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英文電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發布時間:2023-06-09 09:56
    第1 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雖然國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但在中考的壓力下,初中英語教學仍舊無法完 全擺脫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應付考試仍是其主要目的。為了提高考試分數,學 校大搞題海戰術,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記得密密麻麻,知識點背得扎扎實實, 實際運用卻渾渾噩噩,一開口就不知所措。英語學習變成了機械化的死記硬背, 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跨文化意識更是無從談起。這種過分重視語法和知識點 講解、忽略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造成了教學投入大、時間長而實際 收效甚微的結果。為了改變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當務之急就是要“豐富課程 資源,擴展英語學習渠道”,給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英語課程要“強調學習過程, 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豐富課程資源,擴展英語學習渠道”。語言學 習需要大量的輸入,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對英語學習尤為重要。英語課程應積極 利用廣播、音像、電視等,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讓學生在語境中接 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運用語言,幫助學生認識世界的多 樣性,在體驗中外文化的異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識。
    基于這樣的背景下,英文電影則成為一種非常優秀的教學資源。電影作為文 化的傳播者,是生活的濃縮,人生的藝術再現,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能形象地 體現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種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綜合藝術。
    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打破了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利用電影內 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為 學生創造了理想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夠接觸到豐富的語言和最地道的表達,接 觸和了解外國文化,接受屬于全人類先進文化的熏陶,有利于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學生還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語言活動來探索語言知識,比如討論、辯論、故 事復述、主題演講、角色扮演、英語配音、臺詞背誦、歌曲演唱等,將英語學習 轉變為一種自然的交流活動,自覺地學習英語,有效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近年來國內外對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的研究呈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內外 學者意識到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但從研究對象來說,大部分研究主要 是基于大學生,而中學階段,尤其是初中,涉及的研究較少。基于這一原因,筆 者決定在自己所任教的重慶市兩江新區某中學進行嘗試,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 為參考,研究探討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
    1.2研究問題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一、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對初中生的語言能力有什么影響?
    二、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對初中生的學習動機有什么影響?
    三、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對初中生的跨文化意識有什么影響?
    1.3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以及對初中生的語言 能力、學習動機和跨文化意識有什么影響。通過研究過程中對英文電影的精心挑 選,教學過程的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的具體實踐操作,對學生英語前后測成績和 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并結合訪談的方式,得出結論。
    研究預期: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語言能力, 激發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培養初中生的跨文化意識。
    1.4研究意義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版)指出要“幫助學生認識世界的多樣性, 在體驗中外文化的異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識,增進國際理解,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 養”。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對五個方面提出了級別要求,文化意識是其 中之一。
    “電影是文化的傳播者”,“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英語學習離不開西方文化的滲透。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有助于初中 生了解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無論在哪個國 家,電影都以無可替代的手法記錄著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變遷,推動著世 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與理解,為英語學習愛好者打造了一座座跨越國家與文化的、 充滿趣味的世界橋梁,有利于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1.5論文結構
    本論文由六個章節構成。
    第一章為引言部分,主要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問題、研究目的和研究 意義展開論述,同時對本論文的結構進行簡要說明。
    第二章為文獻綜述,首先對英文電影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接著對國內外 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
    第三章為理論基礎,對本研究的四個理論基礎的基本觀點進行了闡述,即建 構主義理論、輸入假說理論、情感過濾假說理論和馬林諾夫斯基語境理論。
    第四章是研究設計,講述了筆者在本研究中的實驗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工 具、電影的選擇、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案例,并對整個研究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論 述。
    第五章是數據分析,對所收集的前后測成績數據、問卷調查數據以及訪談結 果,運用問卷星、SPSS等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得出本研究的研究結果。
    第六章是結論,首先對本研究的研究結果進行了總結,然后分析本研究的不 足之處,最后對未來初中英語教學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和期望。
    第2 章 文獻綜述
    電影應用于教學的理念源于國外。在我國,電影應用于教學的研究相對較晚。 近年來國內外對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的研究呈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內外 學者意識到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本章主要對電影的相關概念進行界定, 并對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綜述。
    2.1電影的界定
    維基百科對 電影的定義是:“Film, also called movie, motion picture or moving picture, is a visual art-form used to simulate experiences that communicate ideas, stories, perceptions, feelings, beauty, or atmosphere through the use of moving images. These images are generally accompanied by sound, and more rarely, other sensory stimulations.”
    牛津詞典對電影的解釋為“a series of moving pictures recorded with sound that tells a story, shown at the cinema or movie theater”。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 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電影題材廣泛,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的限制,多種藝 術綜合應用,可以準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宛如身臨其 境的真實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可以讓人們更真實、更廣闊地感受生活。
    電影是由特定文化創造的文化產物,也是一種教育公民的有力媒介。將英文 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也能 達到教育學生情感態度的目的。為了使英文電影教學真正達到效果,教師需要做 大量的準備工作,而選擇適合初中生學習的影片則是首要任務。
    房娟(2007)認為要選擇內容積極向上、健康、有教育意義的英文電影。楊 霞(2008)主張選擇的英文電影要有大量的語言輸入,并且影片中的語言要實用 化、標準化和生活化。黃力宇(2010)主張教師要對英文電影進行細致的選擇, 必須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優先考慮勵志的電影。雷振環(2011)主張英文電影應 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并且最好結合教材,有助于英語學習者的語言學習。 張霞(2012)主張選擇英文電影時要以學生為中心,符合學生年齡特征。林劍敏 (2013)主張選擇適合學生英語水平的電影。低年級學生適合觀看通俗易懂、語 速適中的電影,而高年級學生可以選擇有一定深度的電影。黃春曉(2019)認為 英文電影不能超出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承受能力,電影的難易度與學習者的英語水 平相協調。蒲琴(2019)主張選擇的英文電影的語言要地道、標準和清晰。切忌 選擇方言過多和語速過快的英文電影。
    筆者通過對現有的文獻資料進行查閱,并結合初中生的特點,總結出電影的 選擇需要遵循以下原則:一、內容健康;二、難度適宜;三、語言規范;四、題 材多樣。
    2.2國內外研究現狀
    2.2.1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相關研究始于 20世紀初,隨著新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各種新型教育媒體 被應用于教學中,“視覺教育”理念應運而生。 1906年, 《視覺教育》一書在美國 出版。 1910年,由克萊恩所著的第一本《教育電影目錄》于紐約出版。此后電影 的發明在促進視覺教學的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從1918年到 1928年,這場 視覺教學運動標志著教育技術的起源。 1929 年,俄亥俄州廣播學校成立,使純視 覺和聽覺教育逐漸被視聽教育所取代。 1930 年代,廣播、有聲電影和錄音機被相 繼應用于教育。
    1946 年,戴爾撰寫了《教學中的視聽方法》,被認為是視聽教學研究的代表作。 書中提出的“經驗之塔”理論成為視聽教育的主要理論基礎。視聽教育是指基于 教育理論,利用廣播、電視、電影等多媒體充分發揮視聽功能的教育活動。視聽 教育是一種新型教育方式,其目的是借助多媒體來改進教育信息的傳播過程,使 學生快速獲取信息。
    Thomas (1952)認為電影能使學習者學習到地道的對話和表達,并運用到生 活中去,有利于學習者更主動地學習語言。
    Harmer (1983)認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需要,運用多媒體手段重復播放某些 電影片段,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
    Blakely(1984)認為,在看電影之前,學生需要了解電影的語言知識和文化 背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Markham( 1989)認為合理地使用電影進行教學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力, 是體驗現實生活很好的選擇。
    Natusch(1990)提倡使用電影作為語言模板來發展各種語言技能。
    Stempleski & Tomalin ( 1990)提出了電影的教育價值以及如何利用電影來提 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并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他們認為“將電影應用于教學是讓學 生體驗現實生活的最佳選擇。”
    Bacon (1992)發現,相比單純地播放音頻材料,在課堂上播放影視材料,有 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聽力材料。
    Voller &Widdows(1993)認為電影是文本,不僅承載信息,而且講述故事, 可以像其他任何文本一樣在教學中使用,并且其可視性質使其比其他任何文本都 更有價值。
    Massy& Merino(1996)認為電影具有大量真實的語言,生動形象,是極好的 聽力教學材料。
    Widdowson( 1996)曾提出影視教學能幫助學生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更好地進 行語言交際。
    Kirsh(1998)發現電影的使用有助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Weyers(1999)經過調查研究,證明電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能提高語言的輸入效果,進而提高語言輸出質量,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教學方式。
    Eken (2003)提出從文字、戲劇、電影和語言學角度全面使用電影進行教學。
    Vetrie(2004)建議將電影用作文學材料應用于語言課中,以利用其文學優勢。
    Harmer(2007)論證了電影教學對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意義,認為影視中 包含的文化內涵會與使學生記憶更加深刻。
    Kenan & Abdullah(2009)提到電影內容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文化和社 交技能,還能讓學習者從深層次思考人生。
    Sherman(2012)認為,電影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者的語言知識、文化和社交能 力,還可以使學習者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
    Jewitt(2014)對電影教學中活動形式的展開進行了討論,并強調了角色表演 等模仿性活動的重要性。
    關于電影應用于語言教學的理論中,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 使用電影片段進行語言教學。
    Carr & Duncan (1987)不贊成花上幾個小時漫無目的地觀看整部影片,他們 認為最好是利用課堂時間有目的地觀看某一片段并進行討論。
    Walker(1990)也建議使用電影片段來進行語言教學。
    二、 使用整部電影進行語言教學。
    Donely(2000)建議每周開設影視課程,并且有必要觀看整部電影。他認為, 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應用電影進行教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Ishihara & Chi (2004)提倡使用完整版電影進行聽說練習,培養聽說策略。
    Corbit(t 1998)主張首先將電影分段進行片段教學,然后用整部電影進行教學, 讓學生對電影能有完整的理解。
    2.2.2國內研究現狀
    1932年,中國教育電影協會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任協會主席,集政界、教育 界、學術界、影視界等各界名流于一堂,以輔助教育、弘揚文化為宗旨,提出“教 育電影化,電影教育化”,是我國最早的電化教育組織。中國教育電影協會不斷吸 收國外最新思想和技術成果,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中國電影教育的發展,對后來 的中國電影格局影響深遠。
    在中國,電影應用于教學相對較晚,但發展迅速。 1970年代末,電影成為大 學中的獨立課程,影視學院也應運而生,這標志著中國電影業的蓬勃發展。 隨著 教育改革和技術的發展,以英文電影為文本的英語視聽課程越來越受歡迎。電影 課程已被相繼列入國家教育科學“九五”、“十五” 和“十一五”規劃課題。
    周嬋(2001)認為要學好標準的英語,最好的辦法是多看英文電影,從中汲 取養分,自然就能把英語說得地地道道。觀看英文電影有利于學生的語言習得, 電影可以極大地擴展學生的詞匯量,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 能力。
    龍千紅(2007)認為英文電影課程是一門綜合了語言學習、文化學習和審美 鑒賞的綜合性課程。英文電影課的設計也應著眼于課程目標,內容應涉及到語言、 文化和藝術審美的各個層面。
    柯小彤(2010)主張選擇內容健康、難度適宜、能激發學生興趣、語言豐富、 題材多樣的電影,并認為英文電影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初中學生提高語言能力, 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張金花(2010)討論了如何利用英文電影進行初中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并闡 述了具體方法,通過實驗得出英文電影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安淑紅(2011)通過實驗、訪談和問卷調查得出結論,英語電影可以幫助學 生理解英美文化知識,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朱櫟(2011)通過實驗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得出英文電影教學明 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韓秀榮(2012)認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英文電影給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新 的活力,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劉娟(2012)認為英文電影教學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和個人成長具有長遠意義。 張錫彤(2012)論述了英文電影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的作用,得出英文 電影能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黃修遠(2013)認為英文電影在學生的跨文化交際和語言能力方面有極大的 優勢。
    劉天賦(2014)認為英文電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可以彌補傳統 英語課堂教學的不足。
    李芳(2015)在分析英語試聽教學現狀的基礎上,重點從電影選擇、背景知 識講解和觀后活動設計等方面探討了如何將英文電影更好地應用于英語教學中。
    信楠(2015)論述了把英文電影應用于教學的必要性,認為傳統的聽力教學 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黃地(2016)認為,教師對影視材料的選擇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有直接影 響,選擇的材料不宜太長,并且必須有針對性、思想性和科學性。
