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 影響因素研究

    發布時間:2023-01-11 11:30
    目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II
    1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義 2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2
    1.2.1國外研究現狀 2
    1.2.2國內研究現狀 4
    1.2.3現有研究簡要述評 7
    1.3研究目標、內容與研究方法 7
    1.3.1研究目標 7
    1.3.2研究內容 7
    1.3.3研究方法 8
    1.3.4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圖 8
    1.4論文框架 9
    1.5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0
    1.6創新與不足 10
    1.6.1研究的創新 10
    1.6.2研究的不足 11
    2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12
    2.1相關概念 12
    2.1.1電子商務 12
    2.1.2農村電子商務 12
    2.2理論基礎 13
    2.2.1信息不對稱理論 13
    2.2.2交易成本理論 14
    2.2.3規模經濟理論 14
    2.3本章小結 15
    3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6
    3.1雅安市電子商務整體交易情況 16
    3.1.1雅安市近五年網絡交易額與網絡零售額情況 16
    3.1.2雅安市近五年網商數量發展情況 17
    3.1.3雅安市近五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情況 18
    3.1.4雅安市近五年電子商務綜合發展指數及排名 20
    3.2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成效 20
    3.3本章小結 22
    4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23
    4.1研究設計 23
    4.1.1研究對象的選擇 23
    4.1.2研究方法選擇 23
    4.1.3調查問卷的設計及預調研 23
    4.2數據獲取與樣本分析 25
    4.2.1調查實施 25
    4.2.2樣本情況分析 25
    4.3信效度分析 27
    4.3.1信度分析 27
    4.3.2效度分析 27
    4.4主成分分析 28
    4.4.1提取主成分 28
    4.4.2成分載荷分析 30
    4.4.3主成分結果分析 33
    4.5本章小結 34
    5研究結論與展望 35
    5.1研究結論 35
    5.2管理建議 36
    5.3研究展望 40
    致 謝 42
    參考文獻 43
    附錄 46
    1緒論
    1.1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要實現提出的 20 字方針 的全新農村風貌,自然離不開產業的振興和人才的振興。有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既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指引方向,又利于推動農村電商發展[1]。同時,專家指出 在農村發展電商意義重大且深遠,既能促進農村經濟轉型升級,同時又能深入開 拓農村市場[2]。因此,在“互聯網+”的大背景帶動下,使得很多傳統行業能夠 與之結合協同發展,這同樣使得農村電商也取得了迅猛發展。可見,電子商務在 助力農村的特色農產品更好走出鄉村飛向全國的實踐中作用明顯,效果突出。實 施農村電商是緩解農產品“賣難”問題的途徑之一,也能進一步提升農戶收入, 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3]。同時,有學者也明確指出,互聯網與三農融合發展不僅 助力農產品銷售,還解決農村就業,是扶貧的有效途徑[4]。
    據《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8)》顯示,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 220 億元, 帶動就業數超過 180萬[5]。此外,據《第47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顯示 2020 年末,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 3.09 億,占整體網民的 31.3%,較 2020 年 6 月增長 5471 萬[6]。同時,國家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 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 額達 1.79 億元,同比增長8.9%。通過上述與農村電商相關的數據可知,近年來,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不斷向農業農村逐步滲透與深入,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率飆升, 而農村電商作為“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農村社會與經濟當中的作用 及效果越發顯著。因此,把農村電商多方面、深層次融入到鄉村振興中,不僅能 推動當地的就業與創業,還能帶動鄉村旅游與物流等第三產業的發展[7]。
    我國地域遼闊,各個地方的地形、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都不完全相同, 因此發展的農村電商模式也不相同,而影響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也可能有差 別,基于此,從從事農村電商的大環境出發,基于參與者的視角來了解和研究影 響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影響程度是有意義的。同時,對農村電商的研究 是順應時代的潮流,從 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開始,近年來中央一 號文件圍繞三農工作提出了諸多實施意見,其中關于農村電商的實施意見中指出 要支持企業參與電商平臺建設、開展電商進村示范及電商服務,推進“互聯網+” 現代農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及農產品出村進城等。2020 年在陜西柞水考察時, 習總書記對電商在農副產品的推銷作用表示出極大的肯定與贊許。習總書記簡短 明了的一句話,正體現了電商在農產品上行的重要作用與意義,也體現出習總書 記對電商在農產品上行的重視與肯定,因此,對農村電商的研究有重大意義與價 值。
    雅安市地跨盆地與高原,由于地形的原因,其有著充足的自然資源、豐厚的 歷史與文化底蘊。雅安既有現代城市的風貌,也獨具原始自然生態的風光,因此 其也被稱為“川西咽喉、民族走廊”。近幾年來,隨著國家的大力倡導以及全國 農村電商的大力發展,雅安市也陸續發布了有關農村電商的文件,如2015 年發 布《雅安市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2016 年發布《雅安市人民政 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2018 年發布《雅安市關于全面加 強電子商務領域誠信建設的實施方案》。可見,雅安市在農村電商發展中,緊跟 時代步伐主動出擊,有效推動農村電商工作,積極完善應有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 班等配套服務工作。整體來講,雅安市近幾年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還是富有成效 且處于快速成長中,但仍有諸多有待完善與補充的地方,還需進一步積淀與提升。 截至目前,雅安已累計建立縣以下三級服務網點 720余個,在農產品出村進城上 發揮重大作用。
    因此,本文對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具有較強的必要性, 研究的成果對雅安市農村電商的發展有一定參考價值。
    1.1.2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現有研究認為影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有基礎設施建設、地理環境、政 策環境、電商人才、農民主體意識、電商平臺、農產品質量、物流水平(冷鏈技 術)等,但實際上每個地區由于其面臨的政策與人文環境及所處位置等的不同, 每個地區的影響因素及其程度是不同的,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呈現明顯的區域性特 色。因此研究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是有必要的,研究的結果能夠 起到更好的完善和填補現有研究現狀。
    (2)現實意義
    本文的研究立足于雅安市當地實際情況,厘清現有不足和弱勢,從建立的眾 多影響因素指標中找到關鍵的、重要的影響因素,并分析其影響程度,能夠更好 的解決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阻礙。同時針對研究得出的具體結果,逐項分 析并提出切實、可靠、有針對性的建議,對促進電子商務在雅安農村地區的開展, 幫助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等問題有重要參考價值。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信息化技術與國內相比發展的快且早,歐美的互聯網覆蓋率在19 世紀 末已達到 40%。同時,如英美、日韓等農業發達國家,農村電商發展主要基于咨 詢服務和平臺交易的兩個方向,且發展較為成熟。國外對農村電商的研究大致歸 納為以下:農產品銷售系統相關研究、電子商務網絡消費行為相關研究、農村電 子商務發展相關研究等。根據收集與閱讀的文獻資料來看,國外對于電子商務的 研究十分廣泛與深入,但對于農村電商的研究較少,且涉及范圍較廣,主要將其 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關于農村電商發展的推動與制約因素研究。Mueller (2001)認為推動 農業發展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除有農業外部的技術變革外,還有來自于農業內部 的兩種力量,即網絡效應和市場間的惠顧與交易量競爭[8]。Pool(2001)指出電 子商務提高了市場的運行效率,使得美國農業具有了價格上的競爭力,因此成為 了更可靠的供應商。他提到農業中使用電子商務可以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讓 參與其中的人都能分享利潤,在增加谷物的價值上,同時起到減少手動流程的多 重效果I9】。Henderson(2004)研究農民采用電子商務的障礙,通過其調查的數據 得出想要擴大農民通過電子商務對外銷售,企業必須解決安全和隱私的問題,企 業還必須要克服在互聯網上建立與農民的個人關系的困難以及解決提供售后服 務的問題,進而使農民對電子商務的使用不再猶豫不決[10]。Moga(2012)研究 羅馬尼亞農業開發中信息和通信技術引進的階段,研究重點放在了采用電子商務 和電子銀行等在線服務方面,研究得出導致羅馬尼亞農業開發中信息技術實際滲 透率低的主要因素有缺乏定制軟件與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下降[11]。 GudeleI (2015)研究波羅的海國家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對波羅的海 商業區近 5年的統計分析與研究得出,不同人群的總體教育水平,特別是數字素 養水平對電子商務的使用有著顯著的影響[12]。Kshetri N(2018)研究發展中國家 的農村電子商務,以中國為例,指出城鄉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從政策、政 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電商培訓、第三方平臺等多方面指出應該如何更好 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13]。
    二是關于農村電商的發展模式與現狀研究。Wen(2007)提出一種能很好助 銷農產品并能進行財務分析和銷售預測的電商系統,其能提供智能便捷的系統服 務[14]。Jalali(2011)等人研究伊朗農村電子商務,認為采用電子商務時必須要 考慮到適合農村鄉村環境的模式, 才能夠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的優勢[15]。 Jamaluddin(2013)介紹了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特里希區農民電子商務的現有模式 和采用水平,測量電子商務對農業實踐的影響,其研究揭示了特里希地區研究區 農民的電子商務實踐仍處于初級階段[16]。Strzebicki(2015)其研究旨在評估農 業綜合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分析波蘭為例,研究結果表明,波蘭農業綜合企 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處于早期階段,發展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還指出了波蘭農業 綜合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17]。 MaribleP (2016)提出農村電 商發展的三種模式,即區域對區域模式(A2A)、區域對商家(A2B)、商家對 區域(B2A),同時提出在農村電商發展中還要重視人機交互技術、農業知識搜 索引擎、物流系統協同等問題[18]。Muhammad T (2018)以某地工匠制作的文化 藝術品為例,通過電子商務的營銷模式使其工作機會多樣化,開放當地社區的參 與等,指出如何在文化豐富的發展中地區利用信息技術來促進社區發展,通過電 子商務平臺銷售產品,為貧困的地方居民重塑新的商業企業[19]。
    1.2.2國內研究現狀
    基于國內相關研究文獻的收集整理,歸納總結得出國內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具體研究內容整理如下:
    一是關于農村電商發展的模式研究。有學者根據地域發展狀況進行研究,汪 向東(2010,2013)總結“沙集模式”的核心點是“農戶+網絡+公司”,是一 種自下而上的集聚模式,并研究其如何更好從弱變強,提出“沙集模式 2.0”概 念[20-21]。 2013 年阿里研究院《遂昌模式研究報告》指出,此模式的核心是本地 電商綜合服務與網商結合,再與傳統產業這一動力結合,即“電子商務綜合服務 商+網商+傳統產業”的政府和企業自上而下推動產生的模式[22]。董坤祥、侯文 華等(2016)在對沙集與遂昌兩種模式展開分析后,以系統動力學為基礎提出要 從產品與生產、商業模式及金融模式上創新,以集群發展為導向[23]。王超(2017) 以江蘇宿豫“一村一品一店”為例,分析了這種模式的作用、效果、問題,并相 應的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同時以此作為其他地區發展的借鑒模式[24]。邱 碧珍(2017)將遂昌、沙集成縣、清河、通榆五種具有地域特色的模式進行了分 析、梳理及比較,整理不同模式的優缺點和影響因素等為其他地域發展起到了借 鑒參考作用[25]。還有根據農村電商參與人的情況,選擇的平臺模式來劃分,豆瑞 星(2011)在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初探一文中集結合了多種模式,如依靠大平臺(淘 寶、京東等)開展C2C模式的電子商務活動,特色產業集聚地自建平臺借助高 知名度等優勢提供更有個性化的平臺服務(中國古典家具之都仙游縣) [26]。徐芳
