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引論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義 2
三、 文獻綜述 2
四、 研究思路與方法 7
五、 創新之處 7
第一章小學英語教學角色扮演的理論研究 9
一、 核心概念界定 9
(-)角色扮演 9
(二) 英語教學 9
(三) 小學英語角色扮演 10
二、 角色扮演的理論基礎 10
(一) 情境認知理論 10
(二) 合作學習理論 10
三、 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研究 11
(-)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11
(-)改變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1-2
(三) 增加合作交流,培養交際意識 13
(四) 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14
第二章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調查 15
一、 調查設計 15
(-)調查對象 15
(二)調査方法 15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16
(一) 英語教師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解 16
(二) 角色扮演的材料來源 17
(三) 角色分配 18
(四) 角色扮演時間 19
(五) 角色扮演方式 20
(六) 角色扮演中教師的指導與參與 29
(七) 教師對學生角色扮演的評價 31
第三章小學英語角色扮演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35
一、 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35
(一) 教師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解不深入 35
(二) 角色扮演的內容拘泥于課本 35
(三) 學生的參與冷熱不均 36
(四) 角色扮演的方式過于單一 36
(五) 師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 37
(六) 教師評價缺少標準 37
二、 小學英語角色扮演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38
(一) 學生心理負擔重 38
(二) 教師傾向傳統英語教學方法 39
(三) 角色扮演法本身要求較高 40
第四章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改進策略 42
一、 充實角色扮演理論知識 42
二、 拓展角色扮演內容 42
三、 關注全體學生 43
四、 豐富角色扮演形式 44
五、 增加師生互動交流 45
六、 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45
結語 47
參考文獻 48
附錄 51
致謝 53
揚州大學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版權使用授權書 54
引論
—'研究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標的要求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 習時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 |小學生通 常充滿好奇心、活潑好動,喜歡模仿與表演,通過角色扮演,讓小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扮演 相應的角色可以讓其進一步鞏固課堂知識,達到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 地位,提高其語言能力。對于初學外語的小學生而言,語言學習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通 過角色扮演,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提高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 的積極性。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角色扮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 究能力,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譯林小學英語教材注重口語訓練
相較牛津小學英語(Fun with English),改版后的譯林小學英語教材選材更加豐富。在 整個單元設計中,譯林小學英語教材更注重語篇和學生的口語表達。選材不僅更貼近學生 的興趣,而且學生練習口語的機會也更多了。每個單元的Story time是整個單元的重點和 難點,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點詞句,角色扮演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另外譯林小學英語教材不再是單一的人物設計,在教材的Cartoon time部分還加入了 Bobby 和Sam這兩個活潑有趣的卡通角色,使教材內容更加生動有趣,有利于調動小學生學習英 語的興趣。一方面,將角色扮演應用到改版后的譯林英語教材中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 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強知識講解的效果,鞏固課堂教學, 提高教學效果。
此外,反觀如今的小學英語教學,雖然許多學校非常重視英語學科,但僅依賴短暫的 課堂教學遠遠不夠。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全面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從教材出發,注重 語言的綜合實踐運用,適時選擇角色扮演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入 “想要學習,享受學習和愿意學習”的良性循環過程中,使其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當前小學英語教學重視角色扮演
現在,英語學習的學生呈現低齡化的趨勢,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當前,角色扮演在 小學英語小學中已比較普遍,角色扮演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促 進學生的交際意識等。但其實施效果不大樂觀,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小學英語教師對于 角色扮演教學法比較熟悉但對于角色扮演類型大部分教師了解較少,缺少豐富的理論知識 作為支撐,導致在研究與應用中出現片面性、偏差性等問題,降低了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17. 課堂中的實效性。在小學階段,學校缺乏英語語言學習的環境與氛圍,過分夸大英語課堂 的游戲性導致英語教學忽視其知識性。另一方面,小學生由于其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狀況, 小學生往往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專注力差,學生學習英語更多出自于對英語的新奇。另 外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等都制約了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雖然 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比較重視角色扮演的應用,但還需不斷提升其教學效果。
二、研究意義
(-)理論意義
在小學階段,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在英語角色扮演中,通過創設情 境讓學生承擔文本中的一個“角色”,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推動學生身臨其境,強化教 學效果。當前角色扮演這種教學模式在許多學科中已經得到應用,但現有的角色扮演法相 關文獻研究內容比較零散,對于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 還沒有比較完善的闡釋。筆者在本文中研究角色扮演在小學四年級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 及對具體案例的分析總結,能夠幫助充實角色扮演法理論。
(-)實踐意義
在教學中,如果教學形式單一枯燥,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就難以集中注意力,會大大降 低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學中教師合理采用角色扮演教學,讓學生在對話和情境中交 流和討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氛圍更積極投入。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 學會與他人團結協作,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愛 上學習英語。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相關理論的分析、研究,并結合實際教學中小學英語角色 扮演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幫助這一教學模式在小學 英語教學中更具有系統性。
三' 文獻綜述
(-)關于角色扮演法的研究
1.角色扮演定義研究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阿倫森和卡爾•斯密斯將角色扮演定性為一種教學方法,并對 角色扮演法給出了明確的定義:角色扮演是指學生在一定情景中扮演一定人物的活動。 2Paulstom和Bruder認為,角色扮演是一種練習,學生被分配某個虛構的角色,同時必須 向另一個角色扮演者即興做出某些行為。彭妮認為角色扮演是通過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感受 到置身于某一特定的環境下扮演某個非己的角色,使用與新語境相符合的語言所進行的教 學活動,尤其注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由此看出,角色扮演是一種課堂交際活動,學生們
1雷紅.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15.
2盧妍.角色扮演活動在低年級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4. 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模型,來表現發生在那些角色上所特有的充滿想象力的事。| 王懷貞認為角色扮演是一種模擬真實情景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并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在那一情境下可能發生的事。謝志良將角色扮演定義為教師在教學中 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語言環境并且為學生進行相應角色分配的活動。還有學者認為角色扮演 是將角色分配給一組參與者,設置場景,讓他們身臨其境,以相應角色的身份說話。['宋學軍.運用角色扮演提高初中生口語能力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9.] [金躍芳.英語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M].杭州出版社,2005:67.] [陳向明.高校教師角色扮演的作用于要求[J].教育與現代化,2004(1):54.] [1 Littlewood, W.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還有學者認為角色扮演是指:角色扮演者根據學習的需要和自身的理解扮演現實生活 中的某個角色,并表現出該角色在一定的時間和關系中可能采取的行為,突出其個性特征、 思想觀念。'隨著角色扮演在課堂上的廣泛運用,學者們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越來越廣和深 入。
2.角色扮演類型研究
利托伍德(1981)把角色扮演分為六種類型:有提示的控制式角色扮演;有提示和信 息的控制性角色扮演;有情景和目標控制的角色扮演;以爭論或討論形式出現的角色扮演; 大規模的模擬活動;即興表演「我國學者對角色扮演類型的分類也有自己的見解,見下表。
表1國內學者對角色扮演類型的研究
學者 具體分類
許紹菊 控制性角色扮演(Controlled role play);自由式角
色扮演(Free role play) [許紹菊.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J].畢節師專學報,1995(4):73-77.] [羅永勤.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D].西南大學,2006:22.] [程龍.初中英語課堂中角色扮演法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12-13.
'丁淑媛.以角色化提高情景化英語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10.
2盧妍.角色扮演活動在低年級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一以胡家廟鎮某小學三年級為例[D].陜西師范大學,2016:4.
3宋學軍.運用角色扮演提高初中生口語能力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10.
'魯子問.磨出好課•小學英語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6.
5程龍.初中英語課堂中角色扮演法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14-17.
6劉道義.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05(10):56.
7劉超月.淺析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高新區,2018(8) :111,]
羅永勤 完全控制式角色扮演、半控制式角色扮演、半自由
式角色扮演和自由式角色扮演°
程龍 模仿性角色扮演和創造性角色扮演;隨機分配角色
扮演和預先準備角色扮演;兩人配合角色扮演和多 角色參與扮演;獨幕角色扮演和多幕角色扮演' 利托伍德的六種角色扮演類型中,前三種屬于許紹菊分類中的控制性角色扮演,而后 三種則屬于自由式角色扮演。但總體而言,許紹菊的分法過于簡單,似乎沒有把角色扮演 的類型都包含在內。而利托伍德的六種角色扮演類型分類以及程龍的分類方式實際存在交 叉,操作者難以清晰區分。總體相比較而言,羅永勤的分類方法比較受筆者贊同。
其中完全控制式和半控制式角色扮演類型在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教學中最為普遍。在完 全控制式角色扮演過程中,扮演角色的語言、扮演的情境都是事先設計好的;而在半控制 式角色扮演類型中,只給角色部分以詳細的提示和要求,可以讓學生部分發揮,目的在于 訓練學生在一定條件下的語言表達能力。
3.角色扮演步驟研究
美國著名教育學者F. Shaftel和G. shaftel將角色扮演活動分為九個步驟:準備活動; 分配角色;創設情境;組織觀眾;實施表演;討論和評價;再次表演;討論和評價;總結。 '其步驟過程比較詳細,注重角色扮演后的反思和討論,強調反思后的再表演以此改進原先 的角色扮演,最后進行總結。
國內有學者在前人提出的角色扮演三步驟的基礎上,對角色扮演的步驟進行了細化, 并且對角色扮演的步驟和角色扮演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有效地改善了 角色扮演在教學應用中的不足。楊正強則在對張海英提出的步驟進行分析后,提出了自己 的看法,根據教學實踐經驗總結岀對于角色扮演的實施提出了五個步驟。$宋學軍則認為角 色扮演的主要步驟有:選定主題,創造情景;小組討論,分配角色;演示;排練準備;表 演;反饋(評價分析)。彳還有學者認為完整的角色扮演教學活動主要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 明確目標、創設情境,選擇角色、分組練習,組織活動、獲取經驗,以及反思過程、適當 評價。"各學者對于角色扮演的步驟總體可以分為: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只是各個環 節的細節有所不同。
4.角色扮演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研究
有學者認為角色扮演法有利于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 化意識;促進學生文化交際的能力,理解中西方表達的不同;增加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
也有人認為角色扮演的意義包括角色扮演的趣味性、生活性、互動性以及創造性。'趣 味性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生活性使教學內容更易為學生所接受,互動性指提高了學 生之間交流合作的機會,創造性則指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有學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學 運用角色扮演法的重要意義有: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預感;培養學生的創造 力。7還有學者認為,首先,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運用他們自己所具有的的對外部世界 的認知,發展自己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建立自信。其次,角色扮演特別適合讓學生去 熟悉不同的語域(register)。然后,角色扮演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良好和安全的課堂環境中 接觸和使用語言,以便他們將來從事該角色的職業,并且知道如何在不同環境中使用固定 的表達方式。再然后,角色扮演可以讓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放開大膽地表現,使他們進入 角色,融入角色的性格而忘卻自己本身害羞的個性。最后,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 興趣,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有趣味地進行學習。|
(二)關于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研究
修訂后的英語課程標準面向全體學生,進一步優化教學活動,在英語課程標準目標要 求中指出“在學習中樂于模仿,敢于表達,對應于巨頭一定的感知能力。”譯林小學英語 (三年級起點)在寄語一部分也提到“在英語學習中,你們可以感受到生動活潑的插圖, 參與進豐富有趣的游戲。”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法符合小學生的認知以及當前素質教育的趨 勢,因此在研究中不斷完善和推廣該教學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意義的研究
關于小學生為什么要學習語言,H. G. Widdowson指出:lcThe aim of learning a language is to develop an ability to handle spoken language. What learners need ultimately to acquire is an awareness of how the language being learned is used for talking."2 語言學習就是為了 與他人交 流。對于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的語言知識的灌輸與傳授, 而是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角色扮演是使人暫時置身于劇本上的人物,再現或創造 性地對人物進行解讀。3角色扮演不僅是一種教學方式,也是一種教學策略,能激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英語教學法專家王薔認為真正的交際應符合以下幾個要求:whether it is grammatically acceptable, whether it is understandable to human beings, whether it is in line with social norms, whether people use language in this way."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 選擇學科,所有的學科都應該有序地安排,凡是超出了他們的能力范圍內的東西就不要強 加給他們去學。'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指出“兒童到了能說故事的年齡,就不妨讓他們自 己說說他們所知道的故事。”°
我國有人提倡小學英語教學要“寫演結合”,這里的“演”既可以單人演示課文內容, 也可以多人分角色演示課文內容。'還有學者認為學生在模擬情境中能夠學會學習。指出英 [1左煥琪.外語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岀版社,2002:27.