    袁秋慧(2016)認為英文電影提供了真實的語言環境,是理想的聽力材料。
    賈漢英(2017)認為“英語電影輔助英語聽力教學”是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 一種很好的方式,也是提高高中生聽力學習動機和聽力成績的有效途徑。
    王瑜(2017)在建構主義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問卷調查,得出應用英文電影 能促進學生的聽說能力。
    張姣妤(2018)討論了英文影視材料在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并闡述 了具體方法,通過實驗研究,得出英文影視材料能有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
    付婧昱 (2019)認為有必要在英語課上進行英文電影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 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并培養他們的西方文化素養。
    張晴(2019)認為學生通過模仿電影角色的語音語調,能使口語變得更流利 和準確。
    孫慧(2020)認為英文電影能提供高質量的聽力素材,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 使學生沉浸于英文電影營造的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從而提升英語聽力水平。
    2.3小結
    通過對國內外關于“英文電影教學”的文獻進行搜索和分析,可以發現,近 年來國內外對電影應用于語言教學的研究呈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意 識到了電影應用于教學的重要性。
    但從研究對象來說,國內外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基于大學生,而中學階段,尤 其是初中,涉及的研究較少,而初中生的語言模仿能力正處于黃金時期,因此, 對英文電影教學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間和廣闊的前景。基于這一原因,筆者決定 在自己所任教的重慶市兩江新區某中學進行嘗試,以人教版初中英語課程教材為 例,對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進行研究。
    第3 章 理論基礎
    本研究以建構主義理論、輸入假說理論、情感過濾假說理論和馬林諾夫斯基 語境理論為理論基礎,研究探討英文電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下面依次對 各個理論的基本觀點進行闡述。
    3.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亞杰、 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維果斯基。
    皮亞杰關于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兒童的認知結構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 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來的,其中涉及兩個基本過程:1. 同化,是指個體將外部 刺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其原始認知結構中的過程。 2. 順應,是指個體由于外部刺 激的影響而改變認知結構的過程。同化是認知結構的量變,而順應是認知結構的 質變。認知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來實現與周圍環境的平衡。
    科恩伯格在皮亞杰的“認知結構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認知結構的 性質和發展條件。斯騰伯格和卡茨等人強調個體主動性在建構認知結構過程中的 關鍵作用,并認真探討了如何在認知過程中發揮個人主動性。維果斯基的“文化 歷史發展理論”強調社會文化和歷史背景在學習者認知過程中的作用,他認為個 體學習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下進行的,社會對個體的學習發展提供了支 持并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研究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建構主義理論,為建構主義 理論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創造了條件。
    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可以概括為: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是 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而是意義 的主動建構者。
    學生要成為主動建構者,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通過探索和發現來建構知識的意義。
    二、 在建構意義的過程中,主動收集和分析相關的信息和資料,提出各種假 設并試圖驗證所學的問題。
    三、 嘗試將學習的事物與已知的事物聯系起來,并加以思考。“聯系”和“思 考”是意義構建的關鍵。
    教師要成為建構幫助者,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學習動機。
    二、幫助學生建構當前知識的含義,創造滿足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提示他 們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
    三、組織合作學習,并指導合作學習向意義建構的方向發展,從而使意義建 構更有效。教師的指導方法包括:1. 提出恰當的問題,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2. 在討論過程中逐步深入問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3. 激發和引導學生主 動發現規則,糾正自己的錯誤和補充自己的認識。
    3.2輸入假說理論
    克拉申語言習得理論的核心部分就是輸入假說理論。1985 年,他在專著《輸 入假說:理論與啟示》中論述了他的理論。他認為,當語言習得者接觸到的“可 理解的語言輸入”比第二語言輸入的現有水平稍微高一些,能讓習得者不要將注 意力集中在對形式的理解,而是集中在對意義或信息的理解上時,習得才能產生。 這就是他著名的i + 1公式。i代表習得者的現有水平,1代表稍微高于習得者現有 水平的語言材料。根據克拉申的觀點,無需有意提供這種i+1輸入,只要有足夠 的輸入,并且學習者能夠理解時,就會自動提供這種輸入。克拉申的理想輸入特 點:一、可理解性;二、足夠的輸入量;三、非語法程序安排;四、既有趣又有 關。
    3.3情感過濾假說理論
    克拉申認為,大量可理解的輸入并不意味著學生能學好目標語言,二語習得 的過程也受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輸入必須先通過情感過濾,然后才能被“吸收”。 他認為,影響語言習得的主要情感因素有三個:1. 動機。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與 否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目標明確,則動力大,進步快;反之則收效甚微。 2. 性格。 性格外向,自信,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習者在學習中進步較快。 3. 情感狀態。焦慮 感較弱者,情感屏障低,獲得的輸入多;反之,則得到的輸入少。
    3.4馬林諾夫斯基語境理論
    語境即語言環境,它包括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
    波蘭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通過觀察南太平洋土著居民的語言,首次提出了 語境的概念,并得出結論:“沒有語境,就沒有意義。”他將語境分為兩類:一、 文化語境。指說話者所生活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二、情境語境。指語言行為發生 時的具體情境。他指出,語言和環境是密切相關的,理解語言離不開語言環境, 語言的意義無法脫離特定的文化背景。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語境中,才能推出話語 的意義。
    馬林諾夫斯基根據自己的社會實踐,首次系統地提出和闡述了語境理論,這 對語言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語境理論認為語言表達只有在實際語境中才具 有語境和意義。
    3.5小結
    以上四種理論為英文電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支持, 為研究的順利進行開辟了道路。英文電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情節生動有趣, 引人入勝,語言豐富,可以呈現真實而逼真的語言環境,能激發初中生對英語的 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教師通過對電影素材進行挖掘,對教學活動和教學環節進 行精心設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學習動機。而學生在觀看 電影后通過完成教師設計的任務,來建構知識的意義。教師精心選擇適合初中生 水平的英文電影,使電影難度略高于初中生現有的語言水平,能使學生在英文電 影進行大量輸入的同時,有效地進行語言習得,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利用 英文電影進行英語教學,能使學生從枯燥的教材對話中走出來,接觸到最地道最 權威的英語表達。
    第4 章 研究設計 本章主要介紹本研究的研究設計,包括實驗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電 影的選擇、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教學案例,并對整個研究過程進行詳細的論述。
    4.1實驗對象 本實驗在筆者所任教的重慶市兩江新區某中學進行。該學校的多媒體配套設 施先進且完善,每個教室都配備了計算機與投影儀,為本次實驗的開展提供了極 大的幫助。
    本實驗的實驗對象為筆者所任教的八年級五班、六班兩個班的學生。為了盡 可能獲得最真實有效的實驗數據,筆者對實驗的無關變量因素控制到最低:
    一、兩個班人數相同,均為 30人。
    二、授課教師相同,避免了由于不同教師教學方法的差異等因素而對教學效 果產生影響。
    三、兩個班英語成績相當,水平接近。
    4.2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通過查詢相關文獻資料,了解國內外關于電影應用于教學的研究現狀和成果, 并分析和總結英文電影在英語學習中的意義。同時,也從他人的研究中獲得理論 和方法的支持,從而更好地開展本研究。
    二、問卷調查法 通過研究學習,結合已有的國內外相關研究者對于利用英文電影進行教學的 問題、看法、觀點、成果等,設計一份針對初中生關于英文電影對英語學習的影 響的調查問卷。
    三、訪談法 在分析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對個別學生進行交流訪談,進一步了解學生,同 時也可以一起探討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把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
    四、實驗研究法 通過對學生進行英文電影教學實驗,對比學生在實驗前后的測試成績,來驗 證研究過程是否有效。
    具體操作如下:
    選定6 班為實驗班, 5班為對照班。
    在不耽誤正常教學進度的情況下,將課外時間和自習時間利用起來。實驗班 開展英文電影教學;對照班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實驗為期一學期。
    實驗班:學期入學測試(前測)一英文電影教學一學期期末測試(后測) 對照班:學期入學測試(前測)一傳統教學模式一學期期末測試(后測) 實驗前后分別對兩個班進行英語水平測試,使用SPSS軟件對兩個班的前后測 試成績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
    4.3研究工具
    4.3.1前后測試卷
    實驗前后分別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英語水平測試。其中,八年級(下)入學 測試作為前測(附錄1),八年級(下)期末測試作為后測(附錄 2)。
    4.3.2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共13個題,其中1-8為單選, 9-13為多選。(附錄3)
    實驗后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初中英語教學 中英文電影的使用是否對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動機和跨文化意識有一定的促進 作用。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4.3.3訪談提綱
    訪談對象為實驗班隨機抽取若干名學生。訪談內容為初中生對英文電影應用 于初中英語教學的看法。(附錄4)
    在訪談之前,先告知學生該訪談是匿名的,該訪談結果只用于研究探討英文 電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不會有任何影響,讓學生能毫無顧慮如實 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保證訪談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4.3.4問卷星
    利用問卷星在線設計調查問卷,將問卷鏈接發送到實驗班班級群,通過柱狀 圖和餅狀圖查看統計圖表和答案詳情,分析各選項分布,并通過網頁版 SPSS 對 問卷數據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4.3.5SPSS
    本研究采用 SPSS 26.0統計分析軟件,運用統計分析法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前 后測成績進行數據分析,并描述分析平均值、標準差和顯著性等;使用網頁版 SPSS 對調查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4.4電影的選擇
    由于初中生的英語能力和水平有限,不適合過于復雜和晦澀難懂的電影,會 極大影響學生的觀影感受,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 根據初中生的特點,選擇適合初中的的英文電影。筆者在選擇電影時主要遵循以 下原則:
    一、內容健康
    選擇電影最重要的因素是內容必須健康。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發展階段,屬 于塑造三觀的階段。他們模仿能力強,對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接受度強。若影片內 容不健康,夾雜暴力、色情或者犯罪,可能導致他們誤入歧途。因此,選擇的影 片必須積極向上、內容健康、有利于學生身心成長,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 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語言規范
    電影的語言應當使用規范,語音語調標準,俚語方言使用較少,發音清晰, 語速適中,適合初中生開口模仿。
    三、難度適宜
    電影難度是否適當直接影響英文電影教學的效果。由于初中生英語能力和水 平有限,如果電影內容太難,則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打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 習熱情。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現有的語言水平,選擇難度適當的電影。
    四、題材多樣
    電影教學不僅僅是局限于英語學習,還必須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選擇題材多 樣的電影,可以實現不同的教育目標,有助于學生人格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綜上,筆者精心挑選了六部電影:《瘋狂動物城》、《阿甘正傳》、《綠皮書》、《怦 然心動》、《拯救大兵瑞恩》、《火星救援》。
    筆者選擇這六部電影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在類型上,盡量避免重復。動畫片,劇情片,愛情片,戰爭片,科幻片 都有涉及。
    二、 參考IMDB、爛番茄、豆瓣等影評網站,選擇出來評分高的電影。
    三、 榮獲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等獲獎比較多的電影。
    四、 劇情不難,但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教育意義,能帶給學生一定的思考。
    《瘋狂動物城》不僅讓學生看到可愛的動物,迪士尼一貫的高水準動畫制作, 也能看到追求夢想,更深一步能看到政治諷刺和階級偏見,帶給學生電影之外對 現實生活的思考,并且也具有足夠的懲惡揚善、珍惜朋友等角度的“教育意義”。
    《阿甘正傳》是一部恢弘的美國近代史,阿甘這個角色隱喻了美國,既是一 部阿甘個人的成長史,也是整個美國在二戰后的變遷史。學生通過電影去了解什 么是“美國夢”、 “美國精神”,也通過電影的背景去了解美國從40 年代一直延伸到 80年代這段最為風起云涌的歷史,去了解在這40年里,美國經歷的肯尼迪遇刺、 越戰、阿波羅登月、黑人平權運動、水門事件、 “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的誕生 以及中美建交等一段段動蕩又坎坷的重大歷史事件。
    《綠皮書》讓學生思考關于美國這個國家的種族關系問題,思考如何忍受這 種不公平的待遇。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移民大國,美國有著最為復雜的種族關 系,各個族裔相互混雜,各種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人聚集在美國這個種族大熔 爐中,文化和信仰的正面交鋒難以避免。在美國,種族問題像一條紅線,踩上了 就麻煩不小,歷史上有太多的沖突和流血事件讓以直率著稱的美國人在談論起種 族問題時都不敢胡言亂語。《綠皮書》特別的地方在于,用溫暖和溫馨的方式,把 種族題材拍成帶有喜劇感的公路片,黑白人設反轉,兩個靈魂互相引導,到達他 們所不了解的世界。
    《怦然心動》是一部關于青春期初戀的簡單溫暖的電影。在應試教育體系日 漸完善的今天,中國社會對于青少年情感的態度,卻始終沒有絲毫的改變,早戀 依舊被視為阻礙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于學習成績的洪水猛獸。電影可以引發學 生對青春和成長的思考,懂得如何自尊自愛,也讓教育者思考教育是否應該更加 全面和人性,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同時還要注重對他們的情感教育。不 僅要教授知識理論,也要教授價值觀念。
    《拯救大兵瑞恩》入選 2014 年美國“國寶影片”,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給予國家 級永久性保護。該片反映了美國社會二戰時期的風貌和文化,具有歷史文獻價值。 該片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幾乎是真實再現了當時的戰場景象,被許 多二戰老兵稱為 “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并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這部偉大的戰 爭片不僅對戰爭殘酷進行反思,而且對普通士兵們的內心也進行了人性的挖掘。 視覺的沖擊,恢宏壯觀的場面,激烈和殘酷的戰爭,蕩氣回腸的故事,能帶給學 生強烈的震撼,和無限的深思。
    《火星救援》以科學做背景,影片中的樂觀精神、喜劇元素,讓片子更真實, 更接地氣,不再是神秘的未知世界,也沒有高深的理論與思辨,而是由淺到深, 很通俗的為大家科普一些知識。這部電影能夠點燃學生對于探索太空的渴望和好 奇心,并激勵新一代宇航員的誕生。
    4.5教學活動設計
    本實驗過程中計劃使用活動教學法,根據每部電影的特點來設計各種教學活 動,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下面就主要教學活動設計做一個簡短的 介紹:
    一、背景介紹
    對電影的背景知識和劇情簡介進行簡要的介紹,以便學生更好理解電影的內 容。
    二、故事復述
    學生觀看電影后,就電影的主要故事情節進行復述。講故事是一種鍛煉學生 表達能力的極好的方式,也是練習口語的主要方法之一。
    三、電影解析
    學生在觀影后進行小組討論,并分享心得與感悟,對電影進行深度的挖掘和 解析。
    四、知識點講解
    對電影里的重難點單詞和短語以及用法進行講解,對觀影時所記筆記進行整 理。
    五、背誦經典臺詞
    精選電影里的經典臺詞,并進行賞析,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背誦。
    六、電影配音
    教師精心挑選電影里的經典片段讓學生進行配音,學生在配音的過程中模仿 地道的語音語調、英語表達。
    七、小組表演
    教師精心挑選電影里極具代表性和戲劇性的片段,學生經過小組討論,選擇 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體驗人物的情感,對人物與故事情節 有更深刻的體會與理解。
    八、歌曲演唱
    教師將下載好的電影主題曲的音頻文件和打印好的歌詞文本發給學生,并對 歌詞內容和背景進行講解,給他們足夠的練習時間,并鼓勵學生上臺進行英文歌 曲演唱比賽,演唱形式不限,可獨唱、合唱、對唱。
    九、主題演講
    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與電影有關的任何話題,并搜集相關的資料,如 電影簡介、文化背景、故事大綱、電影評論等展開一段暢所欲言的演講。
    十、小組辯論
    電影里的某個話題或某句臺詞是展開辯論的最佳素材。辯論可以鍛煉學生的 心理素質和膽量,培養學生敏捷的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提 煉總結的能力,以及團隊之間的協作。
    4.6教學案例
     
