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基于SSH框架的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 設計與實現

    發布時間:2023-07-19 10:28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Contents VI
    第一章緒論 1
    1.1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1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3
    1.2.1國外研究現狀 3
    1.2.2國內研究現狀 4
    1.3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及結構安排 6
    第二章相關理論與技術研究 8
    2.1Java 語言 8
    2.2數據庫技術 9
    2.3 SSH開發框架技術 9
    2.4MVC 架構 10
    2.5信息管理系統介紹. 11
    2.6本章小結 14
    第三章智能社區管理系統需求分析 15
    3.1系統總體需求 15
    ■ 3.2.1智胡紅忘曽逼蒙舜矗墓虧薯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16
    3.2.2系統用例需求分析 16
    3.4系統非功能需求分析 20
    3.5本章小結 22
    第四章智能社區管理系統設計 23
    4.1功能模塊設計 23
    4.1.1權限管理功能模塊設計   23
    4.1.2社區信息管理模塊設計 24
    4.1.3收費管理模塊設計 24
    4.1.4維修管理模塊設計 25
    4.1.5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功能設計 26
    4.1.6社區監控管理設計 27
    4.2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28
    4.2.1邏輯架構設計 28
    4.2.2物理架構設計 29
    4.3數據庫設計 30
    4.4本章小結 32
    第五章智能社區管理系統的實現 33
    5.1系統實現環境 33
    5.2權限管理功能的實現 33
    5.3社區信息管理功能的實現 36
    5.4收費管理功能的實現 37
    5.5維修管理功能的實現 39
    5.6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功能的實現 40
    5.7社區監控管理功能的實現 42
    5.8本章小結 42
    第六章智能社區管理系統的測試 43
    6.1軟件測試 43
    6.2系統測試環境 43
    6.3系統測試方法 43
    6.4系統測試用例 43
    6.5系統性能測試 44
    6.6系統測試結果 46
    6.7本章小結 46
    第七章總結與展望 47
    7.1總結 47
    7.2展望 47
    參考文獻 48
    致謝 50
    Contents
    Chinese Abstract
    English Abstract     II
    Chinese Contens   IV
    English Contens.   VI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1.1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ubject research   1
    1.2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3
    1.2.1Research Status Abroad   3
    1.2.2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4
    1.3Main research contents and structural arrangement of the subject 6
    Chapter 2 Related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Research 8
    2.1Java Language       8
    2.2Database Technology 9
    2.3SSH Development Framework Technology ????????9
    2.4MVC Architecture.     10
    2.5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troduction   11
    2.6Summary of this Chapter   14
    Chapter 3 Requirements Analysis of wireless city Management
    System   15
    3.1Overall System Requirements    15
    3.2Demand Analysis 16
    3.2.1 Participants in the wireless city Management System 16
    322 System Use Case Requirement Analysis 16
    3.4system non-fiinctional requirements analysis .«..2O
    3.5Summary of this Chapter    ”?????”??????????????22
    Chapter 4 Design of wireless city Management System 23
    4.1Functional Module Design 23
    4.1.1Permi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Module Design 23
    4.1.2 Commun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ule Des^n 24
    4.1.3Charge Management Modxile Design      24
    4.1.4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ule Design   .25
    4.1.5 Design of Commvmity Information Release and Query Function 26
    4.1.6Community Monitoring Management Design 27
    4.2Overall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28
    4.2.1Logic Architecture Design 28
    4.2.2Phys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29
    43 Database Design   30
    4.4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32
    Chapter 5 Implementation of wireless city Management System ....33
    5.1System Implementation Environment 33
    5.2Realization of Authority Management Function   33
    5.3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36
    5.4Implementation of Charge Management Function 37
    5.5Implementation of Maintenance Management Function 39
    5.6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Information Release and Query Function
    ?????? 40
    5.7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Function
      42
    5.8Summary of this Chapter   42
    Chapter 6 System Testing     43
    6.1Software Test 4 43
    6.2System Test Environment     43
    6.3System Test Method   43
    6.4System Test Cases        43
    6.5System Performance Test   44
    6.6System Test Results 46
    6.7Summary of this Chapter 46
    Chapter 7 Summary and Prospect   47
    7.1Summary 47
    7.2Outlook       47
    References   48
    Acknowledgements 50
    第一章緒論
    1.1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目前,我國的社區管理日漸智能化,與此同時國內的物聯網以及智能化的信 息處理技術研究愈發深入,智能家居的應用在諸多家庭中使用越來越廣,如此一 來為現有的社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和厚積而薄發的基礎,更多的大中 型社區已經在研究基于自身實際情況的智能化社區信息管理系統,從而為業主提 供優質的服務⑴。
    社區的物業管理關系到人們的優質生活,良好的社區管理是社區內業主得到 良好服務的保障,現今更多的業主已經在關注物業的信息化管理程度,如此一來 一個社區內的信息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直接影響到該社區物業公司服務質量好 壞標準和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相對而言社區物業公司的管理和社區服務中心所負 責的內容來說,后者的責任較為大一些⑵。在現在的高效率社會,更多的信息化 業務都依托于互聯網來推廣應用,同樣來說互聯網絡是社區信息化的基礎所在, 更為社區內的相關人員處理事務提供了便利,互聯網的存在為信息的傳遞提供了 媒介,為數據的收發兩方之間完成了數據的對接,讓大量人員的相互溝通更加快 捷方便。以現今來說,社區內的各項事務的管理是一項傳統的行業,該項工作與 社區內眾多業主住戶的切身利益相互關聯國。在信息管理技術尚未普及之前,社 區內的事務管理一般包括社區住戶的物品安全、人身安全、社區內部公共設施運 轉正常、完善社區內的風氣風貌、規范化社區住戶行為以及合理的滿足社區住戶 的服務需求。隨著科技信息化的進步,計算機水平的增長和互聯網絡的普及,社 區內部的管理已經超脫于此,在以互聯網絡為載體,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以信 息化技術為手段,社區內部的各項事務管理已經成為了完善的行業生態⑷。互聯 網技術普及以及數據傳輸共享應用在社區內已經不是新聞,而社區內各項事務的 管控也不再僅僅局限于信息的相互交流互通,業主和社區管理人員間的關系也應 在此基礎之上更加牢靠和緊密,如此一來社區業主的需求也更加專業化,他們更 加需要在信息化水平基礎之上加入智能的關鍵因素,從而更加便捷的為人服務。
    現在來說,大量社區管理的發展主要開始面向于智能化社區,其智能的表現 不但涵蓋了社區內數據信息的相互交流互通,還包括了社區內的各項事務處理的 自動化能力和面向社區的智能化應用層面[譏伴隨著無線網絡應用的推廣和社區 物聯網發展的深入,為智能家居和社區內的各項設備的遠程控制提供了技術支 撐。智能家居是智能社區的基礎所在,智能家居的推廣應用是智能社區發展的必 由之路,社區內住戶通過無線網絡來完成對家庭內各個家居設備的控制,查看家 庭內部安防情況,接受社區內各項通知和信息都是構建智能社區的關鍵所在。所 以,智能社區的建設是在傳統社區信息化管理基礎之上而來,本課題所研究的智 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也應立足于社區信息化而進一步的突破和創新[旬。