2 H. G. Widdowson. Teaching Languages as Communicat.ion[M]. .k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87.
3莫雷諾.群體心理治療初論[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57:132.] [工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
5[捷]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75-7&
6[英]洛克.教育漫話[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161.
'龔海平.龔海平的小學英語教學主張[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14&] 語教學是在師生、生生之間的交往互動過程中完成解疑答疑、內化知識和語言應用的過程。 |詹麗芹等認為教師要注意到小學生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這一特征,在課堂上為孩子們 創設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表演中既體會到寓教于樂的趣味有學到了相應 的知識。紡木立認為兒童在角色扮演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呈現自己的 生活經驗,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任務極其傳達的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 的口語交際能力。彳
2.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教學原則研究
有學者認為課堂中采用不同類型的角色扮演活動,課堂氛圍、學生接受程度等方面存 在很大不同,英語教學中采用不同類型的角色扮演表演形式,主要依據的原則有:情境性 原則、共同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和適用性原則。"
也有學者認為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教學應遵循形式多樣原則、內容貼切原則、難度適 中原則、生活化原則、多樣性原則、多元化原則。形式多樣原則是指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 其形式可以采取一個人、多人以及小組等方式,強調形式要豐富多樣。內容貼切原則指 扮演內容要與教學內容相適宜,為教學內容所服務。難度適中原則指角色扮演的內容要符 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分配的角色難度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生活化原則是指在角色扮演中要加入生活的元素,考慮到文本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多樣性 原則是指在開展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應考慮到不同個體各方面能力的差異。多元化原則指 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注意評價不僅是多維的,而且是多元的,并應更多以鼓勵為主。'
(四)文獻述評
回顧角色扮演法的研究現狀可以看出,關于角色扮演法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效果也比較顯著,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也比較廣泛,但其中仍 有需要完善的方面,值得我們去探究。在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研究主題方面,研究主要來自 小學一線英語教師對自己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提出的反思,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后續研究者 進一步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國內外學者對角色扮演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的研究方 法大部分采用的是教育經驗總結法和實驗研究,大多使用的量性研究而非質性研究,即對 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教學宏觀研究多過微觀層面細致的分析,對教師知識技能上的關注多過 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指導,情感、態度、價值觀上的熏陶。
綜上所述,當前國內外關于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中的研究有豐富寶貴的經驗,形成了 一定的理論基礎,并在相關領域開展了積極的研究實踐,所有的這些研究經驗有利于本文
1金躍芳.英語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M].杭州出版社,2005:95.
2詹麗芹,曹少卿主編.小學英語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110.
3林立.小學英語教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出版社.2004:73.
'陳曉宇.A小學四年級英語角色扮演類型個案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12-14.
5 丁淑媛.以角色化提高情最化英語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16-17.
探究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研究思路
筆者查閱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法的相關資料,首先理清角色扮演的定義、意義、分類以 及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選取揚州市S小學,運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觀 察法,收集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資料。結合調查、訪談、課堂觀察的結果, 分析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并結合相關教學片段以及具體教學案例,總 結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并分析其產生原因,最后提出改進建議。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本文采用問卷的方式,了解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問題的探究提供 可靠的數據。從角色扮演材料來源、扮演時間、師生參與、教師評價等多個方面精心設計 問題,設計問卷,保證了本文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分析問卷的基礎上,總結角色扮 演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效果以及存在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2.訪談法
為了獲取關于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更為詳實的資料,筆者通過訪談與教師進行交談收集 資料。本文訪談的對象主要是有經驗的小學英語教師,通過進行結構式訪談,從而了解他 們對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理解和看法,進一步了解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現狀, 便于探究相應的教學建議。
3.觀察法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計劃,筆者在實習期間通過參與相關教學活動以及隨堂 聽課觀察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活動中師生的課堂表現以及互動情況,保證研究的真實與可操 作。筆者通過了解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狀況,更為確切、真實地獲取有關 本研究問題的現狀資料。
五、創新之處
四年級正從低年級向髙年級過渡的階段,并且四年級的英語課文多以對話為主,生動 有趣,便于拓展,適宜進行角色扮演。而關于角色扮演法,許多專家學者以及小學一線教 師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有的偏重理論,有的則偏重實踐,導致教學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除此以外,對于角色扮演在修訂后的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應用,特別是小學四年級教 材,相關研究則比較少。本研究將基于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論研究,即在詳細探討角色扮演 的定義、分類、步驟、意義的基礎上,以及在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四年級小學英語角色扮演 具體教學案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究更有效地將角色扮演法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中的改進建議。
第一章小學英語教學角色扮演的理論研究
一\核心概念界定
(-)角色扮演
阿倫森認為角色扮演是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扮演一定的人物的角色扮演活動「理查德 把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看作是一種類似于戲劇表演的課堂活動J在教學中給學生分配個虛構 的角色。讓學生即興地進入角色做出行為和活動。他把角色扮演看作一種交際活動,讓學 生以真實生活中的角色為模型,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人物的扮演。保羅斯頓和布魯德爾他 們認為,角色扮演教學中,給學生分配一個特定的角色,學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下根據角 色的性格即興創作出相應的行為。他們強調角色扮演教學的靈活性和創作性「彭妮則將角 色扮演與語言教學相結合,通過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感受到置身于某一特定的環境下扮演某 個非己的角色,使用與新語境相符合的語言,尤其注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梅雷迪斯?D•髙爾,獲爾特?R•博格,喬伊斯?P•高爾.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44& !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6.
'何亞男.張育青.英語課堂反思與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1:57.
"華景國.運用角色扮演激發英語思維[J].吉林教育教研,2015(8):22.
s何淼,何鑫.角色扮演法在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農業教育.2013 (23): 125.
'于:懷貞.角色扮演在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外語教學,1998(2):75.
7羅永勤.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D].西南大學,2006:20-22.]
國內有學者表示角色扮演是假設在真實的活動情境中進行的活動,教師在角色扮演前 要設計好扮演場景,學生根據情節按照活動中設定的崗位職責、任務、人際、工作程序等 提出自己的想法或進行操作,在情境中扮演該角色,以此獲得知識和技能「也有學者認為 角色扮演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活動,在該活動中,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模擬該角色行為, 體會角色心情,并通過神情、語言、動作等展現該角色在此情境下可能發生的行為。"因此 角色扮演是在一定情境中進行的,創設情境是角色扮演的關鍵。
綜上各個觀點,筆者認為角色扮演是一種模擬真實情境的教學活動。學生特定的情境 中扮演某個角色,體會人物心情,并通過語言、神情、動作展現該角色在特定情境中可能 發生的行為。
(-)英語教學
英語作為人類交流的載體,已成為全球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自我國改革開放以 來,對外交流與國際交往越來越頻繁,英語學習也漸漸占據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向英語是或者不是第一語言的人進行英語教授的過程就是英語教學。在傳統英語教學 中,包括單詞的語音、拼寫、含義,詞組的搭配、用法以及語法的形式和結構。英語教學 涉及多種專業理論知識,包括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詞匯學、句法學、文體學、等內容。 '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渠道之一。而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語法翻譯法使用最為 普遍。
英語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漸進、持續的過程。在當今全球化的社會中,各 國對外交流與國際交往卻來越頻繁和密切,對于第一語言無論是不是英語的人來說,英語 教學都十分重要。
(三)小學英語角色扮演
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是一種實踐性的活動,是指兒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通過模仿、 想象將扮演角色的角色以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通過設置情境,指導學生有組織地扮 演情境中的角色,進而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發展。「角色扮演教學法具備教育性、交互 性、游戲性等基本特征,實施角色扮演活動時需要兼顧到這三個特性。[陳自鵬.中國中小學英語課程教材教法百年變革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5.] [:史智慧.角色扮演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7(15):67.] [ Brown, J. S, Collin. A&P. Duguid.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M].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9:62-65.
潘洪建.合作學習的知識基礎與實施策略[J].新疆: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6 (4) : 7.
Slavin. Cooperative Learning[M].New York:Long man,1983:192.
Slavin, R. E.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M]. MA: Allyn and Bacan, 1990:13-15.
Tripp, R. The international Treasure of Quotations[M]. Hamondsworth,1976:39.
布魯納著,魏志敏譯.有意義的行為[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42.
林立.小學英語教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岀版社,2012:1 &]
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是一種交際活動,在活動中以真實生活中的角色為模型,根據教學 內容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讓學生用英語表達角色所要求的內容和文化,模擬教學素材中 的故事情境。在小學英語角色扮演中,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根據角色的性格,用自己的神 情、英語語言、肢體動作,表現出該角色在此情境中可能發生的行為。這也是對現實生活 的模擬。
二'角色扮演的理論基礎
(一)情境認知理論
情境認知理論強調知識、學習和智慧的情境性,認為學習應該與情境化的社會實踐活 動結合起來,知識不可能脫離活動情境而抽象地存在。情境認知賦予學習以意義,促進知 識向日常生活情境的遷移。“知識只有在其產生與應用的情境中才有特定的意義。知識不 是孤立的,學習知識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置身于相應的情境中。” 3知識的學習最好通過創 設一定的情境來實現,知識正是在情境中得以運用,才能發展。
對于向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四年級學生而言,創設情境,營造適宜學生學習語言的 環境是非常必要的。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往往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在課堂中注重情境的創 設有利于學生在積極的情境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消化知識。使用角色扮演就是創設情 境的一種。在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之前,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相關圖片、音頻,并運用各種 道具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創設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能使學生發揮扮演的潛能,從中 獲得英語學習的樂趣。
(-)合作學習理論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以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替代教師主導教學。在這種教學策略中,
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學習者在討論與對話中交換意見、共同學習,共享知識,建構知識,培 養探索精神與合作能力。'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都要有作為本小組成員的認同感,每個人 都必須全力努力,小組的目標的達成不能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努力,小組成員應該相互幫助、 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務。個體必須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小組活動中,而對于那些不愿意參 加小組活動的,性格相對內向,往往能力上不能得到鍛煉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注, 不要忽視皮革馬列翁效應對學生產生的作用。要在班級明確獎懲體系,要讓每個孩子在表 演時都能有話可說。2
小學生在進行英語角色扮演時所遵循的分組原則應該是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在合作 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能夠提高,甚至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能讓他們相互 尊重與信任。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時,每個孩子都認識到自己與小組間其他成員是同舟共 濟、榮辱與共的,這樣在表演時他們會既依賴自己的努力也希望小組成員能夠表演的好, 大家會齊心協力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在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組員間承擔著共同 的責任并且相互依賴,為完成好角色扮演而齊心協力共同努力。
三、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研究
(-)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角色扮演因為能學到不同的故事、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了解、能夠幫助糾正發音、 容易記誦等特點受學生歡迎。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角色扮演法,學生更加期待課堂,在 課堂中能更加主動地學習,更容易參與到課堂中,課堂變得更豐富生機。在課堂上學生參 與表演或者欣賞表演,學生都是課堂的主人,學生親自感知和學習到的知識更加難忘。上 課時認真表演,作為觀眾的學生在表演結束后也會積極地給予自己的意見。每個學生都有 機會表達,每個學生也都可以向其他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小學生喜歡表演,喜歡小組合 作,通過角色扮演他們能夠享受課堂,而不是枯燥地聽講。
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活動能讓小學英語課堂變得有聲有色,Emile Zola在《我的仇恨》 中談及他的作品:“如果你問我到這世界要干點什么的話,我會說,我是一個藝術家,我 生來就是要讓生活變得有聲有色。”"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小學生可以依托教材上的故事這 一腳本,和學習伙伴在完成編排后將故事呈現給大家,他們可以各抒己見不必有所保留,倘 若坐在座位上觀看的孩子們能領悟到表演者的內涵并且情不自禁地響起掌聲,那么角色扮 演也就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布魯納說:“對學習材料產生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刺激。興趣
能夠提高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初學者來說,應該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 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對小學生而言,在培養學生初步的交際能力的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孩子能接受的語境, 讓學生在所創設的情境下的語塊(chunks)中,靈活選用不同形式的角色扮演幫助學生學習 和應用語言。Horace Mann說:“一個沒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I帀,就像一個只知道敲著 生鐵的鐵匠。”'角色扮演教學中,學生針對老師布置的資料內容主動熟悉教材,翻閱資料, 積極思維,反復排練,根據教材靈活地選擇恰當形式的扮演不但延長小學生集中注意力時 間,也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英語角色扮演法突破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給學生帶來 了新的刺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表演欲。傳統的 英語教學方法往往是翻譯法,教師講,學生聽,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特別是中低年級 的學生來說無法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而角色扮演法正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符合其活潑好 動、充滿求知欲和表演欲的特點,學生能在角色扮演的練習中獲得新鮮感、滿足其表演欲, 從而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改變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英語學習是一種具有很強實踐性的語言學習。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的聽、 說、讀、寫能力,初步形成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任務。 2傳統的英語課堂往往由教師主導,教師說什么,學生做什么,不能很好得體現學生在課堂 中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即聽、說、讀、寫方面的發展。而角色扮演 是一種模擬現實情境的活動,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根據一定的情景和要求,根據文 本內容體會人物情感和情境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與創新意識,把在那種情境下可 能發生的事情用自己的神情、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出來。小學生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 喜歡模仿,角色扮演可以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使他們能夠積極參 與進英語學習,讓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 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英語素養、交際能力,還有助于知識的遷移,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英語角色扮演將學生“機械記憶、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轉變為“樂于探究、勤 于合作”的方式。合作學習很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強調學生在扮演過程中的人際互動。角 色扮演給小學生創造了一個愉悅的環境,學生們不再忙于應付課堂中的“聽”和“答”, 他們在與學習伙伴編排話劇的過程中分配角色,自導自演,以學為樂。寓教于樂型的戲劇 表演是寓教于樂的活動,我們在扮演活動中承載使命,享受快樂,因為戲劇本身就意味著 快樂。[ Russell Jones, Dominic Wyse. Creativity in the Primary Cui'riculum[M].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Through Beijing International Rights Agency,2007:130.] [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 •教育科學,2004(6) :29.] [李吉林.為兒童快樂學習的情境教學[J] •課程•教材•教法,2013(2)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岀版社,2012:3.]
