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一、 高中教育教學變革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 1
二、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的變革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3
一、 研究目的 3
二、 研究意義 4
第三節 文獻綜述 4
一、 國外研究成果及評述 4
二、 國內研究成果及評述 9
第四節 研究設計 10
一、 研究問題 11
二、 研究內容 11
三、 研究方法 11
四、 研究思路 12
第二章 研究的相關理論 13
第一節 概念界定 13
一、 移動學習 13
二、 高中英語課程 14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 15
一、 高中生心理特點 15
二、 高中生學習特點 15
第三節 理論基礎 16
一、 建構主義理論 16
二、 情境性認知與學習理論 16
三、 非正式學習理論 17
第三章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調查與分析 19
第一節 調查問卷的設計 19
一、 調查的目的 19
二、 調查的對象 19
三、 調查問卷的內容設計 19
第二節 問卷調查的實施 20
一、 問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20
二、 問卷調查的發放與回收 22
第三節 訪談調查的設計 22
一、 訪談目的 23
二、 訪談對象 23
三、 訪談工具 24
四、訪談提綱 24
第四節 訪談調查的實施 24
第五節 問卷結果分析 24
一、樣本的分布情況分析 24
二、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量表分析 25
三、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過程性分析 37
第六節 訪談結果分析 42
一、學生訪談結果分析 42
二、教師訪談結果分析 44
三、家長訪談結果分析 47
第四章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調查總結 48
第一節 學習者層面 48
一、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及態度 48
二、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情況 48
三、高中生利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效用 49
第二節 學校層面 53
一、教師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及態度 53
二、教師對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情況 53
三、教師利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的效用 54
第三節 家庭層面 56
一、家長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及態度 56
二、家長對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情況 56
三、家長利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導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 56
第四節 社會層面 57
一、移動學習設備的研發情況 57
二、移動學習設備中高中英語學習軟件的開發情況 57
三、移動學習設備對高中英語教學的技術性促進作用 58
第五章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不足及對策建議 61
第一節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不足之處 61
一、學習者視角 61
二、學校視角 62
三、家庭視角 63
四、社會視角 63
第二節 完善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對策建議 64
一、學習者視角 64
二、學校視角 65
三、家庭視角 66
四、社會視角 67
第六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 68
第一節 研究總結 68
第二節 研究不足 69
第三節 研究展望 69
參考文獻 7 0
附 錄 75
致 謝 8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高中教育教學變革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
作為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高一層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國民素質提升的基礎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應該 為高中生們的未來發展做考慮,為學生們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
現如今,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升學成了大多數普通高中教 育的目的,學校唯分數論現象十分嚴重,教育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不夠多樣,教 學風格傳統不知變通,教學工具不能很好的與目前的時代相結合。這種種的問題 不僅導致了學生學習興趣喪失,而且使學生缺乏合作探索精神、創新精神,同時 也不符合時代的發展及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要求。
為了幫助普通高中教育擺脫上述問題,走出令其困擾的局面,更為了加快教 育現代化的發展,推進教育進入新狀態、新模式,國家教育部于 2020 年發布了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以下簡稱為《綱要》), 其在第十九章中明確指出了信息技術對教育變革的重要性,做出了:“信息技術 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重要陳述。并且文件中指 出了“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 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 題能力。①”而在《綱要》之后,2011年3月教育部又在其發布的《教育信息化 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為《規劃》)中進一步表明了“教育信 息化需要在構建學習型社會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對教育改 革與發展的支撐及引領作用。②”
以上這些文件的頒布,不僅體現了我國對于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視,也是為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
0-07-29)[2019-10-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 xgk_171904.html.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EB/0L].(2012-03-12)[201
9-10-2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 ml.
信息技術進一步支持教育變革指明前進方向。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需要營造信 息化的教學環境,實現新型教與學方式以及變革傳統課堂教學結構①。而為實現 這樣的目的,則需要教師從傳統課堂的灌輸式教學中走出,積極的將互聯網技術 融入課堂,打造靈活教學方式。同時,關于教材與教學工具方面,普通的黑板粉 筆、紙質課本也已經過時,不能滿足教師學生的要求,他們需要使用電子互動白 板、iPad、幾何畫板及筆記本電腦等智能設備,將線下高中課堂教學模式與線上 云端學習模式進行有效整合,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進。并且,過去常有的高中教輔 書本過于厚重繁雜,不再適合新時代,教師與需要學生選擇微課、 MOOC 課、 智慧課堂等來迎合當代信息社會生活發展的新姿態,教育資源由線下走向線上, 由閉塞走向通達,由單一走向多樣。
“當下的年輕一代早已不是我們原有的教育系統可以教的一代人。②”他們
利用信息技術,使用智能數字產品,構造了自身獨特的生活學習方式。中科院心 理學所的劉正奎老師認為,使用平板電腦等移動學習設備來輔助教學是目前整個 教育層面局勢發展的趨向③。因此,我們得接受信息技術為高中教育所帶來的變 革,高中教育教學變革也確實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我們要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 教育教學當中,讓移動學習設備滲入高中教育教學當中,使其兩者深度融合,使 高中教育教學跟上時代發展的步調。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的變革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以下簡稱《標準》)中指出高中英語這 門學科的核心素養為以下四項,即是語言能力(是構成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 文化意識(是基于文化知識所構建的)、思維品質(即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及學 習能力(是核心素養發展的必要條件)。在此次高中英語課標修訂中,有 5項基 本理念來指導英語課程改革及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其中第 5條明確指出: “重視現代信息技術,豐富課程學習資源”。《標準》還進一步表明:“需要重視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改革,使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深度融 合。根據信息環境下英語學習的特點,科學的組織和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應充分揮技術對教與學的支持與服務功能,選擇恰當的技術 手段,確保新技術的應用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④”
①何克抗.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J].教育研究,2017(10):88-92.
②Prensky M.Digital Natives,Digital Immigrants Part 1[J].On the Horizon,2001(5):1-6.
③張田田.Pad課堂教學對初中生數學學習的影響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伴隨著課改,高中英語教學的中心(高中生、教師、課本及環境)與流程(教 與學、雙方互動)也需要發生一定的變革①。有學者提出,英語教學教學需要逐 漸富媒體化,電子白板、電子書包、iPad、詞典筆的出現為新型英語教學提供了 基礎。微視頻也需要運用到英語課堂當中,以慕課為代表的新型在線英語課程也 不只是大學的專屬,應該慢慢的以SPOC的形式落地至高中課堂教學,以提高課 堂教學質量②。針對不同移動學習設備所開發的英語學習軟件(有道詞典、英語 語法學習 Grammar King、薄荷閱讀等)及英語題庫APP侮日英語聽力APP、 新概念英語等)也需要進入教師的視線,讓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創建移動 學習共同體。孟慶濤也認為:“教師應該關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 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讓智能閱卷、拍照搜題、在線答疑覆蓋英語教學的各個環 節,嘗試利用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追蹤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學習參與度,打造‘時時 學、處處學'的類母語環境”③。
在核心素養課程理念的目標統領下,高中英語教學需要做出越來越多的改變, 信息技術需要有機融入新修訂的課程標準之中,及時并有針對性的豐富英語教學 內容、優化英語教學方法、更新英語教學資源、創新英語教學模式,向構建素養 本位的課程體系邁出堅實的一步。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一、研究目的
希望通過對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且對高中英語教師、高中生及高中生家長 進行訪談調查,了解眼下高中生對于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態度,使 用移動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課上及課下現狀,探究高中生關于在英語教學及學習 中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有效性、優點及不足之處;同時明確教師關于使用移動學 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工作的態度、現狀、有效性及問題點,家長關于學生使用移 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態度及看法。并針對調查結果,結合當前國內外的相 關研究資料,提出相應行之有效的對策及建議。希望借助本文的研究成果與對策, 為國內研究這方面的教育者們、相關的政府部門以及教育管理者們提供一些有價
①王娜,張敬源.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深度融合之反思—基于技術融合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改革實踐J].外語電化教學,2018(10):3-7.
②陳靜瑤,楊道宇.翻轉課堂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及其實施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4): 55-57.
③孟慶濤.核心素養視域下英語教學改革的反思與推進J].課程.教材.教法,2019(6):107-143. 值的參考,還可以鼓勵一些未將移動學習設備帶入課堂及教學工作的高中教師將 移動學習設備融入自己的課堂當中,從而促進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的創新。
二、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通過對“移動學習設備在教學中應用”這一問題的相關國內外研究成果梳理, 完善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的理論體系,為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 語教學中更好的運用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依據。
(二)實踐意義
通過對“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情況”的調查問卷結果及訪 談結果的整理,幫助一些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教學有偏見的學校管理者們更正 確的認識移動學習設備,使學校能夠更好的發展;幫助一些高中英語教師明確移 動學習設備在其教學工作中的角色,使移動學習設備能夠更有效的輔助教師教學; 幫助高中生家長糾正對移動學習設備的偏見,可以更合理的運用移動學習設備輔 導孩子學習,并且加強與教師的線上溝通;幫助學生更正確的使用移動學習設備, 合理把握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時間,不過度沉迷依賴,也不過度排斥。
第三節 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成果及評述
(一)關于英語教學方法的研究
國外關于英語教學方法的研究不斷更新換代,探索英語教學方法,提高英語 教學效率,是一個全球性的研究話題。通過翻閱外語教學法的歷史,我們可以清 楚地看到,關于英語教學方法這一話題的討論已經跨越了幾個世紀。從二戰前盛 行的語法翻譯法,到聽說法和認知法的出現,再到本世紀五十年代末弗里斯
(C.C.Fries)提出的口語教學法(the oral approach)①。一個多世紀的時間沉淀 使得英語教學方法不斷涌現,關于英語教學方式的研究不曾停歇。每一個教學方 法的出現都應和了當時社會的需求與英語這門學科的發展。然而,這些曾經單一
①章兼中,陳岑,姜丹.國外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3-6. 的教學方法仍然沒有一個能夠完全解決英語學習中的所有問題,國外的學者們發 現,英語教學模式出現融合的趨勢是不爭的事實。
為了更好的進行英語教學,W.M.Rivers在1981年提出了折中法的思想,主 旨是將各個教學方法中最好的教學技巧吸收到課堂教學中來,用以完成他們最適 合的教學任務①。從此開始,在新的英語教學模式對已有的英語教學模式的不斷 揚棄的過程中,英語教學理念主要呈現以下發展趨勢: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 生為中心;將單純注重語法培養轉變為注重交流能力、綜合語言能力培養;走出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的課堂,走向具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探索式課堂;拋棄單 一的使用教學技巧,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為學生創設課堂上的真實化、 立體化語言環境;變教學方法為豐富多樣化,使用網絡媒體為學生建立越來越接 近母語的語料輸入環境②。
(二)關于英語教學方法與技術相融合的研究 在英語教育教學方法及方式的轉變中,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對英語教學方式 方法的變革起著巨大的作用。
Luke(2006)指出,在西方國家,20世紀80年代信息技術才開始被應用于 英語教學課堂,一些關于信息技術整合到英語課堂教學的研究也開始層出不窮③。 2000 年以前,國外學者研究主要集中于計算機技術的潛在功能在聽說讀寫以及 文化方面的運用④, 2000年以后,研究的重點才轉向探索如何將信息技術更有效 的整合到英語教學當中去⑤。通過對文獻的詳細查閱可知,學者們的研究方向主 要是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信息技術對英語教師實踐的影響(2)促進以及阻 礙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因素(3)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未來的發 展趨勢。
在這些研究中可以發現,電子課本、語言測試系統、虛擬環境、移動設備、 網絡課程等詞語被多次提及。早在1998年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就已經開展 了網絡微課,其課程內容不僅涉及英語教學,也涵蓋了其他科目⑥;韓國教育技
①Stern,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 uages Education Press,1983:478.
②許煥榮,郭蘭英,高丙梁.國外外語教學模式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科技咨詢,2006(3 2):113-115.
③隋曉冰.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研究一一基于佳木斯大學的實證調查[D].上海 外國語大學,2013.
④Armstrong K,Yetter-Vassot C.Transforming teaching through technology[J].Foreign Langu age Annals,1994(4):475-486.
⑤Liu M,Moore Z.A Look at the Research on Computer-based Technology Us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m 1990-2000[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2(3):109-110.
⑥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一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 研究,2013(1):65-73.
術部門在 2011年時開始向學生發放英語紙質版教材與電子版教材,學生可以在 電腦上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光盤來查看教學內容;美國等國家倡導將移動學習技術 帶入英語教學當中,并利用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和持續性的教學支持。 日本關于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側重于無縫學習,他們關注移動學習技術 與學習者日常生活的嵌接①。
(三)關于移動學習設備在英語教學中的研究 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融合越來越密切,而在信息技術引領下的移動學習設 備逐漸走入了研究者及教師們的視線當中。國外關于移動學習設備的相關英語教 學應用項目研究開展得較早,研究成果與國內相比更為豐富。包含了洲級項目、 縣郡級項目、學區級項目、校級項目和個別試驗班級項目等不同規模的教學實驗 ②。從其實踐的模式來看,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1:1模式,即由政府 部門、大小企業或是學校機構出資為學生購置所需設備和應用服務的整體化行動, 這種模式不為學生和其家庭增添額外的經濟負擔,主要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及 地區較為盛行。比較典型的有由麻省理工學院Negroponte教授所提出的面向發 展中國家和地區的OLPC項目(One Laptop Per Child),美國緬因州的MLTI行 動(The Main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Initiative)及新加坡的電子書包項目等。第 二類則是主要針對經濟發達地區所實施的學生自帶移動學習設備的實驗模式,即 “攜帶自己的設備”模式,即 Bring Your Own Device (BYOD) ③。
1.1:1 模式
①OLPC項目
OLPC項目最初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尼Negroponte教授所提出的,目的是為了 給較為貧困地區的兒童提供既便宜又好用的便攜式電子計算機,從而降低知識的 鴻溝,讓他們也獲得進行現代化學習的機會。目前有許多國家及地區參加了這個 項目,如埃及、柬埔寨、烏拉圭等。
在 OLPC 項目實施過程當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 就是以下幾點:第一,注重資源的提供。 OLPC 項目不僅提供了筆記本電腦,還 在電腦中附贈了許多軟件工具(如英語閱讀理解程序、英文處理軟件等)和學習 資料(如英文小說、詩歌在內的各種英文類文學作品)。第二,強調學生為中心 的教學設計。 OLPC 項目通過新的技術手段提供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學習環境,
①劉軍,邱勤,余勝泉.無縫學習空間的技術、資源與學習創新一2011年第十屆mLearn世界 會議述評J].開放教育研究,2011(6):8-19.
②雷靜,趙勇,保羅•康威.1:1數字學習的現狀、挑戰及發展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07(11):19- 24.
③盧丹,解月光.丹麥移動學習推進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15(5):30-33. 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學文化,課程的處理方式以及教師對應用的關心程度①。 而這就要求教師對技術與課程進行重新整合,制定出適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課程 計劃,師生的英語交流互動時間也在計劃之內②。
貝塞拉博士指出,在 OLPC 項目實施之后,學生逃學及輟學的比例明顯降低, 學生對于學習越來越感興趣,并且愿意使用技術手段來解決問題,可以說是達到 了預期效果。
②美國緬因州的MLTI行動
MLTI行動是美國緬因州實施的一項將移動電子設備與教學融合的創新行動, 該行動面向公立中小學。MLTI行動源自美國緬因州的一份教育報告(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Tomorrow: A Learning Technology Plan for Maine' s Future》,此匕 行動的目的是希望每名教師與學生(七至十二年級)都可以擁有一臺可以連接互 聯網的個人電子設備③。
以英語教學為例,MLTI行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為每一位學生及教 師配置了適合的移動學習設備,并在設備當中安裝了適合不同年級學生使用的英 語學習軟件;第二,對于英語學習效果的評估,建立多樣化評價標準;第三,以 學習為中心的設計方法,致力于提供每一位學生所需要的設備、軟件及相應服務, 盡量為學生們掃除英語學習的障礙,使學生無負擔的參與到英語學習當中來④。
MLTI行動認為,目前我們的世界正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技術不應該是阻礙, 而應該成為我們適應時代變化以及培養人才的助力。不管我們愿不愿意,世界都 在變化;不管我們接受與否,技術都在這里。 (The world is changing whether we will it or not; technology is here whether we embrace it or not)⑤。
③新加坡的電子書包項目
2010年左右,許多國家都積極地開展著電子書包項目,這其中,新加坡的實 踐最為典型。
新加坡教育部聯合科技公司,研發了一款電子書包,于 2011 年在中小學大 規模使用。該電子書包能夠儲存中學階段及小學階段學生所需要的全部課本內容 數據,同時也涵蓋了輔導資料、試卷、作業等內容數據,包括但不限于英語科目。
①Fleischer H. What Is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One-to-One Computer Projects:A Sy stematic Narrative Research Review[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12(2):107-122.
②任友群,侯承宇.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訪秘魯教育部首席教育技 術執行官奧斯卡•貝塞拉J].開放教育研究,2011(1):4-9.
③Main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Maine Learning Technology Initiative[EB/OL].(2018-01-2 9)[2019-11-25].http://maine.gov/doe/mlti/index.html.
