人,占全省社區衛生 人員的90.11%,其中執業(助理)醫師占比為32.08%,注冊護士為43.89%。 2019 年鄉鎮衛生技術人員總量為28415 人,占全省比重為91.37%,其中執業(助理) 醫師占 35.52%,注冊護士占 31.60%。全省村衛生室衛生技術人員占全省村級衛 生人員比重為 47.64%,其中執業(助理)醫師占 28.11%,注冊護士占 19.53%,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共計 18218 人,占比為 52.36%。此外,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 構衛生技術人員醫護比分別為 1:1.37、 1:0.89 和 1:0.69,差距較為明顯。以上數 據表明,甘肅省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配比差異較大,社區衛生服務中 心(站)各類衛生技術人員相對充足,但鄉鎮衛生院護理人員不足,村衛生室缺 乏衛生技術人員尤其是護理人員,鄉、村級醫療機構醫護比倒置,與世界銀行在 《世界發展狀況報告》中建議的1:1.2的標準尚有一定差距[59]。有研究表明,衛 生機構高效完成衛生服務的重要保證是護士總量應達到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總量 的一半以上[60],醫護比配置不合理嚴重制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提供患者滿意 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從而影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服務 質量。
    其次是不同地區間各類衛生人員分布不均衡。從各地區每千人口基層衛生人 員數來看, 2019年甘肅省每千人口基層衛生技術人員數為 1.95 人,嘉峪關市每 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最高(3.07 人),最低為天水市(1.41 人),處于全省較 低水平的地區有金昌市、天水市、定西市、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 自治州。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以張掖市最高(1.14 人),臨夏回族自治 州最低(0.53 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區有金昌市、天水市、隴南市、臨夏 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最高嘉峪關市(1.52 人)是 最低隴南市(0.33 人)的4.61倍,天水市、定西市、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和 甘南藏族自治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千農業人口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以隴南市 最高(2.02人),最低為臨夏回族自治州(0.85人),除天水市、隴南市和甘南 藏族自治州外其余地區均小于全省平均水平,與前三類衛生人力資源分布情況有 所差異。從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護比來看,醫護比最高的地區是嘉峪關市 (1:1.50),隴南市最低(1:0.46),白銀市、天水市、平涼市、定西市、隴南市 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醫護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對比分析發現,甘肅省基層醫療 衛生機構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處于全省較高水平的地區有嘉峪關市、張掖市、 武威市及酒泉市等,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排在全省前列,地勢平坦,地廣人稀, 因而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按人口分布相對充足。而人均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量處于全 省較低水平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甘肅省南部地區,如隴南市、天水市、臨夏回族自 治州和定西市等,這類地區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山高谷深,人口眾多,且以農村 人口為主,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服務面積較大,尤其是偏遠農村地區,與 眾多研究結論一致。劉敏等人[61]通過對我國社區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后 發現,中部和西部地區各類人員數量均低于東部地區,作者認為經濟因素對我國 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有重要影響;易娜等人[35]基于集聚度對內蒙古自治區衛 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進行分析,得出內蒙古各盟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與衛生人力 資源集聚度成正比的結論;何思長等人[33]將四川省劃分為三類經濟區域,并對其 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進行研究,發現三類地區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分化現象明 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I類地區,衛生人力資源也相對豐富,而其他兩類地區 衛生人力資源配置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此可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受人口分布 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在衛生資源配置時不僅要考慮人口因素還應該考 慮地理因素,因地施策,制定科學的區域衛生規劃。
    5.4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員結構情況
    5.4.1基層衛生技術人員性別結構有待優化