大部分學生能夠在英語角色扮演中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角色扮演轉變了傳統英語 “讀讀背背”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能夠親身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促進其英語 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在經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中慢慢生長起來的。學生將自己掌 握的知識或者能力進行整合而表現出來,學生通過自己課前的預習準備或者課上小組間的 交流討論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得到促進,使得 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也會自己去查閱或者詢問同學,在課堂上對于教師和 同學所提出的問題也會進行思考,問題的生成是有效教學的表現,正說明了學生進行了有 效的學習。
(三)增加合作交流,培養交際意識
相較于高年級的英語課文,小學四年級的課文內容往往以對話為主。在角色對話的過 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一種交流與合作的關系。由于角色扮演的需要,小組成員之 間需要進行溝通與合作,在練習排練的過程中,組員之間必須進行協調和交流,其提高了 學生的交流意識。
角色扮演“不僅能夠使學生體驗別人的生活,感受他人的所思所想,還能在扮演過程 中反思自己的行為,審視、觀察自我。” ?學生通過表演,通過塑造角色來體會角色背后的 文化和世界觀,因此角色扮演絕不是毫無意義的模仿與表演文中人物的形象。在角色扮演 的過程中,作為扮演者的學生將在扮演過程中經歷反思的過程:如果自己是扮演的角色會 怎么想、怎么做,如何表達他們的內心思想、如何用英語表達交流等等。通過角色扮演, 學生可以體驗到一些自己熟悉的角色,如自己身邊的朋友、家長、教師的角色,同時還可 以體驗到自己未經歷過的角色,比如小動物、警察、醫生等等。而且參與角色扮演的學生 往往是自己的同班同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扮演者的心理負擔。除此以外,在這樣 的交流與合作中,扮演者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取他人之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在與同伴的 交流與合作中,可以發現他人的優點與不足,自己就可以學習他人的長處,以及彌補自己 在角色扮演中暴露出的不足。“學生扮演或擔當了角色,就由'本角色'變為'他角色', 會立即融入到相應的角色中去,學習動機得到強化。”彳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 性以及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次數,從而培養其交際能力,有利于增加學生之間 交流與鍛煉的機會。
(四)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注重知識的灌輸,教學方法以講授法和翻譯法為主,教學方 法單一,難以激發學生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小學生往往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 新事物,傳統的英語課堂會扼殺他們表達交流的意愿,導致“啞巴英語”。而在角色扮演 的過程中,學生才可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活潑好動、充滿好奇 心的特點,充分參與進角色扮演中,在與生生扮演交流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 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往往主動投入、積極參與,主動表達與交流,并從中獲得滿足感 和成就感。對于缺乏英語語言環境的小學生來說,角色扮演是一個學生間相互交流、展示 自我、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良好方法。在整個課堂中,教師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了學生, 課堂不再是傳統的教師的教授與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育人目標發生了改變,由育“學會 知識的人”轉變為“學會學習的人”;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由“被動學”轉變 為“主動學”。《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英語的總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語 言運用能力」其中就包括口語表達能力。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角色扮演不僅能夠提高學 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促進學生的交際能力,同時也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語 言氛圍,促進其口語表達能力。
第二章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調查
—'調查設計
(-)調查對象
本文的調查對象是揚州市S小學四年級的120名學生和5位小學英語教師。四年級在 小學階段屬于由低年級向高年級轉型過渡階段,學生的身心會岀現比較明顯的變化:記憶 力由機械記憶逐漸過渡到以理解為基礎的意義記憶、思維也逐漸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 輯思維過渡;個人情感由易變性向穩定性過渡,四年級是小學階段培養學習能力、培養塑 造學生情感的關鍵時期。
本研究采用紙質問卷形式對揚州市S小學四年級進行抽樣調查,每班隨機發放30份 問卷,當場收回。回收樣本能基本反映當前角色扮演在小學四年級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情況。 筆者隨即抽取五位教師進行訪談,每位教師的年齡、學歷、任職時間都不相同,以下為五 位教師的基本情況。
表2被訪談教師基本情況
教師 性別 年齡 教齡 學歷
A教師 女 35歲 11 本科
B教師 女 43歲 20 本科
C教師 女 37歲 13 本科
D教師 女 34歲 7 研究生
E教師 女 30歲 6 本科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為了深入了解角色扮演在小學中的應用情況以及保證本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筆者 設計了學生調查問卷,旨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現狀,包括角色 分配、教師參與情況、扮演材料來源、扮演時間、教師評價的情況,使本研究更加充實、 更加直觀。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16份,回收率為96.7%。
2.結構式訪談
筆者抽取S小學五名英語教師對其進行個人訪談,使用設計好的“小學英語角色扮演 教學現狀(教師訪談)”分別對五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訪談,訪談內容包括英語教師對角 色扮演法的理解、扮演方式的選擇、師生參與情況以及教師對學生角色扮演的評價情況, 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教師對于角色扮演法的認識、應用情況,以及教師在運用角色扮演所 遇到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
3.課堂觀察
為體現本研究的客觀性與具體性,本研究還采取了課堂觀察的方法。筆者利用實習機 會,從9月10日到11月3日進行觀察與記錄,其中涉及到角色扮演類型的英語課堂一共 有12節,對課堂上角色分配情況、扮演時間、扮演方式、教師的指導與參與、教師的評 價內容與方式進行了觀察與記錄。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英語教師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解
教師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解深入與否首先影響著角色扮演是否能夠順利開展。為了了解 教師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解,我進行了如下訪談。
訪談問題1:老師您好,我想就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向您了解一下。請問您在教 學中是否喜歡運用角色扮演?
A教師:比較喜歡。
B教師:分年級而論吧。一般中低年級更適合使用角色扮演法進行教學,高年級也可以適當引入, 但時間不應太長,小學高年級應該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主。
C教師:一般,以對話為主的課文會運用得較多。
D教師:我比較喜歡。
E教師:還比較喜歡,用得比較多。
通過對五位教師的訪談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都是比較喜歡使用角色扮演法的。其中一 位教師提到會分年級而論,認為中低年級更適合充滿趣味的角色扮演法,而高年級則要更 注重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還有一位教師表示以對話為主的課文會比較多地用角 色扮演法。可以看出教師對角色扮演法比較熟悉,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比較普遍。
訪談問題2:請問您認為在課堂中使用角色扮演的意義是什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更 好地理解知識點?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還是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A教師:通過角色扮演能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B教師: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C教師:讓學生更快記住課文以及新句型,以及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新授的知識。
D教師: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對新單詞、新句型的記憶,考試考得更好。
E教師:為了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主要是就是聽、說的發展。
根據教師的訪談回答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使用角色扮演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 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更快掌握所學知識,能夠在考試中考得更出色。只有一位教師表示 使用角色扮演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小學英語中,即聽、說的英語交際能力,還 有兩位教師表示角色扮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訪談中可以看出,教師使用角色 扮演法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多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提高學習成績。
(-)角色扮演的材料來源
角色扮演的材料可以來自課內,如課本中的故事,也可以來自課外,如經典的童話、 電影、舞臺劇等。
表3 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材料來源匯總表
調查內容 選項 百分比
角色扮演材料來源 課文中的故事(如Story time) 95.12%
老師選的故事 3.25%
自己選的故事 1.63%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95.12%的學生選擇了 “課文中的故事”這一項,3.25%的學生選 擇了 “老師選的故事”,1.63%的學生選擇了 “自己選的故事”。表明角色扮演的材料往 往都來自于英語課本,教師很少自選或讓學生自選角色扮演的故事,比如英語短劇、電 影等等。筆者在實習階段也觀察到幾乎所有角色扮演的內容都來自于課本上,幾乎沒有 教師會發掘課外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下扮演片段的扮演內容來自于譯林 版小學英語四年級課本。
場景:Liu Tao, Mike, Yang Ling, Helen在Mike家中討論玩具汽車與貼紙。
(四位學生上臺表演)
四位學生積極地走上臺。老師指導站位,讓Mike和Liu Ta o走到中間表演。
Mike:(自豪的語氣,抬著手假裝指著自己的玩具汽車)Look at my toy cars.
Liu Tao:(對著 Mike) They're nice. How many cars do you have, Mike?
Mike:(幡頭晃腦的)Thirteen.
(兩個男生走到一邊,兩個女生上臺)
Yang Ling: Do you have any toy cars, Helen?
Helen:(搖手)No, I don't.
Yang Ling: What do you have?
Helen: I have some stickers.
Yang Ling:(兩手握在一起,期待的樣子)Can I have a look?
Helen: Yes.(拿出準備好的貼紙)
Yang Ling:(驚喜的語氣)They1 re very beautifiil. How many stickers do you have?
Helen: I have fifteen stickers.
Yang Ling: Can I have one?
Helen: Sure.(遞給 Yang Ling —張貼紙)
這段角色扮演材料的來源是四年級課本上的Story time部分,教師運用了完全控制式 角色扮演類型,角色的語言、道具等都是提前設計好的。在筆者的實習過程中也發現,在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幾乎所有角色扮演的材料都來自于英語課文,很少有教師會讓學生 扮演課外的內容,例如英語電影中的片段、英語舞臺劇、英語課外故事等。
(三)角色分配
角色分配是否合理對學生參與角色扮演的積極性以及角色扮演的開展有著重要影響。 為了了解角色扮演中角色分配的情況,我進行了如下調查。
表4 小學四年級角色扮演中角色分配情況匯總表
調查內容 選項 百分比
角色扮演中角色分配情況 老師分配 29.31%
自己分配 36.21%
看情況 34.48%
從調查中可以得出,角色扮演活動的角色分配往往由學生自己進行,有時會看情況或 由教師分配。根據筆者的課堂觀察,教師在分組時往往直接按照座位的順序進行劃分,相 鄰的3-4個學生為一組進行表演。大多數教師分完小組后,角色分配都由學生自己完成, 學生也往往按角色性別來選擇角色。例如在Unit 3 How many?中總共有4個角色,分別是 兩個男生Mike和Liu Tao以及兩個女生Helen和Yang Ling。如果組里是兩男兩女,男生 則選擇男生學生,女生選擇女生角色。如果不是這樣,學生們再進行調劑。在角色分配有 沖突矛盾時,教師也會給予幫助。同時,在學生角色表演的過程中,筆者觀察到英語水平 較差或性格較內向的學生往往選擇臺詞較少的角色,臺詞較多的角色往往由性格相對活潑 或英語水平比較好的學生承擔。在英語角色扮演的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普遍比較高,大 部分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在角色扮演過程中,通常3-4人為一組,學生能夠抓緊時間排練 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參與度比較高。
但根據筆者的課堂觀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表現積極的往往是學習成績較好,性格較 外向、善于表現的學生,甚至有個別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被老師忽略了,他們往往甚至都 不參加角色扮演活動,而默默坐在座位上低著頭或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看其他同學的表演。 教師在巡視全班角色扮演的準備情況時,也忽略了這些學生,沒有進行指導,而只將目光 集中在表現活躍的部分學生身上,邀請他們進行角色表演,忽視了其他內向或英語水平不 太好的孩子。在邀請學生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往往只能邀請2組左 右的學生進行扮演,而更多的學生沒有機會進行表演,而只是作為觀眾靜坐在位子上。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在角色扮演活動中的興趣和參與程度,我向英語教師展開了以下 訪談。
訪談問題3:請問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您覺得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是否有所提高?
