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路徑研究 ---以新疆塔城為例

    發布時間:2022-08-21 16:3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意義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內容 3
    第四節 論文創新點及不足 3
    第五節 文獻綜述 4
    一、跨境電商的相關研究 4
    二、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研究 6
    三、 文獻述評 6
    第二章 相關理論 8
    第一節 相關概念 8
    一、邊境地區的界定 8
    二、跨境電商的定義 8
    三、跨境電商的業態特點 8
    四、 跨境電商產業鏈構成 9
    第二節 理論基礎 10
    一、 比較優勢理論 10
    二、 規模經濟理論 10
    三、 價值鏈貿易理論 10
    第三節 理論分析框架 11
    一、跨境電商產業鏈的影響因素 11
    二、 跨境電商產業鏈的理論分析框架 12
    第三章 我國以及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13
    第一節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 13
    一、發展歷程 13
    二、發展規模 13
    三、 發展特點 15
    四、 監管模式 16
    第二節 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 17
    一、發展狀況 17
    二、發展態勢 17
    三、發展特點 18
    第四章 邊境地區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劣勢分析 20
    第一節 優勢 20
    一、產業有特色 20
    二、資源稟賦好 20
    三、 區位有優勢 21
    第二節 劣勢 21
    一、經濟基礎差 21
    二、產業結構不優 23
    三、物流水平不高 23
    四、 營商環境不優 24
    五、人才匱乏 24
    第三節 政策條件不平衡 25
    一、獲批試點少,且分化嚴重 25
    二、非試點邊境地區與試點地區的政策差距 26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新疆塔城地區為例 29
    第一節 塔城地區概況 29
    第二節 與周邊國家的跨境電商合作潛力 29
    第三節 有利條件 31
    第四節 不利條件 33
    第五節 來自成功邊境地區的經驗啟示 37
    一、霍爾果斯 37
    二、東興 38
    三、經驗啟示 39
    第六節 案例研究結論 39
    第六章 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的路徑建議 41
    第一節 路徑建議 41
    第二節 短期:以塔城為例 41
    一、確定業務模式 41
    二、完善跨境電商基礎設施 42
    三、進口:發展“跨境電商+互市貿易” 42
    四、 出口:利用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 43
    五、 適度政策創新 44
    第三節 中期 44
    一、 強化產業引導,助力“通道經濟”落地 44
    二、 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豐富跨境電商生態圈 45
    三、積極創造政策優勢 45
    四、引入流行商業形式,打好跨境電商組合拳 46
    第四節 長期 46
    一、持續強化物流保障能力 46
    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46
    三、持續加強人才聚集 47
    第五節 未來研究展望 47
    參考文獻 48
    致 謝 52
    個人簡歷 在讀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5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跨境電子商務是數字貿易新業態,具有成本低、風險小等特點,適應當下貿 易發展趨勢。相比于傳統外貿而言,跨境電商的產業流程更加扁平化,交易鏈條 更短且更穩定,已成為最為活躍的貿易新業態。
    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在全球層面,2020 年全球跨境電商總成交額超過了 10000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過 30%;在國內層面,2020年我國海關驗放的跨境電商進 出口清單達 24.5 億票,同比增長63.3%,進出口總額達到 1.69 萬億元,同比增長 了 31.1% 。
    表 1.1 2017-2020 年我國跨境電商規模及增速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進出口總額(億元) 902.4 1347 1862.1 16900
    同比增長率(可比口徑) 80.6% 50% 38.3% 31.1%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2018 年 11 月,我國發布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政策[1《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產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商財發〔2018〕194號)] [],并在 2021 年 3 月 將政策擴大至海南全島和其他 86個城市地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也不斷擴容, 截至 2022年 2月,我國共分六批設立了 132個綜試區。
    跨境電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企業依托跨境電商,可充分發揮自身生產技術 優勢,滿足和激發境外市場需求,擴大自身發展空間。對于地方經濟而言,跨境 電商的發展直接推動了物流配送、數字支付、信息服務等產業發展,同時有利于 聚合優勢資源、加強各部門合作、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經濟 社會的發展。
    我國跨境電商區域發展極不均衡。東北、西北、西南等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的 發展尚處于劣勢,潛力有待發掘。經濟基礎好、數字化程度強、開放水平高的地 區發展遠好于偏遠落后地區,呈現明顯的“東強西弱”的格局。且獲批跨境電商 綜試區的城市要好于未獲批的城市,進口試點城市要好于非試點城市。據 2021年 上半年亞馬遜平臺各省賣家銷售額顯示[亞馬遜(Amazon)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排名前列的省份分別為廣東(196.22億 美元)、浙江(52.23億美元)、福建(30.57 億美元)、江蘇(15.95億美元)、上海 (10.62 億美元)、河南(8.84 億美元)、山東(6.9 億美元)、安徽(5.95 億美元)、 湖南(5.24 億美元)、湖北(4.49億美元),而新疆、西藏、黑龍江、內蒙等沿邊 省份和自治區的銷售額均少于 1億美元。
    新疆塔城跨境電商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2020 年 12 月,新疆塔城獲批國家 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新疆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批復(國函〔2020〕166號)
    2],躋身我國9 個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之列,試驗區先行 先試的政策優勢為塔城地區創新發展跨境電商提供了絕佳機會,有利于試點出可 行的邊境地區跨境電商行業政策。因此選取新疆塔城進行案例分析。