④張斌,張文蘭.國外移動設備的典型教學應用及實施策劃——兼論其對我國電子書包深入 應用的啟示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5):96-104.
⑤劉俊生,余勝泉.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研究的領域與趨勢J].現代教育技術,2012(1):19-24. 學生們只需要開啟計算機,就能獲得一切和課堂知識相關的學習信息。許多學生 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①。
2.“攜帶自己設備”模式一一BYOD
BYOD即“自帶設備”。近年來,BYOD的教育模式逐漸被推廣,美國的中 小學開始倡導學校的教師與學生“自帶設備”,以便于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以 提升教學效果②。這其中,并沒有數據指出美國實施BYOD的具體學校數量,下 面僅以賓夕法尼亞州Hanover學區的英語課堂中實施BYOD行動的情形為例來 說明行動的基本情況。
Hanover學區將推行BYOD行動看作是培養數字公民的重要途徑③。他們將 “學生是信息的生產者,而不是學習的消費者”這句話作為基本理念來堅持。在 行動中,學生們可以使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以及手機等多種移動設備。而在 英語課堂中,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可以使用哪種移動設備主要還是要依據教師實 際的教學需要來進行④。
在美國之后,瑞典,加拿大,法國等國家也紛紛開展了 BYOD的教學應用 活動。目前,我國有小部分的小學、初中、高中也已經將BYOD模式應用于教 學活動當中了,但數量相對較少,效果有待提升。
上文中對國外關于英語教學方式方法、英語教學方法與信息技術融合、經典 的移動學習設備的相關教學應用項目進行了分類梳理,概括了整體框架和實施要 點。總結來看,將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的相關項目的實施受到很多方 面因素的影響。既有來自教師的因素,如教師的狀態、想法及技術能力⑤;也有 來自學校層面的因素,如學校的技術支持、行政支持⑥;同時不同學生的個體差 異性(即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父母受教育水平等)也對教學實施產生著不同程 度的影響。
而從這些經典研究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國外很多信息技術、移動學習設備 項目推進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促進了教育的公平性、提升了教育質量。對我國 移動學習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建設有著重要的啟示。使我們意識到:首先,我們
①李天,新加坡大規模使用電子書包J].科技與出版,2011(6): 11.
②趙慧臣,杜振良.混合學習理念下“自帶設備”(BYOD)教學應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建議J].中 國電化教育,2015(12):126-131.
③錢松嶺.數字公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訪美國“數字公民教父”Mike Ribble博士 J].中國 電化教育,2019(9):55-67.
④李盧一,鄭燕林.美國中小學“自帶設備”(BYOD)行動及啟示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6):7 1-76.
⑤Inan F A,Lowther D L.Laptops in the K-12 Classrooms Exploring Factors Impacting Ins tructional Use[J].Computers and Education,2010(3):937-944.
⑥Moses P,Bakar K A.ICT Infrastructure,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s Correlate s of Teachers'Laptop Us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5):709-714. 需要以積極的態度和理性的想法來推進移動學習設備的教學應用;其次,我們需 要借鑒國外的項目經驗,總結出適合我國的經驗,從而探索移動學習設備深入應 用的實施策略。
二、國內研究成果及評述
近些年,伴隨著移動學習相關理論的不斷建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 越多的學者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這一領域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其 中包含了國家級項目,省級、地方級項目,甚至一些校級項目。而在這些項目的 引領下,學位論文及期刊論文也越來越多的關注到了這一領域。
經過查閱移動學習、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教學的相關文獻可知,國內最早關 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育教學的研究項目是 2001 年全國高等學校教育技 術協作委員會與科技公司及通訊公司共同負責的“移動教育工程”項目。此項目 在最開始研究時就受到了學者們的關注,它建立了移動教育的信息網絡,并且通 過技術開發了與移動教育相關的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等產品①。
而后,在 2006年時,中央電教館與北師大的“手持式網絡學習系統在教學 中的應用研究”也正式立項了,為配合此課題的深入研究,諾亞舟公司作為唯一 的設備商也一同參與了項目研究。此項目旨在將廉價手持式學習設備與當時的學 習環境進行有機結合,擴充學習環境的功能,成為學習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在 不增加小學生負擔的情況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②。項目的研究包含多個方面, 如推廣手持式設備、設計與研發教學資源、將諾亞舟學習機與英語教學相結合進 行實驗等③。
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漸發展,在 2008年,中央電教館及上海好記星公司(下 文簡稱為好記星)共同負責的《點讀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正 式啟動④。作為全國教育技術“十一五”重點研究課題,此項目將好記星點讀機 與小學英語課本相整合,通過點讀機設計好課本同步,讓小學生通過“點擊”動 作實現讀單詞、語句、段落及文章的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致與學習熱情,讓學 生在愉悅的氛圍里學習英語,為小學英語教學帶來新的變革⑤。
除了以上的國家級項目,還有一些省級、地方項目。例如,在 2008年,廣
①牛鑫.大學生移動學習設備使用現狀的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3.
②余勝泉,劉軍.手持式網絡學習系統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2007(5):64-6
9.
③徐樂,宋靈青,邸妙詞.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研究現狀與挑戰J].中國電化教育,2014(5):58-63.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啟動“十一五”課題,英語教學醞釀變革[EB/OL].(2009-01-2 0)[2019-11-20].http://www.jyb.cn/teaching/jysx/200901/t20090120_236327.html.
⑤宋紅霞,郝繼鋒.點讀技術在小學英語課題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13):236. 東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一五”規劃的重點課題“移動學習技術在中小學英語 教學應用研究”①,此項目以“專業引領、應用為主、績效導向、協同研究”為 研究思路,采用專家、教師、企業合作的研究方式,將無線電腦融入中小英語課 堂教學當中;在2010年以后,根據《綱要》及《規劃》等文件對信息技術變革 教育教學的著重說明,電子書包應用試驗項目在福建、杭州等多個地區逐步開展, 電子書包涉及的科目包括但不限于英語學科②。
伴隨著這些項目的進行,學術論文中對于此領域的關注度逐漸增多。例如: 孫圓媛(2009)以手持設備便攜性和移動性等優勢為突破口,提出了“語言類雙 環教學目標”,構建了基于移動設備的英語教學模式,目的在于解決英語課堂中 使用移動設備時出現的關鍵性問題③。覃柳思(2012)根據影響教學質量的元素 及移動設備的游戲特性設計所需要的教學游戲設計模型,并依據模型設計了英語 教學案例,提出了游戲學習的實時性與發現性④。潘若蕓(2013)提出建議及策 略以提高移動設備輔助英語學科的應用效率,她認為,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 語教學時,需要符合以下三點,即是英語學科教學特性、學校教學特性及學生學 習特性⑤。劉旭(2015)利用定量及定性研究方法對手機軟件百詞斬APP進行個 案跟蹤,得出了移動學習設備可以用它特有的優勢在語言詞匯方面的為學習者提 供更真實有趣的語言環境。可以調動感官參與,且更智能化的設定學習計劃的結 論⑥。李亞麗(2016)使用實驗研究法,提出了將手持式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當 中確實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詞匯的熱情,也可以令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進而提高詞匯學習效率⑦。
這些試驗項目及學術論文研究促進了“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教學”這一領域 的發展,突破了傳統課堂中使學生感到煩悶壓抑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朝向自 主探究及協助互動式的方向發展,用信息技術對我國不同教學層次上教與學的變 革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①傅健.我國移動學習現狀及發展對策[D].吉林大學,2010.
②童慧,楊彥軍,郭紹青.電子書包應用效果評價研究進展述評及反思J].遠程教育雜志,2016(1): 99-112.
③孫圓媛,江曉明,余勝泉.基于手持設備的中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9(3): 4 6-49.
④覃柳思.基于手持移動設備的教學游戲設計與開發[D].上海師范大學,2012.
⑤潘若蕓.移動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陰山學刊,2013(6):13-17.
⑥劉旭.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在高中生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
⑦李亞麗.手持式移動學習設備在初中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6.
第四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問題1:高中生、教師及家長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態度、 現實狀況及移動學習設備在聽說讀寫方面所產生的作用?
問題2:移動學習設備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有哪些優點,產生何種效用?
問題3:移動學習設備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產生了哪些不足?遇到了哪些 問題?
問題4:將移動學習設備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未來需要改善的方面有哪 些?
二、研究內容
本文主要研究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 且根據現狀及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與相應措施。
本文選取黑龍江地區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的幾所高中的1-3年級 高中生為研究主體,對所選取的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以下幾個 方面:“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識情況、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使用情 況、移動學習設備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高中英語教學 的優點、問題及不足”。同時,本文對相關高中生、高中英語教師及學生家長進 行訪談調查,建立訪談提綱,從不同維度讓其說出關于移動設備運用在高中英語 教學中的現實情況,他們在使用后所發現的問題以及對未來移動學習設備廣泛應 用于英語教學持有什么態度。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獻分析法
大量收集并閱讀有關“移動學習”、“移動學習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移動 學習設備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國內外相關文獻和著作,認真閱讀搜集到的文獻 資料,并進行系統性地整理和分析。
(二) 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研究者用統一、嚴格設計的問卷來收集研究對象有關的心理特 征和行為數據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①。它的特點是調查范圍廣,問卷可選取大量 樣本,問卷的結果較易量化。
①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85.
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編制《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 狀調查問卷》對隨機抽取的在日常教學中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 50名高中生進行 調查,然后用統計學方法對其進行信效度測驗。信效度測試通過后,隨機抽取使 用移動設備進行英語教學的幾所高中的 1-3年級的 300名高中生進行問卷填寫, 采取當場發放并當場回收的方式進行。
(三)訪談調查法
訪談法是研究者通過與研究對象進行口頭交談的方式來收集對方心理特征 和行為數據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①。
本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針對使用不同移動學習設備及不同英語教學方式 的高中生、高中英語老師及高中生家長進行訪談調查,主要目的在于進一步了解 移動學習設備在教師進行英語教學、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家長進行家校溝通的現 狀以及他們真實的內心感受,聆聽他們對移動學習設備使用于英語學科中的一些 想法及建議。
四、研究思路
①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8:9.
第二章 研究的相關理論
第一節 概念界定
一、移動學習
近年來,“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型學習形式,被廣泛應用于各級各類教育 學科當中,逐漸成為教育領域學者們研究的熱門課題。
國外學者立足于大量研究成果,對“移動學習”一詞進行了不同的概念界定。 Clark Quinn在2011年首次提出“移動學習模式是依托移動設備和通訊技術所進 行的跨區域跨時間的學習方式。①,他的表述明確了學習者進行“移動學習”所 必須的手段及用具。而后,Theo (2015)認為,“移動學習”是一種將移動信息 技術應用于日常學習的新型學習模式,它能夠突破時空的阻礙,實現人與人與信 息之間的交互②。
國內學者立足于我國信息技術發展情況,結合國外對移動學習一詞定義,進 一步對“移動學習”進行了探討研究。劉豫鈞(2004)認為,“移動學習”是學 習者使用特定移動學習設備,在任意時間地點,由互聯網中獲取多種資源進行自 主學習、自我監管、信息交流與協作,從而幫助移動學習者實現自我知識建構的 過程③韓玲(2004)認為,“移動學習”是場景,內容與社會交流互動,個體使 用設備三要素的結合④。而全國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會委員會對此詞也有著不同 的界說。
通過查閱文獻,筆者認為,移動學習是借助一定的移動學習設備,依托較成 熟的網絡信息環境,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與他人進行信息交流與互 動的一種學習方式。
而作為移動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的移動學習設備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它 不僅體現在學生利用移動學習設備自主學習、查閱網絡資源中,也體現在師生通 過移動學習設備的交流互動中。
①Clark Quiin.Designing mlearning:Tapping into the Mobile Revolution for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M].NewYork:Norton,2011:79-81.
②孫曼婷.移動學習對高中生英語詞匯記憶策略習得的有效性研究一以“百詞斬”App為例 [D].上海師范大學,2019.
③劉豫鈞,鬲淑芳.移動學習一國外研究現狀之綜述J].現代教育技術,2004(3):14-16.
④韓玲,滿朝輝,邵文.移動英語教學的構成、特征與評估J].中國遠程教育,2004(3):52-55.
雖然目前對于移動學習設備還沒有公認的準確定義,但在之前的研究中,國 內外許多專家都已就各個不同角度為移動學習設備冠以不同的名稱:Clark Quinn 將其稱為信息設備①, Franz Lehner 及 Holger Nosekabel 稱其為移動終端②, Alexzander Dye等人將其說成是移動計算設備③,我國學者通常將其稱為移動設 備。
移動學習設備從它的屬性來講,可以當做輔助學習的工具,它作為連接學習 者與學習環境的中介,已經參與到了學習者的學習活動過程中。而從它的特點來 講,它具有和攜帶性(portability)、無線性(wireless)、可移動性(mobility)三大獨有 特點④。
本文中所提到的移動學習設備主要是指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幫助學習 者以任何方式獲取教育信息、學習資源及教學服務,以滿足其認知需求的無線便 攜式移動設備。在高中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比較常用的移動學習設備有以下幾 種:手機、iPad、安卓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電子詞典等。
二、高中英語課程
由《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中可知,高中英語作為一門學習和運 用英語的課程,是與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相銜接的,它應該在義務教育的基礎 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高中英語課程需要對學 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及學習能力進行綜合培養,以達到幫助學生 進一步學習英語知識和進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其中,英語語言能力是構成高中英語這門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它是高 中課堂上教師主要教授的部分,它包含五方面,即為聽、說、讀、看、寫,通俗 來講即為英語聽力能力、英語口語能力、英語閱讀能力及英語寫作能力;而文化 意識即是需要學生積累一定量的英美文化知識,許多高中英語教師會對學生進行 一定的講解;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不是高中英語課堂的主要部分,但它貫穿整個 高中英語學習過程始終。
①Clark Quinn.m-Learning:Mobile,Wireless,In-Your-Pocket Learning[EB/OL].(2017-03-10)[20 19-12-3].http://www.linezine.com/2.1/features/cqmmwiyp.htm.
②Lehner F,Nosekabel H.The role of mobile devices in E-Learning first experiences with a wireless E-Learning environment[J].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2002(10):601-610.
③A Dye,B Solstad,J A Kodingo.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EB/OL].(2003-11- 20)[2019-11-25].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46841167_Mobile_education-a_glanc e_at_the_future.
④周晶志.移動學習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
一、高中生心理特點
高中階段的年齡范圍大概在14歲至18歲,在發展心理學中,此階段位于青 春期與青年期的交界時期。經過前幾個階段的不斷發展,高中生的認知發展水平、 智力水平與社會性發展水平都已接近成人,心理素質變得更加穩定。在此期間, 高中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主要呈現為以下兩方面內容:
(一)自我意識增強
相比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長了幾歲的高中生認知水平更高、自我意識 更強。從觀察能力的角度看,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有意觀察行為多數是在教 師要求下進行的,而到了高中時期,學生逐漸開始自覺制定計劃,進行有目的且 持續的觀察①。由此角度可以看出,小學生及初中生行為活動更為被動,而高中 生隨著感知覺的不斷升高,開始從依附于成人發展為有獨立思考,他們更為自我 的看待周圍事物,產生更多自我意識,并且在這種狀態下開始進行自主學習。
(二)自我控制能力增強
在高中階段,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學生也進行著社會化發展,他們的自我 控制能力逐漸增強②。具體表現為能夠自我進行學習活動,主動查找更多與學習 相關的資料,搜尋解決問題的辦法等。
二、高中生學習特點
(一) 學習動機增強 作為著高考及就業前的人生重要分叉口,高中階段不同于義務教育階段,高
中時期學生的學習動機明顯強于小初階段。高中生的學習動機以長期動機為主, 學生們以好大學或好工作機會為“誘因”,動機在誘因的激發下產生,引導著個 體持續不斷的定向行為。所以,盡管學生們覺得學習枯燥乏味,但為了今后能有 更好的發展,也會長期努力學習。
(二) 元認知策略持續發展 在元認知水平持續發展之中,高中生的元認知策略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其
中,計劃策略的發展在高中生身上體現較為明顯。比如,小學生們在完成學校老
①吳林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②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49-360. 師安排的學習計劃時,通常并不計算所需時間,并且對完成進度沒有很強的概念; 而小部分的優秀初中生則會自己清楚的安排學習時間,計劃各種活動。但高中生 有所不同,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會在進行一項認知活動之前計劃各種環節,預估最 終結果,選取相應策略,想出解決辦法,并且預先評估辦法的有效性①。
第三節 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理論
近年來,建構主義理論的影響越來越大,最直接的推動力還是來自于教育技 術領域。在上世紀 80年代左右,由于信息技術對教育產生了很大挑戰,傳統教 學理論無法適應新的要求,于是教育技術界的學者們就重新興起了建構主義的理 論思潮,并根據信息技術的需要,注入了新的血液。
建構主義并不是一個特定的學習理論,許多研究者都把自己的理論稱為建構 主義的理論,雖然具體觀點差異較大,但各種觀點間卻存在著一定的共識②。
建構主義理論的各種觀點的共識認為,知識是生存于具體情境當中的,它不 可能脫離情境而獨立存在,它只有在實際情境中完成應用活動才能被人們所理解。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也并不是簡單的使知識從外到內的轉移或者傳遞,而 應該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輔助方式(向教師尋求幫助、尋找學習 同伴以及其他學習工具的利用),利用必要學習資源材料,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經 驗的雙向意義構建來充實自己經驗的過程③。
建構主義同時也認為,教學不再是傳遞客觀及既有的現成知識,而應該是通 過為學習者提供豐富信息資源、處理信息的工具及適當的幫助支持,激發學習者 原有知識經驗與新知識的融合,促進知識經驗的重新組織與轉換。
綜上所述,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支持下,移動學習設備可以為學習與教學提供 更多的可能性。移動學習設備作為工具來控制學習活動與教學活動,為學習與教 學做出了新的詮釋,強調了教學的動態性與情境性,強調了學習的主動構建性與 社會互動性,讓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了知識構建者,促進了學生的自主 構建活動。
二、情境性認知與學習理論
①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85.
