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D市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 設計與實現

    發布時間:2023-07-17 14:41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U
    第一章緒論 1
    1.1研究目的及意義 1
    1.1.1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項目保基本情況 1
    1.1.2研究目的 2
    1.1.3研究意義   3
    1.2研究思路及方法 3
    1.2.1研究思路 3
    1.2.2研究方法 4
    第二章文獻綜述 6
    2.1國外研究情況 6
    2.2.國內研究現狀 7
    2.3信息系統規劃的主要方法 8
    2.3.1企業系統規劃法 8
    2.3.2關鍵成功因素法 9
    2.3.3戰略目標集轉化法 10
    第三章需求分析 11
    3.1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系統問題描述 11
    3.1.1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化概況 11
    3.1.2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問題描述 11
    3.2全新信息管理系統需求分析 13
    3.2.1常規業務需求分析 13
    3.2.2基金監督管理需求 16
    3.2.3加強自助服務需求 17
    3.2.4主動決策能力需求 18
    第四章系統設計 19
    4.1系統開發方法 19
    4.2系統設計目標 20
    4.2.1系統總體目標 20
    4.2.2系統分期目標 20
    4.3信息管理系統整體設計 21
    4.3.1信息管理系統結構設計 21
    4.3.2信息管理系統內容設計 22
    4.3.3編程語言及工具 25
    4.4系統業務功能設計 26
    4.4.1常規業務子系統功能設計 26
    4.4.2基金監督和管理子系統功能設計 27
    4.4.3自助服務子系統功能設計 29
    4.4.4主動決策子系統功能設計 30
    4.5系統數據平臺設計 31
    4.5.1數據平臺硬件設備結構設計 31
    4.5.2數據庫邏輯設計 32
    4.5.3數據表設計 33
    4.6網絡平臺結構設計 38
    4.6.1網絡平臺功能結構 38
    4.6.2網絡平臺邏輯結構 39
    第五章系統實現 40
    5.1系統功能實現   40
    5.1.1信息管理系統編程環境設置 40
    5.1.2信息管理系統登錄功能實現 40
    5.1.3信息管理系統掛失功能實現 42
    5.1.4信息管理系統錄入功能實現 44
    5.1.5信息管理系統查詢功能實現   45
    5.2系統網絡平臺實現 49
    5.2.1信息管理系統網絡平臺內容實現 49
    5.2.2信息管理系統網絡平臺服務器配置實現 50
    5.3系統安全平臺實現 51
    5.3.1信息管理系統安全體系基本結構 51
    5.3.2信息管理系統安全平臺建設實現 51
    第六章系統測試 53
    6.1系統測試目標及流程 53
    6.2系統測試實施 53
    總結與展望 57
    參考文獻 59
    致謝 61
    第一章緒論
    1.1研究目的及意義
    1.1.1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項目保基本情況
    由于國務院和黨中央都對未來中國的勞動及社會保障項目信息化工作十分重視, 所以早在本世紀初勞動及社會保障項目就已經開始逐步列入政府改革的日程之上。國 家前總理朱鎬基同志就做出了明確的批示,一定要借助高科技信息手段,為中國建立 科學、統一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這樣才能有效的完善國家電子政務項 目,使得國家勞動及社會保障系統能夠通過系統化的建設+高速的互聯網絡,實現全國 范圍內所有公民的勞動及社會保障金繳納、支付、查詢和核算功能統一實現,可以在 同一個系統之下進行信息共享。
    中國政府也一直在加強電子政務化的推進,并且將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體系 建設工作作為各地電子政務工作的考核重點,因此各省市地區都在緊鑼密鼓的設計和 實現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希望能夠通過建立統一的管理標準,實現地區系 統連入國家網絡系統,確保全國完整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體系建立,這樣不僅 能夠提升國家勞動及社會保障相關工作的管理效率,同時也能大幅降低資源的浪費, 普通公民在進行相關業務辦理時也能更加便捷、準確。近年來國家已經頒布相關的政 策并立項“國家金保計劃”,這是國務院推崇的重點電子政務項目,已經被列入國家 重點科研項目之列,這一項目主要實施主體是各地方政府,通過設計、實現、優化、 完善各自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最終實現全國統一連接的目標。
    政府頒布了第四十二號文件之后,全國各省市地區都開始正式進入勞動及社會保 障信息系統和網絡的建設工作,要求基本保證使用統一的建設標準,由各省市地區自 行設計和安裝各類軟件、硬件設備,通過國家網絡統一端口接入,經過測試確保國內 信息統一管理,“國家金保計劃”開始正式實施。
    目前D市已經開始按照國家的文件精神開始進行“國家金保計劃”的設計及實現 階段,只有按照國家統一的標準,完成高質量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才能 和“國家金保計劃”保持統一步調。D市一直在進行勞動及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 善,但是在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方面起步較晩,目前系統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無論是 系統功能實現還是網絡體系搭建都不盡人意,因此未來D市還要進行大量的勞動及社 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基礎建設工作,以滿足社會的需要和國家的統一要求。
    1.1.2研究目的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出現了高速增長,這不僅僅得益于世界經濟環境開始逐步復 蘇,中國自身經濟結構的優化重置,更重要的是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給經濟增長提 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正處于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信息總量爆炸的時代,如 果不能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信息篩選和處理,那么很難合理利用有效信息作為企 業發展的支持。在國家總理李克強同志發表互聯網+等全新信息化建設模式后,國內幾 乎各個行業都開始加快與信息系統和網絡架構相關的工作布局,這也給政府的辦公系 統提升帶來的全新的機遇,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手段和系統,幫助國家政府機構 優化辦公流程,提升辦公效率。尤其是在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業務,無論是省市層 面還是國家整體,都具有流程復雜、龐大的服務對象群體、巨額的資金流水、海量的 信息數據,如果不能利用科學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管理,不僅可能會出現數據丟失、 數據錯誤等問題,而且這還會給所有使用者帶來十分巨大的工作量,因此,國家一直 都致力于優質的政府辦公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
    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工作已經被D市政府設立為電子政務建 設重點項目,因為這一信息管理系統涉及到的使用者眾多,而且一旦完成,可以解決 目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中眾多的問題,例如可以簡化相關業務辦理流程、加強 個人信息安全、提升信息及數據查詢速度等等。本文將從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 工作的現狀入手,首先展現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的實際情況,隨后搜集和整理 信息管理系統相關的理論、文獻等資料,以此作為D市建設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 系統的理論支持,對當前D市進行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需求進行全面分 析和研究,幫助D市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接下來論文 將按照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設計進行系統開發,同時有針對性的為D市 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必要的網絡平臺,確保系統能夠正常的運行和數據 傳輸;最后論文還將對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實際測試,對所有模 塊和功能進行完善和優化,從而保障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能夠盡快投入 實際使用。
    幫助D市建設高效、優質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正是本論文的最終研究 目的,只有信息管理系統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功能和作用,才能幫助D市相關政府部門 排憂解難,為普通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1. 1.3研究意義
    時代變遷,科技的發展成就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各個行業都在不斷的發展和 進步,為了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政府部門同樣需要提升自身辦公能力和效 率,因此加快政府部門電子政務項目的開發,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本論文以國家大力發展電子政務為研究背景,以D市進行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 理系統建設工作為研究對象,將從D市進行勞動及社會保障項目當前的基本情況到未 來信息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從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實施到最終的系統測試,進行科 學的論證和分析,最終幫助D市建立完成一套運行穩定、性能優質的勞動及社會保障 信息管理系統。本論文的研究具有較強的理論及實際意義:
    (1)保障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及數據安全
    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為D市完成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這樣就能保證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及數據能夠安全的傳輸和保存,堅決杜絕數據 和信息丟失、錯誤等問題。
    (2)加快D市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
    有了高效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D市的相關管理工作能夠大幅提升辦 公效率,緩解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人員每天處理海量數據的辛勞,為公眾前來辦 理業務節約大量的時間。
    (3)提升D市市政府形象
    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不僅有利于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提升工作品質,更 重要的是擁有充足的時間為前來辦理業務的公眾進行問題咨詢、困難解決,這樣能夠 更好地樹立D市市政府的良好形象。
    (4)降低D市行政成本
    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完成后,最大的收效就是能夠降低D市行政成 本,首先是節約時間,降低了時間成本;其次是信息管理系統自身效率很高,在完成 相同工作任務的前提下,可以減少工作人員數量,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1.2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目的就是為D市設計并建設一套科學優質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 統,因此需要從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系統的實際需求分析出發,進行需求分析一系統設 計一系統實現一系統測試,最終完成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按照這一研究 思路,論文分為六個部分:緒論、文獻綜述、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現和結 論。
    (1)緒論部分
    緒論部分是論文的總啟章節,這一部分對論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 義、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清晰地勾勒出論文的研究輪廓。
    (2)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部分主要是針對信息管理系統相關的文獻、理論、方法和模型進行搜集 和整理,只有獲得科學合理的理論支持,才能保證后期論文的分析和研究具有較高的 科學性和客觀性。
    (3)需求分析
    這一部分論文首先將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隨后根據D市政 府部門對于建設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需求進行分析,只有準確的完成需求 分析,才能在系統設計時更加有針對性。
    (4)系統設計
    在完成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之后,論文將秉承幫助D市勞 動及社會保障管理部門完成所有實際需要的原則,為其設計運行穩定、功能齊全的勞 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
    (5)系統實現
    完成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后,論文將會根據系統的設計需求為其進行系統功能編 程和網絡平臺搭建,功能編程則需要使用專業的計算機語言進行程序設計,從而實現 相應的功能,網絡搭建則需要進行軟硬件配合建設,最終真正實現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 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
    (6)結論
    論文的結論部分則需要對論文的整體研究過程、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進行全面總 結,同時要對研究結論的時效性和針對性進行進一步的跟蹤確認,從而保證本文完成 的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能夠長期高效高質的運行。
    1. 2. 2研究方法
    (1)實地調研法
    在進行任何科學研究前,尤其是解決實際問題時,必須首先進行實地調研,對研 究對象的基本情況必須全面掌握,同時要在實地調查過程中搜集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 材料和數據,只有在清晰了解研究對象情況的前提下,才能確保最終的研究結果科學 有效。
    (2)系統規劃法
    此次研究主要是期望能夠通過需求分析得到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項目的需求,最終 為其設計出適合的信息管理系統,所以必須借助信息管理系統的傳統建設方法系統規 劃法來完成,按照需求分析一系統設計一系統實現一系統測試的流程逐步完成,這樣 才能保證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功能齊全,運行穩定。
    (3)文獻綜述法
    文獻綜述法在科學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本文要進行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的信 息管理系統建設,必須做好前期理論文獻準備,通過書籍、期刊、論文和網絡等渠道 獲得各類信息管理系統理論和文獻,同時進行分類整理,篩選有用的資料作為系統建 設的理論支持。
    (4)定性定量分析法
    定性分析主要是從問題表面現象分析問題成因,本文主要是結合D市勞動及社會保 障目前的基本情況進行相應的需求分析,而僅僅依靠經驗進行定性分析還不足以確保 研究是否正確,因此必須結合相關數據和參數進行定量論證,如果定量分析所得的結 果和定性分析一致,則能更穩妥的確定研究結果的精確性。
     