    第二節 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一)有利于跨境電商產業鏈理論研究的創新 本研究從產業鏈視角出發,立足邊境地區的產業結構及特點,對其跨境電商 進、出口鏈條進行研究。通過對各產業環節的梳理和歸并,理清邊境地區跨境電 商增長邏輯,定位關鍵鏈點,挖掘比較優勢,突破“全產業鏈發展”的思路制約, 探究發展“部分產業鏈”的可能路徑,是對跨境電商產業鏈研究的創新。
    (二)有利于填補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理論研究的空白 現有跨境電商相關研究大多集中于模式總結、趨勢研判等領域,而從區域視 角,尤其是從邊境地區視角探究跨境電商發展路徑的成果并不多見。因此本研究 對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的條件和可能路徑進行研究,有望成為邊境地區跨境電 商研究領域的有效補充。


    二、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為邊境地區破解跨境電商發展同質化困局、創新性發展提出建 議
    在跨境電商熱潮下,眾多地區為趕乘發展機遇,紛紛效仿相似發展樣板,造 成了相當程度的地區同質化,并加劇了國內市場競爭。邊境地區若一味沿襲廣泛 使用的“全產業鏈發展路徑”,未必能夠形成成本優勢和組織優勢,且自身的區位 優勢、政策優勢等很難凸顯,極易淪入同質化競爭。邊境地區想要異軍突起、借 助跨境電商實現經濟發展,必須在借鑒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以本地實情為基準, 量體裁衣、精準施策。本研究有利于幫助以塔城地區為代表的廣大邊境地區在跨 境電商建設熱潮中找準定位、明確方向、捋順路徑,為其提供參考建議。
    (二)有利于為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跨境電商行業政策提供參考 同我國現有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和 綜合保稅區等相比,沿邊地區的跨境電商發展政策是否有差距、差距有多大,以 及能否通過其他優惠政策彌補,也是本文研究的內容之一。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內容
    一、研究方法
    (一)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我國邊境地區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劣勢進行 研究。
    (一) 對比分析法 將跨境電商綜試區、進口零售試點等政策與邊境地區現有政策進行對比,找
    出差距。
    (二) 案例分析法 以新疆塔城地區為案例,具體分析其發展跨境電商存在的優勢,并結合現實,
    在末章提出其短期發展的路徑建議。

    (四)實地調研法
    赴新疆塔城調研。調研主要針對巴克圖口岸、巴克圖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當地 農牧業、制造業、外貿龍頭企業。對口岸通關水平、企業運營狀況以及當地營商 環境作詳細了解,摸清地方經濟建設的底數,為后續研究提供依據。


    二、研究內容
    (一) 對跨境電商的業態特點、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趨勢進行研究總結。
    (二) 對跨境電商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三) 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條件研究。
    (四)案例分析,從產業鏈視角探究塔城地區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勢和劣勢。
    (五)在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路徑,為邊境地區 發展跨境電商提供具有一定復制推廣價值的借鑒建議。
    第四節 論文創新點及不足
    一、創新點
    (一) 研究視角新穎
    一方面,從地區視角探究跨境電商發展理論,討論利用跨境電商引領要素聚 集、優化地方資源配置、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從產業鏈視角 出發,挖掘邊境地區在生產、銷售、支付、物流和服務等環節所存在的優勢,圍 繞優勢,提出特色物流、部分產業鏈、異地綜合服務平臺等跨境電商模式創新。
    (二) 案例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前瞻性。新疆塔城是眾多跨境電商發展 遲滯的邊境地區的代表。從邊境地區總體來看,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 新時期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深化演進,邊境地區將迎來更大發展機 遇,以塔城為研究對象,有利于為邊境地區發展跨境電商提供思路建議。
    (三) 現實意義強
    當前,邊境地區創新性發展跨境電商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命題。與東部發 達地區強調從線下到線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貿易方式的轉變不同,邊境地區跨 境電商的發展動機則側重于貿易創造,即更強調量的提升,也意味著邊境地區跨 境電商產業建設不可能照搬東部經驗。因此本研究對于邊境地區破解跨境電商同 質化競爭困境,立足獨特優勢,差異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不足
    本文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數據支撐有待加強。由于分地區的跨境電 商交易數據較難獲取,未能對各邊境地區的跨境電商發展現狀進行定量研究;在 研究邊境地區如何發揮物流優勢時,道路、運輸費用難以獲取,導致未實現物流 成本測算,缺少例證。后續將持續對分地區的跨境電商的數據進行搜集整理,提 高研究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第五節 文獻綜述