②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學習觀要義評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1):61-68.
③張建偉.建構性學習:學習科學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8-90.
1989 年,布朗等人首次提出了“情境性學習”一詞,并對其進行了概念界 定,他們認為,傳統的教學實踐暗含了這樣一種假定,即概念性的知識可以從它 們被應用的情境中抽離出來,而正是因為這種假定,它在極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學 實踐的有效性①。在參考其他人的一些研究結果后,布朗等人得出了 “情境通過 活動來合成知識”這一結論,即知識是情境化的,并且在部分程度上是它所被應 用的活動、背景和文化的產物②。
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充分地體現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強調使學習者參與到 教學實踐中,通過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及溝通協 作能力。它克服了傳統填鴨式教學的弊端,有助于學習者優化自身學習方式,也 有助于教學者改變陳舊教學理念教學方式。
在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的指導之下,移動學習設備為教學提供了多種實踐的 可能性,也為學生自主探索提供了更大空間。特別是在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信息技術水平飛速發展的情況下,教學者具備了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教學的條 件,學習者也具備了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學習的條件。在移動學習設備支持下 的學習,能更好的促進學習者在自身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內化與解決問題。
三、非正式學習理論
從人類社會發展史來看,在最初的原始社會時期,人們過著四處漂泊,沒有 住所的生活,人類在這種生活環境下的學習,是自然狀態下隨性產生的,也就是 非正式學習。它是人類學習的原始狀態,是人類的本能,這種本能一直存在于人 們的生活當中,直到上世紀50年代,非正式學習一詞才在Malcolm Knowles的 《成人的非正式教育 管理者、領導者和教師的指南》(Informal Adult education A Guide for Administrators, Leaders and Teacher) 一書中被提出, 從 而被人們所重視。
我國研究者余勝泉在其受到高度關注的一文中指出,非正式學習是相對于正 式學習的一種基本學習形式。所謂“正式學習”主要是指我們較為熟悉的在學校 的學歷教育和參加工作后的繼續教育,而“非正式學習”則是一種隱含式的學習, 是指在非正式學習時間和場所中發生的,通過直接的交互活動及來自教師及同伴 所傳遞與滲透的知識信息,由學習者自己所發起調控的,由自我負責的學習活動
①Brown J S,Collins A,Duguid P.Situated learning and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 Res earch,1989(1):32-42.
②Lave J.Cognition in practice:Mind,mathematics,and culture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4.
①。非正式學習可以是有明確目標的,也可以是無意發生的,它可以是做中學, 玩中學,如交談、看新聞、讀書等行為②。非正式學習有五種基本特點:(1)自 發性,即是學習這一行為是由學習者自我發起的;(2)自控性,學習者把控著學 習的主動權;(3)靈活性:非正式學習的時間、場所、式樣不受任何人控制,全 部由學習者自己選取;(4)社會性:學習者在社會交往互動中獲取學習資源;(5) 情境性:非正式學習與普通日常生活情景聯系密切③。
非正式學習理論為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教學的使用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 撐,學習者可以通過移動學習設備在課下獲得課堂上沒有的學習體驗,通過交流 工具或社區論壇獲取學習經驗,通過網絡查找信息的方式得到更多的知識積累。 不過,非正式學習對于學習者的學習感知力、學習動機性和抗干擾能力有著更高 的要求。
①余勝泉,毛芳.非正式學習——-Learning研究與實踐的新領域J].電化教育研究,2005(10):1
8-23.
②黃懷榮.移動學習——理論•現狀•趨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42.
③張衛平,浦理娥.國內非正式學習的研究現狀剖析及對策J].中國遠程教育,2012(7):58-61.
第三章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調查與分
析
第一節 調查問卷的設計
一、調查的目的
發放問卷《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調查問卷》的目的是 為了調查目前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的學校的高中生們進行英語學習 時的基本情況,同時可以在此問卷的調查結果基礎上更好的對學生、教師及學生 家長進行訪談調查。
二、調查的對象
本調查是以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的學校的高中生為調查對象的, 調查對象的學校所在地主要為黑龍江地區,為了充分有效的調查移動學習設備在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在調查過程中對于高中生的男女比例、年級比例、 英語水平都進行了適當的選取,盡可能考慮到所有的情況。
三、調查問卷的內容設計
筆者走訪了相關高中生及教師,收集了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 情況的一般資料,分析了之前學者對于“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生英語教學中的使 用現狀”的研究,借鑒了相關學者已有問卷①,并且參考了對移動學習設備相關 提問的陳述方式的基礎上,綜合設計出了《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 用現狀調查問卷》。(具體題目參見附錄 A)
問卷以學生視角綜合地反映出了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在結構上,本問卷考察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人口學信息;移動學習設 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現狀(即認知及態度、使用情況、有效性三個方面); 高中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學習英語的過程(包括常用設備種類、移動學習能力、 時間投入、偏好性、學習內容、學習效果、優點及不足)。(問卷結構見表3-1)
①潘雨柔.移動學習設備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調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 &
表 3-1 問卷結構表
維度 題項 題量
人口學信息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現狀量表: 1、 2、 3
4、 5、 6、 7、 8 3
1 )認知及態度
2)使用情況
3)有效性 高中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學習英語的過程:
1) 常用設備種類
2) 移動學習能力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7、 18 15
3)時間投入 19、 20、 21、 22、 23、 24、 9
4)偏好性 25、 26、 27
5) 學習任務
6) 學習效果
7)優點及不足
整個問卷總計27道題項,第一部分內容為個人基本信息,共3道選擇題; 第二部分為15道選擇題,采用Likert五點式量表進行計分(維度說明見表3-2), “完全符合”項計為 5分,“基本符合”項計為 4分,“不清楚”項計為 3分,“基 本不符合”項計為 2 分,“完全不符合”項計為 1 分;第三部分為開放型題目, 共 9道題,其中 3 道單選題, 6 道多選題。
表 3-2 量表部分題目維度說明表
屬性 維度一 維度二 維度三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現狀量表 認知及態度 使用情況 有效性
第二節 問卷調查的實施
一、問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又被稱為可靠性分析,是對調查結果進行可靠性和一致性的分析, 一般來說,信度值越高,貝恫卷的一致性以及測量的結果可靠性就越高①。
本問卷以黑龍江地區高一至高三學生為預測對象,分別在2019年11 月30 日及2019年12月20日對完全相同的樣本進行測量,兩次發放并回收的有效問 卷都為50份,其中男生問卷數量22份,女生問卷數量28份。使用SPSS23.0對 有效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克隆巴赫a系數及斯皮爾曼-布朗系數對第 一次問卷的第二部分量表進行檢驗,即內部一致性信度作為量表部分內部信度的 指標,見下表3-3 及3-4。其次對于兩次全問卷進行重測信度檢驗,即皮爾遜相 關系數,見下表 3-5。
經過分析,由表3-3可知本研究的問卷得到CronbaCh's a =0.906,超過0.8, 同質性信度較好。由表3-4可知,問卷的分半信度為0.848,相關系數較高,說 明有較為理想的分半信度。
由表3-3 及3-4共同可知,同質性信度及分半信度的系數都較為理想,即量表部 分內部一致性信度較好,證明問卷中量表部分內部是有一定一致性的。
表 3-3 同質性信度
克隆巴赫 基于標準化項的克隆巴赫 項數
Alpha Alpha
.906 .917 15
表 3-4 分半信度
斯皮爾曼-布朗系數
等長 .848 不等長 .848
由表3-5可知,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989,統計學上一般認為,相關系數|r| 在0.8-1.0之間屬于極強相關,所以此結果證明經過重測的兩份問卷結果在相關 性 0.01 級別上顯著,符合測量學要求。
表3-5第一次結果與重測結果的Pearson相關分析
項目 r值 綜合 P值
皮爾遜(Pearson)相關性 .989 <0.01
二)效度分析
①吳銳芯.翻轉課堂中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調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9.
1.內容效度
本問卷在進行問題編制的時候參考了很多學者的成熟的量表及問卷,并且根 據走訪高中生、高中教師及高中生家長得出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精心設計,并且請 高中生試做,進行可讀性分析,后對相應的表達方式進行了多次的修改,以確保 問卷問題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構想效度
構想效度也被稱為結構效度,是指能夠測到該測驗所預測驗的心理或行為特 質的程度,一般是采用 KMO 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其中 KMO 檢驗是用 于檢查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和偏相關性,而巴特利特檢驗會顯示各變量間的相關性 ①。見下表3-6。
表 3-6 KMO 和巴特利特檢驗
KMO 取樣適切性量數。 .815
近似卡方 470.802
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 自由度 105
顯著性 .000
我們一般認為 KMO 統計量超過 0.7 時,變量間相關性較強。由上表可知, 本問卷量表部分KMO值為0.815,且球形檢驗的P值小于0.01,差異具有統計 學意義,可以認為各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量表部分具有較好的構想效度。
二、問卷調查的發放與回收
經過對問卷的反復修改,最終在2019年12 月26日及2019年12 月27日采 用紙質問卷當時發放當時回收的形式對高中生進行調查。總共發放問卷 300份, 回收300份,有效問卷 276份,無效問卷 24份,有效回收率92%。(見表3-7)
表 3-7 問卷調查概況表
人群 發放總數 回收總數 有效問卷 無效問卷 有效回收率
高中生 300 300 276 24 92%
第三節 訪談調查的設計
①范曉玲,楊翠平,謝家樹,等.小學生學習適應性問卷的編制與信效度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 論版),2013(6):4-7.
一、訪談目的
因為問卷在一定范圍內限制了問題的回答,使得被調查對象不能夠完全、詳 細地對問題進行回答,難以完整的表達其獨特的觀點及看法,所以,為了彌補結 構性問卷的不足,并且為了進一步了解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本研究根據訪談對象的不同,采用三份不同的訪談提綱來對相關高中生、教師及 學生家長分別進行訪談,以期得到更完善的調查結論。
二、訪談對象
為確保調查結果的全面性,選取發放問卷的學校中的學生、教師、學生家長 為訪談對象,一至三年級每個年級各選取兩名學生、兩名英語教師及兩名學生家 長,共18人。具體信息見下表3-8所示。
表 3-8 訪談對象統計表
年級 分類 描述
A1 老師 年輕教師
a1 老師 教學經驗豐富
高一 B1 學生 英語成績 90-109
b1 學生 英語成績 130-150
C1 家長 男生家長,企業員工
c1 家長 女生家長,公務員
A2 老師 年輕教師
a2 老師 教學經驗豐富
高二 B2 學生 英語成績 110-119
b2 學生 英語成績90以下
C2 家長 女生家長,會計
c2 家長 女生家長,企業員工
A3 老師 年輕教師
a3 老師 教學經驗豐富
高三 B3 學生 英語成績 110-129
b3 學生 英語成績 130-150
C3 家長 男生家長,公務員
c3 家長 女生家長,企業員工
三、訪談工具
訪談使用筆記本電腦對訪談對象的回答進行文檔記錄,同時使用手機、錄音 筆對相關對話進行錄音,在訪談對象需要舉例講解時,則使用紙和筆進行輔助。
四、訪談提綱
訪談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導語,主要是向被訪談者進行自我介 紹,說明訪談目的及保密原則,從而保證被訪談者所表達想法的完整性與真實性; 第二部分為被訪談者的相關信息,如教師的教齡,學生的英語水平等。第三部分 主要是訪談內容,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 中的態度,移動學習設備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移動學習設備在課下輔 助學生英語學習(或教師教學)的應用現狀,目前其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優 點、局限、可改進之處及對未來發展持有的態度。(詳情見附錄2)
第四節 訪談調查的實施
為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研究者分別對十八名被訪者進行面對面訪談或電 話訪談,訪談全程圍繞研究主題與研究內容,盡量引導被訪者在輕松的氛圍當中 表述關于問題的真實看法。對于訪談時間的設定,教師及學生為 30 分鐘左右, 家長約為 10-15 分鐘。在訪談時采取筆錄或錄音的方式記錄被訪者回答的內容, 對于被訪者所回答的內容保持尊重,同時為避免曲解或誤解被訪者語義,研究者 保持產生疑問立即詢問的態度,以理解被訪者的真正想法。在結束訪談后研究者 再進行整理及總結所需要的相關觀點。
第五節 問卷結果分析
一、樣本的分布情況分析
在問卷考察的內容中,第一部分為人口學信息,分別對“性別”、“年級”、 “英語水平”三方面情況進行了調查。
由下表 3-9 可知,在黑龍江地區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的學校進行 隨機抽取的研究樣本當中,在性別、年級、英語水平的維度上基本符合正常高總
體情況。由于是期末的時間范圍內,學生普遍較為忙碌,沒有過多時間進行填寫 問卷,因此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每個年級學生數并不十分一致,高一年級學 生數量較多,但是三個年級的調查比例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表 3-9 樣本資料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屬性 分類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 134 48.55%
女 142 51.45%
一 110 39.86%
年級 二 86 31.16%
三 80 28.99%
90 以下 29 10.51%
英語水平 90-109 72 26.09%
110-129 119 43.12%
130-150 56 20.29%
二、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量表分析
本問卷的第二部分為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量表,分為 三個維度:認知及態度(即問卷中的第4至第8題)、使用情況(即問卷中的第 9至第13 題)、有效性(即問卷中的第14至第18題)。
由于此部分使用的是Likert五點式量表進行計分,所以,如果此部分的三個 維度中每個維度的均值大于4分,貝證明該維度認知水平或是使用水平或是有效 性程度較高。具體劃分如下表3-10所示:
表 3-10 將各維度得分劃分為四個水平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 水平四
低
1< = 項目均值 < =2 較低
2 < 項目均值 < = 3 較高
3< 項目均值 < = 4 高
4< 項目均值 <= 5
由下表3-11可知,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現狀的總體均值為3.87, 變量當中三個維度的均值都在3.0以上,與理論均值相比得分處在較高層次,這 表明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總體狀況較好。也表明,高中生對于 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的認知及態度、使用情況及有效性情況較好。
表3-11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總體狀況
變量 認知及態度 使用情況 有效性 總體狀況
均值 4.21 3.63 3.78 3.87
項目數 5 5 5 15
(一)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認知及態度分析
此部分問題主要是為了調查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認 知及態度,在問卷中,此部分題目共五道,認知部分主要體現在第四題,態度部 分主要體現在第五至第八題。(問卷詳情見附錄 A)
1.不同性別、年級及英語水平學生關于認知及態度的總體差異性檢驗
①性別
經過對此部分問卷中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對于認知與態度部分,不同
性別的高中生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的認識與態度(P=0.470>0.05) 不存在顯著差異。具體可見下表 3-12。
表3-12不同性別高中生認知及態度的差異性(T檢驗)
類別 N M±SD t值 p值
男 134 4.19±0.474
認識及態度 性別 -.724 .470
女 142 4.24±0.566
②年級
關于年級方面,由表 3-13 中可知,檢驗統計量中, X2 值為 7.590,表明 P=0.022<0.05,故可認為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在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 中的態度存在差別。
為了進一步檢驗哪兩個年級產生差別,哪兩個年級無差別,使用兩獨立樣本 Mann-Whitney U進行檢驗,由表3-14的兩兩間比較結果可知,按a =0.05的水 準,高三年級與高一及高二年級之間均有差別,即高三年級學生對于移動學習設 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認知及態度不同于高一高二年級。
表 3-13 不同年級高中生認知及態度的差異性(非參數檢驗)
認識及態度
克魯斯卡爾-沃利斯 H(K) 7.590
自由度 2
漸進顯著性 .022
表3-14不同年級高中生認知及態度的差異比較(Mann-Whitney U分析)
對比組 曼-惠特尼 U 威爾科克森W Z 漸進顯著性 P值
高一與高二 4614.000 10719.000 -.297 .766 P >0.05
高一與高三 3632.000 6872.000 -2.067 .039 P <0.05
高二與高三 2587.500 5287.500 -2.783 .005 P <0.05
③英語水平
關于英語水平,采用非參數檢驗,由表 3-15 中可知,檢驗統計量中,
P=0.000<0.05,故可認為不同英語水平的高中生在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 教學中的認識和態度存在差別。筆者將在有影響的題目處進行具體分析。
表 3-15 不同英語水平高中生認知及態度的差異性(非參數檢驗)
認識及態度
克魯斯卡爾-沃利斯 H(K) 32.809
自由度 3
漸進顯著性 .000
2.高中生的具體認知及態度分析 在此部分對比較有價值的題目進行了主要分析。 第四題主要是想要了解學生對于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情況。關于題目“我了 解什么是移動學習設備”,是想明確被調查高中生是否熟悉移動學習設備,是否 理解什么是移動學習設備。結果如圖 3-1 所示,被調查學生中總共有 89.5%選擇 “非常符合”與“符合”選項,比例較高,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中生對于移動學習設 備是比較了解的,他們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比較熟悉。
題目:我了解什么是移動學習設備
60.00% 48.91%
圖 3-1 高中生是否了解移動學習設備比例
第五題至第八題主要想了解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態度, 即是想了解學生是否認為移動學習設備對英語學習有用,是否認為移動學習設備 適合于英語課堂、英語課程內容,是否認為在課下需要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學 習。提出這部分問題是想要了解學生對于將移動學習設備帶入課上的英語教學及 課下的英語學習的意愿程度,目的是為了了解日后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更多的使用 移動學習設備的“學生基礎”。
