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電子商務對我國服裝出口帶來的商機與挑戰

    發布時間:2018-08-27 11:14
    引言
    隨著互聯網絡的發展,電子商務從一個比較陌生而且抽象的詞匯開始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在近年來,電子商務的作用又上升到一個宏觀的層面。具體表現在紡織服裝業,尤其以其國際貿易中的出口方面。電子商務與服裝業作為新興與傳統的兩個有代表性的行業,在新世紀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契合點,進行有機結合使得二者都有飛躍式的發展,尤其是體現在電子商務給服裝業帶來的變革上,有諸多商機與優勢,同時也要去面臨一些問題。
    1.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現狀
    1.1服裝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盡管服裝業是相對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其經營模式與電子商務的結合并不是一個新的課題。早在上世紀九十世紀在國外的某些國家已經研究出服裝業的電子業的經營模式并且加以實踐,例如GAP休閑服裝的銷售在1996年建立銷售網站并且與21世紀初將服裝市場推向國際,而網絡銷售一直是該品牌的重要銷售渠道之一。同時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GAP也逐漸創新了許多網站的功能,網上試穿是其最有特色的功能之一。
    在國內,相對于國外來說起步較晚,但二十世紀末的信息風暴引起了相關學者對于電子商務的重視,并且結合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摸索出了一種有特色的B2B模式。但是直到2003年淘寶經營模式的成功,這種模式才得到了普遍的認可與廣泛應用。2013年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信息統計部發布了《2012-2013中國紡織服裝電子商務發展報告》,其中指出2012年紡織服務行業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1.85億萬元,同比增長32.14%,占全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的23.08%,繼續保持領先地位;2013年上半年,紡織服裝行業電子商務交易額為1.10萬億元,預計全年將達2.55萬億元。紡織服裝電子商務交易產品的種類覆蓋廣,產品樣式多等因素使得服裝行業的電子商務成為電子商務交易中最為活躍的部分。
    從國內外情況對比來看,國內對于電子商務與服裝業的結合還不成熟,模式也較為單一化。國內外對于電子商務對于服裝業出口的結合重視性還不夠高。紡織服裝行業的出口與電子商務的結合是電子商務對于服裝業影響的一種具體表現,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這種表現會引起廣泛的關注。
    1.1.1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
    據資料顯示,我國的紡織網站已經匯集了國內外數以萬計的紡織業企業名錄信息。隨著紡織電子商務網站的不斷更新,加快了我國紡織出口的快速發展。
    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然而在近幾年才開始蓬勃興起并散發出勃勃生命力。我國一向是服裝出口大國,金融危機給該行業的影響也正日益消弭,為了追求服裝出口的穩步發展以及進一步的結構改革,亟需一種新的發展模式。電子商務在國內各行業的成功商業模式實踐使得電子商務給我國服裝出口貿易帶來商機成為可能性,同時也應該注意應對隨其出現的新的挑戰。
    1.1.2國內服裝業電子商務的特點
    近幾年來,我國服務業的電子商務交易量已經超過其他產業,成為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我國由于服務業的電子商務起步晚,發展基礎還很薄弱,因此也具有一些特征:其一,中東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電子商務交易量遠大于西部地區;其二,主要交易額集中在中檔服裝品牌。前者的原因是受到西部交通以及網絡等基礎設施條件的兼職,而后者的現象與主要用電子商務方式消費人群的特點所決定的。
    1.1.3國外服裝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國外服務業電子商務的現狀主要表現在眾多品牌公司通過互聯網交易的情況。從宏觀的角度看,國外經濟發達的國家已經將電子商務與服裝業交易流程已經進行了明確的整合分類,表現在交易過程中網站的分類情況。具體來講,將服裝行業交易從上到下有四個不同的平臺,分別是:地市級政府類網站、紡織原料及設備網站、服裝交易的第三方網站、服裝品牌的官方網站。明晰的網站分類從政策規定、制作流程、交易現場、品牌宣傳的角度來促進服裝業電子商務的發展
    1.2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產業結構情況
    我國整體出口產業結構從總體上情況是在外貿上處于長期性的逆差,主要是靠數量的增長拉動增長,出口商業的附加值較低。而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產業結構與總體情況有著一致性。原因在于紡織服裝業是勞動密集性產業,在附加值上沒有質的改變,勞動力成本低仍是根本原因。據統計,2004年我國紡織品以及服裝出口總額為974億美元,占商品總出口額的19.3%左右。服裝業電子商務的出口主要是中小紡織企業為主,不僅在電子商務技術上有局限性,并且品牌意識不夠高,造成成為國外品牌的“加工廠”的局面。而具有生產品牌的企業,由于生產線的流程不完善,服裝樣式種類不多,能夠出口的數量十分有限而且質量不高。相關人員統計,沒有任何一家自有品牌出口的額度能占總出口額的0.5%。
    1.3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地區結構情況
    出口的地區結構方面與地域的經濟條件有密切的聯系。對于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情況來講,地域的交通及網絡設施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在我國,東西比較,西部地區的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還不發達是收到了當地基礎設施條件的限制;同一地區比較,由于自主品牌的缺乏,存在低價勞動力惡性競爭的現象,最終的結果是地區之間的紡織服裝業商品雷同化,又反過來形成激烈競爭的局面。
    2電子商務給我國服裝業出口帶來的商機.
