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
Abstract iii
第一章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義及目的 2
1.2.1理論意義 2
1.2.2實踐意義 2
1.2.3研究目的 2
13論文結構 3
第二章文獻綜述 4
2.1理論基礎 4
2.1.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4
2.2相關概念界定 4
2.2.1平板電腦 4
2.2.2習慣 5
2.2.3 態度 5
2.3歷年文獻分布統計 6
2.4平板電腦教學研究的主要發現 7
第三章研究設計 16
3.1研究問題 16
3.2研究對象 16
3.3研究方法 17
3.3.1問卷調查法 17
3.3.2課堂觀察法 17
3.3.3訪談法 17
3.4數據收集情況 18
第四章針對學生的研究結果及討論 19
4.1學生的使用習慣 19
4.2學生的基本態度 21
4.3學生的差異性 25
第五章針對教師的研究結果及討論 29
5.1教師的使用習慣 29
5.2教師的基本態度 32
5.3教師的差異性 35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37
6.1主要發現 37
6.2意義與建議 38
6.3本研究的局限性及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41
參考文獻 42
附錄一:小學英語平板課堂案例教案 45
附錄二:小學生在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英語學習的問卷調査 52
附錄三:學生訪談稿 54
附錄四:教師訪談稿 60
致謝 65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量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信 息化的明確要求,"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 法,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手段、教育內容和方法現代化”,“鼓勵學 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據此,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應用新的教學多媒 體進行教學改革實驗,也是教師的教學職責與使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 行)》明確提出了要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任務,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 極主動地、富有個性化地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當前,新媒體與學科融合的優秀案例層出不窮,在這些案例中,大部分教師 們的關注點,也從“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教師們精心設計了學習任務 和學習問題,讓學生利用平板電腦等新的學習媒體,在學習平臺上學習老師推送 的學習資料,實現傳統教學模式的翻轉。平板電腦應用于教學之中,讓學生以自 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課堂、課本為中心 的教學局面,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小學英語課是一門外語課,小學生缺少語言環境,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充 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積極創造語言環境,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聽、說、讀、寫訓 練。這些教學手段中,比較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運用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平板 電腦,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典型代表,以其富媒體資源、可互動交互和及時測評 反饋的特色功能,輕巧、可移動、便于攜帶、能滿足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等特點 引來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借助平板電腦,我們可以實現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平板電腦的教學平臺的數據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的掌握情 況,可以幫助老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將平板電腦推廣應用在小學英語課的教學 中將有力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2017年,筆者所在的小學開展了平板電腦進入課堂的教學探究。學校從三 至六年級,每個年級挑出了一個班級作為平板實驗班,學校為實驗班中每個學生 都配備一臺平板電腦。筆者將對這四個年級的平板電腦實驗班的英語教學展開研 究。在課時安排上,三年級、四年級每周兩節英語課,五年級、六年級每周三節 英語課。在教學內容較多,課時較少,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的學情下,如何利 用好平板電腦,提升英語課的教學效率,是學校英語教師急需研究解決的問題。
4.2研究意義及目的
1.2.1理論意義
國內外關于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的研究相對來說還是很多的,但是結合平板 電腦的研究卻比較少。一方面是現階段配備平板電腦的學校較少,另一方面是配 備了平板電腦的學校,還處在平板教學的嘗試階段,還沒有得出比較全面的研究 結果。所以,開展平板電腦輔助于英語教學的研究是極為必要的。本人針對小學 階段的英語學習,對平板電腦的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與基本態度展開研究,使用者 包括教師和學生,研究成果將對繼續使用平板電腦教學或準備開始使用平板電腦 進行教學的使用者提供理論參考價值。這樣不僅拓展了研究視角,擴大了研究領 域,而且能夠提供平板電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參考依據。
1.2.2實踐意義
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小學生普遍具有畏難情緒,感到學習效果不佳。多媒 體輔助英語教學的研究已經開展了很多年,平板電腦作為教學多媒體中的新生事 物,圍繞平板電腦輔助小學英語教學的研究還比較少。而筆者所在的學校,作為 較早開展平板電腦教學探究的試點學校,為筆者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環境。那么, 平板電腦輔助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使用習慣是怎樣的呢?他們對于 使用平板電腦來學習和教學是否持有認可的態度呢?同時,不同的群體在使用習 慣和基本態度上是否有差異呢?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針對這些問題 的研究,將有助于我們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更好地使用平板電腦,更好地開展小學 英語的教學活動。
1.2.3研究目的
本文通過對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和教師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英語教學與學習 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旨在根據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將平板電腦運用于教學的 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使用習慣和基本態度的現狀及其差異性,從而發現一些提 高平板電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利用效率的方法,為教師下一步設計基于平板電 腦的課堂教學方案提供依據,從而促進平板電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發展, 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促進小學英語的發展。
4.3論文結構
本論文在第一章當中,會介紹該研究的背景、意義和目的。在第二章中,首 先會對相關理論及概念進行闡述和界定,然后圍繞平板電腦和小學英語教學的相 關研究,選擇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獻,歸納分析前人的研究發現。在第三章中, 將會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數據收集情況。在第四章中, 根據收集的問卷和對學生的訪談調查稿,對學生使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的數據和 回答進行分析研究,并對不同性別、不同年級的學生的差異以及差異形成的原因 進行分析討論。在第五章中,結合課堂觀察和教師的訪談稿,對教師使用平板電 腦教授英語的使用習慣與基本態度的現狀及其差異性進行分析討論。在第六章 中,總結研究發現,對平板教學中尚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依據研究發現提出 意見與建議。在論文的結尾部分,會詳細列出本文的參考文獻,和四個附錄。附 錄一是筆者觀察的平板英語教學課堂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課堂的教學設計案例; 附錄二是學生問卷調查表;附錄三是學生訪談的文字記錄;附錄四是教師訪談的 文字記錄。
第二章文獻綜述
2.1理論基礎
2.1.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 一詞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他在研充中發現兒童對現 實的認識與成人有很大的不同,盡管他們看到的是同一個現象,卻可能作出完全 不同的解釋。后來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如維果茨基、奧蘇貝爾、布魯納等又從 認知結構的性質與發展條件、人類社會環境對心理發展的影響以及個體的主動性 在建構認知結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豐富和發展了建構主義理論,從而形成 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也為其具體應用于教學過程創造了條件。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 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 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學習是學習者主動構 建信息的過程,不是被動的接受,在這樣的基礎上,建構主義提倡的學習條件是 復雜學習環境、真實學習任務、社會協商、用多種方式表征教學內容、理解知識 建構過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信息技術的介入,幫助小學生實現了建構學習過程。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的價 值核心就是它改變了小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小學生不僅通過它獲取知識和信 息,也利用它選擇、重組和探究信息。小學生學習英語,課本中的一些常用單詞、 日常對話、發音技巧和短文等內容,教師都可以在平板電腦中通過文本、圖片、 聲音、動畫等形式來展現,讓學習變得更加直觀清晰,提升了學習效率。教師還 可以在課前、課中或者課后發布自主學習任務單,同時發送學習所需的聽力和微 視頻,小學生通過觀看這些學習資源,進行學習并完成相應的練習,實現了以學 生為中心的建構學習。
2.2相關概念界定
2.2.1平板電腦
平板電腦也叫便攜式電腦(Tablet Personal Computer, Tablet PC),是
一種小型、方便攜帶的個人電腦,以觸摸屏作為基本的輸入設備。它擁有的觸摸 屏,允許用戶通過觸控或數字筆來進行作業。用戶可以通過手寫識別、屏幕上的 軟鍵盤、語音識別或者一個真正的鍵盤實現輸入。
本次研究中學生在學校使用的平板電腦的品牌是聯想,操作系統是安卓系 統,學習平臺是For Class智慧學習平臺。平臺的使用可以貫穿預習、上課、作 業、輔導、評測等各個學習環節,覆蓋課前、課中、課后,支持各種有效學習方 式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可以通過平板電腦進行預習、做作業、復習、測 試等,教師可以進行作業的布置、批閱、査看課堂報告、查看統計、查看學生的 學習檔案等。另外,該系統提供一些版本的電子教材,并且提供教學內容相應的 教學資源,方便教師進行備課授課。
2.2.2習慣
習慣主要思想是:每個人大腦所編碼儲存的概念、思想、方法、經驗、技巧 以及各種信息等,經過相當時間后,如果沒有重大的事件刺激,沒有全部信息的 進入,這個編碼和存儲的總體,將處于相對的穩定狀態,思想或想法一經穩定, 主體對人、對事、對問題、對信息的反應,包括認識、理解、判斷、做法等,就 有一種習慣性,也就是說具有比較固定的模式,這種習慣性的看法、做法和行為, 就是習慣的具體表現。
本文研究的習慣,主要是學生和教師的使用平板電腦的習慣。針對學生,研 究他們使用平板電腦學習時是否能會分心,獨立使用時會如何使用,是否會在學 習過程中使用平板電腦來玩游戲,是否希望用平板電腦來寫課后作業等問題。針 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將有助于觀察學生的使用習慣是否良好。同時通過課堂觀察 和訪談,針對教師使用平板電腦的頻率,使用目的,課堂時間分配等等使用習慣 來開展調査。
2.2.3態度
對于態度的定義最早是斯賓塞和貝因(1862年)提出,認為態度是一種先 有主見,是把判斷和思考引導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觀念和傾向,即心理準備。奧爾 波特(1935年)受行為主義影響,認為態度是一種心理和神經的準備狀態,它 通過經驗組織起來,影響著個人對情境的反應。他的定義強調經驗在態度形成中 的作用。克瑞奇(1948年)則認為態度是個體對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現象的 動機過程、情感過程、知覺過程的持久組織。他的定義強調當下的主觀經驗,把 人當成會思考并主動將事物加以建構的個體,反映了認知派的理論主張。美國心 理學家巴克(1984年)認為態度是對任何人、觀念或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強
