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w0g0m"><code id="w0g0m"></code></nav>
  • <xmp id="w0g0m">
    <xmp id="w0g0m"><nav id="w0g0m"></nav><menu id="w0g0m"><strong id="w0g0m"></strong></menu>
  • <xmp id="w0g0m">
  • <nav id="w0g0m"></nav>
    <menu id="w0g0m"><menu id="w0g0m"></menu></menu>
    1. 網站地圖
    2. 設為首頁
    3. 關于我們
    ?

    基于B/S架構的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 設計與實現

    發布時間:2023-07-29 10:18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1.1項目開發的背景及意義 1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2
    13論文的主要研究目標及內容 3
    1.4論文的組織安排 5
    第二章相關技術介紹 6
    2.1 UML建模技術 6
    2.2B/S 架構 6
    2.3JAVA 語言 7
    2.4SSH 框架.   9
    2.4.1Struts2 框架 9
    2.4.2Spring 框架 11
    2.4.3Hibernate 框架 13
    2?5 Oracle 10i 14
    2.6本章小結 15
    第三章系統需求分析 16
    3.1系統總休耀求分析 16
    3.1.1系統角色分析 16
    3.1.2系統用例分析 18
    3.2系統功能需求分析 19
    3.2.1客戶分類管理需求分析 19
    3.2.2客戶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20
    3.2.3客戶訂單管理需求分析 21
    3.2.4客戶滿意度管理需求分析 22
    3.2.5系統設置管理需求分析 23
    33非功能性SS求分析 24
    3.4本章小結 25
    第四章系統設計 26
    4.1系統設計原則 26
    4.2系統總體架楓計 26
    4.2.1系統功能結構設計 26
    4.2.2系統層次架構設計 27
    4.2.3系統網絡結構設計 28
    4.3系統詳細功能模塊設計 29
    4.3.1客戶分類管理功能設計 29
    4.3.2客戶信息管理功能設計 30
    4.3.3客戶訂單管理功能設計 32
    4.3.4客戶滿意度管理功能設計 33
    4.3.5系統設置管理功能設計 34
    4.4數據庫設計 35
    4.4.1數據庫設計概述 35
    4.4.2數據庫模型設計 35
    4.4.3數據庫表結構設計 37
    4.5本到'結 38
    第五章 系統實現 40
    5.1系統開發平臺及環境 40
    5.2系統數據庫連接 40
    5.3系統主要框架的實現 41
    5.3.1持久層實現 41
    5.3.2業務邏輯層實現   42
    5.3.3表示層實現 43
    5.4系統功能實現   44
    5.4.1系統登錄模塊實現 44
    5.4.2客戶分類管理模塊實現 45
    5.4.3客戶信息管理模塊實現 46
    5.4.4客戶訂單管理模塊實現 48
    5.4.5客戶滿意度管理模塊實現 50
    5.4.6系統設置管理模塊實現 51
    5.5本章小結 52
    第六章系統測試 53
    6.1系統測試工具與壞境 53
    6.2測試原理介紹 53
    6.2.1測試分類介紹 53
    6.2.2測試方法介紹 54
    6.3系統功能測試 55
    6.4系統性能測試 57
    6.5測試結果分析 58
    6.6本章小結 59
    第七章總結與展望 60
    7.1總結 60
    7.2展望 60
    參考文獻“ 61
    致謝 63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14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Project Development 1
    1?2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2
    13 Main Research Target and Content of This Paper 3
    1.4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5
    Chapter 2 Related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6
    2.1UML Modeling Technique 6
    2.2B/S Framework 6
    2.3JAVA Language 7
    2.4SSH Framework       9
    2.4.1Struts2 Framework 9
    2.4.2Spring Framework   11
    2.4.3Hibernate Framework 13
    2?5 Oracle lOi 14
    2.6 Summary 15
    Chapter 3 System Requirement Analysis 16
    3.1System Overall Requirement Analysis 16
    3.1.1System Role Analysis   16
    3.1.2System Use Case Analysis 18
    3.2System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alysis 19
    3.2.1Customer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alysis 19
    3.2.2Custom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alysis 20
    3.2.3Customer Order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alysis 21
    3.2.4Customer Satisfaction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alysis 22
    3.2.5System Setup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alysis   23
    33 Non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alysis 24
    3.4Summary     25
    Chapter 4 Design of System 26
    4.1System Design Principle 26
    4.2System Overall Architecture Design   26
    4.2.1System Function Structure Design... 26
    4.2.2System Level Architecture Design 27
    4.2.3System Network Structure Design 28
    4.3Detailed Function Design of the System 29
    4.3.1Customer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Design 29
    4.3.2Design of Custom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30
    4.3.3Customer Order Management Function Design  32
    4.3.4Customer Satisfac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Dsign 33
    4.3.5System Setup Management Function Design 34
    4.4Database Design 35
    4.4.1Database Design Overview 35
    4.42 Database Model Design 35
    4.4.3Database Table Structure Design 37
    4.5Summary 38
    Chapter 5 System Implementation 40
    5.1System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Environment 40
    5.2System Database Connection   40
    5.3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41
    5.3.1Persistence layer implementation   41
    5.3.2Business Logic Layer Implementation 42
    5.3.3Presentation Layer Implementation 43
    5.4System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44
    5.4.1System Login Module Implementation 44
    5.4.2Implementation of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Module   45
    5.4.3Implementation of Custom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ule 46
    5.4.4Realization of Customer Order Management Module 48
    5.4.5Customer Satisfaction Management Module Implementation.... 50
    5.4.6System Setup Management Module Implementation 51
    5.5Summary   52
    Chapter 6 System Test 53
    6.1System Testing Tools and Environment   53
    6.2Test Principle Introduction 53
    6.2.1Test Classification Introduction 53
    6.2.2Introduction to Test Methods 54
    63 System Function Test 55
    6.4System Performance Test 57
    6.5Test Result Analysis 58
    6.6Summary 59
    Chapter 7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60
    7.1Conclusioir 60
    7.2Prospect 60
    References 61
    Acknowledgements 63
    vn
    第一章緒論
    1.1項目開發的背景及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開始引領知識經濟時代,信息資源 已經達到了能源和材料同等戰略性資源,信息技術也逐步的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 方面面,信息技術成為推動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 成為衡量一個城市或者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⑴。面對信息革命浪潮的到來, 我國提出了實時的信息化發展戰略[鐵
    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企業作為推動我國信息化戰略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 的實施者和參與者,在信息化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了信息化帶來的多 種好處,如:效益提高、成本降低、資源節約、高效便捷等。與此同時,信息化 戰略的實施也加劇了行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信息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提高到了企業的戰略髙度,因此,需要不斷的提高信息技術的支撐和應用卩】。在現 有的現代化基礎之上,眾多的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依然在不斷的追求怎樣更好的 使用這些系統,使得企業內部管理和外部溝通更加的高效[4][5]o
    在這一行業背景之下,客戶信息管理系統應運而生,它是一種為改進客戶與 企業之間的關系為目的的新型管理機制,主要被用在市場營銷、銷售、技術支撐 和服務等應用研究領域【%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簡稱CRM,該系統的目標主要體現 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提高方便快捷的服務,吸引和維系更多的新老客戶;其 二是通過加強企業內部業務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減少維系企業日常維護的成 本⑺。該系統的部署實施能夠幫助企業對其客戶信息進行收集、追蹤,并對這些實 施有效的挖掘與分析,從中挖掘出客戶的需求,客戶是誰,針對客戶實施定制化 的服務。利用該系統還能對企業客戶行為對該企業的收益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挖掘 分析,從而不斷的優化企業與客戶的關系,并且不斷的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1%
    近年來,為了推動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 農村、企業和政府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浙江的電 信部門,針對內部企業生產管理等方面,采用了CRM、OCS、EIP等成熟的信息 
    化管理系統,規范了企業的生產管理,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電信部門 作為信息化戰略的重要實施者,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維系傳統業務的基 礎上,不斷的進行創新,先后推出了ECP、VPN以及企業總機等種類繁多的各類 電信增值服務,受到了廣大電信客戶的追捧;磐安縣人民政府釆用了電視電話系 統和ECP,改進了政府工作人員的日常辦事效率、節約了時間,最關鍵的是帶來 了行政辦公成本的降低,這是政府針對行政管理的一次理論上的嘗試與創新,也 是推動“兩型社會”不斷發展的重點行為【鐵其二是:絕大部分的企業存在營銷、 銷售以及服務部門的信息化水平難以滿足企業業務不斷發展的需求,因此,它們 需要不斷的額改進自身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化服務的質量。目前,大多數的企 業都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企業的前臺部門難以有效的獲取客戶所需的客 戶的互動信息;其次,企業各個部門的信息分散于企業的內部,沒有有機的整合 在一起,企業難以利用這些信息對客戶進行全面的了解,企業的前臺部門難以利 用這些信息實現與廣大客戶的承接卩叭上述問題的有效解決將大大的增強企業的 核心競爭力,能夠為企業不斷的爭取到新的客戶,同時維系廣大的老大客戶,使 得客戶對企業的利潤率的貢獻度不斷提高【⑵。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我國較大的軟件公司,如用友和金蝶都是從信息管理系統行業中不斷 的發展起來的,并培養了大量的行業精英。在我國,企業客戶信息管理行業不斷 的進步和發展,一些國外著名的軟件提供商:如美國的JDE、Oracle.德國的SAP、 荷蘭的BAAN等,都在中國境內設置了辦事處,以此來占領中國廣泛的內地市場; 與此同時,我國的軟件服務廠商也不斷的發展壯大【⑶。根據權威調查顯示,全國 的企業在信息管理系統上的投資差不多花了近80億;中國的軟件公司,從剛剛起 步摸索著前進,到現在己經成長為行業領先群體。為了有效滿足不同行業用戶的 需求,作為信息管理系統之一的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從前期的模仿,到后期 的自主創新,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方式,目前,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 統產業己經具有很大的規模,占據了我國軟件產業的很大一部分。當前,我國大 部分軟件服務提供廠商的軟件開發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能夠完全的滿足技術發展 的潮流【叫
    隨著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它們已經應用和 滲透到管理以及商務活動的方方面面M [均。
    CRM是一種業務上的集成,它不僅僅包含客戶的信息資料,同時也囊括了市 場競爭對手的情報資料,以及企業進行市場營銷、銷售和服務支持的各種各樣的 數據。如金蝶EAS£RNM系統、浪潮公司的CRM和Microsoft CRM3.0系統等等, 這些系統都對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自身管理基礎以及經濟實力等方面提出了較高 的要求,這些大型的系統,針對中小企業的客戶資源管理來說,因為資金狀況、 信息化水平和基礎管理等條件的限制,顯得并不合適【切。
    電子名片管理系統(ECMS, Electrons Card Management System).在國內得 到迅速的普及,它是用來進行分類與組織保存名片信息、商品信息和客戶信息的 管理軟件,具備操作方便、簡單實用以及自定義靈活等功能。目前,此類軟件的 種類繁多,既有獨立的電子名片管理軟件,又有集成在PDA上的電子名片系統, 然而這些電子名片管理系統軟件功能相對單一,難以對客戶費用管理功能進行集 成,以及難以滿足廣大中小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的需求陰。
    絕大多數的CRM軟件系統都包含以下三種類型的公司為目標:其一是員工人 數小于100的商業機構;其二是人數為100到500的中型市場;其三是企業員工人 數超過500的組織。現在對公司規模等相關方面的要去也越來越不嚴格,因為,相 當多的CRM供應商都是按照不同的市場需求來提供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I%相當 一部分的CRM供應商都是以企業為發展目標,并逐步的向中型市場進行轉移,因 為后者將來的發展潛力巨大P叭
    1.3論文的主要研究目標及內容
    在本文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研究的過程中,首先對該系統所要使用到的關 鍵技術進行了具體分析和研究,與此同時,也對近幾年來市場上流行的開發技術 做了詳細的比較,從而對比得出了更適合運用于本系統上的關鍵技術。本文客戶 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涵蓋了五個方面的功能,即客戶分類管理、客戶信息管理、客 戶訂單管理、客戶滿意度的管理以及系統設置管理,這些功能的設計和實現為企 業的客戶信息管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管理工具,對企業的現代化管理來說有著極 大的現實意義。
    伴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的客戶相關信息無疑會越來越多,給到企業在 客戶信息管理上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之前傳統的客戶信息管理方式已完全無法 滿足企業的現實需求,越來越遭到企業的摒棄。與此同時,當下市場上很多的客 戶信息管理系統多為通用型系統,缺乏針對性,同樣不能很好滿足企業的使用需 求,因此,在進行深入的實際調研和需求分析之后,設計開發了本文的基于B/S 架構的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不斷的滿足企業的需求。
    本文研究目標具體如下:
    (1) 當下很多企業在其客戶信息管理上面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以及管理工具, 無法及時為企業相關人員提供出急需的客戶信息,這大大妨礙了企業和客戶間的 及時溝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設計開發本系統以期能夠及時高效的找出 所需的客戶信息。
    (2) 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對于客戶信息的管理方法比較落后,體制也不完善, 設計開發本系統以期能夠規范管理流程,對客戶信息實行統一規范化管理。
    (3) 在規范管理流程的基礎上,該系統還設計了客戶滿意度的管理功能,以 期能夠真正實現企業服務上的優化管理,獲取更多更持久的客戶合作。
    (4) 從當下不同企業的管理現狀可知,企業還普遍存在著客戶信息管理上的 調和度不高的問題,難以一環扣一環達成管理過程中的完備性效果。開發設計本 系統將對不同用戶賦予不同權限,以期實現各用戶獨立操作的同時達成客戶信息 的協同化管理。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1) 首先給出了課題的研究背景,并且對本文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深入的 分析、研究,得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題,然后對系統開發過程中用到的技術理論進 行了詳細的介紹。
    (2) 首先對系統角色進行了分析,分別對系統功能和性能需求進行了分析, 最后對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進行可詳細的功能需求分析。
    C3)首先給出了系統的設計原則,設計了系統總體架構,對系統的功能模塊 進行了詳細的設計,設計了系統數據庫,對系統安全以及系統界面進行設計。
    (4)最后對系統的功能模塊進行了實現,并針對系統的功能和性能進行測試。
    1.4論文的組織安排
    本文主要分為以下七個章節,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給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與意義、對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 國內外研究現狀迸行了詳細的闡述,最后給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目標。
    第二章為相關技術介紹,重點對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在設計實現的過程中采用■ 的相關技術進行描述和分析,這些技術主要包括UML建模技術、B/S架構、JAVA 語言、SSH框架以及Oracle 101數據庫技術等。
    第三章為系統需求分析,首先給出了系統的總體需求分析,分別給出了系統 角色分析和功能性需求分析,接著對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進行了詳細的需求分析, 最后給出了系統的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第四章為系統設計,首先闡述了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原則,然后分 別從系統功能結構、系統層次結構和系統網絡結構對系統進行了總體架構設計; 對系統功能進行詳細的設計;最后給出了系統數據庫設計和系統界面設計。
    第五章為系統實現,首先給出了系統的開發平臺及環境以及系統數據庫的連 接,然后給出了系統主要框架的實現過程,主要包含持久層的實現、業務邏輯層 的實現以及表示層的實現;最后從系統登錄模塊、客戶分類管理模塊、客戶信息 管理模塊、客戶訂單管理模塊、客戶滿意度管理模塊和系統設置管理模塊進行了 系統實現,并釆用界面截圖的形式對系統實現的過程進行了展示。
    第六章為系統測試,首先介紹了系統測試的原理,分別對系統測試偏類和 方法進行了介紹,然后給出了系統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的用例,最后對系統測試 的結果進行了分析。
    第七章為總結和展望部分。對全文進行簡明扼要的總結并對未來進行展望。
    第二章相關技術介紹
    該章節重點對系統所使用的相關技術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系統應用的技術主 要包括UML建模技術、B/S架構、Java語言、SSH框架、Oracle 9i數據庫等。 本章是系統進行開發設計的基礎。•-
    2.1UML建模技術
    UML-Unified Model Language即“統一建模語言”,又可稱為標準建模語言。 是建模的一種語言,通過對軟件的密集系統實行可視化。UML是由UML語義和 UML表示法這兩大元素構成冋。
    處于開發層次的UML,是能夠進行說明、可視化、構建并書寫面向對象軟件 密集系統的制品的一種開放模式。在工程實踐中效果最好,在建模的同時,將大 規模、復雜性列入其中,尤其是得到驗證的軟件架構方面。模型化語言是統一建 模語言(UML)的主要方向冋。都是用圖表來展現模型。一般情況下模塊或框都被特 殊的建模圖囊括其中,并且文本用連接線構成附加信息所用[2叭看起來非常普通, 但是卻很重要,能夠起到相互關聯與發展的作用對于UML來說[24]【2習。
    靜態結構與動態行為是UML能夠展現的,并且也能夠給外頭的客戶得到一 些功能性的模型構造通過些許離散的互相使用而最終實現〔26][2刀。該系統中的重要 對象的性質與演練和這些對象之間的聯系都是通過靜態結構所定義的。而對象所 具有的時間屬性與為了達到目的而產生的通信的機制是通過動態行為所定義的, 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所建立的模型也有著不同的相互聯系[28]。
    讓模型分開成為一些構成組件,能夠起到將大的模塊分成小的模塊來處理的 優勢,并且每個包與包之間又緊密相連,最終還是可以復雜的管理模型,同時顯 示系統實現與組織運行的構建也包含其中。
    2.2B/S架構
    B/S架構也是一種架構模式,屬于WEB發展后的所出現的一種網絡構造, 而WEB又是主要的瀏覽器應用商品軟件。B/S架構模式不僅將系統的重新開發、 維修及利用等簡單化,更將其重點放到了服務器上。用戶電腦上只用下載一個瀏 覽器即可,像 Chromex Netscape Navigator 或 Internet Explorer 都可以,相當于安 裝大的數據庫〔29】。下載瀏覽器用Webserver進行數據更換。如圖2-1為B/S架構 圖。
     
