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油料保障信息管理 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發布時間:2023-07-25 10:01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課題研究背景 1
    1.2 相關領域研究現狀 2
    1.2.1 國外相關領域研究現狀 2
    1.2.2 國內相關領域研究現狀 3
    1.3 論文的研究意義 4
    1.4 主要研究內容 4
    1.5 本文結構安排 5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技術 6
    2.1B/S三層體系結構 6
    2.2MVC開發模式 7
    2.3Java Web技術相關理論簡介 8
    2.4ORACLE數據簡介 9
    2.5基于JavaScript的幾種常用框架開發技術選型 10
    2.5.1Ajax 框架技術 10
    2.5.2Extjs 框架技術 13
    2.5.3DWR框架技術 14
    2.6 算法概述 14
    2.6.1遺傳算法 15
    2.6.2禁忌搜索 15
    2.6.3蟻群算法 16
    2.6.4粒子群算法 16
    2.7 本章小結 17
    第三章 軍隊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需求分析 18
    3.1 系統總體需求分析 18
    3.1.1 系統建設需求 18
    3.1.2 系統業務需求 18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19
    3.2.1 調撥管理 19
    3.2.2 零發管理 20
    3.2.3 賬表管理 20
    3.2.4 憑證管理 21
    3.2.5 系統管理 21
    3.2.6 其他業務 22
    3.3.系統的非功能性需求 22
    3.3.1 系統的性能需求分析 23
    3.3.2系統的運行環境 23
    3.4 本章小結 23
    第四章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設計 24
    4.1 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24
    4.2MVC模式 Web層設計 26
    4.3數據持久層的設計 28
    431 POJO文件的編寫 28
    4.3.2映射文件的編寫 29
    4.3.3DAO 文件的編寫 30
    4.4Ajax框架設計 31
    4.5數據庫設計 31
    4.5.1數據庫主要表名和功能 32
    4.5.2數據庫E-R圖設計 32
    4.6油料調撥路徑算法設計 35
    4.6.1優化模型基本組成要素 35
    4.6.2系統集成設計 36
    4.6.3基于GIS的優化模型的建立 38
    4.6.3基于GIS的優化模型的求解 39
    4.6.4算法改進 41
    4.6.5改進蟻群算法的計算流程 41
    4.6.6改進蟻群在模型中的計算 43
    4.6.7改進粒子群算法的應用 47
    4.7本章總結 47
    第五章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 48
    5.1開發環境部署 48
    5.2系統功能實現 49
    5.2.1采用 Ajax 框架的登錄界面實現 49
    5.2.2調撥管理 50
    5.2.3零發管理 52
    5.2.4賬表管理 53
    5.2.5憑證管理 55
    5.2.6系統維護 57
    5.2.7其他功能 58
    5.3本章小結 60
    第六章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測試 61
    6.1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軟件測試概述 61
    6.2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測試環境 62
    6.3系統功能測試 63
    6.4系統性能測試 65
    6.5本章小結 65
    第七章 總結和展望 66
    7.1全文工作總結 66
    7.2后續工作展望 66
    致 謝 68
    參考文獻 69
    作者簡歷 74
    表目錄
    表 2.1 常用標準的 XMLHTTPReq 操作 12
    表 2.2 常用標準的 XMLHTTPReq 屬性 12
    表 4.1 主要數據庫表及功能 32
    表 4.2 i 粒子對應的 Z 向量描述 42
    表 4.3 列車的信息描述 44
    表 4.4 列車的運輸里程描述 44
    表 4.5 用戶的信息描述 1 45
    表 4.5 用戶的信息描述(續) 46
    表 6.1 測試環境配置表 63
    表 6.2 系統基礎操作和包容性的測試 63
    表 6.3 憑證管理模塊測試表 64
    表 6.4 系統性能測試表 65
    圖目錄
    圖 2.1 B/S 三層體系架構 6
    圖 2.2 MVC 模式的三大模塊之間的關系示意圖 7
    圖 2.3 Java Web 應用的結構 8
    圖 2.4 Ajax 典型執行過程 11
    圖 2.5 JavaScript 在 Ajax 中所起的作用 13
    圖 3.1 系統業務流程圖 19
    圖 3.2 調撥管理功能用例圖 20
    圖 3.3 零發管理用例圖 20
    圖 3.4 賬表管理用例圖 21
    圖 3.5 憑證管理功能用例圖 21
    圖 3.6 系統管理功能用例圖 22
    圖 3.7 其他業務功能用例圖 22
    圖 4.1 系統整體功能架構 24
    圖 4.2 調撥管理模塊框架圖 25
    圖 4.3 系統管理模塊的組成框架圖 26
    圖 4.4 Ajax 框架組成構架圖 27
    圖 4.5 Ajax 框架響應用戶請求流程圖 27
    圖 4.5 輸入油料數據界面圖 31
    圖 4.6 系統數據管理整體 E-R 圖 33
    圖 4.7 管理員-公告 E-R 圖 33
    圖 4.8 油料收發單填制 E-R 圖 34
    圖 4.9 油料收發憑證 E-R 圖 34
    圖 4.10 領油指標管理 E-R 圖 35
    圖4.11功能模塊GIS同配送模塊間的集成流程 38
    圖4.12 客戶滿意度與時間函數 39
    圖4.13 蟻群計算的流程圖 42
    圖 4.13 收斂效果圖 46
    圖 4.14 算法應用界面 47
    圖 5.1 系統登錄流程圖 50
    圖 5.2 系統界面 50
    圖 5.3 調撥管理流程 51
    圖 5.4 油料庫調撥管理界面 51
    圖 5.5 零發管理流程圖 53
    圖 5.6 統計情況界面 53
    圖 5.7 賬表管理 54
    圖 5.8 Excel 文件表 55
    圖 5.9 油料支撥單管理 56
    圖 5.10 打印界面 57
    圖 5.12 備份界面 58
    圖 5.13 二維碼生成界面 59
    圖 6.1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測試手段的劃分展示圖 62
    圖 6.2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軟件測試的主要步驟 62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
    信息化的發展遍及各個領域,軍事領域信息化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 信息化技術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各個國家對軍 隊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信息化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 越大。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中首先出現了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伊拉克海灣戰爭 的打響,標志這現代軍事戰爭這是邁入了信息化戰爭的時代[1]。
    信息化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快速推進了多個國家軍隊信息化建設步伐, 傳統的機械化式戰爭模式以及有利于難以在現代戰爭中發揮作用。早在上世紀, 美國國防部就意識到信息化技術的重要作用并將其應用到軍事領域中[2]。1991 年,前蘇聯解體,海灣戰爭的勝利,美軍嘗到了運用數字化概念作戰的益處, 他們認識到信息化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對戰略理論和作戰規 劃重新進行部署,以建設信息化軍隊為中心,在軍隊領域全面推進了一場聲勢 浩大的信息技術革命[3]。美國相關部門認為,數字化部隊的建設應該以計算機 技術為出發點,充分運用各種網絡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信息的一體化傳播, 將戰場的信息用數字化的方式進行呈現,提高軍隊對戰場形勢的把控能力和應 對能力。目前,美軍已經試驗成功并在戰場上進行了實際應用[4]。2000 年,我 國提出了科技強軍戰略方針,多后勤作戰系統進行了規劃[5]。今后,我國軍隊 后勤部門建設將一信息化建設為主要目標,促進我軍健康發展。1998 年,中國 軍隊開始研究數字化部隊和數字化戰場,當時對數字化部隊這樣定義的:為了 充分適應未來信息站的需求,新一代作戰部隊需要將智能化武器和信息化裝備 為主要載體,綜合運用各種先進技術,實現電子對抗、情報獲取、控制指揮的 一體化[6]。
    軍隊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后勤供給。特別是現代戰爭對后勤保障的要求更 為嚴格。信息化時代,高新技術的發展引領了軍事領域的深刻變革,信息將成 為未來軍事領域的主要發展趨勢。控制信息權的一方在軍事對話中更掌握發言 權。信息戰是目前世界各國軍方關注的焦點,各個國家都在努力建設信息化軍 隊。軍隊作戰離不開機械,機械作戰離不開油料[7]。油料作為武器裝備的“血 液”,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未來的戰爭,是信息化的戰爭,科技制高點、信 息優先權是決定戰爭勝利的關鍵點[8]。軍隊油料管理的科學化、合理化對軍事 作戰十分重要。后勤油料管理應當摒棄過去那種低效率、分散式的油庫油料供 給模式,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工具,建立起網絡化和信息化的業務管理系統, 實現后勤供給的可視化,為部隊后勤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務。快速提高軍隊 后勤的信息化建設步伐,是打造一直現代化軍隊的必經途徑[9]。而提高油庫油 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決定著軍隊后勤保障的速度問題,決定后勤戰斗力情況。 因此,運用信息化保障軍隊油料供給,是推進建設信息化軍隊的重要舉措[10]。
    軍隊油庫以軍隊油料供給為使命,對軍隊的正常運轉和戰斗力的提高產生 著重要影響。軍隊日常演練需要大量的不同品種的油料支持。軍隊油料裝備種 類多。因此,加強部隊油料供應管理,運用信息化技術管理部隊油料,做到精 確化保障,能夠為部隊完成訓練任務、提高作戰能力提供保障。為適應未來戰 爭的需要,軍隊油料保障任務越來越艱巨[11]。立足部隊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現狀, 追求軍事經濟效益最大化,提高油料保障信息管理水平,運用軟件開發技術, 根據部隊需求,統一組織,制定長遠規劃,根據部隊緊貼業務、安全可靠、操 作簡單的開發原則,設置適應油料供應信息化建設系統,推動油料保障信息管 理水平的提升,朝著更加科學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12]。
    1.2 相關領域研究現狀
    1.2.1 國外相關領域研究現狀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是整個后勤信息系統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各個國家 對軍隊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信息化技術在油料 保障信息管理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13]。外軍對相關領域的研究最早起源于 上世紀 50 年代,至今已歷時近 70 年[14]。計算機技術、軟件技術、通信技術等 先進的科學在很多國家的軍隊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設計中都得到了應 用。但是,因為各國的能力不同,因此發展也不均衡[15]。在世界各國油料保障 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過程中,目前,美軍是處于領先地位的,所使用信息系統的 相關功能已開發得比較完善,還曾在幾次局部戰爭中實踐運用過,例如美軍的 燃料管理系統一FAS系統[16]。
    在海灣戰爭結束后,美國就率先意識到了未來戰爭形勢的變化,投入大量 人力財力進一步加強軍隊的信息化建設。美國國防能源保障中心開始嘗試研發 自動化燃料管理系統,同時,美國國防部對軍隊啟動了油料自動化管理系統的 開發,并建立了新的 FAS 系統[17]。這個系統可以收集、查看接入系統的各個油 料分發站的庫存信息,并輔助進行收發管理,是一個多功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統。 此外,通過相關接口,該系統可以與財務信息系統的數據進行相互交換[18]。
    FAS 系統主要包括基地級系統和分發站級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基地級 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為軍隊提供日常油料供應服務,具體業務包括提供油料合同 排序、庫存賬目登記等功能。基地級 FAS 系統的硬件常規配置主要包括了一臺 主服務器和若干PC客戶機[19]。該系統以windows XP為操作系統,數據交換遵 守 TCP/IP 協議。油料管理員軟件較為高級,能夠管理油庫、油料收發終端系統 等。這種軟件為管理員提供油料質量分析信息等信息。通過該系統,可以實現 油料管理的動態化管理目標。企業級油料自動化系統主要負責提供合同管理功 能,油料信息的處理和搜集等[20]。這個系統是由 Oracle 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和 應用程序組合而成。產品高度集成化,使用人員查找相關信息方便。
    1.2.2 國內相關領域研究現狀
    我國軍隊的油料自動化水平還比較低。在信息化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國石 油化工行業也在不斷探索軍隊油料管理的新模式,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家大 型國企在這方面投入了較大的人力和財力,當前相關研究也取得了比較理想的 成績,其業務處理和作業檢測效果較好。這兩家公司開發出的相應的油料管理 系統,比較注重數據共享功能的實現,通過數據共享眾多部門可以進行便捷的 數據交換,提高油料管理的工作效率。其數據是實時更新,傳遞過程簡單,工 作效率高。作業檢測管理的信息化功能是動態地檢測設備的運行情況[21]。
    當前,在我國的石油化工領域,油料供應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但在軍隊油料保障信息管理領域,相關研究才起步不久,開發出來的相關系統 的功能也較為殘缺,僅能夠在核算、開票等基礎環節上發揮作用,無法充分實 現智能化、一體化管理[22]。我軍油庫分別較為分散,油庫規模較大,地域較廣, 簡單的數據統計嚴重制約了管理者對油庫油料的了解程度。有些油庫雖然構建 了相關的管理軟件系統,但油庫與油庫間缺乏共享機制,工作效率依然不高。 所以,若要提高油庫油料管理功能,需要從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方面加速 軍隊的油庫油料管理系統的建設[23]。
    1.3 論文的研究意義
    我國的油庫是軍隊油料的主要供應地。軍隊油庫是基層單位,承擔著油料 的收、發、儲等任務,直接與軍隊相聯系。根據現行的管理制度,一般情況下, 從總部到軍區,都采取季度報表、月末庫存報表的形式上報油庫油料的收、發、 儲的數據信息,速度慢,信息較為滯后,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上級決策支持, 軍隊的快速反應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本論文以提高軍隊油庫油料管理能力為出發點,結合軍隊日常油庫油料管 理的具體需要,運用了涵蓋油料勤務、信息技術、自動控制等知識理論,根據 當前油料保障信息管理水平,開發出適宜的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以適應目 前軍事需求。
    本文設計的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按照 B/S 架構開發系統,設置的功能 模塊主要包括油料申請模塊、油料錄取模塊、油料轉供模塊等。通過加強自動 化設計,能夠全面提升軍隊油庫油料管理系統的工作質量。本系統能夠實現報 表的自動建立和數據的自動統計,便于上級部門查閱。同時,還可以實時進行 數據更新。通過建立系統功能模塊,解決了油料保障信息管理平臺的油料信息 失真、了解不及時等問題,實現了信息共享。建設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能夠 有效提高軍隊油庫油料管理的質量,為軍隊的后勤提供更大的保障。
    1.4 主要研究內容
    本文設計的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按照 B/S 架構開發系統,設置的功能 模塊主要包括油料申請模塊、油料分配模塊以及系統管理模塊等,能夠根據油 料的實際使用和分配情況自動生成相應的報表,便于上級部門查閱。同時,還 可以實時進行數據更新。通過建立系統功能模塊,解決了油料保障信息管理平 臺的油料信息失真、傳遞不及時等問題,實現了信息共享。在系統需求分析中, 主要結合油庫油料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充分考慮預期的管理效果,從調撥管 理、憑證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細致闡述。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本系統的 總體結構,接著從系統功能模塊設計、數據持久層設計等五個方面詳細介紹了 本系統的設計過程。本文還對系統的開發環境、開發流程進行了介紹,并對系 統的密碼登錄功能、二維碼功能等四種功能的設計進行了闡述。最后,結合粒 子群算法的設計和分析,針對油料的分配和調撥做了相應的規劃算法,能夠更 加精準體現出整體上油料投送的有效性。
    1.5 本文結構安排 第一章:緒論。本章節從課題的研究背景、軍隊在油庫油料供應方面的國 內外研究情況,以及我國軍隊油庫油料管理的現狀等。
    第二章: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相關技術簡介。本章重點介紹了本系統設 計中的主要技術和工具。設計工具主要包括MVC模式、B/S結構等,設計的技 術主要包括二維碼技術、框架構建技術等。為后面系統的開發提供支持。
    第三章: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需求分析。本章主要內容是對本系統進行 需求分析,側重于從憑證管理、調撥管理等方面進行闡述。
    第四章: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設計。根據前面需求分析的結果,本章介 紹本系統的總體架構情況,然后從數據持久層設計等五個方面詳細設計本系統 的設計詳情。
    第五章: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本章主要介紹了本系統的主要功 能的實現方式。包括二維碼功能、系統登錄功能等。
    第六章: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測試。本章對系統的開發的成敗通過系統 測試進行了檢驗。
    第七章:總結與展望。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技術
    研究人員基于B/S三層體系結構和MVC開發模式以及Web技術等軟件來 實現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技術的研發設計。通過研究當前軍隊油庫油料的使 用需求,對當前的系統功能進行分析,最終研發出最優的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 統。
    2.1B/S 三層體系結構
    隨著計算機軟件的不斷更新,C/S模式已經逐漸無法滿足當前計算機軟件 開發使用需求了。當前計算機軟件在研發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困難,例如客戶 端后臺系統運行緩慢[5]。微軟企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發出了最新的軟件體 系 B/S 架構模式。 B/S 架構模式能夠滿足當前計算機軟件中使用需求,它是 Web技術開發的新架構體系,能夠直接應用于Web瀏覽器。因此,在B/S架構 體系中, Web 服務器能夠處理各種客戶端問題,例如數據的提取。目前市面上 主要使用的瀏覽器有 Interner Exploer、sougou 瀏覽器等。在 B/S 架構體系中, 系統客戶端能夠直接通過 Web 瀏覽器處理業務,對于系統數據庫發出的請求, 能夠直接完成,同時將獲取的數據信息進行相應的管理,這種處理數據信息的 方式能夠有效降低客戶端的負荷,如圖 2.1所示。
     
