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山東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發布時間:2022-10-02 16:32
    目錄
    第一章緒論 7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7
    一研究背景 7
    二研究意義 8
    第二節國內外研究現狀 9
    一關于健康人力資本的研究 9
    二關于農業經濟發展的研究 10
    三關于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 10
    四關于健康人力資本指標衡量的研究 11
    五文獻評述 12
    第三節研究設計 13
    一研究內容 13
    二研究方法 14
    三技術路線圖 16
    第四節本文的創新點與不足 17
    一創新點 17
    二不足和展望 17
    第二章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18
    第一節核心概念界定 18
    一健康 18
    二人力資本 18
    三健康人力資本 19
    第二節相關理論 20
    一健康需求模型 20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20
    第三章山東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構建與評價 22
    第一節指標選取原則 22
    一科學性原則 22
    二系統性原則 22
    三層次性原則 23
    四比較性原則 23
    五可操作性原則 23
    第二節山東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構建 23
    第三節數據來源及說明 25
    IV
    第四節指標數據標準化與權重確定 25
    一 指標的標準化 25
    二指標體系的權重計算方法選擇 26
    三熵值法對指標體系的權重計算 26
    第五節健康人力資本綜合得分結果分析 28
    一從全省各市變化趨勢分析 29
    二分地區變化趨勢分析 32
    第六節 本章小結 34
    第四章山東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實證影響研究 35
    第一節變量說明與數據來源 35
    一被解釋變量 35
    二核心解釋變量 36
    三控制變量 37
    第二節模型構建 38
    一模型選擇 38
    二模型構建 39
    第三節實證結果與分析 39
    一山東省整體回歸結果與分析 39
    二分地區回歸結果與分析 41
    第四節 本章小結 45
    第五章結論與展望 46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46
    一研究結論 46
    二政策建議 47
    第二節不足與展望 48
    參考文獻 49
    致謝 52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 53
    版權聲明 54
    表目錄
    表 3-1 健康人力資本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24
    表 3-2 熵值法計算權重結果 2 7
    表 3-3山東省各地市2003-2018年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綜合得分 29
    表 3-4山東省分地區2003-2018年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綜合得分 3 2
    表 4-1 變量的選取與數據來源 3 5
    表 4-2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38
    表 4-3 樣本數據 Hausman 檢驗結果 39
    表4-4山東省整體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回歸結果 40
    表 4-5 山東省整體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滯后回歸結果 4 1
    表4-6山東省分地區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回歸結果 42
    表4-7山東省分地區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滯后回歸結果 43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框架 16
    圖 3-1 各項指標權重匯總 28
    圖 3-2山東省各地市2003-2018年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變化趨勢圖 ..31
    圖 3-3山東省分地區2003-2018年健康人力資本體系綜合得分水平情況 34
    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研究背景
    (一)社會背景
    1993 年的《世界發展報告》中曾經說過,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就是健康因 素,應該將健康因素作為全世界發展的中心,健康因素是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 因素。《 “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的出現,說明國家加大了對人民身體健康的關 注。隨著近年新冠狀病毒的爆發,提高了人們對健康意識的重要性,國家政府更是 把建立起完善健全的醫療服務體系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健康狀態不僅能改 善自己的狀態從而提高收入同時也能推進社會經濟發展,在這個社會經濟水平快速 發展的時代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要素,全體國民的健康需求也在不斷提升,人 們對健康也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
    隨著當代社會的快速前進,人力資本越來越能變成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不僅是教育,健康也是其的主要組成要素。健康人力資本不僅是個體在這個社會上 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更是一個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與長久動力。在人力資 本理論中,其創始人西奧多•舒爾茨曾指出,在促進農業發展的因素中,教育、健 康、經驗遠遠比土地因素更為重要[1]。根據其表述,我們不難推測,在農業經濟發 展的道路上,健康人力資本是比土地這些基礎要素更能影響到農業經濟發展。加 里•貝克爾也同樣注重健康因素,其將健康和壽命認為是形成人力資本的關鍵要素, 將改善貧困人口主要措施歸結為提高人口質量與知識水平。從國家發展角度來看, 健康為個人工作生活提供源源動力,從而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毋庸置疑,其對經濟 發展意義重大。目前,對健康的研究逐步變成了當前經濟發展的熱門話題。我國是 一個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尤為注重農業發展,并且目前我國對農業經濟發展的要 求不僅僅只是對速度上的發展,更是質量上的發展,學界和社會對人力資本中的健 康因素以及其與農業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關注。
    7
    (二)政策背景
    1從國家層次方面來說,于 2016 年發布并實施的“健康中國 2030”綱要中指 出,將“健康中國”這一概念上升提至全體國民健康發展戰略;于2017年的關于 衛生與健康計劃中,明確提出至2020年,在我國要逐步建立起基本的醫療和衛生 制度;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中指出要到二零三零年,全國居民的健康素養總 體水平將取得顯著提高,要基本實現我國城鄉居民的健康公平;2020年在十九屆五 中全會中明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使我國人民的福祉達到一種全新水準,要推動 健全與完善我國衛生制度體系。每一項都緊緊圍繞著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而展開, 本文將分析研究并論述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2不僅是國家整體,山東省近幾年對健康問題也是愈加重視,2017年 4月山東 頒布了衛生以及健康規劃,此文件指出要在到2020年時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此 制度要覆蓋城鄉居民并且要符合山東經濟發展要求;繼而于 2018年 7月,山東省發 布了有關醫養的健康產業發展規劃,規劃中明確的提出,在二零二零年要建立一個 令群眾滿意的產業體系;在二零二三年時,要使產業發展水平位于我國發展的前列; 本文將深入有關于山東省的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程度的分析研究。
    二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目前對于分析與研究山東健康人力資本的文獻等資料相對比較少,有關山東省 健康人力資本的研究的空缺點較多尤其是對農業的發展研究更為稀少,本文通過選 取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人口數量、環境保護四大角度,十二指標,豐富了健康 人力資本指標體系,補充了關于山東健康人力資本體系理論的發展與研究空缺。
    本研究通過借鑒相關學者研究成果并且與山東省有關健康人力資本以及和農業 經濟發展的相關數據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構建出了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標體 系并對此體系進行了分市以及分地區的綜合性評價,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有關研究山 東省的健康人力資本和山東省的農業經濟發展關系的實證分析模型,從而得出健康 人力資本對山東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彌補了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發展 的空白。
    8
    (二)現實意義
    黨以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始至終都是“三農”的問題,我國經濟的平穩高 質量發展、實現穩定的社會關系、促進國家社會進步的主要基本問題之一也是“三 農”問題。農民是“三農”問題中,其中最關鍵的同樣也是最基礎的因素,農民身 體健康是農村進步、農業興旺的基礎。因此,農民的身體健康才是促進農業發展的 決定性因素。我們國家農業發展與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有著緊密關聯。正如黨的十 九大報告中曾經明確指出,農民是實行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力群體,而發展農 業最需要主力軍的健康體格。農民的健康程度,對農業工作的積極程度會對農業的 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農民的身體健康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我們 要重視農民的健康發展。本文通過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人口數量、環境保護四 大角度來衡量健康狀況,更加全面反映健康人力資本如何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影響, 對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有關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為其他地區的 兩者之間的關系研究提供依據。
    第二節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健康人力資本的研究
    Grossman (1972)曾經把健康因素納入了人力資本體系,建立且形成了健康需 求理論,分析影響健康人力資本存量的決定因素,并指出健康投入影響經濟發展的 重要結論⑵。Barro(1996)把健康因素引進生產函數,建立形成了關于有關健康因素、 教育因素、物質因素投資的模型[3]。余長林(2006)建立的人力資本模型的理論基 礎將健康因素引入了人力資本投資中[4]。楊建芳,龔六堂等曾經收集了 16年的數據, 通過對這組數據的分析研究,用實證證明了中國經濟增長與健康以及教育人力資本 的相關影響程度并且指出健康人力資本與我國經濟增長之間呈正相關[5]。梁巧 (2012)利用所建立的健康人力資本體系,指出健康人力資本的指數越高我國經濟 發展水平就越高[6]。徐祖輝等人(2014)通過收集與分析我國有關 35 年的數據形成 了 VAR模型,并且通過實證研究,得到結論:經濟發展與健康人力資本之間有明顯 的相關性,并且健康人力資本對其有主要推進作用[7]。 []
    黃小平、顏麗芳、劉珊(2013)通過分析影響健康人力資本的有關因素,得出 其與經濟的增強之間具有明顯正相關的結論[8]。李本釗等人(2017)以其收集的數 據為依據,得出結論健康對經濟增長有著鮮明的推動作用[9]。牛穎穎(2019)通過分 析河北省 2006 年-2007 年的數據從而得出人力健康資本水平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 因素之一[10]。連藝博(2020)通過分析人口普查有關數據,得出健康人力資本對經 濟增長的作用在地區之間具有差異性的結論[11]。
    二關于農業經濟發展的研究