    智能社區信息管理是社區內業主的關注點所在,社區內各項事務的管理好壞 會直接關系到社區業主的生活品質,進而影響社區業主的滿意度,對社區物業公 司的服務水平和經濟效益也會產生影響⑺。智能社區管理信息系統的推出可以為 社區內的各項事務管控提供有效工具。其影響包括了,一是相對于政府機關來說, 智能社區與其安全管理部門相互關聯,可以創造良好的社區治安環境;二是針對 于物業公司而言,智能社區管理系統為物業公司提供管理工具,智能信息化可以 幫助其增加吸引業主的亮點所在,進而提升其經濟效益;三是針對于社區物業的 管理人員來說,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幫助其管理社區內的各項數據,幫助 社區物業管理人員遠程查看設備情況,控制設備的開合,提高社區物業管理人員 的工作效率,降低其工作量;四是針對社區內的業主而言,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 統可以有效為其提供優質的社區服務,幫助業主管理家庭內部的各項設備,為業 主提供家庭內信息和社區各項通知和告警信息,為業主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其生 活品質岡。
    目前,諸多社區主要包括了如下的矛盾和問題的存在。首先是業主和物業公 司之間的相互關系,這種關系存在了很多的矛盾,例如物業公司和業主之間的信 息是不互通的,這就造成了這兩者之間的信息數據是不互通的,物業公司無法知 曉業主的準確需求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業主也不了解物業公司近期的相關工作 重點以及物業內各項業務的辦理流程〔9】;然后是目前大部分的社區內的水電煤等 費用的收取都還是采取抄表人員上門查看表記,然后結合上次的抄表情況對本周 期內的費用進行收取,這種辦事效率較為低下,無法適應目前社區內越來越多的 住戶的業務發展,并且遇到業主無人在家還得連續幾次的登門,無形中也浪費了 人力[⑼;再有就是物業公司在社區內部的安全管理沒有完全達到業主的需求, 針對業主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物業人員沒有完善的解決方案,出現情況時也無 法及時通知社區業主和報警報案,只能在關鍵地點安裝攝像頭來監控,存在死角 不說還無法對安全問題及時處理冋。
    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出現可以針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通過系 統內的不同業務需求和用戶所面臨的問題,根據對系統所涉及業務場景進行了 解,提出系統所需要的各項功能[⑵。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是通過網絡來完成 各項數據互聯互通的業務應用系統,該系統可以為系統內的社區管理人員和社區 業主住戶建立起一個相互溝通的橋梁,免于因為信息交互不暢或者無法溝通而造 成的問題出現;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可以通過對不同的計量表進行對接,對于 目前的新式水電煤計量表,通過對這些計量表進行數據的定期讀取并加以計算處 理,針對時間較老的計量表可以通過與供水公司、電力公司及燃氣公司等相關系 統進行對接的方式來完成數據和費用的讀取操作;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針對于 各項物業費、清潔費水電煤等費用的繳納,可以接入各個不同的支付平臺,社區 內的業主住戶可以在家查詢各項數據并通過手機或電腦支付即可,不必到物業排 隊繳費,免去物業公司人員上門收取的時間耗費[⑶;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可 以接入“海燕”等類似的治安管理系統,將社區內的攝像頭及安防設備統一管理, 對家庭內的各項告警設施也納入物業值守管理范疇,針對于家庭內出現的煙霧告 警等信息及時派人處理并告知業主知曉網。如此一來,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 無形中就增加了社區內業主住戶的好評率,減輕了物業公司辦公人員的工作負 擔,提高了工作效率,社區內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具有較強的社會效益和經濟 效益。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國外研究現狀
    社區的管理以國外較為先進,尤其是歐美等國家,隨著人口的日益增多且人 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逐漸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人員居住區域,并且由此生成 了社區的雛形[⑸。在針對于社區的各項事務的管理層面,德國在上世紀90年代 就完成了智能化樓宇的建造,該智能化樓宇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相結 合的方式完成對樓宇內的各項設施狀態的信息獲取以及控制,有效的解決了當地 勞動力緊張的難題,保證了樓宇內的各項事務的管理效率。
    智能社區的提出和管理,是通過各項信息系統和互聯網的集成而構建的,在 此基礎上將各種可以進行遠程控制和數據讀取的終端設備接入進來進行統一管 理,并與專業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對接而成【"I。以目前的科技信息技術來說, 智能化可操控的設備已經層出不窮,無線互聯網也已經普及到各家各戶,而其關 鍵的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17】。智慧的社區信息化管理的 研發和實施國外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HITT應用系統是法國愛克森公司研 發的一套社區內各項事務的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主要面向于社區內的各事務的 流轉和處理,包括了社區內住房的出售和購買、社區內各項信息的發布、社區內 視頻監控信息的集中管控等功能,社區內的住戶通過該系統來完成各項信息的獲 取和發布,社區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該系統來完成房屋買賣撮合和社區安全排 查,該項系統的投入可以幫助社區管理者提高人員利用率,并且社區管理人員也 承擔了中介的作用,由于社區內的管理人員對其內部的房屋狀況等信息較為了 解,也有效提高了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社區管理在美國的大中型城市有著較強的管理理念以及信息系統,由于美國 地廣人稀且人們都生活在大中型城市,所以城市內的社區住戶密集程度較高,住 戶內的各類需求也較多,美國的萊克公司推出的iHome信息化家居管理系統有 效的將家庭內諸多事務管理問題進行了調查,并且最大程度的以信息化的方式將 其加以管理,幫助家庭用戶有效的對其住宅內的各項信息和家居設備進行管控, 保證用戶的需求得到落實[國。iHome系統是以社區內家庭為管理單位,將家庭內 的智能家居設備為管理對象,社區住戶通過登錄自己的iHome系統賬戶來對家 庭內各個家居設備的情況進行查看并加以管理。與此同時iHome系統可以通過 與物業管理系統接入的方式來讓物業公司的管理人員對社區內的各個住宅情況 進行有效管理,物業公司的管理人員可以及時了解到社區內的住宅內的各項警報 信息,同時物業公司管理人員也可以向社區內的業主發布公告和各項事務的提醒 I”】。iHome系統類似于SaaS類軟件,該項系統將各項系統匯總并集中的部署在 同一的云服務器當中,業主住戶只需要安裝相應的客戶端軟件并登錄系統后臺即 可根據自身的權限來查看住宅內的家居設備所反饋的數據和家庭內的實時影像。 集中方式的管理的優點在于用戶無需為業務應用系統的運行進行維護,只需要周 期性的支付部分管理費用即可,缺點在于由于系統涉及到業主住戶的隱私,對于 隱私較為看重的系統用戶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身處日本的大橋拓實根據其國內的住宅社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智慧型社區 信息管理系統,系統的提出和開發首先通過了解大量的用戶需求問題的調研和采 集,并通過這些數據加以分析,結合日本用戶的使用習慣和住戶情況,設定了系 統的功能模型并根據該套模型來通過Java語言加以實現[2°】。該套系統通過基于 智能手機客戶端來完成為用戶數據的展現和控制操作,后臺的服務器中采用SQL Server數據庫對這些信息數據加以存儲和管理,架構采用了 C/S的方式,客戶端 和服務器端是通過無線通訊網絡的方式對數據進行傳輸。系統的功能包括了社區 信息管理、社區人員來訪管理、家庭實時情況管理、安全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塊, 用戶通過手機可以在線實時查看這些模塊所提供的各項信息,以及通過手機客戶 端中的控制按鈕來操控家中的家居設備0]。該項系統的推出方便了大量用戶迫 切需要實時查看家中情況和了解社區信息情況的需求,尤其是手機客戶端的推出 更加方便了用戶對系統的使用。但是該系統由于主要面向社區內的住戶用戶,對 于社區的物業人員并未充分考慮,社區管理員無法及時得到住戶情況同時也無法 及時處理問題。
    1.2.2國內研究現狀
    在我國,智能社區目前還在穩步推進,其發展同樣也離不開國外的先進技術, 同樣也對國外的做法進行了一定的參考。同樣在二十世紀80年代開始,國內的 智能社區信息化的管理也逐漸涌現并且與社區實際業務相結合〔22】。社區智能化 的前進腳步在物聯網的推廣應用后加速了其發展,而大數據的出現又增高了其管 理的科學水平。目前來說,我國智能社區信息管理方面的成果日漸成熟,已經可 以加以實踐。
    智能社區信息化管理的深入發展可以說是在一步一步的前進中前進的。期初 的社區數字化管理偏向于社區內的人員安保和物品的防竊等方面,這個階段主要 通過大量的人力來完成,在通過人員值班盯守監控和出入門核對身份信息的方式 來進行,其效率較低,不能夠對社區內的整體情況形成一個體系來運作,同樣也 不能完成社區內業主的各項需求[如。在其后隨著各個政府機關對人民衣食住行 等方面愈加重視,在社區信息化的程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給予了大量的支 持,在社區的星級評價方面對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更為偏重。在如此大背景中,更 多的社區管理者通過構建網絡設備,加大信息管理人員的招納等手段來將社區信 息化管理納入進來,如此一來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約。不過從現有的情況來看, 社區內的信息系統基本上主要滿足于社區物業管理公司內部的在線辦公和事物 的處理等工作,對于公司內的業務處理和無紙辦公等方面提供了不小助力,但是 在物業公司和社區業主之間進行信息互通、更加有針對性的服務于每個社區業主 方面還是有著很大的欠缺【2譏所以,嚴格來說現在的社區信息化的應用無法有 針對性的面向每個社區業主,對社區智能化的管理還需要長足的路要走。
    以我國現今社區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問題來看,其一是功能性的缺失,絕大多 數的社區管理軟件僅僅是為社區管理者提供服務,不能對社區內的業主住戶的需 求進行滿足;其二是在社區內所配備的各項設備無法滿足智能化的各項要求,智 能化的社區管理是在建立良好的智能管理設備的基礎上來完成的,這些設備需要 具備在線數據傳輸和良好的遠程控制等功能,這些設備可以高效的來和軟件處理 系統用戶的各項需求,不過大部分社區在設立之初沒有對社區的智能化有相應的 規劃,對設備的采購更沒有加以這方面的要求,購買之初對設備的購買僅僅是社 區設立之初的技術要求,所以不能夠對現有的社區智能化管理提供足夠的支撐, 更無法對現在社區內的各項信息起到采集、處理、響應、反饋等一系列的措施[殉。 如此一來,造成了需要人工干預的方式來對社區內的信息進行處理,無疑處于落 后狀態;其三是我國幅員遼闊,地域之間的差距較為明顯,在智能社區的需求方 面,各個地區不盡相同。例如在東三角和長三角等經濟繁榮地區,其計算機行業 發展較為成熟,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較高,相對而言社區的建設要求和 水平也相對西北部地區高出不少[27】,例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大量的社 區內已經開始應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統來為物業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撐。
    在經過十余年的社區信息化管理的發展,傳統的手工記錄、人工查閱的管理 方式已經被信息化和自動化的管理手段所替代社區信息化的發展以所面向的不 同用戶實際需求來添加響應的各項功能設置,從而符合各類用戶的需要[28】。目 前來看,社區的信息化管理是對其內部的資源進行有效管控,并且通過不同的硬 件資源加以應用,將人工作業耗費盡量降低到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同時對人員 的工作效率加以提高〔2刃。在我國大量的社區管理當中,尚未完成智能化管理的 社區還有很多,不少社區內部已經按照國家相關部門要求配備了符合要求的硬件 設備,但相對應的應用系統尚未符合需求,只能作為充當門面的擺設。有的社區 上馬了信息管理系統僅僅是對社區內的物資臺賬和業主信息等信息進行集中化 管理,但對其產生的數據做出處理和反饋能力也較為欠缺。
