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
1.1課題研究背景 1
1.2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
1.3研究現狀 2
1.4本文的組織結構 4
第二章 相關研究綜述 6
2.1開發模式的選擇 6
2.1.1客戶端/服務器模式(Customer/Server) 6
2.1.2瀏覽器/服務器模式(Browser/Server) 7
2.1.3兩種模式的比較 7
2.2ASP.NET 相關技術 8
2.3數據庫相關技術 10
2.3.1數據庫設計原則 10
2.3.2SQL Server 2005 11
2.3.3數據訪問技術 ADO.NET 12
2.4本章小結 13
第三章 系統需求分析 14
3.1系統實現基礎 14
3.1.1學生資助的內涵 14
3.1.2學生資助的管理方法 14
3.1.3項目在實際資助工作中的研究與應用 14
3.2功能需求分析 15
3.2.1系統管理功能分析 15
3.2.2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功能分析 16
3.2.3資助管理功能分析 17
3.3性能需求分析 18
3.3.1易操作性、界面友好性 19
3.3.2可擴展性 19
3.3.3系統安全性 20
3.4本章小結 20
第四章 系統詳細設計 21
4.1系統體系架構設計 21
4.2系統功能結構設計 22
4.3數據庫設計 24
4.3.1數據庫需求分析 24
4.3.2數據庫概念設計 25
4.3.3數據庫邏輯設計 26
4.4本章小結 28
第五章 系統實現 29
5.1系統管理模塊實現 29
5.2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模塊實現 31
5.3資助管理模塊實現 33
5.4本章小結 38
總結與展望 39
參考文獻 40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3
致 謝 44
第一章 引言
1.1課題研究背景
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因為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 大,自1997 高校并軌制實施后,在我國高等教育實行收費制度,高校學生的繳 費形式基本形成。由于收取費用越來越高,經濟困難的學生上學越來越難。家庭 經濟困難的學生逐年增加,產生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權利與高等教育的效率問 題。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成為國家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如何讓家 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問題,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是高 校辦學的一項基礎工程,是黨和政府的一項民心工程, 也是貧困家庭的希望工 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管理資助工作得到了黨中央、政府部門、教育部、財政部 的相當的重視,相關部門經過調查研究,針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的資助政策 不斷出臺。獎勵和貸款等相結合的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初步建立,在一定程度 上緩解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困難[1]。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已經成 為現代辦公不能缺少的工具和有效的信息傳播載體,在正常工作中,計算機技術 和網絡資源的應用也越來越常見。基于Web技術的Web管理系統被廣泛應用在 文化、教育、政府辦公、商貿經濟、交通運輸等各個社會生活的領域中[2]。很多 的高校陸續推出的高校教務管理信息系統,圖書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學生資助管 理信息系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成為高校數字化建設的主要部分,但由于國家資 助的相關政策才剛剛成立,大學的學生資助還剛剛開始完善,構建大學生的資助 體系仍處于起步時期,一些已經開發的大學資助系統仍存在很多的不足[3]。
作為學生管理中心工作之一,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量大,事務繁瑣, 存在著數據 冗余、數據不一致、工作效率低等缺點。隨著高校貧困生資助項目和資助學生數 量的增加,社會要求高校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高校的資助工作難度越來越 大,在高校資助管理工作中有大量的資助信息,其中有很多重要的信息,僅依靠 手工或簡單的辦公自動化工具來管理相關的數據和資料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 實際需求,為了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節約存儲空間,使管 理人員從繁瑣的手工勞動中解脫出來,如何快速而且準確的從大量的資助信息中 提取所需要的信息,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目前所面臨的重要問題[4]。 1.2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國家資助政策體系及相關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和健全,現有的學生管理系統已 無法滿足實際要求,高校的資助體制還處于初步階段。系統的一部分沒有單獨的 開發,目前狀態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補貼力度不斷加大,資助學生數量的大幅 增加,學生資助管理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高校 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基于網絡技術和資助的相關信息,改進科學的高校學生資助方 式和資助的管理水平,使得高校的資助更加公開,公平和公正的。資助的學生通 過這個新的資金管理模式,規范的信息化管理,科學統計和快速查詢,進一步提 高工作效率,而且還需要學生資助管理系統以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結合計 算機技術等現代辦公工具和大學生資助工作,開發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數據庫 技術的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是解決現有高校學生資助管理問題的有效方 式[5]。
因此,將校園網絡資源與現代信息化技術結合的學生資助體系是科學的和 人性化的設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資源更公平和公正的合理配置,實現學 校的教育目標。基于B/S模式的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的目標是實現高校信 息的更好的管理,對資助的資金更好的檢測,為高校的統一管理提供信息系統。 通過一個單獨的密碼登陸系統,可以維護和更新高校的學生信息,數字化和網絡 資助管理的實現,可以提高高校資助管理的規范水平和效率。 1.3研究現狀
信息管理系統是從美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源的,信息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 快速發展,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管理信息系統慢慢發展起來。八十年代后半期, 我國很多企業和單位研究和開發了很多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統,首先研究和開發了 客戶關系管理信息系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隨后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和銷售 管理信息系統等領域作了很多的實踐,導致很多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統模塊的相繼 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為管理現代化的進程有很大的意義[6]。學生資助管理 系統是基于信息管理系統基礎之上。學生資助管理系統有信息管理系統的一般特 點以及其他的特點。學生資助工作,既是高等教育方面的問題,更關系到社會保 障的問題,高校資助管理有很多不同的需求,涉及很多繁雜的系統,不同層次的 不同資助項目和管理之間的聯系密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和高校信息 化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和普及的,高校各種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學生管理 系統的推出,進一步推動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過程的同步,但也進一步促進學生 的管理工作的規范化。
國外的大學資助工作開始比較早,學者在半個多世紀前就系統地開展了對上 大學的貧困生資助的理論研究,隨后世界各國都開始對貧困生問題進行研究,實 行相關的學生資助。國外主要有三種主要的學生資助模式,一種模式簡稱日本模 式,收費加貸款模式,實施這種模式的以日本為代表,還有哥倫比亞和一些拉美 國家。另外一種模式稱為西歐模式,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最流行的模式,是免費 高等教育和助學金資助相結合的,主要是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 聯邦德國、英國等,這種模式先后有 50 多個國家實行過。還有一種模式簡稱美 國模式,是混合資助模式,這種資助是以多種資助思想為基礎,資助內容包括獎 學金、助學金等,實施這種模式的有美國、印度等[7][8]。
