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淺究平面設計中的錯視藝術

    發布時間:2022-02-12 12:32
    錯視無時無刻不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它是一種令人們感興趣的視覺現象,因為錯視不僅能夠引起人們心理上的不安,也能給人們帶來驚喜和快樂。
    同時錯視是平面設計的創作基礎之一。研究錯視的目的,是為了在設計實踐中避免因錯視的影響而造成畫面與預期效果的差距,以及積極地運用錯視原理,達到獨特的視幻藝術效果。
    1 了解錯視
    1.1 錯視的發展歷史
    錯視研究每前進一步,都帶給藝術界強烈的震撼。
    人們在幾千年前的文物上發現了錯視圖形,但這并不是說錯視藝術從那時就開始發展了。
    150多年前,人類藝術家發現并開始有意識地利用錯視。荷蘭版畫大師埃舍爾,作為錯視藝術的鼻祖之一,他被尊稱為“錯覺圖形大師”,他的許多作品都源于對矛盾空間、圖地反轉和契合演變等等,充滿了荒謬和真實相疊加的美感。
    在此之后,眾多充滿激情與想象力的設計師們,將埃舍爾的理論和作品進一步地發揚光大,逐漸完成比較系統的構成錯視體系,將平面設計和錯視藝術完美的結合起來。這是錯視藝術史上的巨大進步,同時,也是平面設計史上舉足輕重的一筆。
      而后,上世紀六十年代西方世界流行起了歐普(Optical Art)藝術,又被稱作“視幻藝術”或“光效應藝術”。是借助線條、形狀、色彩的特殊排列,以引起人的視錯。
    事實上,歐普藝術就是要通過繪畫達到一種視覺的運動感和閃爍感,追求令人眩暈的視幻效果。這是錯視藝術的一次嶄新嘗試,歐普藝術家以此來探索視覺藝術與知覺心理之間的關系。  
    而真正意義上將錯視藝術與平面設計完美結合,并發揚光大的,是日本的設計師們。上個世紀,錯視構成以簡單大方、寓意深刻等諸多優點迅速在日本設計界風靡。龜倉雄策、早川良雄、福田繁雄等優秀平面設計師都與錯視結緣,福田繁雄被譽為與崗特·蘭堡(Gunter Rambow)、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齊名的當代“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而日本“當代錯視大師”的稱號卻非北岡明佳莫屬。北岡明佳的錯視,是以圖形的運動趨向性為基本原理,以強烈的色彩對比為視圖特點,創造出一種流動的動態錯覺感。
    1.2 什么是錯視
    錯視所包圍的范圍極廣,從廣義上來說,凡是從視覺上對事物產生錯誤認知的現象都叫錯視。物理學發展到今天,大家都應該知道物體是由原子分子組成,而它們又由其他更為微觀的粒子組成。按照錯視的廣義定義來講,我們所看到的宏觀物體都是錯視,但這樣顯然沒有任何意思。是以我們討論的都是狹義上的錯視,即建立在以正常情況下肉眼能看到的最小單位為基礎上的錯視,主要包括空間上的錯視和平面上的錯視。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但眼見就真能的為實嗎。
    首先,人的眼睛常常會不由自主欺騙自己的主人。隨手在紙上畫一個正方形,在不借助量度工具的情況下,盡可能地使它更正。用尺子去量時,卻意外地發現它其實完全不正,是一個略扁的長方形。而真正的正方形,卻又讓人覺得是一個略豎的長方形。這種現象稱之為“錯視”,與人的生理和幾何學有關。
    再次,人們的眼睛能夠看到物體,是眼睛和大腦共同完成的。人們的眼睛類似于照相機,同是通過光學原理,獲取區域內影像。照相機將影像記錄在膠片上,而眼睛卻將得到的視覺信號傳播到大腦中。同時,在傳播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有所損耗。從科學上來說,我們得到的視覺信號是由選擇性的,即觀察是有選擇性的。我們直接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世界,人類很早就已知道。我們眼中的世界,其實是被眼睛和大腦按照一定的規律來描繪的世界。是以,眼睛只是一個傳遞視覺信息的媒介而已。
    1.3 錯視的形成原因
    人類在剛剛出生的時候,頭腦是一片空白的,相對的,眼睛看到是世界也是陌生的。這種時候不能分辨任何事物,因為大腦中根本還不存在這些符號。隨著時間推移,大腦進一步發育完全,同時通過眼睛這個視覺渠道,不斷吸收周圍的符號系統,從而在大腦中留下印象,使大腦能記住,并再次出現時能夠辨認這些符號。這種不斷的學習使我們能辨認的物體越來越多,可以說人類對物體的辨認就是對符號的辨認。
    這里所說的符號,也可以說是特征,就是一個物體區別與其他物體的特征。一個人出現在我們眼中,正常人不會把他看成是其他動物,因為大腦已經在長時間的學習記憶過程中為人建立了識別符號。從大的人形輪廓,到細部的面部五官,這些符號都是區別人與其他動物的特征。同樣,我們眼中出現的其他事物也一樣被大腦歸納成了符號系統,總而言之,我們能辨認的物體,在大腦中都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符號。