    一、跨境電商的相關研究
    我國跨境電商的相關研究直到 2013年才逐漸興起,稍晚于國外。隨著跨境電 商的商業實踐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從2015 年開始,該領域研究不斷 增多。由于跨境電商的貿易方式較新且仍不斷更新,同時數據較難獲取,因此實 證研究并不多,更多研究是從理論層面對跨境電商的特點和模式等進行歸納總結, 研究內容主要集中于跨境電商的業態優勢、影響因素、對經濟貿易的影響以及經 驗總結四部分。
    在業態優勢方面,跨境電商推動了貿易便利化,克服了遠距離貿易的諸多不 易,能夠增大貿易機會,擴大貿易主體,顯著降低貿易成本[ 郭四維, 張明昂,王慶, 朱賢強.新常態下的“外貿新引擎”: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傳統外貿轉型升級
    [J].經濟學家,2018]。跨境電商可通過平 臺的互聯網效應影響進、出口雙方的交易行為(Cabral and Li,2015)。一方面,平 臺降低了信息獲取成本,使買賣方的匹配效率提高[馬述忠,房超.跨境電商與中國岀口新增長一一基于信息成本和規模經濟的雙重視角[J].經濟研究,2021];另一方面,電子交易突破了 地理距離限制,降低了交易成本,為更多買方和賣方創造了交易機會[朱敏.基于VAR模型的跨境電商影響因素分析與發展策略[J].武漢商學院學報,2020];電子商務 信息技術的使用也有助于打破渠道壟斷,為中小企業提供入場機會[江琦.中小企業發展跨境電商的困境與岀路[J].經濟師,2019]。
    在影響因素方面,經濟基礎、關稅水平、人口數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等都會影 響一國跨境電商的發展。經濟基礎越好,越有利于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目的國 關稅越高,越不利于跨境電商出口。人均收入水平上升,會對跨境電商的貿易成 交額產生顯著的影響(朱敏, 2020)。信息化水平和政策也是影響跨境電商發展的 重要因素(朱鵬羽, 2022)。規模和技術問題以及低經濟效益則會導致跨境電商整 體運營效率低下(Yang. ZF, 2016)。國際制度和本國政策也對跨境電商交易有重 要影響(楊玉娟, 2022)。
    在對經濟和貿易的影響方面,跨境電子商務對貿易運作機制和競爭態勢有重 大影響[馬述忠,潘鋼健.從跨境電子商務到全球數字貿易一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下的再審視[J].湖北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
    5]。鞠雪楠等(2020)提出,跨境電商可降低國際貿易中的固定成本,并有 助于克服生產中的固定成本;馬述忠等(2017)認為,跨境電商發展有利于促進 貿易中介轉型。李芳等(2019)提出,跨境電商有利于促進產業集群協同發展, 并提出了具體路徑。朱鵬羽(2022)指出跨境電商不僅有利于促進我國雙邊貿易 增長,同時還能夠間接刺激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
    在經驗總結方面,許多學者對當前我國跨境電商發展中的發展實踐和障礙性 因素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促進思路。如物流方面,龐燕(2015)對跨境電商 物流模式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總結,并對不同類型進出口物流提出了針對性解決方 案;平臺方面,高戈(2021)以天貓國際為例分析了跨境電商平臺的業績增長策 略等;企業方面, Shao 等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比較了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巨頭的 戰略異同;行業模式方面,劉斌等梳理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發展現狀,針對 監管成本、時間成本、貿易安全成本降低等提出了對策建議。

