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圖表、加注等是論文寫作中廣泛運用的寫作技能。
一、引文
寫作論文,是一種創造性的勞作。任何創造性的勞作都是要有必定根底的。論文寫作是在學習前人研究成果的根底上的一種立異活動。而引文就是學習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種辦法。用引文來替代、闡明、輔佐思維的表達,在畢業論文中是常見的。有的引文能夠作為文章的觀念,有的能夠用作剖析論述,大都狀況是用來充任論據的。不論是哪一種狀況,其意圖是為了充分文章內容,添加理論顏色,增強論辯的力氣。
引文的品種分為:引證要害詞、引證原文和引證本意等。
1.引證要害詞。要害詞的引證,多是為了加強表達作用。這種引文,使言語濃縮、凝重,本意與已意合而為一,借他人之言為我所用,能夠到達意想不到的作用。引證的要害詞要用引號,以示他人之盲與已言的差異;引號后不能加任何標點,使他官與己言在方式上合而為一。例如:
……要堅持以人為本,做到“人治”和“機制”相結合。沒有市場機制,人的潛能難以發揮;有了市場機制,沒有人的實質進步,再好的體系和機制也難以運作和發揮作用。……
這段文字引證了“人治”、“機制”兩個要害詞,論述了“以人為本”的觀念,并賦予“以人為本”以新的內在,能夠說是適可而止。
2.引證原文。原文的引證首要是為了充分文章的內容,用具有權威性的思維來替代自己所要表達的思維,或是作為證明的論據,以起到強化主題思維的作用。文中凡有引文的內容,引文部分有必要前后加上引號。
原文引證的方式有:
①行中引。有兩種詳細引法:
a.引文部分內行文中自身可構成完好意思的,要在引文后的引號內點上原文的語怠停止符號(如、!?等)。如:
鄧小平南巡說話對社會主義實質作了新的歸納,即“解放生產力,開展生產力,消除克扣,消除兩極分化,終究到達共同富裕。”這五句話有著極其豐富的科學內在,……。
b.引文自身不能構成行文中的完好意思,須與自己的論述結合在一起,才達意周詳的,則引文時只加引號,不論原文原有的標點是什么,引號內都不要添加標點,要在引號之外點上行文所需用的表點。如:
五句話提醒了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解放生產力,開展生產力”,中心是開展;二是“消除克扣,消除兩極分化”,中心是公正;三是“終究到達共同富裕”。
②提行引。這種方式一般只要在那些具有著重、杰出作用和為人不行詳知、較新鮮的內容的場合才選用,其意圖在于引起讀者的警惕和留意。提行引的引文,謄寫時在稿紙上要前后各空兩格。前后不用加引號。
引證原文要留意兩點:
——行中引,要留意言語的連貫性以及必要的闡明和闡明。
——引文之后要用序號或括號注明引文的出處。
3.引證本意。當引證的原文文字量較多,或歸納多人相同的定見時,一般選用這種方式。
引證本意,能夠不用引號,而只用冒號,有時也能夠用逗號。例如:
列寧說:馬克思主義的最實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魂靈,就在于詳細地剖析詳細的狀況。(《毛澤東選集》四卷合訂本,第287頁)
引證本意,要留意完好了解原作者的觀念,并融合于行文的思維表述中。它盡管不加引號,但要注明其本意引自何處。
引文的根本要求是:
1.準確。引文是證明的輔佐手法,不論在什么狀況下,它都不能徹底替代引證者所要表述的思維。一篇論文不用引文未嘗不行,但假如引證過多,則簡單使文章零星、雜沓,影響主體內容的連貫性和完好性,不利于思維淋漓痛快地表達。一起,連篇累犢盡是他人的東西,還會引起讀者的猜忌和不快心情。好的文章,應盡量多運用自己的言語。只要在非引證不行,引證了確有作用,或用自己的話闡明作用欠安,或那些權威性的言辭和令人信服的依據之類不引不足以說清問題,或為了爭論的需求時才選用。一般狀況可不用選用。所謂準確,就是要少而恰當,把最精彩、最恰當的引文,用之于引文的最要害之處。
2。完好。引文是取他人的觀念來證明和闡明自己的思維,所以,有必要忠于本意。不論是引證原文仍是弓g用本意,都要作完好的表述。特別是成段地引證原文、本意時,只要自己真實了解了,完好掌握了,才干引證。不能為了裝潢門面,顯現深邃而不加咀嚼地摘取只言片語,更不能為了某種意圖而望文生義地引證。
