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緒論 1
0.1 研究背景 1
0.2 研究意義 2
0.2.1 理論意義 2
0.2.2 現實意義 2
0.3 研究現狀 3
0.3.1 國內研究現狀 3
0.3.2 國外研究現狀 5
0.4 研究思路與方法 7
0.4.1 研究思路 7
0.4.2 研究方法 7
0.5 研究難點和創新點 8
0.5.1 研究難點 8
0.5.2 研究創新點 8
1商業太空戰略相關概念界定 10
1.1太空的定義 10
1.2戰略的定義 10
1.3太空戰略的定義 11
1.4商業太空戰略的定義與范圍 11
2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起源與動因 14
2.1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歷史發展 14
2.1.1準備階段(艾森豪威爾政府至卡特政府時期) 14
2.1.2起步與發展階段(里根政府至克林頓政府時期) 15
2.1.3全面發展階段(小布什政府至今) 17
2.2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發展動因 20
2.2.1美國探索精神的延續 20
IV
2.2.2美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21
2.2.3美國國家安全的保障 22
2.2.4國際太空格局的變化 23
3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內容 27
3.1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目標 27
3.1.1確保美國太空領導地位 27
3.1.2促進美國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 28
3.1.3推動太空探索和資源開發 28
3.1.4提高美國民眾生活質量 30
3.1.5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利益 31
3.2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手段與實施 31
3.2.1改革商業太空組織結構 32
3.2.2扶持商業太空公司的發展 32
3.2.3開展商業太空探索項目 38
3.2.4鼓勵商業太空國際合作 39
4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評估 41
4.1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積極影響 41
4.1.1壯大美國太空經濟 42
4.1.2推動人類科技進步 43
4.1.3創造商業太空社會效益 44
4.2 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消極影響 45
4.2.1加劇太空主權危機 45
4.2.2加重太空擁擠治理難題 47
4.3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面臨的挑戰 47
4.3.1拜登政府商業太空計劃尚未明確 48
4.3.2其他太空行為體對美國商業太空的威脅 49
4.3.3太空擁擠危害美國太空財產 52
結束語 54
參考文獻 56
致謝 65
V
緒論
0.1 研究背景
1957 年 10 月 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人類正式進 入了太空時代。在整個冷戰時期,太空成為了美蘇兩國戰略博弈的重要領域。冷戰 結束后,越來越多的國家、太空公司和個人進入太空領域。
太空戰略可以分為軍事、民用、商業三大部分。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歷史發展 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二戰后至 20世紀 80年代初,即艾森豪威爾政府 至卡特政府時期。這一時期是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準備階段。美國政府開展民用、 軍用太空活動,并沒有在官方文件上提出有關商業太空戰略的具體內容。卡特政府 在1978年頒布的《國家太空政策》(NSC-37文件)才首次出現“商業” 一詞。第二 個階段是 20世紀80年代初至 90年代末,即里根政府至克林頓政府時期。這一時 期美國商業太空戰略正式起步并得到迅速發展。里根政府增設商業部門,確立軍用、 民用和商用一體發展的太空戰略。自此,一大批商業太空公司在美國建立起來。但 是,這些公司的太空活動項目要接受美國宇航局(NASA)的領導,其自主發展能力 受到限制。第三個階段是 21 世紀初至今,即小布什政府至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商 業太空戰略開始全面發展。美國政府鼓勵NASA與商業太空公司展開商業合作,鼓 勵商業太空公司自主開發太空科技,開展太空探索等商業太空活動。
經過多年的發展,美國對太空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也意識到開展商業太空活動 為美國帶來的收益。首先,只有少數大國才擁有太空力量,發展太空事業是提升國 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的必要途徑。因此,發展商業太空能夠維護美國在太空領 域的領先地位。其次,盡管太空事業的發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但是帶來 的經濟效益更是巨大的,成功的商業太空項目能夠進一步拉動美國經濟發展,推動 太空相關行業的發展,為美國國內提供的更多就業崗位。再者,許多商業太空項目 以及新研發的太空科技都會應用于民生領域,例如通訊、遙感、導航等,極大提升 人民生活質量。最后,太空是未來人類發展方向,商業太空活動是人類對太空未知 領域的探索,極大地促進人類社會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與革新。
習近平主席強調“要繼續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大自主創新工作力度,統 籌謀劃,再接再厲,推動中國航天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創新發展,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為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①我國的太空實力與美國相比 仍有距離。在商業太空領域,盡管中國已經有藍箭航天公司、起源太空公司、星際 榮耀公司等民營航天公司,但是與美國相比,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仍有較大差距。 通過對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研究,中國可以從中吸取寶貴經驗教訓,建設符 合我國國情的商業太空戰略,推動我國商業太空事業的發展。
0.2 研究意義
太空作為人類發展的第四空間,是大國競爭的焦點領域。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大 力發展商業太空活動,使太空問題成為各國研究的重點議題。研究特朗普商業太空 戰略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0.2.1 理論意義
第一,本文梳理了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發展歷程,探討了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 戰略的目標和手段,并且研究了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影響因素、影響及其面 臨的挑戰,有助于理清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主要內容和發展變化,為美國太 空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第二,關于美國太空戰略和特朗普政府太空戰略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極少對 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進行單獨研究。本文將特朗普政府太空戰略中關于商業的 部分單獨進行研究,有助于彌補相關領域研究空缺。
第三,太空是國際政治研究領域的重要議題。本文對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 進行研究,有利于促進國際政治學科研究的發展。同時,本文的研究還涉及科技、 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專業知識,交叉學科的研究方式進一步豐富相關理論,擴展研究 領域。
0.2.2 現實意義
第一,美國是全球范圍內太空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行為體,具有完善的商業太 空發展體系。由此可見,對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研究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對國 際太空局勢的了解,有利于我國進行太空領域戰略布局。
①人民日報 . 習近平: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397755394230767&wfr=spider&for=pc, 2021.06.15
2
第二,研究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對我國商業太空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中國和美國在商業太空領域的建設仍然存在較大差距。美國商業太空建設起點早, 發展完善,形成了完備的體系。經過多年發展,美國國內出現了大量與政府戰略對 接的實力強大的商業太空公司,并帶動美國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美國太空探索技 術公司(SpaceX)。中國商業航天領域的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仍需要借鑒美國商 業航天的建設經驗。研究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對我國商業太空事業的發展有著 借鑒意義。
0.3 研究現狀
關于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研究資料數量較多。歷史上,美國出臺了大量太空戰 略相關文件。特朗普政府非常重視美國商業太空的發展,中外學者從不同的領域和 角度對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進行深入的解讀與分析。
0.3.1 國內研究現狀
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對美國太空相關的研究逐漸增多,研究成果十分豐富, 推動我國對美國太空戰略的總體認知。國內對于特朗普政府太空戰略研究的學術成 果較多,絕大多數是專業論文和評論。針對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成果數量并 不多,大多是在研究太空戰略時提到商業部分的內容。中國太空事業的發展必須要 吸取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因此,中國對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研究是必要的, 并且取得了一定進展。
第一,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中國智庫和專家學者對美國商業太空戰略進行了總 體研究,為本文的歷史部分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顧誦芬、史超禮的《世界航天 發展史》(2000)闡述了 20世紀人類發展太空技術進行太空探索的歷史進程,分析 了太空技術對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影響,并為 21 世紀的太空 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①張建志、何玉彬的《爭奪制天權一一太空的探研、開發與 爭奪》(2008)對人類探索太空、開發太空資源、推動商業太空產業發展進行了研 究,為中國商業太空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意見。②賈睿的《照見未來:一本書讀懂 商業航天》(2018)是國內第一本系統研究商業太空發展的書籍,用比較研究的方
①顧誦芬 , 史超禮 . 世界航天發展史 [M].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2000.
②張健志 , 何玉彬 . 爭奪制天權 : 太空的探研、開發與爭奪 [M]. 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 2008.
式研究商業太空行業的歷史發展和特點,分析未來商業太空發展趨勢。他認為,美 國是商業太空發展的先驅者和大本營,在商業太空繁榮發展中得到了政治、經濟、 技術等全面發展。①
第二,關于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面臨的國際太空局勢的研究。國防大學高 楊予兮和國防科技大學徐能武的《商業航天發展與大國關系演進》(2020)提出國 際行為體在全球航天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都在試圖通過發展太空技術的方式搶奪 發展先機。由于大國力圖搶占太空競爭優勢,商業太空公司不斷追求商業利益,國 際社會將面臨無序競爭、逃脫監管、破壞太空環境等太空治理難題,給太空良性開 發帶來隱患。因此,維護太空秩序變得愈發重要。②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軍控 研究中心主任郭曉兵在《當前國際太空競爭走勢探析》(2020)中提出,21 世紀大 國太空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太空產業化的帷幕已經拉開,商業航天發射、天基互聯 網、太空資源開采等產業將迅速發展。③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何奇松在《太空領域競爭的實質是大國競爭》(2020)中提出太空商業競爭已經成 為國際太空競爭的新領域。美國、歐盟、日本、印度等國家行為體紛紛出臺太空政 策,助力商業太空的發展。④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蘇世偉在《太空技術的戰 略定位、博弈邏輯與產業走勢》(2020)中的部分內容分析了美國太空產業的歷史 發展以及未來世界商業太空格局的發展趨勢。⑤
第三,關于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具體某一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王競的《從 SpaceX 崛起看美國航天領域軍民融合》(2018)從微觀層面研究了美國民用、商用 太空融合項目和企業的發展。⑥何奇松的《特朗普政府太空政策趨勢分析》(2018) 和《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戰略》(2019)分析了美國發展商業太空戰略的目標,即促 進美國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確保美國工業優勢。因此,特朗普政府采取了鼓 勵商業太空公司開展太空移民、太空旅游等一系列有利于太空商業化的舉措。⑦何 奇松在《新一輪月球競賽與太空治理的前景》(2019)中分析非國家行為體開展月 球探索與利用計劃。特朗普政府也積極利用太空軍事、太空商業等方式發展月球計 劃。⑧李卓鍵、崔健的《美國航天產業對東北亞勢力滲透研究》(2019)分析了美國
①賈睿 . 照見未來:一本書讀懂商業航天 [M]. 知識產權出版社 , 2018.