    在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中,衛生人員合理的性別比有助于提高基層衛生服務的 效率和質量。被調查的甘肅省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衛生技術人員以女性為 主,性別比為1:2.28,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性別比 分別為1:4.77和1:2.08,均呈現女性明顯多于男性的現象。這種現象雖然與基層 注冊護士基本為女性有很大關系,男性僅占 0.86%,但藥師(士)、技師(士) 和其他衛生技術人員也普遍存在女性明顯多于男性的現象。不僅如此,基層醫療 衛生機構收入待遇相對較低,個人職業發展受限,男性衛生人員由于受到社會和 家庭的雙重壓力,更傾向于在綜合大型醫療衛生機構工作。
    5.4.2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年齡和學歷結構趨于合理
    在年齡構成方面,截止 2019 年,甘肅省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
    員中, 30歲以下占比為32.33%, 30~40歲占46.29%, 40歲以上占比21.38% 。 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30 歲以下衛生技術人員占比為 35.96%, 30~40 歲占比 33.88%, 40 歲以上占30.16%;鄉鎮衛生院 30 歲以下衛生技術人員占比 31.79%, 30~40歲占 48.10%, 40歲以上占比為20.10%。以上結果表明,甘肅省基層醫療 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年齡結構趨于合理,整體呈現年輕化趨勢,這種情況與甘 肅省相關研究結果相近,許飛華和張潔關于甘肅省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現狀的研究 發現,衛生人員年齡以中青年為主[55,62]。有研究表明,衛生人才隊伍最合理的年 齡結構是呈“兩頭少中間多”的橄欖型分布[63],這種年齡分布可以實現合理的衛 生人才梯隊建設,有利于基層衛生人才隊伍長遠發展。
    在學歷分布方面,甘肅省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以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占比為 53.80%,大專和中專及以下學歷占比分別為32.37%和13.83%。社區衛生服務中 心衛生技術人員以大專學歷占比最高(45.66%),其次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 37.59%,中專及以下學歷者占比 16.75%;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以本科及以 上學歷占比最高(56.17%),其次為大專學歷(30.43%),中專及以下學歷者占 比最低(13.40%),說明這兩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的學歷結構較為 合理。這種情況與許飛華[55]的研究結果有一定差異,其研究發現, 2013 年甘肅 省基層衛生人員學歷以大專和中專為主,其中大專學歷人數占比 49.78%,說明 目前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的整體學歷水平較 6 年前有顯著提 高。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本文調查的是基層醫療衛生 機構衛生技術人員的最高學歷,醫學作為知識和技術密集型專業,要求從業人員 具備更高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加之隨著疾病譜、人口老齡化及生態環境的改 變,為了滿足日益復雜的衛生服務需求,基層衛生技術人員通過成人教育、繼續 教育提高學歷,不斷更新鞏固專業知識和技能[64];二是得益于甘肅省近年來不斷 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成果,“十二五”期間,甘肅省累積為鄉鎮衛生院 招錄大學生 1.86 萬名,招錄面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本科層次農 村訂單定向醫學生2099人,并規劃到 2020年再為農村地區專項培養1萬名大專 以上學歷的本土型、扎根型醫學人才,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要以全科醫生為重 點,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學歷水平不斷提升;三是由于醫學學科的特殊性,專業技 術要求高,培養周期長,加之“學歷貶值”現象,大型綜合醫院通常招聘碩士研 究生及以上學歷畢業生,而本科畢業生只好選擇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業。
    5.4.3基層衛生技術人員職稱結構失衡
    我國現行的專業技術職稱大多分為高、中、初級職稱三個層次,衛生技術人 員的職稱結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根據世 界衛生組織研究得出,最為合理的衛生人力資源高、中、初級職稱結構應該呈“橄 欖型”(1:3:1)分布[65]。本文發現,目前甘肅省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以初級職稱為 主,占比為61.73%,中級職稱占比為11.81%,高級職稱者僅占3.23%,另有23.22% 的衛生技術人員未取得專業技術職稱。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隊伍中, 初級及以下職稱比例高達 77.43%,中級職稱者占 18.55%,高級職稱僅占 4.02%; 鄉鎮衛生院的高級職稱衛生技術人員僅占 3.12%,中級職稱為 10.83%,初級及以 下職稱者占比 86.06%。以上情況說明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職 稱結構呈“金字塔型”分布,高層次人才匱乏,這種現象與我國其他省份的相關 研究結果相似。徐康[10]對江蘇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發現,衛生技術人員高、中、初級職稱比例為 1:5.4:9.5;駱達等人[23]研究發現, 天津市 96%的基層衛生人員的職稱都在中級以下,職稱結構嚴重失調。甘肅省基 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職稱結構失衡的可能原因有:一是由于基層衛生技 術人員尤其是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低、知識結構老化、培訓級別低、 缺乏提高業務水平的機會和平臺等因素,導致其職稱晉升較為困難[66];二是基層 醫療衛生機構缺乏合理的激勵政策和有效調動工作積極性的措施,致使基層衛生 人員大多安于現狀,晉升職稱的動力不足[67];三是基層衛生機構硬件設施不全、 工作條件艱苦,基層衛生人員工資待遇低、自我發展受限、得不到足夠重視,因 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難以吸引和留住高學歷、高職稱人才。
    5.4.4鄉村醫生隊伍結構不盡合理