    (2012)按照交易雙方直接進行與否將農村電商分為了 A2A、A2C、C2C三種 模式,并進行了研究[27]。于紅巖、夏雷淙等(2015)通過分析農村電商模式與其 機制,提出農村電商020模式發展的特征,以實際樣本“郵掌柜020平臺”為 例進行了驗證[28]。吳孟學(2017)研究的B2C模式的案例以阿里和京東為例, 以匯通達為例的B2B模式,分析比較它們的運營模式等I29】。李曉夏(2020)認 為直播助農是在鄉村振興與網絡扶貧融合發展下的農村電商新模式,其認為直播 助農目前處于研究探索的初級階段,因此基于此其對直播助農的內涵、發展邏輯、 發展限度、發展價值等進行了系統分析與研究。 [30]除此外,當下電商發展中的社 團電商、馬云提出的“新零售”等不僅改變零售業的銷售模式,農村電子商務也 是屬于電子商務發展的一部分,社團電商、新零售肯定也引起了農產品的銷售方 式的改變,當下較火的“盒馬鮮生”、“橙心優選”、“美團優選”等正是有力 的詮釋。不管如何來劃分農村電商的模式,有一般的模式、有典型的模式、有初 級版本高級版本,總的而言,農村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 獨有的優勢以及產品特色等特征,要因地制宜找到適宜的模式才是最好的。
    二是關于農村電商發展中的物流問題研究。宋劍(2014)通過實證研究驗證 了在推動與提升我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上實施寬帶計劃是十分有效的[31]。朱世友 (2016)梳理分析我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現狀,發現主要有企業規模化程度低、 流通渠道不暢通、相關的政策欠完善、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32]。柳思維(2017) 認為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創新與完善是重中之重,指出要整合流通資源、借助政府 公信力、發揮郵政優勢、培育中心鎮、聯合龍頭企業等多方借力融合發展[33]。陳 婉婷(2017)就農村電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提出了基于大數據分析模型下的動態 分析法規劃最優配送路線,解決配送的相關問題[34]。黃福華(2017)通過對湖南 省農村電商與農村物流的實際調研與數據整理,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要 將供應鏈、物流、產業鏈相結合,形成一體化的協同發展模式[35]。趙廣華(2018) 提出如何完善和加強共享物流實施共同配送中存在的問題,從多個因素出發給出 提升村鎮“最先一公里”的集配貨能力的相應對策建議[36]。華慧婷(2018)研究 指出全國的農村電商發展的物流模式同質化情況嚴重,提出在物流模式選取時農 村電商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的模式,打造出雙向、低碳的物流鏈[37]。陳 漢明(2018)在分析農村電子商務的現狀和問題基礎上,通過結合云計算技術與 電商物流配送,提出一種基于纜車技術的物流配送模式[38]。翟小可(2019)通過 AHP-模糊評價法構建出農村電商物流服務質量評價的體系,采取實地進行實證 評價研究,并對研究地提出了相對應的建議[39]。趙贏(2019)通過分析總結農村 電商物流發展的現狀及問題,構建基于物流配送的最佳需求量分析模型,以定量 分析法得出物流配送的利潤最大化方案[40]。黃蔚(2019)基于農村電商與物流企 業的現狀,分析發現問題并引入區塊鏈技術,指出在農村電商與物流企業的價值 鏈升級上要給與高度重視,要注重兩者的整合與重構,還要注重實現農村電商、 物流企業以及顧客的各自利益最大化[41]。陳澤云(2020)從目前我國數字鄉村視 角下農村電商物流的運行機制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仍存在城鄉雙向流通不 健全、農產品供銷不合理等問題,并提出數字鄉村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創新實現 路徑[42]。馬俊(2020)基于風險防控的視角,提出在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體系構 建上必須面對與提高物流風險,并針對不同的風險類型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43]。
    三是關于農村電商發展與扶貧研究。一直以來,我國農村的減貧及扶貧工作 是重中之重,脫貧是實現全面小康與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問題,也是難點問 題。目前我國已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但回顧脫貧歷程,艱辛歷歷在目,其有關 研究多且深入。汪向東(2011)以“沙集模式”做引,多方面詮釋在電商為代表 的信息化時代,發展農村電商在農村減貧扶貧中彰顯出的巨大推動力以及作用和 意義[44]。汪向東(2015)通過分析我國電商發展的趨勢等內容,認為主管部門要 把信息扶貧納入國家扶貧體系中,同時他認為各個地區要充分利用好農村電子商 務,并要夯實與電商扶貧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等[45]。黃云平(2016)認為通過發 展農村電商助力農村脫貧是重要的戰略選擇,其詳細分析與論述了電商與扶貧如 何契合,同時就農村電商與精準扶貧的融合發展路徑給出相關建議[46]。張巖(2016) 詳細分析了采用電商對農村減貧扶貧的作用,結合實地情況,探索適宜承德貧困 區域采用的電商扶貧模式和對策[47]。朱燕(2017)指出將電商與精準扶貧的結合 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快捷有效途徑,指出“互聯網+精準扶貧”方式取代傳統 方式已成為必然[48]。張夏恒(2018)結合文獻分析、定性研究、淘寶村成功案例 等的分析,認為實施農村電商扶貧的過程要關注產業與教育使其協同發展,注重 政府、企業、個人的示范效應,借助平臺技術以及基礎設施來實現多元運作[49]。 田勇( 2019)基于 2016 年的中國家庭動態調查數據,選取相關指標并運用 probit 模型進行實證,探究互聯網進村對農戶創業行為的影響以及是否帶動農村家庭脫 貧,結果證實了開展農村電商能帶動農村家庭脫貧[50]。盧佳(2019)基于DPSIR 概念框架,運用熵值理論和皮爾遜相關分析法等,根據對收集的數據分析結果表 明推進農村電商的發展能夠很好的降低貧困人口的規模[51]。李鵬飛(2019)基于 陜西農村電商扶貧收集的問卷數據,采用SNA來分析,得出農業產業化水平、 信息化基礎建設、農民電商培訓、農戶參與意愿是電商扶貧的重要因素[52]。劉憶 (2020)通過調查研究甘肅天水、貴州銅仁等地,了解目前農村電商在精準扶貧 的具體運作效果,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在研究地農村電商的應用與普及已見成效, 但仍有人才匱乏、物流方式單一等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對策建議[53]。
    四是關于農村電商的影響因素及制約因素的研究。洪勇(2016)在農村電商 發展制約因素研究一文中指出電商服務滯后、缺乏人才、追溯體系不健全、同質 化問題、資金不足等嚴重制約著農村電商的發展[54]。王云(2016)以干系人和社 會創新為視角,從廣東與貴州獲取調查數據進行農村電商影響因素實證分析,其 研究得出政府政策制定、市場培訓、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專業指導、訂單 快速處理等對農村電商的發展有顯著促進作用[55]。穆燕紅(2016)分析農村電商 發展現狀,歸納總結得影響我國農村電商發展有基礎設施、外部環境、內生力量、 電商平臺、供需交易,其通過調查黑龍江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收集問卷數據, 運用結構方程模型研究驗證其假設并得出影響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56]。耿榮娜 (2016)運用德爾菲和AHP方法研究得出物流水平、農民素養、政府扶持是農 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57]。王倩南(2018)在研究河北省農村電商發展的影 響因素中,通過因子分析法得出電商意識、電商配套服務、農村電商服務站、網 銷意愿、網購體驗是主要的影響因素[58]。張金樂(2018)在研究農村電商發展時 選取河北省作為研究對象,將影響因素分為主體自身因素、市場環境因素、制度 環境因素、基礎設施因素等,并進行相應的實證分析[59]。吳曉慧(2018)通過運 用灰色關聯度法與解釋結構模型相結合,分析得到了農村電商發展中各影響因素 間的層次關系,得出屬于根本層、深層影響農村電商發展的因素,以及位于中間 層以及表層的影響因素,直觀地反映了出眾多影響因素是如何影響農村電商的發 展[60]。王文佳(2019)以中部欠發達地區原陽縣、延津縣為例,通過實地調研得 出基礎設施是影響電商發展的基礎、地方政府是支持和保障、中青年人口是重要 支撐、實體產業是支持和戰略考慮、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特色化是內在影響因 素[61]。李楚瑛(2019)把內蒙古 16 個旗縣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面板數據與實地 調研,得出農村電商使用效果、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分別是核心影響因素與關鍵制 約因素,并結合內蒙古農村電商發展現狀以及進程中突顯出的問題給出針對性意 見與建議[62]。
    1.2.3現有研究簡要述評
    目前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研究隨著國家以及地方重視程度的加深而越 發深入與廣泛,研究的視角與方法也越發不同與多樣,通過對國內外研究現狀的 梳理與總結,現有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歸納為農村電商發展的模式研究、物流問 題研究、扶貧研究、影響因素及制約因素研究四個方面。但現有關于農村電商影 響因素的系統性研究主要基于河南、河北、黑龍江一帶,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具 有區域特點,以區域為切入點進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因此本文在總結分析現有 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雅安市實地考察,探索分析其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從 實踐層面對現有研究進行一定的補充。
    1.3研究目標、內容與研究方法
    1.3.1研究目標
    本文的研究目標是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整理,歸納總結出現有研究中農村 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據此結合在雅安市實地考察情況建立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 的影響因素指標體系,通過設計相應的問卷、發放與收集問卷、數據處理等步驟, 采用SPSS軟件進行實證數據處理,進而得出相關結論,并提出建議。本文具體 的研究目標有三點:第一,通過問卷發放、數據收集、問卷處理得到實證的研究 結果,根據研究的結果進行闡述與說明,旨在找出雅安市目前農村電商發展中顯 著的因素,并基于關鍵影響因素解決和完善現有問題,擬補其不足之處,并依據 研究結論提出針對性、有效性的對策建議,以此促進雅安市農村電商更好的發展。 第二,通過本文的研究,彌補目前此地區的農村電商研究的空缺,同時還能夠結 合現有文獻研究,分析比較與其他研究地區影響因素的異同。第三,通過此次研 究可以更好的為雅安市當地現有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起到提供參考。
    1.3.2研究內容
    本文在現有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對目前國內外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 素研究有了整體的了解和掌握,對電子商務與農村電子商務進行概念界定。同時, 通過對其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梳理與總結,理論聯系實踐,結合對雅安市當地農 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的整體情況的調查與了解建立影響因素指標、設計問卷量表、 發放與收集問卷、分析處理數據,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 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再根據實證分析結果,即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以及累積貢 獻率總結歸納出主要的影響因素,最后結合實際調研情況以及調研中了解收集到 的實際成功案例,據此相應提出具體的、針對性的改善措施及管理建議,進一步 促使雅安市農村電商更好、更快、更穩發展。
    1.3.3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收集、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能夠較為全面的 對國內外的相關文獻進行梳理、總結與歸納,較全面了解和掌握目前關于農村電 子商務發展的現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等相關研究成果。
    (2)問卷調研法: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實地發放或網絡發放。向調 研的群體發放收集有關此次研究所需的可靠數據,為文章數據分析部分做好準備。
    (3)主成分分析法:采用 SPSS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基于主成分降維得出 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1.3.4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圖
    本文在現有文獻研究基礎上,首先對國內外目前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 因素研究進行一個整體概括與分類,對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等相關概念進行 界定,再結合雅安市當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整體情況的調查了解,建立雅安市 農村電商發展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在實證分析的基礎上,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 降維處理,最終得出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基于關鍵因素提出具 體的管理建議以及合適的改善措施,為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提供參考。本文的具 體研究思路如下圖 1-1 所示:
     