其中,關于第五題“我認為移動學習設備對英語學習有用”,是想從學生角度 了解移動學習設備是否對其學習英語有所幫助,是否對他們學習英語起到了一定 積極影響。調查結果如下圖 3-2 所示,分別有 42.39%的同學和 50.36%的同學選 擇了“非常符合”與“符合”選項。也就是說明,有 92.75%的學生認為移動學習設備 對他們進行英語學習有用,比較認可這種學習方式。
題目:我認為移動學習設備對英語學習有用
60.00%
50.36%
圖 3-2 高中生認為移動學習設備對英語學習有用的比例
其中,關于第八題“我認為在課下需要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來輔助學習英語”, 主要是想了解移動學習設備對學生課下的英語學習有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是否 有一定積極影響。調查結果如下圖 3-3 所示,較多的學生認為他們在課下非常需 要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來輔助英語學習,比例為 34.42%,48.19%的學生覺得自己 課下比較需要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來輔助英語學習。這也就證明,有 82.61%的學 生認可將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課下英語學習中。
題目:我認為在課下需要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來輔助學習英語
60.00%
圖 3-3 高中生認為課下需要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的比例
而為了更深入理解數據,筆者進一步對英語水平是否會影響“將移動學習設 備應用于課下英語學習”這一問題進行了非參數檢驗。發現不同英語水平學生在 “我認為在課下需要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來輔助英語學習”這一問題上有著不同見 解。根據表 3-16 可知,英語成績超過 130 分與其他三類英語水平存在著顯著差 異(P<0.05),即是130-150英語水平段學生對課下是否需要移動學習設備輔助 學習的看法顯著不同于其他英語水平學生。再根據此題答案的分類分析得知, 130-150 分數段的學生中,有 64.29%的學生認為課下非常需要移動學習設備輔助 英語學習。
表 3-16 不同英語水平高中生認為課下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學習看法差異性
( Mann-Whitney U 分析)
對比組 曼-惠特尼 U 威爾科克森
W Z 漸進顯著性 P值
90 以下與 90-109 992.000 3620.000 -.446 .656 P >0.05
90 以下與 110-129 1578.000 2013.000 -.771 .441 P >0.05
90 以下與 130-150 520.000 955.000 -2.987 .003 P <0.05
90-109 與 110-129 3605.000 6233.000 -2.046 .051 P >0.05
90-109 與 130-150 1059.500 3687.500 -5.037 .000 P <0.05
110-129 與 130-150 2329.500 9469.500 -3.484 .000 P <0.05
(二)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使用情況分析
此部分問題主要是為了調查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使用
情況,在問卷中,此部分題目共五道,課上使用情況主要體現在第九題及第十題,
課下使用情況主要體現在第十一至第十三題。(問卷詳情見附錄 A)
1.不同性別、年級及英語水平學生關于使用情況的總體差異性檢驗
①性別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探討差異性。根據表3-17 可以看出,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的使用情況 (P=0.002<0.05)上存在顯著差異。具體差異筆者將在有影響的題目處進行詳細 分析。
表3-17不同性別高中生應用情況的差異性(T檢驗)
類別 N M±SD t值 p值
男 134 3.49±0.719
應用情況 性別 -3.181 .002
女 142 3.75±0.691
②年級
采用非參數檢驗,由表3-18 中可知,檢驗統計量中, X2 值為 4.983,表明 P=0.083>0.05,故可認為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于英語教學中的 應用情況不存在顯著差別。這證明高一高二及高三年級的學生及教師,無論是在 課堂上還是在課下,關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學習中的行為是無差別的。
表 3-18 不同年級高中生應用情況的差異性(非參數檢驗)
應用情況
克魯斯卡爾-沃利斯 H(K) 4.983
自由度 2
漸進顯著性 .083
③英語水平
采用非參數檢驗,由表3-19中可知,Kruskal-Wallis檢驗的統計量中,P=0.000 (<0.05),故可認為不同英語水平的高中生在“移動學習設備在英語教學中的應 用情況”維度上存在差異。具體差異筆者將在有影響的題目處進行詳細分析。
表3-19不同英語水平高中生應用情況的差異性(非參數檢驗)
應用情況
克魯斯卡爾-沃利斯 H(K)
自由度
漸進顯著性
2.高中生的具體使用情況分析 在此部分對比較有價值的題目進行了主要分析。 學生在課上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情況主要為第九及第十題。其中,關于第十 題“我的英語老師在課堂上經常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教學”,是想以學生的 視角了解教師在課堂上會多大程度的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結果如圖 3-4 所示,被 調查學生中共有 30.80%選擇“非常符合”,44.57%選擇了“符合”選項,即 30.80% 的高中生所在班級的英語老師在課上會經常性的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教學, 44.57%的學生所在班級教師在英語課上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頻次也比較高。總體 上講,即是共有 75.37%學生所在班級教師會在課堂中加入移動學習設備這一元 素輔助他們進行英語教學。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圖 3-4 “ 英語老師在課堂上經常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教學 ” 的比例
對于課下使用情況主要體現在第十一至第十三題。
針對第十一題“我在課下經常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目的是為了 考察高中生在課下英語學習時是否會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通過圖 3-5 的結果分析 可知,選擇了“非常符合”及“符合”的高中生分別是 28.26%及 46.74%,這表示約 有 75%的學生愿意在課下英語學習時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這是因為學生對于傳統 方式的長時間翻詞典,查資料書感到了疲憊厭倦,他們更愿意選擇移動學習設備 進行智能搜尋,這使他們學習起來更節省時間,更有效率。
題目:我在課下經常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
50.00% 46.74%
圖 3-5 關于“我在課下經常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的比例
而為了得出更深入的結論,進行了 Mann-Whitney U 分析,發現不同英語水 平學生關于此問題有著不同見解。
根據表 3-20 及答案分類分析可知,在“我在課下經常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 助英語學習”這一問題上,英語成績 130-150 的同學與其他英語水平同學存在著 顯著差異,他們對于課下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的頻率不同于其他分數 段的同學,有 94.6%的 130-150 英語水平的同學在課下經常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 助英語學習。這與認知部分的第八題的調查結果相承接,表明 130-150 分數段的 學生確實認可將移動學習設備帶入課下英語學習中這種學習方式。
表 3-20 不同英語水平高中生課下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學習的差異性
( Mann-Whitney U 分析)
對比組 曼-惠特尼 U 威爾科克森
W Z 漸進顯著性 P值
90 以下與 90-109 919.500 3547.500 -1.044 .297 P >0.05
90 以下與 110-129 1544.500 1979.500 -.929 .353 P >0.05
90 以下與 130-150 483.000 873.000 -3.799 .000 P <0.05
90-109 與 110-129 3262.000 5890.000 -2.965 .003 P <0.05
90-109 與 130-150 726.000 3354.000 -6.699 .000 P <0.05
110-129 與 130-150 2134.000 9274.000 -4.107 .000 P <0.05
針對第十三題“我的英語老師與我的家長有建立QQ群或微信群來進行交流”, 主要是為了從學生角度了解,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是否為學生所在班級的英語教 師及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了,是否方便了他們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由 下圖 3-6 中可以看出,有 28.99%的同學選擇了“非常符合”,25%的同學選擇了“符
合”,這個數據表示還是有大部分的同學所在班級的英語老師會通過線上群聊的 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的。
題目:我的英語老師與我的家長有建立QQ群或微信群來進行
交流
圖 3-6 關于 “ 我的英語老師與我的家長有建立群來交流 ” 的比例
為了更深入的理解數據,對題目進行了獨立樣本 T 檢驗的分析及查看不同性 別學生填寫本部分問卷選項的比例發現,男生和女生在“我的英語老師與我的家 長有建立 QQ 群或微信群來進行交流”這一問題上回答明顯不同。由統計表 3-21 及 3-22 可知,女生較男生相比,更多的認為其英語教師與家長有通過 QQ 群或 微信群進行交流。通過文獻查閱分析得知,由于父母對待男生女生態度上的不同 引發了男生女生不同的互動反應①,導致了在高中時期,對比與其同一年齡段的 男生,女生更容易與父母親近,她們與父母有著更為密切親近的關系②,同時會 更多的與父母進行溝通,他們也就會了解更多父母與學校之間的交流情況。
表 3-21 不同性別高中生關于“教師與家長交流情況”區別統計表
題目 性別 比較符合 符合 不確定 不符合 比較不符合
我的英語老師與我的家 男 17.91% 26.12% 14.18% 35.07% 6.72%
長有建立 QQ 群或微信
群來進行交流 女 39.44% 23.94% 11.27% 20.42% 4.93%
表3-22不同性別高中生教師與家長交流的差異性(T檢驗)
類別 N M±SD t值 p值
我的英語老師與我的家長有建 性別 立 QQ 群或微信群來進行交流 性別 男 134 3.13±1.261 -3.821 .000
女 142 3.73±1.305
①宮秀麗,劉長城,魏曉娟•青少年期親子關系的基本特征J].青年探索,2008(5):44-46.
②朱素敏.青少年親子關系的研究現狀及教育建議[D].蘇州大學,2011.
(三)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分析 此部分問題主要是為了調查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有效 性情況,在問卷中,此部分題目共五道,為第十四題至第十八題。(問卷詳情見 附錄 A)
1.不同性別、年級及英語水平學生關于有效性的總體差異性檢驗
①性別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探討差異性。根據下表3-23 可以看出,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方 面(P=0.017<0.05)存在顯著差異。具體差異將在有影響的題目處進行詳細分析。
表3-23不同性別高中生在有效性方面的差異性(T檢驗)
類別 N M±SD t值 p值
有效性 性別 男
女 134
142 3.69±0.616
3.86±0.576 -2.401 .017
②年級
采用非參數檢驗可知,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在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 學中的有效性方面存在差別。為了進一步檢驗哪兩個年級產生差別,哪兩個年級 無差別,使用兩獨立樣本Mann-Whitney U進行檢驗,由表3-24的兩兩間比較結 果可知,按a =0.05的水準,高三年級與高一高二年級之間均有差別,即高三年 級學生認為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程度不同于高一高二年級。
表 3-24 不同年級學生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中有效性看法的差異比 較( Mann-Whitney U 分析)
對比組 曼-惠特尼 U 威爾科克森 W Z 漸進顯著性 P值
高一與高二 4288.000 7528.000 -.302 .763 P >0.05
高一與高三 3800.500 7541.500 -2.378 .017 P <0.05
高二與高三 2677.500 6418.500 -2.496 .013 P <0.05
③英語水平
采用非參數檢驗,由表3-25中可知,P=0.000<0.05,可認為被調查的高中生 中,不同英語水平的高中生在“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維度上 存在差異。同時,英語水平的不同對部分研究題目也產生顯著影響,筆者將在有 影響的題目處進行具體分析。
表 3-25 不同英語水平高中生在有效性方面的差異性(非參數檢驗)
有效性
克魯斯卡爾-沃利斯 H(K) 90.565
自由度 3
漸進顯著性 .000
2.高中生的具體有效性情況分析
在此部分對比較有價值的題目進行了主要分析。
關于第十四至第十五題,主要是想了解移動學習設備是否幫助學生更好掌握 學習內容,使他們的學習任務完成更快更好,學習更有效率。從統計結果來看, 非常多學生認為他們對學習內容更理解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
第十六題為“我認為使用了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之后,我的英語成績 得到了提高”,主要是想要從成績角度了解學生的英語能力是否因使用了移動學 習設備而得到提升,畢竟我們都知道,在應試教育制度下,成績可以反映很多深 層次的問題。由下圖 3-7 可知,此題中選擇“非常符合”的學生比例為“14.49%”, 選擇“符合”的學生比例為“43.48%”,這表明,有 57.97%的同學認為移動學習設 備對他們英語成績的提高有促進作用。
圖 3-7 學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后成績提高的比例
此外,根據表 3-26 及答案分類分析可知,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對此問題也 有著不同見解。以 110 分為分水嶺,高于 110 分的學生與低于 110 分的學生的想 法顯著不同,低于 110 分同學更認為使用移動學習設備后,英語成績得到了提高。 這可能是由于,英語成績較差的同學分數提升空間大,通過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 語學習后很容易感受到自己成績的提升,而英語成績較好的同學則不然。
表 3-26 不同英語水平高中生關于移動學習設備有效提高成績的差異性
( Mann-Whitney U 分析)
對比組 曼-惠特尼 U 威爾科克森
W Z 漸進顯著性 P值
90 以下與 90-109 1015.500 1450.500 -.257 .797 P >0.05
90 以下與 110-129 931.000 1366.000 -4.204 .000 P <0.05
90 以下與 130-150 349.500 784.500 -4.563 .000 P <0.05
90-109 與 110-129 2141.000 4769.000 -6.348 .000 P <0.05
90-109 與 130-150 786.500 3414.500 -6.478 .000 P <0.05
110-129 與 130-150 2795.500 9935.500 -1.899 .058 P >0.05
第十七題為“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使我進行預習、寫作業及復習更加高效了”, 此問題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將移動學習設備加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是否會使學生 的學習效率上升。由下圖 3-8 可知,共有 23.91%及 47.76%的學生認為使用了移 動學習設備,他們預習、寫作業及復習更高效了。這表示,移動學習設備對學生 的學習是有促進作用的。
題目: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使我進行預習、寫作業及復習更加高效
了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圖 3-8 學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高效性的比例
同時,通過表 3-27 可知,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使我進行預習、寫作業及 復習更加高效了”這一問題上, 130-150 分英語水平段的同學得分顯著高于其他 三個英語水平段。
表3-27不同英語水平學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高效性的差異(單因素方差分析)
英語水平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的 95%置信區間
下限 上限
90 以下 3.83 1.104 3.41 4.25
90-109 3.13 0.821 2.93 3.32
110-129 4.05 0.687 3.93 4.18
130-150 4.45 0.537 4.30 4.59
總計 3.87 0.886 3.76 3.97
三、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過程性分析
1.常用設備種類
通過圖 3-9 可知,高中生最常用的移動學習設備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而 少部分的學生也會選擇筆記本電腦、電子詞典和電子閱讀器來輔助英語學習。
常用設備種類
100.00% 2Q 7"0厶
圖 3-9 常用設備種類
2.移動學習能力
根據調查顯示,由表 3-28 可知,不同性別的高中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 學習的能力沒有顯著區別,同時由表 3-29 可見調查對象中,72.46%的高中生可 以很輕松的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25%的同學開始不熟練但是經過學 習后也可以熟練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了,而剩下 2.54%需要詢問他人的同學總共為 七位同學,在這七位同學中我們發現有六位同學來自高一年級,根據調查我們發 現,這可能是由于這些同學在初中時并沒有過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來進行英語學習 或輔助英語學習的經歷,導致高中入學后,短時間的接觸并不能使他們熟練掌握 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
表3-28不同性別高中生移動學習能力的差異性(T檢驗)
類別 N M±SD t值 p值
表 3-29 高中生移動學習能力描述性統計表
對你來講,熟練使用 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 語學習是容易的嗎 很輕松 開始不熟練后來熟練 需要詢問他人
比例 72.46% 25% 2.54%
3. 時間投入
對于不同性別學生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對于不同年級及不同英語水平 學生數據進行非參數檢驗后發現,性別及英語水平并不對高中生課下使用移動學 習設備學習英語的時間投入多少產生影響,而年級則產生顯著性差異。由表3-30 及平均值與標準差可知,高三年級學生與高一高二年級學生之間均有差別,高三 年級學生每次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時長顯著短于高一高二年級。
表3-30不同年級學生時間投入的差異比較(Mann-Whitney U分析)
對比組 曼-惠特尼 U 威爾科克森W Z 漸進顯著性 P值
高一與高二 4496.000 10601.000 -.644 .520 P >0.05
高一與高三 3665.500 6905.500 -2.164 .030 P <0.05
高二與高三 2648.500 5888.500 -2.839 .005 P <0.05
4.偏好性 我們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教學中的期望是希望其能夠彌補傳動教育模
式的不足,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踴躍加入互動活動, 讓他們認為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英語課堂更富有參與性①。而為了探索學生真實 內心感受,我們對學生提出了“相對于傳統課堂來講,你認為使用移動學習設備 的英語課堂更活潑、一樣還是更沉悶?”這一問題。
經過對此問題的獨立樣本T檢驗及非參數檢驗后發現,性別及年級并不對學 生“傳統課堂or移動學習設備參與的課堂”的偏好性產生影響,而英語水平的 不同則影響他們的感受。由表 3-31 可知,檢驗的統計量中, X2 值為 10.955,
①黎子達,鄧清華.基于智能移動設備的移動教育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2):107-123.