    有了符號系統,大腦能夠在視覺處理方便節省很多精力。從眼睛攝取的視覺影像傳遞的腦部時,會有一個專門的區域負責篩選可識別符號,并且優先將其傳遞給大腦。如果大腦從這些傳遞的符號中已經得到了想要的信息,其他不易識別或者無法識別的內容便不用傳遞出去了。這就是大腦對視覺符號的一個篩選過程。
    而且大腦還具有很高的發散性。大多數時候,眼睛看到的物體并不是物體的全部,而只是一個大概、一個細節,而大腦能迅速地從符號系統中篩選出與之接近的符號。這個過程大大節約了大腦在視覺上花費的時間,迅速對事物做出了判斷,但同時也加大了錯視發生的可能性。
    因而大部分的錯視則便是發生在符號篩選的過程中,由此人們通常將錯視歸屬于心理學范疇。
    如圖1-1所示,除卻瓶子,大部分的小孩第一眼看到是海豚。因為他們的符號系統和此圖的符號交集只有海豚。而成年人第一眼有的看到是海豚,有的看到的是一對相擁的男女,這兩種符號都是我們可辨認的,看到什么取決于大家更容易辨認的符號是什么。
    還有的錯視是由人類生理結構和事物的物理性質共同造成的,如色光的膨脹與收縮。
    由于各種不同波長的光,通過眼晶狀體聚焦點并不完全在一個平面上,視網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區別。光波長的暖色影像似焦距不準,具有一種擴              圖1-1
    散性,因此模糊不清;光波短的冷色影像具有一種收               
    縮性,就比較清晰。
    總而言之,錯視的發生,是眼睛、視覺神經以及大腦等等諸多因素共同完成的。影像經過晶狀體,到達視網膜,穿過視覺神經,進入大腦的視覺系統,再到達邏輯主腦,這期間任何環節有過失都能有可能發生錯誤。
    2 錯視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現代設計已經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視錯覺技法以其智慧性、趣味性和簡潔性而越來越受到設計者的青睞,它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對于增強作品的內涵、加深觀者的印象有著重要作用。
    2.1 標志設計中的錯視藝術
    優秀的標志設計有兩個要素,創意與美感。優秀的創意需要設計師獨具慧眼的智慧,以及猶如神來之筆的靈感。美感來源于修養,是設計師在長期生活和設計中所凝練出來的一種能力。錯視是將二者完美結合起來的重要手段。錯視美可以使標志圖形獲得永恒生命,不光在形式上具有美感,更是在內涵和思想上將美感升華,像畫龍的點金之筆那樣璀璨。因此,研究標志設計中的錯視美,對于創作優秀標志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圖2-1 西安理工大學包裝工程學院標志         圖2-2 F1標志              圖2-3 國外某公司標志
    2.2 海報中的錯視藝術
    海報是一種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具有高效準確傳遞信息的任務。因此,創作錯極具獨特個性而又富有內涵的與感染力的海報作品,是每位設計師面前的大課題。
    錯視圖形打破傳統的表現形式,在平面上表現出魔法般的效果。以優美的非現實和非邏輯的虛構新視覺圖形為元素,既豐富了其表現的主題,也給觀眾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視覺樂趣和審美享受。
    圖2-4 福田繁雄海報作品                                  圖2-5 福田繁雄海報作品圖
    圖2-6 創意海報                                         圖2-7 創意海報
    2.3 攝影中的錯視藝術
    作為一種重要的視覺表達手段,視錯覺在攝影中不避免地存在。從廣義上來說,攝影本身就是一個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造成的錯視現象。在攝影藝術發展了上百年的今天,很多時候攝影師為了產生特殊或更好的視覺效果以及改善某種缺陷,故意去創造錯視,使作品更深刻地表達主題思想、增強畫面的感染力、打動觀賞者。
       圖2-8 創意攝影                                             圖2-9 創意攝影
    圖2-10 創意攝影
                                                            