②高楊予兮,徐能武.商業航天發展與大國關系演進[J]現代國際關系,2020(06):53-60+62.
③郭曉兵.當前國際太空競爭走勢探析[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16):29-39.
④何奇松.太空領域競爭的實質是大國競爭[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16):40-53.
⑤蘇世偉.太空技術的戰略定位、博弈邏輯與產業走勢[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16):54-65+107.
⑥王競.從SpaceX崛起看美國航天領域軍民融合[J].國防科技,2018,39(03):110-114.
⑦何奇松.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戰略[J].國際問題研究,2019(02):124-136.
⑧何奇松.新一輪月球競賽與太空治理的前景[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9,36(03):120-154+7-8.
太空產業的歷史發展,美國太空產業領先世界的發展動力,以及美國太空產業對于 日本、朝鮮、中國、俄羅斯的滲透與影響。①
第四,關于特朗普政府出臺的相關太空政策文件的解讀。2018年,美國出臺新 版《國家太空戰略》。隨后,張莉敏、劉海印、鄭宇文等發表了《特朗普政府〈國 家航天戰略〉淺議》(2018),蔡聞一、劉蔣、佳玲等發表了《美國最新〈國家航天 戰略〉要點分析》。這些文章都對特朗普政府發布的太空文件進行了詳細分析。
綜上所述,國內直接研究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而是在 特朗普太空戰略的研究成果中能夠找到有關商業部分的研究。
0.3.2 國外研究現狀
美國太空戰略包括國家太空政策和國家安全太空戰略。經過 60 多年的發展, 美國對太空戰略的研究已經十分充分和深入,擁有大量研究成果與建設經驗。商業 太空戰略是太空戰略的一部分,在這些研究中能夠找到相關內容。總體看來,研究 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文獻資料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美國政府及其他官方 機構發布的政策文件、報告、指令等。第二類是美國智庫的研究報告。美國擁有戰 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國家安全創新中心(NSIN)、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 蘭德公司(RAND)、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等官方或民間智庫。第三類是美國 太空問題專家學者的專著和學術論文。從研究內容的角度來看,這些政府文件和研 究成果分類可以分為幾類:
第一,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主要內容,包括目標、方針、手段與實施的 相關材料,主要來源于政府及其他官方機構的文件。艾森豪威爾政府至福特政府盡 管會發布太空領域相關的政策文件,但是并沒有提到太空的商業用途。卡特政府首 次在太空文件中出現“商業”一詞,并且自卡特政府開始,美國政府開始系統出臺 《國家太空政策》或《國家太空戰略》以及相關具體的太空文件。與商業太空戰略 相關的太空文件數量眾多。例如,里根政府頒布了《航天飛機政策》《太空運輸系 統》。老布什政府發布《商業太空發射政策》《國家太空發射戰略》《天機全球變 化觀測》《地面遙感戰略》。克林頓政府出臺《國家太空運輸政策》《全球定位系 統政策》。小布什政府頒布《美國商業遙感政策》《天基定位、導航和授時政策》。 奧巴馬政府出臺《美國航天出口管制政策風險評估》 《美國國家空間政策》。特朗 普政府發布《太空政策指令1》 《太空政策指令 2》《太空政策指令3》《重振美國①李卓鍵,崔健.美國航天產業對東北亞勢力滲透研究[J].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9(05):108-124+6.
5 的人類太空探索計劃》、《簡化空間商業利用的規定》、《國家航天交通管理政策》、《國 家太空政策》。其中,特朗普政府發布的商業太空文件是本文研究材料的重點。
第二,從宏觀角度分析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布局及其面臨的國際形勢, 分析美國太空領域面臨的挑戰。特朗普政府出臺太空戰略文件后,美國官方研究機 構、民間智庫和眾多學者對美國太空戰略進行整體分析和評估,并為決策者提供政 策建議。商業太空戰略也是重點研究的內容。美國智庫關于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 略的研究報告數量較多,例如,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報告《特朗普政府太空 政策》(2017)提出美國在太空領域正處于轉型時期,對特朗普政府應如何帶領美 國開展商業太空活動提出建議。①《太空資本主義:民營企業與競爭重塑全球航天 發射產業》(2017)報告回顧了 21 世紀以來美國航天工業和國際發射市場發生的重 大事件,重點比較私營部門正在開發的各種新型火箭和航天器的發射成本,建議特 朗普政府將太空工作授予多家公司,以增加競爭并為政府提供更多服務。②凱瑟 琳•曼谷沃爾德在《美國脫離太空》(2017) 一文中介紹了商業太空公司參與美國 火星計劃,指出特朗普政府支持太空商業化舉措的進一步開展情況。③在《重新思 考新太空時代的需求和風險》(2019)報告中,約翰?J •克萊因分析了商業太空發 射和小型衛星領域的最新進展,并為美國國防部提供政策建議。④美國國防部發布 的《太空安全挑戰》(2019)報告提出太空越來越商業化,太空商業競爭越來越明 顯。同時,美國太空領先地位受到了來自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挑戰。⑤這些研究 成果對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進行分析并提供建議。
最后,其他國家對美國太空戰略的研究成果。例如,俄羅斯學者葉夫謝耶維奇 和切爾托克的《21 世紀航天:2101 年前的發展預測》(2014)預測了美國、俄羅斯、 日本、中國等國家在21 世紀前90年間每十年發生的航天大事件。其中就包括商業 航天發射、太空旅行等內容。⑥
總體而言,國外關于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相關研究成果豐富。美國的相
①Jerry Hendrix, Adam Routh.A SPACE POLICY fo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R].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2017:1
②Robert Zimmerman.Capitalism in Space: Private Enterprise and Competition Reshape the Global Aerospace Launch Industry[R].https://www.cnas.org/publications/reports/capitalism-in-space,2021.06.15.
③Mangh-ward, Katherine.U.S. out of Space: Obama's Space Policy Was One of His Administration's Bright Spots[J].Reason,2017(2):4-5
④John J. Klein.Rethinking Requirements and Risk in the New Space Age[R].https://www.cnas.org/publications/reports/rethinking-requirements-and-risk-in-the-new-space-age,2021.06.15.
⑤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Challenges to Security in
Space[R].https://media.defense.gov/2019/Feb/11/2002088710/-1/-1/1/SPACE-SECURITY-CHALLENGES.PDF,2021. 10.19
⑥[俄]BE•切爾托克.21世紀航天:2101年前的發展預測[M].國防工業岀版社,2014.