    二、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研究
    有關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的研究則較少。
    一類研究旨在探究邊境地區發展跨境電商的有利影響。唐紅濤等(2021)對 邊境省份近十年跨境電商進口面板數據分析,認為跨境電商進口明顯有助于提振 邊境地區的發展型消費,這說明跨境電商對于邊境地區擴大消費有一定的正外部 效應;周英等(2018)認為跨境電商有利于助推邊境民族地區的貿易暢通、資金 融通等“五通”;藍廣榮等(2021)認為跨境電商可通過拉動產業聚集、帶動邊貿 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完善等途徑促進興邊富民。
    另一類研究旨在對跨境電商和邊民互市貿易的融合發展進行研究總結。李雋 波等(2021)對邊民互市貿易背景下中國—東盟跨境電商的合作進行研究,并總 結了“互市貿易+跨境電商”的“三級市場”的模式;何婧華(2017)認為要以優 勢產業帶動跨境電商—邊境貿易的轉型發展。
    此外謝尚果等學者(2017)也從經濟基礎角度對部分邊境地區的跨境電商發 展困境進行過梳理,并提出邊境地區要不斷優化硬件設施和軟件建設,推動電商 與扶貧有機結合。

    三、文獻述評
    通過從跨境電商產業整體角度和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角度對文獻進行梳 理,可以發現現有研究主要呈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詳盡分析了業態優勢和經貿影響機制。學者們對跨境電商的業態優勢進 行了詳細分析,同時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對跨境電商對經貿的影響機制做出 不同角度的詮釋,這些研究為邊境地區利用跨境電商擴大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 構、帶動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是理清了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經濟基礎、信息化程度以及行業 政策等是影響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這為本文分析邊境地區發展跨境電商的 優劣勢提供了參考。尤其是在政策方面,2012 年以來中國多項跨境電商產業政策 的實施使得相關產品出口取得了顯著增長9,這對于新疆塔城等地區利用試驗區優 勢先行先試,探索合適政策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三是經驗總結成果豐富且不斷更新。國內關于跨境電商經驗的總結性研究非 常豐富,集中在行業模式、平臺、物流、企業等方面,這也與我國多批跨境電子 [9周廣瀾,王健.中國跨境電商綜試區政策量化評價研究J/OL].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22] [] 商務綜合試驗區的豐碩的實踐成果分不開,這些研究對理順國內跨境電商的發展 態勢和增長邏輯、以及提取各地跨境電商發展的成功經驗等有重要作用。也有學 者對杭州、深圳等成功試點城市的經驗進行過總結,但邊境地區的實際情況與發 達地區大有不同,不可直接復制其經驗,將在后文詳細說明。
    但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的研究領域還有許多空白有待填補。現有文獻大多側重 于從宏觀角度分析邊境地區發展跨境電商的劣勢,所提建議針對性不強;或僅對 個別地區的部分產業環節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缺乏全局觀。少有文獻從理論層 面理清邊境地區究竟有何種優勢,用具體地區為實例加以分析的更是少之又少。 基于此,本文在沿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理論層面對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 展的有利和不利條件進行系統梳理,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具體分析,捋順新疆塔 城當下跨境電商的發展思路,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推廣意義的邊境地區跨境電商 的發展建議。


    第二章 相關理論
    第一節 相關概念
    一、邊境地區的界定
    邊境地區一般指緊靠國家陸地邊界線內側的一定區域。我國邊境地區包括沿 邊九省的丹東市、琿春市、黑河市等三十多個城市和地區,接壤朝鮮、俄羅斯和 哈薩克斯坦等十五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即為本文研究對象。
    二、跨境電商的定義
    跨境電子商務是電子商務國際化的產物,包括基于互聯網而進行的跨境貨物 貿易以及相關的服務,強調“貨物流動”。2010 年的《跨境電子商務報告》中首 次使用了“Online cross-border shopping”的表達形式[國際郵政組織(IPC).《跨境電子商務報告》,2010
    8],但并未界定明確的定義。關 于跨境電商的定義尚未形成統一標準,國內外眾多學者和機構都從不同角度提出 了許多觀點。
    一般來說,狹義的跨境電商指跨境零售電商,即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 過電子商務進行交易、運輸和支付等國際貿易新業態。廣義概念指電子商務手段 在貿易中的應用,包括 9610、1210、1239、9710 和 9810 等海關監管代碼模式。

