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三種發現服務系統的比較研究

    發布時間:2018-05-13 09:44
    字資源整合的展開
      所謂數字資源整合,是指依據必定的需求和要求,經過中心技能(數字資源無縫鏈接整合軟件體系),將不同來歷和不同通信協議的信息徹底交融,使不同類型、不同格局的數字資源完結無縫鏈接。經過整合的數字資源體系,具有集成檢索功用,是一種跨途徑、跨數據庫、跨內容的新式數字資源體系。常見的數字資源整合辦法有:
      (2)依據資源導航體系的數字資源整合,以數據庫導航體系和電子期刊導航體系為代表,僅僅辦法上的整合,沒有深化到內容層面;
      (4)依據跨庫檢索體系的數字資源整合,也稱聯邦檢索,以MetaLib、ResearchPro、MUSE、Swets—Wise等為代表,是將一個檢索懇求一起變換并發送到多個異構的數據庫,將檢索作用進行歸并和共同展現的整合體系。聯邦檢索處理了數字資源一站式檢索的問題,但是在檢索速度、檢索作用的去重和排序等方面存在難以克服的缺點,且只能整合本館資源。
      鑒于以上整合體系的種種缺乏,新的整合辦法應運而生,依據元數據預索引的網絡級發現效勞體系便是其間的佼佼者。

    ,并經過歸并映射到一個規范的表達式進行預聚合,構成共同的元數據索引,經過單一但功用強大的查找引擎向終端用戶供給依據本地散布或許長途中心途徑的共同檢索和效勞的體系。
      發現效勞體系自2008年問世(WorldCat Lo—cad后,展開很快,本文僅就其間廣受注視且在大陸商場比較活潑的三個國外產品進行比較研討,分別是:Serials Solutions的Summon(2009年7月發布)、EBSCO的EBSCO Discovery Service(以下簡稱EDS,2010年1月發布)、Exlibris的Primo Cen—tral(以下簡稱Primo,2010年6月發布)。
      3、元數據
      會集的元數據倉儲是發現體系的根底,表2羅列了商家自述的元數據相關目標,僅為階段性數據。三大商家都在快速推動發現效勞體系的建造,數據規劃不斷擴展。如:Summon增加了對HathiTrust庫的全文檢索功用,可敞開獲取HathiTrust約200多萬種電子圖書的全文,OCLC和EBSCO經過數據交換增強發現效勞,世界聞名咨詢公司Freedonia的工業研討報告將進入EDS發現體系等。
      3.2.1 元數據規劃
      Summon:供給空檢功用。默許空檢作用是館內資源,可經過分面挑選歸入館外資源。運用悉尼大學①的Summon體系進行測驗。
      Primo:不支撐空檢,不支撐檢索“i*”,運用元數據的記載類型值“article OR
    條有較大距離,這首要是由于各館自有的OPAC和自建數據庫的元數據并不能被其他館檢索;EDS在不徹底檢索的情況下元數據總量到達5.5億,數據規劃與Summon可以比肩;Primo文章級的元數據約為2,1億條,其間期刊文章約占60%,報紙文章約占40%。
      (3)按期刊文章來看,Summon有1.5億,EDS有1.4億,Primo有1.2億,距離不大。按同行評議的期刊文章看,Summon有5223萬,EDS有6686萬,Primo有4706萬。按圖書看,Summon有1249萬,EDS有1895萬,Primo有993萬。   (4)即使是像悉尼大學這樣規劃的高校,其全文資源也僅占46%,可見學術資源汗牛充棟,獨自一館的文獻保證力度總是有限的。在文獻傳遞途徑疏通的前提下,發現體系的“發現”作用可以顯現。
      3.2.2 元數據質量
      因發現體系的元數據來歷雜亂,數據量巨大,對其質量做全面點評對錯常困難的。咱們企圖從三個途徑進行評測:一是我校(電子科技大學)干流數據庫的期刊文章;二是我校一流學者的學術作用;三是OA資源。調查三個目標,資源掩蓋度、元數據質量和資源更新速度。因點評進程相對冗雜,本文不
      3.2.3 對本館資源的掩蓋度
      現在國外的發現體系在對中文數據庫的整合方面都有所短缺,在外文資源方面則可供給對本館資源掩蓋度的比對(數據庫級),針對電子科技大學的外文數字資源,比對作用大致如下(未經驗證):
      電子圖書:除Springer外一般需經過上載電子書MARC來完結掩蓋;
      因數據庫商之間的抵觸,現在Proquest的國外學位論文數據庫只要Summon可以掩蓋,而EBSCO的ASP&BSP也只要EDS掩蓋得最全面。
      4、架構與功用
      從布置方式上看,Summon和EDS采用了現在盛行的云效勞方式,而Primo將元數據倉布置在云端,將本館收藏和自建資源數據布置在本地。云效勞方式不占用本地資源,削減維護工作量,是現在軟件即效勞(SAAS)展開的大勢所趨,但是,“云+本地”的方式也不無可取之處。首要,可以消除某些圖書館不愿意將自有數據供給給商業公司的顧忌,其次,可將某些中文數據庫的元數據歸入本地元數據倉(因放在本地而簡略取得數據庫商的答應),部分處理國外發現產品不支撐中文數據庫的問題。如上海交通大學將超星數字圖書的元數據布置在本地,使發現體系增加了對中文電子圖書的支撐。
