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學位論文要求及格式規范

    發布時間:2018-05-28 15:06
    廈門大學EMBA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規程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EMBA學術委員會
    (2004年3月制定,2012年3月修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展現其在學期間學習成果的重要形式,是其在論文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地應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某一具有理論價值和(或)實踐意義的問題的書面總結報告。根據EMBA研究生的特點,依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關于加強和改進專業學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學位[2002]1號)、《廈門大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2009)等文件的精神,并經廈門大學管理學院EMBA學術委員會討論通過,特制定本規程。
    EMBA研究生學位論文要求
    1、論文選題應有新意,面向企業實際和應用。
    2、論文形式可靈活多樣。根據EMBA研究生的特點,提倡采用企業專題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形式撰寫論文:
    企業專題研究是對某企業管理實踐中面臨的問題或即將采取的決策問題做“專業的”(Professional)專題分析和研究。例如,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企業發展戰略研究;產品市場調研;企業營銷策略研究;企業診斷研究;企業品牌管理研究;企業財務狀況和政策研究;企業融資方案研究;收購或兼并方案研究;債轉股方案研究;經理期權方案研究;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研究;企業激勵機制和報酬方案研究;企業生產計劃實施研究等等。
    案例研究是以企業為背景,總結、分析和研究已經發生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的典型事件。這類論文的主要內容包括:案例概述和案例研究的意義、案例存在的主要問題、案例研究的方法、案例研究(解決問題的可選方案、可選方案的比較或利弊分析、建議采用的方案和實施的措施)、案例的結論和啟示等。
    3、論文大綱內容包括:論文題目、研究的現狀和意義、研究的框架、研究的進度計劃、預期結果、相關資料和數據或案例的來源、主要參考文獻等。其中研究的框架是《論文大綱》的核心,必須按照邏輯順序安排論文的篇章結構,并列示和簡述每一篇章(或部分)“章-節-目-子目”的標題。
    4、論文初稿的體例和格式要求按照廈門大學研究生院制定的《學位論文規范》撰寫,內容必須包括:規范的封面、前言、論文摘要、關鍵詞、目錄、正文、圖表、參考文獻。
    5、論文寫作要親歷親為,真正反映EMBA研究生本人發現問題、分析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論文定稿除了要符合《學位論文規范》外,還要簽署《廈門大學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
    6、論文字數不得少于2萬字。
    7、論文質量要求主題明確、論據充分、方法得當、分析透徹、邏輯清晰、表達準確,并力求有所創新。
     
    廈門大學EMBA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規范
    根據廈門大學2002年9月制定的《廈門大學學位論文規范》,以及EMBA學位論文的特殊要求,特制定本規范。
    學位論文的規范化要求:
    1.論文的打印和印刷紙張的規格標準
    所有學位論文一律用16開紙張印刷。
    2.論文封面的要求
    (1)顏色:淺色(白、淺黃、淺綠);
    (2)封面的字體、字號和排版要求:按研究生院有關規定;
    (3)封面的論文題目需要中、英文,英文題目在中文題目之下。
    3.論文書脊的要求
    (1)在論文的書脊以豎排依序打印中文:論文名稱、作者姓名、指導教師:XXX、廈門大學(建議有條件的打印)
    (2)字號字體:小五號宋體。
    4.論文摘要的要求
    (1)文字:中文和英文;中、英文摘要及其關鍵詞分別各置一頁內;字號小四宋體;
    (2)字數:中文500字左右;英文1000-1500個字符左右;
    (3)內容:需重點概述本文研究的問題、意義、結構、創新之處、主要觀點、結論或建議。
    5.論文關鍵詞的要求
    (1)關鍵詞數量:不超過3個,要能體現論文的主要內容,詞組要符合學術規范;
    (2)每個關鍵詞字數:不超過5個字;中、英文關鍵詞分別與中、英文摘要排在統一頁,但相隔2行;
    (3)字號字體:小四號宋體;
    (4)格式例示:關鍵詞:資產重組;市場反應;實證研究。
           Key Words:Capital Reorganization; Market Reaction; Empirical Study. 
    6.論文目錄的要求
    (1)至少要標明“章和節”的標題、頁碼;
        