     
    圖 1-1 研究思路圖
     
    1.4論文框架
    全篇結構框架如下: 第一章:緒論。闡述本文的研究背景,論述本研究的現實與理論意義,指出 本文的研究價值所在。開展文獻綜述,對目前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相關的國內外 研究現狀進行整理與歸納,總結現有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相關研究,最后闡 述本文的研究目的與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技術路線圖及可能的創新之處與不足之 處。
    第二章:相關概念與理論。此部分主要針對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的概念 進行界定。同時對本文的所涉及到的理論支撐與指導進行解釋,主要有交易成本 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等。此外,還就農村電子商務有關概念的 國內外文獻進行整理,了解相關研究成果,為本文的后續研究打下基礎。
    第三章: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現狀分析。基于收集的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 展的相關資料,根據實地電商企業及農業專業合作社等調研走訪的具體情況,對 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做出總體描述與評價,依據收集的電商發展相關數據,分析 與總結近五年來雅安市農村電商的整體發展狀況與成效,分析其不足之處,為后 續章節的指標構建奠定基礎。
    第四章:實證分析。本章基于文獻的收集和整理,得出農村電商發展的通用 影響因素,再結合雅安市實地考察與走訪了解其實際狀況,綜合考察得到具體的 問卷量表,開展預調研,修正和完善問卷,然后通過問卷調查收集問卷數據,運 用 SPSS 工具,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對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主 成分提取與降維,最終得到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并對研究結果 進行闡述與解釋。此部分是實證研究環節,主要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是本文的 研究重點與難點。
    第五章:研究總結與展望。本章依據前面章節的研究內容,結合調查數據的 實證分析結果以及實際走訪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及具體案例,闡述本文的研究結論,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建議與完善措施。同時,指出 未來還可研究的方向。
    1.5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本文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 構建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初始指標體系。梳理現有研究成 果,結合雅安地區實際情況以及交易費用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規模經濟理論 等,對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相關因素進行整理與篩選,構建出本文的 初始指標體系。
    (2) 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根據上文構建的指 標體系,設計與發放問卷,收集整理數據并進行信效度檢驗,運用主成分分析方 法進行實證研究,最終得出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這是本文的重 點與難點。
    1.6創新與不足
    1.6.1研究的創新
    國內外關于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成果較多。論文在詳細研讀和分析 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影響因素。同時,結合對 雅安市實地考察,在原有研究指標基礎上增添三個新的指標,建立雅安市農村電 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并進行實證研究。
    此外,在已有研究結果中,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地域主要集 中在河南、河北等地,對于像雅安地處川西咽喉,幾乎沒有文獻研究其農村電子 商務的發展情況。因此,本文選取雅安市作為研究對象,從實踐研究的范疇對現 有研究進行了補充。
    1.6.2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基于研究現狀,結合實地情況設計量表問卷展開調研,由于本人能力 有限,可能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第一,關于問卷的指標設計可能存在指標因素考慮不完全,同時隨著時代的 進步與技術的發展,研究的因素與指標需要不斷更新與刪減,因此,在后續研究 中要結合實際情況,繼續增補相關因素進行更完善的指標設計。
    第二,對于實證研究來講,問卷收集的數量對研究的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后 續可進行增補調研數量,繼續深入完善調研。
    2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相關概念
    2.1.1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以電子數據為基礎的階段, 一個是以國際互聯網為基礎的階段。隨著全球隨著信息技術的同步發展,我國的 電子商務也從初創期經過快速發展階段走向創新發展期,可見電子商務因為本身 的高效率、低成本、普遍性,為人們打破了區域、時間等限制,提供了便捷高效 的交易,進而使得全球電子商務活動越發頻繁與多樣。
    一般來講,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指通過電子設備、網絡、信息 技術等實現商品交易的商務活動。電子商務專家李琪將其從廣義與狹義做劃分, 廣義為通過各種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或活動;狹義指主要是利用因特網從事商務或 活動。[63]各國的學者、企業家等從不同的研究角度,根據各自研究程度給出了不 同的定義,但總的來說,開展電商離不開的核心仍是電子設備與網絡技術的結合 與運用。同時,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飛速前進,電子商務也不僅僅只局限于 商品交易單一內涵,相應的,附帶的物流配送等服務也應包含在內。從電子商務 中的三要素(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能看出其關鍵的核心與內涵。簡單來說, 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電子商務,都離不開網絡,可見只要是通過網絡信息技術 開展商品交易的活動就可稱其為電子商務。
    2.1.2農村電子商務
    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已全面融入大眾生活,與日常生活密不 可分,這也使得農村區域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成為趨勢與常態。借助信息技術與互 聯網電商平臺,依托物流服務,使得農產品也能搭上電商的翅膀,擺脫空間與時 間的限制。通過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使得農產品開始從小販小攤走向對接全國市 場乃至全球市場。農村電子商務以“三農”為主體,通過利用互聯網以及物流平 臺的優勢,為農民提供了工業品下鄉、物流配送、電子支付等一系列便捷服務, 同時也提供了農產品出村進城、節約交易費用、縮短流通環節,使得農產品跨地 區快速交易,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插上翅膀。
    通過收集學者們對農村電子商務定義的大量文獻可知,目前學者們對此觀點 不一,各有看法。百度百科對其定義可簡要概括為:農村電子商務是通過網絡平 臺嫁接各種服務于農村的資源,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與領域,使之成為遍布縣、 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其扎根農村服務三農,使農民成為平臺的最大受益者。 李異菲、張德亮(2007)認為農村中圍繞農產品生產與經營開展的電子化交易和 管理活動即為農村電商,即從農產品生產到銷售涉及到的整個環節[64]。汪向東 (2011)認為農村電子商務即借助于網絡將供需雙方連接起來,破解了時間與空 間的限制,提升農戶的信息獲取途徑與能力[65]。魏延安(2017)認為農村電子商 務是縣以下涉農電商的總和,包括下行的工業品、上行的農產品、淘寶村和縣域 電商[66]。從以上專家學者們的相關研究及概述,可看出專家學者對此有不同的定 義,有的是廣義的,有的是狹義的。總而言之,農村電商的概念在不同的時期、 基于不同的背景、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研究學者、研究的不同角度也會有所 不同。
    綜上所述,本文比較認同魏延安的對于農村電商的概念界定。農村電子商務, 就是服務于農村、農業、農民,使“三農”問題得以更好解決的,有利于農民的 生產、生活、經營等活動的電子商務,既包括農產品走出去,也包括工業品流進 來。基于此,此處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圍僅僅涵蓋農村電子商務中農產品上行部分 的研究,對工業品下行不做探尋。
    2.2理論基礎
    2.2.1信息不對稱理論 信息經濟學相關書籍所講述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而這一現象在70年代受到了美國經濟學家G.Akerlof (喬治•阿克洛夫)等人的 關注與研究。1970年,阿克洛夫刊登了意義重大的《檸檬市場:質量不確定性 和市場機制》一文,首次提出“信息市場”概念。文中他以二手車市場交易為例, 指出交易中賣家顯然比買家擁有更多關于車輛情況的信息。顯而易見,在此情況 下兩者掌握的信息是不對稱的。正因為如此,這樣的信息不對稱使得雙方掌握的 實際情況差距甚遠,由此滋生矛盾,最終使得二手車市場萎縮。由此,信息不對 稱理論被實踐運用于傳統到現代服務等多領域。目前,就產品銷售來講,相較于 消費者而言,銷售者掌握的產品有關信息更多,也更為了解產品的真實情況。由 此可見,信息渠道多而廣的人能夠借此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獲取效益。因此,在市 場經濟時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深刻理解并重視信息對于經濟的作用, 重視其能對未來經濟帶來重大及持續的影響,注重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農村 電子商務的發展也離不開市場環境中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因此,如何使農村 電商發展中交易信息更透明,如何使農產品交易的雙方都能夠在交易中獲取自身 的利益點變得越發重要與深刻。
    目前的電商交易平臺正植根于此種市場環境,給與商家展示與宣傳的網絡平 臺,商家提供產品圖片、視頻等宣傳資料,采用便捷的電子支付渠道,搭載第三 方物流服務平臺,商品送達交付買家后,給與買家在平臺上自由評價的機制,即 提供從商品上架、展示、購買、支付、運輸、評價的一套便捷流程。得益于這套 操作流程,使得商品的交易得以更加便捷、實用、透明,降低了交易風險。因此 與傳統模式相比,農村電商的發展使得交易成本降低,減輕供應鏈條費用,對農 產品的交易有極大改善,并促進其更好發展。由此可見,信息不對稱為解決雅安 市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方法指導,有利于推動其穩健發展。
    2.2.2交易成本理論
    交易成本理論,于1937年由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Ronald?Coase)提出, 其也被稱為交易費用理論;隨后在1969年,阿羅首次將“交易費用”作為專業 術語使用;而威廉姆森系統性研究了交易費用理論。由于交易成本是指在達成交 易過程中產生的成本,而不同的交易類型所涵蓋的種類不同,難以對其清晰界定, 因此威廉姆森將此分為搜尋成本、信息成本、議價成本、決策成本、監督成本、 違約成本。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他最終將其區分為事前交易成本、事后交易成 本兩大類。這為交易成本的界定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有利于人們在日常交易 中明確費用,更好服務于交易活動。
    隨著交易成本理論研究的深入,科斯對交易成本概念加以定義與解釋,即在 準備交易的時候,為了將商品快速且以相對較高的價格出售出去所需付出的資本, 除了包括收集信息的資金、人力花費以及議價所需的成本外,甚至還包括監督費 用、未來可能的違約金等。
    交易成本又有著不可消除性,由于社會分工在不斷深化,知識與經驗以及個 體差異是不能被全部磨滅的,科學技術也不能夠在無成本的情況下消除商品交易 中時間與空間的障礙,因此市場交易費用的存在決定了企業的存在。在商品流通 的每個環節都有交易成本的存在,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使得傳統的企業在節約 交易成本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農村電商的發展也基于此,同樣也能很好的減 少交易環節與聯絡成本,較大程度上為農戶及農產品企業節約資金,降低開支, 使其能夠盡可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可見,交易成本理論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提 供了理論基礎,同時也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撐與指導。
    2.2.3規模經濟理論 規模經濟理論是現代企業理論研究的重點,其作為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為企業發展及規模壯大起到了理論指導。規模經濟理論指特定時期內,企業產品 絕對量增加時,其單位成本下降,即擴大經營規模能降低平均成本,提高企業利 潤。可見,規模經濟理論作為現代企業的研究重點,能夠幫助企業實現規模經濟 效應,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實現其利益最大化。同時,規模經濟理 論就是規模經濟工廠模型中反映出的投入產出間的關系,在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 《國富論》中,他提到勞動分工可以提高員工的操作熟練度及操作技巧,因此能 夠節約因為變換工作帶來的時間花費,這就是對規模經濟較為古典的解釋了。
    規模經濟理論為農業適度規模化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指導,目前我國積極 倡導發展農業現代化,倡導適度規模化種植,如何集中資源、土地、勞動力等, 讓農業規模化發展變得尤為重要。在大力發展與壯大農村電商的過程中,能使農 業的發展順應需求,變得更具規模化與標準化,這樣才能保證農業企業、農產品 產出、農民收入等達到利益最大化。在小農經濟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今天,市場 對農產品的需求不再僅限于數量,而更多的在于產品品質的保障。可見,如何更 好實現適度規模化種植,讓農產品的種植達到規模化經濟效應越發重要與迫切。 農業的發展也應該像工業發展一樣,逐步完善相應欠缺的部分,通過發展農村電 商,不斷優化農業生產,倒逼其不斷規模化、標準化。同時,解決農產品上行的 問題也就是要通過農村電商的發展,將生產、包裝、物流等實現整體規模化或者 環節規模化,讓每個環節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2.3本章小結
    通過梳理相關概念及理論支撐,可見目前電子商務早已融入進生活的方方面 面,農村電子商務則是電子商務在農村區域的開展與運用。同時結合現有研究現 狀及概念界定可知,不同的專家學者對此持不同的觀點和態度,但總體來看,學 者們認為在農村開展農村電商有重要作用,并對其發展持積極的態度,且都認為 農村電商能為農村的發展起到應有之義,是能夠化解農產品賣難問題的有效途徑, 帶動農產品出村進城,助力農戶增收。同時,結合對信息不對稱理論、規模經濟 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的逐一闡述,分析這三個理論基礎在農村電商的發展與運用 中起到的具體作用及其重要意義,為更好發展與深度開展農村電商的相關工作奠 定了理論基礎及相關指導,也使得本文的后續的章節有理論支撐與研究基礎。
     
     
     
    3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3.1雅安市電子商務整體交易情況
    3.1.1雅安市近五年網絡交易額與網絡零售額情況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相關信息技術的成熟,近幾年來全國的農村電商交易
    體量也越發龐大。根據雅安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雅安市近五年的網絡交易 額與網絡零售額整體呈上升趨勢,且2017年與2019年網絡交易額增量明顯,2018 年與 2019年網絡零售額增量明顯。具體網絡交易額及網絡零售額情況如下表 3-1、
    圖 3-1 所示。
    表 3-1 雅安市近五年網絡交易額與網絡零售額
     
    圖3-1雅安市近五年網絡交易額與網絡零售額
    從2016年到 2020年,這五年時間雅安電商發展整體較好,網絡交易額呈現 出線性增長,且到 2019 年已經實現網絡交易額翻一翻的較好成績。同時,近五 年來雅安市的網絡零售額,同樣是上升趨勢,但增長的幅度較小,總體來講,兩 者都是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這也表明李克強總理 2014年提出“大眾創新、 萬眾創業”后,乘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 設持續完善等,我國開始了創新創業熱潮,這一切都使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更 加動力十足。
    3.1.2雅安市近五年網商數量發展情況
    在本文的數據中網商是指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商家,在此分為平臺型、服務 型、應用型(包括流通型和生產型)三類。由于雅安市在近五年網商類型中僅有 201 6年存在3家平臺型網商,后續年份無平臺型網商,因此未在圖表中列出雅 安市五年間平臺型網商的數量變化。
    從雅安市近五年的網商數量變化情況及其各類型的分布情況,具體如下表 3-2、圖3-2 可以看出,雅安市的網商主要以流通型與生產型的網商類型為主, 其中流通型網商呈現出迅猛發展的態勢。服務型網商數量也是呈增長趨勢,但增 長的幅度遠不及生產加工型網商與流通型網商數量。從這五年的網商類型及數量 發展趨勢來看,雅安市網商結構是以商品經銷為主當前主流網商結構,從發展數 量可以看出當地從業者在選擇經營模式時,選擇了進入門檻低、回報快、投入少 的流通型網商模式。
    總體來看,雅安市的網商結構符合當前主流網商特征,雅安市電商發展表現 出較強韌性,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整體而言,根據近幾年生產型、服務型網商數 量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生產型、服務型網商數量確實在逐年緩慢提升,可見生 產型、服務型網商為了適應市場需求,穩中求變開展多樣化、多渠道銷售,但是 這兩種網商類型上升的數量與速度還有待提高,反觀流通型網商數量的在 2017 年到 2018年之間的快速增長,可見流通型電商的上手快、門檻低、運作靈活的 優點,但這也間接增加了農產品的成本與間接費用。因此如何讓農產品生產型廠 商更好的加入到電商的平臺,如何減少中間交易環節,如何讓消費者與生產者更 親密銜接互利互惠變得尤為重要。因此應當更多的鼓勵和加強引導當地茶葉、花 椒、水果等生產型企業積極拓寬線上銷售渠道,繼續加強網絡店鋪直銷,強化當 地電商競爭力。
    截至 2020年 12月統計周期內數據顯示,雅安市電商帶動就業人數 8.96萬 人,其中直接帶動 3.51 萬人,間接帶動 5.45 萬人。可見積極發展電商,為雅安 市的商品交易、產業發展、人才就業等都帶來極大的變化及優勢帶動效應,進而 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富裕。
     