3.貫穿。引文的內容,在文章中作觀念運用時,能夠不作闡明、闡明,但作為論據運用時,則有必要加以恰當的闡釋,使其內容與自己表達的思維臺拍、融會貫穿起來,使其口氣、風格與前后的文字乃至全文和諧一致。而不行采納貼標簽的辦法,引文為引文,自述為自述,互相邊界清楚,方枘圓鑿。
二、圖表
在畢業論文中,有時為了簡捷、明晰地闡明問題,常用圖或表的描繪手法。圖和表有其特別的功用。它能夠把用言語文字難以表述清楚的內容,簡明地出現出來;它能夠節約文字,給讀者以明亮、詳細的形象。
(—)圖
圖的類型許多,首要。是曲線圖、圓比例圖、示意圖、流程圖、形象固、記載圖譜六種:
1.曲線固。它以坐標的方式,標明事物量的改變和改變的原因,如圖一。
這是一幅表明產品需求量與需求價格之間的聯系圖。縱軸op(價格)或橫軸oq(需求量)之間出現反方向改變的趨勢(通常狀況下)。
2,示意圖。適合于用來對事物作量的比較。它有縱式、橫式兩種款式。如圖二、圖三。
i,縱式:我國每次五年計劃完結的鋼產值
3.圓比例固。用來顯現各種數字比例聯系的統計圖。把單位圓視為100%,各種成份的數量按在全體中所占的比例在圓
i,橫式:1984年首要國家花生產值(萬噸)
4.流程圖。把較雜亂的理論體系和邏輯進程,用圖式簡明、明晰地表明出來。例如反映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聯系的國民經濟流通圖,如圖五。
5.記載圖譜。用來闡明一事物隨時刻的開展而改變的圖示。例如:股價指數改變圖。見圖六。
6.形象圖。用圖象直接表明出來,使文字要體現的內容更詳細化、形象化,給人以深入的形象。例如:哈雷彗星與地球方位圖。見圖七。
形象圖實際上也是一種示意圖。只不過它的制作辦法比較靈敏,沒有固定的格式要求算了。
圖易于進行比較、闡明問題。運用時應少而精,要制作得明晰、簡明、大方、漂亮,使人經過看圖能夠加深對內容的了解。別的,運用圖一般應在回的上方或下方標明圖的稱號,圖中內容的闡明等。
(二)表
表的品種較多,首要有示意表、統計表、闡明對照表等。
l,示意表。例如:
資料來歷:轎車制造商協會《國際展望》
2.統計表。例如:
1970—1980年開展中國家木材產品人均消費量
3.闡明對照表。例如:
1983年國際人口增長的首要國家比較表
運用圖和表,意圖是“言少而事豐”,節約文字添加內容,以直觀手法加深讀者形象。運用時,必定要意圖清晰,通盤考慮。
三、加注
在論文寫作中,加注是常見的。它的意圖是為了便于讀者對引文的查找和核實。
加注的辦法有行中注(夾注)、頁末注(腳注)和篇尾注(尾注)三種。
1.行中注。即在引文之后,用括號的方式注明引文的作者、作品或文章的稱號、出書處、頁碼等。根本次序是:作者、篇名、書名(或書刊或文章稱號)出書單位、版別、頁數。作者姓名后用冒號;書刊或文章稱號用書名號;出書單位、版別、頁數。作者姓名后用冒號;書刊或文章稱號用書名號;出書單位、版別、頁數之間用逗號斷開,最終可不點句號。整個夾注用括號與行文區分隔。例如:
鄧小平一向著重,必定要把開展生產力和進步公民生活水平擺在首要地位。“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開展生產力,社會主義優越性歸根結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開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開展生產力的根底上不斷改進公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文選》,公民出書社1993年版,第3卷第63頁)
文章的行中注若過多,會影響外容的漂亮,讀者閱覽時也吃力。故能夠采納其他方式處理。
2.頁末注。即在一頁稿紙的下端注明引文的出處。一頁中只要一段引文的,在引文結尾的右上角注上※圖樣;引文在兩段以上,要標明序號,在引文結尾右上角標出①、②、②、④、……。須留意。標引文序號,要以頁為單位。
頁末注的寫法格式行與行中注相同。
3.篇尾注。即在全文后邊會集標明引文的出處,與頁末注不同的是它將全文的引文早年至后按次序一致編號。其他要求也與行中注相同。
選用何種辦法加注,要視全文的狀況而定。通常狀況下,全文引文不多,運用行中注能夠給人以直觀的感覺;假如引文較多,則最好用頁末注或篇尾注的方式。
本文由代寫畢業論文整理,本文不代表本站觀點
上一篇:論文格式要求及字體大小
下一篇:2018自考應重視論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