    鄉村醫生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農村地 區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家庭 醫生”,為保障農村居民健康、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揮著重要力量[68]。2011 年 7 月,國家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 〔2011〕31 號),從保障鄉村醫生合理收入、健全養老和退出政策、改善工作條 件等方面做出明確指示[69]。甘肅省于2020 年12月出臺了《甘肅省鄉村醫生管理 辦法(試行)》(甘政辦發〔2020〕123 號),目標是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 建設。隨著新一輪醫改工作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通過農村訂單定向 免費醫學生培養、“鄉聘村用”、對口支援等工作,鄉村醫生的整體規模和素質 穩步提高。但也要認識到,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最薄弱的環節仍然是鄉村醫生 隊伍建設,尤其是偏遠貧困地區,甘肅省鄉村醫生隊伍同樣面臨人員匱乏、結構 不合理、隊伍不穩定等困境。本文發現,甘肅省鄉村醫生隊伍中男性占74.35%, 女性僅占25.65%,未達到初級保健要求的女性30%以上的標準,這會影響基層 婦幼保健工作的順利開展。從年齡結構來看,鄉村醫生隊伍存在年齡偏大現象, 40歲以上人員比例接近70%。除此之外,鄉村醫生普遍職稱學歷偏低,缺乏高 學歷人才。調查的鄉村醫生中具備鄉村執業醫生資格證的占 69.98%,具備執業 (助理)醫師資格證的僅占 30.02%,中專及以下學歷人員比例高達66.27%。甘 肅省目前的鄉村醫生現狀距離我國制定的“鄉村醫生總體具備中專及以上學歷, 逐步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的 2025年目標尚有很大差距[69]。究其原因, 鄉村醫生工作環境差、收入待遇低、半醫半農、身份不明確、社會認同度低、養 老制度不健全、缺乏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等眾多因素造成鄉村醫生對自身價值認 同感低、職業信念不強、工作積極性不高、職稱晉升困難、隊伍穩定性差的現狀 [70]。
    O
    5.5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
    5.5.1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按人口分布優于按地理面積分布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配置公平性整體較好,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優于 按地理面積配置。本文選取的用于評價公平性的指標有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 理)醫師、注冊護士及鄉村醫生和衛生員,Lorenz曲線和Gini系數的結果相吻 合。按人口分布的各類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的Gini系數均小于0.3,其中注冊 護士的Gini系數最高,為0.231,表明按人口配置的各類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 的公平性較好,但注冊護士的配置公平性相對較差。按面積分布的各類基層衛生 人力資源配置的Gini系數均大于0.3,其中按面積配置的注冊護士、鄉村醫生和 衛生員的 Gini 系數大于 0.4,分別為 0.418 和 0.458,說明按面積配置的注冊護 士、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的較不公平,尤其是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的配置公平性最差。 除此之外,按人口分布的各類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的 Lorenz 曲線較為靠近絕 對公平線,而按地理面積配置的 Lorenz 曲線偏離絕對公平線較遠,而且按地理 面積配置的 Gini 系數明顯高于按人口分布的 Gini 系數,表明甘肅省各類基層衛 生人力資源按人口配置優于按地理面積配置,與其他學者的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 致[29,61,71]。一方面,我國衛生資源配置通常以人均衛生資源擁有量作為主要指標, 而忽視地理環境和服務半徑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衛生資源主要集中在人口密 集地區[72];另一方面,有研究證實,衛生資源配置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呈一定的 正相關關系,即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衛生資源配置水平通常也相對較高[73]。 本文基于集聚度的公平性評價結果可以支持以上結論,從人口分布維度來看,基 層衛生人力資源集聚度結果顯示,除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外,其他各類基層衛生技 術人員集聚度與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大于1 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嘉峪關、酒泉、張掖、 蘭州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而基于地理面積分布的各類衛生人力資源集聚 度大于1 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高人口密度地區,如蘭州市、天水市、平涼市和臨夏 回族自治州等,表明這些地區的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地理可及性較好。
    5.5.2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空間分布存在差異
