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一、研究背景
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養老問題一直備受重視。截止 2021 年底,中國 60歲及以上人口 26736 萬人,比 2020 年增加 992 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 18.9%,比 2020 年提高了 0.7 個百分點,即將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如何解決好養老問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面對如此嚴峻的養老形勢,又受養兒防老等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居家養老模式仍占據主流。在 2000 年,我國推行依托社區,居家養老后,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不斷得到重視,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不斷發展。昆明,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昆明市 2020 年常住人口為 846 萬人,與 2010 年相比,增加 202 萬人,增長 31.53%,年平均增長 2.78%。昆明市常住人口中,60 歲及以上人口約為 122 萬人,占 14.40%,與 2010 年,60 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2.31 個百分點。在昆居住的外阜老年人共 16萬。由此可見,隨著昆明的老年人數不斷的增長,老齡化程度逐漸加劇,需要不斷推進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注重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當前社區居家養老是我國主要的養老模式,為了更好的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一直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法律法規,不斷地豐富了養老服務的形式與內容。昆明市在面對如此大的養老人口數量,在養老服務方面不斷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并在國家法律法規的指導下,出臺了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以及建設等相關內容;本篇著重對昆明市在具體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借鑒國內外城市的優秀服務經驗,提出相應建議,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為老年人打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
第一章 緒論
二、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從當前我國社區居家養老的發展來看,這種模式正逐漸獲得全社會的認可和關注。在檢索與社區居家養老相關內容時,發現了大量的文獻,期刊。說明學者對這方面的動態關注度高,但這些研究多集中于經濟發展水平高的東部地區。基于此,筆者本篇著重分析研究昆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通過些理論內容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進行闡述,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化的認識社區居家養老,并且以此作為理論指導,為后續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二)現實意義
昆明市雖然是城市省會,但由于總體經濟水平不高,養老形勢嚴峻,昆明市更應該針對老年人的需求特點,在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完善的養老服務,解決好每個家庭的后顧之憂。目前為止昆明市有超過 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社區中服務人員提供的養老服務與老年人獲得的養老體驗感息息相關,因此筆者對于昆明市在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方面進行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本篇主要以昆明市社區中的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老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了解情況、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情況、對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內容的接受情況以及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找出昆明市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現實性、可行的建議,推動昆明在養老服務問題上的良性發展,從而能夠為像昆明這樣中等經濟水平的城市提供一定有益的實踐指導。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文獻綜述
一、國內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研究現狀本篇主要是從國內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的內涵、發展模式以及供需方面的研究。(一)關于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的內涵研究王喜春(2020)認為社區居家養老是一個可以保證老人在熟悉的居住環境中,
2
第一章 緒論
就能享受到他人提供養老服務的一種方式。服務涵蓋的內容主要有家政、健康、心理咨詢、文化娛樂、安全援助、情感溝通、聊天解悶、臨終關懷等。存在的優勢一方面是可以有效降低養老成本,充分整合養老資源,另一方面是可以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盤活社區資源。楊瑞(2020)認為發展社區居家養老這種模式符合當下我國的國情和養老現狀。其服務內容涉及范圍廣泛,主要包括了老人日常生活的照料方面、醫療和健康服務方面以及對精神方面的心理撫慰等。高建超,李慧(2019)指出,居家養老是一種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社會化服務,老人即便在家也能夠獲得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主要是以家庭養老服務為基礎,通過依托于社區服務,有效整合多方資源,幫助老人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的服務。
(二)關于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的發展模式研究
陳薔(2021)指出,“物業+”居家養老項目這一養老模式漸漸發展起來,服務主體是由物業提供的人員,比如保安人員,保潔人員等,居民平日接觸較多且較為熟悉以及信任。服務人員經專業培訓,提升自身的養老服務能力,為社區中有需要的老人,特別是高齡且自身自理能力差的老人提供在飲食方面、清潔洗浴方面、看病等方面的幫助服務。劉新苗,姜瑞瑩(2020)提出隨著“互聯網+”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同時也為緩解老齡化問題,提出了全新的解決思路。“互聯網+”社區居家養老的模式首先是建立一個信息平臺,里面包含多個主體,分別是政府、老人、各種服務供給者等,使其可以在線實時交流。通過這種新型的運營模式可以針對老人多樣的需求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從而提升老人對服務內容的滿意度,使老年人能夠更好的度過晚年生活,增強幸福感;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探索在城市社區中大力發展互聯網+社區居家養老,為后續在整個社會上實現互聯網+養老做好準備。黎新,胡麗琴(2020)指出,應該結合養老發展趨勢,根據我國的養老現狀,構建新型互聯網+養老模式,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方面的技術整合所有資源,結合社區老人養老需求,為老人提供便捷、多樣的養老服務。
