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分“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的設計
院內成立PICC研究小組,擬定以微信公眾號為基礎的“互聯網+PICC”信息 管理平臺設計方案。小組成員包括2名在讀護理研究生、9名PICC相關科室的 護理管理者(其中6名為PICC專科護士)和1名互聯網信息工程師;其中副高 及以上職稱5名,中級職稱4名,初級職稱3名。
1.PICC登記信息
研究者通過文獻檢索初步擬定PICC登記信息,咨詢院內PICC專家后認同, 確定了 PICC登記的信息。登記信息含四個部分:(1)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 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年齡、居住地、文化程度、職業、聯系方式;(2) 置管信息 包括診斷、是否首次置管、置管時間、置管地點、過敏史、穿刺者姓 名、穿刺方法、穿刺手臂、穿刺靜脈、導管品牌、導管種類、導管型號、導管尖 端位置、導管插入長度、導管外露長度、臂圍(肘上10cm)、過敏史、PICC的 用途;(3)維護信息包括維護日期、管路是否通暢、臂圍、導管外露長度、是 否更換敷料、是否更換接頭、有無阻力、并發癥及處理方法;(4)拔管信息, 包括拔管日期、拔除原因(計劃拔管/非計劃拔管)。
2.信息平臺功能
通過咨詢PICC專科護士和P1CC帶管患者,了解臨床工作實際需求和患者 需求,結合查閱文獻、PICC研究小組成員頭腦風暴,研究者擬定了 11項信息管 理平臺所需功能。包括置管信息登記、維護信息登記、拔管信息登記、輸出打印 功能、提醒功能、維護網點查詢、健康知識宣教、維護轉檔功能、留言功能、統 計功能、管理功能,詳見圖1。
2.1輸出打印功能 通過平臺錄入的患者PICC置管、維護及拔管信息可以在電 腦端以文字表格形式導出打印紙質版。
2.2提醒功能 (1)維護提醒:平臺能根據患者的維護時間自動向患者微信發送 維護提醒信息,時間默認為七天提醒一次,護士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更改維護 提醒日期,系統自動提前一天發送提醒信息給患者。(2)完善信息提醒:護士 為患者登記信息時,若有填寫漏項,平臺會自動彈出提示,提醒護士完善信息。
圖1 “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功能圖
2.3査詢功能 患者可以隨時在平臺上查看自己的PICC信息,可以查詢省內所 有PICC維護網點醫院及科室。護士查詢患者信息時,不需輸入患者全名,僅輸 入患者名字中任意一字即可查詢到患者信息。
2.4健康知識宣教患者關注平臺的微信公眾號后,系統即自動向其推送PICC 相關健康知識文章。
2.5維護轉檔 維護轉檔是指患者在平臺內任意一家醫院“A醫院/科室”完成 PICC建檔和部分維護工作后,需要到平臺內的另一家醫院“B醫院/科室”繼續維 護時,患者或護士只需在平臺上選擇“維護轉檔”,即可將維護權限轉到“B醫院/ 科室”,轉檔后兩個醫院/科室都能查看得到此患者的PICC建檔信息及維護信息, 但是只有當前的“B醫院/科室”能添加患者PICC維護信息。對不同的護士、不同 的科室、不同的醫院協同進行置管建檔、維護、拔管均可支持。
2.6留言功能患者可以通過平臺進行留言,護士能夠根據患者的留言為其解答 疑問。
2.7統計功能錄入平臺的各項信息數據皆可進行查詢,輸入條件指令后,平臺 可自動對相關信息進行統計。
3.使用權限
研究者在征求PICC相關科室護理管理者意見和PICC專科護士意見后,擬 定了信息管理平臺賬號的使用權限。平臺使用分護士、患者、病房管理者三個權 限,詳見表1。
表1 “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賬號權限
賬號類型 賬號權限
護士 審核患者注冊信息;
登記、查看患者置管信息、維護信息和拔管信息;
設置患者下次維護時間提醒;
查看患者留言。
患者 查看自己的置管信息、維護信息和拔管信息; 接收并查看維護提醒、查看健康知識宣教; 給護士留言;維護轉檔;
查看PICC維護網點。
病房管理者 審核護士注冊信息;
查看病房護士、患者信息。
4.平臺開發
研究者在微信官方網站申請微信公眾號,將以上設計方案交給信息工程師, 工程師根據研究者提供的設計方案內容依托微信公眾號開發“互聯網+PICC”信 息管理平臺。平臺的系統直接在手機微信端運行,包含手機微信端和電腦瀏覽器 端兩個操作入口。平臺系統采用BS架構,不存在系統升級同步問題,系統的服 務端采用了 PHP語言進行開發,數據庫釆用了 MySQL,考慮到安全因素,租用 的是穩定性和安全性較高的阿里云,整個服務器部署在Linux操作系統上。數據 庫的設計,全程釆用身份證號碼作為患者和護士的唯一標識,從源頭上解決了用 戶的身份識別問題,確保了整個系統數據的統一。患者信息經加密存放在數據庫 中,每日均進行備份。數據庫中主要有如圖4所示:t_user_infb用于存儲患者信 息,t_nurse_info用于存儲護士信息,t_picc_info,用于存儲置管建檔信息, t_user_pipe_repair用于存儲置管維護信息,詳見圖2。在整個系統中引入日志, 針對于每一次數據的變化均進行了記錄保存,確保了數據的可追溯性。
t user info:患者信息表 t nurse info:護 士信息
user_id :患者 ID nurse_id:護士 ID
user_name :患者姓名 nurse_name:護 士姓名
id_card:身份證號 id_card:身份證號
t_picc_info:置管信息表
t_user_pipe_repair:
nurse^id:護士 ID 置管維護信息表
user id:患者 ID repair id:維護 ID
picc_id:置管 ID picc_id:置管 ID
置管其他信息 維護系統信息
圖2數據庫
5.平臺使用方法
研究者將已整理好的全省PICC維護網點醫院、科室錄入平臺系統,各網點 醫院的護士只需關注平臺的微信公眾號,進入公眾號“護士中心”填寫相關信息進 行注冊,經審核通過后即可使用。平臺可供多科室、多醫院互聯網在線共同使用, 使用時點擊頁面相應位置和選項即可進行審核、登記患者PICC信息等操作,詳 見圖3。
患者通過掃描平臺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關注并進入公眾號“患者中心”填寫 基本信息注冊,經由護士審核通過并為患者建立PICC置管檔案。建檔完成患者
即可使用。患者點擊進入“患者中心”可隨時查看自己的信息、查詢PICC維護網 點或進行留言與轉檔,詳見圖4。
圖3護士使用流程
圖4患者使用流程
“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開發完成后,由研究者和信息工程師以PPT講 解和現場操作演示的方式給研究所在科室全體護士進行統一培訓,保證所有護士 掌握平臺的使用方法。進行試用測試一個月,將在實際操作中發現的系統不足之 處進行討論后及時的反饋給信息系統工程師完善修改。試用一月后正式開始應用 該平臺,平臺部分操作頁面如圖5至圖9所示。
個人信息
@ 管理中心 護士中心 患者中心
圖5 “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微信端主頁面及護士中心頁面
X這管思檔
藍管屋檔
X苣管維護信息添加
置亶維護添加
姓名:,
宴份證:3:
日期
杲否暢通:
臂圍(CM)
導管外裁(CM)
是否沖封這:
有無阻力:
敷料更跌:
正壓接頭更換:
并發癥
處理方法
備注:
下次維護時間
年務:59歲 性別:女
»20
2019-05-21
足 否
是 否
有 無
是 否
是 否
無并發癥
2019-05-28
提交
圖6護士置管建檔頁面及維護頁面
X PICC檔案信息
:測試3 窘-•. - 59歲 女
參 «;• jit." 350*************20
轉檔
該患者當前在貴州省人民醫院醫院血液內 科二病房,如果您希望把該患者的匿管維 護交由其他醫院或其他科室或其他病房來 管理,可填寫接收護士的轉檔碼。
注意:轉檔后,原來醫院科室護士和轉檔 后的醫院科室護士均可查看到您本次轉檔 的完 整信息。
轉檔碼:
繆交
圖7護士轉檔頁面及拔管頁面
X PICC檔案信息
轉繪
維護剛點直魚
姓名:.
