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優化研究

    發布時間:2023-01-11 11:43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義 2
    1.2國內外研究概況 2
    1.2.1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模式相關研究 3
    1.2.2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體系研究 3
    1.2.3電商企業物流模式策略優化研究現狀 5
    1.3研究內容、方法與技術路線 7
    1.3.1研究內容 7
    1.3.2研究方法 8
    1.3.3技術路線 9
    1.4 本文研究創新點 9
    第二章 相關理論研究 11
    2.1現代物流與第三方物流 11
    2.1.1農產品物流 12
    2.1.2第三方物流及其發展 12
    2.2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相關理論 12
    2.2.1配送定義 12
    2.2.2B2C 電子商務平臺概述 12
    2.2.3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模式分類 13
    2.2.4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特點 15
    2.3評價方法概述 16
    2.3.1層次分析法 16
    2.3.2層次分析法基本步驟 16
    第三章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配送模式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21
    3.1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公司簡介 21
    3.1.1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基本情況 21
    3.1.2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主要優勢 21
    3.1.3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發展規劃 22
    3.2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現狀分析 22
    3.2.1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產品和服務 22
    3.2.2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現狀分析 23
    3.3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的優勢 24
    3.4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問題 25
    3.5本章小結 25
    第四章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的消費者滿意度實證分析 27
    4.1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實施 27
    4.1.1選擇研究變量 27
    4.1.2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實施 27
    4.2調查問卷數據分析 28
    4.2.1描述性分析 28
    4.2.2因子分析 29
    4.2.3數據可信度分析 29
    4.2.4回歸分析 30
    4.3調查問卷的結論與討論 31
    4.4本章小結 32
    第五章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優化 33
    5.1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優化的方向 33
    5.2第三方物流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33
    5.2.1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33
    5.2.2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說明 34
    5.3第三方物流評價分析 37
    5.3.1構建第三方物流評價選擇模型 37
    5.3.2確定指標權重 38
    5.4第三方物流公司選擇 43
    5.5本章小結 46
    第六章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保障措施 47
    6.1信息化保障 47
    6.2物流運作過程監控保障 47
    6.3物流配送人才保障 48
    6.4完善基礎設施保障 48
    6.5本章小結 48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51
    參考文獻 53
    致謝 57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電商產業的高速發展為消費者需求的激增、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以及產業優化升級 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各個行業爭相“觸電上網”,網購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消費的 各個種類,對人們生活方式、商業關系等諸多方面的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電 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在當代服務業,這一產業已占據核心位置。在我國電商產業迅猛 發展的形勢下,其產業規模在快速擴大,并誕生了大量服務性公司,這些公司以電商、 IT 等技術以及平臺來實現發展。隨著年份的推移,我國線上交易額在不斷增長,并且 增幅很大。截至2019年底,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 34.81萬億,其中網上零售額 達到 10.63 萬億元,同比增長 16.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 8.52 萬億元,占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上升到 20.7%;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數量更是達到近幾年最高水 平,8125.65 萬人。
    近幾年,在電商迅猛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的形勢下,農產品也在高速 發展。相關數據統計結果表明,阿里巴巴的農產品交易額在2018 年超過1000 億元, 高于平臺的整體增長率,說明農產品電商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2019 年,中國農 村網絡零售總額超過1.2萬億元,其中20%的農產品在線零售交易預計達到2500億元。 農業部計劃2020 年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達到8000 億元,2019年農產品完成的交易額 實現了翻番,比2018 年增長了250%。而生鮮農產品的交易額翻了近兩翻,同比增長 194. 58%。農產品電商企業發展迅速,阿里巴巴,順豐優選、京東商城、拼多多等電 商平臺也增加了農產品的銷售日益增多,也涌現出了一批專業的農產品銷售電商平 臺,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 2月 1日政府發布了一件文化,進而加快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進程,加大其 革新力度,該項文件強調應快速促進農業市場體系的轉軌與現代化發展,加大 IT 服 務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并不斷改善農貿體系。此外,還提出應快速推進冷 鏈物流體系的建設工作,使電商、物流等公司快速推進電商平臺的創建與發展工作。 結合政府的政策確立方向、市場需求進行分析,都能為農產品電商的發展起到良好的 推動作用。但是農產品不同于其他商品,特性明顯,比如品種多、范圍廣、保鮮期短、 重量大等特性,而且還有好多特色農產品生長在交通不便的鄉村地區或是地勢偏僻的 山區,上述特點的存在,都使得此類產品的物流配送變得更加困難。相較于經濟條件 較為發達的西方國家,我國的配送規模偏小,其冷鏈技術設施并未發展成熟,具備完 善的冷鏈配送條件的企業還不多,對于一些消費者要求的個性化配送還難以滿足。
    1.1.2研究意義
    以信息平臺服務和物流配送技術為前提,農產品供應鏈各個方面的參與者可以快 速獲得市場信息、在線交易和線下配送,從而有效減少供應鏈信息不對稱的發生。隨 著農產品電商的迅猛發展,其物流配送方式也需要不斷革新或改善,進而與市場發展 需求保持同步。在物流配送方式,農產品與其他產品存在一定差異,其資源并不集中, 并出現了大量的差異化配送需求,亟需改善物流資源以及配送任務,進而合理地優化 資源。本文通過構建模型來評估和選擇適當的物流配送模式,這對物流資源的優化配 置和物流配送任務的科學分配、控制配送成本、貿易公司盈利空間的增加起到了重要 作用,為農產品電子商務公司選擇合適的配送方式、農產品物流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借 鑒作用。
    在整體物流配送體系中,農產品配送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決定著交易能否成功, 也是讓消費者唯一能接觸到的農產品物流中的一環。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考慮 到物流成本的降低,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必須選擇合適的配送模式,以達到優化現有 的物流配送模式的目的。
    本文在分析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如何優化農產品電商 物流配送方式的選擇,進而使這一產品的電商物流變得更加高效,使客戶能在短期內 獲取獲得優質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購買農產品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消費者信心增強, 客戶群體在新增,并為潛在客戶群體的增長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農產品對于電商 的影響力也會隨之增加。
    1.2國內外研究概況
    在網購中,物流是將實體與互聯網連接起來的核心環節,其發展現狀與電商公司 的發展密切相關。但目前,因為物流問題的存在,使得大量電子商務公司的發展受到 了阻礙,對于農產品電子商務公司而言,更是如此,這些問題引發了學者們的廣泛關 注。各國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大量探究,目前,物流服務方面的研究己經取得了很 大的進展。
    1.2.1國外研究概況
    1.2.1.1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模式相關研究
    1901年,JOHN.CROWELL首次在農產品流通行業委員會的報告中詳細闡述了影 響農產品分銷成本的各種成本和因素,從此農產品物流漸漸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在 隨后的百余年里,不少專家學者開始研究農產品物流,Martin Christopher(1919年)對 農產品營銷所涉物流和分銷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大量詳細研究,如農業資源的收集、儲 存、運輸和標準化管理,對這一產品的物流研發帶來了深遠影響。Darker (1921年) 在其題為《經濟的黑暗世界》的文章中特別強調必須高度重視物流管理,這反過來又 為學術界和企業界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如今,農產品物流配送方式等已成 為國外農產品物流研究局的關注焦點。
    美、日經濟發達國家為代表對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很多,主要總結如下: 美國模式以超市為主,而日本則以農業合作組織下的批發市場為主。收集和分析有關 這些國家農產品零售的數據并不難找到:超級市場鏈中農產品的運行率超過 80%,農產 品批發市場的運行率低于 20%。
    J.P.Zurbiert (1998)通過研究美國、荷蘭以及法國的超市農產品供應鏈,分析總 結了農產品采購、簡單加工、超市倉庫分銷和貨架銷售的過程。他認為采用這種模式 可以提高農產品物流和配送的效率。在美國,隨著零售業的迅速增長,許多擁有自己 建造的物流配送中心的規模較大超市直接從其產地或負責運營的規模較大企業處購 買,不再需要成為中間批發市場。因此,新鮮產品按照以下順序流通基地采購運輸到 配送中心,再分發給零售商,最后進行零售,到達消費者手中。但是,日本物流的迅 猛發展,往往與配送中心、規模較大的零售商店建立了聯系,推出了新的配送方式, 使得原有的物流配送方式、價格形成制度漸漸發生了變化。
    1.2.1.2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體系研究
    上個世紀,一些經濟條件較為發達的西方國家開始致力于對農業物流系統進行研 究。但目前,對其配送問題進行研究的學者較少,鮮有與之相關的研究成果,通常作 為整個供應鏈系統的部分進行探究。“縱向農業協調”由Mighell和Jots(1978年)共 同發起,并將之視作是一個集原料生產、儲運、營銷等活動于一體的過程。他們也認 為這是一項組織創新。 Victoria sall (1998 年)等人首先研究了信息技術如何應用于農業 相關食品供應鏈。此外, Willie ms kalizandonkes Nicholas Barth(1996 年)關于農業供 應鏈的研究擴展到跨界貿易等領域,并將現有技術和理論結合起來,例如國際質量體 系的嚴格標準和來源可追溯性。
    1.2.1.3電商企業物流策略優化研究現狀
    在對B2C電商物流戰略進行優化的方面,國外也循序漸進地建立了相應的理論體 系,并使之日益發展成熟。在物流優化的過程中,H.Donald Ratliff(2004)對應借鑒的 基本原則進行了詳述,并指出其優先事項應考慮的是其運行和成本。Lau (2003)在 其文章中指出,電子商務企業的供應鏈決定了企業的成敗,對模糊模型的探究進行了 改善。倉儲網絡的優化設計由Kiya(2004)等提出,包含了對已有倉庫的清除,站點 的新建,利用IT,設計出一種與隨機需求相符的優化方案。Bourrieres (2006)在其 文章中重點提出了解決模式設計、選址、庫管等一些常見問題的改善方案,進而幫助 初期研究者掌握并獲取與物流優化問題以及技術相關的基礎知識。 Kazakov(2006) 等通過模型測驗,進而使物流基礎設施的改善問題得到迎刃而解。Pawel(2001)等 明確表示,應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如優化選址以及技術路線等盡可能地縮短運輸長度, 進而降低運輸成本。Benotmane(2001)提出成本優化策略,即通過利潤最大化和成 本最小化,進而增加總體收益的策略。
    1.2.2國內研究概況
    1.2.2.1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模式相關研究