6
關戰略文件以及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學者的研究成果為本文研究特朗普政府商業太 空戰略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料。
0.4 研究思路與方法
0.4.1 研究思路
本文由緒論、正文和結束語三個部分組成。第一章是緒論,主要闡述了文章的 選題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意義、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難點、創新之 處以及相關概念的界定。緒論對正文部分的內容起到鋪墊作用。正文部分分為三章。 第二章“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起源與動因”主要闡述了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 歷史以及特朗普政府發展商業太空戰略的原因。第三章“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 的內容”研究了特朗普政府發布的有關太空戰略的文件和相關材料,在此基礎之上 總結了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目標、手段與實施。第四章“特朗普商業太空戰 略評估”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對美國自身、國際社會產生的積極影響和 消極影響,同時從國際局勢和美國的角度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面臨的問 題與挑戰。最后的結束語總結本文主要觀點與結論,并提出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 略對未來中國商業太空事業的發展起到借鑒與參考作用。
本文重點研究了以下問題:美國商業太空戰略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影響特朗 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發展的因素有哪些?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包括哪些內 容?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活動產生什么影響,面臨什么問題與挑戰?本文將系統地 回答這些問題,力求總結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經驗教訓,為我國商業太空建 設提供參考。
0.4.2 研究方法
本文綜合運用多種科學研究方法,主要使用了文獻研究法、歷史分析法、比較 分析法三種研究方法。
一是文獻研究法。首先,本文在文獻綜述中總結了大量文獻,明確現階段學術 界對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研究現狀,有助于進一步清晰研究方向,尋找創新 點。其次,本文收集了美國歷屆政府發布的有關太空戰略的主要文件、指令和報告。 其中,特朗普政府時期的文件是重中之重。這些文件是文章寫作的一手材料,內容 包含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目標、方針和手段。最后,本文還廣泛收集大量國內外文
獻資料,包括美國官方機構、官方與民間智庫和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文章對大量 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整理和總結,找出其中具有參考價值的內容,有利于對特朗普政 府商業太空戰略進行更加深入細致地分析。
二是歷史分析法。美國商業太空戰略是不斷發展的。20 世紀80 年代后,歷屆 美國政府發布自己的商業太空戰略,并且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不斷修補、更新和變 化。本文從歷史的角度,梳理了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歷史進程,將美國商業太空戰 略發展史總結為三個階段,并且對每個階段商業太空戰略進行了整理與分析,有利 于分析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背景和影響因素。
三是比較分析法。本文在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歷史發展部分,對美國不同時期 的商業太空戰略進行比較研究。美國商業太空戰略是不斷變化的,只有比較美國歷 屆政府的商業太空戰略,才能找出不同時期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聯系與異同,研究 繼任者的繼承與革新,有利于進一步研究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起源與發展動 因。
0.5 研究難點和創新點
0.5.1 研究難點
本文有如下三點研究難點:
第一,本文研究基于大量與美國太空相關的政策文件、指令和報告,有一部分 的戰略文件原文并沒有被公布或未完全公布,所以有些資料內容不全,研究資料數 量受限。
第二,本文研究的內容涉及到航空航天等其他學科的相關專業名詞。在查找文 獻資料時,經常遇到學術性較強的專業術語,對作者的知識結構有較高的要求。
第三,本文的部分內容涉及到拜登政府的商業太空活動。由于拜登于 2021年 擔任美國總統,出臺的太空相關文件數量較少,缺少對拜登政府太空戰略的研究資 料。作者需要緊跟拜登政府實施太空行動的實時動態,不斷對文章進行修改、調整 和補充。
0.5.2 研究創新點
本文總結了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歷史發展以及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目 標、手段與實施,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形成的動因、產生的影響以及未
來面臨的挑戰。概括起來,本文的創新之處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第一,國內對于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單獨研究非常少,大多是研究特朗 普政府總體太空戰略或軍事太空戰略。因此,本文將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進行 單獨研究,是相對較新的研究角度。
第二,本文通過研究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為我國如何應對來自美國的商 業太空競爭壓力以及如何發展中國商業太空事業提供可借鑒的經驗教訓,有利于推 動我國太空事業的總體發展。
1商業太空戰略相關概念界定
1.1太空的定義
太空是指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即空氣空間以外的外層空間。從地球物理學 的角度而言,大氣空間與宇宙空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人們人為定義了大氣層與太 空的分界線。例如,國際航空聯合會將離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的高度作為大氣層與 太空的界線,即卡門線。與“太空”相似的概念還有“航空”、“航天”、“空間”。“航 空”是指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的飛行活動,限于飛機活動的范圍,并不屬于太空活 動的范圍。“航天”一般是指人們探索、開發、利用、建設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 空間的一系列太空活動的總稱。“空間”則是更加寬泛抽象的概念,包括宇宙空間、 網絡空間、電磁空間等。其中,與太空意義相近的意思是“外層空間”。因此,英 文文獻中的“space” 一詞通常被翻譯為“太空”、“航天”和“外層空間”,這些概 念表達的意義是相近的,要根據具體語境理解。
1.2戰略的定義
戰略一詞的起源較早,最早是軍事概念。中國春秋時期的《孫子兵法》就詳細 寫到戰略是如何指導戰爭的。著名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其《戰 爭論》中,對戰略作出定義:“戰略是為了達到戰爭目的而對戰斗的運用。”戰略的 三種主要任務為擬定戰爭計劃、擬定各戰局方案及部署戰斗、根據實際戰爭作出必 要修改,即制定總目標、制定小目標、根據實際情況作修改。克勞塞維茨把決定戰 斗的運用的戰略要素適當為五類:精神要素、物質要素、數學要素、地理要素和統 計要素。戰略四原則是重中之重,第一原則是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們所可能動用的 一切兵力;第二原則是盡可能集中兵力在準備作決定性打擊的點上;第三原則是不 可浪費時間,行動快速可以獲得先機;第四原則是用最高的精力來追隨已獲得的成 功。①英國軍事理論家、戰略家利德爾•哈特于1929年出版了《歷史上的決定性戰 爭》(1941 年更名《間接路線戰略》,1954 年更名為《戰略論:間接路線》)。他認 為克勞塞維茨對戰略的定義范圍狹隘,克勞塞維茨的定義使人們認為戰爭是達成戰
①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第一卷[M].商務印書館,1978.
10 略目的的唯一手段。他在《戰略論》(1954)中對戰略下的定義是:“戰略是一種分 配和運用軍事工具以達到政治目的的藝術。”他對戰略的定義包含的范圍更加廣泛, 戰略不僅在戰爭時期需要制定,和平時期也可以為了達成戰略目標制定戰略。①美 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美國國會研究防務問題的高級專家約翰•柯林斯在利 德爾•哈特對戰略定義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大戰略》(1973)中,他 將戰略解釋為“把國家戰略中的全部軍事戰略和其他領域的戰略(政治、經濟、社 會、科技和心理等)中與國防直接有關的部分匯集在一起,就構成大戰略。”他認 為戰略的要素包括利益和目標、政策、手段,其邏輯關系是利益和目標確定戰略要 求;政策提供滿足這些戰略要求的準則;現有的人力物力提供了達成戰略要求的手 段。這些要素綜合起來就形成了大戰略的結構。如果能夠綜合運用好各種要素,有 助于戰略家把現實的目的與手段結合起來,在實施的過程中把風險減少到最低限度。 但同樣需要注意的是,戰略的實施會受到外界的干擾,所以必須經常完善和修補戰 略的內容。②現在,戰略的范圍更加廣泛,從軍事用語演變成對事物進行全局性、 統籌性、多層次的謀劃。在《世界大百科全書》中,戰略是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運 用力量的科學與藝術。③
1.3太空戰略的定義
根據太空的定義,太空戰略又可以稱為“航天發展戰略”、“空間戰略”。新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對太空戰略作出了明確定義:太空戰略,亦稱空間戰略, 是籌劃和指導航天技術、力量發展,對宇宙空間進行探索與利用的方針和策略。④在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編寫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太空戰略被定義為 是一種軍事術語,主要任務是根據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的需要,進入并利用地 球的外層空間,制定各種航天系統特別是軍事航天系統(包括太空武器)的研制、 部署與發展的總體規劃。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太空戰略目的與任務、太空戰略方針和 手段等。⑤
1.4商業太空戰略的定義與范圍
①[美]巴茲爾•亨利•利德爾•哈特.戰略論[M].戰士岀版社,1981.
②[美]約翰•柯林斯.大戰略.戰士岀版社[M], 1978.
③黃日涵,姚玉斐. 國際關系實用手冊.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251.
④軍事科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M].解放軍戰士岀版社,2011.
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M].中國大百科全書岀版社,2007.
11
隨著大國太空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太空商業化成為必然 趨勢。“商業太空”也被稱為“商業航天”。不同學者對“太空商業化”進行了定義。 一些學者認為,航天活動商業化是通過航天活動而獲取商業利益,或者說是以獲得 商業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的航天活動。①有的學者認為,商業航天是指運用商業、市 場模式發展、運營航天項目,并按照市場規律開展航天活動。②還有學者認為,太 空商業化是指利用外層空間提供航天發射、通信、遙感或其他空間服務以及開發空 間產品和資源,以盈利為目的的開發和利用外層空間的活動。③也有的學者認為, 商業航天應包括一切行為主體或法人的以盈利為目的的開發和利用外層空間的活 動。這個主體可以是國家、國際組織,也可以是國企、私企或公私合營企業。④因 此,結合太空戰略與太空商業化的定義,本文將商業太空戰略定義為:國家根據總 體戰略的需要,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太空探索、開發和利用的商業太空活動進行 的總體統籌規劃。
盡管太空商業化趨勢愈發明顯,但是商業太空相關活動與產業具體包括哪些在 國際上尚未達成一致。商業太空活動與產業的范圍十分廣泛。眾多學者對商業太空 相關活動與產業進行分類。一些學者依據北美產業分類系統(NAICS)編碼以及標 準工業分類(SIC),并結合衛星工業協會對衛星工業的分類描述,對美國商業太空 產業進行了范圍界定,認為美國商業航天產業包括衛星制造業、衛星服務業、運載 器制造與發射服務業、衛星遙感業與物流業、地面設備制造業六個部分。⑤還有一 些學者認為,商業航天活動主要包括商業衛星制造、商業衛星發射、商業衛星遙感、 商業衛星導航、商業衛星通訊、亞軌道商業飛行以及太空旅游等。⑥而根據美國太 空基金會在 2006 年發布的《航天報告——全球航天活動指南》,美國太空基金會將 全球范圍內的太空活動及太空產業分為了 6大類31小類。⑦隨著太空商業化的不斷 推進,商業太空新的領域與具體形式將不斷出現。目前,商業太空活動包括傳統的 衛星制造、衛星發射、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衛星電視、航天器制造、 商業發射、載人航天等,還包括太空資源開發、太空旅行、太空材料、太空制藥、 太空運輸、太空育苗等新興領域。從這些商業活動的廣泛分類中可以看出,商業太 空活動盡管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行動,但是太空活動的范圍也與太空軍事力量建設以
①薄守省.中國航天活動商業化之法律架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03):104-109+131.
②徐愛民,張國亭.對我國商業航天測控管理有關問題的初步探討[J]飛行器測控學報,2017,36(03):157-163.
③趙海峰,張超.中國航天商業化及法律政策問題研究[J].國際太空,2017(10):6.
④劉媛媛.論航天商業化趨勢下我國空間法的發展路徑[J].法學論壇,2019,34(05):129-137.
⑤陳杰.美國商業航天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分析[J].中國航天,2007(07):21-23.
⑥劉媛媛.論航天商業化趨勢下我國空間法的發展路徑[J].法學論壇,2019,34(05):129-137.
⑦馮國棟.中國航天產業經濟立法需求及框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0):5.