    劉洵、蘇美玲(2016)將農民的人均純收入體現為農業現代化的指標之一,即 農民的人均純收入是體現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12]。李德荃(2018)曾經在研究 中指出,對農民問題來說,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要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以使其生 活水平得到提升,所以說,重視農民收入問題就是推動農業生產發展[13]。辛嶺等人 (2019)曾經研究分析發現,經濟的發展水平高低也是左右農業發展程度的重要因 素之一,并且把農村居民收入作為評價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的關鍵因素之一[14]。 謝志康、楊晶(2020)在做研究時曾經將將農民收入作為衡量農村經濟增長的指標, 并且其認為隨著農民收入水平變高則表明農村發展水平就會變高,通過分析 2007— 2016 年中國各省數據,分析并且明確指出健康人力資本可以推動農村經濟增長[15]。 寇建平(2018)曾經指出在我國農業發展中,只有加大對質量的關注,才能將農業 發展成為高質量現代化體系[16]。宋洪遠(2018)認為,在我國農業和農村的經濟發 展過程中更要關注其質量,推進其高質量發展就要推進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就 是說體現農民收入是體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17]。由上述可以看出,如果說 GDP 可以衡量某地區的經濟實力,則農民的收入則代表了其農業發展的質量與效益。
    三關于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
    1993 年的《世界發展報告》中曾經說過,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就是健康因 素,應該將健康因素作為全世界發展的中心,健康因素是推動全球發展的重要因素。 健康人力資本是推進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針對健康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關系,許 多學者對其有過探討,張車偉(2003)曾經通過工資方程理論框架,分析中國農村的 數據并且研究了健康對農戶收入的影響,得出了結論即與健康有關的變量都影響農
    10
    村勞動生產率[18]。從而我們不難推測出,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發展有著顯著影 響。劉國恩等人(2004)通過分析其所收集數據得出結論:健康人力資本是左右收 人水平的關鍵因素[19]。
    呂娜、鄒薇,(2015)利用中國家庭營養健康調査數據,研究發現在全國范圍 內,健康人力資本與我國居民的收入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隨著健康人力資本 的提升,居民收入也會顯著增加[20]。王翌秋和劉蕾(2016)在研究健康人力資本與 農民勞動參與率的關系中,得出結論:前者的提升會提高農民收入與農民勞動參與 率[21]。盛鵬飛(2017)認為健康人力資本會顯著的影響一個地區的居民收入發展, 通過分析研究得出健康人力資本會顯著影響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22]。張萌琦 等人(2018)將健康人力資本因素引入并且通過實證分析指出健康人力資本能夠顯 著的促進山東農業經濟增長的結論[23]。趙昕東、李翔(2020)通過分析研究教育與 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民的勞動生產率的相關性,得出結論: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村居民 的勞動生產率呈顯著的正相關[24] 。謝智康、楊晶(2020)利用與分析2007—2016年 中國各省數據后研究發現,健康人力資本可以推進農村經濟增長[15]。
    四關于健康人力資本指標衡量的研究
    Schulz (2005)研究發現多個健康指標計算所得出的健康人力資本指數更全面 的衡量健康人力資本的水平[25]。梁巧(2012)在研究健康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的關 系時,為了更加完善的分析健康人力資本,其引用 4 個維度, 9 個指標來衡量健康 人力資本的體系,從而促使健康人力資本的綜合指標體系更加完整[6]。王文靜等人 (2012)曾經利用每萬人擁有的醫生數、病床數等多個相關變量來作為衡量健康人 力資本綜合體系的指標從而使健康人力資本體系更加完善更具有說服力,為下文的 研究做鋪墊[26]。黃小平、顏麗芳、劉珊(2013)搜集了有關 1997-2009 年的床位數、 醫療保健支出、醫生數、等多個變量來建立了健康人力資本綜合體系[8]。李本釗等 人(2017)也是通過分析多個變量,例如衛生技術人員、死亡率等多個變量來作為 衡量健康人力資本綜合體系的指標來探究兩者之間的關系[9]。侯石安等人(2017) 通過財政醫療衛生支出和個人醫療衛生支出等多個變量來反映對健康的投資情況[27]。 謝智康、楊晶(2020)將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死亡率的倒數納入綜合體系[15]。李明 軍、艾蔚(2020)曾指出公共衛生支出可以帶動社會投入和個人投入,從而促進經
    11
    濟的增長,其指出對健康進行投資是實現健康經濟增長的和關鍵環節。并且選取公 共衛生支出等多個變量來作為衡量健康因素的指標[28]。環境也是影響健康人力資本 的重要指標之一,珍妮特•柯里曾經將環境污染納入到健康的影響因素中,Hanna、 Oliva (2015)以二氧化硫作為污染指標,得出結論:如果煉油廠關閉將會增加勞動 者的每周工作時間[29]。祁毓、盧洪友等人(2015)曾經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結論:環 境的污染將對民眾健康產生重大影響,然后健康因素又會對經濟增長造成一定程度 的影響[30]。祁毓、鄧鵬程、陳建偉(2019)在研究中曾經指出環境的污染對居民的 身體健康很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人力資本的積累[31]。盛鵬飛 (2017)曾經以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等類似變量來衡量環境污染因素,通過實證研 究得出了環境污染會影響居民健康,從而降低城鄉居民收入的結論[22]。汪泓、張健 明等多人(2017)在分析健康人力資本的時候,環保方面運用了森林覆蓋率占 GDP 的比重表示健康人力資本投入指標昭。蔡蕓、周梅、Julian CHOW.(2018)將每平 方公里二氧化硫排放水平作為核心變量來解釋空氣污染通過健康水平對勞動力供給 的影響[33]。
    五文獻評述
    經過分析國內外健康人力資本研究現狀、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及兩者關系的文章 發現,體系構建的指標中以醫療健康、人口、環境等為主。采用的方法有熵值法、 層次分析法等。并且大多都在探究健康人力資本對國家經濟的影響,采用的方法包 括實證分析、面板數據分析等。
    對于健康人力資本來說,目前位置還沒有統一的的標準去衡量,而且影響健康 人力資本的因素也比較多,根據以上參考文獻,本文從醫療衛生方面選取了醫療機 構數、床位數等指標;根據健康保障選取了農村醫療保健等要素;從人口數量方向 選取了年末總戶數等要素;在環境方面選取了園林綠地面積、綠化覆蓋面積指標。 通過這四方面所選取的要素全面的度量,豐富與完善了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選 取了農民全年人均純收入作為衡量農業經濟發展的核心指標,并從多個角度對推動 山東省農業經濟發展提出了與之有關的建議。
    12
    第三節研究設計
    一研究內容
    本研究結合山東省的健康人力資本以及農業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在相關文獻研 究的基礎上,構建出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評價指標體系并評價其發展水平,在此基 礎上形成了一個研究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與山東農業經濟發展關系的實證模型,從 而得出健康人力資本與山東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并提出相關的對策與建議。 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
    主要論述了本文的背景與意義、文獻綜述、論文研究方案、本文的創新點與不 足。文獻綜述從健康人力資本、農業經濟發展、健康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及 健康人力資本指標構建這五大部分的國內外現狀進行了相關分析,并且得出了核心 解釋變量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這為后文的指標計算與實證分析做了重要的鋪墊。
    第二章,相關概念與理論
    該部分是對本文研究的相關理論進行了闡述,概括了本文的相關概念和術語。 對目前相關理論的等相關成果進行綜述歸納,為后文的指標計算與實證分析做好理 論基礎。
    第三章,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構建與評價
    衡量健康人力資本不應該用單一指標,要用多方面綜合指標來評價山東省的健 康人力資本,根據科學性原則、比較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等,綜合借鑒多位學者 對指標的選取,將指標體系分為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人口數量、環境保護四大 方面,十三個小指標如醫療衛生方面的衛生機構數、床位數等指標;健康保障方面 的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等指標;人口數量方面的年末總戶數等 指標;環境保護方面的綠化覆蓋面積、園林綠地面積指標進行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 系構建。(本文數據均來自《山東統計年鑒》)該部分采用客觀性較強的統計學方法 —熵值法來計算。
    因為所選取的各個指標的單位不同,所以需要對所獲取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再得出指標的權重以及熵值,然后計算熵值冗余度(差異系數);最后得出了山東省 各市的健康人力資本體系水平得分。
    13
    根據各指標,計算出山東省全省以及16個地級市2003-2018年健康人力資本指 標綜合指數后,具體從兩個角度分析山東省 2003 年—2018 年健康人力資本水平:
    (1)總體變化趨勢分析(山東省整體、各地級市發展趨勢)。(2)分地區變化趨勢 分析(根據農民全年人均純收入水平將山東省分為農民高收入地區、農民中收入地 區、農民低收入地區,并對各地區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體系對比分析)。
    第四章,健康人力資本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
    包括變量說明與數據來源、模型構建、實證結果與分析三大節。本文將農民人 均純收入作為衡量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作為被解釋變量,以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綜 合指數為核心解釋變量,以人均文教娛樂類支出、機械化水平、教育水平為控制變 量。采用面板數據模型,分析山東省16個地級市及全省、農民高收入地區、農民中 收入地區、農民低收入地區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在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的選擇中,本文使用了豪斯曼檢驗來進行兩種 模型的判斷。通過利用 Stata16.0 軟件進行豪斯曼檢驗,其結果為負數,連玉君 (2014)曾在研究中指出,如果豪斯曼檢驗的結果是負值,則應該使用固定效應模 型[34]。所以,本文采取固定效應模型來對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性進 行估計。結合以上變量,把健康因素納入 C-D 生產函數內,運用固定效應模型,通 過Stata.16軟件利用2003年-2018年山東省全省及16地市的面板數據,分別對全省、 農民高收入地區、農民中收入地區、農民低收入地區進行了回歸分析。由于所選變 量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存有滯后的效應,因此對核心解釋變量與控制變量進行為 期一、二、三年的滯后分析。
    第五章,結論與展望
    基于實證分析的結果得到結論,結合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的發展水平以及農業 經濟發展實際情況提出建議。并對本文提出不足與展望。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獻綜述法
    本文的第一部分采用文獻綜述法,通過梳理與歸納國內外關于健康人力資本與 經濟發展的文獻與研究方法,分析前人的理論研究進展,然后在此基礎上在一定的 理論原則上探討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
    14
    (二) 面板數據熵值法
    本文采用熵值法對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問題進行分析。熵值法是一種客觀綜合 分析的方法,不僅能夠解決健康人力資本體系指標信息量大的問題,還能準確解決 量化的問題。本文利用熵值法進行綜合指標的測算,不僅可通過該方法得到各項指 標的權重,同時還可對諸多指標進行選擇,以找出最能反映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的 相關指標。既可以通過空間維度的縱向對比,也可以是時間維度的橫向對比。在此 基礎上通過空間與時間的對比,從而找出各地區與時間發展上的差距,進而分析研 究為什么會形成不同發展狀況的因由。
    (三) 計量分析方法
    為了驗證本文的研究假設,得出科學合理的研究結論。本文采用了固定效應回 歸模型來考察樣本中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選用了三個控制變量, 分析核心解釋變量健康人力資本與被解釋變量農業經濟發展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然 后分別對本文的核心解釋變量和三個控制變量進行了為期三年的滯后處理,使得處 理結果更加明確、清晰,使研究結果更加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達到透過現象 看本質的效果。
    (四) 歸納演繹法
    本文將回歸結果進行歸納演繹,歸納概括出健康人力資本與山東農業經濟發展 的關系,得出兩者相關性的結論,進而演繹出加強健康人力資本發展水平,從而促 進山東省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從而保證歸納結論的適用性與合理性。
    15
     