    圖2-1 B/S架構圖
     
    B/S架構的應用隨時隨地都可以操縱,并且根本不需要下載一些其他的輔助 軟件就能操控,這是B/S構造最為突出的優點。同時,由于B/S構造的客戶端 是通用的瀏覽器,所以免去了大力維護的工作和成本,打開電腦隨時都可以使用。 當用戶可獲取相對應的權限以及通過相關的口令就可以進行使用,這個可以做到 直接開啟模式,不用人去操縱,只要通過其中的認證,便可以自動發放給使用者 一套賬號進行使用卩叭
    2.3JAVA 語言
    Java作為優秀的面向對象語言的代表,其強大的跨平臺能力受到了越來越多 的開發人員的關注,Java對于網絡編程也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卩叭Java幾乎可以實 現當前大多數開發語言的功能,比如B/S架構的應用軟件,數據庫中間件的開發, Java主要有以下特征:
    (1)跨平臺性
    跨平臺也稱為平臺無關性。指的是程序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統上運行。Java運 行在虛擬機上,Java程序編譯后,在虛擬機上運行,操作系統根據計算機硬件的 不同安裝對應的Java虛擬機,虛擬機可以屏蔽操作系統和硬件的差別,實現Java 的統一支持。通過虛擬機的引入,增強了 Java的跨平臺能力,可以在不同的計算 機上運行同樣的Java程序,甚至執行過程中的程序可以在不同的計算機上遷移。 Java數據類型的定義只與虛擬機有關,因此Java的數據類型也支持跨平臺【刑。
    (2)安全性
    Java跟C++類似,都是純面向對象的語言。C++語言編程更加靈活,更適合底 層的編程,方便對底層硬件進行操作,但是C++的使用與開發者的編程風格有關,
    初級開發人員并不使用C++, C++過于的靈活,初級開發人員如果對系統的設 計考慮不夠周全,容易導致系統漏洞,如指針越界,指針變量的值被篡改,指針 變量指向惡意的代碼片段,從而實現對系統的攻擊。Java沒有指針,只對內存進 行統一管理,結合了當前編程語言的優點卩嘰
    (3)面向對象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的巨大進步。類的封裝,繼承,對象等概念是程序設 計的巨大超越。類可以看作為對象模板,包含對數據和操作的封裝。對象是類的 實例,是實例化個體。Java支持很多封裝好的類與功能的調用,開發時可以直接 調用Java的API,來實現特定功能。繼承的特性能夠使Java開發的模塊繼承父類 的特性,同時增加父類沒有的屬性,子類是父類擴展,方便提高程序復用性,擴 展性。Java是純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所有的類都以Object類為超類,所有 類都是繼承Object的子類[殉。
    (4)網絡化
    Java程序設計語言可以方便的應用在網絡軟件的開發上,提供了對大多數網 絡協議如TCP/IP、NetBIOS, RPC等網絡協議。Java結合套接字編程,可以方便 程序員利用TCP/UDP協議進行網絡應用程序的開發。使用JAVA可以使用網絡套 接字實現網絡通信,面向對象的流的輸入輸出,Java支持網絡通信重要特色㈣。
    (5)可靠性
    Java語言具有內存垃圾處理與程序錯誤檢查的功能。在程序編寫時,程序可 以很容易識別類是否正確,程序在運行時,Java虛擬機可以很方便的檢査程序是
    否有錯誤,是否有發生越界,非法內存訪問,數據越界,非法的數據訪問等。Java 語言支持的Try Catch形式的異常處理,程序員開發人員可以動態處理程序運行中 的問題,并解決運行的錯誤,通過異常的處理,還可以實現環境和版本的檢查【冏。
    2.4SSH框架
    2.4.1Struts2 框架
    Struts2框架很好的實現了模塊的分層和復用,雖然Struts2聽起來像是Struts 1 的升級版,但事實上并非如此,Struts2源自Apache公司創建的WebWork框架, Web Work是Apache公司最近推出的,但是它具有更加優秀的技術優勢,所以很快 就受到技術開發者的關注,縱然目前為止,WebWork的用戶還很少,但這不能否 認它框架的優良品質,如圖2-2所示。
     