年齡:25歲
性別:男
X維護網點查看
全部地區
身份證:522““?* 11
爲管狀態:正常
帝管入院否 過敏史無
PICC用途化療
患者簽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書:長 置管時間2019-05-20
置憊地點貴州省人民醫院腫瘤科 穿剌者:?
是否用麻醉藥:是
穿剌方法超聲引導穿剌
穿剌部位右臂
穿剌靜脈:貴要靜脈
導爸種類:單腔
導管品牌美國巴確
導管規格4.0Fr
導營型號7655405
使用的接頭正壓接頭
導管尖端位置第7胸椎
導管插入長度40.00CM
導管外矗長度7.00CM
蠶圉(肘上 10cm) : 28.00CM 果否抽吸到回血:是
封管有無阻力:無
備注:
2018 05-21
; 罡
導百 7.00CM
有無粗力無
E壓拎丄費樓是
貴州省人民醫院腫瘤科
2019-05-28
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
科室:PICC門診
地址:貴陽市中山東路83號
醫院:貴州省腫瘤醫院
科室:PICC門診
地址:貴陽市北京西路1號(貂靈公園旁)
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科室:PICC門診
地址:貴陽市貴醫街28號
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烏當醫院
科室:乳腺外科
地址:貴陽市烏當區新添大道310號
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白云醫院
科室:血液科
地址:貴陽市白云區剛玉街108號
醫院: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科室:血液科,消化科
地址:貴陽市南明區博愛路97號
醫院: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圖8患者中心頁面及維護網點查詢頁面
圖9患者轉檔頁面及置管維護提醒
6 •技術路線圖
第二部分“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的應用研究
1.研究對象
納入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貴州省人民醫院腫瘤科置入PICC導管的 患者為研究對象。
1.1納入標準
(1)因化療需要,首次置PICC的患者;
(2)在本院接受治療和維護的患者;
(3)18歲三年齡V65歲;
(4)小學及以上文化,有正常溝通、閱讀及理解能力;
(5)患者本人使用智能手機,會用微信;
(6)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排除標準
(1)拒絕使用本平臺者;
(2)合并重要臟器受損者;
(3)認知障礙患者;
(4)自理能力缺失的患者。
1.3脫落標準
(1)因各種原因研究期間中途退出者;
(2)因各種原因研究期間無法聯絡的患者;
(3)研究期間死亡的患者。
1.4樣本量
研究設定假設I類錯誤的概率a為0.05, II類錯誤的概率〃為0.2,預期檢驗 效能為(1® 為0.8, a和0對應的Z值分別為1.96和0.84o根據文獻⑷】查得按 時維護執行率為76%,對照組和觀察組樣本量相等,按下式計算樣本量公式M2】 計算:
" = (P』(1-P』+ Pb(1-Pb))
\ Pa ~Pb 丿
求得Nl=N2=109,考慮每組10%的失訪率,每組需要120例樣本,共240例。
2.方法
本研究采用類實驗研究方法,將2019年1月?2019年4月應用傳統管理方 法進行管理的置管患者設為對照組;將2019年5月?2019年10月應用了“互聯 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管理的置管患者設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均由取得 PICC置管資格證且技術熟練的同一位專科護士進行置管,均使用經B超引導下 改良賽丁格爾術進行穿刺,均使用美國巴德公司同一規格型號的三向瓣膜式導 管,導管規格為4Fr,型號為7655405。按研究的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患者,由 研究者向其解釋本次研究的研究內容和研究目的,取得患者的同意后,簽署知情 同意書,兩組患者均隨訪3個月。在患者進行PICC置管當日,由研究者面對面 收集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資料。
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醫院常規管理方法,在患者置管完成后由PICC穿刺護士或其助 手將置管相關信息手寫登記于科室紙質的PICC登記本和PICC維護手冊。面對 面向患者講解置管后的護理、運動、觀察等知識要點,將PICC導管維護手冊交 由患者自主閱讀,手冊內包含PICC的概念、功能鍛煉、維護流程、維護時間、 注意事項及突發情況的處理等內容,若患者有任何疑問均現場給與解答;告知患 者出院后若有疑問均可撥打維護手冊上腫瘤科電話進行咨詢,每次來院進行導管 維護換藥時均需攜帶該維護手冊,由操作護士及時將維護記錄或拔管記錄登記于 維護手冊中,并在維護結束后告知患者下次維護時間。
2.2觀察組
觀察組釆用“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管理,在置管前,研究人員幫 助患者掃描本平臺微信二維碼,關注平臺的公眾號進行注冊,向患者解釋說明平 臺的功能與使用方法,確保其會用。在患者置管完成后由穿刺護士或助手直接將 患者置管相關信息錄入“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若填寫漏項,平臺會自動 彈出提示,提醒錄入者完善信息。在常規口頭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平臺向患者推 送圖文結合、形象生動的健康教育鏈接。鏈接文章由研究者與小組成員編輯,內 容包括PICC的定義、適應人群、優勢,PICC置管后的護理,PICC置管后功能 鍛煉操以及帶管出院時的注意事項。文章健康知識內容圖文結合,便于患者查看 理解。置管后第二日研究人員床旁詢問患者,了解其閱讀和掌握知識情況,并解 答患者疑問。患者每次換藥結束后,護士直接將維護信息錄入管理平臺,患者直 接在平臺上查看自己的置管及維護信息,平臺自動計算時間于患者下次維護的前 一天向其微信發送維護提醒信息。患者出院后若有疑問,除了可撥打科室電話咨 詢外,還可以通過本信息平臺進行留言,護士固定每天下午四點至五點進行解答。
(D推送文章“什么是PICC?適合我嗎? ”宣教內容
PICC的定義:PICC指的是經患者外周靜脈穿刺置入的一條導管,導管的尖 端位于患者上腔靜脈中下1/3處。這是一條柔軟而有彈性的細長導管,與血管相 容性非常好,是中長期靜脈治療的首要工具。
適應人群:①外周靜脈穿刺困難的患者;②需輸注刺激性藥物(如化療藥物) 的患者;③需輸注高滲透性或粘稠性液體(如脂肪乳、蛋白等)的患者;④需長 期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
PICC的優勢:①在靜脈治療過程中可“全程一針治療”;②減少反復靜脈穿 刺的痛苦;③減少刺激藥物對血管的破壞;④維護起來簡單、方便,間歇期需每 周維護一次;⑤不影響日常生活和活動,留置時間可達一年。
(2)推送文章“PICC置管后的護理”宣教內容
①穿刺后24小時內,傷口停止出血前穿刺側手臂減少活動,肘關節忌曲、 伸活動;但應適當抬高肢體,手掌作握拳松拳動作,以促進血液回流,預防靜脈 炎、肢體水腫、血栓形成。
②不能用于CT或者磁共振檢查的高壓注射(耐高壓紫色管除外),盡量避 免在PICC同側測血壓、穿刺;睡眠時不要壓迫穿刺側手臂。攜帶PICC期間一 般每周更換貼膜一次;治療間歇期每周沖管1-2次,沖管不能使用小于10ml的 針筒。
③保持局部清潔干燥,不可擅自撕下貼膜。貼膜如卷曲、松動、受潮時,應 告知護士予以更換。
④衣袖及袖口避免過緊,穿脫衣服時務必格外小心,以防導管帶出。不可玩 弄導管的體外部分,不可將外露部分導管推入體內。
⑤攜帶PICC期間可以從事一般活動,但需避免使用穿刺側手臂做提重物、 引體向上、托舉啞鈴等持重動作。
⑥可以淋浴,但要保持貼膜區域干燥,所以要避免盆浴、泡浴、游泳等;淋 浴前應用保鮮膜在主管處纏繞2-3圈,上下邊緣用膠布貼緊;淋浴后檢查有無進 水,如有進水及時告知護士更換貼膜。
⑦如出現以下情況,隨時告知醫護人員:針眼周圍發紅、腫脹、疼痛、滲血、 滲液、化膿等現象;導管外滑或破損;置管側手臂麻木、疼痛、燒灼感、水腫; 呼吸困難。
⑧外地路遠患者可回當地正規醫院更換貼膜及沖管。(若當地醫院無PICC 敷貼可在出院時告知您的主管護士,由他為您配齊用物。若當地醫院護士無相關 知識,可將本宣教內容給予查看學習。)