    n
    1. 1研究思路
    Fig. 1.1 The Program Graph of The Research
    第二章文獻綜述
    2.1國外研究情況
    學者James Martin將前人的理論成果進行總結,匯聚了上世紀60和70年代的技 術領域的發展經驗,并進行理論模型的構建和實證分析,研究發現數據獲取的過程和 結果具有穩定性,數據的處理過程具有一定的動態性,基于以上的研究作者編著了 《信息工程》專著,并對當時的研究熱點進行了匯總和分類,包括對信息相關概念、 內涵和處理途徑進行總結,奠定了信息系統處理的基本法則,對于后續的研究起到了 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宀。之后,他繼續總結了信息管理領域的前沿知識,并于1982年出 版專著《總體數據規劃方法論》,對信息管理的相關研究進行科學分析。并對信息技 術方法進行簡介,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方面的創新,為后續研究奠定基礎。同時,經 過多年的研究,該學者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又編著了《信息系統宣言》,此書是對前 幾本理論數據的補充說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當下信息系統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匯 總。經過多年的發展,系統化的信息工程理論已經形成,并且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 泛認可和使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指導[必]。
    學者霍頓(F. M. Norton)和馬錢德(D. A. Marchand )作為美國學術界重要的人物, 對于信息系統的研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IRM理論的創始人,對于理論的發展產 生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學者霍頓指出企業的發展必須最終向信息化方向發展,沒有信 息化作為支撐將會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去進行信息資源的獲 取,利用異質性資源來形成企業自身的優勢。學者也指出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和轉型 的目標在于實現高效、實效和經濟的綜合效益,學者威廉•德雷爾(William Durell)的 研究致力于信息資源的綜合管理,最終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回。
    學者M. E. Porter致力于企業的競爭力研究,整合了戰略管理、營銷管理等多方面 的知識,而學者M. Hammer提出了業務流程再造和ERP等重要理論推動了互聯網信息 技術的發展,也使得信息系統管理逐漸走向精細化,不管是在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 都對信息系統管理產生了重要的作用[7】。
    學者Earl的研究指出信息系統管理和規劃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但是對信息技術 的創新和使用,也是對信息技術管理的一種創新,擺闊信息系統技術法則、方法以及 重要的使用規則等,只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嘰信息系統的規劃理論從原理上來說,需 要研究者識別出信息系統管理的核心方法;從使用的過程角度來看,要明確信息系統 規劃的每一個細節和過程,并進行方法和風格的匯總,這些都與企業或組織的性質和 調整密不可分;從信息系統實施的角度來看,要明確規劃在過程中實施的科學性,并 且注重規劃能夠與實際結合,不能浮于表面。因此,信息系統規劃方式的概念便應運 而生。從系統運籌學角度來看,系統規劃是建立在一定的目標和基礎上的,需要將系 統空間進行識別和管理,并明確優化和實施的最終目標,并提出解決該目標所要達成 的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全方位管理,那么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國內的很多企業進行 信息系統規劃時都采用國外先進的管理系統,也與企業和組織自身的性質不斷匹配, 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方案田°]。
    在以上的研究基礎上,學者Teo和King以及Henderson和Venkatraman都分別進 行了理論創新,構建了集成關系模型和SAM模型,推動了信息系統規劃理論的發展, 也為后續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學者Loudon研究指出對于信息系統管理需要考慮 技術和企業,并且要對每一個維度進行分析和管理,才能實現信息系統管理和優化的 目標[叭
    2.2.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關于信息系統管理和規劃的研究時間較短,多是借鑒國外成熟的理論,目前 國內對于信息系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研發和實踐研究兩個方面。學者薛華成的研 究主要是將信息系統作為一個技術系統來進行研究,重點進行信息系統的規劃和建 設,但是他的研究中既關注了信息系統的成本和費用,也強調了信息系統對于社會的 影響,是一個比較全面的觀點。學者熊偉等人基于現有研究提出了 BRP的概念,并將 BRP進行到實際的企業生產過程中問,認為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必須要以BRP為核心來 開展,這樣才能最大化實現業務流程管理與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合二為一,適應了 BRP 的過程環境,但是傳統的信息管理理論只是建立在現有的職能和數據上,脫離了信息 管理的本質;學者王天梅等人構建了業務流程再造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學者王忠煌等 人創新的提出了面向對象的信息管理技術;學者高復先提出信息系統管理和規劃對于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必須要以信息資源管理為核心,強調系統工程方法,要利 用多項技術,實現企業的信息化水平214】。
    近幾年,伴隨著信息化系統理論的發展,理論中脫穎而出的IT/IS的運用以及集 成建模成為了研究的熱點領域,也成為國內學者研究的核心和關鍵。學者黃麗華的研 究聚焦于企業的流程優化,以IT技術實現企業的建模和優化,成為該理論下重要的奠 基人;學者楊青等研究MID-DLE-OUT方法作為研究的核心冋,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構 建了企業的信息化集成模型,具有很大的創新性;學者張玲玲通過對國內外文獻的梳 理,構建了戰略分析的框架和理論基礎。但是以上研究成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逐漸深 入,但是研究針對整個信息管理和規劃來說無疑只是一種小的嘗試,研究缺乏推廣 性,也說明現有的方法和體系上不夠完善,不能充分滿足國內企業的信息化建設〔6 17】。
    2.3信息系統規劃的主要方法
    信息系統管理和規劃的方法較多,目前也沒有統一的標準。當前應用頻率比較高 的是企業系統規劃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戰略目標集轉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和關鍵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叭
    2.3.1企業系統規劃法
    企業系統規劃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企業技能和方法,對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具有 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主要起源于上個世紀70年代,主要針對的對象是企業的內容,是 將系統化的信息管理方法應用到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方面。主要實施的流程是:識別和 明確企業系統的目標,并對數據進行收集和獲取,再去設計系統支持目標的實現,最 重要的是要將企業的核心任務轉化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具體過程。BSP理論以及方法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為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一個大致的框架,并明確每一個環節之間的 先后關系,通過大量的數據進行檢驗和優化,并確定各個子系統內部數據的關系,促 進信息系統的一致性【921】。該方法能夠促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并提升企業的動態能 力,將企業的發展和管理體系產生中的影響。
    BSP方法的核心觀點是將信息系統管理和規劃的過程看做是一個問題識別和解決的 過程,并在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程序開發和邏輯的進一步定義,通過U/C矩陣進行算 法的求解,對于信息系統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在未來該方法也會持續為企業的信 息化建設提供助力[22]。
    BSP方法是一種將企業的核心戰略轉變為企業信息化系統建設過程的一種方法,能 夠將企業的每一個階段目標進行細化,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明確企業的目標。BSP需要首先確定企業管理的目標,并規定每一個組織部 門需要對總體的戰略目標進行負責。企業的戰略目標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依據,需要 得到企業的全力支持©I。
    (2)明確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必須要在系統初步調查的結果 上進行信息化系統模型的構建。信息化系統應該在企業的組織管理中處于重要的位 置,必須獨立于企業的組織管理,企業功能的識別并不是對所有功能的管理,必須從 企業的管理工作中去認真梳理企業的管理功能。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每一個邏 輯關系進行前后不同的梳理,必須重視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每一個過程【24-25]。
    (3)定義數據類型。數據類型對于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 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數據,如果對數據沒有明確的認知將會打亂企業信 息化建設過程中的數據管理效率,最終使得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走向失敗[26】。
    (4)構建信息系統管理的子系統結構。信息系統管理必須要對大量的子系統進行 規劃,在明確了企業的目標、信息系統功能和數據類型后必須進行子系統功能和結構 的設定,從不同的層面對子系統進行多元化管理。
    2.3.2關鍵成功因素法
    學者Wiliam Zani于1970年將關鍵成功要素與信息系統管理相結合,并強調了 這些變量對于系統管理的重要性。1980年學者John Rockart提出了 CSF的概念,認為 CSF對于企業的信息化系統管理的戰略具有重要印象【27]。
    上文中所提到的CSF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是影響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也是 企業的關鍵性人物。CSF中要強調對于核心要素的重視,必須通過科學合理的分析方法 對要素進行識別并進行綜合匯總,從而確定系統開發的優先次序。CSF的流程如下所 示:
    (1)了解企業的戰略目標【28〕;
    (2)識別所有關鍵成功因素;
    (3)識別性能的指標和標準;
    (4)識別測量性能的數據。這四個過程可以用圖2.1表示。
    關鍵成功因素的主要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1)基于行業的因素。每個行業都有由行業自身的特性所確定的關鍵成功因素。
    1•目標識別 2.CSF識別3.性能指標識別4.數據字典定義
     