    表 3-2 雅安市近五年網商數量變化及其構成
    類型
    服務型(家) 流通型(家) 生產型(家) 網商數量(家)
    2016 年 171 2059 1279 3512
    2017 年 270 8769 1185 10224
    2018 年 486 20245 1273 22004
    2019 年 509 23612 1421 25542
    2020 年 572 23565 1616 25753
    3.1.3雅安市近五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情況
    通過整理雅安市商務局提供的雅安市近五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及具體的分 品類零售額的數據,采用折線圖與堆積柱形圖的方式來呈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的 走勢及其組成的分品類零售額的具體請情況。通過下表3-3、圖3-3的具體數據 可以看出雅安市農產品網絡零額總的來講是呈增長趨勢,其中2017年以及2020 年的農產品零售額分別較前一年增長幅度明顯。從數據可見, 2020 年農產品零 售額達3.79億元,較2019年增長38.50%,通過實地調研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業 企業得知,由于2020年突發疫情,網銷訂單量增大,這可能是影響2020年雅安 市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猛增的原因之一。
     
    表 3-3 雅安市近五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
    年彳 茶飲
    (億元) 蔬菜
    (億元) 水果
    (億元) 草藥
    (億元) 糧油
    (億元) 其他農產品合計
    (億元) 合計
    (億元)
    2016年 1.41 0.018 0.051 0.133 0.01 0.188 1.81
    2017年 1.61 0.015 0.31 0.076 0.03 0.509 2.55
    2018年 1.99 0.17 0.03 0.06 0.03 0.3 2.58
    2019年 2.01 0.16 0.02 0.04 0.03 0.47 2.73
    2020 年 2.76 0.27 0.05 0.05 0.04 0.62 3.79
    通過數據呈現出的結果,以 2019年為例,雅安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實現 2.73 億元,同比增長 5.79%,相對靠前的行業分別為茶飲、蔬菜、草藥、糧油、水果, 分別實現 2.01、0.16、0.04、0.03、0.02 億元。可以通過上表與圖看出各行業在 近五年的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的變化情況,進而可以直觀感受雅安市農產品產業的 發展進程。同時,通過五年統計數據的對比可看出,五年來雅安市農產品網絡零 售中,茶飲一直是雅安農村電商上行的主力軍,基本保持在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的 70%以上,相對靠前的分別有蔬菜、草藥、糧油、水果等,這表現了雅安市近幾 年來農產品的產業發展與變化,也體現出雅安市有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稟賦與特 色優勢。
    3.1.4雅安市近五年電子商務綜合發展指數及排名
    整理數據分析得出,近五年來,雅安市電子商務綜合發展指數整體是增長態 勢,其中,2018 年較上年增長顯著,但 2018 年至 2020 年雅安市整個電商綜合 發展指數呈現出小幅度下降的態勢。可見,2018 年到2020 年期間雅安市電商發 展的整體效果比較穩定,勻速發展。從近年來電商發展趨勢以及大環境來看,四 川整體電商發展的綜合指數都呈現出平穩狀態,從排名的走勢來看,在四川省 21 個地級市里,雅安市的整體排名都處于比較靠后的位置,排名的順序近幾年 一直較為平穩浮動不大。這也表明,雅安市農村電商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發展與上 升空間,與成都市的電商發展指數相對比而言,從 2017 年開始,成都市的電商 綜合發展指數是呈現出下降的狀態,相反雅安市則是處于上升與發力的狀態,因 此,這也表明雅安市在電商綜合發展上正在逐步發力與奮勇追擊。具體如下圖 3-4 所示:
     
     
    3.2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成效 近年來,隨著“全企入網、全民觸網、電商示范、電商扶貧”工程的深入實 施,雅安網商規模正在不斷擴大,雅安電商產業發展也是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態勢。 根據收集的資料以及對雅安市的整體了解,將雅安市農村電商的發展現狀與成效 歸納總結如下。
    (1)電商交易額穩步增長,網商規模不斷擴大
    截至 2020年,雅安網絡交易額實現 74.07 億元,同比增長 0.77%;網絡零售 額實現 21.99 億元,同比增長 10.79%;農村網絡零售額實現 9.02 億元,同比增 長 31.99%;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實現 3.79 億元,同比增長 38.50% 。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雅安網商總數共計 25753 家,雅安電商帶動就業人數 8.96 萬人(直接 帶動 3.51 萬人,間接帶動5.45 萬人)。整體來看,近幾年,雅安市電子商務的 發展狀態呈現出穩步增長,在2020 年的疫情沖擊下,實物型網絡零售額不減反 增,但對于服務型網絡零售則有一定的沖擊。總的來講,雅安市電子商務發展的 廣度與深度在逐步擴大與深入,同時,也使雅安市的網商規模也不斷擴大,進而 帶動雅安市的就業與創業不斷增加。
    (2) 深入推進電商進村,有效帶動農產品進城 隨著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不斷推進,雅安市也積極開展國家級、
    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已有石棉、滎經、漢源三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 村示范項目以及天全、寶興、蘆山省級產業示范縣項目。同時,雅安市農村電商 的發展緊緊圍繞著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轉變原有單一“工業品下鄉”為“工業品 下鄉與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格局。截至目前,雅安全市建立縣、鄉、村三級 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 720 個,農村網絡零售額累計實現 6.84 億元,農產品網 絡零售額實現 2.73 億元。從五年的銷售數據可見雅安農產品銷售中,以綠茶、 茉莉花茶、花椒品類最為熱銷。同時,形成了雅安的農特品牌,如蒙頂山茶、雅 安藏茶、漢源櫻桃花椒、名山紅心獼猴桃、石棉黃果柑等被大眾所熟悉與喜愛, 展現了雅安市農村電商上行的強勁動力。
    (3) 加快產業聚集發展,推進電商提檔升級 據了解,在發展電子商務區域化、產業化、集聚化方面,雅安市也在積極開
    展推進。目前在雅安市雨城區已建設有雅安生態電子商務產業園,入住企業達 59 家。同時,在集聚區發展上,通過推進雅安市電商中心、滎經縣電子商務中 心、漢源縣電商產業園等集聚區提檔升級,為雅安市各企業提供公共服務、電商 專業服務、咨詢和培訓服務,以此更好推動與促進當地企業提升電子商務應用能 力和信息化平臺建設水平。同時,雅安市還引進了川西國際農博城項目,為更好 構建雅安市現代流通體系,能夠更好的開展產業聯動,將流通與電商更好的融合 發展,立足雅安服務全國。可見,雅安市通過產業集聚發展,發揮資源融合與共 通作用,助推傳統企業通過電商轉型提檔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與企業自身市場 競爭力。
    (4) 優化扶貧產品銷售機制,農商對接活動結碩果 通過建設雅安市精準扶貧農副產品特色參觀展示店,依托電商中心打通扶貧
    產品線上銷售渠道,全力促進雅安市扶貧產品在流通和產銷方面的對接。除開展 農特產品展示店外,雅安市還通過協助舉辦扶貧產品展銷會,組織當地企業參加 貧困地區農特產品展銷、扶貧產品東西部協作等展銷活動,通過這些舉措更好的 宣傳雅安市農產品品牌及產品。同時,雅安市在指導項目縣(區)開展電商扶貧 上也十分積極,據了解雅安市滎經縣通過開展“我有半畝園”電商精準扶貧推介 會活動進行產銷幫扶活動;石棉縣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與其簽訂“互聯網+扶 貧”合作協議,通過明星帶動2019 年實現線上線下銷售收入達千萬元。這些銷 售業績的背后都是雅安市在開展電商扶貧上取得的優異成績,也為雅安市農產品 上行繼續深入發展與提升起到了經驗與指導。
    3.3本章小結
    通過對雅安市近五年來的網絡交易額、網絡零售額、網商數量發展、農產品 網絡零售額、電子商務綜合發展指數及排名等方面的詳細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 借助圖表的形式呈現出近五年來這幾方面的發展情況及具體趨勢,由此可以對雅 安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有直觀的感受與分析。同時結合收集的資料及調研情況, 對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與成效進行了分析與總結,呈現出雅安市農村 電子商務的整體情況,為后續的實證研究及分析總結等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礎。
    4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4.1研究設計
    4.1.1研究對象的選擇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雅安市所轄兩區六縣的農村電商相關參與者,包括從事農 村電商的農民、配送環節的物流人員、政策的傳達與宣傳者、龍頭企業負責人、 種養植大戶等等。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參與主體可知,農村電子商務每一環節 的參與人員,或多或少都是參與其中的主體,根據前部分農村電子商務的概念可 知,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于農村、農業、農民,其利于農民的生產、生活、經營等 活動,因此作為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選取雅安市農村電 商發展過程中的農民、物流配送人員、政策制定與傳達者、種養殖大戶、供銷合 作社、龍頭企業等人員為研究對象,發放問卷進行調查研究。
    4.1.2研究方法選擇
    主成分分析法作為常用的多變量分析方法,是一種基礎的數學分析方法,其 被廣泛應用于考察諸多變量間的關系。通過將原始的變量取出幾個較少的總和變 量來盡可能多地反映原來變量的信息,同時,基于得到主成分能夠很好的表明原 有變量間的內在關聯。因此,本研究在數據處理部分選擇此方法,通過將問卷中 的多個指標因素進行降維處理與分析,而將變量重新組合成一組新的互相獨立的 綜合指標。因此,主成分分析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工具,其能夠更好的反應出雅 安市農村電商發展中影響因素,有利于政策建議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4.1.3調查問卷的設計及預調研
    本文主要是基于雅安市的整體農村電商發展現狀,結合已有文獻資料對農村 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的收集整理,加上對現有農村電商的發展趨勢及整體農村電 商大環境分析,歸納與提煉出具體的研究變量,構造設計問卷的具體測量問題, 設計問卷調查表,進行小范圍的預調查。預調研共收集問卷60 份,通過預調研 的結果與參與人員提出的建議對問卷進行了修改與完善,進而得到最終的運行問 卷。
    本研究的問卷設計分為了問卷說明、基礎信息與影響因素調查三個部分。第 一部分是本次研究調查的背景介紹,對問卷的填寫者做出問卷信息保密義務說明, 以此保證與提高問卷的可靠性及有效性。第二部分是基礎性問題,給出一定的選 項,主要針對問卷填寫者的基本情況及其所在區縣的農業產業發展的大致情況進 行了解。第三部分則是問卷的關鍵部分,主要是進行影響因素的調查與判別了解,
    設計為按照被調查者的認同程度進行調查填寫,采用為李克特五級量表題,分為 “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個選項,將問卷的題項按照 隨機排列法進行設置。
    現有研究表明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環境、政策環境、農民意識、物流建設等 因素是影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因素。本文在此基礎上,結合雅安市實地走 訪調研,設計出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具體包括5 個一級指 標,27 個二級指標,并據此采用隨機排列法形成問卷,包括題項 27 條。指標體 系具體內容如下表 4-1所示。
    表 4-1 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調查的相關指標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指標含義 指標來源
    電腦等設施配置(X1) 反映農村電腦等設備的配 周海琴(2012) [67]、
    置情況 耿榮娜(2016) [57]
    基礎設施 網絡設施建設(X2) 反映互聯網在農村的發展 周海琴(2012) [67]、
    穆燕鴻(2017) [55]
    建設 與普及
    王文佳(2019) [61]
    道路硬化率(X3) 反映農村道路建設情況以 周海琴(2012) [67]、
    及對物流建設的影響 穆燕鴻(2017) [55]
    地理位置環境(X4) 影響物流建設布局以及快 耿榮娜(2016) [57]、
    遞點建設 王文佳(2019) [61]
    反映當地政府對農村電子 王勝(2015)[68] 、穆
    政府政策(X5) 燕鴻(2017)[55] 、王
    的支持程度 文佳(2019) [61]
    整體環境 電商市場的培育和完 反映當地農村電商建設的 王勝(2015)[68] 、王
    善(X6) 整體情況 云(2016)[54]
    村民電商意識(X7) 指當地的村民參與農村電 王倩南(2018) [58]、
    商的態度
    反映區域間飲食習慣及文 化對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 王文佳(2019)
    本文 [61]
    人文環境(X8)
    龍頭企業(X9) 指當地參與農村電商并帶 洪濤(2015)[69] 、穆
    動發展的涉農電商企業
    指當地服務于農村電商發 燕鴻(2017)
    穆燕鴻(2017) [55]
    電商協會(X10)
    參與主體 [55]
    展的協會
     