(3)推送文章“PICC置管后功能鍛煉操”宣教內容
PICC置管后功能鍛煉操,可促進置管側肢體血液循環,降低穿刺點滲血、 肢體腫脹、肩頸酸痛,血栓性靜脈炎等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增加帶管期間的舒 適度。
此操共分6節,每節8個8拍,每日早中晚各3次。在置管24h內或置管后 穿刺點滲血時僅可選用第1節與第2節進行功能鍛煉。PICC置管后功能鍛煉操 從置管日起到拔管期間每日均需堅持鍛煉。具體操作如下:
第1節手指伸屈運動:五指依次伸屈活動(指關節活動可促進指端血液循 環,可預防指端腫脹及疼痛)。
第2節旋腕運動:上下活動手腕,配合內外旋轉運動,每次10分鐘(可促 進腕關節活動,可預防腕關節僵硬)。
第3節手握彈力球運動:根據自身力度進行適當調節(指端和腕關節同時 活動,可預防指端腫脹、疼痛和腕關節僵硬)。
第4節屈肘運動:肘部屈伸活動,每日兩次,每次10分鐘(促進肘關節活 動,可預防肘關節僵硬及疼痛。此節只適用于肘關節以上置管的患者)。
第5節 上肢環抱擠壓運動:雙手環抱擠壓不同平面手臂,每一平面擠壓3-5 次,左右交替各做10遍(放松肌肉,可預防各個關節和肌肉僵硬)。
第6節雙手梳頭運動(或上臂旋腕運動):雙上肢緩慢上舉致頭部倆側, 做梳頭運動,每日兩次,每次3-5分鐘,每分鐘10次或上肢緩慢舉過頭,同時 配合手腕內外旋轉運動,每日2次,每次10分鐘(促進肩關節活動,可預防肩 關節僵硬、疼痛,促進上臂血液循環,可預防上臂腫脹,降低血栓發生率。
(4)推送文章“PICC帶管出院患者注意事項”宣教內容
由于治療周期長、多療程的定期化療等原因,患者常常需要長期的留置PICC, 因此為保證患者出院后導管的通暢及安全,使PICC可長期留置的優越性得到充 分地發揮,治療間歇期的導管維護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帶管出院的患者出院后需 做到“三可五禁止”。
三可:為促進血液循環,置管側手臂可以做握拳、伸展等柔和的運動;可以 做一般家務,例如:煮飯、洗碗、掃地;可以淋浴,但淋浴時需先用保鮮膜做一 個“臨時袖套”進行保護,將保鮮膜纏繞在導管的位置2?3圈,確保導管接頭以及 穿刺點距離“臨時袖套”的邊緣有3?5cm,然后用膠帶固定“袖套”的兩端,并在淋 浴時將置管側手臂舉高。
五禁止:嚴禁打球、游泳、拖地、拄拐杖、抱小孩或起床時使用置管側手臂 進行支撐;嚴禁提舉大于5kg的重物;禁止進行泡浴或盆浴;嚴禁在置管手臂測 量血壓;嚴禁衣服袖口過緊。
如果您遇以下情況,請及時到醫院就診處理,以防意外發生:①感覺胸悶或 者氣短;②置管的手臂感到麻木、頸部或手臂出現腫脹、臂圍增粗超過2 cm;③ 體內導管有部分脫出到體外;④導管敷貼松脫;⑤導管有破損或斷裂(請您立刻 用膠帶將可見的導管外露部分打折固定,并立即到當地醫院進行處理);⑥體溫 升高大于38。。⑦導管輸液接頭脫落;⑧導管穿刺點出現滲血,按壓無效;⑨ 手臂穿刺部位出現了局部的疼痛、紅腫、分泌物;⑩導管內有回血。
2.3資料收集方法
2.3.1 一般資料調査表
由研究者自行編制,包含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居住地、 報銷方式、診斷等。
2.3.2資料的完整性
指資料完整的人數占全部患者人數的比例。由研究人員檢查紙質版和管理平 臺這兩種載體中所記錄的信息,填寫正確且無漏項視為資料完整;填寫錯誤或遺 漏V5項為資料較完整,填寫錯誤或漏項二6項視為資料不完整{22】。
2.3.3按時維護執行率
指按時維護的次數占計劃維護的全部次數的比例⑷】。對照組由研究人員詢問 患者并查閱其PICC維護手冊,觀察組由研究人員詢問患者并在管理平臺查看其 維護情況,對兩組患者按時維護PICC次數和超時維護PICC次數進行統計。 2.3.4護士登記和査詢信息所需時間
護士登記患者置管信息和回顧查找信息需要的時間,由研究者觀察和計時。
2.3.5 PICC相關并發癥
并發癥的判斷由PICC專科護士依據國內國外目前統一采用的實踐標準進行 判斷,包括靜脈炎、穿刺點滲血滲液、靜脈血栓、導管堵塞、導管脫出、導管異 位等。
2.3.6腫瘤患者PICC 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ancer Patients PICC Self-management Scale, CPPSM)
該量表由我國學者劉春麗等人研制,包含了日常觀察、帶管運動、異常情況 處理等七個維度,共35個條目,其內容效度為0.922, Cronbach-sa系數為0.904, 重測信度為0.933,具有較好的信、效度。該表采用李克特5級評分法,“完全沒 有做到”得1分,“很少做到”得2分,“少數做到”得3分,“較多做到”得4分,“完 全做到”得5分,得分的范圍是35分?175分。根據患者總得分劃分出個三等級, 即“較好水平”者得分>140分,“中等水平”者得分在105?140分,“較差水平”者 得分小于10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越好跑。
2.4統計學方法
研究的數據均采用Excel進行雙人核對錄入,保證數據的準確無誤。應用統 計軟件SPSS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使用頻數、百分比(”,%)表示,計量資 料使用均數土標準差(云土S)表示,釆用獨立樣本/檢驗或者H檢驗,PV0.05 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2.5質量控制
資料的收集由專職研究者一對一收集,保證質量;有雙人進行數據錄入,錄 入后再次與原始數據進行核對,確保了資料錄入的準確性。
2.6倫理學要求
本研究已通過貴州省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號:倫審字(科研) [2019J20號。在研究開始前,向患者說明本研究的內容、目的、方法及意義,使 其充分了解本次研究,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對研究對象所有的個人資料保密, 且收集的數據僅用于科硏寫作。
3結果
3.1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本次研究共收集240例PICC置管患者的資料,對照組120例,觀察組120 例。在研究的過程中對照組1例患者因病情需要轉外省治療退出研究,最終納入 119例;觀察組患者死亡1例、無法聯絡1例,最終納入118例;最后共有效收 集237例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 3.1。
表3.1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237)
項目 類別 對照組(”=119) 觀察組5=118) 0 P
巾,%〕 1 或 x±s (n, %)或x±s
年齡 50.25 ± 9.95 50.92 土 9.92 -0.532 0.595
性別 男 62 52.1 68 57.6 0.731 0.393
女 57 47.9 50 42.4
文化程度 小學 28 23.5 28 23.7 0.539 0.910
初中 30 25.2 34 2&8
高中沖專 31 26.1 27 22.9
大專及以上 30 25.2 29 24.6
職業 農民 40 33.6 43 36.4 1.524 0.910
公務員/事業單位 27 22.7 20 16.9
企業職工 19 16.0 20 16.1
離/退休 17 14.3 17 14.4
無業 5 4.2 7 5.9
疾病診斷 呼吸系統腫瘤 29 24.4 30 25.4 2.835 0.418
消化系統腫瘤 56 47.1 65 55.1
生殖系統腫瘤 29 24.4 20 16.9
其他 5 4.2 3 2.5
居住地 城市 56 47.1 52 44」 0.725 0.696
縣城/城鎮 42 35.3 40 33.9
農村 21 17.6 26 22.0
付費方式 醫保 116 97.5 116 98.3 0.196 0.658
自費 3 2.5 2 2.1
3.2兩組患者資料完整性比較
對照組登記資料的完整率為69.7%;觀察組錄入資料的完整率為94.9%,觀 察組明顯的優于對照組(* = 25.738, P=0.000),詳見表3.2。
表3.2兩組患者資料完整性對比(門=237)
組別 n 較完整(例) 完整(例) ~A~~ 兀蚩率
對照組 119 36 83 69.7%
觀察組 118 6 112 94.9%
3.3兩種管理方式登記信息護士用時比較
由研究者觀察和計時護士登記患者置管信息所用的時間,對照組需要
57.77±5.195秒完成信息登記,觀察組需要18.96±2.886秒完成信息登記,觀察組 登記信息所需時間明顯的少于對照組(PV0.05),詳見表3.3。
表33兩種管理方式登記信息用時比較(n=237)