     
    本研究以《瘋狂動物城》的教學過程作為教學案例。教學過程主要分為兩步:
    一、觀前任務設計;二、觀后任務設計。下面對教學過程進行詳細論述。
    4.6.1觀前教學設計 教師在課前需要做大量、充足的準備,查找與影片相關的各種資料,對電影 內容進行深度的挖掘,確定好教學的重難點,并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同時給學生 設置懸念、布置任務,讓學生也參與到電影相關背景資料的查閱中,以激發學生 的好奇心和觀影欲望。
    觀影前,教師通過邊講解、邊放映制作好的幻燈片,向學生介紹影片的基本 信息、時代背景、故事簡介、人物介紹和主要獲獎情況等,讓學生對電影的背景 有所了解,同時也掃清觀影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障礙,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電影 內容。
    一、基本信息。
    Directed by: Byron Howard / Rich Moore
    Produced by: Clark Spencer
    Screenplay by: Jared Bush / Phil Johnston
    Production company: Walt Disney Pictures / 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
    Release date: February 13, 2016 (Belgium) / March 4, 2016 (United States)
    Running time: 108 minutes
    Country: United States
    Language: English
    Budget: $150 million
    Box office: $1.024 billion
    Zootopia is a 2016 American 3D computer-animated buddy cop comedy film produced by 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 and released by Walt Disney Pictures. It is the 55th Disney animated feature film, directed by Byron Howard and Rich Moore, co-directed by Jared Bush. Taking place in the titular city where anthropomorphic mammals coexist, it tells a story of an unlikely partnership between a rabbit police officer and a red fox con artist, as they uncover a criminal conspiracy involving the disappearance of predators.
    二、主要獲獎記錄。
    Academy Awards, USA 2017
    Winner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 of the Year
    Oscar Byron Howard
    Rich Moore Clark Spencer
     