    通過對上圖的簡單分析,可以發現Struts2的框架結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Struts 2框架可以根據側重點的不通過,進一步劃分為業務控制器、核心控制 器以及具體的業務實現邏輯組件三大部分。下面將分別予以簡單的介紹。
    作為架構的基礎,核心控制器FilterDispatcher在體系內承擔了處理機制和控
    制流程量大方面的內容。
    具體業務實現邏輯組件以及業務控制器,需要用戶結合自身的實際設計要求 進行自主創建,在這兩大組件的開發過程中,還要進行針對性的配置文件編寫工 作,從而為核心控制器功能的實現提供支持。相對于Srutsl的工作流程來說,Struts 2無疑要簡單很多。
    1.網頁請求的一般流程如下:
    (1)客戶端根據用戶的操作命令向系統發出HTTP請求;
    (2)FilterDispatcher將根據系統中web.xml的配置情況選擇是否接收該請求 收;
    (3)按照系統中struts.xml的實際配置情況,自動調用相適應的類和方法,并 為所調用的Aciton賦值;
    (4)Action根據請求的具體內容,調用相應的邏輯,并按照預先設定的流程 對表單進行驗證;
    (5)完成Action動作后,按照配置表將返回結果result送回;
    (6)客戶端顯示可視化的返回結果。
    2.工作原理:
    通常情況下,Struts2框架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其具體流程包括:
    (1)在初始化階段,客戶端確定一個對應的Servlet容器的請求;
    (2)通過相關過濾器對請求進行處理;
    (3)通過調用FilterDispatcher功能,直接發送判定請求給ActionMapper,從 而確定最終所需要調用的Action;
    (4)在Action確定之后,請求將通過FilterDispatcher轉交給系統中的某一個 額 ActionProxy;
    (5)ActionProxy接收到請求命令之后,將通過Configuration Manager對配置 文件進行確定,從而調用相關的Action類對命令進行處理;
    (6)在處理的過程中,按照預先設定的要求完成Actioninvocation實例的創建;
    (7)通過命名的方式調用Actionlnvocation實例,并配合攔截器發揮其預設功 能;
    (8)在完成Action的操作任務之后,Actioninvocation將會根據配置表中的相 關內容,確定返回結果。通常情況下,返回結果是一個FreeMarker模板或者相對 應的JSP。可以用Struts2框架中繼承的標簽對其進行顯示,不過通常需要調用 ActionMapper的部分功能卩刃。
    3.工作流程
    (1)客戶端根據用戶的操作命令向系統發出HTTP請求;
    (2)FilterDispatcher將根據系統中web.xml的配置情況選擇是否接收該請求 收;
    (3)按照系統中struts.xml的實際配置情況,自動調用相適應的類和方法,并 為所調用的Aciton賦值;
    (4)Action根據請求的具體內容,調用相應的邏輯,并按照預先設定的流程 對表單進行驗證:
    (5)完成Action動作后,按照配置表將返回結果result送回;
    (6)客戶端顯示可視化的HTTP返回結果。
    2.4.2Spring 框架
    Spring作為優秀的輕量級的J2EE框架,實現面向接口編程是它的核心。這樣, 如果想要實現業務對象的注入,并建立業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只需通過配置Spring 的配置文件就可以解決。Spring框架可以分為7個模塊,如圖2-3所示。
     
    圖2-3 Spring框架圖
     
    在圖2-3的Spring框架中,基本上所有的模塊本身都可以單獨的承擔某些功 能,也同樣可以和其他模塊組合起來發揮針對性的作用,下面將對模塊的具體功 能加以詳細介紹:
    1.核心容器:在本框架體系中,該模塊承擔了框Spring框架中基本功能的封 裝任務。BeanFactory是其核心組件,通過工廠模式完成相應的工作,并通過控制 反轉功能將應用程序代碼和規范相分離。
    2.Spring上下文:是確保系統功能的一個重要的配置文件,這里所介紹的 Spring上下文主要是在框架作用發揮的過程中提供針對性的上下文信息,包括調 度功能在內的一系列功能都是通過該文件實現的。
    3.Spring AOP:該模塊在系統中主要是承擔面向方面變成功能的集成任務。 所以在實際的調用過程中,該模塊有效的保證了系統的易用性。用戶通過該模塊 完全可以實現不依賴EJB組件集成相關事務的操作。
    4.SpringDAO:在異常數據的處理過程中提供了必要的結構轉化支持。異常 層次結構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為系統更為簡單的處理邏輯錯誤信息提供了支持, 并且異常代碼數量通過這一功能模塊的處理之后將大幅度下降。
    5.Spring ORM:這也同樣是該框架整體性能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礎,通過在 Spring框架中增加一定數量的ORM框架,為相關對象關系的界定提供了必要的 支持。
    6.Spring MVC框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作為一個典型的全功能web網頁 構建支持程序,MVC框架可通過對策略接口的調用,提升框架的可配置性能。同 時,由于MVC中提高公路包括POI在內的一系列視圖技術,因此對于操作者來說 更為容易接受。
    Spring Core模塊在系統中的應用,為Spring框架功能的發揮提供了基礎性的 支持,因此也是Spring的核心,如果想要實現應用程序各組成部分代碼的分離, 只需通過Spring框架簡單控制BeanFactoiy容器就可以達到效果。
    Spring有以下五個特點,下面分別進行說明:
    1.控制反轉(IoC)思想:Spring框架的核心理念。Spring的內部實現代碼的 核心是面向接口的編程,所以程序員使用這個框架時,也要使用面向接口的編程 方式。這樣一來,你可以在應用程序中依賴不同的組件,這樣就可以簡單實現這 些業務代碼的分離。如果想要實現不同組件之間的調用關系,用戶僅僅需要通過 配置文件就可以達到效果,這樣一旦需要改變,這要在配置文件做簡單的修改即 可,并不會影響你所修改組件之外的代碼〔㈣。
    2.可擴展性:Spring具有很好的分層結構,這樣一來,提升了開發人員可以 在現有的模塊基礎上進行擴展的空間,也可以將一些先進的優秀設計理念融入模 塊中,使你的框架技術不會落伍。
    3.與其它框架無縫集成:Spring框架能夠很好的融合其它框架。這是它為廣 大技術愛好者追捧的主要原因,如Struts2和Hibernate框架,這樣一來,它將為開 發人員節省大量工作量,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系統功能優化上,此外,系統的升 級顯得在方便不過,便于系統后期維護更新。
    4.能夠替代EJB:如果想使用Spring框架的開發者在之前的系統中使用了 EJB,也同樣可以毫無隱患的使用EJB。Spring框架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完美的支 持了對EJB的兼容,因此如果開發人員想從頭開始編寫第一個應用程序,般門可 以與EJB完全分離,而不是只利用EJB的組件。
    5.實現MVC2: Spring框架在MVC這一方面與Struts2 一樣優秀,它也可以 實現MVC2框架,并提供國際和資源訪問的支持,同時實現IoC和AOP的聯合使 用,不過這一功能在被用到較少,因為一般都是與其它框架聯合應用。
    2.4.3Hibernate 框架
    作為當前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數據庫技術,Hibernate在映射數據庫關系到對 象的過程中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它最受技術者歡迎的地方就是,它不僅提供了 從Java類到數據表之間的映射,它還提供了另外一種安全機制,這種機制增大了 Hibernate框架使用的安全性,這就是它也提供了數據查詢和恢復機制。同時, Hibernate中所提供代理模式,不再被SQL束縛。由此Hibernate技術大受歡迎, 應用極廣,所以它在Java Web開發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將內存中的數據模型轉化為存儲模型的過程就是Hibernate數據持久化。其中, 數據模型可以是任何數據結構和對象模型,這就使得Hibernate的適用性大大提高。
    ORM (ObjecVRelational)可理解為數據持久化技術,就是把模型對象和關系 數據庫表之間建立一對一的關系,并提供了一種機制,通過這個機制可以直接用
     
    JavaBean對象操作數據庫表。
    作為一種ORM技術,Hibernate框架的主要目標是為了使開發人員可以有效 的降低開發工作的整體工作量,僅僅關注業務邏輯即可保證開發效果,如此一來, 只要配置好Hibernate框架,并以此為基礎完成關系和類之間的映射工作,并構建 JavaBean對象和數據庫之間的對應關系,那么程序員無需關系數據庫的具體操作, 可以直接通過操作JavaBean對象來進行數據庫操作。
    2.5Oracle 9i
    Oracle 9i是當前較為主流的數據管理平臺,其為用戶能夠提供較為高效、穩 定的管理手段,在數據庫的應用管理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安全、虛擬化手段,Oracle9i 的開發,一般情況下的Oracle 9i可以分成三個功能部分,一是數據庫部分,其為 用戶提供了較為靈活的、兼容性強的管理技術。二是開發套件部分,其包括了數 據分析、數據模型、數據深化等數據開發功能。三是Oracle 9i專屬的應用服務 器部分,這部分的可以提供較覆蓋范圍較廣的數據服務管理平臺。下圖2-4表示 的Oracle 9i的產品結構說明:
    Oracle Developer Suite (Oracle 9 i幵發It件)
    Oracle 9i
    Applicat ion
    Server
    Oracle 9i 應用展務為熔
    圖2-4 Oracle 9i產品結構
    如上圖所示Oracle 9i產品結構可以分成三大塊,一塊是客戶部分,其實現了
    對客戶端的對接,線上和線下的數據傳輸可以穩定的實現。第二韶分是Oracle 9i 應用服務器層是存儲的數據的應用邏輯部分,實現了數據、程序在系統的中應用 的穩定性。第三部分是Oracle 9i數據層,這個部分實現了所有系統運行相關數據 的存儲,系統運行時需要讀取、更新、存儲數據都需要這個部分的響應。
    (1)Oracle 9i 數據庫
    Oracle9i提供了較為強大的系統支持能力,包括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等功能, 另外在數據的安全性和硬件系統的兼容性都有較為良好的表現,是當前較為主流 的數據管理平臺,其為用戶能夠提供較為高效、穩定的管理手段,在數據庫的應 用管理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安全、虛擬化手段。數據庫的功能表現在對數據的管理 方面,對多種數據格式數據的快速分析和開發,后期數據工程師的高效維護和快 速的響應,對數據庫的操作建立在Oracle 9i良好的硬件基礎之上,對很多開發人 員而言Oracle 9i提供了較為人性化的支持,能夠響應多元化的數據需求。
    (2)Oracle 9i應用服務器
    Oracle 9i在應用服務方面提供了集成多個開發平臺的借口,能夠支持本地、割 遠程的數據訪問、讀取和存儲,另外可以更加靈活的部署服務器的地點和功能形 式。在Oracle 9i中可以很好的實現多個程序的疊加、系統的虛擬化等功能,為用 戶節省了很多空間和成本。此外,Oracle 9i可以很好的管理系統的數據模塊,實 現靈活的備份和擴展,提供了自我優化的管理方式。
    (3)Oracle9i開發套件
    Oracle 9i的開發套件在之前也提到了其具備多個開發功能的支持,在網絡程 序訪問的過程中可以很好的響應設計者設計的各種功能,另外開發套件自帶了較 為強的數據分析和管理功能,支持多個語言的集中開發,為開發者提供了強大的 數據支持平臺。
    2.6本章小結
    該章節重點對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開發所涉及的關鍵技術進行描述和分析, 具體包括UML建模技術、B/S架構、JAVA語言、SSH框架、Oracle 9i進行描述 和分析,并闡述了這些技術和平臺應用到本系統設計開發中的可行性與優點。
    第三章系統需求分析
    3.1系統總體需求分析
    3.1.1系統角色分析
    從企業現實狀況出發,下圖3-1為本系統的人員組織架構圖。
    總經理
     