組別 n 用時(s)(戈土S) t P
對照組
觀察組 119
118 57.77 ±5.195
18.96 ±2.886 -71.015 0.000
3.4兩組患者按時維護執行率比較
三個月內對照組維護的總次數為1471次,其中按時維護的次數為1220次, 按時維護執行率為82.9%;觀察組維護的總次數為1426次,其中按時維護的次 數為1311次,按時維護執行率為91.9%。觀察組維護執行率明顯的優于對照組 (W=53.121, P=0.000),詳見表 3.4。
表3.4兩組患者按時維護執行率比較(力=237)
組別 n 按時維護次數(次) 維護總次數(次) 按時維護執行率
對照組 119 1220 1471 82.9%
觀察組 118 1311 1426 91.9%
3.5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PICC置管后3個月,兩組患者共發生26例并發癥,對照組19例(16%), 其中,靜脈炎1例(0.8%),穿刺點滲血滲液6例(5%),導管堵塞2例(1.7%), 靜脈血栓2例(1.7%),皮膚過敏3例(2.5%),導管異位1例(0.8%),導 管脫出4例(3.4%)。觀察組7例(5.9%),其中穿刺點滲血滲液3例(2.5%), 靜脈血栓2例(2.5%),導管脫出1例(0.8%)。觀察組并發癥總體發生率顯 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V0.05)。觀察組在穿刺點滲血滲液、導 管脫出等方面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5。
表3.5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5=237, %)
項目 對照組n=119 觀察組n=118 X P
靜脈炎 1 (0.8) 0 0.987 0.320
穿刺點滲血滲液 6 (5.0) 3 (2.5) 1.013 0.314
導管堵塞 2 (1.7) 0 2.000 0.157
靜脈血栓 2 (1.7) 3 (2.5) 0.213 0.644
皮膚過敏 3 (2.5) 0 3.013 0.083
導管異位 1 (0.8) 0 0.996 0.318
導管脫出 4 (3.4) 1 (0.8) 1.813 0.178
合計 19 (16) 7 (5.9) 6.108 0.013
3.6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
對照組自我管理能力的總分為129.35±11.17分,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的總分 為144.47±7.16分,得分差異顯著(PV0.05)。兩組患者在帶管日常生活、導管 維護依從性、日常觀察、信息獲取這4個維度得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 (PV0.05),而在帶管日常運動、導管異常情況處理和導管管理信心這3個維 度得分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3.6。
表3.6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對比(疋土S)
項目 - 對照組 觀察組 t P
”=119 77=118
帶管日常生活 27.69±2.98 28.96±2.21 -3.716 0.002
帶管日常運動 18.00±1.85 18.23il.93 -0.933 0.165
導管維護依從性 20.60±2.11 23.96±1.11 -15.305 0.000
導管日常觀察 19.71±5.98 25.68±4.29 •&828 0.000
信息獲取 9.09±1.86 12.87±1.18 •1&667 0.000
導管異常情況處理 16.27±2.44 16.72±2.81 -L346 0.089
導管管理信心 17.98±2.85 1&0 3±3.04 0132 0.944
自我管理能力總分 129.3 牡 11.17 144.47±7.16 -12.395 0.000
4.討論
4.1不同管理方式對患者資料完整性的影響
美國靜脈輸液指南指出,護士應記錄患者靜脈治療與血管通道的準確、完整 的信息[⑷。PICC導管留置時間長,有研究〔旳表明國內89.1%的PICC帶管患者 留置導管時間在三個月以上,因此患者置管后重在維護管理⑷]專科護士在進行導 管維護時需參考相關置管記錄及維護記錄,以正確評估和處置。本研究中對照組 采用醫院常規方式,是由護士手工填寫登記置管信息,資料的完整率為69.7%。 觀察組使用“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管理,資料的完整率為94.9%,明 顯優于對照組(PV0.05)。有研究阿顯示,我國醫院目前護理人員數量嚴重不 足,而隨著腫瘤患者人數的逐年增多SI和PICC技術的廣泛應用,腫瘤科護士的 工作量也在增大。唐晨曦、吳婷婷4 42]研究發現,其所在醫院腫瘤患者PICC置 管資料常有填錯或內容缺失等不完整現象發生。分析本研究對照組患者資料完整 率低的原因可能為研究所在醫院為省內三甲醫院,醫院腫瘤科為省內癌病中心, 腫瘤患者較多,護士除了需在科室PICC登記本上記錄患者置管信息之外,還需 在患者維護手冊上登記,致使登記內容較多。如遇工作忙碌置管病人多時,護士 為節約時間,常書寫較快,易出現填寫錯誤或漏填現象,且書寫字體及筆跡常常 不易辨識。而觀察組使用信息管理平臺錄入資料,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記錄,當 出現錄入信息不完整時,系統自動彈出提示,護士則不能提交信息,較為方便護 士完善信息,保證了患者資料的完整性。觀察組118例患者中僅6例資料“較完 整”,其余均為“完整”。這6例均為填寫錯誤1?2項,其中患者診斷輸入錯別 字2例,臂圍與導管外露或臂圍與置入長度填反4例,發現錯誤后對應護士已及 時進行修改。
4.2不同管理方式對護士登記和回顧査找信息的影響
檔案資料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依據和參考資料[切,通過分析資料信息,可以 發現問題、發現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適合方法。PICC置管資料包含了患者姓 名、性別、年齡、診斷、置管時間、穿刺手臂、穿刺靜脈、導管插入長度、尖端 所在位置、導管外露長度、臂圍等重要信息,是處理并發癥及拔出導管的原始依 據,同時又是科研的原始資料,在保存期限內,這些資料應能隨時調取查用,保 持可追溯性[刈。本研究中,護士手寫登記對照組置管信息需要57.77 ±5.195秒, 而觀察組僅18.96 ±2.886秒即可完成信息登記,明顯優于對照組(PV0.05)。 有研究顯示,帶管出院的患者由于依從性不一或重視PICC程度不同,來院維護 時常有忘記攜帶維護手冊甚至手冊丟失的情況冋岡,本研究中對照組需登記兩份 紙質記錄,書寫內容較多,常常占用護士時間,未攜帶維護手冊來院換藥的患者 大多不記得自己具體置管日期、臂圍、PICC導管置入長度、外露長度等信息, 還需護士一頁頁查閱科室PICC登記本信息,較耗費時間,當遇到字跡潦草難辨 時,不利于護士對患者導管正確處置,也不利于信息的分析與匯總。紙質的登記 本存放于科室專用抽屜中,當有多位護士需進行查閱時,需等待他人使用完畢后 才能進行查看,不便于資料的共享。而“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兼有統計功 能,護理管理者和護士通過平臺登記或查詢患者信息較為方便,10秒內即可準 確、快速的查詢到觀察組患者信息,便于信息共享和信息追蹤。護士只需在平臺 手機公眾號端點擊相關選項即可進行信息登記與信息查詢,信息錄入所需時間少 于王惠琴問等人在his的基礎下開發的PICC置管患者的信息軟件。置管或維護 完畢護士可在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錄入,不需要使用科室辦公電腦,減少了電腦 使用高峰期護士因電腦不足的等待時間,有利于提高護士工作效率,護士普遍反
饋較好,認可度較高。