調態度是一種觀念、意見等主觀的東西。邁爾斯(1993年)指出,態度是對某 物或某人的一種喜歡與不喜歡的評價性反應,它在人們的信念、情感和傾向性行 為中表現出來。他認為態度涉及三個維度:情感(affect)、行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認知(cognition),即態度的ABC模型。
本文研究的態度將基于邁爾斯提出的態度ABC模型,將態度劃分為三個成 分,從情感成分、行為意向成分和認知成分三個維度,來設計訪談提綱,通過對 老師和學生分別進行訪談,來研究他們對于使用平板電腦的基本態度,例如是否 喜歡使用平板電腦、認為使用平板電腦的優缺點是什么等等。
2.3歷年文獻分布統計
在中國知網上搜索“平板電腦教學”主題,可以檢索到239條結果,其中包 含期刊、碩博士、會議、報紙四種類型的文獻。筆者根據不同類型的文獻,按照 發表年份進行了統計,統計結果如下表:
表2-1不同年份和類型的文獻分類統計表
9
201年 8
201年 7
201年 6
201年 5
201年 2014 年 3
201年 201 2年 201
1年 合計篇數 比 占
期刊 D O O D D 0 D n O
博 碩 ± □ □ □ □ □ □ □ □ □
0 0 0 0 0 0 0 n □ 0
1^1 □ □ □ □ □ □ □ □ □ □ 0
合計篇數 49 40 30 32 25 27 26 9 1X 9
3
2 0%
占 比 0 S 13.4
% 10. 5
% 10.9
% 13.7%一 0.4
% □
通過表2-1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圍繞“平板電腦教學”的研究,篇 數較多的是期刊類型的文獻,占比70. 7%。其次是博碩士類型的文獻,占比22. 6%。 占比較少的是會議,占比5.0%。占比最少的是報紙,占比1.7%。從占比結果來 看,我們將重點分析期刊論文和博碩士論文。2011年、2012年,這兩類文獻都 較少;2013年、2014年期刊文獻呈現出大量的增長,每年篇數都超過了 20,而 碩博論文還只有一兩篇。這說明,早期的研究成果大多都是期刊類型的文獻。從 2015年開始,期刊類文獻基本以每年20篇左右的增幅增加。博碩士文獻從每年 發表5篇左右增長到每年10篇左右。這說明,針對“平板電腦教學”的研究每 年平穩遞增,而且增速越來越快。根據文獻發表年份的占比數據,我們可以看出 圍繞“平板電腦教學”的研究,從2011年開始才出現,2011到2012年發表的 文獻較少,出現較大增幅的是從2013年開始。其中2018年和2019年的占比相 較于其他年份占比最大,分別是16. 7%和20.5%,說明近兩年關于“平板電腦教 學”的研究相較于以前來說,得到了更多的重視。通過這些文獻,我們可以看到 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之上,繼續探究新的領域。
表2-2不同學科的文獻分類統計表
學
科 數 學 語 文 生 物 英
語 地
理 歷 史 樂 物
理 體 育 美
術 化
學 政 治 其他 合計
篇 數 26 16 10 9 8 6 6 5 5 3 3 2 140 239
占 比 11% 7% 4% 4% 4% 2% 3% 2% 2% 1% 1% 1% 59% 100%
通過表2-2統計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在“平板電腦教學”的研究文獻中, 除去“其他”類型的研究文獻,圍繞“數學學科”開展的研究占比是最多的,占 比達到11%。其次是“語文學科”、“生物學科”和“英語學科”。“英語學科” 文獻占比4%,屬于研究比較熱門的學科。這9篇文獻中,研究的小學階段的文 獻數量是5篇,初中階段是2篇,高中階段1篇,兒童1篇。研究小學英語的5 篇文獻中,期刊文獻4篇,博碩士文獻1篇。這5篇文獻中,沒有針對平板電腦 使用者使用習慣與基本態度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是從一個較新的視角切入的。
2.4平板電腦教學研究的主要發現
通過對檢索出來圍繞“平板電腦教學”的文獻的閱讀和分析,可以發現在該 研究領域,己經形成了一些主要觀點。這些主要觀點中,有的是和筆者研究主題 比較切合的關于“態度”的研究,也有一些是關于應用平板電腦的優劣等問題的 研究。筆者認為,這些研究都有助于筆者更全面的認識“平板電腦教學”領域的 研究現狀,以下是對這些主要觀點的梳理和分析。
(1) 對于平板電腦在教學中使用的態度存在差異
一些研究表明,在平板電腦的應用這個問題上,不同的群體的態度是有差異 的。態度的核心是價值,而這種價值是個體賦予的主觀價值,不等同于它的客觀 價值,因此,對同一對象,由于價值觀的差別,人們就形成了不同的態度(楊建, 2002)。平板電腦的價值,不取決于它自身的價值,而是由于使用者擁有不同的 主觀價值觀,形成對相同事物的不同態度。一個工具的使用具有雙刃性,支持者 更多的看到的是這個工具的優點,反對者更多的看到的是這個工具的缺點。因此, 針對平板電腦的使用者的態度進行研究分析,是一個值得進一步去探究的問題。
針對英語學科,有研究發現,45%的學生愿意在課堂上使用信息和通信技術 (ICT)工具,如平板電腦來學習英語(Amran等,2016)。這個研究結果從另一 面來看,可以發現剩下的大部分學生其實對ICT工具的使用態度是比較消極的。 為什么會存在消極的態度呢?也有學者進一步研究了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該研 究中持有消極態度的學生表示,平板電腦減少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在使用平板電 腦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的學習并沒有變得更加輕松,并且當他們使用平板電腦學 習一段時間后,還會面臨一些不利的身體影響,如頭痛和眼睛疲勞,同時他們還 擔心輻射會不利于健康(Duran等,2016)。那么,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是否也 會出現這些身體上的不適呢?平板電腦的使用是否會對學生的眼部健康,產生不 良影響呢?這些問題需要在筆者的后續研究中進一步找到答案。
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家長在態度上的差異,也有研究人員展開了研究。研究 發現父母的態度在五年級有差異,而在七年級和八年級沒有差異。使用平板電腦 多年的高年級學生的家長對平板電腦的態度不如剛剛決定使用的五年級學生的 家長積極(Zubkovic等,2016) o這些研究結果,可能不具有普適性,不同地 區、不同學校可能都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結果,但是也是在平板電腦教學研究中的 一個積極的摸索。
(2) 對于多媒體在教學中使用的態度存在差異
由于針對平板電腦使用者態度與使用習慣的文獻數量有限,集中于小學階段 的文獻也不足,但是本研究的主題主要圍繞基本態度與使用習慣,所以筆者將文 獻研究范圍稍微擴大一點,在小學階段之外的其他學段,在平板電腦教學研究之 外的其他多媒體教學研究之中,再補充一些關于使用者態度與使用習慣的研究文 獻的主要觀點。
對于教師的態度的研究顯示,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的教師并不認為多媒 體的教學模式一定比傳統教學模式好,而采用多媒體輔助語言教學的教師卻對 多媒體輔助語言教學模式給予了很大的認同(戴延紅,2015),這說明不同授課 模式的教師對于多媒體授課的態度是有差異的。這進一步驗證了研究者楊建的發 現,即對于同樣的事物,由于個體不同的價值觀,產生了主觀上的態度差異。
同時,學生對于使用多媒體的態度也是有差異的。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比較 認可多媒體教學;而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不太認可多媒體教學,認為書本才是主 要學習資源(楊華堂,2010) o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筆者分析可能是由于基礎 較好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強,更愿意去學習書本之外更多樣、更具有難度的知 識。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獨立完成多媒體學習時會有一定的學習難度, 會讓學生更希望老師在課堂上灌輸書本上固定的知識點內容。
也有研究表明,大學生對多媒體在課堂教學應用中的優勢是認同的,對多媒 體教學的適應程度也是比較高的(楊富強,2011) o在英語課堂中,與傳統的教 學模式相比,大學生更喜歡多媒體輔助語言教學的模式,他們認為這種有豐富的 音頻、視頻資源的課堂不僅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語言學習內容,還能夠更好的 吸引他們的學習注意力。人機互動自主學習模式獲得了更多的認可,大多數學生 開始接受這種新型的學習模式,他們對人機互動學習模式帶來的便利、樂趣和效 果感到驚喜(劉淑珍,2009)。人機互動的自主學習模式也極大的減輕了大學英 語課堂中老師的教學壓力,成為了很多大學的英語教學的常態。相比于小學生, 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來說會更強一些,對于多媒體學習適應起來會更輕松 一點。大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采取人機互動的自主學習模式來鍛煉學生的聽說 能力。這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也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在小學英語教學 中,我們也可以嘗試使用人機互動的自主學習模式來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
還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同一門課程中,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同一個學生對 多媒體教學的態度也是有變化的(顧菊珍等,2017) o這說明,態度不是一成不 變的,它可能隨著時間和內容等外界因素,或者學生自身的狀態、情緒等因素產 生變化。
(3)提升了學習興趣
很多研究都表明,平板電腦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的體 驗,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翟麗珊(2017),李雅琪(2018) , Sackstein (2017)都認為平板電腦能提高 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研究從人工智能情緒分析的結果中發現,學生在平 板教學的過程中是快樂的、渴望學習的(Soykan等,2017)。
筆者認為,平板電腦是否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還是取決于教師的教 學設計。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認知和能力認知差異, 要努力為學生構建一個有利于學生更樂于學習的學習環境,要能緊密聯系學生生 活,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樂學、善學, 使每個學生都能持續發展。在平板電腦的學習平臺上,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豐富 精彩的學習資源,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來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 避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平板電腦開放式的學習氛圍,個性化的 學習資源,同伴間相互交流分享的樂趣,都會幫助小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4)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
平板電腦的應用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它能夠在課外學習發揮更大的 作用,學生可以借助平板電腦上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 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使用平板電腦進行學習的方式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 權,學生在課后既可以學習新知識,也可以復習鞏固舊知識,可以根據自己的需 要選擇學習資料。學生充分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教師“放手”和“少講”成為 可能(王艷,2011) o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提供微課、視頻、電影等豐 富的學習資源,課前指導學生根據多種教學資源,進行前置性的自主學習。讓學 生的學習從傳統的被動接受式,變為主動探究式。
信息技術的介入,幫助學生實現了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使用平板電腦學習 的價值核心就是它改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學生不僅通過它獲取知識和信 息,也利用它選擇、重組和探究信息。有了它,未來的課堂將更具開放性,將成 為真正意義上無圍墻的教室。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課內和課外的學習活動將結 合得更緊密。平板電腦不僅能夠使課堂教學模式得以創新,更能夠豐富學生的課 外學習生活(李葆萍,2013) □能夠有效彌補課堂教學時間及教學內容不足的現 狀,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養成每天都定時進行學習及練習的 良好學習習慣(江成霞,2017) »教師課后還可以利用學習平臺展示學生作業, 師生、生生之間評價作品,讓每一個小學生都有參與感,或者利用平板電腦中的 一些有趣味性的英語闖關游戲,讓小學生能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利用課余時間 練習英語。
但是,在課后的學習中,存在一個令大家普遍擔憂的問題。學生是否能夠在 沒有家長和老師的監督下,使用平板電腦來學習,而不是去玩游戲。在我們給了 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是否也讓學生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 慣。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筆者將會在后續研究中進一步展開研究。
(5) 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平板電腦的應用可以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鼓勵學 生之間的協作互動,促進各種課堂活動,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平板電腦在 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可以為新的課堂學習環境提供新的學習 支持(莊紹勇,2013) □利用平板電腦中的一些工具,小學生可以利用克隆、拖 拽、趣味分類游戲等,來完成英語學習中的課前、課中或者課后的練習。教師在 課堂中,可以利用上傳、批注、同步、隨機抽取等功能,來優化課堂教學與課堂 管理。