     
    Golden Globes, USA 2017
    Winner
    Golden Globe Best Motion Picture - Animated
     
     
    4.6.2觀后教學設計 教師根據電影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用以檢驗同學們的觀影效果。并 通過教學活動,達到和實現研究目的。
    一、講解重點單詞、短語。 設計意圖:英文電影有著既生活化又真實的語言環境,利用這種天然的語境 優勢,對電影里的重難點單詞和短語的用法進行講解,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 和記憶單詞短語的意思和用法。
    單詞:
    utopia n. 烏托邦;理想國 savage adj. 野蠻的;殘酷的;狂怒的 stereotype n. 陳腔濫調;刻板印象 mammal n. 哺乳動物
    mayor n. 市長
    crank n. 想法古怪的人;脾氣壞的人
    toxic adj. 有毒的;中毒的 短語:
    meter maid 處理違章停車的女警察 keep the change (零錢)不用找了 Coming through! 別擋路!(小心) rush hour (上下班交通)高峰期 beat the rush hour 避開高峰時間 要求學生一下子掌握這么多單詞和短語,會打擊他們的學習興趣,挫傷他們 的學習積極性。于是教師對此進行說明,這些單詞短語的講解只是為了掃清觀影 時可能遇到的理解上的障礙,教師鼓勵學生拓展自己的詞匯量,但并不強制性要 求背誦和聽寫。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更愿意主動去挑戰記住這些單詞和短 語。
    二、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單詞或短語。
    設計意圖:對單詞和短語進行講解后,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練習,活學 活用,以達到更好地運用這些語言知識的目的。
    1.She had been badly hurt in what police described as ‘a attack'.
    (savage)
    2.He doesn't conform to the usual of the businessman with a dark
    suit and briefcase. (stereotype)
    3.A whale is a kind of . (mammal)
    4.Tell me it's true. I you. (implore)
    5.It is a human to make friends for we want to share our joy and sorrow.
    (instinct)
    6.The river has been polluted with waste from local factories. (toxic)
    7.Education should be a universal right and not a . (privilege)
    8.He had to at the eleventh hour. (give in)
    9.I left early to avoid the . (rush hour)
    10.Be sur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Don't . (let me down)
    11.Here's five dollars, you can . (keep the change)
    學生反饋:由于這些單詞和短語在電影中出現過,有一定的語境,學生在老 師講解過程中表示有一定的印象,記憶起來相對更容易,題目完成情況良好。
    三、講解經典臺詞。
    設計意圖:看完一部電影很久后,往往故事情節就模糊了,但是里面的經典 臺詞卻能讓人久久難忘。經典臺詞是一部電影的點睛之筆,是精華所在,最具寓 意的部分,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能潛移默化影響一個人的三觀。并且,英文 電影臺詞往往語句優美、詞藻華麗,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對語 言的審美和鑒賞能力。
    1.Life's a little bit messy. We all make mistakes. No matter what type of animal you are, change starts with you.
    生活總會有點不順意,我們都會犯錯。天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開始 改變。
    2.Anyone could be anything.
    任何人都可以成就任何事。
    3.This is called outwit, sweetheart.
    這叫智取,寶貝兒。
    4.I know you'll never forgive me. And I don't blame you. I wouldn't forgive me either. I was ignorant and irresponsible and small-minded. But predators shouldn't suffer because of my mistakes.
    我知道,你永遠都不會原諒我。我不怪你,換做我,我也不會原諒我自己。 我又蠢又不可靠,還固執得不得了。但是,不能因為我的錯,讓肉食動物遭受這 一切。
    5.Everyone comes to Zootopia, thinking they could be anything they want. But you can't.
    踏進動物城,人人都懷揣著夢想,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但卻一場空。
    6.You can only be what you are. Sly fox. Dumb bunny. 你只能是你,狐貍還是狡猾,兔子依舊呆蠢。
    7.It's not about how badly you want something. It's about what you are capable of! 光有志向是不夠的,重要的是你的能力.
    8.Whatever you do, do not let go! 不管你做什么,都不要放棄!
    9.We may be evolved, but deep down we are still animals. 我們是進化了,可是本質還是有野性的。
    10.Fear always works. 恐懼總是管用。
    11.Look inside yourself and recognize that change starts with you. 審視自己的內心,從改變自己開始。
    12.(Nick 回憶小時候被歧視和霸凌的經歷)
    Never let them see that they get to you. 別讓他們看到你的眼淚。
    I mean not, not anymore. 可是現在不會了。
    But I was small and emotionally unbalanced like you once. 我小時候也像你一樣敏感脆弱。
    I learned two things that day. 那天我學會了兩件事。
    One, I was never gonna let anyone see that they got to me. 一,我絕不再讓人看到我弱小脆弱的一面。
    And two? 那,第二呢?
    If the world's only gonna see a fox as shifty and untrustworthy There's no point
    in trying to be anything else.
    如果全世界都認為狐貍奸詐狡猾,我就沒必要再努力去改變他們的看法。 Nick, you are so much more than that.
    尼克,你其實比想象的好多了。 學生反饋:學生紛紛被 Nick 回憶小時候被歧視和霸凌的經歷那段話感動了, 電影溫暖的臺詞觸動到了學生的內心。學生立刻愛上了這些經典臺詞,并自發地 積極利用早自習和課間時間背誦這些句子。老師說中文意思,他們基本能迅速將 原版臺詞脫口而出。
    四、將下列片段按照在電影中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起來。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對電影重要情節的排序,使學生對整部電影的節奏布局 和故事主線有個大概的回顧和梳理。
    1.Judy apologized to Nick and they became friends again.
    2.Judy found the truth that predators went savage.
    3.Judy chased the thief and saved Mr. Big's daughter.
    4.Nick sold the Jumbo-Pop that he bought from the elephant to the hamsters.
    5.Judy and Nick went to DMV to check the license plate number. 學生反饋:同學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對這些片段看得非常認真和專注,對 故事情節記憶猶新,題目完成情況非常好。
    五、根據電影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細節題來考查學生對電影情節的觀察。
    1.Who has a good memory?
    A.Judy B. Nick C. Elephant D. Yax
    2.What is the licence plate number of the car?
    A. 28THB03 B. 29THB03 C. 28THD03 D. 29THD03
    3.When did Judy and Nick arrive at the Tundratown Limo Service?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ight
    4.Who saved Judy and Nick from Mr. Big?
    A. a ploar bear B. a sloth C. a cop D. Mr. Big's daughter
    5.Why would Mr. Big help Judy find the missing otter?
    A. Because Judy is a cop.
    B.Because Judy is his friend.
    C.Because Judy saved his daghter's life.
    學生反饋:同學們被牦牛給逗樂了,明明自己才是記憶力好的那個,所有細 節事無巨細全記得,卻偏偏說大象記憶力好,而大象表示什么都不記得。當片段 播放到黑幫老大“大先生”竟然是一只鼩鼱的時候,同學們發出了爆笑。有同學 立刻反應出這個鼩鼱很像教父,老師給出肯定和表揚,并補充道,該片段在致敬 好萊塢黑幫片《教父》,片中的 “大先生”說著一口地道的意大利口音,是在模 仿馬龍•白蘭度。“大先生”的女兒結婚,這也是這部經典電影中的一個重要情節。
    六、判斷正誤。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對電影細節的觀察。
    1.Judy didn't want to leave her howntown to be a cop. ( )
    2.Nick asked Judy to buy a Jumbp-Pop for him. ( )
    3.The elephant sold a Jombo-Pop to the fox with the help of Judy. ( )
    4.The assitant sheep Dawn Bellwether was gentle, kind and innocent. ( )
    5.Mayor lion awarded Judy himself. ( )
    學生反饋:學生對狐貍Nick從大象那里買巨大冰棍二次加工賣給倉鼠的做法 感到又驚訝又好笑,紛紛表示Nick很聰明,很有經商的頭腦。對于羊副市長人設 的反轉感到很意外,大家沒有想到幕后推手和主謀竟然是一只看起來小小的柔柔 弱弱的對獅子市長言聽計從的她。
    七、角色扮演。
    學生自由分組,每3 人一組。
    扮演角色: Nick, Judy, Flash
    表演片段:截選 00:39:44-00:42:45
    (Nick 和 Judy 一起到 DMV 找樹懶 Flash 查詢車牌號時,三個動物之間的一 段經典對話)
    設計意圖:該片段輕松詼諧,幽默搞笑,情緒豐富,是學生最喜歡的片段之 一。內容簡單,無過多生單詞和復雜的句式,適合學生模仿。學生通過在配音的 過程中模仿地道的語音語調、英語表達,體會人物的情感。
    教師首先對該片段里的生單詞和短語進行講解,掃清遇到的障礙,讓學生理 解文本的含義。然后播放片段,讓學生進行跟讀。可是英文電影的語速普遍較快, 學生試了幾次表示跟不上,有些泄氣。于是教師調整策略,先一句一句暫停、教 讀,讓學生把句子讀通順。接著讓學生自由朗讀,把該文本讀流利,并在此基礎 上加快語速。等到學生對文本讀得非常熟悉以后,再播放電影片段,讓學生帶著 情緒和感情,去模仿角色的語音語調,找到角色說話的節奏。同學們在循序漸進 的過程中找到了自信,并躍躍欲試想要上臺表演。
     