4.3不同管理方式對患者按時維護執行率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腫瘤患者PICC帶管出院期間,及時規范的進行導管維護能夠 有效的降低導管堵塞、靜脈血栓等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⑴],導管的維護工作直接 關系到PICC導管的留置時間和使用安全性厲1,其維護內容包括每7天至少更換敷 料與接頭一次,沖封管一次【旳。依據美國《靜脈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穿刺 PICC導管的患者須定期進行維護[旳,然而有研究顯示化療間歇期患者遵醫囑維 護行為較差網,除了受交通、經濟、心理等【58】因素影響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容 易忘記下次維護導管的日期"I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每次維護完畢,護士會口 頭告知其下次維護時間,但部分患者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容易忘記或記錯具體時 間,導致未按時進行維護,按時維護執行率為82.9%;觀察組除護士口頭告知時 間外之外,“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系統會自動計算下次維護日期,定時于 維護前一天發送信息至患者微信,起到督促和提醒患者按時維護的作用,觀察組 按時維護執行率為91.9%,優于對照組(PV0.05)。患者大多反饋定期的信息提 醒很有必要,有利于提高患者維護依從性。
4.4不同管理方式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的影響
PICC是腫瘤患者周期化療、長期輸液的有效靜脈通路。有研究顯示,并發 癥是影響PICC導管使用壽命的主要因素[59],若導管管理不當會出現靜脈炎、導 管阻塞、導管滑脫、穿刺點出血,靜脈血栓、感染等并發癥〔創,影響管道留置時 間,導致患者不得不提前拔管,影響其化療進程【6嘰金曉靜等人的研究表明,健 康教育能提高患者PICC家庭日常維護知識水平,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62],基于 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健康教育能夠提升患者對PICC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效降 低其并發癥發生率el。本研究中對照組有并發癥19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6%, 觀察組有并發癥7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9%,觀察組并發癥總體顯著低于對照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V0.05)。對照組是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方式,置管結 束后由護士面對面進行知識宣教,解答患者疑問,發放含有PICC功能鍛煉、維 護流程與時間、注意事項及突發情況處理等內容的維護手冊,但隨著出院間歇期 時間延長,患者對護士所講的知識會逐漸遺忘E>,且常出現手冊丟失的情況[劉, 即使發放了維護手冊,也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觀察組在常規健康宣教的基礎上, “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自動向患者推送形象生動、圖片與文字結合的知識 鏈接供患者閱讀學習,內容更為直觀,比起單純的文字更有利于患者理解[65〕;置 管后第二日研究人員床旁詢問患者,了解其閱讀和掌握知識情況,并解答患者疑 問,加深患者知識記憶。患者出院后隨時可在手機上點開推送的知識鏈接進行知 識回顧,有助于及時識別異常情況,若有疑問還可在平臺上進行留言咨詢,研究 人員每日下午4?5點固定時間進行解疑答惑,指導患者正確處置導管,有效預防 和及時的處理并發癥。同時,信息平臺定期發送信息提醒患者進行導管維護,對 患者起到督促作用,提高了患者維護依從性。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 率降低了 10.1%。阮淑芳等人㈣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給PICC帶管患者進行延續護 理,其并發癥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相似。
4.5不同管理方式對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的是在醫護工作者的指導下,患者參與疾病相關的預 防或治療工作,如管理自身生活方式、執行促進健康行為、調節心理變化等有助 于疾病恢復的行為能力〔67,68〕。有研究表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非常有助于 提高導管維護的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延長導管使用時間,提高患者的生 活質量[69]。本研究中對照組的自我管理能力得129.35±11.17分,與鄭艷等人【70] 研究結果相似;觀察組的自我管理能力得144.47±7.16分,兩組患者都處于“中等 水平”總體較好;但觀察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V0.05), 這表明“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兩組 患者在帶管日常運動、導管異常情況處理和自我管理信心這3個維度差異不顯著 (P>0.05),在帶管日常生活、導管維護依從性、日常觀察、信息獲取這4個 維度,觀察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V0.05),分析原因有:(1)信息平臺通過 公眾號推送的PICC知識鏈接形象易懂,患者可在手機上隨時查看回顧注意事項 及護理要點;(2)患者隨時可以在信息平臺上查看自己的置管資料和維護記錄, 便于患者觀察對比導管刻度,判斷導管是否有脫岀;(3)信息平臺自動根據患 者維護時間發送下次維護提醒信息,督促患者按時維護導管,能提高其維護依從 性;(4)護士每天定時在平臺上解答患者疑問,便于患者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 有利于護患交流;(5)當患者不便返回我院維護導管時,可直接在信息平臺查 詢所在地區維護網點,就近進行導管維護,使患者能夠得到規范的導管維護。
全文總結與展望
1.結論
(1)“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經濟實用、操作簡單方便,可供多科室、多 醫院及患者互聯網在線共享信息。平臺的應用助于提高患者資料的完整性、減少 護士登記PICC置管信息的時間、提高患者導管按時維護執行率、提高患者自我 管理能力及降低患者導管并發癥發病率。
(2)“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的應用實現了 PICC專科管理的規范化與信息 化,為PICC護理管理精細化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為PICC護理資源共享提 供了平臺,有利于患者多點維護,保持置管后患者維護信息的完整性、連續性及 可追蹤性。優化了臨床護理工作模式,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值得多科室、 多醫院推廣使用。
2.創新性
(1)本研究依托微信研發“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響應國家政策,順應 互聯網大數據發展趨勢,患者接受度高,是一次管理模式與管理平臺創新的研究。
(2)本平臺實現了多方共享信息,多家醫院、護士及PICC帶管病人均可利用 互聯網查詢PICC置管維護信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解決了以往因維護手冊 不便攜帶甚至丟失導致信息中斷的問題和以往僅有置管醫院系統能查看PICC信 息的“孤島現象”。
3.局限性
(1)受時間限制,研究只納入了貴州一所三甲醫院的研究對象,研究結果可能 缺乏廣泛性,建議之后擴大研究范圍。
(2)通過手機使用“互聯網+PICC”信息管理平臺需有網絡信號,醫院部分區域 網絡信號較差,不便于護士使用。建議與通信公司聯系增加醫院信號基站,增強 網絡信號。
4.展望
除研究醫院外,目前暫時有8家地級市醫院護士注冊使用“互聯網+PICC”信 息管理平臺,均在培訓試用階段。期望日后推廣至省內更多家醫院使用,為更多 患者提供便利、提供優質服務。今后應擴大調查范圍,進一步推進PICC的信息 化、規范化、專科化管理。
參考文獻
[1]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幾中國護理管理,2014,14(01):1-4.