P=0.012<0.05,故可認為不同英語水平的高中生在對于傳統課堂還是使用移動學 習設備的英語課堂的偏好性上存在顯著差別。再由表3-32可知,隨著分數段的 上漲,高分數段學生偏好性得分顯著高于低分數段學生,這也就是說分數越高的 學生越認為有移動學習設備的課堂比傳統課堂活潑,可參與度大。
表3-31不同英語水平高中生偏好性的差異(非參數檢驗)
偏好性
克魯斯卡爾-沃利斯H (K) 10.955
自由度 3
漸進顯著性
表 3-32 不同英語水平高中生偏好性的差異性(單因素方差分析)
偏好性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的 95%置信區間
下限 上限
90 以下 2.69 0.660 2.44 2.94
90-109 2.67 0.581 2.53 2.8
110-129 2.81 0.397 2.73 2.88
130-150 2.95 0.227 2.89 3.01
總計 2.79 0.469 2.73 2.84
5.學習任務
根據表 3-33 可知,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活動的學校里,英語教 師主要是利用移動學習設備在線上給學生發預習資料、作業并且進行考試。在“其 他”這一選項中,有幾位同學填寫了不同的內容,對學習任務的種類進行了補充, 即是“線上推送聽力”、“發放復習資料”等。
表 3-33 學習任務統計分析
學習任務 比例
線上發放資料進行預習 59.06%
線上發放作業 80.43%
線上進行考試 64.49%
線上英語學習網站推薦 30.80%
其他 2.54%
6.學習效果
通過表 3-34 可知,高中生們普遍認為,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 后,他們能力的提升主要集中于詞匯量、聽力能力、寫作策略這三方面。經過查 證發現,這可能與目前移動學習設備中安裝的軟件及語言類學習特性有關。目前, 我們所熟知的移動學習設備的軟件商城中,英語學習類軟件的功能主要是背單詞 (如扇貝單詞、百詞斬、金山詞霸、有道詞典等)與聽聽力(如扇貝聽力、朗易 思聽、BBC學英語等),學習資源的多樣化使得學生練習的機會增多,那么詞匯 量及聽力能力自然上升。而寫作方面能力的提升主要是因為學生詞匯量升高,對 于英語單詞的運用逐漸豐富,寫作能力自然越來越好。
表 3-34 學習效果統計分析
學習效果 比例
擴大了詞匯量 80.43%
英語聽力能力增強 55.07%
讀課文更流利 32.97%
提升了語法水平 40.94%
學習了更多英語寫作策略 51.08%
了解更多英美國的文化習俗 32.25%
7.優點
通過圖 3-10 可知,高中生們認為在學習英語時有移動學習設備的幫助的優 點是可以豐富學習資料,強化了日常學習效果,同時測驗變得簡單方便也有助于 學生及時反饋與老師及時評價,可以說是優點很多。在此問題的調查當中,有 1.45%的學生也選擇了“其他”這一選項,他們補充了在英語學習時使用移動學 習設備的以下細節處的優點:有了電子設備,錯題更容易整理;上課時板書可以 拍照記錄,不再需要記筆記,方便專注聽講。
優點
圖 3-10 優點
8.問題
雖然移動學習設備在輔助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時有很多的優點,但是它也產生 了一些問題,使高中生們覺得困擾。由下圖 3-11 可知,有超過 50%的學生認為 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對他們的視力造成了影響,也有近 50%的同學認 為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時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也有 30%的同學認 為他們花費了更多的錢財。而在“其他”選項當中,我們發現,有 7 名同學認為 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并沒有對他們造成什么問題;有 3 名同學認為在課上使用移 動學習設備容易分心,在聽英語課時可以看其他的課程,會影響英語課程的學習; 有 1 名同學被設備碎片劃傷過手指。
問題
圖 3-11 問題
9.不足
通過圖 3-12 可知,大部分的學生認為目前的移動學習設備還是不夠完善的, 它們攜帶并不是很方便,電池容量小,屏幕看著不舒服,而且有的設備對學生來 講有些貴,在學習英語時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需要投入更多錢。極小部分學生在 “其他”選項中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其中 70%的同學認為目前的移動學習設備內 存太小,其他同學則紛紛認為移動學習設備中可用的英語學習類軟件種類較單一, 使用軟件時需要連接網絡,詞匯類 APP 詞匯量太小且句段不夠全面。
不足
圖 3-12 不足
第六節 訪談結果分析
一、學生訪談結果分析
本訪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彌補結構性問卷的不足,且為了進一步了解移動學 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訪談從移動學習設備在課堂中的具體使用情 況、移動學習設備在課下的具體使用情況、移動學習設備在輔助學生學習時產生 的困難及局限、將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改進建議等方面展開。(訪談 提綱見附錄B)。
根據學生訪談記錄進行整理,現對一些有價值的內容進行闡述。
根據問題二“在你的班級,英語課上主要使用什么移動學習設備?主要是老 師使用還是學生使用?”,為的是了解移動學習設備在課堂上的使用模式。對此 問題,高一年級的學生b1表示“我們班級是學生使用iPad,老師拿筆記本電腦進 行教課。 ”,高三年級的學生 B3 則表示“我們班級是看自己意愿,有的同學為了 上課記筆記方便,會帶筆記本或者 iPad。 ”。這可以看出,不同班級關于移動學 習設備在課堂上的使用模式并不一致,具體需要遵循教師的授課方式來進行。
根據問題四“此設備具體是如何輔助老師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是為 了以學生角度深入了解設備在課堂上的使用過程。對于此問題,不同的學生表述 并不一致。學生 b1 表示:“我們通過互動課堂 APP 上課。在上課之前,老師會 把他自己做的 PPT 和微課之類的導學案通過這個軟件傳給我們。我們預習,再 做題,之后通過平板拍照上傳給她。然后上課時候老師可以選擇同學來回答問題。 有時候老師還會發題目到我們的平板上,我們就當場作答而學生B2則提出:
“我們老師課上要求帶的時候,主要是為了進行專題研究,每個組有自己的課題, 查對應的論文。比如舉個例子,最近我們作業是需要3 人小組合作交一個論文一 個 PPT 題目可以自選,一般是疑問句形式,有點類似英語小論文,老師會根據 交上去的東西進行修改。”
問題五、問題六及問題七“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上英語課之后,是否對你學 習英語產生了積極影響?”、“如果有積極影響,你覺得主要影響哪方面?”、“課 下你最常用什么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具體是在哪些方面?如何進行?” 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是否真的 會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具體影響方向為哪些。對于這兩個問題,很多的同學都 有自己的看法。共性看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個性化學習方面。B1同學表示:“我初中時候課程緊,如果只聽課不
記筆記,下課就會忘記,也沒法復習;如果一直埋頭記筆記不認真聽,那課下復 習就會問題很多。我上高中之后學校讓帶iPad,我就可以直接把老師板書拍照, 我只負責聽課就行。”這說明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實現了學生無時不刻學習的需 求。而 b1 同學也表示:“我有一次還在小紅書上搜到了高中常見英語動詞的全部 短句梳理 我聽力部分聽文章那塊也比較差,但是老師不會經常在課上對我 們進行專項訓練,那我就自己去找聽力資料多聽多練。”,這說明使用了移動學習 設備后,學生所獲得的適合他們的學習資源遠遠超出了課堂上教師所給予的,可 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其二,合作學習方面。B2同學表示:“老師布置3人小組合作交一個英語論 文,需要查很多英文資料,為了防止有人偷懶不做任務,我們就自己設計了電子 工作表單,每個人寫自己的任務進度,互相監督,然后再合并全部的內容,就可 以完成論文。在查資料和寫自己部分任務的過程中可以提升詞匯量,提升閱讀能 力。”,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學會合作,學會分配任務。
其三,學習效率提升方面。學習效率指是學生學習快慢的外部表現。幾個同 學都共同表示,在課上,對于教師提出的英語單詞問題,只要發布在教學軟件中, 全部同學都擁有作答的機會,并且花費的時間少;在課下,移動學習設備上的各 種應用軟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習慣,如小番茄-任務清單App可以幫學 生進行專注時間統計,根據安排的時間提醒學生該進行哪項任務,養成專注習慣, 提升效率,告別拖延癥。
其四,學習參與度提高方面。訪談中,學生bl透露:“我們的英語課給了更 多展示自己想法的機會,比如老師會給我們課前推送資料,讓我們根據資料編閱 讀理解題,老師會綜合我們編的題,選擇幾道在課上考察,大家都會很認真聽, 因為想知道自己的題有沒有被選中;還有一些針對當天課文的感想,我們可以評 論或者郵件給老師,老師都會給我們回復,這其實很鍛煉英文寫作能力。”這表 示,移動學習設備的加入,讓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提高了。
問題九“你覺得與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相比,有移動學習設備參與的英語教 學模式的優點在哪?”,主要是對問卷中第22題進行了補充詢問,為的是了解學 生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偏好性,同時也是為了了解 移動學習設備為教師及學生在技術方面提供了哪些支持。對此問題,同學們有很 多看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知識數據儲存更方便。b3同學表示:“我會拿Notability這個軟件記 英文筆記用,很規整;也會用 Onenote 把重點題錯題拍照分類整理,就不用我自 己抄題了。”,b2同學表示:“Anyview閱讀的書簽和筆記功能也特別適合給英語 閱讀文章劃重點。”
其二,資源獲取更便捷。b1表示:“有時候我會自己上網找資源做聽力題。, B2同學表示:“……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自主調節學習節奏,對學生來說有很多 選擇資源,而不是局限在課堂老師提供的東西中,而且相對有趣一些。,
問題十為“從你的體驗來看,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有哪些局限或 弊端?”。此題目主要是想了解,作為使用者,學生覺得移動學習設備對他們的 英語學習產生了哪些不便,讓他們有了哪些困擾。以學生視角來看,主要包含以 下五個方面問題,這也是對問卷中“問題”及“不足”部分的補充說明。
其一,是互動性問題。有學生B3表示:“可能是因為我高三了吧,我覺得課 堂上不需要很強的互動性,這時候主要就是復習過往知識,刷題,有電子設備反 而麻煩。 ”。
其二,是注意力不集中問題。b2同學表示:“比起紙質書籍來說沒有那么容 易專注,有時候找資料找著找著就干別的去了。,。
其三,是影響視力問題。b1同學也表示:“別的不說,主要是總用電子設備 太影響視力了,眼睛每天都很難受。”。
其四,是金額昂貴問題。學生b3 稱: “學校會在高一開學時統一收費400元”, 學生B1也提出,“大家都帶iPad記筆記拍板書拍錯題,久而久之老師講課就會 變快,如果自己不帶會跟不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速度。”
其五,是軟件研發問題。b1同學指出,“沒有專業的學術類搜索引擎是非常 不好的,不希望以后再搜硫酸銅化學式結果出來的是硫酸銅多少錢一斤這種答 案。”
二、教師訪談結果分析
因為學生視角的問卷及訪談主要還是圍繞學生英語學習方面展開來談的,不 能夠全面的看出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起到的具體作用,所以,筆者對 教師進行了訪談,為的是從不同視角來了解移動學習設備在課堂、課下的具體使 用情況、了解移動學習設備在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工作時產生的困難及局限、了解 將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改進建議。
問題二“您了解移動學習設備嗎?剛接觸移動學習設備并將其應用于英語教 學時的心態是怎樣的?”主要是想了解教師對于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及態度。
首先,教師們對于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都是很全面的,每位被訪談者都可以 說出幾種他們比較熟悉且日常經常使用的移動學習設備,如手機、ipad、筆記本 電腦甚至是網易有道詞典筆等,教師們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為了解新興技術。
其次,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是否適合高中課堂中使用,大部分教師給出了贊同 性意見,但也有個別老教師對移動學習設備還是抱有消極態度,認為移動學習設 備在課堂中使用有些麻煩,他們還是更適應傳統教學方式,所以自己的課堂中盡 量不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而在課下,經訪談后分析發現,無論是年輕教師還是年 齡稍大的教師對于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課下教學工作都有一些抵觸情緒。不僅 是因為他們需要根據課上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制作微課, Flash 動畫, 預習學案,在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也是因為課下 QQ 群、微信群的使用 使教師們延長了工作時間,壓縮了個人空間。正如教師A2所說:“我需要花很 長時間進行備課,包括做導學課PPT,詞匯總結圖,閱讀思維導圖,找適合不同 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資料...我在做這些的同時,還需要通過不同的社交軟件與家 長溝通孩子們的情況,回答孩子們學習時出現的問題。”
問題三比較全面,是詢問教師課堂中主要是教師還是學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 具體情況如何。與對學生訪談時相同,部分教師表示是學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 部分教師表示教師學生都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來登陸智慧課堂平臺。那么,綜合問 卷及學生訪談教師訪談來看,目前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主要有 以下兩種模式,即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與 BYOD 模式。
問題四及第五題主要目的是想了解移動學習設備進入英語課堂后,給教學帶 來的優點及效用。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感受。其共性部分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針對性教學。大量實踐證明,針對性教學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反之 來講則會制約學生的發展。正如A1教師所說:“上課我講完從文本敘述、語料 改寫到邏輯聯結的作文學習方法,然后晚自習時間孩子們根據我教的內容寫好作 文后拍照上傳到班級學習群里,那么每個孩子關于內容的掌握情況我就很清楚知 道了,然后可以給他們進行批改,這樣不浪費時間,還有利于他們成績提升。”
其二,知識的具體化構建。英語中,有許多單詞短語是非常抽象的,為了解 決這一問題,教師a2提出運用Flash解決學生區分put短語的問題,教師A1也 提到的百詞斬APP將英語單詞情境化的問題。
教師a2: “舉個例子,put相關的短語有很多,許多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記 住,為了方便學生學習這些短語,我們課研組會制作Flash動畫,比如:put into 就是箭頭穿入正方體,學生就會記住put into意思是使進入;put on就是箭頭放 在正方體上,學生就會知道 put on 是把...放在...上。”
教師A1: “我們會參考百詞斬APP中展示的單詞動畫,在每堂課最后以單 詞練一練的形式展現,使學生理解更深刻,記單詞記的更熟。”
其三,教學方式改變。通過訪談,教師們表示,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不僅推 進了聽說模塊教學,也讓學生更明確閱讀理解中的主線問題。
關于移動學習設備加入后,聽說部分的轉變,教師A3表示:“我們現在推 送聽力題非常方便,網上聽力題資源很豐富,不再像以前一樣,學生都需要背聽 力書和光盤,又沉又麻煩。而且平臺上學生做題的正確率都會有分析,這對我們 進行教學有很大好處,根據正確率進行講題比全部都講有效率多了。現在高三很 多學生甚至會主動來找我要聽力題,而且有的軟件還可以倍速播放, 1.5 倍都聽 得懂,當然就不怕考場上的1倍速,就更鍛煉學生能力了。,教師A2表示:“讀 課文背課文變得比以前好監督了,以前我都是讓學生給家長讀,然后家長在課文 邊上簽字,第二天上課有時間就抽查一兩個同學,沒時間就不抽查。這就讓非常 多的學生存在僥幸心理,就自己讀讀然后模仿家長簽個字就算了。這樣的方式讓 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單詞的正確發音,學的就是啞巴英語。但是現在就很好,每 個人都得讀,家長傳到群里,我可以隨時檢查朗讀情況,誰也別想敷衍了事。” 而有了移動學習設備加入,英語閱讀理解部分也變得不一樣了。教師A2表 示:“思維導圖是很好的軟件,很便捷,能讓學生看得明白”,教師a3表示:“講 英語課文時,學生會使用思維導圖來做課堂筆記,這比起以前學生們邊聽講邊在 本上記快多了。而且也更方便學生梳理思路,記住課文要點,非常實用。,教師 a1 表示::我在講解閱讀時會用到思維導圖,由主線及關鍵詞引導到故事人物關 系,可以使學生對文本脈絡了解更清晰,在閱讀中能突出重點內容。”
其四,教師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提升。a1老師表示:“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好, 我們老師真的是精思細研,開啟了很多以前沒有過的教學活動內容,角色扮演、 英語辯論、小組比賽等等。”
其五,溝通互動增多。在教學關系當中,互動與溝通是很重要的內容。 教師們表示,課堂互動增多了。以前,傳統課堂上選用的是以教師為主導的 授課方式,教師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學生機械的收取知識。但在移動學習設備存 在的課堂里,卻可以切實地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比如:教師不僅可以在平臺 上發布詞匯題令學生通過小組比賽的方式進行回答,而且可以讓英語作文寫的較 好的同學將自己的設備投屏到電子大屏幕上,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他的寫作方法。 這樣一來,移動學習設備作為課堂上的隱形互動工具,不僅增強了師生及生生之 間的互動,而且也讓學生注意力更集中,學習效果更好。
也有教師表示,移動學習設備不僅可以加強課堂上的互動,在課堂之外,它 的作用也很大,主要體現在師生的交流更便捷方面。傳統教學中只注重課上講述, 卻忽略課后溝通,但事實上,對于高中生學習的連貫性及緊迫性來講,課堂和課 外是相連接的,加強師生課下的交流非常重要。就如 a3 老師所說: “移動學習設 備的存在突破了時間和場所的限制,方便了師生課下交流,使學生有疑問可以通 過社交軟件及時詢問,老師也可以及時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講解。”, a3 老師表示: :我們班是有個英語學習群的,周末或是假期時候,關于作業或是知識點,孩子 們有問題就會在群里@我進行詢問,然后我看見了就回復他們,這樣效率很高。”
而且,移動教學設備對家校溝通方面也有很大的效用。家長們可以通過微信 或 QQ 與老師隨時溝通學生學習情況,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些社交軟件通知家長學 校最新的工作安排及需要家長進行監督的學習任務。
可以說,在課下,移動學習設備的作用非常大,它提高了教學效率,減小了 溝通成本。
問題八為“從您的體驗來看,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教學工作有哪些問 題?”,此題從移動學習設備的局限性出發,落點于了解目前移動學習設備還有 哪些改進方向。針對這一問題,許多教師表示學校的網絡環境極大地影響了他們 使用移動學習設備。有教師稱,在為學生下載學習資源時會緩慢甚至連接失敗; 也有教師稱,在查詢所需資料或將習題答案上傳平臺時會不流暢,產生卡頓,而 且在食堂、走廊等地會產生沒信號的情況。
三、家長訪談結果分析
對家長的訪談主要是想從家長視角了解他們對于移動學習設備的態度,補充 學生視角及教師視角得到結論的不足。
對于問題一“請問您對于英語課堂上使用移動學習設備是什么態度呢?”,由 訪談結果發現,家長對于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態度并不一致。 C1 家長表示:“我們家是男生,平時就很喜歡打游戲,平時我家電腦都不開的, 要是用移動設備的話,我就比較擔心他學著學著就玩上了。” c2家長表示:“我 覺得不靠譜,原來的就挺好,以前的學生不都是那么過來的嘛。”,甚至有家長隱 約的提出了設備過于昂貴的問題。
而對于問題三“您會與教師通過建立線上群聊的方式進行交流嗎?”,很多家 長都表示他們作為經常需要使用電子設備進行工作和生活的成年人,對于使用移 動學習設備沒有很大的問題,會經常與教師進行線上交流,以了解自己孩子的英 語學習現狀。這一結果也正貼合了問卷中 13題結論,讓我們明確,大部分家長 會選擇與孩子英語教師進行線上交流。有家長表示: “因為我也不太懂高中英語 知識,所以會經常問問老師孩子哪方面比較薄弱,是聽力部分還是閱讀還是作文。 然后會根據與老師的溝通結果去給孩子安排相對應的網課或學習資料。 ”
