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表評價高級職稱的兩篇論文?
評估高級職稱發表兩篇論文,如何發表?中間間隔有多長?一些作者發表了高級職稱論文,因為單位要求發表兩篇論文,他想知道如何分開這段時間,是一年內發表兩篇論文還是每隔一年發表一篇論文?今天我們將討論這個話題。
職稱評定論文的及時性。一般來說,申請職稱的論文有效期在三年左右,也就是說,職稱評定時間推進后三年內發表的論文都在這個有效期內,所以五年內不行嗎?不一定,這取決于各單位和地區的具體規定。有的地方要求嚴格,有的地方要求寬松。
但這個時間點很關鍵,有些單位要求相對寬松,所以如果作者在五年內發表,現在不需要再發表,但這兩年的論文作者,五年相對罕見,越來越多是三年有效期,所以我們仍然需要提前準備。
另一點要提醒大家,如果這篇論文在發表中級職稱時已經使用過,那么在評價高級職稱時就不能再使用了,必須重新發表,即使時間符合條件。
三年其實比較充裕裕,中級職稱選擇,論文發送到普通雜志,但現在甚至普通雜志周期更長,約4-8個月,所以寫論文時間和修改時間,最好提前一年準備,如果三年后選擇,所以即使現在準備不早,早期發表,成本更低,難度不那么大。
評定高級職稱,分正高級或副高級,那么我們來看看兩者的要求:
首先,申請高級職稱,要求申請人自副高級職稱以來獨立撰寫或第一作者撰寫,并在國家權威期刊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即核心期刊或SCI或者EI論文,不含增刊、副刊、專刊、專輯等。
二是申請副高級職稱,要求申請人自中級職稱以來獨立撰寫或第一作者撰寫,并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即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增刊、副刊、專刊、專輯。
現在因為發表論文的周期變長了,連普通期刊都不短,真的不建議隔一年再發表,因為晚一年發表意味著什么?發表難度增加,發表周期變長,發表成本增加,可能還有其他變量,意味著要承擔一定的風險。發表不成功怎么辦?
如果評價正高,發表核心期刊也是如此,光等一年多,隔一年再發,這種不確定性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沒有必要這樣做。評職稱看論文,只看你是否發表在合法正規的期刊上,是否能上知網,是否符合你的專業和方向,期刊的等級是否相應。滿足這些要求是最重要的。誰這么閑,就看你有沒有時差了。
至于是否發表同一期刊,不是絕對的。最好直接問問你單位的相關負責人,這也和你想發表的期刊有關。一般來說,短期內發表兩篇難度較大的期刊是不可能的,一般普通期刊應該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