    圖 2.1 B/S 三層體系架構
    B/S 三層體系架構是由數據庫服務器和 Web 服務器等軟件組成,這些軟件 能夠有效的幫助用戶處理大量的數據信息,例如聲音文件、數字圖片等。當前 系統的客戶端能夠直接通過鏈接與后臺 Web 服務器相連,用戶也可以通過瀏覽 器進行系統網頁進行相關操作。
    因為系統的 Web 服務器能夠直接通過系統的應用服務器實現數據信息的管
    理,另外,系統客戶端也可以直接通過瀏覽器對上傳的各種數據信息進行管理。
    對于 C/S 架構來說, B/S 架構體系能夠直接通過瀏覽器或者 Web 服務器實現數 據的讀取和存儲,同時還可以直接通過 Web 服務器對客戶端發出的數據信息進 行處理。 B/S 體系結合了 Internet 技術和 Ajax 理論技術,能夠很大程度的降低 系統服務器端的工作量,能夠顯著提高系統數據更新水平。由于系統事務處理 量較大,因此傳統的 C/S 架構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系統的運行需求。所以, 本文采用了 B/S 架構模式來實現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發設計,能夠更好 的滿足軍隊油料的使用需求。
    2.2 MVC 開發模式
    MVC開發模式是一種軟件開發設計標準,它是由傳統的用戶界面(User Inteface)和面向語言(Small Teck0-90)研發出來的,它不僅具備了邏輯架構, 同時還可以實現用戶界面和后臺客戶端的分離。由此可知,MVC開發模式能夠 很好的實現對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管理。所以,在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中, 用戶一旦需要調取油料,系統管理員可以直接通過 柱狀圖的模式將油料供給數 據呈現給用戶。所以,在MVC開發模式中,C處于領導地位。系統研發人員為 了有效的提升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運行速度,還能夠提升系統的靈活性能 和可擴展性能,另外,系統研發人員還使用了 Oracle數據庫和Java語言來實現 系統的研發設計。本文還對MVC開發模式的架構體系進行說明,如圖2.2所示。
    + _ 請咨— web容器
     
     
    圖 2.2 MVC 模式的三大模塊之間的關系示意圖
    Model 模型模塊是當前核心數據的封裝,它能夠獨立的幫助系統研發人員 完成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模塊開發,能夠將封裝好的獨立開發模塊提供給 不同的系統研發者使用。同時,系統研發人員還可以使用模塊完成Controller和 Viewer 的相互交互,還能夠直接進入系統實現控制器的管理,必要的時候還可 以通過視圖的方式訪問系統的數據庫。 View 視圖模塊能夠幫助用戶實現圖像界 面的交互管理,能夠在傳統 Web 網頁應用制作中實現對系統頁面美工的管理。 隨著AdobeFlash、XLM等標識語言技術的出現,使得系統程序人員在進行美工
    制作的是,需要改變傳統 Web 模式,通過提出使用視圖模式來實現應用程序的 研發設計,以便用戶操作視圖[9]。Controller控制器模塊是整個MVC模塊的中 心,它能夠直接通過系統客戶端將用戶發出的請求進行操作管理,同時還可以 使用客戶端服務器將用戶發出的指令進行轉換。由于控制器在處理用戶請求的 時候,沒有做出任何相應的指示,導致系統客戶端無法決定使用那個視圖層來 顯示模型的處理結果[10].所以,系統研發人員為了保證系統的運行需求,將用 戶發出的請求轉發給模型進程處理,然后將模型處理后的結果反饋給系統的控 制器,最后通過系統的控制器顯示該數據的結果。當前,最典型的 MVC 開發 模式就是 JSP+server+javabean 模式,這種新的開發模式能夠直接根據系統的角 色來進行軟件開發和設計[11]。
    2.3 Java Web 技術相關理論簡介
    系統研發人員還對當前系統開發使用的Java Web標記語言、JSP標識等技
    術進行研究,如圖 2.3 所示。
    Web服務器及應用服務
     
    圖 2.3 Java Web 應用的結構
    (1) Servlet組件:Servlet組件能夠直接通過系統生成Web頁面,同時還
    能夠獨立于系統平臺,不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當前 Servlet 組件還存在著一定 的問題,它不能夠將全部的HTML進行標識,因為Servlet輸出的對象在表示層 存在著非常復雜的關系[12],同時Servlet是直接通過Java語言研發出來的,因 此,一旦系統研發人員在研發過程中發生了錯誤,那么就會導致系統無法實現 擴張。因為Servlet組件在B/S架構中屬于中間控制層,能夠直接接收Web瀏覽 器或者用戶發出的請求,能夠直接處理系統數據庫的數據信息。因此, Servlet 組件在 MVC 系統中不擔任任何表示層,只是單純的作為控制器來進行使用[13]。
    (2) JSP組件:JSP組件是系統研發人員為了更好的滿足用戶使用需求而 使用的一種用于管理客戶端瀏覽器請求的組件。它是直接由動態的 HTML 和 XML等技術標準實現的。因為,JSP組件能夠直接響應HTTP應用程序,能夠 直接滿足Java語言接口的使用需求。因此,系統研發人員通過使用JSP組件就 能夠直接生產JSP網頁,從而建立動態的Java網頁,以此提高系統客戶端的運 行速度,同時還可以將客戶端發出的請求處理結果顯示給用戶查看[14]。因為 JSP組件能夠直接使用HTML標準技術來實現Servlet的設計。當系統客戶端向 服務器發出JSP訪問請求的時候,系統的Web服務器就可以直接運行Java小程 序將 JSP 網頁中的數據提取出來,并發送給客戶端進行瀏覽查閱,最后將客戶 端查閱的結果反饋給用戶。因為Java子程序能直接創建動態網頁,能夠將處理 的邏輯程序動態頁面進行封裝,能夠使用 JSP 組件對 XML 等文件進行管理。 因為JSP組件能夠將網頁邏輯和網站設計進行區分管理,還能夠提高系統Web 應用的性能。
    (3) JavaBean: JavaBean 是直接利用自身的屬性來實現系統成員屬性設計 的,它與Java組件存在著一定的區別[15]。因為JavaBean是使用費抽象的語言 編寫出來的。因此,系統設計人員可以直接利用JavaBean實現java對象的打包 管理。對于面向對象的編程來說, JavaBean 在使用過程中不住要關注系統內部 的組成結構,可以直接通過JavaBean的不透明盒子實現系統外部接口的鏈接, 同時還可以最大程度的體現JSP的動態頁面優勢。
    (4) 客戶化JSP標識:當前系統研發設計人員能夠直接通過使用可復用標 識來確定 JSP 頁面的輸出形式。因為在 JSP 文件中,系統設計人員還可以直接 使用JSP組件來滿足Java源代碼的程序編寫。因為JSP標識能夠直接提升系統 的研發效率,能夠幫助用戶實現網頁的靜態管理,以此來提升網頁的美觀性 [16]。
    2.4 ORACLE 數據簡介
    ORACLE 公司擁有著世界上最具備實力的數據庫技術和金融管理軟件技術, 它在數據庫市場中占據著領導地位。因此, ORACLE 數據庫有著非常良好的兼 容性能和安全性能,能夠直接應用于計算機領域的研發設計[17]。本文將對 ORACLE數據庫的優勢進行說明和分析:
    (1)面向多用戶、大批量事物處理:當前 ORACLE 數據庫具備良好的數 據查詢管理能力,能夠直接滿足幾百兆或者及幾千兆用戶的使用,能夠保證系 統數據庫數據的完整性[18]。
    (2)支持分布式數據庫的PC:隨著應用軟件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升級,系 統研發人員通過使用SQL 和.NET技術實現了 Oracle數據庫與PC端的鏈接。因 此,對于系統開發者來說,系統的數據庫中存在著若干個不同的數據庫,這些 子數據庫中包含著大量的數據信息, ORACLE 數據庫能夠直接實現數據庫數據 信息的共享和交換以及管理。另外, ORACLE 分布式數據庫還可以支持網絡客 戶端的拓撲結構和混合協議,能夠直接對用戶發出的請求進行處理[19-21]。
    (3)具備可移植性能和連接性能: Oracle 數據庫還具備高連接性能和可移 植性能,它能夠直接獨立存在于市場中,能夠很好的實現不同軟件和硬件的兼 容。另外, Oracle 數據庫還可以支持數十種網絡通信協議,能夠實現數據信息 的連接。因此, Oracle 數據庫還可以在 Oracle9i 的基礎上實現網格計算。
    2.5 基于 JavaScript 的幾種常用框架開發技術選型
    本文還對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和開發語言以及數據庫技術等 內容進行研究和說明。
    2.5.1Ajax 框架技術
    Ajax框架技術是一種高校的、使用性能更強的Web應用技術,它能夠直接 面向非同步請求的JS對象,因此,它是Ajax的重要核心部分[22]。Ajax框架技 術還可以在操作者的操作下直接利用JS服務器實現操作管理,還可以通過Web 瀏覽器實現數據的傳輸管理。另外, Ajax 框架技術還可以降低系統瀏覽器獲取 信息數據的數量,能夠有效的提升系統客戶端程序的運行效率。對于 Ajax 框架 技術來說,它比 Web 應用程序更具有優勢,它易于維護和管理,能夠更加高效 的提升系統的運行速度。當前,Ajax框架技術是由Access小組于二十世紀末期 編寫出來的,它在早期并沒有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直到被極客大力推薦才逐 漸被人們所了解。所以,Ajax框架技術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因為,Ajax框架技術和LEMP以及XHTML非常相似,因此,人們利用其 技術優點,構成了 DOM技術、XML技術[23]。因為,Ajax框架技術具備著其 他技術不具備的優勢,因此,, Ajax 框架技術在研發過程中衍生出了很多技術, 例如 QQ 等。然而事實上, Ajax 框架技術不能夠直接用于某種固定技術,如圖 2.4所示。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Ajax框架技術還可以在系統的各個模塊中起到 巨大的作用。
     