    由圖可知,企業總經理下分為總監、行政部、業務主管,總監之下分為設計 部,行政部之下分為財務跟后勤,業務主管下又分為業務員以及跟單員。
    下表3-1為參與系統操作的人員功能權限表。
    表3-1參與系統操作的人員功能權限表
    角色名稱 模塊 功能
    管理員 客戶分類管理、客戶信息管理、客戶訂單管理€客戶滿意度管理、 系統設置管理 所有功能
    業務員 客戶分類管理、客戶信息管理、客戶滿意度的管理 所有功能
    跟單員 客戶訂單管理 所有功能
     
     
    (1)管理員角色分析
    管理員作為系統權限最高的用戶,擁有本系統所有功能模塊的操作權限,在 現實狀況中,一般情況下系統管理員均是企業的領導人。
    下圖3-2表示的是企業管理員用例分析圖。
     
    圖3-2管理員用戶用例分析圖
     
    (2)業務員角色分析
    依據企業現實情況,業務員的重點工作職責就是對客戶進行開發、與客戶進 行深入交流溝通,促成合作。因此,業務員在工作過程中也要用到與客戶直接關 聯的系統功能,這些功能具體包括客戶分類管理、客戶信息管理和客戶滿意度管 理。下圖3-3表示的是企業業務員用戶用例分析圖。
     
    圖3-3業務員用例分析圖
     
    (3)跟單員角色分析
    企業跟單員的重點工作職責是對客戶的訂單進行跟蹤和維護,因此,企業跟 單員必不可少要用到系統中的客戶訂單管理功能。
    下圖3-4表示的是企業跟單員用例分析圖。
     
    圖3-4跟單員用例分析圖
     
    3.1.2系統用例分析
    本課題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企業客戶信息的信息化管理進行了深入的 研究,為系統的設計與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該系統主要包括客戶的信息管理、 訂單管理、分類管理、滿意度的管理以及系統設置管理五個功能模塊。下圖3-5是 該系統的總體功能用例圖。
     
    圖3-5系統總體功能用例圖
     
    (1)客戶分類管理
    該功能主要為了幫助系統用戶對客戶信息進行分類管理;這些類別主要包含 客戶誠信度、客戶來源和客戶等級三大類。
    (2)客戶信息管理
    該功能重點實現對客戶的個人信息以及企業客戶信息、合作記錄管理以及客
    戶誠信度的管理四大子功能模塊。
    (3)客戶訂單管理
    通常情況下,營銷是企業的核心所在,多數企業均屬于銷售型企業,企業與 客戶合作無疑會帶來大量的訂單,客戶訂單管理功能為系統使用人員供應了訂單 管理接口,用戶可以借助訂單管理接口管理客戶訂單。該功能具體包括客戶訂單 創建、進度跟蹤、修改和撤銷四個方面的需求分析。
    (4)客戶滿意度管理
    該功能重點是為實現企業客戶滿意度的提升,對系統進行優化。客戶滿意度 管理功能具體包含客戶投訴及建議管理和滿意度分析兩個方面的需求分析。
    (5)系統設置管理
    該功能作為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模塊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包括 系統用戶管理、角色管理、權限管理、日志管理以及指標管理四個子功能模陵。
    3.2系統功能II求分析
    該小節重點是對系統的五大功能模塊做具體的描述和分析,包括客戶分類管 理需求分析、客戶信息管理需求分析、客戶訂單管理需求分析、客戶滿意度管理 需求分析、系統設置管理需求分析。
    3.2.1客戶分類管理需求分析
    該功能主要為了幫助系統用戶對客戶信息進行分類管理;這些類別主要包含 客戶誠信度、客戶來源和客戶等級三大類。
    下圖3-6表示的是企業客戶分類管理用例圖。
     
    圖3?6企業客戶分類管理用例圖
    (1)客戶等級分類
    該分類具體指的是按照客戶的總體交易金額來把客戶劃分成各個等級,隨著 客戶交易的時間跨度以及交易金額的不斷增大,客戶等級亦會隨之不斷提升。對 于企業來說,客戶等級是判斷其合作與否的關鍵依據之一。通常情況下,客戶的 等級越靠前,企業與之合作的幾率就會越高。
    (2)客戶來源分類
    該分類通過客戶的具體來源來把客戶劃分成幾個等級,客戶來源具體包括企 業外部開發、企業內部推薦和客戶自主合作等。對于企業來說,會依據其具體合 作方向、規模和類型等方面來對客戶做出擇取。
    (3)客戶誠信度分類
    該分類具體指的是依據所做的客戶誠信度信息表對客戶的誠信度進行分析, 把客戶劃分成4個信用等級,客戶的信用等級越靠前,其誠信度就越高,企業與 之合作的幾率也隨之越高。鑒別客戶的誠信度指標具體包括有無欠款、付款有無 拖延等方面。對于企業來說,客戶的誠信度同樣是判斷其合作與否的重要依據。
    3.2.2客戶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該功能重點實現對客戶的個人信息以及企業客戶信息、合作記錄管理以及客 戶誠信度管理四大子功能模塊。
    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用例圖如圖3-7所示。
     
    圖3-7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用例圖
     
    (1)客戶個人信息管理
    該功能具體指的是對客戶代表個人信息進行管理,以便能夠更快速與客戶方 取得聯系,并且在發生突發狀況的情況下能夠及時有效的交流溝通或者追責。該 功能包括對客戶個人姓名、年齡、性別、地址、移動號碼、辦公號碼、Email等基 礎信息的管理。
    (2)客戶企業信息管理
    該功能具體指的是對客戶代表所在企業信息進行管理,重點包含對企業名稱、 規模、地址等信息的管理。
    (3)客戶合作記錄管理
    該功能重點指的是對企業與客戶合作相關信息進行記錄。具體包含了合作時 間、合作次數、合作金額與合作期間的重大事件等方面的記錄。這些指標同樣是 企業決定合作與否的關鍵所在。
    (4)客戶誠信度管理 黨
    該功能具體指的是企業依據所做的客戶誠信度信息表對客戶的誠信度進行分 析,把客戶劃分成4個信用等級,然后將客戶劃分到正確的信用等級中。依據不 同的等級進行相對應的獨立性管理。對于企業來說,客戶的誠信度同樣是判斷其 合作與否的重要依據。
    3.2.3客戶訂單管理需求分析
    通常情況下,營銷是企業的核心所在,多數企業均屬于銷售型企業,企業與 客戶合作無疑會帶來大量的訂單,客戶訂單管理功能為系統使用人員供應了訂單 管理接口,用戶可以借助訂單管理接口管理客戶訂單。該功能具體包括客戶訂單 創建、進度跟蹤、修改和撤銷四個方面的需求分析。
    用戶按照當下的合作情況及進度創建訂單,接下來跟單員負責跟蹤客戶的訂 單進程并記錄其進度,若中途出現異常狀況或者雙方間已協商好,企業的跟單員 用戶可通過該功能進行訂單的修改或者撤銷操作,以確保訂單信息隨時保持準確 無誤。下圖3-8表示的是企業客戶訂單管理用例圖。
     
     
     
    3.2.4客戶滿意度管理需求分析
    該功能重點是為實現企業客戶滿意度的提升,對系統進行優化。客戶滿意度 管理功能具體包含客戶投訴及建議管理和滿意度分析兩個方面的需求分析。
    下圖3-9表示的是客戶滿意度管理用例圖。
     
     
    (1)客戶投訴及建議管理
    該模塊的功能主要是為了幫助系統使用人員對客戶的投訴和建議進行有效的 管理。企業的銷售人員在與客戶進行合作的過程中,經常會收到來自于客戶的建 議和投訴信息,這時候要按時把這些投訴或者建議分類記錄到所開發的客戶信息 管理系統中,同時也需把企業中的被投訴人員和部門相應記錄上去,在經過相關 管理人員核對之后,這些信息會直接影響到被投訴人員的績效考核。該功能有利 于企業及時對客戶的投訴與建議進行處理,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營銷過程中的營銷 質量,特別是員工服務質量上的提升。
    (2)客戶滿意度分析
    該功能具體指的是企業借助在線問卷方式定期對所合作過的客戶進行滿意度 方面的調査,并根據這些調査意見做出相應的改進和完善,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3.2.5系統設置管理需求分析
    該功能作為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模塊是不可或缺的。具體應該 包括系統用戶管理、角色及權限管理、日志管理以及指標管理四大子功能模塊。
    下圖3-10表示的是系統設置管理用例圖。
     
