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

    發布時間:2022-10-03 11:26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1
    1.2.1國外研究現狀 1
    1.2.2國內研究現狀 3
    1.2.3文獻述評 4
    1.3研究目標 5
    1.4研究方法 5
    1.5技術路線 5
    1.6本研究創新點與不足 6
    第二章 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7
    2.1概念界定 7
    2.1.1金融支持 7
    2.1.2農村金融市場 7
    2.2理論基礎 7
    2.2.1農村信貸補貼理論 7
    2.2.2農村金融供給理論 8
    2.2.3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 8
    第三章 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現狀 9
    3.1邯鄲市農業發展基本情況 9
    3.1.1邯鄲市農業發展經濟基礎穩定 9
    3.1.2邯鄲市農業特色產業輻射帶動優勢明顯 10
    3.1.3邯鄲市家庭農場不斷發展 11
    3.1.4邯鄲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規模日益壯大 12
    3.1.5邯鄲市農業龍頭企業效益持續增加 13
    3.2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基本情況 15
    3.2.1銀行業金融機構及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業發展現狀 15
    3.2.2保險機構支持農業發展現狀 18
    3.2.3證券市場支持農業發展現狀 18
    第四章 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0
    4.1銀行業金融機構及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0
    4.1.1農業貸款門檻高,業務辦理繁瑣 20
    4.1.2銀行發放涉農信貸資金風險高,財政支持不足 20
    4.1.3金融服務創新不足,多樣化信貸需求難以滿足 21
    4.1.4經營管理水平低,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21
    4.2保險機構支持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2
    4.2.1涉農保險機構缺乏政策支持,服務可得性較低 22
    4.2.2農業保險服務范圍小,險種開發力度不足 23
    4.2.3地方金融監管力度不足,約束力較低 23
    4.2.4農民保險認知度差,參保積極性低 24
    4.3證券市場支持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4
    4.3.1農業企業融資門檻高,融資渠道單一 24
    4.3.2證券市場相關配套制度有待完善 25
    第五章 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經驗借鑒 26
    5.1國外經驗借鑒 26
    5.1.1日本金融體系支持農業發展的經驗 26
    5.1.2美國金融體系支持農業發展的經驗 27
    5.1.3俄羅斯金融體系支持農業發展的經驗 28
    5.2國內經驗借鑒 29
    5.2.1壽光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實踐 29
    5.2.2普洱市金融支持茶產業發展實踐 30
    5.2.3五常市金融支持水稻產業發展實踐 31
    5.3國內外經驗對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啟示 32
    5.3.1促進金融機構拓寬融資渠道,完善金融機構法律體系 32
    5.3.2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 32
    5.3.3完善相關政策,保障金融支持農業有序發展 33
    第六章 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對策 34
    6.1銀行業金融機構及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業發展的對策 34
    6.1.1調整銀行農業貸款門檻,優化業務辦理程序 34
    6.1.2加強財政支持,降低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服務風險 34
    6.1.3創新金融服務,滿足多樣化信貸需求 35
    6.1.4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專業人才培養 36
    6.2保險機構支持農業發展的對策 37
    6.2.1加強對農業保險機構的政策支持,提升服務可得性 37
    6.2.2拓寬農業保險險種,加大農業保險服務范圍 37
    6.2.3加強地方金融監管力度,增強政府約束力 38
    6.2.4加大涉農保險宣傳,提高農民參保積極性 38
    6.3證券市場支持農業發展的對策 39
    6.3.1降低農業企業融資門檻,拓寬融資渠道 39
    6.3.2推進相關配套制度環境的完善 40
    結論 41
    參考文獻 43
    發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47
    致謝 48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目前,我國農業還處于向現代化轉型的關鍵期,鄉村振興勢不可擋,農村 金融在這一過程中承擔著重要角色,農村金融可以更加精準更加廣泛地參與到 農村經濟建設中去。沒有足夠的資本支持農業生產是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農業 生產效率上不去的重要因素。只有資金到位了,生產力才有支撐,農村金融對 于農村的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邯鄲市始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 農,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進 農業結構調整,為快速有力的推進邯鄲市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 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但是,在邯鄲農業發展過程中,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 體系存在一定的問題,金融問題的出現制約了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穩定有效 的金融支持是農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的研究意義從理論層面上講,將農村信貸補貼理論、農村金融供給理 論以及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運用到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問題研究中,收集 和整理所得數據為本文研究奠定了數據基礎,深入剖析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 展存在的問題,為具體地實踐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在現實層面上,本 文立足于對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和探索解決問題的途 徑,對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現狀進行調查,結合國內外案例的經驗,針 對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出現的問題,因地制宜的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方案, 為以后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研究提供現實案例參考,對于促進邯鄲市農業發展具 有現實意義。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國外研究現狀
    1.金融支持與經濟發展關系研究
    Khanal 等(2020)分析了影響信貸約束的因素及其對農場績效的影響,發 現資本和信貸約束限制了小農場充分利用資源實現最佳績效的能力。受信貸約
    1
    束的小農戶的財務績效顯著低于未受信貸約束的小農戶[1]。Baig等(2019)指 出農村地區往往缺乏必要的設施,影響這些地區留住熟練勞動力的能力,從而 導致資源外流,對農業生產力產生不利影響。以農民為中心的合作社,通過適 當的制度安排,可以發展以村莊為基礎的城市,加上農村融資計劃,以加強資 源基礎和獲得技術的機會[2]。 Akanfe 等(2019)認識到需要改善農村人口獲得 金融服務的機會,應該在發展農村金融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教訓,建議必須采取 適當措施,繼續鼓勵農村融資[]。
    Aung 等(2019)指出長期以來,農村金融一直是捐助者和政府減貧和農村 發展的重要工具[4]。Mariyono (2019)分析了小額信貸在集約農業促進農村繁 榮中的同步作用,農民的個體不確定性和農業企業環境決定了農民獲得小額信 貸的能力,指出政策制定者應引進更先進的技術,同時提供信貸便利[5]。 Uronu 等(2018)基于收集的數據,這些數據來自坦桑尼亞多多馬和莫羅戈羅地區的 11個儲蓄和信用合作社(SACCO)、初級農業營銷合作社(AMCO)和農民協 會( FA) [6]。通過內容分析,發現這些團體在加強農業生產者獲得金融服務的 能力方面有著突出的作用。Sinha(2017)探討了什么樣的正規和半正規金融部 門能夠滿足農村金融服務的需求,以及什么樣的小額信貸能夠填補這一空白。 發展金融(包括農村和微型金融)的最終目標是增加農村人口從有組織的部門 中獲得更多金融服務的機會[7]。
    2.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發展研究
    Vigano等(2020)以財務報表法為基礎,從投資組合風險管理的角度,實 證探討農戶財務與非財務相結合的策略,發現為貧窮國家的農村家庭設計最佳 的金融產品仍然是一項挑戰,除了金融中介機構難以有效地接觸到潛在客戶之 外,信息不對稱也妨礙了充分了解客戶和為他們開發合適的產品[8]。
    Anunobi等(2020)在探討尼日利亞阿南布拉州農村金融機構(RUFIN) 服務與農戶生活水平之間的關系建議農村金融機構服務部門加強對農戶信貸利 用的監測和監督I9】。Attipoe等(2020)指出在農業依賴型經濟中,農村和社區 銀行的農業金融在提高農民的產量和收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資金用于 購買原材料、支付勞務費和購買農業設備等,表明農村銀行的信貸組合中對農 業的優惠程度較低[10]。
    印度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小額信貸中心之一。在印度,貧窮被認為 是一種威脅。為了減輕貧困,印度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啟動各種方案。 Ghos(e 2018)
    2
    中談到小額信貸的規模還不夠大,供需之間不平衡,隨著對農村金融需求的增 加,政府必須推動小額信貸機構籌集儲蓄,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還要進一步 加強和明確企業所負有的社會責任[11]。
    1.2.2國內研究現狀
    1.農村金融支持與經濟發展關系研究
    張建波等(2021)認為農村金融的資源和服務供給是現在農村地區發展金 融的嚴重問題。在農村地區信息傳播受限,不能及時有效的接受最新金融訊息。 農村的金融市場現如今與大市場連接不緊密狀態使得金融供給不能有效開展。 從金融供給自身的本質性質出發,才能解決我國農村地區金融供給制約的問題 [12]。
    李娟等(2021)探索了關于農村供應鏈中金融供給所帶來的價值以及它的 機制。即:需求導向—制度保障—產業整合—技術創新—效能疊加等五個主范 疇相互融合的過程[13]。陳兢(2021)研究發現,在經濟發達和欠發達的農村地 區,農村電商的作用力高于發展中地區。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了農業 集聚[14]。唐瑩(2021)指出要發展農業產業鏈對于農業現代化的推動作用,就 要保障擁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去維護農業產業鏈的發展[15]。劉明輝等(2021)認 為政府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制定支持農村產業融 合的體系制度,推動農業地區和非農業地區相互促進,共同發展[16]。
    何婧等(2021)研究發現金融和農業發展息息相關,影響和干預金融市場 的發展,能進一步影響到農業產業化的進步[17]。閆芳等(2021)研究認為農村 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效應對農業現代化發展有 著重要的作用[18]。趙文君(2021)研究認為鄉村產業的交融與發展實現了質變 是離不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落實和農業供給創新改革的不斷發展的,發展休 閑農業,提升科學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運用程度,提高農業發展的整體效益水 平。其次還要延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城市和鄉村發展關系密切,減少及降低 農業生產的成本,這其中重要的問題就在于農民可以從農業產業鏈中真的得到 利益[19]。茍安經(2021)研究認為建設和完善農村公共服務的體系制度,充分 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認真貫徹落實農業經濟管理制度是實現農業快 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20]。 3
    2.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發展研究
    胡曉峰(2021)指出農業供應鏈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步驟就是要從政府 的政策支持、基礎的設施建設、發展農村的市場入手。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在 農業供應鏈金融與數字技術共同發展融合的過程中,資金不足以及對此數字化 金融排斥的問題[21]。慕慧娟等(2021)研究認為不同層次的金融服務模式應當 是有所不同的,中階層側重于基礎服務,高階層更多的應側重于技術服務,從 而豐富金融產品服務于鄉村振興的業務模式[22]。張紅宇等(2020)認為在農業 發展過程中農業安全的問題也應該得到重視,積極面對和防范國內外復雜的經 濟形勢[23]。
    劉世佳等(2020)研究認為農村地區對于涉農資金可得性低,涉農金融服 務不全面不到位,嚴重制約著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農村金融問題仍然是我國 農業發展所面對的嚴峻挑戰。“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瓶頸問題迫切需 要得到解決。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金融改革是加快農村發展的重要問題[24]。 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課題組,陳耀豐(2020)研究指出資金的大規模投入, 推動金融服務多元化發展,創新多種服務模式是農村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求, 而當前金融供給并不能與以上需求相匹配[25]。
    李曉龍等(2020)研究認為我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水平存在著明顯的地 區差異。農村金融深化東部地區的作用效果明顯比中西部地區高,這是由于當 地的基礎設施發展水平以及人力資源等綜合因素共同影響的。因此,提出了在 不同的地區要根據不同的發展水平制定不同的發展方案和政策[26]。董翀等 (2020)提出目前我國建設農業產業鏈時,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只有提高農 業產業鏈的信息化水平,才能更好的促進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健全,從而能夠構 建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圈層,推動農業更快的實現現代化[76]。鄒新陽等(2021) 提出農村小微金融機構的支持度的提升,離不開普惠金融業務支持體系建設的 加強,普惠金融產品的創新,從而促使普惠金融的社會績效不斷提高,促進鄉 村振興[28]。
    1.2.3文獻述評
    當前研究主要是分析農業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問題包括政策引導、金融機 構的問題等。現有研究金融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的文獻中,對發達地區的農業發
    4
    展與金融支持關系的研究較多,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金融支持與農業發展關系 的研究較少,農村金融活動始終是需要加強引導和支持的,目前我國的金融支 持體系建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包括金融服務農村地區融資難,金融支持產品 單一,金融服務模式需要創新等,這些問題是制約著農村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緩 慢的重要層面。
    1.3研究目標
    農村金融對于農業支持的力度是不斷加大的,未來在農村金融支持農業發 展方面,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和金融服務創新以及金融機構改革發展也應該得到 重視,強化制度建設、構建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優化產業格局,促使農 村金融服務更好的對接農業發展。
    1.4研究方法
    第一,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參考相關國內外文獻和閱讀相關書籍,對農 村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相關論述研究進行搜集整理和歸納。
    第二,調查研究法。對調查收集的相關資料、數據進行統計整理和分析。 本文通過河北省邯鄲市統計局以及農業農村局等平臺信息數據,調查研究了邯 鄲市農業發展現狀以及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概況和問題。
    第三,案例研究法。結合國內外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的實踐經驗, 探尋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問題的解決途徑和對策。
    1.5技術路線
    本文結合所學專業知識,基于邯鄲市農業經濟發展,選定了邯鄲市金融支 持農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作為研究目標,并在國內外研究背景下,明確了選 題的目的和意義。通過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結合搜集來的 資料和數據進行研究,對國內外案例和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現狀作出分析 和總結,指出了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最后得 出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的相關結論。
    5
     