     
    圖 2.4 Ajax 典型執行過程
    (1)Ajax 框架技術是利用 XHTML 和 CSS 技術來實現系統的研發和設計 的,它是建立在 XML 技術之上的標識語言,是人類自然語言和機器語言之間 產生的矛盾結果,它易于編程,因此,系統研發人員在執行Ajax的時候,辦事 效率低下。因為對于HTML語言來說,它能夠按照DTD規則來定義XHTML 語言,能夠直接把控系統網頁編程語言[24]。然而事實上 XHTML 只是 HTML 到 XML 的產物,它雖然具備很多 HTML 的優點,但是它在互聯網中仍舊處于 不能兼容狀態。所以,對于XML來說,它是在HTML的基礎上編寫的腳本語 言[25]。雖然 XTHML 語言在性能上具備著一定的優勢,但是系統研發人員只 有使用 CSS 才能夠系統網頁中的代碼進行統一管理,才能夠使系統的運行效率 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雖然在Ajax框架模式中將XHTML和CSS進行了明確的區分,因此, 在系統運行過程中, XHTML 語言主要用于數據信息的傳輸和通信管理,而 CSS 主要用于用戶數據的管理。因此, CSS 在用戶交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 作用[22]。因此,在Ajax框架中,XHTML和CSS能夠有效的提升系統的處理 能力。另外, CSS 還有著一定的缺陷,它不能夠支持不同的瀏覽器。因此,本 文選擇了 IE瀏覽器作為系統的瀏覽器,因為IE瀏覽器能夠直接用于CSS。
    (3)對于 Ajax 框架來說,由于編程人員在編程過程中,需要使用可擴充 標識語言,因此,系統研發人員在編寫系統的時候,需要基于 DOM 對象模型 來進行軟件編程管理。因為 DOM 對象模型能夠直接修改系統中的文檔文字和 語言內容,能夠直接讀取 HTML 文件。因此,系統研發人員可以直接利用 DOM實現網頁的非靜態管理。
    (4)XMLHTTPReq 還可以向普通網頁一樣向系統的客戶端發出請求,而 這些請求會被系統直接做成POST形式,然后向Web服務器進行數據交互管理。 因為 XMLHTTPReq 能夠直接使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在網頁中實現網頁更新,然 后將得到的結果反饋給用戶。因為 XMLHTTPReq 具備很好的兼容性能,能夠 直接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27]。
    隨著軟件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市場上使用的瀏覽器中都嵌入了 XMLHTTPReq 技術,這種技術能夠有效的實現系統瀏覽器的數據傳輸管理,同 時還可以不限制數據傳輸的格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本 文還對XMLHTTPReq技術進行了研究,如表2.1和表2.2所示。
    表 2.1 常用標準的 XMLHTTPReq 操作
    方法 說明
    Quit() 斷開系統連接
    Getresphandles() 獲得制定的HTTP響應值
    Sendreq() 能夠直接發送用戶的請求
    Setrqueshandles() 能夠直接發送用戶的請求句柄
    表 2.2 常用標準的 XMLHTTPReq 屬性
    屬性 說明
    Inreadystaterevised 能夠直接修改系統事件的處理器響應
    Tsxtresp 能夠接收響應樣本
    xmlresp 能夠直接用過使用XML的方式來建立服務
    器的連接
    (5)JavaScript 是一種面對對象的腳本語言,它是 Ajax 的核心部分,能夠 應用于不同軟件中。因此,在使用 JavaScript 腳本語言的時候,系統研發人員 需要基于系統安全運行的問題,考慮企業極軟開發的難度,才能夠應用于不同 的服務器中。因為系統設計人員在研發設計的時候,一旦出現錯誤,那么就有 可能造成代碼重復率低的問題。所以,系統研發設計人員需要使用 XMLHttpReq技術和DOM技術來傳輸系統的數據信息。因為JavaScript語言能 夠直接通過使用 DOM 技術對系統服務器上傳的數據信息進行修改,還能夠實 現服務器客戶端的交互管理,如圖2.5所示。
     
    圖 2.5 JavaScript 在 Ajax 中所起的作用
     
    2.5.2Extjs 框架技術
    Extjs框架技術利用了 JavaScript技術和Ajax框架技術實現了系統界面的前 端繪制。因為 Extjs 框架技術能夠直接利用 JS 客戶端技術進行數據挖掘處理, 同時能夠利用YUI技術和JavaUI技術實現跨越瀏覽器服務。當前Extjs框架技 術已經經過十來年的快速發展,已經能夠全面支持 Jqeury 和 Protypte 的使用。 因為Extjs框架技術能夠減輕系統服務器的負擔,同時還能夠提高UI組件的使 用效率,提高 MVC 開發模式的開發效率,降低系統的研發周期。 Extjs 框架技 術快速的進入了世界,它逐漸成為了能源開發項目,能夠直接獲取文件數據庫 中的數據資源[28],還能夠解壓系統壓縮文件,例如 adapter 的作用就是為系統 提供公共工具庫,以此滿足 Extjs 底層庫的使用需求。另外, build 還可以按照 系統的源代碼進行分類,它能夠將 CSS 文檔、編譯工具等資源文檔進行管理。 其中,ext-heart.js還可以將heart的全部類文件進行壓縮。Extjs框架技術同系統 開發組件一樣,它都能夠通過運用Extjs樣式來管理系統文件。當前系統文件的 樣式為css/ext-all.css,系統研發人員可以直接將ext-base轉換成init-adpater,用 戶如果想要獲得自由使用文件的權限,需要在網頁中插入轉換函數,這種做法 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onReady的運行。
    <Tye req= ''stylebite ''pro= ' ' doc/cvs ' ' Iriff= '' extsi/resuorces/css/''>
    <desc style=''doc/j s''res=''extij s''></desc>
    2.5.3 DWR框架技術
    DWR 框架技術能夠直接應用于系統軟件中,能夠提高系統 Web 網頁的交 互性能。因此,對于 DWR 框架技術來說,系統研發人員需要調用 JavaEEWeb 容器中的 Java 對象來實現系統的研發設計,首先系統研發設計人員需要根據應 用環境和Java語言生成JavaScript代碼[29],才能夠有效的擴大DWR的性能。 因此,在DWR應用框架中,系統研發設計人員可以直接通過JavaScript的應用 程序獲取系統頁面中的動態內容。因為 JavaScript 代碼能夠直接使用編輯器編 寫成網頁中的添加代碼,因此, DWR 框架技術和 Ajax 技術有著相似性,它具 備非靜態格式的 JavaS 語句,能夠隨意在網絡中運行。因此,系統研發設計人 員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運行,使用DWR框架技術來實現系統的內部運行[30]。 所以,在 DWR 框架技術下,系統的瀏覽器和服務器能夠直接應用于系統軟件 中,系統研發人員能夠直接調用 Java 應用程序實現系統的異步處理,因此,按 照 DWR 的約定,系統研發人員可以直接將服務器端生成的結果上傳至調用程 序中,從而保證應用程序的研發設計能夠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
    本文主要對Exjts框架技術和DWR框架技術的優點進行了分析,同時還對 這兩個框架技術的特點進行互補,從而滿足非同步數據的交互管理。因為 Exjts 框架技術能夠調用瀏覽器中的數據信息,能夠提高系統的運行速度,能夠在系 統服務器端發出請求的時候,使用DWR框架技術將SMLHTTPReq發出的請求 進行傳輸,最后 DWR 框架技術再將傳輸的數據轉換成客戶端可以閱讀的形式, 以此實現數據信息的調用傳輸。
    2.6 算法概述 關于列車路徑問題,我國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先后提出了多種不同 的算法,包括精確解算法、系統仿真法等。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解決 問題的思路,但均存在各自的缺陷。系統仿真法里提供了將實時配送過程轉換 了程序,通過程序的執行結果來判斷路徑,但其可行性還有待商榷;在人機互 動法里,人類掌握的專業知識水平是對結果產生的影響有多大也難以確定;精 確求解法最大的問題是求解時間是否符合實際要求。由于上述各種求解方法都 存在相應的缺點,因此難以在實際應用中發揮很大的作用。后來有學者提出了 啟發式算法,這些算法具有很高的效率,而且無需求出最優解,只需要求出先 對較優的解即可。這種算法最大的優點在于既能夠解決實際問題,還無需花費 太多的時間。啟發式算法被提出之后,很快引起了大量專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 在更多學者的努力下,當前該算法在很多領域都得到大量應用,并逐漸產生多 個分支,包括蟻群算法、禁忌搜索算法以及遺傳算法等[6.13]。下面對著集中算 法的特點意義進行描述。
    2.6.1遺傳算法
    遺傳算法(Genetic Algorithm,簡稱GA)以生物進化論為基礎,這種算法的 特點是將對問題求解的過程,通過生物學的染色體生存過程進行類比,染色體 在復制、變異等參觀操作,在一代代進化中逐漸達到了最佳適應狀態。這個過 程就是遺傳算法求出最優解的過程。
    遺傳算法的優點包括:將問題參數模擬成生物學的染色體,無需針對參數 本身進行操作,因此遺傳算法受到約束條件很少,而且具有較好的可異性和持 續性。在全局搜索或者特征搜索方面也具有較好的效果。
    遺傳算法的缺點包括: 遺傳算法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收斂性較差的問,而且只能適 應于對約束條件較為簡單的問題進行求解,對于約束條件較多、維度較高的問 題進行求解時,遺傳算法難以發揮出理想的效果。
    2.6.2禁忌搜索
    禁忌搜索算法(英文稱作Tabu Search,一般簡化稱之為為TS算法),屬于全 局逐步尋優算法中的一種。該算法最早出生于 19世紀 80年代,歷經多年的演 變和完善,當前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較為完善的算法,在很多領域得到了實際應 用。
    禁忌搜索算法原理如下:先給定一個鄰域和初始解,并提供打開候選解, 當候選解的目標值比當前的最優解更理想時,則不考慮其禁忌特征,直接用候 選解取代當前解。如果該候選解不存在,那么需要不考慮選擇禁忌的最佳狀態 的當前解并修改禁忌表中各對象的任期。然后反復重復上述步驟,知道達到停 止條件時終止。
    禁忌搜索算法的優點如下:能夠將前面進行的搜索工作有效禁忌,降低了 搜索的工作量。而且這種算法可以將已經達到過的局部最優點通過禁忌的方式 進行表示,避免在下一次搜索中再進入到該區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找出局部 最優點。
    禁忌搜索算法的缺點包括:過度依賴于初始解,如果初始解的質量較低, 算法的收斂速度也會受到明顯影響。此外,禁忌搜索算法的搜索過程具有串行 性,只能實現單一狀態的搜索,無法實現并行搜索。
    2.6.3蟻群算法
    蟻群優化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簡稱ACO)。該算法是在其他算法 的基礎上升級和演化而形成,因此是近年來產生的一種新的算法。但該算法在 搜索性能方面具有顯著的優越性,因此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應用。蟻群算法起 源于螞蟻覓食的過程,通過模仿螞蟻追蹤信息素的特點,以及人工信息素的濃 度,確定下一個可到達的地點,完成一次爬行后,及時對全局信息進行更新, 查看螞蟻搜索的效果。之后再根據相同的規律進行再次搜索知道達到停止條件 為止。蟻群算法的主要優點包括:算法原理簡單,不會較早進入局部最優解, 能夠根據問題的啟發信息提高搜索能力。目前這種算法的缺點還不太明顯。在 本系統的相關算法中,為了解決前面提到的 VRPTW 問題,這里也采用了蟻群 算法。
    2.6.4粒子群算法
    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簡稱為PSO)。這種算法屬于 并行算法。它以動物的集體活動為基礎,通過個體在群體中的運動情況和信息 共享情況,來解決空間中從無序到有序的轉變過程,通過該過程來尋求最優解。 這種算法從隨機解開始,經過多次迭代的過程來找出最優的解。這種算法相對 于遺傳算法,無需進行變異和交差操作,只需要跟蹤當前搜索到的最優解即可 求出全局最優解。
    2.7 本章小結
    本章節主要對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幾大模塊進行研究,同時還對系統 的Java和B/S三層架構進行了說明。知道了 MVC模式能夠很好的滿足系統的 邏輯關系和使用需求。另外,本章節還對系統的 ORM 框架技術的優點進行分 析,知道了 Hibernate有著很強的靈活性能,能夠更好的滿足系統的使用需求。
    第三章 軍隊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需求分析
    3.1系統總體需求分析
    3.1.1系統建設需求
    通過相關調查研究得知,油料管理部分主要對軍隊的油料采購和分配以及 存儲進行管理。由于我國軍隊對油料的使用需求非常大,因此,在進行油庫油 料管理的時候,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為軍隊油庫油料的管理涉及了國防建設 的安全,因此,只有保證軍隊油庫油料的安全管理,才能夠保證我國國防的安 全。因此,系統研發人員為了滿足機關部門對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需 求,采用了油庫油料供應業務的計算方式,對油庫中的油料指標、審批、賬薄 等內容進行全面管理,最后通過報表的形式將后期部門的油庫油料使用現狀表 示出來,最終實現業務的一體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我國軍隊后勤部門的辦事 效率。對于業務辦理網絡化來說,系統研發人員可以依托當前信息網絡來管理 油料供應部門,對各個級別的油料管理部門的業務信息進行管理。這種做法能 夠對油料的申請領用數據進行科學的管理,能夠有效的提高油料業務的規范管 理性能。而統計核算自動化管理能夠幫助后期部門管理人員強化油料損耗的管 理,能夠從繁雜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能夠改善傳統的計算方式,提高數據的準 確性。此外,后期管理人員還可以利用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及時了解當前軍 隊的油料供應現狀,能夠對當前的油料供應現狀進行全面的考核管理,及時發 現供應計算錯誤問題,避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實現軍隊油庫油料的科學管 理。
    3.1.2系統業務需求
    本文還對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業務需求進行了研究,如下所示:
    (1) 辦理收油業務:對于軍隊管理人員來說,收油也是當前管理系統中的 一項重要業務,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年份和月份對當前收油的業務進行詳細的規 劃管理,同時將制定好的收油業務規劃計劃提交給軍事交通運輸部門,一旦經 過交通部門的審核,管理人員才能夠按照收油計劃進行收油操作。
    (2) 領油指標管理: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后勤機關單位簽發的油料申請來供 應部門領取油料。因此,油庫需要對各種領油指標簽發單進行管理。
     
    (3)辦理發油業務:當油料部門領取到油料簽發單以后,油庫需要根據受 到的發油運輸計劃,提前做好發油的準備工作。同時,系統管理人員還需要對 當前供油數據報表進行管理,利用計算機技術,對軍隊油庫油料指標管理系統 的各個部門的數據信息進行整理,能夠有效的提升系統的安全性能,提高油料 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辦事效率。
    本文還對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業務流程進行分析,如圖 3.1所示。
     
    圖 3.1 系統業務流程圖
    我們可以清楚的從系統業務流程圖中了解到,不同權限的用戶能夠進入到 系統進行不同權限的管理操作。因此,系統管理員可以將不同權限的用戶進行 分類,例如具備瀏覽數據的權限用戶等。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系統的功能性需求模塊能夠對系統所有的業務功能特點進行分析,例如對 軍隊油庫的油料賬表、零發管理等業務需求進行分析。
    3.2.1調撥管理
    調撥管理主要包括了油料的儲存、接收和發出等環節的管理,以及包含油 料調撥調度計劃功能的設計。通過針對粒子群算法的研究和設計,提出調撥計 劃上如何進行規劃。其中,接收油料能夠對接收油料的證件進行管理。而接收
    油料收發件能夠對對方發送的油料數據進行記錄管理。而補登接收油料收發證 件能夠對原油的登錄油料收發證件進行補登。調出油料能夠對收發證件的罐裝
    油料和桶裝油料進行全面管理。而庫存油料測量記錄主要對軍隊油庫的存儲數
    量進行登錄管理。對于油料清點證件來說,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月末入庫的油料
    測量記錄,自動生成油料賬目清單。具體的功能用例圖為 3.2 所示。
     