     
    Judy: You said this was going to be quick!
    你說這會很快的!)
    Nick: What, are you saying just because he's a sloth he can't be fast? I thought in
    Zootopia anyone could be anything. Flash, Flash, Hundred Yard Dash! Buddy, it's nice to see you.
    (什么,難道你覺得因為他們是樹獺就快不起來?動物邦,人人都有無限可 能。閃電,閃電,快如風的閃電!兄弟,很高興見到你。)
    Flash: Nice to... see you... too.
    (我也 很高興 看到 你。)
    Nick: Hey, Flash, I'd love you to meet my friend. Ah...Darling, I've forgotten your name.
    (嘿,閃電,我想要讓你見見我的這位朋友。啊......親愛的,我忘了你的名字。)
    (中間部分略……)
    Nick: Way to hustle, bud. I love you. I owe you.
    (搞定了,朋友。我愛你,我欠你一個人情。)
    Judy: Hurry! We gotta beat the rush hour and... It's night?!
    (快點我們必須趕在高峰期......已經天黑了?)
    學生反饋:表演的同學模仿得惟妙惟肖,觀看的同學看得捧腹大笑,同學們 在電影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在表演的過程中體驗人物的情感,對人物與故事情節 有更深刻的體會與理解。
    八、電影配音。
    截選 01:29:38-01:30:50
    設計意圖:該片段是電影最后Judy的勵志演講,整段發言溫婉有力,激勵人 心,適合模仿與背誦。
    配音工具:英語趣配音 APP
    讓同學們手機下載英語趣配音APP,在家自行配該片段,并發送到班級群。 選擇英語趣配音是因為該 APP 上有非常多的英語視頻短片,軟件把視頻中的每一 句都單獨列出來,而不是整段一起,因此降低了配音的難度,學生可以一句一句 配音。
    When I was a kid, I thought Zootopia was this perfect place, where everyone got along and anyone could be anything.
    (在我小時候,我以為動物城是個完美的地方。人人和諧相處,誰都能成就 無限可能。)
    Turns out, real life is a little bit more complicated than a slogan on a bumper sticker.
    (現在發現,現實遠比宣傳口號要復雜。)
    Real life is messy, and we all have limitations, we all make mistakes. (現實生活總是一團亂,我們都有局限性,都會犯錯。) Which means, hey, glass half full, we all have a lot in common. (但是樂觀點來說,我們也都很像。)
    And the more we try to understand one another, the more exceptional each of us will be.
    (我們越是努力了解別人,我們將會變得越出色。)
    But we have to try. So no matter what type of animal you are. From the biggest elephant to our first fox.
    (但凡事都要去嘗試,不管你是什么類型的動物,從巨大的大象,到我們的 第一只狐貍警官。)
    I implore you. Try... Try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我懇請你們,努力嘗試,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Look inside yourself and recognize that change starts with you.
    (審視自己的內心,從改變自己開始。)
    It starts with me. It starts with all of us.
    (從我做起,從我們做起。)
    學生反饋:同學們把自己配好的配音片段發到班級群里,教師認真聽并給出 點評。有些同學句子讀得不夠通暢流利;有些同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讀,顯得 生硬;有些同學語氣過于平淡,不夠抑揚頓挫;有些同學單詞讀錯或者發音不標 準;有些同學弱讀連讀還做得不夠好……教師一一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同學們 根據老師的點評和反饋,有針對性地加強練習。
    同學們充滿熱情,積極性高,努力模仿角色的語音語調,在潛移默化中糾正 自己的發音問題,經過日積月累的訓練,英語發音有明顯的進步。
    附上學生優秀的配音作品:
    https://moive2.qupeiyin.com/home/show/share/sharefrom/oneself/id/MDAwMDA wMDAwMLCdyGSCi6bdsLeMZg
    https://moive2.qupeiyin.com/home/show/share/sharefrom/oneself/id/MDAwMDA wMDAwMLF3umeAe8zcsN2aZw
    九、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學生在觀影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心得與感悟,對電影內容進行 深度的挖掘和解析。
    1.老師提出問題:
    (1) In this movie, which character do you like best?
    (2) Why does Judy can achieve her dream and become the only bunny cop?
    (3) What social realities does Utopia reflect?
    2.學生分小組自由討論, 5人一組,共 6組。
    同學們對這幾個問題很感興趣,立刻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課堂上掀起一陣陣 高潮。
    3.同學們的回答大致如下:
    Question 1:
    很多同學喜歡Judy,認為她堅持夢想,樂觀開朗,積極向上,極具正能量。 有同學喜歡Nick,覺得他聰明,成熟,善良,幽默,外表吊兒郎當做事卻細致靠 譜。還有同學喜歡Flash,因為他慢悠悠的樣子實在太搞笑了。有同學喜歡豹警官, 覺得他很萌很可愛。有同學喜歡夏奇羊,因為她長得美、氣質佳、女神范。還有 同學喜歡Mr. Big,因為他實在是太酷了。
    Question 2:
    大多數同學認為Judy的成功來自于她的樂觀積極,熱心善良,對夢想的堅持, 對警察這份職業的執著追求,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拋棄,不放棄,努力提高自己 的實力,以優秀的成績從警校畢業,做事認真踏實,有勇有謀,膽大心細,善于 反思和自省。
    也有同學說,Judy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開明與支持,雖然他們擔心Judy,嘴 上說干不了就回家吧,但其實這是對Judy的一種關心,內心是希望Judy能夠實現 自己的夢想,做出一番事業。
    Question 3: 有同學說獅子市長暗諷了那些遇到問題不向公眾公開,為了自身利益而選擇 隱瞞的政府機構。
    有同學說羊副市長為了追求權力與地位不擇手段,不惜以傷害他人和陷害他 人為代價,是本片最壞的角色。
    有同學說,電影反應了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偏見、歧視、不公平和刻板印象。 有同學說,慢悠悠的樹懶反應了政府部門做事拖沓、效率低下。
    十、細節解析。 教師對電影里的政治影射給出一些補充(僅限參考)。
    設計意圖:對學生沒有討論到的地方進行補充,進一步對電影進行挖掘和解 析,讓學生對電影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1.大象雪糕店對狐貍扔出一個牌子,宣稱自己有權拒絕向任何客人提供服務, 是在諷刺2015年引起熱議的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恢復宗教自由法》(Religious Freedom Restoration Act)o該法案賦予了企業以宗教自由為理由拒絕向同性戀人士 提供服務的權利,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2.車管所DMV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慢悠悠的樹懶公務員們,是 在諷刺政府部門辦事拖沓、效率低下。
    3.Judy警官逼狐貍Nick幫自己辦案的方法是掏出稅表抓他逃稅。美國以低稽 查率,高稅收遵從度而世界聞名。在美國,逃稅罪是聯邦犯罪,是美國傳統稅收 犯罪體系的“壓頂石”。一旦認定納稅人犯有逃稅罪,意味著他可能受到稅收犯罪 中最重的處罰,即 5年以下監禁,或個人25萬美金以下,組織 50萬美金以下罰 金,或者二者并處。所以Judy能夠以此威脅Nick協助自己辦案。
    4.市長助理綿羊在Judy的任命典禮上對Judy說“我們小個要團結啊”,典型的 以族群貼標簽并試圖構建小團體。這也為之后的情節轉折埋下伏筆。
    5.市長助理綿羊幫Judy和Nick調取攝像頭影像時告訴Judy,獅子市長選她 當助手完全是為了拿到占 90%的獵物族群的選票,實際上她沒機會做什么有意義 的事。
    6.獅子市長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瞞著警察局非法關押變成野蠻狀態的捕食 者們,對外封鎖消息,到最后還辯稱自己“did the wrong thing for the right purpose”, 其實就是在影射美國總統尼克松和水門事件。
    7.最后黑化的綿羊市長自以為陰謀得逞時對Judy和盤托出自己的整個計劃, 那句“Fear always works”簡直是一語中的,振聾發聵。很多選舉人深刻明白這個道 理,在選舉時就會利用民眾的這種心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8.那些吃冰棍的小倉鼠,一排一排地出來,極有規律的按統一整齊的步伐往 前走,象征著社會一些白領階層,朝九晚五的上班,每個人西裝革履,看著好像 是社會精英階層,其實生活枯燥無趣,甚至每天吃著大量的垃圾食品。比如那個 冰棍,就是已經被轉化二次加工的垃圾食品。
    十一、電影主題曲演唱。
    動物城里的人氣天后夏奇羊的設計靈感來自拉丁美洲天后夏奇拉,這個動畫 角色嫵媚動人、魅力四射,和她本人如出一轍,完全為她量身打造。夏奇羊的配 音也由夏奇拉親自上陣擔綱。夏奇拉還演唱了本片的主題曲 Try Everything 。
    該歌曲旋律輕快,歌詞內容積極向上,朗朗上口,適合學生學唱,能激發學 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口語更加自然流利。
    將下載好的音頻文件與打印好的歌詞文本發給學生,并對歌詞內容進行講解。 給他們一周時間練習,一周后在課堂上進行歌曲演唱比賽,演唱形式不限,可獨 唱、對唱、合唱,最后由全班同學選出三首最佳。
    Try Everything - Shakira
    I messed up tonight
    I lost another fight
    I still mess up but I'll just start again
    I keep falling down
    I keep on hitting the ground
    I always get up now to see what's next
    Birds don't just fly they fall down and get up
    Nobody learns without getting it wrong
    Look at how far you've come
    You filled your heart with love
    Maybe you've done enough that cut your breath
    Don't beat yourself up
    Don't need to run so fast
    Sometimes we come last but we did our best
    I won't give up
    No I won't give in till I reach the end,
    and then I'll start again
    No I won't leave I wanna try everything
    I wanna try even though I could fail
    I won't give up no I won't give in till I reach the end,
    and then I'll start again
    No I won't leave I wanna try everything
    I wanna try even though I could fail
    I'll keep on making those new mistakes
    I'll keep on making them every day
    十二、電影評論。
    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電影、升華主題,給學生布置任務,課后去收集與 電影相關的資料,并結合自己的感受,寫一篇影評,在班上與同學們分享。
    設計意圖:電影評論,簡稱影評,是對一部電影的導演、演員、劇情等進行 分析和評論,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 眾的欣賞水平。影評本身是一門藝術,從寫作學的要求來看,影評寫作需要信息 處理能力,也是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能力的綜合運用。
    寫影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審美能力和寫作能力,不僅是對電影的 總結,也是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升華。
    4.7小結
    雖然研究過程沒有做到盡善盡美,但筆者通過對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對教 學環節的不斷改進、對電影素材的不斷挖掘以及對教學效果的不斷反思,在不斷 地摸索和學習中,對于如何將英文電影更好地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有了更深的理 解和思考,為今后繼續探索英文電影教學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未來的相關研究中,筆者會擴大實驗對象,豐富研究工具,考慮不同因素, 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教學研究。
    第5 章 數據分析
    本章主要對實驗中所獲取的數據進行統計、描述和分析。首先,筆者分別對 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前后測成績進行記錄,使用SPSS 26.0統計分析軟件,運用統計 分析法對前后測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對所獲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樣本t 檢驗,并描述分析平均值、標準差和顯著性等。其次,實驗后對實驗班進行問卷 調查,使用網頁版SPSS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并查看答案詳情, 對比餅狀圖的各選項分布,得出結論。最后,筆者在實驗班隨機抽取若干名學生 進行訪談,對訪談結果進行分析。
    5.1數據收集
    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實驗前后分別用相同的試題進行前后測,其中八年級(下) 入學測試作為前測成績,八年級(下)期末測試作為后測成績。將兩次成績數據 進行收集與記錄,使用 SPSS 26.0 統計分析軟件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前后測成績進 行數據分析。
    5.2實驗班對照班前測數據分析
    實驗班對照班前測成績數據
    實驗班前測 對照班前測
    陳*杰 94.5 陳*雯 119.5
    陳*濱 114.5 陳*雨 130
    陳*文 121.5 杜*玲 113
    陳*伶 113.5 何*艷 88
    鄧*蕊 86 李* 122
    侯*豪 83 劉*婕 112
    胡*熙 131 劉*彤 105
    康* 136 羅*杰 132
    賴*宇 119.5 梅*勇 100.5
    李*益 125 宋*丹 130.5
    李*田 134.5 覃*宜 128.5
    廖*釗 103 譚*蝶 95
    劉*愉 122.5 唐*渝 116.5
    陸*倩 136 鐵* 117.5
     
     
    彭* 128 王*果 125
    邱* 138 王*標 90
    孫*涵 111 王*肸 133
    譚*嬋 85 魏* 117.5
    王*彬 133 吳*雨 90
    王* 110.5 席*林 130.5
    王*潞 122.5 肖* 87.5
    徐*涵 126 楊*燦 136.5
    楊*洋 101.5 余* 84.5
    易*奎 110 袁* 105.5
    袁*宇 133 張*溢 92.5
    張* 112.5 張* 129
    鄭*瓏 92 張*蜜 129.5
    鄭* 129 周*基 125.5
    鐘*樂 92 周* 115.5
    周*吟 137.5 鄒* 135.5
    為了比較實驗班和對照班前測成績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使用SPSS軟件進行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下:
    實驗班和對照班前測成績獨立樣本t檢驗
    組統計
    班級 N 平均值 標準差 標準誤差平均值
    前測成績 實驗班 30 116.07 17.188 3.138
    對照班 30 114.58 16.675 3.045
     
    獨立樣本檢驗
    萊文方差等同性
    檢驗 平均值等同性 t 檢驗
    F 顯著性 t 自由度 顯著性
    (雙尾) 平均值
    差值 標準誤
    差差值 差值95%置信
    區間
    下限 上限
    前測
    成績 假定等方差 .017 .896 .339 58 .736 1.483 4.372 -7.269 10.235
    不假定等方差 .339 57.947 .736 1.483 4.372 -7.269 10.236
     
     
    獨立樣本效應大小
    標準化量玄 點估算 95%置信區間
    下限 上限
    成績 Cohen d 16.934 .088 -.419 .594
    Hedges修正 17.157 .086 -.414 .586
    Glass Delta 16.675 .089 -.418 .595
    a. 估算效應大小時使用的分母。
    Cohen d 使用匯聚標準差。
    Hedges 修正使用匯聚標準差,加上修正因子。
    Glass Delta 使用控制組的樣本標準差。
     
    由組統計可知,實驗班與對照班前測成績平均值分別為116.07和114.58,無 顯著性差異。
    由獨立樣本檢驗可知, F 值為0.017,顯著性值為 0.896,大于 0.05,說明滿足 齊性方差,再根據Sig.(雙尾)值0.736>0.05可知,兩組數據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說明在英文電影教學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英語成績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英 語水平相當。
    5.3實驗班對照班后測數據分析
    實驗班對照班后測成績數據
    實驗班后測 對照班后測
    陳*杰 110.5 陳*雯 105
    陳*濱 129 陳*雨 126.5
    陳*文 128.5 杜*玲 101.5
    陳*伶 115 何*艷 120
    鄧*蕊 114 李* 121
    侯*豪 83.5 劉*婕 119.5
    胡*熙 137.5 劉*彤 115
    康* 117 羅*杰 132.5
    賴*宇 125.5 梅*勇 87.5
    李*益 129.5 宋*丹 128.5
    李*田 137.5 覃*宜 111.5
    廖*釗 111.5 譚*蝶 102
    劉*愉 118 唐*渝 104
    陸*倩 139.5 鐵* 122
    彭* 125 王*果 101
     
