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著、圖書
作者(編輯):標題、版本(卷、卷)、出版地、出版商、出版年份:引文頁碼。
1《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中國第二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523頁。
② 郭慶旺、趙志耘、夏杰長等:《科教興國的財務政策抉擇》,北京,中國財務經濟出版社,2003:84~88頁。
論文集、會議錄
序列號,版本,數量,出版地點,出版商,出版年份:引文頁碼。
1鄧小平選集,第2版,第一卷。 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1頁。
(2)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186-187。
論文
[序號]作者:分析,來源,出版年份(和期刊或卷號):引用頁號.
1 胡永遠:人力資本投資理論研究的新進展,經濟動態,2005(1):72頁75。
② 仇怡、鄭毅:《我國當局財務研發投入的近況與國際比擬》,載《財政研究》,
2006(3):80到81頁。
報紙上的文件和文章
[序號]作者:“文章名稱”,來源,出版年月日(及版)。
① 江澤民:《在毛澤東同道生日一百周年留念大會上的講話》,載《國民日報》,
1993年12月27日(6)。
期刊文獻
[編號]作者:“文章名稱”,來源,出版年份(和序列號):參考頁碼。
1《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報告》,在《秋史》,2002(12):41~42頁。
② 王振宏、馮雷:《增值稅轉型的西南之旅》,載《瞭望》,2004,12(3):41~43頁。
譯著
[序列號][作者國籍]作者:作品標題、版本(卷、卷)、翻譯、出版地點、出版者、出版年份:引文頁碼。
① [美]哈維•S.羅森:《財政學》,第6版,趙志耘譯,北京,中國國民大學出版社,2003:116~118頁。
2引自[US]羅納德•J。奧克森:《管理處所大眾經濟》,萬鵬飛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8頁。
外國專著、期刊、雜志中的文獻
[序號]作者:標題(文章名稱)、來源、版本(卷、卷或期刊號)、出版地點、出版商、出版物(月、年):引用頁數。
1 Peacock,A.T.andWoseman,J.:The Growth of Public Expenditure in the UK,London,Allen Unwin Press,1967:pp.51~53.
2 James M. Buchanan: Clubs Economic Theory,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 32, NO. 125, (February 1965): pp. 1~4.
電子文獻
[序列號]作者:文件名稱、出版更新年份、月份、日期[引用日期]、訪問和訪問路徑。
1見"馬海濤":"改進政府采購制度的六項措施",2002-12-19[2002-12-19],http://www.bzhlmm.com紐席德=1431.
2引自孫雷:“稅收分配”十年系列報告三,“21世紀經濟報告”,http://www.bzhlmm.com。
注:1。當本書中引用或借用的材料的作品首次出現在說明中時,作者的姓名,名稱,出版地,出版商,出版日期和參考資料所在的頁碼必須注意它。將來,只會顯示作者的姓名,職稱和參考頁碼。例如:
王振宏、馮雷:《增值稅轉型的西南之旅》,50~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