     
    三技術路線圖
    圖 1-1 研究框架
    16
     
     
     
     
     
     
     
     
     
     
     
     
     
     
     
     
     
     
     
     
     
     
     
     
     
     
     
     
     
     
     
     
     
     
     
     
     
     
    第四節 本文的創新點與不足
    一創新點
    (一) 本文通過分析健康人力資本相關研究文獻,在參考與分析國內外有關文獻的 基礎上,建立了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標體系,在醫療衛生、人口數量及環境保護等 傳統的角度上添加了健康保健指標,包括“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農村人均醫療 保健支出”“教育支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等方面。 利用熵值法得到了指標體系綜合得分,完善了對健康人力資本的體系構建,豐富了 與之有關的理論。
    (二) 健康問題是當今學者關注的熱點問題,尤其是 2020年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后, 健康問題更是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在當今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以往的國內 外學者理論研究不足以論證新形勢下的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本項 目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深入的理論挖掘和實證分析,具有選題上的創新性。本文充 盈了健康人力資本對山東農業發展的研究,為農業發展與健康人力資本的研究提供 方法與思路。
    二不足和展望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由于本身水平有限,比如針對構建健康人力資本綜合體系
    而言,因為沒有統一的的衡量標準,影響健康人力資本的因素也比較多,雖然在一 定程度上完善了指標體系,但仍然不夠豐富。在后續的研究中,會不斷完善。
    17
    第二章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核心概念界定
    一健康
    健康是每個人健康生活的前提要素,健康的緊要程度和教育是一樣的,組成人 力資本的關鍵性因素便是健康。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展,健康成為了衡量社會發展 程度和國家發達程度的標志,影響著每一個國家和人群,尤其是新冠疫情的來臨, 健康人力資本備受重視,對于健康人力資本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重視,在對于社會 的經濟增長中,健康人力資本越來越影響著經濟的發展程度。從小的方面來說,個 人的健康是對于個人生存和發展起著決定性因素的,生存、生活、發展都離不開健 康這個重要的前提。從大的方面來說,一個國家,國民的健康是國家經濟命脈的決 定性因素,在國家的整體發展中,擁有著戰略性的意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發 展能力,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國民健康狀態是否良好。說明健康不僅是個體在這個社 會上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更是一個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與長久動力。《“健 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的出現,說明國家越來越加大對人民身體健康的關注。 1993年的《世界發展報告》中曾經說過,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就是健康因素,應 該將健康因素作為全世界發展的中心,健康因素是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們不僅僅要將健康理解為個人一種生理上即肉體上的表現,更應該將其理解為一 種心理上即情感方面、精神方面的需求。
    二人力資本
    對勞動主體知識能力水平和健康文化素質,及其管理技能體現的能力上做出的 相對應的投入,就是人力資本的概念范疇。對于人力資本范圍來講,人力資本范疇 內,是包含了健康人力資本,又區別于物質資本的。十八世紀初葉,兩位經濟學家 對于經濟增長問題做出了討論和研究,研究的結論指出,對于經濟增長的促進不單 單依靠土地和資金的相繼投入,勞動者的能力水平是經濟發展中重要的推力因素。 在此后的時間里,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也認同了此觀點,并認為勞動者在受到教
    18
    育的影響時,便可以稱之為資本,這兩位學者曾經在在《國富論》和《效用價值論》 說明過。在1935年,《人力資本觀》的作者沃爾什提出了人力資本并對其進行量化 研究。之后經濟學家舒爾茨指出,如果勞動力教育和文化水平提升的前提下,那么 其所具備的勞動能力會更加的高效和充足,對于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性的意義,即 付出的勞動價值提高,經濟也會隨之增長。人力資本理論因此而被廣泛提出,但當 時的分析方向更偏重于教育投入對人力資本的影響和差別。
    三健康人力資本
    在經濟學中對于人力資本理論越來越重要,并且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推崇與研 究,學者們越來越關注人力資本理論,尤其是對健康以及教育人力資本的理論的研 究。密西肯在關于此方面的研究與分析中,曾經發表《健康是一種投資》的文章, 在文中他將健康因素引入了人力資本理論,并且認為人力資本要分為健康與教育兩 部分。Grossman (1972)從消費和投資兩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將健康引進了人力資 本體系中,建立了健康需求理論,并指出健康投入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結論[2]。 Barro(1996)在研究健康人力資本理論時,曾經把健康因素引進生產函數建立了相關 模型,分析了健康人力資本對教育以及物質資本的影響⑷。舒爾茨(1990)認為人 們的健康實際上是其資本,這就是健康資本。他將健康人力資本看作為健康的延伸 形式。舒爾茨認為,應該用健康時間來體現健康資本的價值,健康人力資本與健康 時間是成正相關的[1]。此后有關健康人力資本領域內的研究學者對健康人力資本概 念越來越推崇與研究,很多健康人力資本理論的研究學者指出,像對醫療衛生的投 資能夠增強個人的身體健康,不僅是醫療還有環境、教育因素等等同樣能夠影響健 康人力資本。并且很多研究證明健康人力資本不僅能夠影響經濟的發展,而且與經 濟發展呈正相關。王曲和劉民權(2005)在研究中曾經明確指出身體的健康是人們 活動的基礎,健康是人最基礎的一種能力泅。楊中衛(2016)曾經指出,健康人力 資本是一種多維的定義,不僅包括個人的身體狀態,還有心理方面以及社會方面, 主要有這三方面組成[36]。汪泓和張健明等人(2017)曾經指出,人們的健康狀態對 其所產出的勞動價值的形態起主要影響作用,健康人力資本就是人們投入產出的價 值形態眈。 []
    第二節相關理論
    -健康需求模型
    20世紀70年代,Grossman于一九七二年建立了健康需求模式,Grossman首次 提出健康并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消費品,同時也是一個能夠為人帶來效用的投資品, 并將健康因素帶入了消費者效用函數中,并指出人們自從誕生時的身體中健康儲備 數量就會不斷因為持續地人體的運動等原因而出現較好的變化,不過同時身體也會 因為年紀的持續增長,因此身體也會不斷的出現折舊,不過同時人類也能夠通過持 續地對身體健康進行投入,來得到補償。也就是說,人們可以對自身的健康進行投 資。Grossman認為影響健康資本存量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們在對健康投資的時候,對 其所利用的成本與健康投資的邊際收益率相等。Grossman得出結論:一是健康是可 以被消費的。健康是一種消費品,消費健康能夠提高個體的幸福感與滿足感。二是 健康是需要投資的。因為投資了健康便能夠改善微觀個人的身體健康減少患病時間, 反而可以增加人們的收入[2]。Wagstaff在1986年通過調查分析,對健康投資和消費 需求進行了研究[37]。Cropper在1981年研究此理論時將空氣污染物因素這一變量加 入相關研究,在健康需求模型研究基礎上,Cropper認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應該有 空氣污染因素,因此其建立了有關空氣污染這一影響因子影響健康的研究框架昭。 1956年Backer在研究的家庭生產函數中提出,家庭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時間到市場 上購買所需物品,然后生產出有效用產品,給消費者增加效用。也就是說健康資本 可以通過對此進行的投入和所投入的時間來進行彌補。由此可以說明,消費者購買 醫療等服務,并不是單純為了消費這一醫療服務,更是為了獲得自身的健康陽。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1899年至1922年,美國在經濟上實行了“門戶開放”“大棒政策”“華盛頓體 系”等,也是在這個時期,美國的學者柯布以及保羅•道格拉斯構造出了生產函數 即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由生產函數的名字可以看出其是由兩位學者的名字結 合命名而成。兩位學者在研究投資與生產之間的關系時,將一般形式的生產函數的 基礎上引進了技術資源這一要素,對之前的生產函數進行了改進。1928年時,柯布 (C.W.Cobb)和保羅•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構造了以下函數形式。二位研究者
    20
    都認為,在技術與經濟條件不變的情形下,產出值和所投入的勞動力與資金之間的 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來說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是用于預測國家和地區的 生產發展情況的一個經濟數學模型,又稱生產函數(C-D生產函數)。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基本形式為:Y = A(t)LaK^p.
    上式中Y代表了工業產量;A(t)表示的是其技術水平;K指的是所投入的資本, 其一般指的是固定資產凈值;厶則代表所投入的勞動力的總數量,Q和0分別表示的 是厶和K所產出的的彈性。Q是勞動力所產出的彈性,代表意義是每當所投入的勞動 力增加1%時,其產出則平均產生a%o 0所代表的是資本產出的彈性系數,代表意 義是每當資本生產增加1%時,其產出則平均產生0%。“則代表隨機干擾的影響。
    21
    第三章山東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構建與評價
    第一節指標選取原則
    本文在已有研究上,利用熵值法對山東的 16地級市的綜合體系進行評價。通過 2003-2018 年各地級市的面板數據對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了實 證檢驗,又對其進行了一、二、三階滯后的穩健性檢驗。從而得出了健康人力資本 與農業經濟發展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指標的選取是研究山東省 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關系的條件。采用科學的指標來完善健康人力資本體 系,為分析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關系更具說服力,在選取之前應遵 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指標評價體系首先要是合理和明確的,所以選取的因素要 遵循客觀規律,具備實際性。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所選取的指標一定是要能代表 綜合指標以及能夠通過計算能夠得到的具有確定性的指標,還要能夠從不同角度對 健康人力資本進行衡量與評價,所選取的各個指標要具有代表性和真實性。各個指 標不僅應該要具備科學性、合理性,還應該能夠客觀的反應以及評價健康人力資本 綜合體系的水平。所以,要堅持科學性原則,不僅要理解各指標的概念,更應該使 指標具有科學依據。
    二系統性原則
    采用的指標要具備整體觀念,不僅要反映整體,更要把各個小指標放到健康人 力資本體系中,各級指標之間要相互影響。體系的組成要素不僅要合理、科學,更 應平衡分析與衡量各要素,從整體出發,做系統分析。因此,應該把健康人力資本 綜合體系視為一個綜合的系統。在選擇指標時,更要系統的考慮綜合因素,并基于 多因素更加系統、完整的來進行綜合評估。
    22
    三層次性原則
    指標體系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具有分層性。健康人力資本指標綜合體系所包含 的內容具有多樣性、復雜性、但是其可以進行分層、分類,這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了指標體系分層次的特性,其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展現山東省健康人力資 本的情況。所以,必須在選擇指標時要具備邏輯性,有邏輯的展現出指標之間的層 次,要采用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的形式展現出指標見得上下級的關系,讓各個層次 的指標更能相容,從而使體系更加充實、清晰、全面,更具有邏輯性。
    四比較性原則
    為了更好對綜合體系指標進行分析研究,所得到的評價結果更清晰明確。應該 使所選取的各指標不僅要具有空間維度的橫向可比性,還要具有時間維度的縱向可 比性,從空間上便于深刻分析各市、各地區的差異性,以及在時間上便于分析各時 間節點的變化。使得結果更加清晰明確,為分析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 展的關系提供理論支撐。
    五可操作性原則
    構建指標體系的時候,指標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統性固然很重要,同時也要 注意到所選取要素的可獲得性與操作性,即選取的指標應易于尋找數據,易于進行 統計量化分析,方便操作與繼續研究。所獲取的數據還需要真實穩定從而保證數據 計算的準確、科學與嚴謹。
    第二節山東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構建
    衡量健康人力資本不應該用單一指標,要用多方面綜合指標來評價山東省的健 康人力資本,根據科學性原則、比較性原則等原則,綜合借鑒多位學者對衡量健康 人力資本指標的選取,將健康人力資本體系分為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人口數量、 環境保護四大方面,十三個小指標進行體系構建,如下表3-1所示:
    在醫療衛生方面,采用了衛生機構數、床位數、衛生機構人員、醫療衛生支出 四個小指標,黃小平、顏麗芳、劉珊(2013)選擇每萬人擁有的床位數、每萬人擁
    23
    有的醫生數來構建全國各省市1997-2009年的健康指數[8]。牛穎穎(2019)通過病床 數、醫生數來反映醫療衛生情況,從而得出健康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之一[10]。 謝智康、楊晶(2020)使用每萬農業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等作為衡量指標[15]。
    健康保障方面,采用了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農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教育支 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生育保險參保人數五個小指標,黃小平、顏麗芳、劉 珊(2013)在建立健康指數時,選取了人均醫療保健、食品消費支出,醫療衛生財 政支出等多個指標[8]。侯石安等人(2017)通過選取財政醫療衛生支出指標以及個 人的相關指標來反映健康人力資本的投資情況[27]。李明軍、艾蔚(2020)曾指出公 共衛生支出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指出健康投資是實現健康經濟增長的和關鍵環節, 并且在健康指標的選取中,采用了公共衛生支出作為其變量來衡量人力資本的投入 情況[28]。
    人口數量方面,采用了年末總戶數、年末總人口兩個小指標,李本釗、范紅崗 (2017)在衡量健康人力資本的時候,采用了死亡率以及衛生技術人員數等指標來 研究健康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性[9]。
    環境保護方面,采用了綠化覆蓋面積、園林綠地面積兩個小指標。珍妮特•柯 里曾經將環境污染納入到健康的影響因素中,Hanna、Oliva (2015)以二氧化硫作 為污染指標,得出結論:如果煉油廠關閉將會增加勞動者的每周工作時間[29]。祁毓 等人(2015)通過研究證明指出,環境的污染不僅會影響我國居民的健康,也會對 經濟產生負面影響[30]。祁毓、鄧鵬程、陳建偉(2019)也提到環境污染會不利于人 們健康的發展,會損害人力資本積累[31]。汪泓等人(2017)在健康人力資本投入指 標的環保方面用森林覆蓋率、整治環境污染投資占 GDP 的比重來代表[32]。盛鵬飛 (2017)在研究健康人力資本的時候,在環境污染方面采取了人均二氧化硫、廢水 排放量等變量,經過實證分析與研究得出結論即:環境污染會對居民的健康人力資 本以及收入產生消極影響顯。蔡蕓,周梅Julian CHOW. (2018)將二氧化硫排放水平 作為核心變量來解釋空氣污染通過健康水平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33]。
    表 3-1 健康人力資本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總指標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單位 屬性
    衛生機構數 +
    醫療衛生 床位數 +
    衛生機構人員 +
    24
     