    農民專業合作社(XII) 指當地參與農村電商活動 洪濤(2015)[69] 、王
     
    的合作社 云(2016)[54]
    供銷合作社(X12) 指服務于當地農村電商活 本文
    動中的各級供銷合作社
    快遞點數(X13) 反映當地物流建設情況 穆燕鴻(2017) [55]
    服務體系 快遞種類(X14) 反映當地農村物流服務狀 王倩南(2018)
    [58]
     
     
    表 4-1 (續)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指標含義 指標來源
    快遞服務到村(X15) 反映當地最后一公里建設 情況 王愛萍(2016)[70]、
    王文佳(2019)[61]
    倉儲物流建設(X16) 反映當地物流及倉儲配備 情況 王云(2016)[54]、耿
    榮娜(2016)[57]
    電商專業團隊(X17) 反映當地電子商務環境與
    人才儲備 王云(2016)[54]
    電商人才培訓(X18) 反映當地農村電商發展的
    基礎服務與人才培育 耿榮娜(2016)[57]、
    王云(2016)[54]
    電商平臺信用(X19) 指參與主體對目前電商平 臺的信任程度 穆燕鴻(2017)[55]
    本土電商平臺(X20) 反映當地電商發展的具體 情況與實力 王勝(2015)[68]
    物流成本(X21) 反映農產品生產規模與所
    處區域 王勝(2015)[68]
    農產品特性(X22) 影響物流運輸與生產規模 耿榮娜(2016)[57]
    規模化種養殖(X23) 影響當地涉農電商企業的 發展 洪濤(2015)[64]、耿
    榮娜(2016)[57]
    農產品包裝(X24) 影響農產品銷售 耿榮娜(2016)[57]
    農產品 農產品品牌(X25) 影響農產品生產規模與銷 售 耿榮娜(2016)[53]]
    農產品宣傳方式及途
    徑(X26) 影響農產品的銷售 王文佳(2019)[57]
    農產品加工企業(X27) 影響農產品運輸與銷售 本文
     
    4.2數據獲取與樣本分析
    4.2.1調查實施
    本次研究調查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問卷發放與收集了解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 發展的整體情況與發展的狀況及影響因素,針對雅安市全市兩區六縣農村電商相 關參與者開展問卷調查。本問卷在2020年7月開始進行小范圍預調研,通過預 調研的效果以及與調研者的溝通交流對問卷進行了相應的修改與完善。正式調查 期限為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中旬,采取網絡與紙質兩種進行數據收集, 共回收 345份問卷,有效問卷共 30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 89.57%。
    4.2.2樣本情況分析
    通過對本次問卷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具體的樣本數據情況結果如表 4-2 所示:
     
    表 4-2 樣本情況表
    統計變量 選項 小計 比例
    20 歲及以下 29 9.39%
    21-30歲 119 38.51%
    年齡 31-40歲 91 29.45%
    41-50歲 50 16.18%
    51 歲以上 20 6.47%
    高中及以下 118 38.19%
    教育程度 專科 73 23.62%
    本科 105 33.98%
    碩士及以上 13 4.21%
    雨城區 47 15.21%
    名山區 58 18.77%
    滎經縣 37 11.97%
    家庭所在地 漢源縣 45 14.56%
    石棉縣 51 16.50%
    天全縣 22 7.12%
    蘆山縣 31 10.03%
    寶興縣 18 5.83%
    網絡銷售經歷 沒有 214 69.26%
    95 30.74%
    看視頻 239 77.35%
    網購 209 67.64%
    看新聞 179 57.93%
    上網具體事宜 學習 141 45.63%
    玩游戲 99 32.04%
    炒股 25 8.09%
    不上網 10 3.24%
    其他 85 27.51%
     
    對收集數據的基本情況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可以看出,本次調研的對象年齡 分布集中在 21到 50歲之間,可見參與調查的相關者主要還是以中青年為主;從 樣本的受教育程度來看,受教育程度呈現出兩個峰值,即調研中的大多數是高中 及以下學歷與本科學歷,可見參與者的整體教育程度呈現出兩端化;根據參與調 查者的家庭所在地能看出本次調研區域的整體分布較為均勻,由于是通過網上問 卷調研與線下問卷調研同時進行,因此可以很好的對每個地區進行數量控制,使 得調研分布均勻,更好的了解和研究每個區域的實際情況與具體的發展情況;從 網絡銷售的經歷來看,參與調研的對象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有過網上銷售農 產品的經歷的,但超過三分之二的調研者從未有過網絡銷售經歷;通過對調研者 上網具體的事由展開調研了解,分析選項結果可以看出,其中調研者網上活動前 四項分別是看視頻、網購、看新聞、學習,可見這幾項選擇正體現著目前人們網 絡使用的主要目的與具體事宜。
    如今電商發展的趨勢隨著直播帶貨、5G時代的到來而越發快速與不同。同 時,由于疫情原因,導致人們無法像往常一般隨意外出,為了減少直接接觸,社 團(社區)電商也開始迅速發展,相較于前幾年微商等的發展,目前的網上直播 視頻購物、社團下單購物已然成為常態,足不出戶便能解決日常所需的物品。網 絡信息技術的更新、基礎建設提升等對農村電商的發展也是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 用,對于農村電商發展來說又是新的機遇。
    4.3信效度分析
    4.3.1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即數據的可靠性分析,是指測驗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 也表明了測量數據的可靠程度。因此,本文進行了信度分析來測驗回收數據的可 靠性,信度系數越接近1表明測驗結果越穩定與可靠。一般而言,問卷的Cronbach' s a系數大于0.7時則表示達到了要求。本文采用SPSS 21.0對數據進行信度檢 驗,具體情況如表 4-3 所示。
    表 4-3 信度檢驗
    可靠性統計量
    Cronbach' s Alpha 項數
    .950 27
     
    如表所示,本次問卷數據的Cronbach' s a系數為0.950,大于0.7的基本要 求,表明本次研究數據的信度較好,能夠開展下一步的分析過程。
    4.3.2效度分析 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測量的結果與考察內容的吻合度,也是指測量結果是否 準確與有效。因此,本文選擇了廣泛使用的KM0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對數 據進行分析判斷。根據KMO值與BartlettP值常用的標準進行判別,一般KMO 值在0.7以上,BartlettP值小于或等于0.01時才能進行因子分析。使用SPSS 21.0 對回收的有效數據進行效度分析,具體結果見表4-4。
    表 4-4 效度檢驗
    KMO和Bartlett的檢驗
    取樣足夠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752
    近似卡方 8709.312
    Bartlett 的球形度檢驗 df 351
    Sig. .000
    如表所示,本次研究收回問卷數據的 KMO 值為 0.752,Bartlett 值為 0,據 此可知,本次取得數據結果效度較好,符合效度的常用標準。這表明本次設計的 調研問卷準確有效整體較好,無需進一步修改與完善。結合上述的信度檢驗,此 次測度的樣本數據信效度達標,可以進行下一步成分的提取。
    4.4主成分分析
    4.4.1提取主成分
    經過第四部分的信效度校驗的結果得出本文收集的數據呈現出的結果適合 各種因子分析方法,根據本文的研究內容,主要是從 27項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 影響因素中找出關鍵的影響因素,據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進行實證分析,也符 合本文的研究目標。因此,根據本文選用的分析方法以及其方法的分析思路與操 作步驟,選取最大方差法對主成分進行旋轉,得出在調查的 27 個影響因素中有 6 個因素特征值大于 1 ,由此提取出 6 個主成分。
    同時為使提取出的主成分數量更加直觀,在操作步驟中勾取碎石圖更利于解 釋和說明。通過碎石圖的輔助作用,能夠更好的觀察提取出的因子數量及其陡峭 到平穩對應的主成分個數。具體內容如表 4-5與圖 4-1 所示。
    表4-5解釋的總方差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載入 旋轉平方和載入
    合計 方差的% 累積% 合計 方差的% 累積% 合計 方差的% 累積%
    1 11. 798 43. 697 43. 697 11. 798 43. 697 43. 697 4. 230 15.665 15. 665
    2 2. 547 9. 433 53. 130 2. 547 9. 433 53. 130 3. 731 13.819 29. 485
    3 1.939 7. 181 60. 311 1.939 7. 181 60. 311 3.632 13.452 42. 937
    4 1.858 6. 883 67. 195 1.858 6. 883 67. 195 3.415 12.650 55. 586
    5 1. 347 4. 991 72.185 1. 347 4. 991 72.185 2.988 11.066 66.652
    6 1. 136 4. 208 76. 394 1. 136 4. 208 76. 394 2.630 9. 741 76. 394
     
     
    碎石圖
     
    I I i r n i i-1 i i i n i i r~i i i i i i ~i i v ~i 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成分數
     
    圖4-1碎石圖
    從上表 4-5 中可知,表左中右三個部分分別是初始特征值、提取的主成分、 旋轉后的主成分。在分析過程中,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變量。從上表與碎石圖可 知,共抽取出6個主成分,分別用Fi、F2、F3、F4、F5、F6表示,其對應的方差 貢獻率分別是 43.697%、 9.433%、 7.181%、 6.883%、 4.991%、 4.208%,同時可 知6個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6.394%。可見,將原有的27個影響因素通過 主成分分析方法降維后, 76%以上的原始變量信息就被提取出的6個主成分解釋 說明。因此,通過選取27個變量中特征值大于1的前6個變量作為主成分既合 理又達到了本文研究分析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選取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主成分因子分析過程中,會剔除載荷 量小于0.5的因子來保證數據分析的整體效果,根據下表4-6中的數據可以看出, 在本文選取的27個影響因素變量中每個變量的共性方差都大于0.5,這表明本文 通過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6個主成分因子能較好的解釋和說明原本選取的27 個原始變量信息。
     
    表 4-6 公因子方差
    變量 初始 提取 變量 初始 提取
    X1 1.000 0. 729 X15 1.000 0. 822
    X2 1.000 0. 744 X16 1.000 0.814
    X3 1.000 0. 739 X17 1.000 0. 723
    X4 1.000 0. 741 X18 1.000 0. 675
    X5 1.000 0. 675 X19 1.000 0. 826
    X6 1.000 0. 869 X20 1.000 0. 794
    X7 1.000 0.852 X21 1.000 0. 752
    X8 1.000 0. 647 X22 1.000 0. 709
    X9 1.000 0. 722 X23 1.000 0. 856
    X10 1.000 0. 728 X24 1.000 0. 764
    X11 1.000 0. 843 X25 1.000 0. 723
    X12 1.000 0. 845 X26 1.000 0. 866
    X13 1.000 0. 776 X27 1.000 0. 699
    X14 1.000 0. 694
     
    4.4.2成分載荷分析
    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是為了使得每個提取出的主成分所代表的含義得到具 體清晰的體現,一般情況下,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出的各個成分之間都有著較高 的獨立性,這就要求提取出的主成分間不具有或具有極低的相關性。倘若初始成 分載荷矩陣表明各個變量均勻分布、各變量載荷無差別,這就表明所提取的主成 分含義體現模糊無差別,不能使得成分中有明顯影響的變量被識別,即無法解釋 和說明各個主成分所代表的含義,沒起到降維的效果。總的來講,采用主成分分 析方法,一般在分析步驟中選取最大方差法進行成分負載矩陣的旋轉,使得每個 成分上的具有最高載荷的變量數最小,進而能夠增強對主成分含義的解釋[71]。
    表 4-7 中的數據為采取最大方差法進行旋轉后的具體結果。
    表 4-7 旋轉成份矩陣
    成份
    變量 1 2 3 4 5 6
    X1 0. 346 0. 093 0.255 0. 718 0. 043 0. 132
    X2 0. 115 0. 243 0. 065 0. 767 0. 074 0.271
    X3 0. 099 0. 325 0. 193 0. 762 0. 049 -0. 051
    X4 0. 176 0. 721 0. 039 0. 368 0. 152 0. 172
    X5 0. 553 0. 176 0. 285 0.236 -0. 052 0. 446
    X6 0. 668 -0. 057 0. 338 0. 152 0. 167 0. 504
    X7 0. 549 0. 132 0. 095 0.212 0. 677 -0. 148
    X8 0. 224 0.273 0. 376 0. 515 -0. 009 0. 34
    X9 0. 687 0. 297 0. 024 0.258 0. 302 -0. 055
    X10 0. 527 0. 181 0.231 -0.211 0. 543 0. 16
     
