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個案工作介入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緩解 研究

    發布時間:2022-08-08 14:40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革新,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老年的人口數量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老年群體在生活和健康方面所面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其中“失能老人”的照料問題尤為突出,引起了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失能老人年紀逐漸增長,其身體機能不斷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病的風險,而許多失能老人在家庭中得不到專業的照護,所以越來越多的失能老人選擇入住專業養老機構。然而,現階段養老機構職業護理員數量相對較少,難以滿足失能老人的護理需求,導致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面臨較大的壓力。失能老人的照料工作需要職業護理員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耐心,護理員不僅要負責照顧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同時也需要時刻關注失能老人的心理狀態。在這種工作狀態下,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通常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與此同時,由于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照顧失能老人的工作之中,相對減少了他們與家庭成員和朋友之間的互動,缺少來自家庭和朋友的情感支持,導致他們面臨一定的情感壓力。多方面的壓力使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陷入困境,這一方面影響到護理員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對失能老人的服務質量。因此,研究和探討如何緩解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刻不容緩。社會工作作為一項專業的助人活動,能夠在壓力緩解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有鑒于此,本研究從社會工作視角出發,運用個案工作方法對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緩解問題進行介入,探索出幫助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減輕壓力的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


    1.1.2 研究意義
    1.1.2.1 理論意義
    本研究從社會工作視角出發,運用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專業理念,對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緩解問題進行介入研究,能夠驗證相關理論在指導壓力緩解中的有效性和應用性,豐富個案工作在失能老人群體中的應用研究,為以后類似的個案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論參考。
    第 1 章 緒 論
    1.1.2.2 現實意義
    現階段,我國失能老人的照料問題日益突出,引起了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作為失能老人照料者的職業護理員,他們所得到的關注卻尚顯不足。在一定意義上而言,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對于失能老人晚年能否健康幸福的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和探討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緩解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研究從社會工作視角出發,運用個案工作方法對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緩解問題進行介入研究,深入分析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及其成因,厘清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同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案主共同制定介入目標和介入計劃,并展開介入。這一方面有助于幫助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減輕壓力,實現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進養老機構實現持續發展,促進失能老人照料體系不斷完善。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國外學者對護理人員壓力的現狀、壓力的成因和解決對策方面進行了較為成熟的研究。通過對現有研究進行梳理,發現國外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對護理員壓力現狀的研究。就護理員身體壓力而言,對失能老人的護理工作會耗費很多體力,將對職業護理員身體健康帶來一定損傷。法國學者保羅·帕伊亞(1999)對全職護理人員的調查發現,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經常患有慢性病。1]美國學者 Heliopolis(2014)對 197 名療養院護理人員的健康調查發現,62.4%的受訪者存在背部不適問題,46.2%存在頭痛問題,45.1%有頸椎問題。[2]就護理員心理壓力而言,相關研究發現,每天做相對單調乏味的工作,給護理人員的心靈帶來了沉重的負擔。Healy 等(1991)對護理人員工作進行調研,發現護理員長期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導致護理員晚上睡眠質量差,并且還會出現焦慮和抑郁的情緒。[3]Leiter 等 (1998)學者的研究表明,如果職業護理人員面臨的壓力的增加,就會導致心理負面情緒增加,護理員就會從心理上對工作產生冷漠感,甚至會對生活產生諸多抱怨。[4]Sharon 等(2003)對養老護理員進行調查顯示,由于養老機構展開的相關護理培訓和學習機會少,看不到職業發展空間等原因,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養老護理員情緒,增加心理壓力。第 1 章 緒 論
    對護理員的調查發現,有將近 22.3%的護理員在護理工作中都存在心理抑郁,和精神狀況下降的問題,還有 24.3%的人在護理工作中出現過心理焦慮、工作煩悶的狀況。[6]二是護理員壓力成因的研究。照護難度高、工作量大、不合理的管理體制是護理員壓力形成的主要原因。Bowers 等(1992)的研究認為,由于護理工作具有長期性和高度重復性的特征,因此導致護理員產生較大壓力。[7]Saarnio R 等(2012)對公辦和私營的養老機構的壓力研究調查顯示,工作內容繁重、工作時間長以及各種過高的要求,都會讓護理員感覺有很大的壓力。[8]Bowers BJ 等(2000)的研究發現,護理員工作壓力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照護工作難度高。三是緩解護理員壓力對策的相關研究。在對策方面,國外學者主要從社會支持理論出發,幫助職業護理員構建社會支持體系,幫助他們得到親屬、朋友、同事以及領導的認可和支持。主要從提高護理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加強職業培訓等方面緩解護理員的壓力。Luttik ML 等(2007)指出,可以運用社會支持的理論,從社會層面對護理員給予了物質和心理方面的援助,可以有效幫助緩解護理員部分壓力。[10]Razani 等(2007)認為,工作環境的改善能夠使護理員心情愉快,釋放壓力。[11]Myonghwa Park(2010)指出,養老院中護理員工工作壓力受到薪資福利等因素影響,因此可以通過提高薪資和養老保險福利待遇等方式來提高養老護理人員工作的穩定性,緩解其工作壓力。[12]Green Theresa 等(2015)認為,情緒性支持是減少護理員職業倦怠感的重要因素。因此,為幫助護理員降低職業倦怠感,應該使護理員得到來自家庭、朋友和同事的支持。
     
    第 1 章 緒 論
    國內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護理員壓力現狀的研究。就身體壓力而言,張善斌(2009)的研究發現,工作量過大,會給養老院護理員帶來巨大的身體壓力。[14] 陶裕泰(2013)的研究發現,長期、高強度的護理工作會使護理人員的身體不堪重負,出現各種疾病,身體壓力較大。[15]張巖松等(2020)認為,在照顧老年群體的過程中,護理員的健康容易受到影響,表現為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容易罹患頭痛、腸胃疾病及心臟病等。[16]就心理壓力而言,張春梅(2010)的研究發現,護理員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而導致作息不規律、工作量較大,加之職業的社會認同度較低,從而使護理員心理產生較大壓力,工作積極性降低。[17]錢晨光等(2014)在調查中發現,年齡越高的護理員越有可能會產生焦慮的心理,這與護理員身體素質下,但仍然需要承擔大量護理工作的原因密切相關;因此也可以說,壓力的大小與工作時間的長短是程正相關的。[18]尉馨美(2014)通過對養老機構的職業護理員壓力研究發現,護理員工作之間長、工作量大、薪資待遇較低、社會交往減少、社會認可度較低,導致護理員對護理工作產生抵觸心理,出現消極的情緒。[19]劉繼紅(2021)的研究發現,護理人員面臨的心理壓力主要表現為與他人、家庭和社會交流溝通困難,因而容易產一些負面情緒,如抑郁、焦慮和敵意等。[
    二是護理員壓力成因的研究。劉忠艷等(2009)的研究發現,工作排班的密集性會影響到護理員的生物鐘休息節奏,進而導致護理員精神壓力較大。[21]王婧婷(2011)指出,護理員以已婚女性居多,她們不僅需要照顧養老機構中的老人,同時還要照顧家庭,工作中和家庭中的角色經常發生沖突,導致她們承受較大工作壓力。[22]朱小鳳等(2008)指出,養老機構中大多數都是失能與半失能老人,而職業護理員則需要全天 24 小時關注和保證服務對象的安全,避免意外發生,這就表明護理員不僅需要完成大量工作,還需要時刻集中精力,這無疑是增加了[14] 張善斌.養老護理人員“招不進、留不住”的原因與對策[J].中國民政,2009(02):45.[15] 陶裕春.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研究[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155-168,303.[16] 張巖松,韓金.提升養老護理員職業吸引力的褒揚激勵機制研究[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4):42-46.[17] 張春梅,陳晶,朱慧芬,方鵬騫.護士職業認同及影響因素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0,23(01):22-24.[18] 錢晨光,徐薇,石婷等.北京市城區失能老人家庭照顧者焦慮情緒現況調查[J].華西醫學,2014,(5):812-815.[19] 尉馨美.養老機構護理員的職業認同與職業需求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20] 劉 繼 紅 , 崔 華 梅 . 養 老 機 構 護 理 人 員 的 職 業 怠 倦 原 因 分 析 及 應 對 措 施 [J]. 攀 枝 花 學 院 學報,2021,38(02):26-30.[21] 劉忠艷,楊愛紅,王開艷,曾榮,楊后華,劉麗華.護理人員工作倦怠及職業壓力成因與應對方式的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學卷,2009,6(02):201-204.[22] 王婧婷,譚秋玉,黃蓉燕,呂偉波,曹玉婷,鄧亞婕,沈古薇.養老機構護理員抑郁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21):1-4.
    第 1 章 緒 論
    護理員的壓力。[23]石鎂虹等(2015)的研究發現,工作負擔過重是導致護理員產生壓力的最主要因素。三是社會工作介入護理員壓力緩解問題的相關研究。社會工作“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有很大的的優勢,能夠為護理員壓力緩解提供專業指導。楊永麗等(2006)的研究指出,運用認知行為理論去幫助護理員重塑非理性認知的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這能夠讓職業護理員看到自己的工作有價值的一面,能夠更深刻地了解護理工作為失能老人帶來的意義,進而提高護理員對護理職業的認同感[25]蘇群等(2014)運用歸因理論對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問題進行分析,
    發現職業護理員出于工作原因需要犧牲假期、減少社交活動,由此導致他們與社會接觸越來越少,社交圈越來越狹窄,很容易出現消極情緒。因此,應以幫助護理員重構社會支持網絡為目標,使護理員增加社交活動,更好地融入社會,進而幫助護理員緩解壓力。[26]宋一鳴(2016)認為,應以“認識壓力—管理壓力—釋放壓力”為策略對護理員壓力問題進行介入,從而幫助護理員走出職業倦怠。遲慶群(2016)基于社會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理論,對護理員壓力問題進行了研究,他提出應該將護理員放到他所處的環境中,以提升個人適應環境的能力為社會工作介入的主要方法,幫助護理員融入周圍環境,緩解護理員的壓力。陳奇春等(2016)提出在社會工作實務中,應對護理員個人進行關懷,提供職業導航,從個人角度為養老護理員提供增能服務,讓護理員在繁重的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從而幫助護理員緩解壓力。