     
    第三節數據來源及說明
    本章所測算的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綜合體系中 13個二級指標的數據為面板數據, 涵蓋區間均為 2003-2018 年。數據均來源于《山東統計年鑒》。由于搜集原始指標 數據較為困難,且各地級市數據統計不夠完善,在多組原始指標數據的多次斟酌與 對比,基于指標的科學性原則、比較性原則等,本文選取了“衛生機構數”“床位 數”“衛生機構人員”“醫療衛生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農村人均醫療 保健支出”“教育支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年末 總戶數”“年末總人口”“綠化覆蓋面積”“園林綠地面積”這十三項作為測算健 康人力資本綜合體系的指標,因為在搜集數據時,所獲取數據最新為2018年,因此 選取山東省16個地級市在2003-2018年共計16年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
    第四節指標數據標準化與權重確定
    一 指標的標準化
    為使數據更具有可操作性與實際性,首先需要將數據標準化,將不同量級 處理為同量級的數據,將各個指標數據的不同計量單位,通過極差法進行處理, 將數據變成無量綱的純數字,使復雜的問題客觀化和簡單化。因為所選用的指 標單位不相同,所以對所采用指標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處理公式如(3- 25
     
     
    i = 1,2,-,16; j = 1,2,-,13
    其中:i表示選取的各市,丿'表示各項指標;X'ij代表第i市在丿'個評價指標經過標準化 之后的值;Xtj為原始值;max Xtj指第丿'項指標中的最大值;min Xtj表示第丿'項指標 中的最小值。
    二 指標體系的權重計算方法選擇
    綜合評價是指在確定好健康人力資本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確定體系中 的各項指標在研究問題中的重要程度及權重,計算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評價指數 后,再對所研究問題進行評價的方法。得到指標體系的綜合評分常用的方法有熵值 法、層次分析法等。主成分分析法是將之前所選取的變量結合為新的變量,在所研 究問題的基礎上將其中幾個變量求和去代表最起初所選取的變量,這其實是一種處 理降維的數學方法,將多變量變成少少數變量來反應大部分信息。但是其缺點就是 主成分的因子若有正負現象便會影響其意義。層次分析法指的一種多角度、多方面 對所選擇的指標要素進行評價與分析的一種方法。其把所選擇的相關指標要素有邏 輯的分為各種層次。但是其缺點是要利用人的主觀性判斷來對所選擇的要素進行定 性和定量分析,屬于一種主觀性很強的方法。
    熵值法不同于以上兩種方法,其對所選擇的各個要素進行綜合分析與計算,然 后得出指標體系的綜合指標。其需要通過利用所搜集的樣本量確定權值,然后再對 指標體系進行分析與研究。作為客觀綜合定權法,能準確的反應山東健康人力資本 指標體系所含的信息,利用熵值法對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標體系進行評價不僅可通 過該方法得到各項指標的權重,得出最能反映山東各市健康人力資本的相關指標。
    綜上所述,與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相比較而言,熵權法來衡量健康人力 資本綜合體系會使其更有客觀性、合理性,從而也能夠更加科學的解釋結果,具有 可操作性,所以選用熵值法對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發展水平指標體系進行分析與研 究。
    三熵值法對指標體系的權重計算
    26
     
    1計算第丿•項指標下第i個地市占該指標的權重:
    Pij=Xij/*iXij (3-2)
    2計算出第丿•項指標的熵值:
    ej = _K*》!UPijln (化) (3-3)
    其中K>0, In為自然對數,ej > 0。式中常數K與指標數有關,一般令K = 1/ln16, 則 OSeS 1。
    3計算熵值冗余度(差異系數),對于第i項指標,0越大指標越重要。
    9i = 1- ej
    4計算第i項指標的權重必:
    5得出綜合水平得分5:
    Si = rj=i(Wj x Pij) (3-6)
    根據所構建的指標體系,得出山東省 16市 13 個二級指標的統計數據,對其進
    行標準化,再得出熵值,最后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如下表:
    表 3-2 熵值法計算權重結果
    二級指標 信息熵值e 信息效用值d 權重系數w 排名
    衛生機構數 0.9273 0.0727 7.23% 5
    床位數 0.9595 0.0405 4.02% 11
    衛生機構人員 0.953 0.047 4.68% 10
    醫療衛生支出 0.9228 0.0772 7.67% 3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 0.926 0.074 7.36% 4
    農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 0.9392 0.0608 6.04% 7
    教育支出 0.9372 0.0628 6.24% 6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 0.9151 0.0849 8.44% 2
    生育保險參保人數 0.6848 0.3152 31.34% 1
    年末總戶數 0.9676 0.0324 3.22% 13
    年末總人口 0.9659 0.0341 3.39% 12
    綠化覆蓋面積 0.9515 0.0485 4.82% 9
    園林綠地面積 0.9443 0.0557 5.54% 8
    熵值法是結合熵值提供的信息值來確定權重的一種研究方法。使用熵值法對健
     
    27 康人力資本的 13項指標進行權重計算,從上表可以看出“衛生機構數”“床位數” “衛生機構人員”“醫療衛生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農村人均醫療保健 支出”“教育支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年末總戶 數”“年末總人口”“綠化覆蓋面積”“園林綠地面積”13 項指標,它們的權重值 分別是 7.23%、 4.02%、 4.68%、 7.67%、 7.36%、 6.04%、 6.24%、 8.44%、 31.34%、
    3.22%、 3.39%、 4.82%、 5.54%。排名第一的指標是生育保險參保人數,說明其對健 康人力資本的影響程度最大,排名最后的是年末總戶數,說明其與健康人力資本的
     