    國內學者通過分析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模式,對第三方物流,家庭配送, 購銷配送,供應鏈等物流模式進行了研究。朱永健(2006)分析了電子商務發展的現 狀和農產品銷售面臨的問題,指出了開展農產品網上銷售的必要性,詳細論證了農產 品網上銷售的可行性,并建立了農產品銷售網絡。網上農產品交易的供應鏈模型。陳 彥遠(2008)對電商平臺上農產品貿易的優點進行了詳述,對以電商為基礎的農產品 流通的四個核心模型進行了總結,然后基于比較分析的方法進一步研究和分析了這四 個模型,最后得出最符合目前中國的發展形勢的模式是電子交易市場模式。
    陶建傳(2010)基于對歷史資料的總結與研究,對我國當前電商物流模型類型, 發展現狀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最后比較并總結了當前主流物流模型的優勢與不足之 處。以黑龍江省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為例得出結論,在當前形勢下,應該采用與第三 方物流的合作進行配送。
    1.2.2.2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體系研究
    中國專家學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解決農業物流問題的建議。首先,要分析 和評價農產品的物流環節,迫切需要建立物流配送評價體系。其次是運用科學的方法 優化當前的物流網絡系統。三是選擇合適企業自身情況的物流配送模式。四是政府、 企業、農產品經營者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快推進我國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政府還要加 大對涉農第三方物流的投資力度,制定有利于農產品流通的各種政策。
    李子路(2011)重點以生鮮農產品作為研究對象,并著重分析了家庭配送模式下 的生鮮農產品配送。文章中闡述了該模式的含義、特征、優越性等內容,同時通過分 析,也指出了該模式的缺點。最后根據生鮮農產品配送的特點和現狀提出構建合并式 家庭配送模式,這種模式是對家庭配送模式的改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改善現 狀,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陳文婕(2012)對 B2C 農產品配送模式的概念 進行了詳述,并對這種配送方式的各種特點進行了歸納,針對采購環節,提出了相應 
    的配送方式,這種模式是建立在農產品配送中心的基礎上,以加工和銷售為主。這種 模式更加靈活和透明,增加了追溯性,顧客對產品的各項信息諸如:價格、產地、采 摘日期、配送商信息、產品參數等等一目了然,隨時可以查詢。凌寧波,通過對我國 農產品供應鏈的特點等進行研究,朱鳳茂,蔣志義(2013)等人構建了新的農產品供 應鏈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營模式:根據農產品種類繁多,分布范圍較為廣泛,無法 便捷地進行運輸的特點,對電商背景下的區域供應鏈物流一體化物流配送中心模型、 家庭農場生產、銷售和商品一體化模型以及冷鏈物流運作模型、農產品物流運營以及 配送方式進行了總結。
    鐘聰兒、李琳(2014)認為認為,實施電子商務物流和農產品配送的最重要基礎 是物流配送設施和設備的改進。他們一致認為,公司順利發展的關鍵在于公司的物流 和分銷系統是否與公司的系統相匹配。
    朱芳陽(2010)對廣西的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策略進行了相關研究:他認為應該 通過建立健全農產品流通法律法規、建立大型的跨地區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城區內 小型配送中心等方式來為當地農產品物流行業的發展起到助推作用,為這一行業的高 效運行、現代化水平的提升起到推動作用。
    鄒小梅(2018)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分析了電子商務下的農產品流通:建立農產 品配送中心的地點,發展農產品第三方物流,建立農產品追溯系統以及發展農村網絡 信息技術。最后,按照實情進行全面分析,建立了與適合湖南省的電商農產品物流配 送系統。
    張會臣、李恕梅(2013)結合當前時代背景,對以電商平臺為基礎創建農產品配 送體系的重要性進行了研究,并闡釋了其中一種模式是在與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合作 的基礎上,與 3PL 配送公司建立了合作。通過信息平臺對各種資源進行統籌,構建以 電商平臺為基礎的配送模型,以便更加高效地完成對于農產品的配送任務。
    通過將新鮮農產品作為研究對象,桂群(2014)主要從績效考核的角度,對其分 布特點與績效進行研究,對其物流配送的整個流程進行研究,使其績效評估指標變得 更加具體。
    胡杰(2017)在他的文章中首先指出了在物流配送環節,傳統公司面臨的問題, 隨后建立了一個新型公司物流配送體系,該體系以電商平臺為基礎,并對電商中不同 公司物流配送階段的操作環境進行了詳述,最終以 BSC 原理為基礎,針對當前電商環 境中的公司物流配送系統提出了詳細的評估準則,并通過數學模型的應用,對配送系 統進行了檢驗,進而將配送系統的成本最小化。
    于矗(2017)對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的整體結構、功能節點等結合實情 進行實證研究。其創新點在于,在研究中同時考慮了 3PL以及4PL,最終通過蟻群算 法的使用模擬設計了新的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得出優化的方法和路徑。
    1.2.2.3電商企業物流策略優化研究現狀
    由于我國物流業起步較晚,水平較低,雖然近些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發 展也極為快速,但一些問題仍是無可規避,如管理能力較為低下、信息化覆蓋率低等。 物流對電商產生反作用,物流服務水平制約著電商的發展,因此,近期以來,有關怎 樣優化電商物流方式的問題,引起了學者以及相關企業的廣泛關注。
    張延東、姚寧(2012)等研究了影響B2C電子商務網絡優化的因素,其中重點研 究了路徑優化和節點優化,對于電商企業的物流網絡構建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熊維針(2014)指出目前我國物流服務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諸如專業人才 的缺失、并未對其服務功能建立清晰認知等,有目的性地立足于公司服務、管理等層 提出優化措施和意見,可供電子商務企業參考。
    張娟(2015)指出由于物流發展滯后于電子商務的發展,配送不及時、包裝破損、 快件丟失等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她認為建立科學的物流網絡和根據發展需要不斷優化 是必要的。
    李慧(2016)的研究主要依托大數據的背景,從大數據入手進行分析,指出當前 一些典型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策略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優化措 施,為電子商務公司的物流方案的選擇以及改善指引了新方向。
    通過立足于宏觀視角對前電商環境下我國物流配送的整體狀況以及問題進行分 析,林梅(2015),對物流配送服務的方式與方案進行了積極探索,使之更好地為公 司以及客戶而服務,進而為公司的長足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通過將保潔公司作為實例分析對象,梁爍(2016)立足于成本計算、人才栽培與 管理等層面對其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阻礙其發展的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優化意 見。
    通過將規模中等以及規模較小的公司作為實例分析對象,唐峰(2017)指出此類 企業存在運輸成本較高等問題,并對問題的成因進行了研究,針對一些規模較小的公 司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為其穩健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進而使之更好地在市場中 立足。
    1.2.3文獻評述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外學者針對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不夠完 善,截止目前,他們主要以改善公司效益、提升效率作為切入點,對農產品電子商務 公司物流方式的優化問題進行了探究、討論,并未考慮消費者的個人特點,進而引發 了物流偏好差異,并未考慮客戶與公司當前策略之間的關系、互相依附的性質。因此 本文以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為例,從網購消費者的角度探討物流策略的優化 問題,依托大數據信息,找到這些數據和消費者偏好之間存在緊緊密聯系,進而對其 配送模式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對物流發展的各類影響因素進行探索,其目的在于從 網購農產品的消費者滿意度角度探討物流模式的優化問題,提供可行的模式建議進而 促進農產品集配中心電商的發展,從網購農產品的消費者滿意度角度探討物流模式的 優化問題,為我國這一產品的網絡營銷的迅猛、穩健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對農 產品電子商務公司物流策略優化也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1.3研究內容、方法與技術路線
    1.3.1研究內容
    本文主要介紹的是在 B2C 模式下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策略問題的 優化研究,基于對相關書籍資料的參照,對電商物流等理論知識、方法進行了進一步 研究。以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物流人員分配等狀況的研 究,識別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當前物流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對物流服務的核 心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對物流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 進出改善方案,旨在幫助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解決問題并控制物流成本,提 升服務質量,進而實現對于當前物流方案進行優化的目標。以下為詳細研究內容:
    第一部分 緒論 對本文的研究意義與背景進行介紹,結合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現狀與服務狀 況,明確本文研究課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向。明確本文研究思維,并對進行本文研 究的重要性與可行性進行了闡述。
    第二部分 相關理論與方法
    對本文中包含的理論知識進行了總述,在參照海量文獻的基礎上,對相關理論、 AHP 等研究方法進行論述,對當前的研究成果進行充分借鑒、引用,立足于理論方法 的視角,為本文的后期撰寫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部分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現狀分析
    主要探討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現狀及與第三方物流合作現狀,其中 自營物流規模較小,僅能滿足周邊縣市大客戶的需要,無法滿足全國各地的訂單,所 以其絕大多數訂單是靠第三方物流公司來完成,分析出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 物流存在的問題,為后期怎樣選擇3PL建立合作關系,提供研究基礎。
    第四部分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的消費者滿意度實證分析
    利用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消費者對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的消費者滿 意度信息,通過對收集上來的數據進行分析,最后進行可靠性驗證,確認數據有效, 分析得出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物流專業性急需改進,為了提高客戶滿意度需要引 入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來合作,同時也會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減少物流 風險。
    第五部分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第三方物流選擇策略優化
    結合現有研究成果,農產品的物流方式與運營環境,建立 3PL 評價指標,通過 AHP 方法的使用為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選擇合適的物流合作伙伴。
    第六部分 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優化的保障措施
    通過信息化、監控物流運作過程、物流配送人才培養、完善基礎設施等方面來保 障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能夠更加優化。
    第七部分 結論與展望
    對全文研究進行梳理概括總結,并對本文研究的應用前景進行展望。
    1.3.2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對各國的海量書籍文獻進行參閱,對電商物流、物流優化方案等理論進行了歸納 總結。此外,本人通過電商網站瀏覽了與公司年度報告和物流數據相關的信息,并獲 得了本文的理論依據以及核心材料。基于閱讀過程的深入,對數據的進一步研究,得 出了本文的理論框架,為本文的實證分析提供了理論依據。
    2.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無論是采用單一的定量研究方法進行研究,還是采用單一的定性研究方法進行研 究,均無法對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本文將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作為實例研 究對象,將上述兩種研究方法結合起來,對其物流服務質量的核心因素進行研究,并 參照相關理論依據,建立了 3PL 評價選擇模型,進而對 3PL 的狀況與特點形成精準把 握,將多樣化的指標進行細化、量化,立足于理論以及數據的層面為公司科學地選擇 3PL 合作伙伴提供有力支持。
    3.案例分析法
    以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為研究對象,對其物流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 究,對其核心影響因素進行探索,并結合實情,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善方案,為辛集 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策略優化提供參考。
    4.調查法
    通過實地調查法,深入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通過與公司工作人員的實 際訪談、觀察以及對公司資料的收集,獲得關于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策 略的相關資料和書籍,進而全面了解該公司在物流方面的現狀與實際存在的問題;通 過問卷調查法收集消費者行為相關數據,進而詳細深入分析消費者行為,了解消費者 偏好,為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策略制定提供依據。
     