                                                                 圖2-11 創意攝影
    2.4 包裝設計中的錯視藝術
    隨著人們審美能力與思維接受能力的日益提高,傳統古板的包裝設計越來越缺乏吸引力,開拓創新是每個設計師的必修課,在包裝設計的世界里亦是如此。如何將產品的特征與包裝巧妙而優美地結合起來,是每個優秀包裝設計作品的必要特征。錯視藝術作為傳統藝術手段之一,能舊中出新,在創新性和思想表達能力上具有很大優勢,是產品特征和包裝設計巧妙結合的有效方法,能使人們在審美的同時,為其智慧的設計而驚嘆。
     
     
    圖2-12創意包裝                                              圖2-13創意包裝
    3 錯視圖形在平面設計中的分類
    錯視原理的研究,以及前人總結的成果可知,錯視圖形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3.1 構成錯視
    構成錯視的錯視主要發生在符號選取階段,即眼睛閱讀圖形時,有選擇地觀看了其中一部分,并將其辨認出來,而落下了其他信息。
    構成錯視作為人們最早接觸的錯視手法之一,到如今已發展了一百多年,已具有了比較系統的歸類。大致可以分為:同構錯視、共生錯視、正負空間、漸變圖形。
    3.2邏輯錯視
    顧名思義,是建立在大腦邏輯上的錯視現象。在符號選取之后,大腦得到了想要的信息,但通過邏輯推斷,卻發覺這些信息組合起來有悖常理。在第一節中提到過,不光符號具有選擇性,同時大腦在長期的生活總也學會規律選擇,如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等規律,物體除本身外還具有這些規律信息,大腦了解了這些規律后能更快速更全面地模擬出物體的信息。邏輯錯視即是利用這種視覺規律進行視覺欺騙。
    大致分為:悖論圖形、混維圖形、異影圖形。
    3.3色光錯視
    利用光色之間的巨大反差,造成視覺上的疲勞與自我保護等,達到視覺上的亢奮。是建立在生理學、物理學、心理學上的錯視,構成規律較為復雜。主要有:歐普藝術、北岡明佳錯視。
    4 錯視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技巧
    在了解了錯視的基本原理之后,可以知道錯視所產生的感覺是能夠假設和預測的,所以對平面設計者來說,錯視藝術可以成為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段。
    而錯視作為一種有效而深刻的信息傳達方式,在使用方法也有很高深學問。
    4.1 特殊錯視的運用
    錯視是視覺的欺騙,在利用錯視的時候不光是對錯視圖形的使用,還應特別注意一些發生在視覺規律上的錯視現象,如:
    4.1.1幾何學錯視
    指視覺上的大小、長度、面積、方向、角度等集合構成和實際上測得的數字有明顯差別的錯視。這種錯視比較常見,同時主要利用對比產生欺騙,并沒有太過復雜的使用技巧。
    4.1.2生理錯視
    主要來自人體的視覺適應現象,人的感覺器官在接受過久的刺激會會鈍化,也就造成了補色及殘像的生理錯視。由于白光是由不同波長的色光所組成的,所以任何兩種色光加在一起可成為白光者,這兩色就互為補色,而視網膜上的細胞受某種色光刺激后,會對該色產生疲勞,所以在視線離開該色后,該部分的細胞暫無法作用,而未受刺激的另一部分細胞開始活動,因而產生另一種視感,也就是補色的殘像。另外還有因為視覺疲勞而產生的視覺暫留現象也是生理錯視,視覺暫留現象就是現今動畫的原理。
    4.2 錯視圖形的處理
    錯視圖形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形符號進行各種手段的組合,而形成的全新圖形,且同時具有原始圖形的共同特征與識別性,并產生高于原始圖形的趣味性和意義,從而對人們的視覺和思維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