    從自然間斷點等級分布圖來看,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的空 間分布不均衡,每千人口衛生人力資源整體呈現“河西高河東低”的態勢,具體 表現為由北向南逐漸減少,由西向東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甘肅省以黃河為界分 為河西地區和河東地區,河西地區即河西走廊,包括酒泉、張掖、金昌、武威和 嘉峪關五個地級市,其他九個市州為河東地區。據《甘肅發展年鑒 2019》統計, 河西地區2018年人均GDP均位列全省前七,而河東的中南部地區經濟發展較為 落后,2018年人均GDP均排在全省末位。由此可見,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衛生人力資源主要分布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會影響政府的 衛生投入及個人的醫療支付能力,同樣也會影響衛生人員的工資待遇水平和工作 環境,因而更容易吸引高學歷、高層次衛生人才[74]。本文全局Moran's I分析結 果顯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技術人員和注冊護士數在整體空間分布上呈明 顯的空間正相關性,表明配置高(或低)的地區被同樣高(或低)配置地區所包 圍。 LISA 分析結果表明,鄰近地區的各類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存在局部空間自相 關性,嘉峪關市在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理)醫師和注冊護士方面均表現為相 關高值區域,相關低值區域仍主要分布在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地區,如隴南市、 定西市和臨夏回族自治州,而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的相關高值區域則為經濟發展較 為落后且農村人口多的隴南市。由此可以看出,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對衛生人力 資源配置公平性的影響不容忽視,如何科學合理的配置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制定 差異化的衛生資源配置方案,使得人民群眾享受平等及時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是未來基層衛生人才工作的重點之一。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1) 2015-2019 年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模略有下降。社區衛生服務中 心(站)和衛生院規模有所上升,但村衛生室數量略有下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地區分布差異明顯,隴南市擁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最多,嘉峪關市最少。
    (2)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員數量穩步增長,但總量相對不足。每千人口各類 衛生人力資源數及醫護比均低于《“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2020 年目標要 求。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在不同機構和地區間分布不均衡,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 護理人員不足,就各地區每千人口衛生人員數和醫護比情況來看,嘉峪關市和蘭 州市處于全省較高水平,隴南市、定西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處 于全省較低水平。
    (3) 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結構不均衡。基層衛生技術人員性 別結構有待優化,職稱結構不合理、高層次人才匱乏;鄉村醫生隊伍存在男性偏 多、年齡偏大、職稱學歷偏低、缺乏高學歷人才等問題。不同機構和地區間的基 層衛生人員結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按人口配置優于按地理面積配置,注冊護士、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的配置公平性相對較差。
    (5) 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力資源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水平高、人口密度大的 地區,且呈局部空間自相關性。
    6.2建議
    (1)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加大基層財政投入。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充分發 揮領導職能,科學布局基層衛生機構設置,合理規劃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因 地制宜,制定差異化的區域衛生人才發展方案。在制定基層衛生人才配置方案時, 要權衡不同地區的財政能力,對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地區適當予以財政投入 和政策傾斜。除此之外,完善由政府主導的多元投入機制,鼓勵和扶持社會辦醫, 相關部門加以配合,為社會辦醫創造更多優惠條件,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引入社會 資本投入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為基層衛生人才發展提供資金支持[61]。
    (2)以基層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完善基層衛生人才培養制度。通過定向 招生、定向委培、定向就業、定向晉升的方式,借鑒“政府行政主導、衛健管理 主體、學校培育主責”的宜昌培養模式[75],充分發揮區域內醫學院校優勢,鼓勵 醫學院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培養一支高學歷、高素質、有情結、留得住的基層 衛生人才隊伍。以需求為導向,通過扶持和發展專科院校護理專業,為基層衛生 機構輸送護理人員,從而改善基層護理人員短缺問題[76]。此外,應為欠發達地區 的基層人才繼續教育、進修學習、晉升空間等提供相應的政策傾斜。同時,把握
    “互聯網+ ”機遇,借助遠程醫學教育、遠程醫療等手段,共享區域內醫療資源, 指導和培養基層衛生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切實提高其衛生服務能力和水 平Pl
    (3) 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高鄉村醫生職業技能。在“鄉村一體化” 建設的基礎上不斷推動“鄉聘村用”政策落地生根,明確鄉鎮衛生院和縣級衛生 行政部門的監管職責。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將具有資質的鄉村醫生納入鄉鎮衛生 院編制管理,加快落實養老保障政策,保障鄉村醫生“老有所養”,明確鄉村醫 生身份和社會服務性質,提高其社會地位。通過增加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提高基 本藥物補償標準等多渠道,切實提高鄉村醫生待遇,建立以“多勞多得”為標準 的薪酬考核制度[78]。除此之外,鼓勵在崗鄉村醫生接受醫學學歷教育,可適當予 以學費補助,定期開展崗位培訓和進修學習,提高鄉村醫生學歷層次和職業技能。