與美國的高校信息化建設比起來,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差了十幾年,需要從美 國的高校學習相關的經驗,節省自身摸索的時間。美國等國外高校信息化基本已 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已經進入了一個比較完善的階段,配 備有完善的學生資助管理系統,學生資助規范科學,工作效率高,形成了完整的 學生資助體系。從現在研究和發展的趨勢看,雖然不同的國家的資助的模式都有 區別,混合資助模式是主要的趨勢。作為高等教育方面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為世 界各國的貧困學子提供就學機會,采用混合資助模式幫助貧困學生。國外用于資 助貧困學生有一套全面的系統,比較成熟的美國,日本,新加坡和其他國家,但 由于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國外的成功經驗,我們只能借鑒。不能直接復制,因 此,我們必須立足于我國自己,獨立研究和發展適合中國特色的貧困學生資助系 統[9]。
我國高校資助工作從建國以來就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在最近幾年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國家的高等教育資源缺乏,在當 時的情況下,高校資助工作是面向全部的高校大學生全的,由于技術方面的制約, 所以整個資助的信息管理主要是通過手工形式。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大學開 始持續擴張,招生人數開始大規模上升,原來的資助制度無法適應。在這種情況 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開始逐漸滿足現代信息系統的建設需要。自二十一世紀以 來,高等教育開始逐步向大眾教育的方式轉化。隨著高校學生數量的不斷激增, 為了促進社會公正,更好完善高校資助工作,國內經濟困難的高校大學生相享受 資助的政策體系相繼出臺,社會各階層的愛心人士開始逐步設立不同類型的獎學 金,很多不同種類的資助不僅有很多不同的資金來源,管理的需求也不同,導致 管理困難,并對相應的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提高了要求[10] [11]。
目前國內學生資助管理軟件發展水平不平衡的,這些軟件有很多的缺點或不 足,如大多數的信息系統僅限于匯總信息,系統無法適應協同合作,共享信息, 系統單獨運行,軟件更新升級能力不行,開發和設計沒有充分考慮管理資助工作 的發展,缺乏軟件界面設計[12]。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各種類型的學 生資助管理系統,以滿足高校的學生資助管理的需求,能促進困難學生資助管理 過程的科學化和標準化,但因為各個地區經濟條件、硬件環境、不同的標準要求。 由此可見,目前現有的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具備了一部分的學生資助管理 的功能,考慮了一些學生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但主要考慮的是代替手工的輔助 資助管理的工作,功能比較簡單,效率比較低。同時也存在很多缺點,如兼容性 差、數據共享難度大和缺乏綜合設計和整體規劃等。國內各級助學機構只能依靠 傳統的辦公軟件,學校相關的部門提交的數據,掌握資助政策,很難確保數據的 準確。
1.4本文的組織結構
本文包含五個章節,文章的大體組織結構如下所示:
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紹基于B/S模式的高校資助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背景 和意義,分析了資助系統的國內外的研究進展情況,最后,介紹了本文的組織結 構。
第二章,相關研究綜述,本章主要介紹了研發本系統用到的相關理論和技術。 主要介紹了 C/S模式和B/S模式、ASP.NET的相關技術、SQL Server數據庫和
數據訪問技術ADO.NET,為系統的設計和實現做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第三章,基于B/S模式的高校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需求分析,首先分析了 系統的功能性需求,最后分析了系統的所有非功能性的需求,需求分析是進一步 進行系統研究的前提。
第四章,基于B/S模式的高校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的詳細設計,總結了資 助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的要求和系統的技術架構,在此基礎上,劃分和設計了系 統的功能模塊,并分析設計了數據庫結構。
第五章,基于B/S模式的高校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詳細分析了基 于B/S模式的高校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功能模塊的實現,并給出了模塊實 現的界面。
最后,對本文進行了總結,明確系統未來的研發方向。
第二章 相關研究綜述
2.1開發模式的選擇
隨著網絡技術不斷發展,計算模式從集中式轉向了分布式,特別典型的是 C/S模式,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尤其是網絡信息檢索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 快速發展,很多應用領域管理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由客戶端/服務器模式向分布 結構發展,管理信息系統的網絡體系結構逐步進入了瀏覽器/服務器模式階段。
2.1.1客戶端/服務器模式(Customer/Server)
客戶端/服務器模式是隨著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是 客戶端向服務器請求服務的計算體系結構。在一般情況下,客戶端和服務器的計 算機是獨立的。作為在客戶端機器也可以用來作為一個服務器,或兩者在同一時 間使用。一般的客戶端/服務器模式的系統,需要有一臺或者多臺計算機作為服 務器以及大量的計算機作為客戶端。客戶端通過專用的軟件來處理數據輸入,計 算和輸出;服務器需要安裝和軟件配套的數據庫管理信息系統,并含有大容量的 存儲器來進行數據的存儲和檢索。c/s模式的客戶端訪問服務器所提供的信息和 服務,將建立網絡連接。
客戶端/服務器結構一般為兩層結構,第一層是在客戶端系統上的用戶界面 和業務邏輯的組合,第二層是通過網絡在數據庫服務器的組合,客戶和服務器共 同完成。兩層結構的C/S結構,客戶端直接訪問數據庫,服務器端存儲所有的數 據,客戶端仍然保持連接每一個客戶的數據庫應用程序[13][14]。
通過應用程序,客戶端將要求發到服務器,服務器收到請求后進行相應的處 理,并將處理的結果會發送到客戶端。客戶端軟件包括與服務器通信和用戶界面 模塊,負責把用戶請求轉換為服務器能理解的格式后發送給服務器。但隨著信息 技術的發展,C/S模式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機器需要較高的配置,維護頻繁的客 戶端需要安裝大量的軟件,系統的魯棒性下降,用戶還需要專門的操作培訓。因 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網絡應用的范圍,經營成本已經增加。信息管理的復雜性, 和復雜的網絡系統集成的發展,這種“瘦服務器/胖客戶端”模式逐漸顯示出其 局限性。
2.1.2瀏覽器/服務器模式(Browser/Server)
網絡和瀏覽器功能的普及和不斷完善,在許多情況下,開發可以到網絡服務 器上運行的軟件的方法,可使用客戶端完成的數據輸入和輸出,沒有專門為特定 的客戶端開發軟件。瀏覽器在特定的情況下可以替換客戶端/服務器架構。在管 理信息系統的應用中,客戶端除了安裝操作系統,只需有任何一種網頁瀏覽器, 就可以使用不一樣的訪問模式和操作同樣的數據庫系統,這種模式能夠很好的保 證數據平臺和系統的訪問權限,同時能夠更好的確保安全的數據庫服務器。
由于客戶端/服務器模式的不足,B/S模式目前己成為最流行的系統體系結 構,成為大多數網絡軟件開發商的首選,正逐漸取代兩層C/S架構。在這種模式 下,客戶機就變為一個簡單的瀏覽器,這就是我們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瀏覽器/ 服務器模式架構就是指通過瀏覽器,在 TCP/IP 協議的支持下,以超文本傳輸協 議作為傳輸協議,客戶端訪問網絡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的體系結構[13][14]。B/S 模式結合Web和數據庫,形成了基于數據庫的Web計算的模型,該模型適用于 Internet/Intranet中,最后形成一個三層客戶機/服務器應用程序的結構,三層結構 對應用程序的功能級別進行一個明確的分割,因此,它在邏輯上是獨立的。
2.1.3兩種模式的比較
在系統升級維護方面,客戶端/服務器獨立性比較差,系統的很多子模塊之間 都有一些關聯,任何一個模塊改變可能會將導致其它模塊的變化,C/S模式的升 級成本比較大。對于B/S模式而言,瀏覽器即為客戶端,系統的各個子模塊比較 獨立,在服務器端完成系統的開發以及維護等工作,只需更新服務器端的軟件就 能對網絡應用進行升級,B/S模式維護與升級的成本較小。對于需要比較頻繁的 軟件系統,B/S模式優勢更加明顯,可以減少系統的時間和降低系統的維護成本。 但是B/S模式需要考慮數據服務器和安全等相關的因素,需要網絡支持,系統 的安全性較差。
在系統的性能方面,B/S模式方便快捷具有靈活性,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 約束,用戶只要通過瀏覽器上網,就可以使用B/S架構的終端。隨著網絡技術快 速發展,逐漸體現了 B/S 模式的優越性,為 B/S 模式的競爭提供了支持。采用 B/S模式,服務器承擔了大部分工作,客戶端只完成瀏覽、查詢和其它的基本功 能,在服務器上增加了很多方面的負擔。而使用C/S模式,服務器端和客戶端能 夠處理系統的相關任務,雖然對客戶端的要求較高,但在服務器上減少了壓力。