     
    邱* 138.5 王*標 86.5
    孫*涵 119.5 王*肸 136
    譚*嬋 93.5 魏* 125.5
    王*彬 142 吳*雨 94.5
    王* 114.5 席*林 115.5
    王*潞 132.5 肖* 90
    徐*涵 130 楊*燦 138.5
    楊*洋 116 余* 97.5
    易*奎 123 袁* 107.5
    袁*宇 134.5 張*溢 83
    張* 123 張* 126.5
    鄭*瓏 108 張*蜜 124.5
    鄭* 133 周*基 133
    鐘*樂 104 周* 112
    周*吟 133.5 鄒* 135.5
    為了比較實驗班和對照班后測成績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使用SPSS軟件進行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下:
    實驗班和對照班后測成績獨立樣本t檢驗
    組統計
    班級 N 平均值 標準差 標準誤差平均值
    后測成績 實驗班 30 122.233 13.7983 2.5192
    對照班 30 113.450 16.1236 2.9438
     
    獨立樣本檢驗
    萊文方差等同性
    檢驗 平均值等同性 t 檢驗
    F 顯著性 t 自由度 顯著性
    (雙尾) 平均值
    差值 標準誤差
    差值 差值95%置信區
    下限 上限
    后測
    成績 假定等
    方差 1.656 .203 2.267 58 .027 8.7833 3.8745 1.0276 16.5391
    不假定
    等方差 2.267 56.648 .027 8.7833 3.8745 1.0236 16.5430
     
     
    獨立樣本效應大小
    標準化量玄 點估算 95%置信區間
    下限 上限
    后測成績 Cohen d 15.0061 .585 .066 1.100
    Hedges修正 15.2037 .578 .065 1.086
    Glass Delta 16.1236 .545 .015 1.065
    a. 估算效應大小時使用的分母。
    Cohen d 使用匯聚標準差。
    Hedges 修正使用匯聚標準差,加上修正因子。
    Glass Delta 使用控制組的樣本標準差。
     
    由組統計可知,實驗班與對照班后測成績平均值分別為122.233和113.450, 存在顯著性差異。
    由獨立樣本檢驗可知, F 值為1.656,顯著性值為 0.203,大于 0.05,說明滿足 齊性方差,再根據Sig.(雙尾)值0.027V0.05可知,兩組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 說明在英文電影教學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英語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實驗班 顯著高于對照班。
    5.4實驗班前測后測數據分析
    實驗班前測后測成績數據
    姓名 前測 后測
    陳*杰 94.5 110.5
    陳*濱 114.5 129
    陳*文 121.5 128.5
    陳*伶 113.5 115
    鄧*蕊 86 114
    侯*豪 83 83.5
    胡*熙 131 137.5
    康* 136 117
    賴*宇 119.5 125.5
    李*益 125 129.5
    李*田 134.5 137.5
     
     
    廖*釗 103 111.5
    劉*愉 122.5 118
    陸*倩 136 139.5
    彭* 128 125
    邱* 138 138.5
    孫*涵 111 119.5
    譚*嬋 85 93.5
    王*彬 133 142
    王* 110.5 114.5
    王*潞 122.5 132.5
    徐*涵 126 130
    楊*洋 101.5 116
    易*奎 110 123
    袁*宇 133 134.5
    張* 112.5 123
    鄭*瓏 92 108
    鄭* 129 133
    鐘*樂 92 104
    周*吟 137.5 133.5
    為了比較實驗班前測后測成績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使用SPSS軟件進行配對 樣本t檢驗。結果如下:
    實驗班前測后測配對樣本t檢驗
    配對樣本統計
    平均值 N 標準差 標準誤差平均值
    配對 1 前測 116.07 30 17.188 3.138
    后測 122.23 30 13.798 2.519
     
    配對 「樣本相關性
    N 相關性 顯著性
    配對1 前測&后測 30 .877 .000
     
     
    配對樣本檢驗
    配對差值 t 自由度 顯著性
    (雙尾)
    平均值 標準差 標準誤差平
    均值 差值95%置信區間
    下限 上限
    配對 1 前測 -
    后測 -6.167 8.356 1.526 -9.287 -3.047 -4.042 29 .000
     
    配對樣本效應大小
    標準化量
    a 點估算 95%置信區間
    下限 上限
    配對
    1 前測-后測 Cohen d 8.356 -.738 -1.138 -.328
    Hedges修正 8.466 -.728 -1.123 -.324
    a. 估算效應大小時使用的分母。
    Cohen d 使用平均值差值樣本標準差。
    Hedges 修正使用平均值差值樣本標準差,加上修正因子。
     
    由配對樣本統計可知,實驗班前測平均值為116.07,后測平均值為 122.23, 從數值大小可以看出,兩者存在顯著性差異。
    由配對樣本檢驗可以看出,實驗班前測和后測配對樣本t檢驗的Sig.(雙尾) 值為0.000,小于 0.05,所以認為實驗班前測和后測存在顯著性差異,實驗班的后 測成績顯著高于前測成績。
    5.5對照班前測后測數據分析
    對照班前測后測成績數據
    姓名 前測 后測
    陳*雯 119.5 105
    陳*雨 130 126.5
    杜*玲 113 101.5
    何*艷 88 120
    李* 122 121
    劉*婕 112 119.5
    劉*彤 105 115
    羅*杰 132 132.5
    梅*勇 100.5 87.5
     
     
    宋*丹 130.5 128.5
    覃*宜 128.5 111.5
    譚*蝶 95 102
    唐*渝 116.5 104
    鐵* 117.5 122
    王*果 125 101
    王*標 90 86.5
    王*肸 133 136
    魏* 117.5 125.5
    吳*雨 90 94.5
    席*林 130.5 115.5
    肖* 87.5 90
    楊*燦 136.5 138.5
    余* 84.5 97.5
    袁* 105.5 107.5
    張*溢 92.5 83
    張* 129 126.5
    張*蜜 129.5 124.5
    周*基 125.5 133
    周* 115.5 112
    鄒* 135.5 135.5
     
    為了比較對照班前測后測成績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使用SPSS軟件進行配對 樣本t檢驗。結果如下:
    對照班前測后測配對樣本t檢驗
    配對樣本統計
    平均值 N 標準差 標準誤差平均值
    配對 1 前測 114.58 30 16.675 3.045
    后測 113.45 30 16.124 2.944
     
    配對樣本相關性
    N 相關性 顯著性
    配對1 前測&后測 30 .778 .000
     
     
    配對樣本檢驗
    配對差值 t 自由度 顯著性
    (雙尾)
    平均值 標準差 標準誤差 平均值 差值95%置信區
    下限 上限
    配對1 前測-
    后測 1.133 10.931 1.996 -2.948 5.215 .568 29 .574
     
    配對樣本效應大小
    標準化量玄 點估算 95%置信區間
    下限 上限
    配對1 前測-后測 Cohen d 10.931 .104 -.256 .462
    Hedges修正 11.075 .102 -.253 .456
    a. 估算效應大小時使用的分母。
    Cohend 使用平均值差值樣本標準差。
    Hedges 修正使用平均值差值樣本標準差,加上修正因子。
     
    由配對樣本統計可知,對照班前測平均值為114.58,后測平均值為 113.45,從 數值大小可以看出,兩者無顯著差異。
    由配對樣本檢驗可以看出,對照班前測和后測配對樣本t檢驗的Sig.(雙尾) 值為 0.574,大于 0.05,所以認為對照班前測和后測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5.6調查問卷數據分析 實驗結束后,為了解英文電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情況,以及學生對英 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態度與看法,對實驗班發出調查問卷 30份,收回30 份, 無效問卷0 份,以下是調查問卷數據分析:
    信度分析
    Cronbach 信度分析
    名稱 校正項總計相
    關性(CITC) 項已刪除
    的a系數 Cronbach
    a系數
    1. 你平時看英文電影嗎? 0.632 0.788 0.821
    2. 你喜歡通過觀看英文電影這一方式學習英語嗎? 0.65 0.784
    3. 在觀看英文電影時,你是否會注意里面的生單詞? 0.363 0.842
    4. 在選擇英文電影的時候,你會在意電影的難度嗎? 0.343 0.834
     
     
    5. 將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你的態度是? 0.419 0.817
    6. 你認為英文電影對你的英語學習有幫助嗎? 0.684 0.791
    7. 英文電影是否有激發你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0.842 0.767
    8. 通過一學期的英文電影教學,以后的學習中你會主
    動觀看英文電影來學習英語嗎? 0.73 0.779
    標準化Cronbach a系數:0.851
     
    Cronbach信度分析-簡化格式
    項數 樣本量 Cronbach a系數
    8 30 0.821
     
    信度分析用于研究定量數據(尤其是態度量表題)的回答可靠準確性。 從上表可知:信度系數值為 0.821,大于 0.8,因而說明研究數據信度質量高, 可用于進一步分析。
    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結果
    名稱 因子載荷系數 共同度
    (公因子方差)
    因子1 因子2
    1. 你平時看英文電影嗎? 0.736 0.11 0.554
    2. 你喜歡通過觀看英文電影這一方式學習英語嗎? 0.719 0.289 0.601
    3. 在觀看英文電影時,你是否會注意里面的生單詞? 0.637 -0.568 0.728
    4. 在選擇英文電影的時候,你會在意電影的難度嗎? 0.317 0.784 0.715
    5. 將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你的態度是? 0.541 0.006 0.293
    6. 你認為英文電影對你的英語學習有幫助嗎? 0.762 0.338 0.694
    7. 英文電影是否有激發你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0.889 0.232 0.843
    8. 通過一學期的英文電影教學,以后的學習中你會主 動觀看英文電影來學習英語嗎? 0.845 0.005 0.714
    特征根值(旋轉前) 4.086 1.057 -
    方差解釋率%(旋轉前) 51.079% 13.208% -
    累積方差解釋率%(旋轉前) 51.079% 64.287% -
    特征根值(旋轉后) 3.941 1.202 -
    方差解釋率%(旋轉后) 49.267% 15.020% -
     
     
    累積方差解釋率%(旋轉后) 49.267% 64.287% -
    KMO 值 0.742 -
    巴特球形值 107.974 -
    df 28 -
    。值 0 -
    備注:表格中數字若有顏色:藍色表示載荷系數絕對值大于 0.4,紅色表示共同度(公因子方差)小于0.4。
     
    KMO 和 Bartlett 的檢驗
    KMO 值 0.742
    Bartlett 球形度檢驗 近似卡方 107.974
    df 28
    。值 0
     
    效度分析用于研究定量數據(尤其是態度量表題)的設計合理性。
    從上表可以看出:KMO值為0.742,介于0.7?0.8之間,研究數據效度較好。
    1-8 為單選題:
    1. 你平時看英文電影嗎? () [單選題]
    選項 小計 比例
    A.經常看 10 33.33%
    B.偶爾看 17 56.67%
    C.很少看 3 10%
    D.從來不看 0 0%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除了 10%的學生很少看英文電影,大部分學生經常或者偶爾看,從來不看的 沒有。
     