    (2)章的標題的字號:四號黑體加重;
        (3)節的標題的字號:小四黑體加重;
        (4)目的標題的字號:小四宋體。
    7、論文正文排版的要求
    EMBA中心將為每位EMBA研究生提供編制好的標準化EMBA論文排版格式電子模版,并在正式布置論文時發給每位研究生。
        (1)字體字號:小4號、宋體;
        (2)行距:1×1.5;
        (3)每行字數:32-33字;
        (4)每頁需加“頁眉”和“頁碼”。
    8.論文文中的標題格式和排版的要求
        (1)章的標題:小3號加重黑體;
        (2)節的標題:4號加重黑體;
        (3)目及子目以下的標題:小4號加重黑體;
        (4)標題一般要簡明扼要,體現闡述內容的重點,無標點符號;
        (5)全文各部分或章節的題目的“編號”要盡量一致。
    9.論文字數
    20,000字左右。
    10.參考文獻的要求
    (1)每篇參考文獻要按順序編排序號,中文按出版時間順序;英文按作者字母順序;
    (2)參見以下幾種文獻書寫格式
    ①中文論文:
         吳世農:“我國證券市場效率分析”,《經濟研究》,1996年第3期,P12-18。
    ②中文著作或教材:
    翁君奕:《企業組織資本理論》,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6月,P120-126。
    ③譯    著:
        [美] 羅伯特.C. 希金斯著,沈藝峰,洪錫熙 等譯:《財務管理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P100-146。
    ④英文論文:
     Black. F., “Capital Market Equilibrium with Restricted Borrowing,” Journal
                of Business,July 1972,P444-455.
    ⑤英文著作或教材:
         Fama. E. F., Foundation of Finance, Basic Books, New York, 1976.
     
    11.表格的要求
        
    (1)表格要有:編號,表名(小4號宋體加重),單位;表號和表名要居中,單位在表右上方;
        (2)表格中要注明“項目”(例如,數據的名稱、時間);
    (3)資料來源要標明“作者、資料來源名稱、時間”,用小五宋體,置表格左下方;
        (4)表與上下正文之間各空一行。
    表1:1999-2000年工商銀行資產負債情況      單位:億元
    時間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總資產
     
     
     
     
     
    凈資產
     
     
     
     
     
    總負債
     
     
     
     
     
    短期負債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2004年金融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5月。
    12.制圖的要求
    (1)圖要有:編號,圖名(小4號宋體加重),單位;圖號和圖名要居圖上方或下方的正中;
    (2)圖形要標明計量單位;
    (3)圖的資料來源要標明“作者、來源名稱、時間”,用小五宋體,置圖左下方;
    (4)圖與上下正文之間各空一行。        

     
    13.論據的要求
    (1)論文中使用的數據要滿足“時效性”、“系統性”、“一致性”的要求;
        (2)數據的時間,以預計答辯時間要求一般不滯后1年;案例和其他例證要具有典型性;
        (3)論文中使用的數據、案例或論據要注明原始資料的來源或自己收集或自己整理。
    14.引用的要求
    (1)使用他人成果或原文必須用“腳注”或“引號”,以免有“剽竊”之嫌;
    (2)引用他人成果或轉述他人原著必須用“頁下注”表明:作者名字、論文或著作名稱、刊物或出版社名稱、時間。書寫方法與“參考文獻”相同(參見11)。
     
    15.其他要求
    (1)全文內的各章、各節內的標題及段落格式(含頂格或縮進)要一致;
    (2)全文內各章的體例要一致,例如,各章(節、目)是否有“導語”;
     (3)時間表示:使用“1999年10月”,不能使用“99年10月”或“1999.10”;
     (4)標題編號:要符合一般的學術規范,一般不能使用“半括號”,“(一)、”或“(一、)”
     等不規范用法;
     (5)全文錯別字或不規范之處不能超過3處。
     
     
    廈門大學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
     
    本人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人在論文寫作中參考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表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適當方式明確標明,并符合法律規范和《廈門大學研究生學術活動規范(試行)》。
    另外,該學位論文為(                            )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獲得(               )課題(組)經費或實驗室的資助,在(               )實驗室完成。(請在以上括號內填寫課題或課題組負責人或實驗室名稱,未有此項聲明內容的,可以不作特別聲明。)
     
    聲明人(簽名):
              年   月   日
     
     
     
     
     
     
     