A教師: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有提高,但最積極的一直都是幾個平時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
B教師:大部分學生對角色扮演都挺有興趣的,小部分同學積極性不高,部分學生由于害羞,不敢 上臺表演。
C教師:大部分學生的參與度都有提高,但平時成績優秀的學生參與度更高些,后進生積極性沒有 特別大提高。
D教師:我覺得大部分學生都挺喜歡角色扮演的,興趣比較大。
E教師:絕大多數學生的參與度都有一定程度提高,個別英語水平不大好的學生參與得比較少。
通過對教師的訪談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參與進角色扮演,學習興趣較濃厚, 但值得注意的是,最積極的往往是一小部分學習較好的學生,個別后進生的學習興趣沒有 顯著提高。而作為教師,在課堂中應該關注全體學生,如何提高英語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 的積極性是教師更要關注和思考的。
(四)角色扮演時間
小學課堂往往只有40分鐘,角色扮演時間的長短也影響著能夠進行表演的學生的組 數。
表5 小學四年級角色扮演時間匯總表
調查內容 選項 百分比
進行角色扮演的時間 0-5分鐘 56.63%
6-10分鐘 39.12%
其他 4.25%
從關于角色扮演的時間調查可以看出,超過一半的學生選擇了 “0-5分鐘”,39.12%的 學生選擇了 “6-10分鐘”,不足百分之五的學生選擇了 “其他”,填寫了 10分鐘以上。由 此可見,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時間通常不長,根據實習階段的觀察,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 時間往往在5分鐘左右。
筆者還通過課堂觀察發現,課堂中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時間都不長,學生練習的時間 往往只有1-2分鐘,教師往往也只請2組學生左右的學生進行表演。以下是揚州市S小學 四年級某次角色扮演的教學片段,筆者記錄了角色扮演實施環節所用的時間。
(T represents the English teacher; S represents the whole students)
T:Now lefs act out this story.Five students work in a group.(教師走下講臺進行分組)
T: Okay, you can start.
(Students practice for about 2 minutes)
T: Which group wants to have a try? You group, please.
(A group perform for about 1 minute)
T: Very good! Tracy's English is very fluent!You group, have a try!
(Another group perform for about 1 minute)
T: Well don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performance?
SI: Their act is very natural.
S2: They can speak English very fluent.
(Evaluate for about 1 minute)
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總共時長往往是5-7分鐘。而在譯林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中,各個學生有不同的水果要進行展示并相互對話,在非完全控制 式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發揮自己擁有什么水果并詢問他人,教師就無法控制 對話的內容與時間。這樣一兩組角色扮演的時間較長,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便不得不 只能邀請有限的幾組學生,而更多的學生只是作為“觀眾”靜坐在座位上觀看其他學生的 表演。
(五)角色扮演方式
角色扮演的方式影響著教學效果也影響著學生參與角色扮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 教師需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角色扮演方式。
訪談問題4:那么您一般采取什么類型的角色扮演活動?
A教師:我經常使用完全控制式角色扮演類型。
B教師:我主要在單元的第一課時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經常使用半控制式和半自由式角色扮演 類型。
C教師:我一般采用完全控制式角邑扮演類型。
D教師:完全控制式、半控制式,半自由式、完全自由式,每種角色扮演類型都應用過。
E教師:通常情況下采用完全控制式角色扮演類型。
根據問卷結果和教師的回答可以看出,完全控制式角色扮演類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中使用頻率最高,大部分教師只使用一種角色扮演類型,只有一位教師表示每種角色扮演 類型都用過。可以得出大部分英語教師對角色扮演比較熟悉,但對角色扮演類型及其使用 理解并不全面。
訪談問題5:針對不同的課文,您會經常改變角色扮演的類型嗎?
A教師:很少會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改變角色扮演方式。
B教師:不會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改變角色扮演方式,一般情況下只用固定的方式進行角色扮演, 這樣學生都比較熟悉,組織起來也比較簡單。
C教師:基本上不會改變角色扮演類型,大部分情況下只用一種類型,就是完全控制式角色扮演。
D教師:會根據教材的不同經常改變角色扮演類型,課堂教學效果會更好。
E教師:偶爾會改變,會在課堂上嘗試使用不同類型的角色扮演方式。
從訪談中看出,很少有教師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改變角色扮演類型,只有一位教師 表示會根據教學內容改變角色扮演類型。其他四位教師有的表示不會改變角色扮演類型, 有的教師則表示偶爾才改變。有的教師因為對角色扮演類型不了解,有的可能因為怕麻煩 不愿意隨著教學內容的改變而轉變角色扮演類型而導致角色扮演類型的單一。一成不變的 角色扮演形式可能會讓學生失去新鮮感和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是需要教師在實施角色扮演 過程中注意和思考的。
為更好地了解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筆者進行了課堂觀察,在這里呈現 課堂中最常見的完全控制式和半控制式角色扮演教學。
1.完全控制式角色扮演教學 以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第一課時為例
地點:揚州市S小學
時間:2018年9月20日上午10:30
班級:四(1)班
(1) 應用分析
教學目標:
a.能聽懂、會讀、會說單詞a banana, a grape, a mango;復習水果類單詞an orange, a peach, a pear, an apple o
b.能聽懂、會說、會讀、會運用句型Do you have...?并且會用Yes, I do.和No, I don't來 回答。不斷使用所學句型,在運用中加深理解且熟練表達。
c.讀后環節,引導學生仔細聆聽錄音、準確模仿朗讀,并嘗試角色扮演,從而幫助學 生掌握相對標準的語音語調,形成語感。
d.通過合理安排過中秋的做水果沙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準備,現場調配的能力; 多種學習活動的開展,也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開展預測,想象等多元思維的過程。
學生基礎:
學生有了部分水果類詞匯的積累,對an orange, a peach, a pear, an apple有較好的掌握, 又是學生熟悉的水果類話題,在節日中做水果沙拉,也有著類似的經歷,所以話題比較貼 近學生生活。
(2) 準備階段
情境創設:
此文本展現了老師與學生在聚會中制作水果沙拉的場景:Miss Li要和學生們一起制 作水果沙拉,于是,Mike, Liu Tao, Su Hai等同學拿出自己帶來的水果,進行展示與交流, 呈現了本單元的句型。文本要求學生能掌握詢問別人是否擁有的問句及答句,初步感知T have .../Do you have...?"等句型,詢問他人是否擁有,并邀請某人一起干某事。
(T represents the English teacher; S represents the whole students)
T:You should watch carefully and think carefully. And please do not interrupt the performers at will. You can put forward your views after the performance.The performers, please perform boldly.
S: Okay!
T: Now I will give you one minute to prepare your 'fruit'.
S: Yes!
(Play the background music)
在教授完新課并朗讀完課文后,教師闡述了角色扮演活動的規范要求,要求臺下觀看 角色扮演的同學要認真觀看,仔細思考,不能隨意打斷表演者,表演者出錯的部分,可以 在表演結束后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對于表演者,教師積極鼓勵其大膽地進行表演,只 要有勇氣站在舞臺上就是最棒的。接下來給學生一分鐘準備表演道具,即學生自帶的水果 以及自己畫的水果,并利用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為角色扮演奠定輕松活潑的環境氣氛。
角色扮演內容完全來自于課文。除此以外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了學生更好地 掌握新句型,在角色扮演之前通知學生根據內容自行準備表演道具,并且提出表演時要脫 稿的要求。
該課文中共有七個角色Miss Li, Su Hai, Yang Ling, Wang Bing, Mike和Liu Tao,其中本 篇課文的主要角色是五名學生Su Hai, Yang Ling, Wang Bing, Mike和Liu Tao,其次是老師 Miss Li»教師分配角色扮演的小組,表演小組由五名學生組成,教師扮演Miss Li的角色。
師生示范表演:
(T represents the English teacher; S represents the whole students)
T: Karry, could you act with me?
Karry: Yes.
T: I have a pineapple.(假裝展示菠蘿)
Karry: I have a mango and an orange.(假裝展示芒果和橙子)
T:(假裝拿著兩個蘋果)Do you have any bananas, Yang Ling?
Karry: No, I don't. I have some grapes.(假裝拿著葡萄)
教師與一位英語能力較好的學生進行了本課前兩幅畫的示范表演,給其他學生一個指 導,能夠讓其他學生更明確接下來的活動,有利于調動接下來角色扮演的活動氣氛。
之后學生有2分鐘左右的小組自由練習時間,教師也會走下講臺進行巡視和指導。大 部分學生投入專心、積極表演,教師則對單詞還不是很熟練的學生進行指導。表演小組為 兩個小組,小組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一名性格也比較內向,角色由學生自行分 配,但學生總體分配的原則是女生扮演女生角色,男生扮演男生角色,其次根據組內學生 英語水平、性格特點進行調劑,教師會鼓勵讓英語水平不太好的學生也有更多機會說英語。
(3)實施階段
Warming up:
(T represents the English teacher; S represents the whole students)
T: We have read the story. Do you like this story?
S:Yes!
T: Do you bring your fruit today? (S: Yes!)
T: Great. Now five students work in a group and let's act out this dialogue.
(Play the background music)
場景:Liu Tao, Mike, Yang Ling, Su Hai和Wang Bing準備做水果沙拉,他們在討論各 自擁有的水果。
Liu Tao: I have a pineapple.(展示手中畫的菠蘿)
Mike: I have a mango and an orange.(展示手中的芒果和橙子)
(Su Hai 和 Yang Ling 上場)
Su Hai (手中拿著兩個蘋果):Do you have any bananas, Yang Ling?(手中拿著兩個蘋 果)
Yang Ling: No, I don't. I have some grapes.(展示手中畫的葡萄)
(Su Hai 和 Wang Bing 上場)
Su Hai: Wang Bing, do you have a banana?
Wang Bing: Yes, I do.(拿出香蕉)Here you are.
Su Hai: Thanks.
(教師和全體學生共同上場)
Miss Li: Let's make a fruit salad.
Students: Great!
(拿出畫的水果沙拉)
Su Hai: Look at our fruit salad!
Students: How nice!
(4)評價階段
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performance? Do you like them?
S: Good; But...
T: I heard some different sounds, now I will invite some of you to express your points. Karry?
Karry: I think their performance is good, and their body language is very nature.
T: I think so. Some of their spoken language is very good, and they are able to depart from the text.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m. Anyone else?
Tracy: Their performance is wonderful and their language can be more fluent.
T: Yes. Anyone else?
Kitty: Their performance is wonderful. Liu Tao's and Wang Bing5s action are very active.
T: Okay. Your performance is excellent, and your advice is very helpful. I think their performance is wonderful, their body language, action and spoken English are all better than before.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m. Every time makes little progress. Do you agree?
S: Yes!