    4.2.1 設計預期效果
    在平面設計中,圖形不能沒有目的的胡亂使用,因而在利用錯視圖形的時候,我們心里首先要對其產生的效果有個大概的估計,以達到我們需要的預期目的。如它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向何人表達等等。
    4.2.2 元素選取
    當目的、表達思想、表達受眾明確后,便開始嘗試選擇所需要的圖形元素。
    在圖形的選取上,可以利用發散思維、頭腦風暴等方式進行,同時要對錯視圖形的組合形式有清楚的認識,在選取圖形的同時,不斷地以草稿、心中默想等形式對圖形的組合可行性進行分析。
    在圖形元素選取時,還應考慮到圖形所賦予的意義。整個錯視圖形的意義表達通常依賴于組合圖形元素所具有的意義,以及圖形的組合方式來表達。
    由于人的大腦具有強大的發散能力和識別能力,因此圖形元素的形態并不單一,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只要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征而抽象出來的圖形,成年人的大腦都是可以識別的,因此在選擇圖形時,應盡可能地對能幫助錯視圖形表達意義的圖形元素進行不改變可識別性的變形處理,從而幫助找到巧妙的組合方式。
    4.2.3 圖形元素組合
    當有了明確的設計目標、設計思想,以及羅列出的眾多的圖形元素,則開始嘗試將元素按照一定技巧組合。這是整個錯視設計中最困難的一步。
    荷蘭著名藝術家埃舍爾,是一位對錯視藝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偉者。他的許多作品都源于悖論、幻覺和雙重意義。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將錯視藝術發展到一個全新高度,同時,他獨特的思考方式將錯視和科學緊密結合起來。他的作品可以從物理學、心理學、數學等等科學領域來理解。由此,埃舍爾大師為圖形的選取和組合提供了科學上的依據。
    在此,以大師的《魚和鱗》為例,對幾個圖形元素組合技巧進行簡單介紹。
    《魚和鱗》原圖如圖4-1所示。這是一幅較為復雜的錯視圖形,用到了多種錯視手法。
    (1)漸變
    在畫面左側我們看到一條大魚的頭。大魚身上的鱗片慢慢地發生變化,往下變成了一條條小黑魚和小白魚,每下越大。最終它們變成了兩群魚,游弋在彼此之間。如右圖鱗片R漸變為小魚S。                                             
    同時小魚逐漸漸變為大魚,如圖4-2小魚                   圖4-1
    S漸變為最右邊的大魚。
    (2)置換同構
    將大魚的鱗片置換成黑白小金魚。
    (3)正負空間
    黑魚和白魚共同組成了密不透風的正負空間。同時這種組合是埃舍爾大師最為擅長的錯視手法之一的平面的周期性分割。
    (4)共生錯視
    從圖4-2可以看出,圖上所繪出的輪廓圖是以中心黑點為中心對稱點的一百八十度鏡像圖形。                
    大師利用多種手法將簡單的魚與鱗片兩個圖形相組
    合,產生了如此復雜的效果,如同經過計算機精密計算             圖4-2
    一般,從視覺上和思維上震撼人心。他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來分析這幅作品最精華的部分,它并不在魚鱗與金魚的漸變,而是黑魚和白魚所組成的密不透風的正負空間,既埃舍爾大師擅長的平面的周期性分割。
    接下來我們親自來繪制黑白魚的周期性分割圖形。           
    首先繪制好周期性分割的菱形網格,并在對應的邊上標注序號。這是周期性圖形的骨架。                                                
    圖4-3
     