     
    圖 1-1 技術路線圖 Fig. 1-1 Technology Roadmap
     
    1.6本研究創新點與不足
    在借鑒和學習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本文的創新點有以下幾點:(1)從研究 角度上創新: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問題一直是學者比較關注的話題,但是研究方 向多集中在對發達地區的研究,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研究較少,我國是發展中 國家,對邯鄲市進行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研究的實踐經驗能應用于我國更多地區 的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研究。(2)加深了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實踐的理論運 用,充分運用數據,根據實際發展剖析存在問題,因地制宜的提出發展對策。 (3)豐富了對于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問題研究現狀,目前關于邯鄲市金融 支持農業發展問題的研究歷史經驗相對匱乏。
    本文的不足主要包括:由于調查條件的限制,調研數據有限;目前所得研 究結論,是基于一定研究成果下所得,仍有更廣闊的研究方向需要去深入研究。
    第二章 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2.1概念界定
    2.1.1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指通過運用一定的金融手段,保障社會經濟發展活動能夠更好 的進行,以及在經濟活動中產生的經濟方面的問題能夠通過金融支持得到有效 解決。金融支持能夠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為企業提供金融和資金支持的能力,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很多無法提前得知的因素,以及在生產過程中存 在著的高風險因素。因此大量的資金支持即金融支持是小微企業發展初期的重 要保障[29],村鎮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企業和農戶提供農業金融產品和 服務,通過應用商業銀行的服務經營模式促進我國金融支持農業的發展[30] 。
    2.1.2農村金融市場
    農業融資的相關理論在1980年后逐漸被淘汰,此時農村金融市場的概念開 始取代農業融資理論概念[31]。農村金融市場論與前者的不同在于它更加注重市 場機制所發揮的作用。該概念指出農村金融機構的作用應該是在農村內部和經 濟發展之間的中介作用,而這一作用的實現是依靠儲蓄作為基礎的。儲蓄資金 是平衡供需的前提,為了達到儲蓄被最佳使用的目標,應該保證存款利率為正 數并由市場機制決定利率;農村金融的成功或者是失敗的判斷標準應當是根據 金融機構經營的成果和效果來判定[32];金融市場和非金融市場可以同時存在, 并且應充分利用好兩者。此理論主要是注重和突出市場機制的作用,排除政府 作用。
    2.2理論基礎
    2.2.1農村信貸補貼理論
    1980 年以前在農村金融方面的影響力占據主要地位是農村信貸補貼理論。
    此理論的前提是農民不具備儲蓄水平。由于農業本身的特性,農民想要從商業
    7
    銀行獲得生產所需要的資金支持是很難實現的,長久以往就積累成了比較難以 解決的資金不足的問題[33]。而外部政策性資金融入農村金融市場能夠很好地解 決這個問題。通過建立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及降低對農村地區農業方面的貸款利 率從而促進農業發展。農業信貸補貼政策在農業發展中是一個重要的金融支持 手段[34]。
    2.2.2農村金融供給理論
    農村金融供給理論是對供給領先型金融模式和需求追隨型金融模式進行的 闡述。金融供給領先型模式認為,金融供給應該是金融需求的重要基礎,金融 需求在被金融供給滿足的前提下再產生新的需求并且需求會不斷增加;而金融 需求追隨型模式則注重強調先有金融需求再有金融供給,金融供給應該先認知 金融需求,再提供所需要的金融供給[35]。金融需求優先產生,這種需求促使著 金融供給的產生。該理論強調金融機構要注重調整服務方式和內容促進金融供 給加快升級,促使充分發揮金融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2.2.3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
    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得到重視可追溯到 20世紀九十年代。在發展中國家尤 其是農村地區,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在金融市場發揮的的作用尤為突出[36]。在 發展中國家農村地區信息傳遞和獲取會有一定的延遲,造成金融機構與農戶之 間信息獲得不對等。此時,金融機構完全依靠市場調節獲取農戶的需求信息是 不符合農業實際發展狀況的。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則要求政府在市場調節失靈 的情況下,要對農村金融進行一定的干預。該理論支持政府干預農村金融市場, 承認政府的積極作用以彌補市場失靈的缺陷,這也是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與農 村信貸補貼理論不一樣的地方。
    第三章 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現狀
    3.1邯鄲市農業發展基本情況
    3.1.1邯鄲市農業發展經濟基礎穩定
    邯鄲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城市,在邯鄲市土地面積利用的占比中,耕地占 地面積龐大,主要進行蔬菜、棉花等農作物的生產,是我國華北地區“京津菜 園”。邯鄲市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農民人均收入持續增加,這離不開邯鄲市 政府的政策引導以及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近觀 2016 年-2020 年,在這五年期 間,邯鄲市財政收入持續增加,農業經濟發展穩定,農民人均純收入不斷提升, 2016-2020 邯鄲市農業發展概況如表 3-1 所示。
    表 3-1 2016-2020 邯鄲市農業發展概況
    Table 3-1 Table of Economic Situation of Handan City in Recent Five Years
    GDP (億元) 財政收入(億元) 農業產值(億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元)
    2016 年 3337.1 325.9 417.2 12153
    2017 年 3396.3 367.7 375.4 13151
    2018 年 3454.6 438.1 313.3 14307
    2019 年 3486.0 466.5 342.4 15695
    2020 年 3636.6 483.3 376.6 16888
    數據來源:邯鄲市政府工作報告等相關資料整理得到
    從 2016 年到 2020 年邯鄲市的農民人均收入持續增長,農業產值在 2017 年 出現下降后,在2018年開始回升。經調查,2017 年邯鄲市的農業產值下降與 當年的主產品玉米產量急劇減少以及小麥價格下跌、生產成本增加有著重要關 系。因此,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直接影響了農業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在農業發 展過程中,農業生產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密不可分的[37]。我國農業基礎設施 建設比較落后,抗風險能力較弱。目前,農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遠遠不能滿足農 業經濟發展需求[38]。在邯鄲市,一直較為注重農業發展,政府部門高度重視農 業生產的科技水平,不斷加大農業機械化生產,農業生產條件在不斷提高,邯 鄲市 2020年的農業機械化綜合作業水平已經達到 70%,總動力達到1022 萬千 瓦。與此同時,農機合作社發展到兩百多家,裝備總量快速增加,一躍成為全 省第2名、中原經濟區的第1 名。此外,邯鄲市一直堅持努力推進特色農業產
    9
    業發展,包括雞澤辣椒、大名府香油等特色產業項目,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實 施規模化農業生產模式、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興修水利。對于灌溉配套工 程,積極規劃引黃灌溉區,改善和治理水土流失地區 750 平方公里,為農業發 展奠定發展基礎。邯鄲市在注重農業生產效能提升和機械化水平加強的同時, 也注重農業相關項目科學技術的開發。邯鄲市全市有 5 所涉農院士工作站,建 設 9 個綜合試驗站,30 家大規模集約化育苗中心,體現了邯鄲市對于技術研發 的重視。
    3.1.2邯鄲市農業特色產業輻射帶動優勢明顯
    近年來,邯鄲市對于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加大對其支持力度促進農業產業 發展,深化改革和調整農業供給結構、進一步擴大農業生產規模、提高農業市 場化水平、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到2021 年,全市已擁有 450多萬畝各類特色 產業,其所帶來的產業產值占據邯鄲市農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在農業發展過 程中,邯鄲市農業產業始終堅持一個核心為主導、四大區域聯動發展的農業格 局,政府等相關部門積極引領邯鄲市東北部地區、東南部地區以及中部、西部 地區分別種養不同的特色農產品。在東北部地區主要以優質棉花為主、東南部 地區以種植花生為主、西部地區以種植藥材為主、中東部地區實行種養循環。 除了這四部分種植區,在邯鄲市近郊區還打造了都市農業及農產品精深加工聚 集區,從而實現特色產業一體化、鏈條化生產。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鏈條效 應,推動整體發展。比如五得利面粉作為邯鄲市的特色產業之一,為更好地發 展面粉產業,加大對小麥質量監督和優質小麥種植培育力度,著力培育百萬畝 強筋小麥,并且由此還帶動了館陶縣黑小麥以及廣平縣硒小麥的種植規模的擴 大。此外,邯鄲市的農業發展還注重規模效益。邯鄲市在西部地區著手打造優 質的花生基地、冀南太行山脈地區的“藥谷”、建設高端優勢的蔬菜產業園區 等,從而形成一條特色的農業產業帶。這些產業規劃措施都極大的促進了邯鄲 市特色農業產業的良性發展。截止到2020 年,邯鄲市優勢特色產業包括:蔬菜、 棉花、中藥、花生等。近年來,邯鄲市還創建了河北省首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 業園區,擁有二十五個河北省現代農業園區,打造出雞澤辣椒、涉縣核桃兩類 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以及十四個中國特色之鄉,十二個河北特產之鄉等。 邯鄲市農業在發展過程中充分挖掘特色產業帶來的休閑價值,生態價值,利用
    10
     
    特色產業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從而為農業發展帶來更多的資金積累,對邯 鄲市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1.3邯鄲市家庭農場不斷發展
    邯鄲市為了切實地提高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水平,積極鼓勵農戶發展 家庭農場,家庭農場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已經擁有 33 個家庭農場示范場。為了 能夠服務好家庭農場的發展,建立了五千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極大程度上保 障了家庭農場發展過程中的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工作。調查發現,近年來 邯鄲市家庭農場數量一直成增長態勢,已經形成了 4700 家家庭農場且數量還在 不斷增加,家庭農場發展充分帶動了農業的發展,如圖 3-1 所示。
     