    于用戶而言,這種嵌入的方式增加了運用的雜亂度。因此提高發現體系的數據掩蓋率,使之真實成為一站式的整合檢索體系才是未來的展開方向。 在對本館OPAC的整合方面,Primo憑仗其集成體系廠商的優勢,到達更深的整合度,除顯現收藏方位和在架情況外,還可進行預定、續用、寫談論,加標簽等操作,并集成了個人圖書館的相關功用,目
      特征功用方面,Summon和EDS供給分學科的元數據集,有利于用戶從一開端就定位在本學科范圍內進行檢索,表現了學科化效勞的思維。EDS的受控主題詞表是其獨有的特征,使EDS在相關度排序、按主題分面檢索等方面可以供給更細粒度的更精準的作用。Primo依托其獨有的SFX日志數據構成bX學術引薦效勞和搶手文章引薦效勞,前者運用數據發掘剖析文獻之間的相關,將全球其他研討者也重視過的相關論文無縫地推送到讀者面前,彌補了個人依托檢索詞查找進行資源發現的缺乏,后者側重于供給某個主題最近幾個月內的搶手文章,以表現某個范疇的研討趨勢,這兩項效勞使“查找”更挨近“發現”。
      因檢索功用和分面功用可由后臺定制,不同用戶的呈現辦法可能有所不同,此處僅以大陸地區的幾個用戶為例進行調查,作用僅供參閱。
      元數據是發現體系的根底,而檢索功用是發現體系的中心,它決議了資源能否全面、準確地提醒給用戶。表5是三家產品簡略檢索時的分面功用比照。
      (1)三家產品的簡略檢索默許是在一切字段中檢索,但EDS還在簡略檢索中供給了標題和作者的檢索字段。
      (3)Summon供給二次檢索功用,其他產品僅用分面來精減作用。
      檢索辦法:
      (2)Primo:清華大學的設定與Summon相似;山東大學運用4個條件行(后臺設定行數),默許AND聯系,每個條件行的檢索字段可挑選,可設定檢索詞的呈現辦法是“包含”、“準確”、“前方共同”。  (3)EDS:與EBSCOhost途徑的高檔檢索功用共同。用戶可靈敏增減檢索條件行,每行用下拉框挑選邏輯聯系和檢索字段,如一種
      整體來看,EDS的高檔檢索功用更精細化,其檢索辦法更契合不熟悉布爾檢索式的一般讀者的運用習氣。
      從在廣州大學城展開的一項關于發現體系的調研可見,檢索作用的相關度排序被用戶認為是最有用的功用口]。
      動態排名:詞語呈現頻率、字段權重、術語調干、對詞組和智能關鍵詞處理。
      (2)EDS
      (3)Primo
      記載內容跟檢索式的匹配程度。不只要判別檢索詞自身的匹配度,也要判別檢索詞呈現的方位(字段)。
      讀者的信息以及讀者實時的研討需求。
      5.4 用戶界面
      關于OPAC信息,Summon和EDS需求調用OPAC體系的功用與界面,對在線全文鏈接也需求別的翻開一個窗口,而Primo在檢索作用界面即可以標簽窗口的辦法完結一切附加功用的展現,包含預定、談論/標簽,乃至直接檢查電子全文,更好地詮釋了一站式的意義。
    6.1 用戶情況 用戶規劃從一個旁邊面反映了軟件的成熟度以及使用展開潛力,三種產品的用戶情況如表7所示。 從用戶規劃上看,Summon在國內外的展開勢頭微弱,26%的北美研討型圖書館(ARL)及八所長春藤大學中的五所收購了Summon;而Primo依托其集成辦理體系的用戶群也在快速擴張。 6.2 價格要素 資源發現體系面
      三種產品都需求憑借鏈接解析體系來鏈接到全文,EDS和Primo還供給聯邦檢索的集成,關于已購買了鏈接解析體系和聯邦檢索體系的圖書館來說,調查發現產品與已有體系的兼容性可以很好地維護前期出資。
      軟件產品的布置和施行需求親近的交流與合作,并且三種產品都是國外產品,產品廠商是否可以供給本地化的技能支撐與效勞支撐也是產品調查中有必要要點考慮的問題。
      7、結語
      但是作為一個新式事物,發現效勞體系現在還存在著價格貴重、資源掩蓋缺乏(特別對中文資源)、自有數據收割困難等問題。跟著發現產品的不斷展開,數據規劃將不再是一個首要的瓶頸,功用、架構、效勞與價格將會成為比拼的要點,而用戶體會是終究的決議要素。 針對發現體系的選型,不同的發現產品有不同的優勢,應歸納考慮本館的資源情況(資源規劃、外文資源數量、自建資源數據格局等)、與已有體系的兼容性(集成辦理體系、聯邦檢索體系、鏈接效勞體系)、性價比等,挑選最適合本館的發現產品和效勞。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guanlilei/dianzishangwulunwen/132.html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淺談二維碼:能否東山再起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