    圖系統設置管理用例圖
     
    (1)系統用戶管理
    本文中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須經系統管理員對系統用戶進行分配之后才能 成功實現用戶登錄,并非通過用戶自主注冊來進行登錄,該操作必須借助系統用 戶管理功能才能達成,該功能能夠有效實現管理員對用戶的創建、分配以及用戶 信息的維護。
    (2)系統角色及權限管理
    系統管理員創建好新用戶后,借助該功能劃分用戶的權限和角色;至于已劃 分好的用戶則按照其職位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變更。
    (3)系統日志管理
    該功能具體指的是對企業用戶的系統操作進行記錄,通常情況下,記錄方式
    采取列表模式進行記錄。
    (4)指標管理
    該功能主要是為了給本系統預留備用的接口,目前該功能僅僅對客戶的滿意 度以及誠信度進行管理,系統進行后續優化時將會不斷擴展指標類型,達成更廣 泛的指標管理。
    3.3非功能性籍求分析
    判斷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用與否,一般從系統功能和系統性能兩個方面進行判 斷。本小節主要考察系統的性能指標,其中判斷系統性能的指標主要有:系統響 應速度、最大并發用戶數、完整性、可靠性、可擴展性、普適性等,其具體內容 如下:
    (1)系統響應速度以及最大并發用戶數的需求
    本文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需要能夠實現至少1000名使用者的同時在線訪問, 靜態界面的反應時長不能大于1秒,而常規性頁面反應時長不得大于3秒,若是 要進行大數據運算的操作,則不能超過5秒。
    (2)系統完整性需求
    本文設計開發的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中核心的內容就是對信息數據進行喲 西澳大額處理,因此,設計開發的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需要確保系統所有數據 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否則,整個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會因為系統核心數據的丟 失和不準確而失去原有的意義。因此,開發人員在進行系統開發的過程中,對相 關的保障實施機制進行合理的設計,這些保障機制主要有錯誤預警和信息的恢復。 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數據進行維護和管理、系統升級提示以及幫助提示信息等有 效機制。
    (3)系統普適性需求
    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面對的客戶群體數量眾多,因此,系統需要滿足廣大 客戶的操作習慣和操作能力。其具體的方式就是:在進行系統開發的過程中,系 統開發人員在進行界面設計和邏輯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大眾化的用戶使用思維 和習慣進行重點的考慮,同時,還需要定義大量的用戶自定義的操作控件,從而 盡可能的滿足廣大用戶的系統操作體驗。
    (4)系統可靠性需求
    設計與開發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過程中,可靠性是開發人員在進行系統開 發過程中重點考慮的方面,充分的利用系統支撐平臺自身的可靠性,使得系統的 可靠性與用戶的實際需求相符。
    (5)系統可擴展性需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系統不僅僅局限于滿足當前的業務需求, 還需要能夠支持新技術的能力,這就是系統可擴展性的核心所在。企業客戶信息 管理系統的開發周期長、工程量大。為實現系統可擴展性的目標,其具體的做法 是,系統開發人員在進行系統開發的過程中,需要事先預留新功能的擴展端口, 并且還要對標準的業務接口進行設計,從而確保在進行系統更新和技術更新的情 況下,本系統能夠滿足要求,及時的進行系統更新。
    3.4本章小結
    該章節對所開發的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做了詳細的系統需求分析,包括系 統總體需求分析以及系統功能需求分析兩個部分。其中紊統功能需求分析具體又 包括客戶分類、客戶信息、客戶訂單、客戶滿意度以及系統設置管理五大模塊。
    第四章系統設計
    4.1系統設計原則
    為了保障企業客戶資源管理系統的開發能夠正常有序的開展,本系統在設計 實現的過程中采用了目前比較成熟的技術以及相對完善的架構體系,并相應的制 定了系統設計的原則,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高效性原則
    在進行系統設計的過程中,要確保編寫的代碼合理,界面設計相對友好,符 合一般用戶日常的操作習慣,同時,還必須方便系統在后期的維護工作,系統的 所有數據應該能夠進行存儲與備份。
    (2)實用性原則
    為了降低系統在開發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增強系統的實用性,在充分對人力、 財力和物力進行考慮的前提下,確保系統的最大效益,在進行系統開發的過程中, 充分的調研企業用戶的實際需求,對系統的配置進行合理的選擇,充分的利用當 前較為成熟的各項技術,有效的解決企業客戶資源管理上的各類問題。同時,針 對企業用戶對系統使用習慣的不同,應該優化系統界面的設計,確保系統具有良 好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確保該系統能夠快速的應用于企業的日常管理中。
    (3)安全性
    系統安全性是進行系統開發設計過程中必須確保的一項重要的原則,系統在 設計實現的過程中,要盡量減少系統的安全漏洞,比如數據庫漏洞等,同時要阻 止黑客進行攻擊,避免系統損失。
    (4)可靠性
    系統可靠性主要是指系統能夠對故障問題進行自動識別,并能夠進行自我的 修復模式,評判系統可靠性的主要標準是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假如系統能夠完 全的恢復到故障前的狀態,則表明系統的可靠的。
    4.2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4.2.1系統功能結構設計
     
    在對企業實際需求的深入調研分析基礎上,設計開發了本企業客戶信息管理 系統,該系統主要包含五個功能模塊,分別是客戶信息、客戶訂單、客戶分類、 客戶滿意度以及系統設置五大管理功能模塊。該系統的總體功能架構圖詳見下圖 4-1所示。
    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
     
     
     
    4.22系統層次架構設計
    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使用的B/S模式一般是三層架構,分別為表示層
    (5)、業務邏輯層(BLL)以及數據層(DAL)。具體如下圖4-2所示:
     
    圖4-2系統架構
    這三層架構,分別完成相關應用負責的部分功能,這樣就可以實現模塊內的 精確的聚合性能,以及實現程序功能塊之間的低耦合。用戶表現層、業務邏輯層、 數據訪問層是B/S構架的架構層,把用戶、業務功能以及業務邏輯這三個層次統 一聯系起來,實現系統功能。
    UI層面向對象是用戶,為客戶提供操作平臺,也就是用戶能使用的看到的界 面,在B/S架構模式下,用戶只需使用任何瀏覽器就能完成所期待的任務。
    BLL層是系統功能實現的主要部分,其作為應用程序的載體,能夠順利的完 成設計的功能。
    DAL層相關聯于業務邏輯層,是該系統的數據中心,能接受到業務邏輯層的 指令,并按照其命令完成工作。
    下圖4-3表示的是本文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具體架構設計圖。
    界面展示 界面展示
    調用業務層返回調用結果舎
    業務邏輯接口
     
     
    圖4-3系統架構設計圖
    4.2.3系統網絡結構設計
    在進行該系統網絡架構設計時,其重點包含系統總服務器部分和系統數據庫 服務器部分。系統總服務器指的是設定一個總的服務器把所有子公司數據信息進 行匯總,各大子公司亦設定了獨立的服務器以實現自身的業務處理。而對于系統 數據庫服務器來說,重點是要對系統中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它將這些數據按照
    各大功能模塊劃分成相應的數據庫表,依據具體所需來獲取相關數據信息。為保 障安全性,系統用戶在登錄過程中,防火墻會自動過濾其登錄請求。
    下圖4-4表示的是系統網絡結構圖。
     
     
     
    圖4?4系統網絡結構圖
    4.3系統詳細功能模塊設計
    上文已經對該系統的設計原則和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進行了具體分析以及描 述,本小節在此基礎上對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進行了詳細的設計。
    4.3.1客戶分類管理功能設計
    該功能模塊具體包含了三個子功能模塊的設計,即客戶等級、客戶來源以及 客戶誠信度三大分類功能。
    下圖4-5表示的是客戶分類管理功能結構圖。
     
     
    該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采取B/S架構設計,企業用戶要成功進入系統主界面, 必須先在網址欄輸入該系統網址進入到系統登錄界面,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 才能夠成功的跳轉到系統的主要界面上,成功進入主界面之后系統用戶可以選擇 系統功能菜單里的客戶分類管理功能對客戶分類進行具體操作,系統按照用戶的 操作指令做出相關分類方法的調用,該過程里,系統數據庫將接受具體操作指令, 執行對應的SQL語句對結果進行相應的輸入或者輸出,以此實現客戶的分類。客 戶分類管理功能時序圖如圖4-6所示。
     
     
     
    進入登錄界面?
    要求輸入登錄信息
    獲取鰲錄信息
     
    圖4-6客戶分類管理功能時序圖
    4.3.2客戶信息管理功能設計
    該功能模塊主要對其四個具體的子模塊進行了設計,即客戶個人信息、客戶 企業信息、合作記錄以及客戶誠信度四個管理模塊。
    該模塊中的個人信息管理主要對客戶的姓名、年齡、性別、地址、移動號碼、 辦公號碼、Email等基礎信息的管理;企業客戶信息管理主要是對企業的名稱、規
    模、地址等信息的管理;客戶合作記錄管理主要包括對合作時間、合作次數、合 作金額與合作期間的重大事件等方面的記錄;客戶誠信度管理具體指的是企業依 據所做的客戶誠信度信息表對客戶的誠信度進行分析,然后將客戶劃分到正確的 信用等級中。下圖4-7表示的是客戶信息管理模塊的功能結構圖。
     
    圖4-7客戶信息管理模塊功能結構圖
     
    下圖4-8表示的是客戶誠信度管理的功能時序圖。
     
    圖4-8客戶誠信度管理功能時序圖
    4.3.3客戶訂單管理功能設計
    該功能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幫助企業對客戶訂單進行跟蹤和管理。該功能設計 具體包括對客戶訂單創建、進度跟蹤、修改和撤銷四個方面的設計。
    用戶依據與客戶的合作情況及進度來創建訂單,然后跟單員負責跟蹤客戶的 訂單進程并對其進行記錄,若中途出現異常狀況或者雙方間已協商好,相關用戶 可通過該功能進行訂單的修改或者撤銷操作,以確保訂單信息的及時性以及準確 性。
    下圖4-9表示的是客戶訂單管理的功能結構圖。
     
    圖4-9客戶訂單骨理功能結構圖
     
    用戶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到系統主界面之后,系統用戶選擇系統 功能菜單里的客戶訂單管理選項對客戶訂單進行具體操作。
    下圖4-10表示的是客戶訂單管理的功能時序圖。
     
     
     
    4.3.4客戶滿意度管理功能設計
    該功能模塊的設計重點是為實現對企業工作方式的提升和完善,給到客戶更 佳的用戶體驗。客戶滿意度管理功能的設計對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而言必不可 少,該功能具體包括了客戶投訴及建議管理和客戶滿意度分析管理這兩大塊。
    下圖4-11表示的是客戶滿意度管理的功能時序圖。
     
    圖4-11客戶滿意度管理功能結構圖
     
    用戶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到系統主界面之后,系統用戶選擇系統 功能菜單里的客戶滿意度管理選項進行具體操作。下圖4-12表示的是客戶滿意度 管理的功能時序圖。
     
     
     
    圖4-12客戶滿意度管理功能時序圖
    4.3.5系統設置管理功能設計
    該模塊為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模塊,主要完成系統的基礎配置 功能。該模塊主要包含系統用戶管理、權限管理、角色管理、指標管理、系統日 志管理等功能。
    下圖4-13表示的是系統設置模塊的功能結構圖。
     
    圖4-13系統設置模塊功能結構圖
     
    用戶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到系統主界面之后,系統用戶選擇系統
    功能菜單里的系統設置選項進行具體操作。下圖4-14表示的是系統設置管理的功
    能時序圖。
     
     
     
    圖4-14系統設置管理功能時序圖
     
    4.4數據庫設計
    4.4.1數據庫設計概述
    Oracle 10i是當前較為流行的數據庫之一,該數據庫具有較多的優勢,比如穩 定性優勢、兼容性優勢、以及內存空間的節約等優勢。該數據庫受到了中小型企 業管理系統管理者的歡迎。Oracle 10i除了具備上述優勢以外,還能夠實現方便快 捷的系統升級和更新,并且該數據庫具有極高的安全性。
    4.4.2數據庫模型設計
    完整的系統數據庫的設計過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階段,需求分析階段,概念 設計階段等,下圖4-15所體現的則是不同的設計階段對應的具體操作及階段性成 果。
     
     
    圖4-15數據庫設計過程和產生的文檔
     
    概念模型是針對信息世界的建模過程,因此,概念模型能夠準確、完整的表 達上述世界中的概念。E-R圖(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是最為著名的概念模 型的表示方法之一。E-R反映的是實體與屬性之間的關系。該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 統的主要實體包含:企業、客戶、員工三個主要的實體。圖4-16為系統主要實體 之間的關系圖。
     
    圖4-16系統主要實體關系圖
     
    如圖4-17為企業基本信息實體E-R圖。
     
     
    如圖4-18為客戶信息實體E-R圖。
     
    圖4-18客戶基本信息實體屬性圖
     
    如圖4-19為員工信息實體E-R圖。
     
    圖4-19員工基本信息實體屬性圖
     
    4.4.3數據庫表結構設計
    該系統的開發與設計主要是為了解決企業客戶信息管理方面的相關業務,從
    其實際出發,能夠得出相應的數據庫表,以下僅以表4-1到表4-3為例。
    (1)客戶信息表
    該表主要用于對客戶相關的信息進行存儲,這些信息主要包括ID,客戶名稱、 單位以及聯系方式等。
    表4-1客戶信息表
    字段名 字段代碼 類型(長度) 是否為空 說明
    ID ID INT (20) 主鍵
    客戶單位 KHDW Wrchar (20)
    客戶名稱 KHMC X^rchar (30)
    客戶聯系方式 KHLXFS Vhrchar (20)
     