    圖 3-1 邯鄲市家庭農場數量
    Fig. 3-1 Number of Family Farms in Handan City
    數據來源:邯鄲市2020 年度示范家庭農場認定名單理整理得到
    從圖 3-1 中的邯鄲市家庭農場數量來看,家庭農場幾乎遍布邯鄲市全市的
    所有主要縣區,市中和周邊縣都有家庭農場的分布,在 2021 年邯鄲市家庭農場
    數量達到390 萬家。為了進一步探討邯鄲市家庭農場的發展,在這其中調查研
    究了大名縣以及成安縣,從家庭農場發展狀況來看,這兩者的發展水平還存在
    一定的差距。大名縣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家庭農場發展比較緩慢;而
    成安縣是目前邯鄲市家庭農場數量最多的地區,被譽為全國主要農作物全程機
    械化示范縣,農業生產連年收獲頗豐。通過大名縣以及成安縣進行調查研究,
    11 發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在家庭農場發展中人才應用方面,在大名縣內擁有和邯 鄲學院人才對接項目,大名縣家庭農場的發展有人才支持的保障。成安縣沒有 與大學對接合作的項目,在人才引進方面有所缺失,需要積極引進人才才能促 進家庭農場更好的發展;二是在發展家庭農場進行土地流轉方面,在邯鄲市大 部分農村地區,當地絕大部分農民進城務工,隨即會將自己的土地流轉給種植 大戶進行農業規模化生產或是當地農民接收當地貧困戶流轉的土地用來建設蔬 菜大棚。通過以上這兩種方式獲得土地資源進行家庭農場的建設。雖然在土地 流轉中,政府以及村集體作為中介進行“牽線”,但是由于土地歸集體所有, 村集體是不具備土地流轉的決定權的[39],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影響了土地流轉速 度,這也是在一些地區造成土地流轉慢、家庭農場發展遲緩的一個原因。在這 些現實問題上,邯鄲市地方政府進行了戰略調整,積極發展中小型家庭農場, 制定相關政策促進土地流轉,吸引年輕人以及有經濟條件的農民回鄉創業,積 極發展家庭農場、家庭農場的大規模衍生和進步,對于邯鄲市農業生產長久穩 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1.4邯鄲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規模日益壯大
    邯鄲市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對于比較集中的主導產業片區,對 其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先進技術的應用、更新創建新的經營管理模式 和體制、加快產業結構布局優化、發展農業產業園區。
    為了能夠更好的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創建了現代農業推進服務中心, 由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所領導,與縣級部門共同分工合作,制定有針對性、精準 性的創建活動方案。目前,邯鄲市已擁有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67 個,包括國家 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1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 25個(其中省級精品園區 12個)、 市級現代農業園區 51個(其中市級精品園區11 個)、縣級現代農業園區 90個, 如圖 3-2 所示。2020 年,農業產業園區總產值達 460.2 億元,園區內農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2.23 萬元,高出全市農民人均收入 30%以上。邯鄲市政府在對農業 產業園區的資金支持方面也是十分重視,倡導和鼓勵農業產業園區資金的積累 不再單純的依靠項目補助資金,而是勇于嘗試新的融資渠道。現在邯鄲市農業 產業園區在爭取發展所需要的的資金時不僅能夠通過項目補助資金得到扶持, 同時產業園區也積極引導社會資金的加入,擴大產業園區招商力度。邯鄲市現
    12
     
    代農業產業園區規模進一步擴大,在規模擴大的同時,加強產業鏈的延伸,重 視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推進近百個農業產業化項目的發展,聚焦主業、延伸產 業鏈條。不僅如此,產業園區十分注重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生產,對農業產業園 區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生產技術,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與多個高校以及研 究院開展校企合作和交流平臺,目前,市級以上園區全部與高等院校或科研單 位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
     
    圖 3-2 邯鄲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數量
    Fig. 3-2 Number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s in Handan 數據來源:邯鄲市 2020 年度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認定名單理整理得到
    3.1.5邯鄲市農業龍頭企業效益持續增加
    近年來,邯鄲市通過以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為主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戶” 的合作模式,利用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發展。筆者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調研了 2020 年度營業額在500 萬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的收入情況,如表 3-2 所示。從 表 3-2 可以看出龍頭企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農民收入,收入越高,龍頭企 業對于農戶的帶動作用越明顯。在龍頭企業經營業務方面,從事冰淇淋生產的 河北木倫河食品有限公司效益明顯高于主營其他業務的企業效益,河北木倫河 食品有限公司的年度利潤占據總收入的 9%,遠遠高于養殖和種植帶來的利潤收 入,由此可見,注重促進龍頭企業產品的創新和多元化發展能為企業帶來更可 觀的收入,從而加大對農業的帶動,利用多元化生產,從原材料供給等方向帶
    13
     
    動傳統型基礎農產品生產企業的轉型發展,推動農業的進步。
    表 3-2 2020 年規模較大的農業龍頭企業年收入情況
    Table 3-2 Annual income of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leading enterprises in 2020
    企業名稱 主營業務 銷售收入
    (萬元) 總資產
    (萬元) 固定資產
    (萬元) 資產負債
    率( %) 稅后利潤
    (萬元) 帶動農 戶數
    (戶)
    邯鄲市肽
    1 牛養殖有 養殖業 4857 13345 4011 37.98 259 1920
    限公司
    2 河北三勝 食品有限 公司
    大名縣江 農副產品 加工 3360.83 3239.68 683.33 40 218.45 103
    3 文農業發
    展有限公 種植業 1150 1245 532 16.37 141 150
    4 河北木倫
    河食品有 冰激凌生 產 8196.57 20304.76 15790.59 66.33 775.87 1675
    限公司
    河北北邯
    5 大養殖有 養殖業 1856 2640 1821 11.63 133 1200
    限公司
     
    數據來源:邯鄲市農業農村局官網數據整理得到
    目前,全市認定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21 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 頭企業有7 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有96家。2021 年,河北省人民政府發布了 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認定名單,其中包含邯鄲市晨光生物科技集 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110 家邯鄲市的企業成為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邯鄲市為加快培育農產品知名品牌,鼓勵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主動申報國家級、 省級質量獎、提名獎和名優新特農產品等,進一步提升和打造龍頭企業農產品 的信譽度和知名度;全市創建中國馳名商標 18件、10 個省級區域公用品牌、9 個省級領軍企業品牌。龍頭企業正在積極發揮帶動作用、延長產業鏈條、加強 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努力為提高邯鄲市農業發展水平做出更大貢獻。農業龍頭 企業在引領農業經濟發展方面的突出作用,是“三農”問題解決過程中不可忽 視的存在,農業龍頭企業對于加強市場和農業之間的關系有著重要作用,也是
    14
    推動農民走向市場、農業實現產業化以及規模化的重要推手。
    3.2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基本情況
    3.2.1銀行業金融機構及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邯鄲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農村信用社在涉農貸款方面,積極跟 進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實施、對接農業發展、從而制定相關的金融產品,金融 服務工作質量也在不斷提升。
    首先,邯鄲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了對農業生產經營發展的涉農貸款力 度和規模,不斷增加涉農貸款投放金額滿足邯鄲市農業發展的資本需求,為農 業生產力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資金基礎,極大程度上推動了邯鄲市農業的發展。 經調查,筆者搜集匯總了 2016-2020 年四年來,邯鄲市農村金融機構農業貸款 情況,如表 3-3所示。
    表 3-3 2016-2020 年邯鄲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農業貸款情況
    Table 3-3 Agricultural Loans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Handan City from 2016 to 2020
    累放 貸款 農行 其中農 業貸款 比例 累放 貸款 郵儲行 其中農 業貸款 比例 累放 貸款 農商行 其中農 業貸款 比例
    2016 年 9684 5183 53.72% 11617.1 3948.7 33.99% 115135.3 34305 29.8%
    2017 年 25025 24361 97.35% 14372.22 4742.75 33% 109599.2 91081 81.1%
    2018 年 11446 10874 95% 12372.62 3959.12 32% 96571.53 87171 90.27%
    2019 年 4735 3423 72.3% 22145.94 5121 23.12% 282743.9 210046 74.29%
    2020 年 46067 39456 85.65% 28837.1 6373.5 22.1% 253412.7 193290 76.27%
    數據來源:邯鄲市統計局數據整理得到
    從表3-3 可看出這三個銀行涉農貸款的具體情況,雖然目前銀行都有一定 的涉農貸款業務指標,但是不同的銀行政策不同以及服務模式不同,對于農業 貸款門檻和對農戶的要求就會有所不同,農戶因此會根據銀行不同的優惠政策 和自身的資金需求選擇最合適的銀行進行農業貸款。農行、農商行作為主要支 持農業發展的金融機構,為促進和鼓勵農民進行農業貸款,在支持農業生產方 面制定了更多的貸款產品和更優惠的貸款服務政策,以吸引農民進行貸款。邯 鄲銀行 2016年以來也在不斷創新自己的涉農服務產品,大力支持“三農”項目, 穩定推進涉農貸款,2016-2021 年邯鄲銀行貸款的具體情況,如圖 3-3 所示。由 圖 3-3 可知,2019 年邯鄲銀行涉農貸款量為 2016-2021 年五年內最低,據筆者
    15 研究調查,主要的原因是 2019 年年底由于疫情的爆發,邯鄲市農業經濟迎來了 一個巨大挑戰,邯鄲銀行總體發展也受到了波動。邯鄲銀行面對這一情況,迅 速調整運營模式,2020 年邯鄲銀行在疫情期間積極調整貸款利率以及還款付息 制度,對于一些一直作為重點幫扶的農業客戶,對其降低新增農業貸款利率 5% 左右。這一系列措施 2020 年初見成效,僅2020 年上半年四個月,邯鄲銀行涉 農貸款余額就達到了 175.49 億元,較年初增速 5.3%,占貸款總額 29%,如圖 3-4 所示。邯鄲銀行緊接著開發了金財通、田園貸、金糧倉、農宅貸等 10 余種 農貸產品,尤其在土地承包權、林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抵押貸款方面取得 了突破,在全省首創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致富流轉貸”,被評為“服 務三農十佳金融產品”。
     
    Fig. 3-3 Loans of Handan Bank from 2016 to 2021 數據來源:邯鄲市統計局數據整理得到 此前,邯鄲銀行一直以傳統信貸產品為基礎,近年來依照農業發展所產生 的新的需求和趨勢,不斷改革原有信貸產品,使其更能適應經濟新發展、實用 性更高、更容易被推廣;為了提升服務質量,滿足農業生產所需資金具有的時 效性,不斷簡化辦理業務的流程、加快辦理速度,支持農業發展。邯鄲市銀行 業金融機構除了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提升服務質量,各個銀行對投放的信貸產 品和服務模式也做出了精準定位,保證金融產品更好的服務于農業發展。這樣 不僅能提高資金投放出去后的使用效率,還能更好的使農民和涉農企業的資金 需求得到滿足。在這一服務理念的基礎上,各個銀行積極推動金融服務模式和
     
    16
     
    金融產品改革創新、推陳出新。邯鄲銀行與當地的財政、科技等部門建立密切 聯系與合作,設計出多元化的普惠信貸產品以及方案,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 提供更好的涉農信貸服務;根據農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和生產經營的方式特點, 在種植、養殖、以及農產品流通等不同行業,推出了不同的信貸產品。比如春 耕支持貸款、農產品流通貸款、供應鏈助力貸款等信貸產品,對于農業耕作產 出形成了有效的支持,也同時促進了滯銷的農產品銷售,在一定程度上還確保 了農業供應鏈的通暢。
     