     
     
    圖 3.2 調撥管理功能用例圖
    3.2.2零發管理
    零發管理是由辦理油料支撥單、流量表讀數、接收國家儲備油料發放通知 單等內容組成。其中,辦理油料支撥單能夠對上級簽發的領油指標簽發單和存
    儲油料提貨單等票據進行管理。而接收國家儲備油料發放通知單能夠對國家儲
    存的油料指標進行管理。具體的功能用例圖為 3.3 所示。
     
    圖 3.3 零發管理用例圖
    3.2.3賬表管理
     
    賬表管理主要包括了各類賬目、報表的查詢及統計功能。其中,油料賬目 主要由油料總賬和庫存油料賬目以及存儲油料分戶賬目等內容組成。而油料報
    表主要由報告表封面和報告表說明等內容組成。而查詢統計是由零發油日統計
    表和零發油月統計表等內容組成。系統管理人員可以根據油料賬表對油料存儲
    量和收發量進行管理。
     
     
     
    <<include»
    «include»—油料報表
    <<include»
    清戶加油卡
    圖 3.4 賬表管理用例圖
    3.2.4憑證管理
    憑證管理能夠對油料的調撥、零發、賬表等內容進行管理。因為憑證管理 的生命周期是由審批、保存等功能模塊組成,能夠對日常辦理的油料憑證等工 作進行管理。具體的功能用例圖為 3.5所示。
     
    系統管理模塊能夠對系統的錄入參數和代碼管理等內容進行管理。例如編 碼維護管理功能能夠對各類編碼數據進行維護管理。例如單位編碼和裝備編碼
    的增加和修改等操作。具體的功能用例圖為 3.6所示。
     
     
    圖 3.6 系統管理功能用例圖
    3.2.6 其他業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軍隊部門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為了保證獲得的 數據信息的真實、準確性,采用了二維碼技術作為信息傳遞的方式來提升軍隊
    的信息安全。當前二維碼技術主要被廣泛用于商場、物流等民用部門。因為采
    用二維碼技術能夠提高業務的工作效率,能夠有效的降低信息傳遞出現的錯誤 率。因此,二維碼技術在賬表管理和零發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具體的
    功能用例圖為 3.7 所示。
     
    系統的非功能性需求能夠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本文將從系統的性 能和運行環境方面進行分析。
    3.3.1 系統的性能需求分析 系統的性能需求能夠保證系統的界面變得簡潔,能夠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
    因此,系統的性能需求能夠有效的保證軍隊管理的安全,同時系統還具備良好 的維護性能,系統還能夠解決后期運行出現的問題,保證系統的安全運行。
    3.3.2 系統的運行環境 系統研發人員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運行,選擇了雙核處理器和
    WindowsXP/7操作系統以及Oracle lOgExpress數據庫、Tomcat6.0服務器等軟 硬件來實現系統的研發設計。
    3.4 本章小結 本章節主要對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管理業務進行分析,重點對系統的
    建設需求進行研究,對系統的調撥管理、零發管理等功能模塊進行了說明。
     
     
    第四章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設計
    4.1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本系統的總體構架包括組成系統的整體構架及各功能單元,設計系統總體 構架時還要考慮組成系統的各功能模塊之間的內在聯系。
    結合系統功能需求,該系統主要實現七大功能,具體見下圖所示。
    軍隊油庫油料供應管理系統
     
    圖 4.1 系統整體功能架構
    由于使用本系統的業務部門較多,因此該系統涉及的功能模塊也較多,本 小節主要介紹調撥管理與系統管理單元功能的實現過程。
    調撥管理的功能為管理油庫油料的調入與調出,具體包括 3 個子功能模塊, 即調入油料、調出油料和查詢油料庫存模塊。該模塊的組成構架圖如圖 4.2 所 示。
     
     
    圖 4.2 調撥管理模塊框架圖
    調入油料的憑據為油料收發證件,由油料收發證件工作人員負責調入油料 的工作。如果油料收發證件還在辦理過程當中,但又急需用油時,可先進行油 料調入工作,之后再補發油料收發證件。油料調出模塊主要實現輸出油料的功 能,油料輸出方與接收方都要憑借油料收發證件才能調出油料。通過查詢油料 庫存模塊,能夠查詢到油庫當前的庫存油料及之前剩余的油料和油料測量數據。
    系統管理模塊里保存著油庫的基礎數據及處理業務時產生的數據。本模塊 能夠實現保存基礎數據、備份與恢復數據及傳送數據的功能。其組成框架圖參 見圖 4.3。
    基礎數據模塊的數據有注冊與制表單位、罐庫與油料屬性數據等等。注冊 與制表單位的數據來源于油庫單位數據,罐庫與油料屬性數據具體包含時間、 級別及用途等數據。備份與恢復數據功能主要為了防止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意 外情況時,能夠及時備份與恢復數據。數據傳送模塊主要數據的傳送過程,如 傳送過程中的配置信息與系統日志數據、系統版本更新數據和發送短消息數據, 系統使用者也可實時查看需要的數據信息。
     
     
    圖 4.3 系統管理模塊的組成框架圖
    4.2 MVC模式Web層設計
    Web 層的功能為實現用戶處理業務的功能,該層的組成構件包括控制器組 件與視圖組件,協助系統完成數據請求處理、控制操作流程及向用戶呈現系統 功能與數據處理結果。控制器組件負責數據處理請求及控制操作流程,控制組 件的功能由 Ajax 框架實現。視圖組件負責向用戶呈現系統功能與數據處理結果, 生成的文件為 JSP 格式的文件,視圖組件通過圖形化的呈現方式,向用戶呈現 系統功能與數據處理結果,它是用戶界面層與系統交互的接口。
    (1)利用Ajax框架組建的控制器組件
    Ajax框架能夠實現基于MVC模式的Web層的數據請求處理與控制操作流 程等功能。圖 4.4呈現了該框架的組成構架。
     
     
    Ajax 框架功能實現過程較簡單,用戶采用瀏覽器及 Servlet/Jsp 容器便可瀏 覽數據,如果用戶需要訪問Servlet/Jsp容器中的數據,則需要Web服務器重置 Controller Servlet,即通過讀取 Ajax-config.xmlwexian文件中的數據實現對 Controller Servlet的重置。Controller Servlet的功能為實現數據的分配,在分配
    數據過程中,需啟動相應的Action,下圖所示為Ajax框架響應用戶請求的過程。
     
     
    圖 4.5 Ajax 框架響應用戶請求流程圖
    2)視圖組件的實現過程
    本系統采用了 MVC 模式進行設計,設計系統時,使用 JSP 標簽形式實現 JSP 界面的邏輯處理,該界面的功能為統一數據格式及向用戶呈現數據處理結 果。JSP界面使用的數據由JavaBean進行封裝,數據處理功能通過JSP標簽實 現,以此形成統一的視圖層界面。為確保 JSP 的設計結果與視圖設計模式一致, 需在JSP界面中采用以下代碼才能實現。
    <%@ include file="../jcpt/public/Head Include.jsp"%>
    設計系統Web層時采用Ajax框架組建的控制器組件,能夠將JSP界面與 處理業務、流程控制等功能進行分離, JSP 界面只負責呈現數據處理結果及系 統功能,這就使得系統開發工作更加簡單。
    4.3 數據持久層的設計
    Java 語言屬于面向對象的開發語言,即在設計系統時,所有需要處理的問 題均被視為對象,由于內存里保存著對象,受內存空間的限制,導致了對象不 能永久的保存在內存中。在系統開發過程中,使用最多的數據庫為關系數據庫, 關系數據庫保存的數據為關系數據,關系數據不能直接表達數據的集成關系, 這就加大了保存對象的復雜度。若要解決以上問題,實現數據持久保存功能, 需要對數據進行對象-關系映射操作[32-33]。數據持久化是指在將數據保存在數據 庫中時,需先對數據進行封裝,并將其視為一個對象,通過這樣的處理,可減 少數據重復調用次數,進而加快了數據處理速度。
    使用 Java 語言開發系統,常用的訪問數據庫方法為在數據庫與系統之間構 建 JDBC 連接。雖然該方法可提高系統運行速度,但由于其涉及大量的代碼, 從而加大了系統維護難度。為此,文章使用 JDBC 編程方法單獨設計系統的數 據持久化層,即把數據進行封裝,并將其視為一個對象,同時通過 API 接口與 外界進行連接,這不僅能確保數據永久的進行保存,同時還能加快系統處理數 據的速度。
    4.3.1 POJO 文件的編寫
    Java 語言屬于面向對象的開發語言,即在設計系統時,所有需要處理的問 題均被視為對象,POJ0,屬于簡單的JavaBeans,可視為Java對象。POJO類 為編程人員調用數據庫表中的數據表提供了便利,編程人員可隨時使用 POJO 類中的 get 與 set 方法。 P0J0 類還能簡化對 Ajax 框架的配置操作。訪問 P0J0 類的接口時需要結合 get 與 set 方法一起使用。以下代碼為注冊單位信息的
    POJO 類的實現過程。
    publi-c class Tab' Gyzz Zcdw {+1
    private String d^dm; //單f立代碼4
    private String dmnc; //單f立容稱P
    private String send;"注冊年審
    private Strine jq; //'1'i 1'(X+1
    public Strine get DtcIzlO {+J
    rEtum d'S'dzi;^
    public void set Dwdm(String dwdmj {+■*
    this, dwdm 二 dwdm;
    N
    publi-c StrinE gmt Diizc 0 {+■*
    return dmc:
    P
    public void set Dwmc(Sirin.® dwmc) 2
    this. dwmc 二 dmne;
    P
    public Strinz 呂皀t Zend0 {+■*
    return, send; **
    P
    public String get JqO {+*
    return jq;
    public void set Zend (Str in® send) {+1
    this, send 二 send; +■*
    public void set Jq (String jq) {+■*
    this, jq 二 jq ; +■*
    N
    POJO類能夠對數據庫中的全部字段進行定義,同時為了實現數據庫映射功 能,在調用數據時,需要構建Java文件。
    4.3.2 映射文件的編寫
    在設計數據持久層時,已經發現 Java 編程語言不能持久的保存內存對象, 這是由于 Java 語言屬于面向對象的開發語言,即在設計系統時,所有需要處理 的問題均被視為對象,由于內存里保存著的對象受內存空間的限制,導致了對 象不能永久的保存在內存中。而在系統開發過程中,使用最多的數據庫為關系 數據庫,雖然關系數據庫里保存的數據為關系數據,但關系數據不能直接表達 數據的集成關系,這就加大了保存對象的復雜度。若要解決以上問題,實現數 據持久保存功能,需要對數據進行對象-關系映射,即 ORM 操作。通過這樣的 處理,可減少數據重復調用次數,進而加快了數據處理速度。下面以注冊單位 信息為例,得出了其POJO類的映射文件如下:
    <class mil. base? system. model? Tab Gyxx Zcdw^
    table=,,J tab_gyxx_zcdwJJ 卩
    sch巳ni已二"dbo" catalog=^ SYSTEM^ lazy=,!,false> 亠
    <property najne= DTOM^ typ亡二"java. 1白>呂? String^ > 亠
    <column name^^ DWDMJJ Ieh呂th二陽 100" not-null=J:,trueJJ /></propert^T> 亠
    4.3.3 DA0 文件的編寫
    DAO,即數據訪問對象,它是一個公用的API接口,在訪問數據庫中的數 據前,需要進行DAO連接。在DAO中內置了全部的數據訪問操作功能。為了 加快數據訪問速度及方便設計人員使用JAVA語言進行系統開發,J2EE把全部 的數據庫訪問操作視為一個單獨的對象。 POJO 文件與映射文件之間使用 DAO 進行連接。系統在訪問數據庫時,可通過構建獨立類的方法,對 DAO 中的有 關操作進行處理,以此實現數據調用。下面所示代碼為注冊單位信息的 DAO 文件的編寫過程。
    public interface Tab Gyxs Zcdw DAO extends Hibernate Dao Support “
    void insert(Tab Gyxx Zcdw record) throws SQLException;屮 int update By Primary Key (Tab Gyxz Zcdw record) throws
    SQLEzceptioii;屮
    Tab Gyxx Zcdw select By Pr imary Key (Str ing dwdm) throws
    SQLException; d
    int deleBy Example(Tab Gyxx Zcdw Example example) throws 屮 SQLEsception;*
    int deleBy Primary Key(String dwdm) throws SQLEzception;屮 int count By Example (Tab Gyzs Zcdhr Example esample) throws d
    SQLEsception;屮
    int update By Example Selective(Tab Gyzx Zcdw record,屮
    Tab Gyxx Zcdw EKample example) throws SQLException; 2
    int update By Example(Tab Gyxx Zcdw record^ Tab Gyxx Zcdw Example 屮 example) throws SQLEzception;卩
    List get All() throws SQLExceptio口;屮
    List get Record(String query) throws SQLException; 2
    List get All Map(Map condition); d
    int get AIL Count ();屮
    List get Record Map (.Map condition);,
    int get Record Count(Map condition); 2
    void delete All ()屮
     