    (2)客戶聯系方式信息表
    該表主要用于對客戶的聯系方式信息進行存儲,這些信息主要包含ID、聯系 方式以及客戶ID等。
    表4-2客戶聯系方式, 信息表
    字段名 字段代碼 類型(長度〉 是否為空 說明
    ID ID Int 主鍵
    客戶聯系方式 KHLXFS Wx:har (20)
    客戶信息ID KHXXID INT (20)
     
    (3)系統參數信息表
    主要用于存儲系統參數信息,這些信息主要包括ID,系統參數名稱,系統參 數值等。
    表4-3系統參數信息表
    字段名 字段代碼 類型(長度) 是否為空 說明
    ID ID INT (8) 主鍵
    系統參數名稱 XTCSMC Wchar (30)
    系統參數值 XTCSZ Varchar (30)
     
    4.5本章小結 該章重點對系統設計部分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主要包含系統的設計原則、系 統總體架構設計、系統具體功能設計、數據庫設計三個部分。這為后期系統功能 的實現打下了良好基礎。
    第五章系統實現
    5.1系統開發平臺及環境
    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基于JavaEE技術,開發平臺采用當前主流的 MyEclipse,數據選用Oracle 9i,系統框架為MVC模式。系統實現的具體環境分 為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列舉如下:
    (1)開發平臺及技術
    操作系統: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
    程序開發平臺:MyEclipse;
    數據庫平臺:Oracle 9i;
    技術路線:JavaEE技術;
    開發語言:Java/JavaScript/HTML/CSS:
    虛擬服務器:Tomcat 7.0;
    (2)硬件環境
    服務器配置:ThinkServer RD450; CPU 類型 Intel 至強 E5-2600v3; CPU 型 號XeonE5-2609v3; CPU頻率1.9GHz;內存類型DDR4;內存容量4GB。
    開發機配置:CPU系列:英特爾酷睿i5 6代系列;CPU型號Intel酷睿i5 6500; CPU頻率3.2GHz;最高睿頻3600MHz;內存容量4GB;內存類型DDR3 1600MHz; 5.2系統數據庫連接
    本系統采取Oracle 9i對數據庫進行管理,連接java過程中的部分關鍵代碼 如下所示:
    系統數據庫連接java完畢后,用戶在操作過程中無疑要訪問數據庫,這個 時候系統數據庫會自動對其進行權限識別。識別過程具體為在客戶端發送操作指 令后,數據庫對其接收并對操作用戶的最大權限進行識別,若用戶權限沒有達到 其操作請求,此時將繼續通過用戶角色表以及用戶權限表對其權限實行再次識別, 這樣可以進一步保障權限識別的準確率。
    下圖5-1表示的是數據庫操作權限驗證流程圖。
    開始
    操作命令
    客戶端發送操作數據庫請求
    權限需求
    r
    分析操作命令需要的最高權限
    N
     
     
    廝用戶在用戶表權I
     
     
    (結束)
    圖5-1數據庫操作權限驗證流程圖
    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運行過程中難免會要與其它系統進行交互,要實現 系統間的有效交互則必須對該系統的各大接口進行設計,本系統在接口設計上重 點采取了 Webservice技術。
    5.3系統主要框架的實現
    本系統采用Spring作為基礎框架。由Spring框架實現系統的業務層,由Struts 框架實現系統表示層,由Hibernate框架實現系統持久層。三個框架在Web應用 程序中獨立運行,有自己明確的分工,互相開放通訊接口,聯合處理用戶請求。 5.3.1持久層實現
    在Hibernate框架實現的持久層中,只有存取操作是被允許的,從而分離了 持久層和業務邏輯層,摒棄了表現層中直接對數據庫進行操作的形式,這樣一來, 表現層和持久層代碼的修改和維護不會再相互影響,大大降低了耦合度。
    持久層實現步驟如下:
    (1)配置Hibernate框架。在持久層的實現過程中,完成該框架的配置工作 需要首先對hibemate.cfg.xml文件進行針對性的編輯,從而配置框架的性能數據。
    (2)實現ORM映射。定義與數據庫表相對應的JavaBean類,配置src文 件夾下的model.hbm.xml文件,實現數據庫表與JavaBean類對應。
    5.3.2業務邏輯層實現
    在Spring框架實現的業務邏輯層中,實現了控制反轉(IoC),并完成與面 向切面編程(AOP)的聯合。在這里體現了三種框架無縫融合的優點,使系統具 有高擴展性。
    創建DAO訪問對象。Spring框架就是通過面向接口編程實現的,所以這個 框架也極力要求程序員也采用面向接口的編程。所以,這里首先實現數據庫的操 作接口類DBOperator,這個接口實現了對數據庫操作最基本的增、刪、改操作, 所有針對數據表操作的類將實現這個接口。
    登錄信息數據操作管理LoginManagerdb類就實現DBOperator接口,并且繼 承了 HibemateDAOSupport類,這個類通過Hibernate訪問、操作數據庫對象, 進而實現對數據庫Loginlnfb表的操作。其函數通過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完成對 HibemateTemplate對象的調用,然后以此為基礎訪問數據庫中的相關內容。實際 上,這個類在函數上是非常簡單的,而這種情況的客觀存在主要是因為 HibemateTemplate承擔了所有數據的處理,因此實際操作中,程序員無需進行多 余操作,這就是實現Spring和Hibernate集成的好處之一。
    配置 applicatoinContextxml o Spring 所有的事務配置都在 applicatoinContext.xml中完成,它定義了類的對象,并以此為基礎完成了上文中 所介紹的Spring和Hibematede和對應的類的集成工作,因此該文件對于本系統 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系統的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主要代碼 如圖5-2所示。
     
    此外,還需要對Web.xml文件進行配置,配置主要核心內容如下:
    <filter>
    <filter-name>structs2</ filter-name >
    </ filter > ;»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structs2</ filter- name >
    通過上述配置代碼表明,配置定義了 Struts2的FilterDispathcer過濾器,Web 用戶所有的請求都會被它過濾,此外也配置了 ContextLoaderListener。完成上述 工作之后,當啟動web容器之后,系統將會按照預先設定好的流程對Spring的 配置文件進行加載,通過這種方式就把Spring框架集成到了項目中。
    5.3.3表示層實現
    Struts2實現的表示層負責首先攔截所有用戶的請求,所有的請求會被派發到 相應的Action中execute ()函數處理,而實際Action上并沒有真正處理業務, 而是將業務委托給Spring框架的業務處理組件。系統登錄功能的表示層實現如 下:
    創建Logininfo請求業務的處理類LoginAction。該類繼承了 ActionSupport 
    接口,其屬性包含了登錄ID,登錄密碼和loginfb表數據庫操作接口。這個接口 也是SpringAOP機制數據庫業務邏輯組件的注入點。該類方法除了基本的Set, Get方法外,還必須實現ActionSupport的execute。方法,這個方法是處理用戶請 求的核心方法,但事實上它是將業務托付給了 Spring框架的業務處理組件。
    創建用戶請求頁面JSPo在login.jsp中,表單將會通過action="LoginAction" 把登錄請求轉發給LoginAction。
    完成對Struts.objectFactory屬性的針對性配置工作,從而可以調用 StrutsSpringObjectFactory中的某些功能。這一過程中的關鍵代碼為:
    Struts.olyectFactoiy=Spring
    完成這一步后,Spring 框架的 StrutsSpringObjectFactory 會覆蓋 Struts2 框架 的objectFactory。所以可以看至!],當通過Struts2框架進行對象創建的時候,系統 將會自動的在Struts2和Spring的配置表中進行此類的搜索操作。有了這一過程, 就可在Spring配置文件中配置Struts2的Action對象,實現注入操作。
    配置struts.xml文件。Struts2的業務控制器會根據這個文件進行配置;來執 行業務邏輯。本系統的xml文件主要內容如下:
    <package name="carpost" extends=,,struts-default5,>
    <action name="loginAction" class="login">
    <result name="success” >map.j sp</result>
    <result name=''error" >login.jsp</result>
    </package>
    實際上login不是完全意義上類的名稱其配置一般需要調用bean標簽,實現 代理LoginManagerdbProxy的注入。這樣可以就實現了組件間的插拔操作。
    5.4系統功能實現
    因為本文企業客戶管理系統包含的大小模塊較多,在本節的系統功能實現部 分僅對部分模塊的主要功能的實現進行界面以及代碼等方面的展示。
    5.4.1系統登錄模塊實現
    企業用戶要成功進入該系統,首先要在計算機地址欄輸入系統網址跳轉到該 系統的登錄界面,然后要在該頁面正確輸入用戶名以及密碼進行登錄,系統登錄 功能的實現界面具體如下圖5-3所示。
     
     
     
    圖5-3系統登錄功能界面
     
    系統用戶在登入該系統過程中,系統將自動識別登錄用戶的角警限,然后 按照用戶的不同,展現給用戶不同的操作界面。
    5.4.2客戶分類管理模塊實現
    該功能模塊主要是為系統用戶提供客戶分類管理的接口,有效實現對客戶的 分類管理。該功能模塊具體實現了客戶等級分類功能、客戶來源分類功能以及客 戶誠信度分類功能。
    下圖5-4表示的是客戶等級分類功能的主界面。由可知,客戶等衣分類功能 的主界面左側為功能菜單欄,企業相關操作人員可由該欄選擇相應的分類類型, 査找出相應的客戶信息,這些信息通過列表的方式展示于相應界面,具體內容包 含客戶編號、客戶等級、客戶聯系方式等。
     
     
    系統可以根據客戶的分類給出不同的操作界面:
    pnvate void MainFonn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is. Activate 0:
    thi s. I sMdiContainer=true:
    if(User. strUserRolerID!=”0”)
    {
    系統設置.Visible=false:
    用戶管理.Visible=false:
    )
    tsLab. Text="當前用戶:"+User. strUserName:
    tsLab. ToolTipText=^^賬號:"+User. strUserID+” \ n”+”登錄 IP: ”+User. striP
    }
    5.4.3客戶信息管理模塊實現
    該功能模塊主要是為實現企業對客戶信息的便捷高效性管理.在此功能模塊 中,具體實現了客戶個人信息管理功能、客戶企業信息管理功能、合作記錄管理
    功能以及客戶誠信度管理功能。
    下圖5-5表示的是客戶信息管理界面圖。由圖可知,系統相關操作人員可 對客戶信息進行添、改、刪、査、導入導出等一系列操作。客戶信息依據創建時 間先后來排列,默認為分頁顯示,客戶信息管理頁面顯示了客戶的名稱、編號、 姓名、電話等具體信息,這些信息的顯示能夠幫助企業相關人員快速而高效的與 客戶聯系和溝通。
    ♦ « 1少*® i糞務1夠
    -… §纓簡 牛刖
    1001
    41
    其1殺記錄?梅?5 50條?典1嵐 *: 1 > >
    圖5-5客戶信息管理功能界面圖
     