第四章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調查總結
第一節 學習者層面
一、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及態度
隨著如今生活節奏加快、移動設備加速普及,新世紀的學生們對于移動學習 設備有著非常好的認知,被調查學生中有 89.5%了解什么是移動學習設備,其中 非常了解者達到 40.6%。
而對于將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態度方面,通過調查結果的總結, 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是比較認可這種教學方式的,態度比較積極,很多學生表達 了移動學習設備是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的想法。但不同年級及英語水 平的學生有著細微的差別。
首先,不同年級的學生觀點不是特別相同,高三學生沒有高一高二年級的學 生那么認可這種教學方式的革新。其次,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對于移動學習設備 應用于英語教學的總體態度不是很一致,他們主要是對在課下是否需要使用移動 學習設備來輔助英語學習這一問題有著不同見解。高分數段學生的看法不同于其 他英語水平學生,這來源于他們給自己安排更多的學習任務,有更多的學習規劃 需要通過移動學習設備進行。
二、高中生對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情況
(一)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模式 通過對問卷及訪談內容的綜合整理,可以發現目前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 課堂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兩種模式:第一種,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即是在課堂中 使用智慧課堂教學平臺、互動課堂教學平臺等網絡教學平臺,連通學生手中的平 板電腦與英語教師手中的平板電腦,并將平板電腦中內容投射到電子顯示屏當中, 改傳統教學模式為先學后教模式,提高課堂效率,實現英語學科教學與技術的深 層次融合。第二種,BYOD模式。即是學生自己攜帶移動學習設備進入英語課堂, 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他們進行英語課堂上的項目討論、重難點總結等工作,以 BYOD 的方式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利用數字化信息技術 來撬動學校教育轉型。
(二) 高中生常用移動學習設備種類
根據調查顯示,高中生最常用的移動學習設備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少部 分的學生也會選擇筆記本電腦、電子詞典和電子閱讀器。而在課上學生們最常用 的移動學習設備則是平板電腦,原因有以下幾種:學校規定,便于攜帶,功能較 全;在課下學生們最常用的則是手機、平板電腦,少數學生也會使用筆記本電腦, 電子詞典和電子閱讀器來輔助進行英語學習。
(三) 高中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能力
移動學習設備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離不開學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能力,了 解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方法是學生掌握更多學習資源、獲得更多知識信息的必須 條件。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高中生可以很輕松的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 英語學習,但仍有小部分的同學對于如何使用移動學習設備不夠熟練。這證明高 中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能力還需提高,才能更好的跟上時代的步調。
(四) 高中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時間投入
根據調查發現,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教學的高中,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基 本保持一直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狀態。
在課下,大部分高中生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學習英語的時間在30分鐘 內或一個小時內,并且高三年級學生每次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時長 顯著短于高一高二年級。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大部分高中生 在初中時期進行的都是傳統學習方式,他們并沒有接受過“將移動學習設備引入 學習”這樣的教育,習慣的養成使他們很少利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第 二,家長對于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不足使他們對孩子進行了嚴格的監督,控制了 高中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時長;第三,高三學生日常英語學習主 要以英語分塊訓練題為主,較高一高二學生減少了通過移動學習設備做課題找資 料或小組合作的部分時間。
(五) 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的學習任務
學生的學習任務與教師的教學任務糅合在一起不可分割。在使用移動學習設 備進行英語教學活動的學校里,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之余,也會給自己安 排一些額外的內容,如聽線上網課輔助較弱的語法部分,打卡英語學習軟件中的 每日一練任務增強英語閱讀能力等。
三、高中生利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效用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使用移動學習設備對學生是十分有效 的。同學們也認為將移動學習設備運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優點很多。
經過問卷及訪談結果的共同分析,我們提取了學生闡述結論中的共性與差異 性,分別進行了總結。
(一)學生利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共性效用
將許多學生都闡述的移動學習設備所帶來的零散的有效性及優點總結為高 中英語學習的效用,它指的是移動學習設備的功能對學生的學所產生的促進性作 用,具體可見表 4-1。
表 4-1 高中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效用
效用 描述
學生發展 1 )個性化學習
2)合作學習
3)學習效率提高
4)學習參與度提高
1.個性化學習
個性化學習,指的是以學習者個性差異為基礎,針對其個性特征和潛在發展 能力,采取恰當方式,以促進學習者個性發展為目標的學習范式①。每一位學生 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的先前知識差異,學習動機差異,能力傾向 差異,學習風格差異及男女差異等。但在傳統班級授課制的情況下,由于時間空 間的局限性與一些差異的復雜性,致使教師很難將每個學生都照顧到,也很難關 注到學生的不同的需求,學生個性化發展很難實現。
而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的教學情況下,移動學習設備為學生創設了隨處可見 的學習環境,可視化的學習工具,合適的學習資源,實現了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個 性化學習,關注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實現了學生無時不刻學習的需求。傳統教學過于 依賴課堂上老師的講授,中間下課的 10 分鐘并不足以讓學生進行知識鞏固,很 多學生上了一天課后就忘記了課上老師講述的內容。這就造成了學生知識掌握不 牢靠,教學結果產生疏漏。而移動學習設備的出現緩解了這種情況,學生可以在 課上“邊聽邊拍邊錄”,實現課下也能完美回顧知識的愿景。
第二,移動學習設備中的可視化工具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薄弱點,并根據不 同學生的問題做個性化修正。在過去傳統課堂中的測試,教師只能通過收上來再 批改的方式進行,這樣不但效率低,而且下節課再重新講授時,學生已經忘記了
①鄭云翔.新建構主義視角下大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探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5(4):48 -58.
當時的做題思路。而移動學習設備的出現,使得教師可以利用移動學習設備中的 教學平臺上的課堂測驗功能對學生的理解情況進行當堂測驗當堂數據解析,實時 快速的將學生的答題情況通過樹狀圖的形式直觀展現,這樣教師就可以明確每個 學生的問題,并進行個性化修正。而在課下,學生可以自行選擇 Mindmanager、 魚骨圖、PMI表格等工具,使其學習路徑清晰化。
第三,使用了移動學習設備后,學生所獲得的適合他們的學習資源遠遠超出 了課堂上教師所給予的。目前,各種數字教育資源十分豐富,內容涵蓋各個領域, 學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查詢搜索即可獲得。這些資源通過圖片、文字、聲音、 影像、動畫等不同媒體形式存在著,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強大支撐和保障。
2.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含義很廣,不同國家教育情況、教學需求不同,對合作學習的理 解也不一樣。合作學習的代表人物戈斯基(Goschi)認為:“合作學習從本質上 來說是一種教學形式,它要求學生在一些兩到六人組成的小組中從事與學習有關 的活動,一起完成老師所分派的學習任務。①”
合作學習能使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進一步增強學習能力,也可以有效的提高 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鍛煉溝通協作 能力,是培養適合未來社會的人才的非常好的教育方式。通過訪談我們發現,當 移動學習設備與合作學習的課堂相結合時,學生發現及解決問題的行為模式會轉 被動盲目為主動自發。
3.學習效率提高
學習效率指是學生學習快慢的外部表現。學習效率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能力 發展產生影響,也對學業成績產生影響,學習效率的提升是每個學生尋求的目標, 同樣也是教師及家長的宿愿。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教學中,豐富的信息化學習 資源、便捷智能化的資料查詢方式、可視化的工具都可以加速學生學習效率的提 升。一方面,在課堂,對于教師提出的英語單詞問題,只要發布在教學軟件中, 全部同學都擁有作答的機會,并且花費的時間少;另一方面,在課下,移動學習 設備上的各種應用軟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習慣,提升效率,告別拖延癥。
4.學習參與度提高
早前的文獻將“學習參與度”一詞界定為學生關注并完成一定學習任務的學 習參與行為表現②。 Skinner&Belmont 則認為學習參與度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 現出的持續的參與性行為,還包括參與過程中產生的正向情感,如熱情、興趣等。 而簡單來講,我們可以把學習參與度看作是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在參與學習
①RE斯萊文,王坦.合作學習的研究:國際展望J].山東教育科研,1994(1):75-79.
②Fisher C W.Teaching behaviors,academic learning time,and student achievement:An overv iew[J].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1981(1):2-15.
活動的過程中積極的行為、情感及態度等相關表現,包括但不限于學生在投入學 習活動時所花費的時間及精力,在理解學習內容時努力的態度,在解決問題時執 著的精神,在與教師同學交流探討時所分享與聆聽觀點的認真等一切學習參與行 為。
王文苑在平板教學班級與傳統教學班級的對比實驗中發現,平板教學班級的 學生學習參與度遠高于傳統教學班級。而我們在問卷及訪談調查中也可以發現, 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問卷調查顯示,大部 分學生認為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英語課堂活潑程度與可參與度大于傳統課堂,他 們更喜歡新型的教學方式。而訪談調查也顯示,教師們會要求學生針對學習資料 提出問題,以吸引其他學生加入問題討論,這不僅幫助了問題解決,也活躍了學 生學習積極性。
在以教為輔助,學為中心的教育新時代,真正的學習應該是學生自發參與的, 只有處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才能真正做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喜愛上 學習。
(二)學生利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差異性效用 學生們關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優點和效用并不是完全一 致的,不同性別、年級和英語水平的學生會在對同一進行問題解讀時表達不同的 看法。這就是學生利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的差異性效用。
其一,年級的差異影響效用。問卷分析可知,高三年級學生認為移動學習設 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程度不同于高一高二年級,結合訪談來看,這是由于 高三學生認為移動學習設備會影響他們找尋自己記錄知識點的儲存地,而且他們 認為高三主要以做題為主,移動學習設備的互動性對于他們是多余的。
其二,英語水平的差異影響效用。首先,問卷分析可知,低于 110分同學相 比于高分同學來講,更認為使用移動學習設備后英語成績得到了提高。這是由于 英語成績較差的同學分數提升空間大,通過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學習后很容易 感受到自己成績的提升,而英語成績較好的同學則不然。其次,問卷分析可知, 130-150 分數段學生相比于其他三個分數段的學生更認為自己使用了移動學習設 備后,預習、作業及復習更高效。為了明確此問題的具體原因,查閱相關資料。 我們發現,學習投入度與學習成績呈顯著相關,并且具有正向預測作用①。即學 生的成績越好,個體的學習投入水平越強;同時個體在學習上越集中注意力越投 入行為,其學習成績也會越好,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②。這也就是說,130-150
①廣春嬌,李春,楊昌霞.高中英語學習投入與英語學習成績的相關性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 學報,2019(12):191.
②劉會超.高中生成就動機、學習投入與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D].河北大學,2017.
分數段學生相比于其他三個分數段的學生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預習、作業及 復習時能更集中注意力,更專注。
第二節 學校層面
一、教師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及態度
無論是年輕教齡短的老師,還是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對于移動學習設備都 非常了解,有著較強的認知。教師們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為了解新興技術。
而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是否適合高中英語課堂中使用,教師們的態度是不同的。 大部分教師給出了贊同性意見,他們認為,教育技術進入課堂是目前的趨勢,它 改變了教學模式,使教學更便捷。但也有個別老教師對移動學習設備還是抱有消 極態度,認為移動學習設備在課堂中使用有些麻煩,他們還是更適應傳統教學方 式,所以自己的課堂中盡量不使用移動學習設備。
而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是否適合課下教學工作使用,經訪談后總結發現,無論 是年輕教師還是年齡稍大的教師對于使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課下教學工作都有 一些抵觸情緒。因為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延長了他們的工 作時間,壓縮了個人空間。
二、教師對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情況
(一)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常用移動學習設備種類
教師在課上最常使用的移動學習設備是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而課下則主 要使用筆記本電腦輔助教學工作。
(三) 教師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能力
教師作為經常需要使用電子設備進行工作和生活的成年人,對于使用移動學 習設備沒有很大的問題,特別是他們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前會接受 不定期的培訓,這就更加增強了教師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能力。
(四) 教師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的時間投入 根據調查發現,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教學的高中,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基
本保持一直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狀態。
教師在課下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教學工作的時間也比較長,他們的工作包 含多種方面。備課、找英語學習資料、與家長溝通、線上回答學生學習時產生的 問題等。
(五)教師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的教學任務
教師的教學任務與學生的學習任務糅合在一起不可分割。在使用移動學習設 備進行英語教學活動的學校里,教師主要是利用移動學習設備對學生布置預習資 料、安排作業任務、布置復習任務、發布線上考試任務,學生則根據教師的安排 完成他們的學習任務。
三、教師利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的效用
經過訪談結果的分析,我們發現移動學習設備為教師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好 處,也使教師工作更有效,我們可以將移動學習設備所帶來的這些零散的有效性 及優點總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效用。它指的是移動學習設備的功能對教師的教產 生的促進性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具體描述如表 4-2所示。
表 4-2 教師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教學的效用
效用 描述
教師教學 1)針對性教學
2)知識構建:抽象語句具體化、情境化
3)教學方式改變
4)提高教師創新能力
通過問卷與訪談的總體分析可知,針對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是否 有效、是否有優點,教師們總體評價是:移動學習設備進入英語課堂后使教學具 有了針對性,使抽象語句具體化情境化,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即方便聽說模塊 推進,令英語閱讀理解中主線問題更明確),也使教師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一)進行針對性教學 針對性教學指的是教師對所要教授的知識特點進行準確把握,對學生的學習 情況的準確估量與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精準把握學生需求,了解他們通過自主學 習后能學會什么,不能學會什么,并對學生目前通過自主學習無法掌握的知識進 行有針對性的、有區別的指導和教學①。大量實踐證明,針對性教學能提高教學 的有效性,反之來講則會制約學生的發展②。
本研究中,在移動學習設備深入英語教學這一前提下的針對性教學指向以下 兩個層面的內容,其一是對整個學生群體來講,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們共性層面上 的問題。教師在講授每一節課前,都會通過移動學習設備對全班學生推送預習資
①周周.課例研究:閱讀教學的針對性[D].上海師范大學,2013.