    在實際情況中,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列屬于軟件工程學科,軟件工程在各 個大學的研究和各軟件企業的實踐已經有了多年的成果沉淀,社區內的網絡鋪設 也已普及,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信息數據的互通系統和管理平臺已經可以滿足其 需求[3叭本課題所研究的智能社區信息系統完全可以依托軟件工程學科的發展 來對其進行建設,尤其作為目前B/S架構軟件的管理技術和對數據收集處理的智 能化算法,將有力的提升社區智能化的應用系統開發和普及。
    由此看來,社區內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已經是一個現代化社區的標準所在,通 過大范圍的應用可以將社區物業管理人員和社區業主住戶的大部分需求進行組 合并加以實現。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可以讓社區業主快捷的獲取與其相 關的信息數據,有效提升社區物業管理的效率,提高社區管理人員服務水平。結 合大云物移等多項先進技術,不斷推動社區管理手段,從而為社區業主住戶提供 更加全面的服務。
    1.3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及結構安排
    本文基于社區內目前已經取得的信息化建設成就,分析在開展智能社區信息 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研究了信息管理系統的發展歷史和未來趨勢,結合目前 的管理現狀,利用自身掌握的專業技能,設計并實現了一款具備完善功能的信息 系統。本系統的解決方案是基于數據庫管理系統,以SQL統一語言進行操作, 具備一些獨特的性質。筆者參與完整的課題需求分析、設計以及開發過程,并且 完成了論文的撰寫工作。
    通過對所研究的對象和所需要實現的任務進行分析了解,可以得到本課題的 各章節的結構安排如下。
    第一章緒論,對課題所涉及到的系統背景和意義進行描述,深入闡述開發 該信息管理系統的情況和前景,對目前系統在市面上的研究情況進行闡述。同時 對國內外對該系統所研究的相關情況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加以總結,通過分別 對國外研究現狀和國內研究現狀情況分析,對其研究結果取其精華。
    第二章相關理論與技術研究,對研發本系統所采用到的相關技術內容進行 介紹,通過對這些技術內容研究來滿足后續的系統相關設計和實現等工作。
    第三章系統的需求分析,依托課題的相關背景和用戶對系統的各項需求進 行分析,通過用戶目前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迫切需要系統來完成的任務來推導出 本系統所需要完成的系統各個功能。通過這些功能來為后續的系統設計來提供設 計導向。
    第四章系統的設計,系統的設計是通過前幾章的一系列調研分析后得到的 系統需要的各項功能進而在通過此來完成對系統的各項功能模塊進行的設計工 作,同時在此基礎上還對系統的整體設計和分層設計進行闡述,從而保證系統在 后續代碼編寫階段的穩定。在章節的最后還對系統的數據庫等內容進行了設計工 作。
    第五章系統的實現,該章節是通過以上系統各項分析設計后的系統開發最 后階段,主要通過對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的界面實現、邏輯功能實現、多個層的 實現等來實現整個系統的代碼開發等工作。該章節會給出系統各模塊的實現效果 圖,同時還會根據功能模塊的重要程度提供實現該功能模塊的關鍵代碼。
    第六章系統的測試,針對系統實現的應用系統和系統的需求分析具體需求, 開展系統的系統測試工作,分別對系統的測試環境和方法進行闡述,通過對系統 性能測試和功能測試等方面開展具體測試工作,并得到系統的測試結果。
    第七章總結與展望,該章節起到對整個課題的整體總結,分析課題在完成 過程中所完成的工作和還需要修正的相關工作,同時在最后對課題后續和將來的 工作進行一系列的展望。
    第二章相關理論與技術研究
    2.1 Java 語口
    Java語言是一種應用較廣且使用人數較多的高級編程語言。該語言與上世紀 九十年代初期被高斯林等人開發,該語言在設計之初就要求其具備可跨平臺、支 持泛型、以面向對象為基礎等特性,隨著時代的變遷和Java語言的更新換代, 并且由于其具備一次編寫到處執行的一系列特性,Java語言逐漸成為業界的主 流。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大潮的來臨,Java語言所開發的程序更加適應于服務 器端的程序運行,其跨平臺的特性將Java語言的程序拓展效力發展到極致,更 多的人們投入到Java語言程序開發的道路中來,并且通過Java語言開發了大量 的開源類庫,這些類庫可以重復使用,如此一來就更加繁榮了 Java開發市場的 應用程度t31]= Java語言之所以有如此大量的公司和個人在使用,其原因主要包 括了以下幾點。
    (1)良好的自動垃圾回收機制
    Java語言是參考了 C/C++語言基礎之上演化而來的面向對象的語言,在設計 之初就有效規避了 C++語言的空指針錯誤,對內存中因程序運行而出現的不再使 用的內存空間或者錯誤的內存泄露等問題由JVM來完成對內存中的垃圾進行回 收,這樣更加有利于程序的快速執行,自動的清理內存中占用的空間,提高程序 執行效率閔。
    (2)跨平臺性
    Java語言標榜的是一次編譯多處執行的特性。Java語言所開發的程序是運行 在其JRE (Java運行時)環境內的,JRE分別提供了運行在多個不同操作系統之 上的軟件,Java所開發的程序由JRE來解釋執行。如此一來,豐富了 Java程序 所運行的操作系統,尤其是Java所開發的服務器端程序,一次開發可以運行在 Linux、Unix等不同的系統之上而不用重新開發。
    本課題之所以使用Java語言來完成系統的開發工作;一是由于Java語言所 開發的程序可以運行在不同的服務器端操作系統之上;二是擁有較好的運行執行 效率,可以滿足大量的用戶對系統的訪問;三是在對系統開發之時如果遇到問題 具備大量的相關查閱文檔和論壇供參考,可以及時有效的解決所遇到的技術問 題;四是Java語言開發者論壇中提供了大量的開源類庫,可以為系統開發人員 提供相關技術方向,有效的保證項目的時間進度;五是Java語言得到了大范圍 的使用,從業人員較多,具備較強的人員延續性。
    2.2數據庫技術
    系統的數據庫是存放系統數據、對系統內的數據進行加工計算、完成系統與 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等功用,數據庫的出現加速了計算機應用系統的發展,將之 前雜亂無序的系統內數據存放變得有跡可循并且易于管理。數據庫技術來源于計 算機技術的一個類目,其主要對將存放其內的大量數據高效、持久的為服務對象 提供服務為目的[切。數據庫技術的起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此而發展而來的 數據庫理論和相關的業務應用遍布于各個業務系統當中,目前來看該技術已然成 為使用者廣泛、應用領域各異、具備大量的研究人員的學科領域。本世紀初期隨 著業務應用系統所面對的各項功能層級更高的需求,數據庫技術也同樣面臨著前 所未有的挑戰,對于這種新形勢下的大量高科技的用戶訴求,數據庫的新技術也 層出不窮,例如數據集成技術、數據流的管控技術、XML技術、大數據技術等 等。
    目前而言,數據庫市場有著大量的老牌企業在提供大中型數據庫軟件服務, 例如Oracle數據庫、DB2數據庫、SQLServer數據庫以及MySQL數據庫等等, 同樣也有新興企業推陳出新的提出用戶所面臨問題新的解決方法,例如NoSQL 數據庫、MongoDB數據庫、Redis數據庫等等厲〕。如此眾多的數據庫軟件其所 偏重點也各不相同,用戶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來完成數據庫的選擇,但是從目前 大量的實用經驗來說,更多的企事業單位都在Oracle和SQLServer兩者之間來 選擇,新形勢的數據庫軟件則是多應用于特殊領域要求的場合下。
    本課題所選用的數據庫為SQLServer數據庫,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該數據庫是 由微軟公司推出的面向于企業的數據庫軟件,該數據庫多應用于數據量在以億為 單位以下的數據管理場合,本系統所需要管理的業務信息遠低于此。同時, SQLServer數據庫提供了大量的語言開發接口,在使用不同語言對其進行開發過 程中可以提供完善的接口調用。最后,SQLServer數據庫的研究者眾多,同時可 供參考的技術資料也業務應用案例在圖書館和互聯網中可以大量的獲取并加以 參考,為課題的研究和進行提供技術和方向的支撐。所以采用SQLServer數據庫 從技術和業務等方面來說是符合本課題需求的。
    2.3 SSH開發框架技術
    SSH框架相對而言是一套應用在Java程序開發比較久的框架技術,SSH框 架的起源和大量使用是在二十一世紀起始階段,在此之初技術人員所采用的大部 分是自己開發的框架或者serverlate技術進行開發,技術迭代較慢不說還容易岀 現無法支撐現有程序開發需求的情況。SSH框架的產生有效的解決了這種情況的 出現,并且做的符合技術人員開發需求,所以SSH推出以來得到了大量業務應 用系統的采用〔洌。SSH框架并不是單一的一個產品,而是Struts2框架、Spring 框架以及Hibernate框架所集合的一個總稱,這三個框架同樣也不屬于同一個公 司或組織所推出,但從其所承擔的應用系統架構內的職責范圍,這三個獨立框架 所合并而成的一整套應用系統開發解決方案是最合適的。
    SSH框架中的Spring是對用戶的操作控制和系統后臺的請求進行控制反轉, 更加便利于開發人員使用Spring來對用戶的請求情況進行處理o Spring框架通過 JavaBean來讓程序編程人員完成之前EJB才能做的業務邏輯操作,并且更加簡 便。
    SSH框架中的Struts2框架是將系統的業務整體分為了 Model層、view層以 及control層,Struts2的引入可以為系統的MVC設計模式引入提供了解決方案, 幫助開發人員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代碼編寫過程中去。Struts2是WebWork基礎 之上推出的全新框架,該框架將用戶的請求通過配置過濾的方式來控制其由另一 個action處理。
    SSH框架中的Hibernate同樣是一個開源的框架,該框架可以允許開發人員 對數據庫內的各個表、字段、行等以對象的方式來進行管理,如此一來節省了開 發人員的精力同時該框架也可以將對數據庫的各項操作自動拼湊成SQL語句, 有效避免了數據庫SQL語句編寫的人為錯誤和效率低下問題。
    SSH框架應用于本課題所研究的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有效提高其開 發效率,增強系統后續的運維效果,保證應用程序可持續的完善功能提升。并且 對數據庫支持方面也有良好的開源方案。
    2.4MVC架構
    在MVC架構推出之前,程序的開發異常的復雜,在完成程序編寫后,在后 續的程序二次開發或者根據業務情況進行調整的時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來完成。直到MVC分層設計模式的提出,將系統內的開發分成有效的三層設計, 通過每層之間的清晰明確的劃分來將各自需要處理的事務完成,當后續系統需要 進行變更之時只需要修改相對應的層面的邏輯和代碼°句。MVC架構一般來說分 為三層,但不排除某些業務系統的邏輯性較為復雜,需要將其分為更多的層次的 情況。
    MVC架構的層次劃分為模型、視圖和控制器三層,這三層通過接口的方式 來完成信息數據的交互。首先,多個視圖可以同時將請求發送到一個模型處,就 好比一個程序可以為不同的用戶展現界面一般。其次,模型層是完成對業務邏輯 的實現和業務數據抽取、處理的層級,它主要是對系統業務邏輯加以實現,將用 戶的請求進行實現,完成系統內部的各項業務流程。此外,控制器是對視圖層和 模型層相對獨立存在的,可以有效的將系統內的數據層和業務的相互規則進行變 更。它將視圖層發送過來的請求進行響應,并且將后臺業務和前臺界面分離,將 兩層之間的交互以適配器的方式來進行撮合對接。
    由此可以看出,本課題使用MVC架構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并且目前很多 業務系統也都在采用MVC架構來完成,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個系統的業務邏 輯和用戶需求不同,其對系統的層級劃分顆粒度也是不同的,根據本課題實際情 況來看,課題將以三層的方式來進行劃分。
    本課題之所以采用MVC架構是由于該架構已經應用較為成熟,且得到了大 部分的開源社區支持,在系統開發階段可以得到大量的知識支撐,并且可以在各 大社區和討論組內可以得到專業人員的支持。
    2.5信息管理系統介紹
    管理工作的開展可以從四個方面來進行討論,微觀、次微觀、中微觀和宏觀。 在不同的層次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結果,收集的信息也不同。 在不同的視野范圍內采用的技術也相差甚大。