     
    表 4-7 (續)
    變量 成份
    1 2 3 4 5 6
    XII 0. 827 0. 298 0. 185 0. 072 0. 141 -0. 107
    X12 0. 763 0. 207 -0. 078 0. 228 0. 371 0. 157
    X13 -0. 012 0. 662 0. 204 0. 323 0. 437 0. 002
    X14 0. 201 0. 678 0. 315 0. 078 0. 273 0. 114
    X15 0. 226 0.816 0. 208 0. 221 -0. 019 0. 113
    X16 0. 307 0. 709 0. 008 0. 098 0. 093 0. 445
    X17 0. 284 0. 117 0. 33 0.016 0. 71 0. 128
    X18 0.611 -0.015 0. 386 0. 157 -0.013 0. 357
    X19 0. 083 0. 128 0. 114 0. 583 0. 231 0. 629
    X20 0. 117 0. 195 0. 169 0. 074 0.813 0.217
    X21 0. 067 0. 282 0.212 0. 107 0. 104 0. 775
    X22 0. 059 0. 354 0. 578 0. 362 0. 124 0. 317
    X23 -0. 138 0. 14 0. 706 0. 34 0. 439 0. 102
    X24 0. 235 0.219 0. 766 0. 106 0. 172 0. 183
    X25 0. 392 0. 174 0. 594 0. 405 0. 024 0. 147
    X26 0. 202 0. 081 0. 869 0. 066 0. 235 0. 066
    X27 0. 031 0. 462 0. 168 0. 246 0. 355 0. 519
     
    通過上表 4-7 旋轉成份矩陣,能夠明顯的看出提取的主成分與每個變量相對 應的載荷量間的緊密程度,同時通過旋轉使得提取出的6個主成分的含義得到了 更好的詮釋和說明。分析旋轉矩陣中的各個變量的載荷量的分布,得到以下結論:
    第一,X5政府政策(0.553)、X18電商人才培訓(0.611)、X6電商市場 的培育和完善(0.668)、 X9 龍頭企業(0.687)、 X11 農民專業合作社(0.827)、 X12供銷合作社(0.763)這幾個因素關系密切,在第一個成分上載荷高,這表 明在政府帶動、政策執行及農業行業引領者上對雅安市的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最 大,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龍頭企業、電商人才培訓等因素是雅安 農村電商發展的有效成分。研究定義該成分為政策與引領者帶動成分F1。
    第二,X13快遞點數(0.662)、X14快遞種類(0.678)、X4地理位置環境 (0.721)、X16倉儲物流建設(0.709)、X15快遞服務到村(0.816)關系密切, 在第二個成分上載荷較高,這體現出,村莊所處的地理環境及周圍的倉儲物流等 直接影響了快遞點數的及種類的分布,也影響了農村電商在物流端的發展。研究 定義該成分為地理位置與物流成分F2。
    第三, X22 農產品特性(0.578)、 X25 農產品品牌(0.594)、 X234 規模化 種養殖(0.706)、X24農產品包裝(0.766)、X26農產品宣傳方式及途徑(0.869) 這幾個因素在第三個成分上呈現出較高的載荷量,可以看出在雅安市農村電子商 務的發展中,農產品自身的特性,即所生產種植的農產品類型對農村電子商務發 展有著較大的影響,農產品的種植規模與包裝等也會影響農村電商的發展。研究 定義該成分為產供銷一體化成分 F3。
    第四,XI電腦等設施配置(0.718)、X2網絡設施建設(0.767)、X3道路 硬化率(0.762)、 X8 人文環境(0.515)在第四個成分上所占比重較高,可見在 基礎設施建設及配置等方面還是依然影響著農村電子商務在農村的工作開展,同 時網絡設施和道路等基礎建設的開展會潛移默化影響當地的人文環境(如飲食習 慣)等。研究定義該成分為基礎設施與人文成分 F4。
    第五,X17電商專業團隊(0.710)、X7村民電商意識(0.677)、X10電商 協會(0.543)、 X20 本土電商平臺(0.813)這幾個因素在第五個成分上的載荷 較高,這說明專業的電商團隊及電商協會對雅安當地的農村電商發展、民眾的電 商意識提升以及本土電商平臺建設等都相互影響著。研究定義該成分為電商意識 與平臺成分 F5。
    第六, X27 農產品加工企業(0.519)、 X21 物流成本(0.775)、 X19 電商 平臺信用( 0.629)在第六個成分上占比較高,這表明目前的平臺眾多,平臺信 用、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物流的成本對農村電商的發展有影響。研究定義該成分 為成本與信用成分 F6。
    主成分含義及具體變量如表 4-8 所示。
    表 4-8 主成分含義
    主成分 高載荷變量 主成分含義
    F1 X5政府政策(0.553) X18電商人才培訓(0.611)
    X6 電商市場的培育和完善(0.668)
    X9 龍頭企業(0.687) X11 農民專業合作社(0.827)
    X12供銷合作社(0.763)
    X13快遞點數(0. 662) X14快遞種類(0.678) 政策與引領者帶動成分
    F2 X15快遞服務到村(0.816) X16倉儲物流建設(0.709)
    X4 地理位置環境(0.721) 地理位置與物流成分
     