    Fig. 3-4 Agricultural loans of Handan Bank from January to April 2020 數據來源:邯鄲市統計局數據整理得到
    其次,根據2021 年邯鄲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邯鄲市農村信用社近年來始 終堅持服務三農的工作要領,根據農業實際發展情況,不斷加強對農業的信貸 支持力度。2021 年以來,全市農村信用社累計發放涉農小額信貸量占全市銀行 業金融機構同類貸款投放總量的 70%。截至 2021 年底,全市農信系統涉農貸款 余額 1148.7 億元,較年初增加 154.59 億元,實現了持續增長。全市農村信用社 小微企業貸款余額 1290.3 億元,較年初增加 241.51 億元;對于糧食生產供給, 生豬養殖產業以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加強 對新型經營主體的信貸供給、注重與龍頭企業的信貸合作、建立“龍頭企業+ 合作社+新型經營主體”的貸款模式,促進龍頭企業引領農業發展。目前,農村 信用社已經實現與48家龍頭企業和 48家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進行信貸支持,貸 款余額分別為 5.6 億元和4.7億元,間接帶動農戶 3445戶。
     
    17
    3.2.2保險機構支持農業發展現狀
    邯鄲市保險機構對于農業保險的承保工作以及理賠服務的保障工作一直較 為重視,確保農業保險對農業生產真的能做到“保產量、穩價格”,充分發揮 農業保險的保障作用。2019-2020 年間,保險機構大力支持邯鄲市養殖業的發展, 具體的邯鄲市保險機構支持養殖業發展情況,如表 3-4 所示。在邯鄲市地區, 為了促使農業保險服務更好的滿足農戶的需求,保險機構與當地的政府部門多 次進行聯系與溝通、積極開展合作,以便更好的服務農業生產。例如人保財險 積極與政府溝通合作,確保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魏縣鴨梨、雞澤辣椒等特色農產 品的保險項目可以更好的落實,保險工作能夠得以順利的開展;國壽財險積極 引導客戶進行網上自助理賠等線上服務,為客戶打開網上辦理保險的便捷通道, 這引導了保險機構面對疫情做出了一個新的服務方式,積極探索零接觸的網上 保險辦理以及理賠等服務,既節約了客戶的時間,也使得金融服務更加高效。
    表 3-4 邯鄲市保險機構支持養殖業發展情況
    Table 3-4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supported by insurance institutions in Handan City
    承保能繁母豬 (頭) 承保育肥豬
    (頭) 提供風險保障 金(萬) 受理理賠案件 (件) 理賠金額
    (萬元)
    保險業 1423 12415 1206.65 3318 630
    數據來源:邯鄲市統計局數據整理得到
     
    3.2.3證券市場支持農業發展現狀
    股票市場是證券市場的主體,在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截至 2020年已有上 百家企業,目前邯鄲市證券市場支持農業發展正處于上升和探索時期。
    第一,股市融資。
    2010 年 11 月,邯鄲市農業企業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 所創業板上市(證券代碼:300138)融資 6.3 億,如表 3-5 所示。該企業作為邯 鄲市的龍頭企業,是一家集農產品精深加工,天然植物提取為一體的出口創匯 型企業,十年時間,晨光集團依靠自身實力提升了我國辣椒紅色素生產在世界 上的地位,公司產品 80%以上出口國外,各類產品的銷售額不斷增長的同時營 業額也實現了巨大提升,其大規模建立產品基地,對于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
    18
     
    農民增收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是離不開證券市場的支持的。 表 3-5 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概況
    Table 3-5 Overview of Chenguang biotechnology group company limited
    所屬行業 農林牧漁-農業-農產品加工
    注冊資本 5.33 億元
    上市日期 2010-11-05
    發行量(股) 2300 萬
    募資凈額 6.49 億元
    公司簡介 以農產品為原料進行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出口創匯型企業,擁有 22
    家子(分)公司
    主營業務 從事天然色素、天然香辛料提取物和精油、天然營養及藥用提取物、油
    脂和蛋白等四大類產品的生產及銷售
    數據來源:晨光生物科技集團公司官網數據整理得到
    2015 年 12 月,邯鄲市吳氏潤康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吳氏潤 康主要是經營是種豬繁育、有機商品豬生產、飼料研發、生物沼氣發電、有機 肥開發利用為一體的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它在新三板的成功上市是邯 鄲市非公眾股份有限公司邁向上市的一個成功的開端。
    第二,債券融資。
    2020 年7 月,晨光生物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了可轉換公司債券,融 資金融 6.3億元。債權發行對于公司來說可以應對其在上市后仍然無法得到充 足的融資的情況,債券發行是可以作為一種直接融資去推動企業更好的發展。
    所以,對于已經上市的農業企業來說,公司規模的擴大必然離不開資金的 積累,可以通過利用證券市場進行籌資,把握籌集來的資金,通過并購重組等 資本主義手段促使公司規模化發展。對于還沒有達到上市條件的涉農企業,應 該充分的利用證券市場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積極運用股票市場 的功能。
    19
    第四章 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4.1銀行業金融機構及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4.1.1農業貸款門檻高,業務辦理繁瑣
    一是對于農業企業來說,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于涉農貸款門檻一直比較高, 近幾年來雖然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開展新的商業性的貸款業務以及開展的依據 季節產生的收購貸款業務,但是在農企申請貸款方面,業務辦理手續仍然比較 繁瑣,比如授權、授信、審批都非常的嚴格;二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反映,向財 政部門申領涉農貸款增量獎補時需要提交的證明材料過多,前期申報工作時間 過長。到了后期,又需要經過多個管理部門進行層層審批,對于農業企業而言, 沒有辦法滿足時間性要求很強的農業信貸需求,會讓他們失去最佳的投資和生 產時間,進而影響了企業去擴大生產規模、提高效益;三是在龍頭企業中,一 些規模較大、綜合實力較強的農業龍頭企業會涉及一定的國際業務,在開展國 際貿易項目時,需要相關的金融部門提供開戶、結算、貸款等業務服務,而目 前來說,邯鄲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涉及國際貿易的業務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發 展。
    4.1.2銀行發放涉農信貸資金風險高,財政支持不足
    目前,邯鄲市財政對于銀行涉農貸款風險補償金相對缺失。眾所周知,農 業自身具有生產周期長、回報率低、成本高的特點。在邯鄲市,絕大部分剛剛 起步的中小農業企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問題和生產經營風險尚不具備 能夠獨立解決問題和規避風險的能力,農業企業為了穩定生產、擴大生產規模, 資金需求不斷增加,迫切需要信貸資金的支持,但是向銀行進行貸款卻是相對 比較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銀行雖然向地方政府做出了想要建立信貸風 險補償機制并且設立風險補償金的請求,但是由于補償金的審核辦理流程繁瑣 以及時間較長,加之地方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導致財政資金總量出現波動等 因素,中小農業企業想要快速獲得風險補償金的需求請求通常是沒有辦法及時 的得到解決和落實的。且中小農業企業處于發展初期,不具備穩定的生產經營
    20
    能力,對其進行信貸支持,銀行所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較大,銀行風險補償金的 到位速度也會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此時銀行風險補償金到位的快慢,直接影 響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企業發放涉農貸款的速度從而制約了企業的生產力的發 展,影響農業經濟的進步。由于以上原因,因此銀行業金融機構領域對于農業 信貸的門檻和標準比非農領域要高,涉農信貸標準也比非涉農信貸標準高,而 面對銀行發放涉農信貸風險大、缺乏補償金這一問題,邯鄲市地方財政至今尚 未形成較為完整的風險補償機制。這一現象使得很多中小農業企業無法獲得融 資,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邯鄲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發展。
    4.1.3金融服務創新不足,多樣化信貸需求難以滿足
    隨著農業的發展,目前的農貸產品種類無法滿足其多樣性發展需求,雖然 近年來邯鄲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于金融產品進行了創新和升級,也取得了比較 好的成效,但是仍然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一是沒有立足于實際進行金融產 品的創新,自主創新較少。涉農金融機構大多是學習和借鑒其他城市或者地區 的經驗和方法,金融產品的創新沒有做到從自身農業發展的實際角度出發;二 是面向傳統農產品的金融產品創新較多,而面向特色產業的金融產品,創新相 對較少,金融產品的供給不能滿足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現實需求;三是由于涉 農金融產品創新的制度環境相對不夠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缺乏有效的創新機 制;四是在農村地區,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金融機構對于擔保物的要求比較 嚴格,外加對信用環境要求較高,農村地區信用審核比較困難,新型農業經營 主體缺乏有效的抵押擔保;五是農業信貸產品的設計和種類無法適應農業生產 的條件以及生產周期,使得金融產品的供給與需求沒有辦法達到一致。
    4.1.4經營管理水平低,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首先,農村信用社考核評價機制和淘汰機制相對缺失,特別是中高級管理 人員的考核評價和淘汰機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是管理手段和評價標準不夠 科學且缺乏合理性,干部晉升并不是通過競爭上崗,通常是達到一定的工作年 限實現晉升,體制內依然存在著論資排輩的不良現象;二是信用社對于工作人 員的需求和面向社會的人員招聘崗位要求不能完全匹配,導致結構性出現失衡 現象嚴重。在評價機制方面缺乏科學合理性,對待績效考核的態度不夠重視,
    21
    績效考核評價制度本應作為激勵工作進步的有效工具,然而并沒有得到充分落 實和發揮。
    其次,對于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說具備綜合知識和專業能力的人才,是目前 銀行業不斷發展和創新的剛性需求,人才的引進和應用能極大的推動邯鄲市銀 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更專業的業務服務于企業,對于當地銀行機構長期發展至關 重要。據調查發現,目前邯鄲市各行的碩士占比不足百分之十,本科生學歷占 比百分之五十左右,圖 4-1 是 2020年邯鄲市五大銀行碩士工作人員占比,如圖 4-1 所示。農行碩士以上學歷的人員比例是五大銀行中占比最少的。在銀行中, 絕大部分還是本科生、專科生,而農業銀行本科生只有百分之四十,不足平均 值,學歷雖然不能說明工作能力,但是學歷在一定程度能夠反應工作人員的專 業素質,對于目前情況來說,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圖 4-1 2020 年邯鄲市五大銀行碩士工作人員占比
    Fig. 4-1 Proportion of master's degree staff of five major banks in Handan in 2020 數據來源:邯鄲市統計局數據整理得到
     