    圖2.1關鍵成功岡素法的步驟
    Fig. 2.1 The Steps of CSF Method
     
    (2)競爭策略、企業在行業中的位置以及區域位置。不同的行業所實施的行業策 略也是不一致的,必須要抓到行業的核心要素,這樣才能發現企業的弱勢和優勢資源 和能力。要么,對弈相同企業相同行業中的不同位置,也會存在不同的要素。
    (3)企業的外部環境。企業的外部環境對于企業的影響是無形的,但是不能忽略 外部環境的變化,尤其是一些政治、經濟要素,往往容易被忽略,最后將會造成不可 挽回的損失。
    C4)企業內部的暫時要素。企業內部資源管理往往會受到企業短暫的影響,企業 必須重視這種暫時性影響帶來的結果。
    (5)企業管理人員的級別。由于每一個管理層所涉及的要素都不同,不能將所有 的管理者的要素同等對待,必須要有所側重。CSF方法在高層管理者層面應用的結果非 常讓人滿意,主要是因為高層管理者往往會從大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往往考慮到企業 的發展戰略問題。但是對于一般的管理者卻很難使用,一般管理者在決策的過程中多 是以結構化問題為主,決策涉及的自由范圍較小,并不適用CSF,企業必須要經過大量 的實踐才能發現問題所在[29〕。
    2.3.3戰略目標集轉化法
    該方法主要是由學者William King在上個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企業 的戰略是一個信息的集合體,主要由企業的遠景、原則、戰略和策略等內容構成,對 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規劃強調組織目標進行細化并分解的過 程,必須重視細化的過程以及策略的實施I"】。
    此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1)匯總企業管理者對于企業未來發展的遠景,并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和能力轉 化為可以指導企業實踐的戰略目標,企業初步的戰略目標可能比較多,而且必須之間 可能會有重疊,那么對于企業來說必須要進行戰略的匯總,識別出哪些是可以被利用 的戰略,并組合成為企業的目標,指導企業下一步的戰略方向。
    (2)將企業的戰略向信息化管理和規劃靠近,必須建立與系統化建設相吻合的系 統目標和原則,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對企業和組織的戰略要素進行明確分析,發現核 心的問題。
    (3)提出整個信息管理系統的結構,選出一個方案,報給總經理審批。
    第三章需求分析
    3.1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系統問題描述
    3. 1.1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化概況
    早在上世紀末,國家前總理開始推行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全面信息化工作之后,D 市就已經開始全面布局相關工作,盡管當時無論是經濟條件還是技術條件都無法和目 前相提并論,但是D市仍然全力以赴完成了勞動及社會保障系統的基礎建設工作,主 要取得如下成績。
    (1)基礎硬件設施建設
    建設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就是基礎硬件設施,沒有硬件設備就根 本沒有辦法完成信息系統的編程和網絡平臺的搭建,所以D市專門為勞動及社會保障 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了 300多平米的專用機室,并且為了保證數據的正常儲存、傳輸和 管理,還進行了網絡平臺的建設工作,主要是包括數據交換機、網絡接入等工作,這 樣才能確保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正常運轉。
    (2)數據管理工作
    完成D市為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統后,相關的政府管理部門可 以進行各種數據操作,包括個人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的錄入、查詢、修改、保存等功 能,但是隨著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及數據量不斷增長,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統已經 出現力不從心的情況。
    (3)信息安全防衛體系建立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不僅僅需要完成相關的數據管理功能,更重要 的是需要對數據和信息進行安全保護,尤其是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關乎公眾的直接利 益,如果信息和數據安全沒有保障,那么這些數據極有可能受到來自網絡的威脅,造 成數據丟失和錯誤,因此D市還進行了網絡安全防御體系的建設,通過加載防火墻和 殺毒軟件等方式確保信息系統數據安全。
    3.1.2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問題描述
    上世界末開始建立,直到2000年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才正式投入 使用,盡管在最初系統建設時,D市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但是由于信息和 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過去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已經無法使用當前海量數 據和客戶端同時使用的要求;再加上國家近年來大力推動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 統全國聯網的進度,目前D市的信息管理系統無論從模塊功能設計還是網絡平臺建 設,都無法和國家最新標準完成對接,因此必須首先找到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 理系統目前存在問題,才能為重新建設信息管理體系做好準備工作,未來可以更加有 針對性的進行系統設計和實現。
    (1)系統軟硬件性能雙下降
    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近年來得到了飛速發展,無論是計算機硬件還是軟件都已經 經歷了多次革命性的升級,因此在2000初設計的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無 論是硬件設備還是軟件應用,在性能方面都難以滿足目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 理系統的需要。D市目前常住人口數量激增,所以參加勞動及社會保障的公眾數量大 幅增長,這種成幾何倍數增長的數據,和2000年D市設計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 統的情況已經完全不符,所以過去建設的硬件平臺和編撰的軟件應用都面臨著更新換 代的迫切需求。
    (2)業務功能模塊適應性較差
    中國政府的執政能力在不斷的提升,為人民提供的各類服務也在種類上有很大的 增長,以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為例,過去因為國家政策不夠嚴謹,所以很多企業 事業單位都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員工繳納各種勞動保險和基金,但是隨著國家勞 動及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國家越來越重視人民生活的保障工作,所以在勞動及 社會保障制度方面做了多次更新,希望能夠通過法律的手段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的利 益,所以勞動及社會保障業務中很多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過去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 息管理系統在功能模塊方面出現了極大的不適應性。業務變化導致功能失效,所以很 多新增業務都需要人工管理,極大的浪費了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所以D市勞動及社 會保障信息管理體系必須進行重新研發,以適應全新的功能變化。
    (3)網絡平臺建設完全過時
    最初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體系設計要求只是被動的推行國家政府辦公 信息化的決策,所以只需要有相應的信息化體系,協助辦公即可,對于信息和數據的 傳輸沒有額外的要求。但隨著D市逐步實行全市及周邊縣市信息共享進度的加快,勞 動及社會保障項目的數據就必須通過網絡完成全市的信息共享,這就是D市勞動及社 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網絡平臺建設的雛形。經過近19年的發展,網絡技術及網絡速度 的提升迫切要求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升級網絡平臺,因為受到設備和接 入手段的限制,目前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完全無法和國家系統進 行對接,所以無法實現異地保障,給D市廣大人民帶來了諸多出行不便。而未來國家 必然要最終實現全國聯網,所以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需要重新建立更 加便捷的網絡平臺。
    (4)信息安全體系急需加強
    只要使用計算機系統,而且需要通過網絡進行數據傳輸,那么就無法避免會受到 來自網絡的惡意攻擊,輕則使系統運行緩慢,故障頻發,重則會導致數據大量丟失和 篡改,給信息管理系統的正常使用帶來極大的威脅。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 系統在建設之初并沒有建立安全體系,其原因是當時信息安全意識不強,同時網絡威 脅并不嚴重,但是隨著網絡安全問題頻發,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建 設防火墻等方式完成了信息安全體系的實現,但是因為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對于社會 穩定越來越重要,所以一旦信息安全出現問題,那么會導致大量人民利益受損,而且 信息系統數據難以恢復,所以升級信息安全體系對于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 統而言,信息安全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5)系統缺少主動決策能力
    過去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都是由人工錄入數據、人工修改數據、人 工更新數據、人工查詢數據以及人工儲存數據,這些操作都是人工完成,而不需要系 統本身主動進行分析和決策,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大數據開始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 引用,所以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統都具有主動決策能力,通過海量數據的分析,可以給 于使用者科學合理的決策建議,甚至在一定權限范圍內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自我 更新和決策。
    3.2全新信息管理系統需求分析
    科學的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流程首先必須進行系統需求分析,因為在進行系統設計 和實現之前,一定要清晰的了解使用者開發系統的初衷,只有掌握使用者希望系統能 夠實現的功能和所要達到的效果,才能在后期的設計和實現過程中采取各種技術手段 來完成。因此為D市建立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必須從嚴謹慎重的需求 分析開始。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主要涉及到常規的業務辦理、基金管理和監督、自助服 務業務和最新加入的主動決策能力,因此在進行系統需求分析時,也必須要從這四個 方面逐一展開。
    3. 2.1常規業務需求分析
    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業務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各類勞動關系管理 業務,另一方面則是社會保險管理業務,同時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業務還兼顧一定的 員工培訓業務。這兩大業務是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的主體,而在兩大業務下層還會有 更多的分支業務,多達十幾個分類,過去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工作都是由不同的 分支部門進行獨立管理。包括數據的收集、存儲、更新和清理等等,所有的數據都掌 握在單獨部門手中。普通民眾要想辦理這些常規業務,盡管都在勞動及社會保障局的 統一管理之下,但是數據的添加和更新則需要多個流程才能完成,有時很多信息都是 重復錄入,而不能在各個部門之間完成共享,給前來辦理業務的民眾帶來極大的不 便,耗時耗力。所以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在常規業務方面的主要 需求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1)合并常規業務中雷同項目
    近年來,因為D市對于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進行了全年升級,為了提升政府對民 眾的服務質量,增加了很多全新的保障項目,而有些保障項目和過去的部分項目有很 多雷同內容,因此新的系統必須進行雷同項目的合并,這種合并工作不僅能減少大量 的重復性工作,節約人力和時間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由于數據重復而造成的錯 誤。
    (2)實現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內數據全流通
    正如上所述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業務有勞動關系管理業務和社會保險管理業 務,兩大業務還各有多達十幾個分類的小項目,而這些項目又是由不同部門進行獨立 管理,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數據相對對立,無法達到數據的貢獻和聯通,未來D市的 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還要向國家總網中接入,這種部門數據屏障必須在全新 的系統中得以解決。
    目前民眾前往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辦理常規業務,都需要在不同功能窗口進行不 同業務的辦理,完成一項任務后還需要去其他窗口排隊繼續等待和辦理,有的業務還 需要前往其他地址,程序十分繁瑣,給民眾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所以只有實現了勞動 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內數據全流通,才能真正解決目前信息孤島降低系統使用效 率的詬病。
    (3)個人業務和企業業務信息可兼容
    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還涉及到工作單位的企業信息,過去因 為業務分割的原因,所以個人信息管理部門和企業信息管理部門的數據庫并不聯通, 所以在同時調用個人信息和企業信息時,二者經常會出現信息重復或者信息錯位的情 況,這給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工作帶來很多困擾。
    所以對于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而言,個人業務和企業業務信息的 兼容性必須有所增強,不管未來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之間是否能夠實現業務合 并,但是信息管理系統必須要確保個人信息和企業信息相互兼容。通過統一的信息管 理通道進行個人信息和企業信息的錄入、存儲和更新,這樣能夠保證來自不同渠道信 息的唯一性和正確性。在未來進行全國聯網過程中,個人信息還要進一步增加賬號唯 
    一性管理,確保國內更多信息不出現因為重名等因素導致的信息錯亂。
    (4)優化常規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
    目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部門數量眾多,業務流程繁雜,再加上數據未能全 流通,所以任何人在班里業務過程中都需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審核才能完成。過去政府 為了降低民眾辦理業務的時間成本,以建設公共服務大廳的方式緩解問題,而今信息 化水平逐步提升,政府希望利用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統來優化常規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質 量,過去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業務辦理流程如圖3.1所示。
     
    圖3. 1過去的經辦業務流程圖
    Fig3.1 Example of The Old Work Mode of Social Insurance
     
    如今,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業務辦理流程也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逐步在實現一 個窗口即可完成所有相關業務的辦理,新流程如圖3.2所示。這種模式就要求每一個窗 口工作人員同時操作多個部門的數據庫,這個工作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出錯 率也明顯提升,因此全新的系統必須實現一鍵化操作,同一人的業務可以在一個系統 界面內完成所有業務的辦理。
     
    圖3.2新的經辦業務流程圖
    Fig3.2Example of The New Work Mode of Social Insurance
    3.2.2基金監督管理需求
    基金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主要是基金的審批業務、基金進出賬業務、基金數據管理 任務和基金實施監控任務等。在上一代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基金的監督 和管理功能并沒有實現,所以在日常的基金監督管理工作中,D市相關部門還需要投入 大量的人力手動完成相關工作,出現數據錯誤和丟失的情況也是時常發生。因此為了 解決這一問題,在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必須增加基金監督和管理功 能,這樣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功能才會更加全面。
    (1)基金監督功能
    基金的監督功能主要是對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牛育、失業、大病等保險的 收入賬情況進行實施監督,確保所有的基金數據能夠得到及時的更新,流程如圖3. 3:
    呈金監彎機構—1 組成檢查組 審核現場監督扌艮告 處 理
    t J
    收集孌料 giTn"
    _ 編制現場監骨扌艮告
    半需?露“五編制現場監督工作底稿 下達現場監督通知書
    1 J F
    彼監脣單驚 現 場 監 督 整 改
     