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能夠充分使用平板電腦的部分功能,且應 用效果較好(咸繼紅,2018) o學生對平板電腦持歡迎態度,是因為平板電腦可 以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知識更加直觀清晰,有更多的課堂資源,還可以及時 反饋做題情況(郁夏,2019) o小學生學習英語,課本中的一些常用單詞、日常 對話、發音技巧和短文等內容,都可以通過文本、圖片、聲音、動畫等形式來展 現,讓學習變得更加直觀清晰,提升了學習效率。
有的教師在使用平板電腦授課時,更關注活動,而不是內容。他們將游戲作 為學習過程的一部分,鼓勵基于項目的學習,提升了課堂效率(Suarez-Guerrero 等,2016) o把游戲作為課程活動的一部分,寓教于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認為,在平板電腦應用于教學的過程中,過于豐富的功能設計,也有可 能會使學生無法專心聽講。特別是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環節中,有的學 生可能還會“玩弄”手中的平板電腦。因此,一方面平板電腦可以提升我們小學 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導致學生無法專心聽講,從而影響教 學效果。針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筆者將在后續研究中繼續研究。
(6) 有利于教學的評價
平板電腦的應用可以方便教師對學生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學習表現作岀評 價,而且教師及時的評分與反饋,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平板電腦在課堂 教學中的運用,為教師的評價學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 對學生的學習、作業情況進行評價,并且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隨時展示評價結果 (方芳,2018)。例如,有的教師利用平板電腦中的智能語音測評系統幫助學生 進行聽說訓練。這個系統,可以對小學生朗誦的流暢度、完整度、準確度和標準 度進行綜合評價。學生還可以根據評價進行糾正并重新提交朗誦作品,而這些作 品會匯總成為一個學生的個人學習檔案,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過程 性的評價。
同時,也有學者設計了一個基于平板電腦的小學課堂行為管理系統,這個系 統可以幫助教師根據教學經驗和專業知識建立簡潔、一致的行為預期,從而方便 地對學生的表現提供及時的反饋,并每天記錄評分。通過研究發現,教師日常行 為評分與學生學業成績呈正相關。該系統中的行為評價策略和指標可以替代評價 指標,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Chen等,2019)。利用平板電腦的教學評價 功能,可以讓小學生的英語學科的學習評價變得更便捷、更及時和更智能。
(7)提升了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
在關于平板電腦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文獻中,有一些文獻提出了以下觀 點:平板電腦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 學生的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等能力。
例如,在英語聽說能力方面,平板電腦可以促進學生聽力能力和口語會話能 力的提升(劉潔榮,2016),并有利于培養學生聽說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李雅琪, 2018) o教師在課前發布自主學習任務單,發送練習英語聽力和口語的微視頻, 微視頻中有著大量的精彩動畫,生動的情境,小學生通過觀看這些微視頻,可以 促進小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升。
除了聽說能力,在英語讀寫能力方面,平板電腦的使用也可以對學生的閱讀 理解能力和詞匯技能產生積極影響(Iyare等,2018)。筆者所在的地區使用的 是《JOIN IN三年級起點》的小學英語教材,該教材從五年級下冊開始,逐步增 多了閱讀和書寫的分量。對于這個階段的小學生,可以利用課前檢測,幫助學生 預習重點詞組,重點句型以及語法的運用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書本上的 短文。
同時,也有研究發現,在使用平板電腦后,孩子們在英語書寫技能的發展上 有了顯著的進步,而且相較于那些沒有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的學生,書寫技能的進 步也更明顯(Candeias等,2019)。利用平板電腦的手寫功能,輔助英文字母 書寫的闖關游戲,可以更好地增強學生對單詞書寫的興趣。
除了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上對學生的促進作用,平板電腦在 學生的認知能力方面,對小學生認知發展總體上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 感知、記憶、元認知三個維度上存在顯著促進作用(邢曉俊2016) o雖然小學 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但是在思維能力方面還是存在一些不 足,由于平板電腦上豐富的學習資源,小學生可以有更多維的視聽學習體驗。這 些新鮮有趣生動的學習資源,更能夠促進他們對知識點的感知、記憶和認知。
同時,還有研究表明,利用平板電腦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發明、創造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Otterborn等,2019)。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著很多知識性、思想 性、教育性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內容,布置許多拓展性的學習內容,讓學 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發展自己的獨創性和批判性的思維,提高學生創造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
(8) 有利于開展合作學習
平板設備鼓勵協作互動,從而幫助學習(Albadry, 2017)。平板電腦有利 于開展個性化學習,促進學習協作與互動(劉長程,2015)。這些研究都認為平 板電腦有利于開展合作學習。在很多平板教學的案例中,教師都利用了小組互助 的學習模式來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平臺上互幫互助,互相點評,合作完成學 習任務。也有研究表明,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平板電腦可以豐富學生協作活動的教 學質量,提高課堂參與度,促進各種課堂活動(Kim等,2019)=不過,平板電 腦是否一定可以豐富學生活動的教學質量,關鍵還是取決于教師如何進行教學活 動的設計,是否恰如其分的使用了平板電腦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筆者將通過 課堂觀察的方式,關注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平板電腦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合作學習o
(9) 不利于生生互動
有學者研究發現,平板電腦的應用使得教師更多的關注人機互動,減少了生 生互動的時間,而且生生互動方式單一,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開展。在平 板電腦支撐下的課堂中,教師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機互動方面,減弱了對 生生互動的關注度(李玉順等,2014) o小學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 生之間需要大量的英語交流,才能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所以生生互動十分 必要,課堂中教師是否能夠合理分配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的時間,也是筆者在后 續研究中,著重觀察的一個問題。
同時有研究發現使用平板電腦的課堂中,生生互動行為方式比較單一(鄒佳 人,2017) o中小學教師使用平板電腦促進學生獨立學習,而不是合作學習(林 蘋蘋,2015) o這個觀點,和認為平板電腦鼓勵協作互動,從而幫助學習(Albadry, 2017)的觀點完全相反。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相反的觀點呢?筆者認為,平板電腦 是否能有利于合作學習,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設計,而不是平板電腦。因此,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借助開展學生之間相互提問、測驗、小組競賽、互相評價和其 他交互學習活動,打破小學生獨自聽課的學習現狀,提高生生之間的互動。
良好的生生互動,會使得學生有更好地學習體驗,也可以影響學生對于使用 平板電腦學習的態度。而且生生互動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之上,學生也可以在課余 學習中,利用平板電腦的學習平臺進行互動,讓學生在校外也有一種身處于班集 體中的學習氛圍。同伴之間的互相評價,互相監督,也可以促進學生養成更良好 的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的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應用好平板電腦的優勢, 積極營造適合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使用習慣。
(10)內外部支持不足
由于部分教師自身對平板電腦的使用不熟練,又無法找到合適平板電腦教學 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和軟件,這些都阻礙了平板電腦的常態化應用。平板使用時間 較短,有可能會對研究的最終試驗效果造成影響(劉潔榮,2016) o筆者通過參 加許多平板課堂的教學研討、觀摩活動,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很多學校在平板 電腦建設方面做得不夠完善。雖然在教學中,可以看到平板電腦的使用,但是使 用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師還不是很明白為什么要用,如何處理新技術和舊模 式之間的關系,并沒有進行從理念到行動的變革。有的課堂僅僅只是把PPT的內 容發送到學生的平板電腦上,仍然是師本位的教學模式。
有研究表明,平板電腦教學的應用現狀問題突出,師生都缺乏規范指導,缺 少外部支持(管雪娟,2019) o大部分師生在使用平板電腦訪問在線學習資源時, 缺乏利用平板電腦的基本技能(Gulatee等,2018)。在理想狀態下,師生利用 平板電腦,在課堂上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訪問一些在線的學習資源,例如世界上任 意一個開放的慕課學習平臺,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的教與學的教學環境。 但是在現實情況中,并不是全部師生都具備這種數字化學習的能力。學習資源的 多樣化,考驗了學生自主挑選學習資源的能力。同時,由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 局限于標準化,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目標都可能是不同的。在這種學生個性化 學習之后,學生差異性較大的學習現狀中,也考驗了教師的教學管理能力。在這 種情況下,教學中很容易出現混亂的局面,也容易導致師生對使用平板電腦產生 消極的態度。
除了在技能上缺乏指導,中小學教師還缺乏理論與資源的支持(林蘋蘋, 2015) o在平板電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轉變, 教師還無法很好地適應從知識本位走向學生本位,無法很好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 式,無法在學法指導、課程整合、教材重組、評價改革、結果反饋中,充分體現 平板電腦的真實應用價值。在教學資源的支持上,有的平板電腦學習平臺也無法 提供很好地支持。例如,有的學校的平板電腦的系統是封閉的,只能使用該平板 電腦的學習平臺中現存的學習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并不能夠滿足教師的教學需 求,存在資源與教材不配套,資源制作水平參差不齊,教師難以篩選的情況。老 師花費較多的時間也難以找到合適的教學資源,導致教師使用體驗較差,從而不 愿意使用平板來教學。
同時,也有研究表明平板電腦教學過程需要一個完善的軟硬件支持環境,沒
有這個環境,教師將會在教學活動中遇到很多阻礙(劉欣,2015) o每個班級配 備的平板電腦一般是等于學生人數的,但是由于平板電腦作為電子產品,在實際 使用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故障,例如設備無法充電、軟件無法正常打開等情況, 而往往這些故障也不是老師們可以獨立解決的,就很容易導致有的學生在課堂上 無法使用平板電腦,使得教師無法統一安排教學活動,打亂了老師的教學節奏, 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雖然,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好好應用信息化帶 來的便利。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穩定的軟硬件支撐,信息化的環境,給教 師的教學帶來的反而是不便。
這些內外部支持上的不足,往往會促使師生形成對使用平板電腦的消極態 度,減弱師生使用平板電腦的意愿,在使用習慣上便會傾向于很少使用甚至完全 不使用平板電腦。關于筆者所在學校的老師在使用過程中,是否也會出現這些困 難,筆者將在后續研究中,進一步探索答案。
第三章研究設計
3.1研究問題
本次研究的課題為《小學英語教學中平板電腦使用者使用習慣與基本態度研 究》,為了解決該研究課題,筆者將分別對學生和教師展開研究調查。具體分為 以下四個研究問題:
(1) 在學生使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的使用習慣與基本態度如何?