    廈門大學學位論文著作權使用聲明
     
    本人同意廈門大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等規定保留和使用此學位論文,并向主管部門或其指定機構送交學位論文(包括紙質版和電子版),允許學位論文進入廈門大學圖書館及其數據庫被查閱、借閱。本人同意廈門大學將學位論文加入全國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共建單位數據庫進行檢索,將學位論文的標題和摘要匯編出版,采用影印、縮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復制學位論文。
    本學位論文屬于:
    (     )1.經廈門大學保密委員會審查核定的保密學位論文,于   年  月  日解密,解密后適用上述授權。
    (     )2.不保密,適用上述授權。
    (請在以上相應括號內打“√”或填上相應內容。保密學位論文應是已經廈門大學保密委員會審定過的學位論文,未經廈門大學保密委員會審定的學位論文均為公開學位論文。此聲明欄不填寫的,默認為公開學位論文,均適用上述授權。)
     
     
                                 聲明人(簽名):
    年   月   日
     
     
    EMBA學位論文常見問題及回答
    為了幫助EMBA研究生提高學位論文的質量,根據《廈門大學EMBA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流程》、《廈門大學EMBA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規范》,現將往次EMBA同學畢業論文最經常出現的論文格式錯誤部分列舉如下,提請大家注意。
    1、論文中使用的數據、案例未能注明原始資料的來源或說明是自己收集整理
    例如:全球叉車年銷量保持在50萬臺左右(應該注明出處,可采用腳注方式)。從全球的角度看,叉車和叉車產業都處于成熟期,但從國內情況看,叉車及叉車產品尚處于高速成長期,市場需求的潛力巨大,2003年叉車產品銷售量已經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但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空間。據專家預計,未來三年內中國叉車需求量將突破8萬臺(應該注明出處)。
    2、論文使用他人成果、觀點未能在引用頁中詳細注明出處,僅在參考文獻中籠統列出文章和書名。這種行為有剽竊之嫌!!!
    EMBA論文規定的引用要求:
    (1) 使用他人成果或原文必須用"腳注"或"引號",以免有"剽竊"之嫌;
    (2) 引用他人成果或轉述他人原著必須用"頁下注"表明:作者名字、論文或著作名稱、刊物或出版社名稱、時間。書寫方法與"參考文獻"相同。
    3、時間表示方法不符合規范
    時間表示未按規定使用"1999年10月",而使用"99年10月"或"1999.10" 不符合規定用法。
    4、論文的標題不符合規范
    EMBA學位論文工作規范規定,論文文中的標題格式和排版的要求為:
    (1)章的標題:小3號加重黑體;
    (2)節的標題:4號加重黑體;
    (3) 目及子目以下的標題:小4號加重黑體;
    (4)標題一般要簡明扼要,體現闡述內容的重點,無標點符號;
    (5)全文各部分或章節的題目的"編號"要盡量一致。
    5、圖表運用方式不符合規范
    圖表沒有編號、圖表名和資料來源,文章采用‘見下表(圖)’等的不規范表述方式,未
    能采用“見表1”的正確方式。MBA學位論文工作規范規定:
    (1)圖表要有:編號,圖表名(小4號宋體加重),單位;圖表號和圖表名要居中,單位在圖表右上方;
    (2)表格中要注明"項目"(例如,數據的名稱、時間)
    (3)資料來源要標明"作者、資料來源名稱、時間",用小五宋體,置表格左下方。
    6、參考文獻的標注不符合規范
    MBA學位論文工作規范規定,參考文獻的要求(參見以下幾種文獻書寫格式;每篇參考文獻要按順序編排序號,中文按出版時間順序;英文按作者字母順序)。
    中文論文:
    1、吳世農:"我國證券市場效率分析",《經濟研究》,1996年第3期,P12-18。
    中文著作或教材:
    2、翁君奕:《企業組織資本理論》,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6月,P120-126。
    譯    著:
    3、[美] 羅伯特.C. 希金斯著,沈藝峰,洪錫熙 等譯:《財務管理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P100-146。
    英文論文:
    4、Black. F., "Capital Market Equilibrium with Restricted Borrowing," Journal of Business,July 1972,P444-455.
    英文著作或教材:
    5、Fama. E. F., Foundation of Finance, Basic Books, New York, 1976.
    7、如何與論文指導老師建立良好關系?
    資料來源:英國Kinston大學管理碩士論文指導文件
    • 記住:完成論文是你的任務!
    • 承擔與導師保持聯系的責任!
    • 提交完整有關論文的文字資料,并注明姓名、班級、電話、E-mail等聯系方式!
    • 和導師商量時間表,事先與導師確定見面時間和地點!
    • 見面之前,提前將論文以文字形式送達導師,以便其有時間閱讀論文并提出修改意見!
    • 每次見面結束時,確保自己明白導師的修改意見!
    • 態度:時刻表明你自己對論文的重視態度!
    8、何謂學術剽竊?
    何為學術剽竊?2004年6月22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一致討論通過了《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其中的學術引文規范指出:
    (七)引文應以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原則。凡引用他人觀點、方案、資料、數據等,無論曾否發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均應詳加注釋。凡轉引文獻資料,應如實說明。
    (八)學術論著應合理使用引文。對已有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和注釋,應力求客觀、公允、準確。偽注,偽造、篡改文獻和數據等,均屬學術不端行為。
    另外,最近北京大學英語系關于xxx教授學術剽竊行為的評價報告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樣本,現摘錄和整理部分如下:
    關于剽竊的定義:
    “按照國外學術研究最重要的規范指導書之一《美國語文學會研究論文寫作指南》(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5th edition)的定義,“剽竊”(plagiarism)指的是一種欺騙形式,它被界定為“虛假聲稱擁有著作權(authorship):即取用他人思想之產品(taking the product of another person’s mind),將其作為自己的產品拿出來的錯誤行為。”……在你自己的文章中使用他人的思想見解或語言表述(another person’s ideas or expressions),而沒有申明其來源的,就是剽竊。(第30頁)”
    報告中舉出的例子包括:
    1、在下列幾種情況下對見解、資料、用語的來源出處“沒有給予相應的承認”的行為:“復述他人行文或特別貼切的詞語”、“變換措詞使用他人的論點和論證”、“呈示他人的思路”等;
    2、總體的剽竊:整體立論、構思、框架等方面抄襲;
    3、直接抄襲:直接的從他人論著中尋章摘句,整段、整頁地抄襲;為了隱蔽,同時照搬原著中的引文和注釋。
    4、在通篇照搬他人文字的情況下,只將極少數的文字做注,這對讀者有嚴重的誤導作用;
    5、為改而改,略更動幾個無關緊要的字或換一種句型;
    6、錯誤理解綜述的概念:“綜述”的意義或許在于,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出自不同的論者,因而有必要將其歸納整合,形成一種更具有普遍意義的分析視角。抄襲是將部分綜述對象照單全收。
    7、跳躍顛轉式抄襲:從同一源文本中尋章摘句,并不完全遵循源文本的行文次第和論述邏輯;
    8、拼貼組合式抄襲:將來自不同源文本的語句拼湊起來,完全不顧這些語句在源文本中的文脈走向。
    注意:抄多少的百分比雖能在一定意義上說明抄襲的嚴重程度,但多抄幾個字、少抄幾個字同樣不能改變問題的性質。

     

    范例:某管理碩士論文摘要和目錄
    中國律師事務所商業模式創新建構
     
    中文摘要
    中國律師業自1979年恢復以來,發展很快,并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以中國加入WTO為契機,中國律師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中國律師事務所到了商業模式的轉型和升級期。本文通過應用翁君奕(2004)“介觀”商業模式觀點對中國律師事務所主要商業模式與國外、港澳律師事務所主要商業模式比較,發現異同,進行對比借鑒研究。同時,依之對中國律師事務所的環境進行分析,針對分析的基本判斷即中國律師事務所局限本地域、“處幼稚階段之小而全”、業務低層面的現狀,剖析其深層次的發生原因,并為突破地域性、市場生存空間小、法律服務價值低等瓶頸限制,提出了契合中國律師事務所轉型和升級的“以核心業務專業化為導向”的新價值主張。在此基礎上,發現中國律師事務所新的利潤區、定位新的客戶群、以“介觀”商務模式觀點創新建構符合中國情況的律師事務所典型商業模式之一,并特論及律師事務所新商業模式的律師收費方式、軟件支持工具和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問題,為中國律師事業發展提供貫通戰略和執行橋梁的“知行合一”商業模式新選擇。
    本文分三章:
    第一章  中國律師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的動因。概要介紹中國律師業發展概況和主要特點,闡述中國律師業應當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的主要動因。
    第二章 中外律師事務所商業模式比較初步研究。簡要介紹商業模式的理念和“介觀”商業模式觀點,并依之分析中國律師業的現有主要商業模式要點;對比國外、港澳律師事務所的商業模式要點進行比較和借鑒;發現中國律師事務所發展局限于本區域、“小而全”、業務低層面的癥結;剖析其發生的深層次原因,進行比較借鑒。
     