    使用 DAO 技術,能夠將業務邏輯處理功能與數據庫的邏輯連接進行分離。 用戶若要調用系統數據庫,只需要通過 DAO 接口便可實現,這不但降低了系 統開發難度,同時也易于后期對系統代碼的維護。
    4.4 Ajax 框架設計
    Ajax框架有許多類型。本系統中使用的Ajax框架為Extjs與DWR2類框架。 DWR 框架能夠實現對遠程服務器的調用,從而降低了 Ajax 框架的設計難度。 利用 Exjs 框架可設計出操作界面更加華麗的用戶終端。因此,這兩類框架的結 合使用,不僅使得系統操作界面更加美觀、大方,更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同 時還能提高訪問數據的速度。本系統使用Ajax框架開發的輸入油料數據的界面 圖如下圖所示。
    ttftt
    SWU wftRHJA safer omIRMU
    SFrtf I5t/«tbl9iat
    4.5 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是開發應用系統時不能缺少的步驟。所謂數據庫,是指組織、 保存與管理數據的倉庫,數據庫里的數據需依據相應的數據結構進行存儲,并 且這些數據存在一定的關聯。使用數據庫,能夠節約保存數據時占用的內存空 間。數據庫擁有數據獨立性及易擴展性等特征,能夠方便系統各功能模塊對數 據的調用。而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為增加與刪除、修改與查詢數據等等。結 合本文開發的系統特點及對數據的要求,文章使用的數據庫系統為 Oracle 10。 為有效組織系統數據,方便后期對數據庫的維護,在設計數據庫表格時,需統 一數據庫表的前綴,另外還要加入觸發器。
    4.5.1 數據庫主要表名和功能
    下表所示為本系統使用的主要數據庫表及其對應功能。
    表 4.1 主要數據庫表及功能
    數據庫表名 主要功能
    Tab-gyxx-dwxx 保存全部單位的信息數據
    Tab-gyxx-ylxx 保存油料基礎數據
    Tab-gyxx-yhxx 保存用戶基礎數據
    Tab-gyxx-jsylsfzj 油料接收與發出證件
    Tab-gyxx-tzylsjfz 填寫油料接收與發出證件
    Tab-gyxx-kcylcljl 保存庫存油料數據
    Tab-gyxx-ylqdzj 盤點油料證件
    Tab-gyxx-jslyzb 保存領油指標
    Tab-gyxx-sqsyyl 上期剩余油料
    Tab-gyxx-sjjk 監控油料數據
    Tab-gyxx-xtgl 系統管理
    4.5.2 數據庫 E-R 圖設計
    通過分析系統處理業務的過程,能夠得出如圖 4.6 所示的系統整體數據庫
    E-R 圖。使用本系統的主要人員有各類單位,如上級/供油/發油/領油/用油單位, 系統管理員等,這些使用人員之間存在著比較復雜的關系。另外,系統還要存 儲各種裝備及油料等數據,為此,在設計系統整體數據庫 E-R 圖,只呈現了主 要的關系。而各實體之間的關系通過對應的 E-R 圖呈現,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各 操作實體之間的關系。本文呈現的 E-R 圖主要有管理員-公告、填制油料發放接 收表單及油料發放接收關系和油料指標關系 E-R 圖。
     
     
    系統管理員能夠對系統進行所有的操作,系統管理員能夠增加與刪除公告。
    下圖所示為管理員-公告E-R圖。
     
    圖 4.7 管理員 - 公告 E-R 圖
    本系統需要記錄所有油料的輸入與輸出及庫存等數據,這樣才能確保用油
    安全。為此需要設計油料收發單填制功能,其對應的E-R圖如下圖所示。
     
     
    圖4.8油料收發單填制E-R圖
    通過使用本系統領油的單位有油料供應與接收、調出油料及使用油料的單 位,這些單位在上級單位的協調下,憑借油料接收證件調出油料及使用油料, 其對應的 E-R 圖如下圖所示。
     
    圖4.9油料收發憑證E-R圖
    用油單位若要使用油料,需要先申請,待上級單位審核通過后才能從供油 單位領取油料,上級單位在審核用油單位使用資格時需要向用油單位發放領油 指標,該過程稱為申請用油指標管理,其E-R圖如下圖所示。
     
    圖4.10領油指標管理E-R圖
     
    4.6 油料調撥路徑算法設計
    4.6.1 優化模型基本組成要素
    (1) 優化目標
    ①距離目標。
    ②時間目標。準時性是油料調撥工作中最重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衡量調 撥工作績效的重要參考因素。如果沒有具體的時間要求,那么將用時最少作為 優化項。
    ③費用目標。油料調撥的費用包括油料損失費用、列車保養費用、列車交 通交通費用、相關人員的工資開支等各項。在建立油料調撥優化模型時,將以 成本的節省也就是費用最低作為優化目標。
    ④列車調配目標 運輸列車是否裝滿油料,將對油料物流成本產生較大影響。提高列車滿載
    程度,提高列車的利用率,也是建立油料調撥優化模型時的重要方向。
    根據油料調撥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建立油料調撥優化模型時,不能只針對 上述目標中的某一個目標進行優化,而是要對多個目標同時優化。
    (2) 配送中心 油料調撥中心是油料調運轉運的中轉站和調度室,在整個油料調撥系統中
    充當著“倉庫”的功能。
    (3)配送列車
    為了滿足油料供應需求,在選擇列車時,要綜合考慮列車的噸位、車速、 車況等多項因素。
    (4)道路網絡 道路的長度、弧段、限速、方向、節點費用等因素,在整個網絡中均會被 賦予一定的權值,因此在建立油料調撥優化模型時,需要根據權值來判斷道理 的基本屬性。
    (5) 用油單位 在整個油料調撥系統中,用油單位處于終端位置。因此根據需要用油單位
    需求制定油料調撥方案。可以針對一個用油單位進行調撥,也可以針對多個用 油單位同時進行調撥。
    (6) 油料 在整個調撥網絡中,油料是其中的主體。油料的運輸方式、運輸路徑等均
    由油料的基本屬性決定,油料的基本屬性包括牌號、性質、種類、重量等。
    (7) 約束條件
    在油料調撥優化模型的建立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約束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 點:配送距離是否超過列車能夠到達的最大里程;列車是否超載、客戶是否只 需要一次服務、客戶對配送的時間、質量等要求、客戶的配送位置是否在屬于 配送范圍內。
    4.6.2 系統集成設計
    在物流管控系統中,功能模塊 GIS 同配送模塊間的集成,可以實現信息的 相互交流,表現在:功能模塊 GIS 中儲存了大量、真實的油料調撥信息,如用 戶資料、配送車輛資料、配送路線數據等等,這些信息在 GIS 中,轉化成網絡 模型圖,如路況圖等,可以為油料調撥模塊在最優路線的規劃中,提供參考; 油料調撥模塊通過分析 GIS 提供的網絡圖信息,負責最優配送路線的分析、計 算,包括最優里程、最低成本等數據;GIS采用地圖方式,把計算出的最優結 果向用戶進行展。
    1、 集成功能分析
    在功能模塊 GIS 同配送模塊的集成中,集成了全部的物流信息與路況信息。 物流信息如用戶資料、配送的車輛資料、配送的物品信息、路況信息等,這些 信息都以空間、非空間兩種屬性方式保存在 GIS 中。實現了兩種模塊間的信息 交流。
    在物流的配送中,其需要的各種信息,如用戶地址、配送路程等,都需要 通過GIS,轉化成網絡模型,以地圖的方式進行展示。在網絡模型中,中心點 分別代表配送、用戶、網絡的中心位置,同時把配送、用戶的中心位置作為模 型中的頂點位置,弧段指規劃的路線,路線上包括里程、時間、成本等權重數 據。在配送的網絡模型中,配送中心點的各種數據、信息,傳送到用戶中心后, 同用戶信息進行匯集后,再返回配送中心點。
    配送模型根據收集到的信息,通過 GIS 進行最優網絡路線的規劃、計算, 建立網絡拓撲架構[42],實現路線歸劃的快速計算。并在最優網絡路線圖中,用 圖形方式標注出路線中的交叉、彎道、用戶中心等不同的信息。
    綜上所述,在配送最優路線的規劃中,需要運用 GIS 技術,完成線路中的 目的地定位、路線展示、最優里程計算等,同時還要訪問配送模塊中的用戶資 料、配送車輛資料等,所以本文在研究油料調撥系統的層級架構時,需要設計 出配送、路況網絡兩種層級架構。
    (1) 配送層級架構
    在配送層級架構的設計中,根據不同配送信息的屬性,設計了地理、非地 理兩種,并保存在系統數據庫里,提供信息調用,如配送中心地點的經度數據、 路段名稱、用戶姓名、聯系方式等等。
    (2) 路況網絡層級架構
    在油料調撥中,運用 GIS 技術,可以對配送路線中的路況網絡展開分析, 實現路線的最優規劃。而路況網絡層級在架構設計中,根據路況不同信息的屬 性,設計了行駛、物理兩種,并保存在系統數據庫里,提供信息調用,如路線 中的交叉、彎道、車輛等信息。
    2、 集成流程分析
    根據功能模塊 GIS 同配送模塊間的集成需求,進行了集成模型的設計,在 設計中運用了 COM 技術,實現了兩種模塊間的信息互通,具體流程如下圖 4.11 所展示。
     
     
    圖4.11功能模塊GIS同配送模塊間的集成流程
    從上圖4.11中可以看出,功能模塊GIS同配送模塊間的集成流程是從數據 的基礎采集開始的。數據的基礎采集必須圍繞系統中確定的配送方案展開,采 集配送、地理等各種基礎數據,如用戶資料、配送單號、配送車輛牌號、配送 位置、行駛里程、配送成本、路況信息等。接著根據采集到的各類數據建立網 絡層級,根據采集到的路況信息建立網絡拓撲架構,展開數據的分析、處理, 計算出配送路線。最后建立油料調撥分析模型,針對 GIS 計算出的路線進行里 程、時間、方案的優化,采用圖文方式進行展示。
    4.6.3基于GIS的優化模型的建立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建立油料調撥優化模型的實質,是解決模糊時間 窗口條件下的列車調度問題。本文將在下列環境下對列車調度問題進行描述: 在同一個配送中心,運輸列車若干、客戶若干且都在配送范圍內;配送列車不 能超載、一輛配送車出發后,盡可能對同一范圍的多個客戶進行配送。在研究 油料調撥優化模型時,要全面考慮上述限制條件。
    建立油料調撥模型時,這里先進行一系列假設:配送中心為0,列車類型 為集合M,且M={l,2,...n},某個類型的列車k的集合為Bk={l,2...n},CK表示列 車的固定成本,客戶集合為V={1,2...n},客戶要求的時間窗口為[EETi,ELTi]。
    本文設置的限制條件如下:
    (1) 客戶的產品需求、客戶所在位置、配送中心到客戶位置的距離、列車 的固定費用開支均為已知;
    (2) 多種油料貨物可以一起運輸;配送中心運輸資源充足。 各個模型變量的定義如下:
    客戶集合V={0, 1, 2...N},N表示客戶數量,0表示配送中心為; 列車類型集合M={1,2..K}, K表示列車類型;
    K
    M = 2 mk
    BK={1,2...mk},mk表示列車數量,共計 k=1
    K 表示列車負載能力; LK,K 表示列車最遠行使里程; I 表示客戶對服務的 滿意程度;
    根據上述關系,可以建立客戶滿意度與運輸時間的函數,如下圖所示:
     
    圖 4.12 客戶滿意度與時間函數
     
    464基于GIS的優化模型的求解
    (1)求解思路
    針對當前難度較大問題的優化計算中,需要運用到不同的計算方法,如精 準計算方法、啟發計算方法等。特別是 NP 問題的優化計算,由于計算量大, 計算周期長,不適合采用精準計算方法。而啟發計算方法在計算性能上比較穩 定,但針對較大問題的優化計算時,其周期一般較長,計算結果也不準確。隨 著計算方法研究的深入,研發了蟻群計算方法,該方法使用簡單,計算周期短, 但計算結果的優化存在局限性[33]。因此,本文在針對油料調撥線路的優化計算 中,運用了蟻群計算方法,并進行了算法的改進,保證了計算結果的優化。
    (2)蟻群計算方法
    蟻群計算方法也稱為PSO計算方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1995), 由學者 james kennedy 等人根據小鳥尋食原理進行研發,使用實數編碼,操作簡 便,迭代功能強大,可運用在連續、離散等問題的優化計算中,計算結果比較 準確。
    ( 3)計算思路 蟻群計算方法在設計中,把粒子比喻成鳥,通過不斷追蹤、更新鳥尋食的 的過程,實現定位和計算其飛行速度。在油料調撥線路的優化中,線路是食物, 用戶是鳥,通過對用戶的配送線路進行定位、迭代計算,從而得出最優配送線 路。
    ( 4)計算描述 油料調撥運用蟻群計算時,需要隨時對配送位置、列車行駛速度進行追蹤, 完成了線路的最優計算。在計算表達式中, 2n 代表空間的維度, j 代表維數, t 代表迭代次數,i代表配送位置、列車行駛速度,3代表權重因子。
    (5) 算法的改進 1、收斂計算速度的改進以調節權重值和減少計算因子的方式實現。
    ( 1)調節權重值 蟻群計算中的全部、部分查找功能,在應用中會降低計算的收斂效果。因 此,在迭代計算中,只能提高計算的查找能力,調節計算的收斂性,才能實現 對權重值的調節,從而改進計算的收斂效果。
    (2) 模糊調節權重值 在調節權重值時,針對動態因子的權重調節,需要采用模糊調節方式,通
    過調節評價因子C,使用其值達到最優或調節權重值3實現。
    (3) 因子的壓縮調節
    在計算權重因子整體、局部的最優粒子值時,學者clerc提出,增加K壓縮 因,可以壓縮 C1、 C2 因子來實現對因子權重值的調節,從而改進計算的收斂 效果[34][35],表達式為:
    K = ,且 cl + c2〉4。
    2 _ (cl + c2)- J-(4 x cl + 3 x c2)
    (4)選擇計算 選擇計算在算法改進中,運用自然選擇法,根據計算因子的值進行選擇, 從而實現最優的計算結果,具的較強的局部查找能力,缺乏全局查找能力。
    2、 多樣性改進
    針對計算方法的改進,學者kenney等人,研究出了多樣式改進方式。
    (1) 改進適應比例計算方法是指,先設置粒子的最大速度值,再調節粒子 查找比例,從而實現算法的最優計算。
    (2) 改進社會趨同計算方法是指,先運用粒子聚類計算,再調節粒子屬性 的共性,實現算法的最優計算。
    3、 全局改進
    (1) 學者 Beasley 在研究算法改進中,提出了序列生鏡改進方式,該方式 先設置最優查找值,再根據目標值,對實際查找值的適應性,進行函數的自動 調節,實現最優計算。
    (2) 函數延伸改進方式是指,蟻群進行計算時,先設定最優目標,再根據 目標值,對實際計算值進行函數的自動調節,實現最優計算。
    4.6.5算法改進
    為了實現蟻群速度、位置計算結果的最優,需要在計算中,設置全局、局 部的目標優值gbest、pbest,再根據目標值,對實際計算值進行自動調節,實現 最優計算。但在實際計算中,局部因子會干擾到全局因子的最優計算,因此全 局計算結果可能不是最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在計算初期通過慣性因子, 增強粒子的局部查找能力、收斂效果;而在計算后期則增強粒子的全局查找能 力,從而改進算法,實現最優計算結果。在因子權重的迭代計算調節中,采用 了慣性調節方式,該方式主要通過對因子的最小權值、最大權值進行調節,提 升算法的收斂效果,從而得到最優計算結果。
    4.6.6改進蟻群算法的計算流程
    油料調撥最優線路在運用改進后的蟻群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時,建立了計算 模型,其計算流程如下圖 4.13所展示。
     