(三)關于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的供需研究
索欣等(2020)指出,通過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方面的照顧,醫療保健方面的健康看護以及精神撫慰這三種居家養老服務中,老人對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量是相當大的;李濤明,游厚秀(2020)提出,城市社區居家養老中供需不平衡
3
第一章 緒論
的原因主要是居家養老服務場地、資金等方面未能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使用,導致總體上服務水平不均衡;同時,居家養老服務也缺少多元化和差異化,服務內容單調,導致老人的滿意度低;服務人員待遇偏低和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導致積極性不足,最后造成人才隊伍建設的不足。陳(2021)指出以積極老齡化作為背景,整體性治理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厘清社區居家養老與公共事務的邊界、各級政府與社會力量的責任,就能夠實現城市社區里養老服務資源的整合,完善政策及設施,推動精準養老的質量和效果。彭煜瑤(2019)家庭養老會慢慢將會逐步轉變成為社會性養老問題,這是我國未來養老模式進一步發展的趨勢,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法律法規中缺乏的條例,有利于建立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專門的管理監督部門,促進養老主體的多元化。在通過相關問卷調查后,通過數據結果顯示,存在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多樣,供需不平衡的現象。
二、國外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研究綜述
(一)社區照顧服務概念
在國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被稱作“社區照顧”,英國最早提出這一詞,國外的大部分學者是從社區照顧才開始逐漸對社區居家養老認識深入的。1989 年,英國在“白皮書”上對“社區照顧”這一概念進行界定,認為社區照顧主要是對患有一系列疾病導致在日常生活中行動不便,不能進行自我照料的老年人群提供服務,以便于他們能夠在自己家里面或者社區中生活。Adam Pavey 認為,要讓贍養主體更加多元化——國家、社區、家庭甚至個人,都能夠當作主體,需要主體間的不斷協作,為老人進行醫療衛生看護、日常生活照顧、社會教育、文藝娛樂等服務,是一個集家庭贍養和社區養老為一身的綜合贍養方式。P.Arams 認為,城市社區照顧中有正式照料,比如在專業的養老機構養老;也有非正式照料,比如社區中由社區中的居民或志愿者組織成員等提供的幫助行為,可以讓老人在社區中養老。其中正式照料主要由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以及其工作人員進行,非正式照料則由家人及成員,親友、鄰里、自愿者等承擔。
(二)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
國外學者對城市社區照顧在需求上的研究主要體現在照護工作上,R.Mcans(1998)通過長期對美國老年人實際狀況調查的分析,提出社區照料應向
4
第一章 緒論長期照料方向發展;Brugha,Ruairi.Zsuzsa Varcasovszky(2000)指出,城市社區照顧需要為老年人提供相對系統的服務;如在老年人住房、日常照料、康復保健、情感交流、心理問題的咨詢、興趣課程培訓、休閑娛樂活動等方面。Gordon M(1993)指出,在社區居家養老的發展過程中,要設計出更多靈活、多樣的服務項目,從而能夠讓老年人進行多樣選擇,適配自身需求。可以推出定制套餐服務,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做出針對性的服務項目,滿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此外,還需要加強多樣化的服務管理。Hsieh,Kenagy(2020)通過調查家庭護理服務質量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高質量的家庭護理服務可以增進客戶在家庭生活和友誼領域的福祉,超越健康。
(三)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研究
國外步入老齡化的時間要先于我國,因此養老服務體系也相對完善。整個服務體系由政府、社區、社會組織以及服務人員組成。養老服務單靠市場機制很難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此可能會導致供需矛盾的愈演愈烈,因此需要政府進適當干預,而社區、社會組織的加入也是關鍵Holzmann,Robert(2001)認為,政府需要從頂層設計與執行二者結合,增強對服務供給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力度。第
一,出臺有關政策。第二,鼓勵相關高校與職業院校增設相關專業,增強專業性,解決護理人員專業能力不強的問題。同時,還對工作人員的職能進行了具體界定,明確指出工作人員應當擔負著組織服務實施、評價服務需求、監督服務等。Natasha Watson,Alicia Massarotto.(2013)等學者認為,養老服務的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具有相關技能同時要接受專業技能培訓,對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中的社區作用進行了研究,認為城市社區能夠增強地區的社會網絡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老年人的歸屬感。
三、國內外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文獻綜述
國內外學者對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相關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在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研究中,國內外學者對其概念內涵、養老需求等方面已經形成較為系統的研究體系。隨著我國發展社區居家養老的歷程不斷增加,也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的專家學者針對社區居家養老的內容、模式、供需狀況有自身的認識,通過立足國情,根據我國社區的實際狀況,提出
5
第一章 緒論
了目前我國社區居家養老的內容重點是以家庭養老為基本,依靠社區,由專業的養老機構提供養老服務內容的養老模式,在服務內容上,主要是涉及三個方面,日常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以及醫療保健等方面。在供需方面,大部分學者認為我國目前的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內容和項目還不夠完善,不具有多樣性,跟實際中老人的需求存在偏差等這些成果為本篇論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指導。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內容