    三、跨境電商的業態特點
    1.數字化。跨境電子交易基于現代數字信息技術而實現,產品的流通、營銷 以及支付和服務都依賴于互聯網平臺而開展。
    2.全球化。跨境電商突破了傳統貿易的邊界,具有全球性的特征,依附于互 聯網而開展,使其由傳統的雙邊或多變交易擴展成為可向全球鋪展的無邊界交易, 跨越了傳統貿易開展所需考慮的地理因素和時間因素,推動了國際貿易由線狀結 構向網狀結構發展。
    3.匿名化。跨境電商中的消費者可隱藏身份信息。
    4.無紙性。跨境電子商務主要采取無紙化操作的方式,以網絡傳輸代替紙面 文件傳輸,以字節儲存代替紙質單據留存,使得整個交易過程呈現無紙性。
    5.及時性。虛擬網絡傳輸突破了紙質傳輸的時效限制,將傳統交易中的信函、 傳真等媒介虛擬化,幾乎可實現實時交流。
     
    6.扁平化。跨境電商的經營模式更加簡潔標準,大大弱化了中間商、分銷商 等中間環節作用,使得交易結構更加扁平化。
    7.透明化。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上,買賣信息的可獲得性大大提高,降低了 消費端的信息不對稱;同時電子合同、提單、發票等的采用使得買賣雙方的交易 活動都以電子化、標準化的方式進行記錄和傳遞;依托電子平臺建立運輸可控、 資金可追、流向可查的閉環管理體系,大大提高了貿易透明度。

    四、跨境電商產業鏈構成
    (一) 產業鏈 產業鏈是主要由供應商和購買者組成的縱向鏈式關系,是信息鏈、功能鏈、
    價值鏈的綜合,其特點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整合性,即產業鏈是由各主體單元 整合而成,共同組成整個鏈條;二是層次性,即產業鏈是通過各流程的有機結合 所形成的主次分明、層次清晰的系統;三是傳遞性,傳遞供求關系和價值增值; 四是效率性,產業鏈是在市場有效選擇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相對穩定、有效的 價值實現路徑。
    (二) 跨境電商產業鏈 跨境電商產業鏈相比于傳統貿易產業鏈,具有環節更加精簡、流程更加簡化、
    運轉更加靈活的特點。圖2.1 跨境電商進、出口流程圖
    對跨境電商產業流程進行梳理歸并,可分為供應、交易和服務(包括物流、售 后等)三大環節。供應環節包括原材料供給、產品制造、品牌賦予等;交易則主 要與跨境電商平臺的支付規定和政策有關;服務環節的參與主體是服務企業,包 括物流服務、通關服務和一站式綜合服務企業等。后文將從供應、交易和服務三 個環節梳理影響跨境電商產業鏈的具體因素。

    第二節 理論基礎
    一、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在絕對優勢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由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 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該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不同國家勞動生產率的 相對差別。不同地區不論經濟發展水平如何,都有其相對優勢和劣勢。在自由貿 易的條件下,各國生產并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不具有優勢的產品,利 用國際分工和貿易完成互補。
    跨境電商這一新業態的發展,本質上是貿易便利化的結果,即跨境電商能夠 突破傳統貿易環節中的部分障礙,降低貿易成本,從而帶來收益。根據比較優勢 理論,邊境地區雖然在經濟發展方面不具有絕對優勢,但在跨境電商的部分環節 中存在比較優勢,通過利用這一部分比較優勢來降低貿易成本,也可以創造貿易 收益。

    二、規模經濟理論
    規模經濟理論是由克魯格曼等人提出的,該理論認為規模收益遞增是國際貿 易發生的重要動因。當規模收益遞增發生時,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單位產品的 生產成本遞減,所以可以專業化生產并出口這一產品。
    跨境電商平臺可產生規模經濟效益。隨著跨境電商平臺的入駐商家和用戶數 量不斷提升,對新入駐用戶的邊際服務成本將不斷降低,企業和個人能以更越來 越低的成本獲取更多的貿易機會和更便利的交易服務,即產生了規模收益遞增; 同時,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也可以通過商品的大規模組合而得到滿足。借助跨境 電商平臺,邊境地區可以更好利用國際市場,優勢產業參與國際分工和貿易,獲 取規模收益,同時在享受規模經濟的專業化分工中改進工藝,推動產業升級。

    三、價值鏈貿易理論
    價值鏈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可分為勞動密集環節、資本密集環節和技術密集 環節。不同地區的要素稟賦不同,則會相應地占據價值鏈上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環 節。在該理論指導下,邊境地區應依據其稟賦,定位其在跨境電商鏈條中的可能 的有利位置并參與分工和貿易。
    第三節 理論分析框架
    結合跨境電商產業鏈,梳理出影響跨境電商發展的相關因素并建立分析框架, 以此來分析邊境地區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勢和劣勢。