    (4) 優化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空間分布,逐步縮小地區間差異。政府在配置 衛生人力資源時,不僅要以人均衛生人力資源擁有量為導向,還要兼顧地理因素 對衛生服務可及性的影響,針對經濟發展落后和衛生人力資源匱乏地區,科學制 定傾斜性規劃方案,優化衛生人力資源布局。結合甘肅省實際情況,通過分級診 療、醫聯體、對口支援等手段,借鑒流動性醫療和“互聯網+醫療”新模式,對 資源薄弱地區的醫療資源進行整合,盤活現有的衛生人力資源,實現區域內衛生 資源合理流動,從而提高衛生服務可及性,逐步縮小區域間差異[73]。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出席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http://m.cnr.cn/news/20160821/ t20160821_523044689.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 /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⑶ 林長云.我國政府衛生資金投入空間分布及公平性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9.
    [4]周筱瑩.南平市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D].福建:福建農林大學,2019.
    [5]中國政府網.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zt zl/ygzt/content_1661138.htm.
    [6]扎西達娃,旺珍,康敏,等.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現狀與發展研究綜述J].中國現代醫生,20 14,52(30):98-100.
    [7]李麗清,趙玉蘭,周緒,等.我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及其公平性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 20, 39(11): 44-48.
    [8]Anand S, Fan VY, Zhang J, et al. China's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quantity, qualit y, and distribution[J]. Lancet, 2008, 372(9651): 1774-1781.10.1016/s0140-6736(08)61363-x.
    叨 王媛媛,劉薇薇,韓建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資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J].中國全科 醫學,2017,20(28):3451-3456.
    [10]徐康.江蘇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分布狀況及配置公平性研究[D].江蘇:南京 醫科大學,2014.
    [11]中國政府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 — 2011年)[EB/OL].http://www. nhc.gov.cn/bgt/s9507/200904/d2f0fac958ff40fb983b62a8d15b6a5f.shtml.
    [12]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于“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通知 [EB/OL].http://www.nhc.gov.cn/tigs/s9660/201203/5faab27c25d041a482a341cfbcba0528.shtml.
    [13]中國政府網.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n hc.gov.cn/yzygj/s3573/201509/9d657ca840ed4904ab02d954538dd475.shtml.
    [14]衛生部關于印發《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通知[EB/OL].http: //www.nhc.gov.cn/cms-search/xxgk/getManuscriptXxgk.htm?id=b449c48ff32045a4818d54a 4eba86e3b.
    [15]李姣姣,李妍君,魏來,等.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關鍵問題與調整策略J].中國衛生 事業管理,2020,37(09):670-673.
    [16]甘肅省統計局.2019年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tjj.gansu.gov.c n/HdApp/HdBas/HdClsContentDisp.asp?Id=17532.
    [17]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20[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
    [18]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甘肅衛生健康事業十大亮點工作回眸[EB/OL].http://wsj k.gansu.gov.cn/single/11067/88643.html.
    [19]Zhou K, Zhang X, Ding Y, et al. Inequality trends of health workforce in different st ages of medical system reform (1985-2011) in China[J]. Hum Resour Health, 2015, 1 3: 94.10.1186/s12960-015-0089-0.
    [20]Zhu B, Fu Y, Liu J, et al. Detecting the priority areas for health workforce allocation
    with LISA func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China[J]. BMC Health Serv Res, 201
    8, 18(1): 957.10.1186/s12913-018-3737-y.
    [21]Zhang T, Xu Y, Ren J, et al. Inequal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and he alth services in China: hospitals versus primary care institutions[J]. Int J Equity Healt h, 2017, 16(1): 42.10.1186/s12939-017-0543-9.
    [22]孫偉鑫.吉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 20.