    圖3. 3現場業務監控流程圖
    Fig3.3The Process of on-site Supervise
    (2)基金管理需求
    除了在各個公共服務大廳內的基金監控之外,對于通過網絡連接進入系統的各類 基金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統同樣需要增加其管理功能,流程如圖3. 4所示。
    呈金監替機枸 崖立數據庫 審核資料 鳳險評估 監督信息反憒,向上級報告
     
    被監骨單位 收隼資料 電話咨詢'詢問'函證
     
    3.4場外業務監控流稈圖
    Fig3.4The Process of non-on-site Supervise
    3.2.3加強自助服務需求
    過去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完全是由政府部門進行管理,無論是數據 的上傳還是各類信息的查詢、更新,所有操作權限都掌握在政府部門手中,其重要目 的是為了確保信息的準確和安全。所以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自助服務 能力相對較弱,絕大部分業務公眾必須前往行政大廳排隊辦理。
    但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媒介都可以直接和互聯網連接, 收取和接受各種信息數據,因此未來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也應該積極利 用網絡資源,為所有民眾提供更加便捷的自助服務模塊,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瀏覽等 功能,而要將原本在服務大廳內完成的非核心安全業務,都通過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統 逐步實現自助辦理。提高信息系統使用的自助程度,可以節約政府大量的人力資源, 同時解決民眾的時間和交通成本,大幅提升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辦公 效率和服務質量。因此對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需要增加如下自助 服務需求:
    (1)建立多渠道系統連接方式
    自助服務功能必須通過新系統的權限設置來實現,讓新系統中部分功能開發更多 的權限,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的建立系統連接渠道,首先服務大廳內 的自助服務終端必須可以辦理絕大部分的業務,其次普通公眾通過實名認證的手機APP 也應該能夠登錄全新的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快捷的完成自助信息管理 工作。
    (2)開通非核心安全的業務辦理功能
    過去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民眾只能使用查詢功能,在登錄系統后,所 有客戶端只能進行相關業務的查詢,同時可以及時了解相關的勞動及社會保證政策, 未來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必須逐步實現開通所有非核心安全的業 務辦理功能,民眾通過各種渠道成功連接系統后,進行包括信息錄入、修改、存儲、 查詢等各種功能。
    (3)24小時電話服務與系統連接
    為了給民眾辦理業務帶來便捷,政府一直為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工作開通24 小時電話咨詢服務,但是因為電話服務未能直接連接系統,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很難 解決客戶迫切需求,所以未來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要和24小時電話服務 熱線直接建立連接,確保民眾在完成身份驗證后即可通過電話直接接入信息管理系統 進行業務辦理。
    (4)增加公眾客戶端的鏈接
    因為D市民眾數量基數較高,每天前來行政辦公大廳辦理業務的人流數量極大, 為了有效的進行人員分流,降低政府行政辦公大廳的壓力,必須在D市內增加更多的 服務終端,和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保持鏈接,民眾可以就近選擇自助終 端完成普通業務的辦理。
    3.2.4主動決策能力需求
    因為過去受到系統開發技術的限制,再加上系統開發理念的束縛,很多信息管理 系統都是被作為輔助工具使用,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越來越 多的信息管理系統開始具備主動決策能力,而這一功能的加入,使得信息管理系統可 以幫助使用者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
    D市原有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沒有主動決策能力,僅僅是進行數據的被 動管理,通過管理人員進行數據的錄入、更新和存儲,但是沒有自主分析的能力。經 過十余年的發展,目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存儲了海量的數據,如果 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便可以更加精確的了解D市目前的人力資源發展狀況,包 括就業率、人口老齡化、平均薪酬、職業生涯發展狀況等等,但是沒有主動數據分析 及決策能力,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能力還是相對單一,因此未來新的勞 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必須加強主動決策能力的提升:
    (1)必須具有數據匯總及管理能力
    目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數據都是工作人員直接輸入,同時必須 由工作人員進行數據的分類和匯總,這對于系統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限制,全新的 信息管理系統必須能夠獨立進行數據匯總、分類和匯總,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信息管 理系統的效率。
    (2)必須具有數據分析及決策能力
    僅僅獲得數據并不是未來信息管理系統的主要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 管理系統必須具備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的能力,這樣才能為幫助管理者更好的掌握數 據的變化、趨勢等,基于更加精確的數據做出決策。
    第四章系統設計
    4.1系統開發方法
    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方法很多,目前相對主流的方法主要有系統規劃法、 關鍵因素法、戰略目標法和企業信息分析集成法等等,對于政府電子政務方面系統規 劃法、關鍵因素法使用相對更加普遍。
    (1)系統規劃法
    系統規劃法的優勢就是需要綜合考慮所有業務流程所需要的信息和數據,這就能 夠全方位系統化的進行信息系統功能設計,使系統得到優化和完善,其不足也十分明 顯,系統規劃法需要的基礎數據龐大,這就要在系統開發前做出大量的準備工作,增 加工作總量、工作成本和開發時間。
    (2)關鍵因素法
    關鍵因素法顧名思義,只需要少量關鍵性數據即可完成系統的設計和實現,這樣 在系統設計過程中不需要進行大面積的調研,工作量相對較少,但是關鍵因素法的確 定也十分明顯就是因為數據量少,所以難以區分數據的類別,無法形成明確的系統規 則,導致系統的適應性較差。
    綜上所述,對于D市進行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開發而言,兩種方法當中 更加適合的就是系統規劃法,因為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系統中的數據量極大,適合作 為系統規劃法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撐,這樣完成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更好的為D市勞動 及社會保障項目提供服務。
    按照系統規劃法,D市進行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的流程主要分為以下 七個步驟:
    (1)籌備工作
    D市進行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必須先進行系統研發團隊的組建,只有 建立專業的系統設計開發團隊,才能正式進入系統建設流程。
    (2)需求調査
    系統開發的目的就是要滿足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中各個環節的工作需求,因 此必須進行前期需求調查,通過對不同部門進行需求分析,掌握系統開發的根本目 標,為之后的系統設計做好基礎工作。
    (3)系統流程分析
    系統規劃法暨BSP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相關業務流程進行分析和確定,因為系 統建設完全是按照業務流程的順序和實施進行編撰,所以必須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 部門的業務流程進行全面分析
    (4)系統功能設計
    在前面掌握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的業務流程順序和執行方式之后,為信息管 理系統設計相關的功能,保證未來所有功能都能滿足部門業務實施的需求。
    (5)建設數據庫
    在完成信息管理系統之后,就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數據庫的建立,這樣才能將不 同流程中的數據進行有序的管理。
    (6)系統結構設計
    完成功能設計和數據庫設計后,就是要對系統的整體結構進行設計,將不同的分 散功能模塊進行統一協調整合,使系統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
    (7)系統設計報告
    在所有的系統規劃和設計完成后,形成統一的報告,便可進行系統開發工作。
    4. 2系統設計目標
    4. 2.1系統總體目標
    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主要是為了幫助提升政府辦公的效率和質 量,此次進行全新的設計和實現主要是因為軟硬件設備都和當前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 障基本情況發生變化相關,因此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必須實現以 下目標:
    (1)大力提升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確保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數據的大融合和全渠道共享
    (3)加強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對各類基金和保險的監控力度
    (4)提升新系統的主動決策能力,發揮大數據和信息化對政府決策者的輔助作用
    4. 2.2系統分期目標
    建設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因為系統模塊及功能的需求,需要 分步進行,這樣也能緩解一次性升級各類硬件設備帶來的資金緊缺問題。按照全新信 息管理系統的要求,將按照三年分期完成,具體分期目標如表4.1.
    表4?1信息管理系統分期建設目標
    Tab.4.1 Schedule Targe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4.3信息管理系統整體設計
    4. 3. 1信息管理系統結構設計
    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主要負責D市所有勞務及社會保障相關的工作,主要包 括:常規業務、基金監管、自助服務和主動決策,因此在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統結構設 計方面必須緊緊圍繞這四大子系統模塊進行,因此新的信息管理系統的總體結構可以 按照圖4.1所示設計。
     
    勞動及社會保障項目信息系統
     
    自助,服 務子系統 1主曲 決策子系統 1常規業- 務子系統 1基金監管子系統
     
     
    勞弟、帀場管理
     
    碧監管 安全sw-響應 監控 捋穆管理
    -
     
    圖4. 1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結構圖
    Fig4」The Frame of Application System of D Labour and Social Insurance
    4. 3. 2信息管理系統內容設計
    在完成信息管理系統的總體結構之后,必須對四大子系統的基本內容進行設計, 這需要根據D市目前實際的工作流程完成,設計的內容主要是該子系統模塊需要完成 的任務和在整個信息管理系統中發揮的作用。四大模塊看似相對獨立,實際上所有的 數據、流程、管理都是由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統一管理。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基本模塊架構如圖4. 2所示:
     
     
     
    (1) 常規業務內容設計
    常規業務是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部門業務量最大,數據最多的項目,而且幾 乎時刻都會面臨數以萬計的公眾信息及數據的更新和管理,因此在全新的信息管理系 統中常規業務內容主要包括:個人及企業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的錄入、信息的更 新、信息的查詢和信息的保存等。
    (2) 基金監督和管理內容設計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基金監督和管理內容主要是對場內和場外的各 類基金流向進行管理,尤其是對于場外的監管尤為重要,因此內容設計主要包括基金 數據的搜集、抽檢、審核和實施監控等,這樣才能保證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部門 不出現金融風險。
    (3) 自助服務內容設計
    自助功能完全是面向為公眾提供便捷服務而設計的,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 息管理系統在自助服務方面最重要的是加強業務辦理質量和效率,同時還要注意常見 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因此自助服務內容設計主要包括:提升公眾自助辦理業務的可 操作性、提供各類基礎信息的査詢渠道、增加投訴建議搜集功能。
     
    (4)主動決策內容設計
    主動決策能力是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重要新增功能,過去 的信息管理系統都是對工作的輔助作用,而目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 用,主動決策內容也應該獲得全面的啟用:海量數據分析、科學決策功能。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基木功能如圖4. 3所示:
     