    X25 農產品品牌(0.594) X24 農產品包裝(0.766)
    F3 X22 農產品特性(0.578) X26 農產品宣傳方式及途徑(0.869) 產供銷一體化成分
    X23 規模化種養殖(0.706)
    F4 X1電腦等設施配置(0. 718)
    X3 道路硬化率(0.762) X2網絡設施建設(0. 767)
    X8人文環境(0.515) 基礎設施與人文成分
    F5 X17電商專業團隊(0. 710)
    X10電商協會(0. 543) X7村民電商意識(0.677)
    X20本土電商平臺(0.813) 電商意識與平臺成分
    F6 X19電商平臺信用(0.629)
    X21 物流成本(0.775) X27農產品加工企業(0. 519) 成本與信用成分
    4.4.3主成分結果分析
    根據上述成分載荷結果,結合各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百分比,衡量出雅安市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中,主要的影響因素有政策與引領者帶動、地理位 置與物流、產供銷一體化建設、基礎設施與人文、電商意識與平臺、成本與信用 六個。具體結果分析如下:
    (1)政策與引領者帶動是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
    隨著時代的飛躍發展,相關的技術得到了提升,因此政府在做好配套措施的 同時,要相應開展好相關政策的配套與完善,如第三章中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 展現狀了解中,在問題的探析中就分析到,就雅安市本級政府支持農村電商發展 的政策中,近三年來僅2019年發布了《雅安市支持服務業倍增發展十條政策措 施》、《雅安市支持培育現代物流業發展十條政策措施》,在其中提到了幾條有 關電商發展的配套設施、人才引進與培訓等,此外,缺乏在冷鏈等基礎性配套設 施建設和農產品快遞外銷方面的扶持。
    (2)地理環境與物流是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雅安市地處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過渡帶,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山 地多,丘陵平壩少,因此對有些區縣的倉儲物流建設(特別是冷鏈物流建設)、 快遞點數的分布與種類選擇、快遞服務到村會有較大的影響,會增加建設與運輸 等成本,這也就會相應造成農村電商發展的“最后、最先一公里”問題。雅安市 雖然在全市建立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 720個,但服務站是否運 行暢通、是否是運行初期、是否業務量較小都是值得去深入了解的。如何完善物 流體系建設、加強冷鏈物流配套設施、繼續開展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商網點覆蓋、 有效利用農村電商服務站等都對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極為重要。
    (3)產供銷一體化服務是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第三因素。 農產品品牌創建、農產品規模化種養殖、農產品宣傳與推廣是農產品上行的
    基礎,不同于傳統的小農經濟,現在我國大力推行適度規模化種養殖,對于農業 來講,規模化種養殖更容易把控好農產品的標準,更好使得資源與收益等最大化 利用。根據不同地區的農產品特性,選擇適用的規模化種養殖方式,開展農產品 的品牌創建、推廣宣傳則將優特農產品更好的銷售出去,因此產供銷一體化服務 建設是解決賣難問題的基礎。整體來講,雅安在農產品品牌創建、農產品規模化 種養殖、農產品宣傳與推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就名山區的茶葉種植、石 棉縣的黃果柑、漢源縣大櫻桃產業等基本上都是開展集中連片規模化種植,并且 雅安市雨城區茶園托管業務也成為了參觀學習的典范。同時,在2018年蒙頂山 茶與石棉黃果柑分別榮獲優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優質品牌農產品。可見,產 供銷一體化服務成分涉及到農產品的種植、品牌創建、產品包裝、宣傳銷售等產 前、產中、產后多個時段,因此,雅安市農村電商的發展在接下來要更加注意挖 掘不同農產品的種植手段與規模,對農產品進行改良、換代等措施,加上農產品 品牌效用更好的發展雅安的農業產業。
    (4)基礎設施與人文是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第四因素。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雅安市在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面有了更高的提 升與完善。但是,隨著通信業、建筑業、電商的迅猛發展,對農村電商的發展也 是更加嚴格與苛刻,基礎設施也是需要“更新換代”。而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提升 又會潛移默化影響著地方居民的生活習慣與飲食文化等,通過網絡設施建設與道 路的改造與提升將更多其他地區的農特產品帶到了當地民眾的餐桌上,因此不斷 完善與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是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也是全國各地區開 展農村電商的持續工作。
    (5)電商意識與平臺是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第五因素。
    民眾作為的農村電商活動的交易主體會受到年齡、文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開展相應的宣傳與大力開展電商培訓相關工作對農民來說十分重要,能在直 觀意識上有個了解。同時作為凝聚人才、共謀發展、促進行業的管理,在服務企 業、服務政府、服務社會的電子商務協會,更應該努力承擔與推進信息化及電子 商務在農村、農產品上的廣泛應用,更好服務于發展本地電商平臺搭建、專業電 商團隊的組建與團隊引入等工作,更好的帶領農產品電商企業發展壯大。
    (6)成本與信用是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第六因素。
    農產品因為具有鮮活性、多樣性、季節性、區域性等特點,因此在生產種植 上都有時間空間上的一定限制,通過開展農村電商的農產品上行通道使得越來越 多的人能夠吃上跨區域的農特產品。但往往初級的農產品,特別是生鮮類農產品 不易儲藏與運輸,因此深入開發農產品加工業,通過農產品的精加工來延長產業 鏈條,進而使得農產品更易于儲存與運輸,提高其綜合效益。這一系列措施也更 好的帶動了物流產業發展,能夠降低物流交易成本,也能夠初步化解由于生鮮農 產品易腐爛帶來的平臺信用低、運輸環節成本高且難的局面。因此結合目前雅安 市農村電商發展狀況,可以通過增強部分農產品的精深加工與冷鏈物流來緩解由 于農產品的特性及區域距離帶來的時間與空間的難題。
    4.5本章小結
    本章通過指標構建、問卷量表設計、問卷發放、問卷收集、數據處理、數據 分析等步驟,通過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影響因素指標降維后的結果,并通過累計 貢獻率與碎石圖直觀的得到了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同時,本章節也是本研究的 核心與關鍵部分,是本研究的重點與難點部分,通過本章節數據降維后的結果能 夠更好地解釋與說明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具體可以分為哪幾個成分, 為后續研究結論與展望提供了解釋依據。
    5研究結論與展望
    5.1研究結論
    通過對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整體情況進行了調研與了解,并且根據數 據資料的收集、調研問卷發放、數據分析等過程得到了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主 要影響因素,同時結合在雅安實地調研相關企業與專業合作社等實際情況,實證 研究的結果符合調研情況。總的來講,本文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研得到具體的 結論如下:
    第一,政策與引領者帶動對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問卷 數據分析得到的結果與實地調研收集到的情況相符。政府的政策、項目能促進整 個區域的電商市場的完善與發展,如雅安市市委、市政府通過建設產業園區,引 進相關企業及相關人才,建設與配套電商發展的一系列軟硬件設施設備。同時, 雅安市供銷合作社在農資配送、農產品流通、社會化服務等方面,一直是走在全 國供銷合作社工作的前列。從實際調研以及收集的案例資料可見,以三農服務為 宗旨的供銷合作社是引領與帶動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重要抓手。
    第二,地理位置與物流是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地理位置欠 佳的環境,周邊的快遞服務、物流建設及相關的倉儲建設等都十分局限,因此, 如何更好做好最先一公里的建設對于農產品上行十分重要。實地調研發現,通過 供銷社、專合社等引領,形成農民抱團集聚,規模化發展有利于物流服務、產品 流通、倉儲建設等一系列配套設施發展。
    第三,產供銷一體化是發展雅安市農村電商的重要環節。從影響因素分析的 結果以及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現狀情況來看,樹立品牌意識,打造自有品牌, 建立規模化、標準化的種植基地,形成完整的產供銷鏈條是關鍵。通過目前的土 地托管項目、標準化基地建設示范項目、產銷對接項目的開展,以新型經營主體 的輻射帶動,便于整合農戶資源,形成從生產種植到品牌包裝宣傳及市場銷售的 一系列服務,有利于雅安市更好開展農產品上行。
    第四,基礎設施與人文是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電商大環境 的變化與更新,目前對于產品質量及生鮮產品的即時需求增大,對于基礎設施建 設也再不斷提出新要求。面對著技術的更新與迭代,目前的網絡設施建設、道路 建設、硬件設施等都處于相應的更新中,這對于農村電商的發展是有著促進和提 升作用。從數據分析結果與發展現狀分析來看,雅安市在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塊也 是在不斷的改善與提升中。
    第五,電商意識與平臺建設是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發展農村電 商,離不開培育區域內村民電商意識與專業的電商團隊,通過建設電商產業園區, 開展相關項目、引進專業人才、培育本土人才等。通過開展電商相關的社會培訓 等提升雅安市村民電商意識,相互交流、協作,搭建共同分享、互相交流的平臺。
    第六,成本與信用是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之一。加工企業的發展 能夠更好的促進產品的附加值,還能夠起到延長產業鏈條,促使農產品更易于儲 存與運輸,帶動促進物流發展,降低運輸成本,也能夠間接解決由于生鮮農產品 引起的電商信用平臺低的問題。
    5.2管理建議
    農村電商的發展對農村產業、農民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解決農產品賣 難問題、農產品上行的措施之一,根據實證分析以及實地調研情況,為了更好提 升與發展雅安市農村電商,本文從以下六個方面提出對策與建議:
    (1)加強電商相關政策出臺,充分釋放引領者帶動效用。
    政策與引領者帶動成分包含了政府政策、電商人才培訓、電商市場的培育和 完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是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雅 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因素。這表明雅安市政府的政策以及當地的引領者 帶動對當地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政府政策的制定、宣傳、普惠 等能夠對當地的整體電商環境起到促進與完善的作用,也能夠通過相關的政策進 行對引領帶動者的激勵與鞭策作用。具體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與提升:
    第一,要繼續出臺與農村子商務發展的相關政策,加強相關部門配合與服務。 如農業部門通過定期舉辦一定的農村電子商務推介會、豐收節等加強對雅安的農 特產品進行宣傳與推廣;商務部門不定時舉辦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論壇,邀請專家 學者以及國內農村電商發展經典案例企業家、理事長等進行講解新理念模式、分 享成功經驗等,同時商務部繼續大力開展市、區、縣、鎮等農村電子商務培訓班, 培育電商市場,培養本土電商人才。
    第二,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規模化種植。通過走訪調研優秀的專 業合作社發現,合作社的發展是基于小規模標準化、規模化種植,起到示范建設, 帶動農戶加入合作社一起連片規模生產,有自有基地加合作社社員土地可以保障 貨源充足,有利于集中管控產品質量,更好的控制生產資料的成本,有效提供產 供銷一體化服務。在目前的產業發展需求上,消費者需要品質好、質量優、價格 惠的農產品,而小農戶因為自身意識不足,加上受制于成本與技術等原因很難達 到市場的要求。因此,通過合作社輻射帶動,聯合當地農戶,形成一個利益聯結 體,通過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的種養殖技術的培訓與支持,先進的生產技術與設備 配備,更好的幫助農戶生產、銷售,進而也就能夠起到農產品質量有保障、產品 可溯源追蹤、網上銷售有出路的作用。同時,由于合作社的領導者們大多是經驗 豐富、資源豐富、知識充足的村兩委、種養殖大戶或能人,他們相較于普通農戶 對市場的需求及生產技術等有著更多的了解與把控,通過合作社的聯合帶動,能 夠更好的推動我國的適度規模化種植,把控農產品的品質,降低生產物資的成本, 充分體現為農服務,帶農致富的根本。
    第三,依靠供銷合作社,提升為農服務體系建設。在調研走訪過程中發現供 銷合作社在當地農產品生產種植、農產品銷售推廣、農村電商發展上充分發揮了 自身力量,通過領辦專業合作社、建設為農服務中心、創辦“供銷 e 家”網銷平 臺等,為農民、農業、農村的發展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充分展示供銷社為農服 務的宗旨,成為了與農民聯結緊密、為農服務功能基本完備、市場化運行較為高 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成為了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特別的, 雅安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在聯系農民、服務農民上創造了很多改革經驗,也使得 當地的專業合作社在發展與成長中有了指導與依靠。在供銷社發展農村綜合服務 社方面,目前雅安市供銷社全系統共有農村綜合服務社(中心) 1208個,村綜 合服務社行政村覆蓋率約為90%,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12個,依托農村綜 合服務社、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的建設,能夠幫助實現了農資、農產品物流的配 送,有效解決農產品上行的“最先一公里”問題。供銷社作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 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在農資供應與農產品銷售上有著先天的優勢,因此,通過 雅安市供銷社的為農服務中心建設發展帶動當地農民發展農村電商也是目前解 決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問題的有力途徑。
    (2)合理布局物流點位,完善倉儲物流建設。
    根據研究結果,成分地理位置與物流包含了快遞點數、快遞種類、快遞服務 到村、倉儲物流建設、所處地理環境是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這 表明村莊所處的地理位置環境與物流種類、點位、服務到村、倉儲物流之間有重 要的聯系,相互影響與制約。因此,根據實際調研與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綜合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對目前雅安市的物流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 分析預判,合理規劃倉儲物流布局。同時,要結合當地的產業發展集中區域,選 取合適位置引進設立相應的快遞服務網點,大范圍落實快遞服務到村。
    第二,打造與發展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通過布局農產品市場網絡,建設農 產品倉儲物流區,配套農產品批發市場倉儲設施,便于集中進行農產品分揀、交 易、物流配送,保障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物資供應。全市在農產品主產區布局產 地市場,在農產品重要集散地區布局家集散地批發市場,做好產地到批發再到銷 地的鏈條服務。
    (3)深入開展適度規模,建立多元服務體系。
    產供銷一體化成分中包含農產品品牌、農產品包裝、農產品特性、農產品宣 傳途徑、規模化種養殖是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從生產、 種植到產品包裝、品牌樹立、宣傳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體系,每一項都會影響農產 品上行。如何更好的開展農產品上行工作,可以通過以下具體措施:
    第一,繼續深入開展土地適度規模,助力農產品規范化與規模化發展。根據 雅安市供銷社土地托管項目開展情況得知,截至目前,已承接5 個縣區農業社會 化生產托管項目,年托管土地23 萬余畝,成為雅安最大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商。 雅安市的茶園托管項目還曾被四川日報報道,在探索“誰種地、怎么種”上,雅 安市供銷社的項目實踐提供了參考與借鑒。即可以以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為載體, 對農戶與其土地進行統一規范管理,科學的托管能夠保障農產品的品質、減少人 力成本、降低農資成本,同時利于價格的掌控。積極開展土地托管服務,不論是 全托管或半托管的模式都將帶動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
    第二,加強樹立民眾品牌意識,大力打造“雅字號”特色農產品。“蒙頂山 茶”“雅安藏茶”“漢源花椒”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享譽全國,也促進了當 地相應的產業發展,可見品牌的作用與價值。因此,要繼續加強雅安農產品公共 品牌建設,緊繞雅安市委提出的“五雅”特色產業為中心,大力發展雅魚、雅竹、 雅茶、雅藥、雅果。同時,要做好雅安市委提出的“抓培育”、“抓宣傳”、“抓 指導”的品牌建設與提升等重要工作,在開展品牌提升的同時也要管理好用標的 申請與使用工作。雅安市農業發展相關部門應立足品牌,確立“品牌助銷”理念, 以產品、服務、管理的標準化與規范化為重要支撐,充分發揮品牌優勢,通過探 索“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模式,整合資源與規范區域品牌公共品牌用標工 作,著力打造和提升“雅字號”特色農產品品,切實發揮品牌效用,助推農產業 發展。
    第三,積極參與或舉辦農產品推介會、展銷會。近幾年,雅安市本土農產品 企業積極參加相關的產品展銷會,對“雅字號”農特產品的推廣與宣傳起到一定 作用。作為農特產品的展示與宣傳平臺,目前我國有很多大型的產品推介會,積 極參與有利于本土品牌推廣,也有利于本土企業了解和獲取市場相關信息。近年 來為了更好打造雅安農產品品牌,拓寬雅安農產品銷售渠道,構建雅安現代化流 通體系,雅安市引進了中國農批•川西國際農博城項目,并已于2019年開業,其 能提供包括產業聯動、市場渠道建設、流通通達四方、展會經濟、服務配套等多 項功能,依托此項目,強化品牌推介宣傳,實施“農業+互聯網+品牌”等行動, 立足于雅安更好服務于全國,讓其成為雅安與川西農產品集散中轉的樞紐,輻射 全國。
    (4)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疏通農產品上行阻礙。
    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成分四包含了電腦等設施配置、網絡設 施建設、道路硬化率、人文環境,這表明基礎設有關方面的建設仍然是影響電商 發展的重要因素。從目前我國整體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提升的現狀,結合實地調研 發現,較以往而言,目前對于基礎設施的要求不再僅僅限于傳統的道路硬化,而 是基于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對物品運輸的時限進一步提升需求,對現有道路的進 一步改進與提檔升級需求。同時,基于目前互聯網技術與基礎設施的飛速發展, 實現農產品跨區域交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地方居民的生活習慣與飲食文 化。如上所述,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
    第一,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開展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隨著通信技術的推陳出 新,在5G形式時代下,雅安市有關部門要做好相關服務與配套工作,根據資料 顯示,截至2020年7月雅安電信公司已建成5G基站超120個,率先實現中心 城區5G網絡覆蓋。可見,基礎設施在逐步的升級換代,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有 序推進所屬區域的通信技術升級工作。
    第二,加強基礎道路維護,升級改造道路設施。近年來,隨著“村村通”工 程的落實,雅安市各區縣的農村道路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在道路橋梁技術的 發展過程中,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升級使得道路建設也從低級發展到高級, 這對于農村電商的發展來說是十分有利的。如目前即將建成的樂漢高速(樂山到 雅安漢源),將輻射帶動涼山州東五縣,也必將使物質運輸和群眾出行更為便捷, 利于沿線地區農村電商的發展。可見,秉承區域協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理念,從 雅安各區域實際需求出發,對相應的道路改造、修建新道路、完善道路相關配套 設施會更好促進雅安市農村電商的發展。
    (5)培育全民電商意識,培養本土電商人才。
    成分五電商意識與平臺包含了電商專業團隊、村民電商意識、電商協會、本 土電商平臺是雅安農村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之一。這表明在農村電商的發展進程 中,隨著電商的發展,其內涵與內容也不斷的變化與豐富。同時,本地的專業團 隊、協會等的發展也影響了本土電商平臺的開展,可見如何深入普及與培育村民 的電商意識,加強本土電商企業人才培養是重點,完善這一系列有利于本土電商 平臺的開展與建設。具體可以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繼續大力開展農村電商相關培訓工作,深入鄉鎮做 好宣傳,緊跟電商發展趨勢優化現有培訓內容。要響應國家號召,符合市場需要, 注重培育電商復合型、技能型人才,支持返鄉青年回家創新創業,對返鄉創業青 年提高相應的電商知識及技能培訓,結合當下的電商直播風頭,及時更新配套的 培訓課程體系。