    1.3.3技術路線
     
     
    1.4論文創新點
    本文基于電子商務理論、第三方物流等理論和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具 體情況,在電子商務發展的背景下,對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物流配送模式 展開研究和分析,從理論上起到了一定的擴充。另外,從實踐上,物流配送模式的研 究,多集中在淘寶、蘇寧易購、京東等大型電商企業,對于農產品的物流配送研究相 對較少,而對于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研究尚處于空白。為此,本文在實踐 方面的創新在于,從消費者滿意度角度入手為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選擇及優化提供了 一定的實踐依據,具有較強規范性、科學性、可操作性,以期為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 電商中心的物流配送模式優化提供合理建議。
    第二章 相關理論研究
    2.1現代物流與第三方物流
    現代物流是一種新型的整體性和整合性的集成式管理,是將信息、運輸、包裝、 倉儲、庫存等物流要素無縫地銜接起來。隨著21 世紀的來臨,經過多年發展,物流 行業已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公司創造收入 的核心方式,被譽為 “第三利潤源”。當代物流具備多樣化的特點,如可快速反應、 能提供系統服務、可采用智能化的方式進行管理等,對客戶以及物流公司而言,相較 于傳統物流更為靈活,更能使客戶的需求得到滿足。在基本物流運輸的基礎上,現代 物流漸漸發展為綜合型物流服務,是對物流行業的優化升級。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電商迅猛發展的共同促進作用下,物流業正在快速轉型,由 傳統物流發展為現代物流,并且已成為這一行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在極大意義上,前 沿的管理技術以及組織方式,使得勞動生產率得以大幅提升,并減小了企業的單位投 資成本以及損耗,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推進、信息全球化的發展,現代物流也變得 日益完善。當前,在世界各國的經濟中,現代物流占比極大,一國的現代化水平與其 在世界各國的綜合國力存在著正相關關系,由此不難看出,在當今世界,一國的綜合 國力可通過其現代物流的發展水平來反映出來。
    2.1.1農產品物流
    對于農產品, USDA 將之界定為采用農耕、畜牧以及其他形式的農業活動生產的 產品。 《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將其含義劃分為狹義與廣義兩類。前者僅包括 農作物和畜產品。后者包含了林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所生產的產品。從狹義上講, 它僅包括農作物和畜產品。本文提到的農產品是農業初級產品,是生活中常見的水產 品、農作物、畜產品以及林產品。
    物流最初作為軍事術語應用于軍事物流,在當時被命名為工業以及商業物流。對 于物流的概念,美國銷售協會于 1930年代對此進行了重新界定,使其含義更加廣泛。 它被定義為銷售鏈接中存在的物理數據和服務,以及從原產地到處理和分發到消費位 置的鏈接。有各種各樣的經濟活動。日本國際貿易產業省后勤調查委員會指出,“物 流包含了包裝、儲運等活動,產品由產地轉移到消費終端的過程。”1994 年, CALM 指出物流存在于一個系統中,該系統包括了參與體、對產品的儲運等內容,該系統通 過管理上述內容進而實現預先設定的目標。
    2.1.2第三方物流及其發展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率先在發達國家漸漸盛行起來,它是指 基于物流業務外包,采用合約的方式,依托于物流系統服務于物流公司。這一服務不 但使原有的比較單一的物流服務方式發生了變化,它也使公司內部的物流活動轉變為 新型商務運輸,進而獲得相應的服務價值。在外資公司漸漸打入國內市場對本土企業 構成一定威脅、使市場競爭變得愈發白熱化的形勢下,企業也對物流行業的重要作用 建立了更加深刻的認知,并將之視作“第三利潤來源”,3PL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
    為服務對象提供層次不一的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擁有健全的設備、并能 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甚至通過為客戶定制服務,進而使其不斷增長的需求得到滿足, 它是一種獨立的企業形式。
    如今,在現代企業生產運營方式、市場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的形勢下,物流公司也 漸漸快速向國外拓展市場,其業務范圍并不局限于國內,為海外運輸需求的產生起到 了一定的刺激作用,3PL的服務范圍也在漸漸擴大,向多個領域延伸,呈現出了極為 顯著的整合趨勢,秉持對物流資源進行高效整合的原則,采用多樣化的形式,對資源 重新進行分配,建立了更為完善的網絡,在整合階段,一些大型的 3PL 公司也實現了 迅猛發展。
    2.2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相關理論
    2.2.1配送的定義
    屬于物流范疇的配送是物流配送的簡稱,它是物流的一種功能。物流配送直面用 戶,并能為其提供終端配送服務,它是物流子系統。對于分配的含義,“物流術語”
    (GBT18354-2001)將之界定為“按照用戶的需求,在一定區域內對貨物進行篩選、 包裝等,隨后進行交付,及時送達預定地點的活動。由以上定義不難得知,此處所指 的配送,將多個項目、環節的物流活動結合了起來,是物流系統中的一種特殊功能; 從這個意義上進行分析,配送包含了信息的運輸等與物流相關的所有要素,將特定范 圍內的所有物流活動反映了出來,是物流的縮影,這些環節全部完成后可以定義為物 流活動的結束。
    2.2.2B2C 電子商務平臺概述
    電商是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的各類商務活動,如線上交易與購物等,通過各類電 子工具的使用,依托于網絡平臺提供多樣化服務的一種新型商業運作與創收模式,如 C2C、 B2B 等電商模式在我國都較為多見。其中, B2C 是按照交易主體劃分的一種貿 易方式,在這一模式中,商家利用網絡對客戶直接進行線上商業營銷。
    當前,在對國內 B2C 電商平臺物流配送方式進行探究時,迫切需要對電子商務平 臺的模式分類問題進行研究,針對當前我國電商的特點,或立足于以下角度,建立多 樣化的分類方式:
    (1)按收入來源分類
    可將收入來源作為分類標準,將B2C電商平臺劃分為兩類,即第三方平臺式、自 主運營模式,比如京東商城、亞馬遜中國是以自營收入為主要利潤來源的平臺,阿里 巴巴、天貓商城等是以傭金手續費作為收入來源的第三方平臺。
    (2) 按經營商品的范圍分類
    可將商家的運營范圍作為分類標準,將B2C電商平臺劃分為垂直類、綜合類平臺 兩類,如當當網、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唯品會等是經營不同品牌的擁有各類型商品 的綜合類電商平臺,凡客誠品、蜜芽寶貝等屬于經營不同品牌的相同類別的垂直電商 平臺。
    (3) 按是否需要物流配送分類
    可將是否存在物流配送需求作為分類標準,將 B2C 平臺劃分成無需、需要借助物 流來實現銷售兩類,如京東商城、唯品會、蘇寧易購等平臺是需要借助物流來實現銷 售的電商平臺,攜程網、途牛網、大眾點評、美團等是不需要借助物流來完成交易的 電商平臺。
    2.2.3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模式分類
    各種配送要素的綜合體及其運動的標準形式即為物流配送模式,它是按照經濟發 展之并依照配送對象的特性、步驟等而形成的不易變化的配送規律。在電商、當代物 流不斷發展的形勢,我國從最初的混亂無序的物流配送方式,漸漸發展為以下三種經 典的配送方式,下文將對上述三種配送方式進行對比分析。
    (1)自營物流配送模式 這種配送方式是指由公司獨資建立負責對物流配送的各個環節進行組織管理的 物流配送系統,進而完成公司內部的配送任務。由此可見,采用配送方式的企業需在 較短的時間投入大量時間、財力,而在較長的時間內,一些實力較為雄厚、規模較大 的公司更為注重采用自營配送方式。在B2C電商模式下,應立足于兩個層面來對公司 運營管理階段的配送活動進行分析:1.電子商務公司分別以其他公司、客戶為導向進 行營銷配送;2.網絡以及實體店的內部供應配送。這種模式具有以下優點:能夠對物 流配送系統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掌控,因公司能夠獨立開展配送活動,無需其他公司 參與這一業務,可對物流配送資源進行及時調配、控制,能與市場需求以及服務水平 保持同步,使公司系統內部保持穩定、協調,可幫助企業對因公司物流交叉接觸而引 發的機密信息對外泄露的問題進行有效控制,進而為客戶、公司的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能夠迅速地做出反應,并具有強大的應變能力,能使物流配送在時空上的要求得到滿 足。它也存在以下不足之處:第一,初期需一次性投入巨額成本,會占用大量資金, 建成以后,對公司規模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第二,其專業化水平不高,無法及時而 高效地解決自營物流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無法使客戶提出的較為嚴格的物流需求得到 滿足。
    FBP配送模式、LBP配送模式、SOPL配送模式、SOP配送模式都是一些較為常見 的自營物流配送服務方式:
    對于第一種自營物流配送服務方式,它具有全托管式的特點。在與品牌商建立合 作關系以后,商城按照客戶的訂單信息,從倉庫調貨并開發票,配送貨物,由于有商 家為貨物的準備情況、庫存信息負責,能夠及時查看庫存、補充貨物,因此商城能在 配送階段及時按照客戶訂單信息配送貨物,縮減配送時間,控制物流運輸以及配送成 本。
    對于第二種自營物流配送服務方式,它具有無需預先準備貨物的特點。這就意味 著客戶采購后的商品,無需入庫,商家可及時配貨,并將貨物運送至配送中心,商城 需開具發票,并負責貨物的配送工作,這一配送方式的優點在于能夠在物流階段,減 輕倉儲壓力,僅提供配送業務與服務。
    第三種自營物流配送服務方式也具有無需預先準備貨物的特點,客戶購買的產品 無需入庫,而是從商家庫房直接發貨,商家需依照訂單內容在 12 小時內整理貨物, 進行包裝、發送,依照規定時間配送至分揀中心,并自動開具發票,商家可自行完成 整個物流活動,不提供配送以外的其他服務,在某種意義上,商城可在配送環節降低 倉儲壓力,進而在這一環節降低物流配貨成本。
    第四種自營物流配送服務方式是指在整個物流活動中,商城并不會參與其中,在 物流活動中并未發揮作用,在這種配送方式中,可由商家直接發貨。商家與商城建立 了合作關系,后者為前者提供平臺,方便其進行高效操作,在生成客戶訂單的 12 小 時,其物流配送工作、后續服務的完整物流過程都應由商家獨立完成。這種配送方式 的優點在于,可通過商家獨自完成物流配送的整個過程,能夠使物流配送以及運輸成 本大幅下降,可改善物流資源,使庫存囤積的問題得到有力解決。
    (2)第三方物流模式
    這種物流模式是指企業采用合同方式將由自身處理的物流活動委托給專業物流 服務公司進行操作。在這種配送方式中,企業無需自建配送中心,能幫助其降低固定 成本投資,可將 3PL 的物流網絡等優勢全面發揮出來,利用大數據等高新技術,使不 同類型的商品的配送需求得到滿足,在物流配送環節,降低與管理相關的成本。這種 配送方式具有多種優勢,如成本較為低廉、效率較高、快速便捷等,并且在技術人才、 評估系統方面,也具有一定優勢,能使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得到滿足;靈活的物流配送 選擇,能夠對公司內部資源進行高效整合,并能提升增值服務的水準。同時也存在以 下缺點:公司并不具備對外包業務公司進行直接控制的權利,難以掌握并控制物流的 所有環節,也難以為其服務效率與質量提供保障;在配送環節,在與3PLs合作的公司 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隱患,會因客戶資料以及公司機密對外泄露而面臨極大風險,對 自身運營狀況帶來一定影響;此外,因我國并未建立健全的法律來對3PL在發展階段 面臨的問題進行制約,并無可供借鑒的成熟經驗。
    (3)物流聯盟共同配送模式
    這種物流配送模式由多家企業共同出資,進而在物流配送環節取長補短共同籌建 物流配送中心,通過長期合作來滿足多樣化的利益需求。這種配送方式介于純粹的外 包物流與自營配送之間。隨著物流行業的不斷發展,誕生了物流聯盟的配送方式,它 具有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對物流資源進行高效整合、能夠高效地進行物流配送的優 勢。物流配送公司可通過這一橫向聯合模式,通過分攤成本來高效利用物流資源,高 效進行配送,最終通過優勢互補建立一個聯合體。對于社會而言,共同配送能夠降低 配送車輛數量,緩解交通壓力。對于第三方服務商而言,能夠通過裝載效率的提升來 控制物流成本;立足于節約資源的視角進行分析,能夠高效地利用物流資源,對資源 進行整合,實現資源的共同分享。
    盡管這種配送方式具備諸多優勢,但在實踐階段,也難免存在一些問題。立足于 管理系統、技術環節的視角進行分析,因企業的商品特點與性質并不相同,這也使得 其配送需求存在一定差異,進而增加了其運作難度。不限于此,公司的運營規模、運 營思想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企業之間難以對這一差異達成一致意見。除此以外,在實 踐階段,還存在商業機密外泄、成本分攤等問題。
    2.2.4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特點
    1.配送對象種類繁多,分布廣泛。
    我國農產品的品類較為多元化,產量大,分布分散。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為 66384 萬噸(13277 億斤),棉花的總產量遠遠少于糧食的總產 量,為 0.08836 億噸,相較于棉花這一農產品的總產量,油料作物的總產量更少,為 0.44368億噸,另外,水果以及茶葉的總產量分別為25568萬噸、0.0199億噸。上述 農產品廣泛分布于交通設施不便的農村地區,并使物流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困境。
    2.農產品物流配送服務水平要求高。
    在物流與配送環節,農產品對其保護措施、時效性有著嚴苛要求。因社會上經常 發生食品安全問題,農產品的配送增加了監測和追溯的功能。此外,新鮮和豐富的農 產品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交付給客戶。
    3.農產品物流配送對設施設備要求高。
    在物流配送環節,農產品與普通產品存在一定差異。因農產品較為獨特,在這一 產品的運輸階段,也對運輸設施以及技術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例如,在存儲過程 中需要建立冷凍倉庫和冷藏倉庫。在整個運輸過程中,需要用專業的冷鏈車輛運輸新 鮮農產品。由于對冷鏈物流的巨額投資等因素,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相對滯后。目前, 大多數物流配送公司無法滿足冷鏈配送的要求,并且難以配齊整套冷鏈設備。
    4.農產品物流配送受季節和周期的影響。
    因季節等天然因素會對農產品帶來較為顯著的影響,其配送業務需求也會隨著季 度的變化而同步變化。此外,氣候等因素也會對農產品的生產數量以衣服品質帶來顯 著影響,極其不穩定。在這一情況下,就需要按照農產品資源,對物流配送資源進行 調節分配,提升對其物流配送的應變能力,應按照其季節發展規律,對資源進行周期 性配送。
    .一般情況下,農產品生產于農村地區,大多數產品都會在城市消費。通常,農 產品的退貨率很低。如果發生損壞或腐爛,廠商通常會選擇直接向消費者賠付而不是 退還貨物,因此這一流通過程往往是單向的,即由農村地區運輸至城市。開展農產品 流通業務的電商公司應對流通服務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怎樣在客戶需求得到滿足的 同時,盡可能地控制配送以及物流成本,已成為公司賺取利潤的關鍵。雖然電商環境 中的線上業務會在某種意義上控制交易成本、減少其流通環節,但鑒于這種產品較為 獨特,它不可避免地會提高配送要求,使配送過程更加繁瑣,例如更加復雜包裝和車 輛必須使用冷藏車等,這會導致農產品物流和配送公司的成本控制嚴格,否則將很難 獲利。
    2.3評價方法概述
    2.3.1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HP)是一種簡單,靈活和實用的多準則決策方法,由匹茲堡大學 的運籌學研究員 TL Satty 于 70 年代首次提出。 AHP 決策分析方法是通過建模、思維 過程的量化使問題得到迎刃而解的過程。作為一種多準則決策方法,它綜合使用了定 性與定量研究方法。定量指標是 AHP 的最大優勢,決策人員可將錯綜復雜的問題分解 為多個目標,然后根據目標將其分解為多個級別的多個指標,然后通過模糊量化計算 定性指標的單級排名和總和。大量因素的存在,均會對物流配送方式的選擇帶來一定 影響,考慮到本研究中存在大量無法直接測試的因素,因此此處應選用 AHP 方法。
    2.3.2層次分析法基本步驟
    (1) 構建層次分析結構模型 按照具體情況進行研究,針對研究對象選擇核心的影響因素,明確目標以及各級
    評價因素,將影響因素劃分成多個層次,建立適宜的層級數,一般為四個。
    (2) 構造比較判斷矩陣
    假設某層的因素數量為n個,要對它們對上一層某一準則(或目標)的影響程度進 行對比分析,進而明確在該層中相對于特定準則所占的比重。以上比較是兩兩因素之 間的比較,所有比較結果用矩陣A=( a》)表示,分別用A、ay.表示比較判斷矩陣、 第i個因素相對于第j個因素的比較結果,對于怎樣確定a.的值,比較時選擇1-9
    作為標度(詳情見下表),則a.=—
    a ji
    判斷矩陣中元素的賦值標準
    序號 重要性等級 a.賦值
    1 對i與j進行對比,二者 的重要性相當 1
    2 對i與j進行對比,前者 比后者略為重要 3
    3 對i與j進行對比,前者 比后者顯著重要 5
    4 對i與j進行對比,后者 強烈重要 7
    5 對i與j進行對比,前者 比后者極為重要 9
    6 對i與j進行對比,后者 比前者略為重要 1/3
    7 對i與j進行對比,后者 比前者顯著重要 1/5
    8 對i與j進行對比,后者 比前者強烈重要 1/7
    9 對i與j進行對比,后者 比前者極為重要 1/9
     