及民生領域息息相關。這些商業太空活動還包括了國家與國家、國家與企業、企業 與企業、企業與個人等多種形式的合作。
因此,本文基于巴茲爾•亨利•利德爾•哈特的戰略框架以及商業太空戰略的 定義,對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進行系統分析,重點分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 的歷史發展、原因、目標、手段、影響以及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2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起源與動因
1957 年,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
自此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空間的新時期。隨著美蘇兩國在太空領域投入不斷增加, 新的太空技術不斷發展,人類在20世紀實現了發射人造衛星、載人航天、月球登 陸等成就。進入21 世紀,人類太空技術得到了長足進步,并且擴展了太空探索的 范圍,開始了火星探索以及深空探索項目。與此同時,太空也成為了國家間競爭的 新領域。本章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節敘述了二戰后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分析特朗普政府發展商業太空戰略的原因。
2.1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歷史發展
美國總體太空戰略的歷史可以主要分為兩個階段。艾森豪威爾政府至卡特政府 是第一階段,里根政府至拜登政府是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美國重視太空能力在 軍事與民用兩個領域的應用,盡管在商業太空活動上進行了嘗試,但是并沒有形成 具體的戰略文件。到了第二階段,里根政府開始全面開展太空建設,在發展軍事與 民用太空力量的同時,重視太空商業的發展。此后美國政府的商業太空戰略是在里 根政府的基礎之上發展岀來的。本文將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分類標準是美國國家太空戰略文件中規定的商業太空公司與政府的關系及其在太 空商業活動的自主性。
2.1.1準備階段(艾森豪威爾政府至卡特政府時期)
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軌道。美國很快對此做岀 反應。1958 年2 月,美國參眾兩院成立太空委員會,對美國太空研究與發展提供決 策意見。1958年7月29日,艾森豪威爾總統簽署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法案》 (《美國公共法案85-568》),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成立。NASA的成立 對于美國太空技術研發與運用起到了整合化、系統化、規范化的作用。此外,法案 規定“承包商無論是否受雇或指派從事研究、開發或探索工作,其發明只要與政府 太空合同相關,該技術應為美國專有財產。”①根據該法案的規定,自艾森豪威爾政
①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ct of 1958 (Unamended)[R].https://history.nasa.gov/spaceact.html,2004.02.18
14
府至卡特政府時期(1953 年至1980 年)的美國所有商業活動由于專利權的限制, 必須通過政府才能得以進行。因此,商業太空項目必須是政府進行投資,NASA負責 管理,商業公司進行制造。1960年,艾森豪威爾政府公布了第二份太空戰略文件《美 國外層空間政策》,其中涉及了軍事太空計劃以及民用太空計劃,并沒有提及商業 太空計劃的表述。
接下來的幾屆美國政府繼承了艾森豪威爾政府的太空戰略,只在此基礎上做出 較小的改動。在約翰遜政府時期,美國進行了第一次商業太空活動。1965年4月6 日,美國發射了世界第一顆商業通信衛星——“國際通信衛星1 號”。美國第一批 大型商業太空公司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出現。這些商業太空公司通常是從事飛機制造 行業并且擁有龐大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它們將業務拓展到太空領域,承包政府的 太空計劃,例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等。這些 公司成為了當時美國太空項目的主要制造商。尼克松上臺后,十分重視太空技術的 現實應用。1972年1 月5日,尼克松決定實施“航天飛機計劃”。美國國會在1972 年同意撥款55億美元,研制5架航天飛機。通用動力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麥道公司和北美洛克韋爾公司等參與了航天飛機的研發工作。 1978年,卡特總統頒 布的《國家太空政策》(NSC-37文件)中首次出現“商業” 一詞,這是美國第一次 在太空政策文件中提到商業,提出美國重視商業太空活動給國家帶來的紅利。
由此可見,二戰后,美國與蘇聯開展太空競賽,美國更多重視太空在軍事與民 生上的應用。在美國太空政策相關官方文件中并沒有提及“商業”的概念。盡管沒 有太空政策的明文支持,美國太空商業公司已經出現,但是其太空活動受到了國家 太空計劃的限制,其一切技術研發、航天器制造等要接受國家的調配。
2.1.2起步與發展階段(里根政府至克林頓政府時期)
20世紀80年代后的商業太空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被稱為“新太空”。隨著 美蘇戰略對抗進一步升級,里根政府與蘇聯在太空領域展開了更加激烈的競爭。里 根政府是美國太空戰略歷史發展的轉折點。一方面,里根政府宣布實施“戰略防御 倡議”(“星球大戰”計劃),首次公開提出要在太空大規模部署武器。另一方面, 里根政府增設商業部門,確立軍用、民用和商用三個部門一體發展的太空戰略,確 定商業太空戰略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商業太空戰略的內容正式出現在美國太 空戰略文件中。1982年7月4日,里根政府頒布《國家太空政策》(NSDD-42文件), 提出美國太空活動的目標之一是“擴大美國私營部門投資和參與太空有關的活動”,
15
還提出美國太空活動應遵守的第四條基本原則是“鼓勵國家經濟利益對空間能力、 技術和系統進行商業探索的行為。這些商業太空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安全關切、條約 和國際協議。”①1988年2月11 日,里根發布《關于國家太空政策的總統指令》,對 國家太空政策進行了部分修訂。總統令在商業太空部分增加了詳細規定以及具體指 導,規定“美國政府不得排除或阻止一個獨立的、非政府的商業空間部門的繼續發 展。繼續擴大由市場驅動的商業公司在太空的投資,通過發展越來越多的太空商品 和服務為國家帶來經濟效益和支持政府的太空部門。相關太空部門應盡最大可能支 持購買商業太空商品和服務,不得開展可能妨礙或阻止商業部門太空活動的行動, 威脅國家安全或公共安全時除外。商業太空活動應在國家法律、國家安全、國際義 務和公共安全要求的范圍內受到監督或管制。”在具體指導部分提出“美國政府將 為私營公司提供適當的美國太空相關硬件和設施,并鼓勵私營公司進行商業太空冒 險”,“NASA與商務部、國防部和交通部將合作制定和實施具體措施,以促進私營 公司在商業太空領域的發展”。②此外,里根政府還頒布了《航天飛機政策》、《太空 運輸系統》、《商業太空發射法案》等文件,鼓勵太空私營企業參與到太空商業活動 中,拓展與開發太空的商用價值。20世紀 80 年代,第二批美國商業太空公司在里 根政府的太空政策的支持下不斷出現,例如軌道科學公司、太空服務公司等。
20 世紀 80 年代末,在老布什任期內,冷戰結束,俄羅斯太空實力急劇下降, 美國成為太空霸主。老布什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大力發展美國太空事業。老布什 政府頒布了許多與商業太空有關的政策指令,例如《發射服務購買法案》、《商業太 空發射政策》、《商業太空發射政策指南》、《國家太空發射戰略》、《地面遙感戰略》、 《太空探索倡議》等。與里根和老布什政府相比,克林頓政府的商業太空戰略沒有 實質性變化。在1996年《國家太空政策》中明確提出“美國商業太空政策的根本 目標是支持和提高美國在太空活動中的經濟競爭力,同時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 交利益。擴大美國商業太空活動將為國家帶來經濟效益,并為美國政府提供范圍不 斷擴大的太空商品和服務。”“政府太空部門將與商業太空公司簽訂適當的合作協議, 鼓勵和推進私營部門的基礎研究、開發和業務,同時保護所開發知識產權的商業價 值。”③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在太空領域的最大成就是GPS的應用。1996年3月 29 日,克林頓批準《美國全球定位系統政策》,允許太空商業公司更多地向其他國
①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 Directive Number 42, "National Space
Policy," July 4, 1982[R].https://www.hq.nasa.gov/office/pao/History/nsdd-42.html,1982.07.04
②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Presidential Directive on National Space Policy," February 11, 1988[R].https://www.hq.nasa.gov/office/pao/History/policy88.html,1988.02.11
③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R].https://history.nasa.gov/appf2.pdf,1996.09.19
16
家用戶開放GPS服務。20世紀90年代,隨著美國太空遙感與衛星通信市場的開放, 在美國國家需要和政策的鼓勵下,第三批新太空公司如數字地球公司、地球眼公司、 銥星公司、全球星公司紛紛建立起來。
由此可見,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美國商業太空戰略正式起步。商業太空的發 展成為美國太空戰略的目標和原則之一。美國政府試圖通過發展商業太空為國家帶 來經濟效益,并為國家安全與外交戰略服務。但是這一時期的商業太空活動還是以 國家太空計劃為指導,商業太空公司的自主發展能力仍受到限制。
2.1.3全面發展階段(小布什政府至今)
進入 21 世紀,太空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財團、企業和個人能夠參與的 領域。美國政府鼓勵商業太空部門與商業太空公司加深合作,支持商業太空公司自 主進行產業開發,給予了私營公司更多的自主權。太空公司在商業太空活動的地位 與話語權也得到提升。可以說,21 世紀的美國商業太空以一種合作的形式將 NASA 和商業公司聯系在一起。喬治華盛頓大學太空政策研究所名譽教授約翰•洛格斯登 說:“在阿波羅計劃期間,政府付錢給承包商讓他們飛行。”“現在,他們是與 NASA 共同承擔風險的合作伙伴。”①