    [23]駱達,韓超,王佩,等.天津市基層衛生人員現狀調查及公平性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 理,2015, 35(02):144-147.
    [24 ]崔亞,胡曉斌,亓磊,等.甘肅省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20,21(12): 1286-1291.
    [25]路杰,高歆,王偉,等.甘肅省衛生資源空間集聚特征及配置公平性的綜合評價分析J].中國 衛生統計,2019,36(02):222-225.
    [26]Moskowitz CS, Seshan VE, Riedel ER, et al. Estimating the empirical Lorenz curve a nd Gini coefficient in the presence of error with nested data[J]. Stat Med, 2008, 27(1 6): 3191-3208.10.1002/sim.3151.
    [27]Shi L, Macinko J, Starfield B,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ry care, income i nequality, and mortality in US States, 1980-1995[J]. J Am Board Fam Pract, 2003, 16 (5): 412-422.10.3122/jabfm.16.5.412.
    [28]郭玉秀,宋國強,周榮耀,等.安徽省衛生資源配置現狀及公平性研究J].中國衛生資源,201 8,21(04):318-322.
    [29]周志偉,朱婷婷.江蘇省衛生人力資源現狀及配置公平性分析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8, 29(09):991-996+1011.
    [30]Zhang X, Zhao L, Cui Z,, et al. Study on Equity and Efficiency of Health Resources
    and Services Based on Key Indicators in China[J]. PLoS One, 2015, 10(12): e01448 09.10.1371/journal.pone.0144809.
    [31]馮雅,王高玲,王彬夫.新醫改背景下基于Lorenz曲線與Girn系數的江蘇省衛生資源配置 公平性研究[J].醫學與社會,2015,28(05):29-31.
    [32]賀買宏,王林,賀加,等.我國衛生資源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評價——基于洛倫茲曲線與基尼 系數分析[J].西北人口 ,2013,34(02):27-31.
    [33]何思長,劉志會,趙大仁,等.基于集聚度的四川省三類地區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6,30(08):7-10.
    [34]黃方肇,張雪艷,田恬,等.基于集聚度的江西省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中國管理 信息化,2020,23(23):206-209.
    [35]易娜,李敏,梁慧娟.基于集聚度的內蒙古自治區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科技經 濟導刊,2020,28(35):177-178+187.
    [36]王丹丹,姚崢嶸.基于HRAD和DEA的江蘇省衛生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分析[J].中國衛 生事業管理,2018,35(10):740-743.
    [37]張蓉,李艷紅.空間流行病學在傳染性疾病預防與控制中的應用[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8, 12(02):134-138+143.
    [38]Gu W, Wang X, McGregor SE. Optimization of preventive health care facility locatio ns[J]. Int J Health Geogr, 2010, 9: 17.10.1186/1476-072x-9-17.
    [39]山珂,徐凌忠,王興洲,等.基于GIS的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空間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3,3
    0(03):339-342.
    [40]魏娜娜,鮑俊哲,宇傳華,等.中國衛生總費用空間分布特征與趨勢分析[J].中國衛生資源,20 16,19(01):47-51.
    [41]董惠玲,吳炳義,王媛媛,等.基于GIS的2014年山東省衛生資源配置空間分析J].中國衛 生統計,2016,33(04):624-627.
    [42]Zhu B, Hsieh CW, Mao Y.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licensed doctor distribution i n China: measuring and mapping disparities[J]. BMC Health Serv Res, 2020, 20(1): 1 59.10.1186/s12913-020-4992-2.
    [43]Ali M, Goovaerts P, Nazia N, et al. Application of Poisson kriging to the mapping o f cholera and dysentery incidence in an endemic area of Bangladesh[J]. Int J Health Geogr, 2006, 5: 45.10.1186/1476-072x-5-45.
    [44]Buehler JW, Bernet PM, Ogden LL. Resource and cost adjustment in the design of al location funding formulas in public health programs[J]. J Public Health Manag Pract, 2012, 18(4): 323-332.10.1097/PHH.0b013e3182431da6.
    [45]王芳,朱曉麗,丁雪.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及公平性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2,29(02):108-110.
    [46]高麗娜,馬藝,白符,等.2018 年我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及其人力資源配置現狀與公平性分 析[J].中國衛生經濟,2020,39(09):55-59.
    [47]高山,吳晶晶.基于集聚度與泰爾指數的江蘇省衛生資源配置均衡性研究J].中國研究型 醫院,2018,5(05):33-40.