    一、跨境電商產業鏈的影響因素
    跨境電商是貿易的新業態,而新業態的優勢本質上來源于成本降低,因此本 文從成本角度梳理跨境電商的影響因素。在跨境電商的供應、交易和服務三大主 環節中,供應環節對應生產成本,在交易和服務環節則對應貿易成本。
    (一)供應環節:生產成本 考察邊境地區在供應環節的優勢,即生產成本是否低。 生產成本一般指一定時期生產產品的單位成本,包括企業為了生產而產生的 各種耗費,一般由材料費、人工費和制造費組成。
    生產成本主要受自然資源稟賦、工資和制造業水平影響。
    (二)交易和服務環節:貿易成本 考察邊境地區在交易和服務環節的優勢,即參與貿易的成本是否低。 廣義上的貿易成本包括除產品生產的邊際成本之外,使產品到達最終用戶發 生的所有成本[]。根據 WTO 在 2018 年發布的全球貿易報告,貿易成本大致可分 為運輸成本、物流成本、跨境成本、信息和交易成本以及貿易政策成本12這五類。 跨境電商通過克服語言、信息搜尋、市場開拓等障礙,可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13; 通過聯通信息化物流網絡和現代運輸方式,提供最優物流方式組合,可降低運輸 和物流成本。
    運輸和物流成本主要與運距、運輸組織方式和物流業水平有關;信息和交易 成本主要與平臺功能、交易規則和數字經濟發展程度等有關;跨境和政策成本則 為外部變量,主要由雙、多邊的貿易政策和制度決定,其影響因素不在討論范圍 內。
    綜上所述,將影響跨境電商成本的因素總結如下:
    表 2.1 跨境電商成本的影響因素
    環節 成本 影響因素
    11 Anderson, Eric van Wincoop,《Trade costs》(2004)
    12 WTO,《World Trade Report》(2018)
    13 LendleA, M.Olarreaga, S.Schropp, and P.L.Vezina, 2016, “There Goes Gravity: Ebay and the Death of Distance”,Economic Journal, 126(591),406-441
    供應環節 生產成本 自然資源稟賦
    工資水平
    制造業水平
    交易和服務環節 貿易成本 運輸和物流成本 運距
    運輸組織方式
    物流業水平
    跨境和政策成本
    信息和交易成本 交易規則和政策等
    注:表格自制

    二、跨境電商產業鏈的理論分析框架
    通過以上理論分析,總結出了影響跨境電商成本的幾類要素。但除此之外, 經濟基礎、營商環境和人才等因素也對跨境電商的產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雖 然目前這些因素對跨境電商的具體影響機制還尚未探明,但它們對促進跨境 電商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跨境電商優惠政策通過間接降低交易和服務 成本,也能促進一個地方的跨境電商發展,因此研究跨境電商產業政策對于解 釋邊境地區目前面臨的發展困境有重要意義。
    故結合實際,本文構建了包括經濟基礎、資源稟賦、產業水平、跨境電商 政策、運輸和物流水平、人才和營商環境七個維度的優勢分析框架,后文將根

    第三章 我國以及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第一節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
    一、發展歷程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從1999 年開始,具體情況見下表。
    表 3.1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歷程
    階段 發展程度 時間 特點
    1.0階段 萌芽期 1999-2004 線上黃頁提供信息撮合,尚未岀現線
    上交易
    2.0階段 成長期 2004-2015 貿易活動逐步實現線上化,產生數字
    化的供應鏈服務
    3.0階段 成熟期 2015-2020 生態化供應鏈服務,線上交易和履約
    的數字貿易活動
    注:表格自制,由網絡資料整理
     
    二、發展規模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較早,在進、出口兩端都擁有較為良好的市場和用戶,隨 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和RCEP簽署生效,跨境電商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 重要引擎。尤其是 2020年后,在新冠疫情蔓延之下,跨境電商發揮出了無接觸交 付的巨大優勢,同時B2B出口監管試點推廣等一系列政府鼓勵政策的持續推出, 數字經濟生態圈不斷擴大升級,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為跨境電商行業增長創造 了良好的軟、硬性環境,跨境電商交易額持續快速增長。2021 年,我國跨境電商 交易額達到了 1.98 萬億元,同比增長 15%;其中出口 1.44 萬億元,同比增長 24.5%[ 數據來自海關總署
    13],充分展現了跨境電商出口市場的活力和增長韌性。2017-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億元)25000 90.00%
     
