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學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規范
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的應用型人才,不斷提高我校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特制定本規范。
一、畢業設計(論文)用紙、用字、打印
(1)畢業設計(論文)原則上用A4紙(對圖紙有特殊要求的除外)。漢字一律使用規范的簡化字,不得使用不合規定的繁體字、簡化字、復合字、異體字或自造漢字。正文用小四號仿宋_GB2312(英文字體一律用Times New Roman 小4號)。文內標題統一采用3級標注,即1,1.1,1.1.1。
(2)畢業設計(論文)版芯要求:每頁頁邊距上邊35 mm,下邊30mm;左、右留邊25mm。每頁字數為34(行)×38(字),字符間距為標準;頁眉為25mm;頁腳為20mm;左側裝訂。
(3)畢業設計(論文)裝訂(簡裝)3本:學生、指導教師、二級學院教學科各1本;提供WORD格式文檔,文件名為“姓名(學號).doc”。
二、畢業設計(論文)構成
每篇畢業設計(論文)主要由以下八項內容構成。
(一)封面
包括中英文標題、學生所在二級學院、專業、姓名、指導教師姓名等內容。
(二)中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
畢業設計(論文)的標題應仔細推敲,盡量精煉、簡潔,能反映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使讀者能一眼看出論文的中心內容要講什么,切忌籠統、空泛。不能象小說、散文那樣經過藝術加工而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原則上中文標題不超過20個字。但如果用少量的文字難以明確表達,也可以用副標題的形式。副標題是對主標題的說明、補充和限定,要寫的具體一些。英文標題為中文標題的正確譯文,要注意單詞的大小寫規律。外語專業的外文標題要求翻譯成中文。
摘要是全文的縮影,應有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力,且要全面反映論文要點,簡明、明確、暢達,要求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不能寫成序言或研究背景介紹。篇幅為300—500字。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除個別英文縮寫外,一律用漢字寫成,不得出現公式、圖、表和參考文獻等。英文摘要的內容應與中文摘要一致。外語專業的外文摘要篇幅為200—400詞,并要求翻譯成中文。
關鍵詞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所有文章均應標注關鍵詞。一般每篇文章可選3—5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從《漢語主題詞表》中摘選,多個關鍵詞之間應用分號“;”(中文)分隔,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英文關鍵詞要與中文一一對應,每個關鍵詞組的第一個字母大寫,其余為小寫,每一關鍵詞之間用分號“;”(英文半角)分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如:Drip irrigation emitter; RP&M; Hydraulics; Labyrinth flow channel)。外語專業的外文關鍵詞要求翻譯成中文。
(三)目錄
由于畢業設計(論文)篇幅較長,故要寫出目錄,使人一看就可以了解論文的大致內容和結構。
(四)前言
前言主要是簡要說明論題的主旨、選題的理由、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經過和成果的意義,通常控制在500字以內。
(五)畢業設計說明書(含設計圖紙)或論文正文
正文是整個設計(論文)的核心,在篇幅上占得最多,寫時必須慎重對待,這一部分,作者要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論證、闡明自己的觀點和主張。
設計的正文形式比較靈活,可按照課題需要按照實際設計步驟與環節撰寫。
(六)結論(結語)
結論(結語)是畢業設計(論文)的收尾。
對畢業設計或實證性研究論文而言,結論是正文部分闡述的必然結果,是全文的概括、總結、強調和提高。結論部分要寫得簡明扼要,既要考慮與前言部分相照應,還要考慮與正文部分相聯系。可以在結論中提出建議、研究設想、儀器設備改進意見、尚待解決的問題等。
對綜述性論文而言,一般使用“結語”,對全文進行簡要的總結和研究展望。
(七)參考文獻
凡引文(包括間接引用)出處一律列入參考文獻并列于文末。列出參考文獻的好處是:一旦發現引文有差錯,便于查找;審查者從所列的參考文獻中可以看出論文作者閱讀的范圍和努力的程度,便于參考。參考文獻要求在8篇以上(非外語專業至少有1篇外文參考文獻)。
鼓勵參考文獻文中標注。文末參考文獻的排列順序與文獻在文中引用的順序一致(同一文獻多次引用,只標第一次出現的序號);如文中未作標注,則先列英文文獻,后列中文文獻,各按作者姓名首字母順序排列。
(八)致謝
致謝中主要感謝導師以及對論文工作有直接貢獻和幫助的人士和單位,一般有:
(1)指導或協助指導完成論文的導師;
(2)協助完成畢業設計(論文)或是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和個人;
(3)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
(4)其他應感謝的組織和個人。
謝詞謙虛誠懇,實事求是,字數一般不超過1000字或詞。
文中若有與指導教師或他人共同研究的成果,必須明確指出。
三、畢業設計(論文)格式要求
(一)封面
封面按學校提供的格式單頁黑白打印。
論文題目:先寫中文標題(含副標題)(黑體小二號加粗居中,1.5倍行距),再寫英文標題(Times New Roman 小二號加粗居中,1.5倍行距);外語專業中外文標題順序顛倒。
學院:填寫所在二級學院的中文全稱(三號宋體,不加粗)。
專業:填寫寫本專業中文全稱(三號宋體,不加粗)。
指導老師:填寫開題時所確定的指導教師(或按程序同意更換的指導教師)姓名及職稱(三號宋體,不加粗),如:張小二講師;王小五副教授。
完成時間:指裝訂時間,如2012年6月1日(三號宋體不加粗)。
(二)扉頁
扉頁分兩頁,第一頁為中文題目、摘要和關鍵詞,第二頁為英文標題、摘要和關鍵詞。外語類專業中外文扉頁順序顛倒。扉頁雙面打印,不需加頁眉和頁碼。
1、第一頁,中文部分
論文題目:XXXXXXXXXX(頂格,四號黑體加粗,1.5倍行距)
專 業:****(寫全稱)
學 生:***(學生姓名) 簽 名:
指導教師:***(教師姓名,不寫職稱) 簽 名:
(空一行)
摘要 (字間不空格,四號黑體加粗,居中,1.5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摘要內容為小四號仿宋_GB2312,1.25倍行距)
關鍵詞(四號黑體,加粗,頂格):XX;XX;XXX (小四號仿體,1.5倍行距)
2、另起一頁,英文部分
標題欄:
Title: XXXXX(頂格,四號Times New Roman加粗,1.5倍行距,下同)
Major: XXXXX(專業英文名稱)
Name: XX(學生姓名全拼,如Wang Xiaofeng) Signature: (簽拼音)
Supervisor: XX(導師姓名全拼,如Li Xuehua) Signature: (簽拼音)
(空一行)
ABSTRACT(四號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1.5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小四號Times New Roman,1.25倍行距)
Key words(四號Times New Roman加粗,頂格):xx;xx;xx(小四號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上交的每篇論文中英文摘要都要求有學生和指導教師本人簽名。簽名意味著對論文的驗收和負責。
(三)目錄
目錄另起一頁,不需加頁眉和頁碼。
目錄要求自動生成,1.25倍行距。目錄中章、節號均使用阿拉伯數字,如章為1,分層次序為1.1及1.1.1等3個層次。其中,1級標題頂格,小四號黑體加粗;二級標題首行空兩格,小四號仿宋_GB2312加粗;三級標題再縮兩格,小四號仿宋_GB2312。1.1及1.1.1中的點為半角。
目錄(字間不空格,三號黑體加粗,3倍行距,居中)
前言………………………………………………………………………………………… X
1XXXXXXX(標題1)…………………………………………………………………… X
1.1XXXXXX(標題2)…………………………………………………………………… X
1.1.1XXXXX(標題3)………………………………………………………………X
1.1.2XXXXX(標題3)………………………………………………………………X
1.2 XXXXXX(標題2)……………………………………………………………… X
1.2.1XXXXX(標題3)………………………………………………………………X
1.2.2XXXXX(標題3)………………………………………………………………X
2XXXXXXX(標題1)…………………………………………………………………… X
2.1XXXXXX(標題2)………………………………………………………………… X
2.1.1XXXXX(標題3)………………………………………………………………X
2.1.2XXXXX(標題3)………………………………………………………………X
2.2 XXXXXX(標題2)……………………………………………………………… X
2.2.1XXXXX(標題3)………………………………………………………………X
2.2.2XXXXX(標題3)………………………………………………………………X
結論………………………………………………………………………………………… X
參考文獻…………………………………………………………………………………… X
致謝………………………………………………………………………………………… X
附錄………………………………………………………………………………………… X
(四)畢業設計說明書或論文主體部分
主體部分包括前言、正文、結論(結語),字數(含圖表)不得少于8000字,外語專業不得少于6000詞。
主體部分及參考文獻、致謝、附錄部分均要求雙面打印,并加頁眉和頁碼。頁眉在每一頁的最上方,用5號楷體_GB2312,居中排列,頁眉之下單劃線。頁眉分奇偶頁,奇數頁頁眉寫“西安外事學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偶數頁寫“學生姓名:題目”;頁碼為Times New Roman五號,頁腳居中,不加任何修飾。
正文部分腳注一律采用頁面底端腳注,編號格式為①②③(加注于被注文字的右上角);編號方式為連續,小五號仿宋_GB2312字體,1.25倍行距。
主體部分各章可以接排,也可以根據需要每章另起一頁。
主體部分層次格式:
前言(字間不空格,標題1:四號黑體加粗居中,3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小四仿宋_GB2312,首行縮進2字符,1.25倍行距)
1 XXX (標題1:四號黑體加粗居中,3倍倍行距,序號與內容之間空一格,最后無標點)
1.1 XXX(標題2:四號仿宋_GB2312加粗頂格,2倍行距,序號與內容之間空一格,最后無標點)
1.1.1 XXX(標題3:四號仿宋_GB2312頂格,1.5倍行距,序號與內容之間空一格,最后無標點)
(1)XXX。(后接正文)XXXXX(小四仿宋_GB2312,首行縮進2字符,1.25倍行距)
結論(結語)(字間不空格,標題1:黑體四號加粗居中,3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小四仿宋_GB2312,首行縮進2字符,1.25倍行距)
(五)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主體部分之后另起一頁。
(1)參考文獻文中序號采用方括號(如[1]、[2]...)加注于被注文字的右上角,內容按序號順序排列于文末。
(2)參考文獻標題格式
參考文獻(字間不空格,標題1:四號黑體加粗居中,3倍行距)
(3)參考文獻內容格式:一律頂格,小四仿宋_GB2312,1.25倍行距,標點符號一律使用英文半角。各類文獻格式規范及示例如下:
著作類:著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65;80;93~98
期刊類:著者.題目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2]覃楠.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9)
報紙類:著者.題目名[N].刊名,年-月-日
[3]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等.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N],2008-06-28
博、碩士學位論文:著者.題目名[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發布年份.
[4]李海峰.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角色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2
電子文獻:著者.題目名[EB/OL].http:// …
[5]中經專網.美元國際化進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啟示[EB/OL]. http://www.gygov. gov.
cn/gygov/1442575838527684608/20091111/218069.html
專利文獻:專利所有者.專利名 :國名,專利號[P].發布日期
[6]茅興富.氣體碳氮共滲鋼鋸條最佳鋸切性能研究.中國, 971056073[P]. 1997-07-20
技術標準:制定標準的機構.技術標準代號.技術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發布年
[7]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六分會. GB6447-86.文獻編寫規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1986
注:以上若為合著,姓名用 “,”(半角)隔開。
(六)致謝
致謝在參考文獻后另起一頁。
致謝(字間不空格,標題1:四號黑體加粗居中,3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小四仿宋_GB2312,首行縮進2字符,1.25倍行距)
注:目錄的標題以及上述標題1—標題3,在設置段落格式時,“間距”設置為段前段后“0行”;“如果定義了文檔網絡,則對齊網絡”欄選中打“√”。
(七)表、圖和公式
1、表(一律用三線表)
(1)表格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章連續編號,如表1.1(第1章的第1個表),并需有表題(表的名稱,5號仿宋_GB2312加粗),連同表號置于表的正上方。如某個表需要轉頁接排,在隨后的各頁上應重復表的編號。編號后跟表題(可省略)和“(續)”,如表1.1(續),續表均應重復表頭和關于單位的陳述。
(2)一律使用三線表,與文字齊寬,線粗1磅,如表1.1。表內同一欄的數字必須上下對齊。表內不宜用“同上”、“同右”、“//”和類似詞,一律填入具體數字或文字。表內“空白”代表未測或無此項。
(3)表內標題為5號黑體加粗,內容為五號仿宋_GB2312(數字及英文為Times New Roman)。均上下左右居中排列。如排列過密,用五號字有困難時,可小于五號字,但不小于七號。