    [48]蔣淑敏,張曉星,王薇,等.基于集聚度的我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現代預防醫 學,2018,45(18):3347-3351.
    [49]袁素維,危鳳卿,劉雯薇,等.利用集聚度評價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的方法學探討J].中國醫 院管理, 2015,35(02):3-5.
    [50]王高玲,劉軍軍,嚴蓓蕾,等.基于集聚度和GIS技術的江蘇省醫療衛生資源公平性分析J]. 中國衛生統計,2020,37(06): 888-891.
    [51]王小合,王福潔,張靖.我國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歷程及取得的成就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 19,33(08):1-4.
    [52]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甘肅省村衛生室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EB/ OL].http://wsjk.gansu.gov.cn/single/10987/11952.html.
    [53]陳娟.海南省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及其公平性分析[D].海南:海南醫學院,2018.
    [54]單寶順.吉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及發展研究[D].吉林:長春中醫藥大 學,2020.
    [55]許飛華.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現狀及配置公平性研究[D].甘肅:蘭州大 學,2015.
    [56]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的通知[EB/OL].http://www.gov. cn/zhengce/content/2017-01/10/content_5158488.htm.
    [57]曹范堃,襲燕,鄭文貴,等.山東省鄉鎮衛生院在職人員離職意向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 衛生事業管理,2017,34(09):664-668.
    [58]黃毓瓊.醫院護理人員離職情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福建:福建醫科大學,2018.
    [59]李芙蓉,袁清青,陳丹鏑.中國衛生資源配置結構、公平性及利用效率評價J].醫學與社會, 2020,33(10):6-10.
    [60]李春玉,金勝姬,胡淑平,等.吉林省護理人力資源分布及護理教育現狀分析J].中國醫院管 理,2007,(12):56-57.
    [61]劉敏,謝德官,李偉,等.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衛生軟科 學,2020,34(08):56-62.
    [62]張潔.甘肅省衛生人力資源現狀及供需分析[D].甘肅:蘭州大學,2016.
    [63]畢巖.吉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力資源現狀及對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4.
    [64]周曉敏,吳芳,夏迎秋.我國農村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現狀與發展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 2009,20(06):9-12.
    [65]Liu W, Liu Y, Twum P, et al. National equity of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hina: data from 2009 to 2013[J]. Int J Equity Health, 2016, 15: 68.10.1186/s12939-016-0357-1.
    [66]卓凱星,安燕波,汪凱,等.四川省城市基層衛技人員現狀與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關系研究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J],2000,(07):421-423.
    [67]屈偉,何鴻,陶菡霖,等.四川省基層醫療衛生人員高級職稱的評審現狀分析J].預防醫學情 報雜志,2014,30(07):558-561.
    [68]余小龍,李若冰,鄧麗麗,等.甘肅省鄉村醫生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2 8(06):455-456.
    [6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EB/OL].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5-03/23/content_9546.htm.
    [70]李耀華,趙金香.健康中國視域下鄉村醫生隊伍現狀與建設策略[J].中國農村衛生,2020,12 (15):11-15.
    [71]蘇楊,徐艷艷,馬莉,等.甘肅省衛生人力資源公平性及預測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 9,33(05):26-28.
    [72]張倩,李貞玉,孔祥金.基于基尼系數與洛倫茨曲線的遼寧衛生資源公平性分析J].醫學與 哲學,2012,33(08):49-51.
    [73]鄭研輝,郝曉寧,薄濤,等.北京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 2020, 39(07):46-49.
    [74]王延賞,孫華君,寧杰,等.天津市衛生資源配置狀況評價J].醫學與社會,2018,31(08):14-16
    [75]立足“四個定向”扎實推進鄉村醫生隊伍建設[J].人口與健康,2020,(12):89-91.
    [76]方鐵紅.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發展策略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01):54-56.
    [77]王帥.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現狀研究及政策建議[D].北京:首都醫科大學,2016.
    [78]張艷春,張莉,秦江梅等.我國“鄉聘村用”政策典型地區實踐經驗與啟示J].中國衛生經濟, 2021,40(02):47-50.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guanlilei/renliziyuan/5588.html

    上一篇:LS供電公司人力資源配置優化研究

    下一篇:全域旅游背景下浙江省旅游人力資源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