     
    圖4.3 D市社會保險信息管理系統功能圖
    Fig4.3 MIS Function Structure of DSocial Insurance
    4. 3. 3編程語言及工具
    (1)編程語言選擇
    本論文主要選擇JAVA語言作為整個系統的編程語言,因為JAVA語言是一個支持 網絡計算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JAVA語言吸收了 Smalltalk語言和C++語言的優 點,并增加了其它特性,如支持并發程序設計、網絡通信、和多媒體數據控制等。同 時JAVA語言具有以下特性,非常適合D市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
    (1) JAVA語言相對簡單:JAVA語言的語法與C語言和C++語言很接近,作者相 對容易學習和使用,可以利用JAVA語言嫻熟的編制各類功能程序,使得整個系統更具 有實用性。
    (2)JAVA語言是一個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JAVA語言提供類、接口和繼承等原 語,為了簡單起見,只支持類之間的單繼承,但支持接口之間的多繼承,并支持類與 接口之間的實現機制。所以便于D市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未來和省級國家級 的金保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對接。
    (3)JAVA語言安全性較高。JAVA通常被用在網絡環境中,為此JAVA提供了一個 安全機制以防惡意代碼的攻擊。除了 JAVA語言具有的許多安全特性以外,JAVA對通過 網絡下載的類具有一個安全防范機制(類ClassLoader),如分配不同的名字空間以防 替代本地的同名類、字節代碼檢查,并提供安全管理機制(類SecurityManager)讓 JAVA應用設置安全哨兵,所以使用JAVA語言能夠更好的保障D市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 管理系統的安全。
    (4)JAVA語言具有可移植性。這種可移植性來源于體系結構中立性,另外,JAVA 還嚴格規定了各個基本數據類型的長度。JAVA系統本身也具有很強的可移植性,JAVA 編譯器是用JAVA實現的,JAVA的運行環境是用ANSI C實現的。
    (5)JAVA運行性能較髙。與那些解釋型的高級腳本語言相比,JAVA的確是高性 能的。事實上,JAVA的運行速度隨著JIT (Just-In-Time)編譯器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接 近于C++,所以對于D市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而言,JAVA的高性能對系統運 行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論文在進行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和實現時采用JAVA語言最為適合。
    (2)數據庫選擇
    對于D市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而言,其所有信息都存放在數據庫中。目 前軟件系統開發中使用的數據庫經歷了層次型和關系型,發展到了比較先進的面向對 象型。通過調査,當前軟件系統開發過程中會用到的數據庫有VFP、SQL Server. Access和Oracle,其中VFP和Access數據庫能夠存儲的數據量較小,具有較快的數 據處理速度,Oracle和SQL Server數據庫存儲的數量跟VFP相比有了較大的提升,能 夠方便的進行各種信息的存儲和管理,但是通過對D市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需求 的分析,采用了 SQL Server數據庫最為合適。
    4.4系統業務功能設計
    4. 4.1常規業務子系統功能設計
    常規業務是整個系統中數據進出、存儲最為頻繁的子系統,所以該子系統的直接 功能就是對D市常規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進行錄入、更新、查詢及存儲,通過D市 的集中數據庫進行相關數據的管理,通過網絡平臺和安全防御體系和國家“金保工 程”進行對接,這樣不僅可以確保未來全國“金保工程”的數據統一,而且便于簡化D
     
    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結構,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系統全國范圍內日 常操作的運行速度。圖4. 4為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常規業務子系統的 用例圖。
     
    Fig 4.4 Handling Business Management Use?case
    常規業務子系統基本上是系統中涉及數據最多的子系統,包括員工的基本信息錄 入:員工用戶名、員工密碼、身份證號、出生年月、性別等信息;其次還要進行企業 信息錄入:企業名稱、注冊類型、法人姓名、法人身份證號碼、企業地址等信息;員 工通過企業進入D市勞動與社會保障體系,參加相關的保險和基金保障體系。具體流 程見4. 5E-R圖。
     
     
     
    4. 4.2基金監督和管理子系統功能設計
    基金監督和管理子系統在D市勞動及社會保信息管理系統中是對所有勞動和保障 相關的資金進出進行監督管理,過去大多數業務都在政府行政辦公大廳完成,所以場 內基金基本不存在出現問題的狀況,所以基金監督和管理系統主要是針對場外資金而 設置的監督體系。其功能主要包括:場內基金監控功能、場外基金繳納功能、場外基 金監控功能、場外基金存儲功能和場外基金支付功能。圖4.6為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 信息管理系統中基金監督和管理子系統的用例圖。
     
     
    Fig 4.6 Fund Monitoring Management Use-case
    基金監督和管理子系統場內管理職能主要是基金的監控職能,所以流程相對簡 單,僅僅是對場內所有基金的進出賬情況進行檢查和審核;而對于場外管理則有多重 職能,繳納、監控、存儲和支付,流程也相對復雜,需要對基金繳納材料進行審核、 進出賬監控、存儲支付記錄檢查等等。具體流程見4. 7 E/R圖。
     
     
     
    圖4.7 D市社保管理信息系統基金監督功能E-R圖
    Fig4.7 Database E/R Diagram of D Social InsuranceFund supervision business
    4.4.3自助服務子系統功能設計
    自助服務在網絡技術發生巨大進步后開始逐漸被公眾普遍接受,因為通過自助服 務公眾可以不必前往政府行政辦公大廳,即可完成大多數基本的勞動及社會保障業 務,所以在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必須加強自助服務子系統的查 詢、咨詢、更新、下載、提示等功能。同時自助服務子系統還要將勞動及社會保障體 系中的咨詢電話和網上咨詢等功能進行全面融合,幫助公眾通過客戶端完成數據信息 的基本操作,同時可以接受各類相關文件和通知,并且在終端硬件支持的前提下,自 助進行各類文件的下載、打印、掃描、上傳等功能。圖4.8為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
    息管理系統中自助業務子系統的用例圖。
     
    Fig 4.8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Use-case
    自助服務子系統的基本流程包括個人信息的查詢、個人信息的更新、系統消息的
    下載、文件的上傳和文件的打印等,其中涉及到各類信息表格、查詢記錄、上傳文
    件、下載文件以及打印記錄等數據,具體流程見4. 9 E/R圖。
     
     
    4.4.4主動決策子系統功能設計
    主動決策子系統在未來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工作中,將會被大量使用,因為
    D市政府可以借助對海量勞動及社會保障數據的分析獲得相關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
    案,而且系統提供的決策分析報告,對于提升D市政府決策科學性和客觀性同樣有著 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主動決策子系統的功能主 要包括:數據的搜集功能、數據的匯總功能、數據的審核功能和主動決策功能。圖
    4. 10為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主動決策子系統的用例圖。
     
    Fig 4.1 OMacrodecision-making Management Use-case
    主動決策子系統是全新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的重要功能,可以幫
    助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部門利用系統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進行決策,而相對其他 子系統而言,主動決策子系統的業務流程相對簡單,僅僅是對所需數據進行篩選,隨 后進行數據分析,最終形成分析報告,以供管理者決策參考,具體流程見4. 11 E/R
    圖。
     
     
    4.5系統數據平臺設計
    4.5.1數據平臺硬件設備結構設計
    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因為整體功能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和完 善,尤其是在數據管理方面,需要有很大的提升,所以系統的數據平臺需要同步進行 硬件設備的升級和重置。而要進行數據平臺硬件設備的更新,首先必須對其結構進行 重新設計,符合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需求才能進行軟件的更 新。更具目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全新的數據平臺硬件設備結 構應該安裝三層架構設計:前端客戶平臺一>應用軟件平臺一〉后臺服務器平臺,這種 平臺設計最為簡捷科學,同時安全性也相對較高,確保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數據安 全可靠,降低安全體系建設成本。
    (1)客戶平臺——主要用于進行客戶信息的接受、更新和存儲;
    (2)應用程序——對數據進出數據庫進行流程化的操作;
    (3)服務器一一整個系統中的數據存儲、傳輸和處理工作都在后天服務器中完 成,這也是整個系統平臺的中樞;
    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平臺硬件設備三層架構如圖4. 12。
     
     
     
    圖4. 12數據平臺硬件體系結構圖
    Fig4.12The Infrastructure of Hardware System
    4.5.2數據庫邏輯設計
    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數據中心在邏輯結構設計方面有縱橫兩個 方向,首先縱向分為國家層級、省級和D市級;其次橫向分為生產區數據、交換區數 據、決策區數據。
    (1)生產區數據
    在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中,生產區數據將會是整個系統數據 中心的核心,無論從數據規模還是數據變化性,這一區域的數據都是最為重要的,因 此這一生產區數據主要負責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項目當中常規業務的數據錄入和存儲 管理。
     
     
    (2)交換區數據
    交換區數據主要負責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數據的更新和交換工 作,對數據庫中已經存在的數據進行修改和更新,隨后進行存儲,為了避免生產區數 據和決策區數據直接更新可能帶來的錯誤,因此設計全新的緩沖區地帶一一交換區數 據中心,在交換區的數據可以進行不斷的變化和更新,而不干擾其他兩個區的正常工 作,因此全新信息管理系統中,交換區數據主要是起到為其他兩個數據區域進行數據 更新和共享的作用。
    (3)決策區數據
    決策區數據是相對對立的一個數據中心,這里的數據一般存儲最終的數據結果, 因此決策區中絕大多數的數據和普通公眾使用系統并無直接關聯,主要是為D市勞動 及社會保障管理部門進行數據的分析和以此為基礎做出決策使用,因此這一區域的數 據主要是進行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所有數據的匯總、分類和分析,最終完成決策報 告。
    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數據中心邏輯機構,如圖4. 13所示:
    4. 5. 3數據表設計
    表4. 2管理員信息表
    Tab.4.2Information Tab of People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GLYDM 管理員代碼 VARCHAR 主鍵 8
    GLYXM 管理員姓名 VARCHAR 10
    表4. 3保險人信息表
    Tab.4.3 Information Tab of Costumer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YHXM 用戶姓名 VARCHAR 10
    YHMM 用戶密碼 VARCHAR 8
    SFZH 身份證號 VARCHAR 主鍵 18
    YHSR 用戶生日 DATE 8
    YHXB 用戶性別 CHAR 2
    YHMZ 用戶民族 CHAR 2
    JTZZ 家庭住址 VARCHAR 50
    LXDH 聯系電話 VARCHAR 11
    YLBX 養老保險 MONEY 8
    YLBX 醫療保險 MONEY 8
    SYBX 失業保險 MONEY 8
    GSBX 工傷保險 MONEY 8
    SYBX 生育保險 MONEY 8
    表4. 4個人登錄信息表
    Tab.4.4Information Tab of Login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YHXM
    YHMM 用戶姓名
    用戶密碼 VARCHAR
    VARCHAR 外鍵 10
    8 否 是
     