小布什政府在2006 年《美國國家太空政策》中提到“美國在太空探索和利用 方面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并在民用、商業和國家安全領域建立了堅實的太空基 礎。”“為了增加知識、探索太空、經濟繁榮和加強國家安全,美國必須擁有強大、 有效和高效的太空能力。”在商業太空領域,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的目標是“建立一 個充滿活力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家商業航天部門,以促進創新,加強美國的領 導地位,保護國家、國土和經濟安全”。為此,美國要遵循的原則之一是“致力于 鼓勵和促進美國商業太空部門的增長和創業。美國政府將在符合國家安全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發展商業太空能力。”②此外,小布什在任期間,還相繼出臺了《商業遙 感政策》、《天基定位、導航和授時政策》、《太空運輸政策》等文件。這一時期,新 興太空產業也不斷發展起來,例如太空旅游、小衛星制造等。在政府的支持之下, 第四批商業太空公司紛紛成立,例如藍色起源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維珍銀河公司、天空盒子成像公司、行星實驗室公司等。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 發,美國太空部門預算吃緊,急需降低成本。美國更加意識到商業太空活動的經濟
①Peter Gwynne.US Launches a New Space Policy[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8(09):03-06
②The White House.U.S. National Space Policy[R].https://history.nasa.gov/ostp_space_policy06.pdf,2006.08.31
17
價值。在政府投資減少,但仍需大力發展太空事業的驅使之下,美國政府希望商業 太空公司發揮作用,鼓勵它們脫出傳統太空項目的局限,尋找新的太空產業,進行 太空技術研發,探索太空的未知領域。政府給予了太空公司更大的發展自主性,私 營公司也有了更加靈活的運作方式。為了鼓勵商業太空公司的發展,小布什政府推 出了“商業補給服務計劃”,為太空商業公司的太空項目提供資金扶持。
2011年1月,奧巴馬政府發布《國家太空安全戰略》,表示現在和未來的太空 戰略環境面臨三大趨勢:太空越來越擁擠,并且充滿對抗性和競爭性。美國必須不 斷提升太空能力,與負責任的國家、國際組織、商業太空公司建立太空伙伴合作關 系。①奧巴馬政府積極促進商業太空的發展,在2010年《國家太空政策》中強調, 為促進國內商業航天產業的蓬勃發展,有關部門和機構應:在最大實際能力范圍內 購買和使用商業太空能力和服務以滿足美國政府的需求;積極探索利用創新的非傳 統方式獲取商業太空貨物和服務;通過獎金和競賽等激勵措施,鼓勵商業太空部門 培養更多的技術創新和創業精神;制定太空產業標準和法規,促進公平開放的全球 貿易和商業等等。②其中,奧巴馬政府支持商業太空發展最重要的舉措之一是發布 了《美國法典》的第 51 編(國家和商業太空項目),正式將《聯邦空間法》編入法 典,使空間法成為了獨立的部門法③,為私營公司的商業太空活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法律的保護下,大量風險投資公司進入商業太空領域,為美國商業太空的發展提 供了更多資金與保障。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商業太空公司的地位得到了更大提升。最初,特朗普政府 對太空的態度很特別,盡管特朗普上臺后將太空事宜放在政府議程中的重要位置, 但在2016年總統競選期間卻并非如此。事實上,直到競選接近尾聲時,當時的總 統候選人特朗普才開始提到太空,并強調了任期內要進行太空相關項目。在那之前, 太空問題很少被提及或是含糊其辭的表達。例如,當被問及是否打算增加 NASA 預 算時,特朗普回答說:“現在,我們有更大的問題,你明白嗎?我們必須修補我們 的坑洞。”他還表示,載人火星任務的優先級低于基礎設施建設。值得注意的是,《太 空新聞》雜志曾向還是總統候選人的克林頓進行同樣的提問,他們答案之間的差異 非常明顯。克林頓提供了詳細的論點,而特朗普只提供了模糊的陳述。在美國大選 接近尾聲時,情況開始發生變化,太空問題被更多地討論。在這一過程中,美國眾
①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National Security Space Strategyand Technology Council[R].U.S. Department of Defense,2021.10.11
②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pac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R].https://history.nasa.gov/national_space_policy_6-28-10.pdf,2010.06.28.
③吳曉丹•美國商業外層空間法律制度述評[J].環球法律評論,2013,35(05):168-176.
18
議院科學、空間和技術委員會前主席羅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發揮了重要 作用,他向特朗普提出了太空發展政策建議,例如重組國家太空委員會。特朗普陣 營基本全盤支持了沃克的建議。從那以后,特朗普在大選演講中經常提到太空相關 問題。①
當選總統后,特朗普政府在上臺第一年開始制定其官方太空政策,并支持國會 參與美國太空計劃某些方面的重組過程。2017年12月 11 日,特朗普政府簽署的《空 間政策指令1》將美國太空計劃重新聚焦于人類太空探索和發現,并呼吁NASA “與 商業公司和國際伙伴領導一個創新和可持續的探索計劃,使人類能夠跨越太陽系”。 2018年3月 2 3日,白宮發布的聲明明確表示,美國政府打算完全支持“美國優先” 理念進入外太空領域,并鞏固美國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②2018年5月24日,特 朗普發布《太空政策指令2》,提出改革美國商業太空監管框架,制定行政部門政策, 以確保相關法規促進經濟增長;盡量減少納稅人、投資者和私營企業的不確定性; 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外交利益;確保美國在太空商業領域始終處于領先 地位。③2017年至2020年間,特朗普共發布了六份太空政策指令和一份《國家太空 政策》,支持商業太空的發展。很多商業太空公司都被給予了更大的自主權,發展 空間進一步擴大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綜上所述,美國商業太空戰略經歷了準備、發展、全面發展時期。在準備階段, 美國重視太空在軍事與民用領域的發展,并沒有將商業太空作為太空戰略的一部分, 也沒有在太空文件中明確商業太空的目標、原則和手段等內容。在發展階段,美國 商業太空事業在 20 世紀 80 年代正式起步,此后每屆政府都將商業太空的相關內容 寫入太空戰略文件中。與準備階段相比,政府與私營企業的合作加深,共同發展商 業太空事業。私營企業有了一定的自主權,但其太空活動還要緊跟政府的商業太空 計劃。與此同時,大批商業太空公司紛紛建立起來。進入21 世紀,美國商業太空 進入全面發展階段,尤其是 2008 年金融危機后,美國更加重視商業太空活動為國 家帶來的經濟效益。政府鼓勵商業太空公司自主研發商業產品,參與政府主導的軍 事、民用、商業太空計劃之中。特朗普更是給予了私營公司更大的自由和資金支持。 商業太空公司的蓬勃發展給美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并努力達成美國政府太空戰 略的目標。
①Fabio Tronchetti, Hao Liu.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nd outer space: promoting US
leadership or heading towards isolation?[J]Australian Journal ofInternationalAffairs,2018(5):418-432
②Fabio Tronchetti, Hao Liu.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nd outer space: promoting US
leadership or heading towards isolation?[J]Australian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Affairs,2018(5):418^32
③The White House.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is Reforming and Modernizing American Commercial Space Policy[N]. https://history.nasa.gov/TrumpSPD-2.htm,2018.05.24
19
2.2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發展動因
人類活動的五大空間包括海洋,陸地,天空,太空和網絡空間。太空是國際競 爭的戰略高地。太空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太空活動對人類政治、經濟、 科技、軍事等領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美國太空戰略家埃弗雷特•多爾曼提出: “誰控制了近地軌道,誰就控制了近地空間;誰控制了近地空間,誰就主宰了地球, 誰主宰了地球,誰就決定了人類的命運。”①特朗普政府大力推進商業太空戰略正是 出于美國國內因素和國際因素雙重因素的考慮。
2.2.1美國探索精神的延續
最初登陸美洲大陸的歐洲人懷揣著探索精神和暴富的夢想到達美洲殖民,美國 正是由這些探險家建立起來的。美國一直認為積極探知未知領域的探險精神是美國 精神的重要部分。太空對于人類而言充滿了未知,是人類未來的發展領域與方向。 美國太空探索活動正是繼承了以往的探索精神。這是特朗普政府積極開展商業太空 戰略的精神動因。
太空探索不是美國第一次探索行動。美國廣大的國土面積是通過不斷向外探索 和擴張的結果。美國在北美大陸東海岸的13個歐洲殖民地建立國家后,在接下來 的100年里集中精力不斷向西擴張,直到到達太平洋海岸。18世紀末,在從歐洲殖 民者手中獲得獨立后,美國發展的重心轉向了西部,開始了“西進運動”。1803年, 拿破侖以當時5000萬法郎(折合1500萬美元)的價格將路易斯安那地區賣給美國。 這次購買使美國的領土儲備增加了一倍。然而,路易斯安那州的土地大部分都人跡 罕至且尚未開發。沒有人知道密西西比河西部有什么資源,該如何管理和分配這片 土地。②就像最初人類對于太空的認知充滿空白,需要通過太空活動了解更多太空 信息一樣,在定居西部地區并開發其資源之前,首先需要對該地區進行勘探。同年, 在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的領導下,美國政府派出 了一支探險隊,目的是先于歐洲殖民者之前,對關鍵地理位置擁有主權,在最初的 十三個州之外建立資源地,并尋找一條通往太平洋的路線。在陸軍上尉梅里韋瑟•劉 易斯(Meriwether Lewis)和少尉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的帶領下,這
①李忠林.太空秩序變遷與太空治理難題一基于太空技術的視角[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21(01):142-149.