     
    圖 4.13 蟻群計算的流程圖
    ( 1 )粒子編碼設計
    本文在油料調撥線路的優化計算中,運用了粒子編碼方法,該方法屬于空 間計算中的離散優解法[41]。而粒子編碼計算中的方式選擇,是根據粒子映射結 果進行確定的,最終影響最優計算結果。本文在選擇粒子編碼計算方法時,通 過全面分析,選擇了實數編碼計算方法。
    實數編碼計算方法在優化配送列車的計算中,建立了 2N 空間分析模型, 其中粒子因子中,向量因子(Z)代表列車容量的編號,維度因子代表為用戶 配送的列車的順序。在下表4.2中,具體展示了不同粒子的向量值。
    表 4.2 i 粒子對應的 Z 向量描述
    I粒子 1個 2個 3個 4個 5個 6個 7個
    Z向量 2 2 1 1 1 1 3
    Z 向量 1 2 1 3 2 4 2
    舉例說明:
    假設配送列車類型有兩種,各 2 輛,且第一種車型的載重量較大,則以載 重量對列車進行編號,分別是 1 號、 2 號、 3 號、 4 號,這些列車共計要完成七 次用戶配送量。
    通過最優線路計算方法計算后,得出配送的最優路線:其中第一類車型的 最優配送路線為 0-1-2-0、 0-3-5.4-6.0;第二類車型的最優配送路線為0-7-0。
    (2)適應值函數 本文在蟻群計算中,粒子計算結果的好壞是通過適應函數值進行評價的, 在評價實現中,需要先根據設定的函數目標值、新增的函數懲罰值來確定適應 函數的值。
    4.6.7 改進蟻群在模型中的計算
    1、改進蟻群的計算流程 在本文中,針對改進蟻群的計算采用了仿真方式,具體實現過程是:
    (1) 蟻群的初始化計算是指,蟻群通過隨機方式產生,其產生的速度、位 置表示為N,再輸入各計算因子,如訂單因子、時間因子、車型因子、距離因 子等,最后通過迭代計算,設置蟻群的信息,如定位信息、維度值、因子權重 值等。
    (2) 計算各初始粒子位置適應度的值。
    (3) 采用全局查找方式,計算出各初始粒子位置的當前、歷史最優值 G、 P。
    (4) 在蟻群中,計算出各因子間的差值、權重值。
    (5) 更新蟻群在不同時間的的位置、速度。
    (6) 對蟻群中的全局計算方法、迭代計算方法進行最優收斂效果的驗證, 如果收斂效果達到最優,則反回最優結果;如果不是最優,則繼續進行全局計 算、迭代計算。
    (7) 采用適應度計算方法,優化 G 值。
    (8) 輸出最優G值,完成最優油料調撥線路的計算。
    (9) 針對最優G值,開展滿意度評價,根據評價結果調節G值。
    (10) 展示最優線路計算結果。
     
    假設油料調撥車型有6類13輛,需要為 13戶用戶提供配送服務。如果13
    輛車的小時時速同時等于 80公里,則詳細信息描述如下:
    表 4.3 列車的信息描述
    列車分類 列車數量 列車容量 列車固定運輸成本
    A型 2輛 1000KG 95 元
    B型 2輛 750KG 100
    C型 3輛 600KG 110
    D型 3輛 495KG 80 元
    E型 2輛 450KG 120
    F型 1輛 425KG 100
    表4.4列車的運輸里程描述
    0號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6號 7號 8號 9號 10 11 12 13
    0 0K 21K 21K 14K 42K 62K 22K 24K 16K 7K 15K 7K 3K 3K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1 26K 0K 8K 25K 34K 45K 38K 42K 37K 36K 35K 20K 18K 34K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2 21K 6K 0K 5K 16K 30K 30K 32K 34K 33K 29K 29K 31K 23K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3 10K 8K 1K 0K 12K 20K 67K 33K 37K 24K 28K 27K 29K 24K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4 21K 10K 5K 6K 0K 6K 23K 70K 24K 30K 29K 30K 17K 25K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5 21K 25K 10K 12K 5K 0K 20K 6K 18K 22K 16K 23K 20K 27K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6 14K 28K 16K 17K 6K 4K 0K 4K 12K 20K 23K 5K 9K 18K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7 10K 34K 19K 20K 12K 7K 4K 0K 15K 7K 6K 6K 8K 14K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8 42K 40K 30K 29K 20K 20K 25K 19K 0K 15K 28K 30K 33K 40K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9 26K 45K 44K 38K 23K 6K 12K 15K 13K 0K 14K 13K 9K 19K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1 62K 70K 68K 67K 70K 40K 48K 50K 15K 36K 0K 56K 49K 38K
    0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1 14K 37K 30K 33K 22K 18K 20K 7K 34K 14K 56K 0K 3K 10K
    1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1 13K 38K 32K 35K 24K 19K 24K 6K 28K 13K 49K 3K 0K 12K
    2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1 22K 42K 34K 37K 26K 22K 23K 6K 30K 9K 40K 8K 7K 0K
    3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表4.5用戶的信息描述1
    用戶的編號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6號 7號
    配送重量 160KG 100KG 120KG 120KG 350KG 180KG 420KG
    配送最長時間 50min 11min 33min 58min 52min 43min 91min
    配送最短時間 70min 50min 49min 111min 96min 86min 137min
    最優時間上限 40min 1min 23min 48min 42min 33min 81min
    最優時間下限 80min 60min 59min 121min 106min 96min 147min
     
     
    表 4.5 用戶的信息描述(續)
    用戶的編號 8號 9號 10號 11號 12號 13號
    配送重量 180KG 400KG 200KG 220KG 360KG 280KG
    配送最長時間 81min 10min 56min 88min 70min 74min
    配送最短時間 104min 32min 79min 124min 113min 106min
    最優時間上限 71min 0min 46min 78min 60min 66min
    最優時間下限 114min 42min 89min 134min 123min 116min
     
    在下圖4.9中,展示了改進蟻群計算結果的收斂效果圖。
    6.5104
    6
    5.5
    5
    4.5
    4
    3.5
    圖 4.14 收斂效果圖
    在實例中,經過蟻群初始化計算、適應度值計算、查詢計算、滿意度評價、 迭代計算、慣性權重值計算,得出了實例配送中的最優路線、列車、里程、成 本計算值,具體為:
    在第 1 種最優路線中,使用的列車有 A1、D3、E1、F1
    最優里程長 384公里
    最優成本 3.78 萬元
    各列車的最優路線是 A1:0-1-2-3-9-10-8-12-0;D3:0-13-4-0;E1:0-6.5.0;
    F1 :0-7-0。
    在第 2種最優路線中,使用的列車有 B1、A3、D2、E2
    最優里程長 324公里
    最優成本 3.304 萬元
    各列車的最優路線是 B1:0-1-5.6.4-7-0;A1:0-9-13-10-3-0;D2:0-8-11-0; E2:0-2-12-0。
    4.6.8 改進粒子群算法的應用
     
     
    圖 4.15 算法應用界面
    調撥管理的重點涵蓋了油料儲存、接收與發出等環節的管理,實現了查詢 各庫站庫存油料品種、清點數量等功能。待庫存油料清點后,會形成清點證件 作為統一的庫存憑證,方便后續查詢和提供油料的調撥數據參考 4.7 本章總結
    本章節主要介紹了系統的整體設計過程,包括組成系統的各功能單元和 Ajax 框架的設計過程。在介紹系統功能模塊的設計過程時,主要介紹了調撥與 零發管理模塊的設計過程。在介紹系統數據的設計過程時,主要介紹了系統包 含的主要數據庫表及其實現的功能,本章最后介紹了系統整體 E-R 圖及常用模 塊的 E-R 圖的設計過程。
    第五章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
    由于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本身存在的問題和業務的需求,油料保障信息 管理系統信息系統的建設綜合運用了網絡通信技術、系統工程理論等先進技術 和工具,并采用了網絡集成技術,通過優化系統結構,提高系統的技術含量, 實現各項業務辦理的信息化。此外,本系統還能夠提供常規的輔助決策支持, 具體包括轉賬的自動記載、業務憑證的綜合查詢以及常規業務辦理等。上述各 項功能極大地提高了系統的實用性,對于軍隊的信息化建立有著重要的推動作 用。
    5.1 開發環境部署
    1 、開發平臺
    本系統開發選擇開發平臺是 J2EE 開發平臺。它的來源非常復雜,是很多開 發組件和技術規范的結合體。在 J2EE 平臺的基礎上,持續開發者進一步研究 出了 Elipse 開發工具,而本文選擇的開發工具以 Elipse 3.4 版本為主,該工具功 能豐富,能夠有效減低系統開發的復雜程度,此外,該系統還能夠為開發人員 提供分布式的框架體系,為應用服務器以及相關構建的開發提供 API 標準。這 些功能提高系統的可重用性以及可擴展性。
    2、JSP/Servlet 容器
    本文中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開發的 JSP/Servlet 容器采用的是 Tomcat 6.0 版本。Tomcat具有一系列的優越性能,包括便捷性和開放性,而他受到廣大開 發人員青睞的還有一個原因是無需付費。當前在很多 web 服務器端開發過程中, 都使用 Tomcat 6.0 版本。而在 Java 開發的服務器中,最常用的也是 Tomcat。
    3、 Web 層架構
    本系統的Web應用架構采用的是Ajax架構,管理Ajax架構的作用是為系 統提供所需的控制器組件,通過這些組件的作用提高了軟件開發的效率,并且 有效降低了 Web應用的開發工作量。
    4、 數據庫
    當前, oracle 數據庫在很多系統中都得到了應用,尤其是企業級別的大型 應用系統中。 Oracle 數據庫提供了大型應用系統的數據處理方案,具有安全性 高、運行狀態穩定兼容性好等一系列有點。此外它的功能十分強大,尤其是在 
    處理各種數據方面占很大優勢,所以在IT企業、商業銀行等企業級別的辦公系 統中,多數都采用了 oracle 數據庫。此外, oracle 數據庫還具備對大型數據庫進 行管理的功能,可以實現對并行數據的高效處理,數據傳輸效率很高。綜合上 述優點來看,本系統在設計中最終選擇了 oracle數據庫。
    5、報表工具 潤乾報表作為一種主流的報表工具,在很多企業級別的大型系統中都得到 應用。該報表采用 B/S 結構模式,使用 JAVA 語言進行開發。這種結構模式提 供了 API 接口,該接口具有開發十分方便的特點,在進行文檔輸出時,可以以 多種形式顯示,比如 Excel、 word 等。
    5.2 系統功能實現
    5.2.1 采用 Ajax 框架的登錄界面實現 用戶需要登錄后才能使用本系統,登陸流程如圖 5.1 所示。
     
    圖 5.1 系統登錄流程圖
    用戶輸入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之后,系統將用戶輸入的數據與數據庫里存 儲的數據進行比對,如果比對成功,則表明該賬戶具有合法的登錄權限。用戶 名和登錄密碼兩者均要準確,用戶才能順利登錄系統。兩者中一個存在財務或 者兩個均不正確,用戶都無法登錄系統。用戶登錄失敗的同時,系統會自動做 出提示,要求用戶重新登錄。登錄成功進入系統后,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操 作管理。
     
    圖 5.2 系統界面
    5.2.2調撥管理
    調撥管理的重點涵蓋了油料儲存、接收與發出等環節的管理,實現了查詢 各庫站庫存油料品種、清點數量等功能。待庫存油料清點后,會形成清點證件 作為統一的庫存憑證,方便后續查詢和提供油料的調撥數據參考。如圖 5.3 所 示為調撥管理功能圖。
     
     
    圖 5.3 調撥管理流程
    由圖 5.3 可得出,油庫或用油單位根據需要可通過調撥憑證來對油料進行 調入或調出,系統會自動歸類匯總各庫站油料調撥信息,生成相應的行點單。
    改行程單是通過粒子群算法的改進設計之后,自然生成的。具體的登錄界面圖 為 5.4 所示。
     
     
    圖 5.4 油料庫調撥管理界面
    另外,管理員也可以查詢油庫油料,其查詢代碼如下所示:
    //顯示某一查詢結果
    public Array List<User> get All(){
    Array List<User> al=new Array List<User>();
    Result Set rs=null;
    Statement stmt=null;
    String sql="select * from Kucun Oil";
    try {
    stmt=con.get Con().create Statement();
    rs=stmt.execute Query(sql);
    while(rs.next()){
    User u=new User();
    u.set Id(rs.get Int(1));
    u.set Name(rs.get String(2));
    u. set Stype(rs.get String(3));
    al. add(u);
    }
    5.2.3零發管理
    為了給用油單位提供便利,體現服務、保障的主要職能,油庫不僅要為各 類庫站和用油單位提供大批量供油服務,還要同時提供零星的供服務。與調撥 管理的油料調出相比,零發的性質基本差不多,只是用油對象不同,它的服務 對象為基層站點。如圖 5.4 所示為零發管理的流程。
    接收領油憑證的有多種類型,主要包括接收指標的簽發單、接收助供油料 的通知單等。如果需要領取油料零發憑證,需要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在油料 結算過程中,先記錄好使用的流量表讀數,再根據油料單價計算出相應的油料 費用,這樣才能生成油料結算憑證。零星發油結束后,需要統計和記錄發油前 后的油料庫存數據,并實現相應的查詢和清點。
     