    圖 3-1 各項指標權重匯總
    根據圖 3-1 各項指標的權重情況來看,健康人力資本綜合體系中各項指標的權 重有一定差距,由上圖可以看到在所有評價指標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對健康 人力資本的影響是最大的,而“年末總戶數”的權重排名最低,以及“年末總人 口”、“床位數”等指標對健康人力資本的影響較其它指標來說都相對較低。“生 育保險參保人數”這項的權重最高為31.34%, “年末總戶數”的權重最低為3.22%,
    兩者差距相對較大。但是其他的指標,例如“教育支出”“農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 等權重適中相接近即對健康人力資本的影響程度相當。
    第五節健康人力資本綜合得分結果分析
    根據上述13個指標,計算出綜合指數得分情況如表3-3、圖3-2所示。
    28
    一 從全省各市變化趨勢分析
    表 3-3 山東省各地市 2003-2018 年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綜合得分
    城市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濟南 0.12 0.13 0.15 0.16 0.18 0.20 0.21 0.25 0.43 0.48 0.53 0.57 0.67 0.74 0.81 0.88
    青島 0.14 0.15 0.17 0.17 0.19 0.20 0.22 0.24 0.32 0.36 0.41 0.44 0.50 0.56 0.58 0.61
    淄博 0.08 0.08 0.10 0.10 0.12 0.13 0.14 0.16 0.20 0.22 0.25 0.25 0.28 0.29 0.30 0.61
    棗莊 0.04 0.04 0.05 0.05 0.06 0.06 0.06 0.08 0.11 0.11 0.12 0.14 0.17 0.17 0.18 0.19
    東營 0.03 0.03 0.04 0.04 0.03 0.05 0.05 0.06 0.08 0.09 0.10 0.11 0.12 0.12 0.13 0.13
    煙臺 0.10 0.10 0.11 0.12 0.12 0.15 0.16 0.20 0.26 0.29 0.29 0.30 0.34 0.36 0.37 0.39
    濰坊 0.10 0.11 0.12 0.12 0.14 0.16 0.16 0.20 0.28 0.31 0.34 0.35 0.41 0.42 0.44 0.47
    濟寧 0.09 0.09 0.10 0.10 0.12 0.13 0.13 0.16 0.24 0.27 0.29 0.31 0.37 0.38 0.40 0.41
    泰安 0.06 0.07 0.07 0.07 0.08 0.09 0.09 0.12 0.16 0.18 0.19 0.20 0.25 0.27 0.27 0.28
    威海 0.03 0.04 0.05 0.05 0.06 0.07 0.08 0.09 0.12 0.12 0.13 0.16 0.17 0.18 0.19 0.20
    日照 0.02 0.02 0.03 0.03 0.04 0.04 0.04 0.05 0.08 0.09 0.09 0.12 0.12 0.12 0.13 0.14
    臨沂 0.10 0.11 0.12 0.12 0.13 0.15 0.16 0.19 0.28 0.30 0.32 0.36 0.43 0.44 0.47 0.50
    德州 0.05 0.05 0.05 0.05 0.07 0.07 0.07 0.09 0.14 0.15 0.18 0.19 0.24 0.25 0.26 0.27
    聊城 0.05 0.05 0.05 0.06 0.06 0.07 0.08 0.10 0.16 0.17 0.19 0.21 0.25 0.27 0.28 0.29
    濱州 0.03 0.04 0.04 0.04 0.05 0.05 0.07 0.09 0.12 0.14 0.14 0.15 0.19 0.19 0.20 0.21
    菏澤 0.07 0.07 0.08 0.08 0.10 0.11 0.11 0.14 0.19 0.21 0.23 0.26 0.34 0.36 0.39 0.41
    29
     
    (C) 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由表 3-3 可得,從全省各市總體的角度來看,山東省十六市的健康人力資本綜 合水平指數在 2003 年-2018 年期間都是呈穩步上升趨勢狀態,例如排名前二的青島 市由2003年的 0.14穩步上升到2018年的0.61,例如排名后幾名的日照市也由2003 年的 0.02 上升到 2018 年 0.14。說明全省的健康人力資本在近幾年里保持了穩固向 上發展勢頭。
    從全省各市比較的角度來看。各市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指數排名在2003年 -2018 年期間基本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只有部分市發生小幅度的變化。在此期間排 名前兩位的一直是青島市和濟南市,這說明濟南市、青島市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 比較穩定,從指標構建體系來看青島無論是醫療水平還是健康及社會保障水平以及 環境保護水平都較高,而且青島與濟南在16個地級市中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一直處于 領先地位,因此對健康人力資本的關注程度比較高,對健康人力資本的投資程度大, 自然其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指數也會較高。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指數最后兩名 基本是東營市和日照市,甚至于在 2003 年-2018 年期間青島市的健康人力資本最低 指數(0.142182)高于日照市在此期間的最高值(0.141429)。在 2003 年青島和日 照兩市的指數分別為 0.142182、0.022344,兩市綜合水平指數的差數為 0.119838, 在2018年兩市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指數分別為 0.613308、0.141429,兩市綜合 水平指數的差數為 0.471879,由此可以得出,兩市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數差值并 沒有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有所減少甚至其差距隨著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大,這與兩市經 濟發展與醫療水平以及衛生環境水平的發展速度都有很大關系,經濟發展水平越高 對健康因素的關注程度就會越高,同理健康人力資水平越高對經濟發展也更會有促 進作用,這樣就不難解釋為何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的綜合指數差距越來越大了。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指數排名穩居前幾名的是其經濟發 展水平較高、區域優勢明顯、醫療以及衛生服務水平較高的城市,比如濟南、青島、 臨沂、濰坊等。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指數排名靠后的則是基礎設施水平較為落后、 醫療以及衛生服務水平較低,環境污染較嚴重的城市,比如說東營、日照等。由此, 可以發現其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健康人力資本的指數越高。
    30
    1.000000
     
     
    Y■濟南 Y■青島 Y■淄博 Y■棗莊 Y■東營 Y■煙臺 Y■濰坊 Y■濟寧
    T■泰安 T■威海 T■日照 T■臨沂 T■德州 T■聊城 T■濱州 T■荷澤
    圖 3-2 山東省各地市 2003-2018 年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變化趨勢圖
    由圖表 3-2 可得,山東省十六市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指數在 2003 年-2018 年期間都是呈穩步上升趨勢狀態。在2010年之前,各市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數雖 然一直在進步但是其發展比較緩慢;從2010年以后,各市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 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 2010 年突飛猛進,濟南市尤為明顯,并在 2010 年超越青島 躍居山東省第一,在之后的九年里濟南市一直在全省穩居第一并且和第二名的青島 拉開了較大距離。
    在2014年,山東省各市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指數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即健 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數較前后年份的發展速度突然變快,這是因為我國在2014年期間 加大了對醫療衛生的關注,期間一直在不斷深化醫療改革,也不斷在擴大縣級公立 醫院的容納量,而醫療衛生水平是影響健康人力資本指數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因 此,在2014年其綜合指數發展速度突然提高也就不足為奇了。由圖可以看出,十六 市中濟南、青島、臨沂、濰坊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數一直穩居前列,而像東營、 日照等地雖然一直在上升但是卻與其他城市還有一定差距。
    31
     
     
    二 分地區變化趨勢分析
     
     
    表 3-4 山東省分地區 2003-2018 年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綜合得分
     
     
     
    中人均收入地
     
     
     
     
     
     
     
     
    (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為山東省各地市之間的農業經濟發展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整體的進行分析與 研究會比較片面,為了使研究結果更加清晰、準確,提高針對性與指導性。本文把 山東省 16 個市進行了分類,按各地市 2003-2018 年各市農村人均純收入年均值排 序,將農村人均純收入年均值在 10000 元以上的城市歸為人均高收入地區(濟南市、 青島市、淄博市、煙臺市、濰坊市、威海市),農村人均純收入年均值在 8500 元- 10000 元的城市為人均中收入地區(東營、濟寧、泰安、日照、濱州),農村人均 純收入年均值在 6000 元-8500 元的城市為人均低收入地區(棗莊、臨沂、德州、聊 城、菏澤)。亦可得出,一般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農民人均收入水平就越高, 反之亦然。
    從上表可得,農村人均高收入地區的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綜合得分在 20032018 年這 16 年中一直是保持最高的,農村人均低收入地區其次,農村人均中收入 地區最低。高收入地區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得分最高是因為高收入地區的經濟發 展水平高,因此對醫療衛生方面、健康保障方面、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也高。首先 是在醫療衛生方面,因為經濟發展水平高,因此其衛生機構數、人員數乃至醫療衛 生支出在這三個地區中都是最高的;其次是健康保障方面,在農村人均收入水平高 的地區,人們的健康意識就會越高,因此教育支出、農村醫療保健支出就會高于其 他地區,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的人數自然就會多;人口數量方面,人們都會到經 濟發展水平高、基礎設施好的城市與地區發展,自然在農村高收入地區的人口數量 會越高。發展水平高的地區,無論是政府還是人們的環保意識會較強,因此綠化覆 蓋面積、園林綠地面積也是最高的。
    綜上,農村高收入水平地區的健康人力資本指標綜合得分一定是最高的,農村 低收入水平地區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得分排第二,可能是因為政府對經濟發展水平 落后的地區每年都會給予一定的醫療衛生補貼,教育方面的傾斜,提升了無論是醫 療衛生、教育方面還是環境保護方面的總體水平,也加大了其健康意識。因此,農 村低收入水平地區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標得分較農村中收入水平地區的綜合指標 得分高。
    33
     
     
    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年7份2018
    低人均收入地區 中人均收入地區 高人均收入地區
    圖 3-3 山東省分地區 2003-2018 年健康人力資本體系綜合得分水平情況
    由圖表 3-2 可得,人均高、中、低收入地區的綜合水平指數在 2003 年-2018 年 期間都是呈穩步上升趨勢狀態。在這三個地區中,高人均收入地區的健康人力資本 指標體系綜合得分水平一直穩居第一,低人均收入水平第二,中人均收入水平第三。 并且在 2010 年與 2014 年各地區的健康人力資本水平是有質的飛躍,在此之后各地 區的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第六節本章小結
    本章首先在指標選取原則的基礎上構建了綜合體系,解釋說明了數據的來源, 通過對多方法的比較,選擇了熵值法計算得到了健康人力資本綜合得分結果,然后 在此基礎上,對各市的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包括山東省整體、各市以及分區的評價 結果分析。
    34
    第四章山東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實證
    影響研究
    第一節變量說明與數據來源
    在數據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的基礎上,本文采用了山東省 16個市 2003-2018年 16 年的數據作為樣本,數據均來自《山東統計年鑒》。本文把農民人均純收入作為 被解釋變量,健康人力資本作為解釋變量,控制變量包括人均文教娛樂支出、機械 化水平、教育水平。表述如下表所示:
    表 4-1 變量的選取與數據來源
    代表符號 名稱 意義說明
    被解釋變量 農民人均純收入 表示第t年i市的農民人均純收入
    (元)
    核心解釋變 Xjt 健康人力資本 表示第t年i市的健康人力資本水
    控制變量 expit 人均文教娛樂支出 表示第t年i市的人均文教娛樂支
    出(萬元)
    控制變量 powerit 農業機械總動力 表示第t年i市的農業機械總動力
    (千瓦)
    控制變量 教育支出水平 表示第t年i市的教育支出(萬
     