     
    第二層中元素對目標層 A 的判斷矩陣: A
    .. a1 n
    .. a2n
    A - ( aij )= a11
    a21 a12 .
    a22 .
    an1
    n1 an 2 . .. ann
    nn
    計算各層次單排序
    ©== n 口aij (i=l,2,3,4;n=4)
    V j=1
    將通過以上計算得出各方根向量進行正規化,即得權重向量e :
     
    e (A) = (e1, e2 e3.... en), e (A)中的所有元素相應為準則層各元素單排序的權值。
    (3)構建層次分析結構模型 常況下,會按照排序步驟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到權值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得到一
    致性指標,分別用九、CR、n來表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一致性比率、判斷矩陣 的階數。分別用 CI、CR 來表示一致性檢驗指標、一致性比率,則有以下公式:
    ci=討
    CR=—
    RI
    對于1-9階判斷矩陣,RI的值見表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1 0.00
    2 0.00
    3 0.58
    4 0.90
     
    5 1.12
    6 1.24
    7 1.32
    8 1.41
    9 1.45
     
    在對矩陣的一致性進行衡量時,用CI = 4maxln來檢測。CI值與其一致性存在著
    n-1
    負相關關系, 即其數值愈大,則其一致性愈差,反之亦然。可通過平均隨機一致性 指標值的引入,對不同階判斷矩陣是否具備滿意一致性進行判斷。
    當CR= C <0. 10時,這就意味著其一致性是令人滿意的;當CR>0. 10時,則需要 RI
    調整矩陣中影響因素的取值,使其一致性令人滿意。
    (4)確定最佳方案
    層次單排序是指相同層次的所有因素相對于對應的上一層次某個因素的權重的 大小在層次單排序和層次總排序的基礎上,逐一依照層次結構得到位于最低方案層對 最高目標層的權重和相對優劣排序權重,進而對方案進行排序,明確最佳方案。
    第三章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配送模式發展現
    狀及問題分析
    3.1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公司簡介
    3.1.1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基本情況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成立于 2018 年 1 月,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優質農產 品以及配送服務。該電商中心在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基礎上,通過品牌化、標準 化建設,使辛集市舊城鎮當地農產品做到規范化生產,并形成自己的品牌在全國范圍 內進行推廣,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在此基礎上成立。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坐落于河北省辛集市舊城鎮主干道天王線,緊鄰舊 城鎮政府,占地面積1000畝,是集農產品、農副產品的種植與銷售,農業觀光、采 摘、旅游,農業技術開發、咨詢,生態環境治理,廣告設計等為一體的新型農村電商 銷售平臺。在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設置有辛集市舊城鎮云大集農產品展示中 心,直播間,電商運營中心,扶貧車間,觀光體驗區等多種功能區,能同時滿足電商 企業的多項需求。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是一家以移動互聯為切入點,具備電商流通能力的 以天南地北舊城人為銷售人的電商推廣平臺,能夠充分發揮辛集商會各地分會的人脈 資源及微信朋友圈等時下流行的溝通交流渠道的優勢,消費并代言家鄉的農特產品。
    目前,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運營狀況良好,已入住了20家電子商務公 司,覆蓋了蔬果、糧油等眾多領域, 2019年銷售額達到 2億元。
    3.1.2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主要優勢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具有有以下四大優勢:
    1.服務農民:解決農產品、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困境;
    2.貨源保障:以辛集市舊城鎮的鄉村振興建設為依托保證貨源的充足;
    3.商品保障:所售的農產品全部是零污染、零添加,健康有機的農產品;
    4.安全性保障:在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微信小程序上看到農產品、農 副產品種植與收獲,生產與加工的的全過程,食品安全透明化,讓電商客戶買到放心 貨品。
    3.1.3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發展規劃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通過提升各方面質量的措施,將逐步形成以辛集 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園區為核心,鄉鎮企業為骨干,鄉村個體為支撐的現代流通 網絡,通過銷售舊城鎮特色農產品、農副產品,解決舊城鎮的農產品、農副產品銷售 難、營銷渠道不夠豐富的問題,建立一個良性的電子商務營銷大市場,建立了相應的 消費方式,將城鄉聯通起來,為鄉村振興建設增添新活力。
    下一步,以辛集市舊城鎮云大集農產品電商為中心,舊城鎮政府為依托的舊城鎮 農業創新活動中心,更全面、更形象的展示舊城的特色歷史文化、農業發展史,為更 好的推廣舊城,宣傳舊城的桑耕農業發展歷史做出應有的貢獻。
    3.2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現狀分析
    3.2.1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產品和服務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運作過程是: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庫房進行備貨— 農產品配送。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擁有 50 個綠色蔬果種植基地以及 20 多家 農產品供應商,該中心還創建了規模較大的倉庫,在自行創建倉儲中心處存儲農產品, 并進行加工包裝,最終按照客戶需求,采用冷鏈設備全程配送至客戶手中。該中心與 大量的農產品供應商、生產基地建立了合作關系,并且隨著業務的發展,合作的農產 品基地和供應商還在不斷增加,因此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平臺可以為全國各地的 顧客提供蔬果等近百余種新鮮的農產品。
    該平臺使用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對客戶需求進行細分,提供了個性化的網絡購物 方式,除了客戶進行自主選購以外,還可進行團購,并以月度為單位提供配送服務。
    自由選購:平臺將所有農產品的信息劃分為不同類型,并進行了展示,客戶通過 對選購頁面內容的瀏覽,將需要的產品添加至購物車,該平臺提供了兩種付款方式, 除了在線支付以外,還可以在收到貨物以后付款,付款完畢以后,該平臺會按照客戶 的訂單內容進行打包等物流活動。
    包月配送:客戶按照家庭一個月的蔬菜水果等產品的用量可以一次性選購多種農 產品,然后可以選擇三到七天配送一次。顧客還可以規定送貨時間和地點,最大限度 方便取貨。
    企業團購: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擁有龐大的農產品廣闊的貨物供應渠 道,通過與供應商、種植基地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為客戶提供幾百種農產品品類。 為團購客戶發放禮品券等獎品,此類客戶可在規定時間內兌換相應農產品。平臺還為 了滿足顧客節日禮尚往來的需求,定制了各種節日禮盒,為高端顧客提供更多選擇。
    3.2.2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現狀分析
     