    電子商務與我國傳統紡織服裝業的結合會對于服裝業的產業結構進行變革式的重組,給其他關聯產業也帶了巨大的變革。與傳統的出口貿易模式相比,電子商務對我國服裝出口帶來的商機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1資金流通方面
    2.1.1降低交易環節成本
    傳統的貿易模式從廠商出發要經過諸多的代理商,營銷鏈極為漫長。特別是紡織服裝業的出口要經過廠商、批發商、零售商、國內外代理商等環節,不僅時間漫長,而且人事成本較高,在營銷的過程中可能還會出現商品質量的損耗。服務業的電子商務出口可以將中間環節消除,轉變為廠商與相關代理商的兩點營運模式,不需要其他中介的涉入,節省了時間的資本。從服裝業的特性上來看,在電子商務的過程中,對于服裝樣式、顏色以及數量的選擇都有著便利的特點,也便于廠商根據代理商的要求對于商品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減少損耗的可能性。因此,紡織服裝業的電子出口模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的成本資金。
    2.1.2減少存貨存儲費用
    電子商務的特點之一在于信息的更新性與時效性。因此不同于傳統銷售模式,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中,可以減少存貨占用的成本以及存儲的費用。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中,由于各種手續流程復雜,在大批服裝制成之后很大可能面臨貨物壓倉的情況并且短期難以解決問題,貨物運轉的目的也不強。在電子商務普及之后,廠商和代理商可以雙向搜索并進行交易,存儲貨物的時間可以大大縮短從而直接導致了倉庫費用等一些管理費用的減少。
    2.1.3加快流通資金流轉
    以互聯網為傳播途徑進行一系列的商業活動可以直接簡化交易流程。傳統的貿易模式往往需要相當的時間段來完成合同和提單等標準格式文件的傳遞以及其他交易流程。對于紡織服裝業的電子出口方面,廠商和代理商可以在網上直接辦理訂購、談判、簽約、備貨、領證、報關、保健、租船訂艙、交稅、保險、支付結算、退稅等各商務貿易的相關手續,大大解放了交易的時間。同時,由于過程的簡化,也可以間接帶動金融及稅務等相關部門的辦公效率。資金的周轉速度加快,可以節省資金的利息,有利于下一步商業活動的運轉。
    2.2客戶服務方面
    2.2.1辦公周期延長,客戶滿意度提高
    由于出口貿易涉及國家的地理差異,難免會有時差所帶來的問題。在傳統出口貿易的情況下,往往因此不能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商務談判或者商務流程的效率不高,即使是時差差異較小情況下,也會因為公司辦公時間的交錯而錯過數額不小的交易。在電子商務的情況下,對于辦公地點的要求沒有限制,使得交易在時間上拓展了范圍。在服裝業出口的方面,各大品牌廠商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網站,國內外交易商都可以通過這個途徑對于服裝的各種屬性情況進行全天二十四小時時間段的咨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企業合理安排輪班制度的前提下,電子商務可以使得訪問者滿意度提高,從而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2.2.2縮短交單結匯時間,簡化交易手續過程
    傳統的出口貿易流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來形成、修改、傳遞紙面文件。據統計資料表明,一筆跨國間的出口貿易業務中不少于有四十六種不同的單證,加上正副本共有360份以上,每年國際貿易中產生的紙質文檔需要以億計數。在傳統的國際交易流程中,單證輸入的工作盡管難度比較低,但由于繁雜并且重復,出錯率是十分高的,出現的差錯會給正常的貿易流程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在紡織服裝業電子商務的出口貿易中使用電子單證來取代傳統的紙面單證,大大減少了單證輸入的工作,簡化了業務的流程,使得廠商與代理商之間的交易更為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在服裝出口中使用電子商務處理單證可以節省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費用,同時文件的傳遞速度也提高了81%,件處理成本降低了38%,因差錯造成的損失也減少了近三成。
    2.3服裝行業方面
    服裝業的電子商務出口貿易對于服裝業的本身也有著促進的作用。
    2.3.1服裝行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電子商務在引用到服裝行業的最初始的目的是提高業務的水平。盡管許多服裝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對于網站的建設還是處于初期階段,但是工作的效率已經有了質的提升。也就是說,電子商務與紡織服裝業的結合不僅僅是通過網絡來進行銷售的便利途徑,還可以對于企業內部的供需、銷售以及采購等情況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使得日常的銷售情況得到穩定的保障。因此,對于服裝企業網站的建設不應該只是停留在對外的銷售方面,還應該建立對內部開放的模塊。在整體提高服裝業的管理水平之上,來拉動交易量的穩步增長。