    元)
    -被解釋變量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而在三農問題的核
    35
    心是農民問題,農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農民勞動力去推進,而農民的生活水平最能 反應農民問題。將農村全年人均純收入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生活的總規模 和總成果,最能折射出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故我們采用了農村全年人均純收入作 為所研究的被解釋變量來反應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林毅夫(2003)提出解決三農問 題的關鍵方法之一就是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只有提高農民收入,才能推進農業快 速發展[41]。謝志康等人(2020)在研究過程中用農民的收入水平來代表農業的經濟 水平,其明確指出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15]。曹紅(2021)指出,農民收入水平 的提升有利于鄉村振興的實現,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是提升其生活質量的關鍵條件要 素[42]。趙向豪、陳彤等(2019)曾經在研究中指出,農業的發展是實現農民收入增 長的重要條件,而農民收入的增加更能夠有效促進農業區域發展,指出農民收入與農 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密不可分,得出結論:農民收入的提高是推動農業發展的關鍵因 素[43]。宋洪遠(2018)認為,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就要提升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民 增收,體現農民收入是體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17]。劉洵、蘇美玲(2016) 將農民人均收入代表農業現代化發展程度,即農民收入是體現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 方面[12]。
    綜上,不難看出農民收入與農業經濟的發展是相協調的,農民收入水平的高低 代表了農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農民生活水平質量最能反映農民問題。所以,我們選 擇農村全年人均純收入作為被解釋變量,反應農業經濟發展的水平。
    二核心解釋變量
    擁有健康是人們進行生產生活的前提,健康的勞動力可在工作時精力充沛, 工作效率也會發生進步,促進農業生產效率從而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健康人力資 本指標是論文研究的核心解釋變量,健康人力資本體系分為醫療衛生、健康保障、 人口數量、環境保護四大指標,十三個小指標進行指標構建,在醫療方面,選擇了 醫療衛生支出等四個小指標,健康保障方面,采用了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農村人 均醫療保健支出、教育支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生育保險參保人數五個小指 標,人口數量方面,采用了年末總戶數、年末總人口兩個小指標,環境保護方面, 采用了綠化覆蓋面積、園林綠地面積兩個小指標。在文章的第三章采用熵值法計算 出的2003至2018年綜合水平得分來衡量。該指標所得數據來源于山東統計年鑒。
    36
    三控制變量
    (一)人均文教娛樂支出
    人均文教娛樂水平的提升會間接的提高農村文化水平。而農村文化建設是推動 農業經濟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農村的文化建設對農業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 重的作用。王麗萍(2002)指出農村勞動力科技文化素質是左右農業發展的重要決 定因素[44]。王紅波(2021)得出研究結論表明,文化對農村居民的健康程度有著不 可忽視的顯著正向作用。并且提出建議,要加強教育投資和農村文化投資來提升農 民文化水平[45]。周沖(2020)指出鄉村文化振興與農村文化建設之間存在密不可分 的關系,應該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從而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46]。由此可見文教娛樂 支出對農業經濟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所以本文把人均文教娛樂支出作為控制變量之 一。該數據來源于《山東統計年鑒》。
    (二)機械化水平
    科學發展是中國實現現代化農業生產的第一力量。中國農產品機械化水平的提 升,標志著中國農業現代化。從 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起,我國政府就一直在重視農 產品的機械化水平。開始并分批的引導廣大農戶使用各種農業機械,從而推動了農 村機械化的發展,既提高了農業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水平,也促進了我國農業經濟 的發展。學者趙琨(2014)在分析研究中提出,推動農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便是機 械化水平的提高[47]。正是由于農業機械化建設程度的提高,所以既能夠增加農業生 產率水平、也可以更高效的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所以,為了抑制住除健康人 力資本指標之外的其他因素對被解釋變量產生的影響作用,并得出盡可能正確的結 果,本文將選取用農業機械所形成的總動力為主要控制變量之一。該數據來源于 《山東統計年鑒》。
    (三)教育水平
    中國農業經濟增長關鍵是要靠農民,農民的教育水平關系著農民對農業發展的 認知方向,所以是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之一。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源泉 之一便是使農村教育拉動農業經濟的發展。教育因素與健康一同重要,對農村發展 有很高的貢獻率。李瑞鋒(2007)曾經研究得出結論,教育對農業發展來說是至關 重要的因素[48]。宋華明(2004)在分析教育與農業經濟增長率的關系中,研究指出 37
    只有加大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才能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使農民快速過 上小康生活[49]。王莉(2012)曾經分析指出只有推動農村的教育不斷進步與提高, 才能讓農民用科學知識武裝頭腦,從而提升農民的素質提高農業生產率,繼而推動 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50]。張萌琦(2018)在研究教育與健康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 時,也曾經指出教育與健康一樣是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之一[23]。
    綜上所述,這就不難看出教育水平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影響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 作用。因此,為了控制住健康人力資本指標之外的其他要素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 響,得到切確、科學、合理的結論,本文于是將教育水平作為控制變量之一。統計 指標如下表所示:
    表 4-2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變量
    名稱 變量符號 均值 方差 標準差 最小值 最大值
    農民 人均 純收 入 Yit 9996.847 31432902 5606.505 2212.06 35392
    健康
    人力
    資本 Xit 0.187 0.021 0.146 0.022 0.883
    人均 文教 娛樂 支出 envit 619.809 130277.7 360.94 157 2066
    農業 機械 總動 力 powerit 6760856.893 1.21E+13 3478816.993 1746646 15228871
    教育
    支出
    水平 552959.391 2.33E+11 483018.279 37564 2630041
     
    第二節模型構建
    一模型選擇
    38
    為了消除在面板數據中的同一個體在不同時期的擾動項之間的自相關關系,本 文使用豪斯曼檢驗來進行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的判斷。本文利用 Stata15.0 軟件進行豪斯曼檢驗。
    結果如表 4-3 所示:
    表 4-3 樣本數據 Hausman 檢驗結果
    檢驗名稱 檢驗統計量 統計量值
    Hausman 檢驗 P值 -581.01
    本文利用 Stata15.0 軟件進行Hausman檢驗,其所檢驗結果為負值,連玉君
    (2014)曾經指出如若 Hausman 檢驗結果為負值,則應該用固定效應模型[34]。所以, 本文采取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
    二模型構建
    文中將農民人均純收入要素作為本文的被解釋變量,將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標 作為本文的核心解釋變量,將人均文教娛樂支出、農業機械總動力、教育支出為本 文研究的控制變量。采用了面板數據模型,分析山東省16市及高中低農民收入地區 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關系。
    把健康人力資本因素納入 C-D 生產函數內建立計量模型:
    lnYit =仏+ Pilnxit + 屈仇旳讓 + ^mpowe% + 仇貶嘰 + 弧 (4-1)
    lnYit是被解釋變量表示i市第t年農民的收入。lnxit指的是i市第t年的健康人力 資本,lnpowerit. lnexpit、lneduit為本文所研究的控制變量,分別表示農業機械 總動力、人均文教娛樂類支出以及教育支出。8it是誤差項。
    第三節實證結果與分析
    -山東省整體回歸結果與分析
    根據第二節模型選擇的固定效應模型,在此基礎上通過 Stata15.0 軟件利用
    2003-2018年山東 16市的面板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所得回歸結果如下:
    39
    表 4-4 山東省整體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回歸結果
    系數 標準誤 T統計量 P值
    X 0.2325 0.0394 5.90 0.000
    exp 0.1660 0.0137 12.09 0.000
    power 0.1356 0.0453 3.00 0.009
    edu 0.3567 0.0324 10.98 0.000
    R2 0.9874
    F 統計量 2889.47
    P值 0.0000
    由上表可得,回歸分析結果R2=0.9874, F統計量為2889.47, P值為0.000,說 明模型擬合程度很好,并且自變量與控制變量對因變量 Y 的解釋程度高,模型通過 顯著性檢驗。
    由上表可得核心解釋變量健康人力資本指標的回歸系數為 0.2325,即健康人力 資本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則將帶動山東農民收入的 0.2325 個百分點;人均文教娛樂類 支出的回歸系數為 0.1660,即人均文教娛樂類支出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則將帶動山東 農民收入的0.1660個百分點;機械化水平的回歸系數為 0.1356,即機械化水平每增 加一個百分點則將帶動山東農民收入的 0.1356 個百分點;教育支出與山東農業經濟 發展的相關系數最高為 0.3567,即教育支出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則將帶動山東農民收 入的0.3567個百分點。
    綜上所述,足以說明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 關關系,健康人力資本的提高會帶動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同時,也說明了人 均文教娛樂水平、教育水平、機械化水平這三個控制變量均會與山東的農業經濟呈 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因為選取的變量對被解釋變量具有滯后效應,所以對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標和 人均文教娛樂支出、農業機械總動力、教育支出水平進行了三年滯后分析,取 k=1, 2, 3。k指的是滯后的年數。
    lnYit = % + Pilnxit-k + 02 加欣卩讓-« + ^3^wpowerit-k + 障低加…+ %-k
    ( 4-2 )
    40
    變量符號 變量名稱 當期 一階滯后 二階滯后 三階滯后
    x 健康人力資本 0.232^^^ 0.166^^^ 0.073^ ——
    exp 人均文教娛樂支出 0.166^^^ 0.113^^^ 0.096^^^ 0.082^^^
    power 農業機械總動力 0.135^^^ 0.099^^ 0.131^^^ 0.416^^^
    edu 教育水平 0.356^^^ 0.399^^^ 0.429^^^ 0.425^^^
    ***、**、*分表代表在 0.01、0.05、0.1的統計水平上通過顯著性檢驗
     