在系統開發過程中,C/S模式要求應用系統開發者自己根據需要去處理事務 的管理、數據的復制和同步等系統級的問題,這對眾多的應用開發者提出了較高 的要求。而且開發者需要很多的時間處理應用程序外的不同的問題,這使得應用 程序的維護和操作變得很難處理。B/S模式與C/S模式相比屬于新興技術,有待 進一步完善,不過B/S開發模式對于開發人員來說更加容易上手,簡單易學,有 利于普及。
相比兩種模式,B/S模式的優勢在于:①操作方便。B/S模式所有的操作都 在瀏覽器中,瀏覽器可以得到更豐富,生動的互動式體驗,大大降低了操作難度。 ②靈活的接入方式。B/S模式是建立在互聯網上,無需專有的硬件和網絡環境, 只需要安裝操作系統和瀏覽器即可,B/S模式適應范圍比C/S更大。③維護和升 級簡單。國家補助政策也屬于一個政策的出臺,并有望在后的政策將有一個不斷 調整,軟件系統也將改進。B/S模式下,只需要在服務器端進行修改就能更新系 統,系統開發人員不再需要進行不同版本的客戶端應用程序開發,實現所有的功 能都在服務器端進行,用戶可以訪問到不同級別的權限的記錄。
2.2 ASP.NET相關技術
.NET框架是Microsoft公司開發的軟件框架,可以給基于這個框架來開發新 一代的綜合服務平臺,集成了操作系統軟件開發的各種語言的發展,包含有代碼 運行,編譯等各個部分的功能。.NET綜合性服務平臺開發出的應用程序可以在 不同的系統環境實現互聯網下的數據通信和數據的配置。必需在服務器上安裝相 應版本的.NET框架才能使用ASP.NET開發的軟件。.NET框架框架不僅存在于 ASP.NET,其目標是支持所有基于Windows的程序[15]°.NET框架可分為兩部分: 公共語言運行時環境和.NET Framework類庫。簡單的說,.NET是軟件模塊的集 成,是由一組服務器程序和不同的Windows桌面應用程序組成的。在通用的公共 語言運行時環境上,它的作用是負責計劃的執行,內存管理,線程管理的核心服 務°.NET框架的各個類文件都需要在公共語言環境上執行,類庫包含了各種的 的class類和相應的接口。在數據共享的問題上,.NET框架采用運行時間的語 言來解決,程序將其轉換為一種中間語言。.NET框架下,無論采用哪種編程語 言,編譯程序成為中間語言,自動生成機器代碼,在有新的程序代碼之前,變化 的機器代碼會自動存儲到緩存中。這可以程序語言之間互相調用,這種跨平臺的 程序設計提供了方便的設計環境。
Visual Studio 2005 工具能夠開出發各種不同類型的跨平臺的應用程序, Visual Studio 2005工具是基于. NET1. 0框架或者. NET2. 0框架的,工具集成了 一系列的開發工具集,能夠使用Visual Studio 2005工具生成各個領域的 ASP.NET Web應用程序。工具有統一的集成開發環境,工具集成了各種開發語言 如C#、C++等,這一系列的開發語言包含了.NET Framework的所有功能模塊, 用.NET Framework框架能收使得ASP.NET Web應用程序開發起來更為簡單,很 多關鍵的子模塊可以直接調用框架里面的相關部分[16]。同時還永久提供免費的 Visual Studio Express版本°Visual Studio 2005 工具和其它工具相比有很多 的優點,但對于新的開發人員來說,工具里面集成的很多功能無法一下子理解, 大體來說‘Visual Stu dio 2005工具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①具有非 常強大的功能。既可以基于Visual Studio 2005 工具來開發本地的應用程序, 也可以基于Visual Studio 2005 工具設計一些智能手機的移動終端設備上面的 應用程序‘Visual Stu dio 2005工具在開發各種類型的網站,如電子商務網站 方面有很大的優勢.Visual Stu dio 2005 工具對個人來說,能快速的完成開發, 對于團隊來說可以很好的管理開發的程序版本,管理個人開發人員共同來完成的 目標;②使用起來操作簡單oVisual Studio 2005工具吸收了 Dephi、Visual Basic 等各幾軟件工具的操作簡單的優勢,并且對開發工具在操作性方面有了很多的改 良,能夠使開發人員和用戶更容易的操作,因此,不管是新開發人員還是專業的 開發者都喜歡用該類開發工具;③系統開放。Visual St udio工具允許其他的軟 件企業基于軟件框架開發其擴充的軟件,只需要其擴充軟件與之配套即可[18]。
2.3數據庫相關技術
在整個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和開發過程中,數據庫系統的設計是重要的環 節,設計好數據庫系統能夠提高應用系統的性能。良好的數據庫結構設計會減少 數據庫存儲,數據完整性和一致性,使得系統能夠快速的響應,提高了響應的速 度。數據庫是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和開發的關鍵部分,其設計需要能夠滿足信息系 統的業務方面的要求,很好的描述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其次通過設計合理的表 格結構,來改進數據庫里對數據的查詢效率,設計數據庫需要不僅需要考慮數據 處理的性能要求,還需要有考慮系統的擴展性,能夠設計靈活的數據組織結構。 本系統的設計和開發采用微軟的SQL Server作為數據庫服務器。
在設計信息系統的數據庫時,都需要考慮各個方面的需求,尤其需要首先分 析用戶的各種類型的需求。數據庫設計方法通常分為四大類,即直觀的設計、計 算機輔助設計方法、規范設計方法和自動化設計。本資助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庫 設計采用常用的標準的設計方法,首先將數據庫的設計劃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 分別定義每個階段的任務,采用從宏觀到微觀,逐漸細化的設計原則分層次實現。 數據庫設計的好表示數據庫能存儲更多的數據信息,存儲方式能夠使得數據更快 速的存儲和更新。數據庫設計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影響數據庫設計的最重要 的因素是數據的規范化。數據庫地設計需要符合第三范式的規范,盡量的避免傳 遞和部分依賴,不符合第三范式的規范的情況下會存在數據冗余,將導致數據管 理異常。
2.3.1數據庫設計原則
數據庫的設計是管理信息系統研究和開發的核心問題,數據庫是將相關的數 據集合組織和保存在一起。數據庫的建立作為一項非常核心的工作,被認為是系 統開發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數據庫將導致對系統開發質量的好壞直有接影響。數 據服務器作為一個整體提供數據共享服務系統,該系統建立了一個邏輯的統一, 在物理數據庫管理系統獨立。因此在數據庫設計中,遵循以下原則:①一致性原 則。為了確保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統一的設計分析信息系統,處理好數 據源的關系。在資助管理信息系統中,會有許多數據的信息,在這些信息中,除 了在每個子系統中的固有信息,有許多在一個子系統的共同的數據,從而導致數 據的重復。這不僅會形成了大量的數據資源重復,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這是很 難做到數據更新的統一性,容易出現數據混亂,做到這一點,就很難保證數據的 一致性和唯一性,我們必須實現統一管理數據庫。為了盡最大努力來避免的數據 的不一致的影響,在設計和開發的數據庫數據時要進行一致性檢查,為了減少冗 余或產生數據的不一致對系統數據庫產生損失;②通用性原則。在設計和操作數 據庫時,應保證將數據分別保存在不同的數據庫表中,準確的設計表結構,保證 數據庫的規范化。數據共享不能僅局限于對數據共用的要求,要做到數據庫不依 賴于子系統而存在,因為子系統要求對數據資源的共用,因此,當各子系統調用 數據庫中的數據,使用一個通用的數據操作語言來實現,需要在數據庫中的數據 必須是透明的。獨立的程序和數據,增加,修改或刪除數據都不必修改程序。因 此,在設計的過程中,數據庫必須詳細分析和設計數據結構,充分考慮到所有可 能會發生的不同的情況,集中分析和處理相同的模式的數據結構,對特殊要求的 數據分開處理。③安全性原則。設置的操作權限的用戶使用權,使用數據庫,訪 問控制,可以防止非法使用的數據庫,開發的數據備份方案可以規避數據的破壞, 損失數據庫損壞的風險。此外,在管理上采用統一管理,在數據的安全性上,負 責系統的人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發現,雖然該系統 涉及的實體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點:資助的信息、學生、輔導員,學生資助人 員和用戶管理員。表的設計反映出較少的冗余性,靈活性和必要的約束規范的原 則。
2.3.2 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是一個全面的,集成的數據解決方案,為企業用戶提供了 一個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平臺用于企業數據管理和商業智能程序應用,是信息工 作者強大的,熟悉的工具,同時降低了從移動設備到企業數據管理系統的創建, 部署和使用企業數據和分析應用程序的復雜性。通過全面的功能集,與現有系統 的集成和日常任務的自動化管理能力,SQL Server 2005為各種規模的企業提供 完整的數據解決方案。SQL語言稱為結構化查詢語言,最早的是在IBM公司的關 系數據庫管理系統開發的語言。SQL語言簡單易學并且功能強大,所以自推出以 來,應用非常廣泛°Oracle、Sybase等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都支持SQL查詢語
查詢語言主要包含數據庫結構化查詢語言SELECT;數據庫結構化操縱語言 INSERT、UPDATE 和 DELETE;數據庫結構化定義語言 CREATE、ALTER、DROP;數 據庫結構化控制語言COMMIT和ROLLBACK WORK等四個部分°SQL語言簡潔,易 學易懂:只用 selec t、drop、alt er、crea te、inser t、upda te 和 dele te 等 7 個動詞[27]。