     
    1.2.3 研究述評
    從現有研究來看,國外對養老機構護理員群體的身體壓力和心理健康狀況等方面的研究較多,對養老機構職業護理員壓力研究側重于從醫學領域、心理學的領域進行分析研究。國內相關研究主要是從護理員的身體壓力和心理壓力方面展開研究,研究領域包括醫學和心理學以及社會工作研究范疇,而社會工作視角的研究主要通過運用社會工作的相關理論對養老機構護理員壓力進行探索,國內社會工作領域的相關研究為本研究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現有研究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從社會工作介入護理員壓[23] 朱小鳳,阮繼紅,鄭紅霞.養老機構中癡呆照料者的心理壓力與對策[J].中國民康醫學月刊,2008,(3):251-252.[24] 石鎂虹,章樺,蔚坤妍,黎蘭,代鳳玲,鞠梅.98 名養老護理員的工作壓力源工作疲潰感及其相關性分析[J].護理學報,2015,22(10):61-64.[25] 楊永麗,張露,楊麗等,護工工作壓力源及疲潰感的調查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6,(22):17-19.[26] 蘇群,彭斌霞.我國失能老人的長期照料需求與供給分析[J].社會保障研究,2014(05):17-23.[27] 宋一鳴. 社會工作介入護理人員職業倦怠問題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4.[28] 遲慶群.“人在情境中”視角下外科護士壓力源分析[D].南京大學,2016.[29] 陳奇春,朱小鳳,黃霞燕.社工怎樣為養老機構護理員增能[N].中國社會報,2016-05-13(005).
    第 1 章 緒 論
    力緩解問題的相關研究來看,學者們更加關注養老機構護理員壓力的群體性研究,運用小組的方法展開調查和介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位養老機構護理員都具有自身差異性,在關注群體研究的同時,也應該重點關注護理員形成壓力的個體差異性因素,全方位多角度的幫助護理員尋找緩解壓力的方法。第二,從研究對象來看,當前對于職業護理員的研究對象多是以老年家庭照顧者為主,而本文研究的則是養老機構失能老人的職業護理員。養老機構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與老年家庭照顧者不同,對于養老機構失能老人的護理員來說照顧失能老人是他們的職業,并且他們與被照顧者并沒有緣關系。因此,職業護理員形成壓力的原因與老年家庭照顧者壓力形成的原因有很大差異。綜上所述,本研究從護理員的實際需求出發,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理念和專業方法,探究養老機構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的根源,從根源入手,讓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的壓力問題得到緩解,幫助案主鏈接周邊資源,讓案主能夠在服務結束后,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和工作。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首先,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厘清論文的核心概念,對搜集到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為本研究的開展奠定堅實的文獻基礎和理論基礎。其次,根據案主的需求制定介入目標和介入計劃,對案主壓力緩解問題進行個案介入,從而實現緩解職業護理員壓力的目標。最后,對個案工作的實務進行總結,對研究不足之處進行反思。