本篇主要分為緒論、相關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基本現狀、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況調查、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國內外社區居家養老優秀服務實踐及經驗借鑒、推動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對策建議以及總結和展望八個章節。第一章是緒論,首先介紹了本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其次論述了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創新之處與不足之處;第二章是相關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該章首先界定了城市社區、社區居家養老等相關概念,然后論述了社區照顧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福利多元主義理論的相關內容;第三章是介紹了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現狀,共包含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主要介紹了我國和昆明市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相關政策;第二個部分從昆明市的老齡化現象嚴重和昆明市目前各養老機構的床位供應狀況進行分析,說明當前昆明市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必要性;第三個部分是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相關內容,包括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的建設標準與服務內容、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運作模式。第四章是開展實況調查,共分為兩個小節。第一個小節是筆者的調查方法及調查地點;第二個小節是統計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后,對昆明市老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情況,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了解情況與接受程度以及滿意度進行分析。第五章分析昆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共分為兩個小節。首先根據第四章的調查數據分析,總結出目前昆明市目前在社區居家養老上存在
6
第一章 緒論
的問題,其次是根據問卷的分析結果,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設置訪談提綱,對工作人員進行訪談,挖掘造成這種結果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有:政府職能定位不清晰;法律法規不完善;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社區未充分發揮基礎性作用,資源整合能力弱;宣傳不足;志愿者隊伍建設不足;資金來源單一等。第六章是國內外城市社區居家養老優秀服務實踐及經驗借鑒;主要包含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國外社區居家養老優秀服務實踐,第二個部分是國內社區居家養老優秀服務實踐,第三個部分是總結國內外優秀經驗并借鑒。第七章是對策建議,主要有:明確政府職能定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資金投入;提高服務人員的專業化水平。企業加強自身的管理能力,積極加入養老服務行業;社區充分發揮自身的基礎性平臺作用;加強宣傳;加強志愿者隊伍的建設與服務等。第八章是展望與結論,目前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發展的還不完善,整體發展水平不高。希望通過筆者的一系列對策建議,能夠推動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文章的研究內容,通過查閱與研究內容有關的論文、期刊、專著等,作為了解所要研究內容目前發展現狀的一種方法。本篇主要通過搜索與社區居家養老有關的國內外的文獻,進行閱讀來了解目前國內外在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情況;通過國家統計局、云南統計局、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統計局、昆明民政局等網站來獲得寫作時需要的一些數據與政策文件。
(二)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簡稱問卷法,本篇的分析結果主要是依靠問卷的數據匯總。問卷的設置上主要包含單選、多選以及開放性問題。問卷的內容分為五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第二個方面是昆明市老年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了解程度及購買意愿;第三個方面是昆明市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第四個方面是昆明市老年人對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內容的接受程度;第五個方面是昆明市老年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內容的滿意度及建議。
7
第一章 緒論
(三)實地訪談法
本篇文章的訪談對象主要是針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工作人員;在筆者進行訪談之前,結合問卷調查的內容,進行設定訪談提綱。訪談內容主要關于社區的總體情況;包括社區主要提供的養老服務內容、服務設施與收費標準的情況;社區養老服務資金來源情況;社區老人對服務內容的參與程度;社區老人對養老設施的使用情況;社區在實際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社區有哪些完善以及進步的地方。
8
第一章 緒論
三、技術路線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相關理論概述相關概念界定 理論基礎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現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況調查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國內外社區居家養老優秀服務實踐及經驗借鑒推動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對策建議結論與展望
9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創新之處與不足之處
一、創新之處
在查閱大量的相關文獻后,發現昆明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這一塊的論文較少,且時間偏早,最近的一次研究也是在 2019 年。但是近年來,昆明通過學習和自主探索實踐,在社區居家養老發展上有了比較大的進步。因此本篇將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排名并不靠前但養老問題已是非常嚴峻的城市——昆明作為研究對象,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
二、不足之處
本篇的不足之處,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研究深度不夠,筆者在進行實地訪談時,設定的主要訪談對象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工作者,但從實際出發,想要了解昆明市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的具體情況,需要聯系到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各相關單位,市區民政局,市區老齡委,市區政府等主要負責單位與相應主要的負責人員,但是由于筆者能力有限,只能接觸到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導致筆者無法得到更深層次的信息,以致研究深度不夠。第二個方面是調查問卷數據可能存在不全面,調查問卷的填寫對象主要是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問卷內容包含五個部分,相對冗長,需要老年人花費一定時間作答;且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機能的退化,對問卷的問題以及選項設置的理解可能存在誤差,導致問卷數據可能存在不全面,問卷結果可能會存在誤差。
高校學術論文網提供專業的碩士畢業論文寫作、畢業論文輔導寫作、博士論文寫作發表、碩士論文寫作發表、SCI論文寫作發表、職稱論文寫作發表、英文論文潤色的服務網站,多年來,憑借優秀的服務和聲譽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為畢業生解決寫論文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