    4.2保險機構支持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4.2.1涉農保險機構缺乏政策支持,服務可得性較低
    在邯鄲市,農業保險機構服務缺位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對于農業 保險,一直沒有相對完善的政策支持,使得農業保險的實施得不到必要的保障,
    22
    便很難達到應有的發展水平,特別是低回報率等弊端,使得邯鄲市很多保險公 司失去了在農業方面開設保險項目的興趣,農業保險慢慢減少甚至很多農業保 險業務逐漸消失,這就難免提高了農業產業化的風險,金融供給就更難得到保 障;其次,由于涉農保險在鑒定災情時操作難度較大,農民獲得服務可得性也 會降低,表現為:一是勘災難,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產品自身對于災害的抵 抗能力比較差,容易遭受各種各樣的災害,且發生的次數相對較多,造成損害 的面積也相對較廣。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導致發生自然災害的時間容易出現連續 性災害,甚至有時會出現集中性勘災,這種情況會導致出現工作人員人手緊張, 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較為繁重的工作任務;二是定損難,在生產過程中,生產 經營者對于農業生產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是否到位、農作物不同生長階段 的自然風險、市場因素的影響等都使得對于損害賠償合理定位加大了難度。加 之在實際定損操作中,要依據規章制度和定損條件,所以不能非常公正的滿足 農民的真實訴求和全部需求,導致受災害的農民不滿于定損的結果;三是理賠 程序繁瑣,從農民申請理賠,然后保險公司進行勘驗檢查做出損害定級,再到 公示期進行最后賠付,這個過程有時候會消耗幾個月的時間,這使得農民不能 盡快的在最短時間內拿到損害賠償金去投種新的作物,影響了農業生產。
    4.2.2農業保險服務范圍小,險種開發力度不足
    邯鄲市農業保險的服務范圍受限、險種比較單一,主要表現為:一是由于 農業生產的周期性以及農戶參保后保險機構后續跟進保險項目需要一定的時 間,這使得保險服務落實緩慢;二是農業保險覆蓋面積不足,目前的保障范圍 內不包括由于價格、農業產量波動而農業生產收入減少,只是將適度規模經營 的農戶規劃進了保險機構的保障范圍;三是邯鄲市農業保險產品目前主要還是 依據財政配套補貼為基礎的政策性為主的農業保險。由于商業性保險保險費率 比較高,所保的范圍有一定的限制,保險公司一般不愿意去開發關于商業性的 農業保險產品。
    4.2.3地方金融監管力度不足,約束力較低
    一是信用風險監管不夠,目前對于有保險需求的農戶的信用評價體系和評 級制度還不夠完善,沒有一個確切的衡量標準,沒有辦法進行一個系統考核,
    23
    信貸需求者提供的資料信息也很難判斷其真實性與否;二是操作風險監管不夠, 對于金融產品的風險判定、擔保、評判、制定價格都沒有詳盡的操作要求和規 章制度,對于金融產品的保密性也沒有嚴格的條件制約;三是法規監管不夠。 目前邯鄲市監察管理主要是政策性形式,包括公告、通知、意見等,在法規方 面缺少制度的約束。
    4.2.4農民保險認知度差,參保積極性低
    農村地區相對于城市來說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信息的獲得也是相對遲緩的, 農民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比較低、對農業保險的認知不夠清晰明確,農業保險 在農村地區的宣傳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民參保動力不足。農業生產是一 項投入大于支出的生產活動,農民一直以來主要看的是從事農業生產帶來的收 入的大小,農業保險并不能直接提高農民的收入,所以農民對于農業保險的積 極性并不高。在農村,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務工所帶來的收入現在也逐 漸成為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農民不再完全依靠農業生產作為主要的生活來源, 所以農民也不再是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經營帶來的效益是否能被得到保障,農民 通常還是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規避災害帶來的風險。而在我國,自然災害 通常還會有國家政府的補償和救助,使得農民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缺乏運用 保險手段保障收益和防范農業生產過程中遭遇風險的意識。
    4.3證券市場支持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4.3.1農業企業融資門檻高,融資渠道單一
    目前,我國股票市場準入門檻較高,融資渠道較少,就創業板而言,要求 公司近兩年經營狀況持續贏利且穩定增長。邯鄲市農業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財 務指標達不到上市要求,通過股票市場獲得資金非常困難。近幾年,邯鄲市尚 無農業企業成功上市融資。再加上農業板塊的投資收益率相較其他行業收益率 偏低,企業自身對上市融資積極性也不高。而對于“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這種 新型融資方式,據部分銀行和企業反映:“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由于受企 業準入門檻高,中小企業缺乏了解,融資周期長等因素影響,企業對發行“中 小企業集合票據”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
    24
    4.3.2證券市場相關配套制度有待完善
    證券市場是否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它對于邯鄲市農業發展的支持作用,與證 券市場中介機構的發展是有很大關系的。通過證券市場中介機構發揮它們的服 務職能,建立農業經營主體與證券市場之間的信息溝通的平臺從而加強兩者之 間的聯系,對于證券市場的秩序平穩運行以及證券市場進行有效交易有著積極 的中介作用。目前對于證券市場,人們更多的是關注上市公司的交易信息狀況, 對于中介機構所提供的信息關注度不高,然而事實上,中介機構所帶來的市場 訊息是非常有必要去了解的。農業企業利用證券市場融資,離不開證券登記結 算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信用評級機構、會計律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 資產評估機構、咨詢服務機構等中介組織,這些中介組織能夠為農業企業做好 在證券市場中溝通和匯集信息的橋梁。但是目前邯鄲市證券市場中介機構發展 相對緩慢,這也跟當地的企業需求較低有關,證券市場中介機構是農業企業了 解投資者投資信息的重要渠道,必須重視和發揮中介機構的信息傳遞作用,促 進證券市場支持農業發展。
    25
    第五章 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經驗借鑒
    5.1國外經驗借鑒
    5.1.1日本金融體系支持農業發展的經驗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耕地面積是非常有限的,人多地少、自然條件也相對 不是很好,但是日本的農業發展一直都是比較突出的,農業產業化建設相對比 較完善。日本農業的快速發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日本意識到金融體 系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大力建設日本農業金融支持體系,為此日本政府針 對農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日本農業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資金積累,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從而促使著日本農業發展更進一步。
    在日本農業協同組合體系中,日本的農業金融合作組織占據著重要地位, 分別是都、道、府、縣的信用聯合會和中央農林金庫以及全國信用農業協同組 合聯合會,此農業合作金融組織是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40]。三級部門之間是 沒有誰約束誰、誰領導誰的關系的,部門之間是單獨發展的、各自經營各自的、 自負盈虧。雖然三者之間是獨立經營的,但是當下級部門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 時,比如資金困難,上級部門應該擔負起來對下級部門的相對責任,管理好和 服務好下級部門,在困難面前幫助下級部門共渡難關。
    在日本有一個日本國內僅有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即日本的農林漁業金融 公庫,它能夠為農林漁業的個體和企業提供有較大利率優惠政策的資金支持, 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林牧漁業個體和企業在那些沒有辦法從其他的金融機構去 獲得資金的時候的困難處境[41]。這個機構獲得資金的主要途徑是利用借款和自 身資本以及收回來的貸款。它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發放長期貸款,也負責對農 業進行改革的融資工作,對于需要舉辦農產品交易以及承辦比較大的農產品批 發市場可以為其提供建設市場設施的貸款,還有一些政策性質的貸款服務,為 農業現代化建設做好資金保障[42]。
    在日本,政策性金融機構與其它類型的金融組織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首 先,政策性金融機構是完全為了配合國家政策,在國家財政支持下經營,并不 為了營利的一種金融機構[43]。其次,政策性金融機構和非政策性金融機構之間 是不存在競爭關系的,沒有利益沖突和業務關聯,相反兩者反而是互相合作、
    26
    相互彌補的關系[44]。日本的農村金融體系政策性較為明顯,注重與民間的合作, 是通過政府制定農村金融制度保障,以農協金融系統為農村金融的主體,同時 通過商業性金融輔助的農村金融體系。
    5.1.2美國金融體系支持農業發展的經驗
    在美國,其農業金融支持體系建設是比較完善的,美國的金融體系建設開 始的時間較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初期。在此之前,美國的農村信貸市場也 存在著金融支持不足的問題。體系內部職能分工不明確、保險體系不完善、資 金引用不到位和缺失等問題。但是美國自身的經濟發展是比較發達的,這就使 得發展農村經濟擁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在此基礎上,政府通過一系列對農村 金融的探索研究和改革建立起一個三方位一體的,政策保證、商業金融作補充、 以農村合作金融作為發展主體的農村金融支持體系[45]。
    為了解決農業生產投入成本高、損耗人力大、勞動力價格增長、生產規模 缺乏優勢、農業生產效益比較低所導致的金融機構無法對農業生產提供足夠的 資金支持的問題,美國建立了一個集農民家計局、商品信貸公司、小企業管理 局、農村電氣化管理局為一體的,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體系[46]。