    圖 3.1 2017-2021 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及增速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后疫情時期,線下國際貿易渠道仍有可能受阻,而外貿企業將不斷尋求線上 經營模式,以入駐第三方平臺、自建獨立站、自我數字營銷等方式加快數字化轉 型升級,跨境電商有望發揮更大的貿易創造效應,加速數字貿易生長。
    在資本市場方面,大量資本持續涌入跨境電商賽道。2020 年,中國跨境電商 融資額超過了 70.9 億元[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20 年中國跨境電商融資數據榜》,2020]。2021 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融資總額 78.1 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21
    14], 同比增長 324.46%。融資活動主要發生在深圳、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而邊 境地區鮮有參與。
    2017-2021我國跨境電商融資規模
    2017-2021我國跨境電商融資總額 同比增長圖 3.2 2017-2021 我國跨境電商融資規模
    數據來源:《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三、發展特點
    (一) B2B為主體,B2C增速快
    一方面,B2B是跨境電商增長的主要力量,B2B以訂單和價值為主導,鼓勵 企業線上經營,符合我國外貿穩增長、調結構的需要;另一方面,B2C更注重體 驗、潮流等元素,隨著我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稅收、零售進口監管等政策的實施, B2C 不斷受到行業重視,增長勢頭明顯,同時疫情下的“宅經濟”催生了跨境電 商零售消費的增長,“宅家”相關商品交易量攀升,這為邊境地區在出口選品問題 上,依托自身產業優勢出口特色食品和生活用品提供了思路。
    表3.2 2015-2019年跨境電商B2B出口占跨境電商總出口比重
    年份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B2B比重 84.4% 81.8% 81.0% 80.3% 78.5%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二) 平臺競爭激烈,頭部優勢明顯
    在民間跨境電商企業當中,有近半數的企業入駐亞馬遜,eBay、阿里巴巴國 際站、Wish、速賣通的入駐率也均在20%左右17 (考慮多方入駐)。表明頭部平臺 的市場占有率超強、服務供給質量高、渠道優勢明顯,這為邊境地區企業入場提 供了選擇參考,即優先選擇渠道廣、曝光度高、服務能力強、綜合風險較低的頭 部平臺。

    (三) 業務模式創新,營銷渠道多元化
    目前國內跨境電商行業初現擁擠態勢,新入場企業多、平均壽命短,賽道火 熱促使競爭開始由產品領域轉向精細化運營。線上線下結合、直播帶貨、社群獲 客、小站營銷等商業手段持續滲透,行業壁壘初步形成。邊境地區企業可以考慮 革新運營思維,嘗試數字玩法、多手出擊。

    (四) 新興市場表現亮眼
    歐美仍是目前體量最大的市場,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電商 交易額不斷提高,同時與東盟、俄羅斯、中亞國家的電商交易規模也不斷擴大,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未來西北、東北、西南邊境地區將與上述國家的跨境貿易上大 有可為。
    17數據來自速賣通官方網站
     
    四、監管模式
    當前我國海關監管模式如下表所示。其中代碼 1210 和 1239 都為保稅進口, 但按照最新政策,保稅進口僅適用于進口零售試點城市,非試點的邊境地區尚無 法參與。
    表 3.3 我國跨境電商監管方式
    海關監 管方式 代碼 細則 特點 實施范圍
    1210 適用于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 域或保稅監管場所進出的電 子商務零售進出境商品 即網購保稅進口, 相當于貨物前置于 保稅監管倉庫中, 再按訂單發貨(免 通關單的試點城 市),適用于品配專 注、備貨量大的企
    進口零售試點區域
    1239 適用于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 域或保稅物流中心(B型)一 線進境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 進口商品 即保稅電商A(需要 提供通關單的城 市),適用于品配專 注、備貨量大的企 業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或保稅物流中心B 型(也已被進口零 售試點政策覆蓋)
    9610 適用于采用“清單核放、匯
    總申報”模式辦理通關手續 的零售進出口商品 即直購模式,出口 貨物直郵,適用于 商品品類瑣碎、不 易批量備貨的企業 無城市(地區)要 求,但要在符合海 關監管要求的場地 進行
    9710 交易達成后,直接出口貨物 即B2B直接出口 無限制
    9810 企業先將貨物出口至海外 倉,再從海外倉送達消費者 即海外倉出口 無限制
    注:表格自制,由海關政策文件整理
     
    第二節 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
    一、發展狀況
    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的分省數據較難獲取。《中國跨境出口電商發展報告 (2021)》(上海社會科學院等)從跨境電商規模、成長潛力、政策環境、和基礎 設施四方面對我國31省份(自治區)的跨境出口電商發展進行了評估,能夠有效 反應目前各省的跨境出口電商發展現狀。其中沿邊九省的排名如下:
    表3.4 沿邊九省跨境出口電商全國排名
    省/自治區 排名
    遼寧 15
    廣西 20
    云南 22
    內蒙古 23
    吉林 24
    黑龍江 26
    甘肅 27
    新疆 28
    西藏 31
     