(4)表格的設計應緊跟文述。表的編排一般是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數據依序豎讀,應有自明性。若為大表或作為工具使用的表格,可作為附表在附錄中給出,論文中的表格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
(5)表中各物理量及量綱均按國際標準(SI)及國家規定的符號和法定計量單位標注。
(6)使用他人表格須在表題右上角標出文獻來源(按參考文獻標注格式)。
表1.1文獻類型和標志代碼
文獻類型
|
標志代碼
|
文獻類型
|
標志代碼
|
普通圖書
|
M
|
會議錄
|
C
|
匯編
|
G
|
報紙
|
N
|
期刊
|
J
|
學位論文
|
D
|
報告
|
R
|
標準
|
S
|
專利
|
P
|
數據庫
|
DB
|
計算機程序
|
CP
|
電子公告
|
EB
|
在三線表中可以加輔助線,以適應較復雜表格的需要,如表1.2所示。
表1.2方彎管內流動最大速度比較
項目
|
層流
|
紊流
|
0°截面
|
90°截面
|
0°截面
|
90°截面
|
理論值Vmax/m·s-1
|
0.04
|
0.03
|
1.30
|
1.25
|
計算值Vmax/m·s-1
|
0.04
|
0.03
|
1.26
|
1.21
|
誤差/%
|
0.00
|
3.12
|
3.07
|
3.20
|
注:
①XXXX;
②XXXXXXX。
2、圖
(1)所有插圖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章連續編號,如第2章的第1張圖為“圖2.1”,所有插圖均需有圖題(圖的說明),圖號及圖題應在圖的正下方5號仿宋_GB2312加粗居中標出。
(2)圖的大小一般為寬6.67 cm×高5.00cm。特殊情況下,也可寬9.00 cm×高6.75cm,或寬13.5 cm×高9.00cm。總之,一篇論文中,同類圖片的大小應該一致,編排美觀、整齊。
(3)一幅圖如有若干分圖,均應編分圖號,用(a),(b),(c)…按順序編排。
(4)插圖須緊跟文述。在正文中,一般應先見圖號及圖的內容后再見圖,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見圖,特殊情況需延后的插圖不應跨節。
(5)圖形符號及各種線型畫法須按現行的國家標準。
(6)坐標圖中坐標上須注明標度值,并標明坐標軸所表示的物理量名稱及量綱(沿坐標軸指向順序標出),應按國際標準(SI)標注,例如:kw,m/s,N.m等;圖中坐標上標注的符號和縮略詞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7)提供照片應大小適宜,主題明確,層次清楚,照片一定要有放大倍數。
(8)圖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
(9)插圖中須完整標注條件,如實驗條件、結構參數等。
(10)圖中用字最小為5號字;
(11)使用他人插圖須在圖題右上角標出文獻來源(按參考文獻標注格式)。
西安外事學院徽標(五號、仿宋_GB2312、加粗、居中)
3、公式
(1)公式均需有公式號。公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章連續編號,如式3-1表示第3章第1個公式。公式居中,編號右對齊,均用小四號字,公式符號傾斜。
(2)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綱均按國家標準(SI)及國家規定的法定符號和法定計量單位標注,禁止使用已廢棄的符號和計量單位。
(3)公式中用字、符號、字體要符合科學規范。較長的公式,轉行時居中排列,轉行只能在+、-、*、/處,上下式盡可能在等號“=”處對齊。大于999的整數或多于三位的小數,一律用半個阿拉伯數字符的小間隔分開;小于1的數應將0置于小數點之前。
(4)公式下面的“式中:”頂格輸出,單獨占一行。公式中所要解釋的符號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順序分行空兩個字排,再用破折號與釋文連接,回行時與上一行釋文對齊。上下行的破折號對齊。
式3-1
式中:(此處頂格)
q —— 灌水器流量/L·h-1;
kd —— 流量系數;
H —— 工作壓力/m;
x —— 流態指數。
式3-1中,………………
式3-2
注:若表或圖中有附注,寫在表或圖的下方。“注:”為五號仿宋_GB2312、加黑;內容為五號仿宋_GB2312。有多條注釋時,用“①、②……”分列。
表、圖、公式等與其下一行的正文之間空一行。
(八)附錄
附錄指對文章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如調查問卷、公式推演、編寫程序、原始數據附表等,通常附在正文后。此項可選擇(如果論文中沒有附錄,可以省略)。
附錄(字間不空格,標題1:四號黑體加粗居中,3倍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小四仿宋_GB2312,1.25倍行距)
四、外語專業畢業論文的封面、中文扉頁、頁眉以及參考文獻中涉及中文的內容用中文寫作,其余部分均用本專業語種寫作,并遵循該專業語種的寫作格式習慣。
五、各專業實習實訓報告、社會調查報告參照本規范執行。
六、本規范自2012屆畢業生起實施,解釋權歸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