     
    圖 5.5 零發管理流程圖
     
     
    具體的界面圖為 5.6 所示。
     
    圖 5.6 統計情況界面
     
    5.2.4賬表管理
    傳統的報表功能比較簡單,它主要用于系統分類和匯總,通過把數據庫數
    據和設計字段聯系起來,將所需數據分類和匯總,并生成表格。而在油料保障
    信息管理系統中,其數據量較大,所以生成的報表量也很大,因此,傳統的報 表并不能達到需求。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采用了潤乾報表工具,縮短了開發 周期。潤乾報表可以完美地嵌入J2EE平臺,實現分組、交叉和主題等多種工具 模式,它是一個純 Java 企業級別的報表工具,能夠生成 EXCEL 、 HTML、 WORD和PDF等多種報表格式,為本系統的賬表管理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如 圖 5.5 所示為在導出報表前的預覽報表。
    Mintna 供應拖標 EJEMca ttSffS M»K91S 湎林%
    癢3 »J« HA
    。O«Kit«IM]E .
    匸鳴區計SIMS 2017年SMJrtSiW an«SSt廿表 «
    D運檢甘劃統計 «*s*
     
    21發運
     
     
     
     
     
     
     
     
     
     
     
     
     
     
     
     
     
     
     
     
     
     
     
     
     
    圖 5.7 賬表管理
     
    潤乾報表作為一個純Java企業級別的報表工具,可以和JAVA系統開發完
    美結合,通過調用潤乾報表就可以完成對報表功能的實現,其調用代碼如下:
    <%
    String report Name = "test";
    String village_id = request.get Parameter("village_id");
    Report Define rd = new Report Define(application.get Real Path("/report Files/raq/" + report Name+ "•raq"));//潤前報表的名字
    Data Set Config dscl = dscs.get("dsl");〃 這里 ds1 是報表里面的
    String sqll = dscl.get SQL();
    sql1 + = "where"+"condition"; //sql 語句
    where 前面都寫在報表文件里面,所以這里只是附加條件
    dsc1.set SQL(sql1.to String());
    request.set Attribute("report_bean", rd);//report_bean 對應下面的 bean Name %>
    如圖5.8所示為利用潤乾報表導出的EXCEL文
    件。
     
     
    5.2.5 憑證管理
    在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的眾多內容中,憑證管理是最重要的一項。憑證在整 個油料供應過程中都需要用到,尤其是在調撥管理和零發管理中。如圖 5.7 所 示憑證的生命周期圖,若需要辦理憑證,先要提出申請,待審批通過后,即可 利用憑證和自身需要辦理相關業務,而接收方則需要保存憑證,作為雙方的材 料依據。
     
     
    圖 5.7 憑證的生命周期
    本文中憑證的辦理過程以油料支撥單這一憑證的辦理進行舉例。如圖 5.8 所示為油料支撥單界面。用戶進入界面后,在圖表上方的領油單位處選擇或者 填寫相關信息,并填寫介紹信編號以及辦理日期和時間。還要填寫油料類別、 油料數量、領油車編號、應發有油料數量、實發油料數量等基本信息。而儀表 的起始與終止讀數、實際發油數量(千克)和實際發油數量(升)可以填寫, 也可以不填寫;承辦人為進入系統的助理員,不能進行修改;填制單位為系統 默認的制表單位。將相關信息輸入系統并進行確認。如果需要打印則點擊相關 按鈕進行操作即可。
     
     
    圖 5.9 油料支撥單管理
    在業務界面錄入相應業務數據后提交處理頁面代碼如下:
    //導入
    <%
    boolean ch;
    int rt_dypd;
    if(request.get Parameter("zt").equals("0")){
    if(mybean.save Data(mybean.get Jznd())){
    response.send Redirect("/jobs/runonce.jsp?jobsname=jygc-pzylzbd-e"); out.print("<script>window.close();</script>");
    return;
    }else{
    out.print("<script>alert('數據庫操作錯誤!請返回重試!如果還出現相同錯誤請聯系管理員!');</script>"); return;
    }
    }
    if(reque st.get Parameter("bflag").equals("p")){ rt_dypd=mybe an.pri nt Data();// 調用打印函數 switch(rt_dypd)
    將憑證信息錄入系統后,可以對憑證信息進行預覽,并根據實際需要對憑 證信息進行放大縮小等常規操作,最后點擊確定。
     
     
    5.2.6 系統維護
    為了系統能夠正常、穩定地運行和工作的順利開展,本系統采用了系統維 護功能。其作用是維護系統的日常穩定,當系統出現異常時,能夠快速恢復數 據,并對系統進行升級和優化等。若出現設備維護和系統升級等情況時,管理 員需要填寫基本信息申請處理,待審核通過后,專業人員就會對該系統進行維 護和升級。如圖 5.10 所示為數據的備份和恢復界面,數據的備份和恢復的作用 是保證系統在發生異常時,數據能夠安全、可靠,不影響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
     
     
    圖 5.12 備份界面
    5.2.7 其他功能
    各系統之間的數據傳遞是通過CDMA無線網絡和軍事綜合信息網來實現的。 極端情況下,受到通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數據難以及時傳達到相關部 門。在這樣情況下,為了確保信息能夠正常傳達,本系統提供了通過二維碼進 行信息傳達的方式。
    本系統將 CM 碼作為傳遞數據二維碼。該碼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緊 密矩陣碼,優點較為突出,存儲容量大,容錯性高,安全性能好。在辦理常規 業務時,用戶需要將二維碼信息進行保存和打印,信息接收單位只需要掃描二 維碼即可獲取相關數據,從而有效提高了交接手續和常規業務的辦理效率。
    (1) 二維碼的生成 二維碼功能實現的前提是安裝好相應控件,因此,需要在服務端安裝必要 的控件。
    若系統需要向其他單位發送憑證,其特定二維碼都會在相應聯別的右上角 上顯示出來。系統自動對二維碼進行發送,并且將二維碼和憑證信息一起進行 打印。二維碼的生產界面如下圖所示。
     
    圖 5.13 二維碼生成界面
     
    SQL 語句的生成過程中,需要先被相關數據轉換成字符串,并對字符串進 行組合,再利用處理函數set2D()對字符串進行整合,然后才能產生合法的二維 碼。
    public static boolean set2D(int fs,String jsdwdm,String _dirpath,String jobs[],String pzh,String sqlstr,String sqldata){
    Cached Row Set rs=null;
    DB mydb = new DB();//生成一個數據庫連接
    String str,tj="";
    String js Tab=sqlstr.substring(0,sqlstr.index Of("("));
    try{
    rs = mydb.execute Query(sqldata);
    while(rs.next()){
    str=str+rs.get String(1)+"'x";
    tj=rs.get String(2);
    }
    (2)二維碼的掃描
    在掃描二維碼時,先將掃描器插入計算機相應接口處,通過計算機桌面上 的相關按鈕進行二維碼掃描操作。當掃描界面產生后,需要將紙質憑證規范放 置,將掃描器的有線纜一端朝前,再按住掃描鍵,用掃描器勻速通過憑證信息 上的二維碼,結束掃描后,二維碼掃描是否成功系統會及時給出提示。系統對 二維碼掃成功與否是判斷依據是將相關字符串納入數據庫進行解析,進行操作 核實,若無此操作,系統會提示“解碼失敗”,需要重新掃描。
    本界面提供與業務相關的所有二維碼的掃描功能,如果二維碼掃描成功, 相關的業務數據即可被傳輸到系統數據庫,用戶再通過點擊菜單上相應的功能 來辦理具體的業務。
    二維碼掃描器的運行需要事先為其安裝的驅動程序,若掃描器工作出現故 障,就需要檢查內部的驅動程序,在安裝驅動程序前,必須要正確安裝好打印 插件。
    由于二維碼具有唯一性,各個二維碼對應的信息不會存在重復情況,這是 系統判斷數據是否唯一的依據。對于數據類較大的賬表,為了信息識別的完整, 需要生成多個二維碼。對信息進行掃描時,系統會先對二維碼的數量進行判斷, 然后對各個二維碼依次進行掃描。只有二維碼全部掃描完畢后,系統才會對所 有數據進行上傳和處理。
    掃描二維碼的由后臺如下的read2D()函數來完成。
    public static boolean read2D(String sqlstr,String zcdwdm){
    Cached Row Set rs = null;
    boolean flag=false;
    DB mydb = new DB();
    String[] sar = new String[7];
    sar = sqlstr.split("''");
    String[] dwmc=sar[5].split(";");
    for( int i=0;i<dwmc.length;i++){
    if(dwmc[i].equals(zcdwdm)){
    flag=true;
    break;
    }
    }
    5.3 本章小結
    本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礎上,對系統的軟硬件環境的部署進行了詳細介紹, 并對本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的設計詳情進行了描述。其中,用戶登錄管理、調 撥管理、賬表及憑證管理等功能的實現是本章節的主要體現。
    第六章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測試
    為了便于軍隊油庫油料的管理,我們設計建立了一套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 統,經過技術選型、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需求分析及設計實現,已初步建立 起了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因為此系統龐大復雜,設計中難免出現問題。系 統能否可用,功能是否達到使用要求,需要進一步驗證。軟件測試是發現問題 的途徑。
    6.1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軟件測試概述
    軟件測試是檢驗軟件可靠性、穩定性、高效性的途徑,在系統測試中應用 廣泛,過程較為復雜。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軟件測試就是為了檢驗軟件項目的實用性。通過 檢驗發現系統中存在的錯誤漏洞,目的是提高系統質量,降低系統風險。本課 題設計并實現的系統質量風險包括系統內部風險和系統外部風險。系統內部風 險是指系統未部署時發現錯誤或缺陷,難以及時向外發布信息,軍隊無法完成 既定目標,影響軍事行動。外部風險是指系統部署后,使用中出現錯誤,容易 導致重要數據泄露、數據丟失等嚴重錯誤,還容易造成軍隊油料保障信息管理 紊亂等嚴重問題。因此,對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軟件測試是不可缺少的 步驟。
    在進行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軟件測試時,只能找到系統存在缺陷問題, 而無法證明系統是否有無缺陷。軟件測試實際上就是把系統的錯誤控制在一定 范圍內,能夠完成產品交付任務,保障系統在應用中能夠充分發揮功能,不致 出現重大漏洞。因此,科學測試非常重要。
    軟件分類不同,規則不同,結果亦不同。按照系統在計算機上執行分類與 否進行區分,有靜態、動態這兩種測試手段。動態測試即系統測試應當在計算 機運行中測試。按照系統內部的不同結構進行區分,有黑盒、白盒這兩種測試 手段。黑盒測試是在系統全部實現后測試其輸入輸出是否正常合理。而白盒測 試是在系統實現之初就已經開始測試其輸入輸出是否正常合理了。二者使用的 程序不同,測試的方向不同。白盒測試的輸入輸出結果是否滿足初設值的要求, 還要結合其內部結構的合理性來看。白盒測試較為全面,黑盒測試較為單一。 按照軟件測試的不同對象進行區分,可以分為源程序測試、CIT (指
    Configuration Item Testing,配置項的測試)、UT (指 Unit Testing,單元的測 試),)、CT (指Component Testing,部件的測試)等五種手段。其中,部件 測試等四類需要每天在項目組中運行。圖 6.1 展示了本系統涉及到的軟件測試 手段的劃分。
    軍油管理系統軟件測試技術
    靜態測試技術 動態測試技術
     
    圖 6.2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軟件測試的主要步驟
    測試步驟不同,所測試的方向也不同。單元測試主要針對設計和實現功能 模塊展開測試;集成測試主要檢測系統可用性問題;系統測試主要針對系統性
    能、載荷等的使用性;驗收測試檢驗的最終的系統使用程度。
    6.2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測試環境
    在開始系統測試之前,測試環境是第一考慮的問題。本課題在研究前就已 確定了系統需求分析的運行環境的最低限度環境。軍隊后勤保障部分的計算機 軟件、網絡各不相同,統一運行較為困難。對不同的系統進行統一的測試,保 障其具有兼容性和可移植性。測試時結合系統需求最低限度值,表 6.1 顯示了 系統的測試環境:
    表 6.1 測試環境配置表
    系統硬件環境
    CPU Intel i7酷睿四核,奔騰P6 64位
    主頻 3.3GHz 3.7GHz 4.0GHz 4.3GHz
    計算機要求 內存容量 4GB 8GB 16GB 32GB 64GB
    硬盤容量 600GB 750GB 800GB 1000GB
    服務器類型 Tomcat 7.0/8.0
    網絡寬帶類型 2 兆 bps 4 兆 bps 10 兆 pbs
    系統軟件環境
    操作系統 Windows 8, WindowsXP ,64 位
    數據庫 SQLServer
    瀏覽器 QQ瀏覽器火狐瀏覽器搜狗高速瀏覽器2345瀏覽器
     
    6.3 系統功能測試
    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測試主要是對系統比較重要的幾個功能進行 單元測試的行為,一般采用黑盒測試模式進行。通過測試,可以掌握該系統的 穩定性如何。其中,測試的功能模塊有登錄界面模塊、憑證管理模塊、二維碼 驗證等功能模塊,還要檢測數據庫的增刪改查情況。測試中,根據系統的需求 分析,先選定測試用例,得到預期的、相應的實現結果。在測試中如果呈現的 結果與預設值一致,系統功能較好。根據不同的測試功能,測試過程和測試結 果可以劃分出很多功能模塊。測試模塊功能結果如表 6.2和 6.3所示。
    表 6.2 系統基礎操作和包容性的測試
    序號 測試的項目 測試的子項目 測試的結果
    在不同計算機硬件上運行 與預期的效果一致
    在不同操作系統中運行 能夠在不同的系統上順利操作
    運行
     
    1 系統包容性
    測 試 使用不同服務器運行
    使用不同瀏覽器訪問 都可以查詢、更改、增加和刪 除信息數據 都可以完成登錄進入
    管理員登錄界面 能夠正常登錄和退出,若輸錯
    2 系統登錄 或忘記密碼,系統會給出正確
    界面測試 提示,使其重新進入
    用油單位登錄界面 可以進行正常的登錄和退出
    管理員修改和查詢信息界 能正確修改各種信息,根據所
    設的查詢條件給出相應的、準
    確的結果
    用油單位信息的查詢、改 能夠順利準確查詢、改動、增
    動、增加和刪除操作 加、刪除油料購置和各類保障
    信息
     