    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是一家農產品B2C電商平臺,客尸可在線選購各類 農產品,隨后提交訂單采購,最后平臺會按照客戶訂單信息進行包裝等各種物流活動。 如下圖所示,即為該平臺的配送結構圖:
    圖 3-1 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配送結構圖
    農業 合作 社
    自營 生產 基地
    信息流 物流
    > >
    3.2.2.1.初步完成了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的構建 國家歷來重視農業農村發展,加之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和快速發展,很多人抓住 了商機,農產品配送以及倉儲中心、批發帀場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涌現。在基礎設施方 面,農村的交通狀態在不斷改善,循序漸進地建立了農產品營銷網點、專業種植基地 等,基本上建立了系統化的配送網絡。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借著良好的國家 發展和政策支持的良好契機,也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了自己的相對專業的物流配送系 統。
    3.2.2.2 加快了對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 通過網絡平臺的創建,建立了由農村到城帀的單向流通的鏈條,辛集帀云大集農 產品電商中心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站和微信小程序,方便顧客下單。
    3.2.2.3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自營物流處于主導地位
    不同于其他產品,農產品較為獨特,它對配送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如對配送人 員的素養、冷鏈配送設備、配送的時間等均有著較高要求。所以,云大集電商中心成 立之初就同時成立了自建物流,而且成立之初業務量沒有那么大,自營物流完全可以 滿足需求,而且還便于把控質量和時效,客戶滿意度較高。但是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和 業務的擴展,訂單越來越多,也有部分訂單采用與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方式進行配送。 3.2.2.4 農產品物流設施建設不足,配送體系不健全
    農產品生產的受氣候地域影響較大,且大多農產品都比較重,加之容易變質腐化, 對儲運等多個環節都有著特殊要求。但目前,我國大部分從事 B2C 農產品電商配送的 企業都存在著諸多問題,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當然也不例外,自營物流規模 較小,倉庫容積小,冷鏈物流耗資巨大發展緩慢、配送整體協調度不高、配送的社會 化和專業化程度低等等,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這對產品是否能在規定時間內, 完好無損,精準地配送至客戶手中帶來了較大影響,進而對消費者滿意度產生影響。
    3.3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的優勢
    現對電商模式與傳統模式的農產品物流配送方式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前者存在諸 多優點,集中體現在以下方面:
    1.減少了農產品流通環節。電商下農產品配送流程只包含由農產品的生產者運輸 至配送中心,從該中心運輸至消費終端這兩個環節,相較于傳統物流方式,它削減了 大量流通環節,節省了運輸時間,降低了裝卸次數。因此為農產品的品質提供了保障, 能夠有效減少損耗。
    2.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價格更加透明,農產品供求 雙方可建立穩固的契約關系,使自身的采購渠道變得穩固。例如規模較大的農業貿易 市場、超市的批發商均可通過平臺找到穩定的貨源,拓寬其信息獲取渠道,進而在某 種意義上減小了運營風險。
    3.降低了信息的獲取難度,使得信息的共同分享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升。供 應以及需求雙方均可自由參加市場競爭,在信息獲取方面占有有利地位的一方能夠更 加精準地把握市場信息,進而與市場建立緊密聯系,能夠更加精準地抓住商業機遇。
    4.使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更好地滿足。平臺上擁有大量供應商,有著廣泛的供 應渠道,農產品品類一應俱全,加之農業技術的發展,溫室、大棚等農業技術設備的 應用,使客戶在農產品的采購階段,無需因時空等因素的存在而受限,盡可能地滿足 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總而言之,電商模式下的物流配送方式能夠優化流通環節,進而節省時間,在為 農產品的質量提供保障的同時,又能節省物流成本,從而使客戶感到更加滿意,使消 費者增加了對網購農產品的粘性。
    3.4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問題
    電子商務下農產品物流配送屬于新興行業,發展時間還比較短,各種相關規范和 標準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還存在很多需要優化完善的地方,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 商中心成立的時間還不長,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所以其物流配送模式也存在著很多問 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無法按照顧客要求的精準時間送達。農產品保鮮期一般較短,在后臺收到顧客 訂單后一般是立刻分揀、稱重、打包、配送,顧客基本都會要求在規定的時間段內進 行配送。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由于客尸的分布區域、配送要求也存在一定差 異,因此難以依照客尸要求提供精準的配送服務,導致顧客滿意度不高。
    2.配送階段會消耗較長的時間進而對農產品的質量帶來不良影響。在采摘以后, 會將農產品劃分為不同類型,在此基礎上進行清洗、除菌、稱重、預包裝等多個步驟, 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按照客尸訂單情況,結合當前的配送以及產品資源、配 送人員的規劃確立配送計劃,完成配送任務。通常情況下,需要第一天完成采摘、分 類、清洗、稱重、包裝等步驟,然后次日配送,難以在采摘當日及時發貨。在整個階 段,會涉及多個步驟,如果未能采用專業的設備,未能對配送路徑進行合理規劃、任 意一個環節出現差錯等都會對該產品的品質帶來嚴重影響。
    3.農產品運輸成本高。一方面農產品由于其特殊性,重點大,易損壞等特點,導 致運輸成本很高,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投入巨額資金用來采購物流配送設 備。此外,在電商環境下,其帀場競爭也變得愈發白熱化,全國有成千上萬的大,中, 小型企業經營農產品。如果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必須要開發產品以提高 產品質量,滿足客尸的個性化需求,并配備相對專業的送貨工具和高素質的送貨人員。 這些將直接或間接增加企業的配送成本,因此對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心的 長遠發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4.專業的冷鏈設備嚴重匱乏。為了保障農產品在配送過程的新鮮度,這就需要對 此類產品進行預冷,保存,切割,滅菌,包裝和分配處理,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冷鏈 設備。對于剛剛建立并仍處于發展初期的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心來說,需 要投入大量資金來增加大型冷鏈設備,這占用了大量公司資金,而且回收資金非常緩 慢。這種緩慢已經導致企業在這項投資上的投入減少了。大多數農產品是通過普通卡 車交付的,甚至有些訂單是由電動自行車交付的,這導致農產品大量損失,并影響客 尸滿意度。
    3.4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寫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配送模式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在介紹 辛集帀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情況的前提下分析目前其配送模式及其優勢,但是目前 的配送模式也存在很多問題,公司主張自建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較少,但是 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其自建物流規模較小,而且巨大的資金投入也牽制了公司其他 方面的發展,所以有必要對其進行優化,以幫助企業更健康長久的運轉下去。
    第 4 章 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的消費者滿意度實
    證分析
    4.1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實施
    4.1.1選擇研究變量
    研究結果指出,物流配送是連接線上商家和線下消費者的最后一環也是最重要的 一環,直接影響著顧客的購物體驗和對商家的印象,所以說從消費者角度入手研究企 業物流配送優化的方向很有必要。本文通過對物流配送涉及的幾個方面進行規范和整 理,并參照了其他文獻,向專家征求意見,最終決定對下述屬性進行問卷調研:配送 貨物準確、配送時效、配送全面性、是否當面驗貨、包裝是否完好、退貨便利性、最 后一公里配送能力、配送人員態度、夜間配送服務、配送前是否電話或短信聯系。 4.1.2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實施
    調查問卷按照前文中確定的研究性質分成以下部分:1.填寫調研對象的月薪、文 化程度等基本信息;2.調研對象對于該平臺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務的滿意程度,具體反 映在調研對象對各屬性所給出的分數方面;3.調研對象針對整體滿意度所給出的分 數。
    問卷中關于農產品配送滿意度各項屬性具體問題如表 4-1:
    序號 題目
    1 就服務的準確率而言,您對該平臺的物流配送服務的滿意度如何?
    2 就服務的及時性而言,您對該平臺的物流配送服務的滿意度如何?
    3 就服務的全面性而言,您對該平臺的物流配送服務的滿意度如何?這一服務是 否存在盲區?
    4 您對云大集電商中心農產品物流配送當面驗貨服務滿意嗎?
    5 您對云大集電商中心農產品物流配送時的包裝滿意嗎?是否有破損?
    6 對于該平臺的售后服務,您感到滿意嗎?
    7 對于該平臺的終端配送服務,您感到滿意嗎?
    8 對于該平臺的配送人員的服務態度,您感到滿意嗎?
    9 對于該平臺提供的夜間服務,您感到滿意嗎?
    10 在配送前,該平臺的配送人員是否會與您取得聯系?您的滿意度如何?
    所有題項的答案包含 5 項,按照滿意度的程度,由低到高仿效為極為不滿、較為
     
    不滿、一般、滿意、極為滿意,所對應的分數為 1-5 分,平均得分與客戶對這一屬性 的滿意度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本次問卷調研工作是在線進行的,本人花費了2個 月時間完成了問卷的發放任務。
    4. 2 調查問卷數據分析
    根據有購買記錄的消費者預留的手機號或是郵箱共發出 200 份問卷,累計有 177 人填寫了問卷,其中有效率高達89.27%,僅有42 份問卷為無效問卷。本次問卷調研 結果指出,在線購買農產品的客戶中,女性客戶占比過半,為 53.8%,在本次調研對 象中,未滿 20 歲的只有 3 位,其他調研對象的年齡均介于 20-50 歲之間,調研對象 的學歷大都不低于本科,占比為 64.56%。具體滿意度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 4-2 相關屬性滿意度調查結果(單位:人)
    相關屬性 非常不滿
    較不滿意 一般 較滿意 非常滿意
    退回貨物的方便性 11 56 45 38 8
    夜間配送 11 35 54 51 7
    能否當面檢驗貨物 0 20 35 83 20
    配送準確性 5 11 56 66 20
    配送人員的服務態度 9 36 57 54 2
    及時性 2 16 56 69 15
    包裝的完整性 3 19 75 43 18
    配送服務的全面性 3 17 46 71 21
    提供配送服務前,與客 戶的聯絡情況 8 38 56 45 11
    末端配送能力 7 23 66 49 13
     
    4.2.1描述性分析
    現對調研問卷消費者物流配送服務評價的影響因素進行描述性分析研究,通過對 數據的整理,得出結果如上表所示。對上表數據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客戶會對該平臺 的物流配送服務感到不滿。具體而言,消費者對于是否當面驗貨的滿意度為 3.65 , 除了在這一屬性的滿意度平均分數高于3.6 以外,對于配送時效等其他屬性的平均分 大都低于 3.5,介于 3.0-3.6 之間,尤其是在貨物退回的方便性、配送態度兩個屬性 的平均分數均約為3 分,前者的平均分最低為2.85。
     
    表 4-3 相關子屬性滿意度分值
    屬性 極大值 極小值 平均值
    配送貨物準確 5.00 1.00 3.54
    配送時效 5.00 1.00 3.50
    配送全面性 5.00 1.00 3.57
    是否當面驗貨 5.00 1.00 3.65
    包裝是否完好 5.00 1.00 3.34
    退貨便利性 5.00 1.00 2.85
    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5.00 1.00 3.24
    配送人員態度 5.00 1.00 3.03
    夜間配送服務 5.00 1.00 3.05
    配送前是否聯系 5.00 1.00 3.08
     
    4.2.2因子分析
    對前文研究結果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各項屬性會對消費者對云大集電商中心物流 配送服務的評價帶來影響,前文對調研結果的分析也闡明了這一點,單一屬性的滿意 度會對客戶對于該平臺物流配送的整體滿意度帶來一定影響。接下來將對調研結果中 的所有屬性對整體滿意度的影響程度進行探究。
    表 4-4 因子載荷表
    成分
    1 2 3
    Q1 .722 .076 .255
    Q2 .706 .198 .148
    Q3 .658 .219 .212
    Q4 .760 .215 .074
    Q5 .270 .787 .152
    Q6 .263 .720 .236
    Q7 .086 .598 .235
    Q8 .362 .163 .690
    Q9 .079 .083 .663
    Q10 .198 .264 .658
     
    在對問卷調研結果進行因子分析時,只有在因子載荷高于 0.5 時才選作因子。
    由上表數據統計結果不難得知,現在需要對所有屬性的變量進行整合,可分成配 送質量、配送范圍、配送人員素質滿意度三個因子,三者分別包含了配送準確性、配 送時效、配送全面性、包裝是否完好以及是否當面驗貨,由整體得分不難得知客戶對 配送服務的整體評價或滿意度;包括了貨物退回的方便性和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兩個 屬性;包含了配送前聯系客戶、配送態度以及夜間配送。
    4.2.3數據可信度分析
    為了判斷問卷調研結果是否可信,應優先對其結果的穩定性以及可靠性進行證 實,為了對上述調研問卷的可信度進行調查,本文使用了 Alpha信度系數法。信度系 數介于0-1之間,如果高于0.9,則說明該問卷可用于本文研究,如果小于0.7,則 意味著本問卷信度較低。
    表 4-5 信度檢驗
    變量 測量子屬性 Cronbach's a 建議值
    配送質量滿意度 5 .860 a>0.7
    配送范圍滿意度 2 .784
    配送人員素質滿意度 3 .864
     
    由上表不難得知,變量的信度數據均高于0.7,表明本問卷信度較高,可用于本文研 究中。
    4.2.4回歸分析
    表 4-6 回歸分析
    Model Unstandar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ize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error Beta
    Constant 3.386 .063 2.816 .005
    配送質量滿意度 .287 .062 .288 4.606 .000
    配送范圍滿意度 .182 .060 .178 2.667 .002
    配送人員素質滿意度 .248 .065 .240 3.788 .000
    a.Dependent variable:滿意度
     