②Jerry Hendrix, Adam Routh.A SPACE POLICY fo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R].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2021.10.12
20
支探險隊于1804年出發,并于1806年返回。他們的報告使政府得以確定進一步勘 探的優先次序。軍隊向西推進,保護關鍵的交通樞紐和資源。本次的探索活動幫助 美國擴張了領土,建立有限的法律和秩序。后來,為開發西部地區的資源,美國政 府與工業界展開合作,修建了一條橫跨大陸、連接東西的鐵路。其他鐵路自發地連 接了這條干線,美國西部的資源得到了充分開發。①
因此,對于很多美國人而言,對太空的探索可以類比美國歷史上的“西進運動”, 盡管面臨各種失敗的風險,但是一旦成功,將為美國帶來非常豐厚的經濟收益和成 果。
2.2.2美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商業太空活動是利用太空獲取經濟利潤。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發展太空經濟的 方式推動美國國內經濟發展。新美國安全中心作出一個形象的比喻:在1968 年阿 波羅8號登月飛行期間,控制中心問宇航員吉姆•洛維爾誰在駕駛飛船。他回答說, “艾薩克•牛頓”。如今,如果被問及現代太空飛行的動力是什么,特朗普政府應 該回答:“亞當•斯密”,商業太空行業快速發展,資本主義成為了推動創新和增長 的主要引擎。②
一方面,太空產業的發展為美國帶來直接經濟效益。 2006年至2015年間,全 球商業太空活動總額增長巨大,大約增長1000億美元。③具體看來,美國太空基金 會發布的太空報告調查結果顯示,2010至2016年,全球太空經濟總額分別為2765.2 億、2897.7億、3043.1 億、3141.7億、3025億、3290億、3230億、3290億美元。 全球商業活動總金額呈現出明顯的穩步上升趨勢。2010年至2012年間,商業基礎 設施和支持行業的收入分別增長了 13%、22%、6.5%,9%④、9%⑤、11%⑥。2015年和
①Jerry Hendrix, Adam Routh.A SPACE POLICY fo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R].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2021.10.12
②Jerry Hendrix, Adam Routh.A SPACE POLICY fo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R].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2021.10.12
③Jerry Hendrix, Adam Routh.A SPACE POLICY fo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R].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2021.10.12
④Space Foundation.The Space Report 2011 Reveals Continued Space Sector Growth Driven by Commercial Businesses[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1/04/07/the-space-report-2011-reveals-continued-space-secto r-growth-driven-by-commercial-businesses/,2011.04.07
⑤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s 2012 Report Reveals 12.2 Percent Global Space Industry Growth in 2011[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2/04/05/space-foundations-2012-report-reveals-12-2-percent-globa l-space-industry-growth-in-2011/,2012.04.05
⑥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s 2013 Report Reveals 6.7 Percent Growth in the Global Space Economy in 2012[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3/04/02/space-foundations-2013-report-reveals-6-7-percent-growth -in-the-global-space-economy-in-2012-2/,2021.11.05
21
2016年全球商業太空活動創造的經濟價值為2460億①、2530億美元,占全球太空 經濟的76%②。由此可見,商業太空活動為全球創造了巨大的直接經濟價值。另一方 面,發展商業太空不僅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商業太空產品和服務等衍生品 還能為國家經濟發展創造間接經濟價值。商業太空產業能夠為國家提供衛星通訊、 電子導航、商業遙感、太空育種、互聯網等多種衍生服務和產品,為國家發展提供 技術支持,間接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據美國聯邦航空航天局測算,2009 年,美國 商業航天產業的直接經濟價值為348億美元,相關零部件產業的經濟價值為973億 美元,而為這些產業提供服務的房地產、娛樂、保健行業創造的經濟價值高達 762 億美元。綜合計算下來,商業航天產業在一年中產生的經濟價值高達2083億美元, 是太空產業本身價值的7倍,并提供了 100多萬個就業崗位。 ③隨著美國商業太空 戰略的不斷推進,其創造的經濟價值將不斷提升。
由此可見,商業太空活動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每年全球商業太空活動的經濟 收益都在不斷提升。發展太空經濟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2.2.3美國國家安全的保障
美國太空部門與商業太空公司開展應用于軍事領域的太空合作項目,目的是保 障國家安全,維護美國太空領導地位。美國非常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科技給美 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而且新科技通常首先應用于國家軍事實力建設,保護國家和 人民的安全。并且美國必須保障美國的技術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在太空領域也是 如此。商業太空活動能夠為美國研發太空新科技。通過美國太空部門、國防部、商 業太空公司的商業太空合作,美國能夠大大提升太空武器的攻擊和自衛能力。因此, 一旦某一國家的科技實力與美國的差距縮小,都會受到美國壓制。
美國這種擔憂自身科技水平被超越的心態在冷戰中得到了充分展現。二戰結束 后,蘇聯先于美國發射了人造衛星,引起美國的恐慌。美國人擔心蘇聯在導彈、核 彈頭、太空能力、科學技術和制造業方面的協同作戰能力對美國安全造成威脅,也 擔心蘇聯科技發展速度超過美國。這些擔心最終促使艾森豪威爾創建了 NASA。參議 員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回憶道,"當他意識到另一個國家有可能在技
①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 Report Reveals Global Space Economy at $323 Billion in 2015 [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6/06/30/space-foundation-report-reveals-global-space-economy-at-323- billion-in-2015-2/ ,2021.11.02
②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 Report Reveals Global Space Economy at $329 Billion in 2016 [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7/08/03/space-foundation-report-reveals-global-space-economy-at-329- billion-in-2016/,2017.08.03
③高楊予兮,徐能武•商業航天發展與大國關系演進[幾現代國際關系,2020(06):53-60+62.
22
術上超過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時,他感到非常震驚。1957年10月的夜晚,大多數 美國人都和我一樣感到震驚,人造衛星的出現使1957年的美國陷入精神蕭條,并 使我們的聲望降低。俄羅斯技術領先的印象突然上升到令人震驚的程度,而我們自 己的形象卻下降了,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心中。”一位國會議員兼歷史學家 總結道:“要求美國政府采取行動的火焰席卷了全國。”①此后,自艾森豪威爾政府 開始,美國歷屆政府都重視太空領域的發展,尤其是太空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隨著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美國,太空力量的應用早已不再僅限于自衛,還 更多地應用于對外戰爭,獲取美國海外利益。美國是第一個將太空軍事力量應用于 戰爭的國家。1991 年,美國在海灣戰爭中采取的“沙漠暴風”行動被稱為“第一次 太空戰”。此次軍事行動是美國首次將太空系統應用于戰爭之中,是太空軍事力量 發展的轉折點。軍用、商用衛星的應用影響了戰爭的進程。美國利用太空系統為戰 爭的各個階段作了詳細的計劃。商業衛星為太空軍事系統提供輔助,同時將戰爭的 情況進行了全球報道。太空力量的應用使得海灣戰爭迅速結束,世界其他國家也充 分認識到了發展太空力量的重要性與急迫性。進入21 世紀,美國在空襲利比亞軍 事行動、波斯灣掃雷行動等行動中,也使用了通信衛星、導航衛星、偵察衛星和氣 象衛星等等。現代戰爭早已不能離開太空技術的應用。
由此可見,美國大力發展科學技術,鼓勵開展商業太空活動,防止其他國家太 空科技實力超越美國,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發展商業太空是維護美國國家和民眾安 全,擴展美國海外利益的必要手段。
2.2.4國際太空格局的變化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主導國際太空秩序。冷戰結束后,國際太空力量格局不斷 向多極化發展。徐能武教授認為,冷戰的結束改變了國際太空格局,全球太空市場 擴大,商業太空產業趨向國際化。東西方國家之間的商業太空合作已經不再是禁忌, 俄羅斯和中國等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太空產品和服務開始進入國際市場,并憑借 其相對低廉的價格對西方的商業太空市場壟斷形成挑戰,迫使西方國家的商業太空 公司進一步提高技術創新、縮減成本,在整體上促使商業太空產品和服務價格持續 下降。更低的價格為商業太空吸引了更多用戶,用戶通過各種太空服務所獲得的經 濟收益又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用戶群,使太空產業的經濟效益不斷增加。與此同時, 蘇聯解體導致,原本束縛遙感、導航等商業太空服務的最大障礙已經消除。國際關
①Mark Erickson.Into the Unknown Together The DOD, NASA, and Early Spaceflight[R].Air University Press,2021.10.10
23
系的主戰場由政治對抗讓位于經濟競爭,國家間的經濟競爭更趨激烈,并延伸到太 空領域。①因此,盡管美國在太空領域仍處于優勢地位,但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正不斷縮小。
根據美國太空基金會的報告,首先,在政府太空預算上,特朗普政府之前的美 國太空預算的增長率保持在7%左右,但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國家大幅度增加太空 預算,間接拉近與美國的差距。美國盟友的太空預算增長幅度較小甚至出現負增長。 2011年,美國政府太空預算為727.7億美元,總增長率為6%。歐洲航天局(ESA) 增加了 7%。俄羅斯、巴西、印度的太空預算都增加了 20%以上。②2012年,美國政 府太空預算增加了1.3%,但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的預算增加了20%以上,幾個歐洲 國家的預算下降了 25%甚至更多。③2013年,美國政府太空預算下降了 1.7%,而加 拿大、印度、俄羅斯、韓國和英國等國家的預算都增加了 25%或更多。④2014年, 美國政府太空預算小幅增長1.2%。同年,美國政府太空支出金額占全球所有政府的 一半以上。⑤其次,在太空發射領域,俄羅斯的發射次數長期處于首位,中國的發 射次數不斷追趕并超過美國,還有其他國家大力發展太空發射項目,對美國太空發 射產業構成挑戰。2009年至2014年,全球總發射次數分別為78次、74次、84次、 78次、81次、92次。2010年全球發射次數是自2006年以來首次下降。其中,俄 羅斯以31次發射領先,其次是美國和中國,各15次,這標志著中國的發射率首次 與美國并列。⑥2011年,全球太空發射次數比上年增加14%。其中,俄羅斯發射31 次居首,中國19次,美國18次,這是中國發射數量首次超過美國。⑦2012年,全 球太空發射次數比上年下降了7. 1%。俄羅斯以24次發射居首,中國有19次發射,
①高楊予兮,徐能武.商業航天發展與大國關系演進[J]現代國際關系,2020(06):53-60+62.