    信息管理是專指對信息的管理工作,其范圍包括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與 分析的完整過程。有專家支出,信息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之后,才能進行有效的 管理。這里的處理專指的是記錄。記錄信息的場所非常廣泛,包括人體的大腦、 紙質文檔或是其它的任何位置。在一些特點的場所記錄信息,需要專門的手段來 進行控制和組織。例如在,人體的細胞中記錄的遺傳信息,就是嚴格按照基因的 組織規則來進行管理。在關系型數據庫系統中記錄的數據是嚴格按照不同對象之 間的關系形式來進行組織的。因此,在對信息進行管理的前提,是需要按照科學 的手段對內容進行組織。為此,出現了各種系統,用于對不同的數據進行有效的 組織和存儲。在現代社會,最普遍的信息的組織方式是采用關系型的數據庫系統。 同時,在此基礎上,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切。
    (一) 信息管理系統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出現還不足百年,但是,在人類發展歷史上,從來沒有 另一款技術,能在信息領域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信息 管理系統的概念被一些學者提出來。在當時,計算機技術還沒有發展到今天的底 部,所有的內容只是一種理論的東西。對于信息系統的完整定義,指的是基于計 算機系統的信息存儲和管理方式,并且結合了通信技術,能夠與其它系統進行信 息的共享。信息管理系統不僅僅只是一些用于管理數據的設備,還包括執行各個 工作的業務人員。信息管理的內容包括數據的采集、傳輸、處理和存儲等。在今 天,信息管理系統在許多領域都十分常見。
    (二) 信息管理系統的發展
    從最初被提出,發展到今天的成就,信息管理系統的發展經過了漫長的發展
    時間,才具備了今天完整的功能。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個階段:
    (1)基本數據處理系統(Bas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提供給日常事務的 處理,并針對各種需求,建立工作報表。它實現了將傳統手工進行的工作轉化為 信息化的處理手段,并顯著提升效率。
    (2)信息分析系統(Information Analysis System)用于對數據的積累和分 析,可以采用各種數學模型來對其中產生的內容進行價值的提取,并服務于決策。 如果僅僅是收集內容而不加以分析,并不能充分發揮信息的價值。
    (3)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對決策提供支撐,在開展 事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針對環境的各種變化,并做出對應的決策。在這類系統 中,不僅包含基本的數據存儲與分析功能,還提供了人機交互功能,用于執行決 策。
    (三)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和作用
    (1)功能方面:
    ①數據處理功能:針對業務開展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數據,利用信息管理 系統能夠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取對業務發展有益的信息。
    ②控制功能:針對分析和處理得到的結果,對業務過程進行管理和控制。
    ③預測和決策功能:對于龐大的數據庫,采用建模的方法,從已知的數據 推測出未知的發展趨勢,為決策者進行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
    (2)作用方面:
    建立信息管理的目的不只是取代傳統記錄數據的手工模式,更重要的目的在 于,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整個業務體系的運轉效率,主要表現在以下內容:
    ①加強了職能部門橫向聯系和協調。在龐大的管理體系中,信息傳遞的效 率十分低下,而采用了系統級別的輔助應用之后,就可以加強內部所有現行單位 之間的聯系,通過嚴格的上下級管理機制,控制所有業務的有序開展,達到一種 高效、協調的狀態。由此來提升公司的整體業務能力。
    ②管理方式變化。在以往的管理系統中,手工處理是主要的工作形式,所 有的工作都需要由業務員來手動記錄。而基于信息管理系統的模式,數據全部集 中在一個數據庫內,所執行的操作也主要由程序來控制,能夠實現全面、集中、 多方位的管理。由手工模式向系統模式的更替,體現了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巨大 收益。
    ③管理組織的變化。在計算機系統中,對于基層的工作人員來說,管理和 記錄業務數據的工作不再繁重,所執行的操作也變得更加簡化,從而有更多的人 力用于提高服務質量。
    (四)信息管理系統的一般類型
    ①辦公自動化系統:在整個辦公體系結構中,以統一的形式來執行業務的 處理,并得到一致的結果。
    ②通信系統:建立體系內部的通信系統,加強部門之間的聯系,促進信息 之間的傳播。
    ③交易處理系統:完整地記錄交易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并進行精確的控制。
    ④信息管理系統和執行信息系統:有效地將業務產生的數據轉化為管理和 決策的模型,從而為高層進行業務調整提供科學的分析數據。
    ⑤決策支持系統:以合理的數學模型為基礎,基于大量的數據分析,對未 來的發展形勢做出預測。
    ⑥企業系統:通過在企業內部產生一致完整的數據來維持整個系統的平衡。
    (五)開發方法
    由本質上來看,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有著很強的目的,對不同的業務也具有 很強的針對性。但是,從系統的運行表現及系統的結構特性上來看,也表現出一 些信息管理系統普遍的特性。系統的開發將嚴格按照軟件開發的規范流程,采用 自頂向下的分析思路。首先開展實地調研分析,得到關于本次開發工作的明確需 求,然后再進一步實施系統的設計等工作。整個開發過程始終圍繞解決實際遇到 的問題來進行。以加強內部溝通為目的,以提升用戶體驗為核心。實用性、可用 性、可靠性是最基本的需求。此外,隨時將開發進度反饋給用戶,根據用戶的需 求變化做出靈活地調整。
    在軟件工程學的發展歷史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典型的開發方法,一些經典的 理論模型如下所述:
    (1)針對于系統軟件整個生命周期的一套研究實現方法,該套方法整個包 括了 5個階段構成,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這五個階段分別是系統規劃、 系統設計、項目實施、以及運行和維護五個階段。在這種方法中,對開發文檔的 要求十分嚴格,所有的內容都嚴格要求按照統一的格式來開展。并且下一階段的 任務基于上一個階段來開展。整個開發過程將在文檔的指導下有序地開展。
    (2)原型法。原型法屬于經典式開發方法,其能適應多種類型的開發工作。 其基本思想是首先根據業務和客戶的需求,建立一個簡單的模型,然后隨著項目 的推進,不斷完善和拋棄原始模型中的一些成分,逐步向最終的成果逼近。這種 方法可以確保開發的方向始終向著本質的需求。
    (3)針對于對象的開發方式。隨著軟件工程學的發展,以及用戶需求逐漸 向多元化的方向進行,傳統的開發方法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時,無法靈活適應環 境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一種全新的開發模型——面向對象法。通過 將實例抽象為對象,并賦予各種不同的屬性從而來簡化開發工作。
    開發具體過程如下:
    首先需要為開發工作搭建一個強大穩定的開發環境,然后采用面向對象的開 發方法。在建立需求時,和客戶展開充分的溝通,深入業務開展的每個環節開展 調查分析,逐步完善系統的各個功能需求。在分析需求階段,對于本次開發工作 來說,最理想的方法莫過于采用原型法。這樣既能夠確保得到的需求是完整的, 也能夠適應后期的需求變化,做出靈活的調整。明確目標之后,其次是根據業務 開展的環境,結合本系統的一些特點,選擇合理的系統結構。當所有的設計內容 都完成之后,就可借助高效的開發工具,快速地完成設計的功能。之后就是對系 統進行測試,通過測試之后,就可以投入到實際的生產線提供服務。最后,系統 的開發工作就進入了運行和維護周期。
    在本次開發工作中,以SQL Server為后臺數據庫支撐,以MyEclipse為web 開發工具,整個系統采用B/S結構,在局域網內部部署,具備通信功能,可以加 強社區管理者和業主之間的聯系。
    2.6本章小結
    本章針對課題研發所涉及到的相關理論和技術進行了介紹,通過對各個技術 的特點進行概述,同時對為何使用該項技術進行了簡要敘述。通過本章對相關技 術的介紹,為課題后續的設計和開發提供技術保障。
    第三章智能社區管理系統需求分析
    3.1系統總體需求
    智能社區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是整個系統開展的龍頭,是該項工作的重中之 重,系統的需求的分析確定了后續的設計和開發再到測試等環節的方向,只有方 向正確后續的工作方可正確執行,所以需求分析是軟件工程的重要環節。
    對系統的需求進行分析,最開始應該對該系統所服務的用戶,所需要實現的 功能,以及所包含的各項業務流程進行整體的概覽。本小節對目前所存在的各項 問題以及系統所需要實現的主要業務進行總體分析。系統的總體需求計劃從智能 社區信息管理各項業務的靜態、動態、交互等方面信息管理展開,這也是目前大 部分信息管理系統需求分析方法。
    首先從智能社區靜態的信息管理出發來進行分析,目前大量的社區已經開始 應用計算機對社區內信息的管理工作,社區內的各項信息數據被計算機存入磁盤 中去。現有的社區信息化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了社區內住戶業主的各項信息、社區 內房屋信息、社區內的各項費用的繳納信息等等,通過對這些臺賬信息進行匯總 整理,并為用戶在需要進行查詢時候提供相應的查詢結果。可以說社區靜態信息 的管理已經有了深入的發展和大量社區的普及,相較于之前的手工記錄人工查找 的方式還是在效率方面做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社區的靜態信息管理在管理效 率和深度方面還是需要有長足的進步。首先是對社區內信息的數據錄入方面,還 無法做到一次錄入各方使用的效果,經常會出現工作人員對社區信息的多次錄 入,降低了工作效率的同時還浪費了人力資源;然后是現有靜態信息的管理所提 供的查詢方式較為單一,無法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查詢方式,僅僅對關鍵 詞的檢索是無法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功能的。
    然后從智能社區動態的信息管理來進行分析,社區內的動態信息包括了社區 住戶所產生的水電煤等費用信息、來往人員的登記等信息。這些信息由于是動態 變動的,現有的業務系統中對這類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方式各不相同,對于各項費 用的費用統計無法做到及時準確。例如很多社區用戶的水表并不是獨立于住所外 集中管理,水費的統計需要人工上門抄表進行,通過將抄表數據錄入系統內進行 管理并計算出住戶所需要繳納的費用。然后經常有業主不在的情況發生,并且社 區內樓宇眾多,抄表人員需要多次排查方可統計出相關數據,如此一來不但耽誤 費用的統計收取還對物業公司的人力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同時不利于社區內的費 用管理工作。
    最后,在智能社區內各項信息的交互中,現有社區的信息公示公告都是釆用 張貼紙質通知的方式,少量社區采用人工上門告知的方式,如此效率低下,不能 保證讓每個社區業主獲取到相應信息,對社區經常不在家的住戶無法及時獲取通 知,可能會出現例如社區暖氣試水而業主無人在家而導致的漏水情況出現。有些 業主為了及時了解社區內的各項信息不得不經常打電話到社區物業管理人員咨 詢,無形中耽誤了時間。社區內相關人員的信息溝通交互也是一個社區物業是否 服務到位的標準之一。
    3.2需求分析
    系統需求的分析工作是為后續系統設計環節指定系統具體需要實現的功能, 其關鍵功用是將用戶的業務需求和系統設計開發人員間建立可以相互溝通理解 的紐帶。在本小節,主要通過系統用例圖的方式對系統各項需求進行闡述。
    3.2.1智能社區管理系統的參與者
    在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當中,參與者即為與系統有涉眾利益的相關人員, 而參與者中由分為主要參與者、輔助參與者以及幕后參與者,本系統相關的參與 者清單如表3-1所示。
    表3-1系統參與者
    類別 參與者 詳情
    系統管理人員 對系統內的用戶權限、用戶信息、系統配置等
    功能進行管控
    主要參與者 社區管理人員 社區住戶業主的服務人員和社區內各項公共 設施的管理人員。
    社區住戶業主
    支付平臺 購買、租賃在社區內房屋的人員
    與系統對接用于收取各項水電煤費用的資金
    收取平臺,例如支付寶、微信、網銀等
    輔助參與者 智能家居設備 在社區住戶家中和社區公共區域安裝的具備
    信息收集和可操作的設備
    實時監控 位于社區公共區域的攝像頭
    幕后參與者 水電煤公司 水電煤公司的相關管理系統
     
    3.2.2系統用例需求分析
    系統的各項功能說明是通過系統的用例需求來進行表述的。如圖3-1所示, 為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用例圖。
     
     
     
    圖3-1系統用例圖
    與此同時,通過對系統內各個業務功能需求的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到系統內 的各個功能用例的詳細情況。如下列表所示。
    權限管理功能的業務用例是面向于系統的管理人員的,該功能是便于系統的 管理人員對系統內的用戶權限進行分配管理工作,權限管理功能業務用例如圖 3-2所示。
     
     
    圖3-2權限管理功能業務用例圖
    社區信息管理功能主要是對社區內的各個樓盤的臺賬信息、樓內各業主房產 信息的管理功能,該項業務主要對社區的管理人員進行服務。社區信息管理功能 的用例圖如圖3-3所示。
    盤信息管號
    $包含〉J
    邑材息管或責)
    ' &包含〉?
    圖3-3社區信息管理功能用例圖
    收費管理功能主要是面向于社區的管理人員,該功能管理了社區內水電煤等 費用的收取記錄和收取服務,與此同時,社區內的業主也可以通過該功能來查詢 自己所需要繳納的各項費用信息。
     
     
    維修管理功能是面向社區內的物業人員的,該功能主要管理了社區內的公共 設備的維修申請、記錄以及各項費用等功能。該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社區內的各項 維修費用詳情管理效率。維修管理功能的功能圖如圖3.5所示。
     
     
     
    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功能是面向于社區內的物業管理人員以及社區內的住 戶的,社區業主可以通過該功能來查看社區內的公告信息,物業管理人員可以通 過該功能來完成各項信通知的發布等工作。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功能用例圖如圖
    3-6所示。
     
    圖3-6社區信息發布與査詢功能用例圖如圖
    社區監控管理功能是面向于社區業主住戶和物業管理人員的,業主住戶可以 通過該功能來查看自家的監控情況,而物業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該功能査看社區內 多個社區內監控的情況。社區監控管理功能用例圖如圖3-7所示。
     
     
    3.4系統非功能需求分析
    一般來說,系統的非功能需求主要是指的與之前分析的業務功能相關聯不大 但是影響系統后續的實現的需求分析,期間涉及到系統的運行、安全、效率等多 個方面。只有對系統的非功能需求進行完善的分析,在系統后續搭建實現并投入 使用過程中方才可以為用戶提供持久穩定的服務。
    (1)系統的性能需求
    性能意味著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提供服務的運行效率,系統的運行過程中主要 反應性能的指標包括了 CPU、內存使用率、邏輯內存使用率、系統響應用戶訪 問的平均時間、系統可以支持系統最大在線用戶數等等多個指標,只有滿足多個 指標在警戒線之下時,系統方可算作穩定運行。從本系統最初的系統人員需求來 看,系統平均訪問人數一般不會超過2000人,最高訪問人數一般不會超過一萬 人,故需要系統可以承受最高一萬人的訪問量,但本著節約和合理利用的原則, 系統正常情況下應可以為3000人來同時提供服務。與此同時,在系統正常運行 過程中,應符合用戶響應時間在3秒以下,查詢批量數據或需要大量邏輯運算時 用戶響應時間在8秒以下。在非訪問系統用戶最高峰時,系統CPU利用率應保 持在60%以下,人員高峰訪問時間段內,統CPU利用率應保持在80%以下。系 統內存利用率應一直保持在80%以下,邏輯內存利用率應保持在20%以下。
    (2)系統的安全需求
    一個系統的安全性需求是貫穿于整個系統從需求分析到系統實施并投入使 用的整個過程的,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時系統設立的基礎所在,也是滿足系統用 戶需求的前置條件,確保系統的安全是系統開發和運維人員的根本要求。系統的 安全包括了系統的數據安全和系統的運行安全,其中系統的數據安全需要保證保 存在系統內的數據不被他人竊取或者篡改,保證系統的數據安全就需要從系統開 發時進行考慮,保證系統內的代碼編寫避免出現漏洞等情況;系統的運fi1安全是 保證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被他人入侵或者使用拒絕攻擊手段使得系統停止服務。 若需要保證系統的安全首先需要在軟件設計層面考慮系統的權限分配等事宜,包 括分配給相應人員最小權限,避免出現權限過大而導致的越權使用系統的情況發 生;然后需要對系統使用用戶進行安全的培訓和要求,使其在妥善保管系統密碼 的同時避免出現用戶側機器漏洞的情況;其次還需要在系統的編碼過程中避免數 據庫注入、內存溢出等錯誤的發生;最后在系統部署時需要使用網絡防火墻、IDS 防火墻等專業設備來保證系統安全運行。
    (3)系統的可靠性需求
    系統的可靠性需求是對系統在為用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提供穩健的服務,避 免服務器宕機引起的系統停止服務的情況發生,同時還需要考慮用戶在使用系統 過程中對錄入的各項數據具備一定的容錯機制,避免出現錄入錯誤指令或者不同 類別數據后系統拒絕服務的情況出現。
    如此,則需要對系統在設計時考慮由多臺服務器來為用戶提供服務,并設立 負載均衡器。從而保證單臺服務器出現故障后其他服務器同樣可以提供服務。同 時也應在系統開發之時,考慮系統對于用戶提交的請求進行判斷,若為正常數據 則放行,若為錯誤數據則給予用戶響應的提示,避免出現403等類似錯誤情況。
    (4)系統的可維護性需求
    系統的可維護性主要包括系統在上線運行之后,系統運維人員可以及時準確 的對系統出現的問題作出響應和檢修,保證系統出現故障時以最短的時間來完成 系統拉起操作。如此一來,則需要保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系統開發完畢并交 付運維時,需要提供完善的文檔以備運維人員查閱,這樣可以簡化運維人員了解 系統整體情況工作,在后續的系統運維過程中提供技術支撐;二是在系統試運行 過程中做到充分的測試,保證系統的各項功能復合最初要求;三是系統在代碼編 寫過程中加入適當的注釋性文字,為后續系統的二次開發或者問題排錯提供代碼 級別的指導。系統的可維護性是系統投入正式使用后的保障,為系統運維人員可 以順利維護系統提供便利。
    (5)系統的可操作性需求
    系統的可操作性需求是對系統用戶而言,系統的用戶在使用系統的過程中需 要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保證系統用戶準確完成自身的業務需求。這就需要系統 具備完善的幫助機制,其中幫助機制一是為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對用戶的整體性培 訓,該項工作即從零開始來教授用戶對系統的各項操作;二是系統用戶在使用過 程中若出現問題,系統可以提供該頁面范圍內的幫助,保證其順利下一階段的操 作;三是有良好的操作界面,一個良好的系統界面是用戶與系統之間進行請求一 —反饋的基礎所在,這就需要系統的界面符合業界約定俗成的設計,例如確定按 鈕在左,取消按鈕在右等等。
    3.5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是對系統所需要實現的各項功能進行了闡述,此項工作使建立在對 系統的涉眾利益進行充分調研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同時也為系統所需要達成的非 功能需求進行了闡述,保證系統在后續的設計實現等階段具備完善的理念,同時 也為系統投入使用后的各項工作提出要求。
    第四章智能社區管理系統設計
    4.1功能模塊設計
    基于SSH框架的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塊是根據系統的需求來進 行構建的,各項功能模塊來進行設計,包括對系統內各功能模塊如何去開發,如 何去搭建,模塊之間相互關聯關系的構成等。
    4.1.1權限管理功能模塊設計
    權限的管理功能是針對系統的安全和用戶所可以訪問的模塊和數據來進行 管控的功能模塊。權限管理對用戶對使用系統的限定,在數據訪問方面主要是對 模塊中所展現的各類數據信息。通過需求可以了解到,系統內的權限管理功能模 塊主要是社區內物業管理人員來完成權限的配置,社區內的住戶業主是權限管理 的受體,這些權限包括了諸如系統的登錄、不同模塊中數據信息的展現、各類數 據信息的査詢等內容。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權限管理功能的類圖設計如圖 4-1所示。
    ?枝跟設遙(in 權解:string, in : string) : bool
    ■權靈分配(in對象:系統用戶,in權限名:string) : bool
     
     
     