    2.你喜歡通過觀看英文電影這一方式學習英語嗎?( )
     
     
     
    C.一般
    D.不喜歡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大多數學生都喜歡觀看英文電影來學習英語這一方式,其中非常喜歡占 26.67%,喜歡占 46.67%。
     
    3. 在觀看英文電影時,你是否會注意里面的生單詞?( ) [單選題]
    選項 小計 比例
    A.會,并且會記下來查字典 7 23.33%
    B.會,但是過后就忘了 16 53.33%
    C.偶爾會 4 13.33%
    D.完全不會 3 10%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觀看英文電影時,76.67%的學生會注意到電影里的生單詞,其中 23.33%會記 下來查字典。
     
    4.在選擇英文電影的時候,你會在意電影的難度嗎?() [單選題]
    選項 小計 比例
    A.完全不會,喜歡有難度燒腦的電髡- 14 ?46.67%
    B.無所謂,可以看中文字幕 11 36.67%
    C.會,對看不懂的電影沒有興趣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大部分學生不在意英文電影的難度,其中表示喜歡有難度燒腦的電影占
    46.67%,只有 16.67%的學生會因為看不懂而沒有興趣。
    5.將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你的態度是?( ) [單選題]
     
    選項 小計 比例
    A.贊成 24 ■80%
    B.無所謂 6 20%
    C.反對 0 0%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80%的學生都贊成將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 20%表示無所謂,沒有人反對。
    6. 你認為英文電影對你的英語學習有幫助嗎?( ) [單選題]
    選項 小計 比例
    A.非常大 8 26.67%
    B.有一定幫助 22 73.33%
    C.沒有幫助 0 0%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所有學生都認為英文電影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或多或少有幫助,說明英文電影 確實有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
    7. 英文電影是否有激發你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 [單選題]
    選項 小計 比例
    A.非常大 9 30%
    B.有一些 20 66.67%
    C.沒有 1 3.33%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96.67%的學生表示英文電影激發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其中認為作用非常大占
    30%,有一些的占 66.67%。說明英文電影能有效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8. 通過一學期的英文電影教學,以后的學習中你會主動觀看英文電影來學習 英語嗎?( ) [單選題]
    選項 小計 比例
    A. 一定會 11 36.67%
    B.可能會 18 60%
    C.不會 1 i 3.33%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96.67%的學生表示通過一學期的英文電影教學后,以后的學習中會主動觀看
    電影學習英語。說明英文電影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9-13 為多選題:
    9. 你看英文電影的目的是?( ) [多選題]
    選項 小計 比例
    A.提高英語水平 21 70%
    B.興趣愛好 23 76.67%
    C. 了解西方文化 18 60%
    D.娛樂放松 21 70%
    E.消遣時間 10 33.33%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響應率 普及率
     
     
     
    帕累托圖
     
     
     
    10. 你喜歡觀看哪種類型的英文電影?( ) [多選題]
    選項 小計 比例
    A.劇情片 15 50%
    B.喜劇片 15 50%
    C.動作片 13 43.33%
    D.愛情片 9 30%
    E.恐怖片 9 30%
    F.懸疑片 17 ■56.67%
    G.戰爭片 8 26.67%
     
     
    H.科幻片 20 66.67%
    I.動畫片 11 36.67%
    J.紀錄片 10 33.33%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響應率 普及率
     
     
    u+iirTfil
     
     
     
     
    11.你認為看英文電影學習英語時會遇到什么困難?()[多選題]
    選項 小計 比例
    A.數量種類太多,不知道如何挑選合適的電影 11 36.67%
    B.東西方文化差異和背景知識的缺乏導致難以
    理解影片內容
    C.詞匯量不足,過于依賴中文字幕
    D. 不能長期堅持
    23.33%
     
     
    E.比較關注電影情節,會忘記學習
    10 33.33%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12. 你認為哪種形式的活動最能增強觀看英文電影在英語學習中的效果?
     
     
    ) [ 多選題 ]
    選項 小計 比例
    A.背誦經典臺詞 20 66.67%
    B.故事復述 9 30%
    C.電影配音 18 60%
    D.小組表演 8 ■&26.67%
    E.收集、歸納整理常用的表達方式和俚語 14 46.67%
    F.英語辯論 4 •13.33%
    G.寫觀后感 2 i 6.67%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0
     
    響應率 普及率
     
     
     
     
     
    13.通過觀看英文電影,你的英語水平和能力有哪些方面的變化和進步? ) [多選題 ]
     
     
    A.積累了更多的詞匯量:14.81%
     
    F.
    在跨文化方面”增加了對西方文化的了解:
    15.74%
     
     
     