②Space Foundation.Space Economy Demonstrated its Value As a Creator of Revenue and Jobs in 2011[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2/05/03/space-economy-demonstrated-its-value-as-a-creator-of-rev enue-and-jobs-in-2011/,2021.11.05
③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s 20 1 3 Report Reveals 6.7 Percent Growth in the Global Space Economy in 2012[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3/04/02/space-foundations-2013-report-reveals-6-7-percent-growth -in-the-global-space-economy-in-2012-2/,2021.11.05
④Space Foundation.The Space Report 2014 is Now Available; Provides Dey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2013 Global Space
Industry[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4/06/02/the-space-report-2014-is-now-available-provides-defini tive-perspective-on-the-2013-global-space-industry/,2021.11.05
⑤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 Report Reveals Global Space Economy Climb to $330 Billion[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5/07/07/space-foundation-report-reveals-global-space-economy-c limb-to-330-billion/,2021.11.05
⑥Space Foundation.The Space Report 2011 Reveals Continued Space Sector Growth Driven by Commercial Businesses[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1/04/07/the-space-report-2011-reveals-continued-space-secto r-growth-driven-by-commercial-businesses/,2011.04.07
⑦Space Foundation.Space Economy Demonstrated its Value As a Creator of Revenue and Jobs in 2011[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2/05/03/space-economy-demonstrated-its-value-as-a-creator-of-rev enue-and-jobs-in-2011/,2021.11.05
24
美國有13次發射,中國連續第二年發射率高于美國。①2013年,全球太空發射比上 年增加了 4%。俄羅斯發射32次居首,美國發射19次,中國發射15 次,歐洲發射 7 次。這是在發射次數少于中國兩年后,美國再次升至第二位,部分原因是美國商 業太空供應商向國際空間站發射貨物補給的節奏加快。②2014年,全球發射的衛星 總次數比2013 年下降13. 6%,部分原因是軍用衛星發射數量減少。俄羅斯32次的 發射次數仍然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美國發射了 23次,歐洲發射了 11次。③最后, 在太空就業上,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前,美國太空勞動力不斷減少,而其他國家太空 勞動力規模不斷擴大。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數據,2006年至2013年,美 國太空勞動力減少了約14%,失去了近40000名太空專家。④2009年至2012年,美 國太空勞動力人數分別為259996人⑤、252315人、242724人、234173人,與上一 年相比分別下降了 3.0%、3.8%、3.5%。勞動力數量因部門而異,有些太空部門勞動 力數量在增長,還有一些則在收縮。NASA的公務員隊伍從2012年的18709人減少 到2013年的18167人⑥,再減少到2014年18068人⑦,分別下降2. 9%和1%。美國 太空勞動力規模連續下降,與之相對應的是,歐洲、日本等其他國家太空勞動力規 模提升,不斷縮小與美國的差距。歐洲的太空勞動力繼續增長,2005 年至2015 年 10年間增加了 7600名員工。日本在2011年和2012年整體太空勞動力增長了 7. 5%⑨、
①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s 2013 Report Reveals 6.7 Percent Growth in the Global Space Economy in 2012[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3/04/02/space-foundations-2013-report-reveals-6-7-percent-growth -in-the-global-space-economy-in-2012-2/,2021.11.05
②Space Foundation.The Space Report 2014 is Now Available; Provides Dey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2013 Global Space
Industry[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4/06/02/the-space-report-2014-is-now-available-provides-defini tive-perspective-on-the-2013-global-space-industry/,2021.11.05
③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 Report Reveals Global Space Economy Climb to $330 Billion[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5/07/07/space-foundation-report-reveals-global-space-economy-c limb-to-330-billion/,2021.11.05
④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 Report Reveals Global Space Economy Climb to $330 Billion[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5/07/07/space-foundation-report-reveals-global-space-economy-c limb-to-330-billion/,2021.11.05
⑤Space Foundation.Space Economy Demonstrated its Value As a Creator of Revenue and Jobs in 2011[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2/05/03/space-economy-demonstrated-its-value-as-a-creator-of-rev enue-and-jobs-in-2011/,2021.11.05
⑥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s 2013 Report Reveals 6.7 Percent Growth in the Global Space Economy in 2012[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3/04/02/space-foundations-2013-report-reveals-6-7-percent-growth -in-the-global-space-economy-in-2012-2/,2021.11.05
⑦Space Foundation.The Space Report 2014 is Now Available; Provides Dey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2013 Global Space
Industry[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4/06/02/the-space-report-2014-is-now-available-provides-defini tive-perspective-on-the-2013-global-space-industry/,2021.11.05
⑧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 Report Reveals Global Space Economy Climb to $330 Billion[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5/07/07/space-foundation-report-reveals-global-space-economy-c limb-to-330-billion/,2021.11.05
⑨Space Foundation.Space Foundation's 2013 Report Reveals 6.7 Percent Growth in the Global Space Economy in 2012[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3/04/02/space-foundations-2013-report-reveals-6-7-percent-growth -in-the-global-space-economy-in-2012-2/,2021.11.05
25
11%①。
因此,國際太空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美國太空領先地位受到了來自俄羅斯等老 牌太空實力強國,中國、印度等新興太空行為體,甚至日本、歐洲等美國盟友的挑 戰。美國必須通過大力發展商業太空,維護現有國際太空力量格局,保持美國在太 空領域的絕對優勢。
綜上所述,從美國國內因素的角度看,首先,美國自建國以來都有探索與開拓 未知的精神,太空作為人類未知領域得到了美國的重視;其次,發展太空經濟能夠 為國家帶來巨大經濟價值;最后,美國發展商業太空是維護國家安全必要手段,必 須保證太空技術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掌握戰略主動權。從國際層面的因素看,美 國太空地位面臨來自其他國家的挑戰,美國太空力量發展速度下降,而其他國家太 空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美國的領先地位受到了威脅。因此。特朗普政府大力推進商 業太空發展,努力擴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恢復美國在太空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
①Space Foundation.The Space Report 2014 is Now Available; Provides Dey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2013 Global Space
Industry[EB/OL].https://www.spacefoundation.org/2014/06/02/the-space-report-2014-is-now-available-provides-defini tive-perspective-on-the-2013-global-space-industry/,2021.11.05
26
3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內容
太空戰略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目的、方針和手段等。本章結合特朗普政府發布 的總統令以及《國家太空政策》等太空領域的官方文件,對特朗普太空戰略在商業 領域的目標、手段與實施進行詳細分析。
3.1 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目標
特朗普政府積極推動商業太空戰略的發展,目的是通過發展商業太空,增強美 國太空探索和資源開發的能力,促進美國經濟繁榮和科技進步,利用商業太空開發 的新技術,推動太空民用、軍事領域的建設,提升美國太空能力,維護美國及其盟 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確保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
3.1.1確保美國太空領導地位
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第一個重要目標是維護美國太空利益,確保美國在 太空的領先地位。一直以來,美國太空力量始終處于領先地位,但美國與其他國家 的太空力量的差距正不斷縮小。例如,美國載人太空探索的發展并不順利。20世紀 60 年代,美國載人太空項目與阿波羅項目代表著美國載人太空的光輝歲月。2011 年 7 月,美國“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執行完最后一次飛行任務后,美國喪失了 把宇航員獨立送入太空的能力,此后美國的載人航天項目不得不選擇與俄羅斯進行 合作。在特朗普政府上臺的有限時間里,他承諾讓美國在太空領域再次偉大,確保 美國在太空繼續保持領導地位。時任副總統彭斯表示:“在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 美國將再次在太空領域的各個方面發揮領導作用。正如總統所說,太空是‘美國下 一個偉大的邊疆'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命運。”①因此,如何防止美國太空領先 地位旁落,擴大美國的太空優勢,重振美國太空力量成為了特朗普政府的重要目標。