    2.3.2服裝行業銷售機會的增多
    在經濟貿易的過程中,信息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在國際貿易的市場上,由于受到地域和時差的限制,交易的消息往往很難準確的獲得,有時時效性也難以保證。電子商務作為一種網絡的交流手段,將服裝交易的信息網覆蓋了全球的各大品牌,以網絡為媒介獲得更多具有價值的交易信息。服裝企業在擁有大量的有效信息會后,就可以獲得相應數量多的銷售機會,對于我國品牌建設不成熟的情況來說,電子商務使得中國服裝市場在國際范圍內的擴充具有可能性。
    2..4市場競爭環境更加公平
    中小型服裝企業受到周轉資金的限制,在傳統的國際貿易中,往往輸在了起跑線上,即使在樣式及造型上有自主的創新與特色也難以進一步發展,基本只能大量進行大型服裝企業的加工制作的工作,限制了在國際市場發展的道路。紡織服裝業的電子商務對于傳統貿易活動中的信息、物質以及時空的帶來的局限都有所突破。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實現國際貿易中的信息傳遞和共享,可以便捷的了解全球服裝業交易的模式與發展共享,在潮流之前先發制人制定全球性質的經營戰略,擴寬了競爭的范圍,促進了良性的競爭。總體來講,中小型企業獲得了同大型企業共同的競爭機會,而資金比較薄弱的地區,也能夠通過電子商務抓住服裝設計的先機。
    3.電子商務于我國服裝業出口面臨的挑戰
    電子商務論文與服裝出口之間的結合,由于二者傳統的屬性差異比較明顯,難免會在磨合期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就是電子商務也會給服裝業帶來挑戰。除了由于二者的結合而帶來的新的問題,傳統服裝出口的舊問題也不應該忽視。具體來講,有如下幾個方面。
    3.1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管理的問題
    有關電子商務的工作是一個新興的職業范疇,對于其管理也存在著一定問題。這就意味著管理人員與管理觀念這兩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3.1.1管理人才稀缺
    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是一項新興并且正在蓬勃發展的行業,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亟需大量的具有專業知識人才來進行管理。紡織服裝業的電子商務活動需要綜合性的人才,具體來講就是需要擁有服裝類相關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計算機操作的水平。然而,從目前我國的教育情況來看,由于專業性針對性比較強導致綜合能力及施加能力比較差。另外,在服裝出口方面需要大量的創新性人才來共同合作開創質量好樣式新的服裝品牌,在這一方面的人才也只能靠國外院校的引進,本土培養的卻很少。
    3.1.2管理意識不強
    國內仍有大部分的服裝企業的管理意識仍然停留在傳統的貿易模式之上。原因是各種各樣的,主要是擔心電子商務出口交易中的安全、高層電子商務管理的水準還不夠等。傳統管理觀念的遺留總某種角度上可以作為電子商務的參考,但是在信息化開放的現在,如果不對管理模式深化升級,傳統的觀念將會成為交易的負擔。另外,由于電子商務管理意識不強也會使得企業對于網站建設的投入不足、互動能力差,最終難以形成服裝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
    3.2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平臺的問題
    我國的電子商務起步晚并且基礎薄弱,因此在電子商務的建設的初期,平臺建設的技術問題是值得關注的,同時在技術的基礎之上,正確的建設理念也是不應該忽視的問題。
    3.2.1平臺建設水平低
    盡管目前國內諸多的服裝品牌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官方網站,但是網站平臺的建設水平仍是參差不齊。一些紡織服裝企業過分依賴傳統的交易模式,只是注冊了企業的網站域名,在后期沒有建設,使得網站的信息陳舊并且安全性差。另一些企業盡管已經初步具有電子商務交易的觀念和意識,但只是突出在辦事效率比較高的出口貿易上進行建設研發,并沒有對于網站的綜合服務模式進行全面的發展,僅僅停留在單純的進出口貿易上。在對于新的資源與技術的合并上并沒有相關的意識來進一步發展企業的官方網站。
    3.2.2平臺宣傳意識不高
    平臺的內容建設不充實。有部分的紡織服裝企業的官方網站之間存在雷同,只是出于簡單的信息發布和交流階段,網站的主要內容沒有自身的特色,而是對于企業理念等枯燥的講解,并不能突出為客戶服務的理念。服裝的電子商務不僅是要面對出口貿易,也要針對國內的客戶來定位。出于這兩方面的考慮,服裝業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在國內的情況是缺少有特色的宣傳理念與實用性不強的兩個問題。并且服裝業的電子商務盡管對于中小型企業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對于大型企業的,但是也是受到理念與資源的限制,中小型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很難有自己的開發空間,宣傳理念也不能有效地傳遞。