[2]王卉,吳治敏,王晶晶,等.PICC導管專用服的設計與應用[幾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 志,2019,4(10):192.
[3]Tianyuan X, Lawrence K, Susan D, et al. Safety and utilization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versus midline catheters at a large academic medical center.[J]. AM J INFECT CONTROL, 2016,44(12):1458-1461.
[4]萬光明,蔡敏華,陳浩蕓,等.肺癌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帶管患者的自我護理 [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7,25(5):313-317.
[5]劉遠玲,潘玉琴,張秋蓉.癌癥患者PICC帶管出院后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 學報,2008(10):80-81.
[6]安志潔,趙麗萍,陳鵬.PICC置管患者護理管理檔案的建立與應用體會[J].中國實用護 理雜志,2006(35):56-57.
[7]石修路.基于微信平臺的寄遞信息管理系統研究[學位論文].西南交通大學,201&
[8]敬潔,溫賢秀,孫曉燕.護士崗位培訓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與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 2013,13(09):678-680.
[9]何麗娟.PICC管理軟件在PICC置管患者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 2012,11(05):72-73.
[10]嚴靜東,劉立捷,江剛,等.一體化臨床護理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醫療衛生 裝備,2011,32(02):47-49.
[11]劉海峰,張強.臨床護理多途徑信息管理及相關系統的開發與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 2010,31(11):6-7.
[】2]唐雄.依托電子病歷的PICC置管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及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 2013,34(02):45-46.
[13]龔萍,陳傳英,孟愛鳳,等.靜脈治療電子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及應用[J].護理學雜志, 2013,28(18):14-15.
[14]Evans R Scott, Linford Lorraine H, Sharp Jamie H, et al.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of symptomatic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venous catheters.[J]. AMIA ... Annual Symposium proceedings. AMIA Symposium, 2007:226-230.
[15]Stephan N, Florian S, Raphael Z, et al.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with a Mobile Appli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lieters (PICC).[J]. Studies in health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 2016,225:952-953.
[16]陳瑩瑩,凌瑛,陳國連,等.PICC維護網絡的現狀與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 2018,18(01):112-118.
[17]余琪,馮麗娟,孫杉杉,等.PICC電子追溯系統在PICC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 2016,31(14):4-6.
[18]李愛萍.基于HIS的PICC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中華護理學會2009全國靜脈治療護 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中國廣西桂林,2009[C], 60-63.
[19]王惠琴,趙銳祎,陳水紅,等.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患者信息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 用卩].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2):1109-1110.
[20]莊煒.淺談PICC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與體會[幾 現代醫院,2013,13(09):141-142.
[21]潘婉,吳瓊,鄂夢迪.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在腫瘤科P1CC置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 臨床護理,2012,4(06):530-531.
[22]唐晨曦,陳金華,易詩瓊.PICC信息管理軟件的臨床應用卩].護理學雜志, 2011,26(23):46-47.
[23]范磊.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教務管理系統研究和設計[D].鄭州大學,2016.
[24]黃運宇.大數據時代下的醫院統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15(09):23-24.
[25]周洲,買淑鵬,蔡佳慧,等.我國“互聯網+醫療”政策體系的初探[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6,33(06):404-405.
[26]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發布[J].中國藥店,2015(08):22.
[27]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J].中國護理管S, 2017,17(01):1-5.
[28]陶晶晶,陳芳,裴大軍,等.微信應用于我國護理學領域的研究現狀[J].中國醫藥導報, 2016,13(32):170-173.
[2刃劉愛群.微信公眾號在術前訪視中的應用卩].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1):173-176.
[30]廖敏,柯雅娟,湯婷,等.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在術前訪視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學 雜志,2016,31(02):58-60.
[31]李強,趙長福,亓玉彬,等.應用微信和病歷夾軟件協助管理股骨干骨折術后患者的臨 床觀察[幾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5,9(04):705-709.
[32]朱成杰,周潘宇,汪洋,等.基于微信平臺的健康管理模式在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術后康 復中的應用研究卩].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8,13(03):182-188.
[33]龔小蘭,張嘉麗,葉雪霞.微信教育對門診PICC患者社會支持及導管維護依從性的影 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7):146-147.
[34]尹麗萍.“微信公眾平臺”在骨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 2015,30(04):372-373.
[35]徐雪芳,余國鋒,張麗萍,等.微信教育對門診PICC患者社會支持及導管維護依從性的 影響[JJ.護理學報,2015,22(12):69-72.
[36]鞠鳳悅.關于微信特點的思考及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2):123.
[37]趙亞杰.基于微信生態構建電信運營商互聯網運營體系的研究卩].電子商務, 2019(02):38-40.
[38]劉娜,安淼.大科學工程檔案資源在微信上的整合、應用與推廣——以FAST工程為例 [J].蘭臺世界,2016(19):10-13.
[39]畢秀芹.水族醫藥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9,25(23):20-21.
[40]李唐琳.“互聯網+”理念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08):71-72.
[41]吳婷婷,李達,戴曉嬪.基于短信提醒系統的PICC信息管理模式的實踐[J].華南國防醫 學雜志,2016,30(03):169-171.
[42]Lenz S T. Shein-Chung Chow, Jun Shao, Hansheng Wang (2008): Sample Size Calculations in Clinical Research, 2nd edition[J]. STAT PAP, 2011,52(1):243-244.
[43]劉春麗,顏美瓊,陸箴琦.腫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構建及測評[J].護理學雜 志,2012,27(23):1-4.
[44]Gorski Lisa A. The 2016 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J]. Home healthcare now, 2017,35(1):10-18.
[45]孫紅,王蕾,關欣,等.全國部分三級甲等醫院靜脈治療護理現狀分析[J].中華護理雜 志,2014,49(10):1232-1237.
[46]王娜.PICC置管后并發癥的發生原因及護理對策研究進展[以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18(67):35-36.
[47]趙阿云,李京輝,莊娜,等.腫瘤科護士職業壓力形成研究進展[J].肝癌電子雜志, 2019,6(04):36-38.
[48]付華麗,高世成.惡性腫瘤化療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 2019,25(07):1314-1321.
[4刃陳麗芬,王亞軍,賈建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檔案管理體會[J].中國畢業后醫學教育, 2018,2(02):110-113.
[50]王桂玲,王治海.基層醫院血庫檔案資料管理探討卩].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4,27(04):559-560.
[51]唐晨曦,陳金華,唐澤琴,等.PICC信息管理現狀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8(12):143-144.
[52]趙梁樺.腫瘤患者PICC置管化療間歇期導管維護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J].齊 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30):3827-3829.
[53]趙燕.化療間歇期患者PICC維護服務現狀及對策研究[D].南京中醫藥大學,2012.