    1.3.2 研究方法
    1.3.2.1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一種質性研究方法,是對單一的研究對象的典型性特征進行的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的方法,個案研究的對象可以是個人,團體或組織機構。個案研究一般都是通過對某一事物或者事件的深入調查研究,來獲得豐富和詳細的資料、獲取事件發生、發展以及變化的全部過程。[30]本文運用個案研究方法,把社工針對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緩解問題提供的個案工作服務作為分析的對象,并對實務過程的的經驗和不足之處進行總結和反思,從而為類似的社會工作實務提供一定的參考。[30] 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3-9,49.
    第 1 章 緒 論
    1.3.2.2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又被稱之為文獻回顧法,是指在研究開展之前和研究過程中,把本研究領域內已經形成的研究成果進行回顧,以便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本研究領域的研究程度、涉及內容等基本信息的研究方法。[31]本研究通過查閱相關書籍、期刊文獻資料,并在中國知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等網站進行檢索,將收集到的關于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緩解問題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梳理和總結,形成對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緩解問題的深入認識,這為本研究的開展奠定堅實的文獻基礎和理論基礎。
    1.3.2.3 訪談法
    訪談法是一種直接收集信息的方法,采用訪談法,與調查對象友好地溝通交流,詢問他們對于護理人員工作的真實看法及評價、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壓力和困難。本文對 C 市康復養老機構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的成因和對策進行研究,通過設置與養老機構護理員壓力相關的問題并做成訪談提綱,然后與養老機構護理人員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從而收集所需要的資料,最終將案主的回答進行分類、總結和整理,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幫助案主養老機構護理員緩解壓力。
    1.3.2.4 參與式觀察法
    參與式觀察法是一種簡單又直接的問題診斷方法。[32]參與式觀察法要求研究者深入到康復養老機構的工作中,在實際參與職業護理員日常工作的過程中進行觀察。本研究主要是對康復養老機構職業護理員從工作方面和家庭經濟方面進行參與式觀察,社工借助在康復養老機構的實習機會,了解護理員王女士的日常工作,同時,社工介入訪談地點在護理員王女士家中,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其家庭經濟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幫助護理員王女士緩解壓力,并且這些信息都是社工直接觀察和了解到的真實情況,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性。
    1.4 研究創新之處
    首先,研究對象的創新。當前學者們的研究多是關注失能老人群體,但相對忽略了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群體。照顧失能老人是一項特別繁雜且勞累的工作,長期的壓力會導致護理員身心健康方面出現問題。因此,本研究將康復養老機構[31] 林萬億.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M].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285-348. [32] 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6-7,49.
    第 1 章 緒 論
    的失能老人職業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這在研究對象上實現了創新。其次,研究視角的創新。現有研究多是從心理學和醫學領域展開的,而本研究則從社會工作的視角對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緩解問題進行研究。在介入職業護理員壓力緩解的過程中,本研究選擇的是個案工作方法,對護理員通勤、情感、經濟和工作四個方面的壓力問題進行介入。同時,利用社會工作優勢視角等專業原則,幫助案主發掘自身優勢資源,讓案主能夠在服務結束后對工作和生活依然保持積極的狀態。最后,研究內容的創新。相關研究對于某一群體的壓力研究多是局限于職業壓力,但事實上,每一群體所面臨的壓力是多方面的,是多重壓力共存的現實問題,最終導致某一群體的壓力愈發嚴重。因此,本研究從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的現實需求出發,對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最突出的壓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介入,進而真正地緩解失能老人職業護理員壓力,幫助這一群體更加積極地面對工作和生活。
    高校學術論文網提供專業的碩士畢業論文寫作、畢業論文輔導寫作、博士論文寫作發表、碩士論文寫作發表、SCI論文寫作發表、職稱論文寫作發表、英文論文潤色的服務網站,多年來,憑借優秀的服務和聲譽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為畢業生解決寫論文的煩惱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yixuelei/huliyiuxe/2782.html

    上一篇:基于“1+X”證書制度的中職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實訓課 程體系研究

    下一篇:醫藥衛生類中等職業學校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