在角色扮演實施的過程中,可以看出角色扮演很受學生們的歡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 教學方法。
第一,此次角色扮演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在學習這一課之前,學生 對一些水果詞匯已經有所積累,并且部分同學已能初步地運用have來表達自己有什么。但 對“Do you have..."的一般疑問句的用法并不熟悉,因此通過角色扮演融入角色能深入了 解這一用法。第二,角色扮演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交際能力。在小組練習階段,學生們 自己分配協調角色,之后互相配合進行對話練習,相互幫助、相互指導。在與小組成員合 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交際合作能力也有所提升。有一些比較內向或英語能力不是很好 的學生在表演之前比較緊張,可是到了表演的時候就能夠進入表演,一旦進入角色,說話 也流利了。第三,角色扮演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堂上學生參與表演或者欣賞 表演都是課堂的主人,相比起傳統模式的教師教,學生聽,這樣充滿生機的課堂更受學生 們的歡迎,整個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第四,在此次角色扮演中,教 師不僅是組織者的角色,還積極參與了參演,與學生進行互動,有利于增加與學生的交流, 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
但在角色扮演之后,該教師缺乏對文本的深度挖掘,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的滲透 沒有做到。在此文本中,學生和教師共同運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了一個水果沙拉,教師在扮 演結束后應滲透創新的重要性,聯系學生自身,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勇于探索。此外,在 評價階段該教師缺乏評價的標準,只是按照自己和學生的感覺來進行評價角色扮演過程中 扮演者的表現,不利于扮演者和作為觀眾的學生進行下次角色扮演的改進。在角色扮演的 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表演,還要關注知識的教學,同時要堅持發展性評價,注重評價 內容的多樣性,激勵學生學習。同時還要注意情感的滲透,注重對文本的挖掘,讓學生走 出課文,聯系自身進行拓展加工,真正內化課文中的知識與情感。
2.半控制式角色扮演教學 以Unit 41 can play basketball第一課時為例
地點:揚州市S小學
時間:2018年10月9日上午9:35
班級:四(3)班
(1)應用分析
教學目標:
a.通過導入和交流自然展開話題,新授主要句型;在他人闡述自己會做的事后,可進 行贊揚“Cool!/You can…well.”當他人因不會做某事而表現出失望的情緒時,及時進行鼓 勵,女口 You can have a try.
b.基于生活經驗進入本課話題談論,借助圖片幫助學生整理歸納運動類詞匯;通過讓 學生看圖說話,介紹自己的運動愛好來談論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C.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熱愛運動。同時能主動表達自己擅長的體育 運動,并積極主動詢問他人擅長體育運動,能積極鼓勵他人。
學生基礎:
學生對一些運動詞匯已經有所積累,如“run, jump, swim”并且部分同學已能初步地 運用“can”來表達自己能做什么。但對“carft” 一詞以及一般疑問句的用法并不熟悉,所 以需要通過本節課來深入了解。
(2)準備階段
情境創設:
本部分的場景是在學校籃球場上,Liu Tao在看Wang Bing和Mike打籃球,其中Mike 籃球打得特別好。但Liu Tao不會打籃球因此感到沮喪,而Wang Bing和Mike則積極鼓勵 他,最后Liu Tao也會打籃球了,他感到非常激動與開心。
(T represents the English teacher; S represents the whole students)
T:Please watch carefiilly. And please do not interrupt the performers at will. You can put forward your views after the performance. Try to be able to go off script. Can you?
S: Yes!
T:(拿出籃球)You can use this basketball to perform.(學生開心躍躍欲試的樣子)
(Show the picture of playground and play the back ground music)
讓學生朗讀完課文,掃清生詞、新句型后,教師先闡述了角色扮演的相關要求,準備 好了表演的道具籃球,并明確要求每位表演者都盡量能夠脫稿。接下來給學生一分鐘準備 表演道具,并利用多媒體放一張學校操場的照片,同時播放背景音樂,為角色扮演奠定輕 松活潑的環境氣氛。角色扮演內容由教師主導,學生參與共同完成角色內容的編排。教師 根據這一單元的重難點,要求學生在表演中必須用到本單元的重點單詞和句型,讓學生在 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中掌握單詞和句型。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自行編排其他角色內容。由 于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水平有限,仍需教師的指導與更正。除此以外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情 況,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新句型,在角色扮演之前教師提出表演時要脫稿的要求。
該課文中共有三個角色Wang Bing, Liu Tao和Mike»Liu Tao是本篇課文最重要的角色, 他由不會打籃球轉變為會打籃球。他的角色可以分配給組內需要多鍛煉的學生,給其更多 說英語的機會。由于是半控制式角色扮演,還需要學生的自由發揮,需要學生自行想象Liu Tao會打籃球之后發生的情形。
教師分組后,角色由學生自由選擇。在進行選擇角色的過程中,筆者也發現學習優秀 和善于表現的學生往往選擇一些重要的角色,水平稍差的學生選擇的角色臺詞會比較少。
但教師會多多鼓勵內向、英語較弱的同學挑戰自我、多多練習英語。之后進行小組排練, 氣氛比較熱烈活潑,大部分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練習,教師走下講臺進行巡視指導,指導學 生不會讀的單詞以及角色說話的語氣等。
(3)實施階段
Warming up:
(T represents the English teacher; S represents the whole students)
T: We have read the story. Can Liu Tao play basketball at last?
S: Yes!
T: Do you like this story?
S: Yes!
T: Great. Now three students work in a group and let's act out this story.
(Play the background music)
24
圖2
場景:Liu Tao, Mike, Wang Bing在操場上打籃球。
(Wang Bing做投籃動作,Liu Tao在一旁看)
Liu Tao: Can you pay basketball, Wang Bing?
Wang Bing (投籃狀):Yes, I can.
Liu Tao: Nice!
(Mike 上場,Liu Tao 和 Wang Bing 在一旁討論)
Liu Tao: Can Mike play basketball?
Wang Bing: Yes, he can. He can play basketball very well. Look!
Liu Tao: Cool!
Mike (把籃球遞到 Liu Tao 手里):What about you, Liu Tao?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Liu Tao (喪氣的):No, I cant
Mike (激動的):Have a try, Liu Tao.
Liu Tao (投籃狀):Yeah! I can play basketball!
Mike, Wang Bing: Great!
Liu Tao: Now we can play basketball together!
Mike, Wang Bing: Yes! Let' s play now.
(三個同學開心地打籃球)
Liu Tao (指著 Mike) :You play basketball so well! Can you teach me?
Mike: Yes!(對著其他兩位同學)We can play basketball together in the following days!
Liu Tao, Wang Bing: Good idea!
(4)評價階段
T: Grea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perfbimance?
S: It is very good./ Interesting...
T: Which one is the best?
S: Liu Tao/ Mike/ Wang Bing.
T: I heard some different ideas. Let's talk about their performance.
Mary: Liu Tao dares to overcome himself to play and speak naturally. His English is very fluent, too.
T: Yes. Liu Tao^ performance is very excellent.
Betty: Wang Bing makes a great progress now. And he has more actions in the performance.
Max: Mike's English is very fluent. His body language is rich, too.
T: Yes! So let's applaud their progress. Liu Tao's language is more fluent and with less mistakes, I hope he can continue to work hard, others should study and make more progress in the following days.
T: Now let us distribute stickers according to their performances. Liu Tao: three stickers; Wang Bing: two stickers; Mike: two stickers.I hop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此教學案例為半控制式角色扮演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Unit 4 lean play basketba〃的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生活,主要講述了三個男生,Liu Tao、Mike、Wang Bing 三名學生在操場上打籃球的故事,該故事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難度適中,影響積極, 適合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良好的交際情境能刺激學生的交際意愿,從而提高學生角色扮演 的積極性。其次,在本節課中,學生對一些運動詞匯已經有所積累,并且部分同學已能初 步運用“can”來表達自己能做什么。但對“can't” 一詞以及一般疑問句的用法并不熟悉, 該教師在角色扮演之前幫助學生掃清語言障礙,進行必要的語言輸入,以便接下來進行的 角色扮演。此外,這樣的準備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緩解面對全班進行表演的緊張狀態。 除此以外,在角色扮演之前,教師還要考慮到了教材、教學道具和教學設備等因素。除了 可以運用真實的物品道具外,還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自己做道具,以激發學生參 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本節課中,主要的道具材料是籃球,在角色扮演中選用了真實的 籃球使角色扮演更具真實性。
角色扮演活動結束后,該教師首先對上臺表演的學生表示了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該教師堅持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組織學生進行評價與反思此 次扮演。積極鼓勵學生討論并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指出表演中的優缺點,充分體現學生 在角色扮演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在評價過程中,堅持激勵學生學習的原則,重視發展性評 價,從多個方面,如表演合作、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等多方面進行總結,做到及時反饋與 改進。但在評價階段該教師也缺乏評價的標準,只是按照自己和學生的感覺來進行評價角 色扮演過程中扮演者的表現,不利于客觀真實地評價學生的表現。
(六)角色扮演中教師的指導與參與
教師在角色扮演中往往作為指導者,有時也是參與者。為了了解教師在角色扮演過程 中的指導與參與情況,我進行了如下調查。
表6角色扮演中教師參與情況匯總表
調查內容 選項 百分比
教師參與情況 經常參與 1.22%
偶爾參與 35.23%
從不參與 61.86%
其他 1.69%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只有1.22%的學生選擇教師“經常參與”角色扮演,35.23%的學 生表示教師“偶爾參與”,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學生表示教師“從來不參與”。由此可見,大 部分情況下教師不作為參與者參與角色扮演活動,而往往只是作為角色扮演的指導者和組 織者。同時,為了更好地了解教師的指導和參與情況,我也對教師進行了訪談。
訪談問題6:感謝老師耐心的解答,我已經基本了解了角色扮演在課堂中使用的基本情況,那么學 生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您會參與嗎?請問您一般是作為指導還是表演者參與呢?
A教師:很少參與,我會站在一旁觀看學生表演,偶爾會引導忘詞或者表現失誤的學生,主要是作 為指導者。
B教師:基本不參與,主要是讓學生進行表演,我一般作為指導者和組織者對學生進行指導。
C教師:有時候會參與到學生的表演中,會跟學生一起表演,但一般選擇不太重要的角色,主要還 是讓學生發揮。
D教師:主要是作為指導者,指導學生如何在臺上表演更真實自然,以及學生的站位問題。
E教師:基本不參與學生表演,主要是把故事分配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去表演。
通過對教師的訪談回答可以看出,教師基本不會參與學生的表演,而是作為活動的組 織者和表演的指導者。小部分教師會選擇不太重要的角色,和學生一起參與進角色扮演 進行互動,但大部分教師依然是作為指導者。以下是關于小學英語角色扮演中教師指導 與參與的教學片段。
場景:Mr Green和學生們在教室中討論玩具動物。
(表演的四位學生積極地走上臺。老師扮演次要角色Mr Green并指導站位,讓大家走到中間表演°)
Mr Green:Look at these toy animals, boys and girls.(期待地看著學生)
Mike, Su Hai:(開心的)Wow!
(教師示意其他學生站到一邊,Yang Ling和Liu Tao站到中間)
Yang Ling:(自豪的)Look at this cat! I like cats.
Liu Tao:(鼓掌)It's cute.
(教師提醒SuHai上場,眼神示意臺下學生認真觀看)
Liu Tao:(對著 Su Hai) I like dogs. Do you like dogs, Su Hai?
Su Hai: Yes, I do.
(教師示意Su Hai下場,Mike-h場)
Liu Tao:(舉起玩具狗)Do you like dogs, Mike?
Mike:(害怕的樣子)No, I don't. I like pandas. TheyTe cute and fht.
(教師帶頭鼓掌,全班給予表演學生掌聲)
在該教學片段中,教師不僅作為角色扮演的指導者,也作為扮演者參與進了角色扮演 活動,在其中扮演了一個次要的人物角色,在扮演的開始階段起了一個帶頭作用,讓其他 學生對扮演有了一定的方向和自信。在之后的扮演中,該教師則主要作為指導者和組織者, 指導扮演者的站位等以及提醒臺下學生認真觀看以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
(七)教師對學生角色扮演的評價
角色扮演后的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其為之后的角色扮演指明了修正方向。小學階段 的評價要以激勵為主。為了了解角色扮演后的評價內容與方式,筆者進行了調查與教師訪 談。
1.評價內容
圖3教師評價學生角色扮演的重點
從該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選擇了 “語言表達"這一項,表明大部分教師比較注 意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其次“表演技能”和“語音語調”選擇的學 生比較平均。最后選擇“小組合作”的學生較少。可以看出,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重語言 知識的評價,相對較輕小組合作的評價。為了了解教師在評價中關注的重點,筆者進行了 以下訪談。
訪談問題7: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們的表現各不相同,您關注的重點是什么呢,語音語調、 表演技能還是其他?