    結合表 4-5,由實證檢驗結果可知,在山東省整體層面的健康人力資本水平系 數、人均文教娛樂支出系數、機械化水平系數、教育水平系數依次為 0.232、 0.166、 0.135和 0.356,均在 0.01 水平上顯著。表明山東省健康人力資本、人均文教娛樂支 出水平、機械化水平、教育水平都對農業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提高會拉 動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從三階滯后的結果來看,核心解釋變量健康人力資本在一階滯后、二階滯后還 是在 0.01 水平上顯著,說明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的滯后時間長,兩者 相關度高且影響關系穩固。三個控制變量無論是人均文教娛樂支出、機械化水平還 是教育水平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的滯后時間都很長,且三個控制變量在一階、二階、 三階的滯后回歸中均在 0.01 水平上顯著,說明三個控制變量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高且穩固。
    二分地區回歸結果與分析
    針對山東各市發展水平不一致的問題,本文運用張萌琪(2018)等學者[23]的分類 思路,對山東16個城市進行分類,并根據2018年2003年各市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進 行分類。 10000 元以上的城市是農民的高收入地區(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濰坊、 威海), 8500 元-10000 元的城市是農民的中等收入地區(東營、濟寧、泰安、日照、 濱州),而 6000元至 8500元之間的城市為農民低收入地區 (棗莊、臨沂、德州、聊
    41
    城、菏澤)。
    根據所固定效應模型,得到山東省各分類地區回歸結果如下:
    表 4-6 山東省分地區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回歸結果
    變量 回歸系數 標準誤 T 統計
    P值 R2 F統計量 P值
    農民高收入地 X 0.1319 0.049 2.72 0.042 0.9896 1153.58 0.0000
    exp 0.1550 0.0238 6.51 0.001
    power 0.0177 0.0507 0.35 0.742
    edu 0.4537 0.0272 16.69 0.000
    農民中收入地 X 0.3779 0.0140 27.08 0.000 0.9905 40990.03 0.0000
    exp 0.1801 0.0168 10.73 0.000
    power 0.2076 0.0560 3.71 0.021
    edu 0.2384 0.0126 18.97 0.000
    農民低收入地 X 0.1618 0.0476 3.40 0.027 0.9871 8164.68 0.0000
    exp 0.1459 0.0430 3.39 0.027
    power 0.1621 0.0195 8.32 0.001
    edu 0.4021 0.0437 9.20 0.001
    一)從農民高收入地區角度出發
     
    由上表可得,農民高收入地區回歸分析結果R2=0.9896, R2結果十分接近1說 明模型的擬合程度非常好,F統計量為1153.58, P值為0.000,自變量與控制變量均 對被解釋變量 Y 的解釋程度很高,模型通過顯著性檢驗。農民高收入地區的核心解 釋變量健康人力資本指標的相關系數為 0.1319,即健康人力資本每增加一個百分點 則將帶動山東農業經濟發展 0.1319 個百分點;人均文教娛樂類支出的相關系數為 0.1550, 即人均文教娛樂類支出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則將帶動山東農業經濟發展 0.1550 個百分點;機械化水平的相關系數為 0.0177,即農業機械總動力每增加一個 百分點則將帶動山東農業經濟發展 0.0177個百分點;教育支出與山東農業經濟發展 的相關系數最高為 0.4537,即教育支出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則將帶動山東農民收入的 0.4537個百分點。
    (二)從農民中收入地區角度出發
    由表4-6可得,中收入地區回歸分析結果R2=0.9905,代表了模型擬合的非常好,
    42
    由表還可以得出F統計量為40990.03, P值為0.000,并且自變量與控制變量對因變 量 Y 的解釋程度高,模型通過顯著性檢驗。由表可得中收入地區核心解釋變量健康 人力資本指標的相關系數最高為 0.3779,即健康人力資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則會帶 動山東農民收入的 0.3779 個百分點的提高,人均文教娛樂類支出的回歸系數為 0.1801,即人均文教娛樂類支出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則將帶動山東農業經濟發展 0.1801 個百分點的提高;機械化水平的回歸系數為 0.2076,即農業機械總動力每增 加一個百分點則將帶動山東農業經濟發展 0.2076 個百分點;教育支出與山東農業經 濟發展的回歸系數為 0.2384,即教育支出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則將帶動山東農民收入 的 0.4537 個百分點的提高。
    (三)從農民低收入地區角度出發
    低收入地區回歸分析結果R2 =0.9871,說明模型擬合程度很好,F統計量為 8164.68, P 值為 0.000,并且自變量與控制變量對因變量 Y 的解釋程度高,模型通 過顯著性檢驗。由表可得核心解釋變量健康人力資本指標的回歸系數為 0.1618,即 核心解釋變量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帶動山東農民收入的 0.1618 個百分點;人均 文教娛樂類支出的回歸系數為 0.1459,機械化水平的回歸系數為 0.1621,教育支出 的回歸系數為0.4021。綜上所述,足以說明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由于所選變量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存有滯后的效應,所以也對高、中、低收 入地區的實證分析中健康人力資本綜合指標和人均文教娛樂支出、農業機械總動力、 教育支出水平進行了為期三年的滯后分析。
    lnYit =弘+ Pilnxit-k + 阻隔1— + P3l^powerit-k + 陰低加…+ ^u-k (4-3)
    表 4-7 山東省分地區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滯后回歸結果
    變量名稱 變量符號 地區 農民高收入 地區 農民中收入 地區 農民低收入 地區
    健康人力資本 x 當期 0.131^^ 0.377^^^ 0.161^^
    一階滯后 0.047 0.302^^^ 0.117^
    二階滯后 - 0.187^^ 0.169
    人均文教娛樂支出 exp 當期 0.154^^^ 0.180^^^ 0.145^^
    一階滯后 0.084^^ 0.138^^^ 0.072
    二階滯后 0.066^^ 0.121^^ 0.063
    43
     