    以導出客戶信息為例,圖5-6為客戶信息導出的流程圖。
     
     
    圖5-6客戶信息導出流程圖
    以下代碼為進行客戶基本信息類的添加為例,其核心代碼如下所示,
    /// <summary>
    ///添加客戶信息
    III </summary>
    /// v:returns>結果:-1;失敗>0 成功</retunis>
    public int Add CustomerO
    {
    Int ret = -1;
    〃存儲過程名
    string sp Name = ',CO__Custmer_Addn ;
    〃存儲過程參數
    Object[] para = new object [] {" ", _cust Name, _sex, _emal, ^birthday, ^province, _city, ^address, jpostcode, _income, _education, ^marriage, _occupation, _crusr};
    〃調用數據訪問方法執行存儲過程
    ret = Data Access.Execute Non Query(sp Name9true9part);
    return ret;
    }
    5.4.4客戶訂單管理模塊實現
    客戶訂單管理功能主要是為了實現對客戶訂單的跟蹤以及管理。在該功能模 塊中,具體實現了客戶訂單創建、進度跟蹤、修改和撤銷四個方面的功能。
    下圖5-7表示的是客戶訂單管理功能的主界面圖,由圖可知,系統相關操作 人員可按照供應商、負責人、訂單號等查詢所需訂單詳情。查找出來的詳情訂單 同樣是通過列表的方式展現出來。若通過基本查詢方式查找不到所需訂單信息, 就可以在高級搜索項進行更進一步的搜索,以達到便捷高效的查找效果。
     
     
    圖&7客戶訂單管理功能界面圖
    以下為訂單基本信息刪除類中的訂單刪除為例,其核心代碼如下所示:
    III <sumniary>
    ///刪除訂單
    /// <summary>
    III <param name=,,order IDH> </param>
    /// <param name=Musr,'> </param>
    /// <retums> </retums>
    public static int Delete Order(int order ID,string usr)
    {
    /游儲過程名
    string sp Name = "CO_Order_Delete”;
    //存儲過程參數
    object[] para = new object[ ] {order ID,usr};
    retxim Data Access.Execute Non QuexyGp Name,false,para);
    }
     
    5.4.5客戶滿意度管理模塊實現
    客戶滿意度管理模塊的設計,重點是要實現企業工作方式的提升和完善,給 到客戶更佳的用戶體驗。客戶滿意度管理功能的設計對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而 言是不可或缺的,該功能具體實現了客戶投訴及建議管理功能以及客戶滿意度分 析管理功能。該功能主要以在線問卷調查的方式來實現,通過針對性的調査問卷 來對客戶滿意度作出調査,這對企業服務的改善以及客戶滿意度的提升有著重要 意義。
    下圖5-8表示的是問卷信息維護功能界面圖。
     
    用戶進入到該界面后,輸入調查問卷的題名、題目說明和題目選項,然后進 行保存和提交。調査問卷內容不僅可以填寫文字,還可以插入圖片,這樣的調査 問卷無疑更具備趣味性從而提升客戶的參與積極性。由圖可知,該界面圖左側縱 向排列的是題目類型,右側縱向排列的是題目列表,系統相關操作人員可按照實 際需求對其進行修改或者刪除。
    實現該功能的部分關鍵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testOracle 0
    <s:if test="surveys.isEmptyO"> 目前沒有可用的調査!</s:i£>
    <s:else><s:set var ="cells"value="5"4
    <table>
    <tr><td colspan=,<s:property value="#cells,7>,style=”height:5px” ></tr>
    <trxtd colspan=,<s:property value=''#cells'7>'class=%dHeader',>
    參與調查:請選擇要參與的調查Vtd>Vtr>
    <trxtd colspan=5<s:property value-^cells5^5style=wheight: Spx59 x/tdx/tr>
    <trxtd class="tdListHeader" colspan='vs:property value-,#cellsJ,/>,
    請選擇要參與的調查</td>Vtr>
    <s:iterator var-5i)5begin=,,O5,end =,,%{surveys.size ?l}''step=''#cells”>
    <s:set var ="sId''value='Td'7>
    <trxs: iterator var”j”begin ="O''end=”%{#cells?l Y'step^'TA
    <s:set var ="idx',value ="#i+#j'7>
    <tdxs:iftest=,5#idx<surveys.size,5xbr></td>
    <tr> ]
    </s:inerator>
    </table>
    5.4.6系統設置管理模塊實現
    該功能模塊是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功能模塊,主要為實現企業管理 員對系統的基礎配置管理。在該功能模塊中,分別實現了系統用戶管理功能、系 統角色及權限管理功能、系統日志管理功能以及指標管理功能。 "
    下圖5-9表示的是系統權限管理功能的界面截圖。
     
    圖5-9系統權限管理功能界面截圖
    系統權限管理作為系統設置管理的主要功能模塊重點是為實現系統管理員
    對不同用戶權限的分配,系統管理員在登錄至權限管理頁面之前,先要對用戶進
    行選取,進入到權限管理界面之后再按照所選取用戶的實際職能対其能夠進行操 作的功能做出相應的勾選。
    此外,系統設置管理中的日志管理功能同樣是重要功能模塊之一,該功能主 要是對不同用戶的操作情況進行記錄,包括操作者姓名、具體操作時間、BP地 址等,具體如下圖5?10所示。
     
    ■頁上T5 M I 5 丁二頁 K5 M cn J5 mjiz 茶 第▼
    用尸 用&1名 MUr 編護內吞
    lit 茁天蔓 220 !?• 3T 2 2017-01-02-13-1S
    王永as 60 160 S? 70 201M3817J9
    產小羅 61 123 >43 « 2017-03-15-11-18
    r* 220 ITS 37 2 201704-23-10-15
    朱志龍 220 ire 3? 2 20I7-05-16X»-21
    174 孚在人 tzq m t 2017-O6-1&-2V39
    沏 E g 2S0 2O17-O8-17-2$-51
    91 王明華 ao iTB 8 2® 2017-0€-20-l$-24
    IO) 劉 $ 22 29 2017-09-13-18-27
    18 王大劉 2I« 22 29 236 2017-1OO5-OM2
     
    圖5-10系統日志管理功能界面圖
    保存用戶角色信息時,對登錄者的用戶角色信息的關鍵程序代碼如下:
    5.5本章小結
    該章節在系統設計的基礎上對系統功能的實現過程做了具體介紹,對部分功 能實現的界面以及核心代碼進行了展示。從具體實現界面來看,界面友好,實用 性強,具有可操作性,能夠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
    第六章系統測試
    本文雖然完成了對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但是依然不能直接交接用戶使 用。因為系統在完全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之前,會要有一個“試驗期”,即所 謂的測試,在測試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問題,以此來檢測系統能不 能很好地解決,避免在投放到市場的時候發生類似的問題。
    6.1系統測試工具與環境
    該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測試的過程,所采用的測試工具和測試環境如 表6-1所示。
    表6-1測試環境和工具
    類別 內容
    測試 工具 測試工具主要包括:
    1、 系統測試管理工具Quality Center,該測試工具可以管理整個測試過 程,包括測試計劃編寫,測試用戶設計,測試執行記錄,測試BUG反饋.
    2、 性能測試工具LoadRunner,該工具可以通過虛擬模擬一些特定的環 境來進行性能指標的測試,這樣可以節省許多的硬件資源。
    測試 環境 硬件環境:
    [服務器]聯想T100G11; CPU型號:Core i3 2.8GHz;內存容量:2GB: 硬盤:500GB
    [普通PC機]聯想A4600t; CPU 型號;Intel E67 3.2GHz;內存容量: 2GB; 硬盤容量:500GB
    軟件環境:
    [操作系統]普通客戶端PC機:Windows xpsp2及以上,服務器端: Windows Server 2003及以上;
    [瀏覽器]:IE8.0及以上,Google Chrome, firefox
     
    6.2測試原理介紹
    6.2.1測試分類介紹
    (1)模塊測試
    本文所設計的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共包含了五個實用性功能模塊,即客戶 分類管理模塊、客戶訂單管理模塊、客戶滿意度管理模塊、客戶信息管理模塊以 及系統管理模塊。模塊測試主要是按照系統模塊設計的預期對其進行具體的邏輯 功能分析和信息讀取測試,從而確保系統的各個功能之間的邏輯關系準確無誤, 確保處理后的信息能夠準確無誤的反饋到系統之中,另外,還要針對系統各個模 塊之間的接口以及其集成結構進行驗證測試,確保該系統的各個模塊之間能夠實 現準確無誤的通信連接。
    (2)集成測試
    在完成接口測試的時候,還要針對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進行集成測試,也就 是將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集成到一個地方做綜合性測試。集成測試的方法主要是 為:相關系統人員進行系統,執行有關操作,記錄系統正在操作過程中的運行速 度、執行能力等實際情況。一般情況下,當系統用戶較少時,系統一般不會出現 狀況,因此,必須讓眾多的用戶在同一時間進行系統的登錄,執行各種大量的操 作,在以上情況下,對系統進行壓力測試以及用戶之間的互斥訪問與控制。
    6.2.2測試方法介紹
    (1)系統功能測試
    系統功能測試類型及要點詳見下表6-2.
    表6-2功能測試要點表
    測試類型 主要內容
    單元測試 在系統功能參數最低情況下對系統的函數正確性和程序的準確性進行測試
    功能測試 對系統中各個功能模塊進行測試
    集成測試 對功能之間存在的依賴關系的部分進行測試
    場景測試 對模塊是否能夠完成一個完成的用戶場景進行測試
    系統測試 對系統的整體進行測試
    Alpha測試 模擬真實運行環境對系統進行測試
    Beta測試 在實際運行場景下對系統進行測試
     
    (2)非功能測試
    非功能測試要點,見表6-3所示。
    表6-3非功能測試要點
    測試類型名稱 主要內容
    壓力測試 在系統超過負載時,對其正確性進行測試
    負載測試 在系統負載正常時對其進行測試
    性能測試 對軟件系統的整體效能進行測試
     
    (3)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主要是針對系統在進行操作時,單位時間內的運行速度、客戶量和 服務器的諸多標準,其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系統設計的要求,看其是否還 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因此,系統的性能測試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一般是用工具 或者模擬仿真的方式來對系統的性能進行測驗。
    (4)安全性測試
    對系統進行安全性測試主要是為了確保系統數據及信息的穩定。系統安全性 測試類型及要點詳見下表6-4。
    表6-4安全性測試要點
    測試類型名稱 主要內容
    冒煙測試 冒煙測試時測試過程中重要步驟,只有通過該測試才能 進行測試的下一步工作
    BVT測試 對系統構建進行測試
    驗收測試 對系統全面功能及性能進行考核
     
    6.3系統功能測試
    在本小節的功能測試中以系統登錄以及客戶基本信息管理為例做具體描述 及分析:
    (1)系統登錄測試
    測試人員在系統登錄界面的信息框中分別輸入不同的賬號和密碼,有合法的 賬號、密碼組合,也有不合法的賬號密碼組合,來測試系統的反應結果,若與預 期結果一致則說明該項測試通過,否則,檢査系統重新調整,直至測試通過為止。
    具體測試用例詳見下表6-5o
     