     
    第三章 應用“介觀”商業模式觀點分析中國律師事務所面對以中國加入WTO為主要挑戰和背景的復雜環境,尋找突破中國律師業地域性、市場生存空間小、法律服務價值低等瓶頸的業務專業化路徑,探究中國律師業發展的新利潤區、提出提供公司高端事前戰略法務的新價值主張,并建構中國律師事務所以法律知識專家解決方案集成為核心的新商業模式。另特論及律師業新商業模式的律師收費方法、軟件支持和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方法,供實用借鑒。
     
     
    關鍵詞:律師事務所;商業模式;創新。
     
     
     
     
     
     
     
     
     
     
     
     
     
     
     
     
     
     
     
     
     
     
     
     
     
     
     
     
     
    目     錄
    前  言 1
    第一章  中國律師事務所商業模式創新的動因 3
    第一節  中國律師業的概況 3
    一、中國律師業的發展簡述 3
    二、中國律師業的主要特點 4
    第二節  中國律師所商業模式創新的動因 6
    一、中國加入WTO,給中國律師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艱巨挑戰 6
    二、中國律師業的現實困惑和理想追求 8
    三、中國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 10
    第二章  中外律師事務所的商業模式比較和借鑒 13
    第一節  商業模式的理念和實踐 13
    一、商業模式的理念 13
    二、“介觀”商業模式觀點的分析框架 16
    第二節  中國律師所經營的主要商業模式 18
    一、中國律師事務所的主要價值主張 18
    二、中國律師事務所目前的商業模式建構特點 19
    第三節  國外、港澳律師所經營的主要商業模式 20
    一、國外律師事務所的主要價值主張 20
    二、國外、港澳律師事務所商業模式的建構主要特點 21
    第四節  對比和借鑒 22
    一、價值主張方面 23
    二、客戶界面 23
    三、內部構造 24
    四、伙伴界面 26
    第三章  中國律師事務所商業模式創新建構 28
    第一節  中國律師業環境分析 28
    一、平臺環境 28
    二、客戶環境 30
    三、伙伴環境 31
    四、頂板環境 32
    五、內部環境 33
    第二節  商業模式創新的邏輯 34
    一、創新的理念 35
    二、創新“魔方”的旋啟 36
    第三節  中國律師所商業模式創新的新價值主張....................... 37
    一、界定中國律師所的新價值主張 37
    二、實現新價值主張的路徑 43
    第四節  中國律師事務所以專業化為導向的商業模式新架構 45
    一、客戶界面-客戶新定位 46
    二、內部構造之組織架構 50
    三、內部構造之專業流程化法律服務產品生產…………………………….…54
    四、伙伴界面-戰略聯盟 60
    五、特論 62
    第五節  結論 67
    參考文獻 70
    后     78
     
     
     
     
     
     
     
     
     
     
     
     
     
     
     
    Abstract
    Since the resume in 1979, the legal service business has grown rather rapidly and is pa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open and reform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legal service business face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after the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and it is time to transfer and upgrade of business model for law firms in China.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siness models of law firms in China mainland, Hong Kong and Macro SARs and other foreign countries in the use of “JieGuang” proposed by Professor Weng Junyi of Xiamen Univers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ization of law firms, small in business scale but full in business coverage and the respective reasons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and legal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overcome such difficulties, the author proposed that the law firms should be transformed and Core-Business–Specialization-Oriented should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at, the author suggests a special business model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context in China by finding new profit-making areas and defining new client target, specially examining such issues as legal service fee pattern, software support tool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law firms with a new business model “linking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his essay is composed of three chapters as follows.
    In Chapter On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s that the business model of legal service business should be innovated. The development, past and now, of legal service business in China and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 chapter.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makes a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study of business models of law firms abroad and at home. The basic idea of business model and the “JieGuang” business model are examined. Based on these, the author reviews the main business models of law firms in China and compares it with counterparts in Hong Kong, Macro SARs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 The author finds that law firms in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with localization, small in business scale but full in business coverage, low grade in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explores the real reasons resulted to such characteristics.
    In Chapter Three, With the use of “JieGuang” business model,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ajor challenges and complicated situations that law firms in China have to face, seeks to realize specialization of business activities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legal service business is localized, small in market scale with and low valued legal service, tries to develop the new market sections of profit making and proposes a new business model. Specially, the author studies the fee charge system, software support system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such a new business model.
     
     
    Key words: Law Firms;Business Models;Innovation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lunwengeshimoban/304.html

    上一篇:碩士學位論文格式要求規范

    下一篇:畢業論文的腳注的格式怎么寫? 論文腳注的格式(范文)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