2018年3 月23日,特朗普政府在《國家安全戰略》中表示美國要實現太空領 先的目標,在2020年《國家太空戰略》中提出,“如果任何對手威脅我們從太空獲 得的利益,美國將動用一切國家力量來制止,并在必要時通過太空力量戰勝太空敵
①Fabio Tronchetti, Hao Liu.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nd outer space: promoting US
leadership or heading towards isolation?[J]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8(5):418-432
27
對行為。”①在《關于國家太空政策的聲明》中,特朗普政府指出“新國家太空政策 是我的計劃,行政部門將致力于促進美國太空利益,造福美國人民。太空政策為美 國的太空活動指明了明確的方向,重申我們在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和我們作為世界 上最重要的航天國家的地位。”“根據這一新政策,美國將繼續增進國家太空利益, 并引領開創人類在月球、火星、甚至更遠的深空永久存在的新時代。”②
3.1.2促進美國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
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商業太空戰略帶動美國國內經濟繁榮與技術發展,這既是 特朗普政府的目標,又是基本政策。冷戰結束后,經濟和科技競爭成為了大國博弈 的主要方式,商業太空也成為國際競爭的主要舞臺。航天大國大力推動商業太空發 展,直接刺激太空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太空技術的發展有利于推動經濟繁榮,經 濟繁榮又為太空技術的革新提供資金支持。
具體看來,一方面,特朗普政府通過發展商業太空戰略,鼓勵商業太空公司大 力發展新太空技術,推動國家技術進步,保持美國在太空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2020 年《國家太空戰略》明確提出,美國應“保持和擴大美國在發展創新空間技術、服 務和運營方面的領導地位。與志同道合的國際和私人伙伴合作,防止敏感的太空能 力轉移給那些威脅美國、美國盟友以及支持的太空工業基地利益的行為體。”③另一 方面,特朗普政府十分重視發展太空經濟,挖掘太空的商業價值。在公布太空政策 時,特朗普政府明確表示,其太空雄心不僅是為了國家威望,也是為了商業。④2020 年《國家太空戰略》提出,“為了擴大美國太空商品和服務,創造新的國內外市場, 美國應促進和激勵私營工業的發展,加強和維護美國作為國際太空商業行為體首選 的全球伙伴地位。”⑤在《關于國家太空政策的聲明》中指出“展望未來,美國將自 豪地鼓勵和促進美國商業太空部門的持續增長。這將為美國創造新的市場,激勵創 業精神,同時維護和發展美國的核心利益。”⑥
3.1.3推動太空探索和資源開發
①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pac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R].https://history.nasa.gov/NationalSpacePolicy12-9-20.pdf,2020.09.09
②Administration of Donald J.Trump.Statement on the National SpacePolicy[R].TheWhite House,2020.09.09
③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pac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R].https://history.nasa.gov/NationalSpacePolicy12-9-20.pdf,2020.09.09
④Peter Gwynne.US Launches a New Space Policy[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8(09):03-06
⑤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pac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R].https://history.nasa.gov/NationalSpacePolicy12-9-20.pdf,2020.09.09
⑥Administration of Donald J.Trump.Statement on the National SpacePolicy[R].TheWhite House,2020.09.09
28
太空對人類充滿了未知,并且擁有無盡的資源。特朗普在鼓勵商業太空企業開 發太空新科技,拉動經濟發展,爭奪國際市場的同時,還鼓勵私營企業開展太空探 索行動,搶占太空資源,這是特朗普政府推動太空商業化的重要目標。
首先,增加美國太空探索的范圍有利于維護美國在太空領域的優勢地位。美國 新美國安全中心報告稱,太空探索可能是美國復興的關鍵。美國太空探索曾面臨了 巨大的挑戰。美國總統肯尼迪曾表示,“美國應該致力于在這十年間實現人類登陸 月球并將其安全送回地球的目標。”1969年7 月20日,美國登月成功。后來又派出 9 次登月探險行動,其中 6 次登陸月球表面。隨后,美國政府決定取消最后三個月 球任務,并將NASA的重點轉移到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和航天飛機上。在過去的45年 里,美國一直被束縛在低地球軌道上,甚至沒有能力將自己的宇航員送入太空。“偉 大的國家做偉大的事,直到他們不再偉大。”①因此,特朗普政府鼓勵國家太空部門 和商業太空公司進行太空探索。“人類對月球、火星和其他地方的探索已經成為全 球競爭的重要方面,當前美國處于有利地位,并且必須在太空領域的國際競賽中保 持領先地位。”②
其次,太空資源開發能為美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根據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報告, 隨著進入太空的機會增加,美國國家太空部門和商業太空公司可以通過開發包括月 球、火星、近地天體和小行星帶在內的許多地方獲得經濟利益。③一方面,太空資 源能夠直接創造巨大經濟價值。據估計,開發小行星資源的經濟價值達數萬億美元, 還能使人類擺脫對地球資源的依賴。高盛公司為投資者提供了一份長達98頁的文 件,詳細說明了小行星采礦的可行性和盈利情況。盡管大多數資源豐富的小行星位 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但是近地天體也有著豐富的資源。商業太空探索的 目的不僅是要把太空原始資源送回地球,還要把它們送到月球、火星或軌道上的前 哨基地,用來制造用于太空活動必要的設備和基礎設施。④另一方面,太空資源能 夠應用于制造行業。在中國制造業占據全球最大份額以及美國制造業不景氣的情況 下,新的資源將極大地推動美國制造業的發展。僅月球就擁有豐富的資源,這些資
①Jerry Hendrix.Space Exploration Could Be the Key to America's
Renewal[EB/OL].https://www.cnas.org/publications/commentary/space-exploration-could-be-the-key-to-americas-rene wal,2018.03.01
②Jerry Hendrix, Adam Routh.A SPACE POLICY fo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R].Center for a NewAmerican
Security,2021.10.12
③Jerry Hendrix, Adam Routh.A SPACE POLICY fo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R].Center for a NewAmerican
Security,2021.10.12
④Jerry Hendrix, Adam Routh.A SPACE POLICY fo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R].Center for a NewAmerican
Security,2021.10.12
29
源能夠用來制造汽車、手機等各種電子部件。①
最后,從更長遠的視角看,太空探索與資源開發對人類的未來發展起到重要作 用。國家戰略的基本目標往往是確保國家的生存,而太空戰略則要更進一步。科學 事實表明,地球上曾經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一旦再發生地球大滅絕事件,太空 能夠成為人類的退路。通過太空探索,人類可以掌握太空技術,確保人類和其他地 球物種的生存。新美國安全中心的研究認為,美國先要成功登月,并發展能夠長久 留在月球的能力,進行原材料開采,然后建立一個通向地球的運行軌道,生產可重 復使用的跨行星飛船,用于運輸和移民。月球擁有充足的資源,并且地球衛星的重 力較低,將建筑材料送入軌道的成本更低。再加上航天器已經可以重復使用。未來, 航天器還可以多次往返地球和火星之間。這些工作都完成后,人類的生存才能得到 保障。因此,新美國安全中心建議,在制定政策時,特朗普政府可以以國家安全的 名義進行必要的投資,為美國在太陽系其他地方建立據點鋪平道路。②
因此,特朗普決心開展太空探索,重新建立美國太空探索與資源開發能力。2017 年12月 11日,特朗普簽署《太空政策指令1》,這是一項由美國主導的、與私營部 門合作伙伴合作的綜合計劃,用于人類重返月球,繼而進行火星及其他區域的任務。 該指令要求NASA “與商業和國際合作伙伴一起領導一項創新和可持續的探索計劃, 以實現人類在整個太陽系的擴張,并將新的知識和機會帶回地球。”③特朗普表示, “今天簽署的指令將使美國的太空計劃重新聚焦于人類探索和發現,這是自 1972 年以來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并進行長期探索和使用的第一步。這一次,我們不僅將 插上我們的旗幟,留下我們的足跡,還將為最終的火星任務奠定基礎,也許有一天, 我們還將前往更多的宇宙空間。”④
3.1.4提高美國民眾生活質量
特朗普政府鼓勵商業太空公司開發太空新科技和服務,其中的部分技術也要運 用于民生領域,提升美國民眾的生活質量,增強美國凝聚力和價值觀傳遞。發展商 業太空產業能夠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在全球范圍內,太空技術和服務廣泛應用
①Jerry Hendrix, Adam Routh.A SPACE POLICY fo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R].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2021.10.12
②Jerry Hendrix, Adam Routh.A SPACE POLICY fo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R].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2021.10.12
③Karen Northon.New Space Policy Directive Calls for Human Expansion Across Solar System[EB/OL].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new-space-policy-directive-calls-for-human-expansion-across-sola r-system,2017.12.12
④Karen Northon.New Space Policy Directive Calls for Human Expansion Across Solar System[EB/OL].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new-space-policy-directive-calls-for-human-expansion-across-sola r-system,2017.12.12
30
于氣候監測、城市規劃、環境管理、災害預警、教育醫療等民生方面,創造了極大 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2018年6月18日,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汀表 示“特朗普總統發布的太空指令,以及總統對我們國家太空工作事務的熱情,正在 為我們所有人在太空領域擁有光明未來提供堅實的基礎。”①2020年《國家太空戰略》 提出,美國應“通過培育和發展太空科學和經濟實力,包括太空和地球資源的發現、 管理和利用,提高全人類的生活質量;太空和地球天氣和環境監測與預測;災害監 測、預測、響應和恢復;行星防御等。”②
3.1.5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利益
美國將太空視為國際競爭的戰略高地,特朗普政府商業太空戰略的第五個目標 是通過商業太空新技術,維護美國及其盟友的國家安全和太空利益,維持美國太空 霸權,并使“美國再次偉大”。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帕特里克•沙納漢(Patrick M. Shanahan)在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舉行的第35屆太空研討會上提出,盡 管太空曾經可能是平靜的,但現在可能不再如此。“我們正處于大國競爭的時代, 下一場重大沖突可能就發生在太空。”“太空不再是避難所,現在的太空是一個作戰 領域。”美國太空軍事和國防工業專家應積極研究太空技術,以確保在競爭者對美 國提出挑戰的情況下美國能夠保持太空主導地位。③2020年《國家太空戰略》提出, 美國應“領導、鼓勵和擴大在太空活動方面的國際合作,以擴大和延伸全人類的太 空利益;進一步為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空間;保護美國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利益;推 進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加強對太空信息和服務的獲取。”
高校學術論文網提供專業的碩士畢業論文寫作、畢業論文輔導寫作、博士論文寫作發表、碩士論文寫作發表、SCI論文寫作發表、職稱論文寫作發表、英文論文潤色的服務網站,多年來,憑借優秀的服務和聲譽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為畢業生解決寫論文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