     
    表4. 5公司信息表
    Tab.4.5Information Tab of Company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GSMC 公司名稱 VARCHAR 主鍵 50
    DJZCLX 登記注冊類型 CHAR 8
    DJZCHM 登記注冊號碼 CHAR 16
    FRDBXM 法人代表姓名 VARCHAR 主鍵 8
    FRZJLX 法人證件類型 CHAR 10
    SFZH 身份證號 VARCHAR 主鍵 18
    GSDZ 公司地址 VARCHAR 50
    GSDH 公司電話 VARCHAR 11
    DJDIYB 登記注冊郵編 CHAR 8
    SCBH 手冊編號 CHAR 8
    LXR 聯系人 VARCHAR 8
    LXDH 聯系電話 VARCHAR 11
    LSGX 隸屬關系 CHAR 10
    DWXZ 單位性質 CHAR 10
    JJLX 經濟類型 CHAR 10
    HYDM 行業代碼 CHAR 8
    CLRQ 成立日期 DATETIMES 12
    QYGSBXLX 企業工傷保險類型 VARCHAR 8
    QYYLBXLX 企業養老保險類型 VARCHAR 8
    QYYLBXLX 企業醫療保險類型 VARCHAR 8
    QYSYBXLX 企業失業保險類型 VARCHAR 8
    QYSYBXLX 企業生育保險類型 VARCHAR 8
    表4. 6終端信息表
    Tab.4.6Information Tabof Terminal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ZDMC 終端名稱 VARCHAR 主鍵 50
    ZDBM 終端編碼 CHAR 主鍵 8
    ZDWZ 終端位置 VARCHAR 50
    ZDFZR 終端負責人 VARCHAR 10
    ZDFZRDM 終端負責人代碼 CHAR 主鍵 8
    ZDFZRDH 終端負責人電話 VARCHAR 11
    ZDFZRDZ 終端負責人地址 VARCHAR 50
    ZDRX 終端熱線 VARCHAR 10
     
     
    表4. 7查詢表
    Tab.4.7Infdrmation Tab of Query Results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YHXM 姓名 VARCHAR 10
    SFZH 身份證號 VARCHAR 主鍵 18
    GSMC 公司名稱 VARCHAR 主鍵 50
    SCTBDATE 首次投保時間 DATETIMES 12
    MCTBDATE 末次投保時間 DATETIMES 12
    TBLX 投保類型 CHAR 2
    TBJZ 投保基準 CHAR 8
    TBBL 投保比例 DECIMAL 4
    YLBXTBQK 養老保險投保情況 VARCHAR 50
    YLBXTBQK 醫療保險投保情況 VARCHAR 50
    SYBXTBQK 失業保險投保情況 VARCHAR 50
    GSBXTBQK 工傷保險投保情況 VARCHAR 50
    SYBXTBQK 生育保險投保情況 VARCHAR 50
     
     
    表4. 8決策信息表
    Tab.4.8Infbrmation Tabof Decision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JCDW 決策單位 VARCHAR 50
     
     
    JCDWDM 決策單位代碼 CHAR 主鍵 8
    JCDWQX 決策單位權限 CHAR 10
    JCZXM 決策者姓名 VARCHAR 10
    JCZMM 決策者密碼 BIGINT 8
    JCZQX 決策者權限 CHAR 10
    ZJLX 證件類型 CHAR 10
    SFZH 身份證號 VARCHAR 主鍵 18
    SJLX 數據類型 CHAR 10
    SJNX 數據年限 DATE 8
    JCXXHZ 決策信息匯總 VARCHAR 50
     
     
    表4. 9銀行信息表
    Tab.4.9Infbrmation Tabof Bank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YHXM 用戶姓名 VARCHAR 主鍵 10
    YHMM 用戶密碼 VARCHAR 8
    ZJLX 證件類型 CHAR 10
    SFZH 身份證號 VARCHAR 主鍵 18
    YHMC 銀行名稱 VARCHAR 50
    YHKH 銀行卡號 BIGINT 主鍵 16
    YHDH 用戶電話 VARCHAR 11
    YHDZ 用戶地址 VARCHAR 50
     
     
    表4. 10公安信息表
    Tab.4.1 OInfbrmation Tabof Police station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YHXM 用戶姓名 VARCHAR 主鍵 10
    YHMM 用戶密碼 VARCHAR 8
     
     
    ZJLX 證件類型 CHAR 10
    SFZH 身份證號 VARCHAR 主鍵 18
    SSXQ 所屬轄區 VARCHAR 50
    XQPCSMC 轄區派出所名稱 VARCHAR 主鍵 50
    XQPCSDH 轄區派出所電話 VARCHAR 11
    XQPCSDZ 轄區派出所地址 VARCHAR 50
     
     
    表4. 11藥店信息表
    Tab,4.11 Information Tab of Medicine shop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YDMC 藥店名稱 VARCHAR 50
    YDFR 藥店法人 VARCHAR 主鍵 10
    FRZJLX 法人證件類型 CHAR 10
    FRSFZH 法人身份證號 VARCHAR 主鍵 18
    YDDZ 藥店地址 VARCHAR 50
    YDDH 藥店電話 VARCHAR 11
     
     
    表4. 12醫院信息表
    Tab.4.12Information Tabof hospital
    字符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主鍵與否 字段長度 可空(是否)
    YYMC 醫院名稱 VARCHAR 主鍵 50
    YYDM 醫院代碼 CHAR 8
    YYDZ 醫院地址 VARCHAR 50
    YYDH 醫院電話 VARCHAR 11
     
    4.6網絡平臺結構設計
    4. 6.1網絡平臺功能結構
    根據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實際情況,將信息管理系統網絡平臺按照內部辦公
    網絡、常規業務辦理網絡和自助服務業務辦理網絡進行劃分,如圖4. 10所示。
     
     
    圖4. 14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網絡功能構成圖
    Fig4.14The Frame of MIS of Labour Insurance Network
     
    (1)內部辦公網絡系統
    內部辦公網絡系統主要是負責不同級別的子系統進行數據、信息的傳輸和共享。
    (2)常規業務辦理網絡系統
    因為常規業務辦理是整個信息系統中最為繁忙、數據量最為龐大的子系統,因此 這部分的網絡系統十分重要,不僅需要保證高速傳輸數據,而且具備向上連接到國家 級省級系統平臺的能力,向下可以向區級、縣級終端傳輸數據。
    (3)自助服務業務辦理網絡系統
    自助服務子系統主要是公眾通過互聯網終端和整個系統保持連接,因此自助服務 業務辦理網絡系統只要能夠保證數據能夠通過公共互聯網傳輸數據即可。
    4. 6. 2網絡平臺邏輯結構
    全新的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網絡平臺邏輯結構縱向可以劃分為三 個層級:首先是國家勞動及社會保障部層級;其次是省勞動及社會保障局層級:最后 是市層級。而系統的網絡平臺邏輯結構縱向則需要和其他關聯政府部門形成網絡連 接,其邏輯結構如圖4. 15所示。
     
    圖4. 15 D市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網絡邏輯結構圖
    Fingure4.15The Logical Infrastructure of MIS of D Labour Insurance
    第五章系統實現
    5.1系統功能實現
    5.1.1信息管理系統編程環境設置
    根據第三章的設計內容和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的具體情況,全新的勞動及社 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優先選擇JAVA編程語言進行功能實現。采用JAVA編程語言首 先考慮到該編程語言的安全性強、功能性豐富;其次國家和省級勞動與社會保障系統 均釆用JAVA編程語言完成。為了未來能夠更加便捷的實現國內聯網,提升信息管理 系統的兼容性,JAVA編程語言是D市開發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最佳選 擇。運行環境設置在Windows/.NET下進行,和目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工 作使用的運行環境吻合;在構建數據庫時將選擇SQL Server.NET平臺,和過去數據庫 有較好的兼容性,便于數據轉換,確保新系統上馬時完整、準確的完成歷史數據遷移 工作。
    D市全新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的數據量盡管龐大,因為業務流程 清晰,所以功能相對簡潔,編程操作并不復雜,主要包括個人及企業用戶登錄、信息 收集、更新、存儲、查詢和分析功能。
    5.1.2信息管理系統登錄功能實現
    市人尢f空源和社會保局
    r i» of 11u Re八八“ So<_ • i Sei nr it y of i.»r»
     
    圖5. 1登陸界面
    Fig. 5.1 Main Interface
     
    首先進入D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頁面,通過登陸界面進行用戶登陸,隨后 進入系統后,方可進行相關的操作,具體的登陸功能實現如下:
    (1)建立用戶信息數據庫,在后臺數據庫中存儲所有用戶信息,包括用戶名、密 碼及權限。
    (2)設計登錄界面,通過程序編撰完成登錄界面的設計,主要包括用戶名輸入、 密碼輸入界面。
    (3)通過對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對比,相互匹配即可進入系統。
    /* unieap*/
    Org memoryUserDatabase = null;
    Person = null;
    Try{memoryUsers Database = Org
    (Org) Factoryget (Org)
    Factory.getOrg;
    A = memoryUsers DatabasegetPsn
    ByAccount(usesmame);
    if (a =null)
    {a = new Person}
    Aset a FullName;
    ConfigHelperlogin(request=a)}
    catch (Exception e)
    {Exc ActdoHandleforward =success}
    Else {forward = error}
     
    圖5.2用戶登界面
    Fig.5.2 System Login
     
    市金保工程倍息管煙系統
    f « I , V.. .■ WPWW
     
     
     
     
     
     
     
     
    圖5.4管理員系統維護界而
    Fig.5.4 Administrator System Maintenance Interface
    5.1.3信息管理系統掛失功能實現
    進入系統過程中如出現問題,就必須立刻進行掛失操作,掛失操作的具體實現如
    下:
    (1)通過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及密碼后,進入系統;
    (2)在“掛失”界面中進行信息錄入;
    (3)輸入個人標號、身份證號、選擇卡類型,提交完成本人的社保/醫保卡網上掛 失。
    return mapping findF orward(fbrward);
    ActionForward start
    ActionMapping
    return mapping
    findF orwardsuccess
    private void removeSessionHttp:ServletRequest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
    getSession;
    Enumeration enumeration=session
    GetAttributeNames;
    WhileenumerationhasMoreElement
    { sessionremoveAttribute
    (Stringvalue of
    (enumeration.nextElement))}
    /*Description :掛失界面*/
    public ActionForward
    Begin(ActionMapping, ActionForm,Http: ServletRequest)
    ThrowException;
    {HttpSession = (HttpSession)
    request
    Get session;
    RemoveSessionrequest;ContextHoldersetContext(nulI); return mapping findF orward(begin)}
    社保/醫保卡網上掛尖
    個人編號:
    業務說明: 蜀證 卡類型:社保卡7 提交.
    完成if g甞胃f 薜籬愛畀聽鶴/聶誹書鬲減黠眾薯緩器喙崩爲評功",
    圖5. 5用戶掛失界面
    Fig.5.5System Login ofReport the loss
    5. 1.4信息管理系統錄入功能實現
    管理員(包括個人、企業及政府管理員)在進入系統后,可進行信息的錄入操 作,具體實現如下:
    (1)通過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及密碼后,進入系統;
    (2)在用戶權限之內進行相關數據錄入;
    (3)按照事先設定的數據類型、數據大小進行數據判斷;
    (4)判斷無誤后進行數據存儲。
    script type=texthtml
    id=templatesbxzdj<div class=mkl>
    Tab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O" cellpadding-'0"
    td width="32"
    img src=webrootzhxximagesportal
    width="32"
    height="25"
    td background=webrootzhxximagesportal
    <strong class=ttl>
    保險登錄:
    <strongtd>
    <tdwidth=n10n>
    <img src=webrootzhxximagesportal/
    width=n10"
    height=M25n
    div id=sbf_xzdj
    class=div_swf3 style=width:458
    錄入代碼實現:
    <script type=texthtml id=templatesbdjdb>
    <div class=mkl>
    Tabwidth=100%
    border=M0" cellspacing="0!t cellpadding-'0"
    td width=M32M
    img src^webrootzhxximagesportal
    width=”32”
    height=n25n
    td background=webrootzhxximagesportal
    <strong class=ttl>
    登記對比:
    </strongtd>
    td width=n10n
    img src=webrootzhxximagesportal width=n10n
    height=n25n div id=sbf^jbd class=divswf3 style=width458
    亠用人草位基本帖況
     