     
    圖4-4                                      圖4-5
     
    圖4-6                                                   圖4-7
    圖4-8
    從此圖可以看出每條邊在菱形中都有一條與之相對應的邊,且相互成一定角度。比如a對應b,c對應d。(圖4-4)
    然后設a邊為魚的前額,b邊為下顎,c邊為肚子,d邊為后背。
    再來確定a邊與b邊。因為兩邊相對應,相互成水平180度角,既a邊水平旋轉180度得到b邊。隨意大膽勾畫幾筆,嘗試出比較合理的ab組合,得到如圖所示圖形。(圖4-5)
    同理得到cd組合。(圖4-6)
    根據得到的a、b、c、d邊將白魚繪制出來,并同理得到黑魚。(圖4-7)
    將黑白魚組合在一起,得到黑白魚組成的周期性分割圖形。(圖4-8)
    當然這只是例舉的簡單例子,只是提供一種繪制的基本原理,繪制的也是簡單圖形。我們還可以根據這種基本原理繪制更多更復雜的周期分割圖形。(圖4-9)
     
    圖4-9
    圖4-9中左邊的小狗無限分割周期性圖形是作者利用上文原理所嘗試的一次創作,具體步驟大同小異,只是相對于魚的圖形更加復雜,再尋找完對應邊后,對對應邊進行契合度尋找更加困難。該步驟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運用極限法對契合度進行嘗試,即找到對應邊上相對應的兩點,最好為該邊及其對應邊的終始點,即先確定兩條對應邊上終始點的位置。
    (2)確定契合點時,注意圖形的可識別性。即該點在該圖形中應該有一個橫縱坐標范圍,該范圍取決于圖形的可識別性,契合點的取值必須在該范圍內。
    (3)依次運用極限法找到對應邊上的其他契合點,兩個契合點之間的距離應以能表達圖形的大致輪廓為佳。
    (4)確定了大致輪廓之后,再對圖形進行微調,將細節上的契合點也找到,勾畫出圖形的契合邊。
    在找到了一條契合邊之后,再根據相同原理找出其他,然后將所有契合邊連接起來,再進行圖形組合嘗試,進行最后的調整,得到完整的周期性分割圖形。
    對于這種巧妙的周期性圖形,埃舍爾大師曾經說道:“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我能夠享受到這種完美,并見證它的存在。因為它并不是我的發明,甚至也不是我的發現。數學法則完全不是人類的發明或創造。它們就‘在那兒’;它們完全獨立于人類的智慧而存在。一個人無論有多么聰明的才智,他所能做的,最多也只是把它們從那兒找出來,并予以確認。”
    而這種周期性圖形只是眾多錯視圖形中的一種,并且也是技巧性非常高的一種。我們可以將埃舍爾的話擴大的所有錯視圖形。錯視圖形都是巧妙的,它們就“在那兒”,它們始終是存在的,就像語言藝術數字藝術一樣,它們可以組合成各種具有意義的形態,以妙不可言的排列來震撼大家。我們要做到,只是努力將它們發掘出來,并加以利用。
    錯視圖形的發掘是一種智慧勞動,需要設計者對圖形符號有很高的敏感度,對各種錯視的原理成因了然于心,同時要有埋頭苦干的鉆研精神,并積極從生活中找尋靈感。
    5 結語
    錯視藝術并不能簡單的歸類與藝術,它是從心理學、美學、數學等等學科上共同研究人類視覺規律的學科。而平面設計是建立在人類視覺規律之上的學科,錯視藝術的發展與平面設計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錯視藝術有意識的發生與發展只不過進行了短短一兩百年,而到現在已是百花齊鳴爭艷斗芳的境界。錯視圖形更是成了平面設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們今天正處于一個視覺信息時代,平面設計的世界中,各種各樣的圖形層出不窮地涌現出來。錯視圖形作為一種新穎奇特的圖形形式,能夠在各種圖形作品中脫穎而出,它們以其新穎的形態喚起人們的注意,給人們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從而成為畫面的“視覺焦點”。可見,錯視藝術的視覺沖擊力來自打破常規方式的奇幻組合。
    正如埃舍爾大師所說的那樣,這些奇妙的圖形始終在那兒,取之不盡,用之不完。它們等待著人們的發掘,并為平面設計書寫出令人驚喜的輝煌篇章。
    無論是錯視藝術所研究的基本視覺規律,還是錯視藝術所帶來的奇妙的錯視圖形,都已經成為平面設計發展的巨大動力與基本理論。在未來的平面設計世界中,錯視藝術必將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 布魯諾·恩斯特,王松,王蓓.魔境——埃舍爾的不可能世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2] 陳大磊.版式設計中的錯視空間[J].新聞愛好者,2011,(11)
    [3] 張雯新.版式設計中的圖底關系[J].才智,2011,(20)
    [4] 蔣巍,王家民.標志設計中的錯視美[J].美術之友,2006,(6)
    [5] 張思思.淺析視錯覺圖形在招貼海報設計中的應用[J].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報,2008,(3)
    [6] 師晟.探析視覺藝術中的錯視美的構造[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服裝學院,2004,(4)
    [7] 沈卓婭.制造錯視[J].裝飾,2002,(5)
    [8] 何平靜.玩味圖形——福田繁雄圖形藝術探析[J].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0,(16)
    [9] 蔣國平.福田繁雄圖形藝術探析[J].廣西科技,2011,(5)
    [10] 張鑫.錯視空間探究[J].睿智,2005,(5)
    [11] [英]特倫斯.霍克斯[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12] 孫東生.中國文字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26.
    [13] 謝燕淞.標志設計實務[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14] 諸子集成[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15] 馮黎明.技術文明語境中的現代主義藝術[J].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3)
     
    致  謝
    在論文順利完成之際,首先要感謝藝體學院老師在我大學四年給予的幫助和支持,同時要感謝我的導師xxx老師的耐心指導,在開題報告和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對我的疑問給予細心的解答并提出寫作建議,使得我的論文結構一步一步的完善,內容日趨豐滿。高校學術論文網提供專業的碩士畢業論文寫作、博士論文寫作發表、碩士論文寫作發表、SCI論文寫作發表、職稱論文寫作發表、英文論文潤色的服務網站,多年來,憑借優秀的服務和聲譽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為畢業生解決寫論文的煩惱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biyelunwen/2146.html

    上一篇:論文寫作小技巧

    下一篇:50種中藥對溫和氣單胞菌的體外抑菌試驗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