(2) 在教師使用平板電腦教授英語的過程中,教師的使用習慣與基本態度如何?
(3) 不同年級和性別的學生的使用習慣與基本態度差異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 么?
(4) 教師的使用習慣與基本態度差異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針對學生的研究,筆者將針對學生分別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査的方法來 進行研究,以此解決第一個研究問題和第三個研究問題。
針對教師的研究,筆者將針對教師分別采用課堂觀察和訪談調查的方法來 進行研究,以此解決第二個研究問題和第四個研究問題。
3.2研究對象
學生:問卷調査面向武漢市的一所C小學3至6年級的平板實驗班的學生, 一共146人,其中男生77人,女生69人,學生年齡大多集中在8歲到12歲。 三年級學生36人,四年級學生34人,五年級學生40人,六年級學生36人。在 英語課時安排上,三、四年級學生每周兩節英語課,五、六年級每周三節英語課, 在學校上課期間學生每周使用平板電腦上英語課的頻率平均是1節課左右。在疫 情期間,學生進行線上學習,有平板電腦的學生在家里使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的 頻率明顯增加,基本每節課都需要使用。
教師:研究對象是武漢市的一所C小學的四名英語學科的教師。
3.3研究方法
3.3.1問卷調查法
此次問卷采用的是自編問卷。根據研究現實需要,結合教師和家長比較關注 的熱點問題,設計了 10個相關問題。由于問卷是非量表問卷,因此無法進行問 卷信度和效度的分析。為了確保該問卷能真實反應調查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筆者 首先在C小學三至六年級的四個班級內對該問卷進行小范圍初測,之后經過修改 和調整,刪除了一些小學生無法準確回答的問題,保留了 5個問題,最終形成《小 學生在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英語學習的問卷調查》。
筆者抽取C小學的3至6年級的平板實驗班的學生,展開學生使用平板電腦 學習英語的使用習慣的問卷調查。根據學生的問卷填寫情況,結合數據進行分析, 觀察學生在使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使用習慣。針對學生的問卷調査分為 以下五個問題:1•你了解使用平板電腦進行學習的操作方法嗎:2.你希望在平 板上完成英語課的家庭作業嗎;3.你有在用平板電腦學習時忍不住去打開游戲 嗎;4.在英語課上,你是否因為手中的平板電腦,而不能專心聽講了; 5.在沒有 教師或家長的監管下,你會如何使用平板電腦呢。
3.3.2課堂觀察法
觀察C小學英語課的平板授課課堂,針對教師平板授課課堂的教學進行觀察 總結,重點關注教師的教學時間安排,例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板互動、課 堂展示時間的分配;同時關注教師使用平板電腦授課的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學習方 式。研究教師使用平板電腦教授英語的過程中,他們使用平板電腦授課的使用習 慣。針對教師的課堂觀察主要分為以下幾個觀察維度:1•課堂時間分配(師生互 動、生生互動、生板互動、課堂展示);2.課堂環節。
3.3.3訪談法
學生:從三到六年級學生中,每個年級抽取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針對使用 平板電腦學習的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展開深入和細致的調查。研究在學生使用平 板電腦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的使用習慣與基本態度。針對學生的訪談內容分 為以下九個問題:1•你喜不喜歡用平板電腦來學習英語呀;2.用它學習英語之后, 你有沒有產生一些煩惱呢;3.用它學習英語之后,你是不是更喜歡學習英語了呢; 4.影響你用不用它來學習英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你覺得用它學習英語有哪些 優點;6.你覺得用它學習英語有哪些缺點;7.以后你希望教師多用它來上課,還 是少用;8.以后你希望自己多用它來學習,還是少用;9.關于用它學習英語,你 還有哪些意見和建議呀。
教師:訪談C小學的英語教師,針對使用平板電腦教學的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展開深入和細致的調查。研究在教師使用平板電腦教授英語的過程中,教師的使 用習慣與基本態度。針對教師的訪談內容分為以下十個問題:1.你喜歡用平板電腦 來教學嗎;2.你使用平板電腦上課大概每周用幾次;3.你在平板教學之前一般會 做哪些準備;4.你覺得用平板教學最大的優點是什么;5.你覺得在平板上設計練 習題難嗎;6.你覺得使用平板電腦最大的困難是什么;7•為了讓平板更好地應用 于教學,我們最需要做什么;&你認為使用平板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嗎;9. 你認為使用平板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嗎;10.你認為使用平板學習對學生 的視力有多大的影響呢。
3.4數據收集情況
共計發放問卷146份,回收有效問卷146份。其中三年級發放問卷36份, 四年級發放問卷34份,五年級發放問卷40份,六年級發放問卷36份。問卷中 男生77人,女生69人。觀察平板課堂4節,每個年級聽課一節。在學生訪談中, 一共訪談了 8名學生。在教師訪談中,一共訪談了 4名教師。
表3-1數據整理和分類情況表
數據類型 數量 有效數量
學生問卷 146份 146份
課堂觀察 4節 4節
學生訪談 8名 8名
教師訪談 4名 4名
第四章針對學生的研究結果及討論
4.1學生的使用習慣
表4-1學生問卷各項數據統計分析表
題目 選項1 選項2 選項3
1你了解使用平板電腦進行學 習的操作方法嗎?(相關問 題) 不了解 有一點了
解 很了解
0. 68% 20. 55% 7& 77%
2你希望在平板上完成英語課 的家庭作業嗎?(使用習慣) 還是更喜歡在作 業本上寫作業 都可以 更希望用平板
寫作業
15. 75% 37. 67% 46. 58%
3你有在用平板電腦學習時忍 不住去打開游戲嗎?(使用習 慣) 經常想去打開游 戲 偶爾會 從來沒有
1.37% 17. 81% 80. 82%
4在英語課上,你是否因為手 中的平板電腦,而不能專心聽 經常分心 偶爾分心 能專心聽講
講了?(使用習慣) 1. 37% 11. 64% 86. 99%
5在沒有教師或家長的監管 下,你會如何使用平板電腦 呢?(使用習慣) 玩平板 邊玩邊學 學習
& 16% 20. 41% 71. 43%
7& 77%的學生很了解平板電腦的操作方法,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研究對象 對于使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比較了解,說明對他們的研究是有效的。筆者在問卷 中,著重針對四個使用習慣來開展研究,以下是這些使用習慣的研究結果和分析。
46. 58%的學生更希望用平板電腦來寫作業,15. 75%的學生更希望用作業本來 寫作業,37. 67%的學生覺得兩種形式都可以。從數據上來看,支持用平板電腦來 寫作業的人數明顯高于希望用作業本的人數。傳統的作業形式,一般都是基于作 業本或者試卷的書面形式作業。然而在平板電腦中,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 的。學生可以發送學習照片,朗讀音頻,課本劇表演視頻等等形式來完成英語學 科的課后作業。在這種更為多樣化的作業形式選擇中,更多的學生傾向于使用平 板電腦來完成作業。
80. 82%的學生認為在使用平板的時候,自己并沒有想要去打開游戲,17.81% 的學生偶爾想去打開游戲,1.37%的學生經常想去打開游戲,說明大部分學生使 用平板學習的使用習慣良好。這個研究結果,比預測的情況要好很多。大家普遍 會認為小學生自制力不足,在使用電子產品使,會不由自主地去打開游戲,從而 耽誤了學習。這種認識的產生,也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一方面是游戲對于小學生 的吸引力是十分強大的,一方面是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自制力普遍較差。但是, 在電子產品十分普及的時代背景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是教師和家 長必須要努力的方向。筆者所在的學校的學生,也是在老師和家長長期的正確引 導下,才養成了比較良好的使用習慣。
86. 99%的學生認為在英語課堂中,使用平板電腦自己能專心聽講,11.64% 的學生偶爾分心,1.37%的學生經常分心,說明大部分學生的課堂使用習慣良好。 許多研究都表明,使用平板電腦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平板電腦提供了豐富的學習 功能,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有趣的。在生機互動之后,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的環節,學生是否能立刻能從沉浸于平板電腦的學習界面中抽離出來,對于一部 分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如何訓練這部分學生專注聽講的能力,也是 在接下來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教學難點問題。
71. 43%的學生認為在沒有家長和教師的監管下,會使用平板電腦來學習, 20.41%的學生會邊玩邊學,8.16%的學生會玩平板,說明大部分學生獨立使用平 板電腦時的使用習慣良好。平板電腦的使用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這個自 主權是否一定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通過對這 個問題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學生在沒有監管下,獨自使用電子設備時, 表現是有差異的。對于在沒有監督下,會使用平板電腦來玩游戲的學生,我們教 師和家長應該加強引導和監管,在培養良好的使用習慣的過程,逐步放手,指導 他們能夠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也能夠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4.2學生的基本態度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在舉國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教育部要求“停課不停 學”,全國各地師生們展開了線上教學和學習。在疫情之下,在線學習成為了一 種常態和熱潮,用線上教學的方式為學生網上授課、推送資源等,成為了非常時 期開展教學的有效措施。每個學生都利用一個信息終端進行居家學習,平板電腦 就是這些終端中的一個成員。
本人針對本校使用平板電腦進行在線學習英語的學生展開了訪談調查,用來 研究學生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的態度。三年級、四年級學生是一周兩次線上英語 課,五年級、六年級學生是一周三次線上英語課。
如何保證線上和線下課堂的教學質量同質等效?學生不在學校,并非就不能 很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經過英語教師的研討決定,本校的線上英語課的主要 學習方式是學生在課上觀看系統的英語學習直播視頻,課后在人人通平臺的習慣 養成中完成英語作業打卡,作業打卡的形式包括照片、音頻或視頻。學生可以抄 寫單詞或者完成書面練習拍照上傳,還可以把自己朗讀英語、學唱英語歌錄制音 頻或者拍攝視頻上傳,然后教師在習慣養成中查看學生作業并及時給予評價反 饋。同時,由于學生沒有書本,英語教師除了給學生在班級QQ群文件里面上傳 了英語課本的電子版文件,還向學生推薦使用了微信小程序“JOIN IN劍橋小學 英語”,學生可以在小程序里面利用電子課本的點讀功能,查看課本上每一句話 的英語發音和中文釋義,可以很好地支持學生的線上學習。那么,使用平板電腦 在家進行英語學習,學生的態度與使用習慣是怎么樣的呢?通過對四個年級每個 班級的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訪談,我們可以嘗試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表4-2學生訪談提綱表
學生態度訪談調査問題提綱
1.你喜不喜歡用平板電腦來學習英語呀? 情感成分
2.用它學習英語之后,你有沒有產生一些煩惱呢?