    圖5.6倍息錄入界面
    Fig.5.6 In to rm at io n In put Interface
    5. 1.5信息管理系統查詢功能實現
    管理員(包括個人、企業及政府管理員)在進入系統后,可進行信息的查詢操 作,具體實現如下:
    (1)通過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及密碼后,進入系統;
    (2)在用戶權限之內進行相關數據查詢;
     
    (3)按照事先設定的數據類型、數據大小進行數據判斷;
    (4)判斷無誤后顯示查詢內容。
    script type=texthtml
    id=sfzh templateyhscd
    div class=mkldiv class=yhs
    border=nOn cellspacing=HOH cellpadding=”O”
    v vlign=Htopn><input type=ntextM id=Hsfzh" name=Hyhxmn
    OnKeyPress=enterT oT ab
    & nbsp
    &nbsp
    &nbsp;
    td vlign=top
    select class=sell 企業名稱/option
    < v «i継申報個人髒徵鶴麴 鵰翹 腕功申報 孵證書 慈耕
    御條件
    201410 * 5i| 201410
    JJ> A-
    狐械 起的月 終止朗 和能戀 I “
    臺糊細:鞠
    Q »列“口0頁額!0 ▼棗遡」丨
    圖5. 7條件杳詢界面
    Fig.5.7 Query Interface
     
     
     
    審金保魂鵲管縣經
    '1
    :•:衛罰
    aim
    610H0U
    ICKH2
    G016 IB 25
    HO 32 1180(
    105M72 K2.61
    100皿 <1 U
    11542 02 Ti
    ”用M •湖I
    〔1」頂顧10 Y.]」
    松a跡就
    圖5. 8養老保險杳詢界面
    Fig.5.8 Old-age Insurance Query Interface
     
     
    圖5. 9杳詢結果界面
    F ig. 5.9ResultI nterfece
     
     
     
     
     
     
     
     
     
     
     
     
     
     
     
     
     
     
     
     
     
     
     
     
     
     
     
     
     
     
     
     
     
     
     
     
    市金保工程信息管理系統
    < L⑴軻鋼偉錨鏗個人絆餐
    圖5. 11自助服務查詢界面
    Fig.5.11 Self-service Resultinterface
    5.2系統網絡平臺實現
    5.2.1信息管理系統網絡平臺內容實現
    (1)信息管理系統的局域網絡平臺內容實現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是面向全市公眾,并且未來還將和省級、國家級 勞動及社會保障系統對接的全新信息管理系統,因此對于內部局域網的實際需求和過 去相比要降低很多,基本的業務和數據管理工作都是依靠互聯網直接進行操作,但是 為了便于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內部數據分析和調整,內部局域網絡平臺的建設還是有一 定的意義,因此相關局域網平臺的內容實現主要包括:內部服務器的建設、內部計算 機終端的有線連接,這樣既可完成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內部局域網平臺 的建設,可供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進行內部數據傳輸、信息決策和對場內各類基金走 向進行實施監控。
    (2)信息管理系統的廣域網絡平臺內容實現
    全新的的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需要具有強大的廣域網連接功能,這 樣才能保證廣大公眾及上級管理部門可以隨時通過廣域網直接接入進行業務辦理,信 息共享和數據傳輸,最終實現國家、省市、區縣全聯通的信息網絡。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向上通過英特網直接和省級勞動及社會保障局信 息管理系統連接,向下通過英特網和轄區范圍內所有區、縣等分支機構直接連接。同 時在進行廣域網建設時,還需要為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橫向網絡平 臺,主要是在各區縣級網絡中連接醫院、銀行、公安等各個關系單位,確保各類政府 部門的信息統一。
    目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廣域網建設實現找事以集中數據庫方式完 成,因此實現方式為:(社會保險業務處理均量/業務辦理環節數+應用界面傳輸總 量)X業務辦理機構并行處理終端數量/響應時間/帶寬利用率X 8位= (50KB/U+10KB) X經辦機構并行處理終端數/5/70%X8。
    表5. 1 D市與業務辦理機構間通信帶寬
    Tab.5.1 Bandwidth Between Headquarter and Branch
    業務辦理機構規模 并行處理終端數 帶寬(Mbps)
    市區經辦機構 30 50
     
    5. 2. 2信息管理系統網絡平臺服務器配置實現
    完成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網絡連接僅僅是網絡平臺建設的第一步, 同時需要進行各類服務器的配置,這樣才能使得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統完成網上數據傳 輸、更新和存儲功能,根據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基本情況可以為其配備數據庫服務 器、業務管理服務器和其他備用服務器,用于各類數據的轉換和存儲,保證整個信息 管理系統的數據安全及穩定。
    (1)數據庫服務器實現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數據用于更新、傳 輸和存儲,而能夠幫助完成數據管理的核心平臺就是服務器,而且隨著D市勞動及社 會保障信息量不斷增大,全新的數據庫服務器也必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D市勞 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數據庫服務器必須具有超大的容量,能夠容納幾何倍數增長的 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其次為了保障信息系統正常運轉,數據庫服務器必須具有高速 處理能力,提升信息系統的辦公效率;最后就是數據庫服務器必須具有極高的安全 性,確保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不被攻擊和泄露,因此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 理系統數據庫服務器必須選擇基于RISC系統的高中端主機,方能達到以上要求。
    (2)業務管理服務器實現
    業務管理服務器主要是負責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在進行業務辦理過 程中的數據管理工作,盡管這是一種暫存式的數據服務器,但是重要性同樣不亞于數 據庫服務器,因為業務辦理過程中必然會有新的數據增加或者會有數據發生變化,而 且這些變化總量同樣十分巨大,因為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統具有各類末端終端和自助服 務功能,所以公眾可以隨時辦理基本業務,相應的數據也會實施發生變化,因此業務 管理服務器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也會不斷增長,配備的服務器也需要具有較高的性 能,但是在數據容量方面要比數據庫服務器縮減很多,所以可以配備基于RISC系統的 中低端主機或者高端PC服務器即可滿足要求。
    (3)其他服務器實現
    有了數據庫服務器和業務管理服務器已經可以保障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 系統的正常運轉,但是因為勞動及社會保障數據安全性和重要性極高,因此必須培訓 一定數量的應急服務器來應對突發情況,做臨時數據儲備之用,因此這類服務器無論 性能還是存儲能力都不必具有較高參數,只需要使用普通PC服務器即可。
    5.3系統安全平臺實現
    5.3.1信息管理系統安全體系基本結構
    安全體系對于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尤為重要,因為在這一系統中不 僅僅存有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而且可以通過這一系統直接進入省級和國家級 的勞動及社會保障系統,因此必須建立強大的安全體系為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系統保 駕護航。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安全體系可以采取目前主流的三位一體模 式的安全體系,主要包括安全特性、安全子系統和系統單元三個方面,其基本結構如 圖5.12所示:
     
     
    Fig5.12Security Structure of MIS
     
    5.3.2信息管理系統安全平臺建設實現
    基于以上三位一體結構在進行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過程中逐步實現安全平臺的建 設,這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防火墻的建設;其次是安全監控系統的 建設;最后是病毒查殺系統的建設。
    防火墻的建設時整個安全平臺的第一要務,目前防火墻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網 絡IP和TCP包的源頭信息來對整個系統網絡進行監控,一旦發現安全隱患立即切斷源 頭信息,從而實現安全保護的目的。防火墻在發現網絡威脅后可以立刻進行系統保 護,同時發出網絡預警信號,對不明威脅進行攔截,而通過身份二次確認的方式繼續 保持正常用戶進行網絡交互。
    安全監控系統則是更加專業的病毒監控系統,相對防火墻而言,安全監控系統更 具有針對性,對網絡病毒的侵入更加敏感,可以實現更加高效高質的病毒監控和攔 截,保護系統文件避免感染病毒。
    病毒查殺系統屬于補救型安全體系,在信息管理系統感染病毒后,病毒查殺系統 才會發揮作用。和之前兩種防御體系不同,病毒查殺系統是一種事后防御體系,他的 主要負責對感染病毒的數據和文件進行殺毒、隔離或者直接清理等任務,從而確保網 絡病毒不會進一步蔓延。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還應該建立主動安全防御措施,容災備份體系既 是最佳選擇,采用相同的SAN架構進行數據存儲,通過TCP/IP廣域網絡進行連接,保 證二者數據的傳輸和數據的一致性,這樣才系統出現問題或者感染病毒后,系統備份 可以快速回復問題數據。圖5. 13為容災中心建設示意圖。
     
    第六章系統測試
    6.1系統測試目標及流程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面對數百萬使用對象,而且每位用戶的信息都相 對復雜,因此整個系統所管理的信息和數據量及其龐大,而且涉及到個人隱私和政府 機密,因此在D市全新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正式使用前,需要做完整的系統 測試,測試通過后,系統方可使用。系統測試主要是圍繞最初系統需求分析展開,測 試的目標就是針對最初系統需求逐一完成系統功能測試,確保每一項功能都達到設計 要求,并且系統可以穩定安全的運行,而測試流程則包括對需求功能的測試、對用戶 權限的測試、對系統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測試、對數據管理準確性的測試等。
    表6. 1系統測試流程表
    Tab.6.1Test Procedure for Management System
    序號 測試項目 具體測試內容
    1 需求分析測試 按照前期需求分析內容完成系統測試
    2 系統功能測試 逐一測試系統功能子系統
    3 系統操作測試 進行系統操作測試
    4 穩定性測試 檢測數據的穩定性
    5 安全性測試 檢測數據的安全性
    6 全面運行測試 監測系統全面不間歇運行情況
     
    6. 2系統測試實施
    根據系統測試目標和測試流程,逐一進行相關內容的測試,具體測試見表6.2—表
    6.4,是對系統部分功能測試情況,完全整個系統功能測試后,確定系統測試結果。
    表6. 2日常業務系統功能測試
    Tab.6.2System Function Test
    序號 測試項目 具體測試內容 測試結果
    1 系統登錄功能測試 不同權限用戶進行登錄測試 通過
    2 常規業務數據登錄 單個數據、批量數據錄入測試 通過
    3 常規業務數據儲存 數據保存測試 通過
    4 常規業務數據更新 數據更新測試 通過
    5 常規業務數據查詢 各類條件下的數據查詢測試 通過
    表6. 3自助服務系統功能測試
    Tab.6.3 Function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Test
     