    R square=0.552 A diusted R square=0. 512 F=56. 192(.0.00a)
    ais significant atthe 0.05 level.
    由以上研究結果不難得知,客戶對該平臺的物流配送服務是否滿意受到配送質 量、配送范圍、配送人員素質的影響,系數相應為 0.287,0.182 , 0.248,相較于配 送范圍,其他兩項因素對整體滿意度影響更大,這就意味著,想要提升客戶對云大集
    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的整體滿意度,就應提升配送質量,對物流環節進行優化,改 善物流服務。
    通過前文對 158 份問卷調研結果的統計分析不難發現:受配送質量、配送范圍、 配送人員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客戶對該平臺的配送服務的整體滿意度依然偏低,仍需 進一步改善該平臺的配送服務。
    4.3調查問卷的結論與討論
    由本章前兩節的問卷結果分析可以看出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物流專業性急 需改進。
    配送質量對整體滿意度的影響系數為 0.278,并且整體評分偏低,由此表明客戶 對該平臺的配送服務感到不滿。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現在主要依賴自建物流,但是 本身規模較小,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與 3PLs 建立合作關 系。
    當前我國物流行業正在快速發展,但在農產品領域進行深耕的物流公司依然寥若 星辰,但是一些大的物流公司也在發展相關業務,并且已經相當成熟,可以滿足當前 云大集農產品電商的需求。對于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來說及時引入第三方專業物 流,可以有效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相應也會減少物流風險。
    4.3.1提高配送效率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物流配送也不例外,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要想在 發展初級階段減少中間消耗,那就是贏得了金錢,贏得了利潤。對于農產品電商中心 來說,其物流配送的效率一定程度上會對該公司的競爭力起到決定性作用。3PLs致力 于在物流行業深耕,配置了相應的物流渠道,建立了專業的人才以及管理團隊,擁有 專業化的儲運設備。其專業的服務能為農產品的品質提供保障,能節省運輸時間,并 能在運輸途中使農產品的損耗比例大幅下降,進而高效地進行配送。
    4.3.2降低配送成本
    自建物流成本所需花費的成本過高是該平臺所面臨的最大問題,這一問題的存 在,對其后續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使得該平臺的利潤空間因此縮小,相較于自建物 流,3PL能夠在盡可能地降低損耗的前提下,選出相應的運輸以及配送方案,并能節 省大量成本,此外,通常情況下,大型 3PLs 會與大量農產品電商平臺建立業務聯系, 進而建立規模效益,將其物流資源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如此一來,便能同時降低該 平臺以及 3PLs 的物流成本,實現優勢互補,建立雙贏局勢。
    4.3.3降低物流配送風險
    農產品的物流配送是一個專業化的過程,因此,配送環節也面臨著一定風險。例 如,因專業設備的缺失,使得優質農產品出現腐爛等狀況,或因運輸車輛不合適造成 物流時間過長,亦或是因配送方案無法使客戶預期得到滿足等風險。相較于自建物流, 3PL 有著更高的專業化程度,能將物流引發的產品損耗最小化,盡可能地為商家、農 戶、客戶的所有權益提供保障。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想要自行建立一個成熟的農產 品物流,毫無疑問,前期需投入巨額成本,這就需要政府在資源、資本等方面為其提 供有力支持。
    4.4本章小結
    本章從消費者角度入手,利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得出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物流 配送模式急需改進,為了提高客戶對物流配送的滿意度需要引入3PLS來建立合作關 系,并能高效進行配送,控制物流成本,減少物流風險。
    第五章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優
    5.1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優化的方向
    由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分析可知,目前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以自建物流為主的物 流配送模式存在諸多弊端,不但占用公司大量資金,制約公司其他方面的發展,而且 還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急需改進,而改進的方向則是選擇與專業的第三 方物流合作為主,自建物流為輔。
    現階段,大型專業的物流公司眾多,具備滿足配送農產品各種條件的公司也不少, 該如何科學的評價這些公司,從而選擇最合適的以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就需要利用 科學的評價方法。
    5.2第三方物流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5.2.1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要想為評價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保障,就應設計出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由此可 見,選擇 3PL 的關鍵在于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如此一來,才能對 3PL 進行客觀、精 準地評估。該體系的建立是為整體評價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的核心,當前存在大量評 估,這些指標均可反映 3PL 的服務能力,為了對此做出公允評價,需要選擇具有代表 性的評估指標,出于對 3PLs 服務特點的全面考慮,應將實用價值作為切入點,嚴格 依照下述原則建立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
    (1) 系統性原則
    該平臺自主創建了小型物流體系,因此,在建立相應的評估指標體系對 3PL 的物 流服務能力進行考察時,應使所選擇的指標能從多個維度,將 3PLs 的服務水平科學 反映出來,在將全面性體現出來的同時,又應規避內容上的重合。為了確保所建立的 評估指標能使該平臺對于 3PL 的選擇需求得到滿足,應對評估指標的定義、數據采集 等進行深入思考。
    (2) 科學性原則
    建立一套科學的指標體系,在選擇評估指標,明確評估維度時,應采用科學的方 法對 3PL 服務階段的核心指標進行識別。這就需要對物流服務的影響因素進行進一步 研究,對當前的研究成果進行全面參閱,并向相關專家請教,進而為所建立的指標體 系能夠符合這一原則提供保障。
    (3)靈活性原則
    該平臺的物流需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存在因市場的變動而改變的可能性,在發 展階段,公司也會按照發展需求,對物流策略進行及時調整,這就需要將指標的靈活 性體現出來。由此可見,指標的選擇不但應將當前的現狀反映出來,并且還應對未來 趨勢進行預測,使該指標體系能夠與時俱進。
    (4) 顧客導向性原則
    利用指標體系對3PL進行選擇時,應秉持著以客戶為本的理念,立足于網絡購物 消費者的視角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客戶的反饋建立以及直接感知,進而幫助其對 當前物流服務的客觀評價形成深入了解,使建立的指標體系能夠與該平臺的實情相 符,進而通過物流服務的改善,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5) 可行性原則
    在對 3PL 進行評價時,會涉及大量指標,而選擇的指標數量與數據采集以及處理 的困難程度存在著正相關關系,這就意味著指標數量愈多,則其難度愈大。在研究實 踐中,因多種因素的存在均會對物流服務質量帶來一定影響,并且其評價對象原本就 較為抽象,應在與實情相符的前提下,選擇清晰、核心的指標。上述指標的數據來源 應是可靠的,并且應該方便進行操作,如此一來,才能使評價過程具備可操作性。
    5.2.2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說明
    學者們所設計的指標體系的側重點存在一定差異,由此也在本文研究中,為3PL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啟示作用。本文在參照現有研究成果的同時,還征 求了相關領域專家意見,在此基礎上,從對農產品電商物流服務的核心影響因素作為 切入點,按照前一章節得出的研究成果,參照該平臺的運營方式以及環境、配送研究 成果,建立了相應的指標體系,其中所包含的一級、二級指標分別為4個、17個,詳 情見下表
    表 5-1 第三方物流評價指標體系
    目標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第三方物流綜合評價A 物流服務水平B1 物流速度c11
    訂單追蹤定位C12
    物流服務柔性C13
    物流運營覆蓋范圍C14
     
     
    配送人員操作規范化c15
    配送人員態度c16
    服務保障B2 貨物精準率Gi
    承諾兌現水平C22
    驗貨服務C23
    貨物完好性C24
    經濟性 B3 物流費用C31
    退換貨費用C32
    企業綜合實力 B4 資產狀況C41
    公司信譽度C42
    硬件設施C43
    業務規模C44
    財政穩定性C45
     
    (1)物流服務水平
    客戶對所獲取的物流服務的要素的實際感知與其心理預期之間的差異即為物流 服務水平。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服務水平可以通過交付速度、物流速度、訂單跟蹤 和定位、交付及時性、物流業務覆蓋面、配送人員態度等因素來評估,它不但會對客 戶體驗起到決定性作用,并且也會對公司的品牌形象以及市場競爭力帶來重要影響。
    1)物流速度
    從生成客戶訂單到最終客戶收到貨物的時間即為物流速度。在物流系統漸漸完善 的形勢下,客戶對物流服務的需求也在隨之增長。而客戶線上購物體驗的核心評估標 準便體現在物流速度方面,如果在這一方面不符合客戶預期,會對其網購體驗帶來影 響,甚至會得到差評或退貨,因此,提高物流速度仍然是電子商務公司招攬客戶的有 效方式。
    2) 訂單追蹤定位
    在通過互聯網進行購物的過程中,客戶比較注重以下指標:物流信息能盡快更新, 并且訂單可被及時跟進定位。客戶可按照物流信息,對自身行程做出靈活安排,以免 出現不便收貨的情況,而訂單未能及時更新,會對客戶對公司的認可度帶來一定影響。
    3) 物流服務靈活性
    即物流公司按照客戶需求或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各類拓展業務活動的能力,如交 付方式與時間等。這一指數能將物流公司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反映出來,是電商公司 選擇3PL的核心評估指標之一。
    4) 物流運營覆蓋范圍
    即物流網絡的輻射范圍,在其輻射范圍較為廣泛的情況下,能為大量客戶服務, 電商公司更傾向于與物流網絡輻射范圍較大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這一指標可用于評 估物流網絡的覆蓋能力。
    5) 配送人員操作規范化
    配送人員能夠進行嫻熟的操作會對作業的規范化程度起到決定性作用,配送人員 能否遵守工作流程和行為守則進行操作,將決定貨物的受損程度,并對能夠為客戶權 利與利益提供保障帶來重要影響。在大部分評估指標體系中,這一指標并未引起充分 關注。電商公司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在于對3PL人員的操作的規范化程度進行評估, 進而為客戶能夠準確無誤地收到產品提供保障。
    6) 配送人員態度
    配送人員與客戶進行直接接洽,會對客戶的回購意向帶來重要影響,也能將企業 的優良形象反映出來。電商網站上,含有大量客戶發布的評價信息,客戶往往會對商 家的配送態度做出反饋,由此也將配送態度對電商公司的重要性反映了出來,配送人 員態度友好,提高企業能力和客戶建立良性交流對提高客戶滿意度有著重要意義。
    (2)服務保障
    服務保障是第三方物流企業評價的核心內容,主要反映了服務在產品準確率、承 諾履行程度、驗貨服務和產品完整性等方面的安全性。
    1)產品準確率
    是指交付的產品與客戶訂單中的產品信息保持一致,即交付的產品并未遺失或恰 好是消費者訂單中購買的產品。這一指標能將物流公司的配送能力反映出來,貨物的 準確配送能夠節約時間,規避無謂損失;對于電商公司而言,貨物的準確配送能得到客 戶的信任,幫助商家樹立優良形象。
    2)承諾履行程度
    即物流公司向客戶承諾的服務的履行狀況,這一指標能將企業是否可靠反映出 來。
    3) 驗貨服務 即配送人員在交付貨物時,能夠積極提供貨物檢驗服務,進而確保收到的貨物與
    訂單內容相符。驗貨服務能夠幫助客戶規避損失,為客戶收到的貨物與訂單信息相符 提供保障,降低無謂損失,為客戶進行網購提供服務保障。
    4) 貨物完好性 這一指標將產品送達客戶時的完整性反映了出來。在物流以及分揀階段,應注重
    該指標的重要性,而違反操作規范,如進行暴力分揀會對貨物帶來不良影響,進而對 客戶體驗帶來負面影響。
    (3) 物流經濟性
    1) 物流費用 貨物在運輸階段所產生的各類資源的消耗費用總和,包含了設備、資金、人手等。
    可進一步劃分成直接與間接費用,本文提及的物流費用是指公司將物流活動轉交至第 三方時的支付費用。
    2) 退換貨費用
    即客戶所購商品不符合預期或因其他因素退換貨物時所需支付的成本。通過 3PL 進行退貨或換貨所產生的成本更少,能夠改善客戶體驗,由此可見,電子商務公司更 傾向于與 3PL 合作,進而降低退換貨的成本。
    (4) 企業綜合實力
    可通過公司規模、聲譽、資產以及財務狀況等來反映其綜合實力。3PL評估指標 體系的構建,不應忽略其發展能力,而一味注重現在的貿易條件,為了保持穩定和長 期的發展,必須考慮其綜合實力,注重其創新能力。
    1) 資產狀況 公司的資產可劃分成無形與有形資產兩類。前者能將物流發展水平反映出來,資
    產較好的企業更加可靠,后者能將其償付能力反映出來,資產較好的企業更加可靠, 因此可以選擇與這類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
    2) 公司信譽度 即公司對于物流服務的提供狀況,是物流公司的核心指標。在公司信譽良好的
    情況下,意味著其保障服務越好、越可靠,與它合作的公司也就越多。
    3) 硬件設施
    可將公司設施如倉儲以及運輸工具的完整性反映出來°3PLs是否能提供高效的物 流服務是由其硬件安裝狀況決定的。先進的設備能夠降低運營誤差,更加高效地進行 物流運營,并且還能降低因暴力分揀產生的不良影響,這是實力的表現。
    4) 業務規模
    是公司運營能力、發展潛力的評估指標。可通過公司總資產、員工人數和主要營
    業收入來判斷其規模。運營規模能從側面上反映公司的綜合實力,常況下,人們更信
    賴大型企業,因此 3PLs 的選擇會因公司的運營規模而受到直接影響。
    5)財務穩定性
    公司的經營以及負面消息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帶來核心影響: 對于前者,負面新 聞的出現會對公司的運營以及發展帶來不良影響,還會對公司財務的穩定性帶來不良 影響;對于后者,在正常順利經營的情況下,公司的財務狀況并不會發生較大變化。
    5.3第三方物流評價分析
    5.3.1構建第三方物流評價選擇模型
    按照所構建的評估指標體系,針對該中心建立相應的評價模型,詳情見下圖
     
     
     
    圖 5-1 第三方物流評價選擇模型
    5.3.2確定指標權重
    作為一種數據采集方式,問卷調查極為常見,本文累計選擇了 8 名物流領域專家 對相同層次的指標權重進行調查,其中高校教師、專業人員的人數均為 4 名,因物流 專家的所在行業存在一定差異,其對評估指標的關注點以及了解程度也存在一定差 異,能使整體評估結果更為公允公正,與評價初衷相符。附錄 1 即為問卷的詳細內容。 可通過判斷矩陣來設置指標的權重,第一,對評估指標的所有因素的兩兩比較,按照 1-9 標度來評分,明確判斷矩陣,并對各層指標的權重進行計算。
     