    農民家計局是直接可以為農場主提供所需要的資金以及擔保的一個機構組 織,隸屬于農業部,主要是提供政策性信貸。當農場主無法通過商業銀行或者 其他金融組織獲得貸款的時候,制定相應的政策對其進行金融支持。政府預算 和財政撥款是農民家計局獲取資金的主要來源[47]。早在 1933年就成立了商品信 貸公司,它的主要作用是基于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根據農業實際 發展情況不斷改進農業生產補貼政策,促進農業生產的進步并盡量降低在農業 生產過程中由于農業的弱質性以及其他不良因素對農業生產帶來的波動。它的 資金使用主要是用于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害補償,以 及生產所需要的設備建設、處理等補貼和貸款。小企業管理局,它的主要服務 對象是小微企業,在這些企業在常規融資渠道中沒有辦法得到需要的金融幫助 時,為其提供資金供給以促進其生產發展。它的資金組成是由國會發放的資金 以及貸款收回的本息所構成。小企業管理局的業務主要是發放直接貸款、參與 聯合貸款以及擔保、其他形式的信貸等,同時還為服務對象提供各種關于技術、 政策、管理經營等方面的咨詢服務以幫助小微企業更好的發展。農村電氣化管
    27
    理局是農村非營利的電力合作組織,主要提供農業貸款用來進行農村農業發展 所需要的一些電力設施建設,比如鋪設電線、組建農村電網、采購農村發電設 備以及農村農業發展所需要的其它設備等。
    美國的農業合作信貸體系是在二十世紀初經濟大蕭條時期依靠聯邦政府貸 款建立起來的,完全為農民集體所有、由農民經營管理,政府則通過農業信貸 管理局對其進行監管。這些合作機構提供信貸資金和農業生產服務及相關活動, 通過實施政府的農業政策性信貸活動,調整信貸金額大小和農業生產的發展方 向。美國農業合作信貸體系主要由聯邦土地銀行、聯邦中間信貸銀行、合作社 銀行所構成。聯邦土地銀行是在十二個農業信貸區每個區設立一個,同時建立 聯邦土地銀行協會,作為一個地方的聯邦土地銀行機構與大多數機構協會共同 形成了能夠覆蓋美國每個地區的銷售網絡。聯邦政府為聯邦土地銀行提供啟動 資金,在 1947 年,聯邦土地銀行將政府的股份撤離出來,也就意味著聯邦土地 銀行不再由政府控股,而是由土地銀行合作社以及借款人共同所有,變成了一 個具有合作屬性的農業信貸機構。而聯邦中間信貸銀行的成立,促進了城市商 業金融和農村金融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城市的資金更多的開始流向農村地區, 促進農村金融的發展。合作社銀行職能是為農業合作社提供貸款和咨詢服務, 在十二個農業信貸區每個區設立一個合作銀行和一個中央合作銀行,中央合作 銀行為區合作銀行提供資金、結算、參與合作銀行貸款或跨區域的大型貸款。 在農業保險方面,美國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制定法律法規保障農業保險的實 施,有了明確的法律法規條文規范,農業保險實施的一些細則就有了明確的約 束條件和明確的性質以及實施方式,農業保險機構在進行農業保險業務時就有 了法律的保障;二是政府對農業保險機構撥付財政資金,保障農業保險機構經 營所需要的資金來源,包括業務費用補助、保費補貼、保險公司日常工作運行 的費用以及組織各種宣傳活動的經費等;三是稅率減免,對各級政府的農作物 保險稅完全減免;四是地方補貼,通過相關法律規定,鼓勵各級政府根據地方 的實際情況和財政收入,對農作物保險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來減少農民的負擔, 降低農業生產風險,保障農業保險的競爭力。
    5.1.3俄羅斯金融體系支持農業發展的經驗
    俄羅斯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部門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生產部門,農業對
    28
    于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參與。然而其實在蘇聯時期,農業是不被 重視的,政府一味地注重發展重工業,忽視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在農業政策上 失誤,強制執行農業集體化,農業生產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一度從一個出口大 國變成了一個農業進口大國以滿足人民的糧食需求。伴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 斯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政府不再補貼農業生產,由于農業生產成本遠遠高于 農產品收入,農民大多不愿意從事農業生產,從而導致俄羅斯的農業長期處于 一個低迷狀態,農業產出持續下降,耕地面積不斷減少,俄羅斯的農業發展再 一次進入瓶頸。進入本世紀以來,俄羅斯對于農業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加大了 對農業發展的投資,土地可以進行自由買賣使得俄羅斯的農業加快了發展的速 度,在自由買賣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在2000 年出臺了一系列法律如《農業發 展法》《聯邦稅法典》等后得到了解決,通過法律進一步保障了土地流通,促 進了農業的發展。近年來,俄羅斯制定了許多有關于農業的政策支持農業發展, 引導農民更多的投入農業生產活動中,曾經被閑置的土地也被利用起來,耕地 面積不斷擴大。在這些政策不斷落實期間,農業企業、家庭農業、農戶(農場) 等新型農業生產組織應運而生,不同類型的生產組織相互合作、共同發展。此 外,俄羅斯農業發展過程中還發展形成了大型農業公司,通過農業控股的方式, 從而實現規模化的經營方式,極大了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了加強對農 業生產的保護,促進農業穩定發展,俄羅斯農業部會以政府補貼的方式為農業 生產者提供農作物保險;為了降低農產品價格變化對農業的影響,通過豐收年 收儲,歉收年放儲的運營管理方式,創建和設立農產品價格穩定基金。除了對 農業進行直接補貼之外,為了使得農業發展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俄 羅斯政府還不斷加大對金融機構的支持,向銀行注資等,以確保銀行有足夠的 資金支持農業。雖然近年來,受世界經濟的影響俄羅斯其他產業都有所波動, 但是俄羅斯的農業發展在政府以及金融機構的支持下一直處于穩定發展。
    5.2國內經驗借鑒
    5.2.1壽光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實踐
    自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省壽光市作為全國百強縣市,經濟實力是毋庸置疑 的,農業生產為經濟發展貢獻突出。在壽光市為了促進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積
    29
    極推動信用農業模式,主要包括:一是創新貸款抵押擔保資產模式,創建了以 村為單位的信用評級體系,達到三A級的村民,在貸款時享有優惠利率[48]。為 了鼓勵金融機構發放更多涉農貸款,財政部門提供了上億元涉農貸款獎勵基金, 對于金融產品有創新的給予獎金鼓勵。這一措施極大程度上解決了種植蔬菜的 農戶沒有可抵押物和擔保物的問題。目前為止,壽光市已經有將近一千個村莊 采取了“整村授信”模式,農戶簽約量達九萬左右;二是借助大數據的數據優勢, 展開線上服務合作平臺,打造數據授信的模式。數據授信模式是指通過從政府 以及一些事業單位,搜集并且利用一些涉農數據,比如農業資金量、蔬菜大棚 數量、涉農人口數量、新農合數據等,利用螞蟻金服通過服務平臺開展普惠金 融,并不斷加強此服務平臺與其他集團的合作,不斷擴大數據授信的廣度和深 度,解決和助力小微企業以及農戶的貸款需求[49]。目前,壽光市已經授信40 億元,惠及便利了 21.08 萬人;三是努力樹立品牌優勢,使得企業的品牌優勢 轉化為信用優勢,這對于企業來說是無形資產。為了進一步將這種無形資產轉 變為有形資產,政府對于將商標權和專利權作為抵押物的融資,都會進行貸款 利息百分之四十的補貼。由此,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推出針對商標權和專 利權的信貸產品,促使無形資產作為新的抵押物進軍農業信貸市場,打破傳統 抵押物的選擇[50];四是發揮國企信用和資源整合優勢,實施“國企背書增信”。 市財政改變直接撥款補助的傳統模式,以資金、資產為股權,出資 25億元成立 農發集團、金投集團、金宏集團、港投集團并安排獎勵資金8000 萬元,引導集 團進駐蔬菜產業,開展規模化融資,推進農業園區建設。通過發揮國企信用優 勢,為入駐企業和農戶進行“背書增信”,使得農戶租賃園區大棚、開展合作經 營,減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對企業和農戶帶來的資金壓力。
    5.2.2普洱市金融支持茶產業發展實踐
    云南省普洱市,是我國茶產業發展歷史悠久的城市,普洱市當地從事茶產 業農戶眾多。因為從事茶產業生產的門檻相對較低,因此作為茶葉的原產地以 及產品集散地,從事茶產業的企業和農戶非常之多。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數 小企業它的生產方式還停留在初級的粗放式發展階段,當地也缺乏能夠帶動小 農企業的龍頭企業,并且這些從事茶葉生產的企業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財務體 系,缺乏誠信經營的企業意識,資金籌集比較困難[51],市場沒有一個合理穩定
    30 規范的發展秩序,因此這些企業的生產規模的擴大發展受到了限制。有些企業 即使是擁有一定的生產規模,但是經濟效益依然比較低,主要是因為普洱市茶 產業雖然擁有天然的生長環境能夠生產出優質的貨源,但是品牌效應近幾年競 爭優勢降低,沒有辦法進一步擴大茶產業的優勢,所以使得普洱市茶產業發展 受到了阻礙。
    根據這一現實發展情況,普洱市努力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茶產業的 資金支持,增加發放涉農信貸,到2020 年秋季,普洱市涉農貸款一年內增速增 加百分之十一,見圖 5-1。當地銀行的積極投放貸款有效解決了普洱當地茶產業 因為化肥供給不足而導致的茶葉產量低,成本回報周期長的問題。面對金融機 構分布不均勻,覆蓋面積不夠廣泛的問題,普洱市努力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在 農村地區的網點布局更加的合理,在擁有建設金融機構網點的地方優先對貧困 的地區和農村進行安排[52]。普洱市會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時節、不同的服務 對象開展不同的具有適用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 帶動金融資本加大對農業產業發展的信貸投入力度。2020 年年底,全市涉農貸 款以及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涉農貸款總額分別為4337090萬元和1955476萬元, 均比年初增加了 10%左右,如表 5-1 所示。
    表 5-1 2020 年普洱市全市及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情況
    Table 5-1 Agriculture related loans of Pu'er City and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2020
    年初涉農貸款量(萬) 年底涉農貸款量(萬) 增速(%)
    全市 3921853 4337090 10.59%
    銀行業金融機構 1778336 1955476 9.96%
    數據來源:普洱市統計局數據整理得到
     