     
    序號 測試項目 具體測試內容 測試結果
    1 信息宣傳功能 按照不同用戶權限發布相關信息 通過
    2 信息查詢功能 信息查詢測試 通過
    3 信息維護功能 信息修改功能 通過
    4 自助辦理功能 客戶自助業務辦理:數據查詢、數據 修改、通知查看、數據打印功能測試 通過
     
     
    表6. 4數據安全性測試
    Tab.6.4Data SecurityTest
    序號 測試項目 具體測試內容 測試結果
    1 密碼測試 不同用戶密碼的設置及修改測試 通過
    2 防火墻測試 防火墻防護功能呢測試 通過
    3 備份測試 數據的備份及恢復測試 通過
     
    表6.5-表6.8為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測試用例:
    表6. 5基本信息操作測試用例
    Tab.6.5Basic Information Operation Test Case
    功能名稱 測試條件 用例描述 具體操作 預期結果實際結果
     
    表6. 6監控操作測試用例
    Tab.6.6 Monitoring operation test cases
    功能名稱 測試條件 用例描述 具體操作 預期結果實際結果
     
     
    1.操作者有權限訪問 1.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
    場內基金 系統 輸入基金 密碼,進入系統 審核成功 審核成功
    進出監控 2.操作者有權限訪問 對應功能 賬號信息 2.輸入需要監控的賬號 信息,進行查看審核
    場外基金 3.輸入正確的用戶名 輸入基金
    賬號信息
    進出監控 和密碼成功登錄
    4.操作者電腦處于正 輸入需要監控的賬號信 息,進行查看審核 審核成功 審核成功
    常運行狀態
     
     
    表6. 7自助服務操作測試用例
    Tab.6.7 Self-service operation test case
    功能名稱 測試條件 用例描述 具體操作 預期結果 實際結果
    外部終端 登錄 1 •操作者有權限訪問 系統 輸入用戶外
    部終端登錄
    信息 1.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 密碼,通過外部終端進 入系統 登錄成功 登錄成功
    用戶信息
    查詢 2.操作者有權限訪問 對應功能 查詢用戶基
    本信息 點擊“查詢”按鈕,開始 編輯需要查詢的內容 查詢成功 査詢成功
    用戶信息 下載 3.輸入正確的用戶名 和密碼成功登錄
    4.操作者電腦處于正 下載用戶基
    本信息 點擊“下載”按鈕,開始 下載信息及文件 下載成功 下載成功
    用戶信息 打印 常運行狀態 打印用戶基
    本信息 點擊“打印”按鈕,外部
    終端開始打印 打印成功 打印成功
     
     
     
    表6. 9系統安全測試用例
    Tab.6.9 Syse Security test cases
     
    功能名稱 測試條件 用例描述 具體操作 預期結果 實際結果
    1.系統正常運行 1.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
    系統防火 網絡攻擊 密碼,進入系統運行 防御成功
    墻測試 2.威脅攻擊防御 2.自動啟動防護,抵御 網絡攻擊 防御成功
     
    殺毒系統 測試 1.系統正常運行 病毒侵入 1.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 密碼,進入系統運行 查殺成功 查殺成功
    2.殺毒程序啟動 2.病毒查殺系統自動清 理系統病毒
     
     
    通過此次針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所有功能及平臺的測試,最終所 有測試內容都獲得了通過,證明了 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 性,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有極大的輔助管理作用,大幅降低了相關部門的工作 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在未來系統正式上馬后,還將持續跟蹤監測使用效 果,確保全新的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安全運轉。
    總結與展望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給予公眾的各種公共福利也逐漸提升,養老保 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險等各類與勞動及社會保障相關的基金都 已經向廣大公眾普及,但也正是因為國家福利待遇普及范圍和涉及的公眾數量越來越 多,相關的管理信息和數據也在幾何倍的增長,過去依靠人力和普通辦公軟件進行勞 動及社會保障數據管理,不僅占用大量人力資源,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時常因為人為 因素岀現數據偏差和錯誤,導致勞動及社會保障管理工作整體質量欠佳。近年來,信 息管理技術、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都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國家大力推薦利用這些 技術提升電子政務的水平,D市也借此機會響應國家號召全力開發全新的勞動及社會 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期望能夠借助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提升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相 關工作質量,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國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工程已經日趨完善,為國內廣大人 民帶來了貼心的健康、安全保障,增加了公眾對國家和政府的滿意度,也有效的提升 了人民的生活質量。也正是因為國家勞動及社會保障機制逐漸成熟,國內參保人數不 斷上漲,國家、省市級勞動及社會保障單位的工作量急劇增加,因此建立一套科學、 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勞動及社會保障業務及數據管理已經刻不容緩。本文將從D 市當前的勞動及社會保障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相關功能需求的分析,使用先進的信息管 理與信息技術,為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項目設計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統,最終為其編撰 完整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同時搭建穩定的網絡傳輸平臺和可靠的安全防 御體系,確保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能夠順利運行,幫助D市勞動及社會 保障部門高質量完成工作。
    首先通過對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項目的實際管理情況進行分析,深挖D市勞動及 社會保障部門的迫切需求;
    其次根據初定的系統需求,為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設計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統 結構和功能;
    接下來按照設計方案,逐步實現信息管理系統的程序編撰、硬件平臺搭建、安全 體系建設;
    最終有針對性的對全新系統進行測試,確保未來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 統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
    通過本文的分析和研究,為D市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設計并實現了全新的信息管 理系統,不僅有效的提升了相關部門的辦公效率和質量,更重要的是能夠為D市廣大 公眾提供更加專業、優質的服務,未來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還將直接 接入國家“金保工程”,實現全國聯網,給D市的市民帶來更多的便捷。在研究過程 中,因為受到本人能力和技術發展的限制,研究結果還可能出現針對性、時效性等方 面的問題,作者還將持續對D市的勞動及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工作進行跟蹤, 及時進行系統更新和維護,提升其適應性和兼容性,更好的為D市廣大公眾服務。
    參考文獻
    [I]全為民、任匯江對高校教材管理模式的探索[J]科技情報開發經濟,2013,17(22):252-253
    ⑵鄭仁明.基于B/S模式的實驗教學管理系統的分析與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7):85-87
    [3]趙靖昕.基于B/S結構的教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大學,2016:1-25
    [4]Shi Lis Lina Zhou, Yijun Li, Improving aspect extraction by augmenting a frequency-based method with web-based similarity measures [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2015, 51(1):58-67?
    [5]朱淑麗.基于B/S模式的網絡考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0:138-139
    [6]楊軍莉.基于B/S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設計工程,2014(12): 50-52
    [7]G.H.Alferez,V. Pelechano, R. Mazo, C. Salinesi,D? Diaz, Dynamic adaptation of service compositions with variability models[J].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2016, 97(5):24-47
    [8]Lemire, Maclachlan. Slope One predictors for online rating-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Society for Industrial Mathematics, 2015(5):471-480
    [9]徐翔,王哲•協同過濾算法中的相似度優化方法[J]•軟件學報.2016,35(6)
    [10]曾小波,魏祖寬,金在宏•協同過濾系統的矩陣系屬性問題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2016,10(2): 121
    [II]李春,朱珍民•基于鄰居決策的血統過濾推薦算法[J]?計算機科學.2016, 23(5):34
    [12]劉建國,周濤•關于個性化推薦系統的研究與進展[幾自然科學進展.2015, 19(2): 10-15
    [13]Marlin B? Modeling user rating profiles f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2, 48(7): 60-72
    [14]李改,李磊•基于大數據集的協同過濾算法的并行化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2, 34(1): 2431-2500
    [15]項亮•推薦系統實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20-50
    [16]Huriey N J. Robustness of recommender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CM conference on Recommender systems. ACM, 2011, 9-19
    [17]Herioceker J L, Konstan J A. Terveen L G, et al. Evaluat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er systems. ACM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015, 23(2):10-67
    [18]Shani G, Gunawardans A. Evaluating recommendation systems. Proceedings of Recommender system handbook. Springer, 2011: 260-289
    [1刃黃創光,印鑒,汪靜,劉玉葆•不確定近鄰的協同過濾推薦算法[J]?計算機學報.2013, 34(10): 1320
    [20]仲秋雁,劉友德.MBA管理信息系統•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21]Bowman,Davis G, Wetherbe J.Three stage model of MIS planning.Infbrmation and Management, 2013,6(1):11-25.
    [22]IBM Corporation.Business System Planning.Information System Planning Guide, 2015, 3(2),34-41.
    [23]King W R.Strategic planning f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J].MIS Quarterly, 2014, 2(1):27-37.
    [24]潘自強,黃麗華,熊偉等.信息系統戰略規劃方法及其組合策略的研究[J].管理科學學
    報,20139,11(03):27-30.
    [25]高復先.信息資源規劃.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58-74.
    [26]葉為全.信息系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安徽煙草,2015,4(06):36-38.
    [27]石彥芳,劉麗華.U/C矩陣在結構化開發方法中的應用.科技咨詢導報,2016,1(24):7-10.
    [28]馬莉.計算機網絡技術•集成與應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7:243-249.
    [29]程秀權.信息系統安全規劃框架與方法.現代電信科技,2015,4(4):41-44.
    [30]王東,孫彬.數字證書技術的分析.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6,5(2):39-42.
    [31]陳承歡.管理信息系統基礎與開發技術.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121-132.
    [32]魏西寧,侯志剛.企業網絡信息安全保護措施的探討與實踐.數字石油和化工,2016, 3(11):28-30.
    [33]師杰.基于GIS的城市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7.
    [34]Al-Kodmany K. Using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for Enhanc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8, 1(45): 37-45?
    [35]汪玉凱,張勇進•業務流程再造理論在政府管理中的應用[J]•電子政務,2017(6):29-33?
    [36]龔健雅,高文秀.信息共享與互操作技術及標準[J].地理信息世界,2018(3):18-27.
    [37]劉濤,肖平,黃新艷.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規劃方法及相關問題初探[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8):22- 24.
    [38]陸琴新,琴芹,陳嗣棟,等.基于CAD/GIS集成的規劃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J].規劃
    師,2018(8):59-62.
    [39]高紅梅.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總體設計[叨.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測繪學院,2018.
    [40]吳俐民,丁仁軍,馮亞飛,等.基于GIS的規劃管理信息系統設計思路探討——以昆明市為例[J].城 市師,2018(1):13-15.
    [41]H.M Hassan, Charles Hutchinson.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 Making. A World Bank Publication [C]. Washington D. C., USA, 2017.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guanlilei/gongshangguanli/xixinguanli/8879.html

    上一篇:基于Android的鐵路貨運信息管理系統設計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