[54]王莉,李紅梅.PICC置管患者導管維護依從性現狀調查及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護理學 電子雜志,2019,4(02):118.
[55]周彩娥.標準化流程在中心靜脈導管維護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11(34):155-156.
[56]Stacey O, Gloria C.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 influences the Boards of Registration in Nursing on advisory rulings regarding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 Journal of infusion nursing : 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usion Nurses Society, 2012,35(2):81-82.
[57]王冬梅.探究PICC置管患者岀院遵醫維護導管行為差的原因及護理對策卩].世界最新 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6):36&
[58]王寧,曹紅,謝銘,等.PICC帶管出院患者導管維護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實用 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52):166.
[59]王桂麗.PICC留置時間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干預措施[J].醫療裝備,2019,32(06): 156-157.
[60]朱峰微,楊海萍,蘇文敏,等.微信對腫瘤PICC置管患者并發癥的影響研究[J].醫院管 理論壇,2018,35(12):42-45.
[61]劉玉春.婦科腫瘤患者PICC非計劃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 2019,17(28):182-183.
[62]金曉靜,孫彩霞,衛慶,等.微信公眾平臺在置入PICC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 護理學報,2017,24(12):64-67.
[63] 李瑜.微信公眾平臺在置入PICC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及對患者并發癥率影響觀察[J]- 名醫,2018(08):186.
[64] 汪曉燕.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在PICC置管腫瘤患者中效果評價[D]-南昌大學, 2019.
[65] 沈玫玉,余沉,劉晨,等.微信公眾平臺在婦科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卩].齊魯護 理雜志,2015,21(19):121-122.
[66] 阮淑芳.微信公眾平臺在PICC帶管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 學院學報,2017,16(05):156-157.
[67] 倪優琴,邊春鴿,徐學燕.腫瘤患者PICC導管自我管理能力及影響因素[J].中國現代醫 生,2019,57(36):84-87.
[68] 唐玉梅,李翰卿,高玲玲.腫瘤患者P1CC自我管理行為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 [J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02): 17-20.
[69] 沈蘭.院外護理模式在提高PICC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中的應用卩].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7(02):135-137.
[70] 鄭艷,方婷婷,唐英,等.新疆地區腫瘤化療間歇期PICC患者家庭功能與導管自我管理 能力的相關研究[J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06):395-397.
附錄一縮略語表
英文縮寫 英文全稱 中文全稱
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
HIS Hospital Infbnnation System 醫院信息系統
CPPSSM Cancer Patients PICC Self-management 腫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
Scale 表
附錄二綜述
PICC信息管理現狀與研究進展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簡稱 PICC)指的是經外周靜脈穿進行刺置管,導管尖端位于患者上腔靜脈的導管⑴, 該管道能為外周血管穿刺困難、需長期輸液、需輸注高滲透性(如脂肪乳)液體 的患者、腫瘤化療患者等提供一條中長期靜脈通路【"I,因此也被稱作腫瘤患者 的“生命線”叫PICC置管術是可由專科護士獨立操作完成的一項技術閆,我國 于1997年開始引入,因PICC置管簡單、傷口小、可留置時間長,在臨床上得 到廣泛應用冏。但也因為PICC留置時間長,留置期間如若維護不當則可能會引 起導管阻塞、靜脈炎、導管脫出、靜脈血栓、穿刺點滲血滲液、感染等相關并發 癥a專科護士處理上述并發癥時需參考患者的置管時間、置管長度、導管外露 長度、導管尖端位置、臂圍、沖封管等相關置管信息與維護信息,以進行正確的 評估和處理,所以患者PICC相關信息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PICC信息 管理現狀綜述如下:
1. PICC常規管理
1」患者信息管理方法
PICC的信息通常是由護士在患者置管完畢或維護結束后進行填寫,對于在 院的患者,常規的辦法是由病房護士將患者置管和維護相關信息手寫登記在 PICC護理記錄單中存入病歷,對于帶管出院的患者,這些信息的記錄則沒有統 一的規定,各家醫院自行規定同。大多是使用手寫登記的管理方式,如安志潔等 人所在醫院切是為每一位患者建立PICC檔案,檔案一式3份,其中一份存放在 專用病歷夾,一份在患者出院后存放在護理小組處;劉遠玲等人所在醫院㈣是將 患者資料寫在卡片上,一式兩份,一份放在科室保存,一份交由患者自留;余琪 等人所在醫院心是由護士分別將信息登記在患者PICC維護手冊、護理病歷和隨 訪表里,并將這些資料按患者姓名拼音的首字母進行歸檔后保存。
1.2帶管間歇期導管不易維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中指出:治療 間歇期PICC導管需至少每7天沖管1次、導管敷貼需至少每7天更換1次等七 項要求山。但在治療間隙期患者攜帶導管出院,許多患者由于缺乏PICC相關知 識、本地醫療條件欠佳、交通不便、依從性差等原因未按時去醫院進行導管維護 冋,導致了并發癥的發生,部分患者甚至不得不提前拔除導管不但耗費了患 者的時間,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的經濟負擔,不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 PICC的護理質控。
1.3存在的問題
(1)以手寫填寫患者導管信息不僅占用護士大量時間,存在重復勞動的問 題,而且書寫筆跡因人而異,受書寫環境、時間等因素影響,文字內容有可能不 易辨認剛,容易出現填寫錯誤、漏填寫情況,資料信息常不完整。若需進行數據 統計分析,易出現偏差,不能達到客觀、準確的效果冋。(2)紙質資料的保存 還有易丟失損毀、增加護理工作量等問題皿⑻,若需回顧調研病歷,易有信息缺 失,且查找紙質資料同樣耗時長,不利于信息的匯總分析,不方便了解患者全程 PICC使用情況,信息不易追蹤,護理質控難以保證朗。(3)紙質資料難以共享, 不利于質控護士及時全面的了解患者置管后的情況,若出現并發癥,不能及時處 理〔2嘰(4)患者帶管回家期間,回醫院維護導管時需要帶上PICC維護手冊, 由護理人員完成維護后填寫維護記錄,但是由于患者依從性不一或對導管重視度 不同,常會出現維護手冊丟失的情況,導管信息記錄隨即中斷,出現了有始無終 的現象肌
2. PICC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
隨著PICC的廣泛應用,治療間歇期導管維護與信息的管理出現了內容不全、 記錄繁瑣、信息查找困難、實施護理質控困難等問題0],針對這些問題少部分醫 院自主開發了 PICC信息系統或軟件。
2.1國外PICC信息管理系統應用現狀
2007年,美國猶他大學醫學院,通過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HIS)將患者PICC相關信息繪制成圖表,并以編碼數據的形式進行 存儲2016年,瑞士伯爾尼應用科學大學醫學信息學研究所與蘇黎世大學臨 床護理科學中心醫院聯合開發了移動應用程序“PICCAPP”冋,為患者提供必 要的信息。國外文獻從PICC的穿刺、管道的維護、如何預防并發癥及并發癥的 處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報導,但對如何規范化信息化的進行PICC管理報道較 少。
2.2國內PICC信息管理系統應用現狀
目前,國內少部分醫院自行組織開發了 PICC信息管理系統或軟件,用于記 錄患者的置管信息和維護信息,在保證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護士工作 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5]、江陰市 人民醫院與腫瘤醫院"26]在醫院HIS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建立了 PICC護理記錄模 塊,保證了患者PICC資料的完整性、減少了患者的等候時間、節約了護士的時 間。江蘇省腫瘤醫院呦開發了護理電子病歷子系統,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27】開發 了 PICC靜脈治療管理系統進行靜脈管理,同濟醫院在HIS基礎上開發了 PICC 電子追溯系統,掃描患者住院號或刷就診卡可查閱PICC相關資料⑴】,快捷方便, 規范了 PICC的管理,提高了靜脈治療的質量。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曲開發了基 于短信提醒的PICC信息管理平臺,短信提醒病人按時返院維護,向患者手機發 送PICC健康知識;南充市中心醫院采用美國某公司的數據庫開發了 PICC信 息管理軟件,也加入了短信功能,提高了患者PICC按時維護執行率。湖南省腫 瘤醫院問給置管患者在電腦上建立Excel檔案,通過醫療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將 PICC定位報告單及定位圖像傳輸至HIS系統查看;江門市中心醫院[29】為PICC 置管患者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將患者PICC相關信息錄入電腦電子健康檔案,利 用計算機進行信息存儲和病例查找。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冋通過與醫院電子病歷 平臺共享數據的方式,開發了 PICC置管信息管理系統,為PICC置管患者建立 電子檔案,使資料的查找、收集與統計更為方便。武漢市第一醫院何開發了腫瘤 科維護資料信息管理系統軟件,規范了腫瘤科PICC置管患者管理。