所有SQL語句集作為輸入,并作為輸出返回一組-SQL集合函數允許一個SQL 語句輸入一個SQL語句的結果。SQL不要求用戶指定數據的存儲方法,該功能允 許用戶傾向于注重結果。使用查詢優化器的SQL語句,其中一部分是關系數據庫, 它決定訪問指定數據的最快方式。查詢優化器在適當的地方,和用戶不需要知道 表是否有索引,什么類型的指標可用于所有用戶,包括管理員,活動模型數據庫 管理員,應用程序員,決策支持系統和許多其它類型的終端用戶。基本的 SQL 命令,只需很少時間就能學會,最高級的命令在幾天內便可掌握o SQL提供命令, 許多任務:數據查詢,插入,修改和刪除記錄的表,建立,修改和刪除數據對象, 訪問控制,數據和數據對象來保證數據庫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用來為各種業務提 供獨立的語言和SQL數據庫管理系統,在一個統一的所有的任務是所有關系數據 庫的通用語言。因為所有的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支持的SQL語言,用戶可以使用 一個RDBMS SQL技能到另一個,使用SQL程序可移植[29]。
2.3.3數據訪問技術ADO.NET
.NET技術的核心層使用ADO.NETo數據訪問層是一個功能性的層提供服務, 并從數據庫中提取的數據,或修改數據庫中的數據,根據所述功能層的要求。學 生的資助系統在實現的時候,需要能夠承載大量的數據訪問。在這種數據處理的 需求下,單獨的處理數據訪問操作能夠提高系統的系統。在系統使用過程中,統 一的使用數據訪問接口,同時可以使用數據庫的存儲過程來提高訪問效率。通過 對象模型ADO(Active Data Objects)來訪問數據庫,ADO使我們能夠編寫應用程 序來訪問和操作的數據服務器OLE.DB供應商的數據。
ADO的主要優點是速度快,內存開支更少。ADO對象模型能夠支持建立客戶 機/服務器的程序系統,支持Web的應用程序功能。另外,ADO還能遠程數據訪 問,能夠直接通過傳輸過來的數據從服務器移動到客戶端或程序頁面,數據其后 在客戶端上面直接運行,最后更新的數據發送到服務器。ADO對象模型有八個對 象,其中大多數在功能和RDO對象是相似的,但有更多的功能。這里有ADO三個 重要的對象:包含一個命令,如查詢字符串和參數的定義的Command對象;包含 有關數據提供者的信息的Connection對象;包含查詢返回的記錄和這些記錄的 游標的RecordSet對象。
ADO 能夠訪問、編輯和更新數據源,編程功能模型反映了為達到目標需要 完成的一系列必不可少的措施。ADO類和對象完成以下幾個方面的任務:首先 連接到數據源,可以選擇開啟的transaction,然后,可以選擇建立對象的SQL 命令,SQL命令中指定的行、表、值作為一個輸入變量,執行連接、記錄、命 令等操作,如果結果在命令中返回,而且行存儲在快速緩存中,則通常能選擇創 建一個視圖參數,可以能夠對數據進行排序,最后通過篩選和定位,添加,刪除 或更新行和列編輯數據,適當的改變緩存的內容更新數據源,使用事物,可以接 受或拒絕在事物期間的變化[21]。
ADO.NET的數據訪問策略有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在線訪問策略:在線訪問使 用DataReader對象。該對象是讀取數據庫的最簡單方法,它可以讀,無法寫, 而且是從開始到結束按順序讀。該對象顯得尤為重要的是對于需要從數據庫查詢 返回的結果中進行檢索和處理記錄。此外,采用這一類策略每次都只處理一行在 存儲器中的數據,因此,有助于減少系統的總體開銷,改進應用程序的相應的性 能;②離線訪問策略。通過Dataset和DataAdapter對象共同實現離線的訪問方 式。它采用Fin方法,填充數據表的客戶端中數據集,與數據庫服務器的連接斷 開后填充。然后在客戶端上讀取和修改數據表中的數據集,并可以使用 DataAdapter的Update方法來更新到數據庫的數據集的數據表處理的結果[22]。 這種方式常規情況下可以用于在對數據庫執行較為復雜的操作或者需要更長時 間的交互式處理的情況,因此,通常被稱為“無狀態方式”。
2.4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介紹了系統所使用的開發技術和工具的研究現狀,比較和分析了 C/S和B/S模式。然后描述了 ASP.NET技術、SQL Server數據庫以及數據訪問技 術 ADO.NETo
第三章 系統需求分析
3.1系統實現基礎
3.1.1學生資助的內涵
建立學生資助制度是一項好的政策,從制度上解決高校家庭經濟貧困學生的 基本教育上學的問題,在促進教育公平上,是繼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 后的又一件好事,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有需要的高等教育的困難學生的關注和 重視。新資助體系,確保每個錄取大學的學生不會因為貧困而輟學。
3.1.2學生資助的管理方法
從識別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到落實各項資助政策,在《高等學校學生資助 政策簡介》和《國務院關于搭建健全本科高等院校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貧 困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等文件的指導下,嚴格按照資助的基本操作流程,通 過個人申請,審核部門的審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批準,國家助學貸款主要 是為了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基本求學的成本;用各種獎學金激勵家庭經濟困難 的學生;各種資助主要保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健康成長;形成新的經濟資助體 系,充分發揮支持資助的綜合效應。對優秀學生激勵機制,對經濟困難的學生長 期援助,實現教育公平,公正,確保全面規范補貼的實施。
3.1.3項目在實際資助工作中的研究與應用
每學期的資助工作往往是從學生申請,學校的評估,審查和報告,發布公示,由 學校批準生產,組織學生填寫各種項目相關表格,提交給資助機構審核所上報的申請材 料往往需要近三十個工作日的時間,并最終需要發行時間最長的時間完成。因此,傳統 的審批程序,數據審查等的準確性并最終進行審查的組織方式仍有待改進。
項目在實際的資助工作中的評估的研究和應用,主要是為了提高信息技術的 應用,是加強保護工作的有效性,現代社會,提供了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以 人為本”的理念的日益普及,服務已成為時代的精神,主要是如何保證學生資助 工作流程簡單明了,操作方便,使資助有顯著的效果。具體實現就是要做到準確 認定,及時地發布各種融資手段適當,使學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了國家和學校的 關愛。信息化就是要盡可能多的用信息庫,網絡平臺等信息技術手段,以擴大學 生之間的溝通渠道,更好地了解并滿足學生的資金需求,開展各類資助的工作, 使受助學生感受到不只是物質上的幫助,同時感受到關懷。
3.2功能需求分析
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的主要目的通常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要以及方 便用戶的使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充在設計工作開始之前,了解用戶工作的 系統的設計目標和功能,然后確定系統的功能。為了幫助貧困生資助工作,盡量 覆蓋到所有貧困生的管理活動,貧困學生提交申請后,學校按實際情況,最終確 認記錄發布,根據學生家庭經濟變化的資金水平,改變相關費用,學生在離開學 校的結算,資金全面統計并進行分析。執行了這些過程之后,輔助貧困學生申請 資助,一方面確保效率,另一方面確保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都能享受到 國家的資助政策。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通過全面的調查研究,對系統的設計目 標的實現數據管理信息電子化,取代現有的各種類型的學生資助制度,資助申請 表以及匯總表等形式,提供功能齊全的信息管理平臺,便于用戶簡單操作使用。 本系統主要實現了信息化,高效,透明,大學生沒有資金管理。根據高校的特點 和要求的資金,結合系統的需求分析,本系統應具有以下功能:
3.2.1系統管理功能分析
管理員功能分析需要建立資助類別,用戶管理,定期備份的數據庫。學生 資助管理系統有兩種類型的用戶,分別為系統管理員,不同權限管理員和用戶管 理,管理員也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分為學校的管理員以及系統管理員。所采用的這 種多級權限管理,能夠分別為每一種管理用戶進行功能設置,并且可以準確的操 作對象范圍,在系統的主要功能子系統單獨地進行操作。根據不同的用戶管理信 息,每個用戶有不同的操作權限。通過此功能可以添加用戶不同層次,不同層次 的用戶的權限也不同。添加新用戶需要填寫新注冊用戶的用戶名,密碼等信息, 以及其所使用的真實姓名,使用真實的名字是為了方便系統管理,保證了系統的 安全性。添加用戶選擇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操作權限則賦予了不同的地位。此 外,系統也支持修改用戶信息和用戶的撤銷等功能。具備管理員權限的用戶可以 直接通過系統看到所有用戶的列表,還能夠直接修改和撤銷用戶的低水平。
3.2.2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功能分析
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功能分析所有類型的數據錄入,更新和管理的需要,高校貧 困生的學生基本信息的統計功能,一次性的導入數據,資助管理人員可以查詢和更新 貧困學生工作的信息,資助管理人員只能查詢學生信息。
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需要貧困生申請界面,用來申請貧困生。貧困生管理 界面是用來管理貧困生,包括貧困生的信息修改操作、貧困生的狀態改變、貧困 生的院系異動和認定工作。隨著高校人數的不斷增加,數據庫的相關數據量成倍 的增加,數據量在幾年內將達到百萬級數據量,從這個角度考慮在數據庫上設計 必須保證數據量在千萬級上,用戶訪問數據響應時間在毫秒內,同時在學生注冊 界面必須保證同時在線人數上萬人的情況下,不能讓頁面的響應時間小于1S。 只要這樣才能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貧困生管理操作的貧困生管理的用戶為高校 的院系資助專員,用戶要能懂得基本電腦操作,用戶在使用系統時候感覺難度比 較低,基本上能夠使用。貧困生管理流程分析如圖3.1所示:
圖3.1 貧困生管理流程圖
學生身份證號碼在瀏覽器登陸到學生用戶所處于的頁面,在限定時間內,基于實 際情況和需要在線完成申請表格,并且提交獎學金申請,還有工作申請表等。電子數據 是管理信息化的實現,用以取代現有的各種類型的獎、助學金申請表以及匯總表形式, 可以更好地滿足需求。不同類型的資金需求的條件下,工作人員的支持,根據建立的資 助條件自動提交學生資格篩選系統。符合條件的,經報學校資金管理中心,學校資助 管理人員對整個學校申報數據進行審核。
3.2.3資助管理功能分析
資助管理功能分析模塊主要包括資助的申請、審核、發放等功能模塊。學生可 以登陸后查詢,在提交申請后系統將會自動將信息保存到數據庫中。最后將自動生成批 準,并存儲在數據庫中。系統配備查詢功能,用戶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需要,在符合 條件的資料中進行查找。學生可以登陸瀏覽器發布公告,并查閱吸納相關網站發布的輔 助信息,比如有關政策等;資金管理部門則可以查詢各種資金。
系統需要國家獎學金申請界面,用來國家獎學金的申請。國家獎學金管理 界面,該界面是用來管理國家獎學金申請的記錄,同時需要逐級審批功能,先需 要院管理員進行一級審核,再經過學校進行最終審核。資助管理流程分析如圖 3.2所示:
圖3.2 資助管理流程圖
國家獎學金是為激勵高校認真學習、全面發展的學生而設立的。為了申請國 家獎學金資助,學生首先由高校院系錄入國家獎學金的申請信息,送交學校審核, 學校對院系提交的國家獎學金的申請進行確認,審核通過送資助中心,審核如果 不通過退回給院系重新處理后再上報,資助管理中心進行最終的確認,通過則整 個申請結束,不通過退回給學校重新處理上報。
國家勵志獎學金是國家為幫助品學兼優的高等學校貧困大學生而特意設立 的獎項。其基本的要求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學生必須要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其次,他還必須是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的學生,只有滿足以上條件方能獲 得這個獎項。與此性質相似的還有由地方財政出資的省政府勵志獎學金。國家勵 志獎學金的管理流程分為三個環節,首先是院系錄入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申請信 息,送交學校審核,其次是學校對院系提出的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申請進行確認, 審核通過送省中心,審核不通過退回給院系重新處理再上報,最后,審核通過后 送交省資助管理中心進行最終的確認,通過則整個申請結束,不通過退回給學校 重新處理上報。
國家助學金資助本地大學的名額由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直屬中央政府根據 財政部和教育部確定的總的人數,以及大學的數量,階級,辦學層次,辦學質量, 以學校的大學生的數量來確定。在分配國家助學金時,在農業,林業和其他特殊 的學科適當傾斜。國家助學金的管理流程分為三個環節,一個部分是院系錄入國 家助學金的申請信息,另一部分是學校對院系提出的國家助學金的申請進行確 認,審核通過后送交省資助管理中心進行最終的確認。
國家獎學金管理操作的用戶為高校的院系資助專員,用戶懂得基本電腦操 作,用戶在使用系統時候感覺難度比較低,基本上能夠使用,用戶基本上沒有操 作失誤的可能性,就是在無意間刪除數據也會通過資助系統把數據恢復過來。 3.3性能需求分析
系統性能需求分析主要針對系統數據安全、運行狀態等方面提出的需求,在 設計出一個完整信息管理系統的過程中是十分必要的。為了保證該系統能夠安 全、高效、穩定的運行,方便用戶使用,便于維護,充分實現以上各個模塊的相 關功能,基于B/S模式的高校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要具備以下性能要求:
3.3.1易操作性、界面友好性
系統需要具備界面友好性和易操作性,其設計將會盡量考慮到不同知識層次 之下用戶群體的操作習慣,比如增加列表框等。界面清晰,具備強大的輔助功能, 在客戶端實時篩選信息的功能,從而有效減輕信息管理工作的強度,并大幅地提 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質量。系統設計需要符合日常管理工作需求,功能完 備,易于操作、用戶界面友好。
本系統要能成為學生資助相關管理部門可用的管理軟件,且具備可操作性等 品質,是用戶急切所需的助手。系統需要安全可靠,清晰美觀,特別符合人機對 話的需求。系統具備可移植性強,頁面友好,簡單易學等特點。因此,我們針對 用戶知識級別的不同,盡量地采用簡單的互動人機交互界面,且每個界面僅完成 一個單一的功能操作。
3.3.2可擴展性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應當能夠隨 著管理需求的變化而能不斷地更新以及增加新的功能實現,管理平臺則是需綜合 考慮且中功能以及數據的可擴展性等,從而使系統在使用中不斷完善。伴隨國家 資助政策的調整和辦學規模的擴大,普通用戶的需求也在逐步發生變化,因此特 別要求系統具備良好的可擴展性,能夠根據時間、用戶、環境等需求的變化而不 斷地進行功能和性能的擴充,并能夠為系統升級或者是進一步的開發留下了一定 的發展空間。
實現學生資助工作系統必須能夠具備較好的可擴展性,主要采用模塊化程序 設計的方法,使得既能方便在系統功能的各類修改,也能方便于技術人員的維護 操作,從而可以使得系統的可伸縮性加強,為以后系統模塊的升級以及擴展打下 基礎。最后,由于不同的功能模塊之間相對獨立,系統能夠為將來系統模塊的升 級可擴展性能的提高等方面做足準備。該管理信息系統在設計時應著重采用模塊 化設計方法,主要以便于系統的維護和擴展。
3.3.3系統安全性
現有的系統大部分保密性方面都做得很差,所有進行數據輸入和維護的工作 人員以及學生都可以通過系統直接看到數據以及修改的數據,如果發生意想不到 的數據錯誤、遺漏,以及安全信息資料外泄的情況則通常是很難以追究的。
一個健壯性很好的Web應用程序必須要能為不同的用戶提供獨立的訪問控制 權限,用來防范未經授權的惡意訪問系統信息或者不懷好意的網絡黑客的攻擊的 蓄意攻擊。開放式Web應用程序安全性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個人信息存儲在 補貼制度資助每名學生的基本情況,家庭經濟狀況,資金信息,學習情況,必須 充分考慮到各類型信息數據的安全性,真實性和保密性。必須提供一個統一的, 易于管理且長期穩定的用戶管理工具。此外,該系統具有系統管理功能,包括操 作日志,可以隨時檢查操作人員的操作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進行檢查。大部分的 信息具有高度安全性,可靠性和保密性方面的要求,例如,個人身份證號碼,資 助成果信息等等。因此,十分有必要搭建一個全面的系統安全防范性措施,基于 不同級別的權限訪問系統進行訪問權限的分配。
3.4本章小結
本章首先闡述了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的理論基礎,即對系統實現 進行了可行性分析,然后,分析了高校學生資助的當前工作情況,通過分析當前 資助工作的特點,闡述了建立高校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的必要性。最后圍繞系 統實現重點對基于 B/S 模式的高校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 求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構造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模型,表達軟件將要實現的 需求,為系統設計提供基礎。
第四章 系統詳細設計
4.1系統體系架構設計
B/S模式架構是建立在廣域網中的,通常它有著比C/S更大的適應范圍。比 C/S模式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訪問速度,B/S模式的程序框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B/S 模式系統的發展和無縫升級,降低了系統所需的維護成本。此外,鑒于 B/S 結構模式的優點,針對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者為非計算機方面的專 業人員,在進行計算系統維護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采用瀏覽器/服務器 的模式結構還是很合適的。對使用者操作水平要求較低,且系統維護相對簡單容 易。在B/S結構模式之下,一方面用戶界面通過瀏覽器來顯示,此外事務邏輯則 主要在服務器端完成,少部分則可以在前端實現,形成一種三層的體系架構。做 到不同人員能從不同地點,并以不同的方式操作數據庫。保護服務器數據庫安全 和管理訪問權限。許多Web應用要求進行較為復雜的性能和邏輯處理。由于大多 數的信息管理系統是采用三層的B/ S結構模式,故使得數據生成和數據表現這 兩部分集成在動態頁面中。從而導致動態頁面變得非常大。和應用處理和邏輯處 理結合在一起,給應用程序的開發和維護帶來了困難。
考慮到系統實際的需求,本文所研究的系統和未來系統擴展功能等各種因 素,決定采用一個四層B/S的結構模式,分別包括:用戶表示層,業務外觀層, 業務邏輯層以及數據訪問層。
(1)用戶表示層即Web瀏覽器,是指四層設計結構的第一層,它包含了系統 主要的顯示邏輯,往往是位于客戶端,用來產生所顯示在客戶瀏覽器端中的用戶 界面,其功能主要是對用戶所錄入的數據進行存儲,并對所錄人數據的校驗。
(2)業務外觀層將用戶界面與各種業務功能的實現隔離開來,該層負責接收 來自瀏覽器的請求,并將請求處理結果傳遞到瀏覽器。除去低級系統和支持功能, 對數據庫服務器的其他所有調用都是基于此程序集而進行。
(3)業務邏輯層可以將用戶界面層的數據借助ADO.NET傳入數據訪問層中, 其主要目的是接受用戶的請求,并實施擴展的應用和數據庫中的連接,接下來, 通過對等方式到數據庫服務器端處理該應用程序所需的數據。之后,數據庫應用 程序的處理結果將會被提交到Web服務器,并通過Web服務器端直接發送回給客 戶端。應用服務器層由大量的業務組件所構成,這些組件的數據以及所請求處理 的業務邏輯層,數據提交操作請求讀取數據,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端。接收數據 (比如,用戶的身份信息),然后提交應用程序所需的信息,學生信息,專業信 息以及貧困學生完成所增加資助的項目等,提交申請修改其個人信息的任務。