    建立一級指標相對于A的判斷矩陣,分別用B1、B2、B3、B4來表示物流服務水 平、服務保障、物流經濟性、企業綜合實力,得出下表。
    表 5-2 判斷矩陣 A-B
    第三方物流綜 合評價 A 物流服務水平
    B1 服務保障 B2 物流經濟性
    B3 企業綜合實力
    B4
    物流服務水平
    B1 1 2 2 2
    服務保障b2 1/2 1 3 2
    物流經濟性
    B3 1/2 1/3 1 1/2
    企業綜合實力
    B4 1/2 1/2 2 1
     
    /0.3843、
    0 3807
    該矩陣的計算結果為W = ,久 =4.1425,CR = 0.0475 < 0.10
    0.1228 /Lmax
    、0.1992丿
    CI = 0.0475,RI = 0.9,CR = 0.0528 <0.10,經檢驗,各指標的權重排序如下:B1、B2、
    B4 、 B3 。
    構建所有一級指標以及相應二級指標的判斷矩陣,詳情見下表。采用以上方法對 所有指標的權重進行了計算,分別用B1、C11、C12、C13、C14、C15、C16來表示物流 服務水平、物流速度、訂單追蹤定位、物流服務柔性、物流運營覆蓋范圍、配送人員 操作規范化、配送人員態度,得到下表。
    表 5-3 物流服務水平判斷矩陣
    物流服務
    水平 B1 物流速度
    C11 訂單追蹤
    定位C12 物流服務
    柔性C13 物流運營 覆蓋范圍
    C14 配送人員 操作規范
    化C15 配送人員
    態度C16
    物流速度 1 2 2 1 2 2
     
     
    C11
    訂單追蹤
    定位C12 1/2 1 1 3 2 2
    物流服務
    柔性C13 1/2 1 1 3 1 2
    物流運營 覆蓋范圍
    C14 1 1/3 1/3 1 2 3
    配送人員 操作規范
    化C15 1/2 1/2 1 1/2 1 2
    配送人員
    態度C]6 1/2 1/2 1/2 1/3 1/2 1
    該判斷矩陣的計算結果為
     
    / 0.2216、
    0.2371
    0.1882
    W = 0.1465, = 6.4586, CI = 0.0917,RI = 1.24,CR = 0.0740 < 0.10通過檢驗。對所
    max
    0.1244
    0.0822
    得結果進行分析,就B1而論,所有指標的權重排序相應如下:生、C11、C13、C14、
    表 5-4 服務保障判斷矩陣
    服務保障b2 貨物精準率
    C21 承諾兌現水平
    C22 驗貨服務C23 貨物完好性
    C24
    貨物精準率
    C21 1 2 2 1/3
    承諾兌現水平 1/2 1 1/2 1/3
     
     
    C22
    驗貨服務C23 1/2 2 1 1/3
    貨物完好性
    C24 3 3 3 3
    注:上表中的b2、C21、C22、C23、C24分別表示服務保障、貨物精準率、承諾兌現
     
    水平、驗貨服務、貨物完好性,該判斷矩陣的計算結果為
    / 0.2310、
    W = 0.1155, = 4.1213,CI = 0.0404,RI = 0.9,CR = 0.0449 < 0.10 通過檢驗。對所
    0.1634 /心
    、0.4901 丿
    得結果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在B2方面,各指標權重的排序相應如下:C24、C22、C23、
     
    C21 。
    表 5-5 物流經濟性判斷矩陣表
    經濟性 B3 物流費用C31 退換貨費用C32
    物流費用C31 1 2
    退換貨費用C32 1/2 1
    注:上表中的B3、C31、C32分別表示經濟性、物流費用、退換貨費用,該判斷矩陣
    果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在B3方面,各指標權重的排序相應如下:C31、C32。
    表 5-6 企業綜合實力判斷矩陣
    企業綜合實 資產狀況 公司信譽度 硬件設施 業務規模 財政穩定性
    力 B4 C41 C42 C43 C44 C45
    資產狀況
    C41 1 1/7 1/3 1/5 1/2
    公司信譽度 7 1 2 4 3
     
     
    C42
    硬件設施
    C43 3 1/2 1 2 2
    業務規模
    C44 3 1/4 1/2 1 1
    財務穩定性
    C45 2 1/3 1/2 1 1
    注:上表中的B4、C41、C42、C43、C44、C45分別表示企業綜合實力、資產狀況、公
     
    司信譽度、硬件設施、業務規模、財務穩定性,對該矩陣進行計算,得到以下結果
    /0.0547、
    0.4442
    W = 0.2281, = 5.1506,CI = 0.0376,RI = 1.12,CR = 0.0336 < 0.10
    /Umax
    0.1451
    (0.1280丿
    通過檢驗。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在B4方面,各指標權重的排序相應如
     
     
     
    參照各層指標的權重排序結果,依照據權重公式,算出最底層指標在總目標中的 權重,所有指標的總排序結果見下表:
    表 5-7 各指標權重值
    一級指標 權重WBi 二級指標 權重wq 綜合權重
    物流服務水平
    B1 0.3843 物流速度C. 0.2216 0.0852
    訂單追蹤定位
    C12 0.2371 0.0911
    物流服務柔性
    C13 0.1882 0.0723
    物流運營覆蓋 0.1465 0.0563
     
     
    范圍C14
    配送人員操作
    規范化C15 0.1244 0.0478
    配送人員態度
    C16 0.0822 0.0316
    服務保障 B2 0.3007 貨物精準率
    C21 0.2310 0.0695
    承諾兌現水平
    C22 0.1155 0.0347
    驗貨服務C23 0.1634 0.0491
    貨物完好性
    C24 0.4901 0.1474
    經濟性 B3 0.1228 物流費用C31 0.6667 0.0819
    退換貨費用
    C32 0.3333 0.0409
    企業綜合實力
    B4 0.1922 資產狀況C41 0.0547 0.0105
    公司信譽度
    C42 0.4442 0.0854
    硬件設施C43 0.2281 0.0438
    業務規模C44 0.1451 0.0279
    財 政 穩 定 性
    C45 0.1280 0.0246
     
    5.4第三方物流公司選擇
    可依照性質將評價體系中包含的指標劃分成定性與定量指標兩類。前者是指通過 與公司的管理層進行交流后,與這一領域的專家進行商議后得出的量化方法。后者是 指按照企業實情,采用公式計算得出。為了方便進行研究,在對所有方案的得分進行 計算時,應按照公司經驗將評價標準劃分成4個等級,相應為優(所對應的分值為0.8)、 良(所對應的分值為0.7)、中(所對應的分值為0.5)、差(所對應的分值0.3)。
    從該平臺的各部門分別選擇兩位管理者按照評分原則對六家專業3PL的所有指標 進行評分。其中,該平臺推薦使用的3PL為順豐、中通、申通和韻達,而另外兩家 3PL盡管并未列入該平臺的推薦名單中,但因郵政覆蓋全國各地,覆蓋面最廣,這次 也同樣作為評價選擇的對象。經過研究討論所有物流公司的最終評分為所有指標得分 與指標綜合權重的乘積并進行求和,依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對分數進行排列,評分最高 者意味著該3PL與該平臺的物流服務目標以及要求最為契合,如下表所示,即為其具 體評分情況:
    表 5-8 第三方物流公司指標值
    評價指 標 綜合權 重 順豐 郵政 圓通 中通 申通 韻達
    物流速 度C„ 0.0852 0.9 0.5 0.7 0.7 0.9 0.9
    訂單追 蹤定位
    C12 0.0911 0.7 0.7 0.7 0.7 0.7 0.7
    物流服 務柔性
    C13 0.0723 0.9 0.5 0.5 0.9 0.7 0.7
    物流運 營覆蓋 范圍 C14 0.0563 0.7 0.9 0.7 0.7 0.7 0.9
    配送人 員操作 規范化
    C15 0.0478 0.9 0.7 0.7 0.7 0.7 0.7
    配送人 員態度
    C16 0.0316 0.9 0.7 0.7 0.7 0.7 0.7
    貨物精 0.0695 0.9 0.5 0.7 0.9 0.9 0.7
     
     
    準率C21
    承諾兌 現水平
    C22 0.0347 0.9 0.7 0.7 0.9 0.9 0.9
    驗貨服 務 C23 0.0491 0.9 0.5 0.5 0.9 0.7 0.9
    貨物完 好性
    C24 0.1474 0.9 0.7 0.7 0.9 0.9 0.9
    物流費
    用C31 0.0891 0.7 0.9 0.7 0.9 0.9 0.7
    退換貨
    費用
    C32 0.0409 0.7 0.7 0.7 0.7 0.9 0.7
    資產狀
    況 C41 0.0105 0.9 0.9 0.7 0.7 0.7 0.7
    公司信
    譽度
    C42 0.0854 0.9 0.5 0.5 0.7 0.7 0.9
    硬件設
    施C43 0.0468 0.9 0.7 0.5 0.7 0.7 0.7
    業務規
    模C44 0.0279 0.7 0.9 0.5 0.9 0.7 0.5
    財務穩
    定性
    C45 0.0246 0.9 0.9 0.7 0.7 0.9 0.9
     
    m
    根據評價級公式Y = WTX = £®iZi,得到6家3PL的評估結果,詳情見下表: i=1
    表 5-9 第三方物流評分排序
    物流公司 順豐 中通 韻達 申通 郵政 圓通
    得分 0.8404 0.8157 0.8081 0.7968 0.6680 0.6443
    由上表數據不難得知,得分最高的是順豐,其次為中通、韻達、申通、中國郵政、
    圓通,該平臺可依照這一排序,將之作為 3PLs 的選擇標準。
    在六家使用的 3PLs 中,排名最高的是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這是由于順豐速運有 限公司的所有指標得分比較均衡,平均分為 0.84,在多個指標上均已達到最高分值, 僅有運費以及業務規模等指標方面比平均水平低。從中不難看出,在所有合作的 3PLs 中,物流服務質量最佳的是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在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時,云大集農 產品電商中心必須優先考慮與該公司建立合作關系。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的價格盡管偏 高,但在服務態度等方面,卻比其他物流公司領先。對于價值高昂的高端產品需求者, 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應將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作為首選對象,進而獲取可靠的物流服務, 降低損失。對于一些核心客戶,也應盡量使用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進而為客戶提供令 其感到滿意的物流服務,進而建立優良的客戶關系。
    得分較高的是申通快遞有限公司、韻達快遞有限公司、申通快遞有限公司,由此 說明客戶對這些公司提供的物流服務有著較高的滿意度。也可以優先考慮選擇合作, 韻達和申通負責低成本通用產品的分銷,除順豐外,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必須優先 選擇這三家物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整體評分偏低,但價格實惠、 安全便捷、網絡覆蓋率偏高這一優勢也是不容忽視的。該公司的物流系統積累了豐富 經驗,并且在物流運營覆蓋面、價格方面更具競爭力。即使在偏遠地區,銷售點的配 置也無法與任何獨立或第三方物流企業相提并論。這些郵政優勢可以解決其他物流覆 蓋面有限的問題。圓通得分偏低,但在服務保障與態度、速度方面不及于其他物流公 司,在物流銷售點共存的情況下,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應將其他物流公司作為首選對 象。
    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在選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時,應對自身實際需求與定位 進行全面考慮,構建相應的考績制度。對于自行創建的物流系統未涵蓋的領域,可以 選擇第三方物流,以優化成本,節約人力和物質資源。與此同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 中心必須加大與多家擁有良好信譽、能提供優勢服務的 3PLs 建立合作關系,不但應 拓展自身的分銷范圍,還應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退貨渠道。
    5.5本章小結
    本章綜合前兩章分析結果得出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應該以與第三方物流合作 這種配送方式為主,自建物流為輔的物流配送策略,通過 AHP 的應用對該平臺的選 擇方案進行了研究、改善,構建第三方物流公司評價指標體系,對現有的 6 家第三方 物流公司進行綜合評價,排序結果可作為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選擇第三方物流公司 合作的依據。
    第六章 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模式優化的保
    障措施
    6.1信息化保障
    在電商物流系統高速發展的形勢下,物流信息化已漸漸發展為整體物流系統的靈 魂,是當代物流發展的基本要素。辛集市云大集電商中心想要控制物流成本,就應提 升整體物流環節的效率,這就需要加大物流信息化的發展力度。
    該平臺應注重技術團隊的建設工作,進而改善自身的配送系統,按照物流需求特 點,構建更加成熟的智能化系統,使之與公司的配送、采購等方面的管理需求更加相 符,進而在物流配送的所有作業系統之間構建穩定的信息渠道,對客戶信息做出有效 反饋,使所有作業系統之間能夠密切協作,統籌發展,使自身的市場化水平得到切實 提升。
    6.2物流運作過程監控保障
    在辛集市云大集電商中心整個對配送模式優化及物流資源整合的實施過程中,需 要建立一套成熟的監督控制機制,通過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技術實力,對物流階 段的所有流程進行高效整合,實現完美銜接,對整合階段進行有效監督控制,及時掌 握其發展動向。
    (1)消費者服務層面
    充分做好對所有消費環節的監督與控制工作,尤其是對配送服務、時效性、客戶 滿意度等層面的監督與控制工作,從客戶下單到最終送達客戶手中的物流階段,進而 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客戶的差異化需求,提升其配送能力,提高消費者滿意度。
    (2)物流運作層面
    為了滿足電子商務配送服務需求,為顧客提供配送的同時,增加有效的增值服務。 在配送階段,優先依照平臺的資源與優勢來自建物流網路,改善一些物流節點的建設 工作,拓展物流覆蓋面。與此同時,應從IT網絡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進而實現對物 流所有環節的監控,在物流公司與客戶之間進行資源的共同分享,改善物流信息系統。
    (3)物流成本層面
    在這一層面上,應對客服、儲運、裝卸等方面的指標進行監督、控制,并對配套 設施在物流環節產生的損耗等情況進行監督控制,進而對物流的整體成本進行有效控 制,增強企業盈利能力。
    6.3物流配送人才保障
    現階段,辛集市云大集電商中心采取以第三方物流合作為主體,自營物流也在逐 步拓展規模。相較于其他國家的電商配送而言,這一模式仍存在一定缺陷,這一差距 在整體物流配送階段的配送人員專業性等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
    結合當前電商的發展趨勢、客戶的差異化消費需求進行分析,在極大意義上,可 將公司的競爭歸結為人才的競爭。物流人員具備一定的創造力以及專業技能,在物流 市場的競爭變得愈發白熱化的形勢下,人才將為物流公司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首 先,在人才栽培方面,可通過加大高校與企業的合作力度,進而建立資源共同分享, 將企業生產與學習研究有機結合起來的局勢。使學生在校學習階段,便能對該平臺的 實情有所了解,并為專業對口的學生提供相匹配的實習工作,如此一來,不但能讓學 生在實踐過程中運用所學的知識,有利于成長,更能培養一些對公司價值觀表示認可 的人才。此外,對于當前的物流員工,應加大對其專業知識以及素質的培訓、培養力 度。結合各部門的實情,加大對于復合型人才的培育力度,提升對于末端配送職員的 素養,可通過培訓設置的設置,定期開展培訓工作,為物流公司的后期發展保駕護航。
    6.4完善基礎設施保障
    辛集市云大集電商中心應根據其配送方式特點,建立良好的交運設備,優化對于 運輸方式的選擇。在物流方式方面,當前該平臺主要是按照對客戶訂單的研究以及銷 售預測,通過配送中心進行大量采購、進貨、存管,之后再按照客戶訂單的數量以及 產品屬性,及時將商品送達客戶。云大集電商中心隨著業務量的持續增多,其自營物 流下一步的發展趨勢是以一級城市為節點,構建物流中心倉,使之覆蓋全國,循序漸 進地向二三線城市拓展,建立物流覆蓋網絡,使之向全國范圍輻射。配送中心的創建, 能夠節省運輸時間,增加當地倉庫發貨的產品類型的數量,進而從根源上提升配送效 率。采用店面與配送點結合的方式,在末端配送環節為客戶提供自提的選擇,使客戶 的差異化需求得到滿足,使之對物流公司的服務感到更加滿意。因此,辛集市云大集 農產品電商中心只有選擇與自身最為相符的物流模式,才能與時俱進,開辟物流新天 地。
    6.5本章小結
    本章通過從信息化、監控物流運作過程、物流配送人才培養、完善基礎設施等方 面的研究使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能夠更加優化,從而使企業在電商環境下更有競爭 力。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在電商與物流共同發展的形勢下,物流配送已發展成生產、消費整個過程中的 最重要的一環,在整個物流運行發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在 B2C 電商線上交易數量不 斷增長,客戶的消費觀念發生極大改變,人們對配送服務的要求以及關注程度不斷提 高的形勢下,物流服務水平已經成為電商企業的有效競爭手段之一。針對當前辛集市 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配送所具備的特點,即批次較多,每批次的件數偏少、用戶訂 單較為錯綜復雜,該平臺的配送工作也顯得較為錯綜復雜,并導致其運營成本隨之增 加,對物流配送的要求也變得更為嚴格。為此,電商公司提升物流服務水平的有效方 式在于采用與公司發展實情相符的物流模式。
    但在當前形勢下,國內學者對電商平臺物流配送方式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而且沒有相對完善的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的普適性標準,因此本論文對該平臺的物 流方式進行優化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1)本文對相關理論的整合以及研究
    本文對各國物流配送方式的現狀進行了研究,對各國對于 B2C 電子商務平臺物流 配送發展歷程和先進理念進行了總結,為論文的開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2) 對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現狀研究和問題調研 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現階段物流配送的發
    展和現狀,對比分析基于 B2C 的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與傳統物 流配送需求的差異,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總結,能為本文后續優化意見的詳 述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3) 對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模式優化研究
    本文以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為研究對象,首先研究了電子 商務平臺常用物流方式的優點以及缺點,建立了指標評估體系,并基于 AHP 方法的 使用對指標的權重進行計算,以便按照各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排序,結合調查問卷的評 分情況,優選出適合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物流模式方案。
    (4) 提出有利于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模式發展的對策建議
    以 B2C 電子商務為發展背景,針對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模方式存在 成本居高不一、物流方式不夠靈活等問題,提出優化意見。首先基于對配送方式的注 意問題以及選擇流程的整理,提出適合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業務發 展的優化意見,從而對電子商務平臺物流配送的保障方案進行了詳述。
    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形勢下,該平臺要想從眾多電子商務平臺中脫穎而出,做到 無可取代,其最主要的問題是選擇符合辛集市本地農產品實際發展的物流配送模式。 但是從目前來看,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存在模式過于單一、物流運 作成本高等問題,這些都制約了其發展,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的物流配送模 式優化勢在必行。因此,在對辛集市云大集農產品電商中心物流配送模式優化研究, 以原有自營物流為基礎,通過第三方配送的有效實施,自營物流與第三方物流的共同 發展,在控制配送成本之余,提升服務質量,進而使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得到滿足。
    但鑒于本人的研究能力仍需提升,仍存在缺乏實戰經驗的問題,本文研究仍存在 一定缺陷,仍需進行進一步改善。第一,本文研究并不深入,僅針對 B2C 電商物流方 式提出了一些優化意見,并未建立具體的物流模式。第二,在公司資料以及數據獲取 方面會受到一定限制,數據是通過問卷調研以及訪談所得,在進行理論闡述時,本文 研究存在實證分析不足的問題,仍需對這一環節進行進一步強化、改善。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8.2.3
    [2]阿里研究院.阿里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2018) [M].2019.03.12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4]陶建傳.電子商務環境下黑龍江農產品物流管理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06
    [5]吳良美.日發達國家農產品連鎖經營體系對中國的啟示J].現代商業,2018.2.1
    [6]朱永健.基于交易成本理論的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研究[D].同濟大學,2006.
    [7]陳彥淵.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
    [8]于宏新.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21).
    [9]李子路.電子商務環境下生鮮農產品的家庭配送模式及配送模型研究[D].重慶大學,2011.
    [10]陳文婕.電子商務環境下村鎮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2.
    [11]凌寧波,朱風榮.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圍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模式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2016 5(1).
    [12]蔣智毅.電子商務平臺下農產品供應鏈物流模式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3.
    [13]鐘聰兒.基于GIS農產品物流配送決策與信息平臺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4.
    [14]李琳.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中若干優化問題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4.
    [15]朱芳陽.廣西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15:82
    [16]鄒小梅,李倩蘭,劉飛馳.湖南省農產品流通模式構建探討[J].中國商貿,2018,22:88-89.
    [17]張會臣,李恕梅,張仲新.基于電子商務信息平臺的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構建研究J].今日中國論 壇, 2013,19:144-145.
    [18]黃林山.HW公司農產品城市配送模式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
    [19]陳勇.大農業視角下的農產品物流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7.
    [20]侯朝卿.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物流模式優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
    [21]蔣智毅.電子商務平臺下農產品供應鏈物流模式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3.
    [22]高憬,丘岳增,陳亞東.農產品信息化配送方案設計[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34(04):96-97.
    [23]藍朝鳳.福建省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6.
    [24]陳勇.大農業視角下的農產品物流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5.
    [25]方凱. 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研究 基于綠色供應鏈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效率的實證
    分析.[D].華中農業大學,2013.
    [26]張旭.廣東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問題研究[D].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17.
    [27]馬建欣.基于物聯網的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28]蘆亞豐.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問題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2.
    [29]李小鋒.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D].華中農業大學,2014.
    [30]楊莉莉.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模式研究-----以重慶市為例[D].重慶交通大學,2014.
    [31]王冬冬,李麗琴.基于供應鏈視角的生鮮農產品共同配送模式[J].江蘇農業科 學,2012,40(12):401-402
    [32]劉紅亞.長沙市生鮮果蔬農產品物流模式優化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5.
    [33]馮楠.基于供應鏈協同的農產品集配模式研究——以雙龍農產品物流園為例[D].貴州大 學.2019
    [34]王鵬.家電銷售電商物流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研究[D].貴州大學,2017
    [35]王劍華,孔麗.農業產業化競爭力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一一以江蘇大閘蟹產業鏈為例[J].科技 和產業,2019,19(01):7-13
    [36]JOHN CROWELL. Collaboration in Logistic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artional Research, 2003, 12(7): 44-47.
    [37]CHRISTOPHER MARTI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et-Strates for Reducing Cost and Improving Servrice [M]. Bejii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2003: 114-12
    [38]Petrus Petersson . Foruth-party Logistics A Case Study 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D]. Sweden : Jonkping University , 2012.
    [39]Matin K. Hingley Power Imbalanced Relationships : Cases Form UK Fresh Suppl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 2005, 33 (08) :551-569.
    [40]Nicholas Kalaizandinkes. Biotechnology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J]. Logistics Research. Ceter 2016,(2):40-42.
    [41]Frank. S. D. ,Hendesron . D. R. Transaction Cost as Determinant of Vertical Coordination in the U. S. Food Industries [J].American Journal of Ar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6,( 10 ):49-5 1.
    [42]On optimisation of agri chains by dynamic programming[J] . J.K. Gigler,E.M.T. Hendrix,R.A. Heesen,V.G.W. van den Hazelkamp,G. Meerdink.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2002 (3)
    [43]Jinyou Hu W C J Y. AgriRiskIDSS Development of an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price risk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Z].2011:9,299-303
    [44]Pravin Kumar, Rajesh K , A fuzzy AHP and approach to evaluating machine tool alternatives [J]. Singh Journal of Modelling in Management, 2012,7(3):288-300
    [45]Esra Bas . The integrated farmework for analysis of electricity supply chain using an integrated SWOT-fuzzy TOPSIS methodology combined with AHP:The casa of Turke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Energy Systems , 2013,44(1):899-902
    [46]Abad PL, Aggarwalb V.Incorporating transport cost in the los size and pricing decisions with
    downward sloping deman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5,(3):297-305.
    [47]Simatupang T M, Sridharan R. The Collasboration Index : A Measure for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10,35(1):44-62.
    [50][EB/OL].2019.02.0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2/01/c_1114209962.ht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jingjilei/dianzishangwu/6220.html

    上一篇:電子商務下中國現代物流快遞業的研究 及其應用

    下一篇:基于Agent-Swarm仿真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 信用優化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