     
    普及率
     
    帕累扌毛圖
     
     
    5.7訪談結果分析
    為了解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對學生有什么影響,筆者在實驗后對實 驗班若干名學生進行了訪談。被訪談者的回答如下:
    1.康*:“我覺得看電影學英語很有意思,也挺有用的。通過電影學習英語可 以加強語感,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習興趣。我覺得不足之處 是大部分同學看了后記不住里邊的語言知識。我建議老師可以對電影里面的知識 點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和講解,并加強練習。我覺得通過電影學習英語以后,我的 語感更好了,聽力也沒以前那么艱難,什么都聽不出來了。我建議以后可以多看 電影,看完了針對感興趣的情節和內容寫讀后感,發表一下感想。”
    2.邱*:“看電影學英語增加了我對英語的好感。看電影的過程能讓人有 1 到
    2 小時的專屬時間去感受英語對話所表達的人物情感,有足夠的時間模仿和記憶不 同情感要用的語氣。不過英文電影種類繁多,不適合自己的類型不容易引起注意, 看完一頭霧水。沒有中英雙字幕的電影對初級英語學習者有困難。我通過看電影 學習英語后,能流利地用英語打招呼,并且知道了眾多的英語系國家會有口音與 讀法的差別,知道一小部分英美口語的差別在哪兒。我希望課堂上老師能播放英 語視頻介紹所學課文的背景,選取優秀英文電影片段供課后欣賞或進行語法講 解。”
    3.王*彬:“我覺得看電影學英語的效果還行,學習過程比較有趣。看電影學 英語的優勢是,讓不是特別熱愛學習的同學也能通過看電影去學習英語,能激發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缺點是不容易記住里面的知識點,看著看著就純粹看電影 去了,注意力都放在了關注電影情節上。我認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口語交際能力 有所提高,語感也更好了。我建議以后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可以播放電影片段,一 邊看一邊講解,這樣同學們的理解會更深刻。”
    4.李*田:“我感覺效果挺好的。通過看電影學英語,我覺得會讓原本有些枯 燥的學習過程變的更有趣,并且通過看英文電影,還能鍛煉自己的聽力、口語、 發音、聽力等能力,一舉多得。通過這次學習,我的口語,發音,以及聽力等方 面有了極大的提升。我覺得其中的不足之處在于,看電影學英語現在還沒有一套 完整成熟的學習方法,同時通過電影學英語的方式也相較于不是那么的嚴謹,看 電影學英語只能是作為興趣愛好培養,輔助學英語,并不能成為最主要的學英語 的方式。對于以后的英文電影學習,我的建議是以電影學習為輔,教堂講解為主, 讓學生能在興趣中學習。”
    5.徐*涵:“我覺得看電影學英語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電影可以聽到地道的英 語發音,也可以手機當地的俚語,也能通過字幕學習如何更準確地翻譯英語。不 過缺點是容易陷進劇情而忘記學習,而且如果對當時社會背景了解不夠的話,可 能會看不懂電影。我通過這次學習,對歐美國家的歷史發展有了更多的了解,因 為電影中將歷史事件描寫得淋漓盡致。并且我的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我覺 得老師可以做一個電影清單,在放假的時候推薦給我們,我們可以利用寒暑假多 丟 i=h S4 ”
    看電影。”
    6.周*吟:“我覺得看電影學英語的方式不會讓人感到枯燥,并且看電影的過 程中會對外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通過看電影能增加詞匯量,并且能提高自己的 聽力。但缺點是有些同學可能會過度沉迷其中而耽誤學習,有些同學看電影只是 為了打發時間,而不去理解電影的深層含義。對我自己而言,我了解了更多的外 國文化和風俗習慣。”
    7.王*:“看電影學英語對于我來說效果很好,提高了我學習英語的興趣,我 現在課余時間也會找一些英文電影來主動學習英語。通過看電影學英語,我提高 了自己的英語聽力。由于我看電影的時候也會模仿著說一些英語,所以比起以前 自己的啞巴英語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記住了很多的生單詞和經典語錄,現在也 喜歡聽英語歌曲了。電影里的英語比書本上更靈活更生活化,更能吸引人,沒有 書本上那么枯燥、沉悶,并且電影的情境和對話有助于聯想式記憶。電影里地道 的英語口語對話,能提高學生的聽力,并讓學生了解當地的俚語和生活化的表達。 不足就是入門比較難,最開始看電影學英語的時候,如果沒有中文字幕,常常不 能完整的理解詞句意思。如果觀看一些發音比較復雜,語速比較快的電影的時候, 容易跟不上,需要反復的觀看,這樣就很容易讓人放棄。希望老師能推薦一些適 合我們水平的好電影,能提高我們的興趣,而且學生不僅能通過看電影學習英語, 還能了解不同的文化,歷史和風土人情,開闊視野。”
    8.袁*宇:“通過一學期的英語電影教學,我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從不 及格到現在及格,并且口語表達能力有了提高。我覺得通過電影學英語的優勢在 于:能學到較為地道的表達,鍛煉了自己的口語和聽力能力,同時記憶單詞也有 提高。不足之處在于:看電影時會較為依賴字幕,而且根據電影選材的不同,比 如歷史題材等,缺乏背景知識和相關詞匯,不一定放一遍就能看懂,通常需要重 復一遍甚至多遍。其次,越是地道的電影,對詞匯和文化積累要求越高,且口音 也較重,我們學的英語畢竟比較淺,因此,不一定能夠很好理解和消化。我覺得 自己通過看電影學英語后,聽力和口語表達有一定提高,另外也學會了更多的生 單詞。建議以后可以繼續開展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且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挑選電影。”
    9.楊*洋:“我通過看電影有真正學習到英語,并且增加了我日常中學習英語 的熱情。電影是一個最簡單的可以接觸英語口語環境的方式,電影臺詞中很日常 的口語化表達有利于對于語言細節的理解,可以發掘出有趣的知識。不過看電影 學英語的學習過程有太多的隨機性,有時不一定能有效的針對英語學習中遇到的 問題進行解決。我建議可以利用電影的片段來輔助語法教學。”
    10.王*潞:“我覺得看電影學英語,效果總體上來說還是很不錯的,比起以前, 有了比較顯著的進步。比如能聽懂一些俚語之類。聽力水平有所提升,尤其是那 些比較難的生活場景聽懂后,平時考試的一些聽力材料就顯得很簡單。我的英文 發音更加標準更地道,比如連讀、爆破、濁化;詞匯量也大大增加了。缺點是有 些電影中方言比較嚴重,部分演員吐字不清;這種情況對自己的英語學習幫助反 而有負面影響。希望老師選取的電影材料難度要適中。選取的電影不能太有年代 感,五六十年代的電影跟現在很多表達方式不一樣;也盡量避免地方口音重的電 影。”
    下面對學生的回答總結如下:
    問題一:
    通過一學期的英文電影教學,學生一致認為通過英文電影學英語的方式有效, 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有幫助,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興趣。
    問題二:
    學生認為,英文電影生動形象、情節跌宕,不像教材一樣沉悶,能提供真實 的語言環境,語言知識的記憶更深刻。語言豐富,發音標準地道,對聽力和口語 有很大的幫助。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能了解國外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
    問題三:
    學生認為,看英文電影的過程中容易關注情節和劇情,而忽略語言知識;過 于依賴中文字幕;電影內容若太難會讓人看不懂,容易讓人泄氣甚至放棄。
    問題四:
    學生一致認為自己的英語能力通過觀看電影學英語得到了提高。有同學認為 聽說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同學認為英文電影提高了自己的英語學習興趣;有同學 表示在看電影學英語的過程中改正了自己的發音缺陷,英語發音更標準了,說英 語更自信了;有同學表示積累了更多的生單詞;有同學表示對國外的文化有了更 多的了解。
    問題五:
    學生建議,多利用英文電影片段進行教學,對電影里的語言知識進行及時的 講解,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英文電影的教學方式可以繼續進行下去,電影的選擇 可以考慮同學們的提議,而不僅僅是老師一個人挑選。老師可以在寒暑假給學生 推薦電影清單,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多看電影。
    第6 章 結論
    6.1 研究發現
    本研究探究英文電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筆者設計英文電影教學模式, 通過教學實驗、前后測試、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英文電影對初中生英語學習的影 響。通過對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再結合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筆者得出以下結論:
    一、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語言能力。 通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英語水平進行前測,得出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英語前 測成績平均值分別為116.07和114.58。使用SPSS軟件對兩個班前測成績數據進行 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Sig.(雙尾)值為0.736,大于0.05,因此可以認為實驗班 和對照班的英語成績在實驗前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水平相當。
    通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英語水平進行后測,得出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英語后 測成績平均值分別為122.233和113.450。使用SPSS軟件對兩個班后測成績數據 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Sig.(雙尾)值為0.027,小于0.05,說明在英文電影 教學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英語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實驗班顯著高于對照 班。
    由此可知,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語言能力。
    二、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能激發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和學習 興趣。
    實驗后對實驗班進行問卷調查,使用 SPSS 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信度和效度分 析,得出Cronbacha系數為0.821,大于0.8,說明研究數據信度質量高;使用KM0 和Bartlett檢驗進行效度驗證,得出KMO值為0.742,介于0.7 ~ 0.8之間,研究 數據效度較好。
    通過查看答案詳情,對比餅狀圖的各選項分布,可以得知 80%的學生都贊成 將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 20%表示無所謂,沒有人反對; 96.67%的學生表示 英文電影激發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其中認為作用非常大的占 30%,認為有一些作 用的占 66.67%; 96.67%的學生表示通過一學期的英文電影教學后,以后的學習中 會主動觀看電影學習英語。說明英文電影有效提高了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激 發了初中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調查結果顯示,所有學生都認為英文電影教學對自己的英語學習產生了幫助, 其中 53.33%的同學認為積累了更多的詞匯量;63.33%的同學認為在聽力理解方面, 能更加輕松地聽懂英語對話;66.67%的同學認為在口語表達方面,改進了自己的 發音缺陷;33.33%的同學認為在閱讀理解方面,提高了英語閱讀速度等等。學生 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數據顯示,認為自己沒有變 化和進步的為 0。
    由此可知,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能有效激發初中生的學習動機 和學習興趣,并進一步佐證了英文電影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語言能力。
    三、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能培養初中生的跨文化意識。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56.67%的同學認為在跨文化方面,增加了對西方文化的 了解。通過與學生進行訪談,學生均表示對西方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進一步證 實了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能培養初中生的跨文化意識。
    綜上所述,將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語言能力, 激發學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
    6.2本研究的局限性
    回顧本次教學研究,雖然通過實驗證明了英文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是可 行且有效的,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對電影素材的開發不足
    雖然實驗設計過程中查閱了大量文獻和資料,但由于筆者的能力有限,對電 影素材沒有進行更深度地挖掘。
    二、實驗開展的時間有限
    本次實驗只有一學期的時間,由于受到學校英語課時的限制,在應試教育的 壓力下,要優先保證教學進度的完成。
    三、樣本容量小 研究對象僅限于筆者所任教的兩個班,樣本數量較少。
    6.3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啟示與建議
    雖然本研究沒有做到盡善盡美,但筆者通過對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對教學 環節的不斷改進、對電影素材的不斷挖掘以及對教學效果的不斷反思,在不斷地 摸索和學習中,對于如何將英文電影更好地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
    和思考,為今后繼續探索英文電影教學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未來的相關研究中, 筆者會擴大實驗對象,豐富研究工具,考慮不同因素,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教學研 究。
    將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在國內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值得研究 者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和研究,并將其應用于教學中。由于國內外關于英 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的理論研究已經有大量的文獻可供參考和探討,因此,對 以后的研究者,筆者提出幾點建議:1. 盡可能選取較多的樣本。2. 盡可能延長實 驗時間,使研究結果更真實有效。3. 盡可能對電影素材進行深度的挖掘。
    參考文獻
    Bacon, S. M.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Comprehension, Processing Strategies and Affective Response in Foreign Language Listening.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6(2), 160-178.
    Blakely, R. (1984). Teaching Film with Blinders on: The Importance of Knowing the Language. ADFL Bulletin, 16(1), 42-47.
    Carr, T., & Duncan, J. (1987). The VCR Revolution: Feature Films for Language and Cultural Proficiency. Birckbichler.
    Corbitt, J. C. (1998). Au Revoir to Film Illiteracy - An Interdisciplinary Exploration of Au Revior Les Enfants. English Journal, 1, 83-87.
    Donley, K. M. (2000). Film for Fluency. English Teaching Forum, 38(2), 24-30.
    Eken, A. N. (2003). You've Got Mail: A film workshop. ELT Journal, 57(1), 51-59.
    Harmer, J.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Harmer, J. (2007).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Harlow, UK: Pearson Longman.
    Ishihara, N., & Chi, J. C. (2004). Authentic Video in the Beginning ESOL Classroom: Using a Full-Length Feature Film fo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trategy Practice. English Teaching Forum, 1, 30-35.
    Jewitt, C. (2014).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ultimodal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Kenan, D., & Abdullah, D. (2009). Using Popular Movies in Teaching Oral Skill.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 168-172.
    Kirsh, J. (1998). Using Animated Films to Teach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eaching of Psychology, 25(1), 49-51.
    Krashen, S. D.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Krashen, S. 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Markham, P. (1989). The Effects of Captioned Television Videotapes on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Beginning,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ESL stud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9(10), 38-41.
    Massy, M., & Merino, A. G. (1996). Film and EFL in English Teaching. Forum.
    Natusch, B. (1990). Capturing Life-like Language. The Language Teacher, 11, 19-21.
    Sherman, J. (2012). Using Authentic Video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Stempleski, S., & Tomalin, B. (1990). Video in Action: Recipes for Using Video in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Group.
    Thomas, A. (1952). Recent Articles on Audio-Visual Aids in Secondary-School English. English Journal, 41(6), 313-317.
    Vetrie, M. (2004). Using Film to Increase Literacy Skills. English Journal, 193(3), 39-44.
    Voller, P., & Widdows, S. (1993). Feature Film as Text: A Framework for Classroom Use. ELT Journal, 47(4), 342-353.
    Walker, M. (1990). Using Film in an ESL Literacy Class. TESL Talk, 20(1), 224-233.
    Weyers, J. R. (1993). The Effect of Authentic Video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3(3), 339-349.
    Widdowson, H. G. (1996).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安淑紅,(2011),原版電影在高師英語聽力教學中應用的實證研究,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 院課程與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房娟,(2007),論英語聽說教學中英文電影的應用,《電影文學》第04 期,63-64 頁。 付婧昱,(2019),英文電影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驗,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科教 學(英語)碩士學位論文。
    韓秀榮,(2012),英文電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課程與教學 論碩士學位論文。
    黃春曉,(2019),初中英語教學中英文電影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探討,《外語教學》第04 期, 213-237 頁。
    黃地,(2016),原生影視材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使用、特點和意義,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 學院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學位論文。
    黃力宇,(2010),英文電影欣賞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嘗試,《英語教師》第4 期,34-36 頁。 黃修遠,(2013),英文電影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探索性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言學 與應用語言碩士學位論文。
    賈漢英,(2017),原聲英語電影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遼寧師范大學學科教學 (英語)碩士學位論文。
    柯小彤,(2010),電影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學 位論文。
    雷振環,(2011),多角度分析英文電影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電影文學》第 21 期,145-148 頁。
    李芳,(2015),原聲電影在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內蒙古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
    語)碩士學位論文。 林劍敏,(2013),從英語原聲電影培養初中生英語語感的研究,《教學實戰》第 29期,68-94
    頁。 劉娟,(2012),電影輔助英語教學框架探究,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科教學(英語)碩
    士學位論文。 劉天賦,(2014),英文電影課對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影響研究,四川師范大學學科教學
    (英語)碩士學位論文。 龍千紅,(2007),英語電影課的教學目標及其實現方式,《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學院學報》第2
    期,35-38 頁。 蒲琴,(2019),高中英語電影選修課的現狀研究,四川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學位
    論文。 孫慧,(2020),英文電影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英語教師》第3 期,174-176 頁。 王瑜,(2017),社會構建理論視角下英語電影對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影響的研究,遼寧師范大
    學教育碩士專業論文。 信楠,(2015),初中英文電影教學應用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學位論文。 楊霞,(2008),電影片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湖南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學
    位論文。
    袁秋慧,(2016),英語動畫片運用于初中英語聽說課的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科 教學(英語)碩士論文。
    張姣妤,(2018),英文影視材料在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湖南理工學院外國語言 文學學院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學位論文。
    張金花,(2010),英語電影與初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 碩士論文。
    張晴,(2019),英語動畫電影輔助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實證研究,華東理工大學英語教學碩士 學位論文。
    張錫彤,(2012),英文電影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的作用,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 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
    張霞,(2012),原版英語電影欣賞對英語學習動機的積極作用,《電影文學》第 13期,155-156 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周嬋,(2001),《英文經典電影腳本匯編》,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
    朱櫟,(2011),基于影視作品的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科教學(英 語)碩士論文。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jiaoyulei/yingyujiaoxue/8698.html

    上一篇:戲劇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 應用研究

    下一篇:文明禮儀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研究——以 泰和縣小學為例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