2.3存在的問題
(1)各家醫院開發的PICC信息管理系統雖各具特色,但是部分功能還有 完善提升的空間,如可以建立患者與護士溝通的平臺、可以利用如今十分流行的 微信軟件進行健康教育等。(2)這些醫療機構使用的信息系統多是自行建立, 僅供本院醫護人員使用,無法跟其他醫院進行信息共享,導致醫療資源不能互通, 專業交流不及時,不利于提升護士的工作效率的。(3)醫院的系統患者不能自 行查看,若患者維護手冊損壞或者手冊丟失,在異地維護時當地護士不能知曉患 者PICC詳細信息,此時進行導管維護存在很大安全隱患。(4)這些系統不能 隨時使用,置管或換藥時護士先通過紙和筆把患者主要信息數據記錄下來,再到 護士站電腦將信息錄入系統,仍存在重復工作的現象,同時也存在因工作繁忙忘 記錄入信息的現象昭。
3.小結與展望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建立規范、科學、快捷、方便且符合醫院發展 要求的信息檔案管理模式是PICC專科發展的必然趨勢。PICC置管患者的信息 化管理已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數據的錄入、保存、共享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對 PICC置管患者信息進行標準化和規范化的管理,有助于保證資料的完整,提高 PICC的安全性和延長導管留置時間。然而傳統的信息化水平已經無法滿足現代 化發展的需求劇,國內尚缺乏可以多家醫療機構共享信息的系統,因此順應互聯 網大數據發展趨勢,開發適用于多家醫院的PICC信息管理平臺,使患者信息可 以多地點追蹤將有助于實現PICC信息化、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和系統化的 專科護理管理。
研究顯示判在治療間歇期帶管出院的患者對PICC健康管理知識需求強烈, 有46%患者希望醫院能在官網定期發布PICC健康知識,以便閱讀;有78.9%的 患者希望醫院可以定期進行隨訪,有34.3%的患者希望醫院能有視頻對其進行指 導,32.9%的患者希望醫院能發送短信進行健康宣教。當下流行的微信平臺能發 送語音、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的信息,能夠滿足患者的這些需求,因此, 建議在微信的基礎上開發出可供多家醫院、患者共同使用的PICC信息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
[1]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01):1-4.
[2]曹曉欣,侯香傳,關偉麗,等.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的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護士進修雜志,2014,29(02):169-171.
[3]Leung T K, Lee C M, Tai C J, et al. 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long-term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nursing care and education[J]. CANCER NURS, 2011,34(l):E25-E30.
[4]萬光明,蔡敏華,陳浩蕓,等.肺癌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帶管患者的自我護理
[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7,25(5):313-317.
[5]葉昱.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PICC)[JJ.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1):48-50.
[6] Xu T, Kingsley L, DiNucci S, et al. Safety and utilization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versus midline catheters at a large academic medical center[J]. AM J INFECT CONTROL, 2016,44(12):1458-1461.
[7] 王娜.PICC置管后并發癥的發生原因及護理對策研究進展卩].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18(67):35-36.
[8] 唐晨曦,陳金華,唐澤琴,等.PICC信息管理現狀分析[幾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8(12):143-144.
[刃安志潔,趙麗萍,陳鵬.PICC置管患者護理管理檔案的建立與應用體會[J].中國實用護 理雜志,2006(35):56-57.
[10] 劉遠玲,潘玉琴,張秋蓉.癌癥患者PICC帶管出院后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 學報,2008(10):80-81.
[11] 余琪,馮麗娟,孫杉杉,等.PICC電子追溯系統在PICC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 2016,31(14):4-6.
[12] 袁忠,王紅紅,李旭英,等.門診PICC置管的信息化管理的設計和應用評價[J].當代護 士(上旬刊),2017(09):144-147.
[13] 趙迪.PICC導管被迫拔除原因分析及護理管理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 2016,13(31):85-87.
[14] 石修路.基于微信平臺的寄遞信息管理系統研究[學位論文].西南交通大學,201&
[15] 敬潔,溫賢秀,孫曉燕.護士崗位培訓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與應用卩].護理管理雜志, 2013,13(09):678-680.
[16] 何麗娟.PICC管理軟件在PICC置管患者管理中的應用卩].現代臨床護理, 2012,11(05):72-73.
[17] 劉海峰,張強.臨床護理多途徑信息管理及相關系統的開發與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 2010(11):6-7.
[18] 嚴靜東,劉立捷,江削,等.一體化臨床護理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醫療衛生 裝備,2011(02):47-49.
[19] 唐雄.依托電子病歷的PICC置管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及應用[JJ.醫療衛生裝備, 2013,34(02):45-46.
[20] 龔萍,陳傳英,孟愛鳳,等.靜脈治療電子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及應用[J].護理學雜志, 2013,28(18):14-15.
[21]唐晨曦,陳金華,易詩瓊• PICC信息管理軟件的臨床應用[J].護理學雜志, 2011,26(23):46-47.
[22]Evans R S, Linford L H, Sharp J H, et al.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of symptomatic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venous catheters[J]. AMIA Annu Symp Proc, 2007:226-230.
[23]Nussli S, Schnyder F, Zenhausem R, et al.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with a Mobile Appli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PICC)[J]. 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 2016,225:952-953.
[24]李愛萍.基于HIS的PICC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中華護理學會2009全國靜脈治療護 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中國廣西桂林,2009[C]. 4.
[25]王惠琴,趙銳祎,陳水紅,等.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患者信息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 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2):1109-1110.
[26]莊煒.淺談P1CC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與體會[J].現代醫院,2013,13(09):141-142.
[2刀章立,楊京紅.醫院PICC置管病人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 2013,28(06):39-40.
[28]吳婷婷,李達,戴曉嬪.基于短信提醒系統的PICC信息管理模式的實踐[J].華南國防醫 學雜志,2016,30(03):169-171.
[2刃陳雪麗,梁素霞.電子健康檔案對PICC導管門診患者的管理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14(18):147-150.
[30]潘婉,吳瓊,鄂夢迪.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在腫瘤科PICC置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 臨床護理,2012,4(06):530-531.
[31]萬曉文,武媛,石應康.我國區域醫療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醫學與哲學 (A), 2012,33(07):31-33.
[32]段昌奉,張巨發,唐雄,等.基于Android智能終端的醫院移動護理系統應用效果評價 [J],中國數字醫學,2014,9(02):57-5&
[33]黃運宇.大數據時代下的醫院統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15(09):23-24.
鄭艷,張慶慶,唐英,等.化療間歇期PICC帶管出院患者健康管理需求及影響因素調查 [J].海南醫學,2015,26(04):60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