    圖4-1權限管理功能模塊類圖
    4.1.2社區信息管理模塊設計
    社區的信息管理功能模塊是對社區內的各項臺賬信息管理的模塊,該模塊所 管轄的范圍包括住宅樓信息、住房信息、社區內設備信息、社區內業主的相關信 息等內容,將這些信息進行保存后,后續系統的其他各項模塊的業務邏輯運算都 需要通過這些信息來作為基礎信息進行運作。當社區內的基本臺賬信息進行變動 時,需要社區內的物業管理人員來進行更新。社區信息管理功能模塊還可以對社 區內的各項臺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通過對這些臺賬信息的查詢和統計,可以為 今后的社區發展和管理以及規劃時提供決策依據。社區的信息管理模塊類圖如圖 4-2所示。
     
    «uses»
     
     
     
     
     
    1 «uses»
    I .
    I I
     
     
    圖4-2社區信息管理功能模塊類圖
    4.1.3收費管理模塊設計
    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收費管理功能模塊可以讓社區的物業管理人員通 過該模塊來查詢和收取業主住戶的水電煤以及物業費用,社區內的業主住戶也可
     
    以通過該模塊來完成各項費用的繳納工作,在繳費過程中由于涉及到資金的問
    題,所以需要用戶繳費申請過程中的每步都需要讀取其返回的是否成功結果。收
    費管理模塊的類圖如圖4-3所示。
    «datatype»
    數搖結果農
    +發送操作指令():bool 十讀取返回的結果():故搖結曇表
    +寫結果到系統():bool
    I
    I
    «datztvpe》》 每片用雖數搖結杲 / 費用計算類
     
    +讀取卜•月用戶數據(in用戶編號:int) : string
    「計貝•本月籟增用雖0 :每月斥星數抵結杲
    +計算應激費用():每片用雖數揺結果
     
    發送通知類
    T衛繳費用:毎月用星數據結果
    耳貢取應墩費項目():bool
    -發送消S(in月戶編號:inr, in數據:每月月雖數齊結果):bool
    «datatvpe»
    業主繳費信思表
    圖4-3收費管理模塊類圖
    4.1.4維修管理模塊設計
    維修管理是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之一,該功能模塊主要是承載社區業主住戶 申報的各項維修需求以及對社區內的公共設施的維修管理,該模塊的關鍵功能點
    在于將社區內的各項維修工作信息加以管控,以便于社區內維修工作的順利展 開。維修管理需要社區業主住戶填寫維修需求申請表,通過系統進行提交,其中 需要表述完全需要維修的設備名稱、情況信息以及期望解決的時間等內容,通過 提交到社區的管理人員處來對該項維修進行落實,同時社區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 該功能模塊來查詢社區內的維修需求和維修情況。在設備完成維修后,維修人員 還需要再反饋單中填寫維修是否完成以及維修的時間和維修所產生的費用等信 息。同樣的,社區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該模塊來對維修所產生的費用或者使用的
    備品備件來進行查詢管理。維修管理模塊的類圖如圖4-4所示。
     
     
     
    +土慮灌務計劉():総浹點
    Mt送到 l.g^O : bed
    +發送到公肯欄0 : bool
    +發送到對應用戶«() : «31
    &蛙取損農IJ :加1
    圖4-4維修管理模塊類圖
    4.1.5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功能設計
    系統的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服務功能模塊是對系統用戶提供系統信息告知 并為用戶在系統中進行提醒或者信息列表形式的展現,社區物業管理人員可以通
    過該模塊來完成系統內各個設備所反饋的信息內容收集展現,同時也可以通過與 社區物業的相應系統對接讀取其各個通知和公告并展現給用戶o在該模塊中的數 據查詢功能模塊是為系統的用戶提供各種數據的查詢操作并提供相應的結果的 功能模塊。該模塊包括了各個數據信息服務的內容查詢和系統內的設備名稱的查 詢篩選等操作。信息數據的查詢功能主要是對信息服務模塊內的所有信息的內容 進行查詢,并展現給用戶,便于用戶及時準確的找到自己所需要查看的信息,避 免淹沒在大量信息的海洋當中。用戶在輸入查詢的關鍵字后,系統會查詢并給用 戶提供包含該關鍵字的相關信息列表。家居設備的查詢主要是在家庭或小區內的 設備較多而無法及時找到時候來提供設備的查找功能。該項功能可以在用戶輸入 家居設備名稱關鍵字后為用戶提供家居設備列表,用戶可以直接在該列表中對設 備進行信息查看和控制的一系列操作。
    社區內的信息管理主要是讓物業公司管理人員推送物業發出的通知給社區 的業主的功能模塊,該種消息一般諸如水費、電費、網費的繳納通知以及快遞和
    挪車通知等消息。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功能模塊的類圖如圖4-5所示。
     
    4.1.6社區監控管理設計
    社區監控管理功能模塊是集社區內安裝的攝像頭和系統攝像頭控制等綜合 而成的功能模塊。社區監控管理模塊是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關鍵模塊,用戶 在登入系統后可以通過該模塊來完成對監控設備的各種數據的查看和控制操作, 該功能模塊可以為用戶提供系統UI按鈕形式的設備控制。監控設備控制管理的 UI控制,是為用戶提供按鈕界面來完成對監控設備的各項控制和數據信息的查 看。其基本原理是用戶在點擊客戶端按鈕后系統向監控設備發送一串命令字符 串,設備解析后來完成相應的動作并反饋動作已執行。社區監控管理功能模塊的 類圖如圖4-6所示。
     
    7殳亙錄啊麹0 : bool
    -査詢曲控記錄0 : bool
    ■發送折令(in Sender : jil幷代理類):bool
    圖4-6社區監控管理模塊類圖
    4.2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基于SSH框架的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包括了邏輯、物理等方面的 設計工作,總的來說系統的總體架構是在軟件投入人力開發代碼之前的必備工 作,同時對系統的各功能模塊之間的數據交互和系統的服務器構建提出了設計藍 圖。
    4.2.1邏輯架構設計
    邏輯架構設計工作是以系統開發人員來看,通過對系統內的不同功能模塊之 間以及系統內各層次間的數據互通關系。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所采用了 MVC 分層的架構設計,通過將系統分為客戶層、層、業務邏輯層以及數據信息層 來完成用戶向系統提交請求,系統向用戶展現結果的實現。其中,客戶層包括了 系統內的權限管理、收費管理、維護管理、監控管理以及信息發布管理等模塊的 展現,也是系統內用戶所接觸到的系統界面。Web層采用了 Struts來進行實現, 該層主要通過JSP的方式來完成實現,并通過Struts框架將用戶所產生的需求來 向業務層傳遞。系統的業務層是對系統內的各項業務邏輯進行實現的層次,主要 通過Spring的IOC的方式來反向鏈接實現,該業務層向web層提供業務邏輯的 計算實現,向下數據信息層來完成各項數據的讀取和寫入。最后的數據信息層是 通過Hibernate框架來完成的實現,該層主要是允許上層的業務邏輯層通過面向 對象的方式對系統數據庫內的各個表和字段進行操作,該層可以是一個持久化的 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信息層之間通過持久的數據鏈路來進行連接,以保證系統 數據的及時獲取和寫入。與此同時數據信息層通過數據庫提供的Jar包來完成對 系統內各項數據的讀取和寫入操作。圖4-7為系統的邏輯架構。
     
     
    圖4-7系統邏輯架構設計
    4.2.2物理架構設計
    物理架構是對系統內硬件服務器和網絡設備進行設計,系統只有部署在完善 的物理架構之上方可滿足系統的各項性能指標,同時也可以保證系統平穩的運 行。一般而言,系統部署在社區機房內部或者托管于云服務商的機房內。通過圖 4-8的系統物理架構圖可以得到,系統擁有數據庫服務器、web應用服務器以及 應用服務器,并且這些服務器通過了交換機來與兩個庫相接。其中數據庫服務器 主要是對數據庫進行管理控制所用,web應用服務器主要是為用戶提供業務界 面,應用服務器主要是與其他業務系統進行對接、邏輯運算等功用。
     
     
    圖4-8系統物理架構設計
     
    4.3數據庫設計
    系統的數據庫設計需要充分考慮業務的數據產生和讀取等工作,涵蓋了系統 的用戶流程以及費用等信息,這些都是通過存儲在數據庫中不同的表空間中來完 成的,系統的數據庫的設計關系到了是否符合系統需求,是否符合業內數據庫設 計規范,是否可以提供快捷方便的數據讀寫等方面,只有良好的數據庫設計方可 讓業務應用程序在后續的數據管理過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本課題中,計劃將數據的存儲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靜態數據和部分動態 數據,這些數據包括有社區內的住房信息、業主信息、收費項目信息、維修管理 信息、維修計劃信息以及樓盤信息,如圖4-9所示。
    另外一部分是對水電煤的收費管理信息,這部分信息包括抄表信息、與水電 煤公司數據對接的應收費用信息以及與支付平臺對接的繳費管理信息,由于這些 信息需要通過WebService接口對接,所以需要采用XML格式的文本來將這些數 據進行傳輸,如圖4-10所示。
     