    表6.3憑證管理模塊測試表
    測試的 測試的子項目 測試的結果
    項目
    驗證油料供應憑證中的信息分類、增刪 能夠實現領油單位、油料
    1 憑證管理 改查、憑證保存等操作 性質、數據增刪改查等的
    操作,滿足系統需要
    軍油的領 用油單位在系統中,向上級油料業務部 油料憑證的申請、生成、
    2 取申請、 門提出領油的申請,并得到批復指令 發放都能夠完成。
    審批
    大型油庫或者小型庫站管理員查詢、改
    3 領油單位 動、增加和刪除供油單位和領油單位的 與預期的效果一致
    管理 業務信息,并保存相關數據等
    油料使用 測試完成每次領油料的裝備類型、型
    4 裝備管理 號、使用情況的錄入和管理情況 測試結果與預期一致
    進行系統測試時,不僅測試了上述事項,還測試了憑證的調撥管理、零發 管理等項目。
    測試結果顯示,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功能完善,符合預期目標。
    6.4 系統性能測試
    測試系統功能模塊外,還需對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性能測試,從其
    可用性、可靠性、健壯性、安全性方面進行測試。表6.4顯示了測試結果。
    表 6.4 系統性能測試表
    序號 測試項目 測試結果
    操作者不同,網絡環境不同,操作系統不同,瀏 完全通過
    1 可用性 覽器版本不同,測試系統能否正常運行
    長時間進行基礎功能的操作,測試是否會出現異
    2 可靠性 常中斷或死機的情況 完全通過
    輸入會引發報警的邊界值,在重新啟動過后,測
    3 健壯性 試系統運行是否處于正常狀態 完全通過
    對系統實施模擬網絡攻擊、信息竊取行為,測試
    4 安全性 系統能否正確處理且發出警報功能 完全通過
     
    通過測試發現,本系統安全系數高,可用性強,可靠性高,健壯性好。
    6.5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介紹了本系統的測試情況。首先對此次測試進行了概述,然后介 紹了系統測試的環境,接著從功能和性能兩個角度出發,介紹了測試的過程和 結果。按照科學合理的測試方案和測試用例進行測試,取得較好的測試結果。
    第七章 總結和展望
    本章節對全文進行總結,歸納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好研究成果。然后結 合我國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提出了進隊油庫油料管理發展的主要方向和建 設目標。
    7.1 全文工作總結
    在信息化建設的大背景下,很多國家都在軍隊的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了較 大的人力和財力。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也十分重視軍隊的信息化建設,中央 軍委多次對建設現代化的軍隊做出了重要指示。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以軍隊 油料保障管理為研究對象,結合我國軍隊油料保障管理現狀,設計出了軍隊油 庫油料管理系統。本文的功能設計上,主要包含了調撥管理、靈法管理、張彪 管理、憑證管理、系統維護和一些基本的其他功能的設計。下面從以下四個方 面,介紹所做的主要工作:
    1.本系統采用了 B/S結構模式,選擇了 JAVA開發語言,使用了 Ajax技術 等開發技術和工具,然后運用粒子群算法,開發出了能夠滿足我國軍隊日常油 庫油料管理需求的管理系統,系統能夠安全運行,可靠性強。
    2.考慮到在網絡連接受限時,需要一種傳輸數據的備份方式——可以通過 二維碼來傳輸相關數據。
    3.系統設計采用功能模塊化設計模式,建設標準統一,模塊規范,設計結 構合理,數據穩定。各個模塊間聯系緊密,功能可靠性強。
    4.本系統設計的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在線完成各類油料的申請、審 批等功能,還能夠實現報表生成和數據統計的自動化,本系統的設計和運行, 能夠有效提高我國軍隊的油料保障能力。
    7.2 后續工作展望
    信息化建設作為軍隊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內容。本 文設計和開發的系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進我國軍隊信息化建設和現代化建設 步伐,但未能完全讓我國油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在科學化、規范化、便捷化等 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后續研究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本文做出了如下設想:
    1.重視信息安全,加強系統升級功能。軍隊工作安全性強,保密度高,信 息安全在未來軍隊中所占比重會越來越大。隨著信息安全技術的發展,我軍油 料保障信息管理系統應該采用可靠的加密算法,全面提高我軍油庫油料管理的 安全。
    2.加強系統的預測分析功能。系統需要提供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持,才能 夠為決策者提供最大支持。
    3.面對軍事的大力發展,網絡負荷問題亟待解決。
    致 謝
    首先,我想要感謝的是學校以及招辦,因為正是學校以及招辦提供了在職 研究生學習的這一個平臺,為我打開了一扇自我充實、自我提高的“門”,以 我自身來說,在工作 6 年之后,能有機會再次系統深入地學習一門專業學科, 深感機會難得、實屬不易、幸運之至。
    在此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想要特別感謝的是我的導師張錚教授,從學習 的規劃、論文的選題、提綱的確定到論文的修改潤色,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 議,更是在老師的一步步指點和幫助下,我才得以順利地完成這篇論文,更重 要的是張老師嚴謹的治學、謙和的待人以及豐碩的成果,都讓我獲益匪淺,也 激勵引導著我不斷學習、不斷自我完善。在向張老師表示感謝的同時,也想借 這個機會向張老師表示衷心的祝賀,祝賀全球首次成套擬態防御網絡設備的正 式上線,這其中凝結著張老師等一批投身國家網絡安全事業仁人志士的智慧和 心血,是國家層面的重大收獲和寶貴財富,向他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 的祝賀,祝愿相關領域的研究繼續結出累累碩果。
    我還要感謝學校的各位老師,從中原腹地不辭辛苦地遠赴四川蓉城授課, 給我們提供了豐富方便的“知識大餐”。特別是方老師,在日常繁重工作之余, 還常在班級群內答疑解惑,為我們解決了不少困惑和煩惱,借這機會,道一句: “辛苦了!”,同時獻上我最誠摯的謝意。
    最后要感謝我的一眾同學們,大家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通過跟同 學們的交流和接觸,讓我眼界大開、獲益良多。特別是作為兼職班長的折文參 謀,在通知學校事宜、提交論文資料等工作中,都給予了我非常多的幫助,其 認真負責、無私奉獻的品質深深觸動著我。
    參考文獻
    [1]記者孫興維通訊員黃越.全軍油料系統集中專項整治工作全面展開[N]. 解放軍報,2017-09-24(001).
    [2]陳暢,張帆,張世富,張起欣.近海油料輸轉系統管線排空模型及數值模擬[J]. 兵器裝備工程學報,2017,38(06):76.79+120.
    [3]崔艷雨,王寧.航空油料系統微生物污染研究現狀[J].油氣儲 運,2017,36(06):651-656.
    [4]Michael Bjerre,Jacob G.I. Eriksen,Anders Andreasen,Carsten Stegelmann,Matthias Mand0. Analysis of Pressure Safety Valves for fire protection on offshore oil and gas installations[J].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7,105.
    [5]Najmul H. Shah,Nasir H. Shah,Frits K. de Graaf. Protection against 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induced by vaccination of buffalo calves with an improved oil adjuvant vaccine[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1997,155(2).
    [6]Talita A. C omunian,Mickael R.G. Boillon,Marcelo Thomazini,Marina Sayuri Nogueira,Inar Alves de Castro,Carmen S. Favaro-Trindade. Protection of echium oil by microencapsulation with phenolic compounds[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6,88.
    [7]Dan Rosu,Ruxanda Bodirlau,Carmen-Alice Teaca,Liliana Rosu,Cristian— Dragos Varganici. Epoxy and succinic anhydride functionalized soybean oil for wood protection against UV light ac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2.
    [8]Mojca Zlahtic,Urska Mikac,Igor Sersa,Maks Merela,Miha Humar. Distribution and penetration of tung oil in wood studi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microscopy[J]. 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2017,96.
    [9]Sarita Kumar,Naim Wahab,Radhika Warikoo. Bioefficacy of Mentha piperita essential oil against dengue fever mosquito Aedes aegypti L[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1,1(2).
    [10]Ahmed Ibrahim Yuya,Abraham Tadesse,Ferdu Azerefegne,Tadele Tefera. Efficacy of combining Niger seed oil with malathion 5% dust formulation on maize against the maize weevil, Sitophilus zeamais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J].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2008,45(1).
    [11]Nicole Pages,Pierre Maurois,Bernadette Delplanque,Pierre Bac,Jean-Charles Martin,Qin Du,Stanley I. Rapoport,Joseph Vamecq. Brain protection by rapeseed oil in magnesium-deficient mice[J]. Prostaglandins, Leukotrienes and Essential Fatty Acids (PLEFA),2011,85(2).
    [12]M.H. Parsa,S.R. Allahkaram,A.H. Ghobadi. Simulation of cathodic protection potential distributions on oil well casings[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72(3).
    [13]Duangkamon Sritabutra,Mayura Soonwera. Repellent activity of herbal essential oils against Aedes aegypti (Linn.) and Culex quinquefasciatus (Say.)[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Disease,2013,3(4).
    [14]Judyta Walentowska,Joanna Foksowicz-Flaczyk. Thyme essential oil for antimicrobial protection of natural textiles[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2013,84.
    [15]Lina Hagvall,Maria Sk01d,Johanna Brared - Christensson,Anna Borje,Ann - Therese Karlberg. Lavender oil lacks natural protection against autoxidation, forming strong contact allergens on air exposure[J]. Contact Dermatitis,2008,59(3).
    [16]I. A. Metwally. Influence of cathodic 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 line proximity on oil - flow electrification[J]. 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Power,2000,10(4).
    [17 ]周則賀澳榮.油庫供應保障能力建設研究[J].中國儲運,2012(04):128-129.
    [18]董志剛,王智源,胡廣水.軍隊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設淺探[J].中國儲 運,2012(01):127-128.
    [19]李祖昆,朱瑞國,丁澤中.油料應急救援隊建設研究[J].中國儲 運,2012(01):131-132.
    [20]任凱,何超,李斌.油料組織結構設計中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J].重慶理工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25(12):50-52+56.
    [21]Xiao Long Yang,Ming Ming Su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rotection of Oil & Gas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in China[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2160(260).
    [22]Xuan Min Li,Shan Dan Zhou,Yong Hai Zhou,Dan Feng.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Petroleum Materials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on Oil Depot[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2106(600).
    [23]Givi Gavardashvili. Prediction of the Erosive Processes in the Corridor of Baku-Tbilisi-Ceyhan Oil Pipeline and Development of Methods to Design the New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3456(1020).
    [24]Nikolay A. Makhutov,Gregory B. Baecher,A.V. Bochkov,V.V. Lesnikh. Technical Approaches To Supply Sea And Off-Shore Oil And Gas Objects Protection From Illegal Actions[J]. NATO Science for Peace and Security Series, E: Human and Societal Dynamics,2012,102.
    [25]Nikolay A. Makhutov,Gregory B. Baecher,A.V. Bochkov,V.V. Lesnikh. Technical Approaches To Supply Sea And Off-Shore Oil And Gas Objects Protection From Illegal Actions[M].IOS Press:2012-06.15.
    [26]J. Gu,X. Ch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ement Slur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Protection[J].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27(16).
    [27]Ujo Goto. A test of the credibility of temporary protection: evidence from the Japanese oil industry[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5,12(2).
    [28]羅宏,宿紅毅,戰守義.油料專業智能搜索引擎的設計與實現[A].中國儀器 儀表學會.第八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儀器儀表學 會:,2010:4.
    [29]于亞男.基于.NET的油料供應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西安石油 大學,2010.
    [30]楊建.野戰油庫油料調撥方案優化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
    [31]周大虎周興林記者王曉春.讓每一滴油都生成戰斗力[N].戰士報,2010- 01-21(002).
    [32]熊連升楊立峰.“吃”字之中有“乾坤” [N].戰士報,2010-01-19(001).
    [33]徐建平戴錫群記者王曉春.精“衣”求精[N].戰士報,2010-01-15(001).
    [34]秦玉才梁晚祥戴錫群記者王曉春.管理“管”出高效益[N].戰士 報,2010-01-13(001).
    [35]徐四海 記者范炬煒.全軍軍需物資油料資源節約效益明顯[N].解放軍 報,2009-11-20(005).
    [36]李延龍 記者李建文.空軍物資油料系統采取3項措施助力奧運[N].解 放軍報,2008-08-01(002).
    [37]丁國勤.軍隊油料保障指揮決策模型研究[D].重慶大學,2008.
    [38]陳飛, 周 慶 忠 , 樊榮. 軍 隊 油 料 儲 備 布 局 優 化 研 究 [J]. 物流技 術,2007(09):122-124.
    [39]楊曉文,王占俊,張磊,胡慶林.油料動員能力評估研究[J].后勤工程學院學 報,2006(04):80-83+88.
    [40]特約通訊員葛克友、潘正軍.15項創新成果加快保障力生成[N].解放 軍報,2006.06.18(001).
    [41]陳倍.油料管理系統模型研究與實現[D].重慶大學,2005.
    [42 ]王艷芳.美國海軍的登陸作戰油料保障裝備[J].現代軍事,2004(10):59-61.
    [43]王誼.航空油料供應系統優化研究[D].浙江大學,2002.
    [44]李建華特約通訊員張萬武.按編配置有職有權[N].解放軍報,2001-08- 18(002).
    [45]成志剛本報特約記者唐向東本報記者聶中林.四方合力育“通才” [N]. 解放軍報,2000-10-25(002).
    [46]周先進特約通訊員申進科.“安全網”新添戰時功能[N].解放軍 報,2000-07-17(002).
    [47]黃西林,程旺遲,王樹春,方志耕.油料軍民聯儲聯供系統仿真模型研究[J]. 交通與計算機,2000(01):36.39.
    [48]王愛國,曹森,王代斌.戰區實行聯勤運行后物資油料保障的特點及對策[J]. 軍事經濟研究,1999(09):51-55.
    [49 ]柯元慶.民航油料結算系統通過部級鑒定[J].油氣儲運,1996(02):56.
    [50]董興旺,宋士兵.淺談光纖傳感技術在油料系統中的應用[J].傳感器技 術,1994(02):59-60+36.
    [51]凌旺伢. 論 軍 隊 物 資 油 料 系 統 的 資 源 配 置 策 略 [J]. 軍 事 經 濟 研 究,1994(02):24-28.
    [52 ]鄭華林.錐底油罐油料質量的控制措施[J].民航經濟與技術,1994(01):40- 41.
    [53]朱凱斌.氣壓罐式加熱系統問題分析一一與姜建國同志商榷[J].油氣儲 ,1990(02):59-61.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guanlilei/gongshangguanli/xixinguanli/8978.html

    上一篇:基于SSH框架的公司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