    3.3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法規尚未完善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以及各種問題的出現,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逐漸關注,也出臺了一系列的關于互聯網安全、經營許可等電子商務的法規體系。但是由于仍是處于發展的初期,各種問題還會存在,例如對于電子商務的合同缺乏合理的認證,對于在電子商務中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也沒有詳細的條例來進行限制管理等。服裝企業在沒有得到法律法規的安全保障下,缺乏對于電子商務發展的信心與安全感,阻礙了其進一步的發展。同時,在客戶的方面,信任度也相對缺乏。對于現在媒體上傳播的電子商務欺詐的新聞,客戶在效率和安全之間往往會選擇后者,這也使得客戶和企業之間缺乏信任而矛盾頻發。在沒有全面的法規保障之下,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的發展也很難有進展。
    4.面臨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挑戰的相關對策
    4.1提高信息化意識,普及教育
    目前,國內各個高校已經開始將電子商務作為專業,從近幾年招生教育情況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世界第一個設立電子商務碩士學位的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米歇爾教授認為,如果要經營望山商務,就需要了解許多商務知識,同時還需要懂得許多技術方面的知識;否則,就需要雇傭更多的技術人員,從而無法集中管理,最終為別人所左右。我國的紡織服裝業電子商務方面需要培養大量急需要懂互聯網技術又要熟悉經貿業務流程的復合型人才。各級政府可以組織服裝企業同當地高校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并且三方共同制定培養計劃與方案,給學生提供一個有實踐意義的工作環境,有針對性、實踐性、綜合性的進行教學與學習;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分撥去合作企業進行實地的工作。總體來講,就是全力落實技術全真模式下的頂崗的學校企業雙主體共同管理建設建材培養機制。在新的時期里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的紡織服裝知識、熟練經濟貿易的相關流程操作、對于服裝市場有著洞察力的創新性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以專業人才的力量來推動服裝業電子商務出口貿易的發展。
    4.2加快創新式研發,保證水準
    紡織服裝企業應該加強對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重視性。電子商務不僅僅是代表著一種新型的交易途徑,還是一種全新的經營理念與交易關系,對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不僅是涉及到計算機技術的問題,更是對于各個服裝貿易流程之間的各個主體進行的關系整理。相關的服裝企業應該利用網絡技術建立數據信息中心,來實現局域網之間的內部交流以及消息的及時反饋,同時還要保證信心數據的安全性與保密性。在對于交易平臺建設的同時還要注意企業特色的體現,不僅是一種文字性的單純宣傳,而是重在優質性的客戶體驗。電子商務的基礎是信息化的建設,信息化的強化建設不僅是在平臺的建設,還應該推動信息化在各個行業的滲透,以服裝出口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
    4.3完善電子商務法規條例
    紡織服裝業的電子商務突破了一系列的時空的限制,但同時也會衍生出相關的問題。在跨地域之間的交易需要法規上的保障也能夠使得交易正常的進行。目前,已經有二十多個國家對于電子商務的模式進行了相關的立法,對于電子合同的有效性、電子簽名的真實安全性、支付安全等問題有了法律依據。我國的電子商務立法工作仍然在進行中,盡管已經出臺了一些列關于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的規定,但仍然有兩大缺陷,一是沒有具體詳細的規定;二是沒有具有全國效力的法律。地方政府應該在完善當地基礎設施與新型營運模式基礎之上,憑借政府的威信力與影響力對當地紡織服裝電子商務出口進行積極引導,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規定相應的條例法規來規范電子商務行為。政府也應該進一步多渠道的對于電子商務的交易進行理念上的宣傳,使得電子商務與國內服裝企業進行有機的整合,促進積極的循環互動。
    結論