    數據來源:《中國跨境出口電商發展報告(2021)》
    從該排名可以看出,沿邊九省跨境電商發展在全國整體處于較后位置,排在 50%的僅有遼寧一省,且遼寧省除沿邊外還具有沿海優勢,而其他八省則幾乎占 據了全國后 30%的位次。由此看來,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整體落后。
    二、發展態勢
    表 3.5 沿邊九省區“十四五”跨境電商發展規劃
    省/區 相關內容
    1 黑龍江 培育對俄貿易新業態;支持增設跨境電商服務試點城市;加快綜試區建 設等
    2 吉林 打造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開展主體培育、平臺招引、園區打造等
    3 遼寧 拓展以“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加快綜試區發展等
    4 廣西 鼓勵建設海外倉,引導跨境電商企業和物流企業聚集發展等
    5 云南 建設省級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園區建設;在符合條件的州、市
     
    17
    支持申報建設綜試區、綜保區等
    6 內蒙古 推動市場采購貿易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推動呼和浩特、赤峰、滿洲里
    綜試區建設
    7 甘肅 加強跨境電商等新型貿易業態發展,著力建設蘭州和天水綜試區等
    8 新疆 推進烏魯木齊綜試區建設,在周邊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海外
    倉,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等
    9 西藏 依托拉薩綜保區,大力發展跨境電商與智慧園區等
    資料來源:沿邊九省區“十四五”規劃
    對沿邊九省的“十四五”規劃進行梳理,歸納出各省(自治區)跨境電商的發 展態勢,呈現兩個特點:

    (一)規劃導向好
    九省的十四五規劃均體現了對跨境電商的政策發力,喻明了邊境地區未來五 年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二)發展尚在初期 從規劃內容可以看到,大部分邊境省區的跨境電商還處于數字基礎建設、跨 境電商產業園建設、培育主體企業、鼓勵試驗區申報等初期階段,重在“做成”, 而離“做大”和“做強”還有一定差距,未來發展任重道遠。
    三、發展特點

    (一) 發展落后 從沿邊九省出口跨境電商的全國排名可以看出,除遼寧省外其余八省位列全
    國的末尾,說明邊境地區跨境電商發展落后,與東、中部發達地區差距大。

    (二) 邊境地區內部發展也不均衡 雖然邊境地區整體的跨境電商發展滯后,但其中部分城市也取得了較好成績,
    如廣西崇左2020年的“9710”跨境電商B2B出口額達到1173萬元,新疆霍爾果斯 2021 年的跨境電商出口票數超過 5000 萬,出口額高達 10 億元人民幣,[18以上數據來自當地政府官網] []。這說 明邊境地區有優勢可用,部分先行城市把握優勢進行創新試點,也實現了較好發 展。

    (三)缺乏政策支持
    目前,邊境地區在跨境電商政策支持上明顯弱于發達地區,在跨境電子商務 綜合示范區、進口零售試點等政策獲批上都是落后的,這不利于邊境地區利用優 惠政策吸引企業和資源。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政策為相應城市提供了眾多的政策加成。如“清 單核放、匯總申報”等通關便利化政策簡化了申報和通關流程,使得通關速度更 快、效率和準確性更高,直接降低了貿易的信息和交易成本;又如進口零售試點 城市可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模式,不僅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價格,同時降低了 進口交易的跨境成本。這些政策幫助相關城市源源不斷地虹吸跨境電商發展資源。 而非試點地區,尤其是邊境地區則因享受不到政策紅利而在市場中處于落后位置, 盡管琿春、黑河、阿拉山口等部分城市也獲批了綜試區,但大部分邊境地區還是 處于跨境電商政策的“貧困區”,后文將做詳細分析。
    高校學術論文網提供專業的碩士畢業論文寫作、畢業論文輔導寫作、博士論文寫作發表、碩士論文寫作發表、SCI論文寫作發表、職稱論文寫作發表、英文論文潤色的服務網站,多年來,憑借優秀的服務和聲譽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為畢業生解決寫論文的煩惱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guanlilei/dianzishangwulunwen/3251.html

    上一篇:基于社會化客戶生命周期理論的跨境電商的 營銷策略研究一以Shein為例

    下一篇:中非跨境電商平臺風險管理研究 一以K平臺為例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