A教師:主要關注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是否完全掌握了該單元的重點詞匯和句型,同時我也關 注學生的語音、語調等,是否創新,是否能夠在表演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
B教師:首先關注學生語言掌握情況,以及語言表達是否準確,還有就是學生表演的投入程度。
C教師:我主要關注學生是否能夠完整地把整個劇本表演出來;其次側重學生語言表達方面有沒有
錯誤,表情動作是否自然等,另外我還會關注小組中學生的合作情況。
D教師:側重關注學生是不是單純地機械背稿,還是很自然地投入整個表演中;另外還有學生是否 在表演中有表達生的錯誤;其次是學生的肢體動作、表情是否豐富自然。
E教師:我主要關注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學生的語音、語調、表情、動作。還有就是站位問題,我 經常會糾正學生的站位問題,輪到表演的學生我會提醒他們站到舞臺中間,其他等待表演的學生在舞臺 兩側。還有就是表演的時候要面朝觀眾,不能背對觀眾。
從上述訪談中可以看出,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接受訪談的五位教師對學生表演過程 中的關注重點各不相同,但都集中到語言的掌握情況,比如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語言的流 利程度等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方面,即對該單元知識性的關注。其中還有四位教師關注到 表演技能的方面,學生表演是否自然流暢、表演過程中學生的站位問題。只有一位教師提 到學生是否有創新,即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關注。
2.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是否合理也影響著評價的效果以及改進角色扮演的效果。
表7英語教師對學生角色扮演的評價方式情況
調查內容 選項 百分比
教師對學生角色扮演的評價 簡單口頭表揚 42.89%
方式 根據個人感受評價 48.21%
根據評價標準評價 5.25%
其他 3.65%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42.89%的學生選擇了 “簡單口頭表揚”,48.21%的學生選擇了“根 據個人感受評價”,只有5.25%的學生選擇了 “根據評價標準評價”。可以看出角色扮演結 束后,教師往往進行簡單的口頭表揚或者根據自己的感受來評價學生角色扮演過程中的優 缺點,往往缺少具體的評價標準。關于評價方式筆者也對教師進行了訪談。
訪談問題8:在學生們表演結束后,您會如何進行評價呢?
A教師:四年級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學生正好處于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因此我特別 重視對于學生的評價。對于學生評價主要包括精神評價與物質評價,比如表演完畢之后會說aExcellents Wonderful"等積極的評價,有錯誤也是先表揚之后才指出。同時對于每次表演的學生或者小組都會獎 勵一些東西,比如貼紙、小星星等。
B教師:表演結束后我主要側重表揚,等他們表演結束我會舉起大拇指說“ Great!”,表演好的小 組會讓全班掌聲鼓勵。小組之間不會做明顯對比,這樣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C教師: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吧,我主要會給予學生精神上的鼓勵,有時候會讓學生對表演 的學生或者小組進行評價。評價某組學生的表演時,我會問學生觀眾“Which one is the best? ”根據學 生觀眾的評價來給予一些小貼紙,根據他們的具體表現獲得不同的數量。
D教師:一般是口頭上的鼓勵評價,對表演好的方面會表揚一下,但是會適當,怕學生會驕傲。
E教師:我主要會釆取積分表揚制,根據小組不同表現進行加分,等到每周五下午的班會,會和班 主任一起對班里每個小組積分情況進行匯總,然后,進行物質獎勵,比如獎勵一些文具用品。
從以上訪談可以看出,教師評價的方式各不相同。大部分教師側重精神表揚,例如A 教師、B教師、C教師、D教師。還有的教師表示會進行物質方面的獎勵,例如獎勵小貼 紙、積分表揚贈送獎品。根據筆者的課堂觀察,在英語角色扮演結束后,教師往往簡單地 進行口頭表揚,如“Good! Excellent! Well done!”等。以下是某次小學英語角色扮演中評 價階段的教學片段。
(T represents the English teacher; S represents the whole students)
T: Very good. Do you like them?
S: Good; But...
T: I heard some different sounds. Nancy?
Nancy:Their body language is very nature.
T: Yes. Anyone else?
Kitty: Helen's and Alex's actions are very active.
T: Okay. Everyone's performanee is excellent, and your advice is very helpftil.Do you agree?
S: Yes!
在評價中,教師往往比較籠統地說“Good./Well done./Excellent! ”等詞進行表揚,往 往根據個人的感受進行評價,缺乏具體的評價標準,不利于學生進行改進。有的教師也會 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指出需要學習和不足的方面,如有些學生表演得很投入,肢體語言 較豐富,教師和學主往往都會更青睞。
反思是改進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關鍵環節,因此筆者關于如何進行合理 有效的角色扮演向教師展開了訪談。
訪談問題9:非常感謝老師能夠接受我的訪談,在此次訪談中我對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 用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對于進行合理有效的角色扮演,您有哪些建議呢?
A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決定是否進行角色扮演,沒必要扮演的就不要浪費課堂時間。適合角色 扮演的內容也要選擇合適的角色扮演類型,避免單一的扮演形式。
B教師:教師可以適時地參與進角色扮演中,扮演一個次要的角色,積極與學生互動,多和學生交 流,指導角色扮演活動的同時積極參與進來。
C教師:我認為角色扮演的內容應該更加豐富,除了課本上的內容還可以選擇課外的英語小故事、 電影片段等讓學生表演,學生應該會更有興趣。
D教師:教師自身要掌握多種角色扮演類型,根據教材進行選擇,并不是單純只使用一種角色扮演 類型,這樣時間久了學生就會逐漸失去新鮮感,導致角色扮演的效果比較差。還有就是對于學生的評價 方式多樣化,比如小組積分、獎勵一些食品等,這些小學生特別喜歡,同時很容易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 性。
E教師:可以增加角色扮演的頻率,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來選擇角色扮演類型。教師要組織不 同類型的角色扮演,吸引學生眼球,調動學習興趣。
通過訪談的回答可以看出,這對這個問題五位教師的理解各不相同,包括要改變角色 扮演類型、豐富扮演內容、注意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等方面。
第三章小學英語角色扮演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教師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解不深入
要有效地實施角色扮演活動,首先教師必須正確、深入理解角色扮演法。新課改對小 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是長流河。”這就要求小學英語 教師自己不僅要掌握英語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在其他各個知識領域有所涉獵和理解,特別 是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只有擁有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教師才可能在實際教學中游 刃有余地運用知識進行教學。從關于教師對角色扮演法理解的訪談中得出,大部分教師對 角色扮演法比較熟悉,但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解并不深入,只是憑借自己的教學經歷理解和 實施角色扮演,缺乏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作為實施角色扮演的支撐。教師對角色扮演 法的深入與否影響著角色扮演實施的效果,教師若對角色扮演沒有正確和深入的理解,則 會導致角色扮演實施的表面化和形式化。這就要求教師要將“終身學習”理念牢牢記在心 中,并堅持踐行。教師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解深刻與否首先影響著角色扮演是否能夠順利進 行。如果教師對角色扮演法理解不全面、不深入,又怎么談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 有效應用呢?最終會導致角色扮演活動流于形式而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角色扮演的內容拘泥于課本
在角色扮演素材選取方面,參加問卷調查的116份有效學生問卷中,幾乎所有學生都 選擇了 “課文中的故事”這一項。說明除了英語教材上的素材,很少有老師還會搜集其它 一些資料作為角色扮演的素材,比如經典的童話、電影和話劇等。有研究者指出,在目前 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角色扮演活動泛化和濫用、活動內容空洞、活動效果低下的現象。 |長此以往,由于學生學習需求的不斷擴大和學生好奇心的降低則會讓學生產生無趣感,角 色扮演內容的單調與貧乏會影響英語角色扮演實施的效果。
教材是教師進行日常教學的基本材料,也是小學課程內容的基本組成部分。在教學的 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適當地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會教教材。但 是在調查過程中筆者發現教師往往只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讓學生扮演課本上的 內容。盡管課本上的內容生動有趣值得扮演,但長此以往單一的角色扮演內容會讓學生漸 漸失去新鮮感,導致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除了課本上的材料以外,課外的英語短劇、 電影,這些適合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豐富有趣的材料往往被教師忽視。而且在小學英語 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更多地關注的基礎知識維度的教學,而較少地關注情感上的熏陶 和課外的拓展,因此角色扮演的素材多來自書本課文很少選自課外。
趙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1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9) :57,
(三) 學生的參與冷熱不均
根據筆者的課堂觀察,絕大部分學生愿意在課堂上和老師或者同伴進行角色扮演,只 有極少數的學生積極性較低。盡管學生對角色扮演活動的參與積極性是比較高的,但仍有 小部分學生對角色扮演的興趣不大。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積極性 高的往往是活潑好動、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布魯納表示:“表演這一建設性的行為可以 鼓勵人們充分發揮身體各部分的能動性,表演者通過大腦、肢體和語言的協調配合來傳達 各種意義和思想。” 1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剛開始進行角色扮演時,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普遍很高,幾乎全班同學都參與到練習表演之中,角色扮演的效果較好,接著老師會挑選 一兩組同學上臺表演。由于在有限的40分鐘內無法兼顧到每位同學,班級中只有兩到三 組學生得到了表演機會,更多的學生是作為觀眾在座位上靜坐著。
對使用角色扮演后,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是否提高的教師訪談中,A和C老師表示, 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最積極的往往是學習成績較好,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而其他學生, 特別是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則相對比較沉默。一般情況下,這一部分 成績優秀、表現積極的學生會成為課堂的主宰,而他們的優秀表現會讓其他學生更加沉默, 導致學生間的分化加劇。
兩位老師總體認為,英語課堂上的角色扮演對平時優秀的學生是有利的,而對于在平 常課堂上表現不突出的學生來說,他們本就興趣不高更不愿意參加扮演活動。在實習期間, 筆者利用課余時間對實習所在班級的學生進行了了解。對于喜歡英語學習的學生來說,他 們更愿意參加課堂上的各項活動,通過參加角色扮演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 獲得老師的贊賞。對于平常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且比較內向的孩子來說,他們是站在旁 觀者的角度上觀看其他同學的表演,他們覺得參加角色扮演的同學英語說得很好,自己不 及別人,再加上教師為了在既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也常常忽略這些學生,讓這部分孩子覺得 其他同學表演的好壞與自己無關,存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長此以往,班級的 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
(四) 角色扮演的方式過于單一
在關于角色扮演類型運用的教師訪談中,受訪談的教師大部分表示不經常改變角色扮 演的類型。而在問及教師上課采取什么類型的角色扮演時,被訪的大部分教師表示在課堂 角色扮演中完全控制式角色扮演和半控制式角色扮演使用頻率較高。雖然在小學英語課堂 上適時地運用角色扮演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師生在雙方互動中完成既定的 教學目標。但是頻繁運用單一類型的角色扮演會讓學生失去新鮮感,降低學生參與角色扮 演的興趣和積極性。
Bruner J.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M]. Harvard L'niversity Press, 1986:35.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往往充滿好奇心與表演欲,對新鮮事物充滿了熱情。教師在教學的 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教學內容改變角色扮 演的方式。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使用單一的扮演方法 會使學生喪失對角色扮演的興趣。角色扮演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活動,角色扮演充分調動 學生的身體各部分,讓學生從肢體到語言到認知、情感都融為一體。在小學英語教材中, 有大量的角色扮演素材如教材的Story time, Cartoon time部分,這些部分的素材有的充滿童 趣;有的貼近生活;有的包含道理,與小學生接受語言的規律是相契合的,同時也符合小 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常常采用這部分的內容作為扮演素材,設計并在 教學中實施角色扮演活動。角色扮演是要在學生對文本掌握的基礎上展開的,在實際的小 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若能熟練地運用教材,挑選合適的材料,讓學生在充分把握文本, 能夠正確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有創新地加入自己的想法把文本內容表現出來,這 樣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往。但教師也要注 意不能頻繁使用單一的角色扮演方法,否則角色扮演非但不能起到提高學生積極性、發展 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作用,而且還可能會使學生喪失新鮮感、降低角色扮演的積極性。
(五) 師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
在關于教師是否參與角色扮演的調查中可以看出,教師很少或基本不參加角色扮演, 而常常是作為表演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及組織活動保證活動的順 利開展。在教師訪談中,大部分教師也表示基本不參與角色扮演活動。結果表明在角色扮 演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與互動。根據筆者實習期間的課堂觀察,在小學英語 角色扮演教學中,往往是學生之間交流合作,教師幾乎沒有在活動中扮演角色與學生共同 表演,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比較少。即使有互動也是單一僵化的一問一答式交流。雖然 傳統的師生關系之間存在一定距離感,但在可以拉近師生距離的角色扮演過程中,這種疏 遠感也沒有完全被消除。在小學英語角色扮演中,從表演開始到評價環節,大多數情況下 都是教師在向學生發布指令,然后小組成員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缺乏了教師與學生之間 的互動交流,師生之間缺少親密感,當教師偶爾參與活動表演時,部分學生甚至會有點緊 張和不自在。教師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常常作為指導者或組織者的角色,忽略了師生之間的 交流與互動,不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發展以及對學生學習的激勵。
(六) 教師評價缺少標準
評價階段教師大部分采取口頭表揚的方式,根據學生們表演結束后教師如何評價的教 師訪談以及筆者的課堂觀察,教師在進行評價時往往籠統地說“Well done! Good! Perfect!" 等詞對學生進行表揚,大部分情況下依據個人感覺認為某位學生表現好或者觀眾學生認為 某位學生表演生動即為“好”,這種評價機制使得學生存在疑問,在評價階段注意力不再 集中,甚至筆者發現部分學生認為表演結束就結束,不會在意教師評價。有一位教師在評 價階段選擇給學生頒發貼紙,另一位教師選擇小組積分形式,這使得學生比較在意角色扮 演過程中的表演與他人給予的評價。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一些簡單的物質評價或者 對個人兩句具體肯定評價,能激發課堂的活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角色扮演類型 中評價階段是最后關鍵階段,需要對學生整體表現進行匯總,肯定其優秀部分,糾正錯誤 部分。但是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在進行角色扮演活動過程中,教師大部分集中在表揚,依據 自己以及學生的感覺進行判斷,缺少具體的評價標準,例如是否能夠脫離文本進行表演, 或表演過程中是否有感情、有創新,而且很少有教師具體指出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足,學生 觀眾對于這一部分也很少記錄表演中錯誤的部分,這一部分被教師與學生忽視,總是以單 一口頭鼓勵為主。
小學生具有極強的向師性,大多數孩子是很在乎老師對自己的評價的。關于英語老師 是如何點評角色扮演的調查中,選擇了重點點評語言表達的學生最多,其次是重點點評表 演技能,再次是重點點評語音語調,最后小部分學生選擇了重點點評小組合作。可以看出 教師對語言表達的關注最大,角色扮演中涉及的語言表達包括準確性和流暢性。關于學生 們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關注的重點是什么,在教師訪談中大多數教師表示都會關 注學生的語言表達是否正確,也就是語言知識。小學生是處于成長中的人,因此在學習過 程中學生難免犯錯,經驗告訴我們大部分知識的習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次次糾正 的基礎上才避免錯誤的再犯。但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沒有把具體的評價標準展示出來, 扮演結束后教師根據自己的感受來衡量學生的表演,缺少具體的評價標準可能導致學生因 此無法根據標準改進自己的表演。
二、小學英語角色扮演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學生心理負擔重
學齡兒童注意的形式往往是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過渡,他們的注意力時間往往是有 限的。較之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另一方面,
“'表演',即'角色扮演'要求學生們在扮演過程中把自己想象成文本中的人物,并且帶 著情感地運用自己的神情、動作去展現文本人人物的所思所想。”「學習興趣能夠激發學生 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因素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影響外語學習的主 要情感因素包括學習動機、個人特征、學習態度和焦慮程度等。'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往 往來自取得教師的表揚和激勵。
1陸海英.讓初中英語課堂閃耀"表演”的亮色[J].海外英語,2011(12):104.