    電子商務對于我國服裝出口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深遠的。電子商務在國內發展起始于大型網站的銷售,進而對于服裝品牌的逐漸滲透,這對于中國服裝品牌的宣傳與創新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不論是購物網站還是服裝企業,電子商務的宏觀影響還是體現在出口貿易上。電子商務給服裝的出口帶來了所謂的商機,也就說電子商務可以促進本土品牌的宣傳、提高工作的效率、拉動交易量的上漲等,而同時也要注意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挑戰,總體從人才、技術、法規政策方面的。電子商務仍在結合各行各業的特色蓬勃的發展著,在經濟效益的備背后問題不會消失,因此,電子商務應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并且培養大量的綜合性人才來拉動電子商務在紡織服裝業的出口貿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彤,孫永強.我國紡織品服裝產業出口結構與國際競爭力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0(02):23~26
    [2]魏浩.我國紡織品對外貿易出口的就業效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1(01):35~38
    [3]詹正華,孫寧,諸士義.征收碳關稅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以我國紡織品貿易為例[J].當代經濟.2011(16):102~104
    [4]邢娟.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影響[J].對外經貿實務.2011(07):120-123
    [5]郭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對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影響[J].紡織導報.2010(01):34~38
    [6]肖海霞.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發展對策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03):28-31
    [7]王柏華.中國紡織品整理及進展(第一卷)[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8]王麗萍.貿易保護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9]魏浩.我國紡織品對外貿易出口的就業效應研究:1980-2007年[J].國際貿易問題.2011(01):129~135
    [10]李青青,黃楊芳,秦楊, 陳益人.我國紡織品出口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3(08):45~48
    [11]何一紅.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紡織品出口效應的實證研究[J].國際商務研究.2013(11):56~58
    [12]陳紅曉.張謇:中國現代紡織業開拓者/陳紅曉[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
    [13]牛嬋.跨境電子商務獲政策支持[J].紡織服裝周刊.2013(36):34~40
    [14]Radha Kashyap,Sulekha Ojha,Jyoti Soni.EXPLORATION AND DOCU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DANKE-KA-KAAM OF UDAIPUR[J].Textile trends.2012,55(8)
    [15]Odile Mopes.JACK WOLFSKIN VEUT CONQUERIR LA FRANCE[J].Journal du Textile.2012,2012(23)
    The Indian Textile Journal Group.SRtepc sets target of US$ 7-bn for 2012-13[J].The Indian Textile Journal.2012,123(1)
    [16]The Indian Textile Journal Group. Exports of Indian man-made fibre textiles touch Rs 21,571 cr[J].The Indian Textile Journal.2012,122(7)
    本文由中國學術論文網原創發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本文僅供大家參考學習,如需轉載請注明轉載地址!謝謝合作!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guanlilei/dianzishangwulunwen/790.html

    上一篇:支付方式創新對賬戶管理的影響研究

    下一篇:一帶一路對新疆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銷售現狀分析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