(4)數據訪問層在層次結構系統的底部,提供外部訪問數據庫的功能,與數 據庫的交互,添加,刪除,修改,查詢數據庫中的數據,主要包括數據,視圖, 存儲過程和各種文件的數據訪問層,以負責整個系統的管理,并完成數據資源數 據的操作。在該分級系統的數據訪問層的底部,業務規則層提供數據服務。完成 與數據庫的交互是添加、修改、查詢和刪除數據庫中的數據。使用ADO.NET,系 統可以獲取數據信息。
該體系結構使得業務系統的業務規則與其外觀分離,使得設計思路更加清 晰,從而使開發過程更加簡便。這種體系結構將大大減輕了各個客戶端的壓力, 然后把工作任務均勻地分發給各個Web服務器客戶端。此外,客戶端通過向服務 器的事務邏輯處理單元,而不必再進行處理復雜計算和數據訪問中的關鍵問題, 僅僅只需要顯示部分內容。另外,軟件維護人員也無需返回與各客戶端程序之間 進行來回的切換,可以將重心放在功能服務器程序的更新和維護之上。由于各個 結構層之間相互獨立完成,導致各個級別的更新不會影響到其他層功能的實現, 具有較好的健壯性。
4.2系統功能結構設計
該系統主要根據目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實際需要,該系統采用模塊化結 構,遵循高內聚,低耦合的原則。各子模塊是通過主模塊來調用,而且各子模塊 是分別完成相對獨立的功能,且各子模塊是獨立開發,測試和修改的,并最終組 合成整個完整的系統。高校資助管理工作以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主線,包括 所有經濟困難貧困學生的資助管理;管理流程中則包含了經濟困難貧困學生入校 之后以后以及相關資料證明;班級內部則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選推舉,由學院 和學校進行雙層審核之后,最終由學校確認其身份以及資助的等級,根據學生經 濟異動變更資助等級,并通過系列流程幫助學生申報貸款,從而確保各個經濟困
難貧困學生都能享受到國家的資助政策。在系統功能分析的基礎上,根據程序編
制的特點,得到如圖4.1系統功能結構圖。
圖4.1 系統功能模塊結構圖
資助信息管理信息平臺主要是對貧困學生進行資助管理。主要功能模塊包括 了系統管理模塊、資助模塊和貧困生管理模塊。其中系統管理功能模塊主要有用 戶登陸(login)、密碼(password)修改和專業(major)維護。貧困生管理功能模塊 則主要有貧困生信息維護(main tain)、貧困生資格認定(verifica tion)和當前、 歷史貧困生(post)管理等功能。并具備對各類數據的輸入、刪除、統計以及修改 的功能,學生基本信息是通過系統管理人員一次性地導入到系統的。而校級資助 管理人員則可以通過對學生信息進行添加、修改、刪除以及查詢等操作。院系級 資助管理者則僅僅能查詢該院系學生信息。資助管理模塊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 勵志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的申請。其中主要包括了資助的申請、審核、查詢和發 放等功能。學生本人在登陸后可進行獎、助學金的申請和查詢,在提交申請后, 申請信息將自動保存至數據庫中。接下來,院系以及學校資助方管理工作人員可 以進行審核,最終自動產生批準或未獲得批準的信息,并且自動保存在數據庫中。
4.3 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是指針對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中,首先構造最優的數據庫模式, 并且建立數據庫及應用系統,且使之可以有效儲存數據,用以滿足各類用戶的處 理需要。由于數據庫是信息系統的中心,而且是基礎信息資源的開發以及利用, 因此是一項相當重要的任務。所以,在系統總體設計中,數據庫質量設計的優劣, 一方面不僅直接影響當前的應用,另一方面也影響數據庫應用過程中的維護,最 終導致影響生命周期數據庫。
4.3.1數據庫需求分析
數據庫需求分析是數據庫設計的第一階段,此階段確定基本的數據結構以及 數據處理流程結構,并生成數據字典。第一階段講為隨后下一步的設計打下基礎。 在需求分析階段,分析了系統的數據需求,現根據系統數據需求設計的表單則主 包括了用戶信息、貧困生信息、班級信息、單位信息以及資助項目信息等。通過 分析學生資助管理的內容和數據流圖,系統設計的數據項和數據結構如下:
系統用戶信息數據包括學生、院系、資助中心工作人員以及系統管理員的基 本信息。用戶的需要具體表現于各數據實體的增加、修改、刪除和查詢等基本操 作上,故要求數據庫結構能完全滿足各累信息的輸入及輸出。它主要由用戶信息 數據,學生信息數據以及資助信息數據等構成。
貧困生數據主要由學生信息,成績信息以及獎懲信息等數據構成。學生是本 系統中的主要目標對象,他們可以利用他們的學號登陸到該系統平臺中,因此學 號是一個特殊屬性,此外,學生還應該具備姓名、性別、專業、班級、出生日期、 家庭情況、備注等一般的屬性。
資助信息數據主要包括資助申報數據和資助項目數據,資助項目主要分為國 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
有了上面提到的數據結構,數據項以及數據流程之后,就可以進行下文所示 的數據庫設計步驟了。
4.3.2數據庫概念設計
概念模型是對現實世界的信息世界的第一層的抽象,概念模型所涉及到的概 念則主要有實體、屬性、域、實體集以及聯系等。此外,表示概念模型的方法有 多種,其中實體-聯系方法是最常用的,該方法也被稱為E-R模型,用E-R圖來 描述現實世界中的概念模型。
概念設計是將用戶需求抽象為數據庫層級的概念結構。通常可以使用E-R圖 來描述概念結構°E-R圖的三個基本元素可以描述如下:
(1)實體(objec t):實體相當于實體集(object set),相當于一個表(t able), 表中一行僅是實體的一個實例(objects),實體用矩形框標注實體名。
(2)屬性(property):屬性是實體的性質,其關鍵屬性(key property)就是 表的主鍵,通常采用橢圓形或圓角矩形來描述,多值屬性的線連接無副作用,如 果加下劃線強調的主要屬性名,并與相應的實體連接。
(3)聯系(relationship):聯系通常用菱形框內寫明聯系人的姓名來描述, 并用無向邊和相關實體連接,明確的是,要明確表明1對1、1對多、多對多等 三種不同的關系,同時在無向邊旁標明聯系的類型。
本文采用E-R圖方法來表達概念設計。基于該系統的數據庫需求分析,E-R 圖如圖4.2所示。
4.3.3數據庫邏輯設計
本數據庫系統的設計是創建一個可供操作的數據環境,它一般是由一個或多 個特定應用型數據庫設計開始,并且將數據庫的概念性結構轉化成為數據庫所能 支撐的實際的數據模型結構,以及該模型的數據庫的邏輯結構,從而進一步形成 數據庫中表格及表格之間的相互關系。有了前面部分的工作,還需要將上述概念 結構轉化成其所支持的實際的數據模型結構,亦即數據庫的邏輯結構。
由前文的分析可知,基于B/S模式的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主要是包括
系統管理權限表,貧困生信息表, 資助項目信息表和資助申報信息表等,鑒于篇 幅有限,此處只給出主要的幾個表(見表4. 1-4. 4)。
本文所設計的數據庫主要由以下表組成:
(1)系統管理權限表User,主要包括了用戶編號、用戶名、密碼等等字段,
表明了使用該系統的用戶主要的基本信息,其數據項如表4.1所示:
表4.1 系統管理權限表
字段名稱 數據類型 字段大小 允許空字符串
用戶編號 自動編號 10 否
用戶名 文本 50 否
登陸口令 文本 文本 否
用戶類別 文本 50 否
管理員用戶應有本級范圍內的項目范圍內的學生信息,查詢、修改基本信息,
數據更新和維護,維護管理人員信息和與其他用戶的權限,文件的范圍內上傳和 下載在用戶修改權限密碼功能。學生應具備以下功能,基本的個人信息,你可以 查詢信息的權限范圍內可以添加和維護個人信息,并與其他用戶互動,文件上傳 和下載,修改用戶的密碼,登陸后可以顯示。
(2)貧困生基本信息表PKSInfo,主要包含了賬號,姓名,手機號碼,郵
件以及描述等字段,表達了貧困生的基本信息,其數據項如表4.2所示。
表4.2 學生基本信息表
字段名稱 數據類型 字段大小 允許空字符串
學號 數字 文本 否
姓名 文本 50 否
性別 文本 50 否
出生年月 文本 50 否
身份證號 數字 數字 否
貸款編號 文本 文本 否
入學年月 文本 50 否
移動電話 數字 數字 是
專業 文本 50 否
貸款項目 文本 50 否
學院 文本 50 否
班級 文本 50 否
貸款金額 數字 長整型 否
獎懲情況 文本 50 是
備注信息 文本 100 是
(3)資助申報基本信息表表示為ZZSBInfo,通常有資助項目名稱、貧困類 型等內容,此外還有資助標準、資助金額、學號用來描述資助申報基本情況,如 表4.3所給出。
表4.3 資助申報信息表
字段名稱 數據類型 字段大小 允許空字符串
項目名稱 文本 50 否
資助標準 文本 50 否
資助金額 數字 50 否
學號 文本 50 否
貧困類型 文本 50 否
(4)資助項目基本信息表ZZProInfo,包括主鍵,備注,項目名稱等字段, 表達了資助項目的基本信息,其數據項如表4.4所示。
表4.4 資助項目信息表
字段名稱 數據類型 字段大小 允許空字符串
主鍵 文本 50 否
項目名稱 文本 50 否
備注 文本 50 否
合理的表結構設計,能夠充分地提高數據讀取的效率,從而極大地提高系統 的實際運行效率。
4.4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設計了基于B/S模式結構的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首先分析 了系統的設計目標和原則,設計了系統的體系結構和功能架構,在此基礎上設計 了服務端數據庫,特別地,為用戶的信息存取以及信息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證。
第五章 系統實現
5.1系統管理模塊實現
IE瀏覽器的地址欄輸入登陸URL,然后單擊回車鍵,顯示出基于B/S模式 的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的登陸頁面。本系統為了讓不同用戶能夠安全的使 用軟件,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其中用戶身份驗證是驗證用戶的合法性,并根 據訪問身份的控制以及不同的權限級別,各個不同的用戶可以操作訪問系統的不 同內容。根據不同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用戶是否登陸,是否需要使用驗證碼技術。 用戶登陸需要的用戶名和密碼不能為空,此外,該系統的各用戶有權限修改其密 碼。密碼再加上一個最小長度為8的驗證碼以確保安全。系統登陸界面如圖5.1 所示:
圖5.1 系統登陸界面
在“用戶名”中輸入用戶名的號碼,在“密碼”中輸入登陸用戶的密碼,點 擊確定按鈕,在“驗證碼”欄目中輸入右側方所顯示的驗證碼,僅當通過了系統 的身份驗證之后,即您所錄入的用戶名、密碼以及驗證碼全部都匹配時,才能夠 登陸進入下一步的操作,否則的話,系統將會報告相應的錯誤信息。例如,“用 戶名或密碼(password)不正確請重新輸入”。此時,如若點擊“確定”按紐便可 以立即回到系統的首頁進行重新登陸。
只有當登陸成功之后才可以進入到學生資助管理系統中的主頁面,圖 5.2 所示為系統主界面,只有進入到此界面以后,才表示登陸已經成功。不同用戶具 備不同的身份進入該系統,基于用戶的類別,系統分作學生用戶界面以及管理人 員用戶界面,且不同的用戶有不同權限。學生面對本人所有信息,資助中心工作 人員面對學生各種資金信息,系統管理員登陸到后臺進行管理。系統主界面分為 頂部區域、左側區域和中間區域三大部分。在系統的主界面中,頂部區域主要顯 示了登陸的用戶部門、用戶名等相關信息,在主頁面左側,主要包括“系統管理”、 “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 幾個主要的功能分區,功能區模塊可以展開相應的二級功能模塊,點擊相應的二
級功能模塊,則在主界面的右側顯示區域中顯示相應的內容。
玨待辦提醒
首頁 專業雜護 密碼修改
資肋辦公系竦 數據報送系塚 高校貧因生信息管理音 國家獎學金 國家勵志獎學金 國家助學金 幫肋中右
圖5.2 系統主界面
資助系統的業務辦理每年都有固定的時間,不是常年開放的,不在開放期內 系統能夠登陸,但無法上報、修改數據。開放期由管理員設置,資助的上報數據 都與每個年度進行關聯,這個年度我們稱之為“報表年度”,如圖5.2就是“2013 年度”的系統。點擊圖5.2所示主界面左側系統管理菜單設置下的專業維護,出 現專業維護的主界面,專業設置界面如圖5.3所示:
圖5.3 專業設置界面
在圖5.3所給出的界面中可以對相應的專業情況信息進行自定義設置。為了 使得用戶操作起來方便,該系統配備自動新增專業的功能模塊。首先,用戶選擇 專業科類別,點擊保存按鈕,則系統自動新增專業到相關院系下。
在圖5.2所給出的系統主界面中,點擊左側系統中管理菜單下的修改口令, 修改系統口令界面如圖5.4所示:
輸入您正在使用的密碼,用于確認您的身份?
輸入新密碼?
詰再輸入一次上面寫的新密碼?
圖5.4 修改系統口令界面
如圖5.4所示可看出,修改系統口令界面給出了目前已經登陸用戶的用戶 名,所以修改口令只是僅對該用戶名有效。在此界面中,用戶首先需要輸入原密 碼,然后輸入新密碼,并再次輸入以確認新密碼,僅當原密碼與原來的相符,且 輸入的兩次新密碼一致時,點擊確認按鈕后方能成功修改該登陸口令。
5.2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模塊實現
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模塊申請學生完成電子申請表格的填寫,各級管理員對
申請人信息進行審查和批準,系統管理員可以根據電子表格的實際要求,完成貧 困生申請的應用程序。貧困生信息維護界面中的貧困等級等信息是事先設置好的 信息,用戶必須選取相應的信息,才可使得針對后續系統的統計等等相關操作生 效,如若不用選擇的話,則應當手工錄入的文字跟所選文字一致才可以。點擊圖 5.2所示主界面左側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菜單設置下的貧困生資格認定,貧困生 資格認定的主界面如圖5.5所示:
新幀趾 劇 鵬 上按敲審核
雄名 身檢證號 性別 籍貫區縣 貧困等級
廠 88 430321199501170024 女 -般困難
廠 612325199310261426 女 特殊困難
圖5.5 貧困生資格認定界面
雖然學員信息查詢的功能模塊不是該資助管理系統中的主要模塊之一,但 是,作為一個整體的資助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具備優良的信息搜索功能才可更好 方便系統與各個用戶之間進行的交互,并保證系統的完整性。資助管理系統中數 據量將逐步增大,因此,學生信息搜索功能的實現將會變得更加的重要。在當前 已存在的數據中勾選,可以將勾選的數據信息添加到貧困生庫中。在查詢框中可 輸入不同的查詢條件進行范圍查詢。在搜索功能中,可以按照姓名、身份證號等 單一的條件來查找,也可以完成簡單的復合條件查找。貧困生信息查詢界面如圖 5.6所示:
圖5.6 貧困生信息查詢界面
如圖5.6所示貧困生信息查詢欄目,可以錄入姓名或身份證號等單一的條件 信息進行查詢,也可以錄入籍貫、貧困等級等復合條件查找。用戶可以錄入貧困 學生信息,點擊“新增貧困生”按鈕,可以新增一個貧困生的基本信息,貧困生 信息維護界面如圖5.7所示:
圖5.7 貧困生信息維護界面
新增的貧困學生信息輸入完成后,保存新增的貧困學生的基本信息。在圖 5.5所示的頁面,選擇貧困生,單擊修改按鈕,可以修改學生的信息,修改完成 后,可以點擊保存按鈕來保存數據,若點擊放棄按鈕,則不保存修改的數據。在 圖5.5所示頁面中選擇貧困生,點擊刪除按鈕則可以刪除當前貧困生的信息。
點擊圖5.5所示主界面的“上報高校審核”按鈕,會將列表下選擇所有的學 生申請送學校審批,并上報貧困生信息成功,貧困生信息審核成功界面如圖5.8 所示:
圖5.8 貧困生信息上報審核成功界面
點擊打印申請表將打印學生申請表,點擊導出數據按鈕將導出所有的申請數 據,點擊導出勾選數據將導出所有選擇的數據。
5.3資助管理模塊實現
當點擊如圖5.2中所示主界面的左方國家獎學金菜單設置下的申請國家獎
學金模塊,申請國家獎學金界面如圖5.9所示:
圖5.9 申請國家獎學金界面
國家獎學金管理在功能上需要國家獎學金申請界面,用來國家獎學金的申 請。國家獎學金管理界面是用來管理國家獎學金申請的記錄,同時需要逐級審批 功能,先需要院(系)管理員進行一級審核,再經過學校(院)進行最終審核。 點擊上報高校新增按鈕,會將列表下所有的學生申請送學校進行審批,而點擊打 印申請表將打印學生申請表。點擊導出數據按鈕將導出所有的申請數據。點擊導 出勾選數據將導出所有選擇的數據。點擊新增按鈕,新增學生的國家獎學金的申 請信息,新增國家獎學金界面如圖5.10所示:
在圖5.9單個選擇需要修改的學生申請信息,點擊此按鈕進入信息維護界 面。單個或多個勾選需要刪除的學生申請信息,點擊此按鈕刪除選中的學生申請 信息。國家獎學金審核界面如圖5.11所示:
圖5.11 國家獎學金評審信息
點擊圖5.2所示主界面左側國家勵志獎學金菜單設置下的申請國家勵志獎
學金模塊,新增國家勵志獎學金界面如圖5.12所示:
圖5.12 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界面
國家勵志獎學金在功能上需要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界面,用來國家勵志獎學
金的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管理界面,該界面是用來管理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的
記錄,同時需要逐級審批功能,先需要院(系)管理員進行一級審核,再經過學 校(院)進行最終審核。 在國家勵志獎學金中最應該注意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 家助學金不能同時申請,該業務邏輯應深化到資助系統中。點擊新增按鈕,新增 學生的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申請信息,新增國家勵志獎學金界面如圖5.14所示:
圖5.14 新增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信息
在圖5.12單個選擇需要修改的學生申請信息,點擊此按鈕進入信息維護界 面。單個或多個勾選需要刪除的學生申請信息,點擊此按鈕刪除選中的學生申請 信息。點擊上報高校新增按鈕,會將列表下所有的學生申請送學校進行審批。國 家勵志獎學金評審界面如圖5.15所示:
圖5.15 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信息
國家勵志獎學金操作的用戶為高校的院(系)資助專員,學校(院)的負責
資助工作的領導,用戶懂得基本電腦操作,用戶在使用系統時候感覺難度比較低,
基本上能夠使用,用戶基本上沒有操作失誤的可能性,就是在無意間刪除數據也
會通過資助系統把數據恢復過來。點擊圖5.2所示主界面左側國家勵志獎學金菜
單設置下的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模塊,新增國家助學金界面如圖5.16所示:
圖5.16 申請國家助學金界面
點擊圖5.13中的新增按鈕,新增學生的國家助學金的申請信息,新增國家
助學金申請界面如圖5.17所示:
圖5.17 新增國家助學金申請信息
在圖5.16單個選擇需要修改的學生申請信息,點擊圖5.16中的修改按鈕,
進入信息維護界面。單個或多個勾選需要刪除的學生申請信息,點擊圖5.16中
的刪除按鈕刪除選中的學生申請信息。國家助學金評審界面如圖5.18所示:
圖5.18國家助學金評審信息
國家獎學金的申請表需要打印,故在審核完成后可能忘記填寫審核意見導致 學生在打印申請表的時候沒有申請意見,但是在該系統中會自動提示是否需要填 寫審核意見,用人性化方式表征數據的完整性,保證國家獎學金的審核工作順利 未完成。
5.4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介紹了基于B/S模式的高校大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先分 析了系統的環境配置,在此基礎上根據設計方案對基于B/S模式的大學生資助信 息管理系統的系統管理、貧困生管理、資助管理等功能模塊的實現進行了介紹, 闡述了各個模塊的主要功能以及所使用的部分關鍵的技術,并給出了實現界面。 最后,對整個系統的應用情況和開發的成效進行了分析。
總結與展望
基于B/S模式的高校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的目的是提升高校大學生 資助工作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并為各級相關的部門提供一個統一的管理信息平 臺。各級工作人員通過單獨的密碼登陸進系統,對貧困生信息進行更新和維護, 從而達到相應層次的學生資助工作的數字化的目的,提高了各級學生資助工作的 標準化效率,并能批量導入和導出數據,且能支持電子表格文件中信息的生成。