'林立.小學英語教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出版社,2004:7.
根據筆者的課堂觀察,絕大多數的學生愿意在課堂上和老師或者同伴進行角色扮演, 極少數的學生表現出退縮的情緒,有的是由于自己性格的內向,有的怕自己表現不好被嘲 笑,有的則是由于英語能力較弱而不自信,產生心理負擔。目前,絕大多數學校一個班有 超過50名的學生,這種大班額教學的本身有一定難度,更為角色扮演活動的開展增添了 諸多不利因素。學生的參與度受制于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一堂課僅僅只有兩三組同學有 表演的機會,更多的學生成了看客,這極大地打擊了希望參加表演學生的積極性,在公開 課上,老師無暇顧及那么多舉手的同學,尖子生成了參加角色扮演的常客。漸漸地,英語 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不是一件充滿期待和樂趣的事情,而是變成了死記硬背的代名詞。對 于受不到關注的后進生而言,在上英語課時便會焦慮,更會產生心理負擔,對英語學習充 滿了倦怠。而且由于長期被動接受式的方式學習英語,降低了學生主動交流的意愿。害怕 自己發音不標準,擔心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被同學嘲笑,有些學生本身內向的性格等等, 都影響著學生對角色扮演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
兩極分化到了四年級已開設逐漸顯現,喜歡學習英語的同學除了充分利用課堂40分 鐘外,他們還會選擇在課外通過輔導班或者自學等方式進行提高,課外的學習讓他們在課 堂上變得更自信,更踴躍發言,老師的表揚也讓他們更期待學習英語。而對于不受老師關 注的后進生而言,他們本來就興趣不濃,再加上老師的不聞不問更是自暴自棄,不愿回答 問題,越來越不喜歡學習英語。如何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長善救 失,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教師傾向傳統英語教學方法
在傳統英語課堂中,教師往往采用講授法與翻譯法進行教學,實施起來方便而且有利 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知識從而提高其學習成績。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是激 勵學生學習,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括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 力。小學英語教師要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對教學目的有深刻清晰的認識, 他們也往往傾向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聽、說、讀、寫技能的培養應該是小學英語教學的 重要內容。課標只給出了小學階段在聽、說、讀、寫等方面應該達成的目標,但是并未規 定具體的內容,因此大多數小學英語教師常常采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聽、說、 讀、寫的發展。盡管實際教學情況中,也有很多教師會采用角色扮演法,但迫于應試壓力, 對書本知識緊抓不放,課文一課一背,單詞當堂聽寫,留給學生語言訓練的時間少之又少, 角色扮演活動也只流于形式,成了公開課才會搬出來的道具。傳統的考試評價制度是制約 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有效實施的因素之一。“目前,所謂的課堂教學大多一味地 追求形式的變化和考試的功利性目的,而缺乏對學生學習意義的促進,即缺失了對學生終 身發展的意義性的促進。” |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學校常常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 生是否優秀的標準,同樣,學生的考試成績也成了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標尺,有些學校開 展角色扮演教學只是形式上做樣子,選材多出自課本上Story time, Cartoon time這些考點匯 集的地方,更多情況下還是采取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
在學校課時安排上,揚州市S小學四年級幾乎每天都會有一節英語課,為了達到既定 的教學目標,小學英語老師大都會將課堂時間用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上。隨著課文內容的難 度不斷加大,教師必須要將知識點講清、講透,涉及到時態、語法等更要通過練習去鞏固。 為了讓孩子們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教師鮮有時間在讓孩子們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其 次,教師的教學任務重。每個英語教師擔負著幾個年級多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教師的時 間大多都用在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和批改上,同時還需將心思花在教學、科研上,教 師的確精力有限。學校考核往往基于學生的成績,目前的教育評價和考試制度要求教師們 將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以提升升學率為優先指標,為了在接受檢查時順利過關,教師只好讓 學生通過背書、做試卷等傳統教學方法鞏固課堂所學,以在考試中得高分。教師既希望學 生能夠開展諸如角色扮演這樣的活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又希望學生考試考高分。 因此,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并不容易。由此可見,制約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課堂開展的 因素有很多,隨著年級的提高,角色扮演的開展越來越少。因此,如何讓角色扮演在小學 英語課堂被合理利用,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教學效率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
(三)角色扮演法本身要求較高
角色扮演法作為一種綜合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實施要求較高,不能對所有教學內容和師 生都適用。
首先,在角色扮演活動中,不可能每一位學生都有上臺表演的機會。小學課堂往往只 有四十分鐘,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每次上臺表演的學生只能是班上的少數學生,大多數學 生只能作為“觀眾與聽眾”。如果處理不好其中的關系,角色扮演就可能為了 “教案”服 務,主角是教師,配角是學習優異的同學,其他大部分學生則淪為了 “群眾演員”。2如何 處理好扮演者和其他作為聽眾的學生之間的關系,讓作為聽眾的學生也能夠不失去學習的 積極性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需要繼續研究思考的。
其次,角色扮演法的有效實施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個好的教師要像演員那樣, 上了講臺就要能夠“進入角色”。因此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教學知識能力,還要有表演方 面的技巧,才能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像“導演” 一樣指導學生的表演。在與教師的訪談 中,筆者了解到雖然教師對角色扮演法比較熟悉,但對具體內容,例如角色扮演的類型則
郭元祥.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與方向一一兼論深度教學[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5(6):3. 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一一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教研,1997(9) :4, 了解較少。在角色扮演之前,教師不僅課前要有相應的準備,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小 學四年級學生的詞匯量并不是很大,其限制了學生的表達,有些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 擊。因此對于目前大多數小學英語教師來說,真正實施好角色扮演活動有一定難度。
最后,由于角色扮演活動的高綜合性特點,實施扮演活動需要各因素的密切配合。“角 色扮演法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講究趣味性、突出操作性,注重實效性,兼顧學理 性等。”,在實習過程中,筆者發現幾乎所有的角色扮演活動都在教室中進行,角色扮演法 所需的素材、道具和情境,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只能部分滿足,而不可能完全符合角色扮 演教學的需要。作為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教學方法,傳統的英語課堂很難完全滿足這幾方面 的要求,因為角色扮演既需要教師與學生的配合,也需要學生自身經驗與教學情境的融合, 因此在角色扮演給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田麗麗.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教育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2(6) :69,
第四章 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改進策略
一、 充實角色扮演理論知識
影響角色扮演是否能夠順利展開的關鍵之一就是教師對角色扮演的理解是否深入和 全面。教師只有對角色扮演法有了正確和較深入的理解,才有可能有效地實施角色扮演活 動。而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比較熟悉角色扮演教學法,但只了解有限的幾種角色扮 演類型,甚至有的教師只是知道這幾種角色扮演類型,還沒有真正了解,說明大部分教師 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解并不全面和深入,缺少關于角色扮演法的理論知識。作為教師,要樹 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完善自己,不僅要深化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不斷拓展自己 的科學文化知識、教育教學知識、政治理論知識、實踐知識等。為了使角色扮演能夠真正 發揮其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生生之間的交際意 識等,教師就必須對角色扮演有清晰而全面的理解,包括角色扮演法含義、分類、特點、 發展歷程以及實施框架等。在充實關于角色扮演法的理論知識后,教師不能生搬硬套,還 要結合實際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條件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等靈活變通并進行運 用。相反,教師也不能僅僅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實施角色扮演,而要在相關理論知識的基 礎上,結合教學實際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因此,教師在課余或空閑時 間里應當豐富自己關于角色扮演的理論知識,利用網絡資源、圖書館等多種方式進行角色 扮演法相關文獻的閱讀與研究,以此充實自己的相關理論知識,從而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更 加有效地使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在小學英語角色扮演中真正有效地提高語言知識、語言 能力、文化意識,發展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 拓展角色扮演內容
根據課堂觀察與問卷調查發現,小學四年級角色扮演的內容大多來自于課本,因此角 色扮演的內容就顯得單一和無趣,難免會讓學生漸漸失去興趣或角色扮演時有一種“完成 任務”的感覺。根據課文中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分角色對話或進行角色扮演,長此以往這樣 的內容既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滿足學生多方面的學習需求。基于情境認知理論, 角色扮演教學是指教師通過設置情境,指導學生有組織地扮演情境中的角色,進而實現教 學目標,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或活動。'角色扮演教學法具備教育性、交互性、游 戲性等基本特征,教師在選擇角色扮演的內容時,扮演材料可以豐富化、多樣化,通過設 置不同的情境,使扮演內容以更新穎、更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角色扮演的材料要難度 適中、內容有趣、影響積極。貼近生活。內容不一定要來自課文,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 電影、舞臺劇甚至是師生自己編寫的故事都可以成為角色扮演的劇本材料。
若扮演課文中的內容,也可以進行改編。不要機械地嚴格照搬教材,可以與學生一起
陳自鵬.中國中小學英語課程教材教法百年變革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岀社,2012:15. 對課文進行改編,使課文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具有生活性,適合表演。要鼓勵學生將視野 投入更廣闊的現實生活,突出個性,從而使教學資源最優化,真正實現對教材的創造性運 用。除此以外,師生還可以自編對話,以單元的話題為中心,讓學生一起自編對話進行表 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創編對話,使對話更加個性化和創新化「這樣表演起來 的對話也會更加生動有趣,從而實現知識與生活的融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 能力,增強其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因此角色扮演的內容材料應豐富多樣,不能拘泥于課本、為考試服務,而要遷移到實 際生活中,在真實的情境中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不能讓角色扮演淪為“分角色朗讀”, 不能準確體會語言的意義。而豐富多樣的角色扮演內容不僅可以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更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 運用能力。
三' 關注全體學生
教師首先要全面了解班級中每一位學生,了解學生英語水平、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角色扮演的主題應該盡量與學生的生活、個人興趣、志向相關,不僅吸引學生的興趣,同 時能夠減少教學過程的強制性與盲目性。對于英語能力較好的學生來說,角色扮演能展現 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會越來越樂意參與課堂活動,教師要適當表揚但更要關注班級 里相對比較內向、英語能力較弱的孩子,他們可能覺得參加角色扮演的同學英語表現優異, 自己不及別人而參加活動不夠積極,教師也常常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忽略這些學生。教師應 當關注了解每一位學生,積極鼓勵水平差或者內向的學生大膽表現,多給其表演、表達的 機會,讓他們在角色表演過程中獲得自信心,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能夠 有效避免表演中參與冷熱不均的現象長期存在。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對于沒有上臺表演 的學生,教師也要培養學生學會做一個“觀眾”。“讓沒有參加角色扮演的學生作為優秀的 觀眾和助手。如果不管不顧,容易使這部分學生袖手旁觀,破壞整體氛圍?在實際教學 過程中,教師要多學會“傾聽”,多聽聽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對于每次表演活動的心得體 會,學會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小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 學生成為英語課堂的小主人。
在小學英語角色扮演活動開展前,教師可以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跟讀、聽讀等多種形 式復習課堂所學詞句,這樣角色扮演活動不會因學生單詞不會讀、句子記不住、準備不充 分而大打折扣。此外,在進行分組時,要考慮到小組成員的差異性和英語學習能力,分組 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在角色分配上,要遵循“組內成員人人平等”的
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教育科學,2004(6) :2& 羅永勤.論英語角色扮演教學中的師生角色[J]新課程研究,2008 (8):11. 原則,同時加強組員間的前后幫扶,優勢互補,確保每個小組共同進步,每位學生有話可 說。I要注意照顧到每位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后進生由于英語水平差而不自信,往往容易 被學生和教師忽略,教師應該積極、耐心鼓勵和指導他們,讓他們有機會在全班面前說英 語、發展語言能力。
教師在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時,要不時巡視,隨機指導,在班級中,要讓學生樹立“不 求人人能成功,但求人人有進步”的觀念。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應該是雙邊或者多變的, 交流也是雙向或多項的,教師不要越俎代庖。教師要注重扮演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討 論情況和參與積極性,關注學生在合作中的參與度、能否傾聽他人意見、是否懂得分享與 分擔并注意評價的有效性與及時性,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四、豐富角色扮演形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的語言課堂使英語語言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趨于統一。英 語角色扮演對小學英語教師而言應該是互動的過程,對話的過程,與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 英語教師不僅要掌握英語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要時刻將“終身 學習”的理念印在腦子里并且去實踐。針對角色扮演類型單一的現狀,教師要做教材的 “研究者”,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二次開發,讓學生不拘泥于書本故事,能夠將書本的 故事遷移到生活中,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也要對學生的扮演情 況有宏觀上的把握,并能根據學生在扮演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教 材是從三年級開始的,對于剛接觸英語的孩子來說,其語言儲備幾乎為零。能完整地進行 角色扮演對于處于啟蒙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角色扮演前,要讓學生熟悉詞匯, 句子,對文本有切身體會。
豐富角色扮演的形式能夠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參與角色扮演的積極性。日本教育家大 田堯曾說:“只要演員們自己有了表演的沖動,我所能做的就是像擰開了自來水的龍頭一 樣讓這種沖動汩汩的流淌出來。”'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往往充滿好奇心、活潑好動,若不根 據角色扮演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更改角色扮演形式,則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興趣。完全控制 式角色扮演類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易操作、易組織,最為教師所“青睞”,但頻繁使用也 會讓學生失去興趣感到疲倦。英語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角色扮演形式, 雖然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能力和認知有限,但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豐富多樣的角色扮演 形式,偶爾可以用半自由式和自由式角色扮演類型,給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自編自演, 教師加以指導,活躍其思維和想象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1陳辰.論如何發展綜合性大學中的"表演"課[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 13.