    5.2.3五常市金融支持水稻產業發展實踐
    黑龍江省五常市素來以水稻聞名,是我國重要的水稻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水稻作為當地主要的、種植廣泛的農作物,水稻產業是五常市經濟收入的重要 來源,提高農業金融的支持能力是五常市農業建設重要工作之一。目前,在銀 行業金融機構支持五常市農業發展方面:一是郵儲銀行五常市支行率先做出了 一系列措施,對于貸款困難的農戶,給予一定的貸款利率優惠政策;二是對于
    31
    特色產業的貸款業務實施綠色通道,優先辦理;三是派遣專業服務的工作人員 跟進貸款業務,參與從放款到業務辦理以及后續業務開展等流程。小微企業融 資困難,融資門檻高是五常市農業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因此五常市農商行積 極進行市場調研,為農商戶制定符合其發展的有針對性的信貸產品,著力做好 積極創新信貸產品,以應對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被廣大商戶親切的稱為“銀行 卡”,促進了五常市農村的經濟發展。五常市在探索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過程中, 一直根據實際發展情況不斷進行模式調節,金融、企業、基地三合一的模式, 是近年來五常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探索的新模式,通過將市場化的運作、合作 化的經營、專業化的管理、科技化的支撐以及工業化的反哺結合起來,突出農 民的主體作用,結合合作社的支持延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業發展。
    5.3國內外經驗對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啟示
    5.3.1促進金融機構拓寬融資渠道,完善金融機構法律體系
    首先是鼓勵金融機構多渠道融資。為促進金融機構對接農業發展,政府對 金融機構進行財政撥款,是比較常見的金融機構融資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政 府擔保發行債券也是金融機構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53]。作為合作性金融機構, 合作社以及合作銀行的主要融資渠道是合作社社員進行籌資或者政府進行資 助,融資渠道比較單一,此外,農村金融機構也可以通過其他借資的方式增加 自身的資金儲備量,比如向央行或者國際上的一些銀行去進行籌資[54]。
    其次是建立和完善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發展的法律體系。為了保障信貸業務, 補貼金的發放以及擔保業務等及金融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應建立和完善相應 的法律體系去保障金融機構對接農業發展。在日本,政府制定了針對日本農業 合作金融組織的法律法規,依據合作金融組織工作的開展,對其進行嚴格的管 控和引導監督,鼓勵其合法合理的自主化發展。
    5.3.2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
    首先,創新金融產品要先從金融機構出發,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其創新 信貸方式,擺脫傳統信貸方式的束縛。對于受歡迎的信貸產品以及服務方式可 以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支持[55];對于比較成功的金融產品可以擴大它的
    32
    服務范圍,加強在農村地區的宣傳,全面提高金融產品的適用范圍,促進農村 地區的農業發展,推動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制度的創新與進步。
    其次,創新信貸產品的同時還要注重信貸產品要符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 和農村地區的發展現狀。比如對于一些規模不大的村鎮企業可以做一些有針對 性地小額授信的業務辦理,對于一些小范圍主體可以實施以團體為單位的貸款, 比如農民五戶聯保貸款、社團貸款、種養殖戶信用共同體貸款等,在農村地區 發展農業的同時,也要鼓勵城市地區幫助支持農村金融發展[56],可以嘗試將適 用于城市地區的一些金融產品,在農村地區因地制宜的進行改變,通過比較符 合農村地區發展的方式引用到農村地區,提高農村金融的多樣性。
    5.3.3完善相關政策,保障金融支持農業有序發展
    一是應該注重減免農業稅收,針對農業生產降低稅率,增大補貼力度;二 是要注重對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直接性補貼,可以從育種、農機具設備購買等方 面直接給與補貼資金[57]。在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強政策性銀行和市、 縣級別的農業銀行的工作上的合作,保障農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需求,還可以 制定相應的單獨的貸款資金向項目,用于農業訂單資金周轉期;三是對農業主 產區可以適當調整補貼金額,提高金融機構對于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加強對糧 食主產區的支持,可以調整財政部門對農業生產風險基金的補助比例,促進農 業生產能力的提高;四是政府應該積極政策引導提高各個金融機構對于農業信 貸投放的積極性,通過貼息、補助、稅收等措施吸引金融機構和社會的資金投 入[58]。總而言之,積極出臺鼓勵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并確保國家農業產業宏 觀調控政策的實施,才能穩定農業的健康發展。
    33
    第六章 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對策
    6.1銀行業金融機構及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業發展的對策
    6.1.1調整銀行農業貸款門檻,優化業務辦理程序
    目前為止,對于涉農企業和個體來說,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貸款門檻相對較 高,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的發展。
    首先,應該鼓勵改革創新邯鄲市農村地區的信貸管理機制,調整涉農貸款 門檻。在信貸業務方面,創新機制,使得貸款的門檻降低、流程加快、交易產 生的費用縮減、信貸的額度增加,促進信貸模式更加適應邯鄲市農業發展的現 狀;不斷提高信貸服務水準,這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民以及涉農企業進行農 業貸款的積極性和農業的發展。
    其次,優化業務辦理程序。在一些涉農貸款方面可以考慮將直接發放貸款 的權力交給邯鄲市縣級支行。比如針對一些農產品的儲蓄貸款,可以多給予縣 級支行在合理規劃貸款的次數和總額以及審批的流程等制度上的一些決定權; 在管理模式上,努力做到信貸服務扁平化。可以在信貸辦理時,同時進行各項 審批工作,提高審批的效率,使得信貸的整體工作從申請到調查都能以最快的 速度完成,減少審批流程浪費的時間[59]。在審批流程過程中,可以考慮將提供 審批的信息材料由資料總結改變為資料填寫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填表能 夠更快的、更有針對性的采集用戶信息,節約業務辦理的時間。
    6.1.2加強財政支持,降低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服務風險
    一方面,邯鄲市政府應該增加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涉農貸款的風險補償 金。邯鄲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目前仍然存在著對于涉農貸款的風險補償金資金不 足的情況。目前,財政對于涉農貸款風險補償金投入少,農業生產本身的弱質 性使得在農業經營主體在向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涉農貸款時,銀行承擔了絕大 部分的服務風險,因此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于涉農貸款的發放積極性低,銀行業 金融機構便不能充分支持農業發展。加大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發放涉農貸款的 風險補償金是必要的[60],而政府的幫助對于邯鄲市建立風險補償制度是至關重
    34
    要的,所以邯鄲市政府可以建立有針對性的風險基金,專門作出補償來應對銀 行業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發展過程中本應承擔的風險損失。風險基金的構成可以 由財政支農資金及農業龍頭企業共同出資組成,風險基金可以有效的保證企業 和農戶之間建立的關系是緊密的、有效的、長時期的、穩固的一種聯系,這種 利益連接機制會不斷發展為長效機制,從而可以有效地解決市場中一些不穩定 因素對農業發展造成的影響,規避農業發展過程中由內部產生的風險因素。
    另一方面,可以加強政府對農業生產的積極引導,降低涉農企業以及農戶 的生產經營風險,從而降低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信貸的風險。只有當涉農企業 以及農戶的生產經營風險得到了解決和保障,銀行業金融機構才愿意去為其提 供相應的服務,只有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服務主體對象的風險得到了保障,銀 行自身的服務風險才會降低,這樣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發展的積極性才會 提高。因此在邯鄲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發展過程中,發揮政府的積極引 導和支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6.1.3創新金融服務,滿足多樣化信貸需求
    現如今,存款、貸款、匯兌等傳統業務是農村金融機構為農業發展所能提 供的主要服務。在經濟日益發展下,農業發展也需要更加豐富多樣的金融產品 以應對多元化的發展變化。農村金融產品現在的服務模式還是傾向于傳統服務 模式,服務模式過于單一,金融產品種類少,嚴重影響了農村金融的創新發展。
    首先,為了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對于農村 金融創新體制要不斷加強,探索金融渠道受限制的原因,努力擴寬農村金融融 資渠道:一是對于資本選擇可以直接吸收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加強資本的引 入;二是提高農村小額信貸市場建立的速度,滿足新型經營主體日益發展的多 樣性需求;三是積極發展企業債券、政府債券。對于企業來說,可以鼓勵發展 較好的龍頭企業依據相關規范發行債券。例如鼓勵符合條件、資質較好的龍頭 企業優先發行企業債券。對于該類企業的資金籌集,可以由縣級政府的上級政 府部門做擔保將所籌集到的資本用于龍頭骨干企業的發展;四是對金融交易的 工具和種類要不斷進行創新,發展和農業生產創新相適應的產品,建立相應的 農業發展科技投資基金,這些資金可以通過集合投資籌集資金,以投資組合的 方式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并不斷的分散生產中的風險。
    35
    其次,應該加快金融產品的研發速度,可以對支持農業發展的金融產品進 行備案后流入市場運行,縮減由于需要政府層層審批所浪費的時間。要不斷加 快的更多的研究金融產品,針對農業產業鏈也可以進行融資活動。面對抵押擔 保物缺失的現狀,農村地區的土地產權和使用權的問題要盡快明確,使其能夠 進行抵押,這樣才能推動農村地區的土地進行流轉,促使創建更好的金融服務 以及農業發展之間能夠相互協調。在服務模式上,合作社作為一種組織形式, 能夠將農戶有效組織起來,在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幫互助,銀行業金融機 構應該積極抓住與合作社溝通交流的契機,建立有效的溝通合作機制,以農業 發展作為出發點,積極號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載體,針對農戶貸款困難的 現象,在“公司農戶信貸”的基礎上,可重點地推行“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農 戶信貸”的貸款新模式。合作社雖然能夠幫助農戶降低生產投入的成本、加快 農業生產效率,但是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仍然是合作社遇到的很棘手的問題。 對此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可以將合作社作為信貸支持的主體,對其進行信貸扶持, 以滿足合作社社員在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時候的資金需求。
    6.1.4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專業人才培養
    首先,加強農村信用社的服務水平,提高農村信用社所提供的服務以及產 品的質量標準。第一要調查研究邯鄲市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掌握準確且 廣泛的數據、創建數據庫,為農戶業務咨詢提供數據支持。可以不間斷的或者 定期的開展一些金融知識的講座,對農戶進行教導和培訓,切實了解農村農業 發展的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有針對性的進行金融服務,提高農戶生產收入的同 時還能真正保證信用社服務質量水平;第二農村信用社要盡可能多的收集農民 生產經營的情況和具體信息,對于發放的信貸資金要及時去對接落實情況和使 用情況,避免農戶接受金融訊息以及信用社開展服務之間存在的時間不對等性, 這樣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等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進而提高信貸質量、提高整體 信貸服務水平。第三,改革農村信用社內部結構,包括管理體制以及運營機制。 這樣做是為了農業信貸業務能夠更好的服務于經營主體,農村信用社在一些方 面要不斷的進行變革比如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上,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信 用社的股東進行監督管理,提前預估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建立有效的運行和管理機制、建立與完善法人管理結構,發揮監事會在監督方
    36 面的重要作用。第四,要提高農村信用社的工作水平。長久以來農村信用社由 于各種原因工作效率一直沒有辦法提高,國家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農村信用社 的重視和支持力度,對農村信用社多一些較為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勵,提高農村 信用社的資本變動和管理體制的改革,促使農村信用社能夠為農業發展提供更 加優質的服務。
    其次,在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要重視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農村信 用合作社的工作人員的文化素質建設,大力引進有能力有水平專業素養高的人 才加入機構組織,對于現任的工作人員,定期對其進行知識文化培訓和服務能 力培訓,鼓勵繼續提高個人的科學文化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在金融、法律、財 務、營銷等方面專業的人才隊伍。
    6.2保險機構支持農業發展的對策
    6.2.1加強對農業保險機構的政策支持,提升服務可得性
    一是對保險公司給予管理費用補貼。建議可以為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根據 其業務發展需求,提供一些財政預算并進行按需分配,根據其業務量大小給予 費用補貼,從而可以降低保險公司的運營壓力,提高進行農保工作的積極性。 進而增強保險公司的保費能力與業務的廣泛性,有了政府財政的支持和兜底, 保險公司可以試行開展更多的農業經濟項目;二是提升保險機構服務水平。完 善保險機構內部管理制度,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充實保險機構的工作人員隊伍, 避免因為相對集中出現季節性損害賠償時,因缺乏足夠的工作人員,影響勘災 賠償的進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險機構要完善對于定損的條件細則以及相應的 規章制度,充分考察和體恤農民的真實訴求,提升農民對于定損結果的滿意度。 在理賠程序方面,簡化理賠程序、減少在理賠過程中耽誤的時間,保障農民能 夠盡快的在最佳時間內拿到損害賠償去投種新的農作物,切實減少農民的損失。
    6.2.2拓寬農業保險險種,加大農業保險服務范圍
    一是要拓寬農業保險險種。除了依據財政配套補貼為基礎的政策性為主的 農業保險品種,還要做出具有針對性的商業性的農業保險產品,進一步加大農 業保險服務范圍。可以根據四季分明的生產特點打造最合適農業生產的特色農
    37
    業保險產品。在不同的生產季節,生產周期中,農戶以及企業對于保險需求程 度是不一樣的,要分季節的充分了解農業經營主體對于生產風險的保險需求以 及在生產運營方面的保險要求;針對特色農產品要“區別”對待,制定具有針 對性的農業保險產品,具體做法包括:對具有規模和品牌優勢的農產品進行調 研,分析其保險需求,優先發展在此方面需求大、經濟效應顯著的險種;二是 加大農業保險服務范圍。將保障范圍中的規模限制擴大到小農戶也可以加入被 保障范圍,而不僅僅是具有一定經營規模的農戶才能被保障;保險機構的完全 成本保險范圍應該覆蓋包含由于自然災害以及重大病蟲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 的意外事故等,種植收入保險的保險范圍應包含農產品價格、產量波動導致的 收入損失,將價格保險機制引入農業保險領域,發展價格保險。
    6.2.3加強地方金融監管力度,增強政府約束力
    一是加強信用監管體系。完善對于有保險需求的農戶的信用評價體系和評 級制度,制定一個確切的衡量標準,對于有保險需求的農戶進行系統的資料考 核,檢測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二是加強操作風險監管體系建設。對于金融產 品的風險判定、擔保、評判、制定價格要制定詳盡的操作要求和規章制度,使 得保險工作的開展更加嚴謹以及農戶在投保時能夠全面的認知保險業務服務內 容和范圍,減少后期不必要的糾紛,對于金融產品要制定嚴格的保密條件;三 在增強對保險機構的約束力方面必然離不開監管政策的約束,地方金融監督管 理部門應該重視農業信貸方面的法律建設工作,建立符合邯鄲市農業發展現狀 的、有關于農業信貸的法規,通過完善規章制度的形式,規范農業信貸機構對 農業發展服務過程中的行為,促使著農業信貸服務更加規范化以及辦理業務可 以有法可依、被法約束,使得服務更加優質。同時建立健全有關于農業信貸的 監管制度也是為了保障農業信貸監管部門能夠順利有效的開展相關的信貸工 作;其次對于保險機構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例如風險補償,降低保險機構的 業務風險,促進保險機構能夠更好的為農業發展服務。
    6.2.4加大涉農保險宣傳,提高農民參保積極性
    要積極開展和舉辦關于農業金融保險知識的講座,可以印制一些宣傳手冊 供大家回家后仔細閱讀和了解;倡導農村領導積極發揮對群眾的紐帶作用,做
    38
    好溝通的橋梁。由于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大部分都是年歲比較大的老人,在宣 傳保險知識時,應該給與更多的理解和耐心,可以與其子女進行溝通和交流, 促使農戶能夠更好的更深刻的理解和明白涉農保險的意義和作用,提高農民參 保的積極性;對于新型經營主體要積極進行法制教育,增強其自我維權意識和 金融維權的概念,提高農民參保積極性。相關部門可以主導和設立相應的金融 維權知識了解平臺,積極利用互聯網優勢,將互聯網平臺作為保險知識講解和 宣傳的有效平臺,可以對金融支持農業發展中,保險為農業生產所帶來的保障 權益進行宣傳,對于農業生產中利益受到損害的的事件進行披露,鼓勵積極的 拿起法律武器進行對抗,也要積極的參與涉農保險,防止損害發生所帶來的不 可彌補的損失,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6.3證券市場支持農業發展的對策
    6.3.1降低農業企業融資門檻,拓寬融資渠道
    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是促使農業企業獲得資金支持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融 資渠道,是實現農業企業再融資的重要形式,對于農業企業上市發展是具有重 要意義的。相關部門應該針對證券市場多出臺一些政策,扶持農業企業發展, 為農業公司上市創造更好的條件,鼓勵龍頭企業、有發展潛力和空間以及具有 一定的發展基礎的農業企業上市融資;對于已經上市的農業企業促進其生產經 營多元化,同時鼓勵其它領域的上市公司有涉及農業項目生產的,增加上下游 農業產品流通領域的項目投資,對于農業上市公司以投資農業項目為主的配股 和增發新股予以政策優惠;促進企業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邯鄲市政府要積 極利用注冊制改革時機,促進掌握科學技術的農業企業在創業板市場和中小板 市場成功上市;加快區域性股權交易、產權交易市場等建設,使農業企業獲得 更多資本的積累與整合以及直接融資的機會。