基于B/S模式結構的高校大學生資助信息管理平臺的研究中引入了軟件工程 的思想,通過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現等過程實現了基于B/S模式結構的 高校大學生資助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貧困生資助管理信息化的實現為各級資 助相關部門提升其信息管理的效率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意義。本系統盡量減少人為 操作容易引起的不便,便于各級相關資助機構信息化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所上 報數據的準確性得到保證。從而使得資助工作實時監控的需求得到滿足,具有很 強的社會實用價值。
本系統的開發和設計工作目前已經完成,該系統已經運行并達到預期效果。 系統運作穩定,能確保所需的訪問速度,以滿足新形勢下信息網絡的資助需要, 方便管理人員的統計和管理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節約了成本,有很好的 應用效果。本系統在代碼編寫、人機交互界面和系統功能上考慮的都較為齊全, 實現可持續的發展資助項目的管理,具有較好的擴展性,而且有較強的前瞻性, 能適應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的需要。此外,由于界面設置功能的設計,使系統工作 的后續管理,添加一個項目模板的工作參數可以簡單地修改系統設置,維護簡單 方便。
盡管本系統的開發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同時,系統還是存在一些缺陷和 不足之處,隨著軟件設計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在后續開發過程中進行系統的 豐富和完善也顯得十分必要,雖然本系統應用程序審批流程在學生資助系統中已 經很好地實現,但在評估申請人材料時也依賴申請人所提交的信息,且一些申請 者信息的真實性通常很難在第一時間內獲得準確反饋,因此電子檔案的形成是我 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梁軍,邱杰,程亞利.構建和完善高校貧困生幫扶體系的探析J].高教論 壇.2007,(5) :31-35
[2]王芳,朱文•淺議高校貧困生的認證與資助[J]•前沿.2006, (6): 187-189
⑶ 陳德靜.關于健全和完善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思考J] •中國電力教 育.2002,(2)
[4]李從松.大學生貧困根源的新制度經濟學解釋[J].教育科學.2002, (4): 11-16
[5]趙炳起•高校貧困生認定機制-優化與重構J]•教育財會研究.2006, (4): 20-26
⑹譚成華•淺談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J]•科教文匯.2008, (11)
[7]鄭潔霞.高校貧困生資助方式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 (2): 70-75
[8]申衛東.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研究J].經濟師.2004, (8): 34-35
[9]濮筠.高校學生資助政策比較與構想.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10]馬桂蘭.中國貧困大學生資助體系建設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22-23
[11]王小銘.管理信息系統及其開發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02)
[12]候炳輝,劉世峰.信息管理系統[J].信息管理系統分析,2004,(5):254-562.
[13]張宏森,朱征宇.四層B/S結構及解決方案[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9):
21-22
[14]盛蕾,方華.基于ASP.NET的四層Web應用模型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 與數字工程,2006(7):147-150
[15]石志國.ASP.NET程序設計實用教程[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4.
[16]冉林倉,尹建民.Visual C# .NET入門與進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34-36
[17]解方文.基于.net的高校貧困生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華東師范大學碩
士學位論文.2008:2-4
[18]David Sceppa 著.梁超等譯.ADO.NET技術內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 社,2003,34-35
[19]Dino Esposito 著.用 ASP.NET 和 AD0.NET 創建 Web 解決方案[M].微軟出 版社,2002,2
[20]汪云,劉松,張勇.基于B/S模式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J].襄樊學院學報, 2006(3)
[21]于樂.基于 B/S 結構的學生資助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上海:華東師范 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11
[22]喬根森.軟件測試(原書第二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67-68
[23]JasonPrice. C#數據庫編程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78-89
[24]竇錦偉.高等教育助學資助理念與體系研究.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6
[25]薩師煊,王珊•數據庫系統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26]薛菲.我國高等學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研究.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14-16
[27]微軟公司•數據庫程序設計-SQL Server2000[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4-134
[28]張聽鵬.高校貧困生認定方法與資助體系的研究.無錫:江南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8:34
[29]閃四清.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教程(第二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9-42
[30]孫楠.高校貧困生管理系統中數據挖掘技術應用探討仁[J].中國林業教育, 2007(5)
[31]顧黎明.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 (3):
71-74
[32]雷冬海•關于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結構優化的思考J]•理論界,2008(2)
[33]陳梅•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J]•商場現代化,2009,31
[34]P.Kokkinos, K.Christodoulopoulos.Data Consolidation:A Task Scheduling and Data Migration Technique for Grid Networks,Proceedings of the 2008 Righth IEEE Internation Symposium on Cluster Computing and the Grid,722-727
[35]PYun Wang.Recent database challenges in China on data consolidation and integration,Proceedings of the 2007 ACM SIGM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nagement of data,2007,Beijing,China,898
[36]Ivica Crnkovic.Component-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New Challenge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3, CIT 11 (3):151-161
[37]Zhang Yong-jun, Cao Chang, Jia Wu.A B/S Structure-Based T-MPL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Intelligent Systems, 2009.GCIS '09.2009: 305-309
[38]Ricardo Ctherin.Database Systems: Principles Design & Implementation. Macmilli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0:40-42.
[39]Scott W.Ambler.The Application Developer's Guide to Object Orientation and the UML.3rd ed. England: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2001:77-82.
[40]KeVin Hoffilzan.Professional .NET Framework.Chicago:wrox Press October,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