②姜沛雯.基于教師視角的小學自帶設備(BYOD)對教與學的效用與局限研究[D].江南大學,2 019. 料及習題,學生們對資料進行學習后,教師可以很明確的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整 體情況,有哪些知識是學生們共同的盲點,有哪些知識是全班同學的難題,并進 行集中講解,可以說,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其二則是對不同學生個體來講,教師能夠對每個學生區別于他人的問題點做 針對性講解。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傳統教學方式中不加區分, 整齊劃一的講解步調會使學生們出現“會的學生無新知識可學,不會的學生無法 學透”的情況出現。而目前將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教學后,教師可以很方便的了 解學生們之間不同的問題,教師可以在課上講解學生們都需要學習的共性問題, 并利用晚自習時間對不同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掃除殘留知識障礙。這樣一來,既 不浪費課堂中的寶貴時間,也不耽誤學生學習沒有掌握的知識。
(二) 知識構建:抽象語句具體化、情境化
英語中,有許多單詞短語是非常抽象的,高中生如果單憑死記硬背會很容易 遺忘,幫助高中生實現抽象語句具體化對于教師來講至關重要。而在有移動學習 設備支持的課堂里,這個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目前,設備中的許多軟件都 能很好的幫助教師講解英語詞匯與短句的具體概念,將概念情境化。
(三) 教學方式改變:推進聽說模塊教學,明確閱讀理解中主線問題 根據問卷及訪談的調查總結,很多老師提到聽說模塊是高中英語的重點部分,
也是難點部分。
聽是第一步,它占有著高考英語全國卷150分中的30分,說是關鍵一步, 它是學好英語的保障。語言類的學習脫離了聽與說就很難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①。 在傳統的教學中,對于聽說部分的教學一直是教師們教學工作的難點之一。由于 課堂時間的有限性,教師只能縮短聽力練習的時間,并將朗讀、背誦課文留做作 業。但事實上,這樣的方式并不能使教師們完全了解學生對于聽力內容的掌握以 及對課文中新詞匯讀音的掌握情況。在這樣一次次循環往復的過程中,自主性強 的學生會收獲更多,成績逐步上升,自主性差的學生則會變得越來越不積極。但 在移動學習設備進入課堂的情境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對于聽力部分的練 習,可以推送更多的聽力題給學生,并且能通過教學平臺觀測學生的做題情況, 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式了解學生對于聽力題目掌握情況,明確學生知識薄弱點; 對于朗讀部分的練習,學生可以通過將朗讀錄音上傳至平臺的方式或將朗讀錄音 發送至 QQ 群微信群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反饋,使教師可以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發 音,提高學習效率。
而英語閱讀理解部分則一直是許多學生的“硬傷”。教師想要實現學生閱讀
①薛玲.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聽說課教學實踐探究一以一節高考聽說復習課為例J]. 遼寧教育,2019(9):89-91.
能力的提高,就必須設計出以主線問題為導向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傳統方式中, 對于閱讀中的主線問題,教師們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在黑板上直接書寫,讀到哪里 講到哪里,不僅需要考慮黑板的空間大小問題,教師還費時又費力。而在移動學 習設備進入課堂之后,根據設備自身的優勢性,教師可以利用 Xmind 等思維導 圖APP,將文中主旨句設為中心點,再引導學生將段落大意進行導圖中分枝部分 的歸納總結,十分簡單明了。
(四)提高教師創新能力
所謂教師的創新能力, 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創造出新方法新手段,以激發學生 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喜歡上學習①。創新型教師具有自我塑造效應,同時也會對 受教育者產生正向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極速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移動學習設備的 應用與教學的結合使得教師們接觸了許多新鮮的事物,擴寬了視野,并使他們的 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師們開啟了很多以前沒有過的教學活動內容,角色扮演、 英語辯論、小組比賽等等。
第三節 家庭層面
一、家長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及態度
由訪談結果發現,家長對于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態度并不 一致。首先,個別家長視移動學習設備為毒蛇猛獸,他們認為在使用移動設備時, 學生會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狀態;其次,有些家長認為維持傳統教學方式就 很好,他們不愿意接受教育革新。
二、家長對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情況
家長作為經常使用電子設備進行工作的成年人,對于使用移動學習設備沒有 很大的問題。經由訪談發現,家長平時最常使用的移動學習設備是手機,他們通 過手機與教師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家長利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導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
①鄒云杰.淺析專業教師的創新能力提升策略J].人才資源開發,2016(6):90.
家長利用移動學習設備輔助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他們與教師的 線上溝通。
首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一定參與性的家長主要是使用手機與學校方面進 行溝通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溝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更了解學生學習狀態, 了解學生英語學習薄弱項,從而更好的為學生購入教輔資料,及安排補習班進行 “充電”。
第四節 社會層面
一、移動學習設備的研發情況
由調查結果可知,目前移動學習設備的種類是豐富多樣的,包含手機、平板 電腦、筆記本電腦、電子書包、翻譯筆等等。基本能夠滿足學生及教師的日常英 語學習及英語教學工作需要。
但是,種類的繁多并不代表著品質的合格。根據對相關文獻的研究和對學生 教師的問卷及訪談情況可以看出,移動學習設備的硬件開發是有待加強的。許多 學生表示在上課時對黑板板書進行拍照的圖片非常模糊,而且電池容量不足,內 存太小等等。而教師們也表示,找資料的平臺和做 flash 的平臺和線上交流平臺 不屬于一個設備,需要教師自己整合在一起,這不僅造成了教師時間的浪費,也 消磨了他們對于在教學中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積極性。
二、移動學習設備中高中英語學習軟件的開發情況
通過整理教師訪談及學生訪談,我們發現師生進行英語教學與學習的軟件主 要分為三種:英語學習軟件、社交軟件、日常管理軟件。許多學生提及,前兩種 是他們在日常英語學習中主要使用的軟件,其中英語學習軟件種類繁多,可以分 為英語詞典、英語語法學習及英語聽力學習三類。而社交軟件則主要是為師生及 生生課內課外交流提供便利。
而關于英語學習軟件中的移動課程,也是學生及家長關注的重點。目前來看, 移動課程種類豐富,有多種時長及不同側重的課程供學生及家長選擇,從高一至 高三年級,從直播課程到錄播課程,學測結合,實時輸出學習報告,使得學生課 后鞏固知識的好選擇。但是,選擇的多樣帶來的是課程質量的好壞參半情況,移 動學習設備中的英語移動課程缺少權威性,也缺少比較系統的內容整合。
?“1 中國聯通 4G 20:14 ©■ 73%X> G
<教育 教肓
排行榜
圖 4-1 移動學習設備中高中英語軟件的相關截圖
矗酈盲方在線中4、學 首頁選課中心學習中心容戶端下載
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二咼二
科目 全部 數學 語文 物理 化學
學期 秋季
時間 金里■三期 四期
時段 匹或:lb上午 下午 晚上
更多 課程類型 v 敎材版專 : V
初三升高一英語暑假精品班【全國 14:00-16:00 (每40分鐘休息)
剛王說 ①輔導老師 版】(三期) 08月040-08月11日
3徐靜宜 膿心伴學
圖 4-2 高中英語移動課程相關截圖
三、移動學習設備對高中英語教學的技術性促進作用
雖然,移動學習設備的硬件及軟件研發力度還有待加強,但是目前來講,移 動學習設備還是為教師及學生分別帶來了很多便利,對他們的英語學習及英語教 學工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調查結果分析,我們可以將教師及學生共同提及 的技術優點統稱為技術效用。
技術效用主要包括數據儲存、互動溝通、資源獲取這三項。具體描述如表 4-3 所示。
表 4-3 移動學習設備對高中英語教學的技術性促進作用
技術效用 描述
數據儲存 1)保存過程性數據
1 )課堂互動
互動溝通
2)課下互動
資源獲取 1)獲取學習資源
(一)數據儲存
移動學習設備的數據儲存功能可以被看作是學生學習過程的記錄本,學生通 過移動學習設備所做的一切學習性動作都會被記錄。讀過的外語文章,拍過的板 書錯題照片,做過的英語學習筆記等等,這些學習過程可以變為數據長期保存在 學生的移動學習設備當中,方便學生回顧復習等,而這些過程性數據的記錄是傳 統教學方式所做不到的。
(二)互動溝通
在教學關系當中,互動與溝通是很重要的內容,只有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的 交互性增強,教師才能更好的教,學生才能更好的學。而移動學習設備的存在方 便了師生及生生之間的溝通,對課堂上的互動與課下的互動都有促進作用。
1.課堂互動
傳統課堂上選用的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授課方式,教師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學 生機械的收取知識。而由于英語學科本身的枯燥性,傳統教學方式所帶來的只能 是學生課堂參與度低,學習熱情減弱。但在移動學習設備存在的課堂里,卻可以 切實地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比如:教師不僅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詞匯題令學生 通過小組比賽的方式進行回答,而且可以讓英語作文寫的較好的同學將自己的設 備投屏到電子大屏幕上,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他的寫作方法。這樣一來,移動學 習設備作為課堂上的隱形互動工具,不僅增強了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而且也 讓學生注意力更集中,學習效果更好。
2.課下互動
通過調查可知,移動學習設備不僅可以加強課堂上的互動,在課堂之外,它 的作用也很大。
首先,移動學習設備對老師們課外英語教學工作也產生了很大的效用,主要 體現在師生的交流更便捷方面。傳統教學中只注重課上講述,卻忽略課后溝通, 但事實上,對于高中生學習的連貫性及緊迫性來講,課堂和課外是相連接的,加 強師生課下的交流非常重要。移動學習設備的存在突破了時間和場所的限制,方 便了師生課下交流,使學生有疑問可以通過社交軟件及時詢問,教師也可以及時 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講解。
(三)資源獲取
網絡資源豐富到我們難以想象,通過移動學習設備,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及需 求獲取更多課堂之外的資源。這些資源以文字(如英文書籍)、視頻(如英文電 影)、音頻(如英文歌曲)的形式出現,它們能夠增長學生的見識,豐富學生的 英美文化知識儲備。通過獲取這些資源,學生提升的不只是信息獲取能力,還有 他們的信息分析應用能力、時間管理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但是通過調查可知, 關于移動課程及軟件的開發仍需要繼續,以確保學生得到知識的準確性。
第五章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不足及對策建
議
第一節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不足之處
一、學習者視角
(一)學生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識不夠準確
通過調查結果的認知部分總結可以看出,有些學生將移動學習設備看作全知 全能之物,認為它是課堂學習及課后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無論上課回答問題 還是做試卷,沒了移動學習設備查單詞找筆記就無法將學習任務進行下去。他們 將移動學習設備看作了靈丹圣藥,對其產生了很強的依賴。如何幫助學習者找準 移動學習設備的定位,擺正他們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學習時的心態,不本末 倒置,是我們當前急需探討與解決的問題。
(二)學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的能力不夠
問卷調查顯示,還有 2.5%的學生不能完全掌握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需要 詢問他人才能輔助自己學習英語。這不僅影響自己學習時的狀態及完成學習任務 的效率,也耽誤被詢問的同學的寶貴學習時間。而訪談結果也讓我們意識到,有 些從前不接觸移動設備的學生目前還只會接收教師給予的學習資料,而無法根據 自己的學習需求高效的獲取所需信息,或者是搜索到的學習資源可靠性較差。這 也就說明,我們需要更關注學生的新技術學習情況及信息搜索能力。
(三)部分學生學習時難以集中注意力
移動學習設備的引入改變了原有的傳統教學環境,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環境 的改變會影響其學習時精神的集中程度。通過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發現,移動學習 設備的使用使得自我約束能力強的學生更能時刻關注自己學習狀態,跟上老師上 課節奏,而對于本來就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的學生來講,移動學習設備上那些吸引 人的東西,更容易引起他們聽課及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 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
所以,如何解決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面對網絡學習環境時受到干擾及誘 惑等不良問題,是移動學習設備進入高中英語課堂的一大重點。
(四)學生因過度使用移動學習設備產生視力問題
通過調查結果及資料查詢可以發現,視力問題是移動學習設備進入教學的最 突出影響。學生本就缺乏體育鍛煉,不經常進行眼部健康護理,移動學習設備的 使用更是加重了學生的用眼負擔。有些學生們為了看英語閱讀題會長期盯著屏幕, 但有研究表明,人眼的每分鐘眨眼次數平均為十五次左右,對著電子屏幕緊盯會 將其減少到 4-5 次,長時間如此便會眼睛干澀、酸脹。而有些學生在進行線上作 答英語完形填空題需要來回翻頁時會受到手機及電腦屏幕帶來的閃爍沖擊,刺激 性大,就非常容易引起視覺疲勞。這樣的情況出現的多了,就會導致學生經常眨 眼和早期遠視,再慢慢發展為近視。
二、學校視角
(一)教師對于將移動學習設備帶入課堂的態度消極 我們國家多年的應試教育制度都是在紙張的基礎上進行的,移動學習設備引 入教學從本質上來講是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與新時代信息技術的碰撞。在這碰撞 與融合間,作為對教育變革起主導作用的教師的態度尤為重要。通過調查結果可 知,在學校的引導下,大部分的教師對教學方式的變化接受良好,愿意積極嘗試, 但也有小部分的教師因信息素養落后,技術的不熟練,覺得麻煩不宜用等問題顯 示態度消極。這部分態度消極教師的行為表現主要為初期質疑,后期抵觸在自己 課堂上使用移動學習設備。
教學活動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態度首先影響著 學生學習。想要完成移動學習設備進入教學的變革,教師的態度觀念很重要。只 有教師對變革呈現認可意識,產生對變革的積極性,變革才能更好的推行。
(二)校園網絡設施不完善
校園網絡設施是否完善是學校開展移動學習設備進入課堂這一活動的重要 因素。網絡設施的完善需要滿足以下三點要求:網絡安全性高,網絡信號強,網 絡覆蓋范圍廣。
經訪談調查顯示,很多教師及學生認為自己學校網絡建設并沒有滿足第二及 第三項要求,他們認為網絡信號的穩定性很大程度上對他們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 行教學與學習產生影響。首先,是網絡信號不好的問題,網絡連接失敗或是產生 卡頓都是細微的小問題,但這些小問題影響的是教師及學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教 學的積極性與教學效率。其次,是網絡覆蓋范圍不廣的問題,學生們認為,學校 不能只有教室覆蓋到網絡信號,宿舍也很需要,因為中午午休及晚自習結束回到 宿舍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學習時間,只有網絡信號覆蓋廣泛,才能為學生隨時隨 地開展的學習任務提供更好的網絡支持。
三、家庭視角
(一)家長對于移動學習設備運用于英語教學呈保守態度 家長對于移動學習設備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移動學習設備的 態度及看法。如果父母在對待移動學習設備的態度上積極,愿意孩子采用嘗試這 種新型的教育方式,那么子女就會在父母的影響下以積極的態度開展學習工作, 并產生好的效果。
但是,由調查結果看來,許多家長對于移動學習設備運用于英語教學呈現保 守態度,他們認為維持傳統教學方式就很好,不愿讓子女接受教學革新。在他們 看來,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弊端總是多于好處,他們總是擔心學生在使用移動學 習設備時會注意力分散,精神散漫,影響其學習狀態。
(二)家庭經濟條件不足以支撐學生使用移動學習設備
對高中生來講,家庭經濟條件是其開展“移動學習設備進入高中英語課堂” 這項學習活動的物質基礎。在調查中,很多學生提出移動學習設備花費貴,需要 更多資金投入的問題。也有家長隱形表達設備的購入需要很大開銷的問題。
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看來,幾百塊錢聽起來并不多,甚至有些人可能會提出 “可以買便宜品牌產品”這樣的觀點。但對于貧困戶口的家庭來說,買了設備后 還要考慮通訊資費,還要考慮網絡資費,無論多少都是一筆不小的資金,他們的 家庭條件并不足以支撐移動學習設備在教學中使用。這就使得移動學習設備進入 高中英語教學這一行為的順利進行受到經濟因素的制約。
四、社會視角
(一)社會關于移動學習設備進入教學的宣傳不到位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教育領域的應用嚴重滯后于高等教育階段,并且進展十 分緩慢。雖然在調查及訪談中,學生、教師及家長并沒有明確提出外界對于移動 學習設備的看法,但是社會及教育界未能很好地宣傳移動學習設備進入教學的優 點這一情況是隱形可見的。
然而,沒有政府資金扶持,缺少與專門研發數字化產品及資源的企業進行交 流的機會,導致的就是學校對移動學習設備推廣進課堂的艱難。
(二)移動學習設備的硬件發展水平具有局限性
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離不開硬件設備的支持,但目前卻還 存在不小的局限性,硬件方面主要就是存在感知范圍比較局限,感知精度不高等 問題。有學生提到的拍照模糊,攜帶不方便,電池容量小,屏幕看著不舒服,內 存小,碎片易使人劃傷等問題都屬于設備硬件問題。硬件設備技術水平是學生及 教師能否順利及有效開展移動學習設備進入高中教學的基礎性社會因素。
(三)移動學習設備的軟件研發不足 對于移動學習設備進入高中英語教學來講,硬件是基礎,軟件是支撐。只有 硬件與軟件同步發展,才能激發教師與學生發展創新教學模式的熱情。
針對教師及學生進行學習的軟件分類主要有以下三種:自主學習軟件、社交 類軟件、日常管理類軟件。但目前,很多學生指出,自主學習類軟件的研發并沒 有很好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很多軟件中的學習內容雜亂不規范,答案無法統一, 使學生學要分神來判斷對錯,嚴重浪費時間,降低學習效率。
第二節 完善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對策建議
一、學習者視角
(一)加強學習者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 為了更好的將移動學習設備運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高中生們需要擺正他們 對于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學習時的心態,加強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識,明白移動 學習設備是輔助教師教學并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的,而并不是“靈丹圣藥。” 做到能夠根據學習內容、學習任務、學習條件等因素決定采用傳統或新式學習方 式或協調好傳統與新式學習方式,做到“用技術而不唯技術,為輔助而非依賴。”, 從而實現最佳的學習效果,達到移動學習設備進入高中教學的真正目的。
(二)提升學習者自身信息素養
推進移動學習設備進入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習者良好的技術操作能力。 只有學生有了良好的設備使用習慣及信息素養,移動學習設備才能更好的輔助學 生學習。
為了移動學習設備更好的進入高中英語教學的環境,學校可以在高一年級開 展平板及筆記本電腦的操作技能課程,而作為學習者本身的高中生則應認真對上 課及輔助日常學習所需的相應功能進行學習,主動提升自身信息素養,不敷衍了 事,做到真正會用移動學習設備,發掘到移動學習設備各功能的學習效用,滿足 未來社會對于人才的“高學力”要求。
(三)幫助學習者制定合理的學習規劃以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及近視問題
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主要會使學生們出現兩個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問題,用 眼過度發生的近視問題。而這兩個問題主要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其中學生的 注意力不集中主要就是因為自控力較差所導致,而近視問題則是由自主性差及時 間管理能力弱所導致的。這些原因在很多學生身上都會出現,而減弱或解決問題 則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式。