    圖4-9系統數據庫設計
    <?xml versnon = "1.0" encoch ng="UTF-8" ?> <動態信息清單>
    <住房ID>
    </住房ID>
    <年月>
    </年月>
    〈住戶ID>
    </住戶ID>
    <水費信息〉
    <本次記數值〉
    </本次記數值〉
    <上次記數值〉
    <7上次記數值〉
    <應繳納費用〉
    </應繳納費用〉
    </水費信息〉
    <電貴信息〉
    <本次記數值〉
    </本次記數值〉
    V上次記數值〉
    </上次記數值〉
    <應繳納費用>
    </應繳納費用〉
    </電費信息〉
    <天然氣信息〉
    <本次記數值〉
    </本次記數值〉
    V上次記數值〉
    </上次記數值〉
    v應繳納費用〉
    </應繳納貴用〉
    </天必氣信息〉
    〈住房管理費用〉
    <管理費〉
    </管理費〉
    </住房管理費用〉
    L</動態信息清單>|
    圖4-10 XML格式
    4.4本章小結
    系統的設計章節在充分依托系統的用戶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面向系統的不同 模塊所需要實現的功能進行了設計工作,針對系統的各項功能模塊的進行了設 計,通過對系統的各個模塊的設計工作,可以為后續的系統實現提供指導和奠定 基石,保證系統實現階段的代碼開發可以有序有效。同時本章將系統整體和邏輯 等方面的設計也進行了詳細闡述,通過圖形的方式為軟件開發人員展現出來。
    第五章智能社區管理系統的實現
    5.1系統實現環境
    系統的實現環境是搭建和運行智能社區管理系統的基礎所在,只有擁有完善 且合理的系統環境,方可滿足系統平穩運行的基礎。本課題釆用了 Java語言進 行開發,框架使用SSH框架,系統編譯器使用了 MyEclipse作為開發IDE工具, 數據庫使用SQL Server管理系統。系統運行在Windows操作系統之上,應用服 務器采用2顆4核心CPU提供計算服務,內存采用16G帶ECC校驗的服務器 內存,硬盤采用了 500GBSSD硬盤,交換機釆用華三5系數據交換機,防火墻 釆用帶IDS防護的防火墻設備。管理PC機器采用聯想ThinkCentre M710e臺式 機。通過分析,以上配置可以滿足系統的穩定運行,并符合系統需求設計要求。 系統的實現環境如表5-1所示。
    表5-1系統實現環境
    項目 類目 詳細配置
    軟件環境 操作系統 Windows 2008
    數據庫 SQL Server 2012
    Java運行環境 JDK 1.8
    IDE工具 MyEclipse 2015
    框架 SSH
    硬件環境 應用服務器 2顆4核心CPU, 16G內存,500G硬盤
    數據庫服務器 4顆8核心CPU, 32G內存,136G硬盤
    存儲 500G
    PC機 聯想 ThinkCentre M710e
    網絡防火墻 中興US1612B防火墻
    網絡交換機 中興ZXV10 5950系列交換機
     
    5.2權限管理功能的實現
    系統的權限管理功能模塊關系到系統的安全所在,同時也是對每個系統內用 戶的使用會造成影響。系統管理人員在使用系統權限功能模塊進行權限設置時, 首先需要進入權限的設置界面,然后選擇需要授權的用戶對其身份進行分配。系
     
     
    統的權限管理模塊活動圖如圖5-1所示。
    圖5-1權限管理功能模塊活動圖
    系統的權限管理功能模塊的實現如圖5-2所示。
     
     
     
     
     
     
     
     
     
     
     
     
     
     
     
     
     
     
     
     
     
     
     
     
     
     
     
     
     
     
     
     
     
     
    圖5-2系統權限管理模塊實現
     
    權限管理功能模塊關鍵代碼如圖5-3所示。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ume() {
    super.onResume();
    if (isRequireCheck) {
    String!] permissions = getPermissions();
    StringQ permissions = getPermissions();
    if (mChecker.iacksPermissions(permissi ons)) { requestPermissions(permissions); // 請求權限
    } else { allPermissionsGranted(); // 全部權限都已獲取
    } } //拒絕,退岀應用
    builder.setNegativeButton(R.string.quit, new Dialoglnterface.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Dialoglnterface dialog, int which) { setResult(PERMISSIONS_DENIED); finish();
    } });
     
    5.3社區信息管理功能的實現
    社區信息管理功能模塊是對系統靜態信息進行管理的功能模塊,該模塊管理 著樓盤信息和房產信息等內容,在人員登錄系統訪問該模塊時可以對樓盤和房產 等信息進行編輯和查詢操作,并且可以將查詢的到的信息進行導出。社區信息管 理功能模塊的活動圖如圖5-4所示。
     
    社區信息管理功能模塊實現效果圖如圖5-5所示。
     
     
    圖5-5社區信息管理功能模塊實現
    社區信息管理功能模塊的關鍵代碼如圖5?6所示。
    public View getview(int position, View convertview, Viewgroup pare nt)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ViewHolder holder;
    if(convertview = null){
    Holder = new Viewholder();
    Convertview = Layoutlnflater.from(context).inf!ate(R丄ayout.item_ca「d, null); holder.Cname = (Textview)co nvertView.findViewByld(R.id?tv_2);
    holder.Uname= (7extview)convertView.findViewByld(R.icl.tv_4);
    holder.Ctime = (Textview)co nvertView.findViewByld(R.id.tv_6);
    }else{holder =(ViewHolder)convertView,getPg();
    CardE ntity entity = en titys.get(position); holder.Cname.set7ext(entity.getCname());
    holder.Ctime. set1ext(entity.getCtime());
    convertView.setTag(holder);
    return convertView;
    }
    圖5-6社區信息管理功能模塊的關鍵代碼
    5.4收費管理功能的實現
    系統的收費管理功能模塊可以對社區內的各個住戶的收費情況進行查詢,同 時也可以通過智能儀表系統讀取表記數據,來對各項費用信息進行計算并得到相 應的報表。費用計算完畢后,社區業主可以通過網銀、銀行卡代扣以及物業現場 繳費的方式來完成費用的繳納。收費管理功能模塊的活動圖如圖5-7所示。
    智能社區管理信息系統
     
    幀爐收MB
    收姜名稱: -
    躺名稱: 語樓 -
    單元名你: 1單君
    瑩元舍稱: Q0201 -
    涯:
    價搭:
    應付逐
    實付童:
     
    刃詒牧昜時閭:
    經手人: 三三
    —聞
     
     
     
     
    圖5-7系統收費管理功能模塊活動圖
    系統收費管理功能模塊實現關鍵代碼如圖5-9所示。
    if (AcquisitionEvent!=null) { AcquisitionEvent(this, e);
    }}
    〃返回獲取的數據
    public void ReturnData({
    while (! isFinish) 〃檢測是否完成數據獲取
    {
    Sleep(5000);
    OnAcquisition (data); //觸發發件,通知主程序獲取
    }
    }
    在繳費功能的主程序中,首先實例化智能儀表代理類對象
    ReadAgent ra = new ReadAgent();
    然后實例化數據處理的對象
    Read Data rd = new ReadData();
     
     
    維修管理功能模塊是對社區內的各項設施進行維修管理的功能模塊,該功能 模塊主要管理的業務主要包括了三個業務。首先是對設備維修管理的申請工作業 務流程,然后是對設備的維修進行審核和處理的業務流程,最后是對設備維修管 理的各項信息進行査詢和分析的功能。系統的維修管理功能管理模塊的活動圖如 圖5-10所示。
    系統的維修管理功能模塊的實現效果圖如圖5-11所示。
     
     
    維修管理功能模塊實現關鍵代碼如圖5-12所示。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tring valsql =設置查詢語句,查詢是否已經提交過維修申請;
    Int count = (int)bc.ExecXscalar(valsql); 〃執行語句
    If (找到相關記錄)
    {
    〃返回已有相關申請的信息
    return;
    }
    〃保存用戶錄入的申請參數,并保存在數據庫中
    //返回操作的結果信息
    圖5-12維修管理功能模塊實現關鍵代碼
    5.6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功能的實現
    社區的信息發布與查詢管理功能模塊可以為用戶提供信息展現列表以及彈 出式界面的體型等功能,信息服務功能的基礎是通過對設備所獲取到的各種狀 況。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功能管理模塊流程圖如圖5-13所示。
     
     
     
    圖5-13社區信息發布與査詢功能管理模塊流程圖
    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功能管理模塊實現關鍵代碼如圖5-14所示。
    Public void loadState(String progranld , final IPresenterListe n v
    ProgramPushStateResp onse > callback, fin al int requestTag) {
    PushStateRequest body = new PushStateRequest(md5, programld); mStateService.loadState(body)
    .subscribeOn (Schedulers.io())
    .boserveOn (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subscribe(new BaseObserver < ProgramPushStateResponse > (callback, requestTag) {
    Public void onNext (ProaramPushStateResponse value) {
    if (value != null && value.getResule().equals(H0n)) {〃成功
    Callback.requestSuccess(value, requestTag);
    } else if (value ! = null) {〃失敗
    Callback.requestError(new Exception(value.getMsgO), requestTag); }else{〃 錯誤
    Callback.requestError(new Exception^ 獲取數據錯誤,請重 試! ”)jequestTag);
    圖5-14社區信息發布與査詢功能管理模塊關鍵代碼
     
    5.7社區監控管理功能的實現
    社區的監控管理功能是社區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環,首先是對監控攝像頭內容 的調用,另外是對監控攝像頭的控制,最后是對所監控到的內容在系統中進行展 現。該功能模塊是以嵌入監控集成的方式來進行的,社區監控管理功能模塊的實 現如圖5-15所示。
     
    ♦t 、• t.XOO% •
     
    圖5-15社區監控管理功能模塊實現
    5.8本章小結
    本章節針對系統實現所需要的環境進行了闡述,同時對系統內的各個功能模 塊的實現和關鍵代碼進行了展現,通過該章節系統已經完成需求分析、設計、實 現的整體相關工作。
    第六章智能社區管理系統的測試
    6.1軟件測試
    在軟件設計與開發環節,受多種因素影響,可能會出現一定的錯誤問題,哪 怕是開發人員在程序代碼編寫上十分用心、仔細,軟件本身也可能會在邏輯層面 或其他方面發生錯誤,而這些錯誤則可以通過軟件測試的方式發現。如沒有開展 測試,則這些錯誤會潛伏與隱藏起來,在投入運行時也會逐漸出現,甚至會對系 統應用構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基于此,在軟件開發過程中,軟件測試占比是相對 較大的,其占比超出了 40%的工作量。如測試數量較少,則難以有效發現軟件自 身漏洞,不利于軟件長期穩態、可靠與安全運行。
    6.2系統測試環境
    基于SSH框架的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測試需要通過完善的系統運行環 境,在此基礎上對軟件的測試方可有意義。本課題的系統測試終端采用了傳統的 臺式電腦,該電腦的核心處理器使用較新的英特爾17,內存為8G,硬盤使用固 態硬盤300G=在測試服務端使用了 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數據庫使用微軟 的 SQLServer2012 =
    6.3系統測試方法
    在測試方法方面,課題使用了黑盒測試方法,該種方法在大量的應用系統測 試過程中得到了普遍應用。在圖形化界面、軟件模塊功能等方面,多采取黑盒測 試。在這類測試操作中,要求測試人員充分把握系統模塊區分狀況,并鍵入相應 的輸入信息,觀察輸出結果。將輸岀結果與預期結果作對比分析,如沒有達到預 期要求,則意味著功能存在著錯誤,則需開展深度檢測并解決問題。
    6.4系統測試用例
    系統的測試用例是通過對系統各個不同的模塊以黑盒法來進行測試,并且將 黑盒的輸入和輸出等內容進行記錄,同時記錄測試的結果,如表6-1所示。
    基于SSH框架的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在黑盒測試的過程內發現了個別開 發所產生的問題,通過在互聯網上或者相關SSH框架書籍中查找解決方案,該 問題已經解決完成。問題主要出現在系統用戶登錄系統過程中,用戶如果登錄動 作在超過一分鐘的前提下再進行登錄動作,則系統會顯示登錄的驗證碼出錯,經 過對問題的復現并進行分析得知,系統登錄功能所使用的驗證碼有效期過短,通 過對源代碼中修改驗證碼的有效期,使其加長則該問題迎刃而解。目前已經將系 統登錄過程中的驗證碼有效期調整為五分鐘。
     