2大田堯.把自然還給孩子一一關于當代教育問題的思考[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68.
五' 增加師生互動交流
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很少作為扮演者參與角色扮演活動,更多作為角色扮演的 組織者和指導者。但在實際課堂上,教師應該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多參 與學生的角色扮演過程中,有時可以作為一個次要的角色參與進角色扮演,與學生一起表 演,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也能及時幫助和指導學生的表演。教師參與角色扮演活 動,不僅能夠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在表演中的困惑,還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往、促進師 生情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 學相長、心理相容的。四年級的小學生往往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渴望教師的肯定與鼓 勵,也渴望和教師的互動。在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會得到教師的關注與肯定,從而 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積極參與角色扮演能夠和學生一起互動、共同成長,有利于營造和諧友好的學習 氛圍。教師作為扮演者參與角色扮演活動,有利于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扮演過程中遇 到的困難,學生能夠更直接地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有利于建立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師生情感。教師應該多參與學生角色表演過程中,甚至可以選擇一 些次要角色參與活動,與學生一起進行表演,增加師生交流與互動,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 問題。教師在扮演過程中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困惑,不僅能夠激增進師生情感,也能 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每個孩子智能的強項弱項都存在差異,在對學生的 表演情況進行評價時,要公正、客觀、全面。采用賞識性的眼光看待學生,認識到每個孩 子都是可塑的,充滿潛力的。「建立完善的角色扮演效果評價體系不應僅僅關注學生的表演 效果,更應重視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小學英語教師要順應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采取適當地強化手段以及評價方式。例如共享成功合作小組采用“集體獎勵”的方法,即 個人成就與小組成績掛鉤,個人提高與小組進步并重。■上小組成員對于組內英語學習能力 稍微弱一些的同學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備,相互攜手并進。學生的表演情況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在角色扮演節結束后,教師要關注評價和總結。評價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 用,首先它體現了教師對角色扮演活動的重視。如果教師重視角色扮演,不知不覺就會感 染學生,學生因此也會注重角色扮演。倘若教師在角色扮演活動結束后直接進入下一環節 而不進行評價與反思,學生也不會重視扮演,導致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只是機械地
譚偉明,林紅.英語歌曲與表演[M].北京:髙等教育出版社,200& 120. 王坦.合作學習一一原理與策略[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89. 背誦課文,毫無感情。除此以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總結反思。教師對學生角色扮演的內容 進行評價,促使學生在角色扮演后進行反思。通過反思和小組討論,學生將會進一步理解 他們所扮演的內容,從而真正掌握新知。
從小學英語角色扮演的課堂觀察中可以看出,教師的評價往往缺少標準,僅憑自己和 學生的感覺進行評價,這對改進角色扮演有消極作用。因此,評價應增加標準,例如能較 準確流利地進行表達為最低要求;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能加上肢體動作為進一步的要求;能 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準確體會人物感情并進行表現為最高要求。此外,評價的標準以及 內容還可以包括作為觀眾的學生。教師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情況,如未能參加角色扮 演的同學是否能夠保持注意力,認真聆聽,積極評價;表演學生語音語調和課堂所教是否 一致;課堂師生間關系是否融洽等。新課程提倡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無論 是學生自評還是教師評價都需對角色扮演的情況進行分析,提出提高和改進的計劃,以此 改善今后的角色扮演。教師要根據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實際表現進行評價,讓學生認識到 自己的潛能,優勢與不足,避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小學生在進行角色扮演活動中,除了 上述幾方面,教師還可以多維度對學生表現進行點評如:學生的參與度、注意狀態、扮演 過程中的情緒狀態,最終的呈現等。
結語
角色扮演方法從最初的心理學治療方法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教育行業中熱門的教學 方法。如今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已十分普遍,它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 極性,培養他們對英語的興趣,還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小學四年級階段的學生通 常是比較活潑好動的,角色扮演法的情境性能夠讓學生很好地參與到英語課堂中,具有代 入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收獲歡樂。基于此,許多專家和小學英語教師不斷研究角色扮演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營造一個充滿趣味與知識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逐漸喜愛上英語, 以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效果。本文在探討小學英語課堂角色扮演法的同時,以揚州市S小學 四年級英語課堂為例,深入研究角色扮演教學方法在揚州市S小學四年級英語課堂中的應 用。
小學課堂教學應該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做出相對應的調整與改革,在保證小學課堂教 學質量的基礎上,完善現有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體系。本文在針對揚州市S小學四年級英 語課堂的研究中,主要對角色扮演教學法進行深入分析,觀察教學活動中角色扮演的教學 效果。利用調查問卷和訪談等研究方法收集揚州市S小學四年級英語課堂教學資料,為本 文的研究提供素材。在調查的過程中,筆者結合調查結果與相關案例分析,發現了角色扮 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包括教師對角色扮演法的理解不深入;角色扮演的內容 拘泥于課本;學生的參與冷熱不均;角色扮演的方式過于單一;師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 教師評價缺少標準,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優化策略。
本文在實際調查中主要以揚州市S小學四年級英語課堂為例,在研究中受時間和空間 等因素的影響,在進行研究分析中選擇的素材僅為小學四年級,對于角色扮演在教學中的 實際應用研究不夠徹底。在今后的學習與調查中,要繼續研究,以此完善角色扮演在小學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一)專著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社,2012.
[2]王電建.小學英語教學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⑶陳自鵬.中國中小學英語課程教材教法百年變革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
[4]布魯納著,魏志敏譯.有意義的行為[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⑸蔡紅梅沖小學英語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
[6]龔海平.龔海平的小學英語教學主張[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
[7]魯子問.磨出好課•小學英語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3.
[9]何亞男.張育青.英語課堂反思與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1.
[10]左煥琪.外語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11]羅旭.初中英語教學探索•體驗•探索[M].成都灑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12]潘洪建,劉華,蔡澄.課程與教學論基礎[M].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6.
[13][捷]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14][美]杜威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5]金躍芳.英語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M].杭州出版社,2005.
[16]詹麗芹,曹少卿主編.小學英語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17]林立.小學英語教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出版社,2004.
[18]梅雷迪斯?D•高爾,獲爾特?R•博格,喬伊斯?P•高爾.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南京:江蘇教育 出社,2004.
[19]莫雷諾.群體心理治療初論[M].北京沖國電力出版社,1957.
[20]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1]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活動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22]林靜.小學英語文化教學讀本[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23][英]洛克.教育漫話[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4]大田堯.把自然還給孩子一一關于當代教育問題的思考[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5]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6]Kolb, David A. Experimental Leaming[M],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1984.
[27]Tripp, R. The international Treasure of Quotation [M]. Hamondsworth, 1976.
[28]Russell Jones, Dominic Wyse. Creativity in the Primary Curriculum[M],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Through Beijing International Rights Agency,2007.
[29]H. G. Widdowson. Teaching Languages as Communication^].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 社,1996.
[30]Littlewood, W.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1]Brown, J.S, Collin. A& P. Duguid.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M],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9.
[32]Bruner J.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3]Slavin,R.E.Cooperative Leaming: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M].MA: Allyn and Bacan,1990.
[34]Slavin.Cooperative Leaming[M].New YorkiLong man, 1983.
(-)期刊
[1] 楊正強.基于角色扮演的教學設計探討[幾中小學電報,2007(10).
[2] 劉道義.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淺議[幾課程•教材•教法,2005(10).
[3] 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教育科學,2004(6).
⑷華景國.運用角色扮演激發英語思維[幾吉林教育教研,2015(8).
⑸楊洋.角色扮演法在地里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W,2012(17).
⑹杜威.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幾教育廣角,2011(5).
⑺姚榮.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內涵與方法[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6).
[8] 嚴厚明.淺析英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法[J].教學與管理,2009(34).
[9] 李純晶.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12).
[10] 史智慧.角色扮演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7(15).
[11] 陶錦翠.“角色扮演”與英語教學[J].教師,2013(21).
[12] 何淼,何鑫.角色扮演法在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儂業教育,2013(23).
[13] 王懷貞.角色扮演在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外語教學,1998(2).
[14] 陸海英.讓初中英語課堂閃耀“表演”的亮色[J]海外英語,2011(12).
[15] 郭元祥.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與方向——兼論深度教學[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5(6).
[16] 羅永勤.論英語角色扮演教學中的師生角色[J].新課程研究,2008(8).
[17] 潘洪建合作學習的知識基礎與實施策略[J].新疆: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6(4).
[18] 趙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9).
[19]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教研,1997(9).
[20]田麗麗.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教育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2(6).
0]陳辰.論如何發展綜合性大學中的“表演'課[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三)論文
[1]雷紅.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
[2]羅永勤.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D].西南大學,2006.
[3]曾維娜.教育戲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武漢市S小學為例[D].華中師范大 學,2017.
[4]盧妍.角色扮演活動在低年級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胡家廟鎮某小學三年級 為例[D].陜西師范大學,2016.
[5]丁淑媛.以角色化提高情景化英語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6]宋學軍.運用角色扮演提高初中生口語能力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7]程龍.初中英語課堂中角色扮演法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