    同時,邯鄲市政府應完善對貧困縣域資金獲得渠道的扶持政策,加大對農 業企業為滿足長期穩定的發展需求發行債券的支持力度,從而幫助改善貧困縣 域的農業生產經營能力,促進邯鄲市農業整體的進步發展,為農業企業的經營 發展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
    綜上所述,證券市場在為農業企業更好的利用現代生產要素發展生產力起
    39
    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降低融資門檻、豐富融資渠道是必不可少的。證券市場 融資能夠適應農業投資周期比較長、投資規模大的農業發展要求,從而達到促 進農業更好的發展的目的。
    6.3.2推進相關配套制度環境的完善
    目前,邯鄲市農業證券市場服務機構是相對缺失的。農業企業利用證券市 場,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力量,這就離不開證券公司、會計律師事務所、審計 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咨詢服務機構等中介組織的為農業企業做好溝通和 匯集信息的橋梁。但是目前為止邯鄲市此類服務機構發展緩慢,具有一定實力 的中介機構也很少,阻礙了證券市場對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持。所以,一方面要 培育和規范各種中介組織機構,更好地促進農業對證券市場的利用,加強對證 券市場中介機構提供的市場投資信息的重視和利用程度;另一方面,大力培育 各種中介組織機構,擴展證券市場中介機構的數量,并加強對它們的監管,保 證中介組織機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其次是加強技術市場建設,完善農業與證 券市場對接的市場體系。
    40
    結論
    本文主要研究探討了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問題以及對策,對于促進 邯鄲市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中筆者對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了研究分析, 闡述了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理論體系,為筆者研究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提 供了理論指導,對金融支持理論概念如何運用于實踐進行了深化,對于邯鄲市 金融機構促進農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為了實現邯鄲市金融機構能夠更好的服 務于農業發展,針對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調查研究,基 于金融支持以及農村金融的理論基礎,采用了文獻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調查 研究法分析總結了邯鄲市農業發展的概況以及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現狀,并指 出了金融支持在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筆者主要從銀行業金融機構、保險機 構以及證券市場三方面展開研究,得出以下結論:一是邯鄲市銀行業金融機構 對于農村地區農業發展支持力度不足、貸款門檻過高、覆蓋面積小等;二是保 險機構涉農保險服務體系不完善,險種開發力度不足、農民參與度低等;三是 證券市場支持農業發展中企業融資困難、渠道單一等。
    本文對于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中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對策和建議:一是 要注重降低金融機構融資門檻、創新服務產品及服務方式、優化服務機制等; 二是提升農民對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三是積極發揮政府監督 作用,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督和約束力,促進農業企業更好的利用金融機構進 行融資。
    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對于促進邯鄲市農業更好的發展 是具有創新性意義的。本研究打破了目前我國對于小城市農業發展研究較少的 局面,為以后研究者研究小城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提供實踐借鑒;目前邯鄲市 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實踐與理論結合還不夠密切,本文充分運用了銀行數據、統 計局數據以及其他可得性來源的數據并結合理論知識,做到了實際情況與理論 相結合,對于促進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針對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問題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 研究成果是在一定研究數據下得出,對于其他研究方向仍有研究空間;研究數 據由于受當下大環境影響,數據搜集有限,研究結果不能夠非常全面的突顯問 題所在,未來可以在數據搜集充分的情況下,對邯鄲市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進行
    41
    更多方向、更多數據支撐的研究,從而為更好的促進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進行更 加系統的分析。
    42
    參考文獻
    [1]Khanal A R, Omobitan O. Rural Finance, Capital Constrained Small Farm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Findings from a Primary Survey[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2020, 52(2).
    [2]Baig I A, Ahmad R N, Baig S A, Ali A. Rural Business Hub: Framework for a New Rural Development Approach in Rain-Fed Areas of Pakistan — A Case of Punjab Province[J]. SAGE Open, 2019, 9(4).
    [3]Akanfe A, Olusegun A, Aderonke N I, Modupe O. Rural Financing as a Panacea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A Study of Selected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Ogun State[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2019, 4(3): 81.
    [4]Aung N, Nguyen H, Sparrow R. The Impact of Credit Policy on Rice Production in Myanmar[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9, 70(2).
    [5]Mariyono J. Micro-credit as catalyst for improving rural livelihoods through agribusiness sector in Indonesia[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Emerging Economies, 2019, 11(1).
    [6]Uronu A, Ndiege B O. Rural Financial Inclusion: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of Collective Action in Extending Financial Services among Rural Smallholders Farmers in Tanzan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8, 3(2): 23.
    [7]Sinha G K.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ural Financial Access and Microfinance between Nepal and India[J]. Asi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2017, 7(10): 383.
    [8]Vigano L, Castellani D. Financial decisions and risk management of low-income households
    in disaster-prone areas: Evidence from the portfolios of Ethiopian farm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20, 45.
    [9]Anunobi C P, Nwankwo N, Obi-Nwandikom C.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 Services and Standard of Living ofRural Farming Households in Anambra State, Nigeria[J]. As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2020, 102-109.
    [10]Attipoe S G, Cao J, Kwanowaa Y O.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Rural Finance on Cocoa Farmers Productivity: A Case Study of Bodi District in Ghana[J]. Asian Journal of Advance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 36-45.
    [11]Ghose P. Microfinance with Reference to Micro Units Development and Refinance Agency Banks (MUDRA Ban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IJEMR), 2018, 8(1).
    [12]張建波,孫子淳.促進農村金融供給服務的紓困之路J].甘肅社會科學,2021,(02):
    43
    190-197.
    [13]李娟,聶勇.基于扎根理論的農業供應鏈金融創新內在機理探究J/OL].財會月刊, 2021, 5(05): 1-8.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90.F.20210430.1130.012.html.
    [14]陳兢.鄉村振興視角下電子商務發展對農業集聚的影響一以廣西為例J].商業經濟 研究,2021,(08):123-127.
    [15]唐瑩.產業鏈視角下農業現代化發展法律保障體系研究J].農業經濟,2021,(04):
    28-29.
    [16]劉明輝, 盧飛. 政府支持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基于政府工作報告文本挖掘的分析 [J]. 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21,37(04):89-100.
    [17]何婧,蔡新怡,趙亞雄. 金融滲透、金融獲得與農業化——來自湖南省 87 個縣市的證 據[J].財經理論與實踐,2021, 42(02): 12-19.
    [18]閆芳,黃明華,劉繼鵬.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空間格局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 區劃, 2021, 42(03): 33-41.
    [19]趙文君.基于融合發展業態的鄉村產業潛力分析一以哈爾濱市為例J].中國農業資 源與區劃, 2021, 42(03): 182-189.
    [20]茍安經. 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與農村公共服務發展策略——評《農業經濟管理導論》 [J]. 熱帶作物學報, 2021, 42(03): 961.
    [21]胡曉峰.農業供應鏈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及其推進思路[J].西南金融,2021,(04): 52-62.
    [22]慕慧娟,崔巍平.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挑戰及展望J].西南金融,2021,(04):
    29-40.
    [23]張紅宇,易小燕.農業安全與金融支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11):1-5.
    [24]劉世佳,魏亞飛.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助力鄉村振興發展[J].學術交流,2020, (11): 12-18+191.
    [25]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課題組, 陳耀豐. 金融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證研究—— 以農行廣東省分行為例[J].南方金融,2020, (10): 79-92.
    [26]李曉龍, 冉光和. 農村金融深化促進了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嗎? ——基于區域差異視角 的實證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20, 41(03): 453-463.
    [27]董翀,馮興元.農業現代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問題與解決路徑J].學術界,2020,(12): 130-139.
    [28]鄒新陽,溫濤.普惠金融、社會績效與鄉村振興一基于30省(區、市)的面板數據J]. 改革,2021, (04):95-106.
    [29]成思思, 蔣智林, 張春花, 單治國. 金融支持對普洱市茶葉交易及其市場流通的研究 [J]. 質量與市場, 2020, (16): 65-67.
    [30]徐寧,李菲菲,韓雪峰.孝感市生態農業發展現狀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 31(16):229-230.
    44
    [31]胡中意.孟津縣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金融支持研究[D].湖南大學,2018.
    [32]陳兵兵,李炳程.廣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支持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21,(07):
    30-35.
    [33]李莉.石河子地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石河子大學, 2013.
    [34]王祥.湖北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湖北省社會科學院,2021.
    [35]趙明健.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山東省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證研究[D].煙臺大學, 2021.
    [36]李承津.白城市農村金融問題研究[D].延邊大學,2017.
    [37]李東.吉林省農村金融支持鄉村產業振興的對策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21.
    [38]許峻樺.我國銀行業涉農信貸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20.
    [39]梁宇瓊.永州市家庭農場信貸融資支持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20.
    [40]李武歌.日本、俄羅斯、印度農業發展模式研究[J].世界農業,2013,(07):118-122.
    [41]許珍珍,趙曉峰.日本小規模農業的發展經驗及啟示[J].世界農業,2019, (06): 85-90+97+119.
    [42]張晨.國際政治經濟視角下的日本農業政策轉向問題研究[D].外交學院,2020.
    [43]肖衛.美國日本財政支持鄉村振興的基本經驗與有益啟示[J].理論學刊,2019,(05): 55-63.
    [44]王彥, 田志宏. 如何實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基于日本金融支農政策演變的經驗借 鑒[J].現代經濟探討,2020,(05): 117-125.
    [45]劉悅,楊浩然,邙坦勵.美國農業轉型過程與政策分析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2018,32(11):82-90.
    [46]朱萬春.美國農業發展模式是否適應中國?[J].世界農業,2018,(04):45-50.
    [47]張恒.美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7
    [48]謝沂芹, 胡士華. 信貸配置效率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機制——基于中國 2011-2018省際面板數據實證[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3(03): 124-131.
    [49]王豐華.壽光設施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研究[D].煙臺大學,2019.
    [50]林凱旋.農業信貸與保險聯動支持農業發展:內在邏輯與改進路徑J].保險研究,2020, (04): 69-76.
    [51]李榮, 楊婧, 李秋蓉, 申科. 鄉村振興背景下普洱市產業扶貧: 行動邏輯、現實困境與 發展路徑[J].綠色科技,2021, 23(06): 274-276.
    [52]龔關.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從政府主導到政府有限監管——基于中外農村金融發展史 的視角[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49(01): 127-135.
    [53]谷雯.地方性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發展的創新策略分析[J].農業經濟,2020,(09):88-90.
    [54]孫福兵,宋福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的識別與防范研究J].經濟縱橫,2020, (08): 116-125.
    45
    [55]李標,王黎,孫煜程.農村信貸供給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機制與效應研究J].農業技 術經濟, 2020, (07): 61-78.
    [56]沈紅麗. 正規信貸還是非正規信貸提升了農戶家庭福利?——基于傾向得分匹配方法 的研究[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21, 41(03): 70-82.
    [57]蔣伯亨,溫濤.農業供應鏈金融(ASCF)研究進展[J].農業經濟問題,2021,(02):84-97.
    [58]方宜霞.我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面臨的金融困境與創新思考[J].農業經濟,2020,(11): 115-116.
    [59]郭曉燕.我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金融困境與創新[J].農業經濟,2020,(11):106-108.
    [60]梁潔.農村普惠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核心重點與路徑選擇[J].西南金融,2021, (04): 41-51.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jingjilei/nongyejingji/4307.html

    上一篇:農民合作社發展困境及其對策研究 —基于共生理論視角

    下一篇:產業示范科技扶貧模式的減貧效應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