    第二,通過已建立的電商孵化園區引進電商企業與人才,通過項目合作等方 式,加強與其的聯系與交流。人才是一個行業、產業發展的基礎,是必須要重視 與提高的。從雅安市的電商產業園區的建設來看,目前在雅安的多個區縣都已建 立相應的孵化園區(如漢源云倉生態電商產業園、雅安市經開區創業孵化園), 引進電商相關的高層次人才,通過開展相關項目來培育與帶動本土產業人才。同 時,通過電商產業園區的建設可以更好的拓寬服務范圍與區域,對產業園區的項 目合作開展可以更好的使得電商相關產業鏈條集聚,促進與當地產業發展、物流 建設等的深度融合,得以更好提供人才培養與集聚的電商大環境。
    (6)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
    成本與信用成分包含了農產品加工企業、電商平臺信用、物流成本,其是雅 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又一影響因素。這表明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能夠一定程度 上緩解由于生鮮農產品帶來的冷鏈運輸成本高與平臺信用評價的問題。同時,結 合雅安市網商類型分布來看,雅安市確實存在生產型網商(生產加工制造類企業) 與服務型網商(電商代運營、代理客服類企業)數量低,而流通型網商(商品銷 售類企業)數量高的現狀。因此,大力發展服務加工企業與服務企業,一定程度 上能夠滿足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需求,提升雅安市農村電商發展的現狀具體解 決措施如下:
    鼓勵發展深加工與服務企業,做好產業價值鏈縱橫發展。通過數據分析與實 地調研反饋得知,雅安市的茶產業在雅安屬于支柱性產業,其在產品的加工方面 發展獨具優勢,但就雅安果業而言,其產業鏈條不完備,缺乏縱向發展。從調研 收集的資料發現,僅有少數企業或專合社在進行果飲與果酒等研究與開發。如位 于石棉縣雅安蜀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不同于傳統八月瓜種植企業,其除八月瓜 種植外主要開展八月瓜的精深加工,目前已研究出八月瓜果茶、精油、果酒等產 品。此外,漢源縣瑞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甜櫻桃相關飲品的研發與加工, 已經自主研發成功了甜櫻桃果酒及甜櫻桃白蘭地,并積極注冊了商標,為漢源甜 櫻桃產業轉型加工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再者,石棉縣坪陽黃果柑專業合作社, 建成集黃果柑、枇杷分揀、包裝、冷藏銷售為一體的倉配中心,其圍繞石棉黃果 柑、石棉枇杷兩大特色優勢產業,按照生產技術統一、農業投入品統一、分選包 裝倉儲統一、銷售統一的“四統一”模式。此外,由于生產銷售量大,合作社還 引進了建立了塑料包裝筐生產線,全方位強化了合作社全產業鏈服務功能。
    通過實際的案例可知,相較于以往的鮮果銷售,精深加工后的產品更利于長 時間保存,也便于產品的交通運輸,一定程度上緩解由于農產品的特性及區域距 離帶來的時間與空間的冷鏈運輸難題,同時發展和完善有關農產品的配套服務, 也是促進農業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這些精深加工的農產品實際案例為雅安農 產品產業鏈條縱橫延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是值得從事農業產業發展的企 業、能人等參考學習的經驗案例。
    5.3研究展望
    本文通過對前人學者研究理論的梳理,運用實證研究對影響雅安市農村電商 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可能還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與考慮的 因素,本文研究的不足與展望有如下三個方面:
    (1)關于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還可以進一步補充與完善。
    論文根據已有的研究基礎結合自己在雅安市調研的基礎上進行了指標的選 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總的影響因素指標選取存在不完全性,因此在此后 的研究中,可以根據農村電商的發展進程,結合所在研究地區的具體情況綜合選 取影響因素。
    (2) 實證研究部分有必要通過與其他方法的結合進一步深入研究。
    實證部分運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通過降維得到了雅安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的六個主要影響因素成分,但就每個成分的具體權重沒有進行衡量,僅通過成分 的累積貢獻率進行概括。后續可通過多種方法的結合,如使用層次分析法或結構 方程模型等進行具體的因素權重與影響程度計算,豐富研究的內容,便于提出更 富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3) 數據樣本反映出的參與主體年齡與文化水平的現實狀況可在后續研究 中進行深入分析。
    數據中,樣本呈現出的調研對象年齡年輕化以及文化水平整體較高的情況反 映出,目前參與農村電商發展的主力軍還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人。可見,由 于目前參與農村電商發展的形式主要還是依托于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帶 動農民參與,因此,如何使得廣大農戶自主參與、調動農戶積極性、提高其農村 電商運作能力等是需要繼續探究的方面。
    致謝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三年前,懷揣著對研究生學習生活的憧憬與期盼, 到現在三年時光匆匆結束,經歷過的日子歷歷在目。
    三年學習生活中,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龐建剛教授在學習方面的指導以及為 人處世上的諄諄教誨,讓我在學習上學會善于思考與獨立堅強。每次在文章寫作 或方法學習上遇到困難,老師總是會耐心指導與答疑,這使我在三年的學習上進 步不少。其次,感謝在西南科技大學給與我學習生活方面幫助與關心每位老師, 是他們使我看到和聽到不一樣的世界,通過他們課上的教學與分享,讓我在專業 方向的研究上有了更多的了解與見解,他們的付出與努力成就了西科學子們。再 次,還要感謝我實習實踐期間的校外導師陳世平老師,共同共事一年的張洪波老 師、李澈老師,以及一起工作的其他領導與同事們,通過一年的專業實踐實習讓 我能夠學以致用,讓我成長與鍛煉,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以外的技能。然后,還 要感謝我親愛的師兄師姐、可愛的同門以及師弟師妹們,在我三年的生活里,無 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我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是你們讓我的三年學生生 涯更加充實。此外,還要感謝我的室友我的同學,我們在一個班級共同學習進步, 參加學校各種活動使我們更加了解彼此,也讓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班級樂趣,雖 然我們這屆人數不多,但我們為了更好的我們共同努力的身影深深印在了我的腦 海。最后,也是最需要說一聲感謝的,就是我的父親母親以及親友們,你們的關 懷與溫暖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是我前進路上堅強的后盾,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 你們永遠等待我回家。同時,還要感謝我的朋友們,你們是我人生路上不可或缺 的部分,讓我的生活更加喜樂順遂。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再次感謝各位老師、領導、同學的關心 愛護!
    參考文獻
    [1]錢俊.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農村電商的發展與人才培養研究J].農業經濟,2018(11):108-110.
    [2]植鳳寅.走出農村電商困境J].中國金融,2016(07):96-99.
    ⑶陳曉琴,王釗“互聯網+”背景下農村電商扶貧實施路徑探討[J].理論導刊,2017(05):94-96.
    [4]洪勇.我國農村電商發展的制約因素與促進政策[J].商業經濟研究,2016(04):169-171.
    [5]阿里研究院.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R].2018.
    [6]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21.
    [7]張炳達.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與策略研究[J].農業經 濟,2018(11):137-138.
    [8]Mueller R A E. E-commerce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agricultural market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1, 83(5): 1243-1249.
    [9]Pool B. How will agricultural E-Markets evolve?[R]. 2001.
    [10]Henderson J , Dooley F , Akridge J . Internet and E-Commerce Adoption by Agricultural Input Firms[J].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4, 26(4):505-520.
    [11]Moga L M. The adop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gricultural exploitations: evidences from Romania[J]. 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 Environment, 2012, 10(1 part 2): 818-821.
    [12]Gudele I , Rivza B , Zeverterivza S .Factors influencing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Baltic rural areas[J].Proceedings of the 25th NJF Congress, Nordic View to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2015:496-500.
    [13]Kshetri N . Rural e-Commer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IT Professional, 2018, 20(2):91-95.
    [14]Wen W. A knowledge-based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 for sell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7, 57(1): 33-46.
    [15]Jalali A A, Okhovvat M R, Okhovvat M. A new applicable model of Iran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1, 3: 1157-1163.
    [16]Jamaluddin N. Adoption of e-commerce practices among the indian farmers, a survey of Trichy District in the State of Tamilnadu, India[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3, 7: 140-149.
    [17]Strzgbicki D.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agribusiness—The polish example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5, 23: 1314-1320.
    [18]Maribel P.The research of rural e-commerce pattern[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612(2):60-71.
    [19]Muhammad T , Kim K M . Sustainable and ICT-Enabled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Areas: An E-Heritage E-Commerce Service for Handicraft Marketing[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8, 989:012009.
    [20]汪向東“沙集模式”及其意義[J].互聯網周刊,2010(23):107-110.
    [21]康春鵬,汪向東.沙集電子商務現狀與“沙集模式2.0”探析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版),2013,28(03):14-17.
    [22]阿里研究院.遂昌模式研究報告一一服務驅動型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模式[R].2013.
    [23]董坤祥,侯文華,丁慧平,王萍萍.創新導向的農村電商集群發展研究——基于遂昌模式和 沙集模式的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6,37(10):60-69+111.
    [24]王超,龍飛揚“一村一品一店”農村電商發展模式淺析——以江蘇宿遷市宿豫區為例J].江 蘇農業科學,2017,45(04):293-295.
    [25 ]邱碧珍.中國農村電子商務模式研究[J].世界農業,2017(06):76-81+157.
    [26豆瑞星.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初探[J].互聯網周刊,2011(20):38-39.
    [27]徐芳.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2.
    [28]于紅巖,夏雷淙,李明,陳月.農村電商O2O模式研究——以“郵掌柜O2O平臺”為例[J].西安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5(06):14-22.
    [29]吳孟學.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7.
    [30]李曉夏,趙秀鳳.直播助農:鄉村振興和網絡扶貧融合發展的農村電商新模式[J].商業經濟 研究,2020(19):131-134.
    [31]宋劍.寬帶中國計劃對農村電商物流市場發展潛力影響研究[J].物流技 術,2014,33(09):332-334
    [32 ]朱世友.農村電商發展對物流業的影響及農村物流體系構建[J].價格月刊,2016(03):75-78.
    [33]柳思維.發展農村電商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創新的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17(02):108-114.
    [34]陳婉婷.基于大數據分析的農村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研究[J].現代電子技 術,2017,40(22):39-41.
    [35]黃福華,龔瑞風,蔣雪林.農村電商與農村物流協同發展模式研究一以湖南省為例[J].商 業經濟研究,2017(22):114-116.
    [36]趙廣華.基于共享物流的農村電子商務共同配送運作模式[J].中國流通經 濟,2018,32(07):36-44.
    [37]華慧婷,郝淵曉.基于利潤最大化的農村電商物流模式選擇[J].中國流通經 濟,2018,32(04):70-76.
    [38]陳漢明.基于云配送的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16):124-127.
    [39]翟小可,吳祈宗.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的農村電商物流服務質量評價研究[J].數學的實 踐與認識,2019,49(05):121-127.
    [40]趙贏.農村電商物流配送利潤最大化方案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9(14):94-97.
    [41]黃蔚,常榮榮,常瑞.區塊鏈技術視角下農村電商與物流的共生發展[J].商業經濟研 究,2019(06):118-121.
    [42]陳澤云.數字鄉村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的運作機制和實現路徑研究[J].農業經 濟,2020(10):130-132.
    [43 ]馬俊.風險防控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J].農業經濟,2020(11):139-140.
    [44]汪向東,張才明.互聯網時代我國農村減貧扶貧新思路一“沙集模式”的啟示J].信息化建 設,2011(02):6-9.
    [45 ]汪向東,王昕天.電子商務與信息扶貧:互聯網時代扶貧工作的新特點J].西北農林科技大 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04):98-104.
    [46]黃云平,馮秋婷,張作興,王海鷹,聶建華.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推動精準扶貧J].理論視 野,2016(10):73-77.
    [47 ]張巖,王小志.農村貧困地區實施電商扶貧的模式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6(10):58-59.
    [48]朱燕.電商精準扶貧——互聯網+農業背景下的扶貧新路徑[J].經濟研究參 考,2017(16):76-82.
    [49]張夏恒.電子商務進農村推動精準扶貧的機理與路徑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18,18(04):26-32.
    [50]田勇,殷俊.互聯網進村的減貧效果評估及其機制分析一一基于農村電商創業熱潮的背景 [J].現代經濟探討,2019(02):98-106.
    [51]盧佳,李鵬飛.基于DPSIR概念框架的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模型研究[J].江蘇農業科 學,2019,47(08):327-332.
    [52]李鵬飛,盧佳,毋建宏.基于SNA的陜西省農村電子商務扶貧影響因素分析J].南方農業學 報,2019,50(03):662-668.
    [53 ]洪勇.我國農村電商發展的制約因素與促進政策[J].商業經濟研究,2016(04):169-171.
    [54]王云.農村電子商務關鍵影響因素研究[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16.
    [55]穆燕鴻,王杜春,遲鳳敏.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農村電子商務影響因素分析一一以黑龍江省 15個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為例[J].農業技術經濟,2016(08):106-118.
    [56]劉憶,許應楠.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以甘肅天水、貴州 銅仁為例[J].電子商務,2020(06):10-11.
    [57]耿榮娜,曹麗英.基于AHP方法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制約因素[J].江蘇農業科 學,2016,44(09):535-539.
    [58]王倩南.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8.
    [59]張金樂.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8.
    [60]吳曉慧.農村電商發展因素及趨勢探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8.
    [61]王文佳.農村電商發展影響因素與對策一以中部欠發達地區為例[J].商業經濟研 究,2019(12):129-132.
    [62 ]李楚瑛.內蒙古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測度及關鍵制約因素分析[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 業大學,2019.
    [63]趙靜/陳旭東.電子商務原理與應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3-4.
    [64]李異菲,張德亮.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思考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7(02):14-17.
    [65]汪向東.衡量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成敗的根本標準[J].中國信息界,2011(03):5-7.
    [66]魏延安.農村電商:互聯網+三農案例與模式[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2:1-2.
    [67]周海琴,張才明.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關鍵要素分析J].中國信息界,2012(01):17-19.
    [68]王勝,丁忠兵.農產品電商生態系統一一 一個理論分析框架[J].中國農村觀 察,2015(04):39-48+70+96.
    [69 ]洪濤.農產品電商模式創新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5(08):7-12.
    [70]王愛萍,田欣.農村電商發展現狀、困境與對策分析——基于興化市戴南鎮董北村的調研 分析[J].經濟論壇,2016(11):89-92.
    [71]牛改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圖書館信息服務質量研究[J].情報雜志,2008(07):87-89.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jingjilei/dianzishangwu/6207.html

    上一篇:電子商務個性化推薦的用戶 信息采納影響因素研究

    下一篇:電子商務公司便利店020模式體系構建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