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論文摘要這么寫,為什么錯了?

    發布時間:2020-02-14 13:01

    學術論文的摘要通常只有一段,但核心要點有兩個,一是簡潔,二是全面。二者并不矛盾,簡潔是要求摘要不寫無關緊要的內容;而全面則是要求摘要盡量把與論文的核心論證和相關結論寫明。

    摘要的主要內容應采取以“問題—結論”為主導的寫法。

    (1)論文研究的問題,即論文的主題;
    (2)方法論,即如果論文采取了具有特色的方法論,應在摘要中說明;
    (3)理論預設,即如果論文采用了與本學科不同的理論預設與價值判斷的,應予說明;
    (4)觀點和結論,即說明論文的核心結論,如果論文的結論較多,則以重要性為標準選擇。簡單來說,就是“研究了什么問題,用何種方法(基于何種理論)研究的,得出了哪些結論”。其中,研究的問題和觀點結論是務必要涵蓋的。

    下面舉例說明:

    例1:本文從角色和個體關系的視角界定了法律行為的主體,說明了法律行為形成的途徑和內容,探討了個體社會化的過程及其法律社會化的兩個階段,指出了現階段塑造法律人格的內容、意義和措施。

    這則摘要按照論文的目錄羅列了論文討論的各個問題,但是卻沒有闡述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各部分與主題的關系以及論文的核心結論是什么。從這則摘要里,我們實際上無法得到有價值的信息。比如,“說明了法律行為形成的途徑和內容”,什么途徑?哪些內容?從摘要我們不得而知。“探討了個體社會化的過程及其法律社會化的兩個階段”,哪兩個階段?劃分標準是什么?

    也就是說,摘要的作用就是,即便讀者不通讀文獻全文,也能基本了解作者的觀點或結論。如果對于這個觀點或者結論,作者感興趣,就可以選擇精讀文獻。如果從摘要中看出作者的觀點或結論并不新穎或者沒有什么價值,那直接把這篇文獻略過就可以了。(實際上,這也是我們篩選文獻的基本方法,切記,并非所有文獻都需要精讀。)

    例2: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的基本手段,在“精準時代”到來之際,確保公共政策精準性,制定和執行精準性政策,促進公共政策走向更高水準的科學性及有效性,應是推進政府精準治理的應有之義。“政策精準性”作為公共政策的應然屬性,要求其達到高水平“精細的準確”狀態,進而生成與運行“精準性政策”。“政策精準性”從根本上源自其核心要素,主要取決于對政策主體的精準規定、對政策客體的精準界定、對政策目標的精準設定、對政策工具的精準選定。“精準性政策”的實現,需要在精準研策、精準制策、精準施策、精準評策等各個環節綜合發力,實現整個政策系統及政策過程的全面改進。”(《政策精準性與精準性政策——“精準時代”的一個重要公共政策走向》,中國行政管理,2018,1)

    這則摘要詳略得當,通過幾句話就表達了論文的核心內容和作者的觀點。完全可以作為寫作參考借鑒的范本。

    • “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的基本手段,在“精準時代”到來之際,確保公共政策精準性,制定和執行精準性政策,促進公共政策走向更高水準的科學性及有效性,應是推進政府精準治理的應有之義。”【說明了研究的問題,也表達了研究的意義】

    • ““政策精準性”作為公共政策的應然屬性,要求其達到高水平“精細的準確”狀態,進而生成與運行“精準性政策”。“政策精準性”從根本上源自其核心要素,主要取決于對政策主體的精準規定、對政策客體的精準界定、對政策目標的精準設定、對政策工具的精準選定。“精準性政策”的實現,需要在精準研策、精準制策、精準施策、精準評策等各個環節綜合發力,實現整個政策系統及政策過程的全面改進。”【明確的闡述了觀點的結論,語言精練,用詞準確。】

    例3:【目的/意義】突發事件的頻發往往成為網絡輿情生發的重要導火索,研究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生發機理,對于輿情的導控及治理而言意義非凡。【方法/過程】基于信息生態視角,從信息、信息人、信息環境與信息技術四個要素提煉出事件信息、發布主體、信息受眾、信息技術及信息環境五個解釋變量,通過清晰集定性比較分析法(csQCA)對40起突發事件進行比較分析,據此得出三個有效的條件構型。【結果/結論】結果表明,社會安全突發事件借助網絡媒體平臺容易激發公眾負面情緒,提升網絡輿情的生發熱度;良好的信息環境在方便公眾溝通交流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生發;發布主體的非理性是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生發的重要原因。(信息生態視域下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生發機理研究——基于40起突發事件的清晰集定性比較分析,情報科學,2019,12)

    該例是目前部分期刊采用的結構式摘要的典型寫法。結構式摘要的一般都要求包括目的、方法、結果與結論等基本部分。按照目標期刊要求撰寫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lunwenzhaiyao/1526.html

    上一篇:你真的會撰寫論文摘要嗎?

    下一篇:如何撰寫SCI摘要,你得掌握這些方法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