     
    ***、**、*分表代表在0.01、0.05、0.1的統計水平上通過顯著性檢驗
    (一)從核心解釋變量角度出發
    由上表可看出,健康人力資本非常有利于促進全省農業經濟發展,從三階滯后 的結果來看其影響時間較長。這從側面說明了山東省政府高度重視對健康人力資本 的投入,以及關注通過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來推動農業的發展的方式;其中, 對于高、中、低農民收入地區的農民來說,健康的人力資本對農民中等收入地區農 業經濟發展的影響最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農民中收入地區的發展潛力更大、發展 前景也更加寬廣,所以健康人力資本因素對山東省農民中收入地區發展的影響也有 了更高的反映程度。農民中收入區域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滯后 時期越長,其相應產生的影響也就會更高。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農民中收入地區其政 府在努力提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之際,也更加重視對農村的健康投資。通過提 高農民的健康人力資本來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雖然說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民高收入地區有相當影響,但是從其穩健性檢驗的結 果來看,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民高收入地區并沒有表現出長期的影響。究其原因,農 民高收入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比其他兩個地區最完善,無論是醫療、社保還是教育 設施均比農民中、低收入地區完善、發達,因此,在農民高收入地區的健康人力資 本對農業經濟發展就表現的沒有那么敏感。
    健康人力資本之所以對低收入地區反應明顯,主要原因是國家以及山東省政府 一直高度重視對農民低收入地區的醫療、社會保障和教育以及補貼,提高農民的醫 療衛生水平以及農民的健康意識水平,持續加大對農民低收入地區健康人力資本的 44
    投資,以致使農民低收入地區的健康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農民低收 入地區的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的發展表現出了長期的滯后影響。綜上所述。健 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整體發展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健康人力資本水平越高, 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并且兩者無論是在山東省整體還是農民高、中、低收入水 平地區的滯后時間都較長,表現出了長期的相關性。
    (二)從控制變量角度出發
    從上表可得,人均文教娛樂費用水平無論是在全省還是農民高、中收入地區均 具有相當明顯的正面影響,而且影響時間很長久,教育支出對其表現的滯后影響更 為明顯,這是因為教育同健康因素一樣,均是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當 農民的受教育率及教育水平提高了,其科學文化素質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自 然對農業發展的認知水平也會得到提高,所以長期以來自然會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另外,農業機械化水平對全省或者中收入地區均具有相當明顯的正面影響并且影響 持續時間也較久,這是因為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了農業的生產率,所以農業機械化 水平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了明顯且長久的影響。但農業機械化水平對農民高收入區 域的影響并不能經過檢驗,是由于農民高收入地區機器利用率較高,就會對自然環 境產生了一些污染,造成了只關注發展忽視了環境的現象出現,從而在一定程度上 影響了農業經濟發展。
    第四節本章小結
    本章根據所選核心解釋變量與控制變量,基于 2003-2018 年各地級市的面板數 據,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對兩者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進一步進行了一、二、三階 滯后的穩健性檢驗,做出實證分析。從而得出兩者之間正相關的關系。
    45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論
    本文結合一定理論概念,采用 2003-2018 年山東省地級市的面板數據,用實證 的方法來分析山東省以及分區兩者的現狀與關系。最終得出以下結論:
    (-)健康人力資本方面
    本文是選取了醫療衛生、健康保障、人口數量、環境保護四個大維度,建立了 指標體系,利用熵值法計算出指標體系得分。得出結論:在 2003 年-2018 年期間, 山東省的健康人力資本水平逐步提高,綜合指數排名穩居前幾名的是區域優勢明顯、 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醫療以及衛生服務水平較高的城市,而綜合指數排名靠后的則 是基礎設施水平較為落后、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較低、環境污染較嚴重的城市。在農 民高、中、低人均收入地區三個地區中,高人均收入地區的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 綜合得分水平一直穩居第一。說明農民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其地區相應的經濟發展水 平也就會更高,因此健康人力資本指標的得分就會越高。
    (二)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方面
    健康人力資本會積極促進農業經濟發展,隨著健康人力資本水平的不斷提高, 山東省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對其亦有同樣 的影響。本文把利用2003年-2018年16年山東省及各市的相關面板數據,展開山東 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得出健康人力資本指標的相關系數為 0.2325,即綜合指標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帶動山東農民收入的 0.2325 個百分點, 而且無論是山東省全省還是農民高、中、低收入地區的健康人力資本指數都對農業 經濟發展有著顯著影響,且影響時間長。從控制變量來看,人均文教娛樂支出、教 育水平、機械化水平都會正作用于農業經濟水平,三個控制變量中教育水平對農業 經濟發展的效應最大并且所影響的滯后時間最長,這也說明了教育對農業的重要性, 以及政府越來越重視提高農村教育水平,人們的教育意識也是逐年提高。
    46
    二政策建議
    (一) 加大對農村健康人力資本方面的投資
    1醫療衛生方面
    響應國家政策,做好區域衛生發展規劃,完善農村地區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專 門的的醫療救助制度。在硬件設施上提高衛生機構的數量、加大醫療設備的投入以 及改善,加大對農村地區的健康公共物品供給,軟件上不斷引入醫療技術人員,提 高醫療服務質量與水平,加大醫療衛生支出,提高對健康方面的投資,從各個方面 提高山東省農村的醫療衛生水平。由實證結果可知,健康人力資本水平表現出了顯 著的區域差異,并且不同農民收入地區的兩者的相關程度是不一樣的,從現實生活 中我們可以看出,城市與農村的基本醫療資源也存在著嚴重不對等的現狀,所以政府 需要加大對鄉村或邊遠地區的基礎醫療衛生的支出,特別是對中、低收入地區的基 本醫療衛生投資。以此縮短各區域、城鄉間健康人力資本水平的差異。同時通過提 高中、低收入區域農戶的衛生管理水平,可以提升農戶的產出效率,以此提高農戶 的人均收入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從而縮短區域內部的農村發展差異。
    2健康保障方面
    增加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在健康保障方面主要提高農村居民的健 康保障意識、加大對將健康保障方面信息的宣傳,充分發揮村支部的的宣傳作用, 可以通過拉橫幅、開展健康講座、宣傳欄等途徑傳播健康知識,從而提高村民無論 是醫療衛生還是健康保障方面的知識,在農村營造學習健康知識的氛圍。以此培育 農民衛生意識、提升農民衛生素質。
    3環境保護方面
    增加在衛生方面的投資,提高綠化覆蓋面積、園林綠地面積。合理使用化肥, 提高對土壤的保護力度。成立村環保小組,增強環保力度。
    (二) 加大對農村教育方面的投資
    由研究結果可得,教育因素同健康因素一樣,都能夠對山東省的農業經濟發展 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對農村教育方面的投資。首先在宣傳方面,要加 強對農戶身心健康常識教育的宣教,可以開辦鄉村健康知識大講堂,開辦健康知識 競賽,激發村民對健康保護意識的積極性;還可以在村里的宣傳欄里定期張貼關于 47
    提高農民健康意識的文章;還可以通過網絡,通過建立網上聊天群,讓村干部定期 在群里給農村居民普及健康知識。
    更重要的是要加強政府對農業的文化教育投入,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加大對 農業人才的培訓,培養專業化知識型農民。增強農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以及培養 農民的衛生意識。關注農民身心健康問題,給村里醫生培訓并配置專業的心理大夫 作以輔導。更要增加對鄉村公共娛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特別要增加對鄉村公益 健身資源建設的投入,以提高農戶的生活幸福感。
    (三)合理的利用傳統生產要素
    要選派專門技術人員引導農戶合理的使用農業機械資源,并重視對土地資源和 自然環境的維護,以免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同時推進農村機械化生產,增強農戶 對機器資源的了解程度及應用意識,進行農村機械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跟緊時代 的發展的腳步,順應國家召喚,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平穩高效的發展。
    第二節 不足與展望
    由于本身水平有限,論文存在部分問題。比如針對構建健康人力資本綜合體系 而言,因為沒有統一的的衡量標準,影響健康人力資本的因素也比較多,雖然在一 定程度上完善了指標體系,但仍然不夠豐富。所以,在后續的研究中,要加強研究, 進一步完善健康人力資本的體系指標。
    48
    參考文獻
    [1]舒爾茨.論人力資本投資[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
    [2]Grossman M. The Demand for Health :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Nber Books,1972,(2):279.
    [3]Barro,RJ. Health,Human Capital,Economic Growth[R]. Mimeo. Cambridge, MA:Harv ard University,1996.
    [4]余長林.人力資本投資結構及其經濟增長效應——基于擴展MRW模型的內生增長 理論與實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12):117-125.
    [5]楊建芳,龔六堂,張慶華.人力資本形成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一個包含教育和 健康投入的內生增長模型及其檢驗J].管理世界,2006,(05):10-18+34+171.
    [6]梁巧.健康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D]2012.
    [7]徐祖輝,譚遠發.健康人力資本、教育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 014(06):21-28.
    [8]黃小平,顏麗芳,劉珊,健康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區域差異研究[J].衛生經濟 研究,2013(2):22-27.
    [9]李本釗,范紅崗.健康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一一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分析J].中國 物價,2017,(1):45-47.
    [10]牛穎穎,河北省健康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D],邯鄲:河北工程大學,201
    9.
    [11]連藝博.健康人力資本與區域經濟增長——基于三次人口普查數據[J].新經濟,202 0(06):131-137.
    [12]劉洵,蘇美玲.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應用[J].中國市場,2016(20):84 -85.
    [13]李德荃.中國地級市金融業的發展對農民增收的影響——以山東省 17 地市為例 [J].山東社會科學,2018,(12):36-46.
    [14]辛嶺,安曉寧.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構建與測度分析J].經濟縱橫,2019(0 5):109-118.
    [15]謝智康,楊晶,政府衛生支出、健康人力資本與農村經濟增長[J],統計與決 策,2020,(7):41-45.
    [16]寇建平.新時期推動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J].農業科技管理,2018,37(0 3):1-4.
    [17]宋洪遠.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J].中國發展觀察,2018(23):49-53.
    [18]張車偉.營養、健康與效率——來自中國貧困農村的證據[J].經濟研究,2003,(01): 3-12+92.
    [19]劉國恩,William H.Dow,傅正泓John Akin.中國的健康人力資本與收入增長[J].經 濟學(季刊),2004,(04):101-118.
    49
    [20]呂娜,鄒薇.健康人力資本投資與居民收入——基于私人和公共部門健康支出的實
    證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01):113-119.
    [21]王翌秋,劉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村居民勞動參與的影響 [J].中國農村經濟,2016,(11):68-81.
    [22]盛鵬飛.環境污染與城鄉收入差距:作用機制與基于中國經濟事實的檢驗J].中國 人口 •資源與環境,2017,27(10):56-63.
    [23]張萌琦,周霞,周玉璽.農村健康、教育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來自山東的證據J].新疆農墾經濟,2018(09):21-26+32.
    [24]趙昕東,李翔.教育與健康人力資本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J].社會科學戰線,2020(0 5):53-60.
    [25]Schultz T P. Health Economics and Applic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Heath Economics,2004,23(4):637-641.
    [26]王文靜,呂康銀,王迪.教育人力資本、健康人力資本與地區經濟增長差異——基 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經濟與管理,2012,(9):88-93.
    [27]侯石安,劉朔濤.健康人力資本、財政醫療衛生支出與財政政策選擇——基于中國
    重大疾病譜變化視角的實證研究J].經濟經緯,2017,34(04):141-146.
    [28]李明君,艾蔚.教育人力資本、健康人力資本與上海經濟增長——基于擴展的 Ma nkiw-Romer-Weil模型的實證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20,38 (01):26-33.
    [29]Hanna R, Oliva P. The Effect of Pollution on Labor Supply: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Mexico City[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15, 122(feb.):68-79.
    [30]祁毓,盧洪友,張寧川,環境質量、健康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J].財貿經濟,2015,(6): 124-135.
    [31]祁毓,鄧鵬程,陳建偉.珍妮特•柯里對人力資本跨學科研究的貢獻一一著名女性經 濟學家學術貢獻評介J].經濟學動態,2019,(04):141-154.
    [32]汪泓,張健明,吳忠等.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研究J].上海科學管理,2017,39(04):3 0-34.
    [33]蔡蕓,周梅,Julian CHOW.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研究——基于健康人力資 本視角J].社會保障研究,2018,(06):59-68.
    [34]連玉君,王聞達,葉汝財.Hausman檢驗統計量有效性的Monte Carlo模擬分析[J]. 數理統計與管理,2014,33(05):830-841.
    [35]王曲,劉民權.健康的價值及若干決定因素:文獻綜述[J].經濟學(季刊),2005,(4): 1- 52.
    [36]楊中衛.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雇工收入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6.
    [37]Wagstaff Adam . The demand for health:Some new empirical evidence[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86,5(3):195-233.
    [38]M. L.Cropper. Measuring the Benefits from Reduced Morbidit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2):235-240.
    50
    [39]王小萬,劉麗杭.Becker與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的理論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 006,5(05):28-35.
    [40]侯石安,劉朔濤.健康人力資本、財政醫療衛生支出與財政政策選擇——基于中國 重大疾病譜變化視角的實證研究[J].經濟經緯,2017,34(04):141-146.
    [41]林毅夫“三農”問題與我國農村的未來發展[J].農業經濟問題,2003,(01):19-24+79.
    [42]曹紅.從農民收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就[J].知與行,2021,(01):31-38+96.
    [43]趙向豪,陳彤,盧冰冰.西北邊疆民族地區農業發展與農民收入的時空耦合特征研 究——以新疆南疆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09):176-183.
    [44]王麗萍,張日新,梁松練.農村勞動力科技文化素質對農業生產的影響[J].南方農村, 2002,(02):44-47.
    [45]王紅波.文化資本對農村居民健康的影響效應與作用機制—— 基于 CGSS(2017) 的實證分析[J].寧夏社會科學,2021,(03):126-137.
    [46]周沖.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文化建設研究[D].武漢輕工大學,2020.
    [47]趙琨.農業機械化發展對中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影響研究[D].黑龍江八一 農墾大學,2014.
    [48]李瑞鋒.我國農村教育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7,(0 4):92-97.
    [49]宋華明,王榮.高等教育對農業經濟增長率的貢獻測算及政策引導[J].農業經濟問 題,2004,(12):39-42.
    [50]王莉.我國農村教育發展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湘潭大學,2011.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jingjilei/nongyejingji/4277.html

    上一篇:四川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 增長貢獻研究

    下一篇: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背景下兵團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現路徑研究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