    表6-1系統測試用例
    用例名稱 用例描述 預期結果 測試結果
    系統用戶登錄模塊測試 將設計好的用戶名和密 系統提示登錄是否成功 通過
    用例 碼輸入登錄對話框中并
    提交
    社區信息管理功能模塊 用戶登錄后通過社區信 系統在界面中展現該社 通過
    測試用例 息管理模塊查看社區的 區的詳細信息
    相關信息
    收費管理功能模塊測試 模擬用戶在收費管理功 系統以表格的方式展現 通過
    用例 能模塊中查詢水電煤費
    業主水電煤費用情況
    維修管理功能模塊測試 模擬用戶在維修管理功 用戶提交申請后,系統 通過
    用例 能模塊對設備維修申請 提示申請成功
    社區信息發布與查詢功 模擬用戶在系統的相關 系統展現出用戶所查詢 通過
    能模塊測試用例 模塊,并且錄入查詢條 的條件相關的設備清單
    件進行查詢 內容
    社區監控管理功能模塊 模擬用戶查看社區監控 系統以影像方式為用戶 通過
    測試用例 管理中的相關視頻監控 呈現相關視頻監控
    權限管理模塊測試用例 使用管理人員賬號來對 系統內完成相關用戶的 通過
    系統內的用戶分配權限 權限授權
     
    與此同時,在完成本系統的權限管理功能模塊時,若同時將兩個角色授權給 同一個人的,則系統會提示錯誤。經過分析,系統開發過程默認一個人不能同時 擁有兩個角色,這樣會導致系統內數據無法壓入。通過對系統需求進一步分析, 與系統用戶溝通得知,目前實際業務需要存在該種情況,所以鑒于該種情況在后 續的修正工作中對該項內容進行了修正。
    6.5系統性能測試
    通過對基于SSH框架的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測試,主要采取的是軟件 來完成,該軟件可以對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的具體業務操作、用戶登錄等行為作模 擬。將操作線程作提升,在壓測分析時,進一步對系統的服務器性能表現進行測 試工作,如圖圖6-1為使用Loadimpact軟件的系統性能測試。
     
     
    Number of Vusers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9:00
    Elapsed scenario time mm:ss
    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 Running Vusers
    42QC0842086420
    33 3 222Z211111
    (spuooas) esl asuodsaQ:86eJaA<
     
     
     
     
     
     
     
     
     
     
    圖64軟件用戶響應時間測試
    系統應用監控圖如圖6-2所示,其中紅色部分為測試過程監控。
    System Summary zcywg!03
     
     
     
    當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在進行性能測試過程中,服務器的資源使用如圖
    6-3所示。
     
    圖6-3測試客戶端資源使用情況
    6.6系統測試結果
    在對基于SSH框架的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性測試和性能測試后, 針對系統在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各個問題進行了修正,完成了漏洞處理,保障了系 統功能完善性與實用性。針對系統的不同測試結論,在壓力和功能方面都取得了 良好的系統評測,即可以表示課題所涉及的業務系統已經滿足了系統用戶的根本 需要,可以投入到用戶實際生產環境當中去,為社區內的各項業務數據提供便捷 的工具。
    本課題根據社區管理的實際業務需求和具體情況實現該智能社區信息管理 系統各模塊,有效地促進了社區服務質量優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6.7本章小結
    本章重點關注了系統軟件測試方面的內容,對測試的必要性作了明確介紹, 并分析了測試需獲得的最終結果。在這里,分析了測試操作的一定方法,提供了 測試條件與具體環境信息。之后以不同模塊為對象,作了具體的測試操作,并獲 得了相應的輸出。通過測試行為,可以更好找出系統中存在的錯誤,通過測試、 修復、測試等循環操作,以切實提升軟件質量,保障其實用價值。
    第七章總結與展望
    7.1總結
    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有效提高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水平,同時也催生了 許多新技術的出現。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許多復雜的工作變得簡化,操作變得 簡單。當前的社會,形成了一種以數據庫為基礎,以計算機管理軟件為核心的信 息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所有的數據都被記錄和保存在一個穩定可靠的倉庫 中。通過接口,其它系統和平臺就能夠訪問其中的內容。因此,促進了業務之間 的溝通,帶來了直接的效益。
    通過對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系統設計以及系統的實現等目前 已經完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工作,目前系統已經投入到社區內的各項事務的管理 當中去,得到了用戶的認可。課題所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如下。
    (1)對智能社區目前所面臨的多個業務需求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從不同 的系統參與者角度對系統所需要實現的各項功能通過用例圖的方式加以表述,對 系統所需要實現的各個功能性要求和非功能性指標進行了要求,通過此種分析結 果來進一步的為系統的設計提供目標。
    (2)通過系統的需求分析內容,并且與軟件工程的系統設計模式相結合, 使用MVC分層的方式將系統進行了分層,通過對系統的總體架構的設計進而完 成了系統的邏輯架構設計和物理架構設計,在此基礎上對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進 行了功能設計。
    (3)在完成了系統的設計環節后,對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進行了實現,首 先對系統的實現環境進行了闡述,然后對系統內的功能模塊的實現流程繪制了活 動圖和將系統的實現效果圖進行了展現。
    7.2展望
    由于精力和時間的原因,系統目前尚存在些許不足,一是系統的各項功能尚 需要進一步完善,系統在面向于社區業主用戶還需要進一步的考慮其切身需求, 無法讓其隨時隨地的查看社區物業的通知和費用情況;二是在系統智能化方面繼 續深入。在后續工作中,針對如上兩點問題計劃完成手機客戶端的開發和大數據 分析的引入。
    參考文獻
    [1]張婷.J2EE架構在智慧社區管理系統的應用研究與設計[D].天津大學.2016.
    [2]劉嘯嘯.基于SSH框架的數字化社區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7.
    [3]李滿.城鄉結合部新農村社區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軟件工程,2017(10).
    [4]潘帥.基于jsp社區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同行,2016(5):69-70.
    [5]魏婷.社區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河北工程大學.2016.
    [6]任利群.基于S0A架構的社區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蘇州大學.2015.
    [7]王常虎.隆德縣社區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中北大學.2015.
    [8]李冬,柯秀文.基于MVC模式城市社區居民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J].安徽電子信息職 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5):1-5.
    [9]胡紅濮,代濤,陳荃,et al.社區衛生服務績效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設計[J].中國全 科醫學,2015(1) : 34-37.
    [10]施柏徒.基于B/S的智慧社區健康監護管理系統軟件開發與設計[J].軟件工程, 2017(1).
    [11]沈潔.上海社區居民信息綜合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陜西科技大學.2015.
    [12]張航,亓孝博,韋偉,et al.基于信息分析的養老社區智能管理系統研究[J].無線互 聯科技,2016(8):55-57.
    [13]唐嫻,毛曉菊.基于B/S模式的社區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J].電子技術與軟件 工程,2015(7) : 54-54.
    [14]費娜.社區服務中心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科技資訊,2017(5).
    [15]李天柱.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與設計[J].電子測試,2015(1):85-86.
    [16]周馨.智慧社區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分析[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 2017(10):98-100.
    [17]徐璐.社區服務信息綜合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15.
    [18]林強,張天伴,王裕國.基于Web Services的智能社區信息系統軟件集成框架[J].計 算機工程與設計,2004, 25(11) : 2012-2014.
    [19]戴瑜興,楊金輝,肖昕宇.數字化社區智能化系統一體化設計[J].電器與能效管理技 術,2007(2) : 19-23.
    [20]孫春燕.智能化社區信息網絡系統的構建[J].電腦與信息技術,2006, 14(1):38-41.
    [21]仝曄.智能社區的基礎設施管理系統研究與實現[D].天津工業大學.2015.
    [22]馬曉梅.基于云架構的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研發[J].信息系統工程, 2014(12):50-50.
    [23]宋衛海.關于智能社區網絡系統的規劃與設計[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2002(6) : 66-67.
    [24]劉必廣.智能社區管理系統設計[J].福建電腦,2014(11):164-165.
    [25]王秀偉.智慧社區智能化應用系統[J].中國公共安全(綜合版),2017(6).
    [26]趙偉.生活社區信息化智能化系統的設計[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 10(2): 39-40.
    [27]宋風標.智能社區監控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科技風,2013(14):106-106.
    [28]樊麗.基于SSH框架的智能社區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6.
    [29]紀培培.智能社區養老服務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山東農業大學.2015.
    [30]黃淑賢.淺談智能社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6(13):32-33.
    [31]穆泉伶.無線智能網絡平臺在社區戶籍管理系統的設計及實現[J].輕工科技, 2015(10):82-83.
    [32]林瑜,王明敏,張振宇,et al.區域智能服務系統在社區家庭中的應用[J].有線電視 技術,2011, 18(4): 42-44.
    [33]邵立碩,商樂.智能化網絡社區系統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網絡, 2011(15):49-51.
    [34]林長青.基于3G網絡和Andriod系統的社區智能警車系統設計[J].科教導刊, 2012(12):166-167.
    [35]樊雨微.基于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智慧社區應用系統實現[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6(23):35-35.
    [36]王瑞剛.基于Android的智慧社區系統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7.
    [37]陳立龍.企業三維社區管理系統的設計與研發[D].中國美術學院,2015.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guanlilei/gongshangguanli/xixinguanli/8920.html

    上一篇: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醫療信息管理 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