首先,家長或者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效率。很多學生 在使用移動學習設備時并沒有擬訂一定的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目的性不足,就 會在學習時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及東看西看的情況。家長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置 目標,目標可以是長期性的。可以將長期目標拆分成一個個的短期小目標,并在 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目標后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做不僅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熱情, 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與學習信心,也可以使學生集中學習精神,提升學習效率。
其次,合理控制設備使用時間,注意用眼衛生。電子設備給學習帶來了便利 和幫助,我們不能阻止其在教學及學習生活中的使用,我們應該做的是合理控制 學生對于設備的使用時間,培養他們良好的用眼習慣與學習姿勢。人民日報也曾 提過:“正確管理屏幕時間是必修課。”從簡單來講,教師可以將線上作業的設置 時間減短,不完全性的都用移動學習設備代替紙質書本;學校可以安排每天三次 的眼保健操及適當的戶外鍛煉,保證學生用眼健康;而家長則可以在家中積極管 控學生使用設備的時長,堅持做到把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重視學生視力 問題。畢竟,健康的身體是根本,它比優秀的學習成績更加重要。
二、學校視角
(一)引導教師態度轉變,加強教師理念更新
教師對班級的發展方向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促進教師態度轉變,引導教師 知識理念更新,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轉變,也有利于家長接受 在教學中加入信息化元素,有助于更快更好的推進移動學習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
而如何引導教師態度轉變,理念更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建議。
首先,學校可以聘請教育界的相關專家學者對一線教師們進行科普講座。學 者及專家可以通過介紹移動學習平臺與移動設備的發展現狀,科普技術知識,與 教師面對面交流等活動,從根本上讓教師們正確認識移動學習設備,了解目前信 息化教學現狀,激發教師們將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其課堂中的熱情。
其次,可以為教齡高的教師提供培訓計劃及培訓課程,培養高齡教師的信息 技能。現代社會發展如此迅速,教師不應只會講“老課”,而不看“新發展”。學 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可以關注在職培訓,加強教師關于新時代網絡、設備的相關理 論及技能實操培訓,使教師們學會更多的信息技能,更好地將移動學習設備與教 學融合。
然后,加強校際交流,碰撞教育智慧也是重點。一線教師及教研團隊之間的 交流可以促進教師共同成長,不同地區學校之間的思想碰撞才能引發教育互融。 同學科教師互相切磋研討,談教學構想,展移動學習設備功能的迷惑反思,才能 更好的總結移動學習設備在教學中應用的經驗,更好的推進移動學習設備運用于 教學這一行動。
(二)加強校內網絡設施建設,方便移動學習設備輔助教學
為了更好的將移動學習設備運用到高中教學當中,學校可以考慮充分尋求及 利用各方資源,發揮主動性,落到實處為師生改善教學環境。學校可以為學生們 提高網絡信號及速度,擴大網絡覆蓋范圍,在教室,實驗室及宿舍等各處地方提 供網絡接入點,為教室及教師配備高性能服務器,并且加強設備的管理及維修。 從實處支持移動學習設備進入教學。
三、家庭視角
(一)促進家長觀念更新 信息化教學正處于迅速發展階段,學生獲取知識,家長獲取教育信息的渠道 不再只局限于課堂,教師,學校及同伴,網絡逐漸變成人們獲取咨詢的主要途徑。
高中生的家長需要加強對于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促進觀念的更新。可以通 過陪伴子女聽網絡課程,幫忙下載子女所需學習資料,監督子女完成學習任務等 工作來真實了解移動學習設備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
只有家長的觀念更新,才能為高中開展移動學習設備進入教學的工作提供積 極的家庭支持環境。
(二)鼓勵在經濟允許的范圍內開展加入移動學習設備的英語學習 由于購買移動學習設備需要較大開銷,而開展與其相關的學習活動也需要經 常性的投入資金,所以可以參考以下建議來改善這一問題。
首先,學校中要求使用移動學習設備時,可以盡量選擇價錢較為能接受的品 牌,協商學生不要一味追求品牌。若學校有規定為了避免設備不兼容問題,一定 需要選擇某些品牌或型號的設備,家長可以嘗試分期付款或購買二手設備,盡量 在不給家庭添加負擔的前提下保證學生的正常學習。
其次,在課下,家長可以與子女進行交流溝通,協商在家庭經濟允許的范圍 內開展移動學習設備輔助的學習活動,倡導“量力而行”。
四、社會視角
(一)教育部門積極構建良好外部環境
移動學習設備進入高中英語教學,離不開教育部門的努力宣傳。只有教育部 門發揮了正向作用,學校才會跟上腳步,教師、學生及家長才會使用移動學習設 備以完成更好的教學效果。
而要在移動學習設備進入高中英語教學中發揮教育部門的作用。首先,可以 在社會層面上進行宣傳與引導,為更多高中引入移動學習設備輔助英語教學打下 夯實的基礎;其次,可以對涉及移動教育的各類開發商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或福 利補貼,推動更多企業研究移動教學;另一方面,教育部門也可以在各地增設移 動學習設備進入高中課堂的教育示范點,加大推廣移動學習設備,為其他學校做 表率,使教師和家長更清晰的看到移動學習設備所帶來的優缺點。
(二)移動設備供應商加大對移動學習設備的研發
只有為學生及教師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移動學習設備,才能順利開展移動學習 設備進入教學這項工作。這樣看來,改善移動設備的的研發就變得尤為重要,移 動設備供應商們可以對操作系統、教學云平臺等大方向上進行改進,對屏幕舒適 度、待機時間、內存等小問題進行優化。供應商們可以在保證各自企業可持續發 展的前提下,為當前高中英語教學開發和制定出更高性價比的移動學習設備,努 力實現更多學校使用的目的。
(三)開發商不斷完善軟件及移動課程開發
對于軟件,產品經理們在關注產品功能升級的同時,也需要注意功能是否貼 合用戶使用習慣,不能一味跟風而忽略用戶真實需求。而產品設計者則要注意設 計出的學習內容的規范化和多樣化,以確保可以提供給教師及學生更多的資源選 擇。
對于移動課程,許多學生表示,當前網絡上可以提供的學習內容繁雜錯亂, 針對性較差。他們希望可以擁有更專業的課程,以輔助他們在課下或假期的學習。 總結來看,移動課程的研發需要遵循的原則是:規范化和個性化。所謂規范化即 是移動課程的設計者需要滿足知識的準確度,確保學生學到的知識是正確的,規 范的,這不僅節省了學生的寶貴時間,也可以減小開發商的課程研發成本,提高 課程利用率;而個性化則是移動課程開發商需要考慮到不同學習者的知識掌握情 況,合理化設計課程的難度及內容,使學生掌握知識點,形成知識體系,從而提 高學習效率。
第六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
第一節 研究總結
基于國內外關于移動學習設備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項目及研究,本研究從移 動學習設備的認識情況、使用情況和移動學習設備在英語教學中的效用等相關方 向對學生、教師及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及訪談調查,并將調查結果以學生、教師、 家庭及社會四個角度給予總結。根據調查結論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 學中的不足之處從學習者、學校、家庭及社會四個視角進行了深層次的剖析,并 相應的提出了較為具體的對策,以期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有所改善。
根據調查結果可知,
第一,被調查對象對于移動學習設備認識情況總體較好,但對于將移動學習 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態度方面有著細微差別。
第二,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模式主要有兩種,即智慧課堂 教學模式和 BYOD 模式。常用移動學習設備種類多且不同,使用移動學習設備 進行的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任務雜糅不可分割,主要包含預習、作業、復習、線 上考試等多方面內容。
第三,本研究將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產生的零散有效性及優點 總結為高中英語教的效用,學的效用及技術效用,并發現不同年級及英語水平會 產生差異性效用。
第四,關于移動學習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不足,既與學習者本身及其家 庭有關,也與學校和社會大環境相關。針對這四方面不足,為了促進移動學習設 備更好的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當中,筆者分別從四方面提出了相應對策。其一, 學習者角度,需要加強學習者對移動學習設備的認知、提升學習者自身信息素養、 幫助制定合理的學習規劃。其二,學校角度,需要引導教師態度轉變,加強教師 理念更新,同時校內網絡設施建設也需要加強。其三,家庭角度,需要促進家長 觀念更新,加強相關技能學習,并且鼓勵家長在經濟允許的范圍內開展為學生提 供移動學習設備輔助學習。其四,社會角度,在有關部門積極構建良好的外部環 境的基礎下,移動設備供應商也應加大對移動學習設備的研發,開發商也應不斷 完善軟件及移動課程開發,。
縱觀整個研究過程,筆者意識到,為了將移動學習設備更好的運用于高中英 語教學,離不開學生、教師、學校、家長及社會的共同努力,不能缺少其中任何 一環,這樣才能使移動學習設備更好地運用于高中英語教學。
第二節 研究不足
通過對本研究課題的反思及總結,筆者認為本研究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 其一,本研究對于使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調查對象數量有限, 且地區較為局限,并不能詳盡的說明我國各地區關于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 學中的具體情況及問題。因此,只能代表性的說明移動學習設備在高中英語教學 中應用的某些問題,并不具有普適性。
其二,在訪談調查中,因被訪談對象時間有限,訪談過程中沒法做到追問具 體細節,導致調查質性數據不夠充分。
其三,受到現實情況及條件限制,筆者無法長期深入的去了解將移動學習設 備應用于英語教學與學習的教師與學生群體的具體情況,也無法跟蹤調查學生利 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學習后的成績變化情況。只能通過第三者闡述側面了解 現狀,對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驗證程度不足。
第三節 研究展望
隨著社會的不斷繁榮變化,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正在面臨信息 技術所帶來的教育革命,移動學習設備將發展為具備完整的管理體系和學習系統。 將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是優化教學方式的重要之舉,也是推動教育 更好發展的關鍵一步。
希望能通過不斷選取更廣范圍及樣本進行調查與實踐,調整與完善移動學習 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使移動學習設備服務于更多師生,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優 化教師教學流程,加強家校溝通效果。希望更多人關注到這一領域,通過不斷的 研究,使得將移動學習設備應用于教學的推進更具教育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著作類: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85.
[2]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85.
[3]黃懷榮.移動學習——理論•現狀•趨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42.
[4]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49-360.
[5]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8:9.
[6]張建偉.建構性學習:學習科學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8 -90.
[7]章兼中,陳岑,姜丹.國外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3- 6.
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18:3.
期刊類:
[1]R • E •斯萊文,王坦.合作學習的研究:國際展望J].山東教育科研,1994(1):75-79.
[2]陳靜瑤,楊道宇.翻轉課堂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及其實施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 踐,2018(14):55-57.
[3]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學習觀要義評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 8(1):61-68.
[4]范曉玲,楊翠平,謝家樹,等.小學生學習適應性問卷的編制與信效度J].教育測量 與評價(理論版),2013(6):4-7.
[5]宮秀麗,劉長城,魏曉娟.青少年期親子關系的基本特征J].青年探索,2008(5):44-
46
⑹廣春嬌,李春,楊昌霞.高中英語學習投入與英語學習成績的相關性研究J].佳木 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2):191.
⑺韓玲,滿朝輝,邵文.移動英語教學的構成、特征與評估J].中國遠程教育,2004(3): 52-55.
[8]何克抗.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J].教育研究,2017(10):8 8-92.
[9]雷靜,趙勇,保羅•康威.1:1數字學習的現狀、挑戰及發展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 2007(11):19-24.
[10]黎子達,鄧清華.基于智能移動設備的移動教育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
2):107-123.
[11]李盧一,鄭燕林.美國中小學“自帶設備',(BYOD)行動及啟示J].現代遠程教育 研究,2012(6):71-76.
[12]李天,新加坡大規模使用電子書包J].科技與出版,2011(6):11.
[13]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 J].開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14]劉軍,邱勤,余勝泉.無縫學習空間的技術、資源與學習創新——2011 年第十屆 mLearn世界會議述評[J].開放教育研究,2011(6):8-19.
[15]劉俊生,余勝泉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研究的領域與趨勢[J].現代教育技術,2012
(1):19-24.
[16]劉豫鈞,鬲淑芳.移動學習一一國外研究現狀之綜述J].現代教育技術,2004(3): 14-16.
[17]盧丹,解月光丹麥移動學習推進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15(5):30-3 3.
[18]孟慶濤.核心素養視域下英語教學改革的反思與推進[J].課程.教材.教法,2019 (6):107-143.
[19]潘若蕓.移動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陰山學刊,2013(6):13-17.
[20]錢松嶺.數字公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訪美國“數字公民教父”Mike Ribbl e博士[J].中國電化教育,2019(9):55-67.
[21]任友群,侯承宇.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訪秘魯教育部 首席教育技術執行官奧斯卡•貝塞拉J].開放教育研究,2011(1):4-9.
[22]宋紅霞,郝繼鋒.點讀技術在小學英語課題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13): 236.
[23]孫圓媛,江曉明,余勝泉.基于手持設備的中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 技術,2009(3):46-49.
[24]童慧,楊彥軍,郭紹青.電子書包應用效果評價研究進展述評及反思[J].遠程教 育雜志,2016(1):99-112.
[25]王娜,張敬源.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深度融合之反思—基于技術融合的大學英 語課堂教學改革實踐J].外語電化教學,2018(10):3-7.
[26 ]徐樂,宋靈青,邸妙詞.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研究現狀與挑戰[J].中國電化教育,201 4(5):58-63.
[27]許煥榮,郭蘭英,高丙梁.國外外語教學模式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科 技資訊,2006(32):113-115.
[28]薛玲.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聽說課教學實踐探究——以一節高考聽說復 習課為例[J].遼寧教育,2019(9):89-91.
[29]余勝泉,劉軍.手持式網絡學習系統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 2007(5):64-69.
[30]余勝泉,毛芳.非正式學習一一e-Learning研究與實踐的新領域J].電化教育研 究,2005(10):18-23.
[31]張斌,張文蘭.國外移動設備的典型教學應用及實施策劃一一兼論其對我國電 子書包深入應用的啟示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5):96-104.
[32]張衛平,浦理娥.國內非正式學習的研究現狀剖析及對策J].中國遠程教育,201 2(7):58-61.
[33]趙慧臣,杜振良.混合學習理念下“自帶設備”(BYOD )教學應用的問題分析與對 策建議[J].中國電化教育,2015(12):126-131.
[34]鄭云翔.新建構主義視角下大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探究[J].遠程教育雜 志,2015(4):48-58.
[35 ]鄒云杰.淺析專業教師的創新能力提升策略[J].人才資源開發,2016(6):90.
電子資源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
B/OL].(2010-07-29)[2019-10-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啟動“十一五”課題,英語教學醞釀變革[EB/OL]. (2009-01-20)[2019-11-20].http://www.jyb.cn/teaching/jysx/200901/t20090120_2363 27.html.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EB/OL].(201 2-03-12)[2019-10-2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 /201203/xxgk_133322.html.
學術論文類:
[1]傅健.我國移動學習現狀及發展對策[D].吉林大學,2010.
[2]姜沛雯.基于教師視角的小學自帶設備(BYOD )對教與學的效用與局限研究[D]. 江南大學,2019.
[3]李亞麗.手持式移動學習設備在初中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 2016.
[4]劉會超.高中生成就動機、學習投入與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D].河北大學,2017.
[5]劉旭.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在高中生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 2015.
[6]牛鑫.大學生移動學習設備使用現狀的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3.
[7]潘雨柔.移動學習設備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調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
18.
[8]隋曉冰.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研究一一基于佳木斯大學的實證調 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9]孫曼婷.移動學習對高中生英語詞匯記憶策略習得的有效性研究——以“百詞 斬”App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2019.
[10]覃柳思.基于手持移動設備的教學游戲設計與開發[D].上海師范大學,2012.
[11]吳林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12]吳銳芯.翻轉課堂中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調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 9.
[13]張田田.Pad課堂教學對初中生數學學習的影響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14]周晶志.移動學習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
[15]周周課例研究:閱讀教學的針對性[D].上海師范大學,2013.
[16]朱素敏.青少年親子關系的研究現狀及教育建議[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