3.用它學習英語之后,你是不是更喜歡學習英語了呢?
4.影響你用不用它來學習英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認知成分
5.你覺得用它學習英語有哪些優點?
6.你覺得用它學習英語有哪些缺點?
7.以后你希望教師多用它來上課,還是少用? 行為意向成分
8.以后你希望自己多用它來學習,還是少用?
9.關于用它學習英語,你還有哪些意見和建議呀?
我采訪的8名學生,針對訪談中的9個問題,分別作出了如下回答:
針對第一個問題“你喜不喜歡用平板電腦來學習英語呀? ”,有5名學生“喜 歡”這種學習方式,3名學生“不喜歡”這種學習方式。
針對第二個問題“用它學習英語之后,你有沒有產生一些煩惱呢? ”,有4 名學生反應自己在利用平板電腦學習中有一些煩惱,例如覺得這種學習方式很麻 煩,打字比較慢,沒有上課的時候教師講得明白,特別是教師用英語講課時有些 聽不懂,爸媽總是提醒自己注意眼睛。
針對第三個問題“用它學習英語之后,你是不是更喜歡學習英語了呢? ”, 有4名學生確定自己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之后,更喜歡學習英語,覺得用它學習 更有趣,更方便,更新穎。有1名同學態度取決于怎么用,如果多一點帶有動畫 視頻和互動形式的線上學習,她會更喜歡。有1名同學態度不明確,回答的是“好 像是吧”,覺得這種方式更有趣。還有2名學生明確表示“沒有”更喜歡,還是 不習慣這種學習方式,更喜歡在學校里上課。
針對第四個問題“影響你用不用它來學習英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愿意 使用它來學習的主要原因有:自己經常用電子產品比較習慣、它的屏幕較大看得 比較清楚、可以回看復習。不愿意使用它來學習的的主要原因有:麻煩、時間長 了對眼睛不好、不方便提問、怕自己不會操作、沒有現場與教師互動效果好、學 習沒有在課堂有趣味。
針對第五個問題“你覺得用它學習英語有哪些優點? ”,7名學生都覺得使 用平板電腦學習的優點是可以回放,方便復習,沒聽懂的可以反復聽,方便做筆 記。還有1名學生認為用它學習沒有優點。
針對第六個問題“你覺得用它學習英語有哪些缺點? ”,有4名學生覺得平 板電腦對眼睛不好,還有學生認為,用它上課不能回答課堂問題,少了一些趣味 性,沒有中文翻譯時會聽不懂,因為教師看不到自己,所以有時候會不自覺,同 時也有學生覺得忘記充電、網絡卡頓、打字太慢等都會影響自己的使用體驗。
針對第七個問題“以后你希望教師多用它來上課,還是少用? ”,有5名學 生希望教師減少用它上課的次數,認為還是教師講得更好,更喜歡跟著教師當面 學習英語,同時減少使用它還可以保護眼睛。有1名學生認為偶爾用更好,這樣 可以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保護眼睛。還有2名學生希望教師上課時 更多地使用,讓自己可以體驗科技的發達,可以用它多練習,多看。
針對第八個問題“以后你希望自己多用它來學習,還是少用? ”,有4名學 生希望減少用它學習的次數,覺得在線上學習英語很枯燥,平板電腦代替不了書 本。有1名學生希望偶爾用,認為用它學習英語可以看到自己答題的正確率,可 以節省學習時間。還有3名學生希望更多地使用它來學習英語,平時在家里可以 用它多看,多練習,可以增加學習英語的興趣。
針對第九個問題“關于用它學習英語,你還有哪些意見和建議呀? ”,學生 的建議如下:1•建議和書本結合起來用;2.希望能減少用它上課次數,早點回到 學校;3.使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時希望有中文翻譯;4.希望讓用打字做作業的功 能能做得更方便一些;5.聽和跟讀訓練,可以多選擇用平板電腦來學習;6.希望 可以發語音答題。
表4-3編碼統計表
一級編碼 編碼 出現頻次 二級編碼 編碼 出現頻次
喜歡 P1 5 積極態度 S1 25
沒有煩惱 P2 4
使用后更喜 歡英語 P3 4
優點:可以 回放 P4 7
希望教師多 用 P5 2
希望自己多 用 P6 3
不喜歡 N1 3 消極態度 S2 22
有煩惱 N2 4
使用后沒有 更喜歡英語 N3 2
缺點:對眼 睛不好 N4 4
希望教師少 用 N5 5
希望自己少 用 N6 4
通過對8名同學的訪談稿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學生的態度有一些共性, 例如編碼P4出現了 7次,也存在一些差異性。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于使用平板 電腦學習英語的態度是非常客觀的,編碼S1出現了 25次,同時編碼S2出現了 22次,說明積極態度和消極態度共存。承認它的優點,例如可以反復回放、屏 幕大看得清楚、更有趣和新穎,同時也指出了用它學習的問題,例如,有些學習 內容看不懂、沒有教師監管自覺性不足、沒有學習氛圍感覺枯燥、對眼睛不好、 打字不方便等等。
由于現在的線上學習方式是每節英語課全部時間都需要使用電子設備(包括 平板電腦)來學習英語,因此訪談的學生中多數(5名)學生希望教師減少使用 平板電腦教學的次數,半數(4名)學生希望自己減少使用它來學習的次數。雖 然訪談的學生中多數(5名)學生都認為自己“喜歡”用它學習英語,但是每節 課都使用,還是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所以適量的使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才是 正確的做法。同時,我們教師還應該遵循因材施教原則,針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 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和學習任務,盡量避免選擇全英文又沒有中文翻譯的教學視 頻內容,盡量選擇有趣味性的學習資源,加強學習過程中的互動與相互監督機制, 讓學生感受到活躍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還需要控制好學生使用平板電腦學習 的總時長,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4.3學生的差異性
表4-4不同性別學生差異統計表
f檢驗分瞬果
你的性S1I :(平均值土標準
差)
男(”=77)女(”=69)
你了解使用平板電腦進行學習的操作方法嗎?
你希望在平板上完成英語課的家庭作業嗎?
你有在用平板電腦學習時忍不住去打開游戲嗎? 在英語課上,你是否因為手中的平板電腦,而不能 專心耐了 ?
在沒有教師或家長的監管下,你會如何使用平板電
腦呢?
p<0.05 ** p<0.01
通過表4-4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性別學生在5個問題中沒有呈現出顯 著性差異。說明性別因素,在這5個使用習慣方面沒有明顯的影響。
表4-5不同年級學生差異分析表
年級:(中位數) Kruskal Wallis 檢 驗統計量 P
三年級
(77=36) 四年級
(尸 34) 五年級
(77=40) 六年級
(77=36)
1你了解使用平板 電腦進行學習的 操作方法嗎? 3. 000 3. 000 3. 000 3. 000 6. 548 0. 088
2你希望在平板上 完成英語課的家
庭作業嗎? 2. 000 1.500 1.000 2. 000 & 565 0. 036*
3你有在用平板電 腦學習時忍不住 去打開游戲嗎? 1.000 1.000 1. 000 1.000 13. 112 0. 004**
4在英語課上,你 是否因為手中的 平板電腦,而不能 專心聽講了? 2. 000 2. 000 2. 000 2. 000 4. 757 0.190
5在沒有教師或家 長的監管下,你會 如何使用平板電 腦呢? -3. 000 -3. 000 -3. 000 -3. 000 6. 907 0. 075
* p<0. 05 ** p<0. 01
通過表4-5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年級在2個問題中呈現出顯著性差異。 分別是:“你希望在平板上完成英語課的家庭作業嗎? ”、“在英語課中,你有 在用平板電腦學習時忍不住去打開游戲嗎? ”。接下來,筆者將分別對這兩個問 題的差異性做進一步分析。
(1)第一個差異
表4-6第一個差異數據分析表
年級:和你希望在平板上完成英語課的家庭作業嗎?的交叉圖
通過表4-6的數據可以看出,在是否希望運用平板電腦來完成英語作業這個 問題上,四個年級學生回答“更希望用平板寫作業”的占比從高到低排名分別是: 五年級(65%)、四年級(50%)、六年級(36.1%)、三年級(33. 3%),因此五 年級的學生相較其他年級的學生,更希望用平板來寫作業。
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不同教師在布置書面作業和平板電腦上的作業 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異。通過在后臺中査看不同年級學生的英語作業情況,筆者 發現,五年級的英語教師,在平板電腦上布置的作業,較其他幾個年級的老師的 作業形式更加活潑,內容選擇上更加靈活,學生的完成積極性普遍較高,從而產 生了五年級學生相較于其他年級學生更樂于用平板電腦來寫作業的現象。
(2)第二個差異
表4-7第二個差異數據折線圖表
100
♦從未沒頁 *僂爾會 :經耄爆去打開漩戲
通過表4-7可以看出,在使用平板電腦的時候,三到五年級學生80%以上的 學生都選擇了從來沒有,顯現出較高的自控力,反而使六年級的學生在這個問題 上,岀現了較大下滑,有超過1/3的學生選擇了偶爾會想去打開游戲。
出現這種情況,并不能說明六年級的學生的自控力比低年級學生差,由于每 個班級的班級整體班級風貌是不同的,可能是筆者研究的六年級班級的這一個群 體的自制力水平較低。因此,我們教師和家長,在針對高年級的學生使用平板電 腦這類學習工具的使用習慣上,不要因為學生年齡較大,就認為學生的自制力很 強,還需要加強引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使用習慣。
綜上所述,在使用習慣上的差異,不同年級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問題上。 第一,五年級的學生相較于其他年級的學生更希望用平板來寫作業,有65%的學 生更希望用平板來寫作業;第二,六年級學生在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的過程中,學 生主觀上想去玩游戲的想法相較于其他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為強烈,36%的六年 級學生在使用平板電腦時偶爾想去打開游戲。我們進一步分析了不同年齡群體差 異產生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源于學生不同的心理成熟狀態,不同的課業負擔,不 同的平板使用技能,不同的學習能力等。
第五章針對教師的研究結果及討論
5.1教師的使用習慣
為了分析教師對于平板電腦授課的使用習慣,本人先對四個班級的英語課堂 進行了觀察。從教師的課堂中,觀察總結出教師使用平板電腦授課時的使用習慣, 例如平板電腦使用的時長,使用的主要目的等問題。以下是觀察的課堂中,比較 具有代表性的兩節平板課堂,一節為復習課,一節是新授課,本人對照觀察量表 將這兩節課的時間進行記錄和分析,這兩節課的教案在附錄一中呈現。
表5-1小學英語平板課堂(復習課)觀察量表
課題 Unit3 Animals Revision
觀察中心 英語課堂教學各環節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板互動、展示時間等維 度的時間統計
課堂時間 分配 環節 總時間
(分鐘) 師生互動
(分鐘) 生生互動
(分鐘) 生板互動
(分鐘) 展示時間
(分鐘)
熱身 8 6 0 0 2
任務一: 復習單詞 6 4 0 2 0
任務二: 復習句型 13 3 3 5 2
任務三: 復習篇章 8 2 0 6 0
評價總結 5 5 0 0 0
合計 40 20 3 13 4
占比 100% 50% 7. 5% 32. 5% 10%
通過表5-1可以看出教師在使用平板電腦上課的過程中,平板電腦的使用時 間占整節課的32.5%,接近1/3的時間,一節課40分鐘,分配給學生使用平板 電腦的時間大概是13分鐘。由于這節課是一節復習課,教師在課堂中使用平板 主要用來給學生做練習。做練習的類型可以進行以下分類:
表5-2應用平板電腦練習題題型分類表
題型 填空 單選題 人機對話 聽力 多選題
練習內容 復習單詞 復習陳述句 復習一般疑 問句型 復習篇章 復習篇章
時間(分鐘) 2 2 3 3 3
通過表5-2可以看出,教師使用平板電腦用于教學的時間全部分配在給學生 做練習題上,使用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復習單詞、句型和篇章內容。平板課堂和 傳統常規課堂,最大的區別在于,平板課堂中,教師將知識點的練習題,都利用 平板電腦上的題庫來進行訓練。而傳統課堂中,教師們把問題寫在黑板上,或者 用PPT呈現,學生們舉手回答,這種形式的練習訓練,教師通常只能知道個別學 生的答案,因此只能了解個別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而使用平板電腦后,每個 學生的答案都可以利用平板電腦的統計功能進行統計分析,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 答題情況調整課堂節奏,對于答題情況較差的知識點及時進行鞏固訓練。
因此,通過觀察這節課,可以看出平板電腦用于英語課堂的教學,是有實實 在在的優點的。它可以使我們的英語學習課堂更加的高效,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 學習情況。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教師們準備一節平板課堂是需要做很多課前 準備的,其中在設計練習題上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
由于增加了 “生板互動”時間,相較于傳統課堂,“生生互動”時間相對有 所減少,出現了 “生生互動”時間不足的問題。這個在一些文獻的研究結果中, 也可以得到印證。因此,筆者觀察的這節課也同樣存在生生互動不足的情況。在 這節課中,教師將全體學生分為了三個大組,通過小組搶答的形式,搶答成功的 小組可以獲得一個勛章,最后看哪個小組獲得的勛章最多。這種分小組的教學方 式,嚴格意義上來說,并沒有充分體現小組合作的學習特點,生生互動還是比較 欠缺的。
在復習課當中存在的生生互動不充分的問題,在新授課中是否也存在同樣的 問題呢?筆者帶著這個疑問,選擇了一節比較有代表性的新授課進行觀察。
表5-3小學英語平板課堂(新授課)觀察量表
課題 Unit5 A story The kingfishers
觀察中心 英語課堂教學各環節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板互動、展示時間等維 度的時間統計
課堂時間 分配 環節 總時間
(分鐘) 師生互動 (分鐘) 生生互動
(分鐘) 生板互動
(分鐘) 展示時間
(分鐘)
熱身 5 5 0 0 0
新知呈現 與教授 20 5 3 10 2
新知操練 與運用 12 1 6 2 3
評價總結 3 3 0 0 0
合計 40 14 9 12 5
占比 100% 35% 22. 5% 30% 12. 5%
通過表5-3可以看出教師在使用平板電腦上課的過程中,平板電腦的使用時 間占整節課的30%,接近1/3的時間,一節課40分鐘,分配給學生使用平板電 腦的時間大概是12分鐘。生生互動的時間是9分鐘,相較于復習課生生互動時 間3分鐘,生生互動的時間明顯增多。由于這節課是一節新授課,教師在課堂中 的新授環節,使用平板主要用來給學生做聽力和朗讀訓練,使用時間較多;在操 練環節,主要用來做鞏固練習,使用時間較少。使用平板的時間分類如下表:
表5-4使用平板電腦時間分配表
分配類型 聽力 朗讀訓練 練習題
時間(分鐘) 6 4 2
通過表5-4可以看出,教師使用平板電腦用于教學的時間主要分配在學生聽 錄音和朗讀訓練上,和復習課主要用來做練習題有較大的差別。使用目的主要是 幫助學生能聽懂并理解故事,正確地朗讀故事。在傳統課堂中,教師一般釆用的 是播放錄音給全班同學來聽。相較于用平板電腦來聽英語聽力,學生在自己沒有 聽懂的地方無法及時暫停,也無法按照自己的需求來反復聽。使用平板電腦來聽 錄音,可以讓學生有更靈活的聽音選擇空間,學生可以在有聽音難度的地方多聽 幾次,而且用耳機也可以避免課堂中其它噪音的干擾,讓聽音環節更高效。同時, 在傳統課堂中,學生的朗讀一般是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操練,然后在教師點名朗讀 的過程中進行朗讀展示,由老師來進行讀音的糾正練習。但是,課堂時間有限, 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利用平板電腦的跟讀評分功能,學生能及時 知道自己的發音問題在哪里,及時糾正自己的發音,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 力。有研究發現,人機互動的自主學習模式也極大的減輕了大學英語課堂中老師 的教學壓力,成為了很多大學的英語教學的常態。研究表明大學生的英語學習, 主要采取人機互動的自主學習模式來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這對于小學階段的英 語學習,也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在本節課中,教師就采用了生板互動的自主 學習模式來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
相較于復習課,新授課的生生互動時間明顯增多,學生通過分小組排演故事, 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認真聽、積極思、自信說、大膽演的能 力。所以生生互動不足的問題,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課堂中使用了平板電腦。根據 不同的學習目標,在分配了一定的時間用于生板互動之后,教師是否能夠合理的 分配生生互動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考驗的是教師教學設計的能力。因此,在 接下來的教學探究中,在使用平板電腦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實現“小組合作"、
“生生互動”,也是筆者所在學校的英語教師需要關注解決的一個教學難點。
5.2教師的基本態度
為了進一步研究教師對于平板電腦授課的基本態度,本人對四名使用過平板
電腦授課的英語教師開展了訪談調查,表5-5列出的是教師的訪談提綱。
表5-5教師訪談提綱表
問題
1、 你喜歡用平板電腦來教學嗎? ■
2、 你使用平板電腦上課大概每周用幾次? ■
3、 你在平板教學之前一般會做哪些準備?
4、 你覺得用平板教學最大的優點是什么?
5、 你覺得在平板上設計練習題難嗎?
6、 你覺得使用平板電腦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7、 為了讓平板更好地應用于教學,我們最需要做什么?
8、 你認為使用平板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嗎?
9、 你認為使用平板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嗎?
10、 你認為使用平板學習對學生的視力有多大的影響呢?
根據訪談的四名教師的訪談記錄,將老師們的回答簡化處理,整理出下面的 表格:
表5-6教師訪談記錄表
問題 教師1 教師2 教師3 教師4
1、你喜歡用平 板電腦來教學 嗎?(基本態 度:情感成分) 不排斥。 不太喜歡。 比較喜歡。 比較喜歡。
2、你使用平板 電腦上課大概 每周用幾次?
(使用習慣) 有需要的時候 才會去用。 不怎么用。 每周1次左 右。 每周3次左 右°
3、你在平板教 學之前一般會 做哪些準備?
(使用習慣) 要做課件,做 資源,這是一 個比較繁瑣的 事情。 需要去找班主 任拿鑰匙,每 節課前需要發 平板。 準備資源。有 時候找不到合 適的資源。 準備平板教學 資源。
4、你覺得用平 板教學最大的 優點是什么?
(基本態度: 認知成分) 平板還是比較 適合用來做一 些當堂的練 習,它能夠及 時地關注到每 一個孩子的學 習情況,提高 了課堂的效 率。 方便大數據統 計,可以掌握 全班同學學習 的詳細情況。 適合給學生做 練習題。可以 了解學生的學 習情況。 可以隨時對學 生的學習情況 進行評價記 錄。
5、你覺得在平 板上設計練習 題難嗎?(基 本態度:認知 成分) 設計練習題的 話,需要你自 己把問題打進 去。 在平板上做教 學資源太難 了,要花費很 多的時間和精 力。 比較花費時 間。 比較熟悉這些 操作,所以不 是很難。
6、你覺得使用 資源建設的問 缺乏相關資 查找合適的平 沒有配套的資
平板電腦最大 的困難是什 么?(基本態 度:認知成分) 題。 源。 板教學資源比 較困難。 源。
7、為了讓平板 更好地應用于 教學,我們最 需要做什么? (基本態度: 行為意向成 分) 教師這一塊需 要自己來豐富 教學資源,提 高自己的信息 化素養。 我們應該提升 相應的教學技 能,比如創建 合適的資源。 提高自己制作 平板資源的技 能。 加強理論知識 的學習,合理 利用平板電腦 輔助教學。
8、你認為使用 平板可以增加 學生的學習興 趣嗎?(基本 態度:認知成 分) 可以增加學生 的學習興趣。 肯定是可以增 加學生的學習 興趣。 可以增加。 可以增加。
9、你認為使用 平板有助于提 高學生的學習 成績嗎?(基 本態度:認知 成分) 現在我們還處 于嘗試的階 段,對于成績 的影響還不是 很明顯。 還不能明顯看 出對學生英語 學習成績有多 大影響。 有所幫助。學 生的當堂學習 情況得到了及 時的反饋,有 利于提升學生 的學習動力。 學生的學習興 趣增加后,對 學習英語是有 幫助的,但是 影響成績的因 素很復雜。
10、你認為使 用平板學習對 學生的視力有 多大的影響 呢?(基本態 度:認知成分) 我們也做到了 一些防護,影 響不大。 幾乎沒有影 響。 注意休息就不 會有很大影 響。 影響不大,不 要連續長時間 使用就不會有 很大影響。
通過對四位教師的訪談進行整理分析,可以發現,在一些問題中,教師們的 基本態度在一些問題中是相似的。例如都覺得平板電腦上可以使用的教學資源太 少了。這個問題在相關文獻中也得到了印證。資源不足的問題,也阻礙了筆者所 在學校平板電腦的常態化應用。
雖然資源支撐不足,但是四位教師都認可了平板教學的優點,例如比較適合 用來做一些當堂的練習,方便大數據統計,可以掌握全班同學學習的詳細情況: 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筆者發現,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們比較喜 歡使用平板電腦來上復習課,可以利用平板電腦來幫助學生進行一些測驗,以達 到鞏固所學知識的學習目標。
同時教師們認為,為了將平板電腦更好地應用于教學,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 素養。因此,在后續的研究中,學校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來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 幫助教師掌握更高的教育技術水平,給教師應用平板電腦教學提供技術上和理念 上的支撐。
由于電子產品是否導致學生的視力下降,是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筆者針 對這個問題對教師進行了訪談,在訪談中,四位教師都認為如果適當的使用平板 電腦,對學生的視力幾乎沒有影響。
綜上所述,教師對于使用平板電腦教授英語的基本態度傾向于積極,但是都 認為現階段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可以直接用的平板電腦授課資源。
5.3教師的差異性
通過訪談我們可以看出,在很多問題上,教師們的差異性很小,例如:課前 需要準備教學資源:比較適合用來做一些當堂的練習;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如果適當的使用平板電腦,對學生的視力幾 乎沒有影響。
表5-7教師訪談記錄表中差異項
問題 教師1 教師2 教師3 教師4
1、你喜歡用平 板電腦來教學 嗎?(基本態 度:情感成分) 不排斥。 不太喜歡。 比較喜歡。 比較喜歡。
2、你使用平板 電腦上課大概 每周用幾次?
(使用習慣) 有需要的時候 才會去用。 不怎么用。 每周1次左 右。 每周3次左 右。
5、你覺得在平 設計練習題的 在平板上做教 比較花費時 比較熟悉這些
板上設計練習 題難嗎?(基 本態度:認知 成分) 話,需要你自 己把問題打進 去。 學資源太難 T,要花費很 多的時間和精 力。 間。 操作,所以不 是很難。
教師使用習慣上差異主要體現在使用頻率上,有的教師不怎么用,有的教師 每周使用3次左右。教師在基本態度上也存在差異,有的教師不太喜歡用平板電 腦來授課,有的教師比較喜歡用平板來授課;有的教師認為設計平板電腦上的練 習題太難,有的教師認為不是很難。
很少使用平板電腦來上課的老師,在訪談時談到一個具體的問題,在每次使 用平板電腦上課之前,都需要去找班主任拿鑰匙,比較麻煩。而且每節課前需要 發平板,會占用一部分上課的時間。同時該教師認為在平板上做教學資源太難了, 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經常使用平板電腦來上課的老師認為做資源做得比較 多,已經比較熟悉如何操作了,所以認為做資源不難。這個研究結果,進一步印 證了前人的研究結果。即釆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的教師并不認為多媒體的教學模 式一定比傳統教學模式好,而釆用多媒體輔助語言教學的教師卻對多媒體輔助 語言教學模式給予了很大的認同(戴延紅,2015),這說明不同授課模式的教師 對于多媒體授課的態度是有差異的。
因此,差異性主要體現在了做資源的難度上,有的老師認為很難,有的老師 認為很花費時間,有的老師認為不難。這個問題上的差異,影響了老師的使用頻 率。同時,使用頻率越高的老師,做教學資源的能力相對來說,要更強一些。所 以,很難說是更強的資源制作能力導致了教師更高頻率的去使用平板電腦授課, 還是更高頻率的使用平板電腦授課使得教師具備了更強的資源制作能力。但是, 教師的使用頻率是更容易觀察分析的,而平板電腦教學資源的制作能力較難測量 和觀察,如果我們從更容易觀察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可以做出以下結論:
教師的差異主要源于教師們使用平板電腦教學的頻率,使用頻率越高,越能 夠進一步熟悉平板電腦的操作,相應的針對平板電腦的使用的基本態度就更加積 極,同時,這種更為積極的基本態度也促進了教師更高頻率地使用平板電腦來授 課。
W
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S THESIS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6.1主要發現
通過對學生和教師分別展開調査研究,在他們使用平板電腦的使用習慣和基 本態度以及差異及其形成的原因這些問題上獲得了一些發現,下面分類對這些發 現進行總結。
(1)針對學生的基本態度與使用習慣的發現
針對第一個問題研究發現,學生在使用習慣上,課堂使用習慣和獨立使用習 慣良好,五年級的學生相較于其他年級的學生更希望用平板來寫作業,六年級學 生主觀上想用平板電腦玩游戲的想法相較于其他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為強烈。學 生在基本態度上,存在一些共性,也存在一些差異性。學生認為它的主要優點是: 可以反復回放、屏幕大看得清楚、更有趣和新穎。同時學生也指出了用它學習的 問題:全英文的學習內容看不懂、沒有教師監管自覺性不足、沒有學習氛圍感覺 枯燥、對眼睛不好、打字不方便等等。
(2)針對老師的基本態度與使用習慣的發現
針對第二個問題研究發現,在教師的使用習慣中,教師分配給平板電腦的時 間占整節課1/3左右,時間主要分配在做練習題上,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練習單 詞、句型和篇章內容。同時,在使用習慣和基本態度上,教師們在有些問題上的 差異性較大,例如是否喜歡使用平板電腦授課和使用頻率。但是教師們在有些問 題上的態度高度一致,例如都覺得平板電腦上可以使用的教學資源太少了;都認 為平板電腦比較適合用來做一些當堂的練習;都認可使用平板電腦授課可以增加 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認為為了將平板電腦更好地應用于教學,需要提升自己的信 息素養;都認為如果適當地使用平板電腦,對學生的視力幾乎沒有影響。
(3)針對學生的差異及其形成原因的發現
不同的學生在使用習慣和基本態度上存在一些差異性,這些差異產生的原 因,主要是源于學生不同的心理成熟狀態,不同的課業負擔,不同的自控能力, 不同的平板使用技能,不同的學習能力等個體差異。
(4)針對老師的差異及其形成原因的發現
不同的教師在使用習慣和基本態度上存在一些差異性,這些差異主要源于教 師們使用平板電腦教學的頻率,使用頻率越高,越能夠進一步熟悉平板電腦的操 作,相應的針對平板電腦的使用的基本態度就更加積極,同時,這種更為積極的 基本態度也促進了教師更高頻率地使用平板電腦來授課。
6.2意義與建議
通過上述研究,我們知道了學生和教師在使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的 使用習慣和基本態度。為了讓平板電腦更好地應用于教與學的過程中,筆者根據 研究發現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下幾點建議:
(1)平板的使用要遵循適用性原則
通過對學生的訪談可以看出,學生對于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的態度,是有差異 的。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需求,有的學生認為可以多用,有的學生認為應該少用。 那么筆者認為平板電腦的應用要結合教學實際需要,恰如其分地使用平板電腦輔 助教學。必要時還要和其他多媒體技術混合應用,保證高效、高質的教學課堂。 由于平板電腦存在軟硬件和資源等一些因素的限制,我們不能僅僅依靠它來教 學,還需要混合使用其他的多媒體技術,充分發揮不同媒體的優勢,打造智慧課 堂(劉建秋,2017) o
有的學生在訪談中提到,平板電腦上提供的全英文內容看不懂,也有的學生 感覺沒有學習氛圍。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平板教學環境下,教師因素仍是影 響教學互動的主要因素。教育領域內的問題,最終還是人的問題,只有遵循平板 電腦應用的時間和內容適用性原則,只有師生都做好了針對平板課堂教學所需的 各項軟硬件準備,才能保證課堂實現高效、高質的教學互動(夏有才,2017)。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都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遵循因材施教原則,針對不 同學生的差異性,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和學習任務,盡量避免選擇全英文又沒有 中文翻譯的教學視頻內容,盡量選擇有趣味性的學習資源,加強學習過程中的互 動與相互監督機制,讓學生感受到活躍的學習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去選擇教學活動、教學技術應用 策略(李玉順,2014) o注意教師和學生使用平板的頻率,避免過猶不及,適量 適時地使用平板電腦輔助教學和學習。信息技術的強大優勢,可以有效地提高小 學英語教學的效果。但是過度依賴信息技術,會導致在課堂上師生、生生面對面 的情感交流變少,互動不足。
教師應該學會運用簡單的教學技術去解決復雜的教學任務,而不是反過來將 簡單的教學活動通過復雜的工具去完成(林蘋蘋,2015)=在后續的平板電腦教 學的探究中,應該遵循適用性原則,將平板電腦更好地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
通過對教師的訪談可以看出,資源建設不足是影響教師常態化使用平板電腦 教學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平板電腦的應用要重視內外部支撐的建設。一方面, 要加強教師使用平板電腦技術上的培訓,使教師能夠熟練使用平板電腦上的各項 功能;另一方面,從系統整體的角度來進行理論上的創新,同時重視內容設計, 以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有效地支持。
在平板電腦整合之前,教師需要更長的培訓時間(Kim等,2019),英語教 師應熟練運用平板電腦的各項功能,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 深度融合和常態應用,研發機構應大力研發專業化、個性化、智能化的評測系統 (賈積有,2019),同時為平板電腦教學制定系統和全面的推進方案(管雪娟, 2019) o
平板電腦如果要成功地走進課堂,我們就必須要重新思考教育,重新構造教 學系統(曹培杰,2016) o要想將平板電腦常態化地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 們必須要加強師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培訓。可以通過開展信息化教學培訓等方式, 幫助教師掌握平板電腦的具體應用、課件制作等操作技能。在其中,應用最多的, 就是平板課件的制作。開發教學平板的電腦的公司,應該盡量簡化教師制作教學 資源的技術難度,開發專門在平板電腦上制作學習課件的簡單易用的軟件。對教 師使用該軟件的操作方法進行系統的培訓,減輕教師們制作平板電腦上的教學資 源的畏難情緒。同時,教育各級單位也可以定期開展相關賽事活動,增強教師使 用平板電腦上課的積極性。
平板電腦的教學內容不應該是紙質書本的搬遷。設計者應為學生創造一種有 效的學習環境,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持(莊紹勇,2013) o平板電腦學習資源的設 計應該簡明概要,形象生動,媒體設計與交互設計是資源設計的重要且關鍵部分, 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趙琦,2012) o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 學校可以結合專門開發制作教育資源的公司,加快教育資源在小學英語學習階段 的全部內容的覆蓋。在每個章節的教學內容中,提供多樣的教學資源,供教師去 選擇。互聯網拓寬了獲取知識的來源,師生獲取知識,不僅僅局限于書本,教師 還可以通過網絡來獲取更多精彩紛呈的教學資源。如果教學所用的資源畫面優 美,內容豐富,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更集中。反之,如果教師選擇或者制作的資源 質量較差,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3)要關注學生的眼部健康
通過對教師的訪談可以看出,教師們對于這個問題的態度比較樂觀,認為平 板電腦對于學生眼部的健康不會有什么不良的影響。但是,在對學生的訪談中可
以看出,學生自身對這個問題還是有所擔憂的。小學生,在課堂上使用平板電腦 的時長和習慣是可控的,通過對平板電腦的教學課堂的觀察也可以看出,課堂上, 讓學生使用電子白板的時間總計大概是10分鐘左右,對學生的視力影響還不足 以產生破壞性的影響。但是,在課外時間,沒有了老師和家長的監管,學生是否 還能控制好使用平板電腦的時長,是不能給出一個肯定答案的。因此,教師需要 控制好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的總時長,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用 眼習慣。
由于小學生待在室內的時間較多,常年只需要看近處的東西,導致眼睛不需 要看清遠處的東西,就很容易近視。但是,電子產品不能說它就是小學生近視的 罪魁禍首,只能算作一個影響因素。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應該培養小學生養成 好的用眼習慣,不要讓學生持續用眼超過20分鐘,可以督促學生設置好平板的 護眼模式,并將平板電腦的自動提醒休息的功能開啟,例如可以設置為,每學習 20分鐘,就休息5分鐘時間。而且,很多專家研究表明:戶外陽光下的活動是 幫助孩子預防近視的“特效藥”。大自然的光線能夠幫助學生的眼睛隨著日光始 終處于一種不斷調節、鍛煉的狀態。所以,我們教師和家長都應該盡量讓學生避 免長時間呆在室內,而是增加一些戶外活動時間。
(4)加強對高年級學生的監管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高年級的學生不一定就比低年級的學生更加有自主學習 的能力。即使在同一個年級,同一個班級,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都是存在差 異的。因此,小學高年級的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監管,特別是一些 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而言,過于寬松的學習監管氛圍,容易造成學 生在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在學習過程中去玩游戲。因此,加強家校合作,在課 上和課外,都要關注這些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5)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
通過研究可以看出,在使用平板電腦學習英語的基本態度和使用習慣上,學 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我們教師在實施平板電腦教學的時候,應該把學生的具體 情況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在群體中的差異性,在教學活動設計 時,不僅要考慮到教學內容,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與興趣。教師在設計教學環 節時應該有著清晰的組織線索:教學內容應該從易到難,層層推進。例如字、詞、 句、章,聽、說、讀、寫等,并能考慮到學生的全體參與性與主動性、啟發性, 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選擇,體現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原則。
(6)關注生生互動時間的分配
通過課堂觀察,其中的一節復習課的生機互動的時間,大概13分鐘左右, 生生互動的時間僅有3分鐘,生生互動不夠充分,學生的協作學習較少。在教學 設計時,我們應該更加關注生生互動時間的分配。學生是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主 體,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本著以學定教的原則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 的學習活動,學生借助平板電腦的學習平臺實現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圍繞學習 任務進行自主與協作學習。
(7)將傳統作業和平板電腦上的作業有機結合
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將傳統書面作業與平板電腦上的作業有機結合,根 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對象、平板電腦的最大價值率等不同的因素來綜合 考慮,即二者結合能否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是否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 風格,能否實現平板電腦的最大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傳統紙質作業與 平板電腦的作業在教學中的合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6.3本研究的局限性及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比較局限,由于研究的學校是一所小班化試點小學,所以 每個班級的學生樣本量偏少。如果可以在全市的使用平板學習英語的小學中,都 能展開調査,就能進一步體現出該研究的科學性。同時,由于現階段針對平板電 腦用于英語課堂教學的研究較少,因此搜索的國內外文獻有限,不足以對本研究 的相關領域的每一個成果都獲得充分的了解。
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我建議能夠加大調査研究的范圍,同時還可以開展對家 長的態度的調査,了解更多的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相關理論知識,為這份研究 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Candeias, M?,Reis, M.G.A.D., Escola, J., Reis, M.J.C.S.2019.Using Android Tablets to develop handwriting skills: A case study [J] .Heliyon, 5 (12)?
Otterbom, A., Schonbom, K., Hulten, M.2019.Surveying preschool teachers5 use of digital tablets: general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related findings[J].Intem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29 (4), pp. 717-737.
Iyare, N.F., James, J., Amonde, T.M.20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ng interactive technology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 case study of Jamaica'S grade school[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Research, 17, pp. 227-246.
Soykan, E?,Ozdamli, F., Ozcan, D.2017.The emotional analysis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during tablet usage in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gnitive Research in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Education, 5 (2), pp. 57-64.
Chou, C.-H., Chu, Y-L.2017.1nteractive rhythm learning system by combining tablet computers and robots[J] .Applied Sciences (Switzerland), 7 (3)?
Kim, H.J., Choi, J., Lee, S.2019,Teacher experience of integrating tablets in One-to-One environments: Implications for orchestrating leaming[J]. Education Sciences, 9 (2).
Albadry, H.2017.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tablet devices in facilitat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EFL language cour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Learning, 12 (4), pp. 39-52?
Suarez-Guerrero, C?,Lloret-Catala, C?,Mengual-Andres, S?20]6.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lassroom through the use of tablets: A study in Spain[J], Comunicar, 24 (49), pp. 81-89.
Chen, W., Gu, X., Wong, L.-H.2019.To click or not to click: Effectiveness of rating classroom behaviors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with tablet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50 (1), pp. 440-455.
Gulatee, Y, Pagram, J., Combes, B.20I & Which tech will i use? Trends in students * use and ownership of technology in a thai university, an ongoing study卩]. Journal of IC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12 (2), pp. 138-153.
Zubkovic, B.R., Kolic-Vehovec, S?,Maglica, B.K., Smojver-Azic, S?,Pahljina-Reinic, R.2016.Attitudes of students and parents towards ict with regard to the experience of using the ipad in classroom[J]. Suvremena Psihologija, 19 (1), pp. 37-47.
Amran, R?,Yokoyama, F?,Nishino, K.2016.Development of Active Learning Methods of English in Japanese High Schools to Support Student Activities in Group
Discussions[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96, pp. 1471-147&
Duran, M.,細tac, T.2016.Students' opinions on the use of tablet computers in educ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15 (1), pp, 65-75.
劉潔榮.2016.平板電腦在小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
李雅琪.201&平板電腦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 院.
邢曉俊.2016.作為認知工具的平板電腦對小學生認知發展的影響研究[D].南京 郵電大學.
劉長程.2015.平板電腦與大學英語體驗式教學的有機融合[J].洛陽師范學院學 報.34(04):114-117.
翟麗珊.2017.平板電腦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IB.高考.30:178-179.
王艷.2011.基于情境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設計[D].西南大學.
李葆萍.2013.平板電腦創新中小學教學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10:64-66. 江成霞.2017.移動智能終端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沖擊及對策[J].中學生英 語.48:96.
郁夏.2019. Pad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
莊紹勇,耿潔,尚俊杰.2013.基于平板電腦的電子課本在香港英語課堂教學實施 的個案研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02): 92-99.
咸繼紅.201&平板電腦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狀況調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 方芳.201&平板電腦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以"At the beach" 一課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06): 20-21.
林蘋蘋.2015. TPACK視野下的中小學教師平板電腦應用能力研究[D].南京大學. 鄒佳人.2017.基于平板電腦的課堂教學互動行為分析系統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李玉順,楊振濤,史鵬越,焦辰菲.2014.平板電腦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發展的現狀 [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04) :73-78.
劉欣.2015.活動理論視角下平板電腦教學應用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
管雪娟.2019.平板電腦輔助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
劉建秋.2017.平板電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校園英 語.04:102.
夏有才.2017.基于平板電腦的課堂教學互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賈積有.2019.平板電腦在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一基于6個省市9 節中小學英語課程視頻的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9(11):74-79.
曹培杰.2016.平板電腦進課堂的成敗關鍵是什么[J].今日教育.04:22-25.
趙琦.2012.基于平板電腦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楊華堂.2010.大學英語教學中不同層次學生多媒體使用情況、態度調查[J].衛生 職業教育.28(05): 105-106.
戴延紅.2015.交互英語教學中多媒體輔助語言教學對學生語言學習態度的影響 [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3 (03): 97-100.
顧菊珍,汪士忠.2017.基于學生態度的多媒體技術在日語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 科教導刊(中旬刊).(12):123-124.
楊富強.2011.大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態度的調查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 理.32(06): 654-657.
劉淑珍.2009.大學生對多媒體環境下互動學習模式的態度研究[J].電化教育研 究.(07) : 98-102.
楊健.2002.中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態度的質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
戴維•邁爾斯(David G. Myers)著;侯玉波,樂國安,張智勇等譯.《社會心 理學-第8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01.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一)[J].學科教育理論研究, 1998: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