    表6-5登錄功能測試用例
    NO 測試步驟 輸入數據 預期結果 確認
    1 輸入用戶名和密 碼、不輸入驗證碼 3組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
    2組錯誤的用戶名和密碼 驗證碼為空 報錯“驗證碼不能為空, 請輸入驗證碼” 正確
    2 輸入用戶名和密 碼、輸入錯誤的驗 證碼 3組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
    2組錯誤的用戶名和密碼 驗證碼均為錯誤驗證碼 報錯“驗證碼錯誤,請輸 入正確驗證碼” 正確
    3 輸入用戶名和驗證 碼、不輸入密碼 5組用戶名和驗證碼 密碼為空 報錯“密碼不能為空,請
    輸入密碼” 正確
    4 輸入正確用戶名、
    密碼和驗證碼 5組正確的用戶名、密碼
    和驗證碼 登錄成功,跳轉到操作界 面 正確
    5 輸入用戶名,其余
    二者錯誤 5組正確的用戶名,但密 碼和驗證碼錯誤 報錯“密碼和驗證碼錯誤, 請重新輸入” 正確
    6 用戶名為空 不填寫用戶名,只填寫密
    碼和驗證碼 報錯“用戶名不能為空,
    請輸入用戶名" 正確
    7 輸入錯誤用戶名 用戶名錯誤,密碼和驗證
    碼隨機 報錯“不存在該用戶,請
    核實后輸入” 正確
    8 非法字符 用戶名、密碼和驗證碼隨 機輸入非法字符 報錯“存在錯誤字符,檢 査后重新輸入” 正確
     
    (2)客戶基本信息管理測試
    該功能在測試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系統邊界值的測試和系統各個必填項, 在不填寫的情況下是否還能夠正常運行。下表6-6所示為具體測試用例:
    表6-6客戶資源管理功能測試用例
    NO 測試步驟 輸入數據 預期結果 確認
    1 在系統主頁選擇客 戶信息管理-客戶基 本信息管理節點 N/A 能夠正常進入系統 正確
    2 新建客戶基本信息
    填寫信息(均為必填):
    1、 姓名
    2、 單位
    3、 聯系電話 能夠成功新建客戶基本信
    正確
     
    4、郵箱
    3 新建客戶基本信息
    填寫信息(均為必填):
    1、 姓名
    2、 單位
    3、 聯系電話
    4、 郵箱
    必填項填寫不完整 提恭必填項填寫 正確
    4 修改客戶基本信息 功能 填寫信息(均為必填):
    1、 姓名
    2、 單位
    3、 聯系電話
    4、 郵箱
    修改后必填項填寫不完整 提示必填項填寫 正確
    5 刪除客戶基本信息
    功能 N/A •莓 成功刪除 ' 正確
     
    6.4系統性能測試
    本文在系統性能測試部分采用了 Apache Bench (Version: 2.3)測試工具來 分析測試結果,對所有測試并發數的請求數量N都定義為100,所要釆用的單頁 面(Document Length)具體數值為11197Byteso下圖6-1則顯示了測試請求的 系統頁面響應時間均值(Time Per Request),如圖所示,一旦并發用戶數上升至 200,則對應的系統響應時間明顯增加。
    當并發用戶數在150以內時,可以看出,每一項操作的系統響應時間平均 方差均在0值附近,而只要超過200,則對應的響應時間發生明顯變化。詳見圖 6-2=
    對所有響應時間進行觀察,可以看出這樣的特征:即在75%的操作次數情況 下,響應時間小于2mso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若Web服務要滿足快速響應的需 求,那么就要求最大并發量不能高于150o
    若對相應時間的要求不是非常高的情況下,也就是用戶能夠接受10ms以內 的響應時間的情況下,系統可以承載的并發數可以大于1000。詳見下圖6-3o 圖示結果顯示并發量為1000的100次請求響應時間均呈現平穩的水平,從而證 明本系統能夠滿足非功能性訪問需求。
     
    圖6-1用戶請求服務平均響應時間
    Percentage of the requests served
    within a certain time (ms)
    3800
    2800
    2500
    1BOO
    1300
    800
    300
    50% 氐% 75% 80% 90% 95% 98% 99% 100%
    6.5測試結果分析
    (1)功能測試結果
    從本章前文的功能測試用例可知,當用戶登錄系統時,系統完全可以自動根 據安全性要求對用戶所輸入的數據進行合法性驗證,賬號、密碼任意一項不讀均 不能登錄系統,只有所有信息輸入正確的情況下才被允許進行訪問,測試結果表 明系統滿足設計目標。
    客戶基本信息管理功能測試結果顯示,本系統具備支持該功能模塊中的各項 操作的能力,各項功能操作結果與預期相吻合。
    (2)性能測試結果
    該測試部分的結果顯示,當并發用戶數不大于500時,系統請求響應時間能 夠滿足,決速響應要求,即小于3ms,而當并發用戶數大于150時,系統響應時 間明顯加長,但是仍然能夠保持在10ms以內,而且當最大并發數為1000時, 響應時間依然保持在10ms以內,而且多次測試數據均無明顯起伏。
    上述測試結果表明,本文開發設計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無論在功能上還是性 能上都滿足了用戶的要求,實現了系統開發的預期功能,可以正常的投入到使用 當中。
    6.6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對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測試過程進行詳細的研究,主要介紹了 系統測試的工具和環境、系統測試的原理,并對系統的功能和性能進行了測試, 驗證了系統的正確性。 ~
    第七章總結與展望
    7.1總結
    目前市場上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多為通用型系統,功能復雜且缺乏針對性, 實用性并不是很高。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對企業客戶信息管理進行深入需 求分析基礎上研發了本文中的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這對提高企業工作效率, 推動企業客戶信息的信息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系統在技術上釆用UML建模技術、B/S架構、Oracle 9i等,這些技術 的采用能夠有效保障系統的可操作性以及安全性。在該系統的功能設計上,依 據企業管理的實際需求,對系統的五大功能模塊進行了深入的需求分析、功能 設計和功能實現。在最后的系統測試環節,對系統做了詳細的功能以及性能方 面的測試,測試結果表明該系統能夠滿足用戶使用的要求,可以正常投入到使 用當中。
    該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能夠充分的滿足企業客戶信息的統一與 規范的管理,在確保客戶信息準確性的同時還能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跟蹤和維 護,為企業和客戶間的合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管理平臺,從而能夠進一步提升 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7.2展望
    總結來看,該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達到了系統設計 的預期,但是依然有一些功能還沒有完全實現,需要更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
    (1) 由于作者水平的局限性,沒有進行徹底的分析與調查工作,這將造成 系統在遭到外來風險時,不能實時的應對風險,因此,需要在這一方便進行不 斷的完善。
    (2) 目前,系統還沒有進行正式應用方面的測試,因此,系統可能在人性 化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改進。
    參考文獻
    [1]李陽.基于B/S架構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3.
    [2]王環.客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13.
    卩]蔣京.客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3.
    [4]王勤英.基于Wsb的客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2009.
    [5]宋晶科.有線網絡大客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2.
    [6]龔以鋒,劉三星.基于ASP的網上客戶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 07(32):8102-8104.
    [7]殷浩.中冶置業客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12.
    [8]付玉峰.基于遺傳算法的客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2011.
    [9]劉金.基于CRM的廣告公司客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大學,2016.
    [10]施明.淺談工商客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幾上海煤氣,2015(5):35-39.
    [11]夏振洋.基金公司客戶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江西財經大學,2015.
    [12]路璐.基于J2EE的銀行營銷客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南開大學,2015.
    [13]馬豐,楊玉鳳.大客戶管理法則[JJ.企業改革與管S, 2003(10):7-7.
    [14]范鋒,陳文健.CRM:企業客戶管理的重塑[J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0(12):22-23.
    [15]劉志榮.客戶信息管理的認識[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4):221-221.
    [16]丑景偉.電子商務客戶信息管理的設計與實現[JJ.遼寧經濟,2010(2):91-91.
    [17]Ross D F. Customer Management[M]// Distribu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Springer US, 2015:467-529.
    [18]Boulding W, Staelin R, Ehret M, et al. A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Roadmap: What Is Known, Potential Pitfells, and Where to Go[J], Journal of Mariceting, 2013, 69(4):155-166.
    [19]Vferhoef Pets, Reinartz W J, et al. Customer Engagement as a New Perspective in Customer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10,13(3):247-252.
    [20]Phan D D, Xbgel DR. A model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s for catalogue and online retailers[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0, 47(2):69-77.
    [21]Khodakarami F, Chan Y E. Exploring the role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systems in customer knowledge creation[J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4,51(1):27-42.
    [22]Wilde S.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1.
    [23]Bang N, Mutum D S. A review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uccesses, advances, pitfells and futures[J].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18(3):400-419.
    [24]ZablahAR, Bellenger D, Johnston W J.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Implementation Gaps[J]. Journal of Personal Selling & Sales Management, 2013,24(4):366- 381.
    [25]Reddick C G.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Evidence for the bureaucratic and e-Govemment paradigm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ly, 2011,28(3):346-353.
    [26]郝海軍.銀行卡客戶信息管理與應用[J].中國信用卡,2003(9):27-29.
    [27]李曉瑞,李旻昕,藺洪利.關聯規則挖掘在保險公司客戶信息管理中的應用[J].遼寧科 技大學學報,2002,25(6):440-442?
    [28]彭建云,易榮華.市場競爭新態勢下的企業客戶信息管理與市場競爭力[幾工業技術經 濟,1999(5):52-53.
    [29]曹熙,李平,康蕾蕾.供電企業客戶信息管理模型研究[J].價值工程,2013,
    32 ⑵:133-134.
    [30]張素霞.以人為本: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的核心[J]?大眾科技,2004(9):11-12?
    [31]喻俊.基于OFBiz的客戶信息管理及郵件管理子系統設計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 2009.
    [32]汪英武.從公共關系學角度談物業管理的客戶信息管理[JJ.現代物業,2003(3):30-31.
    [33]田仲,石君友.系統測試性設計分析與驗證[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34]曾芷德.數字系統測試與可測性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92.
    卩5]李康榮,賈迪,張瑤.基于Web系統測試的應用研究[幾中國測試,2006, 32(6):114?116. 卩6]鄧忠禮.光同步數字傳輸系統測試人民郵電出版社,199&
    [37] Beizer B. Software system 館st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J]. 1984.
    [3町 Beizer B. Software system test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MJ.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 1984.
    [39]Briand L, Labiche Y A UML-Based Approach to System Testing[M]// «UML» 2001 _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Modeling Languages, Concepts, and Tool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1:194-208.
    [40]Reuys A, Kamsties Es Pohl K, et al. Model-based system testing of software product familie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Springer-Verlag, 2005:519-534.
    【本文地址:http://www.bzhlmm.com//guanlilei/gongshangguanli/xixinguanli/9004.html

    上一篇:臺州市治水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 研究與分析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標簽: